第一篇: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落实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落实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通过深入学习四中全会精神,结合我县近几年来的工作实践,我认为,做好新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必须做到“四个创新”。
一要创新工作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农组工作是一项常抓常新的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敢于打破传统思维方式,从整体与局部、当前与长远、继承与创新上创造新思路,赋予新内涵。近几年来,我们大胆挖掘农组工作的新特点、新亮点,提出实施了以“经济型”专业协会党组织、“领富型”农村干部队伍和“双带型”农村党员队伍为主要创建内容的农村“富民党建”工程。二要创新活动载体。载体活动是推进党员发挥先进性作用的有效形式和途径。我们紧密结合农组工作实践,因地制宜精心设计,突出主题创新党员活动载体,大力构建党员发挥先进性作用平台,形成服务农民群众的新体系。积极探索小额信贷、村民生产发展互助资金、农民资金互助社等融资渠道,着力破解了“双培双带”先锋工程“资金难”问题;通过建立“党员应急服务队”、发放“党员服务卡”等手段抓实党员承诺履责,让党员“管事有了名分、干事有了机会”;积极开展“双向带动”活动,引导流动党员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力军;创新推行零收费、零延误、零休息日“三零”服务制和乡村干部代办制,全面推进乡村党组织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三要创新工作机制。农村基层党组织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工作制度和机制。近几年来,我们通过建立“三级联创”承诺、城乡结对帮扶、乡村党组织书记“双述双评”等系列制度,进一步强化了农组工作责任机制;通过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完善村干部“一定三有”、“一述双评”等制度,进一步健全了农村党员干部教育管理机制;通过建立困难党员帮扶基金、全面推行农村党员议事会等举措,进一步保障了党员主体地位。四要创新工作领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第一要务。农组工作必须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不断拓宽工作领域。我们坚持创新工作领域,不断拓宽农组工作覆盖面,紧紧围绕“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让群众富在产业链上”的党建工作目标,依托基地和协会建立了一批产业和协会党支部。在流动党员集中地建立党组织,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确保了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抓基层、打基础,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决定》重点从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等5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就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把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贯穿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始终,发挥党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具体目标任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以改革创新精神深入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着力在五个方面下工夫、见实效。
一是着力抓组建,不断扩大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覆盖面。加大“支部建在行业”、“支部建在协会”、“支部建在产业基地”等农村专业经济党组织组建力度,推动党建工作重心下移,注重在各个产业链上充分发挥经济发展能人党员的引领示范作用,使每个党员身边都能吸引一批群众,每个产业协会都成为带领一方群众致富的旗帜,实现农村党建工作和经济工作的有机结合。真正起到“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的作用。二是着力抓班子,选好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树立重视基层的用人导向,研究建立农村基层干部特别是乡镇党委书记的培养选拔具体办法,大力推行“三个面向”选人模式,即面向强村干部,实行跨村任职;面向县乡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实行下派任职;面向农村致富能人,实行重点培育。积极探索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挂任乡镇党委委员的新途径,有计划地选派优秀村干部到乡镇机关帮助工作、进行重点培养锻炼。全面落实“一定三有”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建立村级工作绩效考核制度,着力推进村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当前要以班子建设和制度建设为重点,加大“难点村”整治力度,实行乡镇包村整治,结对部门帮扶整治,相关职能部门联合整治,按照“一村一策”的要求制定具体整治方案,进行分类整治,坚持把
整顿治理与调查研究、结对帮扶、信访接待、辅导宣讲、建章立制等工作有机结合、融入其中,提高治理工作的实效。把着力解决农村群众高度关注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等热点问题列为“难点村”治理的重要工作,积极推行村级重大事项都通过“两委”会提议、党员代表议事会商议、村民代表会议决议 “三会”程序进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严格按照村务公开操作规程,及时公开村务财务。三是着力抓队伍,切实增强农村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扎实做好农村党员发展工作,依托“双培双带”先锋工程等实践载体,创新入党积极分子设岗培养模式,大力发展农村优秀青年和致富能人入党。加强流动党员城乡一体化管理,与流入地党组织签订“共管协议”,建立集教育、服务、管理、活动于一体的流动党员服务中心,形成流动党员双向互动、双向管理的新格局。充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强化农村党员代表议事规范和保障机制,进一步明确议事会工作流程和议事党员具体权利义务。继续深化推进“党内温暖”工程,建立健全“委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制度,继续组织实施好“困难党员帮扶基金”、“贫困党员就业工程”等活动,定期对党员开展走访慰问,做到“平时有人问、病时有人看、难时有人帮、节时有人访”。四是着力抓载体,不断激发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内在活力。大力实施“双培双带”先锋工程,组织开展培养千名农民党员“双带”示范标兵主题实践活动,坚持每年召开一次工程建设现场推进会,重点培育一批“双培双带”示范基地,实行典型引路、示范推动。把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与“双向承诺”、“党员人家”挂牌活动进行优化整合,创新设置农村党员“设岗承诺、挂牌创星”活动载体,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不断调整、充实和完善设岗承诺内容,明确“创星”标准,严格考核评比。五是着力抓统筹,努力构建以城带乡的基层党建新格局。不断优化城乡基层党建资源配置,在党建经费、党务人才、活动阵地、经验信息等方面推动城乡整合利用,将更多的资源投向农村,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村级组织办公和活动场所、村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解决好基层党组织工作和活动经费问题。继续扎实开展“城乡支部手拉手,统筹共建心连心”党组织结对共建和“结对帮扶、共进小康”党员先锋行主题实践活动。积极探索产业带动型“村企共建”模式,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接农产品专业村,以“龙头企业+示范村基地+农户”和“合同订单”收购的形
式,建立农业原料基地、产品加工基地、劳动力供应基地,带动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转移就业。本文有ck电影网,www.xiexiebang.com联合编发,转载说明出处!
第二篇:以创新的精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和国家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以创新精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既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客观需要,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基层组织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观念创新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找到了“抓手”
随着党中央和国务院一系列惠农政策的逐步落实,广大农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农村面貌日新月异。与此同时,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也随之而来,层出不穷。面对新形势,广大农村党员干部要通过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实现基层组织建设的思想观念、工作方法、活动方式创新,使基层组织建设由传统的行政命令型向指导服务型转变,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由强调共性向既注重共性又尊重个性转变,不断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强化活动效果,努力提高基层组织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
因此,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注重创新、勇于创新和善于创新就显得格外重要,首当其冲的则是观念创新。一是树立全局观念。积极整合资源,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来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在服务大局中寻找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不断拓宽工作领域、搭建工作平台、整合工作资源,确保基层组织建设与发展同步、与时代合拍。二是树立效益观念。抓基层组织建设也要重投入,注重硬件的建设和改善。当然,在投入过程中,要努力降低成本,不断增强工作实效。三是树立品牌观念。认真总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大胆创新内容、手段、方法和载体,着力培植和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富有时代气息的工作品牌,以点带面,逐步铺开,整体推进,不断累积优势,积极推出精品。
田东县从自身实践和需要出发,不断总结和探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去年以来,推出了“打造核心村屯、建设中心农户、培育骨干农民”的先锋工程,把“三级联创”延伸到农户和农民,串联起新农村建设的各个层面和各种要素,激活了基层的创造力。今年6月,又针对贫困村的现状,开展了“贫困村先锋行”活动,采取分类指导、互帮互助方式,夯实条件较差村屯的组织基础,使得贫困村各项工作得到真正强化。这两个抓手,以组织强村来带富新村,实现基层组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对接,搭建农村党员与广大群众施展才干的实践平台,成为引领新农村建设的总抓手和好平台。
二、以“四个培养”为重点造就新型农民
“打造核心村屯、建设中心农户、培育骨干农民”先锋工程和“贫困村先锋行”活动,着眼的都是“人”的因素,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把中心农户培养成为强人,把骨干农民培养成为能人,把普通群众培养成为新人,把强人和能人培养成为党员和村干”,造就一大批新型农民。为此,田东县开展了范围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
一是创新培训形式。积极构建乡镇村党校、职校、农技校、科技示范基地、中心农户、“农家课堂”、电教网络、大篷车等多种形式并存的培训格局,利用完善的培训网络对村组干、中心农户、骨干农民分层次、分行业进行逐级培训,并通过田间地头现学、外出考察促学、示范基地观学、农家课堂听学、实用书籍参学、远程教育教学等方式加强对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
二是丰富培训内容。尽可能适应要求,拓展内容,既有理论、政策、道德教育、法律法规知识,又有农业种养技术、实用技术、外出务工技能等知识,使培训更具针对性、实用性和前瞻性。
三是整合培训资源。坚持实际、实用和实效的原则,根据不同行业、部门的特点,农时季节的变化、各乡镇产业发展和农村党员群众的需要,认真整合部门人力物力资源,由农民“点菜”,部门“埋单”。同时,大力实施“百名村支书能力提升计划”、“百名机关党员干部驻村指导计划”,使村级组织干部的领导能力明显提高。
党的十七大召开后,我们又精心组织“十七大精神十进农家”活动,着力提高农民和村干素质,使农民也能合着中国发展的节拍翩翩起舞。
三、通过城乡互帮互助推动农村基层组织良性互动
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我们认真总结近年来创造和积累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对口帮扶、结对共建等多种形式,实现城乡之间基层组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帮互助、共同前进,构建起了领导挂点、部门包村、支部先行、中心农户带头、骨干农民推动的“五级联动”新机制,使上下联责、上下联动、上下联抓、上下联促、上下联评,形成了一级抓一级,齐抓共管的新格局。
一是建立完善结对帮扶机制。建立健全领导挂点直接服务、部门包村结对服务、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驻村服务以及党内关爱帮扶服务等各项服务机制。机关党员和干部联系1—2户贫困党员或贫困村民进行牵手帮扶,行政村有能力的党员、村干部、中心农户和骨干农民以自愿形式帮扶1—2个贫困对象。从农村经济发展、村级组织制度建立健全、生产资金、技术培训等环节实行“捆绑”式协作,一竿子插到底,一板子盖到边。
二是开展“转变作风,提高效能,争当先锋”专项活动。大兴调查研究、求真务实、艰苦奋斗之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带头践行“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推动工作落实,提高工作效率。机关部门领导和机关党员干部按照“六帮”(帮政策、帮技术、帮资金、帮思路、帮项目、帮规划)、“五个一”(到一次基层、联一户群众、传一门技术、办一件实事、解一道难题)开展服务基层的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广大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增速。
三是不断提升“农事村办”的能力。“农事村办”是新时期服务“三农”的一种实践创新。我们通过完善村级办公基础建设,提高村干部办事能力,使全部行政村实现“农事村办”,使之成为农村的民心工程、信心工程,建立起为群众办实事的长效机制和实践平台。
四是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县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委员会、驻外流动党支部、县、乡(镇)和村(社区)三级流动党员服务中心等流动党员服务网络平台建设,提升整体管理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积极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方法,搭建流动党员展现先进性平台。
四、基层组织建设引领起了新农村建设的高潮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从内涵到外延、从理念到行动、从方法到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设计,使两者在指导思想上相统一,总体目标上相一致,工作部署上相协调,实际成效上相促进,实现共建共享共同推进。田东县在新农村建设中注重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主导,更新观念、强化功能、改进方法、提高能力、找准“抓手”、突出特色,引领起了新农村建设新高潮,呈现出“五个一”的好现象。
一村一景:按照城乡一体化、农村城市化、农村市民化的要求,采取政策倾斜、资金扶助等方式引导农民集中建新房新村,县里提供多份设计图纸,供村屯自由选择,然后请设计单位为各村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做到村村有规划、屯屯有“风景”。目前,全县成功打造了红色旅游新村、生态农业新村、生态园林新村等一批典型化新村。
一村一品: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通过实施优粮、优糖、优果、优菜、优畜等五大工程,围绕“山上竹海、山下蔗海”和“八香系列”,努力在“名、特、优、新、稀”上做文章,进一步完善“农户+基地+协会+市场”经营模式,促进农民增收。全县涌现出一大批初具产业规模的“芒果村”、“香蕉村”、“无公害蔬菜村”、“山茶油村”、“板栗村”“甘蔗村”、“劳务输出村”等有“品”新村。
一村一班:每个行政村以村农技校、农家课堂、示范基地、中心农户等为平台,分层次、分对象、分内容进行逐级培训、归类培训和“菜单式”培训,通过“一村一班”,实现“一户一技、一户一业”,使95%的农村劳动力掌握了1-2门生产实用技术,使更多的村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一村一会:为了对新农村建设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在各村成立了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全县成立的新农村建设理事会90多个。充分发挥了在新村规划、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培训、调解纠纷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帮助制定村规民约,移风易俗,破除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成为引领农村文明新风的“带头人”。
一村一室:田东县把村屯宣传文化室建设作为转变乡风、实现文明的重要载体来抓。目前,全县161个行政村,村村建有宣传文化室,文化室内备有电视机、影碟机、报刊等,成为群众读书看报、休闲娱乐的场所。并通过“宣传文化室-学习协会-宣传文化中心农户”来带动群众养成爱学习、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习气。
创新是激活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活力,没有创新就不能实现各项工作的跨越式发展。只有坚持与时俱进、锐意改革创新,才能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成为“战斗堡垒”,才能把农村基层干部培养成为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使各级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这是我们的实践体会,也是我们需要不断努力的奋斗方向。
第三篇:以创新精神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和国家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以创新精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既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客观需要,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基层组织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观念创新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找到了“抓手”
随着党中央和国务院一系列惠农政策的逐步落实,广大农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农村面貌日新月异。与此同时,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也随之而来,层出不穷。面对新形势,广大农村党员干部要通过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实现基层组织建设的思想观念、工作方法、活动方式创新,使基层组织建设由传统的行政命令型向指导服务型转变,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由强调共性向既注重共性又尊重个性转变,不断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强化活动效果,努力提高基层组织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
因此,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注重创新、勇于创新和善于创新就显得格外重要,首当其冲的则是观念创新。一是树立全局观念。积极整合资源,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来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在服务大局中寻找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不断拓宽工作领域、搭建工作平台、整合工作资源,确保基层组织建设与发展同步、与时代合拍。二是树立效益观念。抓基层组织建设也要重投入,注重硬件的建设和改善。当然,在投入过程中,要努力降低成本,不断增强工作实效。三是树立品牌观念。认真总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大胆创新内容、手段、方法和载体,着力培植和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富有时代气息的工作品牌,以点带面,逐步铺开,整体推进,不断累积优势,积极推出精品。
田东县从自身实践和需要出发,不断总结和探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去年以来,推出了“打造核心村屯、建设中心农户、培育骨干农民”的先锋工程,把“三级联创”延伸到农户和农民,串联起新农村建设的各个层面和各种要素,激活了基层的创造力。今年6月,又针对贫困村的现状,开展了“贫困村先锋行”活动,采取分类指导、互帮互助方式,夯实条件较差村屯的组织基础,使得贫困村各项工作得到真正强化。这两个抓手,以组织强村来带富新村,实现基层组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对接,搭建农村党员与广大群众施展才干的实践平台,成为引领新农村建设的总抓手和好平台。
二、以“四个培养”为重点造就新型农民
“打造核心村屯、建设中心农户、培育骨干农民”先锋工程和“贫困村先锋行”活动,着眼的都是“人”的因素,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把中心农户培养成为强人,把骨干农民培养成为能人,把普通群众培养成为新人,把强人和能人培养成为党员和村干”,造就一大批新型农民。为此,田东县开展了范围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
一是创新培训形式。积极构建乡镇村党校、职校、农技校、科技示范基地、中心农户、“农家课堂”、电教网络、大篷车等多种形式并存的培训格局,利用完善的培训网络对村组干、中心农户、骨干农民分层次、分行业进行逐级培训,并通过田间地头现学、外出考察促学、示范基地观学、农家课堂听学、实用书籍参学、远程教育教学等方式加强对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
二是丰富培训内容。尽可能适应要求,拓展内容,既有理论、政策、道德教育、法律法规知识,又有农业种养技术、实用技术、外出务工技能等知识,使培训更具针对性、实用性和前瞻性。
三是整合培训资源。坚持实际、实用和实效的原则,根据不同行业、部门的特点,农时季节的变化、各乡镇产业发展和农村党员群众的需要,认真整合部门人力物力资源,由农民“点菜”,部门“埋单”。同时,大力实施“百名村支书能力提升计划”、“百名机关党员干部驻村指导计划”,使村级组织干部的领导能力明显提高。
党的十七大召开后,我们又精心组织“十七大精神十进农家”活动,着力提高农民和村干素质,使农民也能合着中国发展的节拍翩翩起舞。
三、通过城乡互帮互助推动农村基层组织良性互动
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我们认真总结近年来创造和积累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对口帮扶、结对共建等多种形式,实现城乡之间基层组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帮互助、共同前进,构建起了领导挂点、部门包村、支部先行、中心农户带头、骨干农民推动的“五级联动”新机制,使上下联责、上下联动、上下联抓、上下联促、上下联评,形成了一级抓一级,齐抓共管的新格局。
二是开展“转变作风,提高效能,争当先锋”专项活动。大兴调查研究、求真务实、艰苦奋斗之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带头践行“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推动工作落实,提高工作效率。机关部门领导和机关党员干部按照“六帮”(帮政策、帮技术、帮资金、帮思路、帮项目、帮规划)、“五个一”(到一次基层、联一户群众、传一门技术、办一件实事、解一道难题)开展服务基层的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广大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增速。
三是不断提升“农事村办”的能力。“农事村办”是新时期服务“三农”的一种实践创新。我们通过完善村级办公基础建设,提高村干部办事能力,使全部行政村实现“农事村办”,使之成为农村的民心工程、信心工程,建立起为群众办实事的长效机制和实践平台。
四是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县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委员会、驻外流动党支部、县、乡(镇)和村(社区)三级流动党员服务中心等流动党员服务网络平台建设,提升整体管理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积极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方法,搭建流动党员展现先进性平台。
四、基层组织建设引领起了新农村建设的高潮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从内涵到外延、从理念到行动、从方法到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设计,使两者在指导思想上相统一,总体目标上相一致,工作部署上相协调,实际成效上相促进,实现共建共享共同推进。田东县在新农村建设中注重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主导,更新观念、强化功能、改进方法、提高能力、找准“抓手”、突出特色,引领起了新农村建设新高潮,呈现出“五个一”的好现象。
一村一景:按照城乡一体化、农村城市化、农村市民化的要求,采取政策倾斜、资金扶助等方式引导农民集中建新房新村,县里提供多份设计图纸,供村屯自由选择,然后请设计单位为各村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做到村村有规划、屯屯有“风景”。目前,全县成功打造了红色旅游新村、生态农业新村、生态园林新村等一批典型化新村。
一村一品: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通过实施优粮、优糖、优果、优菜、优畜等五大工程,围绕“山上竹海、山下蔗海”和“八香系列”,努力在“名、特、优、新、稀”上做文章,进一步完善“农户+基地+协会+市场”经营模式,促进农民增收。全县涌现出一大批初具产业规模的“芒果村”、“香蕉村”、“无公害蔬菜村”、“山茶油村”、“板栗村”“甘蔗村”、“劳务输出村”等有“品”新村。
一村一会:为了对新农村建设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在各村成立了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全县成立的新农村建设理事会90多个。充分发挥了在新村规划、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培训、调解纠纷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帮助制定村规民约,移风易俗,破除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成为引领农村文明新风的“带头人”。
一村一室:田东县把村屯宣传文化室建设作为转变乡风、实现文明的重要载体来抓。目前,全县161个行政村,村村建有宣传文化室,文化室内备有电视机、影碟机、报刊等,成为群众读书看报、休闲娱乐的场所。并通过“宣传文化室-学习协会-宣传文化中心农户”来带动群众养成爱学习、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习气。
创新是激活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活力,没有创新就不能实现各项工作的跨越式发展。只有坚持与时俱进、锐意改革创新,才能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成为“战斗堡垒”,才能把农村基层干部培养成为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使各级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这是我们的实践体会,也是我们需要不断努力的奋斗方向。
>>>>以创新精神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以改革创新精神
以改革创新精神 强力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浚县林业局理论中心组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明确提出了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工作原则和主要任务,为着力加强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指明了方向。如何把胡锦涛同志的讲话精神和全会部署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进一步开创反腐倡廉建设的新局面,是机关各级党组织的神圣使命和政治责任。抓好反腐倡廉建设,思想认识要有新提高。思想认识的大提高是搞好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前提。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江泽民同志反腐倡廉理论和胡锦涛同志关于反腐倡廉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更加自觉地运用反腐倡廉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工作,解决问题,努力在深化学习中加强理性思考和战略思维,在指导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和创新反腐之举,使思想境界紧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把思想统一到十七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要胸怀科学发展观,践行科学发展观,站在反腐倡廉的最新起点和高度上,充分认清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坚持反腐倡廉常抓不懈,坚持拒腐防变警钟长鸣,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深入持久地把反腐倡廉建设引向深入。
抓好反腐倡廉建设,履职能力要有新提升。机关各级纪检组织是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职能部门,要更好地适应
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建设的要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下大力提高全面履行党章赋予职责和任务的能力,提高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的能力。各级纪检干部身居反腐倡廉一线最前沿,要时刻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紧紧围绕反腐倡廉全局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有效措施和治本之策。要加强自身建设,按照中央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不断加大培训力度,使办案查案人员更加熟悉政策、把握规定、精通业务,逐步改善纪检干部的队伍结构和素质状况,强力实现履职能力的新陈代谢,提高新形势下随行反腐任务的能力水平。
抓好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作风要有新改进。扎扎实实抓好反腐倡廉建设,既要有过硬的能力作支撑,也要有求真务实的作风作保证。不折不扣地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任务要求落到实处,是对各级领导干部作风优劣的直接检验。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要带头落实反腐倡廉各项工作任务。一要率先垂范。各级领导干部要大力彰显示范和引导作用,带头遵守政治纪律,带头执行廉洁规定,带头管好自己和自觉接受全面监督的同时,带头管好管住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确保“后院”及身边不起火、不失火。二要立说立行。言必行,行必果,定了就干,干则必成,高度负责地抓好反腐倡廉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三要务求实效。要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坚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着力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推进廉政建
设的有效措施,以更高的目标、更严格的标准、更细致的工作,扎扎实实地解决好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抓好反腐倡廉建设,源头防腐要有新成效。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是反腐倡廉建设的基础工程,只有“断源”才能“截流”,要确保源头防腐取得新成效,就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完善体制,创新机制,用科学的、系统的、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来约束权力、规范行政行为,堵塞诱发腐败的漏洞,铲除产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机关各级纪检机关要始终不渝地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认真落实十七大关于反腐倡廉的各项部署。紧紧扭住重点部位、重点领域、重点岗位易发多发高发案件的薄弱环节,切实加大查办力度,从严惩治于已发之时,悉心防患于未发之初,努力把腐败现象减少到最低程度。要坚持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把改革的推动力、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制衡力、惩治的威慑力结合起来,增强立体反腐的经常性和实效性,努力推动反腐倡廉建设向纵深发展。
抓好反腐倡廉建设,责任意识要有新增强。改革开放越深入,市场经济越发展,反腐败倡廉建设的任务就越重,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反腐倡廉的责任就越大。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都证明,只有强化反腐倡廉责任意识,倡树“廉荣贪耻”的社会氛围,才能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机关各级党组织要始终把反腐倡廉建设摆上重要日程,纳入党政领导班
子和领导干部目标管理,把反腐倡廉工作作为自己份内的事,坚持“一岗双责”,常抱忧患意识,明确刚性责任,狠抓职责落实,并以夙夜在公、寝食不安的精神去亲历亲为,以铁的手腕和强劲的态势抓好本单位、本部门、本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通过创造高效廉明、风清气正的生态政治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2012年5月20日
第五篇:08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定)
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应在五个方面狠下功夫
山东省邹城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朱运华
党的十七大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基层组织作为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创新基层组织建设,激发基层活力,是加快党的建设创新的源头活水。如何把改革创新的精神落实到基层组织建设的实践之中,是各级组织部门思考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要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应当在以下五个方面狠下功夫。
一、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应当在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切实解决农村干部的政治出路和经济待遇,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上下功夫。农村工作比较复杂,面广量大,发展稳定的任务比较重。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关键靠农村基层干部,对他们必须有出路、有保障,必须关心、爱护他们,调动其工作积极性。近年来,我们在稳定农村干部队伍,完善帮扶机制,激发干事热情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一是建立健全了村干部工资补贴保障机制。市财政不断加大对农村的投入,每年用于村级转移支付资金2300多万元,市里规定转移支付的55%用于村干部的工资补贴和正常的办公费用。村支部书记、村主任、村报账员实行固定补贴、绩效补贴机制,其他村干部实行误工补贴。今年我们又建立了村主职干部岗位补贴逐年增长机制,每年增长幅度不少于30%,市财政每年增加150万元,确保了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目前,我市农村党支部书记固定补贴每月260元,加上绩效补贴一般在500元左右,3年内固定补贴达到不低于600元。二是建立了农村党支部书记规范化管理机制。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农村党支部书记纳入市级规范化管理,并实行优胜劣汰、动态管理,市财政每人每月增发200元岗位津贴,目前纳入市级规范化管理的农村党支部书记达到448名,占50.1%。三是聘任了一批镇长(主任)助理。先后分两次从特别优秀的农村党支部书记中选聘镇长(主任)助理,第一批18名,第二批17名。聘期3年,聘期期满,进行严格考察,符合条件的继续续聘,享受副科级干部经济待遇,连续聘任3次的,享受退休待遇。去年我们对第一批任期届满的18名同志进行了考察,有15名同志得以继续续聘。四是开展了“三帮一联”活动。我市东西部发展很不平衡,9个山区镇与8个城矿区镇街差距较大,个别山区镇年地方财政收入还不到100万元,而最高的去年达到8000多万元。针对这一实际,我们大力实施开展了“三帮一联”活动,即城矿区镇街与山区镇结对帮扶、市直部门与山区镇结对帮扶、规模工业企业与山区镇结对帮扶,市级领导成员联系山区镇,为促进全市协调发展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去年,我市财政还配套资金350万元,为65个无活动场所的村建起了高标准的活动场所。今后,我们将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解决好基层组织经费保障、基层干部补贴报酬的要求,进一步研究解决村干部的政治出路和经济待遇问题,打通村干部晋升出口,打破“农民”身份限制,有计划地从村干部中考录部分公务员,选聘特别优秀的村干部进入镇街领导班子;进一步
加大各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出台有关政策,逐步提高村干部的工资待遇。
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应当在大力提升农村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上下功夫。农村党员队伍普遍存在文化程度偏低、年龄老化、观念滞后等问题。尤其是近几年,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给农村党员发展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注重在青年农民、外出务工人员、致富能手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发展新党员。实施了“一村发展一名新党员”工程,明确要求每村每年至少发展一名新党员,增强农村党员队伍生机和活力。在提高农村党员素质方面,我们深入开展了党员承诺、设岗定责、一名党员学一技等活动,尤其是在落实党员承诺制方面,全市统一标准格式,每一名党员内都要对群众做出办实事承诺,并实行兑现奖惩制。在发挥农村党员作用方面,去年我们全面启动并大力实施了“党员创业工程”,以党员创业促进全民创业,深入开展了“十百千”创建活动,培养和树立了一批“十佳党员创业基地”、“百强党员创业标兵”和“千名党员创业中心户”等先进典型,并将结合“七一”表彰活动进行命名表彰。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章》,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严格把握条件,坚持德才标准,既注重“德”,更注重“才”,切实把各个阶层中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特别要注重把政治素质高、文化程度高、有致富本领和特长的农村人才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同时,注重吸纳知识界、经济界和各类社会组织中的先进分子加入党组织,提升党员队伍文化层次和能力水平。进一步完善流入地、流出地党组织双向配合共同
管理机制,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服务和管理,形成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以良好的服务吸引流动党员自觉亮明身份,发挥作用。
三、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应当在加强农村干部的教育监督和管理,规范农村干部的从政行为,增强农村干部建设新农村的能力和本领上下功夫。近年来,我们高度重视农村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对他们的教育监督和管理。首先,选好配强农村干部队伍,加强教育培训。在去年年底的村“两委”换届选举中,我们严格程序,精心组织,积极稳妥地进行了换届选举,全市村“两委”成员中,45岁以下的占69.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5.3%;村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比例达到92.8%,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比例达到85.2%。一大批“双高双强”型优秀人才进入村干部队伍,农村干部整体结构得到改善。换届之后,我们及时进行了培训,在市委党校举办了6期培训班。其次,狠抓规章制度建设,规范村干部行为。一方面,狠抓工作规范,让村干部知道应该怎么办。先后制定出台了《邹城市镇级工作规范》和《邹城市村级规范化管理细则》,对镇、村工作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村级事务,作出了具体详细的规定,制订了操作性强的工作制度,有效促进了农村各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从根本上减少了各类矛盾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制定处罚规定,让村干部知道不能怎么办。最近,结合对村干部作风集中整顿,我们开展了村“两委”成员综合素质评估活动,从村“两委”成员的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工作能力、群众威信等方面进行综合测评,尤其是了解和掌握是否有劣迹人员,制定针对性措施,加强教育管理,凡是不具备村干部任职条件的,按照有关法律程序,坚决进行撤换。
研究制定了《关于对不作为、不尽职、失职渎职和参与集体上访、信仰宗教村党员干部处理的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了村干部的从政行为。
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应当在创新农村基层组织设置,健全服务群众工作体制,打造引领农村工作的坚强堡垒上下功夫。近几年,我们在农村基层组织设臵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学习推广了“支部+协会”等做法,鼓励和支持强村、强企业依法兼并弱村小村,建立联合党支部,都取得一定成效。与此同时,针对农村基层组织做群众工作机制不健全、方法不够灵活等问题,我们着眼于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及时把握群众脉搏,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民情恳谈活动的意见》,定期组织群众召开民情恳谈会。市、镇、村都设立了群众工作专门机构,整合相关资源,搭建群众工作服务平台,促进社会稳定和谐。我市以民情恳谈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形势政策教育“四个一”模式,即“一会”,民情恳谈会;“一街”,村村建起形势政策宣传一条街;“一网”,市财政就投入1000多万元建设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一讲座”,定期组织讲师团到农村开展教育讲座,这一做法被中央几家主要新闻媒体先后作了报道。今后,我们将根据农村社会结构形态、经济组织形式的发展变化,本着有利于发挥农村党组织应有作用,合理设臵农村基层党组织,稳步推行村企联建、产业组建等新型基层党组织设臵和管理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增强农村党组织发展经济的能力和服务群众的功能。目前,我们正探索建立镇园合一管理体制,整合优化组织设臵,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五、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应当在切实解决农村人才匮乏问题,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上下功夫。农村基层组织强不强,关键还要靠发展来衡量。经济及各项事业的发展主要靠人才来支撑,必须在农村人才方面做好文章。由于各方面原因,农村人才匮乏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近年来,多数有知识、有能力的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远走他乡,使人才本来就不多的农村,更加缺乏人才,这已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大瓶颈制约因素。据统计,我市现有各类农业实用人才2774人,占全市人才总量的4.2%,占农业人口的0.3%。近年来,我市相继采取一些措施,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整合教育资源成立了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加大实用型人才培养力度,实施了“农村优秀实用人才带动”工程,评选了首批100名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实施了“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公开考选了100名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工资由市里统一发放,并为其办理养老、医疗等五项保险。实施了“科技特派员工程”,从市里选派了300名科技人员到农村一线,搞好对农民的科技指导和培训,收到了良好效果。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利用多种形式,大规模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和择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加强政策扶持,制订激励政策,鼓励管理人才、经济人才、科技人才积极投身“三农”工作,为建设新农村提供人才支持。
作者单位:山东省邹城市委组织部
联系电话:0537-5213461
邮政编码:27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