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我乡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我乡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情况
调查报告
上伍乡位于青县东南部,是典型的农业加工业型乡镇。近年来,乡党委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推进实施固本强基工作,农村党员素质得到较大的提高,特别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较好地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同时还发现,我乡农村党员队伍在改革的新形势下,还存在一些问题,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影响了党员先进性,损害了党的形象。现将主要情况和建议报告如下:
一、我乡农村党员队伍的基本情况
据调查统计,全乡有党支部24个。其中农村支部15个,全乡共有农村党员人数663人,其中女党员31人占党员总数的4.7%。党员年龄结构为:35岁以下的党员105人,占15.8%,36-45岁的党员130人,占19.6%,46-54岁的党员101人,占15.2 %,55-59的党员105人,占15.8%,60岁以上的党员222人,占33.5%。文化结构为: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党员517人,占78%,高中、中专文化水平的党员135人,占20.4%,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的党员11人,占1.7%。
二、我乡农村党员的思想状况及发挥作用状况
近年来,我乡广大农村党员在各级党组织的带领下,投身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在带头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维护农村社会经济稳定、学习和推广农业科技知识,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带领农民走共同富裕之路等方面发挥了农村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较好的体现了农村党员的先进性。
1、带头转变思想观念。部分农村党员带头树立依托市场致富的观念、依靠科技致富的观念,带头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及时抓住机遇,闯出了新路。
2、带头学用科学技术。一大批农村党员带头树立“先富”观念,掌握农业生产的先进技术,率先致富奔小康,并通过自己的示范,带领周围的群众致富。
3、带头勇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近年来,我乡许多农村党员面向市场,认真分析市场需求,充分利用畜牧、水果等优势,发展复式种养,科学种田、科学种菜,面向城市服务生财,已经先富起来。这些“党员大户”利用他们致富的一技之长或多年闯荡市场的经验,当好农村致富的带头人,正确引导和帮助周边农户实现共同富裕。
4、模范履行党员义务,出色完成组织交给的工作任务。大多数党员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表现较好,一旦组织安排了工作任务或遇到紧要时刻,如在防治非典、处臵突发事件的时候,他们的先进性就会体现出来,从总体上维护了党的形象。
三、我乡发展农村党员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是党员队伍平均年龄偏大。一方面部分村党支部不能与时俱进地确定党员发展对象。不能适应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不能按照时代发展的新要求、经济建设的新需要吸收社会各个方面的先进分子到党的队伍中来,致使党员发展难以突破党员老龄化的现状,我乡现有农村党员663人,其中35岁以上的558人,占到了84.2%。另一方面部分村党支部对发展党员工作存在错误观点。他们认为发展新党员会对自己的职位造成威胁,干脆不去发展党员。凡此种种原因,造成党员结构不能得到进一步的优化,村内各项事业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大大阻碍了农村工作的开展。
二是农村党员文化水平总体偏低。部分村党支部对党员发展工作认识程度差,嫌麻烦、图省事,不愿按程序办事,直接影响了所发展党员的质量。全镇党员663人中,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2%,党员的整体素质不高,不能为我镇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就拿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而言,现有农村党员大都停留在会使用、会操作远教设备的基础上,更有甚者根本教不会远程教育的使用方法,没有真正起到带领群众致富的作用,没有起到党员应用的模范带头作用。
三是农村女性党员比例偏低。在农村发展党员过程中,由于受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妇女党员发展比例偏少,直接造成农村党员队伍中性别比例不合理,农村妇女干部后继乏人等不良后果,制约了广大农村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作用的发挥。我镇有妇女党员31人,仅占全体党员数的4.7%。
四是入党把关不严格。部分村党支部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之前,片面考虑其文化程度是不是高、是否能致富等表面现象,却忽略了表面现象背后是否有不合党章的行为,并没有严格考察其入党动机、政治觉悟、思想品质和现实表现,从而使“能人标准”代替“党员标准”,很容易使部分别有用心的人混入党的队伍。部分村支部发展党员时受家庭利益和宗派势力的影响,无视党的组织原则,在确定入党人选时优亲厚友、拉帮结派,把发展党员作为自己扩大势力和延袭权势的途径,制造“党员家庭”、“党员团伙”。
出现以上问题胡原因分析如下:
一是重视程度不够,有时没有将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和党员发展真正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我们虽制定了政策,发了文件,制度上了墙,文件发到了人手,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重视了抓经济建设,抓计划生育工作、抓社会治安工作而忽视了党的建设;重视了抓乡镇党员干部素质、抓党支部班子建设,而忽视了农村党员队伍建设。
二是对农村党员疏于教育和管理。少数农村党支部不能认真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等,放松对党员的党性教育,忽略党员作用的发挥,村内工作既不向党员通报,更不向他们征求意见,使党员成了挂名党员,久而久之,作为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逐渐淡漠,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逐渐失去感召力和号召力。少数村党支部对农民党员管理不力,缺乏必要的监督,使得一些农民党员利用手中的一些权力,以
权谋私,欺压群众,在群众中造成极坏影响,降低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使一些农民丧失了对党的信心。
三是放松了对青年农民的教育。当前,仍有个别村存在着党员活动无阵地,青年活动无场所,政治学习无资料,思想教育无人抓的现象,放松了对青年农民党员的基本知识教育,农村思想教育出现了“断档”,使一些青年农民思想较混乱,缺乏共产主义理想,认为共产主义遥远,入党吃亏,当党员规矩多、活动多、会议多、不自由、受约束,影响致富,少数青年农民对党认识片面,逐渐淡化了入党的愿望。四是发展农民党员的程序不够规范。少数基层党组织不能严格按程序办事,有的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对象上搞个人说了算,有的不经过一年的培养期就直接上报申请入党,有的在培养期内忽视培养教育,有的甚至不经过党支部大会就上报审批入党,从而导致少数乡村在发展党员中搞不正之风,严重影响了农民党员的质量。
四、农村党员教育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绝大多数基层党组织都能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一条适合农村特点的党员教育管理新路子,但是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教育管理缺乏科学性。受市场经济思想的影响,有的村党组织书记认为抓村务是“实”,抓党务是“虚”,不愿把精力放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上,未能科学、合理、规范、有序地抓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个别村未能很好地发展党员,新鲜血液得不到及时补充,党员队伍年龄结构老化,甚至出现党员教育管理难、作用发挥难的现象。二是教育管理缺乏连续性。有的村党组织平时不注重组织党员学习政治理论,提高思想素质,不注意了解党员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未能及时掌握党员的思想动态等。有的村没有建立切实可行的奖惩机制,“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活动没有得到较好落实,个别村集体经济薄弱,党员教育管理缺少活动经费,对党员教育管理的具体工
作一般是放在年终或检查时突击抓,学习文件、交流经验等工作均存在观望等待现象。
三是教育管理缺乏全面性。有的村党组织在党员教育管理中,只重视在职党员,对分散不易联系的外出党员、农村无职党员往往很少顾及,有的甚至故意回避,工作落实不彻底,导致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出现空挡,造成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出现偏向性,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热情。
四是教育管理缺乏及时性。有的村党组织在党员教育管理中,只注重解决党员思想上、行为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忽视了党员的思想品质、人生信仰、个人小节等方面存在的不易掌握或情节轻微的隐性问题,没有及时进行教育管理,致使个别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出现放任自流的现象。
五是教育管理缺乏针对性。有的村党组织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方式方法滞后,把教育管理等同于读书、念报、学文件等,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很少推心臵腹的进行思想交流,未能结合党员的具体实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教育管理内容简单,方法呆板,学习效果不明显。
五、农村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1、创新表彰激励机制,优化党员利益导向。过去,对党员的考评履行义务是硬指标、激励是以精神奖励为主,忽视党员具有双重性,特别是忽视党员作为一个普通的生产消费者的本能需求,过分强调党员奉献特质。针对此种状况,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必须探索建立健全包括精神与物质两方面的党员表彰激励机制,真正让党员实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和对等。
2、在强化责任上下功夫。健全责任网络,把发展党员工作列入各级党组织“一把手”年初签订的党建目标责任承诺书和年底述职内容,形成级级抓、层层管的良好格局。健全奖惩机制。要严格执行发展党员宏观和年度指导性计划,对重点村、难点村单独下任务,重点推进。对完成指导性计划好的党委上级每年予以表彰。
3、不断加强农村党组织书记能力建设,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努力打造过硬的农村干部队伍。一是要坚持分级负责,分层实施,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农村党组织书记教育培训,着力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二是要注重典型引路。改进选人、用人办法,更新观念,采取多种形式选好配强有政治头脑、经济头脑、科学头脑和有组织领导能力、处理复杂矛盾的能力、带领群众勤劳致富的能力的农村党支部书记。
4、解决党员的实际困难,激发党员应有的光荣感和自豪感,提高党员的参与热情。党组织要切实转变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和党员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对党内大事及有关文件要坚持“先党内,后党外”的原则,及时向党员传达;对村上大事要主动找党员商议,充分征求他们的意见,特别是要尊重少数人的意见;要建立激励机制,认真组织搞好“七·一”和年终评比,适当的时候组织党员到有政治意义、纪念意义的地方参观学习,或举办积极健康的娱乐活动,增加党员之间的交流,联络感情,可增长党员见识,陶冶情操,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
第二篇:提升农村党员队伍建设
提升农村党员队伍建设
每当,我们村里面有关系到全村重大事件时,比如:全村农网改造,稻田平整,集资修路,招商引资,塘坝维修工程,改水、改厕、改厨工程,沼气池建造,计划生育,农村合作医疗等等,我们村都会要召开全体党员、组长会议,而党员、组长在政策、制度、决策等,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每当,召开党员、组长会议的时候,我总有一些感触和思考:男党员多,女党员少;老党员多,年轻党员却没几个等等。于是,我对全村党员队伍情况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的认识和调查,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农村党员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他们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较好地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但是,我也发现,农村党员队伍在农村改革的新形势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影响了党的先进性,损害了党的形象。
一、农村党员队伍存在的问题有以下4点:
1、党员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
农村党员占全村总人口的比例偏少,农村党员文化程度偏低,农村党员老龄化严重,农村女党员人数较少。
2、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还不够明显:
农村的部分党员自身经济都有困难,不仅难以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自己还需别人的帮助。
3、针对于农村党员开展的基层党组织活动不够,以至于有的党员觉得自己跟群众没什么太大的区别,感觉不到自己身为党员的自豪感。
4、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力度不够:
一方面:农村没有切实采用各种有效途径,加强对积极分子的教育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递交申请书后,没有及时对他们进行党史、党的性质、宗旨、目标和任务等内容的培训,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了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总体素质不高。
另一方面农村的封建思想、男权意识还根深蒂固,认为妇女只能在家做饭、干农活、带小孩,农村妇女很难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对象。
二、我对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有以下几点:
1、加强对农村党员的教育,把握农村党员的学习规律,是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前提。
首先要编撰通俗易懂的学习教材。农村党员的整体文化素质较低,在编撰教材时,一定要加强调查研究,根据党员学习实际来进行,以便党员易学、易懂、易记。
其次改进和落实学习教育形式。要实现学习教育形式由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由单纯的灌输向上下互动转变。要大力推行讨论交流学习、结对帮扶学习、参观启发学习、远程教育学习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提高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外一个就是各级部门一定要督促这些学习、教育落到实处,杜绝形式主义。
三是要结合农村远程教育活动,加强对农村普通党员的培训,使广大党员受到党性教育、法制教育、科技教育,以增强其党性观念、法制观念和致富本领。
2、完善农村党员管理制度。
农村党员队伍有一套约定俗成的管理制度,但与新形势和新任务还不够适应,还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完善。
首先要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要根据农村实际,制定各个层次、各个类别不同工作性质农村党员先进性标准,进行量化考核,建立一套易于操作、符合实际、效果明显的党员管理激励约束机制,把检查、考核、督促、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作为党员管理的主要内容。
其次要把好党员队伍入口关。把3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和优秀妇女、农村优秀分子、回乡优秀毕业生、退伍军人作为党员发展的培
养重点。农村一定要强化村民档案管理意识,通过建立档案、强化培训、实践锻炼等措施,抓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
第三篇:新形势下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近年来,××市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实际,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发展农村党员队伍的新途径、新办法,切实增强了农村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明确“一项责任”。我市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将发展党员工作列入党建工作进行考核。一是建立责任制,明确责任人。建立了
乡(镇)党委、党(总)支部两级党组织抓发展党员的责任制,明确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做到用责任制管责任人,靠责任人带一班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抓好督查关,落实责任制。市委把党员发展工作列入农村“三个文明”考核和党员“双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求各乡(镇)党委定期对村党(总)支部发展党员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每半年向市委组织部汇报一次工作情况。市委组织部定期进行检查指导,对工作落后的乡镇提出整改意见,并在年底对基层党组织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切实使文秘杂烩网农村党员发展工作落到实处。
抓实“两支队伍”。为确保新形势下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我市坚持从提升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两支队伍的综合素质出发,着力抓好农村党员源头工程。一是抓实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积极向农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举措,吸引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较高的优秀青年农民、大中专毕业生、外出务工返村创业人员、退伍军人等先进分子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重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作用,指导团组织向党组织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入党积极分子,保证新鲜血液源源不断地注入党组织。二是抓实预备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各级党组织根据预备党员的特点,通过撰写党性分析材料、开展服务承诺、过组织生活、短期知识培训等形式,进行党的基本知识、优良传统作风和怎样做一个合格党员等方面的教育,使其增强党性修养和加强党性锻炼;通过给预备党员交任务、压担子,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增强工作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切实改进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
把好“三个入口关”。发展党员工作是一项政策性较强的工作,我市认真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十六字方针要求,严格把好发展党员的“三个入口关”,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农村党员工作。一是把好标准关。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在认真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和考察的基础上,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坚决惩处发展党员中不正之风,确保党性强、品行正、结构优的党员队伍。二是把好程序关。严格按照党章和党内的有关规定,在培养、教育、考察、政审、审批等每个环节中严格程序和把关。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按照责任追究制的有关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三是过好民主关。注重从制度建设上加强对发展农村党员的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发展党员票决制、发展党员征求意见制、发展党员公示制、发展党员预审制等制度,扩大发展党员工作的民主程度和透明度,提高新党员的群众公认度。
注重“四个结合”。结合农村实际,将农村党员发展工作与当前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切实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注重与“三培养”措施结合起来,重点抓好在优秀致富能手中培养党员。实施“云岭先锋”工程以来,我市共有1279名致富能手被培养为党员,成为了新农村建设路上带动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二是注重与党员素质提升工程结合起来。在开展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强化理论教育的同时,注重加强农业科技、实用技术等知识的培训,不断增强了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和理论素质。三是注重与党员先进性教育结合起来。通过推行服务承诺、开展“增强党员意识,发挥党员作用”等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深化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积极营造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良好氛围,切实引导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新农村建设中树好形象、当好表率、做出贡献。四是注重与全市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围绕“整治海西保护田园风光”等重点工作,加大宣传力度,不断增强农村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大局意识、执行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发展意识。通过定期考察,切实将那些围绕中心,顾全大局,起好带头作用的农民先进分子发展为共产党员,不断增强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
第四篇:农村党员思想调查报告
对辰溪县农村党员思想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在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始终是基层组织工作的重大问题。农村党员作用发挥的好坏,维系着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影响着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事关党的事业的成败,关系人心向背。为了深入研究农村党员的思想现状,有的放矢地搞好党员管理教育工作,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最近我们通过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以及实地询问党员群众等方式对新时期农村党员思想状况进行了一次较显全面地调查,并对农村党员的心态、影响因素及其对策,进行了一些综合分析与思考。
一、基本情况
辰溪县共辖30个乡镇,总人口53万,农村基层党委30个,党总支4个,党支部442个,农村党员11535名。其中女性党员1940,男女党员比例为1:5;55岁及以上岁数党员为4636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40%,35岁及以下党员2254名,占总数的19%;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党员为7523名,占总比重的65%,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党员695名,占总比重的6%。总体来看,我县农村党员呈现出女党员比重过轻、总体文化水平偏低、年龄趋向老年化的结构特点。
本次调查,我们在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臵、风俗习惯、党员人数及结构特点等因素的基础上,选取了6个具有代表性的乡镇,再从每一个乡镇里选取4个行政村作为调查对象。总共发放党员调查问卷440份,收回438,有效率98%。座谈走访党员群众1000人。
二、当前党员的思想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经调查发现,当前全县农村党员的整体思想状况是好的,大部分农村党员能够坚定党的理想信念,坚持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思想观念不断更新;能够牢记党的宗旨,发扬勤劳朴实、律己奉公的良好作风。但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农村发生深刻变化,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等,致使党员的思想
1信念动摇,政治热情不高。一是不相信社会主义远大理想。个别党员由于受社会一些不正之风的思想侵蚀,造成对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解不够深刻,共产主义信念不够坚定。例如在“你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会成功吗?”问题的回答中,10%的人选择了“一定会”,25%的人认为“有可能”,40%的人选择“不相信”,25%的人觉得“说不清楚”。二是参与政治热情不高。少数党员思想消极,意志消沉,自顾自己三分地,对于党内政治活动、国家政策动向、村里发展规划等不闻不问,有的甚至阳奉阴违,冷嘲热讽,说三道四。在“你会积极参与到村里社会事业管理规划中为村的发展献计献策吗?”问题中,选择“经常”的只有5%,“偶尔”参与的45%,其中50%“从不”过问“政事”。三是党性意识淡薄,有的党员对党的性质认识理解不够,工作中满足于不误事、不惹事,认为只要不违法、不犯错误就是好党员,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没有按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主要体现在组织纪律松散、思想观念淡薄、自觉性较差,不能够率先垂范。少数党员组织上虽然入了党,但思想上没有真正入党。例如在“作为党员,你的感受是?”的问题中,只有8%的人选择“光荣,在交往中愿意让人知道”,而选择“与群众一样,没有过光荣与光荣的感觉”的占50%,5%的人认为“觉得不太光荣,不愿意让人知道”,37%的人选择“说不清楚”。
2价值取向倾斜。一是趋利心态。市场经济使人变得更加实在,更加讲求实惠。党员过去只关心国家、集体利益,现在也关心国家集体,但更加关心自身利益。有的甚至崇尚享乐主义,主张“人生在世,吃喝玩乐”。一些党员干部自觉不自觉地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用来为自己谋取私利,使党内政治生活带上功利化色彩。二是趋名心态。一些得益于党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政策而富裕起来的党员,转向追求政治地位、荣誉。如有的党员热心于做村里的“土皇上”等。三是趋安心态。一部分党员信奉“自扫门前雪”,做好好先生,只要不涉及自己利益,什么也不管、不问,组织开会决定重大事项,人云亦云,不象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例如在“在评价一个人的成就,你主要看重什么?”的问题中,35%的人选择“拥有一定的权力”,40%的人认为是“拥有较多的财富”,20%的人觉得是“做好自己的本职,为社会做出贡献”,5%选择了“其他”。
3思想观念落后。一部分党员思想守旧僵化,不适应时代的变化发展,对于新观点新思想新技术难以接受。有的对新事物、新思想抱有成见,极力排斥,时常发出“世风日下,今不如昔”的抱怨,比如当被问到“你怎么看待当前一些新事物,新现象?”时,有20%认为“不可理喻,无法理解”;有的迷信算命看手相,有的沉迷于打牌。在“有人说世界存在鬼神,你的看法如何?”问题中,14%的人“不相信鬼神,也不信求神拜佛会起作用”,45%的人“相信确实有鬼神的存在”。他们没有意识到社会主义发展进步是在不断吸取先进抛弃落后中进行的,不能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没有彰显出党员的先进性特点和发挥出先锋模范作用。
4宗旨意识弱化。一些党员责任感减弱,在谈到为人民服务树立党和政府良好形象时,认为主要是上级部门和领导干部的责任,普通党员无能为力,因而对于自己在工作中如何以实际行动为党的形象增辉考虑得不多。更有少数党员往往只顾自己的得失,臵群众的利益于不顾,没有奉献精神,认为作为党员是一件很吃亏的事,不愿意承担责任,怕吃苦,怕冒险,怕牺牲,作风上对自己要求不严,无组织无纪律,影响在群众心中的地位,思想认识上跟不上时代发展,感情上舍不得付出,不关心群众的生活状况,拉开了与群众的距离。例如在“假设村里有一老人,儿女不在身边,有一天突然病倒,生活不能自理,作为党员你将如何处理?”的问题中,有30%的人选择了“这事太麻烦,交给村里或乡政府来办”。
三、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1、经济社会结构变化是客观原因。一是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农村的封闭被日益打破,农民的思想一时变得无限空旷、纳闷和不安;二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降低了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强化了农民一家一户的个体观念,弱化了义务观念和国家、集体意识;三是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使农民思想中固有的优良传统道德观念受到挑战,加之自身视野有限,会导致他们产生一种“有钱就有一切”,“有钱能使鬼推磨”的错误观念。四是由于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的拉大,导致部分党员心里失衡,对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产生怀疑,信念逐渐动摇,对于党员政治热情也逐步消退。
2、党内教育管理欠严,监督不力是管理原因。由于形势任务和客观环境条件等发生变化,一些农村基层组织在党员教育管理上存在疏漏之处。一是党组织对党员队伍建设重视不够。表现为对新形势下党员的思想状况分析、研究不够,心中无数,以致出现教育内容不能很好地联系党员的思想实际,科学性、针对性不强,效果不明显。二是教育的方式方法陈旧,缺乏有效载体。一些党组织存在“会荒”问题,即使组织党员学习也仅仅停留在念一下文件、读一下报纸。不少党员反映,现在的教育方式是“炒陈饭”,听不到新鲜内容。实际上,一些党组织在管理过程中存在“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问题。对党员思想出现的多样性、变异性,怎样去教育党员?一些党组织感到束手无策。三是管理失严,监督不力。对极少数能力强,大错不犯、小错常犯的党员,认为其在某项工作上能为组织分忧,对其教育管理不严,致使这类党员越陷越深,最终走向反面,以至造成恶果。四是对党员关心不够。对党员要求多关心少,部分没有感受到组织温暖的党员出现与党组织离心的倾向。五是保障不力。主要是教育经费投入少。
3、党员自我降低要求是主观原因。在党员队伍中,一部分党员不讲诚信,行为失范。唯利是图,以权谋私,挖空心思捞取个人好处;目无党纪国法,横行乡里;执行组织决定以对自己是否有利为标准,有利的雷厉风行,无利的则能拖则拖,能推则推,能顶则顶,严重的还煽动群众集体上访,哄扰县、乡政府。正气不足,处事不公。有的党员不讲法制,不讲正气,行为处事凭关系亲疏、感情深浅划标准,定取舍。在农村,党员骨干尤其是党员干部行为的失范,比一般社会成员的行为失范,其影响要大得多,社会危害要深得多。并且,党员领导干部行为的失范,往往容易引起党员队伍集体行为的失范,如出现这种情况,后果就会更加严重。
四、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1、把好“入口关”。建立健全党员发展各种制度,对农村党员发展实行全程质量管理与监督,规范党员发展程序,从源头上把好“入口”关,保证党员质量。要纯化党员队伍。要把那些政治觉悟高、信念坚定、思想观念新、道德水平高、作风严谨的优秀人才吸纳进党员队伍中来。要优化党员结构。把创业能力强,且愿意带领群众一起致富的能人,拥有丰富知识的回乡大学生,退伍回乡的战士,经商回乡的优秀青年等作为党员发展的重点对象,优先加以考虑。从源头上入手,打造一支高素质,高能力,多经验,多知识的“两高两多”农村党员队伍,提升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党员的“两带”作用,切实增强基层组织的实力和活力,为新农村建设奠定扎实的基础。
2、强化教育培训。要切实增强教育培训的系统性、实效性和针对性,做到内容科学、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寓教于管、寓教于用、寓教于爱、寓教于乐。首先应优化教育培训内容。要以党性理论教育、政策方针教育为重点,让农村党员的信念、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保持跟党的高度一致。在做好这些共性教育的基础上,再根据对象年龄、文化、性别结构及从业特点的不同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力求内容的针对性强,实用性高。其次要创新教育载体。可以建立基层学习型支部,集合一批爱学习有理想的农村党员;以“创先争优”以载体,细化创争项目,针对基层无职党员思想迷惑的问题,要设立特别岗位,如信息报送、政策宣讲、文化大使等,定岗定职,激励他们在学习中创先争优。第三要选择多种教育培训形式。主要有四类:(1)培训+专题讨论。集中培训可根据学员特点安排不同专题进行讨论,让党员在讨论中各抒己见,促进思想交流和经验交流。(2)、培训+现场对话。就是设定主题,组织党员分正反两方进行辩论,或组织党员到生产现场实话实说。(3)、培训+参观考察。组织党员参观红色经典,让他们在回忆历史中坚定信念;参观企业、种养殖示范基地等,用活生生的例子教育他们“怎样选择致富路子”,带领群众致富。
3、加强管理。规范的工作,严格的管理,对纯洁党员队伍、规范党员言行、发挥党员作用起到积极的作用。一是完善农村党员目标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针对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不同类型的党员,制定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统一的管理考核办法。二是创新流动党员管理机制。要本着有利于党员的合理流动、有利于党组织对党员的有效管理、有利于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原则,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重点要建立流动党员跟踪联系学习制度、流动党员巡访制度、流动党员回归教育制度。三是完善农村党员监督机制。实行党员身份公开制度,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推行农村党员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党支部与党员谈话制度、党员定期听取群众意见制度等,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加强对党员的监督和约束。四是建立处臵不合格党员专项制度。加大对不合格党员的处臵力度,杜绝“好人主义”思想,要根据《党章》规定,从实际出发,科学制定和界定不合格党员的具体标准,保证不起党员作用者、违法乱纪者、腐化堕落者、群众满意率低者、丧失革命意志者都能得到相应的处臵。要通过严格规范不合格党员的处臵程序,对被确定为不合格的党员,该限期改正的要限期改正,该诫勉的要诫勉,该劝退的要劝退,该除名的要除名。
第五篇:关于我乡扶贫惠民政策调查报告
关于我乡扶贫惠民政策调查报告
关键词:扶贫惠农、政策、农村
正文:今年寒假,我与几个同乡一起做了关于我乡扶贫惠民政策的调查活动。调查采用以走访座谈为主,问卷调查及网络调查为辅。通过对我乡居民的走访调查,充分锻炼了自己的组织能力以及社会交流能力,个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调查采用以走访座谈为主,问卷调查及网络调查为辅。通过对柏林镇居民的走访调查,充分锻炼了自己的组织能力以及社会交流能力,个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通过调查,得到了丰富的、个性化的信息。然后经过归纳、分析、综合、整理,得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
我乡位于湖南省偏远山区,居民收入普遍低,85%的居民是农
民。大多数靠种植水稻、农副产品维持生活,部分居民在农闲时外出打工以补贴家用(多从事建筑行业,如泥瓦匠、木工等艰苦工作)。近年来,在党中央的号召支持及经济扶持下,我乡出台了多项重要措施,扶助支援三农,把居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用实际行动帮助农民,解决农民困难把党的温暖撒向人民,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我乡居民普遍贫困,致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主要
有以下几点:
(一)自然灾害频发
我乡的地质构造比较特殊,最易受自然灾害的冲击,尤其是2006年“7.15”,2007年“8.20”这二次百年未遇的洪灾损失惨重。特别是2008年春的这次雪灾损失更是巨大。2009年与2010年又遭受严重干旱。由于灾害的不断发生,很多人家辛辛苦苦一辈子积攒下的家当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如小田村一个组在2006年“7.15”洪灾中,因暴雨引起的山体滑坡几十亩及将收割的水稻全部被冲毁,该组大部分人辛辛苦苦一年的劳动成果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2008年的冰灾使我乡的人造林损失惨重,许多杉木都是成片的倒伏,大部分都被压得拦腰折断,造成林农连续几年都没有树可砍,生活返贫。
(二)因病致贫
从这次调查中得知我乡因病住院、开支过大而造成贫困和返贫的家庭就有30户、104人。如东冲村王洪原来是一户小康之家,家里每年的收入在2万元左右,但自从2007年因他患上肝癌后,治疗费花了近10万元,虽然合作医疗能报销一部分,但自己也还要负担很多。目前,家里一贫如洗,并且负债累累。
(三)自然环境恶劣、生存条件差
我乡是典型的丘陵地带,村民杂删而居,许多地方山高路远、信息闭塞,居住又特别的分散,有些自然村只有1-2户,有些村民小组有10多个自然村。有的村即使产出了商品,也很难把自己生产的产品卖出去,即使卖得出去,自己得到的也很少。如堂屋村产煤地,由于挖煤引起地下水下降,许多原来可以耕种的田现在都因无水而无法耕作,农民就是守着土地也没有用。
(四)因读高中上大学致贫
据调查统计我乡2010年因孩子读高中和上大学造成家庭贫困的有21户。如坦泉村曹林儿子2007年考取了湖南师范大学,这些年为送儿子读书,前后共花去8万多元,把家里的储蓄全部花光外还负债2万多元。再者,如我县读县重点一中每年的学费在3000元左右,加上生活费1000元每月,每期用4600元,每年9200元,多年的储蓄在2-3年内就花光也就司空见惯了,许多家庭因为子女读高中而负债累累,成为一块心病。
(五)文化程度低,劳动力素质不高
劳动力综合素质低,使许多农村低收入家庭陷入了:“贫困——受教育程度低——知识技能少——创业能力弱——贫困”的恶性循环。低收入农户人口素质的差异,直接导致收入结果的差异。由于其自身素质的制约,出现了勤劳不能致富的现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放在首位,充分说明了农村经济工作是中心,农民增收是根本。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处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沿,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新任务,如何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充分发挥领导作用,切实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是摆在地方政府面前必须回答和认真做好的重要工作。
首先,我乡进行了“农网改造”,解决农村用电贵、用电难问题。由于农村面广、用户散等原因,致使农村电损大、费用贵、电压不稳定。有的地方用电高达1.8元/度,高于政策规定价不少,增加了农民的负担;有的地方电压低于220伏,大功率家电用不了,给农村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农民强烈要求进行农网改造。对此,我乡非常重视,多次向县政府反应,希望解决这一难题,得到了县政府的大力这次。我乡农网改造问题涉及到郴电国际,因此,县政府人大常委会,主动与市人大常委会联系协调,组织驻县市人大代表对郴电国际进行了持证视察活动,并提出了不少建议意见,促使郴电国际于2008年8月率先在我乡启动了农村电网限价改造,于2009年6月启动了总投资达1.6亿元的农网完善工程。我乡现已全部完成农网改造任务。
其次,破解基础设施兴建难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与城
市基础设施建设相比差距较大,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公路建设滞后,行路难问题比较突出。改变落后的基础设施面貌、破解兴建难问题,已迫在眉睫。作为地方政府,有责任帮助群众解决生活中最现实、最直接、最突出的问题,更好地实现群众意愿,满足群众需求,维护群众利益。对此,县政府组织开展了全县公路建设情况专题调研,听取了县人民政府关于全县公路建设汇报,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并跟踪督办落实。通过掀起全乡公路大会战,促使全乡通车里程达到88.3公里,硬化公路72.4公里,通畅率为82%,兑现了5万元/公里的硬化补助金243万元,投入了约10万元完善通乡公路安全防护措施和警示牌,并对尚未列入计划而又建好的农村公路贷款提供贴息补助,基本实现了公路村村通,解决了农村行路难问题,促进了我乡经济发展。
再次,破解农村医保难题。农村社保、医保问题是我国社会保
障制度建设中一个最薄弱环节。目前,广大农村社保、医保体系严重影响了农村的发展,使业已存在的城乡差距有所扩大。因此,在建设新农村实际工作中,地方人大要把农村社保、医保制度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监督好。在我县,农村社保工作即将启动;医保
工作已于2007年启动,在解决“看病贵、看病难,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起到的一定作用,但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如报帐手续繁杂、报销比例低、农民认识不足、覆盖率低等问题。对此,我乡通过组织开展“新农合”专题调研、听取县政府关于“新农合”专项工作汇报等方式,督促县政府出台系列措施,解决不少问题和困难。如启动了普通门诊报销程序,不住院也有报销;报销封顶线由原来的3万元调至6万元;报销比例由原来的不达起付线不予报销调到最低按住院费用的25%保底报销等等措施的出台,不断完善了农村保障机制。
同时,我乡还解决了农村低保难题。低保参保原则及类别一是
入保范围实行“三优先一倾斜”的原则,即五保户优先,因重残、重病、重灾致贫优先,“三无”人员优先和重点向特困人口倾斜。二是实行分类保障。A类是五保户,全额享受人均70元/月,B类是符合五保条件,但本人不愿入保的人员人均35元/月,C类是因残、因病、因重大灾害造成家庭经济困难无法维持基本生活及另有一定收入但其家庭人均收入仍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村民,人均15元/月。我乡低保标准最低为240元/人、年,最高840元/、人,平均低保标准为654.9元/年、人。
在多项扶贫政策的帮助下,我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
高,生活质量得到了巨大改善。医保低保受到了广大乡民的好评,解决了许多村民的困难,增强了村民信心,以饱满的热情为幸福明天而奋斗!
结束语:孟子曰:“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赵太后说:“苟无岁,何有民?苟无民,何有君?”我国是个农业大国,约75%是农民。农民是我国的根本,是民族繁荣国家富强的基础。党和政府要制定一系列扶贫惠民政策,要忧民所忧,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共同奋斗。
谢辞:非常感谢乡政府及村委会给予的帮助,让我圆满的完成了这次
调查。委员会成员协助我制定调查的内容,让我对农村的现状及发展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对党的惠民政策有了更深的了解,对农村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在此还要感谢各位大学生朋友和农民朋友,支持并协助我的工作。还有其他的一些朋友,你们的帮助真的非常重要。再次感谢你们!
队员感言:在这次调查中,虽然很辛苦,但是我庆幸自己坚持下来了,只
有坚持才能成功。看起来貌似简单的发问卷,其实蕴含着巨大的困难。只有亲身经历过了,才能深有体会,上前向行人攀谈,准备好接受别人的拒绝抑或是不理睬,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莫大的勇气。我也庆幸自己能够坚持下来,“不成功便成仁”一直激励着我工作,我也受益匪浅。今后我会继续努力,提高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