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童话教学的几点思考5篇

时间:2019-05-12 15:16: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童话教学的几点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童话教学的几点思考》。

第一篇:关于童话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童话教学的几点思考

——学习《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心得体会

南康市第一小学刘海燕

听完赣南师范学院程箐教授的《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我发现儿童文学在语文教学中开始引起大家的重视,程教授为我们展示了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虽然是连环画类型的作品,但是我们成年人看后也觉得意犹未尽。目前的儿童文学教学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

受语文工具观的影响,将童话教学作为语文知识技能训练的手段。出于对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将语文课上成政治课的反拨, 80年代以来的语文教学将工具性提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突出了“双基”的地位。教材编制也采取了以知识与能力为中心的逻辑序列,这种转变对新时期以来的语文教育朝科学化方向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有较大的片面性。表现在童话教学中,就是忽视了作品的人文内涵和不同作品在语文教育中的不同功能。有学者按课文的类型及不同类型的功能各种方式,将课文分为“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四种类型。“定篇”用以学习经典的丰厚内涵,“例文”用以学习其生动显现的关于诗文和诗文读写的知识,“样本”用以学习其阅读过程中形成的读写“方法”,“用件”则主要指“语文知识文”、“引起问题文”和“提供资料文”等。

可见,不可能在所有的童话课文教学中都进行“语言与文字的训练”,达到“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的目的。因此,要正确处理好童话教学中工具性与艺术性的关系。童话是儿童喜爱的与儿童心理为契合的一种艺术形式,在教学中,应以艺术性为主要内容,否则童话教学对于儿童来说只是一种被强迫的负担。

过于强调道德教化和思想教育的使命,即要在每篇童话教学中,通过分析和挖掘都要“告诉儿童一个道理”,完成道德劝诫和思想教育的使命。这种倾向观表现在教材的选编上,也表现在课堂教学之中,如《骄傲的孔雀》告诫儿童要虚心,不要骄傲,《小猫钓鱼》表达了做事不能三心二意的主题,《一只小雁》告诉孩子们不能离开集体的道理,《神笔马良》、《卖火柴的小女孩》向儿童揭露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这种重教化的童话教学忽视了童话的特点,忽略了儿童的精神活动和独特的文化,它是从成人世界的现实原则出发的结果。它将儿童视为“不完善的人”,是尚不了解世界、尚无能力、尚没长大的人。将儿童时代设 1

定为一个准备时期,“准备成为未来的行为者”。事实上,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儿童文化是审美的、感觉的、移情的、热情的,成人文化则更多的是科学的、理性的、冷静的;儿童文化中充满了想象和创造,成人文化更多的是理性和重复”。《小猫钓鱼》中的小猫(代表年幼的儿童)在美丽如画、生机盎然的大自然里,与蜻蜓和蝴蝶追逐嬉戏,而不是“专心致志”地钓鱼(代表工作),这正是小猫天性的自然流露,是儿童文化的一个表现,我们为什么非得要求它像猫妈妈一样抵御外在的“诱惑”,而去从事“钓鱼”这类成人世界中严肃而重要的事情呢? 《小猫钓鱼》进入语文课本,以及批评“三心二意”教学主题的确立正是成人文化中心意识的表现。这种成人文化中心意识是传统价值观念影响的结果。虽然“五四”以后,随着西方民主与科学精神的东渐,人的价值、儿童的价值开始被发现与确立,作家开始关注儿童,创作了大量儿童文学作品,有些儿童文学作品被选入到小学语文教材,但一些作品仍受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站在成人的立场进行训育,而没有真正深入到儿童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兴趣与需要。童话教学道德教化也是对我国“文以载道”文艺理论无意识继承的结果。

在古代,文学创作和学校教育都非常强调道德教化功能。孔子对《诗经》的评价是:“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毛诗序》也说:“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汉代要求文学创作“发乎情,止乎礼义”。到宋代的程朱理学更是将道推到至高的地位,认为“文皆从道中流出”(朱熹《朱子语类》)。清代桐城派始祖方苞认为,文章要阐明“义理”。古代小学的教材,如《三字经》、《千字文》、《增广贤文》等的内容也是以道德劝诫为主。这种“重道”的传统通过几千年的承袭还成为我们民族的心理积淀,一直影响到现在。因此,在创作童话作品,对童话作品选编和进行童话教学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它的教育功能。由于在教学中一些教师太急于对作品的教育意义进行提取,儿童文学课就很容易变成德育课,异化了语文课程的目标与功能。事实上,童话作为一种文学样式,与其他文学作品一样,不只是具有教育功能, 它还具有认识功能与审美功能。

我们在儿童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应更多地关注其基本的、主要的功能,即审美功能。通过儿童文学教学,使学生获得美的体验、生命的感悟和情感的熏陶。

第二篇:童话教学方法思考

童话教学方法思考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样式,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它完全借助幻想来表现现实生活和人们的理想、愿望。童话是一种比较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体裁,它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通过丰富的幻想,想象和夸张来塑造鲜明的形象,用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反映现实生活,抑恶扬善,起到教育人的目的。童话一般有四种:“拟人体”童话、“人物体”童话、“超人体”童话、“知识体”童话。

新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编选了诸多带有浓厚幻想色彩的童话体文章,如《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夏夜多美》、《乌鸦喝水》、《从现在开始》、《狐狸和乌鸦》等。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中,童话作品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应该说,童话是儿童较早并大量接触到的文学样式之一,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势必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本文简要分析童话的文体特点,并结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探讨此类文章的教学方法。

一、童话课文的特点

童话课文一般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一是充满丰富的幻想。没有幻想就没有童话。《小壁虎借尾巴》就是向学生介绍壁虎尾巴的再生功能和鱼、牛、燕子尾巴的作用。如果文章没有幻想,仅仅对生活作真实的描写,读起来必然索然无味。作者运用幻想手法,虚构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过程,读起来生动有趣。童话中的幻想虚构不是胡编乱造,有现实生活作依据。壁虎与鱼、牛、燕子的尾巴的不同功能,具有很强的真实性,所以这个童话才具有科学的价值。二是拟人化的描写。童话常把动植物和无生物“人格化”,描写的物体会说,会做,会想,有感情。《小壁虎借尾巴》文中的壁虎被蛇咬断了尾巴以后,觉得“没有尾巴多难看哪”是人的情感,它去借尾巴时说话很谦虚有礼貌,是人的行为、语言。拟人化的表现方法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

三是故事有头有尾。童话故事大多数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有头有尾,十分完整。不少童话在叙述过程中使用反复的手法,就是相同的情节和语言往往稍加变动反复出现。便于学生阅读、记忆、讲述。例如《小壁虎借尾巴》,反复出现了三次“借”,三次对话,但每次“借”的地方、对象不同,所要介绍的动物尾巴的作用也不同。

二、当前童话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童话是小学语文重要的文学教育内容,但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育实践活动,往往忽略了童话的独特性,没有把童话真正当作文学来阅读和欣赏,没有从童话的角度去认识儿童,仅仅是用它来作训练儿童语言文字的例子,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文学性的语文变得支离破碎,枯燥乏味,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削弱了童话的固有功能,削弱了它在文学教育上的本质意义。对童话知识的缺失,使我们许多语文教师普遍缺乏童话修养。对于许多小学语文教师来说,童话是什么?童话的价值何在?如何运用童话知识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充分认识,面对一篇篇内涵丰富的童话作品,只把它当成普通的课文去讲解去分析。这是一种不该继续存在的现象。

三、改进童话教学的建议

(一)把童话故事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童话故事情节性强,叙述语言优美形象,对话描写生动而富有个性,很适宜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在学生充分了解童话内容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先把故事改编成课本剧,课后进行排练,再组织学生表演。这样学生不仅感兴趣,还能深入体会作品的内 在含义,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一文时,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后,教师可安排学生分组表演课本剧,利用文中“狐狸想了想”一句,老师提问:“狐狸你在想什么?”狐狸对乌鸦说了三次话,乌鸦有着不同的反应,分别问“为什么?”这样就把乌鸦爱听奉承这个难点分析清楚了。乌鸦为什么不上狐狸的当这个难点也就不攻自破了,这还愁达不到教学效果吗?

(二)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地读。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童话故事生动、浅显易懂。针对这一特点,教师要从繁琐的分析中解脱出来,大胆地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饶有兴趣地自己去理解文本。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文章的特点,运用范读、自读、引读、配音朗读等多种读的形式。特别是在自读课文时,要求学生带着感情,尽量做到声形逼肖,读出童话的情趣来。通过读,学生可以较快地走近文本,感悟文本,从而体会文本构思的巧妙、人物形象的可爱、语言文字的精美。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5课《夏夜多美》一文时,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较长的课文内容这是一个难点,怎样突出一个“美”字,这是重点。教师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突出小蚂蚁、睡莲、蜻蜓、萤火虫之间的对话,同时指导学生读出各种角色不同的语气,使学生懂得课文中各种动物的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同时让学生懂得各种动植物的心理,结合课文具体语言环境,朗读能力,增强语感,理解课文内容。

(三)利用文本资源,培养学生的想像力,指导学生尝试编写故事。童话创作离不开想像,让学生多读童话作品,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想像力,尝试编写故事,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教学《丑小鸭》一文时,一位教师充分利用文本,设计了两个想像写作练习,要求学生通过对故事的解读,进行角色的换位,用朴实的语言写出他们内心的感悟。一是 在丑小鸭被迫离家出走时,给家人写一封告别信。二是在丑小鸭变成天鹅之后,让学生写一封报喜信。

(四)引导学生体悟文学情感美。教师要充分运用各种方法与手段有效地激发儿童的情感,使儿童在情感的促动下牵引想象,进而在飞扬的想象中产生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如利用音乐或画面,渲染气氛,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等。这一再现并感悟文学形象的过程,往往充满激情、充满想象、充满灵感。它不仅有助于丰富儿童的内心情感世界,培养想象力,使儿童体悟到童话文学的情感美与形象美,而且直接关系到儿童对童话本身的理解与接受程度。因为,审美熏陶、道德感化、理性思考都与对文学形象的认知、体验和感悟密不可分。只有对形象进行了充分的再现、体验与感悟,才能真正理解到文学的蕴含。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说过:“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我们正是要通过“感”的过程去点燃儿童心灵的火种,而决不能以抽象琐碎的分析替代这个体验、感悟的心理过程。

(五)引导学生感受文学形象美。在发展儿童的智能方面,有人曾说过:“经验和接触是真正的导师”。儿童对客体的认识是从实践活动开始的。因此,“演童话”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它可以为学生提供无限广阔的思维、想象和创造的空间。“演”,会促使儿童更主动地去理解文章,把握形象,充分感受到童话文学的形象美,同时又在特有的情境之中进行了生动的言语训练。揣测表演技巧以及理解角色心理的过程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社交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还能使儿童产生丰富的美感体验,并学会欣赏自己,感受成功。

(六)引导学生领悟文学意蕴美。引导儿童思考并讨论童话内容,使他们能通过语言透过形象认识到童话所传达出 的文学意蕴美。与此同时,逐步养成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地认识生活的习惯。首先,文学意蕴本身就具有丰富性的特点。面对同一篇作品,不同的心理基础与生活经验会导致学生解读方式的不同,从而获得的体验和感悟也就不同。因此,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就不应仅停留在教材本身所传达出的文字信息上,而更要关注文学接受过程中学生可能获得的那些触及其精神生活的某些更为本质的东西,这才是更有价值的东西。其次,教学的终极目的也不是要答案,而是要发展。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领悟文学意蕴美。

童话,作为一种在儿童的生活学习中不可缺少并与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发展密切相关的文学,在教学中,我们既要注意它作为文学本身的特点,又要注意到它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搞好童话教学,使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和发展。

第三篇:对于童话教学的点滴思考资料

对于童话教学的点滴思考

童话是儿童的良师益友,孩子们爱读童话,也爱写童话。因为童话是美的,饱含智慧、充满趣味。优秀的童话故事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儿童,小学课本没有使孩子失望,几乎每一册语文课本都安排了童话。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如何利用童话,促进儿童的发展,是个很有价值的课题。

那么如何教好童话呢?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要教好童话,必须体现童话的教育性、趣味性、幻想性或科学性。教学实践表明:富有美、趣、智特点的情境教学是教好童话的理想途径和有效手段。1.显示形象,感受童话的美和趣

童话是写给儿童看的,所以作家们在创作童话时总是带着浓厚的儿童情趣,运用拟人和夸张的手法,塑造出了一个个活泼可爱的童话形象,丰富的美感,笼罩着神秘感,使童话形象分外逼真,逗人喜爱。作家让这些活灵活现的童话角色在童话世界里蹦跳闪现,出没在森林里、小河畔、马路上……让他们像植根在现实生活中一样,有欢乐,有悲哀,有懊恼。他们的情感,他们的语言连同他们的智慧,总和孩子们的心相通,故事情节就沿着童话角色活动的踪迹一步步展开。既然童话是用形象来展开故事,让学生学习童话,就应从显示形象入手。(1)用直观手段再现童话形象

创设情境常用的图画、剪贴画、音乐、表演都是很好的再现童话形象的直观手段,这些手段的运用,使童话形象变得孩子能看得见,摸得着,只是在再现童话形象时,并不是把生活中的、自然界中的人和动物的本来面目原原本本照搬,而是运用了作家创作童话时的夸张手法、拟人手法,使童话形象更鲜明,更逗人喜爱,例如《小白兔和小灰兔》里两只小兔和老山羊的形象,并不是像自然界的兔和羊一样,而是把小兔和老山羊人格化了,他们可以像人一样站立起来,可以穿上衣服像小朋友一样。老山羊的胡子画长一些,神情显得特别温和;穿上一件长袍,就像我们生活中的慈祥的老伯伯。《小猫钓鱼》中的小猫钓鱼从“三心二意”到“一心一意”,就像顽皮可爱的小孩子,所以如果把小猫画出来,尽量让她长得可爱些,脸胖胖的,眼睛大大的,小胡子翘起来特别神气,脖子上也可以加上一个蝴蝶结,让孩子一看就觉得美,就觉得有趣。

童话常常运用夸张的手法,我们再现童话形象时也应夸张一下,才能传神,例如《美丽的公鸡》挺骄做,觉得自己特别美,一心要和别人比美。但后来,他也努力为人们做好事,催大家早早起,所以公鸡就不是按一般的比例画,面是把鸡冠画得大大的,胸脯挺得高高的,尾巴翘起来,把公鸡的美、公鸡的骄傲充分体现出来。再现童话形象,色彩是不容忽视的,要特别鲜艳、明快,让孩子一看就喜欢。像刚才讲到的公鸡,鸡冠要画得特别鲜红,颈子上的羽毛要鮮艳夺目,正如公鸡自己描述的那样“大红冠子花外衣”,“油亮脖子金黄脚”。为了提高感知强度,这些活灵活现的童话形象不宜用一幅一幅静止的画面,而是把主要角色进行特写,用剪贴画的形式,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不断进行新的组合,为画面增添动态的新奇感。

在扮演角色再现童话形象时,角色所的头饰也应该是生动活泼,鲜艳夺目的:角色的语言、语调和动作都应根据童话的内容加以适当的夸张,让学生充分感受童话形象的“美”和“趣”。

(2)用语言描绘再现童话形象

童话角色一般都用图画再现,而当图画出现在孩子面前时,必须结合语言描绘进行,使童话形象更为鲜明,例如教学《美丽的公鸡》,当公鸡的图象出现在孩子眼前时,老师不能很简单地介绍:“这是一只美丽的公鸡,”而应以富有情感色彩的形象化的语言加以描绘,这样学生才能充分感受童话角色的可爱,从童话的内容来讲,它的基调大多数是欢快,有趣的,但是也有少量的童话,写得很凄凉,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就是很典型的一篇。安徒生用他的情感塑造了卖火柴小女孩这个美丽动人的形象,深刻地揭露了旧社会的冷酷并通过幻想给予小女孩温暖和怜爱。这样凄凉的氛围,强烈对比的场景,令人动情的美丽形象和悲惨的结局,必须通过老师的语言描绘再现童话形象,让学生从中感受童话角色的“美”。

记得我自己在教这一课时,描述贯穿始终,或单纯地描述,或描述性提问,或描述性指导朗读。我是这样用语言描述图画的:这里图画把我们带到了遥选而古老的丹麦安徒生的故乡。这是大年夜运处的高楼灯火通明。此刻人们都聚集在自己的家里,迎接折年的到来,外面下着雪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却赤着脚迎着寒风在大街上没无目的地走看样的描述在刚接触课文时,就把孩子们带到了遥远的丹麦,孩子们依稀到了那个卖火荣的小、女孩,促使孩子们带着深切的同情、美好的幻想学习课文。2.想象童话形象

生动活泼,充满美感的童话形象和富有诗意的场景构成了色彩斑斓的童话世界。童话世界是令孩子们想入非非的天地,只有让孩子进人童话世界,才能感受童话的童心童趨,才能领略童话的奇妙和神秘。面我们的孩子是处在最富有想象力的年龄段,他们自己的语言,自己的行为往往就充满着童话的色彩,他们听见小鸟的叫声,会说:“小鸟在对我唱歌呢“:看见孔雀开屏了,会说“孔雀要和春姑娘比美”1掎着玩具小篮摘小草,说是“我上街去买菜啦!”……由此可以想见孩子是喜欢想象的。教学时稍加启发,点拨,孩子是很容易凭借着想象进入童话世界的

(1)想象童话场景

要进入童话世界,首先要进人童话故事发生的场景,也就是童话角色活动的舞台,那些场景,有孩子很熟悉的,也有距离孩子的生活比较远的,例如从时间来讲,常常是“从前”,“很早很早的时候”,从空间来讲,有“森林里”大海边”,“小河旁”、“山崖上”……·要孩子从现实回到从前,从教室走向河边、村庄,都需要凭借孩子的想象,才能进入那特定的场景。于是,情境教学借助教师的语言,调节、支配儿童的认识活动,结合一些直观手段激起孩子的想象。教师的语言和直观的图景唤起孩子已经储存的表象,并激起组合新形象的需要。例如《彩霞姑娘》画面很美,就可以边描述边贴画,组合成图画,让儿童去想象故事发生的场景。剪贴画随着老师的描述逐一出现:很早很早的时候,有一座山叫北山,山脚下有条小河:小河边有个村子(出示“山”“小河”“村庄的图画”),村子里有个老太婆,老太婆是个主。她有羊群有果树,但长得特别丑,又黑又胖,简直像头狗熊,人们就叫她大熊婆。大熊婆身边有个听她使唤的丫头叫彩霞姑娘。北山上的鸟儿叫,小河里的鱼儿游,小鸟小鱼都是彩霞姑娘的好朋友。就在这北山脚下、小河旁边发生了一个令人感动的童话故事。

在老师语言和眼前画面的协同作用下,孩子脑海里的童话世界要比这眼前的画面更美更生动。那山大概很高很高,山上可能有一棵大树,也可能是一片树林。树上有鸟窝,清晨有许多小鸟吵醒了小河的鱼儿。那河水是绿的,清清的,不很深;也可能是一条大河,很深很深。反正孩子已经通过想象看到、感觉到童话故事发生的生动场景了。

(2)想象童话的角色

童话场景是童话角色活动的空间,童话的主体无疑是童话角色。童话角色是可爱的,它既是作家生活的积累,也是作家创造性思维的产儿。童话角色带有浓厚的幻想色彩,童话角色的形象,包括它的神情、动作、心理及语言都不可能描写得很具体。可以说作家所刻画的童话角色,为小读者留下了宽阔的想象余地。因此,引导儿童想象童话角色,也是顺乎自然的事。通过想象,童话角色会变得更为鲜明,更为具体,伴随儿童的想象和情感活动,童话角色会活在孩子的心田上。

想象童话角色,关键要儿童抓住角色的特点,想象童话角色的形象。只有抓住童话角色的特点,童话角色才是活生生的,例如《森林爷爷》是一篇科,生动地刻画了森林爷爷与风魔王,雨魔王,旱魔王四个主要角色,魔王的特点必定是凶残、狂暴。而故事并没有对三个魔王的形象作具体描写,教学时可引导孩子结合生活经验,想象三个魔王袭击森林爷爷的气势汹汹的架势和张牙舞爪的模样。老师便这样启发孩子:你们看见过微风轻轻吹动枝头的情景,也看见过狂风刮得小树站不住的情景,面风魔王可厉害了,它是专门用极大极大的飓风给人们带来灾害的。这一天风魔王来了,你们是不是听到风魔王吼叫的声音,他那麜鬼般的脸一定难看极了,这些你们都能想象的到吗?因为有生活经验为基础,因为童话角色的神秘,新异,孩子的情绪特别好,想象的翅膀一下子就展开了,他们说:“风魔王还没来,已经听到嚎叫的声音,呼一呼—好像一下子要把整个世界掀翻,“风魔王披着长发,长长的胡子,连尾巴也有一尺长,那个专门吹风的两只大鼻孔,像两只水桶的口,那个大风的腾巴比锅口还大。”“风魔王一路上吹得尘土飞扬,吹得路边小树断了,一间间小屋被它吹得哗哗地倒塌了。”

这样让孩子去想象童话角色是扣人心弦的,孩子一方面痛恨魔王,一方画为森林爷爷担心,一且森林爷爷战胜了风魔王,高兴得禁不住拍手叫好。

(3)想象童话角色的语言童话角色既然是人格化的,就有语言的表达。根据故事情节的展开,通过孩子想象童话角色的语言,可以丰富童话的内容,更深地进入童话世界,想象童话角色的语言,往往可以引导学生体验童话角色情感的起伏,从而加深对童话思想情感的理解。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几次让孩子想象小女孩的语言,当小女孩划着了第一根火柴,仿佛坐在温暖的火炉边时,安徒生没让小女孩说话,只是细腻地描写当时的情景,写得很感人。为了让孩子们体验这极需的幻觉中刹那间的温暖,教学时老师启发孩子想象小女孩可能自言自语地说什么。老师说:“读到这里,我仿佛听见了小女孩的声音,你们听到了吗?那么那么细,你们好像听到她在说什么?”孩子们也是那样轻轻回答着:“我们仿佛听到卖火柴的小女孩好像在说:“好温暖呀!·多好的火炉呀!·“我的手和脚已经冻個了,让我多烤一会几吧!”这样的补白使已经创设的情境更真切,更感人,同样,在小女孩第四次划着了火柴,仿佛见到奶奶时,让孩子进一步想象:“现在,假如你们就是小女孩,当那么温和,那么慈祥的奶奶出现在你的眼前时,你会怎样情不自禁地叫起来,又是怎样急切地析求奶奶把你带走。孩子们都动情了,他们深情地城着“奶奶”,激动的泪水都涌出来了,课文的表情朗读就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应该说,只有深深地进入了童话世界,孩子们才能体验到童话角色的喜怒哀乐。

(4)想象童话语言的形象

要让孩子们真正进入童话世界,一切直观的手段都是辅助性的,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童话语言,因为这是语文教学最根本的任务。我们一方面不能脱离形象,一味分析教材,解释童话语言;另一方面也不能只顾再现形象,忽略语言本身的理解和运用,事实上,也只有突出童话语言中那些传神之笔,让学生细明嚼,才能真正地进人童话世界,即使在低年级也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想象童话的语言形象。

例如《小解好找妈妈》,青蛙作为有益于人类的动物,作者用精彩的语言把它写得恨美:“荷叶上者一只大青蛙,被着四绿的衣装,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双大眼睛。”教学时老师抓住展示青蛙形象的关键字眼“蹲",“技”“露“,“龄”一串动词和“碧绿”,“雪白”表示青蛙色彩美的形容词,启发学生比较推酸,如果把“鼓着一对大眼睛”换成“股着一对大眼睛”,怎么样?把“露者大肚皮”,换成“挺着大肚皮”又怎样?接着抓住两个描写青蛙色彩的形容词,“青蛙看绿的衣,露着白的肚皮”和“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装,露着雪白的肚皮”哪个美?相比之下,这些词的神的,学生便不难领悟了,童话语言的形象学生便可鲜明地感知,学生语言的鉴货能力,也就在这经常进行的调练中得到有效的提高。

通过想象童话的场景,童话的角色,重话的语言形象,不仅让儿童进入童话世界,面且充分发挥童话的特色,利用童话的幻想性发展儿童的创造性。

3.通过语言训练,感悟童话

要充分发挥童话的育人功能,除了上面所说的显示形象,感受童话角色的美和趣;展开想象,进入童话世界,还必须通过语言训练,感悟童话,培养判断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教学童话的过程中,应该进行哪些训练呢?(1)评判角色,牌是非,悟美丑

由于童话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虚构而成的,其教育性寓于其中,但童话常运用夸张,拟人的手法,因此,读罢童话,学生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即“美”与“丑“,“是”与“非”,要能分辨清楚。要做到这一点不是靠注入,靠说教,而是抓住童话形象,通过评判童话角色来进行。

在教学中,可以采取这两种方式,一是让学生“当裁判”,评童话角色二是“交朋友”,帮童话角色。这两种方式都是行之有效的。例如《小蝌蚪找妈妈》,当小蝌蚪找妈妈时,遇到的鲤鱼妈妈和乌龟的说法不一样,可通过评判帮助小蝌蚪。让学生分清对与错。当然,也可以与小蝌蚪交朋友,帮助小蝌蚪找妈妈。

老师提出:“鲤鱼和乌龟的话讲得不一样的活去找能找到妈妈,照谁的话就找不到妈妈,为什么?”这样通过评判角小蝌蚪照现在,你们评色,实际上教给学生如何去认识事物,懂得部分不能代替全体。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程序经过分析、比较,然后作出判断。

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帮助童话角色的办法,来弄清是非。例如《小马过河》当小马听到老牛和松鼠讲的话完全不一样时,小马为难了,是过河呢,还是不过河,这时学生是很愿意帮助一下的。老师提出:“小马这时候应该怎么想就对了?你可以让小马先想想同一条河,老牛为什么说‘浅”,松鼠为什么说深'。”随即在原先已经创设的“小马来到小河边”的情境中,再增添上老牛和松鼠,以借助直观形象引导学生进入推理情境,而这种帮助童话角色的形式又使思维推理活动变得有情有趣。

在引导儿童评判角色时,主要是引导儿童辨别是非,理解童话蕴含的理念,在此过程中,也可以结合进行语言训练,把评判得出的结论概括成一两句话,例如《小马过河》,通过角色的评判,学生知道老马说的“做事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这句话是正确的,接着引导学生改成“做事要……要…·才行”的句式该怎么说,学生随着语言训练则认识到做事“要自已动脑筋,自己去试试才行”的道理。(2)进人角色,读童话,演童话

童话常常有许多生动的角色,且有对白,是进行分角色朗读的好材料。教学时让学生进入角色,争当角色,在各小组里大范围地进行练习,一下子整个教室都会沸腾起来。儿童进入角色以后,往往产生一种表现欲,教师便可因势利导,索性让学生扮演角色演童话,这可以全面地强化教学效果。演童话剧应在全班分组练习的基础上进行,让全体学生进入角色,大家都是童话世界的主人。表演可以用原来已创设的童话场景作为背景,童话角色最好都戴上头饰,有可能时也添加一些小道具。例如《小猫钓鱼》,可以拿一根小竹竿代鱼竿小白兔和小灰兔》,当老山羊给一包菜籽时,可以用一个小纸包替代;《神笔马良》,则可以拿一支大毛笔。这些小道具的运用,一定要有必要才用,若觉得累赘、画蛇添足,则一定去掉,总之要“简单,易行、出效果”,至于动作、神情及语言,应该允许,鼓励孩子自己用童心去创造,那样更容易激发孩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容易为全班儿童所接受,教师稍作指点即可,不必作过多的示范。(3)引导创造,改动原文复述童话

童话故事要读,要演,也要讲,事实上孩子们喜欢童话,演童话,也喜欢讲童话。讲童话便是复述童话。谈到复述,有详细复述,也有改变人称,改变处所,改变情节,添加角色,续说结尾等各种各样的创造性复述。一般童话都可以进行详细复述,而简要复述主要是用在科普童话中,即抽掉童话的形式,讲述童话中所讲明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现象。至于创造性复述,因为要讲究创造性,一般老师不常采用。其实由于童话本身具有的幻想性,让孩子进入其中进行创造性复述是不难的。①改变人称的复述 ②增添角色的复述 ③接述新编

第四篇:童话教学设计

同学们,童话是通过梦境般的想象来编写的新奇有趣的故事。你们爱听童话,爱读童话吗?(生答)你的心里肯定也装着许多童话故事。你能说说你知道哪些童话?说说它的名字,比一比,谁知道的童话故事多。(指名说)

一、创设情境,走进童话,领悟童话特点。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课前小游戏,老师知道你们都爱听童话,爱看童话,对吗?(对)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走进童话的世界。

1、首先让我们走进童话屋,看看里面住着那些童话故事?你能很快叫出它们的名字吗?(课件出示:第一单元的童话图片)

2、你们喜欢这些童话故事吗?(生答:喜欢)谁能简单说说理由? 如:人物有意思。如……

如:故事有意思,都是我们身边不可能发生的。如…… 如: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如……

3、总结:你们真了不起,连童话创作的奥秘都能发现。是啊,这就是童话,作者通过大胆的想象和拟人、夸张等手法使一个个主人公奇特有趣,(板书:人物奇特)情节也很曲折、离奇,(板书:情节离奇)童话里的事物常常暗示或代表生活中的某种人或某种现象,读完后还能使人从中受到一些教育,得到一些启迪。(板书:教育性情、理)童话多有意思,是吗?(生答)

4、同学们,你们想成为中国的安徒生吗?你们想成为中国的格林兄弟吗?(生答)今天,就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试着自己编一编童话吧。(板书课题:创编童话)

5、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咱们班准备要出版一本《漫游童话国》的童话集(出示书)了,编得好的故事就可以入编,他本人还能成为班级编辑部的一名成员呢,高兴吗?(生答)不过入选的童话要有一定的要求,大家快看是什么(课件出示:创编童话要求:

1、挑选本单元中三个人物作为你故事中的主人公;写清楚他们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发生一件什么离奇的事?结果怎样?

2、情节要写得生动、具体。

3、这个童话故事要表达一些思想感情,或者说明一个道理?)(指1名读)

6、从这个要求上看,你知道了什么?(相机板书: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二、提供素材,激发写作欲望。

1、同学们真会学习从一个小小的要求就能懂得这么多知识,老师真为你们高兴。我们先来看看创编的第1个要求,一齐来读一读(齐读)从创编要求上看我们知道,首先要确定童话中奇特的人物。看,老师给大家请来了许多老朋友(出示第一单元的人物)认识吗?在哪里见过啊?是啊,在课文中我们都很熟悉它们。那么你能用一句话来简单地介绍它们吗,谁愿意?(分别出示图片,学生用“这是……的……”的句式说。)

2、你觉得课文中的这些人物怎么样,谁能用一个词来概括?(生说:奇特)是啊,这些人物真是太奇特了,今天就让它们走进我们的童话王国,请你挑选它们中三个作为你童话王国的主人公,想一想你要挑选谁?用两三句话简单地说说它们之间又会发生一件什么离奇的事?想一想,想好后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每组推选出最好的准备在全班汇报,可以吗?(学生自主、合作交流。)

3、哪个小组派代表来说一说?(指2-3名学生说)我们认真听,看你最喜欢听谁的故事?

4、你喜欢听谁的故事,你觉得他最大的亮点是什么?(指名学生评,引导学生在评价中紧紧围绕板书中的童话特点进行评价。)

三、指导如何把情节写具体、生动。

1、看来我们班的同学真的有一双慧眼。你们刚刚所发现的就是一篇好童话所应具有的。在描写童话中:人物要奇特、情节要编得离奇和巧妙,同时也能让我们受到一定的教育,学到一些道理和启发。(指板书说)看,一篇好童话就应该具有以上这些特点。可是光有好的创意还是不够的,那我们来看看习作的第3个要求是什么?(再次出示习作要求,学生齐读)

2、你觉得怎样才得把这个故事写得更生动更具体呢?(指名说)

3、这是你们独到的建解我们可以保留。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两段话(课件出示),谁愿意来给大家读一读,想想你从标色的字中体会到了什么?(指1名学生读)

(1)课件出示:

妈妈从树上扑下来。她把普季克推到一边,浑身的毛竖起来,张大了嘴巴,双眼直瞪着大花猫。她那凶猛的样子,使大花猫大吃一惊。

普季克又害怕又着急,一下子竟从地上飞了起来,落到了窗台上。紧跟着,妈妈也飞了起来,可尾巴上的羽毛却让扑上来的大花猫咬掉了。不过,她好像一点儿也不在乎,蹲在普季克身边,啄啄他的后脑勺,欢天喜地问:“怎么样?怎么样?”(2)谁来说说从这两段话中体会到了什么?(指名说)

(3)那么作者是通过麻雀妈妈的什么描写来表现妈妈伟大、关爱孩子的好品质的,把故事写具体、生动的?(指名联系上两段话的动作,神态,语言说一说。)

2、通过刚才的讨论,你能说一说怎样才能把故事写生动、具体?(生说。)也就是说在描写过程中要对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进行描写,(板书: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这们就能写得生动具体了,对吗?

3、(课件返回“主人公”)那,现在请你想一想,怎么才能把你要写的故事写得更生动具体?自己先想一想,想好后同桌的两个同学互相说一说,比一比谁的故事更能吸引人。等一下请一个同学上来说一说,好吗?(生同桌讲,师参与指导)

4、刚才我听了一下觉得同学编的故事都很精彩。谁能把你的故事生动、具体地讲给大家听,说不定你还能成为未来的童话大师。(指一名学生上讲台说)请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听清楚他说的是否生动具体,哪些地方说得还不够,待会我们来评一评。

5、学生讲故事。(老师要专注地听)

6、一个好作家还应该学会评论别人。谁来评一评,哪说得好?(主要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方面评价。)

7、你觉得哪些地方说得不够好,需要怎样修改的?(共同合作修改)

小结:(对讲故事的学生说)看,通过对()的动作、语言等进行描写就使我们的故事更具体、生动、形象了,是吗?

四、我手写我心,自主写作文。

1、同学们通过刚才帮助这个同学,我想你们已经知道如何把自己的童话写更生动、更具体对吗?(对)那同学们想不想把自己的童话展示给更多的人欣赏呢?(生答)不过在写这前,咱们先想好故事的名字。因为一个好题目能吸引读者的眼球,激发阅读的兴趣。我们可以以事情的内容为题,可以以事情发生的地点为题,也可以以事情结果为题,还可以以人物为题等。你想为你的童话故事取一个什么好听的名字呢?(生说:)

2、多有意思的名字啊,老师相信你们的故事一定会很有趣。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作业。

课后希望大家赶快拿起笔把你所编的故事写下来,千万不要让灵感溜走了呀!相信你们的童话都能编入我们班这本《漫游童话国》童话集中。写好后希望大家把自己的习作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互相评一评,自己认真地修改一下;还可以把作文带回家,读给家长听,请他们也来评一评。如果你这样做了就会使编出来的故事更完美。老师要送给大家一句话: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出示句子)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给你的故事配上插图。

2、课外延伸。

这节课听到你们能创编出这么多精采绝伦的童话故事,我真高兴,你们都有着一颗爱幻想的心。同学们,美好的童话,它能开拓视野、启迪智慧,发人深省,让人一看就爱不释手。欢迎你们经常走进童话世界,多听一听,多看一看,多写一写。让你们五彩的梦在童话中尽情展现,让你们美丽的童年在童话中更加绚烂。板书设计:

创编童话

人物奇特(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情节离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有教育性(情、理)

第五篇:童话教学设计

四年级习作:

编写童话故事

教学目标:1.进一步弄清童话的特点,能够以多种形式创编童话。

2.通过创编童话,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激发习作的兴趣。

3.学生在创作童话的活动中,体验童话的魅力,感受童话的快乐。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扩展思路

1、教师画“○”,发挥你的想象,说说这是什么?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一个符号都能想象出丰富的画面。而童话创作就需要同学们的这种丰富的想象。(板书:童话)

2、同学们,我们伴随着童话长大,在妈妈、奶奶的怀抱里,在教室中,经常会入迷地沉浸在一个又一个的美丽动人的童话故事里。瞧,这些童话你们多熟悉。(出示《龟兔赛跑》、《白雪公主》、《丑小鸭》、《小壁虎借尾巴》等图片)这些童话故事深受同学们的喜爱。我很爱读童话故事,同学们,你们爱读童话吗?

二、忆说故事,领悟写法

1、请同学们回忆学过哪些童话故事,你喜欢读吗?这些童话为什么会这么生动有趣,吸引人?

2、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板书:拟人化,讲道理 出示:编写童话的基本规律

(1)采用拟人的手法,把物当作人来写。(2)采用夸张的手法,想象大胆有趣。(3)童话里的事物都具有象征意义。(4)故事有一定的顺序。

(5)也可以用第一人称“我是。。。”来写。

三、创设情境,展开想象

1、老师请出一个大大的带有图案的氢气球,请同学们把它当作人来夸夸它。指名说(可以描述气球的样子、颜色、形状、大小)

老师也会说:我是一只美丽而又快乐的氢气球。

2、教师放手,气球飞出教室,请同学们说一说,气球飞到哪里去了?遇到了谁?请大家展开想象来说说。(教师相机指导)

四、明确要求,指导创编

1、刚才大家交流了这么多的童话故事,你们知道童话故事都有哪些特点呢?结合课文里学过的、结合自己听过的、看过的童话故事说说。(把动物、植物、物品当作人,有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心理;要大胆想象,编有趣的故事。)

2、出示要求:自己选择几种动、植物,或者几件物品,以它们为主人公,想象一下,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一些什么事,编成一个故事。

3、你喜欢哪些动、植物或者物品?

4.说了这么多动、植物和物品。你今天要编的是哪些动物或物品之间发生的故事呢?比如说:我要编聪明的小猴与愚蠢的鳄鱼之间发生的故事;我要编谦虚的足球与骄傲的气球之间发生的故事等等。你能像老师这样说说吗?

5、在这些动、植物或物品之间会发生一些什么事呢?请四人小组共同编一编,注意说清楚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

6、小组合作创编。教师巡视,参与其中几个小组的讨论。

7、全班交流、评价。(其他同学要认真听,因为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

8、根据学生自己的评价,教师小结:要把故事编得生动有趣,就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心理,还要在交代时间、地点时,说一说天气怎样、周围环境怎样。

三、比较语言,编写生动

1、出示语段:“丑小鸭来到沼泽地,望着天上的白天鹅,惊呆了:‘世界上原来有这么漂亮的鸟儿。’他说,‘我要是能和他们一起飞该多好哇!’”

找出这段话中写丑小鸭的动作、语言、表情、心理的词语。

2、出示语段:“受尽欺负的丑小鸭来到一望无际的沼泽地,眼巴巴地望着天上自由自在飞翔的美丽的白天鹅,不由得惊呆了:‘难道世界上会有这么漂亮的鸟儿?’他自言自语地说,‘我要是能和他们一起飞该多好哇!”’

比较一下两段话有什么不同,哪段写得更好?为什么?

3、教师小结:写出了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心理,可以使我们的作文更具体;运用好词佳句,可以使我们的作文更加生动。

四、快速起草。

谈话:题目是习作的眼睛,拟定一个好题目非常重要。现在请同学们拿起笔拟定好童话故事的题目,再围绕它写一个小片段。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怎么想的怎么写!不会写的字先空着,或者用拼音代替。

(写完的同学,老师奖给你三个字,第一个是读,板书:读,第二个是读,板书:!第三个也是读,板书:!用这种方法先改一改自己的作文,看看自己写清楚了没有。别人会不会看明白?为了不影响别人,我们轻声读。)

指名读写好的小片段

五、交流点评。

六、小结:

同学们,瞧,自己多棒呀,你们不仅会听、会看童话故事,还会编童话故事了呢?如果不是亲耳所闻,亲眼所见,老师还真不敢相信这些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的作者竟然是你们,真了不起,我为你们高兴!

板书设计:

童 话

语言

想象 动作 读!

表情

心理

教学案例

编 写 童 话 故 事

周 宁

二00七年一月

教学反思

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源泉,如果没有想象,人类就不可能有创造发明。一个有创新能力的人必善于独立思考、多角度思考。因此,多角度思维训练、发散型思维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展开想象、学以致用,编写一个童话故事,抓住小学生喜欢看童话故事的特点,用他们纯真善良的童心,来表达他们的愿望。

1、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进行创作,其主体地位得到确立。在教学中,给学生创设一个能大胆展示自我的空间,发挥他们的多种才能,借此进行语言、表演、知识、思维能力的综合训练,充分体现了“以训练为主线”这一要求。

2、本教学设计,紧紧围绕童话专题,开展了讲童话、编童话、演童话、写童话等教学活动,将口语交际和习作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体现了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3、学生由讲、编、演到写童话,是一个螺旋上升、不断深化的学习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在活泼生动的学习过程中,懂得了怎样把故事写清楚、写生动,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激发了他们习作的兴趣。

四年级上册习作:

编写童话故事教学设计

执教人:周宁

二00七年十二月

下载关于童话教学的几点思考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童话教学的几点思考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童话教学反思

    主题教研活动反思 ___学生阅读童话后的乐趣培养 杨家寺小学 庞爱英 童话故事情节生动,语言优美,总能把孩子们带入美好的情境,使孩子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童话课文以它所特......

    童话教学反思

    篇一:童话教学反思第七册第三单元收集的课文全是童话题材,有外国童话《巨人的花园》、《小木偶的故事》等,有中国童话《去年的树》。童话那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

    童话教学(五篇材料)

    童话教学,润泽心灵的快乐之旅——《会走路的树》童话教学例谈 吉云兰·凤凰语文 愿我的童话教学能给予孩子温暖和爱,当他(她)长大了,懂得尊重万物,和谐万物,丰富心灵生活,进而增添......

    童话 教学设计

    童话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童话这种题材的特点。 2、学会运用想象和拟人这两种写作手法。 3、学会创造童话题材的作文。 二、重点:学会创造童话题材的作文。 难点:合......

    《短篇童话精选》教学反思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大部分学生都是喜欢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情节性较强且篇幅不太长的故事,因此,就学生的兴趣,我选择了《短篇童话精选》。书中的童话虽然短小,但给人留下的......

    童话教学原则及方法(范文模版)

    童话教学原则及方法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等手法来编写的适合于儿童阅读和欣赏水平的文章。根据描写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拟人体童话、常人体......

    童话作文教学设计

    童话作文教学设计 六桶小学杜向莲 教学目标 1、弄清童话的特点,学习创编童话。 2、通过创编童话,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3、使学生在创作童话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童话的魅力,感......

    童话作文教学系列

    童话作文,创新的乐园 每个孩子都爱读童话,因为童话总是向他们展示一个个五彩斑斓的童真世界;每个孩子都有创作童话的遐想,因为他们太想把自己的美好想象寄托在自己心目中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