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培养选拔好干部系列报道之二 ——淬炼党性 让干部精神不缺“钙”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信念坚定是成为好干部的首要标准。“钙”缺不得,要常补,这原本是不容置疑的道理。然而,现实中却还有个别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整日浑浑噩噩、工作消极懈怠,甚至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模糊,就像患了“软骨病”。
那么,党性教育作为一种不同于国民教育的价值观教育,如何达到预期效果?党员干部汲取精神之“钙”,如何高效吸收体现到实际工作中?近年来,许多地方通过把握党性教育规律,有针对性地出台举措,积极地进行着探索。
党性锻炼需要终生努力
坚定理想信念方能炼就“金刚不坏之身”
有的干部认为,只要能力强就行,况且日常工作忙碌不堪,哪有多少时间来搞理想信念;还有的同志觉得,自己在工作上兢兢业业,没有跑官要官,也没有贪占公 家便宜,自我感觉经得起检验,从而不自觉地放松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自我改造,导致思想认识和工作表现上出现波动。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 常务副院长陈燕楠看来,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对常补理想信念之“钙”的重要性。“改革开放35年,国际国内局势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党所面临的‘四大考 验’和‘四种危险’日益突出,在这种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我们将要面临的风浪前所未有。如果信念不坚定,就经不起风浪,本事能耐再大也不是党需要的好干 部。”
信念坚定与否不仅关乎党的事业,也关乎每位党员干部的个人前途。
事实证明,一些干部沦为腐败分子、走向犯罪深渊,问题不 是出在能力上,而是出在思想作风上,根子在理想信念不坚定。还有一些干部虽然没有违法违纪,但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思想动摇问题。有的干部说:“看到社会上一 些不和谐现象和党内一些腐败现象,自己在感到震惊、愤慨之余,内心产生了一定的痛苦和迷惘,缺乏清醒的认识。”
怎样才能防止动摇、防止腐败 “病灶”出现?上海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应勇指出:“帮助党员干部‘固根守魂’,防止出现这样那样的出轨越界,就要常补理想信念之‘钙’”。党性原则、理想 信念就是党员干部立身行事之本,党性坚强、理想信念坚定,才能行得正、立得住,干事创业才无私无畏,才能清正廉洁、敢于担当。
也有的干部认为,理想信念是否坚定遇到大事时才能看得出来,对领导干部来说比较重要,自己这样级别不高的一般干部,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关系不大,再怎么注重党性锤炼,也派不上用场。
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教授黄琨看来,这种观点没有弄清“党性体现在哪儿”。“大到治国理政,小到对待工作的态度,甚至生活中对待热点事件的表态,都体现 着党性。”黄琨认为,当前,干部信念坚定,关键就是要在重大政治考验面
前有政治定力,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能勇挑重担,在权力、金钱、美色面前能经得起诱 惑,用坚定理想信念炼就“金刚不坏之身”。
湖南省委原副书记郑培民就是一个信念坚定的典型。郑培民生前唯一的爱好是集邮,但是他却从未向外人透露过,以防别有用心之人借此“做文章”。隐藏爱好的举动看似是小事,但却折射出郑培民始终坚强的党性。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关键是在党员入党、干部选拔任用时牢牢把好入口关,这样一来,进入队伍的干部自然会具有较强的党性。
如同电视剧《历史的天空》中姜必达从一介草莽成长为高级将领的历程,好干部的党性也存在一个不断修养的过程。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研室主任何立胜指出: “党性不会随着年龄增长时间推移而自然增强,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也不会学习一段时间就具备,党性锻炼需要终生努力。”
补“钙”需要内外结合自觉改造与教育引导花开并蒂
正由于理想信念的养成是一个伴随干部终生的过程,因此,如何加强党性教育、如何补精神之“钙”,显得举足轻重。
这首先要弄清楚党性教育的特点。诸多党建专家指出,党性教育不同于一般国民教育,它属于价值观教育,必须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主体性作用,坚持外在教育与自 我教育相结合。对于如何解决好“内化”问题,安徽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王炯认为,最根本的是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内心认同、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学习理论、阅读经典无疑是第一步。
然而,有的党员干部认为政治理论空洞,觉得不如学点与工作相关的业务知识来得实在;有的学习浅尝辄止、一知半解,得意于碎片化概念、段落的引用;有的满足于日常看文件、新闻,系统地学习政治理论和原著较少。
邓小平早就指出,“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仅是学习知识原理,更重要是要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 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当然,学习经典也有一个技巧问题,邓小平的“入门老师”就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这类通 俗易懂的“小册子”。
不仅要从理性上启发干部,还应在感性上撼动干部情感、警示干部灵魂。为避免理想信念教育出现的虚化、泛化、空化现象,许多地方摒弃传统的灌输说教,逐渐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干部学员为中心转变,通过体验式、模拟式教学,加大触动力度。
总书记在参观西柏坡时指出:“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学习多重温,心中会增添许多正能量。”如今,陕西延安、福建古 田、江西井冈山等地,将丰富的革命历史资源运用到党性教育当中。中
国延安干部学院就此形成了理想信念、历史认知、价值认同等10个教学模块;重走井冈山西 北面黄洋界红军挑粮小道,成为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许多学员的难忘体验。
“现在的山路比当时红军走的小道拓宽了许多,但我们轻装而行,还是个个气喘吁吁,想想当年,红军要在雨雪天气或天黑时,挑着上百斤的粮食或弹药上山,该是何等艰难!”一名学员在日记中写道。汗流浃背的体验,让许多干部真切体会到跋涉的艰辛,理解了信念坚定的强大力量。
党性既具有历史继承性,又具有现实针对性。实践中,各地围绕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设置培训主题和内容,有机融入党性教育的内容,既帮助党员干部提高推动科 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又帮助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事业观、政绩观,引导党员干部始终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
例如,云南省在善洲林场打造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开设“党的群众路线与群体性事件防控”等主题情景模拟课程,为干部解读群体性事件背后的经验教训,强化干部的群众观念。
进入中浦院的学员还发现,学习一段时间后,会遇到一门特殊的党性教育必修课——党性分析。不是由老师来主讲,而是通过学员自我剖析、学员间相互讨论借鉴、指导教师总结提升,让学员认识到自己在党性方面的差距。
“无论外力如何,都要需要通过内力来起作用,促进党员干部自我修正和完善,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冯俊认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 评是增强党性修养的重要途径,通过真心诚意找差距,追根溯源查问题,把党的政治理想、政治路线、政治主张内化为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
在江西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赵爱明看来,党性教育还应注重时效与长效相衔接。“党性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党员干部触动一下子、感动一阵子,而是要牢记一辈子、践行一辈子。”
精神之“钙”如何有效吸收
炼就坚强党性还需经历实践淬火
就像懂得浮力原理和会不会游泳是完全两码事,掌握原理和具备本领也不能完全划等号。有的领导干部讲理论头头是道,但碰到具体问题却无所适从,遇到突发事件更是乱了阵脚、束手无策,在工作中走了样。
这意味着,练就坚强党性,还需经历实践的淬火。尤其是随着“三门”干部的出现,加强实践锻炼,从中砥砺品质、锻炼党性,显得更为紧迫。“实践是最生动的 课堂,群众是最高明的老师。”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副院长靳铭表示,一定要把党员干部放到艰苦复杂的条件下去磨练,才能真正锻造一批理想信念坚定、经得起实践 检验的好干部。
关键时刻见党性,急难险重任务锻炼党性,非常态时的表现决定常态的表现。如果仔细研究诸多好干部典型的履历,会发现这是条不折 不扣的铁律。四川省万源市委原常委、组织部长李林森就常说自己是“洪水冲出来的干部”。他经历过教师、检察官、村支书、乡镇党委书记等多个富有挑战性的岗 位,期间经历了百年不遇的洪灾考验,因表现突出被组织发现。四川省北川县原副县长兰辉,被称为“车滚子上的县长”,3年间车行24万公里,经常奔走在灾后 重建一线,实现北川3年无重大安全事故。就因为见识过灾难的残酷,经历过困难的磨练,让李林森、兰辉这样的干部不怕困难、勇于担当,遇事有办法。
此外,实践锻炼尤其是到基层一线锻炼,也是培养干部增进对群众感情的主要途径,有利于帮助干部端正价值取向。
云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刘维佳有一次在联系户老晏家过夜。老晏怕影响他休息,半夜悄悄起来用草把羊铃给塞上了。刘维佳得知后非常感动,他感慨:“老百姓如此善良,如不尽力为群众办些实事,那还有良心吗?”
过去,云南盐津县委书记李疆还不能完全理解杨善洲,从善洲林场学习回来后,李疆体悟道:“杨善洲作为党培养多年的地委书记,从群众中来,又回到群众中 去,所以他的公仆思想、群众意识特别强。”在宁夏固原,许多“三门”干部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三同”实践锻炼中,经历了人生中“第一次睡土炕” “第一次喝窖水”,看到了山区百姓乐观积极、毫无怨言的生活态度,不少人深受触动,更体会到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
“党性教育既要使得党员干部在理论上清醒,更重要的是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副院长王紫贵说,实践是最好的镜子,党员干部可不断对照检查、自我反省、自我修正,不断锤炼、增强党性。
第二篇:公选考试:培养选拔好干部系列报道之二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淬炼党性 让干部精神不缺“钙”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信念坚定是成为好干部的首要标准。“钙”缺不得,要常补,这原本是不容置疑的道理。然而,现实中却还有个别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整日浑浑噩噩、工作消极懈怠,甚至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模糊,就像患了“软骨病”。
那么,党性教育作为一种不同于国民教育的价值观教育,如何达到预期效果?党员干部汲取精神之“钙”,如何高效吸收体现到实际工作中?近年来,许多地方通过把握党性教育规律,有针对性地出台举措,积极地进行着探索。党性锻炼需要终生努力
坚定理想信念方能炼就“金刚不坏之身”
有的干部认为,只要能力强就行,况且日常工作忙碌不堪,哪有多少时间来搞理想信念;还有的同志觉得,自己在工作上兢兢业业,没有跑官要官,也没有贪占公 家便宜,自我感觉经得起检验,从而不自觉地放松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自我改造,导致思想认识和工作表现上出现波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 常务副院长陈燕楠看来,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对常补理想信念之“钙”的重要性。“改革开放35年,国际国内局势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党所面临的‘四大考 验’和‘四种危险’日益突出,在这种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我们将要面临的风浪前所未有。如果信念不坚定,就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经不起风浪,本事能耐再大也不是党需要的好干 部。” 信念坚定与否不仅关乎党的事业,也关乎每位党员干部的个人前途。
事实证明,一些干部沦为腐败分子、走向犯罪深渊,问题不 是出在能力上,而是出在思想作风上,根子在理想信念不坚定。还有一些干部虽然没有违法违纪,但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思想动摇问题。有的干部说:“看到社会上一 些不和谐现象和党内一些腐败现象,自己在感到震惊、愤慨之余,内心产生了一定的痛苦和迷惘,缺乏清醒的认识。”
怎样才能防止动摇、防止腐败 “病灶”出现?上海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应勇指出:“帮助党员干部‘固根守魂’,防止出现这样那样的出轨越界,就要常补理想信念之‘钙’”。党性原则、理想 信念就是党员干部立身行事之本,党性坚强、理想信念坚定,才能行得正、立得住,干事创业才无私无畏,才能清正廉洁、敢于担当。
也有的干部认为,理想信念是否坚定遇到大事时才能看得出来,对领导干部来说比较重要,自己这样级别不高的一般干部,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关系不大,再怎么注重党性锤炼,也派不上用场。
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教授黄琨看来,这种观点没有弄清“党性体现在哪儿”。“大到治国理政,小到对待工作的态度,甚至生活中对待热点事件的表态,都体现 着党性。”黄琨认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为,当前,干部信念坚定,关键就是要在重大政治考验面前有政治定力,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能勇挑重担,在权力、金钱、美色面前能经得起诱 惑,用坚定理想信念炼就“金刚不坏之身”。
湖南省委原副书记郑培民就是一个信念坚定的典型。郑培民生前唯一的爱好是集邮,但是他却从未向外人透露过,以防别有用心之人借此“做文章”。隐藏爱好的举动看似是小事,但却折射出郑培民始终坚强的党性。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关键是在党员入党、干部选拔任用时牢牢把好入口关,这样一来,进入队伍的干部自然会具有较强的党性。
如同电视剧《历史的天空》中姜必达从一介草莽成长为高级将领的历程,好干部的党性也存在一个不断修养的过程。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研室主任何立胜指出: “党性不会随着年龄增长时间推移而自然增强,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也不会学习一段时间就具备,党性锻炼需要终生努力。” 自觉改造与教育引导花开并蒂
正由于理想信念的养成是一个伴随干部终生的过程,因此,如何加强党性教育、如何补精神之“钙”,显得举足轻重。这首先要弄清楚党性教育的特点。诸多党建专家指出,党性教育不同于一般国民教育,它属于价值观教育,必须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主体性作用,坚持外在教育与自 我教育相结合。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对于如何解决好“内化”问题,安徽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王炯认为,最根本的是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内心认同、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
学习理论、阅读经典无疑是第一步。
然而,有的党员干部认为政治理论空洞,觉得不如学点与工作相关的业务知识来得实在;有的学习浅尝辄止、一知半解,得意于碎片化概念、段落的引用;有的满足于日常看文件、新闻,系统地学习政治理论和原著较少。
邓小平早就指出,“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仅是学习知识原理,更重要是要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 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当然,学习经典也有一个技巧问题,邓小平的“入门老师”就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这类通 俗易懂的“小册子”。不仅要从理性上启发干部,还应在感性上撼动干部情感、警示干部灵魂。为避免理想信念教育出现的虚化、泛化、空化现象,许多地方摒弃传统的灌输说教,逐渐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干部学员为中心转变,通过体验式、模拟式教学,加大触动力度。
总书记在参观西柏坡时指出:“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学习多重温,心中会增添许多正能量。”如今,陕西延安、福建古 田、江西井冈山等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地,将丰富的革命历史资源运用到党性教育当中。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就此形成了理想信念、历史认知、价值认同等10个教学模块;重走井冈山西 北面黄洋界红军挑粮小道,成为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许多学员的难忘体验。
“现在的山路比当时红军走的小道拓宽了许多,但我们轻装而行,还是个个气喘吁吁,想想当年,红军要在雨雪天气或天黑时,挑着上百斤的粮食或弹药上山,该是何等艰难!”一名学员在日记中写道。汗流浃背的体验,让许多干部真切体会到跋涉的艰辛,理解了信念坚定的强大力量。
党性既具有历史继承性,又具有现实针对性。实践中,各地围绕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设置培训主题和内容,有机融入党性教育的内容,既帮助党员干部提高推动科 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又帮助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事业观、政绩观,引导党员干部始终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
例如,云南省在善洲林场打造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开设“党的群众路线与群体性事件防控”等主题情景模拟课程,为干部解读群体性事件背后的经验教训,强化干部的群众观念。
进入中浦院的学员还发现,学习一段时间后,会遇到一门特殊的党性教育必修课——党性分析。不是由老师来主讲,而是通过学员自我剖析、学员间相互讨论借鉴、指导教师总结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提升,让学员认识到自己在党性方面的差距。
“无论外力如何,都要需要通过内力来起作用,促进党员干部自我修正和完善,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冯俊认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 评是增强党性修养的重要途径,通过真心诚意找差距,追根溯源查问题,把党的政治理想、政治路线、政治主张内化为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
在江西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赵爱明看来,党性教育还应注重时效与长效相衔接。“党性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党员干部触动一下子、感动一阵子,而是要牢记一辈子、践行一辈子。” 精神之“钙”如何有效吸收 炼就坚强党性还需经历实践淬火
就像懂得浮力原理和会不会游泳是完全两码事,掌握原理和具备本领也不能完全划等号。有的领导干部讲理论头头是道,但碰到具体问题却无所适从,遇到突发事件更是乱了阵脚、束手无策,在工作中走了样。
这意味着,练就坚强党性,还需经历实践的淬火。尤其是随着“三门”干部的出现,加强实践锻炼,从中砥砺品质、锻炼党性,显得更为紧迫。“实践是最生动的 课堂,群众是最高明的老师。”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副院长靳铭表示,一定要把党员干部放到艰苦复杂的条件下去磨练,才能真正锻造一批理想信念坚定、经得起实践 检验的好干部。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关键时刻见党性,急难险重任务锻炼党性,非常态时的表现决定常态的表现。如果仔细研究诸多好干部典型的履历,会发现这是条不折 不扣的铁律。四川省万源市委原常委、组织部长李林森就常说自己是“洪水冲出来的干部”。他经历过教师、检察官、村支书、乡镇党委书记等多个富有挑战性的岗 位,期间经历了百年不遇的洪灾考验,因表现突出被组织发现。四川省北川县原副县长兰辉,被称为“车滚子上的县长”,3年间车行24万公里,经常奔走在灾后 重建一线,实现北川3年无重大安全事故。就因为见识过灾难的残酷,经历过困难的磨练,让李林森、兰辉这样的干部不怕困难、勇于担当,遇事有办法。
此外,实践锻炼尤其是到基层一线锻炼,也是培养干部增进对群众感情的主要途径,有利于帮助干部端正价值取向。云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刘维佳有一次在联系户老晏家过夜。老晏怕影响他休息,半夜悄悄起来用草把羊铃给塞上了。刘维佳得知后非常感动,他感慨:“老百姓如此善良,如不尽力为群众办些实事,那还有良心吗?”
过去,云南盐津县委书记李疆还不能完全理解杨善洲,从善洲林场学习回来后,李疆体悟道:“杨善洲作为党培养多年的地委书记,从群众中来,又回到群众中 去,所以他的公仆思想、群众意识特别强。”在宁夏固原,许多“三门”干部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三同”实践锻炼中,经历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了人生中“第一次睡土炕” “第一次喝窖水”,看到了山区百姓乐观积极、毫无怨言的生活态度,不少人深受触动,更体会到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
“党性教育既要使得党员干部在理论上清醒,更重要的是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副院长王紫贵说,实践是最好的镜子,党员干部可不断对照检查、自我反省、自我修正,不断锤炼、增强党性。
第三篇:北京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培养选拔好干部系列报道之三
中央公开遴选考试网
http://bj.offcn.com/html/gongxuan/
北京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培养选拔好干部系列报道之三
北京公开选拔领导干部
践锻炼,为干部成长增底气
湖北省委党校开展的“年轻干部成长规律”调查结果显示,过半受访者认为,实践锻炼是年轻干部成长最重要的因素。在人民网开展的“群众最喜欢怎样成长起来的干部”调查中,59.2%的受访者选择了从基层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的成长渐进型干部。
从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干部,与群众感情深厚,群众工作能力强,处理实际问题有办法、有本事,成为干部群众心目中的好干部。与此同时,实践锻炼大熔炉被公认为培育好干部的重要手段。
然而,现实中也存在着到基层“镀金”等提拔、安排到基层就是组织不信任等错误观念和不良现象。如何进一步树立基层导向,积极搭建平台,让实践锻炼这个“练兵场”为干部成长积实力增底气?答案就在各级组织的探索中。
基层经历是好干部成功“基因”
“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成长路径,是这句古训的生动写照。
在现在的省部级领导干部中,就不乏从煤矿工人、普通技术员起步,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在组织的培养下,多岗位交流锻炼,从基层一线成长起来,凭着过硬的政治素质、全面的个人能力和扎扎实实的实绩,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的例子。
基层经历已成为各级党政领导的成功“基因”。数据显示,2012年7月省市县乡四级党委换届完成后,新提名省区市党委常委中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占61.6%,新一届市、县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分别占51.7%、66.1%。
实践锻炼就是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到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品质、提高本领,增加开展群众工作、应对复杂问题的底气。在直面群众的乡镇一级,实践锻炼在干部成长中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
河南邓州市委组织部对100名乡镇党委书记的成长历程深入调查后发现,他们的成长路径主要有直线渐进式、上下迂回式、偶尔跳跃式三种。几种成长方式的共同点是,都有多岗位锻炼经历,都有乡镇长等关键岗位的锻炼。尽管路径不同,成长的“起跳踏板”都是丰富的实践锻炼。
改革开放之初,干部队伍结构的突出矛盾是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如今,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问题已得到较好解决,“三门”干部多、基层经验少的矛盾却日益突出起来。
中央公开遴选考试网
http://bj.offcn.com/html/gongxuan/
河南夏邑县曾有一位从省里来的挂职副书记,下村调解村民宅基地纠纷时,搬出了土地法,一遍遍开会讲大道理,去了几次都没调解成功。同一件事,换了一位在基层干了大半辈子的乡镇干部,和村民唠家常、摆事实、谈感情,一趟就把事情搞定了,闹纠纷的村民还乐呵呵的。
“三门”干部现象得不到改善,将会造成干部队伍来源结构的根本性缺陷,一方面会增加领导机关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危险,一方面机关有不少高学历的年轻人因为缺少实际经验而难负重任。
《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明确,要坚持和完善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制度,对缺乏基层工作经历的机关年轻干部,要有计划地安排到基层培养锻炼。
旗帜鲜明地建立基层用人导向,体现了中央对到基层去、在实践中培养干部的重视,更说明了实践锻炼是培育“千里马”的重要方式,基层经历是好干部的重要特质。
实践锻炼不是“镀金”,“墩墩苗”不是组织不信任
干部到基层培养、在基层成长、从基层选拔——近年来,中央大力倡导建立来自基层一线的干部培养选拔链。基层一线用人导向的树立,引导很多缺乏实践经验的干部主动申请到实践中“补课”。
然而,基层工作经历逐渐成为干部成长的一道“门槛”,有些干部却萌生为了提拔到一线“镀金”的心态。甚至有个别干部“功利”地表示,没提拔的可能就不愿意到基层去。
“我们强调的是‘锻炼’而不是‘段练’!‘锻炼’就是要火烤、挤压、磨砺,‘段练’只是阶段性的练练手,比划一下。”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强调,不能为了经历完整、履历好看,搞徒有虚名的挂职锻炼。
到实践中,究竟要锻炼什么?
在云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崔茂虎看来,党性要在实践中锤炼,能力要在实践中提升,作风要在实践中磨炼。
“不下水永远学不会游泳。”崔茂虎用下水和游泳,比喻到一线去和这三项内容的关系。他认为,在实践中才能学会解决实际问题,深入群众才能培养群众感情,才有群众立场。
到基层身入而心不入的实践锻炼,只是一堂站在泳池边的游泳课,不但浪费了自己的时间,更是对基层干部群众的辜负和不尊重。这种有实践之名、无锻炼之实的“基层工作经历”,并没有培养出相应的基层工作能力,在干部成长中只是一发“空包弹”,弄虚作假,徒有形式,经不起实践检验,更没有实际意义。
还有一些干部,对基层工作的辛苦、艰难有畏难情绪。“刚知道要去后进村驻村一年时,真不愿意去,面对穷、乱、差的现实,怕转化任务完不成。”山东莱西市一位干部坦陈。
越是条件艰苦、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越能锤炼人。尤其是对于年轻干部,不在基层“墩墩苗”,不经过千锤百炼、艰苦磨炼,很难在关键时刻经受住考验。这方面的教训是有的,在 中央公开遴选考试网
http://bj.offcn.com/html/gongxuan/
一些群体性事件中,主要负责人退避三舍,不敢与群众见面,以致惹出乱子。究其原因,群众工作能力不足不容忽视。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旨在培养干部的实践锻炼,现实中却存在一种“怪圈”,组织把谁放到艰苦岗位上去、放到基层去锻炼,干部本人以及周围的人往往会认为是组织上不信任他了。一些被派到基层任职的干部认为,这不是有预设时间段的挂职锻炼,“顾虑”下得去、回不来。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被安排到实践中经受锻炼的,恰恰是组织看得准、有潜力、有发展前途的干部。
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原第一书记沈浩,对此感受深刻。“人生能有几个三年,如此这样的深入基层,深入农民,虽苦犹甜,是组织的信任与赐予,是花钱买不到的责任与荣誉。”从省财政厅到小岗村任第一书记后,沈浩在日记里这样写道。
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李民撰文指出,在实践中锻炼干部,是被实践证明的培养青年干部的有效途径和成功经验。对于基本素质好、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要加紧对他们在实践中的培养,年轻干部自己也要主动争取多一些的实践锻炼。
组织搭平台,让干部在实践中“淬火”
2010年10月,54个部委的65名中青年干部前往地方履新,与此同时,也有63名来自各地的厅局级干部到中央和国家机关任职。由此,中组部启动干部实践锻炼新模式:中央和国家机关与省区市中青年干部双向交流任职。
从以往的“挂职”到“任职”,一字之差体现了干部实践锻炼方式的进步,将有明确期限和计划的一线“旁听”,改为不设成长路线图的基层“补课”。中央党校教授张荣臣认为,挂职干部在工作上一般处于辅助地位,一些干部因此产生了“做客”、旁观思想,也就难以融入工作、进入“状态”。任职方式有利于克服这些问题,更能锻炼干部,更契合干部成长规律。
下基层锻炼“淬火”的尝试多种多样。1999年开始,中组部、团中央每年选派“博士服务团”到西部地区挂职锻炼,有的担任主管一方工作的副市长、有的担任科研院所负责人,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引领作用。实行多年的干部援藏援疆等项目,在为当地发展注入活力的同时,也着实锤炼了一大批优秀干部,很多人已在党委政府的重要岗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人到基层不代表心入基层。一些地方,干部身入基层而心不入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为了让干部在实践中炼真功、长本事,各地不断完善机制,为优化实践锻炼平台提供保障。
规范选派“源头”环节,选好苗子,提高选派干部质量,是各地的重要措施。挂职干部最大的苦恼来自两个方面,单位不愿派干部,尤其是业务骨干脱岗外出挂职;接收单位不信任,不愿意把重要工作、关键岗位交给挂职干部。对此,各地通过把好选派“源头”,明确选派干部
中央公开遴选考试网
http://bj.offcn.com/html/gongxuan/
标准,防止选派单位用能力不足的干部“充数”,也让接收单位看到高质量挂职干部更加放心进而“放手”。
压担子、给平台,让干部有职有责开展工作,是保障实践锻炼效果的基础。云南选派机关干部驻村(社区)任常务书记,与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一起,负责党组织日常工作。“在村里干出成绩得表扬,出了问题,板子就要打在两个书记身上。”云南省委组织部组织二处副处长业光远说,有职有责进农村极大地鼓舞了驻村干部的干劲。
针对少数实践锻炼期间选派单位和接收单位“两不管”,导致干部被“放羊”的管理难题,各地普遍采取了从严考核、平时期末两手抓、让群众评判等措施。陕西汉中市要求驻村干部记录“民情日记”,并对干部驻村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和满意度调查。对工作不到位或弄虚作假的,第一次给予通报批评,取消干部评先评优资格;第二次给予曝光、效能告诫,并追究选派单位负责人的责任。
江苏如皋市在新录用公务员驻村一年期满时,给了群众“话语权”。选派干部在镇村、选派单位分别开展群众测评和述职测评,形成工作实绩总分和测评总满意度。
干部到基层去,也要从基层来。“有奔头,才更有干头!”很多干部表示,树立面向基层一线的选人用人导向,是鼓励引导干部积极、踏实经受实践锻炼的制度保障。
文章来源:中公教育北京分校
第四篇:北京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培养选拔好干部系列报道之三
中央公开遴选考试网
http://bj.offcn.com/html/gongxuan/
北京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培养选拔好干部系列报道之三
北京公开选拔领导干部
践锻炼,为干部成长增底气
湖北省委党校开展的“年轻干部成长规律”调查结果显示,过半受访者认为,实践锻炼是年轻干部成长最重要的因素。在人民网开展的“群众最喜欢怎样成长起来的干部”调查中,59.2%的受访者选择了从基层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的成长渐进型干部。
从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干部,与群众感情深厚,群众工作能力强,处理实际问题有办法、有本事,成为干部群众心目中的好干部。与此同时,实践锻炼大熔炉被公认为培育好干部的重要手段。
然而,现实中也存在着到基层“镀金”等提拔、安排到基层就是组织不信任等错误观念和不良现象。如何进一步树立基层导向,积极搭建平台,让实践锻炼这个“练兵场”为干部成长积实力增底气?答案就在各级组织的探索中。
基层经历是好干部成功“基因”
“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成长路径,是这句古训的生动写照。
在现在的省部级领导干部中,就不乏从煤矿工人、普通技术员起步,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在组织的培养下,多岗位交流锻炼,从基层一线成长起来,凭着过硬的政治素质、全面的个人能力和扎扎实实的实绩,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的例子。
基层经历已成为各级党政领导的成功“基因”。数据显示,2012年7月省市县乡四级党委换届完成后,新提名省区市党委常委中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占61.6%,新一届市、县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分别占51.7%、66.1%。
实践锻炼就是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到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品质、提高本领,增加开展群众工作、应对复杂问题的底气。在直面群众的乡镇一级,实践锻炼在干部成长中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
河南邓州市委组织部对100名乡镇党委书记的成长历程深入调查后发现,他们的成长路径主要有直线渐进式、上下迂回式、偶尔跳跃式三种。几种成长方式的共同点是,都有多岗位锻炼经历,都有乡镇长等关键岗位的锻炼。尽管路径不同,成长的“起跳踏板”都是丰富的实践锻炼。
改革开放之初,干部队伍结构的突出矛盾是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如今,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问题已得到较好解决,“三门”干部多、基层经验少的矛盾却日益突出起来。
河南夏邑县曾有一位从省里来的挂职副书记,下村调解村民宅基地纠纷时,搬出了土地法,一遍遍开会讲大道理,去了几次都没调解成功。同一件事,换了一位在基层干了大半辈子的乡镇干部,和村民唠家常、摆事实、谈感情,一趟就把事情搞定了,闹纠纷的村民还乐呵呵的。
“三门”干部现象得不到改善,将会造成干部队伍来源结构的根本性缺陷,一方面会增加领导机关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危险,一方面机关有不少高学历的年轻人因为缺少实际经验而难负重任。
《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明确,要坚持和完善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制度,对缺乏基层工作经历的机关年轻干部,要有计划地安排到基层培养锻炼。
旗帜鲜明地建立基层用人导向,体现了中央对到基层去、在实践中培养干部的重视,更说明了实践锻炼是培育“千里马”的重要方式,基层经历是好干部的重要特质。
实践锻炼不是“镀金”,“墩墩苗”不是组织不信任
干部到基层培养、在基层成长、从基层选拔——近年来,中央大力倡导建立来自基层一线的干部培养选拔链。基层一线用人导向的树立,引导很多缺乏实践经验的干部主动申请到实践中“补课”。
然而,基层工作经历逐渐成为干部成长的一道“门槛”,有些干部却萌生为了提拔到一线“镀金”的心态。甚至有个别干部“功利”地表示,没提拔的可能就不愿意到基层去。
“我们强调的是‘锻炼’而不是‘段练’!‘锻炼’就是要火烤、挤压、磨砺,‘段练’只是阶段性的练练手,比划一下。”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强调,不能为了经历完整、履历好看,搞徒有虚名的挂职锻炼。
到实践中,究竟要锻炼什么?
在云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崔茂虎看来,党性要在实践中锤炼,能力要在实践中提升,作风要在实践中磨炼。
“不下水永远学不会游泳。”崔茂虎用下水和游泳,比喻到一线去和这三项内容的关系。他认为,在实践中才能学会解决实际问题,深入群众才能培养群众感情,才有群众立场。
到基层身入而心不入的实践锻炼,只是一堂站在泳池边的游泳课,不但浪费了自己的时间,更是对基层干部群众的辜负和不尊重。这种有实践之名、无锻炼之实的“基层工作经历”,并没有培养出相应的基层工作能力,在干部成长中只是一发“空包弹”,弄虚作假,徒有形式,经不起实践检验,更没有实际意义。
还有一些干部,对基层工作的辛苦、艰难有畏难情绪。“刚知道要去后进村驻村一年时,真不愿意去,面对穷、乱、差的现实,怕转化任务完不成。”山东莱西市一位干部坦陈。
越是条件艰苦、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越能锤炼人。尤其是对于年轻干部,不在基层“墩墩苗”,不经过千锤百炼、艰苦磨炼,很难在关键时刻经受住考验。这方面的教训是有的,在一些群体性事件中,主要负责人退避三舍,不敢与群众见面,以致惹出乱子。究其原因,群众工作能力不足不容忽视。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旨在培养干部的实践锻炼,现实中却存在一种“怪圈”,组织把谁放到艰苦岗位上去、放到基层去锻炼,干部本人以及周围的人往往会认为是组织上不信任他了。一些被派到基层任职的干部认为,这不是有预设时间段的挂职锻炼,“顾虑”下得去、回不来。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被安排到实践中经受锻炼的,恰恰是组织看得准、有潜力、有发展前途的干部。
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原第一书记沈浩,对此感受深刻。“人生能有几个三年,如此这样的深入基层,深入农民,虽苦犹甜,是组织的信任与赐予,是花钱买不到的责任与荣誉。”从省财政厅到小岗村任第一书记后,沈浩在日记里这样写道。
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李民撰文指出,在实践中锻炼干部,是被实践证明的培养青年干部的有效途径和成功经验。对于基本素质好、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要加紧对他们在实践中的培养,年轻干部自己也要主动争取多一些的实践锻炼。
组织搭平台,让干部在实践中“淬火”
2010年10月,54个部委的65名中青年干部前往地方履新,与此同时,也有63名来自各地的厅局级干部到中央和国家机关任职。由此,中组部启动干部实践锻炼新模式:中央和国家机关与省区市中青年干部双向交流任职。
从以往的“挂职”到“任职”,一字之差体现了干部实践锻炼方式的进步,将有明确期限和计划的一线“旁听”,改为不设成长路线图的基层“补课”。中央党校教授张荣臣认为,挂职干部在工作上一般处于辅助地位,一些干部因此产生了“做客”、旁观思想,也就难以融入工作、进入“状态”。任职方式有利于克服这些问题,更能锻炼干部,更契合干部成长规律。
下基层锻炼“淬火”的尝试多种多样。1999年开始,中组部、团中央每年选派“博士服务团”到西部地区挂职锻炼,有的担任主管一方工作的副市长、有的担任科研院所负责人,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引领作用。实行多年的干部援藏援疆等项目,在为当地发展注入活力的同时,也着实锤炼了一大批优秀干部,很多人已在党委政府的重要岗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人到基层不代表心入基层。一些地方,干部身入基层而心不入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为了让干部在实践中炼真功、长本事,各地不断完善机制,为优化实践锻炼平台提供保障。
规范选派“源头”环节,选好苗子,提高选派干部质量,是各地的重要措施。挂职干部最大的苦恼来自两个方面,单位不愿派干部,尤其是业务骨干脱岗外出挂职;接收单位不信任,不愿意把重要工作、关键岗位交给挂职干部。对此,各地通过把好选派“源头”,明确选派干部
标准,防止选派单位用能力不足的干部“充数”,也让接收单位看到高质量挂职干部更加放心进而“放手”。
压担子、给平台,让干部有职有责开展工作,是保障实践锻炼效果的基础。云南选派机关干部驻村(社区)任常务书记,与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一起,负责党组织日常工作。“在村里干出成绩得表扬,出了问题,板子就要打在两个书记身上。”云南省委组织部组织二处副处长业光远说,有职有责进农村极大地鼓舞了驻村干部的干劲。
针对少数实践锻炼期间选派单位和接收单位“两不管”,导致干部被“放羊”的管理难题,各地普遍采取了从严考核、平时期末两手抓、让群众评判等措施。陕西汉中市要求驻村干部记录“民情日记”,并对干部驻村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和满意度调查。对工作不到位或弄虚作假的,第一次给予通报批评,取消干部评先评优资格;第二次给予曝光、效能告诫,并追究选派单位负责人的责任。
江苏如皋市在新录用公务员驻村一年期满时,给了群众“话语权”。选派干部在镇村、选派单位分别开展群众测评和述职测评,形成工作实绩总分和测评总满意度。
干部到基层去,也要从基层来。“有奔头,才更有干头!”很多干部表示,树立面向基层一线的选人用人导向,是鼓励引导干部积极、踏实经受实践锻炼的制度保障。
文章来源:中公教育北京分校
第五篇:培养选拔好干部系列报道之一 ——20字标准,为好干部定下“准绳”
开篇的话
治国之要,首在用人。实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全面深化改革各项目标任务,需要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作保证。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
好干部的标准是什么?怎样成长为好干部?怎样把好干部用起来?今年6月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对这三个问题进行了深入阐释,提出了明确要求。实践中,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围绕培养选拔好干部进行着不懈探索。
近期,本报记者分赴上海、四川、福建、河南、云南等多个省区市实地采访,与多名组工干部、党员群众、基层干部深入交流,就好干部选拔任用的关键环节、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度剖析,撰写了7篇系列报道,从今天起连续推出,敬请关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构建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选人用人机制,使各方面优秀干部充分涌现”,凸显了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在改革中的作用与分量。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而什么样的干部才算是好干部,才能挑起改革发展的重担?对此,《决定》也给出了明确的答案,那就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
这20个字的好干部标准并不是第一次出现。早在今年6月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就首次用这20个字,为好干部画了一幅“标准像”,为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选贤任能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那么,中央为何反复强调好干部标准?这20个字的背后又有哪些深刻寓意?这样的标准如何在具体的干部工作中得以落实?这些都是各地各级组织人事部门需要深思的问题。
本来不该模糊的标准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的因素。”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多年革命和建设实践总结出的经验。正因如此,历届中央领导集体,都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
那么,到底应该选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干部才是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
在过去,这个问题的答案曾经是十分清楚的——革命战争年代,对党忠诚、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干部就是好干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懂政治、懂业务、又红又专的干部就是好干部;改革开放初期,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知识、懂专业、锐意改革的干部就是好干部。不同历史时期,好干部的标准各有侧重,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德才兼备,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
然而,近些年来,在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头脑中,对于干部的评价标准却出现了模糊。
一些地方把好干部和拉动GDP增长画上了等号。据人民日报报道,一项研究显示,中国内地中小城市官员的升迁概率与GDP增长关系密切,GDP增速比前任提高0.3%,官员升职概率就高于8%。如果官员任期内长期把钱花在民生和环保上,其升迁概率是负值。这反映了这些地方干部评价上以GDP论英雄的不正确标准。
一些地方用大量的“一票否决”指标来衡量干部的好与差。一个中部省份调查显示,该省针对地方和基层的各种“一票否决”内容多达62项。从招商引资到烟酒销售,从整顿黑网吧到打击非法行医,都冠以“一票否决”之名。这让不少基层干部疲于应付、顾此失彼,甚至导致弄虚造假糊弄、重“硬指标”轻“软指标”等现象的出现。
此外,由于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的影响,一些地方选出来的干部素质和能力明显不合格,甚至出了一些“带病提拔”、违规提拔的干部,致使不少同志对好干部标准的认识模糊了。
正如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所说,当前,一些干部身上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最突出的是“急躁”、“飘浮”、“跑要”。反映了有些干部党性不纯,世界观迷失、政绩观偏离、权力观错位,与好干部标准格格不入,与转型发展的要求格格不入。他们的所作所为,败坏了党的风气,侵害了正常的干部选用规则,搞乱了干部工作的导向,危害转型发展事业。
这些问题的出现,大多是缘于对“什么是好干部”这个问题的认识产生了偏差。这个根本性的问题不解决,将直接影响党的执政之基。
因此,重树好干部标准,就成了当务之急。
20字标准剑指何处
总书记对干部工作高度重视,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干部工作,并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的阐释。“什么是好干部”,是他重点阐述的第一个问题。
“不拔高,不用生僻的词语,简洁明了。每一句话都有很强的针对性,掷地有声。”中央党校教授李民说,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标准,短短20个字包含着五个层次的要求,精炼地概括出了“好干部”的时代内涵和基本标准——“信念坚定”是价值所依,“为民服务”是使命所在,“勤政务实”和“敢于担当”是一贯作风和可贵品质,“清正廉洁”是为政底线。
在这20个字中,总书记格外强调了“信念坚定”和“敢于担当”,这又传递出什么样的信息?
理想信念坚定,历来是党的好干部第一位的标准。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有无数共产党员为了党和人民事业英勇牺牲,支撑他们的正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力量。
现如今,虽然大多数干部理想信念是坚定的,政治上是可靠的,但也有个别干部在这方面存在着问题——有的对共产主义心存怀疑,有的不信马列信鬼神,有的是非观念淡薄、原则性不强、正义感退化,有的甚至向往西方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
一些党员干部经受不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滑向犯罪的深渊。人民日报报道,据2013年全国“两会”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披露的职务犯罪案件数字,近5年大约平均每两月查处一名省部级干部,每两天查处一名厅局级干部,每天查处7名县处级以上干部。
近日,更有媒体盘点了党的十八大以来“落马”的80余名厅级以上领导干部,其中很多人都是因为理想信念的崩塌才一步步走上不归路。
总书记形象地把理想信念比作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因此,把理想信念放在好干部标准的第一条,其重要性不言自明。
而“敢于担当”,则是针对一些干部身上普遍存在的好人主义盛行,不敢批评、不愿批评,不敢负责、不愿负责的现象。
有的怕得罪人,怕丢选票,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信奉多栽花、少栽刺的庸俗哲学,满足于做得过且过的太平官;有的身居其位不谋其政,遇到矛盾绕道走,遇到群众诉求躲着行,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有的为人圆滑世故,工作拈轻怕重,岗位挑肥拣瘦,遇事明哲保身,有功劳抢得快,出了问题上推下卸。
湖南省委书记徐守盛说,现在有一部分干部,干事沉不下心,跑关系、走门子倒是挺上心,今天在这个领导那套近乎,明天又和那个领导联络感情,自己的本职工作却抛在九霄云外。
“这种消极懈怠的老好人心态是非常严重的隐性腐败。”中央党校政法部副教授刘素华举例说,招投标项目产生的腐败,就是在有关领导或关键人物打招呼后,招投标项目的评委们不履行职责导致的。
在社会上,人们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领导干部形象地称之为“圆滑官”、“老好人”、“推拉门”、“墙头草”。这样的干部多了,对于党和人民事业必将产生极大的危害。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强调“敢于担当”的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如何让标准落到实处
中央提出的好干部标准,需要在基层得到落实。然而,这20个字,从领导讲话和文件里真正落实到具体干部工作中,恐怕不那么容易。
如何把中央精神和地方实际结合起来,是地方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一些地方的党委和组织部门开展了好干部标准大讨论,对照中央要求,根据本地实际,提出好干部的具体标准。
银川市于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中开展了“银川市好干部具体标准”大讨论活动,在《银川日报》和银川党建网开辟专栏,动员党员干部群众建言献策,提出意见建议,增加大讨论活动的广泛性、针对性。
四川省近年来涌现出不少全国公认的好干部。“巴山红叶”王瑛、“高原群众守护神”菊美多吉、“用生命诠释人民公仆精神”的兰辉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如何让更多这样的好干部不断涌现?该省把好干部标准落实为干部选任工作中的“重品行、重实干、重公认”用人导向。重品行,就是要注重选拔那些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品德高尚、清正廉洁的干部;重实干,就是要注重选拔那些真抓实干、敢于担当、克难攻坚、奋勇争先的干部;重公认,就是要注重选拔那些不图虚名、作风过硬、组织认可、群众满意的干部。
值得注意的是,干部工作都是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而开展的,如果地方党委政府不转变发展思路,选干部、用干部必然还会出现偏差。
中央三令五申,要求地方不能再以GDP论英雄,“十二五”规划也淡化了对GDP增速的要求,但前不久有媒体整合31个省区市未来5年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后发现,GDP“翻番”依然是频繁出现的字眼。可见,考核政绩以GDP为主的观念不改变,选拔干部以GDP为重要依据的情况就很难改变。
一些基层干部坦言,在实际工作中,有些政绩是容易看得见、摸得着的“显绩”,例如GDP增速、招商引资数量、园区开发规模等;有些政绩是短期难见效、不好量化的“潜绩”,比如交通治理、环境保护、为群众解决难题等。“显绩”显然对干部升迁的影响来得更为直接,因此很多干部主动或被动地被GDP牵着鼻子走。
如今的中国,正在奔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高速前行,各地也努力围绕这一宏伟目标选干部、配班子。然而,正如一位哲人说过的,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就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中央重申好干部的标准,就是要让好干部标准重新明晰起来,寻回好干部的“坐标原点”和“准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真正强有力的干部队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