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八课知识点
第八课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
141.发展先进文化的特点(了解)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142.如何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了解)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43.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知道)
14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哪两个方面?(了解)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想道德建设,二是教育、科学、文化建设。14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两个方面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如何?(知道)
(1)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2)发展教育和科学,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146.我们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怎样的?(了解)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147.在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做?(懂得)
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自觉履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境界。
148.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什么?(了解)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149.加强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知道)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加强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
150.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作用(理解)
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5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了解)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152.面对不健康的文化传播,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运用)
要保持我们精神肌体的健康,就要善于辨别各种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并自觉地加以抵制。
第二篇:第八课知识点
1、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者之间的关系:
(1)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
(2)物质文明的发展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3)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4)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2、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只有三者协调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为什么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4、什么是发展先进文化?(或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5、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问题:(方向问题)
6、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
就是必须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①思想道德建设,②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8、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地位)
9、怎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以实际行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2)自觉履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境界。(3)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
10、发展教育和科学——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11、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1、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者之间的关系:
(1)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
(2)物质文明的发展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3)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4)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2、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只有三者协调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为什么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4、什么是发展先进文化?(或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5、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问题:(方向问题)
6、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
就是必须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8、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①思想道德建设,②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8、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地位)
9、怎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3)以实际行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4)自觉履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境界。(3)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
10、发展教育和科学——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11、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第三篇:七年级下册第八课知识点
第八课知识点
1、凡未满18周岁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
2、专门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为我们设置了四道防线: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4、家庭保护的含义: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抚养、监护的职责,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
5、学校保护的含义: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
学校保护涉及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发展、人身权利的维护、生命安全的保障等方面。
6、社会保护的含义:要求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社会保护包括对未成年人的社会文化保护、身体健康保护、劳动保护、自由权和精神的保护等方面。
7、司法保护的含义:要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措施。(举例:P106—2)
8、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法律。
9、能够为我们提供法律帮助的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10、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途径:1)非诉讼手段;2)诉讼手段。
11、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它包括:⑴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等等方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⑵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保障公民权益
12、诉讼的含义:它是指人民法院主持有利害关系人参与的处理纠纷的程序。
13、诉讼是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但不是唯一屏障)
14、诉讼(俗称:打官司)类型: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刑事诉讼:是指由国家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揭露犯罪、证实犯罪、罪犯的活动。
民事诉讼:是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案件的解决纠纷的活动。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是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司法诉讼程序解决行政争议案件的活动。
15、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16、违法犯罪分子往往是凶恶、狡猾的。我们与其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
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
简答题
1、为什么(国家/法律)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必要性)
①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②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都不成熟,没有经济实力,缺乏自我保护能力。
2、为什么要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意义/重要性/必要性/义务/责任)
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既保护自己健康成长,又维护法律尊严和社会稳定。
3、青少年如何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方法/手段)
(1)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权,善于同侵犯行为作斗争;(2)违法犯罪分子往往是凶恶、狡猾的。我们与其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3)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
第四篇:八年级下册历史第八课知识点
有用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知识的实用才有价值意义。智商的高低体现知识多少,情商的高低体现能力的大小。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八年级下册历史第八课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八课知识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从农村开始。
2、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方式: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4、发展:此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5、影响:农村生产力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随之,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依据: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2、方式: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3、影响:通过改革,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提出: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影响: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高中学历史的好方法
第一,兴趣至上——对历史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人觉得历史很难,学习很苦,从而把学习历史看作一件苦役,那么他只会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学习。其实,历史本身就是很有意思的东西,试想漫漫历史长河中的灿烂文明、古今中外的英雄传说、轰轰烈烈的历史事件......这本身都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所以,培养学习的兴趣是重中之重。对历史的兴趣可以让我们化为主动学习历史的猛兽。我们不是在学一个毫无作用的学科,而是在一片苍茫美丽的学识之海中遨游。主动去接触和培养学习的兴趣,无需把一件学习历史的是当做苦事。
第二,方法为主
1、读历史教材。“读历史教材”需要“读”目录、引言、课文、插图、材料、地图、引文、注释、思考题和大事年表。第一,在理解章节目录及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明确此章节讲了什么问题,以及围绕此问题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第二,根据教材,分析、归纳每个方面讲了几点,每点都包括哪些基础知识,并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表达出来。第三,找出书上的核心词、关键语,明确哪些是必须记住的,划出来加强记忆。
2、上课要专心听,下课后多记、多背,对一些历史年代要联系上下文的内容来记忆。学到某个历史事件时,首先要对历史事件的背景有个清晰的了解,然后弄清它的意义、作用、影响等,做到理解记忆。多阅读一些历史课外书,除了能增长见识外,还帮助你理解历史课文。
3、“温故知新”和善于思考。历史的学习是以记忆为基础的,所以不断地回顾以前所学知识和对新的历史知识进行思考是很有必要的,这样不仅能增强记忆,还能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闲暇之余,突然想到一个历史名词或者某个故事中涉及历史,应该马上回忆教材上的知识,如果有可能的话追本溯源,思考通过其他渠道得到的历史知识和教材所述知识的联系,把知识弄清楚,这样也算是时间的充分利用。
4、整理、整合历史知识。针对历史知识比较琐碎的问题,我们就需要自己动手去整理和整合所学知识,把教材中大量的史实根据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加以整理,简化成历史线索,以建立主干知识的结构和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当然,在整合的时候可以参考一下试题调研,把上面的精彩总结内容摘抄或剪下来,反复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
历史知识的记忆方法
1、相似联想记忆法(横向、纵向)
很多历史事件其发生、发展的特点极为相似,这种相似是客观事物的某种联系。相似联想记忆法是反映客观事物这种联系的方法。
2、浓缩记忆法
浓缩记忆就是要抓住主要头绪,紧扣关键性的字眼,把繁杂的识记材料家以概括和压缩来进行记忆的一种方法。浓缩记忆法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内容浓缩法
内容浓缩法就是将材料内容的核心进行高度压缩或分解,用最简单、最本质、最概括的文字表达出来。如《中英南京条约》,可将其内容浓缩为?割地、赔款、五口通商、议定关税?。
(2)字头浓缩法
字头浓缩法就是将句子、短语或词的字头提出并按顺序串联起来进行记忆。尤其在记忆较多的人名、地名时能发挥良好的效果。如记忆丝绸之路的几个地名,可将长安、河西走廊、、安息、西亚、大秦等提取浓缩为?长河新,安西大?。
(3)数字浓缩法
数字浓缩法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经过高度归纳,将历史知识概括成数字来进行记忆。如隋朝大运河的有关内容,可用?一、二、三、四、五、六?进行归纳和记忆,即?一条大动脉,二百万人开凿,三地(啄郡、余杭、洛阳),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邢沟、江南河),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六省(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
(4)口诀浓缩法
口诀浓缩法就是以整齐押韵的句式概括出所要记忆的内容。如我国封建朝代歌:?战国秦朝和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和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统一王朝共九个,余为分裂各政权。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八课知识点
第五篇:九年级 思品 第八课+++知识点
第八课知识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事业。
2、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 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3是根本问题,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4、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坚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5、兴国之兴国之。
6、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 就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想道德建设二是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 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发展教育和科学,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7、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为原则、为重点。
8、当今时代,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高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顺利实现。只有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广大人民的综合素质和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10、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
11、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卫生“三下乡”、“万村书库”活动等。
材料题:
1、思想道德建设的意义。(整理)
2、如何进行思想道德建设?P1053、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青少年怎样做?
4、青少年如何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思想道德方面 :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积极参加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教育、科学方面;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自己成为高素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