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国际储备的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
我国国际储备的现状及成因分析(赵雪)
一、我国国际储备现状
(一)我国国际储备概述
(二)我国国际储备现状及分析
二、我国国际储备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国际储备的当前问题
(二)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国际储备存在的不足
三、我国国际储备的成因
(一)我国国际储备成因
(二)我国国际储备快速增长的原因及分析
四、我国国际储备的管理改进措施
(一)我国国际储备发展战略
(二)现阶段我国国际储备管理可采取的对策
第二篇:我国公共伦理现状、问题、成因及对策
一、我国公共伦理现状
1.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我国传统伦理观念造成了公共伦理观念缺失的思想和意识困境。一直以来, 主流文化观念对公与私的关系缺乏辩证认识, 具体表现在以公私对立、崇公抑私、公私两无为典型的公私关系的错误定位, 以重个人修养与家庭成员之间的私德关系而忽视个人对社会和国家的公德关系为典型的公共道德的理解偏差, 以私人关系的亲情伦理被泛化为整个社会的存在方式、符合情理而不合法理、送礼文化、礼深情重等为典型的公共伦理的理性缺失和以历经千年的发展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传统政治文化导致的权力崇拜、与世无争为典型的公民参政意识的淡漠。
二、我国公共伦理问题
1.缺乏强制性制度约束力量的保障。
2.把“情”摆在首位,然后才是“理”、“法”。并且将官员个人道德修养看作是一切行为的基础,但是单纯的依赖个人修养,是不能达到重塑良好人格这一目的的。
3.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进行公共伦理建设所依赖的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成分的多元化,导致社会伦理道德的多元化。在这种情况下,公共管理人员会有违反伦理道德的行为冲动,败坏了社会的伦理道德环境,弱化了社会舆论力量。
三、我国公共伦理问题成因
1.社会上对于伦理问题尤其是公共管理伦理重视不够, 理论界对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管理伦理规范缺乏深入、系统、透彻的研究, 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善、公平、正义等伦理范围缺乏可操作的、具体的解释, 这就导致了实践中伦理建设的具体目标不明确。
2.一些公共管理组织以赢利性组织的伦理规范进行员工选聘和管理, 处理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 这不仅导致了公共管理伦理水平的下降, 降低了公共管理服务水平, 同时还激化了社会矛盾, 有的公共管理组织甚至以亲情伦理、教育伦理和职业伦理教育替代了公共管理伦理教育, 使公共管理伦理教育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性..;
3.伦理教育公益性特点不明显, 政府有关部门、大众传播媒体在这一领域的宣传工作做得不够, 公共管理伦理教育受个人利益和部门利益驱使的现象较为严重;
4.伦理教育体系不健全, 公共伦理范畴概念不明确、缺乏导向性和实践性, 教育内容陈旧, 体系不科学, 方法简单、手段落后,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 仍在沿用传统社会道德伦理指导现阶段公共管理者行为;
四、对我国公共伦理建设的思考
1.推进公共伦理制度的法律化
公共伦理立法,是把伦理行为上升为法律行为,使伦理具有与上层建筑的政治、法律同等地位的监督、执法权力的法律效力和作用。道德良心作为软件必须通过政治法律等硬件系统的功能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如果没有相应的硬件设施,再好的道德体系也很难对社会产生现实的影响。
2.加强政务公开的制度建设
政务公开制度是实现公众对公共管理活动进行监督的有力途径。实行政务公开制度,增加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可以确保政府机关时刻处于社会监督之下。唯其如此,才能防止权力滥用,及时有效地消除腐败,增强人民对国家政权的信赖,巩固党与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保证党
3.构建公共伦理制度建设的专门机构
对于违反公共伦理规范的公务员予以严肃惩处,是使公务员遵守公共伦理规范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强化公共伦理规范的执法监督,设立专门的行政伦理机关,并以立法的形式确定其职责和权限,负责对公务员从政道德行为进行监督并对违反从政道德行为进行惩处。
第三篇: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姓名:
班级:
学号:
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摘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的加强,同时世界产业结构升级和转移,服务贸易的地位及作用在经济发展中越来越重要。各国高度重视服务贸易的发展,服务贸易的发展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典型代表。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市场上主力军,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服务贸易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态势。我国的国际服务贸易正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迅速增长,服务业的出口占全国出口的比重逐渐提升。但我国的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与不足,在国际上的处于劣势地位。
关键词国际服务贸易/现状/问题
(一)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现状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服务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特别是近二十多年来,世界服务贸易发展非常迅速,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迅速上升。我国服务贸易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潜力巨大,发展空间广阔。自2001年11月10日(中国加入WTO)以来,我国服务贸易进入重要的发展时期,进出口增长迅速,贸易规模稳步扩大,贸易结构渐趋优化,国际竞争力提高,地位明显提升,已经成为世界服务贸易的重要国家之一。
1.1规模逐渐扩大
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从2001年的719亿美元扩大至2010年的3624亿美元,10年间增长4倍多。其中,出口总额由2001年的329亿美元增加至2010年的1702亿美元,增长4.2倍,年均增长17.9%;进口总额由2001年的390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922亿美元,增长3.9倍,年均增长17.3%。受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影响,2009年我国服务进出口额下降5.8%,这是2001年以来我国服务进出口规模的首次缩减。2010年我国服务贸易实现又逐渐增长,进出口总额创历史新高,达到3624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26.4%,比世界服务贸易平均增幅高18个百分点。具体数据如下表:
表2-12001-2010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情况(金额单位:亿美元)
注:按国际收支口径统计。按照WTO有关服务贸易定义,服务贸易数据剔除了政府服务。资料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2001-2010年历年。
在贸易总额迅速增长的同时,我国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排名也持续上升,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地位已不容忽视。2001年我国服务出口和进口分别居于世界第十二位和第十位,2005年升至世界第九位和第七位。自2003年以来,我国服务出口额居于发展中国家的首位。2010年,我国服务出口和进口世界排名双双攀升,其中出口取代法国居世界第四位(前三位依次为美国、德国和英国),进口取代英国居世界第三位(前二位依次为美国和德国)。
1.2传统服务贸易比重降低,新兴服务增长迅速
通过查找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旅游、运输和建筑服务出口占服务出口总额的55.5%,较2005年下降近10个百分点;而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服务、广告宣传出口占服务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1%,比2005年上升约10个百分点。这一变化趋势与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2001年,运输、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进口占我国服务进口总额的79.3%,2010年下降至70.4%。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得到:因为我国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传统服务项目,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但加入WTO以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我国服务贸易结构在发展中逐渐趋于优化。主要体现在旅游、运输和建筑等传统服务占较大比重,但呈现下降之势;而一些新兴服务比重快速上升,尤其是保险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服务进口增长迅速。
1.3服务贸易整体处于逆差状态
通过查找资料显示:2001年我国服务贸易逆差61.3亿美元,2009年扩大至295.1亿美元,为历史最高点。2010年,我国服务贸易逆差下降25.7%,为219.3亿美元。
我国是服务贸易后起之国,在传统服务贸易上具有一定优势,但在一些与制造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服务以及新兴服务贸易的发展上相对滞后。自1992年以来,在服务贸易增长迅猛、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我国整体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且逆差额持续扩大。
加入WTO后我国服务贸易平衡状况的变化显示,我国在传统服务贸易上具有一定优势,并且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一些传统生产性的服务贸易上对国际市场的需求加大,反映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客观需求;但新兴服务贸易发展相对滞后,而且国际竞争力还不高。
(二)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处于较低水平,发展比较落后。因此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是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我国的服务贸易有了较快的发展,截止到2010年10月,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的排名均上升至世界第五位。尽管面临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我国服务贸易增长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影响和制约发展的潜在问题,具体表现为:
2.1发展滞后,长期处于逆差
虽然我国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并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超过了货物贸易的增长速度,但是无论在“质”或者“量”上都很难与发达国家匹敌。从服务贸易的差额看,我国服务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资料显示:
1992年首次出现逆差,以后每年有逆差20~100亿美元,2004年逆差达到108亿美元。2006年,我国的进出口总额为17606.9亿美元,贸易进出口均排名世界第三名,贸易顺差为1774.8亿美元,世界排名第一,而服务贸易仍然是逆差89.1亿美元。可以推测:一旦货物贸易出现逆差,那么肯定会严重影响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因此实现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协同发展迫在眉睫。
2.2传统服务贸易成为发展瓶颈
我国的服务产业主要集中在旅游和运输上,占到服务贸易总额的56%以上。与此相比,在金融、保险、通讯等新兴的服务贸易行业在我国所占比重不足8%。这说明我国在新型的服务产业上,技术和知识的发展有待加强。2009年,中国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42.6 %,甚至远低于发展中国家50%的平均水平。服务业总体上供给不足,服务水平低;传统服务业仍处于低水平、低附加值的发展阶段;而新兴服务业又起步较晚,国际竞争力不强。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比重偏低,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服务贸易行业发展不平衡,传统服务贸易占比高达60%,与发达国家和世界整体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2.3管理落后,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服务贸易壁垒除了传统贸易壁垒以外,新型的贸易壁垒如制度性壁垒、知识产权壁垒等成为国际服务贸易的主要壁垒。由于我国的服务贸易并不是很发达,发展历史的时间很短,所以当外国对我国的服务贸易设置壁垒、实行歧视性待遇等现象发生时,我国法律中没有具体的解决方案,这无疑会使我国企业的利益受损。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立法确实存在着较大差距,未形成完整体系,甚至不少领域至今仍是空白。可见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健全。
由于我的知识水平有限,只能根据网上搜集的数据资料进行简单的分析,肯定有很多没有分析到的地方,望老师体谅。
第四篇:国际投资学-我国西部利用外资现状分析
我国西部利用外资现状分析
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尽管各个区域经济都普遍存在着增长的趋势,但东西部之间仍然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在对外开放中实现赶超和持续发展,仍然是我国西部地区最终解决区域差距过大、发展滞后的根本途径之一。正如西部的FDI增长效应缺失加剧了东西部地区失衡一样,西部地区引进的FDI必然推动西部加快发展。但是,西部地区参与国际经济体系的潜在的利益并不能自动实现,参与者还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风险,需要把自身发展与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紧密结合。关键字:西部,利用外资,FDI
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国际直接投资的产生式产品周期三阶段更迭的必然结果。该模型假设世界上存在三种类型国家,第一类是新产品的创新国,通常指最发达的国家,如美国;第二类是较发达国家,如欧洲各国、日本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第三类是发展中国家。随着新产品依次经历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其生产的区位优势选择也依次从最发达国家向较发达国家,再到发展中国家转移。
在产品周期的最后阶段即标准化,新产品的生产已经成为标准化的生产,技术已经普及,技术方面的垄断优势已经丧失,价格方面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降低成本已经成为增强竞争力的第一要旨。而这一时期只有发展中国家具有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和资源优势。因此发达国家的厂商就把新产品的生产完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行。我国具有资源和劳动力的绝对优势,使得我国在标准化阶段发展国际贸易具有良好的基础。我国西部的发展也需要在政策支持的前提下,吸引外资,实现东中西部的平衡发展。
(一)我国西部引进外资现状
进入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在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了较大的突破,是投资硬件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同时,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狠抓软环境的建设,投资软环境也有了较大的改善,利用外资水平又有恢复性提高,但FDI没有实质性进展,FDI企业结构水平较低,FDI分布呈现出极其不均与分布。
由于地理状况、历史和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西部一直是吸引FDI最落后的地区。首先,复杂的地貌地形及气候条件,使得这里交通条件差,铁路覆盖率低,公路等级低,加上山高水远,造成运输困难、运价高。其次,西部地区的通讯设施和手段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信息流通不畅。落后的环境建设不仅不利于西部地区引进外资,反而还会使资金外流。再次,西部吸引外资的人文环境也不尽人意,政策法规不完善,投资者的利益不能得到保障,对外商投资的审批环节过多,政府部门办事程序复杂,工作效率低,服务意识差等,导致西部交易成本高,投资风险大,使潜在投资者望而却步。
及时是西部地区,由于经济规模等因素,不同地区对FDI的引进能力也有较大差异。“九五”以来,广西吸引FDI局西部地区之冠,其次是四川、陕西和重庆、云南累计吸引FDI规模接近9.2亿美元,居西部地区第五位。然而,云南累计FDI还没有达到西部水平。广西、四川、陕西、重庆的FDI集中度高达82%。
(二)FDI进入西部的方式分析
FDI进入我国的方式有三种,即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在20世家80年代中期以前,FDI进入我国以中外合作为主,以后中外合资方式逐步取代了中外合作成为重要的投资方式。
随着外商对我国技术转移战略发生了变化,外商独资企业快速发展,已成为FDI进入我国的主要方式。然而,尽管西部独资企业比重有上升趋势,但合资企业比重任然占50%以上。
FDI企业结构对区域地区技术发展差距产生重要影响。独资企业可以独自完成各种决策,对技术保密程度比较高,因而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外商愿意转移较先进的技术,甚至是部分核心技术。对中方来说,中外合资hi一种有较高技术溢出效应的方式,能够有较多的机会接触到跨国公司技术和管理经验,而外方则更加关注市场规模、人力资本、经营风险等。由于西部的开发度低,不确定性高、信息 成本高,这决定了FDI较多地选择以中外合资方式进入,自然也只会转移一般化技术。
(三)西部的区位条件分析
FDI相对于一般厂址的特殊性在于投资东道国的选择。在给定投资东道国的前提下,影响DI的国别因素如贸易政策、汇率、国家风险等可以不予以考虑,西部地区吸引FDI又回到上述FDI的区位选择问题。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可发掘的相对优势是迟到的倾斜政策、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
西部地区具有自己的相对优势。例如,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有基础较好的能源与原材料及相关产业。但是,这些优势不是绝对的,而且是“低阶”的。经济优势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中西部在资源、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会被交通、信息、技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以及市场机制的不健全的劣势所弱化或低消,导致综合劣势大于综合优势,对外商不具有吸引力或吸引力不够
1.从资源来看,西部资源优势的比较利益对于不少生产要素导向型外商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但是,高昂的运输成本抵消了西部原材料和劳动力低廉的优势,让再优惠的引资政策都成为一纸空文。在西部投资,外商无论是将先进的机器设备还是将产品运到东部市场或是国际市场都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外商把西部自然资源优势转化成利润的成本大增,无法实现比在本国或在我国东部更高的利润。
2.从劳动力来看,沿海地区在过去20年取得了高速的经济发展,主要在于它拥有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廉价的劳动力。西部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是其吸引外资的显著优势之一。但西部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低,技术熟练程度不及东部地区,削弱了这一比较优势。
3.从市场角度分析,人口是组成市场的主要因素,而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处于相对劣势。由人均收入形成的有效需求较之东部地区也要少得多,这就给外商开辟市场带来困难。人口密度小,人均收入水平低,市场分割严重及传统消费习惯使外商的投资缺乏广阔的本地市场,市场营销成本提高,而不愿投资西部。
4.从政策角度分析,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定的优惠措施,但是这些政策措施对外商的优惠程度与东部相比没有太大的竞争优势,而且还很少有单独涉及外商优惠措施,一般都与内资企业同等看待。因此,西部的政策倾斜效应不是很强。
(四)优化西部地区外商投资环境对策
在影响西部地区投资环境的诸多因素中,有些因素如区位条件、经济基础、与东部地区分工关系等,短期内难以改变。但是多数因素,特别是体制、法律保障等方面的因素,经过努力在补长的时期内是可以改变的。现阶段改善西部投资环境应软硬并重,在继续加强交通、通信、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同时,应着力治理和改善体制、法律保障等软环境。另外,各级政府应结合西部地区的优势和特点,做好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
1.促进经济增长。经济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吸引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促进经济增长时推动西部地区投资环境改善的最重要的因素。
2.实施“西向开放”战略。中国过去30年的对外开放,基本上是面向“大洋”的开放,是“东向开放”。在这种开放格局下,东部沿海地区具有明显的国际竞争优势,并在过去的30年的改革开放中获益很多。西部地区由于远离大洋,在开放的区位布局上处于明显劣势,严重影响西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西部地区要结合中国加入WTO的总体要求和本地的现实状况,进一步向跨国公司开放投资市场。
3.加强基础设施和中心城市建设,加快城市化进程。城市发展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投资环境优劣的标志。西部地区人口密集度低,基础设施落后,小城镇建设基础薄弱。因此,要加快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就必须以大中城市为中心,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作用。
4.培育特色和优势产业,推动产业技术升级。西部地区的政府应该准确定位自身的比较优势产业,并进行必要的政策与资金倾斜予以扶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形成一些产业链较长、产业关联性较高的优势行业,形成产业集群,以吸引外国直接投资。
5.不断优化投资软环境。首先要创新法制环境,坚持依法行政。其次要优化外商投资的市场环境,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竞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护知识产权。
6.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将人力资源开发作为最优先的发展目标和核心政策,增强西部地区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投入,通过人才培养,全方位提高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源质量。
第五篇:我国环境资源问题现状及其分析
我国环境资源问题现状及其分析
我国环境资源问题现状及其分析我国环境资源问题现状及其分析我国环境资源问题现状及其分析
资源的浪费与枯竭,环境的破化和恶化,使得资源环境问题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最大困惑。为了更深刻地认识资源环境问题,寻求更好的破解资源环境难题的途径,就必须首先认识资源环境问题。
我国能源资源总量虽然较多,但人均占有量少。人均淡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五分之一;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近几年,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对煤电油运和重要资源的需求量明显增加,价格大幅度上涨,一些重要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大幅度上升,我国重要能源资源短缺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进一步加剧。今后,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能源资源需求总量还会增加,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将长期存在。节约能源资源,大力促进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是缓解能源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
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以煤为主,燃煤造成的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均占其排放总量的80-90%。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严峻的状况仍然没有改变。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许多城市空气污染严重。生态破坏呈加剧之势,水土流失量大面广,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大力节约能源资源,减轻能源资源消费增长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的巨大压力,关系到国家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广泛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创造了条件,但面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节约能源资源,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从源头上减少污染,使企业生产过程和产品的原料成分、能效、回收、废弃和处置等都能够符合环境标准,关系到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和外贸可持续发展。
过去20年间,中国因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造成的损失占GDP的7~20%。2005年,因环境污染引发的冲突达5.1万起;2007年,40%的城市生活污水直接排放;60%的大型湖泊因矿物质和有机物污染而出现富营养化;在监测的197条河流中,半数受到硝酸氨、过锰酸盐和石油的严重污染;在监测的287个大中城市中,只有的空气质量达到环境保护部的标准上述环境污染是表面上的,是以城市或工业地区密集人群为中心生态危机的。实际上,那些“远在深山”的生态退化更加危险。环境污染了,国土还在,还有修复的可能。但一些致命的生态破坏则很难修复,如消失的物种不能“死而复生”,损失的土壤不能回到原位,干涸的湿地难以再现生机等等。中国生态危机主要表现在:(1)生态系统全面退化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囊括全球生态系统类型的国度。然而不幸的是,中国自然生态系统都处在不同程度的退化过程之中。青藏高原草地生产力由上世纪60年代的300公斤/亩下降到100公斤/亩以下;地下鼠量由过去的8~10增至30只/公顷;土地裸露率由不到10%增加到30%以上。全国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并以每年200万公顷的速度递增。红树林由历史上最大面积25万公顷,下降到目前不足1.5万公顷。(2)水土流失急剧中国水蚀、风蚀和冻融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全国沙化土地174万平方公里,涉及全国30个省(区、市)。黄河流域年入河泥沙16亿吨;长江流域每年土壤流失量24亿吨。随土壤流失的还有各种营养元素,仅黄河流域每年流失的泥沙中,就含有N、P、K三种元素总量约4000万吨,超出了2003年全国的化肥需求量(3990万吨)。(3)濒危物种增加联合国《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列出的740种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占189种。中国濒危或渐危高等植物4000~5000种,占中国高等植物总数的15~20%。栖息地环境改变、生境破碎化、以及大型水利工程是造成物种濒危或灭绝的重要原因。由于三峡工程实施和环境污染,长江上已难寻
觅白鳍豚的踪迹,科学家承认该物种已功能性灭绝。(4)天然湿地大量消失在北方,河北省过去50年来湿地消失了90%,即便侥幸存留的湿地,八成以上也变成了污水排泄场所;陕西关中一带30多个县,几十年来消失上万个“涝池”(池塘)。在南方,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水域面积从最高4000平方公里减少到不足50平方公里。干旱、半干旱区湿地状况更不容乐观:内蒙古阿拉善盟,由于上游地区过度开发黑河水,进入绿洲的水量由9亿立方米减少到目前的不足2亿立方米,致使东西居延海干枯,数百处湖泊消失。湿地被誉“地球之肾”,“肾”萎缩大大降低了其调节气候、调蓄洪水、净化水体的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旱涝灾害。(5)人工林树种单一几十年来,大量发展人工纯林的传统不但未有改观,反而愈演愈烈。以杨树为例,原来的“南方杉家浜,北方杨家将”,现已发展成了“东西南北中,全是杨家兵”。如今,杨树已经南下江南,接近了南岭。整个大西北、华北平原,甚至江南一些地区,也以杨树为主。高密度、单一树种的人工纯林对国土生态贻害无穷,单一树种形成的种群实质上是一种生物多样性极端下降的“绿色荒漠”。(6)农业生态系统退化危及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基础。现代农业过分强调技术,用地而忽视养地。“化学化”尽管带来了产量的快速提高,但土地出现退化,食品安全受到冲击。大化肥、大农药、除草剂、激素、添加剂、农膜,甚至反季节种植、转基因技术滥用,使得土壤板结、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下降、病虫害加剧、产量下降。中国生态危机现状还包括生物入侵、全球变暖、海洋生产力下降等等。政府要像重视环境污染控制那样高度警惕生态危机带来的隐患,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解决这个难题,还中国一个真正的蓝天。只有生态退化遏制了,环境才能够从根本上得以改善。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力投入巨资保护生态环境,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是生态环境总体上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还应该在如下几个方面加强。
1、进一步加强恢复生态系统工程。停止砍伐森林、全民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木还草、恢复湿地、禁捕禁猎、治理工业污染、生活污水实现全处理,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是同等重要
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社会各界对生态保护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深入人心,是生态保护工作的必备群众基础。
3、加强生态监测。在中国单纯的水环境、气环境和工业污染监测已趋于成熟,并已经为环境保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生态环境还在起步阶段,还没有系统的监测技术和形成完整的监测网络,生态环境方面的有关数据还是采取从各部门东拼西凑的方法获得,其准确性和时效性均较差,已经制约了生态保护和恢复工作,必须建立和开展有效和系统的生态环境监测。资源和环境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作保证。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污染严重,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要加快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彻底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上,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践证明,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必须尽快加以扭转。而能源消费增长超过经济增长速度,形势十分严峻。节约能源资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约束、减轻环境压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