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现状、成因与对策
《渔业技术经济学B》论文
-我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现状、成因与对策
摘要 开发海洋是21世纪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大力发展海洋渔业经济是使我国从海洋大国变成海洋强国的前提和基础。正确认识我国的海洋渔业经济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综述了在海洋渔业发展中的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我国海洋渔业经济发展中需要注意的方面。
关键词 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渔业经济
一、我国海洋渔业经济发展现状
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概念在渔业领域的延伸或具体化。因而,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应建立在渔业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相互协调的基础上,构成生态环境健康、社会稳定、渔业经济增长的综合发展格局,达到改善渔民的福利事业、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它是农业乃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渔业生产国。改革开放以来,渔业产量迅速增长,我国的渔业发展取得了毋庸置疑的发展,但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矛盾与困难,这其中最为突出的矛盾就是不断衰竭的渔业资源与日益增长的捕捞强度之间的矛盾。即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突出表现在渔业资源衰退,渔业环境恶化,水产品不安全等方面。
总体来说,目前国内海洋渔业经济发展主要面临的问题有:(1)海洋渔业资源的过度开采。近年海洋捕捞业的主要增长点为低值鱼类,而主要经济鱼类不能形成鱼讯,严重影响了渔民的出海作业天数和收入。我国海域已记录的水生生物有20278种,不仅有很多世界海洋共有的生物物种,而且还有许多特有的物种。但由于开发利用过度,栖息环境破坏,乱捕滥采,以及外来种的引进等原因,我国现有海洋珍稀物种的种群数量正在不断减少,正面临着消失和灭绝的严重威胁,同时另一些原来数量较多且分布广泛的物种,也逐渐变成了新的珍稀物种。海洋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使得渔业资源的增殖与恢复能力下降,重要渔区的渔获物种类日趋单一,渔获物逐渐朝着低龄化、小型化、低质化的方向演变,多数传统优质鱼种资源大幅度下降,难以形成鱼汛。60年代以前,我国传统优质渔业资源,如带鱼、大黄鱼、小黄鱼、鲅鱼、真鲷、银鲳、鲽、对虾、乌贼等,由于大量集群洄游而形成较大渔汛。目前,由于资源数量急剧减少且鱼群分散而形不成渔汛,黄海、渤海的鳕鱼、小黄鱼、大黄鱼、鲅鱼、鲽鱼都已形不成渔汛,真鲷和带鱼在渤海已基本消失;东海除带鱼外,大黄鱼、小黄鱼、鲽鱼等鱼类也已形不成渔汛,且大黄鱼、小黄鱼已濒临绝迹。
(2)海洋渔业产业的投入高效率低。庞大的产业规模并非与产业效率正相关。我国的渔业劳动力人均渔产品和近海每平方千米捕鱼均远低于挪威和日本等国;我国远洋捕捞量也仅占世界的0.5%。(3)海洋生物资源低利用。由于冷藏运输船装置及保鲜技术落后,渔获物中因变质而被丢弃的约占10%;大部分副渔获物在海上被抛弃,没有物尽其用;海洋水产品加工技术落后,而且加工废弃物未充分挖掘其价值;过度消费模式导致渔业资源大量被浪费。(4)海洋渔业环境的恶化。海水养殖、渔船废弃物、陆源污染物及溢油事故等造成我国近海水域污染严重,海洋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加速了渔业资源的衰竭。据2006年度《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06年,我国海域总体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14.9万km2,比2005年增加约1.0万km2,其中较清洁海域、轻度污染海域、中度污染海域和严重污染海域面积分别约为5.1、5.2、1.7和2.9万km2。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总体保持稳定,局部渔业水域污染仍比较严重,主要污染物为氮、磷、石油类和铜;2006年全国共发生渔业水域污染事故1463次,污染面积约9.4万hm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2.43亿元;因环境污染造成可测算天然渔业资源经济损失36.43亿元,其中,海洋天然渔业资源经济损失为27.88亿元。这表明,我国近岸海域生态系统严重受损,生态环境还在恶化,生物多样性和珍稀濒危物种继续减少,外来物种侵入带来的危害依然存在,破坏海洋生态的违法行为仍然未得到有效遏制。
二、我国海洋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形成原因与机制分析—产业经济学角度 从经济学角度看,海洋渔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是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而最有效利用海洋渔业资源的关键是制定一系列符合海洋渔业资源特性的科学管理措施。这些措施的制定有赖于对海洋渔业资源状况和海洋渔业资源特性的了解。
从海洋渔业资源特性看,海洋渔业资源属于可再生生物资源,可以借助于海洋渔业生物的生长,繁殖,进行不断的自我更新,维持一定的资源储量。如果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合理的使用,则可以永续利用。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则会使其受到损害,甚至严重枯竭。同林地,草原等不可再生生物资源不同,海洋渔业资源具有流动性,使用者不可能对其中的个别鱼确定专有财产权。它是一种“非经营性”可再生生物资源,具有公有性。同时,对于海洋渔业资源,也不可能像土地所有者控制每亩土地上的树木数量、种植和采伐时间,从而对树木的整个生产期实行实质性的控制。对于捕捞量的控制,必须通过国家制度所提供的政策工具才能确立。
根据产业经济学理论,没有明确的产权规则,经济人的牟利天性会导致其对自然资源采取掠夺式的利用方式。这也意味着作为理性经济人的个体渔民的捕捞总量很可能造成海洋渔场的鱼群总量达到不可持续水平,形成“公地的悲剧”。
克服海洋渔业资源的“公地的悲剧”,就是要通过产权界定,将个体渔民捕捞行为的外部性内在化,使其产生的内在激励改变个体渔民从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角度出发而形成的对于海洋渔业资源的掠夺性开发方式,从而形成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永续利用。从这个角度看,一定程度上,对于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就是要通过政策将个体渔民捕捞活动的外部性内在化。
我国对海洋捕捞实行船网工具控制指标管理,并实行捕捞许可证制度和捕捞限额制度。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是渔船总功率的控制,国家在确定总的渔船功率级数后,逐级分解到各地,要求各地不得突破渔船功率指标基数,但是,双控的效果并不显著,全国渔船功率指标总数不断膨胀。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双控”未能对渔船功率指标控制到生产主体,事实上成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双控”,从而导致应作为“双控”主体对象的渔民执行“双控”的权利和义务边界不清,而职能部门也因此无法对渔民执行“双控”行为进行有效监督管理,从而对渔民长期以来增船增功率的行为只能采取一次次“纳规”的办法使之由非法转为合法,最终导致捕捞强度不断膨胀。(刘舜斌,2006)从这点看,我国现行的海洋渔业资源管理方式对于内在化个体渔民捕捞行为的外部性存在漏洞
三、我国海洋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策研究
由以上分析可见,对我国海洋渔业经济的不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解决,一定程度上,也就是要克服渔业资源的“公地的悲剧”,内在化个体渔民捕捞行为的外部性。结合我国现行海洋渔业经济管理体系看,要践行渔业经济发展的四大措施:
(一)伏季休渔
伏季休渔是目前我国在渔业资源管理方面所采取的覆盖面最广、影响面最大、涉及渔船和渔民最多、管理任务最重的一项保护管理措施。为贯彻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大举措,各地渔业主管部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广大渔民群众也给予了广泛的理解和支持。实践证明,海洋伏季休渔制度是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行之有效的重要的水产资源养护措施,是一项群众拥护、效果明显、实施成功的渔业资源保护和管理制度,已经产生了积极效果和良好的国际影响。
要进一步完善伏季休渔管理制度。本着有利于保护渔业资源、有利于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有利于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呢原则,进一步完善伏季休渔管理制度及相关规定,完善的重点是限额捕捞和进一步限制及取缔严格破坏资源、严格破坏海洋渔业地质环境的作业网具。要逐步实行生产渔船作业单一化,控制一船多具及多种作业。要逐步创造条件,在伏休后积极实施海洋捕捞“负增长”计划,尽快实施限额捕捞制度,巩固伏季休渔成果。
(二)加快渔船民转产转业,促进经济鱼类资源恢复
要认真贯彻落实捕捞“零增长”方针,切实采取“减、转、治”等方式和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进渔船民转产转业。一是“减”,要把小的、老旧的、作业落后的木质渔船减掉,把渔船数量减下来。一方面要通过政策引导、资金补助,在渔民自愿的基础上,把渔船拆解淘汰;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到龄渔船报废制度,运用法律手段强制到龄渔船报废,压缩船只数量。二是“转”,即实现渔民的转产转业,在加强渔船民转产转业的进程中,要严格区别和对待沿海“传统渔民”和内陆到沿海的“临时渔民”从事渔业捕捞的问题,制定必要的政策调控在转产转业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制定相关扶植政策,对船只拆解报废的渔民,依靠全社会力量帮助其再就业。三是“治”,即通过强化渔业行政执法严格船网工具指标,杜绝建造新的近岸拖网渔船,特别是小型渔船,严格控制陈旧渔船异地买卖,彻底整治“三无”和“三证不齐”渔船。
(三)加强海域环境保护,营造良好的渔业发展环境
要加强海洋与渔业法规宣传,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海域使用管理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全民海洋国土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使珍惜海洋、保护海洋成为全民的共识和自觉行为。要加强海域环境治理,坚持预防与治理相结合,正确处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沿岸工业、旅游与渔业发展关系,建立海域环境监测新机制,全面加强辖区海域特别是涉海重点工程海域环境监测。要大力发展生态健康模式养殖,降低养殖业自身污染,加强海洋执法监察。坚持海陆检查并举,依法查处破坏海域资源、造成海域环境污染的行为,从陆海两方面堵住污染“源头”,切实保护和改善海域环境。
(四)完善渔业发展政策,保障渔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要进一步加强海域使用规划,着眼于可持续发展,按科学化开发、规范化实用和持续化发展的原则,切实加强海域使用宏观指导与调控,合理调整海域使用布局,逐步实现以规划促规范,以规范促发展,为渔业长足发展提供有效保障。要进一步完善渔业发展体系,制定鼓励和扶植外部深水海域开发的相关政策,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改进生产作业方式,发展深水海域养殖业,切实推进外部深水海域开发,有效缓解内湾海域供求矛盾,为养殖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要进一步探索渔业管理新路子,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海域使用权公开招标、拍卖制度,逐步建立起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适应渔业发展要求的海域管理和渔业发展新机制和新模式,保障和推动海洋渔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美丽 ,吴常文.浅析我国海洋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从产业经济学角度
[J].中国渔业经济,2009(03)
【2】 杨美丽,吴常文.我国海洋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现状、成因或对策[论坛论文].中国渔业经济专家论坛,2008
【3】李尚鲁.我国沿海海洋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09)
【4】 宋玉官,郭庆祝.新时期发展海洋渔业经济的几点思考[J].海洋信息,2009(02)
第二篇:我国公共伦理现状、问题、成因及对策
一、我国公共伦理现状
1.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我国传统伦理观念造成了公共伦理观念缺失的思想和意识困境。一直以来, 主流文化观念对公与私的关系缺乏辩证认识, 具体表现在以公私对立、崇公抑私、公私两无为典型的公私关系的错误定位, 以重个人修养与家庭成员之间的私德关系而忽视个人对社会和国家的公德关系为典型的公共道德的理解偏差, 以私人关系的亲情伦理被泛化为整个社会的存在方式、符合情理而不合法理、送礼文化、礼深情重等为典型的公共伦理的理性缺失和以历经千年的发展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传统政治文化导致的权力崇拜、与世无争为典型的公民参政意识的淡漠。
二、我国公共伦理问题
1.缺乏强制性制度约束力量的保障。
2.把“情”摆在首位,然后才是“理”、“法”。并且将官员个人道德修养看作是一切行为的基础,但是单纯的依赖个人修养,是不能达到重塑良好人格这一目的的。
3.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进行公共伦理建设所依赖的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成分的多元化,导致社会伦理道德的多元化。在这种情况下,公共管理人员会有违反伦理道德的行为冲动,败坏了社会的伦理道德环境,弱化了社会舆论力量。
三、我国公共伦理问题成因
1.社会上对于伦理问题尤其是公共管理伦理重视不够, 理论界对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管理伦理规范缺乏深入、系统、透彻的研究, 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善、公平、正义等伦理范围缺乏可操作的、具体的解释, 这就导致了实践中伦理建设的具体目标不明确。
2.一些公共管理组织以赢利性组织的伦理规范进行员工选聘和管理, 处理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 这不仅导致了公共管理伦理水平的下降, 降低了公共管理服务水平, 同时还激化了社会矛盾, 有的公共管理组织甚至以亲情伦理、教育伦理和职业伦理教育替代了公共管理伦理教育, 使公共管理伦理教育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性..;
3.伦理教育公益性特点不明显, 政府有关部门、大众传播媒体在这一领域的宣传工作做得不够, 公共管理伦理教育受个人利益和部门利益驱使的现象较为严重;
4.伦理教育体系不健全, 公共伦理范畴概念不明确、缺乏导向性和实践性, 教育内容陈旧, 体系不科学, 方法简单、手段落后,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 仍在沿用传统社会道德伦理指导现阶段公共管理者行为;
四、对我国公共伦理建设的思考
1.推进公共伦理制度的法律化
公共伦理立法,是把伦理行为上升为法律行为,使伦理具有与上层建筑的政治、法律同等地位的监督、执法权力的法律效力和作用。道德良心作为软件必须通过政治法律等硬件系统的功能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如果没有相应的硬件设施,再好的道德体系也很难对社会产生现实的影响。
2.加强政务公开的制度建设
政务公开制度是实现公众对公共管理活动进行监督的有力途径。实行政务公开制度,增加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可以确保政府机关时刻处于社会监督之下。唯其如此,才能防止权力滥用,及时有效地消除腐败,增强人民对国家政权的信赖,巩固党与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保证党
3.构建公共伦理制度建设的专门机构
对于违反公共伦理规范的公务员予以严肃惩处,是使公务员遵守公共伦理规范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强化公共伦理规范的执法监督,设立专门的行政伦理机关,并以立法的形式确定其职责和权限,负责对公务员从政道德行为进行监督并对违反从政道德行为进行惩处。
第三篇:浅论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问题、成因与对策
浅论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问题、成因与对策
【摘要】上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城镇居民失业、下岗,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社会分配两极化趋势愈加明显。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调整取得积极成效。但是,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下降、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依然存在。这既有资源禀赋、市场竞争机制、发展阶段性等合理因素,也体制机制不健全、政策措施不完善、发展不平衡等不合理因素,特别是收入分配中掺杂垄断、寻租、腐败等因素,使问题更加复杂,不仅积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也影响市场运行效率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深刻认识解决收入分配领域问题的紧迫性,遵循增进公平、兼顾效率的原则,重新审视财税体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倾向性问题,以及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进程的影响,关注行业层面的垄断现象和企业分配机制不合理的问题,注重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要求,加强政策研究和工作协调,推进机制改革和制度完善,抓紧解决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收入分配
问题
对策
一、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
第一、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比重逐年下降
政府、企业和居民收入分配是最重要的宏观收入分配关系。近年来,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比重呈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64.81%下降至2008年的57.11%,十年间下降了15.38个百分点。同期,企业收入和政府收入占比均呈波动上升,其中企业占比由2000年的15.65%上升至2008年的21.60%;2004年,居民收入和政府收入占比骤然下降,分别较2003年下降2.91和2.51个百分点,同期企业收入占比增加了5.43个百分点。第二、劳动报酬在居民初次分配中比重逐年下降
收入分配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层次。初次分配是对生产要素的分配,由劳动者报酬、营业盈余总额和财产性净收入组成;再分配则是生产环节之后通过经常转移的形式对收入的分配。劳动报酬是居民初次分配收入的主要构成部分约占80%以上。2000年~2008年,劳动报酬占居民初次分配总收入比重整体呈下降趋势,由93.69%下降至83.71%;特别是2004年该比重骤然下降了8.61个百分点,自此劳动报酬占居民初次分配总收入比重由2000~2003年的93%左右,下降至2004~2008的83%左右。
第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且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大于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
2000~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整体呈扩大趋势。其中2000~2003年,城乡收入差距急剧扩大,由2.79倍持续扩大至3.23倍;2004年较2003年略有缩小,至3.21倍,随后有持续扩大至2007年的3.33倍,2008年略有缩小,但2009年又扩大至3.33倍,2010年又缩小至3.23倍。
二、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 第一、个体收入问题
在“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感召下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收入来源的多元化,我国居民的个体收入差距迅速拉开。据统计,用以衡量贫富差距的的基尼系数以超过0.45,说明我国居民个人之间收入以严重悬殊,第二、城乡收入问题
城乡收入差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虽有差距,但由于国家对城市居民工资的计划治理,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并不突出。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2003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2622.2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8472.2元。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虽大幅提高,但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由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1.8:1扩大到2003年的3.2:1.第三、地区收入问题
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国家对全社会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统配,地区间的收入反差不是很大。改革开放以后,在“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和国家给东南沿海地区的特殊优惠政策的双重结合下,加上东部沿海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相对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便于形成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吸引了国内民间投资、国外资本和港澳台资本迅速向东南沿海地区集聚,从而使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迅速腾飞,人民的实际收入水平远远超过了中西部地区。
第四、农村内部收入问题
农村内部收入问题主要表现在:东西部农村收入差距扩大,平原地带与山区地带农村收入差距在扩大,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收入差距在扩大,特色农业与一般农业收入差距在扩大,技术型农业劳动者与普通型农业劳动者的收入差距在扩大,体格健壮的完全劳动者与弱能及弱势者的收入差距在扩大。
三、收入分配问题产生的原因
我国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下降和收入差距扩大,既有合理的因素,包括资源禀赋特征、经济体制转轨、发展的阶段性等原因;也有不合理的因素,包括对资源享有的初始不平等、行业或部门垄断、体制机制不健全、政策措施不完善等原因。
第一、政策因素导致的个人收入差距
改革开放后,我们首先提出“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并通过“两富”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这种政策指导下,我国率先在基础较好且具有开放区位优势的东南沿海地区实行了特殊的优惠政策,使得东南沿海聚集了国内外大量资本,从而加速了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扩大了地区之间特别是东西部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
第二、制度因素导致的个人收入差距
(一)、税收调节乏力。对个人收入最具有调节效力的是个人所得税,但从我国现行的税种结构来看,由于个人所得税不占主导地位,公民个人纳税的意识还比较淡薄,个人收入特别是无行收入难以查实,使得个人所得税在收入调节方面的作用也大打折扣;消费税对个人的收入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从消费税设计来看,范围偏窄,把本应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的个别高档娱乐消费行为,如保龄球、歌舞厅、高尔夫球等价高利大的行业未列其中;遗产和赠与税在调节个人收入方面有其特殊作用,但我国目前还未开征。
(二)、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社会保障制度实施时间短,资金来源严重不足,致使全社会范围内的有效保障力不从心,影响了社会公平的实现。
(三)、分配制度不规范。我们在经济转轨时期,收入分配基本上处于一种无序失控状态,缺乏行之有效的制度约束。
(四)、政府职能“缺位”。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不足,存在拖欠工资、随意增加工作外补贴等不规范的分配行为,也引发了不同群体、不同地区人的心态不平衡。
第三、体制因素导致的个人收入差距
一是竞争机会的不均等造成了收入差距的拉大。一些个体或群体凭借在计划经济时代占据的有利优势或特权,在市场经济放开搞活的条件下捷足先登,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聚敛了大量的财富。
二是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自行“创收”的存在造成了收入差距的拉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放权让利、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对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自行“创收”现象基本上是持宽容和默认的态度,使得一些单位通过各种合法或非法的途径,尽可能多地攫取收入并将其所获得收入的一部分分配给其职工。
三是行业的垄断性经营造成了收入差距的拉大。垄断经营的行为,在极力维护垄断经营地位的同时,把其所获垄断租金的一部分以各种形式分配给自己的职工,这既不利于行业服务质量和经营效率的提高,也促使不同行业之间人们收入差距的拉大。
四是地方保护、地区封锁造成了收入差距的拉大。地区保护、地区封锁不仅与建立统一大市场的要求不相容,也违反了市场经济自身的运行规则,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不同地区之间人们收入差距的拉大。
第四、非法性因素导致的个人收入差距
关于收入差距拉大的非法性原因在我国目前主要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灰色经济”,主要是指未经工商登记,逃避纳税的个体经济,如没有营业执照的小商小贩、家居装修、私房建筑等。
第二种是“黑色经济”,主要是指抗法抗税的犯罪经济,包括走私、贩毒、洗钱、制假、色情业、人口贩卖、坑蒙拐骗等。
第三种是“腐败经济”,主要是指以权谋私,权钱交易。不合法的高收入会带来反面的示范作用,非法经营、寻租活动带来的高收入会严重挫伤合法经营者的生产经济性,破坏人们的守法经营的理念,诱使更多的人从事非法经营活动或通过拉关系、走后门、疏通、行贿等寻租活动来增加个人收入,这既阻碍了市场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也加剧了收入分配的不公平。
四、完善我国分配制度的建议 总体上看,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既是一项紧迫的、现实的任务,又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这项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提到经济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推动多方面改革入手,从促进起点公平、机会公平和结果公平多个环节入手,进行系统的部署和安排,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进入互相促进、良性互动的轨道。
第一、从促进形成合理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要求出发,对财税体制进行全面评估,确定新一轮改革重点。
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是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经过长期努力,我们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对这一比重及其变化趋势是否合理,我们也应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做出明确判断,用以指导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当前初次分配有向政府倾斜的趋势,生产税净额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在再分配中,政府从经常转移中获得的收入税和社会保险缴款等增长快于社会补助支出;在政府的支出结构中,也存在偏重生产性投资的问题,对收入的调节作用相对弱化。从收入分配格局的角度看,下一步财政体制改革的重点,要通过完善体制机制,避免财政收入增长挤压居民收入增长空间,解决政府转移支付和社会保障支出不足影响居民消费倾向的问题。
第二、以缩小城乡差距为重点,发挥城镇化在缩小收入差距和促进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
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进程。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消除人为设置的制度障碍已经刻不容缓。否则,城镇化就会异化为简单的城镇扩大,以及对农村资源的进一步挤占,强化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妨碍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我们要在推动城镇化方面制定系统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政策措施,不仅要做到公共投入和公共服务真正向“三农”倾斜,加快农村各项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而且要加快探索完善农村宅基地置换、土地自愿有偿合理流转的办法,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进城务工人员的平等就业制度,包括就业机会平等、获得劳动报酬权利平等、享受社区公共资源权利平等,让农民工逐步成为稳定的城镇居民。
第三、在初次分配中兼顾效率与公平,让各种要素遵循市场原则取得收益,并加强对不合理因素的调节。
一是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制度。完善工资宏观调控指导体系,充分发挥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行业人工成本信息的调节作用。逐步在各类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健全并落实最低工资制度,完善劳动定额管理体制。二是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调控。通过市场准入引入新的竞争因素,不断弱化垄断性经营力量,创造平等竞争环境。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和垄断行业特别收益金制度。加强对垄断行业单位内部收入分配的制度约束,严格实行工资总额控制制度,确定经营者与职工收入的合理比例,实施职工收入水平调控办法。加强对垄断行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管理。三是完善资源产品定价机制。加快建立健全土地、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进一步推进市场化,规范交易行为,保障所有者权益,限制各种不合理的高收入。
第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公共服务领域的机会公平问题。
主要包括:(1)受教育机会的公平。这是最大的、起点性的公平。提高全民族受教育水平,是缩小收入差距的根本途径。政府要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特别是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的力度;保障不同家庭的孩子有公平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要向困难群体倾斜。(2)就业机会的公平。让人口自由流动,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打破城乡、地区以及所有制等方面的市场分割,让劳动者在平等竞争中得到合理的报酬,并以过程公平促进劳动者发展机会的公平。(3)享受基本医疗服务和社会保障机会的公平。这是人人都应该享有的最基本的公共服务,是结果公平的重要体现。要重点加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着力解决社会保障待遇差别过大的问题,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尽早实现贫困标准的国际接轨。
第五、加强收入分配监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收入分配调节工作机制。
完善职工工资统计制度,建立全国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建立和完善高收入人群的收入申报制度,提高个人乃至家庭收入和财产的透明度。加强大额资金流动的金融监控,规范各种报酬的支付方式,逐步减少市场交易过程中现金支付的比例。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企业行为和行政权力,打击偷税逃税行为,坚决取缔各种非法收入。还应研究提出收入分配调节的阶段性工作目标,明确各级政府责任,建立收入分配调节的工作协调机制,统筹中长期规划安排,综合制定政策,加强检查落实。
五、结语
改革和完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市场型分配体制,也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组成部分,在对待和处理收入分配问题时,应在重视效率的前提下,重视分配的公平。而且分配的公平合理也有利于促进效率的提高,这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最终是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需要。应该说,合理且适度的收入差距是贯彻党和国家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重大方针的必然要求,对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事业的社会氛围,对放手让一切劳动、支持、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法人源泉充分涌流,加快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要看到,有效调控收入差距,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找许多方面付出不解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刘玉凤.现阶段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2006年04期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3]李俊生.新编财政学[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1998 [4]曾德盛.社会主义和谐视野下收入分配公平问题[J].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008
第四篇:我国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
我国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钢铁行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1我国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现装
我国钢铁行业经过近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在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钢铁工业资源利用率低、能源消耗大、污染较严重,受资源、能源、环境的制约越来越明显,因此,必须建立一种发展钢铁工业的新模式,实现资源与环境协调友好发展。循环经济通过“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效利用、低排放,资源、能源尽可能地循环利用,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我国钢铁工业实施循环经济是目前为止被认为是较好解决目前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源、能源、环境和交通等问题,是实现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途径。废钢铁是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尤其是电炉炼钢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原料,同时也是转炉钢中效果最好的冷却剂。为了不影响炼钢工艺流程的正常进行、确保成品钢件的质量,必须选用优质的废钢铁原料加入钢炉;亦即废钢铁必须满足一定的技术要求方可可作为原料使用。因此,在废钢铁入炉前,必须进行彻底分选、清洗等前期处理,使之符台不同用途对于废钢铁原料的技术标准。炼钢过程,主要是实现“五脱一化”,即脱碳、脱磷、脱硫、脱氧、脱气体夹杂和合金化。冶金工业对废钢废铁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比较详细的技术要求。2制约我国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2.1矿产资源是影响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钢铁生产的主要原燃料是铁矿石、废钢和焦炭、焦煤。(1)近几年来,特别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钢材需求量的急剧增加,铁矿资源消耗量大增,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凸现。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国产铁矿石进口铁矿石约占世界
海运贸易量的40%左右,我国对进口铁矿的依存度不断提高,己成为黑色金属矿产资源最大的消费国之一,对进口依赖很大。预计2020年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将达70%之间。近年来,中国钢企“含恨” 接受铁矿石价格上涨。(2)由于中国尚在工业化过程中,社会钢铁累计存量不多,废钢回收量相对较少。以废钢作为主要原料的电炉钢占全国钢总量的比重在17%左右,低于世界平均电炉钢比35%的水平。国内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不适应钢铁工业进一步发展要求的矛盾日益突出。
2.2电力、钢铁物流和水是影响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素
全国能源电力不足、运输的瓶颈制约、水资源短缺是制约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的基础因素。近10年来,我国钢铁工业能耗占全国能耗总量的9.15%~10.15%,物流运输效率低,也是制约我国钢铁业发展重要因素。港口和铁路运输不平衡,造成货物压港等。中国的水资源短缺,钢铁工业耗水占全国工业用水的#& 左右,是用水大户。吨钢耗新水8.03吨,远高于国际先进水平。
2.3环境保护是影响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钢铁企业对环境影响大,近年来我国工业烟尘的年排放量已达1600万吨左右,预计到2010年几乎要翻一倍,形成酸雨的二氧化硫排放也将增长一倍。据环境监测分析结果表明,烟尘是首要污染物,主要来自电力、钢铁、化工等工业企业的燃煤废气排放。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采取日趋严厉的环境保护政策,严格控制污染增长,保持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已是世界性趋势。这种趋势对产业结构将会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钢铁工业作为污染密集型行业,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冲击。环境的制约己成为发达国家钢铁工业发展延缓的重要原因。
3我国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3.1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要求
可持续发展基础有:大力提升产品质量,走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和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目前,我国钢铁工业技术开发创新和推广应用,需要关注以下十个方面的技术:
①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重点高炉矿渣技术和矿渣综合利用技术; ②水循环利用技术;
③对水、烟尘以及一些有害气体的无害化处理技术;
④能源回收利用技术,特别是二次能源回收;
⑤钢铁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新技术和企业管理信息化新技术; ⑥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技术;
⑦各工序节能、节水和系统节能、节水新技术及环境保护新技术; ⑧钢材及其制品的绿色设计技术;
⑨开发采用其它工业和社会的废弃物,变废为宝技术;
⑩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钢材新品种和新一代钢铁材料的先进制造技术等。
3.2可持续发展导向: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
由于中国钢铁工业发展面对铁矿石、焦炭和焦煤、电力、运力、水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制约条件,实现中国钢铁工业的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发展速度与制约条件的全面协调。为钢铁工业向可持续化方向发展提供全面、系统的环境保护指导,防止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偏离发展循环经济的本质,有利于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有利于钢铁企业间的比较和借鉴,也有利于我国钢铁工业发展更加针对性地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从总体上加速我国新型钢铁工业化进程。
4总结
通过积极推行焦化厂的清洁生产,我们深刻体会到:循环经济是知识经济、创新经济、高效经济、清洁经济,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经济,是实现焦化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当代企业家的历史责任; 钢铁企业高效清洁生产的难点在焦化工序,潜力在焦化工序,焦化厂完全可以成为钢铁企业的能源转化中心。只要转换视角,更新观念,坚持自主清洁生产技术开发,焦化企业清洁生产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钢铁企业循环经济的目标也就一定能够实现。
第五篇:我国城乡差距现状、成因及对策
区域经济作业
一、我国城乡差距现状
(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主要表现在:
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从基尼系数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程度严重失衡。
从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来看,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进一步拉大。
从恩格尔系数看,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差距很大。
(二)社会福利差距
城市居民享受的住房补贴、物价补贴等各种补贴,以及各种社会保险如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最低收入保障等,绝大多数农民都不能享受。
(三)城乡教育差距
1、教育经费投入不公。目前,我国教育投资主要以政府投资为主,在教育投资体制上一般以城市为主,以重点学校为主。这些城市的重点学校获得的教育经费最高,其次是一般城县的学校,一般农村的学校最低。
2、受教育机会存在差异。城乡居民受教育的机会不公平。重点大学的农村学生数量不断减少。
3、师资差异。农村学校教师普遍学历偏低,年龄偏大。年轻优秀教师流向条件更好的城市。
4、农民工子女享受教育不平等
(四)政府公共投入差距
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
二、城乡差距扩大的原因
(一)城乡之间的差距首先与城乡产业结构特性有关。
现在的农村虽然已经包含了多种产业,但从其收入来源看,农业收入占家庭经营纯收入的绝大部分。农业在其经济结构中的重要地位,是其与城市区别的一大特征。而农产品收入需求弹性小的特点,注定了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农业增长必然要慢于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国家提供的公共服务继续向城市倾斜
二元经济体制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作为二元经济体制象征的二元户籍制,是维护城乡利益格局的一项基本制度,它使城乡居民在身份待遇上存在一系列严重差别,加剧了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不平等。这些差别主要表现在:
1、经济层面。在所有制、流通、交换、税赋、收入分配、价格补贴等方面,在向城市重工业倾斜后,为使城市尽早实现现代化,又向城市全面倾斜;
2、社会层面。城市人享有的文化教育、劳动保护、就业帮助、交通、通讯、医疗卫生、福利补贴、养老保险、社会保障及国家提供的公共服务等,对绝大部
分农民来说可望不可及,土地是农民唯一的生活与生存保障。
(三)城乡隔离是城乡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
我国城乡差距的扩大,不仅在物质基础上有差距,最主要的是城乡间人口流动的限制,使城市人均的资源总量快速增加,而农村人均资源很难增长。一方面是产业不断地向城市聚集,各种物质和文化成果向城市聚集,而另一方面人口向城市的聚集被严格控制,城乡之间人均经济和文化成果的占有差距就不可避免地要扩大。
三、解决方案: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一)统一城乡税制,加强对农业、农民和农村的财政扶持
1.统一城乡税制。
2.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纳入各级财政负担的范围,完善农村公共财政体制。
3.完善财政支持农业政策。
4.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
(二)解决好农村发展资金的制度性流失问题
1.缩小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提高农业生产的收益率。
2.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立真正情系“三农”的金融服务体系。
3.对现行农村征地制度进行改革,加强立法,引入市场机制,适当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切实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生活保障问题。
(三)消除“城乡分治”的体制和政策障碍,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型城乡关系
(四)建立与国情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五)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农民增收途径
(六)推行以吸纳农民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化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