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陕西省免费师范生政策
陕西省关于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实施办法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办、财政部关于印发《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实施办法》的通知(教师〔2010〕2号)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贯彻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意见的通知》(陕政办发〔2007〕140号)精神,确保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校任教,现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组织机构
陕西省籍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由省政府统筹,省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编办、财政厅等部门组成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并实施就业方案,落实保障措施,确保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校任教。
省教育厅牵头并负责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指导、落实工作岗位、办理接收和派遣手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办理免费师范毕业生人事接转工作;编办负责落实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校任教编制;财政厅负责协调免费师范生有关经费方面问题。
二、编制
按照国办发〔2007〕34号文件规定,有关部门要统筹规划,做好接收免费师范生的各项工作,切实为每一位毕业生安排落实任教学校和岗位。省教育厅要统一掌握本地区中小学校教师岗位需求情况,会同机构编制部门在核定的中小学校教师编制定额内,提前安排接收免费师范毕业生编制计划。各市应首先用自然减员空缺编制指标或采取先进后出的办法安排免费师范毕业生,必要时可设立专项周转编制,确保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校任教有编有岗。
三、就业
(一)就业原则
免费师范毕业生取得教师资格后,由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编办、财政厅下达就业方案,按照国办发〔2007〕34号文件和《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书》(以下简称“教育协议”)规定就业。免费师范毕业生一般回生源省内中小学校任教,履行国家义务。免费师范毕业生在中小学校服务期限为10年,鼓励毕业生到农村和乡镇及我省艰苦边远地区中小学校任教。
(二)就业途径
免费师范毕业生不参加各类形式的事业单位招考,通过以下方式与中小学校进行
双向选择,签订《免费师范生就业协议书》(以下简称“就业协议”),列入免费师范生编制计划并按就业协议发放《就业报到证》:
1.在省内或跨省区自行选择中小学校,但须经师范大学同意,生源省区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2.在省教育厅组织的就业招聘会或经省教育厅同意由学校组织的就业招聘会上选择中小学校;
3.在省教育厅公布的免费师范生岗位需求计划范围内选择中小学校;
4.未签订就业协议的免费师范毕业生,派遣前由省教育厅在省内协调安排;仍未落实岗位的,派遣回生源所在市教育行政部门,由其会同有关部门统筹安排。
(三)就业信息
免费师范毕业生岗位需求信息由省教育厅牵头统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编办、财政厅参与。各市教育行政部门会同人社部门于每年12月15日前申报当地中小学校用人计划,次年元月上旬陆续在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陕西高校毕业生就业网及陕西师范大学就业网站上发布中小学校教师岗位需求信息。
(四)跨省就业
1.陕西生源到外省就业: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毕业生,可在毕业前一年的9月1日至毕业当年的4月30日提出申请,填写《免费师范生跨省区就业申请表》(下载地址:陕西师范大学学生就业网“下载专区”,网址:http://job.snnu.edu.cn),经用人单位、主管部门及跨入省区教育行政部门签署意见,师范大学、省教育厅同意,可依此签订就业协议。
(1)到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任教的;
(2)上学期间家庭搬迁至高考生源地以外省区的(有迁入地户籍管理部门出具的证明);
(3)省内安排就业岗位困难的;
(4)在校期间表现优秀的(具体比例和审批条件由培养学校与省教育厅商定)。
2.外省生源来陕就业: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毕业生,可在毕业前一年的9月1日至毕业当年的4月30
日提出申请,填写《免费师范生跨省区就业申请表》,经用人单位及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师范大学同意、省教育厅批准,可依此签订就业协议。
(1)到省内边远贫困地区任教的;
(2)上学期间家庭搬迁至陕西境内的(有迁入地户籍管理部门出具的证明)。
(五)到县级以上中小学校就业
1.到县级以上地区中小学校就业的免费师范毕业生,由各市教育局结合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安排到农村中小学校任教服务二年。免费师范毕业生在农村中小学校任教服务期间仍然享受派出学校原工资福利待遇。地方政府和农村学校要为免费师范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提供周转住房等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
2.经批准,选择去中职、民办或其它无国家事业编制的中小学校就业的毕业生,由学校所在地人才交流中心负责免费师范毕业生的人事代理。若就业单位在县级以上城市,必须按规定履行到农村中小学校任教服务两年的义务,且用人单位须定期向教育厅报告其服务情况。
(六)合理流动
免费师范毕业生在教育协议规定任教服务期内,可在学校之间合理流动或从事教育管理工作,具体由各市教育和人事行政部门根据相关规定办理。
(七)违约
1.免费师范毕业生毕业前不履行教育协议的,视为违约。毕业生须填写《免费师范生违约申请表》(下载地址:陕西师范大学学生就业网“下载专区”,网址:http://job.snnu.edu.cn),按规定退还已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并缴纳违约金。省教育厅负责免费师范毕业生的违约管理,受理免费教育费用和违约金;
2.违约申请时间为毕业前一年的9月1日至毕业当年的4月30日;
3.已办理违约手续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参照其他统招毕业生办理就业手续;
4.已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并在服务期内需要申请违约的,须填写《免费师范毕业生违约申请表》,具体申请时间及流程参照省教育厅相关规定办理。
(八)休学与协议终止
免费师范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师范大学同意、省教育厅核准,领导小组审批,办理休学或协议终止:
1.在校学习期间,经师范大学指定的二级甲等(含)以上医院认定,因身体原
因不能完成学业;
2.免费师范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或教育协议规定服务期内,因身体原因,经师范大学或市教育局指定的体检医院确认,不宜从事教师职业。
以上医院诊断结果须经省教育厅指定更高一级医院进行复查。
(九)协议解除
免费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学校有权解除协议,学生不再继续享受师范生免费教育,且须在学籍取消之日起一个月内一次性退还已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
1.因触犯刑律或违反校纪被开除学籍;
2.自动放弃学籍;
3.肄业或结业。
(十)关系签转与改派
1.毕业前通过双向选择签订就业协议的免费师范毕业生,由培养学校直接派遣至中小学校所在市教育行政部门,户口档案随转;
2.毕业前未签订就业协议的免费师范毕业生,户口档案迁转至生源所在市教育行政部门;
3.外省生源毕业生来陕就业的,由培养学校直接派遣至中小学校所在市教育行政部门,户口档案随转,由相关部门做好接收工作;
4.毕业生派遣后二年内,可在免费师范生就业政策规定范围内根据改派规定办理改派一次。
(十一)相关要求
1.各市、用人单位要本着“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认真做好免费师范毕业生的招聘、接收、安置工作;
2.没有完成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计划的市,各市不得进行非免费师范生的考试录用工作。
四、师范大学职责
(一)做好免费师范生毕业教育、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工作,引导免费师范毕业
生坚定教师职业信念,鼓励免费师范毕业生到基层乡镇任教,教育免费师范毕业生立志于长期从教、终身从教,诚信履约;
(二)根据学校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部署,依法做好免费师范毕业生教师资格认定工作;
(三)在每年9月30日之前将免费师范毕业生信息送达省教育厅,并配合做好就业工作。
五、工作考核
省教育厅负责省内免费师范毕业生的履约管理,省、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都要建立诚信档案。免费师范毕业生到岗后,与县(区)教育局签订《免费师范生工作考核协议书》,毕业生工作表现及流动等情况均须记入诚信档案。市、县(区)每年要对免费师范生工作情况进行考核。
六、督查机制
省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编办、财政厅按照各自分工建立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督查机制,每年进行检查并采取适当方式公布结果。对于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落实不力的,将酌情调整各市用人编制,取消接收其他毕业生计划。
七、本《办法》适用于陕西生源或经批准允许在陕西就业的其他省份生源的免费师范毕业生,由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第二篇:免费师范生政策评析(定稿)
对“免费师范生政策”评价分析
国务院决定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采取这一重大举措,就是要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就是要培养大批优秀的教师;就是要提倡教育家办学,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现就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从2007年秋季入学的新生起,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要通过部属师范大学的试点,积累经验,建立制度,为培养造就大批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基础。
二、免费教育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安排。
三、部属师范大学师范专业实行提前批次录取,择优选拔热爱教育事业,有志于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优秀高中毕业生。
四、免费师范生入学前与学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十年以上。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应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二年。国家鼓励免费师范毕业生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免费师范毕业生未按协议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的,要按规定退还已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并缴纳违约金。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履约管理,并建立免费师范生的诚信档案。确有特殊原因不能履行协议的,需报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五、免费师范毕业生一般回生源所在省份中小学任教。有关省级政府要统筹规划,做好接收免费师范毕业生的各项工作,确保每一位到中小学校任教的免费师范毕业生有编有岗;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用人学校与毕业生在需求岗位范围内进行双向选择,切实为每一位毕业生安排落实任教学校。各地应先用自然减员编制指标或采取先进后出的办法安排免费师范毕业生,必要时接收地省级政府可设立专项周转编制。
免费师范毕业生在协议规定服务期内,可在学校间流动或从事教育管理工作。
六、有志从教并符合条件的非师范专业优秀学生,在入学二年内,可在教育部和学校核定的计划内转入师范专业,并由学校按标准返还学费、住宿费,补发生活费补助。免费师范生可按照学校规定在师范专业范围内进行二次专业选择。
七、免费师范生毕业前及在协议规定服务期内,一般不得报考脱产研究生。
免费师范毕业生经考核符合要求的,可录取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职学习专业课程,任教考核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的,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八、部属师范大学要抓住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的良好机遇,围绕培养造就优秀教师和教育家的目标,大力推进教师教育改革,特别要根据基础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的要求,精心制订教育培养方案。要安排名师给免费师范生授课,选派高水平教师担任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建立师范生培养导师制度。按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要求,加强师范生师德教育。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完善师范生在校期间到中小学实习半年的制度。要通过培养教育,使学生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热爱教育事业,具有长期从教的职业理想,为将来成为优秀教师和教育专家打下牢固的根基。
九、要把培养优秀中小学教师的工作作为评价师范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对在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工作中做出积极贡献的部属师范大学给予政策倾斜,进一步加大对师范教育的支持力度。
十、各有关地区、部门和学校要深刻认识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切实负起责任,扎实工作,保证这项重大举措的顺利实施。各级政府要采取有力措施,对长期从事中小学教育的免费师范毕业生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支持。中央财政对接收免费师范毕业生的中西部地区给予一定的支持。地方政府和农村学校要为免费师范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服务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和周转住房。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中央编办应根据本办法,结合各地实际,细化实施办法,把师范生免费教育各环节各方面的工作抓紧抓实抓好。分析:
不难看出国家在制定免费师范生政策之初时处于为国家基础教育事业培养优秀人才奠定优良基础为初衷的,国家也是花了大力气大代价来吸引高中应届毕业生往届毕业生报考免费师范生。例如将免费师范生定为提前录取、免除考生大学期间的学费住宿费并对生活费给予一定的补贴、保证毕业一人一岗、接受非免费师范专业学生的二次选择等等,在当下这个大学生毕业就业率偏低的社会背景下无疑是一个诱人的优惠。但是政策中又提到希望选取的是热爱教育事业有志于终身从事教育事业的优秀学生,如何鉴别一名学生是否热爱教育事业这就很难了。并且由于毕业后必须回生源所在地就职造成欠发达地区考生对于就业情况的不满意,还有就是由于必须回生源所在地给学生的生活其实也带来一定的影响,例如恋爱问题,在对异性的选择的余地就很小。还有,如果以后不想回生源所在地就必须缴纳违约金,还要计入诚信档案,计入诚信档这一条案是否太不人性化,因为一旦计入诚信档案,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是很受影响的,尤其在国内。总的来
说关键就在于师范生免费政策实行的是师范生定向培养模式。教师职业的提前预订对于国家和个体都存在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教育投入的低效率风险。对国家来说,免费师范生的选拔以学生成绩和学生自主意愿为主,由于相关信息获取成本较高和缺少更有效的选拔机制,目标群体对于教师职业的适合性无法得到保障。对于目标群体来说,由于生涯规划的缺失和职业信息掌握的有限性,导致目标群体对教师职业及其工作认识不足,进而造成职后无法胜任或力不从心的状况,同时由于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对教师退出的惩罚性规定,将导致免费师范生的勉强留任和应对,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及国家对免费师范教育投入的低效。为了使得政策得到更好的实行跟高效的实行必须加强对于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宣传和解读,使得每一位考生在报考前都有一个详细细致的了解最终达到国家对于教师队伍培养的目的。
总是纸上谈兵也没有用,2011年的到来也是免费师范生政策实施以来第一届毕业生毕业的一年,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好坏利弊还是要看看第一届毕业生的工作情况,看看他们对现在的工作岗位是否满意。第一届毕业生的毕业可能才能真正反映出政策的一些情况,反过来第一届毕业生对政策的影响也体现了出来,如果第一届毕业生对现在的工作岗位和生活水平都不是很满意,以后报考的人数可能会有所减少。国家还应在这一方面做出努力。
程纯洁10101550136
第三篇:免费师范生政策讨论
最近流行讨论免费师范生政策。这是一个比较不错的话题,而且在数年前该政策出台之前就应该讨论的,现在再讨论其实晚了些,不过毕竟依然有讨论的价值。当然,透过这些争论,让我感到失望的不是这个政策如何如何,而是大家在这场讨论中的互相攻击挖苦,冷嘲热讽,完全缺乏“师范”二字应该具有的风度和宽容。下面我简单谈谈自己对这个政策的看法。
1从师范教育发展历史来看,大约十年前吧,我们开始了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转型。当时关于这方面的讨论很多,基本认为师范教育已经是一个过时的概念,应该用新的教师教育的概念去取代它。从制度上,我们也进行了一系列尝试:比如1999年开始师范生收费,2002年全额收费,取消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在收费上的差别;北师大进行“4加2”教师教育改革,淡化本科阶段的师范教育概念,而把培养师资提升到硕士层次来做;等等。这些措施都是从制度上配合这一历史趋势的发展。
就这一点来看,重提师范教育,重新提免费师范生,本身就是在走回头路,说它倒退是不为过的。关于这方面的讨论,有兴趣的人可以仔细研究一下2002年到2004年之间的《高等师范教育研究》(后来改成《教师教育研究》,改名的原因,显而易见)。
2北师大在这个政策中的角色其实也有些尴尬。一方面,是我们在努力倡导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比如弱化师范概念,开始新的教师教育的尝试;一方面师大却又在重提“免费师范生教育”,这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现在师大培养教师存在两轨:一轨是前些年我们进行的教师教育改革实验的产品,即原来的教育学院的4加2硕士;一轨就是现在的免费师范生。一个属于改革后的新模式,一个属于旧模式。我不知道究竟我们自己是如何处理这对矛盾的。
3从一个大学的发展来看,我也认为过多关注师范教育对北师大的发展是不利的。北师大在2002年提出自己的目标是建设综合性、有特色、研究型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但如果把自己的精力过多地放在培养师范生上,这对北师大的组织目标来说不是好事。有一点蓬头锥子说的是对的,我愿意用我自己的话把这个观点重新表述一下:一个大学未来的发展和它的毕业生的职业去向有很大关系。如果师大相当规模的本科生未来职业流向都是西部地区的中小学教师的话(虽然我们有非师范专业),这无疑是把师大当成了未来的教师职业培训所,与师大数年前提出的奋斗目标就南辕北辙了。
4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北师大从来没有放弃过培养中小学教师的目标。在免费师范生重新开始实施之前,我们同样也在培养中小学教师,比如各个专业院系的本科生,以及教育学院的4加2硕士。只是我们更愿意把培养中小学教师整合到新的教师教育概念里边,这从长远历史趋势来看是十分必须的。而作为教育学科排行老大的北师大,在引领这一历史潮流中无疑发挥重要作用。重提免费师范生,实际上是对我们多年来教师教育改革成果的一大打击。
5作为一个政府政策,我想它最多能起到的就是象征和示范作用。也就是说,它更多地体现了一种政府对师范教育的重视。或者换一个不客气的词来说叫作秀。它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完成政策目标呢?现在中西部地区还有数十万民办教师没有解决编制问题,依然为生计问题奔忙,没有合法身份,没有生活保障,上访无门而且还遭受到更为恶劣的待遇(我建议大家去看看相关报道);还有无数学校没有自己的校舍和课桌;等等。如果我们不切实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不切实提高教师待遇,不切实解决那么多民办教师的身份问题,又怎么能提高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又怎么能改变落后地区的教育面貌。仅凭这些免费师范生,我想能提
到的作用相当有限。
6从职业素质的培养来看,我对师大在这方面的表现表示谨慎的怀疑。和老一辈的人交流,谈到师范生的素质时,很多人都认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等师范学校做得最好。中师院校对师范生的培养确实是以职业为导向的,比如学生要学好普通话,要练好钢笔字粉笔字,要学习如何掌握课堂节奏,如何与学生交流;等等。这些才是一个好的中小学教师具有的素质。而作为研究型大学的北师大,在培养时其实还是研究导向的,它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培养一个教师的基本功,这是一个问题。
7也许对免费师范生来言,好处就是有一个进入优秀高校就读的机会。但从长远来看,它对这些学生的职业,态度,人生价值观等方面影响如何呢?我只能说,我不知道。我希望是一个乐观的结局。
第四篇:黑龙江省免费师范生就业政策
各市(行署)教育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编办财政局:
首届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将于2011年暑期毕业,为做好我省生源免费师范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国办发【2007】34 号和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办、财政部关于印发《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实施办法》的通知(教师[2 01O]2)号精神,省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编办、财政厅共同制定了《黑龙江省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黑龙江省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办法
为做好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国办发
【2007】34号)和《教育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央编办 财政部关于印发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实施办法的通知》(教师【2010】2号)确保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黑龙江省生源的免费师范毕业生(以下简称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特制定如下实施办法。
一、切实加强对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
按照国家要求、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由省政府统筹,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编办、财政部门分工负责,统筹指导免费师范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省教育厅牵头负责制定就业方案、落实工作岗位、开展就业指导、办理派遣和接收工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免费师范生毕业生人事接转工作;省编办负责落实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的编制;省财政厅负责督促落实相关经费。各市、县(市、区)政府和有关部门也要按此责任分工组成相应的工作协调机构,制定和实施本地免费师范毕业生具体就业方案。
二、落实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所需进人计划和编制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掌握我省中小学教师岗位需求情况,会同机构编制部门在核定的中小学教师编制总额内,提前安排接收好免费师范毕业生编制计划。
各级编制部门要根据省教育厅提供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实际毕业人数、落实的工作岗位等相关信息,为免费师范生毕业生办理接收和落编等相关手续。市、县(市)要将当地中小学自然减员空出的编制用于接收免费师范毕业生或采取先进后出的办法优先安排当年免费师范生就业,确保免费师范毕业生有编有岗。
三、确保免费师范毕业生全部就业,免费师范生毕业生按协议就业或安排到政府举办的中小学校任教,履行国家义务。
省教育厅根据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提供的免费师范毕业生信息,积极组织各市、县(市)教育局申报用于接收免费师范毕业生的教师岗位需求计划,委托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等单位,通过适当形式组织供需见面活动,由用人单位与免费师范毕业生进行双向选择,签订就业协议。对于没有签订就业协议的,省教育厅将统一派回生源地教育局,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国家和我省关于免费师范毕业生的相关政策,于每年秋季开学前统筹安排到师资紧缺的辖区内中小学任教。
四、积极做好免费师范毕业生派遣工作
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报到证由省教育厅统一办理。毕业前通过双向选择已签订就业协议书的,由培养学校在每年6月30日前将名单反馈省教厅,其档案户口等由培养学校直接迁转
至用人单位所在地户籍部门;毕业前未签订就业协议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其档案、户口等在7月底前由培养学校直接迁转至生源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及户籍部门。确有特殊情况要求跨省区任教的。需经学校审核、由省教育厅批准。
五、加强免费师范生的履约管理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免费师范毕业生要严格履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书》。免费师范毕业生在协议规定任期内可在学校之间流动或从事教育管理工作。在协议规定的服务期内,一般不得报考脱产研究生。未能履行协议的毕业生,要按照规定退还已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并缴纳违约金,并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免费教育费用为4年修读期间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补助费三项之和,按国家实际实行的免费教育费用标准计算。毕业后未按协议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的,应在违约处理决定公布后1个月内,一次性向省教育厅退还所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并缴纳该费用50%的违约金。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未满十年且未经省教育厅同意的,在离开教育岗位之日,按不足服务年限(包括离开当年)每年10%的比例一次性向省教育厅退还所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并缴纳50%的违约金。以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未履行协议的免费师范毕业生,由培养学校取消学籍。省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免费师范生的履约行为管理,并建立免费师范生的诚信状况电子档案,公布违约记录,并记入人事档案。退还的违约金,上缴省教育厅后,再集中上缴省财政厅。
六、免费师范生毕业生要履行支教任务
鼓励免费师范毕业生到边远贫困和农村中小学任教,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由当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结合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安排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两年。免费师范生毕业生在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间仍然享受派出学校原工资福利待遇。地方政府和农村学校要为免费师范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服务提供周转住房等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支教服务期间,绩效考核为称职及以上等次的免费师范生毕业生,方可回到原派出学校。
七、加强免费师范毕业生的培养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教师【2010】3号)规定,免费师范生毕业生任教满一学期后,可申请免试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经任教学校考核合格,部属师范大学根据工作考核结果、本科学习成绩和综合表现考核录取为教育硕士研究生,在职学习、任教考核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的,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证书,任教学校要对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学位的学生给予支持。
八、建立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督查机制
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的重大战略意义,高度重视,密切配合,精心组织,认真做好本地区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确保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更好地发挥师范生免费教育的示范性作用,培养造就一大批优秀中小学教师。省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编办、财政厅要建立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督查机制,每年进行检查并采取适当方式公布结果,对于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落实不力的地方,将进行通报批评。
第五篇:陕西省计划生育政策
陕西省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确认条件的政策性解释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和国家人口计生委、财政部下发的关于开展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的有关文件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口计生委省财政厅关于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陕政办发〔2005〕63号)精神,现就全省开展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奖扶对象确认条件的政策作出具体解释。
一、基本条件:
根据国务院文件规定,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应同时符合以下四个条件:
(一)本人及配偶均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
(二)1973年以来没有违反国家和我省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生育;
(三)现存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
(四)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年满60周岁。
二、关于四项基本条件具体应用中的政策解释
根据国家人口计生委有关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文件和我省地方性计划生育法规政策的规定,对国家规定的奖励扶助的四项基本条件的具体应用和界定作如下解释:
(一)、本人及配偶均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
1、“本人及配偶”指现夫妻,包括1986年3月15日《婚姻登记办法》实施前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认定为事实婚姻的夫妻。“农村居民户口”指现户口登记地在村委会,有承包责任田,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
2、丧偶或离异现无配偶的,以本人户口是否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进行界定。
3、以上规定不包括口袋户、户口待落定、没有户口的人。
4、符合奖励扶助条件,但触犯刑律,正在服刑的人员,本人户口已被所在村注销,按无户口人员对待,不在奖励扶助范围。
(二)、1973年以来没有违反国家和我省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生育 5、1981年4月30日以前生育的(包括1973年以前的生育行为),以我省首次出台的计划生育政策规定《陕西省计划生育工作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陕革发〔1979〕101号)规定的生育政策为依据界定。6、1981年5月1日至1986年7月30日生育的,以《陕西省计划生育暂行条例》(1981年4月30日陕西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5月1日公布施行)规定的生育政策为依据。7、1986年7月31日至1991年3月2日生育的,以《陕西省计划生育条例》(1986年7月25日陕西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7月31日公布施行)规定的生育政策为依据。8、1991年3月3日至1997年8月1日生育的,以《陕西省计划生育条例》(1991年3月3日陕西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规定的生育政策为依据。9、1997年8月2日至2002年9月28日生育的,以《陕西省计划生育条例》(1997年8月2日陕西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修正)规定的生育政策为依据。10、2002年9月29日以后生育的,以《陕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02年9月29日陕西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规定的生育政策为依据。11、1981年4月30日之前生育两个子女的不考虑间隔;1981年5月1日以后生育的,生育间隔不少于四年。
(三)、现存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子女已死亡现无子女
12、符合法规、规章或政策性文件规定只生育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
13、符合法规、规章或政策性文件规定只生育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死亡,现无子女的夫妻。
14、夫妻双方曾生育两个及两个以上子女,但其生育时均未违反当时的计划生育法规、规章和政策性文件规定,现存活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
15、再婚夫妻双方均未违反计划生育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生育,再婚前后生育子女的现存数合并计算只有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的夫妻。但再婚前双方各生育一个孩子的独生子女父母,再婚后未生育的,可不合并计算子女数,保留其身份不变。
16、送他人收养的生育子女,计入其曾生育子女数和现存子女数。
17、孩子出生后被遗弃或去向不明,未经人民法院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的子女,计入现存子女数。
18、合法收养子女后,与曾生育子女数合计为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者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均已死亡现无子女的夫妻。
19、奖励扶助对象不包括双方均未生育的夫妻。
20、生育双胞胎、多胞胎的,以子女的个数计算子女数量。
(四)、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年满60周岁 21、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当年满60岁的,为当年的奖励扶助对象。奖励扶助对象年龄的认定以其本人身份证的出生时间为准,对于从未办理过身份证的,则以户口簿登记的出生时间为准。
三、其他:
22、各地在奖励扶助工作实际执行过程中对有关规定和问题难以确定的,由各市计生局汇总情况后,向省人口计生委书面请示,由省人口计生委书面批复后执行。
23、陕西省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具体政策由陕西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解释。
24、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