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层党建的创新
基层党建创新的三大亮点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层党建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工程。新形势下,各地党组织在党建创新领域作了一系列新探索,依托新技术实现了党建形式多样化,建立了城乡统筹的党建新格局,多层面创先争优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等,为党的建设增添了活力与光彩。
一、依托新技术 创新党建形态
新技术党建形态层出不穷
将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导入基层党务管理,是提高基层党务工作质量和效率,推进党员人性化、精确化管理,适应形势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不少基层党组织顺应时代潮流,将互联网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于传统党建活动中,各种依托新技术的党建创新在基层层出不穷。
二、创先争优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创先争优”是党的建设的“助推器”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就是要我们的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带头做出表率。“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党员干部首先要认真地正视自己,大胆地解剖自己,实事求是地发现问题和不足,一丝不苟地纠正和弥补,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树立起律已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风气来。
三、资源共享 统筹城乡党建发展
积极探索“开放式”党建新机制
许多地方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统筹党建资源,探索“开放式”基层党建新机制,打破地域、时空的界限和党组织间的壁垒,促进各种要素间的流动,有利于激发党组织的活力,初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的基层大党建格局。
展开文章:
网络不应成党建“盲区” 中共基层党员期待党建创新
一、新技术党建新形态
将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导入基层党务管理,是提高基层党务工作质量和效率,推进党员人性化、精确化管理,适应形势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
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技术进步,已给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带来超乎想象的深刻变化。
这种影响力同样体现在党的建设之中。《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近期在沪渝苏皖等地采访时了解到,不少基层党组织顺应时代潮流,将互联网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于传统党建活动中,各种依托新技术的党建创新在基层层出不穷。
随着3G等技术的应用,互联网、移动电话、电脑等在全社会的普及和应用会进一步升级。多位受访的基层党员干部认为,今后党的建设和新技术的融合“共生”度,将进一步增强。如何看待和把握这一新趋势,既是新时期党建面临的一个新挑战,更是一个重要的新机遇。
二、社会新动态党建新形态
综合采访调研情况看,近年来基层党建工作主要面临三大社会新变化:
一是流动党员增多,管理不便的问题。这给党员的教育管理、基层党组织的设置等带来了许多新问题。二是网络阵地拓展,网上引导难度加大的问题。我国网民数、宽带网民数、国家CN域名数三项指标稳居世界第一。我国手机上网已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网络接入方式。沪渝苏皖等地受访的基层党员干部反映:网络阵地不应成为党建工作的“真空”或“盲区”,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建设互联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是党建工作面临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重大课题。
三是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党务工作如何运用的问题。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逐渐完善,信息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多位基层干部对本刊记者说,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部分地区党务管理却仍采用非常传统的手段开展工作,效率和质量较低。
社会在变,党建的形式也在变。本刊记者在采访时发现,不少地区基层组织党建手段呈现出明显的多样化趋势:在保有和进一步强化传统党建手段的同时,网络、手机等成为党建新手段。
记者所到之处的各级党组织几乎都建立了相关网站,利用互联网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发布党建信息等;安徽省的一些单位建立了“网络党校”,给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网上党课教育;江苏省的一些地区充分利用网络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和服务;重庆市的部分基层党委则利用网络和基层党员互动,实施“网络开放式党建”。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网络党建的探索更为大胆,少数单位甚至试行了“网上表决”:让党员通过网络进行某项党内事务的表决。
手机同样成为了基层党建的一个新手段。重庆市有的地区为党员配备“党建手机卡”,每天定时发送党建手机报。江苏省有的地区还创建“手机党支部”,利用手机为支部党员提供党务服务。
基层利用新技术参与党建工作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宣传部长蒋家平认为,“一是发布信息。利用新技术发布党的信息,最典型的就是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等。二是进行培训。利用新技术进行党员培训,如网络党校等。三是提供服务。利用新技术为党员提供某种服务,如流动党员管理等。四是利用新技术搭建组织和党员间的互动新平台,如手机党支部、网上表决等。”
三、基层党员期待党建创新
据本刊记者了解,多数党员对基层组织采取新技术手段进行党建活动持接受态度。安徽省池州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欧阳振家分析说,“党员越来越年轻化、知识化,新技术党建手段的应用就会越广泛、越普及,也会越来越被广大党员所认可和接受。”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党员的自主性、流动性、分散性明显增强,党员思想更加活跃”,重庆市大渡口区区委书记刘本荣说,“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统一开放的党务工作平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生党员、博士生赖凯对本刊记者说,“党组织利用网络和学生党员进行沟通,会让年轻党员产生亲切感,迅速拉近与党组织的距离,因为这证明了党对社会新事物的接受认可和灵活应用,展现了党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改进、充满活力的党。”
江苏省淮安市市委副书记俞军认为,随着社会的变迁,生活和工作节奏的逐步加快,利用网络等“非直接接触式”的党建新手段,可有效提高党建工作的效率,也更加贴近群众生活,增强党员群众对党建活动的认可和接受程度。
本刊记者在沪渝苏皖等地采访时,了解到有部分基层党员感觉受党召唤的机会过少。江苏省的一些有数十年党龄的老党员对记者说,现在除了接到开会通知,几乎不会接到党交给的任务。
一些年轻的党员同样有被“冷落”之感。安徽省多位受访的基层党员说:“除了缴纳党费时感觉自己是个党员,其他时候感觉和群众一样,没有什么区别。”
部分基层党员感觉党内表达“通而不畅”。上海市多位受访的基层普通党员表示,党员在党内可以畅所欲言的渠道很多,比如可直接找组织汇报、向上级组织信访、在民主生活会上发言,等等。但有时普通党员真正想讲的话却藏在心底难以开口,因为他们认为有时说了不该说的话,也许上级领导会不高兴,在工作中会被穿“小鞋”。
四、抓住新技术为党建服务
新技术到底能给党的建设带来哪些新机遇?如何将这些新技术为我所用?在重庆市委组织部的指导下,重庆市大渡口区区委组织部依托互联网建设了全国首个开放式网上电子党务平台——“12371电子党务平台”。
仅两年,这一区级“网上党组织”的浏览量已超过1.3亿人次,显示出网络党建的吸引力、凝聚力和生命力。重庆市大渡口区区委组织部部长张国忠对本刊介绍,这一平台是国内第一个基于互联网、面向全社会、功能较完善,能够实现党员网上全员参与的开放式党务工作平台,并同步开通了国内第一家《手机党报》,建成了国内第一个面向党组织和党员全面开放的网上自助调查中心,也是国内第一个实现全方位网上党群联动的电子党务平台。
刘本荣说:“除网络党务管理功能外,这个开放式电子党务平台还可实现党建信息发布、党员学习培训、党员紧急动员、网上调查和网上测评等工作,一个网上工作平台可同时实施多项党建工作。”
张国忠分析,“由于平台基于互联网的特性,没有接入门槛和障碍,广大党员群众均可参与,并为每个党组织和党员开设了专门的网页,增强了党员归属感和身份意识。”
两年来,重庆大渡口区党员群众通过平台提交意见建议或困难求助1420条,其中99%以上的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党员通过网络转接组织关系1296人次,通过网络缴纳党费204人次,通过手机缴纳党费976人次,党员在线学习2万人次,提交学习成果、心得体会1506篇。平台共发布党建信息1.75万条,开通党员博客213
4个,发表博文7434篇。平台还发送各种手机短信20万条,发送《12371手机党报》18万份;基层党组织通过平台发送、接收公文4222份。截至2009年3月26日,全区共在“平台”上建立网上党委44个、网上党工委13个、网上党总支27个、网上党支部529个。
五、给扩大党内民主提供新手段
受访的不少基层党员干部认为:在中国现有国情条件下,扩大党内民主应更多侧重于提高基层党员的知情权、表达权和参与权。以网络党建为代表的新技术党建形式可发挥其独特的互动、隐私、不受时空限制的特性,在逐步扩大党内民主的工作中,发挥出传统党建手段无法发挥的作用。
新技术党建形态有利于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之间的经常性、亲密性互动,有效实现了普通党员在党内的知情权、表达权和参与权。像开放式电子党务平台,可根据互联网开放性、多样性强的特点,通过采取电子邮件、视频对话、网上聊天、博客留言等多种方式,引导广大基层党组织、社会组织和党员群众同时进入党建信息平台进行交流,加强基层党组织、各种社会组织和党员、群众之间的随时互动交流,真正实现实时多方互动,实现了基层党建工作由单边灌输向互动交流的转变。
在开放式电子党务平台上开辟“调查中心”板块后,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均可根据工作需要发布调查问卷。系统根据网民投票情况实时产生统计结果和数据,同时利用动态表格、图形等方式直观展示调查和分析结果,实现最大范围的民意调查和民情收集。
这类开放式电子党务平台研发了网络通用干部测评系统。通过技术创新,整个网上测评系统对参评人员的投票打分行为和网络、个人信息不采集、不记录。重庆市大渡口区跳磴镇副镇长熊秀琴说:“这为参评人员创造了绝对隐私的投票评分空间,有效解决了传统集中测评方式给参评人员带来的心理干扰和压力,充分保证了干部测评工作的公平、公正和真实性。”
六、传统党建手段仍是主流
多位受访的基层党员对本刊记者说,虽然新技术党建手段有很多优点,并被基层广泛使用,但其在党建工作发挥的作用仍处于辅助性阶段,难以取代传统的党建手段。
“虽然通过网络可以便捷地了解到党的很多情况,但对党的认识最重要的渠道还是身边的党员”,在江苏省昆山市一家台资企业工作的中共党员徐源说,“我们公司近年来发展了一批新党员。他们在谈到入党动机时,多数会提到是因为受到身边党员的感染,所以才提出入党申请的。”
一些台资企业的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企业对中共的了解和认识,主要是通过观察公司内部一些中共党员的情况,我们发现这些中共党员员工在企业困难时总能挺身而出,这留给我们的印象很深刻。因此企业建立党组织后,企业对党组织的活动一直很支持。”
安徽省委组织部农村组织处处长刘友才说,“虽然近年来新技术对安徽基层党建工作的促进作用较大,但其并不能替代传统的党建手段。在基层,尤其是农村,党建工作好坏的关键还是在人,面对面的思想政治工作,切合实际的工作措施,才是加强基层党建的主流方式。”
时代呼唤“开放式”党建 基层党建应打破分割统筹发展
2009年09月14日 14:29:37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新时期基层党建应打破分割、统筹发展、开放共享
随着我国社会利益格局调整和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党建方式面临着新挑战。《瞭望》新闻周刊日前走访调研了解到,许多地方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统筹党建资源,探索“开放式”基层党建新机制,打破地域、时空的界限和党组织间的壁垒,促进各种要素间的流动,有利于激发党组织的活力,初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的基层大党建格局。
一、传统党建的基层新困境
受访专家指出,中国共产党是通过武装斗争取得政权的党,有几十年的军事斗争历史,因而在党的建设上,有一套与开展革命斗争的环境、条件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活动方式和方法。取得政权以后,根据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在党的建设领域作了一些新的探索。但总的说来,这些探索与计划经济是分不开的。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传统的基层组织设置、党员教育管理方式、党内活动形式都需要与时俱进,实现由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转变。
梳理受访专家的分析,传统党建面临的新挑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传统的教育内容、方法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过去对党员教育的方式主要体现在“三会一课”上,教育的形式也大都是通过会议、报告等载体来实现,措施上主要是通过党团活动日来实现,由于经济成分的多样化,党员流动加大,职业千差万别,再利用整齐划一的时间,集中进行理论学习,的确有一定困难。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渠道和因素明显增多,对党员进行教育和管理的难度不断加大。
二是基层组织的设置面临新的挑战。由于经济组织的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企业经济成分增多,原有的单纯国有集体企业的行政格局被打破,党组织的设置没有与新经济组织的设置同步,不少新经济组织没有党团组织,没有工会组织。
三是党员管理、教育、监督也面临新的挑战。由于流动党员大量增多,党员分布构成区域拓宽。职工党员既有在岗职工、又有下岗职工、退离休职工;既有国有企业的党员职工,又有集体股份制、私有和个体工商业者的党员职工。不少企业每月开一次会都比较困难,尽管一些企业对流动党员采取了一些新的措施,如发流动党员证,采取就近学习等,但由于多种原因,收效甚微。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长期不参加组织活动,长期不交党费,长期不做党组织分配的工作的“三不”党员。
中央党校教授王长江说,在当今信息传播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民众对表达途径和信息获取渠道的选择多样化了。人们既可以通过执政党来获取信息,表达利益、愿望、要求,也可以不通过执政党,而通过传媒来实现这种沟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沿用过去的套路,对民意和其他信息的感受不灵敏,传递不准确、不及时,那么,人们对执政党的信任就会迅速下降,对执政党的能力表示怀疑。一些大党老党失去执政地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其长期依赖传统的沟通手段,而后起的反对党则更能利用现代沟通手段争取公众的认同。
二、由分割到统筹变封闭为共享
重庆,中国西部唯一的直辖市,也是一个不像直辖市的“另类”直辖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为一体,二元结构矛盾突出。3100多万人有80%在农村,直辖之初的农村贫困人口高达366万。
据本刊记者了解,这种城乡二元割裂也同样体现在党的建设上:城乡党建分割突出,城乡党建资源不能相互流动,城乡人才资源配置不尽合理„„为构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新格局,重庆自2007年以来,推进城乡党建观念、资源、工作“三大统筹”。打破过去按照单位和地域设置党组织的传统方法,根据生产力布局和管理对象的流向,来设置基层党组织。推行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与社区联建,使党的组织设置、功能定位、运行方式与城乡统筹的形势相适应。目前,重庆市共建立城乡联合党组织2780个、各类产业党组织6517个、跨区域建立党组织262个,依托互联网建立了网络党组织1108个。在城乡党组织“共建”的基础上,重庆还力求实现城乡党员的“公管”,城乡群众的“共帮”,城乡党内激励关怀的“共享”和城乡基层组织的“共进”。
不仅仅是重庆,近年来,许多地方都在探索统筹党建资源的方式,在城乡党建、社区党建、“两新”党建等多个领域打破人才资源、组织资源、教育资源等党建资源分布不平衡,力求党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主体之间的要素流动,构建城乡一体,上下联动,资源共享的党建新格局。
在上海浦东新区,各种价值观念碰撞,各种所有制并存,多国文化交汇。开放带来的先发效应使大量的“两新”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发展。早在2000年,浦东新区就已有各类新经济组织1.8万家,新社会组织460多家。面对这一新的形势,浦东党建工作从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支部建在楼上”到“总支建在片上”,并延伸到“布点划片”,通过合理划分范围,在片区建立稳固的党组织,并由上级党组织派出党群工作者进行管理,把“两新”党组织和党员有效地纳入区域党建组织管理网络,以“两个不变”(片区党组织、党群工作队伍)应对“两个多变”(“两新”组织、党员队伍)。
三、用开放的党内活动激发组织活力
一名基层的组织部部长对本刊记者直言不讳地说,当前党内活动的封闭、机械、呆板,缺乏活力和吸引力已到了非变革不可的地步。不少党组织的组织生活就是找几个党员轮流读文件、念报纸,大家发言也多是“正确的废话”,然后就是吃顿饭,打牌娱乐;有钱的单位就打着“过组织生活”的名义外出旅游。同时,党员只能在本支部接受教育、参加组织生活、开展民主评议。如果这个支部的组织生活开展得很糟糕,支部党员也别无选择;如果这个支部的组织生活很吸引人,也只能是这个支部的党员独自享受。党的组织资源得不到整合,党内信息不能够共享,党员积极性难以调动,党组织吸引力逐步减弱。
多位基层干部反映,在机关党建领域,这种情况尤为突出。不少地方的机关党建还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院
墙内”党建。看起来组织活动基本上没有间断,但总是里面“热热闹闹”,外面“冷冷清清”,基层没有感觉,群众没有感知。东部省区的一名机关党委副书记说,现在机关党建总体来看缺乏活力,仍是关门抓党建、闭门讲奉献、守门搞服务,党建工作体内循环。机关党委定位也很模糊,变成机关的一个部门,行政领导思想上也把机关党委当作一个处室,党组织很难开展工作。比如领导干部的民主生活会,有多少领导能坚持参加?就算来参加了,质量又如何呢?领导干部能否把身份降为普通党员?
为打破困局,各地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重庆大渡口区从变革组织生活的模式入手,引入竞争机制和开放机制,采取组织生活“招投标”和公示制度。在公开征集和确定组织生活的主题基础上,向基层党组织进行公开招标,上级党组织对“中标”的党组织给予必要的工作经费等方面的支持,并向广大党员和社会公布。党员凭“党员电子活动证”即可参加任何一个党组织的组织生活。
本刊记者日前在大渡口区房管局党总支与平安社区党委联合举办的“开放式党员专题组织生活会”上看到,职能部门、街道、企业、社区的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济济一堂,围绕“城市危旧房改造”这一热点难题问题发表看法,并就党员如何关注拆迁中的民意、民情、民生问题,及在危旧房改造中发挥作用进行探讨。在近3个小时的会议中,气氛很热烈,没有空话、套话,只有思想的交锋和观点的碰撞。平安社区党员徐国文认为,开放式组织生活会在内容、对象、程序上全面开放,不分机关企业,党员可以自由选择参加,这就实现了党组织优势互补、能者多管的目的,大大增强了党内活动的吸引力,让每个党员对组织生活充满期待。
当前,不少地方都在进行“开放式基层党建”的探索。江苏省苏州市把党员服务中心作为新时期服务党员群众的有形载体来建设,在服务形式和服务功能上进行完善和创新,大力推行社会化服务,扩大党员服务中心的辐射效应。在服务对象上,党员服务中心在坚持面向党员和党组织的同时,还向社会群众和驻区单位开放,主动通报有关情况,了解他们的愿望和要求,热心为他们提供服务。在服务内涵上,不断拓展服务空间,尤其为失业和困难党员、群众提供再就业技能培训、再就业信息和介绍就业岗位等帮困服务。
四、要变“小圈圈”为“大循环”
新时期基层党建应打破分割、统筹发展、开放共享,已成为众多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共识,不少地方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了有益的党建体制机制创新,形成了“开放式党建”的态势。但是,本刊记者调研发现,还是在各自的“小圈圈”内搞开放,搞探索,与其他地方的党建工作无法贯通。受访的部分党建专家和基层干部认为,要实现基层党建的更大突破,还应在更高层面作出制度性安排,构建全国一盘棋的开放式大党建格局。
近年来,各地都在借助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变革传统的党员组织管理、党内活动、党员教育学习模式,探索开放式的党员管理新机制,在局部地区效果都很好。比如,一些地区为在册党员和流动党员制作了“党员电子活动证”,党员在区内凭“党员电子活动证”可参加任何一个党组织的活动。但是,这样的无障碍的开放仅仅局限在单个行政辖区范围内,在其他地区就无法实现。不少流动党员表示,如果有全国统一的“党员电子活动证”就好了,真正实现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的管理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
多位来自基层干部的建议是,当前应及时总结各地搞开放式基层党建的成功经验,及时将一些具有“普适”价值的做法上升到制度层面,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比如,近年来建设了很多开放式的党员服务中心,在为流动党员服务,为党员提供活动阵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各地的党员服务中心名称不尽相同,标识也不统一,有的叫“红心家园”,有的叫“党员之家”,有的叫“红心港湾”;有的以党徽为标识,有的以红心为标识,有的以党旗为标识。为此,应借鉴公安派出所标准化建设的思路,在所有乡镇、街道、社区都建立统一标准的党员服务中心,从定位、功能、名称、外观等多方面统一,使党员走到全国任何一个党员服务中心,都可以得到帮助和服务。
第二篇:基层党建创新工作总结
融入中心,聚焦主业,形成合力
——让“党建+”成为激活企业活力的“发展密码”
当前,基层党建创新工作如火如荼开展,“党建+互联网”、“党建+扶贫”、“党建+文化”等形式“蓬勃”发展,但还应注意到,“党建+”不是“集装箱”,不顾实际,生搬硬套“+”标签,则很难实现基层党建工作与主业的有效融合,容易产生党建工作与中心主业不相交、不交集的“平行线”现象。国有企业的“党建+”应是运用系统思维,构建以党建为引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的科学机制,画好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相融合这个“同心圆”,才能抓住解决国有企业党建问题的“牛鼻子”。☆公司党委积极推进“党建+”建设,将党建工作融入中心工作全链条,成为激活企业活力的“发展密码”,调高了企业发展质量,按下了发展“快捷键”、跑出了发展“+速度”,有效地回答“党建+”,“+什么”、“怎么+”的问题。
1.纲举目张+:“明确主体+坐实责任”,强健核心引领“主心骨”
“党建+”的根本是党建工作本身强起来、硬起来。企业的党建工作和经营发展活动间存在着“纲”与“目”的关系,提纲挈领,纲举目张。股份公司党委突出第一责任人从严抓党建,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把企业党建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促进社会进步的发展优势。
一是牢抓管党治党责任,力求“严实硬”。坚持党建与生产经营同谋划、同部署、同推动、同考核,强化各级班子党建工作“主业”意识,汇聚党建工作合力。公司党委与所属党组织签订《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坐实管党治党责任。二是推进党建进章程,破解“老大难”。正积极推进将党组织的职责权限、机构设置、运行机制、基础保障等党建内容纳入公司章程,明确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做到组织落实、干部到位、职责明确、监督严格,切实解决党建工作“四化”的“老大难”问题。三是创新班子理论学习机制,深化“学思悟”。发挥好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对基层的示范带动作用,统筹组织基层支部书记赴外参加集中轮训,并组织开展☆区经济等专题学习,开拓基层书记宏观视野,提高基层书记的履职尽责能力。
2.统分有序+:“载体创建+品牌推进”,焕发党建内涵“向心力”
“党建+”要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就必须因地制宜,结合实情,做实载体创新,形成自身特色。必须做到两手抓,即一手抓顶层设计,品牌推进、同频共振把控;一手抓分类指导,阵地建设、层层传导落实。一是坚持项目驱动建设,突显凝聚效应。实施“责任党建、规范党建、质量党建、活力党建”四项工程,着力补短板、抓规范、创品牌,提高党组织凝聚保障力。二是创新完善党建工作机制,增强目标导向。结合新形势党建目标要求,更新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目标考核办法》;推广党支部生活“8+X”模式、深化“特色党日”品牌建设,形成基层党建工作规范化、差异化、品牌化格局。三是夯实阵地建设基础,激活载体活力。持续从新从优抓好基层党组织书记讲党课和“党委好声音”讲师团、“书记咖啡屋”等品牌项目实施,把思想引领同解决问题、传递导向、队伍建设相结合,不断扩大各项教育载体在基层党员群众中的辐射面、影响力。
3.强基固本+:“文化激励+辐射带动”,营造创新争优“大氛围”
党员是党组织最基本的肌体细胞,“党建+”工作的成效不仅体现在党建本身,还应促进各个党组织“肌体细胞”增强责任意识、发挥模范作用、强化责任担当,股份公司党委多措并举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深化营造党员重实干、勇担当的干事创业氛围。一是选树先进典型,在服务发展、推动发展中发挥作用。结合“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等党员创先阵地,抓好各级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着力弘扬“工匠精神”,用组织的力量拢聚人心,用标杆的力量激励成长。二是厚植精神内涵,在优化供给、岗位奉献中沉浸激励。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风建设、真情服务理念、劳模精神等浸入岗位、各项活动,与企业文化宣贯共融,提高全体党员干部的价值追求和道德荣誉感,让公司内部氛围奋进蓬勃、党员生活情趣文明上进。三是加强建设融合,在班组成长、队伍建设中强化认知。加强班组建设与党建品牌建设的深度融合,有效发挥党员在班组管理中的积极作为,促先进、带后进,成后劲,丰富班组建设内涵,提升班组建设高度,通过示范带动,让基层员工在班组建设过程中获得能力提升。
抓核心引领一盘棋统筹推进,抓党建内涵一主题深度点击,抓创先争优一口径强化引导,为“党建+”的落地生根,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提供了更坚实的实践路径,实现了党建工作与公司治理的相生相长,也是新时期落实“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三篇:基层党建创新工作创新材料
创新是时代的主题,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发展永恒的主题。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应用于中国实际,并经过多年艰苦的探索与实践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历史。进入21世纪,基层党组织所处的环境、担负的任务、工作的条件以及自身状况都发生的重大变化,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对基层党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必须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要求,在“创新”上大胆实践,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在创新中发展,在创新中完善,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一、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首先是观念上的创新
我们党在9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适合党的事业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要在继承党建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之上,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把握时代特点,立足新的实践,总结新的经验,以观念的创新推动基层党建的创新。
一是要树立党员有利益需求的理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个人的合理利益无法得到实现时,人的思想就会失衡,直接影响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树立新的个人利益理念就要实事求是地承认党员有合理的个人利益需求,党员有实现合理的个人利益需求的权力,党组织有保护党员合理个人利益的责任。只要党员个人的利益与集体利益、群众利益、国家利益不矛盾,就不能要求党员放弃个人利益,就不应当被视为思想落后。党组织只有承认党员有追求和实现个人合理利益需求的权利,才有可能主动研究和解决党员的个人需求,消除党组织和党员之间的距离感。
二是要树立正确的党员个人价值理念。个人价值是指个人的知识、能力、能量作用于社会,并得到社会的肯定。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是积极的要求。过去从宣传教育到社会实践,过多地要求人的同一性而忽视抹煞了特殊性,对集体的服从影响了人的个性发挥。党组织要求党员做“革命的螺丝钉”,却忽视了研究如何把“革命的螺丝钉”拧在最适当的位置,发挥最大的功效,把个人价值的追求与个人主义、自私自利划了等号。树立新的个人价值理念,就要认识到党员追求个人价值实现不仅是党员个人发展的问题,同时也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将个人的知识、能力应用于工作,作用于社会。要把党员追求个人价值实现的过程,变成党员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为人民服务本领的过程,作为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和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党员群众的心凝聚起来。
三是要树立科学的党员先进性评判理念。过去评判党员的先进性习惯以“思想好、干劲足、肯吃苦”为标准。新时期,先进性被赋予新的含意,强调党员敬业精神、工作能力、工作绩效的统一,党员的先进性不仅要重态度、重精神,更要注重实际能力和工作绩效;不仅要有老黄牛精神,还要勇于开拓创新,能够成为工作骨干和业务能手。
四是树立积极的基层党组织维权服务理念。党章规定,严格管理党员是维护党的利益和党员个人利益,同时党组织也要为党员提供各方面的服务,维护党员的政治、工作、生活的权利,使党员更好地发挥个人的先锋模范作用。基层党组织要协调党员与组织之间、党员和党员之间、党员与群众之间的关系;营造互助互爱、和谐的环境氛围,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之中。这样可以营造出良好的人文环境,使集体更具凝聚力。
五是树立全新的党建与业务融合理念。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以党代政、党务冲击业务的现象,也出现过忽视政治、弱化党建工作的现象,都给我们的事业造成了不小的损害。对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关系的理解和把握,没固定的标准和统一的答案,二者关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而不断变化的。不论是党建工作要围绕业务工作开展的“围绕论”,还是党建工作要以业务工作为中心的“中心论”,或是党建工作要结合业务工作开展的“结合论”,都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根源,也都有其提出并存在的合理性。而现阶段,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关系越来越呈现出相互融合的发展态势,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难把二者截然分开。因此,要树立全面的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理念,把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机统一起来。
二、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是工作机制上的创新
基层党组织要积极适应经济社会的管理体制,推动自身工作机制的创新,切实体现党的政治优势,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保证经济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通过目标机制、决策机制、组织机制、联动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实现工作机制的不断创新,这是实现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重要保证。近几年,特别是通过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北运河管理处党委在工作机制创新方面进行了不断地实践,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一是完善目标机制,实现基层党建工作目标与中心工作目标有机统一。北运河管理处党委建立了基层党支部目标考核、工作管理等项制度。在去年进行的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形成了党员先进性具体标准和要求。在完善支部自身工作目标的同时,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动员党员群众为实现水务工作的发展目标共同奋斗。处党委进一步完善了党员责任区制度。各党支部根据党员所从事的工作和担负的责任,确定党员责任区范围,明确了每位党员的职责、任务和所分工联系的单位或群众。对党支部的工作制度、工作目标以及党员责任区划分情况,制作成展板上墙,进行公示,提高了党员的责任意识,加大了对党员的监督管理。
二是改善决策机制,实现基层党建工作决策与水务中心工作决策有序衔接。基层党组织在集体决策、参与决策、监督决策的过程中,加强民主管理,畅通党员群众反映意见的渠道,旗帜鲜明地发挥政治领导和监督保证作用。
三是完善组织机制,实现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用制度约束人激励人。建立健全处、所两级党组织,选拔政治素质、业务能力、领导和协调水平强的同志从事党务工作。同时根据党员队伍的特点和党建工作的实际,建立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制定了党支部工作制度、党员学习培训制度、组织生活会制度、发展党员制度等8项党员长期受教育的管理制度,制定了《北运河管理处2005-2008年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实施纲要》,使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为了严把入口关,保证新发展党员质量,从源头上保持党员先进性,在发展党员中我们实行了“双推双公示”制度和党建党史理论考试制度。即在确定发展对象和吸收预备党员前实行“双推”制度,在吸收预备党员和党员转正前实行“双公示”制度。这种形式,扩大了党内民主,增加了发展党员工作的透明度,便于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
通过完善目标机制、决策机制、组织机制,明确基层党组织的职责任务,优化基层党建工作环境,激发了党建工作的动力。
三、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是教育模式的创新
随着形势的发展,党员的思想更加活跃,对一些事物的认识判断呈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趋势,如果还停留在过去传统的教育理念上,采取传统的教育方式,就不能满足党员的需求,也不符合新时期党的建设的要求。如何根据形势的发展需要,针对党员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教育活动对基层的党务工作是个新的挑战。几年来,处党委在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1、创新党建基础工作,实行党建工作的“双册”管理。为了使党建工作更加规范,处党委印制下发了《党支部活动手册》和《党员活动手册》,将党员管理的长效制度、党员先进性具体要求及支部活动、党员活动的各项内容及时记录,使党建工作一目了然,便于工作的检查和总结。
2、创新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丰富活动载体。在教育活动中坚持“三个结合”,即思想教育与新形势、新任务相结合,与本单位的中心工作和干部职工的思想实际相结合,与提高班子成员思想理论水平和领导能力相结合。改进传统的教育模式,创造符合时代特点和党员需求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每年都开展行之有效的学习教育活动,例如邀请专家、教授做辅导报告,组织一些不同内容的专题讲座,召开学习交流会和论文交流会,组织参观活动、典型宣讲活动和主题党日活动等,把严肃的政治教育寓于生动的形式和载体中。
在教育活动中,转变教育理念,注意发挥党员自身的优势。今年上半年,在学习党章的系列教育活动中,我们以支部为单位,组织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六次会议上的讲话,学习党章。在此基础上,分两批对全处在职党员进行了培训,党委主要领导以“学习党章,增强党性,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为题,采取互动的形式,为党员讲党课。在全处党员中广泛开展了“遵守党章从我做起”的研讨征文活动。在小组座谈的基础上,12名党员代表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在大会上作了学习交流。这种自己教育自己,同时也使大家共同受到教育的方式很受党员欢迎。
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中,处党委将4月7日作为全处“荣辱观”教育日,组织职工收看辅导报告,收看了《道德的力量》、《感动中国》等系列辅导光盘,并向全处党员发出号召:“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践行者”,开展了“讲述我身边的荣辱故事”、“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家谈”等专题讨论。使广大党员切实掌握“八荣八耻”的丰富内涵,明确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应该旗帜鲜明地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让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人心,变成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广大党员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在教育中得到启迪,进一步增强了党员的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
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是服务功能的创新
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实现、维护、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凝聚群众共同奋斗是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核心,也是我们党先进性的生动体现。实践证明,实现上述目标必须以增强服务功能为切入点,具体讲就是做好四个服务。
一是服务基层。在制定工作目标、工作计划时,首先要从基层的实际出发,要建立和实施联系基层制度,工作调研制度,及时了解、掌握基层工作状况,想基层所想,急基层所急,千方百计帮助基层解决困难,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决定、决议在基层贯彻落实。
二是服务党员。结合党员的思想工作实际,为党员提供学习教育的机会和实现价值的舞台。几年来,我们利用开展主题教育、组织党员培训、走访慰问老党员和一线党员、评优创先等多种形式,为党员提供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服务,达到了启发觉悟、提高素质、凝聚人心的目的。
三是服务群众。健全群众利益表达和利益协调机制,拓宽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途径和方法。如:坚持三级谈心制度,即领导班子成员之间、领导班子成员和分管单位的干部职工之间、党员干部同群众之间广泛开展谈心。建立困难职工档案和帮扶基金,坚持领导干部联系困难职工,成立青年志愿者服务小组,为年老体弱、子女不在身边的老同志上门服务。同时,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和各种扶贫帮困活动等等,用维权服务的真情温暖人心,使党群、干群之间更融洽、和谐,党组织更具战斗力、凝聚力和影响力,赢得群众的信赖与支持。
四是服务中心。正确处理党务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关系,找准结合点,把党务工作融合于中心工作中。真正做到“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任务上同担”。近年来,我们围绕生态治河、污水治理等水务建设,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利用《运河通讯》大力宣传中心工作和身边的先进典型,制作宣传中心工作的专题片、台历、展板,开展各种争优创先、岗位练兵等各种劳动竞赛,处党委向全体职工提出了“学习一门新知识,掌握一种新技能,应用一项新技术”的要求,积极开展劳动竞赛和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大力倡导职工做有“心”人:善于学习,心中有新观点;善于发现,心中有新情况;善于调研,心中有新思路;善于总结,心中有新经验。几年来,广大干部职工,坚持在本岗位建功立业成才,涌现出了许多技术领先的机闸工、水文工、电焊工和科技创新人才。这些都为推动中心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创新服务机制,凝聚群众,凝聚社会一切力量,使基层党组织不论在重大的政治斗争和社会事件中,还是在平常的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都能体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第四篇:基层党建创新工作经验材料
基层党建创新工作经验材料两篇
本文仅供参考
基层党建创新工作经验材料【篇一】
xx严格落实“五化协同
大抓基层”工作部署,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管理为重点,以党群服务中心为平台,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服务治理中的领导作用,通过科学建网、有效用网、严格管网,着力打造基层网格化管理服务新模式,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科学“建”网
“小网格”变身党建工作“大平台”
“之前我们镇所辖社区网格员服务居民户数较多,现在经过优化整合,每个网格员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多更精细的服务了。”xx镇党委副书记xx说道。xx镇所辖4个社区,细化为28个网格并组建了7个网格党支部(小组),将357名网格员和所辖居民党员组织起来,扎实开展活动,社区党建由过去的“独角戏”变为了“大合唱”。
xx坚持科学“建”网,按照党建工作到网格、服务群众到网格、社会治理到网格的要求,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搭建基层治理的网格框架。目前,经过优化整合,全xx共设置850个网格,建立网格党小组600个,构建起xx—乡镇—xx村(社区)三级党建网格体系。实现服务全天候,全覆盖,零距离,真正让“堡垒建在网格、党员沉在网格、作用发挥在网格”,形成了党建引领、城乡联动、一网兜底、综合治理的党建工作大平台。
有效“用”网
“小治理”发挥服务基层“大效能”
xx镇xx村推行“党员巷”制,开展的评星定级、帮扶的暖心举动、解决的家长里短、都通过党员网格化管理“一带二”运行体系得到了落实和解决,既彰显了“一网统管、一网全管”的成效,也充分体现了“党管一切”的原则。
“只要党建有要求、村里(社区)有需求、百姓有诉求,网格都会有回应、有回音、有回答。”今年以来,xx镇党委创新打造“党建+网格”12468模式(一卡双网四同步六必清八必访)及俄体镇党员联系服务群众“一带五”网格化管理模式(一网格带作用发挥、机制创新、达标争优、服务升级、亮点纷呈)。让群众不出家门就能把事情办成办好。
xx坚持有效“用”网,创新优化人员结构,组建“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X名网格志愿者”的标配网格队伍,实现“人人都有责任田”,截止目前,共配备专职网格员3534名,兼职网格员1272名,党员志愿服务队29个,网格管理员成了网格里的“百事通”,在解决不经意的家长里短和小事琐事中,让党建工作由“虚”变“实”,党员的身份得到了百姓的认可,党组织的工作得到了群众的认同,实实在在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发挥服务基层“大效能”。
严格“管”网
“小舞台”打造为民服务“大载体”
“网格建起来了,服务必须同步跟上。网格管理让我们摸清了老百姓的真实想法,迅速作出反应,交办落实。”今年8月,额尔格图镇政法党支部通过xx网格员联系群众反馈问题,联合土地所、网格长、村委会共同调解,成功化解一起因土地使用权问题引发的相邻权纠纷,促进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的顺利开展。一张“网”,凝聚了“党心”和“民心”,达到了“群众有事不出村、党员经常跑上门”的效果。
xx坚持严格“管”网,将网格化管理和党员服务群众有机结合,发挥党组织链接功能,按照“双向覆盖”原则,全xx5300余名农牧民党员联系5万余户农牧民群众落实“三带去三带回”工作法,进一步深化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创新“网络+双报到”模式,全xx5893名在职党员和xx外1800余名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以社区为单位建立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微博4类网络子平台,积极参与话题互动。xx积极统筹网格管理,科学制定积分管理办法,以分定绩、以绩取酬,效果明显。目前我xx各领域党员认领群众问题9500余个,协调各类项目1200余个,服务群众4万余人次,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足感。
基层党建创新工作经验材料【篇二】
xx市xxxx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推进“基层网格化治理”项目。通过“五到位、三规范、一推进”模式,实现xx、乡、村、组网格四级治理体系全覆盖,构建起人人参与、共建共治共享、平安和谐的治理共同体,达到基层治理体制更加完善,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公共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优化网格,织好基层治理“一张网”。按照全xx社会治理“一张网”要求,根据人口规模适度、服务管理方便、资源配置有效、功能相对齐全的原则,由xx委政法委会同组织、统战、民政等部门及xx乡镇,统筹整合党的建设、综合治理、民族宗教、应急处置、公共安全、卫生防疫、民生服务、社会保障、平安建设等工作职责,合理布局,统一划分网格、统一网格名称和编号,实现“多网合一”,做到不留空白、不留盲区。同时,在网格醒目位置悬挂示意图,将总网格长、网格长、专兼职网格员姓名、照片、联系电话、工作职责、监督电话等基本信息进行公示,方便群众联系,接受社会监督。截止目前,全xx14个社区、122个xx村共划分网格772个,配备总网格长145名,网格长772名,网格员1324名,网格示意图全部上墙。
党建引领,织好基层治理“红色网”。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做实红色网格,激活全xx社会治理活力。城镇社区推行社区“共驻共建”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疫情防控期间包联单位与小区建设联合党支部功能。全xx12个系统党委和1个党总支与13个社区党支部形成共驻共建,建立社区、包联社区单位双向资源清单、需求清单,推动人员、职责、服务下沉社区,实现社区与职能部门条块结合、协调联动,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截至目前,全xx各包联单位共提出资源清单208项,建立项目清单166项,实施完成90项。在农村牧区建立网格长和网格员定期走访摸排、意见收集反馈、事件联动处置等制度,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通过党员领岗、组织定岗、公示明岗、考核评岗的方式,做到学习政策、化解矛盾、解决困难、创业致富、遵纪守法“五个传帮带”,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精细化服务群众的能力。目前累计为农牧民办实事、解难题近1.2万件,让群众的诉求有回应、办事更便捷、问题能解决。
整合资源,织好基层网格“智慧网”。整合现有xx乡镇党的建设、社会保障、综合治理等各系统信息资源,完善“乌丽吉”大数据平台,构建集“信息采集、源头发现、任务分派、问题处置、核查反馈”于一体的闭环工作流程。同时,通过手机APP或微信群,开展“掌上基层治理”,实现政务服务、便民服务一个平台、一码注册、一网通办,随时随地上传信息、处理事务、参与学习、互动交流、服务管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第五篇: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庄浪)
创新基层党建工作
作者姓名:李琦 单位:庄浪县烟草专卖局 通讯地址:庄浪县水洛镇东关街21号 邮编:744699
摘要: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基层全部工作的基础,是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和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国有企业开展大范围的基层党建工作是响应党和国家深入改革过程号召的具体行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改进和创新基层党组织工作方式是与时俱进、构建和谐社会、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必然要求。本文探讨分析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现状,针对存在问题分析成因,提出有创新性、可行性的改进措施,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的发展。关键词:基层党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
一、新形势下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国有企业党组织是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在国有企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层党组织的活力直接影响到党的生命力。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随着经济向全球化、国际化不断发展,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向纵深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逐步确立,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与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国内外环境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和制约,国外资本主义思想的不断涌入,在一些国有企业中,使部分党员的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丢掉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滋长了严重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甚至违法乱纪,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这种情况的出现直接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使得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滋生,对党的信任程度逐渐下降,这就削弱了党的政治凝聚力,消解了执政党执政权威的社会基础。
当前,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思想保证、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是关系到民族、国家、党兴衰的战略问题之一,是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伟大工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是加强和改善党对国有企业领导的基础工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就是新时期国有企业党组织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指导下,在继承传统党建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为适应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有效整合党建资源,围绕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所开展的不同于传统党建工作的带有规律性、科学性的工作行为。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就是要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力推进国有企业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提升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切实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把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贯穿于企业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形成符合我国国情和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的体制和机制,切实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科学发展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使国有企业更好地承担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说,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是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伟大工程,是关系到党、民族、国家兴衰的战略问题,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成效能够起到推动国企发展、服务国企员工、凝聚国企人心、促进国企和谐的作用。
二、当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缺乏足够的重视。
(1)部分国企领导人对党建工作创新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党建工作“融入中心、进入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理解不深,认为企业是经济组织,企业以生产经营为中心,以追求效益最大化为目的,只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着现代企业制度运作就可以了,认为企业应淡化政治意识,集中精力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努力增加员工日益看得见的物质利益,把抓党建看作是中央和地方党委的责任,忽视了党建工作对于国有企业的重要性。
(2)部分国企领导人没有认真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没有将党建工作列入本单位的重要议事日程;在抓党建工作中力度不大,重业务,轻党建,把党建工作看作是“软指标”,浮于表面,只停留在一般的布置工作的层面上,使得党员职工的政治表现和思想品质不高,党建工作的效果不好。由于国企领导人对基层党建工作的不重视,导致一些国有企业在党建工作中存在:疲于应付事务性工作多,习惯于等待、落实上级领导的指示精神,主动研究学习党的大政方针,开展创新理论研究少;主动谋划发展大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少;对职工的物质利益看得重,对基层职工的其他利益和诉求抓的少。
(二)党组织机构制度不健全,党组织作用不明显。
(1)从组织结构看,有的国有企业党组织结构不健全,有的党组织如果没有人员变动,基本上不换届;有的党组织委员发生了变动,也没及时增补。更有一些企业基本上没有安排组织生活,有的企业主要负责人对过组织生活存在认识偏差,不安排党员过组织生活,上级有要求时,随便安排一下活动,内容简单,没有活力,对付了事。把党建工作局限在传统的运作模式里,有的把党建工作简单理解为“收收党费、学学文件,发发报纸”,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由于组织机构不健全,组织生活不落实,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2)由于缺少具体地、可操作性的政策规定,党组织作用的发挥还存在诸多局限。一是党组织的作用、地位没能得到真正体现。部分国有企业党组织开展活动大多只停留在组织学习文件或偶尔组织几次外出参观或调整个别职工与业主的矛盾上,没有全面发挥党组织的优势和应有的作用。对党员教育管理停留在表面上,没有充分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特别是一些职工人数相对较少、企业知名度不高的国有企业,业主对建立党组织的功利倾向较为突出。有的建立党组织只是对外挂个牌子,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企业党组织要取得相对独立的地位和发挥应有的政治核心作用十分困难。二是党组织参与和影响重大决策有难度。虽然国有企业主对党支部组织的一些文体活动或其他一些活动有时能够给予支持,主要原因在于有利于提高职工的凝聚力,但对党组织能否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则完全取决于负责人的意愿,“一切只由领导说了算”的观念仍然没有改变。
(三)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方式和形式较为单一。
(1)创新驱动上体现的人文性不够。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需要多种力量驱动,把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发挥得更加明显和更加充分,目 前创新驱动最突出的问题是理论性指导不够,创新中融合的人文内容不够。另外,对创新人员的培养不够、考核无力,勤懒混搭,零打碎敲,影响了创新队伍的整体打造。
(2)思想观念上的守旧影响了党建工作创新。在新的形势下,一些国有企业党组织忽视了思想观念的转变,旧的思想观念、思维模式在相当程度上仍占据着党员的头脑,仍在沿用老一套的活动方式和工作模式,导致党建工作观念不新,不敢创新,患得患失,缺乏创新的勇气,或不想创新,习惯于因循守旧,缺乏创新的动力,或不会创新,虽有创新的愿望,但缺乏创新的能力不够,办法不多,效果不好。
(3)创新效果上体现的推广性不够。情形有三:其一,为创新而创新的成果常常后继乏力,影响推广的力度;其二,创新成果束之高阁,未来得及推广就忙于创新下一“成果”;其三,创新成果的推广面局限大,创新一直是几张“老面孔”(单位和个人)的技术活儿,创新在基层支部不够“均衡”。
三、探索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新途径
党的十八大对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当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现状,我们必须不断创造性开展工作,焕发出党建工作的生机与活力,体现党建工作的作为和地位,否则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就摆脱不了被弱化的窘境。(一)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与方法,灵活机动的开创党建工作新理念。
1、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契机,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一是国有企业要从思想理论上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围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结合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促使党建工作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针对国有企业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状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党史教育、世情、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二是拓宽培训渠道,强化创新意识。以造就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制定党建专项培训计划,保证培训投入,严格培训标准,推进党务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建设,重点加强对“一岗双责”领导人员的党建业务培训。运用互联网信息平台开展培训工作,建立网络党校,开展全员党建知识培训,形成国有企业全体员工参与、关心、支持党建工作创新的局面。
2、改变固有观念,创新理论思想。一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念,坚持用科学发展的观点看待和解决项目经营中诸如员工思潮多元化、队伍倾于外协化管理难度大、党建工作吸引力不强等所面临的新问题和新特点。二要树立不断创新观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探索,稳健发展,与时俱进,共创和谐,勇于破除陈旧观念和落后思想以及与现实不匹配的机制束缚,在企业改革发展、卷烟经营、员工思想和工作生活实际上着力,探寻新思路,创建新方法,开创党建新局面。三要树立服务中心观念。围绕企业中心,坚持主动、自觉、全力、积极的服务,以高标准的质量服务于生产经营,为高效、优质、快速完成任务,推进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四是做好现实观念转变。把单纯的党务工作转变到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并重上来,做到围绕生产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把单纯的抓政治理论教育转变到政治理论教育与生产业务知识、专业技能培训、团队精神培育相结合上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把单一的专职党务政工干部转变为既能胜任党务、政工工作,又能经营管理、懂技术业务,也能做好其它行政工作上来,捉高党务、政工干部的综合业务素质;把单个考评党建工作成效转变到党建工作成效考评与经济责任目标考评相结合上来,使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有机融合。
(二)创新活动内容与方式,让国有企业党建组织活起来,党员动起来。
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要紧紧围绕生产经营中的创新创效、促进安全、质量、进度、效益、和谐、环保等活动,积极深入开展“五好班子”、“争先创优”、服务性基层党建组织建设等活动,创新方法载体,打造“数字党建”,使党建工作信息化,利用互联网和有关信息技术来开展党的活动。可以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手段,结合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特点,积极探索一些有利于增强活力的员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和载体,如设立网络党校、建立项目党员干部QQ群、开办党建论坛、建立党建网站、利用手机平台发送党建手机报等;在网上开展党务管理、学习、培训和员工、党员、党支部活动等,解决好党员的“三会一课”制度落实问题,有效解决党员无法集中的困难。还可以把党课教育内容制作成光盘轮流播放,或制作成网页,让员工随意浏览等。基层党支部也可以利用月生产会、职工大会来组织学习教育,这样,既可以把上级党组织的有关精神及时地传达到支部班子,又可以就企业内部的重大事项和及时形成议题进行研究决策,易于形成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民主集中制的落实和施工生产默契推进而又融洽的良好局面。要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和争当知识型员工活动,开展部门互学互助、举办现场培训等活动,提高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本领;借助投影仪、互联网、电视等科技手段,观看党建廉政清洁方面的电影、视频短片等媒体,有计划地对党员和员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文明和职业道德教育等,增强员工的敬业爱岗和荣辱意识,实现、维护、发展好员工利益,推进和谐项目建设等。力戒形式主义,改变过去那种刻板呆滞、枯燥乏味、固定单一的活动方式,因地制宜,体现互动性、实效性和时代感,使党组织活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
(三)创新企业文化建设,有效发挥党组织的导向激励作用。
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要通过建设先进的项目文化,使员工对项目的管理产生认同,最终实现项目同员工双赢。一是搞好组织策划和过程控制。成立由国有企业党政工机关组成,工会主抓,党政共同负责的项目企业文化建设领导机构,使项目企业文化建设与项目生产融为一体,并做好过程控制,建立同步策划,同步实施,同步检查机制;二是严格按照集团公司视觉识别系统规范企业文化建设,保持全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统一性,不断提升企业的影响力;三是着重搞好现场宣传。紧紧抓住终端建设、卷烟促销等机会,精心策划,重点展示,有效塑造企业的品牌形象:各基层党支部要广泛深入地开展“创建亮点工程,塑造企业形象”活动,使企业的文化内涵深入到广大的零售客户中间去。
(四)创新党组织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必须严格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大事集体决策,党政共同负责”的领导体制,加强权力制衡。要保证企业党组织认真履行参与经营决策的职责,就必须在机制上进行整合优化,建立健全一套比较完整的并与项目法管理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的制度和保障机制。一要提高参与卷烟经营等重大问题决策的水平。基层党支部要重点在涉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把关定向,紧紧围绕服务项目管理,积极参与项目“三重一大”问题的决策,参与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重大问题,如经营方针、资金使用、物资设备招标采购、员工奖罚、奖金分配以及人员调整等方面参与决策并实施监督,以达到统一思想,协调工作的目的,提高经营能力建设;二要完善基层党组织的监督约束机制,对党员干部进行党性、党风、党纪和法律法规教育,坚持党风廉政建设情况报告制度、检查和责任追究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坚持企务公开、党风廉政监督制度。基层党支部书记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引导企业全体员工特别是领导干部严格按有关规定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接受上级和当地党组织的监督,确保项目经营管理责、权、利落到实处。三要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反腐倡廉工作,强化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完善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等制度,促进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落实。加强和改进执法检查、专项检查、巡视检查工作,加强对重点部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确保权力的正确行使。
(五)创新党建机制,贴近生产管理、职工群众。
1、将基层党建工作扎根于安全管理活动中,执行安全生产的原则。国有企业在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要保证施工环境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安全生产既是管理过程的必经程序,也是一大难点。企业基层党建工作要将安全管理纳入自身建设的范围内,将在企业的政治作用发挥出来。企业党员不仅要按照生产标准执行工作内容,更重要的是发挥自身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号召基层组织人员争取“党员先锋岗”。对于生产区可以分配给一定数量的党员,让他们对生产现场进行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使得基层党建工作扎根于安全管理活动中。
2、将基层党建工作深入到生产管理活动中,解除生产管理的瓶颈。国有企业党委要求基层党员要将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活动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实施基层党建工作的过程中注重对生产管理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充分利用党支部队伍中的“人才”优势,对于长期表现优秀的干部职工进行重点培养,将他们打造成生产管理和党建工作的中坚力量。引导优秀党员进行生产计划的制定,给予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不断发现生产管理的新方法。
3、将基层党建工作延伸到企业职工反映的事件中,引导党组织成员和谐共进。国有企业生产职工所关注和反映的事件一般都是和自身利益有很大关系,所以要采取妥善的解决方式才能维持职工队伍的稳定性,引导职工提高对工作的积极性。业绩考核是鉴定职工工作效果和提高生产能力的重要方式,企业党建组织要引导群众加入到和谐共进的队伍中,安排组织党员对职工的困难进行了解和协助解决,让职工对工作和党组织产生家的归属感,共同谋求企业的快速、稳步发展。
4、将基层党建工作放置在企业职工关注的问题上,增加党组织和群众之间的联系。职工对于企业骨干的选拔和晋升问题较为看重,这就要求党组织领导要密切关注职工的工作动态和,保持职工队伍的稳定性。对于生产骨干的疑惑之处进行详细解答,重视职工所提出的生产管理问题,开展公开讨论、意见征集的活动,积极听取群众的意见,帮助企业快速、清晰发展,使得企业职工关注的问题能够完满解决。对于基层党员而言也是和职工群众进行深入交流的重要机会。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魏子明.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发展趋势及其应对策略[J].城市燃气,2011.[3]刘汉林.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论[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4]王玉云.“五个结合”:创新国企党建的路径选择[J].企业导报,2010 [5]李永干.对改进和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J].湖湘论坛,2008.作者:李琦,男,1985年出生,2010年7月参加工作,现工作于庄浪县烟草专卖局城关管理所专卖管理员,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