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海比亚迪有限公司党委推动企业文化建设 创新党建文化品牌
推动企业文化建设 创新党建文化品牌
上海比亚迪有限公司党委
上海比亚迪有限公司于2002年8月成立,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中港合资企业。五年来,公司销售收入由11.6亿上升至20亿元,员工从7000余名发展到13000余名。2004年5月成立党委,现下设党总支3个,党支部11个,党员300多名,其中,本科和研究生学历占84.4%。公司党委始终以凝聚和服务员工为工作出发点,努力寻找党建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结合点,以党员作用发挥为核心,为企业和谐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加强自身建设,发挥在“比亚迪文化”中的示范作用
比亚迪公司实行扁平化管理,层次不多但分工很细,每一个岗位都影响很大。因此,公司党委要求每一位党员在各自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党员作用充分展示在每一个工作细节中,发挥党员在“比亚迪文化”中的示范作用。
一是实行“三牌”制度,即:党员上岗要挂牌、党支部要挂牌、党委要挂牌。力求做到让全体员工知晓,自觉接受全体员工监督,树立先进榜样,展示党员形象。
二是完善组织结构。结合公司每年引进的大批应届毕业生党员,党委坚持从中挑选思想过硬、素质良好、工作得力的人选,不断充实进各支部班子和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不断巩固党的基础建设,打造一支充满活力、协同作战的领导团队。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注重党委班子建设,密切支部的沟通交流,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不断深化工作机制。通过不定期的培训,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开拓视野,开阔思路,形成整体合力。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开设党课,吸收优秀团员、先进青年代表参加,引导他们向党组织靠拢,为党组织增添新鲜血液。近年来,共发展新党员7名,预备党员转正20名。
四是开辟宣传阵地。党委利用公司内部刊物、支部网站、OA网络平台、电子信箱、党员活动室作为宣传阵地,搭建沟通交流平台,扩大党建工作的影响力。
二、狠抓主题教育,发挥在“比亚迪文化”中的引领作用
比亚迪公司党员队伍是一支高学历、高智商的年轻队伍,普遍对实现自我价值具有较高的期望。针对这一特点,公司党委把加强党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引导党员自觉将个人奋斗目标凝聚到推动企业发展构建和谐企业上来,把增强党的意识和党员意识落实到党员岗位工作实践中,发挥党员在“比亚迪文化”中的引领作用。
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学习重点,整合各方资源,依托党校、支部网站、宣传栏、员工活动中心、员工阅览中心、板报等阵地,通过举办“知荣辱、改陋习、共奋进”荣辱观座谈会,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举办专题讲座、《学党史、学党章》知识竞赛等多种学习形式,帮助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是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宗旨,围绕传统节庆,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大型主题教育,如组织为遭受海啸的东南亚人民捐款,参观中共一大会址、宋庆龄故居纪念馆、陈云纪念馆,召开学习十七大精神理论研讨会,开设“支部论坛”,举办“七一”表彰会、为南方雪灾和四川地震灾区募捐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的责任意识和政治荣誉感,鼓励党员在本职岗位尽职尽责中实现自身价值。据统计,近年来,公司共为社会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500多万元。
三是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由公司党委牵头,组建了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下设绿色环保、爱心维修、法律援助、红十字救护、科普服务、网络义工、文艺宣传等7支服务小分队,开展各类志愿者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深受社会好评。
三、实施人才战略,发挥在“比亚迪文化”中的创新作用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公司党委全面实施“德才兼备”战略,通过深化员工创新、创效、创优活动,在企业创新发展中的重大工作、重大项目锻炼提高党员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人才脱颖而出、建功立业提供舞台。
一是配套培训资源。完善的内部“三级”培训制度和外派学习制度,为每个员工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舞台。我们以选拔人才内部晋升优先,奖励和晋升以道德品质、岗位贡献为标准,重点培养“德才兼备”人才。根据企业发展需要,选拔优秀员工继续参加各类深造,全程为学员提供资助。同时,对继续攻读大学的员工,每人每年无偿资助2000元。
二是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以创建“文明单位”、“五好党组织”、“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班组、先进个人、岗位标兵活动为抓手,引导和帮助广大员工提高技能素质,树立一批爱岗敬业、技能过硬的先进典型。汽车产业群党员总工程师廉玉波带领3000名技术骨干,自主设计和成功开发F3轿车,并成为国内本土汽车品牌的产销增长冠军,个人被评为区“拔尖人才”。我们公司先后被评为市文明单位、市非公有制企业“五好”党组织、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区先进生产集体、区重点骨干企业和区党建工作示范点,20余人次获区级以上荣誉称号。
三是建立评选激励机制。通过开展争创“党员文明示范岗”活动,每年“七一”前夕,评选表彰一批“党员文明示范岗”,激发党员的潜能,增强党组织的生命力。公司还设立了诸如年度优秀员工、“最佳员工”、专利奖、绩效奖、年终奖、技术能手奖、安全奖、服务年资奖、特别奖、经理贡献奖、技术创新奖、总裁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各类奖项,公司党委专门设立经费,搭建交流和竞技舞台,帮助党员和员工成长、成才。
四、服务凝聚员工,发挥在“比亚迪文化”中的纽带作用
如何服务好党的中心工作,服务企业的建设发展,服务青年成长成才,让员工更好地为企业和谐发展,如何做好“服务”这篇大文章,是公司党委这几年一直在思考和实践的一个问题。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功能服务。在党委的建议下,公司斥资1600多万元筹建了包括标准体育场在内的文体活动中心,投资20多万元筹建了员工阅览中心,并完善了员工大舞台、员工活动中心、生活区文体场地等基础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建设,让广大员工在业余时间拥有了活动空间。公司在生活区内引入了建设银行、工商银行、浦东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光大银行、邮政储蓄等六家银行的自助终端设备,同时还引入了邮局,员工足不出“户”就可以领到自己的工资和邮包,极大地方便了员工的日常所需。另外我们还开办了超市、澡堂,同时引入了网吧和餐馆,方便了员工的日常生活。
二是拓宽渠道,扩大文化交流。利用公司良好的文化阵地,做到“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主题”,打造一支文化精品队伍,丰富广大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为有一技之长的青年搭建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同时,本着“走出去,引进来”的理念,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先后承办了上海国际艺术节200名海外艺术家进比亚迪专场演出、上海市进城务工青年新春联欢会、江浙沪三地六市篮球邀请赛、上海市进城务工青年文化节等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并在各级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公司党委每年组织、举办各类活动不少于50项,至今已取得70多项100多人次各类奖项。
三是加强社团建设,培育青年骨干。在公司党委的牵头下,组建了文学社、各球类协会、书画社、户外运动协会、轮滑协会、健身协会等15个业余爱好者协会,并为各社团提供强有力的物力、财力、人力支持,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青年骨干。其中,乒乓协会、羽毛球协会已成为松江区,乃至全市首屈一指的业余社团,并在市、区各类业余比赛中屡获佳绩。四是关注民生,帮助员工解决实际问题。公司每年从各大院校引进数百名应届生,而大部分又都是理工科班毕业生,因此男女比例失衡。为了很好地解决大龄青年的婚姻问题,公司党委举办“青年联谊沙龙”活动,开展“关爱行动”,在公司内部组织“爱情起跑线”活动,联合区、镇团委开展“有情相约”等交友活动。通过这些“民心”工程,让广大青年真切体会到组织的关爱、集体的温暖,从而使广大青年更加安心工作,积极投身到企业的发展建设之中。
实践证明,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党的建设提供了有效载体,企业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发挥,又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和人力支撑。公司党委将继续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扎实做好以党的建设推动企业文化建设这篇文章,打造出“比亚迪”党建文化品牌。
第二篇:推动国税文化建设树立国税文化品牌
自我市国税系统开展国税文化建设活动以来,寿阳县国税局率先行动,紧密围绕“聚财为国、执法为民”这一税收工作宗旨,通过多种途径,联系工作实际,不断提高税收法治意识,优化税收服务质量。在我县逐渐树立起了“高效、法治、人文、和谐”的国税文化品牌。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以人为本,加强思想教育。
国税文化建设的主体是税务干部。为此,我局从教育引导入手,以培养“有道德、有技能、有活力”的税务干部标准,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模式,不断提高干部素质。在思想政治教育上,我局通过召开会议、举办专题讲座、开展理论研讨等形式,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国税干部廉洁自律规定和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干部摈弃落后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税收工作的能力。此外,我局始终坚持征期过后的班前学习制度,并制定了严密的学习计划。学习内容既可以是政策业务的探讨,也可以是大家关心的一些时事热点,甚至可以是有益身心健康的养生之道。学习不拘泥于形式,充分给每位税干都提供了走上讲台的机会,大家畅所欲言,使学习变得有趣,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在2010年,我局还将山西省税务学校定为我局的学习教育基地,给税务干部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通过对税务干部的委派学习和税务学校教师来我局的交流学习,进一步提高了全体税干的整体业务素
质。
规范办税流程,实现标准化服务。
一方面,我局以方便纳税人为宗旨,按照征管改革要求,重新梳理办税服务厅岗责业务流程及相关制度,进一步整合办税厅服务功能,减少报送资料,简化办税程序。另外,我局下大力抓好服务大厅标准化建设。在服务大厅建立起了整齐划一的宣传栏、公开栏、监督台,并在纳税人休息场所设置了警句格言、办税指南等服务性提示。此外还增设了排队叫号机和导税员。在此基础上,为了充分体现国税环境文化,我局在抓窗口管理上,力求做到“细致”、“齐全”、“周到”。首先是在“细致”上做文章,对服务窗口的顺序排列,电脑的摆放,包括办公桌上允许摆放的物品,都进行了详细规定;其次是在“齐全”上下功夫,做到物品摆放整齐,牌匾悬挂端正,栏目设计规范,服务项目齐全;再次是在“周到”上显真情,在办税休息场所提供茶水服务,导税员随时提供热情周到的纳税咨询。
塑造“精品”意识,树立国税文化品牌。
在局领导的统筹安排下,我局科学规划,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国税文体意识。近几年来,通过举行税企联谊会,上街头、下厂矿实现与纳税人面对面的互动交流,以及税务精品文艺演出,不断改变固有的税收宣传模式,使国税文化品牌逐渐深入人心;在此基础上,我局发动全体税干都参与创作的“廉政文化长廊”受到了省局、市局领导的一致好评,并向全市积极推广。
除此之外,我局还通过组织每年一度的拔河、乒乓球、台球、棋牌等一系列文体活动,既丰富了干部职工的业余生活,陶冶了情操,又增强了团结奋进、积极向上、争创一流的团队意识,促进了国税文化建设。
评议监督制度化,强化法治意识。
我局始终坚持落实评议监督制度,充分发挥监察室的监察职能和行风监督员的监督职能。一方面,采用征求意见、问卷调查、效能监察等方式,定期组织对全体干部的思想工作表现进行评议,对优秀的,及时树立典型,对工作作风不正,服务态度不好的人,分别进行谈话提醒、调查核实、纪律制裁,确保个人行为服从于整体目标。同时,我局还经常向纳税人发放征求意见函,公开投诉举报电话,不定期地到居民小区、纳税企业、集贸市场广泛征求意见,接受社会各界对国税工作人员的监督。通过监察、监督,使全体国税干部养成了“严格执法”的理念。形成了规范有序、执法如山、循规蹈矩的执法理念,彻底改变了高纳税人一等的“官本位”思想,树立了“执法为民、税收为民”的观念,从而使先进的国税文化在每个国税工作人员身上得以充分展示。
我局在国税文化建设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对照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还存在着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今后,我们将继续在管理机制上做文章,加大投入,充分发挥新时期国税文化的效能作用,为推进各项国税工作继续努力。
第三篇:浅谈推动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研究
浅谈推动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研究
摘要:不断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工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内在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企业党建工作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通过创新宣传组建模式、创新党员活动载体、创新党组织工作方式和创新工作制度,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关键词:企业;党组织;党员;创新
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工作,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内在要求。特别是创新企业党建工作,是新时期企业党建工作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新形势下,企业党建工作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探索企业党建工作的新路子,“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目标,切实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1]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创新宣传、组建模式,拓宽企业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
拓宽企业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是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公司中,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设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公司应当为党组织的活动提供必要条件。”按照“无组织抓组建,有组织抓规范,已规范抓创新”的工作思路,当前的工作重点是巩固规模以上企业组建党组织工作成果,积极拓展规模以下企业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规模以上企业已经基本实现了党组织的全覆盖,但从现有企业的总数及其迅猛发展的势头来看,企业党组织密度明显不足,特别是在“多、散、小、杂”的企业中,除了客观上党员数量确实较少的实际外,部分党员由于种种原因不公开或暴露自己的身份或不愿意转接组织关系成了“隐型党员”、“口袋党员”,这就难于打开企业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局面,甚至出现党的工作的“空白点”。显然,企业党建工作总体上来说是仍滞后于企业发展的。所以,“全面推进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会覆盖,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是当前党建工作必须重点抓好的一项重要任务。
加大宣传,营造氛围,提高组建率。从多年的实践来看,企业党建工作的推进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企业主对企业党建工作的认知度和支持度。然而,在当前的企业党建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往往就是一些企业主对党的工作不理解、不信任,因而对党建工作态度冷淡,甚至心存疑虑,生怕党建工作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而不支持党建工作,这就容易出现党组织组建难、党的工作覆盖面低的现象。要争取企业主的支持还得想方设法做好企业主的工作,可通过利用电视、电台、报刊、网络等传播媒体,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引导企业主支持党建工作。全面宣传报道近年来企业党建的发展情况、党建特色,大力宣传报道企业党建工作领域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先进事迹和支持党建工作的企业主,从而扩大企业党建工作的社会影响力,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诚信度,努力营造业主支持、各级重视、社会关心的企业党建工作的良好氛围。
创新组建模式,拓宽企业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当前,抓好企业党建双覆盖工作,要进一步落实企业党建工作领导责任制和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企业联系点制度,对于符合建立条件的企业,要督促其单独建立党组织;对于“多、散、小、杂”党员高度分散、党员又少的企业,要坚持“行业相近、地域相邻”和“业余、灵活、多样、实效”的原则,因企制宜、科学布局,通过联合组建、挂靠社区组建、派驻党员建等方式建立党组织;对于没有党员又没有党组织的企业,要选派政治素质较高、党建工作经验丰富的党建工作指导员,为企业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党建工作指导员要深入企业了解情况,坚持“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做好发展新党员的工作,或引导企业在招工时优先录用党员,通过宣传方式鼓励“口袋”党员、“隐形”党员亮出身份,投身企业党员队伍。例如,梅州市大埔县采取“四个一批”的方式壮大企业党员队伍。即:调查核实发现一批“隐形”党员、通过共青团组织推优入党一批、介绍农村或下岗党员到企业中就业一批、由属地党组织选派一批机关或企事业单位优秀党员进入企业任职。
二、创新党组织工作方式和党员活动载体,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企业党建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企业党组织党组织是党企业的战斗堡垒,是企业全体员工的政治核心。企业党的基层组织,要坚决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工作,就要在不断巩固和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的同时,以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核心,结合企业实际,与时俱进、锐意创新,找准党组织与企业发展的结合点,精心策划主题鲜明、内容充实、适合企业特点的党建工作方式,为企业多献计、多解困、多增效。为此,创新党组织的工作方式,优化组织设置,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要把“有为有位谋发展”作为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内在要求,因企制宜,找准党建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创新党组织工作的方式,形成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有效机制,使党组织成为加快企业发展的“活血剂”,进一步发挥党组织在经营决策、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维护员工合法权益上的政治核心作用。
与时俱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指导思想,通过“政治上的凝聚力,组织上的保障力,教育上的感召力,纪律上的约束力”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深化思想教育,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例如,广东中烟梅州卷烟厂大胆实践,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企业实际、具有烟草特色的党建工作路子,在活动中重点突出活动成效,2010年6-7月份,该厂开展了第二届职业技能劳动竞赛,共有53名优胜者脱颖而出,其中19人获得“技术能手”称号,34人获得“优胜选手”称号。2011年初,2人获得高级技师称号,这是烟草行业工人最高技术职称。通过积极开展员工技能培训与“名师带徒”等活动,推进了企业党建工作的创新,推动了企业经济建设。五年来,企业集体和个人获得了一系列从国家到地方的荣誉称号,诸如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广东优秀学习型企业,全国劳动模范、优秀工作者等等。
创新党员活动载体,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供有利平台。以组织活动为载体,积极营造企业党建工作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和谐氛围,推动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是企业党组织广泛采用、发挥作用最明显、成效最突出的一种模式。坚持“业余、灵活、多样、实效”的原则开展活动,增强活动的针对性,注重活动的实效性,使活动既有一定的形式,又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例如,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核心,找准生产经营与党建工作地结合点,广泛开展“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为企业增效,为党旗增辉”、“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星级党员评议”、“一名党员一面旗,服务企业当先锋”等活动。同时,也可通过深入开展党员佩戴党徽、为党员过“政治生日”等亮出党员身份、凸显党员责任的活动载体,强化党员意识,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使他们带头遵纪守法,带头维护企业形象,带头发扬爱岗敬业精神。例如,广东康奇力药业有限公司党支部通过开展“党员先锋岗”等活动,使党员带头学习先进技术,为企业多做贡献,形成了“艰苦工作看党员,关键时刻看党员”、“党员带头干、员工跟着干”的良好氛围。2003年,公司面临药品GMP发行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巨大压力。公司党支部书记刘赟祺率先垂范,积极参与企业GMP发行和产品的再次开发,他废寝忘食、刻苦攻关,其参与设计建设的中草药材前处理提取、片剂、颗粒剂、胶囊剂等生产线,一次性通过国家药品GMP专家组验收,使公司成为梅州市率先通过国家药品GMP认证的企业,取得了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第四篇:着力打造文化品牌 坚持不懈地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和创新
着力打造文化品牌 坚持不懈地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和创新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和进步的动力源泉,决定着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创业24年来,正泰集团不断进行自主创新和文化创新,在打造正泰电器品牌的同时,着力打造企业文化品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正泰企业文化,有力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正泰现有员工18000多名,拥有低压电器、输配电设备、仪器仪表、建筑电器、汽车配件、自动化控制和太阳能等7大支柱产业,产品畅销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年,正泰销售收入217亿,总资产达到73亿,综合实力连续多年名列全国民营企业500强前茅,成为中国低压电器行业最大的产销企业。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泰快速发展的源泉就是坚持不懈地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和创新。
一、传承瓯越文化 培育企业文化体系
温州传统的瓯越文化和独特的创业精神,孕育了正泰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来过正泰的人都知道正泰集团是一个在8个人、5万元钱起家的家庭小作坊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大型民营股份制企业。由于地处非公经济发祥地,提到正泰,人们自然将她和“温州模式”联系在一起。事实证明,正泰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将“温州精神”、“温州模式”渗透到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全过程,“温州模式”、“温州精神”对正泰企业文化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产业报国、质量第一、共同遵循、正气泰然、永无止境的企业理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慢慢形成了被正泰员工认同、被社会各界认同的正泰企业文化。
首先,正泰企业文化的产生与温州瓯越文化的影响密不可分。南宋时期以温州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主张“无功利则道义不存”,注重经世致用,抨击重农轻商的儒学传统观念,从而孕育了温州一代商业人才。“重商”成为温州的社会风尚,“善贾”成为温州人的传统。其次,温州又地处东海之滨,是改革开放之初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开放的城市,形成了开放的观念和文化,开放的文化培育了开放的温州人,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强烈的开放意识。再者,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温州人敢于创新,大胆探索,创造了世人瞩目的“温州模式”。创新文化,成为温州地域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成为正泰企业文化的精髓。
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产品属性的价值取向,也决定着企业自身组织规范和行为准则。扎根于温州,崛起于温州,得益于温州,正泰企业文化经历了发育、健全、完善的积累过程后,得到了发展,得到了创新。从初始创业中起步,形成了质量第一的经营文化;从原始积累中健全,形成了共同遵循的制度文化,从工作载体上运作,形成了正气泰然的形象文化;从自身素质上培植,形成了永无止境的教育文化;从健全机制上入手,形成了务实创新的管理文化,从发展壮大中提升,形成了产业报国的理念文化,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目的,形成了关爱员工的和谐文化。具有文化的正泰成为一家成熟的民营企业,成为中国电器的龙头企业。
二、打造正泰品牌 丰富企业文化内涵
管理小企业可以靠权威,管理中型企业要靠制度,而管理大企业就必须靠文化。对任何一个大企业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在企业的经营发展中具有无法替代的核心作用。正泰从打造产品品牌到打造企业文化品牌,以丰富的内涵形成了正泰特色的文化观念和价值体系。
一是质量第一的经营文化。为强化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营造“人人关注质量,人人重视质量”的氛围,正泰每年5月开展“质量月”活动,提出了“宁可少做亿元产值,不让一件不合格产品出厂!”的质量宣言,并郑重承诺:“恪守质量保证,持久地为国内外用户提供质量可靠的电器产品!”。“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效益”成为全体员工的共识。“正泰”商标被国家工商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四大产品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部分产品荣获“国家免检产品”称号。
二是共同遵循的制度文化。在完成资本原始积累以后,正泰迅速走上以科学管理和现代经营为目标的发展轨道,逐步建立和健全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并进行定期考核。同时,大胆吸收和借鉴西方企业制度精华,对原有制度进行必要修改,把两种标准有机结合起来。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将规章制度建设进一步提高到国际规范化水平,为企业的长久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证。
三是正气泰然的形象文化。坚持“以人为本,文明塑魂;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方针,加强企业领导和员工,企业和外部之间的沟通。在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了CHINT正泰商标,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种大型展示会、经贸交流会、新产品推广会等工作载体,不断规范、提升、宣传企业形象。
四是永无止境的教育文化。积极开展了“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培养造就“四有”职工队伍,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推动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企业,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让学习成为员工生命价值的追求,让学习成为员工生活、工作、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荣获“全国学习型组织标兵单位”称号。
五是务实创新的管理文化。坚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正泰先后经历了股份合作、公司制、集团制、(控股)集团公司制四个发展阶段,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了“家族企业”向“企业家族”的跨越。
六是产业报国的理念文化。确定了“争创世界名牌,实现产业报国”的正泰使命;“诚信守法,注重绩效,不断变革”的正泰价值观;“创新、和谐、谦学、务实”的正泰精神;“为顾客创造价值,为员工谋求发展,为社会承担责任”的正泰经营理念;“打造世界一流电气制造企业”的正泰目标这一正泰价值观体系。正泰价值观体系的确立,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七是关爱员工的和谐文化。关爱员工就是关心企业,关爱员工就是促进企业发展。在正确认识构建活力和谐企业重大意义的基础之上,紧紧围绕员工关心的问题、围绕社会的焦点、热点以及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开展活力和谐企业的创建工作。建立了“正泰员工爱心基金会”、健全了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开展了“员工心理健康援助(EAP)”的探索试点工作;建立了正泰“计划生育协会”、正泰“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建立了温州第一家民营企业“家长学校”,并通过积极举办“员工子女夏令营”、“正泰青年联谊”等活动以构建活力和谐正泰。
三、发展创新文化 提升企业文化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从无形到有形、从表象到内在,企业文化居于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地位。创新文化又是一个整体,她包括了企业的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等内容,文化创新是所有创新的基础。在发展过程中,正泰始终把企业文化建设和创新放在重要和突出的地位,用发展创新文化去推进企业的发展目标,去实现全体员工的全面发展。不断创新文化既提升了正泰企业文化的影响力,也提升了正泰的核心竞争力。
正泰企业文化创新的基础是企业家的创新观念。以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为代表的企业家们的创业意识、经营思想、工作作风、管理风格以及意志、胆量、魄力、品格影响着正泰企业文化的发展与创新。董事长南存辉十分重视技术创新,提出了“眼光放远一点,看清形势,认准方向,只有科技进步,企业才有发展后劲,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南董的倡导下,正泰建立了两级产品开发体系,正泰组建的企业技术中心于2007年9月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家不断推进企业文化的发展,使得正泰的企业文化体系得以不断丰富和完善。
正泰企业文化创新的关键是培育企业创新精神。胡锦涛总书记说过:“一个国家的文化,同科技创新有着相互促进、相互激荡的密切关系。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事业,创新事业激励创新文化”。“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文化力决定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重视了全体员工的创新精神,以创新精神推进企业先进文化的发展,才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正泰在全国同行业中较早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以及3C认证,部分产品通过了国际CB安全认证、美国UL认证、芬兰FI认证、比利时CEBEC认证、荷兰KEMA认证、德国VDE认证等。不断地创新成为正泰创造更多更新“第一”的不竭动力。
正泰企业文化创新的重点是促进企业发展。企业快速发展需要新型的企业文化。要想企业快速发展,就要在发展的道路上打造自己的优势品牌,根据发展的需要不断创新企业文化理念。正泰围绕公司生存发展、生产经营、企业形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争先创优活动,营造了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群众性学技术、学业务活动、“争做安全质量放心人”活动、“献计献策”活动、业务技能练兵和QC小组活动、职业技能培训考核鉴定等活动全面提升了广大职工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企业文化创新,旨在鼓舞和激励员工、特别是各级管理人员敢于对企业管理模式、管理机制进行变革,做大做强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文化创新的目的是调动和激发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现代企业中,人是企业的主体。员工离不开企业,企业离不开员工,企业与员工之间是共赢的合作关系。正泰企业文化是人人参与、共同树立集体价值取向的文化。
以关爱员工为重点,正泰从关心员工的工作、生活入手,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始终坚持开展了“知员工情,解员工难,暖员工心”送温暖活动,定立了职工家庭有困难解决到家,遇到天灾人祸送温暖到家,有了缺点错误帮助到家,家属丧葬病故慰问到家,职工新婚之喜祝贺到家,家庭发生矛盾调解到家这“六到家”制度,真正实现了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待遇留人、用制度留人。
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创新,必将推动企业价值提升;必将为企业提供不竭的动力和源泉;必将为企业快速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企业文化创新永无止境。
第五篇:创新企业文化建设推动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创新企业文化建设推动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广州大厦是从广州市政府招待所发展起来的,从单一的酒店到拥有13家法人单位、以酒店业为主的实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非典型”国企。
10多年来,我们坚持改革创新,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品牌,培育属于自己的先进的企业文化,并应用先进的企业文化,推动企业的变革与发展。
回顾总结我们的工作,一个深刻的体会是: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既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又要予专门的规划、建设和培育。多年来,我们培育企业文化的主要做法是:
一、把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战略相融,以追求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强化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决定企业发展的方向,与企业战略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广州大厦以企业战略为依托,把企业长远的理想、追求与现阶段的目标、任务结合起来;与日常的经营管理结合起来,制定与企业发展战略相融的,以履行企业的经济责任、社会责任、政治责任这“三大责任”为出发点,以追求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企业文化体系,并密切结合实际建立属于企业自己的价值理念体系。
我们认为,企业履行经济责任是企业的本质属性,企业资产只有保值增值,企业才有存在的价值。我们“跳出酒店做酒店”,从“做大市场、做高价值、做低成本”入手,努力提高经营效益,推动企业
做强做大。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由企业的社会属性决定的,现代企业不是“自给自足”的生产,而是区域社会经济乃至全球经济体系中的一分子,是社会体系中的一成员,只有服务于社会、生存于社会,履行好社会责任,才有持续发展的空间。
我们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一是坚持诚信守法的经营理念,把诚信经营视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根本;二是树立构建和谐企业的理念,努力实现企业与员工、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企业履行政治责任是所有企业、特别是国企的特殊价值所在,我们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创新;党、工、团组织建设创新;廉政教育与廉政机制建设创新,充分发挥党、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培育优秀的团队、先进的企业文化,不断追求企业的政治文明。
多年来,我们坚持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战略相融,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政治文明相统一,将企业文化建设贯穿于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落实到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通过培育先进的企业文化,营造独特的竞争优势,推动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体现了对国家、对企业、对员工高度负责的精神。
二、通过教导型组织建设强化企业文化建设
经过30多年改革发展,我国的企业已步入科学发展新的历史阶段,正由依靠消耗资源扩大外延式生产方式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转变,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与员工在思想观念、知识文化、技能等方面加强培训学习,与时俱进。
为了更好地把企业的价值理念有效地转化为企业员工的行为导向,形成企业发展的动力,我们依托教导型组织建设,建立有利于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的教育培训机制,培育先进的企业文化。具体做法是:
1、企业管理者要善于当“导师”和“教练”,不要只当“监工”和“裁判”
优秀的企业管理者,要有能力为自己构建企业文化建设的平台,搭建企业文化宣讲的讲台,还要有能力大声吆喝“请跟我来”,成为企业文化的宣讲者,企业理念的引导者。
我们要求各级管理人员要“敢为人师,善为人师;自己的兵自己带”,通过“兼职教员责任制”、“兼职教员津贴制”、“培训专项考核”等方式,把管理人员推上讲台,传授富含企业文化特色的、切合实际的系列课程。我们现有130多名以各级管理人员为主的兼职教员,他们依托企业的讲台,传授经营管理知识,宣讲、灌输企业文化。
2、企业管理者要有“可教的观点”
有了优秀的教员,还要有“可教的观点”。“可教的观点”源于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者的理念、思想、思维方式;是企业实施具体管理的路线、方法、模式;是科学管理的思想、系统管理的理念、全局思维的方法。
我们在10多年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可教的观点”。例如,我们围绕企业战略制定企业战略目标展开图,不仅明确了企业的目标、指标;还明确了实现系列目标的路径、方法;措施、策略。这幅图,就成了企业和员工的愿景图;参与市场竞争的作战图;实施培训的“教学大纲”,这幅图中既有“可教的观点”,“可操作的模式”,还有“可追求的目标”。
又比如,我们把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员工(出人才),建设和铸造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出队伍),创建和塑造先进的企业文化(出文化),营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最高目标,要求管理人员一手抓经营管理,一手抓企业文化建设,并通过建立与经营、管理相融的综合考核体系,把企业文化建设落到实处。
3、企业要围绕“良性的教学循环”建立教育培训机制
企业文化需要通过教育、引导、传播和贯彻执行来发展,建立教育培训机制是强化企业文化建设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企业培训不仅是企业员工的岗位技能培训,还是员工“全面认知企业和企业文化”的培训。通过培训,让员工认知企业的愿景和目标、社会定位和市场定位,知道“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让员工认知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为此,我们从建立培训需求机制、培训激励机制、培训评估机制等方面入手,逐步建立了多层次、多类别的教育培训机制,不断推动教学的良性循环,人员、组织的持续进步。
三、依托管理信息化建设强化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的价值表现往往是一种感受、一种氛围、一个理念,是一种信息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加速了企业文化的传播、推动了
企业文化的发展,突出了企业文化的地位与作用。
面对新的历史时期、新的环境、新的课题,广州大厦通过实施管理信息化建设,走出了一条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的新路子。2006年始,我们以企业发展战略为目标,以企业制度建设、管理机制建设为基础,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软件开发技术,以管理为导向,首创面向企业领导者的KM/PA综合管理平台。
我们依托综合管理平台,把企业文化建设与日常的经营、管理、学习、培训联系在一起;与“企业系统能力”联系在一起;与“企业自我净化”、“全面投资回报”等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联系在一起,开拓了提升企业文化价值的新领域,更新了企业学习、培训的价值观,实现了有效的知识管理,促进了文化知识的交流、沉淀、传播和应用。
我们依托综合管理平台把企业管理分为经营、管理、企业文化建设三个相互关联的系统,并在平台上相对“固化”下来。一是让综合管理平台成为适宜企业文化传播、学习和积累的平台;二是依托平台开展学习论坛、文化交流,组织各种培训;三是帮助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登上虚拟的“文化平台”,把对工作的指导、评价、观点以及企业文化的取向都“放”上去,既“放大”了相关文化理念,又提高了其传播的时效性,使平台成为演绎企业文化,帮助员工学习、成长的“大课堂”与“大讲台”。
该平台2008年被评为“全国企业管理十佳案例”,2009年获广东省企业管理信息化创新成果一等奖。
21世纪企业的竞争是经营管理理念的竞争,是管理信息化的竞
争,更是企业文化的竞争。把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战略相融,通过强化教导型企业建设,实施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推动了企业文化建设,还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了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