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儒家教育思想的学习与体会耿秀英
儒家教育思想的学习与体会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龙井四中耿秀英
所谓读史能够明智,《中国哲学简史》,从宏观上对中国哲学从古至今的发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中国封建社会主流哲学思想主要有儒、法、道三家。儒家重人伦,法家重赏罚分明,道家重无为,纵观中国哲学,无论儒家道家还是法家,都把关注点放在具象的人伦关系上,所以被认为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哲学。作为一名教师,在学习哲学史中更多的关注哲学思想对教育的影响,尤其是儒家思想传统与教育之间的联系,儒家思想在教育教学中历来备受推崇,历经两千多年,仍然光彩照人,可鉴后世。在学习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思考和体会:
一、儒家的思想的精髓及发展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儒学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儒家精神是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精神。也就是伟大寓于平凡、理想寓于现实的精神。就是说,我们要有道德勇气,有强烈的正义感,敢于担当道义,甚至不惜杀身以成仁。儒家认为,人存在的价值,就在于成就道德人格。只要挺立了道德自我,以良知作主宰,我们就能超越世间各种境遇,超越本能欲望,以超越的精神,干日常的事业。
儒学的基本观念是“仁”。“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其实,“仁就是生命的相互感通,是人、我、群、己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相互滋养润泽,“仁”又是主体内在的意识,是自己决定自己的,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我欲仁,斯仁至矣”。内在的仁具有伟大崇高的道德价值,“仁”的具体含义是“爱人”,即是一种博大的同情心。凡是人都有仁性,天生就有恻隐之心,能对别人的痛苦与欢乐产生共鸣。有仁德的人会用爱心去对待人,既自爱,又爱人;既自尊,又尊人。“仁”就是一种宽容忠恕的精神。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
先秦儒学的精神,首先是创造性的生命精神,是人对宇宙的一种根源感。天地最伟大的德行是使万物生生不息,《易》以天地为准则,天地生生不息的功能也就是《易》变化无穷的功能。天地的根本性质是“生生不息”的,宇宙是一刚健的大化流行,人也应该据此而自强不息。人有一种刚健自强、生生不已的主体精神,能够开拓创新,穷通变易。先秦儒学的“天道”、“地道”、“人道”思想,“天”、“地”、“人”三才的思想,都是讲创造的生命精神贯注于天上、地上、人间;人可以与天地相协调、相鼎立,完成自己的生命理想;并以平等精神体察宇宙间一切存在的价值,完成其生命;最终通过“正德、利用、厚生”,“立德、立功、立言”,在实际行动中实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先秦儒学在汉唐时期演变为汉唐经学,在宋明时期又演变为宋明理学。宋明理学把汉唐以来注疏五经的传统一变而为讲求四书义理,讨论身心性命修养问题的传统,并以民间自由讲学之书院为依托,把传统精英文化进一步世俗化了。整个宋明理学将道德提高为本体,重建了人的哲学。理学家的最高理想是“孔颜乐处”,即“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宋明理学对培养气节操守、重视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等建立主体意志结构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把道德自律、人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人优于自然等方面,提升到本体的高度,空前地树立了人的道德主体性的庄严伟大。
二、儒家教育思想的精神与特征
儒家有重视道德教育与修养的传统,注重气节与操守,讲究崇高的精神境界,提倡“奋发立志”与“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强调道德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宣扬那种孜孜不倦、临事不惧、不计成败利钝、不问安危荣辱、以天下为己任的宽广胸怀,把个人完成的社会责任作为个人道德的自我完成,逐渐形成了一个长远而深厚的道德教育传统:立志有恒、克己内省、改过迁善、身体力行、潜移默化、防微杜渐等等,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道德教
育与修养手段。
儒学不同于一般的知识、逻辑、哲理。它内涵丰富的知识,但它超知识;它有自身的逻辑,但它超逻辑;它有很深的哲理,但它超哲理。它是研究“生命的学问”,它是探讨“人生的方向”,它触及的是人们“心灵”和“心性”的最深层次,它涵盖的是人类的真性情、真生命、真智慧。对于传统儒学的精华,我们必须以自己的生命去体验,以自己的身心去研究,以自己的心灵去撞击,以自己的生命去呼应与契接,以安身立命的角度去体会。读圣贤书,所学何事?应把握好自己的心性,守住心性,守德勿忘,行善为本,助人为乐,弃恶扬善,真正做到:平心如性,苦苦修炼,从幼到老,从生到死,遇事做到大公无私,为人做到心品纯正,待物做到问心无愧。这样我们才能抵制欲念,克服软弱,战胜邪魔,达到清静平和的境界,才能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合拍、沟通、感应。
儒学是研究“生命的学问”,强调时代的悲情和个人真实修养的感受。对它的理解与把握,取决于你对人类、对民族的命运关切所达到的深度。如果你没有“兴慈运悲,不舍众生”的理解态度,没有很强的历史文化意识,没有长期刻苦的修炼体验,是很难把握其思想义理之真髓的。只有坚持真实修炼的人,才能逐渐使自身与外界绝对地统一与协调,决不为个人自身狭隘的利益考虑,与天地同乐,也与天地同悲,而又能积极地参与为人类社会服务的伟大潮流,彻底地超越自我,从而消除了心灵中一切邪恶自私的颠倒妄执,净化了心灵,那么他的生命才不会徒劳地消耗在欲念和烦恼之中,而是通向宇宙生命的永恒。
三、儒家教育思想与现今世界的教育
传统和现代化是生生不断的“连续体”。背弃了传统的现代化和背向现代化的传统都是片面的。成功的现代化是一个双向运动的过程,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相反相成;失败或不大成功的现代化则是一个单向运动的过程,现代因素简单摧毁传统因素,或被传统因素所摧毁。成功的现代化运动不但善于克服传统因素对改革的阻力,尤其善于利用传统因素作革新的动力。当前中国正面临外来思想大量涌入的新时期,我们应从世界发展新趋势着眼,清理我们原有的文化传统中有价值的要素,使之与现代化需要的外来新要素整合,所以我们面临着对传统文化(包括儒学)进行创造性转化的历史任务。
儒学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些重要的社会基础与文化土壤,主要是:家族本位的社会结构与社会体制,农耕社会的生产方式以及长期稳定的生活环境,这些前提条件在现代社会已不具备必然性,但不能由此而否认儒学的现代意义和现代价值。家族关系是人类社会生活最基本的关系,农耕社会可以说是人类最为简单的生产方式,正因为这是最基本、最简单、最原始的,因此也最接近人的本性,最能体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宇宙之间关系的基本逻辑,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具有浓烈的人性气息和人情味的儒学原理也许是以最简朴、最原始的形式体现了人性的本来面目和人类生活的基本原理。真理往往是朴素的,最基本的东西往往是最稳定、最具有恒定价值的。在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和漫长的社会历史中,儒家探索并实践了人类最基本也是最崇高的“做人”的原理,形成了深邃的人文智慧。人类的人伦秩序和价值体系虽然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的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变化之中总还是有某些不变的基因作为稳定和支撑的力量,因为人类永远不可能远离自己的本性和根基。可以说,儒学的基本精神与特质就在于发现并体现了这个基因和根本,而且人伦原理与其他文化形态相比,具有更大的连续性,这种连续性体现了民族精神、民族生命的连绵不断,根本不可能全盘“化”掉,这说明民族传统事实上是既离不开、又摆不脱的,人伦原理的价值具有相对的性质。
现在人们有感于道德的滑坡,道德的沉沦,在当今商潮澎湃、人必曰利的氛围中,我们的传统文化与传统道德面临着新的挑战,尤其是金钱至上、贪污、腐败的挑战。一个人,一个民族生活在世界上总是要有“家”可归的。然而工业化、商品化、现代化带给当代人的病痛就是精神上流落街头,无“家”可归。在钱权交易、升官发财、功名利禄、巧取豪夺的追逐中,人的心灵方寸之地,人的良知良我之所,已告沉沦,失去了心灵的归乡与故园,因此儒学所讲求的人之所以为人之道,所提倡的精神境界和人格修养,所尊崇的气节操守和道义担当,所重申的做人原则和治世原则,所阐述的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在今天不仅没有过时,而且还有普遍的价值和永恒的意义。
一个民族不可能没有道德生命、文化生命,一个民族糟蹋道德生命、文化生命,同时也就等于糟蹋了民族生命。道德生命、文化生命不可摧残太甚,一个民族是经不起这样摧残的,真正的有识之士所考虑的是应如何回复人的本位,保持人的尊严,建立自己的道德人格,挺立自己的道德人品,调治当下的人文环境,孕育出能够托起中国未来现代化所需要的德业俱健、素质极佳的跨世纪的人才。
就全世界范围的现代化来说,不借重于自己民族传统的精神文化资源和传统美德,是根本不可能成功的。西方现代化以古希腊、罗马文明、基督教精神和近代人文主义作为自己的源头活水,东亚现代化以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和宋明理学作为自己的源头活水,中国的现代化必定不可能将传统优秀文化弃之如敝屣。否则那就是无本无根的现代化。人们在当今的现代化建设中,已开始惊呼中国物质资源的匮乏,然而还没有更多的人认识到中国精神资源由于近世以来片面地践踏传统所造成的严重匮乏。物质资源的短缺是一个有形的问题,精神资源的匮乏则是一个无形的问题。无形的问题无所不在,无孔不入,所以,当前重新发现、挖掘、回采儒学丰富的精神资源是有重大意义的。
西方的现代化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确实应该成为其他各国学习的范例。我们之所以对西方教育加以重视,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在19世纪以后,西方教育已成为很多民族、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的一个共性,从整个人类教育发展史来看,研究西方教育也是对19世纪以后整个人类教育发展史的共性的认识。
然而,西方文化教育的内涵并不仅仅只限于“民主”与“科学”,还有很多现实问题,其中有过度发展的个人主义,漫无限制的利得精神,日益繁复的诉讼制度,轻老溺幼的社会风气,紧张冲突的心理状态等等,所有这些不但未必能适合于其他国家,而且也已引起西方人自己的深刻反省。
从西方国家来看,现代化在某一阶段就需要重新调整人与物、人与人、人的自身与内心的关系,所以他们要向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国的儒学、道家、佛学学习,追求道德理性,追求和谐,追求人的价值,也就是说他们要从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寻找重新调整他们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人类与宇宙自然关系的方法原则。比如西方国家普遍存在子女与父母的沟通问题,青少年犯罪与道德教育问题,老年人的养育和精神上的孤独问题,环境污染与生态失衡的问题等等,这些西方现代化社会的焦点问题,他们觉得中国的一些社会伦理和家庭教育原则可能有用,他们从中国家庭伦理教育进而检讨到社会伦理教育和社会人际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和中国社会形成一个相反的潮流,当代中国青少年刚要肯定自我,从家庭里面走出来,提出参与社会现代化的要求。一个是从东往西,一个是从西往东,时间在这里发生了错位。现在西方社会出现的后现代化的要求,又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可以提供的;在中国社会里出现的现代化的要求刚好又是西方文化和科技教育可以提供的。这是世界发展的一个很自然的趋势,虽然它是多源头的,但最后总要统合在一起。也就是说从一个整体来看,要把一个现代化的要求与一个后现代化的要求整体化。
现代社会要关心人的问题,肯定人的生命生存的价值和意义,西方的“工具理性”不能完全代替“价值理性”,因此我们应深深挖掘儒学丰富的思想资源,这对于加强现代人文主义思潮和影响,遏制科学主义片面发展“工具理性”所造成的种种现代弊病,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学并不是完全没有现实意义的,不是只有观赏价值的博物馆中的陈列品,而是可以给予现代人以相当重要的启迪。越是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化社会,儒学的人文关切和“天人合一”的理想对人类的启迪和警示作用则越大。20世纪是人类社会大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以空前速度提高的时期,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经受到各种各样困扰的时期。当前世界各国,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不论其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如何,都普遍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到21世纪必然会遇到几大难题:如能源大量需求,资源日益耗竭,环境加剧污染,不治之症不断出现,人口恶性膨胀,生态严重失调,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人与自然的同盟关
系遭到严重破坏等等。这些难题如不及早重视解决,势必给人类社会的生存带来极大的危害。依靠现有的科学技术不能根本解决这些难题。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难题?为了改善21世纪科学、文化和人类生存发展,要更新思想,更新观念,要展示一个不受机械规律硬性制约的,具有持续创造力的宇宙形象。于是西方科学界又一次把眼光转向了中国,求助于东方儒学传统,“天人合一”、“天人相应”,这是最大的生命整体观。
儒学追求的是人的身与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宇宙自然的统一与和谐。这对于21世纪完善人的性格、情操、行为和心态,净化心灵,净化社会,以及对于促进现代科学技术中局部与总体、客体与主体、精神与物质、人与宇宙自然相沟通相统一的新的发展模式和方法论有重大意义。所以挖掘儒学有价值的观念,对于促进人类、社会和生态得以协调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当代几大难题和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困惑,是很有帮助的。
儒学以教育为立国之本,教育不应片面地理解为科学技术知识的传递,还更应强调道德理性和人文精神的重建。儒家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育民族精神,淳化代代人风,提高人的心灵素质,帮助人们修养身心,达到一种真善美统一和谐的人格境界。不管现代社会科技、商业如何发达,不管我们所从事的现代职业如何先进、精密,人性的培育,心灵境界的提扬,人们从实然的人向应然的人的超越,总是不可代替的。这对于人类、国家与人的自身来说,都是生命攸关的大问题,因此人类现代化事业的一个重要的建设层面是人性的培育、道德境界的提扬。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未来的教育应当把人的心性建设放到一定的高度,对人类心性的关怀,才是终极的关怀,最根本的关怀。
当世界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互相学习,互相支持,吸取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中有价值的观念,把人文教育和科技教育统合起来,为创建现代世界文明,维护世界和平和生态平衡,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学习党员彭秀英奶奶感人事迹体会
学习党员彭秀英奶奶感人事迹体会
田丝雨:读了彭秀英奶奶的事迹后,我深深的感动了。
彭秀英奶奶为了救一个3岁的孩子而牺牲了。2012年5月26日11时左右,村民刘攀抱着不足一岁的女儿,带着3岁的侄子刘寒硕在村头路口玩耍。不知什么原因,刘寒硕想从东往西跑过公路,到对面去。此时,一辆大货车从南往北疾驶而来。“快回来、快回来!”见此情景,刘攀大喊。伴着一声刺耳的紧急刹车声,大货车往西猛转向躲闪,却依然没能躲开。眼见大货车向着孩子冲去,正站在公路西边的同村老人彭秀英猛地上前一步,一把把孩子拉开,自己未及躲闪,就被重重地撞倒在地。
就因为这件事,彭秀英奶奶去世了,我被感动了,我希望世上所有人都可以像雷锋叔叔和彭秀英奶奶一样无私奉献、不求回报,这样我们的世界都会是和平世界,我们的国家都会是和平国家!
最后祝彭秀英奶奶一路走好!
马宁宁:彭秀英奶奶是村里唯一的女党员,她年轻时,为大家做了很多的贡献,比如:彭秀英奶奶农闲时为邻里接送孩子,农忙时替别家接电、拉管、浇地;谁家的老人病了没人照看,她帮着送进医务所。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彭秀英奶奶那股热心劲儿,从没变过。2012年5月26日11时左右,一名小孩不知何时走到了路中间,一辆大货车突然呼啸而至,彭秀英奶奶刚好在附近买葱,她猛一跨步,把小孩拉开,自己却来不及躲闪被车撞到了。就这样彭秀英奶奶在67岁的高龄时,救了一位3岁的孩子,自己却与世长辞了。在送彭秀英奶奶时,人流如同长龙,安静而悲痛,就连在外打工的乡亲都回来送彭秀英奶奶。彭秀英奶奶舍己为人、热心的精神感动了我,我决心要学习彭秀英奶奶热心、舍己为人的精神,希望生活中都这样的好人,大家的世界才能更美好。
周雨心:看了彭秀英奶奶的事迹后,我非常感动,彭秀英奶奶舍己救人的精神。当我看到彭秀英奶奶参加了那么多的活动,给社会做了那么多贡献,一阵上进心就涌上心头。所以,我们要像彭秀英奶奶一样,做个有道德的人。彭秀英奶奶这67岁的人生是灿烂的,是夺目的,是伟大的。彭秀英奶奶即是儿女眼中的好母亲,也是邻居眼中的善人。彭秀英奶奶的英雄事迹已经感动到了整片陈州大陆,也感动到了我们。从小我们就接受了教育,舍己救人是崇高的品德让我们一起来向彭秀英奶奶学习,做个有道德的好孩子,彭秀英奶奶,一路走好……
第三篇:企业管理与道家儒家法家思想
企业管理与道家儒家法家思想
道家思想:清净无为,遵行客观规律。
儒家思想:“人之初,性本善”,注重教育启发,主张和谐。
法家思想:“人之初,性本恶”,执行文化,一切按规章制度办事。
企业管理从层次来看主要分三层,通常都叫高层、中层、基层,不同的位置要有不同的心态和性格,好的团队应该是什么样的性格呢?
高层管理人员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决策层,是把握企业前进方向的舵手。应该具备道家清净无为的性格,无为不是碌碌无为,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遵行事物发展的客观。要有战略的眼光去思考问题,去思考为与不为的界限,比如法律、成本、规划。一般而言,那些不为的是无害的,但机会成本绝不能忽视。如果不为是因为弱点导致表现不佳,就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变、提高,如找一个互补的合作伙伴,甚至变换一个职位。
中层管理人员是连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及一般员工的纽带,是贯彻企业经营战略的关键。中层管理人员应该主张儒家思想,即中庸和谐,沟通上级、下级,也要平级沟通,企业的和谐主要是依靠中层干部来实现的。中层管理人员要能理解企业高层的决策,还要依靠技术技能给予下级专业技术上的指导。儒家思想的主张逐渐成为技能要求,流行的“木桶理论”刚好可以用来寻找中层管理人员在管理技能中的不足,通过培训可全面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整体绩效。
基层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是企业组成的重要基础。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态度往往也决定了他们的工作业绩。法学思想主张一切按规章制度办事,强调执行力,正是日常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基层每一个员工都应该做好本职工作,在本职岗位上争创一流,任何岗位上的一流员工对于企业而言都有最宝贵的财富。
易经告诉我们要讲究平衡,企业的经营管理同样是一个平衡的过程,公司与员工、员工与员工、公司与客户、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利益等,在一个团队里,管理者既需要魄力和权力,更需要胸怀和宽容,人与人之间需要个性互补,能力互补,知识互补。在企业不同的管理层具备不同的个性思想,交溶互补,这就是梦幻团队。
第四篇:学习魏书生教育思想的体会(定稿)
学习魏书生教育思想的体会
学校开展“学习魏书生教育思想,提升一中总体形象”的活动后,我们观看了魏书生《教育与人生》的录像片,并看了《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一些体会,与大家交流。
一、魏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魏书生可以说是平常人中的伟人,正如我们常说:什么是不简单,把简单的事成千上万遍做好,就是不简单。魏书生对工作、对生活有许多自己独到的见解,如: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选择积极角色进入生活;多互助,少争斗;多学习,少批判;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笑对人生等等。对待工作生活总是以理想主义的态度激励自己,而绝不用理想主义的标准要求现实,所以总是能高得上去,低得下来;进得去,出得来;拿得起,放得下。现就其中感受较深的几点谈一下。
变换角度思考问题,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容易使人成为一个成功者。比如:学校要求班主任跟早操的问题,有人总是认为每天早晨5:30起床,5:50到校,天天如此,太辛苦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去想,我们每天跟学生一起跑步,锻炼了自己的身体,管理了自己的学生,在领导、老师、家长、学生眼中,又是那么敬业、以身作则,赢得了好名声,同时,学校还提供免费早餐,真是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同一件事,有许多看法,看你盯着哪一部分,角度不同,感受也大相径庭。
以感恩的心态、敬畏的心态对待社会,自己就是最幸运的人。要善待自己,首先要善待别人,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体现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今年,东校区高一有一位学生,因为家庭困难,定不起校服。班主任向我反映,为了让学生穿上校服,又不伤害他的自尊心,我和班主任出钱帮他解决,并为他保密。
节省互斗的时间,应该是人们研究的生活艺术。魏书生对生活工作中的流言、诋毁表现出的从容和平静,显示了他的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唐代和尚寒山与拾得有一段精彩对白。寒山问拾得:世间有谤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者,如何处之乎?拾得笑曰:只要忍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说的正是从容对待流言、诋毁的道理。
二、魏书生的教育思想
魏书生的教育思想与其世界观、人生观一脉相承。魏书生的教育理念极具前瞻性,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方式,民主科学的管理指导思想,已成为新一轮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魏书生教育思想中最根本的是学生观,他始终认为学生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可以自我教育、能够成功的人,是自身的主人,是班集体、国家、社会的主人。魏书生认为:我们不能把学生当作没有思想、没有情感的被动的受教育者,而应该把他们当作有思想、有意志、有情感的主动发展的个体,成功管理的前提是尊重他们的意愿,尊重他们的人格,把他们当作实实在在的“人”,而不是驯服物。用孩子心灵深处的能源,去照亮孩子的精神世界,显然是最节省能源的方法。他把学生体内每一个积极向上的细胞都激发起来。在倡导课堂教学民主化的今天,这种思想是至关重要的。
三、学习本身
魏书生的书和报告中,语言深入浅出,风趣幽默,在朴实的语言中蕴涵着大道理。有诗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一切来源于魏书生的博学多识。对教师来说,有一句话应该非常熟悉:要给别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江苏淮安外国语学
校的卢志文校长经常引导教师反思:(1)我们有没有一桶水?几年前、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一桶水,经过这么长时间不断地倒给学生,加之“跑冒滴漏”,到底还剩多少?(2)在科学、文化迅速发展,知识呈“爆炸式”增长的今天,仅有“一桶水”够不够?(3)即使有了“一桶水”,水质如何?是活水还是死水?(4)有了“一桶水”,是否就一定能给学生倒满“一杯水”?这里有没有科学方法的问题?(5)同样给学生倒满一杯水,我们所付出的劳动、所花费的时间一样吗?这里有没有效率问题?(6)学生的那一杯水,一定得由老师倒吗?教师是教学生学会取水,还是教学生等着倒水?作为一中的教师,我们常说,工作即学习、进步和创造。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不断学习。学习先进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技巧、专业知识、相邻学科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不落伍。
有本书《谁动了我的奶酪》,它让我们感受到:人们生活在一个多变、危机、速度至上的社会,每个人都可能面临着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境遇,人们时常会感到自己的“奶酪”在变化,各种变化使人们茫然无措。解决的办法就是学习,向成功人士学习,向书本学习,大环境无法改变,但可以改变我们自身,“把跑鞋挂在脖子上,时刻准备穿上它,在千变万化的世界里奔跑追寻。”(
第五篇:学习魏书生教育思想体会
学习魏书生教育思想体会
魏书生先生是一个成功人士,他的成功告诉我们“先天水平的高低不是成功的决定因素”
一、教书是放在第三位的,教师最起码的底线。教书教会学生学习:
1.学习的动力:
(1)学习的目的自己学习要有目标
a.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b.作为给父母以安慰的人
c.对社会有用的人
(2)学习的兴趣直接和间接
(3)学习意志训练a持之以恒写日记
b持之以恒
c持之以恒俯卧撑
2.智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
3.学习技术:(1)计划预习技术
(2)上课巩固技术
(3)复习检测技术
二、育人是放在第二位的改变人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喜乐观、幸福观
1.民主化
(1)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研究学生的需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施教学生有可接受性
(2)把学生当做主人,建立互助师生关系。学生帮教师查日记、作业,不管什么样的学生都让他帮着做,助手多了,自己的工作就轻松了。教师要站到学生的心里去,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如:刚分班的打架事件
(3)发展学生的人性和个性要尊重学生,人人都有自己的梦想。
(4)决策过程民主化
2.科学化
(1)计划系统
(2)检查系统
(3)总结反馈系统
三、自强是放在第一位的选择一个积极乐观自强不息的我,生活的大浪有低谷有高峰
要处理好几个关系:(1).处理好和社会环境的关系
(2).处理好和工作的关系
(3).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
(4).处理好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1.有了理想和追求,活得才有劲头,不抱怨,眼睛向内,改变自我,适应社会适应环境。
2.人生在世两件事:做人、做事
看自己的职业,我认为是最好的就是最好的。要热爱自己的职
业,不爱它就早转行,素质和机遇中,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要不来了你也抓不住。要把咱这平凡的工作看做一个大世界,别人瞧不起咱,但咱要瞧得起自己。魏书生说:“潜心育人,校校可成净土;忘我科研,时时能在天堂”探索更好的适合学生实际的办法。如全校一届分8个班,前8名每班一个,我班的是第六名,三年后升学考试前8名我班5名。
打开学生思路:如 烧水、主人喝水有100种办法,请人喝水也有100种办法。
3.(1)不难为任何一个学生,不一刀切
(2)不放纵任何一个学生,不轻易宣扬谁不行了
(3)不神话任何一个人
(4)不鬼话任何一个人
要建立互助的人际关系,互助别互斗
4.处理好自我关系:
(1)解放自我(2)珍爱自我a.时间上爱生命的每一分钟
b.空间上爱生存的每一处
c.爱自己的特长特点
(3)超越自我 实现自我超越西藏讲课的经历:锻炼身体的重要性、不端架子咱就是老百姓的儿子,孔繁森的故事开阔自己的胸怀,磨炼自己的意志,增强自爱能力文革批斗尊孔思想,晚上睡觉锻炼身体:节约医疗费
四、学生自我教育计划
1.一辈子计划干点啥
2.10年后自己在做什么,做什么样的工作
3.一年怎样安排
4.一天怎样度过 即日计划
现在的教材只要引导学生开始让他学----爱学----会学-----想学。叶圣陶说“教育是培养习惯”
蔡元培说“教育就是给人以帮助”
魏书生说“教育就是帮助人培养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