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不要迷信DC模式
千万不要迷信DC的自动模式
首先,DC都有微距模式,而且数码相机的广角一般较大,达F2.0左右。在自动模式下,相机的程序也倾向于使用较大的光圈以缩短快门时间,防止震动。但摄影常识告诉我们,照相机镜头的收缩一般从最大光圈收缩两级左右拍摄的照片效果最好。尤其是在微距模式下,如:SONY DSC-S75在拍一些手机按键时,只有中间部份清晰细腻,周边的都带轻微的模糊。因此,我们最好使用光圈先决或全手动模式,使用较小的光圈以扩大景深。如果相机没有光圈优先功能,可以试着尽量提高环境亮度,让相机自动选择较小的光圈或者使用闪光灯,图像质量也能有所改善。
第二,和传统相机另一个最大的差别是DC有一个白平衡。这有点类似于传统摄影中的色温,也正是由于初学者没有重视这白平衡,所以才会生产偏色。DC一般都提供有自动、室内、室外、手动四种模式,初学者都信赖AUTO,可往往拍出的图片偏了某一颜色,只要我们细心注意LCD取景窗是可以看出的。当我们刚拍摄到某一实物,该实物一般偏重某一颜色,假如蓝色,这时DC的白平衡会自动偏向于蓝色,再拍摄其它实物时自然也是会偏色的了。这点虽然在LCD中会体现出来,但初学者一般都没发觉。同时,有些模式也不尽完善,如:SONY的DC在室内模式下都有“蓝色综合症”现状,因此我们还是尽可能使用手动白平衡为好。而且,还要密切留意LCD的色彩变化,一发现该白色的不是白色,就得重新对白色的实物取光修正白平衡。另外,有些数码相机也具备了自动包围式白平衡的功能,以便记录准确的色彩信息。
第三,光圈、快门的控制。建议若有手动的也应使用手动模式,因为自动模式下通常拍出来的图片暗淡,特别是窗内,噪点也多。因为在室内拍摄时,DC一般会自动提升ISO值,如:SONY DSC-F505V在室内一般达282左右,而感光度与影像质量成反比关系,即选用的等效感光度越高,影像质量越差。这和传统感光材料的特性类似,只是在数码相机上这种特性表现更为明显。因为传统摄影中,我们通过选择不同的感光度胶卷或者通过“提速增感”来改变拍摄时的感光度,但是数码相机就不能这样做,它只能通过提高CCD的灵敏度以及电路的增益来提高CCD的反应速度,即牺牲滤波性能和分辨率指标为代价,这样做就会产生一个信号噪声的问题,并最终在画面上留下痕迹,这一点和传统的高感度胶卷的粗颗粒十分类似。所以在用数码相机拍摄时,若想获得好的成像质量应尽可能地选择低的等效感光度,或直接固定在最小值。
第二篇:不要迷信汪中求
不要迷信汪中求
——有感于《细节决定成败》热
赵永军
《细节决定成败》一书被媒体炒的沸沸扬扬,翻了一遍心中并没特别的感觉,只是好像是吃惯了山珍海味,偶尔品尝一下玉米饼,感觉不错,可细一想真的没有什么,多年前明明就是吃过的。它无非是以一种事后诸葛亮的把戏,像当年的《河殇》一样引起了人们的共鸣,其实书里的观点没有多少有新意,这样的书你走进一家大的书店,随手都可以翻到。就是翻翻老祖宗的书《老子》、《庄子》、《菜根谭》这些观点也都能找的到。而且,书中的观点有些是值得商榷的,如:
第一,细与不细是辩证的,不是绝对的。书中到处充斥着,小事、细节等字眼,其实从头到尾,也没有说明白什么是细节,什么是小事。小到个人应聘捡个纸条,大到企业动作战略失误、国家公共投资的严重问题,在汪先生的眼里都是小事,自然小事就无比的重要了。问题是再好的管理有时只能解决主要矛盾,而不可能解决所有矛盾,事情自然要分出个大小、轻重和缓急来。同样是一件事,在不同层次或职位上的人的眼里,大小也是不一样的。真正搞清楚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哪些事再小也要做好,哪些事再大也可以忽略才是最重要的,才是企业真正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管理学第一定律是:人是不同的。在我们的文化中历来强度用人之长,容人之短,要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也是一个文明社会应当具有的价值取向。余世维多牛,他还给人两次改正错误的机会,不小心把简历弄湿了,我想这样的错误谁都会犯,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这样的人也未必管理不了一个部门,持这样观点的人至少是缺乏容人之量。如果大家都倡导这样的用人观,造机器人好
了。“以人为本”绝不是把人搞成你理想中的机器,企业文化也绝不是搞精神控制。
第三,管理是科学,更是艺术。管理是科学,根据人们已经总结出来的管理理论和经验,诚然有些工作是可以量化的,但并非管的越细越好。管理更是艺术,重在把握一个度,力图使每个管理环节都细化、数据化,未必就能取得好的管理效果,那还要看管理的对象是什么。否则,会不会弄出个“河北超市保安每月必须抓13个小偷才能拿到工资”的笑话来。
第四,事后批评比事前把握容易的多。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经营环境是瞬息万变的,经营者的决策都有其复杂的背景,胜败乃兵家常事,像松下幸之助那样的“经营之神”毕竟少之又少。很难理解,书中凯特玛的经营方针竟然是“多元化,盲目收购”,我想凯特玛自己是决不会制定这样的经营方针的,只不过运作的结果不太理想而已。按照作者的逻辑,任何具有相同性质的两家企业都可以这样比较,一旦有一家出了问题,也一定能够找出几条不同的细节来。难怪中国媒体中有一种怪现象,企业好的时候,有人就说他好的不得了,似乎什么问题都没有;企业出问题了,又把他批的体无完肤。更可笑的是,文章都是一伙人写的。如果凯特玛早请汪先生主持大局,是不是就成为世界老大了,我看也未必。
第五,其实有些事情就不能认真。作者处处在强调细节、认真,其实自己就根本没有认真。比如,书中有一句“一只老鼠可以搞死一头大象,一个细节的疏忽可能导致你在竞争中失败”,且不说观点对错,老鼠可以搞死大象有什么科学依据?故事而已。汪先生注意到了吗?这可是做学问。书中类似问题笔笔皆是,无非在玩文字游戏。而管理却是一场控制性的游戏,三十六计,何为上策?不具体到一个特定的背景中,还真不好说认真就是对的。
说到底这本书只是给大家罗列了一些现象或案例,并没有多大的深度。不信可以看看顾总在年初先代会上的讲话,对细节的认识和要求并不比《细节决定成败》肤浅多少,而且更具体,公司关于“抓规范、强素质、求精细”的安排也大抵如此,公司领导层的思想和作为无一不顺应时代的要求。可为什么大家厚此而薄彼,公司同样的话成了耳旁风,而这本书却是宝典,能在我们公司引起了比较大反响和共鸣,这正是值得我们沉思的地方,这背后的问题也许正是我公司执行力不够的根本原因。
我想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有两个:
第一,说明我们的干部对公司缺乏信心,或者是根本就不信任,而是盲目地相信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想真正不信任也许是有的,但更多的是出于某种目的的内耗。其实书中提到的问题,我们有多少没有提到,但真正落实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推诿扯皮,敷衍了事,互相拆台的事时有发生,根本谈不上团队意识。不是吗?薪酬改革宣传了多长时间,说不懂的人到底有几个是真的不懂?归根结底,恐怕是自由主义与山头主义在作怪,是为小利而忘大义,是思想观念的落后。当然公司还没有真正建立起责权利相对等的运行机制和用人机制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第二,说明公司改制以来,公司的干部培训,特别是类似有针对性的培训安排的较少,而现有干部的危机感普遍增强了,在公司领导的影响下,大家学习新知识的欲望空前高涨了,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成为一种自动自发的需求。在《赢在执行》的学习的组织中,我也确实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中层领导们不论年龄大小都涌现出比较高的热情,争着拷贝讲座内容,有的还自行购买了讲座中提到的几本书,这种情形在以往是很少见的。可以说,是《细节决定成败》这本书和《赢在执行》这套教材点燃了我们学习的热情。
如果说问题主要出在第二条,那到是特别值得欣慰的事情了。就管理而言,美国是现代管理学的发源地,但事实上尽管那里有最先进的管理理论,但也有最原始的管理方式。有位管理大师说过:“千万不要相信只看过一本书的人”,在管理知识的海洋里,除了观念,还有管用的专业知识,我们实在是有太多太多的东西需要学。同样,学习也不可以照抄照搬,桔生淮南淮北大不一样,有特色的才是有价值的,自己的才是管用的。我说不要迷信汪中求,意亦在于此。如此说来,我们似乎更应当多分析分析自己(公司、部门和个人)的问题。
说到这,似乎远离了主题,但对于《细节决定成败》的读后感,网上一搜一大片,我想我一定没有他们认识的深刻。我只想说,荣盛公司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努力下,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成长期,任重道远,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必须相信自己,必须忠于公司,必须团结协作,必须始终与公司保持同一个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做好我们每个人应做的事情,用一句大家都将挂在嘴上的话叫做Willingness,只有这样才能够最终保持公司的永远荣盛。
第三篇:哲理故事:不要迷信名家
哲理故事:不要迷信名家
高士其是著名的生物学家、化学家和科普作家。他的科普作品曾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1958年他在第六期《学习》杂志上发表《把我们的国家变成‘四无’国》,为除四害的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助力。当时的四害是指苍蝇、蚊子、老鼠和麻雀。文中列举麻雀的罪行:秋收时,它们成群结队地啄食谷粒,糟蹋粮食很凶。大约一只麻雀平均每天要吃二钱半谷子,一年至少消耗五斤。麻雀虽小,它的数量却很多,分布很广,所以危害很大这些小动物对于人类的害处是极其严重的。
后来,人们论及麻雀的害处时,大多引用高士其的权威数据和科学定论,麻雀的危害也就铁板钉钉子流传开来。
前些年,科学已为麻雀进行了平反,麻雀已变成受保护的益鸟。麻雀命运的戏剧性变化启示我们:追寻真理,不可一味迷信名家。
第四篇:新手不要太迷信网赚软件或工具
新手不要太迷信网赚软件或工具
最近有不少网赚新手要么向我打听有什么网赚工具或软件,其实我对于这些人很是反感。有人要么就是在网赚论坛和网赚QQ群发广告,鼓吹他的网赚工具和软件有多么的神奇,并且价格多么便宜,好像购买了之后即便是新手也能坐等收钱了。这些网赚工具和软件的广告看上去很是诱人,而事实上几乎100%都是忽悠新手的虚假广告。也有不少新手由于想不劳而获和太贪心,被那些什么日赚几百并且只要买了网赚软件就能坐等收钱的广告给欺骗,花钱买了后大呼上当受骗的新手也不再少数了。几乎每天都能听到这样的案例。确实这些骗子很可恶,利用新手不懂网赚来骗人赚钱,但是那些花钱买所谓的网赚软件或工具的人,就一点责任也没有吗?!我看也未必。如果新手能脚踏实地的操作,不抱有任何的不切实际的幻想,认认真真地的去做网赚,我想也是可以赚到钱的。就像以前我说的那样,新手要去掉浮躁的心态,才能做好网赚。其实想一下就会明白,如果一个所谓的网赚软件或网赚工具有那么好赚钱,别人还会到处推销来卖给你?而那些卖软件的人,就是靠欺骗新手来购买他们的软件来赚钱的。他们确实到最后能赚到钱,而那些花钱买软件的新手,将什么也得不到,白白浪费钱财。
我不得不说现在的骗子手段越来越高明了,别说是新手,即使很多的老手也会栽在他们手里。最主要的就是这些骗子很聪明,已经掌握了新手做网赚的一种心理。新手都想找到一个方法,既能赚钱多,又能不用做事。可能吗?明显是不可能的。所以新手不要太迷信网赚软件或工具,要明白网赚需要的是坚持。在你坚持做网赚的过程中,逐渐的积累了一些网赚经验和技巧,这些才是你做网赚得到的最宝贵的财富。有了经验后,你的网赚收入才会有不断增加。
转自http://6.gy/xin-shou-bu-yao-tai-mi-xin-wang-zhuan-ruan-jian-huo-gong-ju.html
第五篇:DC库奖惩制度
DC库奖惩制度
为了保证DC库正常运营,推动公司积极发展,特制订此制度。
1、对推动公司发展,给运营做出实际贡献的,给公司或库房
直接经济效益的提高或者成本的降低的,经DC库主管提名,报总经理批准后给予奖励。
2、迟到和早退:10分钟内按10元/次处理,以此类推。60分
钟以上按旷工处理。
3、如果确实有事需要请假须提前一天以书面的形式写请假条,并征得同意后方能生效,严禁请霸王假。
4、旷工一天扣三天工资,如因病请假需出示相关资质医院的证明。
5、严禁在库区抽烟、饮酒、赌博等,发现一次罚款50元。
6、严禁翻阅工作电脑及打游戏等,违者10元每次。
7、严禁上班做工作无关的事,玩手机等。非库房工作人员未
经许可禁止入内。
8、谁点货谁负责,因此出现错误的记小过一次。
所有制度望大家共同遵守共同维护,以上未尽事宜以实际操作中公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