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研究》读书笔记(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2 15:16: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研究》读书笔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研究》读书笔记》。

第一篇:《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研究》读书笔记

有幸在暑假中读到了屠美如老师撰写的《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研究》这本书,通过阅读,使我深刻感受到:美术欣赏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儿童良好艺术素养的形成,而且对儿童其他方面的发展也有积极作用。

一、有利于开阔儿童的视野。

在美术欣赏教育中,儿童接触到不同历史年代和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既是从艺术的角度进行审美欣赏的材料,也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了解历史事件、社会生活、东西方文化差异和人类复杂情感的材料。它有助于开阔儿童的视野,扩大其知识面,帮助儿童积累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知识。

如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法国的拉斯科洞穴壁画都是世界著名的史前洞穴壁画。原始人所描绘的野牛、野马、野猪、麋鹿等动物,有的在追逐奔跑,有的则带伤挣扎。在欣赏这些壁画之前,教师曾与儿童简单讨论有关原始人和原始社会生活的问题,如原始人生活的时代、原始人的样子、原始人的生活情形等,既开阔了儿童的视野,也为儿童理解壁画打下了基础。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动物的各种姿态和作品生动有力的线条,讨论画面及画面以外的种种问题。如在欣赏“拉斯科洞穴的马头”时,孩子们提出了不少疑问:“马头上有一根根像刺一样的线条,这是动物的鬃毛还是射中它的利箭?原始人为什么用弯曲的线条画了一匹行将倒地的马?为什么只刻画动物而不太画别的东西?他们为什么要在幽深黑暗的洞穴里画画?”通过讨论,孩子们了解到这一切都与原始人以狩猎为主的生活有关,是原始人重视食物的反映。原始人认为,画出被击中或被捕获的动物形象,就等于是击中或捕获了它所描绘的那种动物本身,而且描绘得越逼真,显现的魔力就越大。通过欣赏,儿童不仅获得了丰富的审美体验,而且加深了对原始人和原始社会生活的了解。

二、有利于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艺术欣赏是艺术作品本身、艺术家的生活和社会背景等与欣赏者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情绪情感等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艺术欣赏过程实际上是欣赏者积极主动的创造过程。艺术作品就象一台发动机,它把欣赏者潜在的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而欣赏者则动员自身所有知识经验和个性情感来进行创造,使艺术欣赏对象带上独特的个性和创造色彩。在当代接受美学理论看来,艺术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时代的每一个人提供同样信息的客体,而是一个有待读者、听者或观者参与并与之对话的特定的、开放的文本。艺术文本中有许多“空白”和“空缺”,它使文本产生极大的不确定性,它们呼唤和等待欣赏者运用想象力来补充和完成。因此,一件作品可以有许多接受方式,欣赏者融入作品的任何东西都合法地成为意义。这一理论在儿童欣赏现代派大师的抽象作品时体现得尤为突出。我们的研究结果证明,儿童对抽象作品作出反应的热烈程度,对线条、形状和色彩的感受水平,围绕作品的意象和情感所展开的想象能力,是绝大多数成人所不及的。抽象作品为儿童提供了一个不受拘束、自由想象、创造的广阔空间。如西班牙著名画家米罗的“人投鸟一石子”是一幅富有想象的抽象作品,儿童在欣赏时创造习惯地表述了自己对这幅作品的理解。有的孩子说:“这幅画说的是沙滩上有个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看到一只小鸟叽叽喳喳叫,就投了一颗石子。”有的说:“我感觉是一个人在变魔术,他把自己的一只眼睛、一只脚变没了,把沙滩变成了一条直线。”还有的还说:“我闭上眼睛感觉自己在左右、上下、前后摇晃,因为这个人的身体是歪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幼儿自己设计和创作“变形的脸”,他们对脸庞、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头发等进行了夸张和变形,变成了正方形、月牙形、五角星形、螺旋形、爱心、水滴、花、火箭、葫芦、蝴蝶、字母和各种水果的形状,有的还把五官移位或改变其距离。这种变形、挂帐联系充分调动了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三、有利于培养儿童语言表达能力。

对艺术作品的欣赏需要通过对话的方式进行,它包括教师与儿童、儿童与儿童之间的对话,欣赏者与作品之间的对话等几个方面。无论是哪种对话,都要借助语言这一中介来实现。对于儿童来说,这几种对话是互相交织的。一方面,作品通过色彩、线条、形状、构图以及所描绘的事物或情节等因素向儿童发出信息,儿童则靠敏锐的直觉和审美经验,不断地获取这些信息,并作出情感上的回应。另一方面,儿童通过与教师、同伴的对话、讨论乃至争论,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同时也倾听别人的感受。在整个对话过程中,儿童不断丰富着自己的内心感受,并希望将其表述出来。通过这种发自内心的、言之有物的表达,儿童的语言能力得到了快速发展。这种发展不仅表现在表述的流畅、长句子的经常出现、各种词语特别是与情绪情感有关的词语的大量运用上,还表现在儿童乐于表达,并能自然地将这种能力迁移到其他学科活动和日常交往之中。

四、有利于培养儿童积极的情感态度。

儿童在感受力、领悟力、想象力和创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良好发展,有利于儿童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归根结底是由艺术的无错特点以及它给儿童提供的巨大的想象和创造空间所带来的。如他们善于独立思考,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不人云亦云;他们能大胆发问,并积极尝试解决和回答;他们会就某些问题展开积极的思考,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常用的句式有:“我认为……”“我觉得……”“我有一种感觉……”“我不同意某某的观点……”,等等,这些都表现出孩子们积极的情感态度。

第二篇: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研究

读书笔记---读《给教师的建议》

再读《给教师的建议》

(一)------关注全体学生

“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苏霍姆林斯基语)”很多时候在琢磨“后进生”这个词语,细细想来不得不佩服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用词的准确在于含蓄地给了差生一个称谓。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感到不安和羞愧。且不说加德纳提出的七种智能,就每一个学生而言,他是一个生命,是生命就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我们非得给他们画上一条线,再打上一个印,末了还起个好听的名字。

“后进生”对应“先进生”是不言而喻的两群人。是什么让他们不同,做教师的都心知肚明就是成绩,就是分数。尽管我们批评了很多年唯考试和成绩论,而且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一年又一年,但考试依然是考试,分数依然是分数。“语文数学考高分就一定能做一名好厨子?”“语文数学不好就肯定妨碍他成为出色的修理工?”钱钟书的数学不及格,他同班数学好的,有几个写出了《围城》?上帝让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面貌、个性、特长、给这个世界的色彩都不一样。但我们每个人恰恰都要和上帝对着干,把每个应该不一样的,培养成一样。我们用标准的大纲、标准的教材、标准的评价、标准考试规范大家,我们不允许不一样,不鼓励不一样。这是我们教育的最大的缺陷。任何一个人,要取得成就,他就必须有特色。

“鹤善舞,牛能耕,老鼠生来就打洞。”我们生活在一个健全的社会,我们需要科学家,也需要负责的送奶工。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给每人一个发展的空间。尽管这是一份梦想,但我依然坚持。

(二)------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

“这一切都归功于读书,时间每过去一年,学校教科书这有一滴水在教师的知识海洋里就边得越来„„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苏霍姆林斯基语)”

又一次捧起大师的经典,想起初读的时候,自己还是一个刚出学校的学生,怀着对大师的崇敬拜读了它。教了近十年的书,当读书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那样的少。

年少时总觉得教育是一件简单的事,教师是一份轻松的活,教书的日子久了,越来越发觉做一名好老师不是那么容易。就简单的读书而言,学生是一个装不满的水桶,自己永远是被他们追赶的送水工。要想在课堂上成竹在胸,纵横驰骋,不断读书是一条不错的捷径。社会的飞速发展,知识更迭的速度,让人时刻感到知识的滞后。教科书的背景越发宽广,学生的生活接触丰富多彩,社会信息交流的通畅。作为课堂教学的行为主体,教师和学生应该有交流的基础,从而也可以从学科知识的背景中取得相应的知识给予学生富有成效的启发。

西汉的刘向有句名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教师虽然不言愚钝,但读书,可以让你充满内涵;可以让你变得深刻。读书,使你聪慧;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使你站得高看得远,使你的见解和视野更加开阔。面对学生扪心自问我准备好了吗?感到不足,读书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分享

第三篇:孤残儿童美术教学方法研究

孤残儿童美术教学方法研究

学生姓名:申慧君 指导教师:曲 路

内容提要 通过对普通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的研究、孤残儿童教育策略的认识、及艺术治疗等方面的资料总结,结合太原市福利院的实际情况,分析总结出针对孤残儿童的美术教育方法,确定其可行性,研究出有实际意义的孤残儿童美术教育方法。总结出孤残儿童的美术教育的意义和原则,还有美术教学的一般方法包括: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更为常用的教学方法是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多种一般方法而成的。最后是结合艺术治疗而进行的美术教育。关键词 孤残儿童 美术教育 美术教育方法 艺术治疗

孤残儿童的成长经验和生活环境不同于普通儿童,造成其教育方法的特殊性,我们对孤残儿童的美术教学方法也会有很大的不同。为此,进行了这次的研究,就是为了积极探索研究出适合孤残儿童的美术教学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一)、基本范畴

1、孤残儿童

我国的孤残儿童主要是指因天灾或不可预测事故失去双亲的孤儿,因身患难以完全康复的智残、肢残等重残、因严重疾病、非婚生或其他因素而被父母遗弃后查找不到生身父母的儿童。同一般意义上的儿童相比较,孤残儿童有两个明显的特性即“孤”和“残”。

2、美术教育

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其目的主要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美术教育方法

美术教育大系统有四个子系统组成,即教授活动、自学活动、课堂学习活动以及备课活动。要实现教学活动,就必须遵循这些规律,美术教学方法便是在这一教学活动过程中,为实现美术教学任务或目标,传授美术教学内容所运用的手段、途径和方法。

(二)、研究现状

通过对关键词的检索,我发现国内外关于孤残儿童的美术教育方面的研究还是一片空白,更不用说关于其教育方法的研究了。因此,要想研究孤残儿童的美术教育教学方法,得先从相关方面下手。首先,需要对题目中的两个关键词分别进行研究,一个是孤残儿童的教育,另一个是美术教育方法。

相关文献大概可以分为三大类:孤残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与普通儿童的发展需求和规律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于是,我先搜集了关于普通儿童美术教育的相关文献。然后,又搜集了关于孤残

儿童的特殊教育的相关文献。后来,又搜集到了一种关于比较专业的心理治疗方法——艺术治疗的相关文献。

(三)、研究意义、内容与方法

1、研究意义

孤残儿童作为弱势群体,我们应对其进行更多的帮助,我选择本题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孤残儿童的教育,尤其在美术教育方面能找到更加详细,更加具有可行性的教育方法。通过对孤残儿童美术教学方法的研究,我们可以找到适合的方法对其进行美术教育,尤其是针对在福利院中的孤残儿童,大规模的机构养育模式更需要有合适可行的方法才可以。

2、研究内容

首先通过对文献的研究,探索出一些优秀的美术教育教学方法。然后研究孤残儿童的特殊性,及应注意的问题。最后通过实践研究出适合孤残儿童的美术教育教学方法。

3、研究方法

研究依托儿童美术教育的研究,孤残儿童特殊教育的研究,艺术治疗的研究等方面,比对寻找出有利于孤残儿童的美术教育教学方法。然后,去太原市福利院进行实际调查。最后,确定最适合孤残儿童的美术教育教学方法。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法,访谈法,行动研究法。

二、理论与法规依据

(一)、义务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第一章第三条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美术教育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七章第九十三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基本义务教育。以及第九十八条规定:学校应当根据残疾人身心特性和需要实施教育,并为其提供帮助和便利。这两条规定不仅将孤残儿童也纳入了义务教育的范围,就要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要求对其进行教育,也就不能忽视其美术教育。还特别提出要为残疾儿童提供帮助和便利。

(二)、多元智能原理

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者加德纳认为过去对智力的定义过于狭窄,未能正确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他认为,人的智力应该是一个量度他的解题能力(ability to solve problems)的指标。根据这个定义,他在《心智的架构》(Frames of Mind, Gardner, 1983)这本书里提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七个范畴(后来增加至八个):

1.语言(Verbal/Linguistic)

2.逻辑(Logical/Mathematical)

3.空间(Visual/Spatial)

4.肢体运作(Bodily/Kinesthetic)

5.音乐(Musical/Rhythmic)

6.人际(Inter-personal/Social)

7.内省(Intra-personal/Introspective)

8.自然探索(Naturalist,加德纳在1995年补充)

另外,有其它学者从内省智能分拆出“灵性智能”(spiritual intelligence)。

在此我们特别强调的是其中的空间智能,空间智能强的人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敏感性很高,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情感 的能力比较强,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他们表现出来的能力。能准确地感觉视觉空间,并把所知觉到的表现出来。这类人在学习时是用意象及图像来思考的。

空间智能可以划分为形象的空间智能和抽象的空间智能两种能力。形象的空间智能为画家的特长。抽象的空间智能为几何学家特长。建筑学家形象和抽象的空间智能都擅长。

所以我们的美术教育也是培养智能的一种,是不可或缺的。

(三)、艺术教育理论

西方现代美术教育理论中的工具论和本质论:

1、工具论

工具论的主要观点在于强调美术教育的教育性价值,即把美术当作教育工具,认为通过美术教育可以促进儿童的生长和发展。工具论重视创作过程,忽视创作结果,在教学方法上主张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并以分析儿童的成长特征为评量的范围。工具论的这种观点与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理论及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进步教育运动有着直接的联系。

其代表人物,英国著名艺术教育家、艺术理论家和评论家赫伯特·里德提倡通过美术教育促进儿童人格成长,他认为儿童具有许多与生俱来的潜能,并有不同表现类型(依思考、感情、感觉、直觉,将儿童分为八种表现类型),美术教学应该按不同类型分别予以指导。

2、本质论

本质论强调美术教育的本质性价值,倡导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本质主义者认为,美术教学应具有学科性、顺序性,主张系统化的课程设计与指导方法,并且以学科的标准来评量儿童的学习成果。

本质论的代表人物是艾斯纳和格内尔。艾斯纳强调美术教育的主要价值在于对个人经验的独特贡献。他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和实践极其特殊的一面,而且美术能为人类实践做出的最可贵的贡献是直接与其特性相关系的。美术能为人类教育作的贡献恰恰是别的学科所不能作的。因而,任何一项将艺术首先作为为其他目的服务工具的教育计划会冲淡美术的意义。美术不应屈尊服务于其他目的。”

三、孤残儿童美术教育意义和原则

(一)、孤残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

1、素质教育的意义

美术教育在正常儿童的身心发展中的意义一样存在于孤残儿童。

美术教育是儿童教育的组成部分,它是启蒙教育,不是专业教育,正如孩子学语言不是为了培养文学家一样。美术教育可以补充书本知识的不足,扩大儿童的视野,丰富儿童的文化生活,对开发儿童智力、陶冶儿童情操有特殊作用,对其全面发展有推动作用,对孩子未来的文化素质和人格素质都会有良好的影响。

2、心理调适的意义

美术教育对孤残儿童有心理调适的作用。

孤残儿童是社会的弱势群体,自身的社会差异和各种伤害,都使孤残儿童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灵创伤。在关注孤残儿童生活的同时,关注孤残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特别是对于受到创伤的孤残儿童进行心理治疗,已经成为保证孤残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工作内容。正确的美术教育就像艺术治疗一样,可对其进行心理调适。可以增强孤残儿童的自信心,也可以在其进行美术活动时宣泄不良情绪等。

3、智力开发的意义

从开发智力的意义方面考虑,美术教育发展了孤残儿童的视知觉能力,还促进了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忆力,培养他们的思维和创造能力,还培养他们的概括、分析和判断能力。实践证明,在美术学习中一方面重视形象思维的训练,发展孤残儿童智力;另一方面要重视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培养美术学习的兴趣,通过非智力因素来开展其智力。

4、职业导向的意义

美术教育对孤残儿童还有一个现实意义。

因为孤残儿童中很多人内心很敏感,美术创作也可能会比较成功,将来可以作为他们的一种职业,或者为将来他们的就业提供一份保障。

(二)、孤残儿童美术教育的原则

在对孤残儿童进行美术教育时,我们一定要遵守以下的原则:

1、以心灵慰藉为基础,以技能发展为依托

“ 孤” 和“ 残” 的双重特征是造成孤残儿童特殊身心特征的关键所在。特别是“ 孤” 的身份特征意味着,他们经历了丧失父母的早期痛苦经验,这种不良的早期经验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所以我们的美术教育就要起到心灵慰藉的作用。

但我们的美术教育的心理慰藉不是凭空实现的,是以技能发展为依托的,只有学会了一定的美术技能,才能更好的运用美术来表达自己的内心,起到心理疏导的作用。

2、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技术训练为途径

在对孤残儿童进行美术教育时,我们首先需要对其技术进行训练,不论是绘画、雕塑或是拼贴,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技术,才能更好的利用美术活动,表达自己的内心。在进行这些美术活动中,我们要最大化的利用其意义,在开发智力的意义方面,发展孤残儿童的视知觉能力,还促进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忆力,培养他们的思维和创造能力,还培养他们的概括、分析和判断能力;还要注意培养其审美能力。

2、以个性化教育为模式,以团体学习为辅助

结合孤残儿童的特殊性,我们对他们的美术教育要根据每个个体实际情况进行,运用个案工作方法对孤残儿童进行心理疏导可以扎扎实实地提高他们的社会功能。以个性化教育为模式在福利院中更为有意义。

但是我们也不能放弃团体学习,因为在团体活动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加强社会公德、诚信意识、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等教育。自卑、孤独、离群独处的儿童在群体中活动可以学习与人相处的技能。

4、以专业教师为指导,以工作人员为主导

专业教师对孤残儿童的美术教育会起到很大的指导作用,但是由于时间的限制,辅导次数的限制,并不会取得特别大的成果。

工作人员长期与孩子相处,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直接介入对孩子的教育,明确的支持什么,反对什么,这对儿童思想品格形成是很重要的。福利院的工作人员能够进行长期的,有序的教育活动,作为美术教育的主导者会更好。

四、孤残儿童美术教育的教学方法

(一)孤残儿童美术教育的一般方法

孤残儿童与儿童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根据哲学原理:一般包括特殊,特殊存在于一般之中。孤残儿童的美术教育中,最重要的是要考虑他们特殊的生理和心理。

根据美术教学特点和原则,结合美术教学方法的特征,我们可以总结出美术教学最常用的一些方法。我们之所以称之为一般方法,就是因为在每个人的教学过程中他们都可能通过自己对学生和

教材的深入细致的琢磨、研究,还会发现他们自己更为独到的方法。一般方法是大家最熟悉并最常运用的方法。

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从教师教的角度看,它是一种传授的方法;从学生学的角度讲,它是一种接受性的学习方法。在美术课中,“观”与“读”的内容以及“画”与“做”的基本操作理论都需要教师讲解,故都可采用讲授法。讲授法的基本要求:(1)对所表述的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应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感觉;(2)语言应明确、精练、生动;(3)要善于根据课堂实际灵活调整授课内容和讲授方式;(4)注意与其他教学法的有机结合。对孤残儿童来说,讲授法是学习美术技能的最直接的方法,但是讲授法较易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缺乏感性认识。所以在运用讲授法时常常还须借助其他教学手段来弥补。

谈话法: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是教师和学生以口头语言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谈话法便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唤起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在与孤残儿童的谈话中,教师通过谈话可直接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然后可以继续通过谈话来进行心理治疗。运用谈话法应注意做到:(1)教师要有事前准备,所提问题要明确且易于学生思考;(2)谈话法运用之前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并做好心理准备,学生回答正确与否教师要予以明确评价,并尽可能多鼓励。谈话法也有缺点,它易使意见分歧,不好控制,有时还会使知识支离破碎,所以运用时应特别注意。

讨论法: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讲座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讨论法还可插入讲座法进行。讲座法的优点在于,由于全体学生都参加活动,可以培养合作精神,集思广益、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情绪,培养学生钻研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而且孤残儿童在小组活动时,使组员之间有共同的目标,并使小组成员对小组产生一定的认同感。小组通过一系列的共同活动,使成员之间通过互动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整个活动中,通过不同阶段目标的实现,分享成员间的成功体验、失败教训、过程感受等,促进小组成员的人际交往,促使他们在社会中承担积极的创造性的角色。

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

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在美术教学中运用得最广泛,它是指教师通过对实物或直观教具的演示和组织教学性参观等,使学生利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或现象而获得知识的方法,这类方法的特点是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具体性和真实性,正好与美术教学的特征相一致。

但是,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只有和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合理地结合起来,才能保证教学效果的提高。这一教学方法包括演示法和参观法。

演示法:在美术教学中,演示法通常运用于技能课教学,它借助于教师的示范表演,使学生增加感性知识,加深印象,从而认清操作的具体方法步骤。演示法根据需要不同又可分为当堂演示、与学生练习同步演示以及给个别学生作单独辅导的局部演示等。演示法要求:(1)如果说讲解是为了指导练习,而演示则是为了使讲述具体化,所以演示法一般安排在理论讲解之中或之后进行;(2)演示时要注意准确、清晰,力求使全体学生都能看懂、看清;

参观法:参观法也是美术教学常用的辅助方法。它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扩大视野,而且还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与实际教育结合起来,从而加强了美术教育的意义。参观法的对象是灵活多变的,它可以是学生自己的作业展览,也可以是社会上各种美术展览。这一方法要求:(1)参观法运用之前作充分准备,让学生对参观的内容背景作前期了解,这样在参观中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这在社会性的展览中更显重要;(2)参观之后要与讨论法结合起来,让学

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教师做总结;(3)教师要注意努力设法把参观的内容与教学的内容结合起来。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

作为美术学科的特点,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主要指练习法。练习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为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方法。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主要的实践活动。练习法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根据教学要求做一些训练;另一种本身就是技能训练与实践活动等。练习法的要求要视练习内容来定。这种方法在孤残儿童的美术教育中较为少用,尽量只针对有美术特长的个体。

4、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主要是指欣赏法。这一方法最大的特点是,通过教学中的各种欣赏活动,使学生在认识了所学习的事物的价值以后产生更积极的情感反应。在美术教学中,欣赏法运用应侧重于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纯粹的欣赏课,对中外大师作品直接欣赏;一是在技法课教学中对范画和学生优秀作品的欣赏。美术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使用欣赏法,在美术教学的每一个关节上都与欣赏法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美的鉴赏能力。

美术教育方法的思考与选择除了可以运用以上所论及的各种方法之外,在实际美术教育实践中,还应该针对具体教学情景予以灵活处理。好的教学方法总是适应它所对应的教学情景而生效,仅仅为了方法的方法只能是古板的教条,这种对方法的探讨反而有害于美术教育学科自身的发展与价值的张扬。在文献中还提到了很多特殊的美术教育方法,如主题美术教育活动、趣味美术教育、基于生活化的美术教育。这些教育方法都是根据一定的目的,结合实际情况。综合了许多一般教育方法而形成的。

(二)孤残儿童美术教育与艺术治疗相整合的方法

1、艺术治疗的意义

艺术治疗,是一种透过艺术创作而做的心理治疗,在欧美先进国家已被广泛地运用于医疗与教育之中,尤具对于儿童因意外伤害所造成的心理问题,更是有显著的疗效。其方法包括绘画拼贴、捏塑、雕刻等。艺术治疗是孤残儿童心理健康有效手段之一。在艺术治疗过程中,治疗者利用艺术活动了解孤残儿童的内心意识,帮助情绪受困的孤残儿童表达内心感受,如以绘画让孤残儿童投射其想法、内心矛盾、人际关系,以及因心理问题引发的其他情绪等。艺术治疗因具有非语言的沟通特质, 较一般心理治疗的适用性更为广泛, 艺术活动可缓冲紧张情绪, 孤残儿童有很多见证了双亲的离去, 这会导致他们出现封闭、不安等情绪,难以与外界交流, 艺术治疗的缓和作用有助于与他们建立良好关系, 可以使情绪孤僻或有自闭倾向的孩子更容易接受心理辅导教育。

艺术表达更为直接, 可使治疗者了解被测试孤残儿童的心理状态和潜意识内容。特别针对自我封闭的孤残儿童, 可以通过绘画等方式的了解孤残儿童内心, 便于更好地与孤残儿童沟通, 解开孤残儿童的心结, 舒解他们的情绪, 逐步重新构建良好的心理状态。

艺术创作必须应用知能和感官,可促进感觉统合, 例如对于部分因受到心灵创伤而导致心理、情绪不稳定的孤残儿童, 可有助于帮助他们实现稳定, 进而引导他们的意识行为。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 孤残儿童较能放松与投人, 降低防卫心理,让潜意识的内容自然浮现, 可以有利于治疗者和他们建立比较和谐的关系, 从而完成心理引导过程。艺术创作的过程可以使情绪得到宣泄, 是一种能被社会接受而不伤害他人的发泄方式, 是一种自发与自控的行为, 经由此过程, 情绪得以舒解与缓和, 大多数孤残儿童因为不同的伤害都有不同的心理压力, 艺术创作可以使给他们将压力宣泄出来, 有利于情绪的排解。

2、艺术治疗的方法

和所有的心理治疗一样,艺术治疗属于医疗范畴,对于开展艺术治疗资格的认证和制度规范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但是,这也进一步证明美术教育对孤残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在研究孤

残儿童的美术教育教学方法时,可以参考艺术治疗的相关方法,在教育中实施一定的心理治疗。

艺术治疗的方法包括绘画、拼贴、捏塑、雕刻等。治疗方式因治疗目的而异, 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步骤:

(1)艺术创作

由于艺术疗法可以反映出个人的人格发展、人格特质和潜意识, 以绘画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比用语言表达更为清楚。一般来讲, 不同的被测试者绘画的表现有所不同。受过一定精神创伤的孤残儿童, 往往呈现出他们心理中最畏惧的事物的特点。针对绘画特点, 适当询问, 作好记录。在询问的过程中,治疗者可以根据不同孤残儿童的特点, 有倾向性地扮演自己的角色, 例如, 中立者、引导者等。

(2)分析评估

分析有三部分, 一是总体印象,对被试者的直觉, 是认真合作, 还是敷衍了事, 记录测验时间, 正常人一分钟完成。二是形式分析, 即分析画了怎样的画。三是内容分析, 即分析画了什么。通过分析评估可以了解被测试者到底发生了什么, 同时也通过分析评估获得治疗者希望获取的有关被测试者的其他信息。对于有一定心理障碍的孤残儿童, 在这一阶段, 治疗师与他们之间建立起融洽而相互信任的关系非常重要, 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治疗师对他们的了解以及治疗的效果。被测试孤残儿童创作的第一幅作品非常重要, 因为这能为接下来的治疗方向定下基调。需要指出的是, 作品好坏无所谓, 主要是自我表达。

(3)确定治疗目标

提出治疗目标, 进人中期阶段。这是最关键, 也是最复杂的阶段。在这一阶段, 治疗者最难的工作便是知道在什么时候用什么艺术治疗手法进行治疗, 因为每个孤残儿童都是不同的, 治疗者必须因病施治。

3、与美术教学方法的整合

结合艺术治疗的方法,一般是让孤残儿童进行自由的艺术创作,不会对其进行限制,并用言语鼓励引导,让他们能将内心彻底宣泄出来。比如,我们将颜料都摆出来,让孤残儿童自由的选择喜欢的颜色涂抹在画纸上,不要求他们画出什么形状和主题,只是用颜色宣泄自己。

(三)不同群体孤残儿童美术教育方法

在研究的前期,研究者去太原市福利院进行了实地调查。在太原市福利院中,轻微残疾的、有自理能力的孤儿会寄养到外面的家庭中去,剩下的主要分为两部分孤残儿童:一部分是情况比较严重的脑瘫儿童,完全不能和人交流,不会说话,不能走路,连画笔都拿不起来。另一部分是年龄较大了的孤儿,他们大都在附近的小学,中学进行正常学习。

1、脑瘫儿童的美术教育

第一部分孤残儿童的状况特殊,他们的行动不便,而且大部分智力低下。因此,平时都是只呆在福利院的单一环境中,没有机会接受其他的刺激,这样对于他们的发展更为不好,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智力越来越低下,发展越来越缓慢。根据艺术治疗的理论及多元智力理论,对这部分孤残儿童的美术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在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的有效方法中,第一点提到了工作人员直接介入,这是非常正确的,因为研究者去那里进行的美术教育次数有限,起不到什么大的作用,只能是找到合适的方法,方便工作人员的使用。

考虑到脑瘫儿童的行动不便,以及大部分都不能和人进行交流,因此对他们最好的美术教育方法就是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而且最好选取的教育材料要颜色鲜明,内容简单,对脑瘫儿童的教育性不需要太大,只要能给他们一些色彩方面的刺激就好。

2、普通孤儿的美术教育

另一部分的孤残儿童是在附近中小学上学的孤儿,虽然他们现在在正常的学习环境里学习,可是由于他们生活的环境也是只有孤儿院和学校两个地方,而且他们的心理发展与正常儿童比较也是

大部分存在问题,有些轻微的弱智,有些性格发展的不好,有些语言行为偏激。这些孩子们平时在学校上课,接受的教育与普通儿童一样,也会接受美术教育。但是,在节假日或课余时间,他们就无所事事,在楼道里走来走去的。这些儿童都能自己进行美术活动,只是平时没有人引导、组织、指导。

因此,结合这些孤儿的条件,教育方法的选择要考虑到引起他们的兴趣,而且教育时使用到的材料都是他们已有的,或者是容易得到的。

例如,这次去福利院正处于春天,研究者可以选取主题《春天来了》,首先可以先带这孩子们在院子里看一看哪些地方能够看出春天来了,进行观察。然后在纸上画出“我看到的春天”,也可以带领孩子们进行手工操作,折纸折出蝴蝶、花朵,或者用纸片或树叶拼贴春天的景色。让孩子们自由选择方式,通过这次活动感受春天的美好。

五、小结

通过去福利院与孩子们接触,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完全没有被调动起来,而且有点厌烦普通的教学方式,让他们安安静静地自发的画一幅画很难,倒是对平时在学校不接触的教学方法较感兴趣。比如我去的时候带了许多漂亮的手工纸,他们就对折纸很感兴趣。

所以可以看出,对孤残儿童的美术教育就如对幼儿园的小朋友一般,主要是引起他们的兴趣,然后,慢慢深入进行。确实有美术特长的孤残儿童,最好可以让他接受更加正规的美术教育,为其将来的发展拓宽道路。

通过这次研究,研究者还提出了以下建议:

1、孤残儿童方面

脑瘫儿童的情况比较复杂,只要尽量给他们一些色彩、简单图形刺激就好。其他方面就不属于教育而是医疗方面的事儿了。

在学校上学的孤儿方面,这些孤儿应该尽量自己积极参与美术活动,不仅会起到心理疏导的作用,而且可能会发现自己的专长,为将来自己的发展提供另一条可行的道路。

2、福利院方面

福利院里是大规模的机构养育模式,忽视了对孤残儿童的艺术教育,在这方面的重视度不够,虽然很多教育方法不可能实行,比如经常出去写生进行自然教育,或者进行的美术活动是花费比较多的。这就要在多方面协调,但福利院应该尽量提供更好的进行美术教育的条件。例如,太原市福利院已经与我院合作进行了环境创设的课题,在孤残儿童生活的楼道里进行环境创设,绘制了非常可爱,颜色明亮的墙画。但据我观察,这些画有点太高了,高于孩子们的视线,他们仔细看这些画的机会很少。建议以后可以组织孩子们看着这些画编故事,编故事的同时也就充分欣赏了这些墙面画。

另外就是可以送一些确实有专长的孩子去正规的学习美术,不要让所有孩子都只接受一些基本教育,抹杀了其未来更多的可能。

3、志愿者方面

志愿者们最好能够定期地去,不只是偶尔去一两次,对孤残儿童的美术教育不是一两次就可以的,一定得有长久的计划。或者志愿者自己定期去实施,也可以将实施方案交给福利院里的生活老师,让他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对孤残儿童进行一定的美术教育。

参考文献

[1]习红兵.试论福利院孤残儿童心理问题及其疏导[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6月第9卷第2期:69-71.[2]曾凡林.孤残儿童发展的特殊需要与教育对策[J].社会福利,30-31.[3]曾凡林.孤残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及干预对策[J].社会福利,23-24.[4]昝飞.从积极行为支持的角度谈孤残儿童问题行为的干预策略[J].社会福利,30-31.[5]王琼,廖涛鹰.儿童美术教育教学方法之我见[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10月第5期:111-112.[6]陈健勇.美术教育教学法探索[J].江西教育,2009-

7、8:42.[7]卢永平.基于生活化的幼儿美术教育[J].教育科学论坛,2009年第10期:17-19.[8]石紫艳.儿童美术教育的探索.中国基础教育研究[J],2009年9月第9期第5卷:53.[9]苟惠玲.幼儿美术教育的原则与方法[J].甘肃教育,2009.8(A):42.[10]王丹.艺术治疗-促进孤残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J].社会福利,2007.6:50-51.[11]孔起英.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12] Chi.Feltovich.Glaser:Categorization and representation of physics probiems by experts and novices,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1981 [13] Larkin J.H:The role of problem representation in physics.Carnegie-Mellon university, 1981 [14] Michael J.A.Howe:Genius Explain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15] Robert J.Sternberg:Handbook of Creativ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The Examination of Art Education Methods for Orphans and disabled

children

Student: Shen Huijun Supervisor: Qu Lu Abstract: By ordinary methods of art education of children, the understanding of orphans and disabled children's education policy, and art therapy and other information summar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aiyuan welfa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for orphans and disabled children, art education methods, to determine feasibility and come up with a meaningful method of orphans and disabled children art education.Summarized orphans and disabled children the meaning and principles of art education.There are general methods of teaching art, including: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on language-based approach;to direct perception-based approach;based approach to practical training;to enjoy the activity-based teaching methods.More commonly used teaching method is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a combination made of the general method.Finally, combined with art therapy and art education conducted.Keywords: Orphans and disabled children

Art Education

Art Education Methods

Art Therapy

第四篇:《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读书笔记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读书笔记

今年的暑假过得比以往的暑假更加充实与忙碌。在暑假刚要开始的时候,我们园领导为了使我们每一位支身于幼教第一线的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术更加扎实,就倡导我们在暑假里要读完一本以上的专业类书籍,并鼓励我们向幼儿园图书室借书。我也不错失这样的机会,借了一本《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想让自己对艺术教育有更深一步的理解。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一共分为绪论和上下两篇,绪论部分主要是讨论艺术教育的宏观理论问题,其中包括艺术教育的性质与地位之争、审美愉悦与幼儿的生命质量提高、循序渐进与幼儿的有效学习、迁移模仿学习与幼儿的创造性表达、身心舒适与幼儿的自律性发展等。上篇是分领域的艺术教育,下篇是综合的艺术教育。在上篇部分分领域的艺术教育中,包括幼儿园集体艺术教学活动的目标设计、结构设计、心理调节和评价等。我们知道,追求价值不能不遵循客观规律,如果我们采取的行动程序和方法违反事物的规律,其后果必将是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在其中,还向我们介绍了不同领域教学设计和实施的方法策略。这是为学习者深入体验各种不同艺术实践的“异同”奠定基础。因为学习者只有体验和把握不同领域艺术实践的异与同后,才能更好地体验到综合利用他们来表达自己认识的兴趣。下篇在综合艺术教育中也向我们渗透着一些相关理论的问题。从不同领域切入的综合集体活动给我的启发也特别大,让我从中了解主次的不同切入点。

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读到: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习,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努力探索和实践,我想,我们在艺术教育教学方面会有更大的突破!

第五篇:《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读书笔记

今年的暑假过得比以往的暑假更加充实与忙碌。在暑假刚要开始的时候,我们园领导为了使我们每一位支身于幼教第一线的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术更加扎实,就倡导我们在暑假里要读完一本以上的专业类书籍,并鼓励我们向幼儿园图书室借书。我也不错失这样的机会,借了一本《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想让自己对艺术教育有更深一步的理解。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一共分为绪论和上下两篇,绪论部分主要是讨论艺术教育的宏观理论问题,其中包括艺术教育的性质与地位之争、审美愉悦与幼儿的生命质量提高、循序渐进与幼儿的有效学习、迁移模仿学习与幼儿的创造性表达、身心舒适与幼儿的自律性发展等。上篇是分领域的艺术教育,下篇是综合的艺术教育。在上篇部分分领域的艺术教育中,包括幼儿园集体艺术教学活动的目标设计、结构设计、心理调节和评价等。我们知道,追求价值不能不遵循客观规律,如果我们采取的行动程序和方法违反事物的规律,其后果必将是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在其中,还向我们介绍了不同领域教学设计和实施的方法策略。这是为学习者深入体验各种不同艺术实践的“异同”奠定基础。因为学习者只有体验和把握不同领域艺术实践的异与同后,才能更好地体验到综合利用他们来表达自己认识的兴趣。下篇在综合艺术教育中也向我们渗透着一些相关理论的问题。从不同领域切入的综合集体活动给我的启发也特别大,让我从中了解主次的不同切入点。

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读到: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习,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努力探索和实践,我想,我们在艺术教育教学方面会有更大的突破!

下载《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研究》读书笔记(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研究》读书笔记(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儿童读书笔记

    1.绿山墙的安妮主要内容:马修与马莉拉兄妹俩在绿山墙过着平淡从容的生活。为了给患有心脏病的马修找个帮手,他们打算从孤儿院收养一个男孩,不料阴差阳错,孤儿院送来的竟是一个满......

    儿童读书笔记

    儿童读书笔记 儿童读书笔记1 《教儿童学会思考》的作者是在英国实施“儿童学哲学”课程的学者罗伯特·费舍尔。“儿童学哲学”的创始人是美国的马修·李普曼,1974年,李普曼就......

    儿童读书笔记

    儿童读书笔记1 《教儿童学会思考》的作者是在英国实施“儿童学哲学”课程的学者罗伯特·费舍尔。“儿童学哲学”的创始人是美国的马修·李普曼,1974年,李普曼就创立了儿童哲......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研究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研究》课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二,引导学生......

    读《儿童美术教学法研究》有感[范文]

    读《儿童美术教学法研究》有感 读《儿童美术教学法研究》有感 在暑假里拜读了我国着名的儿童艺术教育家杨景芝教授着的儿童美术教学法研究一书,感触颇多。该书是她在少儿美术......

    美术欣赏

    美育一般通过艺术审美的方式达到教育目的。美术课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直观性,包括对自然美的直观,社会美的直观,艺术美的直观。而美术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欣赏、绘......

    自闭症儿童康复教育研究

    目录摘要: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对自闭症儿童的关注越来越重视,从理论研究、制度保障、社会参与等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目前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治疗......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计划(优秀范文五篇)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 ----展开阶段中段儿童研究计划 我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现处于起步阶段,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为了“留守儿童”和所有在校学生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