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思路与对策[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2 16:27: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思路与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第一篇: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林毅、柯建华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全党同志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重大意义,强调了增强居安思危、忧患意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在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和国内改革正处在攻坚阶段的今天,在建党九十周年之际,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站在整个国家、民族乃至世界的全局性战略高度,在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科学定位党的历史方位、科学判断党风廉政建设大势和科学把握党风廉政建设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思路,为有效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奠定基础。

一、党风廉政建设相关概念

1.党风。党风即政党的风格或作风,是党的组织和成员在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方法、政治立场、工作态度、生活作风以及道德行为。中国共产党的党风,是它的性质、宗旨和奋斗目标的外在体现,也是共产党员个人的世界观和党性观念的具体反映。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说到底是党群关系问题,是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能否保持党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血肉联系问题:一方面党的政治主张、路线方针要充分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切合国情,能够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广大党员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无论何时何地都把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克己奉公,时时处处心系群众、为民谋利。

2.廉政。“廉政”之“廉”,指清正、廉洁,表示公正清明。“廉政”之“政”,指政治、行政,即治理国家的活动。“廉政”主要指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公正无私、清明廉洁。学界对“廉政”的基本共识是:一是就“政局”而言,即造就一个公正廉明的政治局面和政治氛围;二是就“政制”而言,即建立说廉洁高效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三是就“政德”而言,即要求各级官吏树立廉洁奉公的官德与不贪不淫的私德以为民之表率。简而言之,廉政就是公正廉明的政局、政制、政策、政德的良性结合与辩证统一。

3.腐败。廉政的对立面是腐败,腐败从领域分,有政治腐败、学术腐败、经济腐败(企业、金融等领域)等,本质是公共权力的私有化或通过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商品化而为个人谋取私利。

4.党风廉政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是指我们党开展的端正党风、端正政风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其根本目的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同心同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因而党风廉政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要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开展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工作。

二、建党九十年以来党风廉政建设的历史回顾

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组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自从成立之时起就始终把带领全国人民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作为自己的最大己任。有鉴于此,无论在任何一个历史阶段,党都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问题,以期通过良好的党风带动和促进良好的民风

和社会风气的形成与发展。

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由于自身处于革命党和地方党的特殊地位,经常面临着被压迫、被“围剿”和被追杀的险恶环境,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患难与共,荣辱相随,追求平等和公平,反对特殊与与众不同的思维和工作作风。这一时期,党不仅领导制订了《陕甘宁边区政府惩治贪污暂行条例》等,而且还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过采取思想教育的方式以倡导廉政,通过勤俭节约的方式以培育廉政,通过法制法规的方式以保护廉政,通过人民监督的方式以促进廉政,通过领导带头的方式以带动廉政等措施,形成“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良好党风和政风,以期跳出由盛而衰的历史周期率,从而为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十分扎实的群众基础。

2.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由一个革命党和地方党开始转变为一个执掌全国政权的执政党。面对这样的变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些党员干部在胜利面前不同程度地染上了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作风,当官做老爷的心态和贪图享乐的作风正日益严重地侵蚀着相当一部分意志薄弱的党员干部。为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通过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以期达到加强执政党党风廉政建设的目的。如采取整党整风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形式以期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开展群众性的反腐败斗争以期彻底揭露和严厉惩治腐败;建立健全反腐败的监督机制以期从制度上遏制腐败的产生和发展;实行“任人唯贤”的干部政策以期从组织上保证执政党干部队伍的纯洁和有效;通过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的践行以期为全党作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表率。通过这样的措施,党在扫除旧社会的污泥浊水、保持党和国家机关清正廉洁方面,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即“在全国形成了革命的、健康的、朝气蓬勃的社会道德风尚”,其成功的经验已经成为党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邓小平曾对此作出过高度的评价:“新中国成立以后,只花了三年时间,这些东西就一扫而光。吸鸦片烟、吃白面,世界上谁能消灭得了?国民党办不到,资本主义办不到。事实证明,共产党能够消灭丑恶的东西。”

3.在改革开放探索时期,中国共产党不仅实现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而且还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在这一时期,由于各种规章制度不健全和不完善以及商品经济的强大冲击力,以权谋私、损公肥私、买空卖空、倒买倒卖、行贿受贿、走私贩私、弄虚作假、敲诈勒索、制假贩假等现象不时发生。“一切向钱看”的腐朽思想正日益严重地侵蚀着党风和社会风气。针对此,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了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并坚持“两手抓”的战略策略方针,即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党通过教育党的干部和政府官员树立清正廉洁的观念和献身精神,制定严密的法规和制度,对贪污行贿的官员严惩等措施,使得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这一时期,“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解决,甚至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

4.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由于市场经济的求利原则,使得“金钱”几乎到了“万能”的程度。在这样的环境下,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利已主义等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滋长;一些党员干部不顾党纪国法,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腐败行为和主要追逐个人私利的人生哲学,一切从个人的利益考虑及以个人为中心的道德原则的出现;“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甚至“跑官”、“卖官”、“买官”等旧社会官场中黑暗东西的沉渣泛起;损公肥私,贪污腐化,浪费挥霍,弄虚作假,争名夺利,尔虞我诈,欺上瞒下等歪风邪气的四处充斥,都在严重地冲击和侵蚀着党的干部队伍。对此,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必须要把惩治腐败作为社会系统工程来抓,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逐步加大治本力度,把加强教育、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强化监督结合起来,通过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尽最大努力把这一时期的腐败现象减少到最小程度。

5.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面对党风廉政建设中出现的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为此,党通过加强对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抓好反腐倡廉教育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处违反党纪的案件,不断加大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力度,深入开展治本抓源工作,全面履行纪检与监察两项职能等措施,在有效解决领导干部“违反规定收送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跑官要官,放任纵容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利用领导干部职权和职务影响谋取非法利益,借婚丧嫁娶等事宜收钱敛财,参与赌博等问题”的同时,还继续保持查办案件的强劲势头,如“继续重点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等案件,查办官商勾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和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严肃查办工程建设中搞虚假招标投标的案件,非法批地、低价出让土地或擅自变更规划获取利益的案件,违法审批探矿权和采矿权、违法人股矿产开发的案件,违规发放、核销贷款和资产处置的案件,隐匿、侵占、转移国有资产的案件,严重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案件,以及利用司法权索贿受贿、徇私舞弊、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等案件。加大对腐败分子的经济处罚和赃款赃物追缴力度”等,并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由此,也使广大人民群众看到了党领导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希望与未来。

三、当前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的形势

1.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中国经济也同样正进入一个开放性经济发展的全新阶段,经济的调整与变动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展开,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仍占优势,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世界经济将继续缓慢复苏,但复苏的基础不牢。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乏力,失业率居高难下,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隐患仍未消除,全球流动性大量增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主要货币汇率加剧波动,新兴市场资产泡沫和通胀压力加大,保护主义继续升温,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我国经济运行中一些长期问题和短期问题相互交织,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问题叠加在一起,加大了宏观调控难度。腐败是严重的国际性社会问题,经济全球化为腐败的大量滋生提供了机会,有组织的犯罪同政府官员的不正当关系,对各国的社会经济结构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腐败正在国际化。西方敌对势力利用腐败问题对中国共产党和国家进行蓄意诋毁、造谣惑众,把腐败说成是共产党一党执政的产物,攻击我们解决不了自身腐败问题。同时,随着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一些腐朽的资本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人权观、道德观和金钱观不可避免地对广大党员干部产生影响。

2.信息网络舆论。进入21世纪,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信息网络化浪潮席卷全球、方兴未艾,人类已经步入网络时代。互联网的普及极大地丰富了舆论传播的渠道,改变了以往由国家完全掌控所有媒体的格局。网络环境下几乎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进而成为舆论的制造者,使得整个舆论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当前网络环境下有关反腐败方面的舆论斗争异常激烈和复杂,西方敌对势力和国内外一些别有用心者,往往利用群众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腐败现象所抱有的不满情绪,凭借互联网为平台,或鼓吹西方的政治主张和价值观念;或信口雌黄地污蔑我们党,否定我们党反腐败的决心和党风廉政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否定我们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动摇广大群众反腐败的信心;或有意将腐败问题扩大化,肆意攻击社会主义制度互联网已经成为各方激烈争夺的重要舆论工具。

在全球网络互联的新时代,网络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不可低估,几乎任何组织和个人的活动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其影响。在反对腐败、创建廉洁政府方面,网络的作用同样突出。

与传统的反腐方式相比,网络在反映社情民意、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等方面具有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如快捷便利、透明安全、生动形象、易于互动)。利用日渐成熟的网络技术来预防和揭露腐败,已成为新的历史时期反腐败的重要手段,具有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公众可以直接参与网络新闻的讨论,自由发表意见,表达自己在其他场合不敢或不愿意表达的意见和看法。网络正是以其信息传递快、影响面广的巨大优势,大大增强了公众舆论在反腐败斗争中的突出作用。网络具有巨大的舆论监督力量,在反腐败斗争中呈现出日益重要的作用,影响程度越来越大、影响范围越来越广。

3.人民民主发展。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反腐倡廉建设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关系着执政党生死存亡的关键所在。当前,腐败问题仍然呈现出易发、多发和高发的态势,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究其原因,与我们目前党内民主发展不充分、人民民主不完善有着紧密的关联。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加快发展党内民主和推进人民民主来有效解决腐败问题。在人类致力于反腐败的历史进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民主政治是腐败的“天敌”,有效的民主政治制度是腐败现象最有力的“克星”。因此,只有以民主来编织反腐败的天罗地网,才能把党风廉政建设落到实处。在社会主义国家,宪法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社会监督的主体。“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由于民主政治是实现廉洁政治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因此反腐倡廉的最基本途径就是建设民主政治。

4.国际交流合作。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腐败作为一种阻碍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痼疾,在全球化背景下其危害程度会更加凸显和放大,将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进步。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的反腐败斗争逐渐走上了国际合作的道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以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领域内国际交往和国际合作的日益频繁,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就显得越来越迫切和重要,反腐败国际合作已摆上中国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

四、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党风廉政建设的思考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打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新视野、拓展新境界、开创新局面。

1.坚持科学指导思想。科学的指导思想是成就我们党的各项事业的指南,是指引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灯塔,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方向和成效。党风廉政建设的指导思想就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不渝地坚持这个科学的指导思想,并以这个科学的指导思想指导党风廉政建设新的理论和实践,保证其正确的发展方向。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指导发展的科学思想,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全面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和贯彻执行好党的思想路线,就必须把我们的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好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继承与创新、改革与发展的关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努力使我们的思想认识、思想观念,领导方式、领导方法,工作方式、工作方法,不断适应形势和任务发展的需要。

2.创新科学认识规律。规律是客观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与发展趋势。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具有其规律性,不论其发展的具体进程如何,最终都不可能摆脱客观规律,并且在具体演进中逐渐地发生作用。党风廉政建设涉及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

文明建设,也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同样也必须以科学发展观去揭示其发展的一般规律。我们要不断地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求党风廉政建设规律之真,务提高党员领导干部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之实;求纪检监察工作规律之真,务党章和行政监察法赋予的职责任务之实。规律把握了、方法得当了、真抓实干了,就能够把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工作不断地推向前进。

3.把握科学发展趋向。辩证地看待党风廉政建设形势,就是既要看到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取得的明显成效,又要看到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比较突出;既要看到反腐败斗争存在的不利因素,又要看到反腐倡廉建设的有利条件;既要看到反腐败斗争中查处的一些腐败分子,又要看到党员干部的主流是好的;既要认识到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又要认识到反腐倡廉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只有在科学分析反腐倡廉形势、准确把握反腐败斗争规律基础上,才能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反腐倡廉建设的新趋向有个全面的把握。从总体上看,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反腐倡廉建设的发展趋向:一是将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并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中,统筹兼顾,实现协调、持续的发展;二是将继续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不断完善教育、制度、监督三位一体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走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三是将始终把民主反腐和法制反腐作为惩治与预防腐败的两个重要手段和措施,两者相互依靠、相互支撑,在开辟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上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四是将进一步加强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组成部分的廉政文化建设,这是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从源头上根治腐败的重要举措;五是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努力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继续关注民生,重视民情、民意,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查办群众反映强烈的腐败案件,以反腐败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这仍然是今后我国反腐倡廉建设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六是将立足于国际合作的大背景,积极建立健全国际化反腐的司法机制,把国内的反腐倡廉建设和国际化反腐有效地结合起来,这将是我国今后反腐倡廉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基本走向。

4.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当前,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利条件很多,但我国正处在体制深刻转换,结构深刻调整、社会深刻变革、改革不断深化、开放不断深入的重要历史时期,体制、机制、制度等方面还不完善,存在一些漏洞和薄弱环节,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土壤和条件尚未根本消除,无论是遏制当前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势头,还是解决制约腐败的深层次问题,都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的发展理念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切实发挥反腐倡廉建设在优化环境、服务发展、凝聚人心、促进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要靠发展去解决,党风廉政建设也是如此。

5.构建科学惩防体系。构建惩防体系,是党中央基于对世情、国情、党情的科学判断,也是党中央对反腐败斗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清醒认识,有利于各级党委切实担负起反腐倡廉的政治责任和巩固发展反腐倡廉的良好局面。为此。各级党委要把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深入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作为衡量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效的重要尺度。一是把握惩防体系的基本特征。它具有战略性、科学性、系统性、指导性、开放性。二是认真落实惩防体系的基本要求。在领导体制上,落实党委抓惩防体系建设的主体责任;在实体内容上,坚持惩防并举,整体推进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治等各项工作;在力贯整合上,发挥纪委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作用,形成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在任务重点上,抓住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予以突破;在依靠对象上,组织广大群众积极支持和参与;在工作部署上,多措并举,努力取得惩治和预防腐败的综合效果。三是明确贯彻

落实的抓手。从提高党的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入手,选准着眼点;从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入手,选准着力点;从改革和制度建设入手,选准关键点;从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入手,选准落脚点。

6.确立科学体制机制。党风廉政建设的实践充分证明,确立并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我们开展反腐败斗争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的重大举措,是加强党的领导、形成反腐败整体合力的重要保证。贯彻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有助于党政对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有助于形成党风廉政建设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有助于党风廉政建设目标和任务的实现。我们必须坚持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决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有效地贯彻落实好反腐败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巩固和发展全党动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惩治和预防腐败的良好局面。

7.建设科学纪检监察队伍。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政治保证,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不断提高党风廉政建设能力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力。按照“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和“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努力把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成为一支能够担当重责大任的高素质队伍。努力使纪检监察干部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和党员干部可亲、可信、可敬的人,努力成为遵守维护党章的模范、践行“八荣八耻”的模范、勤奋学习的模范、真抓实干的模范、严格自律的模范,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同时,纪检监察干部还必须具有一种特殊的品质,这就是坚持原则、刚正不阿、公正无私、无所畏惧,不徇私情、秉公执纪,清正廉洁。牢固树立和躬身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全社会树立纪检监察干部的良好形象,始终以蓬勃朝气、昂扬锐气,不断开创党风廉政建设新局面。(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调查队)

参考文献

1.周国富.廉政文化论坛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周卫东.廉政理论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3.王关兴、陈挥.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4.中共中央宣传部.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

第二篇:浅析新形势下农机安全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浅析新形势下农机安全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近年以来,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激励引导下,农业机械又进入了新一轮的高速发展期。农机监理工作面临着新的发展课题,必须探索新的管理模式,以保证农机化事业健康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一、当前农机监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宣传不到位,致使农机拥有者和使用者法制意识淡薄。一部分机手甚至认为“农机监理只是收钱”,不愿意积极配合,逃避管理;二是为得到较高的收益,部分机手超速超载,疲劳驾驶,给农机安全生产带来隐患;三是各级政府对农机监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对农机监理的投入不够,致使监理装备差,办公手段落后,效率低;四是农机手尽义务多,享受的权利少。各农机监理部门收费都有法律依据,并有明确的收费标准,但农机手只有缴费的义务,却没有享受到相应的权利,农机监理部门在处理监理与服务的关系问题上还未能及时跟上农机化工作的发展节拍;五是农机监理机构还不健全,监理人员配备不足,特别是乡(镇)农机管理人员不固定、不专职,给农村的农机安全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加之乡(镇)农机管理人员属双层领导,工作内容较多,既要服从当地政府的中心工作,还要从事农机管理、培训、推广等工作,间接地制约着农机监理工作的开展。

二、做好新形势下农机安全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1.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宣传,开创农机监理工作新局面

《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农业部《农用拖拉机及驾驶员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明确了农机监理工作的执法地位和农机监理机构职责范围及权利义务,为农机监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与政策依据。农机监理部门要根据各自的工作实际,在农机手相对集中的厂矿企业、集市及乡(镇),采取多种措施对机手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教育;以举办农机教育安全讲座、播放农机安全知识录像等方式,教育机手、群众提高安全意识;利用新闻媒体、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对农民朋友进行农机安全教育,了解农机安全监理的重要性。

2.强化服务,提高农机监理的总体水平

农机监理的工作特点和社会性质决定了其职业道德,必须以全心全意为广大农民群众服务为宗旨,以忠于职守,无私奉献为工作核心,以爱岗敬业、奋发有为、尽职尽责为根本要求,以帮助农民发展生产,致富奔小康为工作目标。

要抓好农机监理队伍建设。从实施规范管理人手,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工作水平、服务能力的高低源于素质。农机监理部门应把政治合格、作风过硬、业务精通、执法严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监理队伍作为主要工作目标,严把监理人员素质关,实行考核上岗、持证上岗。

要明确岗位职责与目标。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定期考核,奖罚分明,促进监理人员树立竞争意识,危机意识,充分调动执法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一是要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自身执法行为。二是要文明服务,热情而义耐心地解答农民群众的咨询,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三是要实行公开办事程序、公开收费标准、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四是抓好廉政建设,做到廉洁自律,秉公执法。

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要把管理与服务紧密结合起来,以管理带服务,以服务促管理。一是增强服务功能。对来办理业务的机手,只要符合手续,必须立即办理,决不让机手跑第二趟;对路途遥远、手续不全的,先发给代理证,待手续补办齐全后,再发给正式证件;二是增强服务效果。在办理农机监理的各项业务中,本着想为机手所想、急为机手所急的工作态度,开展送检下乡、送办理业务下乡等便民服务,直接体现出我们为机手服务的态度与热情;三是本着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适时地、适度地处理、制止和纠正违章作业。这样做,不但可以为农户提供方便,而且可以密切农机监理人员与广大农机手的关系,增进同广大机手的感情,有利于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第三篇:新形势下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与对策

新形势下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与对策

邓启明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所, 福建 福州 350003)摘 要: 分析了新形势下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提出了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指导思想、基本原

则和应注意的几个基本问题, 着重就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方向及应采取的措施进行初步的探讨。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村;农业 中图分类号: F 321 文献标识码: A Th ink ing and coun termea sures for adjusting the rura l industr ia l structure in the new situa tion DEN G Q i2m ing(Institue of S cientif ic and T echnolog ical Inf orm ation, Fuj ian A cad em y of A g ricultural S ciences, Fuzhou, Fuj ian 350003, China)Abstract: The necessity of adjusting the r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the new situation w as analyzed.The guiding though t, basic p rincip le and noticeable p roblem s in the p resent adjustment and op tim ization of r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w ere put forw ard.The p relim inary exp loration w ith the focus on the direction and useful countermeasures in the adjustment and op tim ization w as conducted.Key words: Industrial structure;A djustment;Op tim ization;Rural area;A griculture 1 新时期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家庭承包制的推行和乡镇 企业的异军突起, 我国和我省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 巨大的变化, 呈现出三次产业都得到发展并协调并 进的良性态势。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 济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出现了许多新 情况、新矛盾。表现在农业上, 主要是:(1)农产 品供求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农业生产的任务 由解决温饱的需要转向小康的需要, 对农产品的品 种和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2)农业的发展已由资 源约束变为资源与市场双重约束, 但区域性结构差, 不能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 更难以适应加入

W TO 后所面临的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在农村工

业方面, 则表现为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减缓, 吸纳农 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减弱, 难以再继续支持农民收 入的持续增长。此外, 按照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 工 业化和城镇化是农村现代化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 方面, 但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却明 显滞后, 而且近年来还有放慢的趋势, 这就不可避 免地阻止了农村劳动力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合理开 发、利用, 限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农产品供求格 局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变化, 正是农业和农村发 展新阶段到来的本质反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 好2000 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指出, 农业和农 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实际上就是对农业和农村经 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阶段。并认为, 对农业和 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不仅是解决当前农 产品销售不畅、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困难的客观要 求, 更是提高我国农业、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 的有效途径;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 性调整, 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1 ]。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的指导思 想、基本原则及应注意的问题

211 指导思想 按照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 基本规律, 新形势下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基 本指导思想应该是: 紧紧围绕指导思想的“两个根 本性转变”, 高举“质量和效益”这面旗帜, 以国内 外市场需求为导向, 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以深 化改革、扩大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 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标, 加强和稳定第一产业, 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 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从更 福建农业学报15(增刊): 117~ 120, 2000 Fuj ian J ournal of A g ricultural S ciences 高层次和更广阔的空间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逐步建立起规模经营、技术先进、结构协调、布局 合理的,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农村市场经 济体制。

212 基本原则 新形势下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 构, 应主要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 统一的综合效益原则。具体地说, 主要是:(1)以 农业为基础, 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的原则;(2)因地 制宜, 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资源的原则;(3)依靠 科技进步的原则;(4)可持续发展的原则;(5)整 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兼顾的原 则。总之, 通过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不仅要使最 佳经济效益得以实现, 而且要使经济保持长足发展 后劲, 避免短期行为和盲目冲动。

213 应注意的几个基本问题 当前, 调整和优化农 村产业结构应该注意并加以解决的问题主要有:(1)加强和稳定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 确保食物 安全问题。作为发展中的农业大国, 人口多、人均 土地少, 是我国最大的基本国情。虽然1993 年以来, 我国农村非农产业渐进并进而急促地取代了农业产 业而成为支撑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主力结 构, 但无论如何农业在国民经济和农村产业结构中 不可替代的基础性地位, 决不会因为农业产值和劳 动力就业份额的下降而改变。相反, 必须不断地得 到加强。(2)提高农业比较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问 题。长期以来, 我国农业比较效益一直都比较低, 再 加上当前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幅度已连续3 年下降, 这不仅直接影响了农户的生活消费和生产投入, 而 且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增 长产生了不利的影响[2 ]。此外,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问题以及人均资源紧缺和农业后备资源不足等问 题, 也都是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必须注意并加以 解决的基本问题之一。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方 向及应采取的措施

任何事物的发展, 都是质与量的统一。农村产 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既没有 一劳永逸的调整, 也没有一成不变的调整, 而应把 适应性调整和战略性调整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我国 农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和即将加入W TO 的当前, 则应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基础上, 着重做好以下几 项工作[2~ 7 ]。

311 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 充分发挥区域比较 优势 在我国以往的结构调整中, 由于片面强调市 场的导向作用, 一些地方并没有充分发挥当地的资 源、产品和区位等优势, 而是市场上缺什么就上什 么, 结果是各地区结构趋同、重复建设, 也就无法 从根本上实现结构的优化和各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为避免重复建设和出现新一轮的卖难, 新形势下的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应从市场需 要和当地的优势出发, 把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 突 出各地的资源优势、产品优势、区位优势以及各地 的人才和技术优势, 并制定出适合于本地区的结构 调整规划, 同时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主权, 减少结构 调整的肓目性。具体地说, 就是要在现有农林牧渔 各业协调并进的基础上, 并以此为方向, 继续优化。在区域布局上, 农村各地由于其自然、经济和社会、历史条件不同, 其产业结构调整的侧重点也应有所 不同。在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郊区, 应以花卉和无 公害蔬菜为主, 积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农副 产品加工业;在平原地区, 则应以粮、菜、果、畜 为主, 合理布局并逐步建立肉、蛋、奶等生产基地, 并适当发展养鱼和其他水产养殖业, 同时在有条件 的地区因地制宜地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在广大农村 山区, 除了优先发展粮食生产外, 还应充分开发、利 用山区丰富的资源, 加快绿色果蔬、食用菌、优质 茶叶和草食畜牧业等的发展。当然, 市场需求是不 断发展变化的, 按市场需求进行结构调整, 还必须 加强对市场的调查、分析与预测, 并从当地的优势 出发, 大力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和农产品市场 信息网络建设, 尤其是要尽快培育和完善农产品产 地批发市场, 充分发挥其导向和协调功能。312 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提高农业比较效益 有识之士指出, 解决我国农业比较效益低的问题的 根本出路, 并不在于提高对农业生产的投入, 而在 于尽快摆脱我国农业生产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 即 尽快通过农业市场化, 实现农业规模经营, 建立符 合社会化大生产的现代农业(金成晓, 1999)。为此, 必须改革和完善现行农村土地承包制度, 促进农村 土地有效流转与适度集中。在条件尚不成熟的当前, 政府必须首先制定一些相关的奖励和惩罚政策, 如 改土地无偿使用为适度有偿使用, 同时规定土地最 低生产率, 刺激土地的流动和重新配置。至于如何 在长期稳定农地承包关系的条件下, 进一步完善农 村土地使用权正常流转制度, 促进农村各生产要素 118 福建农业学报 第15 卷 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 则是新时期农村产业结构 调整必须研究、回答的重要课题之一。与此同时, 还 应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逐步剥 离农村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 为土地使用权有效流 转提供条件。此外, 还应着重改革城乡分割的二元 户籍制度及就业制度, 建立统一、公平的城乡劳动 力市场和农民再就业的优惠和培训制度。

313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创汇农业, 促进农业产业 化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改变传统农业高投入、低 产出, 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 是新时期农村产业 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 工、流通等环节相割裂, 农产品增值的收益回不到 农业生产中去, 是过去我国农业效益一直比较低的 主要原因之一。但如果将发展特色农业和创汇农业 等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 通过延长农业 产业链, 将农业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等环节联 成一体, 使农民获得生产环节以外、尤其是加工和 流通等后继环节的收益, 就可有效解决农户小生产 与大市场、小规模与社会化服务和规模效益的矛盾;而且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 还可以有效解决农户分 散经营条件下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问题。因此, 立足区域优势, 培植龙头企业,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和创汇农业, 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经营, 是 新时期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措施之一。具体地 说, 就是要以抓龙头企业为突破口, 建设有一定规 模的生产基地, 改变以前许多优质农产品“优而无 势”, 难以形成规模效益的状况, 并通过龙头企业的 带动作用, 对农副产品进行精、深加工和系列开发, 扩大市场份额, 提高综合效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条件下, 尤其是我国即将加入W TO 的当前, 还应 强化品牌意识, 大力推广标准化农业, 努力创造优 质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品牌, 并以名牌产品为纽带, 带 动周边农户共同走向富裕。当然, 发展农业产业化 经营, 必须注意处理好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关系, 尽快建立和完善能够真正让农民获得利益的经营机 制和风险共担机制。

314 深化科研、教育与推广体制改革, 为农村产业 结构调整提供切实的科技保障 农产品市场的质量 和价格竞争, 归根到底是科技的竞争。但我国目前 农业科技进步在农业发展中的贡献率不及40% , 与 发达国家的70%~ 80% 相比, 其国际竞争力极底。为此, 必须坚持以科技为先导, 深化农业科研、教 育与推广体制改革, 为新形势下的产业结构调整提 供切实的科技保障。首先, 要抓好农业科技攻关和 成果转化, 以科研单位、农业院校和农业骨干企业 为依托, 将科研、开发和推广、利用有机结合起来, 促进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其次, 要 改革和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通过完善机构、培 养农村基层干部和技术人才以及开展系列科教兴农 活动等办法, 大力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再次, 要 改革和发展农村教育, 在全面提高农民文化科技素 质的同时, 大力加强现代农业管理以及国际经贸法 规和W TO 有关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 为农业生 产、经营造就具有现代化意识、精农艺、会经营、善 管理的新一代农民。与此同时, 大力加强农田基本 建设和中、低产田改良, 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 努 力改善生产条件和农业生态环境, 为农业现代化创 造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

315 改善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与管理, 优化农村 产业结构调整的宏观环境 我国现行的农业管理体 制与宏观调控机构的设置, 已严重滞后于现代农业 的发展, 在较大程度上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和农产品 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为此, 必须深化农业管理 体制改革, 改善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与管理, 优 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宏观环境。首先是深化农产 品购销体制改革, 重点是改革粮棉流通体制, 完善 粮食专项储备制度, 建立起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 场配置资源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流通体制;其 次是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 努力加强政 府政策引导, 积极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努力 营造一个能充分发挥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氛围。具体地说, 就是:(1)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必须尽 快研究、制定、实施得力的农业扶持和保护政策, 包 括价格保护、财政保护、信贷保护、税收保护以及 市场和外贸保护等, 在体现政府结构调整的宏观意 图的同时, 有效激发农业生产经营者进行结构调整 的积极性;(2)进一步完善农业政策, 特别是建立 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障体系, 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 的能力;(3)强化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 培育和发 展市场中介组织, 建立和完善农村批发和贸易市场, 并通过信息指导、市场开拓、产品推销等工作, 加 强政府对农业生产的科学预测、决策和市场指导;(4)强化集体经济组织, 建立、健全村级集体服务 组织, 并与龙头企业的发展相衔接, 为农业生产提 供产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 特别是要引导农民 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 建立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 增 刊 邓启明: 新形势下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与对策 119 乃至跨社区的专业合作组织, 增强自我服务能力;(5)加强涉农法制建设, 健全执法体系, 强化法制 监督, 从而为公平竞争、合理分享市场交易利益创 造良好的宏观环境;(6)进一步加快农用工业的发 展, 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力度。

316 加大资源开发利用强度, 广辟农业劳动力转移 的新途径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不是固定不变 的, 在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 城 镇新增就业吸收能力下降、国有部门出现大量下岗 职工, 农村非农产业和城镇发展缓慢的当前, 农业 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就应该发生变化, 就应以农业 内部消化为主。转移的方式包括区间转移、挖潜转 移、建设转移和服务转移, 也即分别将农业剩余劳 动力:(1)转移到尚未开发的荒山、荒地、荒水、荒 滩等资源上;(2)转移到改造中低产田, 挖掘耕地 增产潜力上;(3)转移到农田、水利及林业等基本 建设上;(4)转移到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及产后 服务上。事实上,(1)我国尚有可开垦的宜农荒地 2 亿亩, 宜林荒山荒坡10 亿亩, 可利用的草原、草 山、草坡40 多亿亩, 可供养殖的淡水水面8500 万 亩, 沿海滩涂3000 万亩, 对其进行综合性开发建设, 估计可消化劳动力9000 万人以上;(2)我国现有耕 地中有2ö3 属于中低产田, 对其进行改造不仅可以 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 而且还可以使粮食高产、稳产;(3)我国1ö3 水库带病运行, 60% 的排灌工 程设施急需维修, 而且林业建设和草原基本建设的 任务也都很艰巨而迫切, 也都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 力;(4)以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特征的农 村第三产业, 如加强农业机械的生产、保养、维修, 为种植户代耕、代播、代运, 又如粮食生产的深加 工、精加工以及农产品的贮运、购销、流通等一系 列服务也都有待加强。当然, 加强冬季农业开发, 发 展反季节农业(果蔬), 增加土地复种指数, 开发庭 院经济, 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精细农业, 开 展以治山、治水、治土为中心的国土整治, 大力发 展外向型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等, 也都可以消化大 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此外, 水利、公路、铁路、电 力等基础设施建设都应尽可能吸纳农村劳动力, 以 使农民从中最大限度地增加就业机会和劳务收入。317 以农村小城镇建设为依托, 加快农村二、三产 业发展 目前我国农村工业过于分散, 表现出集聚 不经济、土地利用浪费以及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等诸 多弊端。特别是加入W TO 后, 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 竞争下, 乡镇企业的发展更将遇到许多新的前所未 有的困难。但如果把农村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乡镇企 业工业小区相结合, 就可以产生集聚经济效益, 不 仅可以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 而且有利于农业, 尤 其是农村第三产业和各项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为 此, 我们应主动适应市场竞争的新变化, 立足本地 资源优势, 把加快农副产品加工、保鲜和运输等服 务业的发展作为主攻方向, 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同 时,(1)通过加快小城镇建设, 确立区位优势, 改 善信息环境, 方便交通运输, 使乡镇企业向工业小 区相对集中、连片发展;(2)通过资产重组, 推进 规模化、集团化, 促进资产流转和保值增值, 提高 整体素质, 从而增强乡镇企业的竞争能力。另据介 绍, 如果我国3000 多个3~ 5 万人的镇, 人口规模平均扩大2 万,近1400 个5~ 10 万人的城镇,平均 扩大3 万, 10 万人以上的城市平均扩大4 万人, 那 么现有3 万人以上的城镇可吸纳1 亿左右的农村人 口。毫无疑问, 这将有力促进农村第二、三产业的 巨大发展。但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 应以农业服务 业、科技与教育事业、交通与信息业、金融与保险 业等为重点,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促 进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__

第四篇:浅谈新形势下创新人大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浅谈新形势下创新人大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浅谈新形势下创新人大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南安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几年来,在中共南安市委的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以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切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充分发挥人大的作用,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努力推进依法治市进程,为保障我市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人民信赖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做出了不懈努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在新的世纪,特别是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实践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本文试就其思路与对策作一 番粗浅的探讨。

一、问题与原因

当前,我国正处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重要历史时期、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经济建设等方面正经历着一场大的变革。市人大常委会要开拓创新,就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方略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推进依法治市进程。然而,当前市人大常委会在发挥职能作

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

1、履行职责特别是监督工作尚不到位。监督工作是地方人大的经常性工作。在“三讲”学习教育活动中和人大常委会召开的有关座谈会上,人大代表和干部群众对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提出意见最多的问题就是监督力度不足。市人大在履行职责的力度和效果还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大监督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对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主动监督不够,未能充分发挥人大应有的监督职能。二是现阶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尚不够完善,人大监督体制尚不够健全。三是立法不完全到位,给人大监督留下“ 空档”和“盲点”。时至今日《监督法》、《重要事项决定法》和《人事任免法》之类的法律尚未出台,直接制约了人大履行职责的充分发挥。四是监督意识弱化,监督者和被监督者认识都不到位。五是部分地方领导对人大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在思想认识上还不是十分到位。六是从事人大工作的领导干部头脑中存在着“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退隐思想,工作上不大愿意得罪人。因此,不仅在行使监督权时力度不够大,而且在行使重大事

项决定权和任免权时,仍有敷衍草率之嫌。

2、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难于适应人大工作的需要。地方人大常委会设立以来,内部机构设置曾作过调整,但随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方略的实施、WTO的加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推进,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任务将更加繁重,党和人民的要求越来越高。县级人大常委会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与其担负的职责、任务很不适应,尤其是人员偏少,严重制约了人大工作的开展。如我市人大常委会机关行政编制才28名,其中常委会组成人员就占去16名,委办副主任6名,科员编制只余6 名。因此,出现办公室缺乏科员干事,有的工作委员会,只有二至三个人,面对一府两院众多的部门、科室和人员,人手不够又分身无术,工作起来力不从心,很难做出令人满意的工作绩效。

3、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结构不够合理。一是人大常委会领导及机关中层干部平均年龄偏高,影响人大工作的生气、活力和效率。二是人大常委会领导及机关中层干部大多数是从党政领导岗位转任的,对人大工作方式方法有一个较长的适应和转变过程,容易产生“二线”思想,影响人大工作的开展。在工作方法上,习惯于行政式的工作方法,使人大开展工作带有明显的行政痕迹。三是知识结构不合理。目前,人大干部中的专业人才比例偏低,特别是法律、经济、财会、科教等方面的专才比较少,直接影响了审议和决策的质量。四是专职委员的比例偏低,市人大常委会有27名组成人员,其中专职16名,占总人数的59.25%,兼职11名,占总数的40.75%。

二、思路与对策

针对新形势下人大工作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创新人大工作应坚持做到“五个必须”。

第一、创新人大工作,必须提高全社会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性的认识。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 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据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经过民主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及其他国家机关,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组织形式。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因此,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关系到人民民主权力的行使、关系到人民民主专政的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最好组织形式。它不是可有可无的摆设,也不是安装在权力构架上的“花瓶”。

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党政领导干部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性认识在不断提高。然而,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现实生活中,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了解不深不透,对人大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的问题,个别人还编了顺口溜:“人大举手、政协喝酒”、“监督监督、有力无度”。这都说明必须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性的认识,否则,创

新人大工作就只能是纸上谈兵。

(二)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在党委领导集体中要有应有的位置。中国共产党是全国人民的领导核心,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这是人大工作一项首要的不可动摇的原则。党对人大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主要是把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来实现的。这些法定程序就需要靠人大的具体工作。这就要求人大常委会党组必需正确理解党的主张,并依法、按程序把党的主张变成常委会组成人员的看法和主张。与此同时,也就要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能成为党委常委会的重要一员,进入党委决策核心,参与党委决策。

第二、创新人大工作,必须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

(一)要正确认识发挥人大作用与加强党的领导的关系。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全国人民的领导核心,这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宪法》也明确规定了共产党在国家事务中的领导地位。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通过对国家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领导来实现的。在具体工作中,就要把加强党的领导同发挥人大的作用统一起来。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正确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党委决策与人大依法行使决定权的关系;二是党管干部与人大依法行使选举任免权的关系。江总书记指出:“加强党的领导同发挥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是一致的,党对国家政治生活的领导,最本质的内容就是组织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发挥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加强和完善,可以更好地实现党的领导。”这就深刻地阐明了加强党的领导同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要把两者很好地统一起来,而不能割裂开来或对立起来。

(二)人大常委会应自觉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人大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依靠党的领导和支持是创新人大工作的重要原则和根本保证。在工作中要注意把握三点:一是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宪法法律,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论述,学习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人大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人大工作,使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机关工作人员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方向,树立不辱历史使命、不负人民重托的责任意识,立足本职,积极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尽职尽责。二是主动地依靠党的领导。重要事情要主动地向市委请示汇报,使市委了解人大常委会所开展的工作,并根据情况提出要求。三是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围绕改革、稳定、发展大局,围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围绕中央及上级精神,围绕市委的工作步骤,结合本市实际,制定人大常委会工作计划和安排部署人大工作。在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宪法法律。

(三)党委应尊重和支持人大依法行使职权。《宪法》和《地方组织法》对省级以下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作了明确规定。归纳起来主要有三项:一是重大事项决定权;二是监督权;三是人事任免权。各级党委要继续尊重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地位,充分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作用,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职权;要把党的主张和决策,通过法定程序变为国家意志和人民的自觉行动,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要把本级人大工作纳入市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听取人大常委会党组的工作汇报,及时了解情况;要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加强监督,协调好人大及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要在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的同时,支持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好人事任免权,凡由党委推荐,由人大常委会依法任免的干部,要认真听取人大常委会党组的意见,按程序进行任免;要关心人大常委会及机关建设,不断提高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以及人大机关干部的素质,加强人大干部与党政机关干部的双向交流使用;合理设置人大工作机构,努力改善人大工作条件,为人大常委会开拓创新和依法行使职权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三、创新人大工作,必须充分发挥人大常委会的作用

(一)创新是新形势向人大常委会提出的迫切要求。江泽民总书记指出:“现在我们更要十分重视创新,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建立国家的创新体系。”事实证明,创新就是改革,就是创造性工作,就是推陈出新、变革一切旧有的东西,以推进时代的变革和社会的进步。21世纪必将是一个创新的世纪,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也必须不断创新。因此,要求跨入新世纪的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务必做到强化创新意识,树立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努力做创新人大工作的模范和带头人。

在县(市)级人大常委会建立以来,各地人大常委会进行了大胆创新,探索了许多依法行使职权的有效方式,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如听取“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计划预算监督、执法检查、代表评议、个案

监督等,已成为卓有成效的监督途径。

但也应看到,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一些条条框框和陈旧模式,对人大工作的开展起了或多或少的束缚作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和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对人大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改革是时代的主旋律,人大工作需要改革。然而,不创新,缺乏创新意识,就不能改革,就不能发展。因此,人大工作要深化、要发展,就必须创新,只有创新才能突破旧的条条框框的束缚,才能寻找出更多更好的与国情相适应的民主方式和监督渠道,为人大的工作注入新的活力,提供巨大动力,提高各项工作质量和实效。创新人大工作,必须遵循:依法办事的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原则;以“三个代表”为指导的原则;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原则。

(二)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创新人大工作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人大工作创新的力度,也决定了人大各项工作开拓的深度和广度以及不断发展的速度。因此,创新人大工作,需要地方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努力从传统的模式中解放出来,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自己,大胆借鉴和吸收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认真研究和认识其中符合中国国情的因素,以求为我所用;要面对人大工作的现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创新。具体地要做到破“五论”、鼓“五劲”:就是在思想认识上要破除“船到码头车到站”的“到站论”,鼓足“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创业劲;破除“多栽花、少栽刺”的“留路论”,鼓足“坚持原则,敢于监督”的叫真劲;破除“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的“安逸论”,鼓足“敢冒敢闯”的创新劲;破除“年过五十不学习,有点经验能办事”的“经验论”,鼓足“活到老、学到老”的恒心劲;破除稍有成绩就沾沾自喜的“满足论”,鼓足“创一流、攀高峰”的拼搏劲。总之,时代呼唤人大工作创新,这是大势所趋,是历史的必然。创新人大工作,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是关键,而且理应成为创新的模范。

第四,创新人大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强人大自身建设

在推进依法治市进程中,市人大常委会能否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大常委会自身建设的状况。因此,必须从思想、组织、制度、作风建设等四个方面入手,抓好人大常委会的自身建

设,提高人大工作的整体水平。

(一)思想建设。在思想建设方面,坚持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机关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提高常委会组成人员及机关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水平和理论素养;学习人民代表大会的基本理论、宪法法律以及人大工作知识,不断提高为人民依法行使好职权的责任感和工作能

力。

(二)组织建设。在组织建设方面,目前应着力解决好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增加常委会机关工作人员编制,并进一步优化常委会组成人员的结构。一方面,要增加人大机关人员编制,以适应新时期人大繁重工作的需要,同时要适当增加常委会专职组成人员的比例(专职组成人员不应占人大机关行政编制),这有利于常委会组成人员集中精力研究人大工作,提高常委会的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要优化常委会组成人员及机关工作人员的年龄结构,多把那些政治业务素质高、参政能力强、身体素质好,而且又热心人大工作的包括老、中、青各年龄段的同志推荐为常委会组成人员,多充实人大机关的年轻干部,使人大常委会及其机关的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并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再者,还要进一步优化常委会组成人员及机关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不仅要把那些富有管理经验的同志选进常委会,还应注意吸收懂经济、法律、管理、财会、科教的优秀人才进入常委会及人大机关,以适应人大工作不断发展的需要。还应健全人大组织机构,增设代表联络工作委员会和城市建设工作委员会,必要时设立人事监督机构及审计机构等,这是完善国家权力机关职能的一项势在必行、刻不容缓的重要措施。

(三)作风建设。在作风建设方面,要把调查研究作为开展人大工作的基本功,不断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这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性质、职权、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所决定的。为了创新人大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在做出每一项决议、决定和开展每一项工作之前,都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实情,掌握第一手资料,使决议决定符合实际与民意,切实可行。如果不做调查研究,创新就会失去必要的前提,创新人大工作,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另一方面,要把接待群众来信来访、督办代表议案、建议、批评、意见等作为联系人民群众的窗口,本着依法、为民的原则,督促认真办理,抓好落实,维护法律的尊严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四)制度建设。在制度建设方面,主要任务是使人大工作逐步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法制化。可以从五方面入手,一是健全和完善会议制度,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在吸收借鉴其他县(区市)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二是健全完善与“一府两院”的联系制度,便于常委会和“一府两院”互通情况、互相了解,以利于对他们更好地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实施监督。三是健全与完善上下级人大的联系制度,充分发挥各级人大工作的整体功能。四是建立健全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的其他各项制度,如决定重大事项制度、人事任免制度等。五是建立违法责任追究制度。

第五、创新人大工作,必须用足用活宪法法律赋予县级人大的“三权”

(一)抓好“五个结合”,强化监督职能。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对“一府两院”实施监督,是地方人大工作的主要内容。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在我们国家生活的各种监督中,人大作为权力机关的监督是最高层次的监督。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责。”人大的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的意志进行的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监督。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既是对“一府两院”正确行使权力的支持和促进,又是防止权力被滥用的一种制约。

在新的形势下,市人大常委会不断探索行使监督职权的新形式、新途径、新方法,力求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推进人大工作不断向前发展。为了真正把监督的重点落实到对法律法规实施的监督上。在监督中,坚持遵循“少而精、准而严”的原则,做到“三抓”:抓学习、抓重点、抓热点。抓学习,对已送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即将颁布实施的《监督法》,市人大常委会将结合第五次普法教育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学习宣传活动。抓重点,即围绕经济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和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开展监督。在监督工作中,注重把握五个结合,强化监督职能:一是总体监督与重点监督相结合,增强监督的针对性;普遍监督与个案监督相结合,增强监督的具体性;监督事与监督人相结合,增强监督的权威性;监督与支持相结合,增强监督的统一性;强化监督与敦促整改相结合,增强监督的实效性。抓热点,即围绕人民群众反映的一些突出问题和社会中反复出现、持续存在的问题,开展监督。如根据依法治市的需要,围绕社会治安及市场秩序整顿,可持续发展,农民减负,司法公正,机关作风等热点问题,运用大规模的执法检查以及代表评议等监督办

法,为南安的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坚持“三个原则”,依法决定重大事项。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项,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涉及面很宽,根据目前法律规定,大体上可分为三点:一是地方组织法明确规定和列举的;二是有关法律明确规定的,如预算法、城市规划法、土地管理法、教育法、妇女权益保障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等;三是地方组织法以概括方式规定的,即“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环境和资源保护、民政、民族等工作的重大事项”。几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根据行使决定权的有关规定,紧紧围绕市委的中心工作,就全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卫生、城建等方面的重大事项,听取审议“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并适时作出决议决定,使人民的意愿和党的主张依法上升为国家意志,推动了许多重大问题的解决。在工作中注意把握三个原则:一是合法性原则,即必须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选择确定重大事项,并且按照法律程序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项作出决议或决定;二是全局性原则,即必须是本行政区域内带有全局性的、根本的、长远的问题;三是人民性原则,即必须是人们群众普遍关心、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履行重大事项决定权,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市人大常委会有责任对全市经济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决算、预算外资金管理等进行认真审议,并作出决议、决定。对事关全市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大问题,如依法治市、城市规划建设(如大市场、大广场、大项目等)和管理、环境治理等,适时听取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汇报,加强调查研究,认真审议,必要时作出相应的决议、决定,确保市人大常委会依法决定重大事项取得实效。

(三)唱好“三部曲”,依法任免干部。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重点是依法治权、依法治官。因为治国首先要治吏,就是要用法律规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行为。市人大常委会正确行使任免权,必须克服“简单走过场,被动走程序”的做法,而要不断完善工作程序,在继续把好干部任前关的同时,开展对任命干部的任中考察和加大任后监督力度,做到对

人民群众负责,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

在依法任免干部的工作中,既要充分发扬民主,又要严格依法办事,不断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办法,要坚持依法任免与党管干部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干部“四化”标准,严格依法把关。任前,要进行考察调查、了解情况。在听取拟任人选情况介绍后,没有审计的要求作离任审计;对拟任人员要进行任前公示和进行相关法律知识考试。考试不合格者,建议暂缓提请任命;补考后仍不合格者,建议取消被任命资格。对个别意见不统一的,建议暂缓提请审议。在召开常委会审议时,“一府两院”主要负责同志要到会提请并介绍拟任人员的基本情况。拟任命人员要到会与常委会组成人员见面,并作拟供职发言。拟供职发言要形成书面材料,以便存档和检查监督。表决通过后,常委会要举行颁发任命书仪式,向被任命人员颁发任命书,切实提高被任命人员的法律意识、人大意识和国家观念。要加强对任后监督:被任命人员每年三月底前要向常委会报送书面述职报告,并在任期内按照市人大常委会的安排,接受述职评议。总之,被依法任命的干部要过好“五关”:民意调查关、离任审计关、法律考试关、供职承诺关和述职评议关,真正成为“党要人民也要”的好干部。这是选贤任能,唯才是举的重大举措,也只有这样做,才能确保把最优秀的人才推上重

要的领导岗位。

(四)采取十项措施,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代表工作是各级人大常委会工作的基础,提高人大代表的素质,增强代表履行职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好地发挥代表作用,是我们开展代表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为了加强新形势下的代表工作,市人大常委会要采取以下十项措施:一是给各级人大代表订阅有关人大工作的报刊,供代表学习。二是举办市人大代表培训班,学习法律和人大业务知识,提高代表整体素质。三是采取多种形式,继续深入开展《代表法》的宣传教育活动。四是举办不同类型的代表工作经验交流会。五是围绕重大节日和重大活动,召开代表座谈会和走访慰问代表。六是开展“争先创优”活动,表彰优秀人大代表、先进代表小组、先进代表工作者和优秀代表建议。七是把代表来信来访作为加强与代表联系、发挥代表作用的重要方式,热情接待各级人大代表的来访,认真处理各级人大代表的来信和督办代表的建议。八是改进代表视察的方式,使视察工作更加科学合理,让代表了解更多的实际情况,从而取得更好的工作效果。九是开展代表述职活动,让代表接受选民监督,提高代表行使职权的自觉性。十是对违反《代表法》规定、侵犯代表人身权益的事件,要认真查处,依法保护代表的合法权益。对违纪违法和犯罪的市人大代表,严格按照《代表法》的规定,依法罢免。通过采取这十项措施,增强人大代表的代表意识,确保代表作用的充分发挥,为我市人大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鼓励代表为我市的改革开放和各项社会事

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加强乡镇党风廉政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加强乡镇党风廉政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近几年来,我镇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纪委的关心指导下,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对反腐倡廉工作的信心也进一步增强,防腐倡廉工作总体形势良好。但是,在当前新的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仍然面临不少问题。因此,必须未雨绸缪,及早预防和纠正。根据县纪委开展纪检监察调研的要求,我利用一个月的时间,深入全镇9个行政村进行走访调研,召开座谈会,与村组干部、村民代表、党员代表面对面交流,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形成了调研报告。

一、当前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对党风廉政建设认识不到位。我镇部分农村领导班子成员,甚至是主要领导,对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认识不到位,认为我镇属于经济不发达地区,腐败的土壤不像发达地区那样肥沃,因此在主观上认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可紧可松,可有可无。表现为贯彻责任制的积极性不高,重经济发展,轻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且教育形式单一,有的村党支部很少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平时也不安排党员学习。产生这些思想的原因主要是对党纪条规学习不够,宣传教育不够。

2、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不健全或制度落实不够到位。近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不断得到了完善,在村级组织为充分发扬民主,建立了监督委员会、村财乡管以及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等制度,但在具体的财务管理、重大工程发包等群众关注的重大事项上,没有落实议事规则,领导家长作风严重,有的在事后才通报,算是“民主”了。导致群众不满意,干部相互猜疑。究其原因:缺少规范的操作规

1程和必要的制约手段,让人钻了空子,个别村干部怕监督制约,规范机制后不好“办事”。

3、乡镇纪检队伍力量不足,农村涉农资金监管不到位。近几年来,中央惠农政策较多,扶贫开发、农村低保、农村医疗保险、退耕还林、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各项补贴资金,由于监督制度不够完善,乡镇纪检队伍力量不足,使部分干部胆大妄为,乱评农村低保、克扣扶贫资金、贪污国家补贴,这类案件年年都有,有禁不止。究其原因,一是监督机制不够健全,政务公开的透明度不够,制约措施不够有力;二是乡镇纪检干部力量不足,乡镇党委副书记兼任纪委书记,没有配备纪检专干,工作量相当大。

4、党务、政务、村务公开不规范,民主管理落实不到位。虽然制定有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但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有的虽然公开了,但存在重形式轻落实较多,该公开的没有公开,或公开不真实、不及时,使群众看不清弄不明白,不能参政议政,实现当家作主。

5、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没有落实到位。按照上级目标考核要求,虽然与各村支部书记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建立了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制度,但流于形式较多,对出现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问题的没有真正兑现“一票否决”。

二、加强乡镇党风廉政建设的建议与对策

1、进一步加强思想教育。一要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乡镇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摆到重要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组织实施。党政主要领导同志要负总责,敢抓敢

管,对重大问题亲自过问,一管到底;纪委书记要承担组织协调和主抓的责任;其他领导班子成员要根据分工,抓好责任落实。二要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学习宣传教育。首先要丰富学习宣传教育内容。要突出教育重点,制定好周密的学习计划和活动安排,要针对基层党员干部思想实际,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在学习宣传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纲领的基础上,把理想信念、宗旨观念以及党纪政纪条规学习宣传教育放在突出位置,力求使全镇党员干部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廉洁从政、奉公守法、身体力行的意识。其次要创新学习方法。根据实际情况,把握教育时机,采取灵活的方法进行反腐倡廉的学习、宣传和教育,力戒党风廉政学习宣传教育教条化、概念化,以增强感染力、亲和力。三要力求取得实效。农村党员干部要力求在学习中做到自觉联系实际,细心领会,深入思考,达到切实增强党的观念,树立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目的,最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能够经受住各种诱惑和考验,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2、建立和完善体制机制。一是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乡镇党委和村支部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坚持和完善乡镇党代表常任制、重大决策、重大工程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重大问题必须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由乡镇党委会议决定,做到事前公示,事后通报制度,强化对基层领导干部职权行为的监督制约;二是完善和健全乡镇日常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乡镇各项工作制度,如会议制度、接待制度、考勤制度、财务制度等,以制度来规范党员干部的行为,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从源头上杜绝腐败;三是建立乡镇党风廉政

建设责任制和联席会议制度,将乡镇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分解到部门,落实到责任人,建立一套完整的系统的有效的考核机制,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上没有抓落实的实行“一票否决”,建立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定期汇报制,及时总结并制定整改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3、加强权力运行监督。一要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实行政务公开、办事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在提作用。实行政务公开、办事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在提高农村基层工作的透明度上下功夫。要认真对待群众公开提出的疑问和质询,及时对群众做出解释。二要发挥乡镇纪委的监督作用。强化对所站负责人和村干部履行职责行为的监督。要将监督关口前移,加大事前、事中的监督和事后责任追究,督促所站负责人和村主要负责人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有关制度,督促基层干部认真履行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任务。

4、强化责任追究。一要制订规范的责任追究制度,定期检查,督促基层党员干部切实履行工作职责。要充分发挥好警示训诫三项制度以及党纪条规的强制性作用,对抓乡镇党风廉政建设敷衍失职,不抓不管,以致屡屡发生问题、造成恶劣影响的要严格追究责任。二要加大案件的查处力度。依据纠建并举的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整治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不正之风,查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中存在的各种违法违纪案件,尤其要查处那些严重危害改革、发展稳定的案件、严重侵害群众权益的案件,一经发现,要一查到底,坚决处理到位。

5、重视队伍建设。一要抓好乡镇班子建设。以班子建设为重点,力求乡镇班子达到为政理念正确、职能有效转变、作风明显好转、执

政能力明显增强的目标,努力使班子达到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新农村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的基本要求。二要抓好乡镇纪检监察队伍建设。首先要加强乡镇纪委建设。使乡镇纪委有能力协助党委、政府抓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其次要充实纪检监察队伍力量,配备纪检干部专门从事纪检工作,为乡镇纪委查办案件营造一个良好环境,以便更好履行监督乡镇各单位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并及时向乡镇党委反馈在执行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要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素质。切实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强化对乡镇纪检监察干部日常管理和教育培训工作,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综合素质。三要抓好村支部建设。要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要求,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把农村党支部建设成为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带领群众的坚强战斗保垒。

下载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思路与对策[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思路与对策[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思路与对策(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理论研讨征文)

    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内容摘要:党风廉政建设历来为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党执政以前即开展了长期的反腐败斗争和根据地廉政建设,从而保证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新形势下大学生安全问题与对策

    新形势下大学生安全问题的原因与对策 商洛职业技术学院(726000)丁洁琼 摘要:大学生安全问题的主观方面原因是大学生思维活跃,自我意识比较强,辨别力弱,安全意识淡薄,自我控制力较弱......

    中小企业发展思路与对策

    河北经贸大学毕业论文 中小企业发展思路与对策 一、绪论 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发展经验表明,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具有许多大企......

    浅析残疾人就业对策与思路

    自有人类,就有残疾人,残疾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桐乡市凤鸣街道现有持证残疾人856人,涉及全街道近1/5的家庭。近年来,残疾人工作越来越得到党和政府的......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 内蒙古国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05-000-01 摘 要 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坚决反对腐败,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再一次重申了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

    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党风廉政建设

    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党风廉政建设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十八界二中全会上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月22日中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 坚定不移......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乡镇党风廉政建设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乡镇党风廉政建设 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既是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