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绩效考核的思路与对策研究(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3 07:22: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企业绩效考核的思路与对策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企业绩效考核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第一篇:企业绩效考核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江西招聘就上江西英才网!

企业绩效考核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绩效考核是现在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企业员工薪酬体系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能够激励企业员工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的运行机制成为关键。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合理利用现有的员工资源使企业达到较好的经营效益是企业科学发展,是理性经营的关键所在。如果没有一套与薪酬体系配套的绩效考核机制,那么任何一种薪酬体系都将是一套古板没有活力的机制,长期下去必然走向灭亡。企业的人力资源与其他性质职能性质组织的绩效考核略有不同。对企业员工的考核不仅涉及其薪酬体系,而且还涉及到与其激励相关的其他因素。绩效与激励之间应当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通过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深化员工的薪酬和激励制度改革,从而形成动态机制。员工绩效考核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员工的绩效考核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能为企业人力资源的薪酬、福利、晋升等环节提供重要而准确的参考依据,具体的主体主要有这样几个作用:

1.绩效考核是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的依据

对于企业而言,虽然在本质与现代企业有一定区别,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思路大同小异。对一个企业来说,要实现配置人力资源,做到人尽其才,能力与职位匹配,就必须做到对每个员工的情况都了如指掌、只有“知人”,才能“善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同样如此,对企业员工进行合理配置。优化利用的基础就是要了解每个员工的情况。通过绩效考核,可以使企业对每个员工的能力,技能,态度等方面有所了解,从而能够其安排到合理的职位、而且通过绩效考核,员工也会对自己的情况更加清楚,有利于其扬长避短,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可以增加其工作效益。

2.绩效考核是企业合理拉开员工差距的依据

现代企业制度薪酬分配要求兼顾效率和公平原则,企业员工的薪酬亦如此。要做到效率与公平这两点,必须把员工的绩效考核作为基础,才能突出职位,突出绩效,使那些贡献大、技能高、绩效好的员工得到奖励和发展的机会,发挥企业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如果没有绩效考核,那激励制度就会成为死水一潭,;如果绩效考核不与员工的激励挂钩,更会挫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影响工作效率。

3.绩效考核是对员工奖惩的依据

绩效考核能够反映企业员工的各个方面,如:研发、实践等方面。如果业绩优秀,发展潜力大,可以给予晋升机会,薪水奖励;如果业绩不良,可能其能力,素质与现在的职位不匹配,可以降低岗位或重新竟聘岗位。企业也可以依据绩效考核结果,对工作能力差,工作态度差的员工给予一定的惩处。

对企业员工进行绩效考核的原则

企业员工的绩效考核主要是针对企业每名员工承担的工作,应用各种科学的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员工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工作情况、职责履行程度、对组织的贡献或价值等方面进行考核和评价。以达到激发员工工作热情,挖掘其潜能,提高其工作效率。

对企业员工进行绩效考核应遵循的原则:

1.客观公正、民主公开的原则

一般来说考核的办法、考核标准、考核指标、程序等要经过民主程序制定,并向考核者和被考核员工公开,考核要做到以事实为依据,避免主观臆断和个人感情色彩;考核的结果要公开。

2.分类考核原则

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要在岗位评价和职位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对企业员工进行分类考核。职能部门的员工,管理岗位的员工及辅助人员的考核标准应区分开来,要突出其岗位的特点。

3.注重实绩的原则

对员工的考核不能唯学历、唯资力、唯职称、唯身份而论,而不注重对实际工作情况和工作效果的状况。对一个员工的绩效考核是综合的而不是片面的。

4.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各类考核指标要结合岗位职责,制定量化的考核标准,对于难以量化的指标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考核时客观公正。

对员工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

1.对员工进行分类

由于企业的员工是在不同的岗位工作的,所以对被考核的员工按所在岗位不同性质进行分类较为合理并且方便操作。一般分为管理人员、研发人员、生产人员、辅助人员四类进行考核。管理岗位的员工按管理的幅度分为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等。也可以按专业划分,部门划分等。

2.员工绩效考核的内容

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时,要尽量量化指标,能量化的尽量量化,不能量化的要定性。主要从员工的资力、学历、水平、能力等方面。对不同类型的员工要对量化指标加权,比如:从事科研的员工,对其科研能力指标权重要大。对不同类型的人员考核要区分开来,对管理人员的考核,在制定标准时,要明确具体,不同职务、不同层次的岗位的人员在工作业绩方面应有不同的要求。管理人员的考核应侧重指令性,工作完成的情况、工作质量和及时性、参谋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指标。对人员的考核要注重考核其实验技能、安全操作、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和质量与劳动态度等指标。

3.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

根据企业员工的工作特点和岗位性质的不同,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岗位的员工绩效考核指标的权重可视情况而定。考核的等级各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分类时可以按照分数划分,也可以划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基本合格四个等级。为鼓励员工积极进取、企业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考核结果采用不同的分布方法,对一定比例的员工员工应给予晋升或其他奖励。

企业要做好员工的绩效考核应采取的措施

绩效考核的目的是要真实地反映员工的现实工作情况及其各项技能情况,有的放矢。使其能够更好的为组织服务,形成一支高效的员工队伍。为了做好员工的绩效考核,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认真做好职务分析

考核“人”主要是考核员工在其岗位上的工作情况,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岗位分析、岗位评价和岗位分类,岗位描述是进行绩效考核的基础。为保证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先拟定好岗位说明书。岗位说明书要明确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工作程序、考核办法和任职资格条件,不仅能为员工竟聘上岗位提供规范、统一、相对合理的基础标准,也为制定绩效考核标准,确定指标的基础。

2.制定客观科学的考核标准

考评项目和考核因素的选择是否恰当,是否全面和是否相关,定义是抽象含混还是具体明确,都对考核结果影响很大。一般把绩效标准分为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绝对标准就是建立员工工作的行为特制标准。绝对标准的评价重点在于以固定标准衡量员工,而不是与其他员工的表现作比较。相对标准就是将员工间的绩效表现相互比较,也就是以相互比较来评价个人工作的好坏,将被考评的员工按某种向度作顺序排名。此时每个人既是被比较的对象,又是比较的尺度,因而标准在不同的被考评群体中往往有着差别,而且无法对每个人单独作出“行”和“不行”的判断。

3.对考核者进行相关的培训

对考核者进行有关规避晕轮效应、居中倾向、偏松或偏紧倾向等方面的培训。所谓晕轮效应是指在考核过程中,考核者往往看见被考评者某一特定方面的表现优异,就以偏概全,断定他别的方面一定也好,反之亦然。居中倾向是指不从事实出发;或由于没仔细考察下级的表现而不愿意给出“最优”与“最劣”的极端评语,干脆来个平均主义,一视同仁,都评个“中等”.偏松或偏紧倾向即在考评过程中,有些考评者给所有被考评者的等级很高或很低。

第二篇:关于企业办公室绩效考核的思路与对策

关于企业办公室绩效考核的思路与对策

作 者: 张 永 先

【摘要】 针对当前企业办公室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绩效考核的作用、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认真分析。

【关键词】企业 办公室 绩效考核 思路 对策

办公室是企业一个综合管理部门,是沟通上下、协调左右、联结内外,保证各项管理工作正常运转的枢纽。随着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办公室如何在企业发展中更好的发挥职能作用,发挥绩效管理作用,为企业中心工作服务。为此,笔者结合自己从事企业办公室绩效管理工作的实践,就当前企业办公室绩效考核中考核形式化、考核指标、考核方法单

一、反馈沟通机制等存在问题,阐述了绩效考核对企业的重要性,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企业办公室实施绩效考核的新思路。

一、绩效考核的含义和作用

1、绩效考核的含义

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核心,是对经营结果与成效的评价,通过它企业了解经营目标的达成情况,找出实际与战略要求之间的差距,评价“工作中的人”与“人的工作”。为开展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提供现实依据,同时考核结果为价值分配和人才激励创造了条件。“绩效”一词,英文为Performance,其含义是“表现”,是个体或群体的工作表现、直

接成绩和最终效益的统一体;“考核”一词,其含义是评价、评估。绩效考核,是指对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工作态度以及个人品德等进行评价,并用之判断员工与岗位的要求是否相称。绩效考核的目的是,确认员工的工作成就,改进员工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和经营效益。

2、绩效考核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绩效考核是以工作绩效为依据,奖优罚劣,将员工薪酬与工作绩效挂钩,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从而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一种科学、规范的治理手段。绩效考核已经被各企业单位广泛应用并不断发展完善,已经成为企业调动职工积极性、促进实现生产经营工作目标的有效治理手段,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其考核标准和方法已成为衡量工作绩效的重要手段和依据。合理的绩效考核能够给部门和员工带来正向激励的行为导向。

企业办公室是沟通上下左右,联系四面八方的桥梁,影响着企业的运转效率与质量,它日益成为连接企业生产管理各环节的纽带,成为企业生产和经营中最有力的保障力量。办公室管理不仅要使各种事务都能由合适的人员去负责处理,以保证工作质量,增进工作效能,同时要求办公室所有的人员均能精神饱满,团结一致,努力工作,使每个人各得其所,人尽其才,因此绩效考核是办公室管理中一剂催化剂,发挥着其“纽带效应”的重要作用。

二、目前企业办公室绩效考核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当前一些企业办公室绩效考核情况来看,虽然各企业所采取的考核措施不尽相同,在绩效目标责任体系、指标评价体系等方面不存在大的问题,但在考核指标的设定、考核流程、绩效评价、绩效管理上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将决定绩效考核工作的成败和效果。

1、考核过程的形式化。

虽然很多企业办公室都制定和实施了完备的绩效考核工作,但是每位员工内心都认为绩效考核只是一种形式主义,每年必须的走过场,只是为考核而考核,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考核上怕得罪人,你好我好大家好,使考核结果缺乏真实性,流于形式。

2、考核的标准过于模糊。

由于办公室工作烦琐而复杂,办公室人员的工作成果并不像其他部门员工的工作成果那么显著而容易量化,很多时候很难将其工作区分作分内的工作或者是分外的工作,一些临时性任务多。虽然对办公室人员考核从“德、勤、能、绩”四方面进行,但是在具体操作上却缺乏明确的针对该职位的绩效考核要素和考核标准,定性指标多而定量的指标少,这样就导致企业对办公室人员进行绩效考核时一般都是由领导仅凭日常印象靠感觉进行评价,带有很强的个人主观色彩,使绩效考核结果缺乏客观性。

3、考核主体单一。

办公室人员工作的服务对象主要是领导和职工。办公室人员能否为领导和职工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解决工作中的困难,是衡量办公室人员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水平、工资效率的标尺。当前,对企业办公室人员考核沿袭的是传统的人事考核方式,评价主体主要是办公室人员的直接

上级和同部门或同科室的同事,而作为其工作重要指标的服务对象并没有纳入。在考核时,为平衡内部关系和照顾员工的特殊需要,办公室人员的考核结果很容易内定为“优秀”和“合格”两个等级,并出现先进轮流当、评选优先考虑职称晋升等不合理现象,致使考核流于形式,失去了争先创优的激励作用。

4、重视年终考核,忽视平时考核。

由于对平时的基础考核工作重视不够,忽视对员工日常履行岗位职责和完成任务情况作书面记载及相互沟通,到了年终考核时缺乏有说服力的参考依据,导致年终考核结果出现偏差。

5、考核的反馈沟通机制不完善。

目前,企业在开展办公室绩效考核工作时,往往把重点放在绩效考核成绩的统计、填表、公布等过程上,而对于绩效考核到底考什么、起什么作用并没有详实的调查研究,也没有向员工宣传、沟通到位。对查出的问题仅仅是通报、整改,没有建立绩效考核档案,反馈机制不健全,导致单位领导不知道员工在想什么、员工不理解领导为什么这样要求,没有形成自下而上的问题反馈机制和自上而下的问题解决机制,执行力大打折扣。

三、改进企业办公室绩效考核管理的思路措施

针对企业办公室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宜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正确引导办公室人员考核理念。

首先,要加强对办公室绩效考核工作的宣贯,把考核的重要性传播出去,让办公室人员知道考核的必要性,同时对考核办法有充分的理解。做到先通情、后达理。其次,要给予办公室人员正确的引导,疏导员工的不

满情绪。第三,要加强对办公室人员的培训。提高员工工作技能、思想道德品质。唯有让员工熟悉到考核的必要性,理解个人利益必须服从于集体利益,安心地接受考核结果,考核体系才能顺利地加以推行。

2、完善管理制度,确立绩效考核基础。

一是建立健全企业办公室管理制度,突出体现科学性、规范性与系统性。科学性就是要使办公室的管理制度能反映新时期办公室工作的规律、特点和要求,真正具有权威性,从而约束办公室每位人员切实履行岗位职责,恰当的行使自己的权利;规范性就是通过制度使办公室人员的行为、工作内容和工作程序标准化、模式化;系统性就是对办公室工作所要涉及到的各项日常性工作建立健全相应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二是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确立办公室人员考核的基础。实行岗位责任制是确立办公室人员管理的重要措施,有助于办公室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同时,岗位责任制的确立就等于对办公室人员的考核明确了量度,使考核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增强了考核的透明度和标准化,能为考核提供科学的依据。

3、建立科学、完善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一是建立科学的办公室人员考核指标体系,是开展绩效考核工作的前提,也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企业应根据办公室工作实际,对被考核对象所在岗位的工作内容、性质、完成这些工作所应履行的工作职责和应具备的能力素质、工作条件等进行科学的工作分析,从而制定出一套科学的、便于操作执行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二是根据办公室工作的特点,对办公室人员的德、能、勤、绩、廉等五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细化,增加刚性,减少弹性,考核标准要具体、量化、具有可操作性。三是通过定性与定量有

机结合的方式进行。将“德、能”考核内容采用定性方式,因为“德、能”属于工作表现及工作能力评价,不便于量化;对于“勤、绩”则尽量采用定量考核方式。要充分利用定性和定量考核的优势,发挥考核的积极作用。

4、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

目前的企业办公室绩效考核大多是在年终或者是半年进行的事后考核,这种方法不能及时将办公室人员工的成绩和不足展现出来,难免出现应付检查的行为。好的做法是缩短考核周期,增加考核成效,增加月度考核、季度考核和日常考核,将各种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对日常考核的重视,它主要评价办公室人员履行日常工作职责和完成临时工作任务情况,以考勤、岗位职责和临时性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可以对员工绩效做出阶段性评价,随时发现问题;同时注重对办公室人员实行个性化考核,把个人的考核目标进行量化和明确,使个人考核与岗位职责、工作目标紧密结合,公正客观地评价个人工作业绩。在考核中可适当吸收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发现问题的同时提出解决建议,对办公室人员能起到了较好的激励意义。

5.加强平时考核,建立过程化考核机制。

首先,平时考核是定期考核的基础,是办公室人员工作情况的直接体现,没有平时考核的信息资料的积累,年终考核将无从下手。根据企业办公室工作的实际,建立平时考核制度,明确平时考核在考核制度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把平时考核纳入考核范畴。其次,平时考核内容和标准要具体,可建立日记事备案登记制度,实现过程化考核,全面跟踪办公室人员每天的工作情况。最后,考核方法要简便易行,过程化考核要记录每天的情况,并要进行月或者季度总结

6.建立畅通的结果沟通机制。

一个完备的绩效考核体系必须要有一个完备的绩效考核结果沟通机制。首先,对办公室人员考核结果进行了公开化,允许被考核人员对考核结果进行申辩,提高了绩效考核的透明度和权威性;其次,对考核中出现的工作不足问题,考核小组应主动与办公室人员进行沟通,探讨提高工作绩效的方法和改进措施,使绩效考核体系不断完善,更好地获得了办公室人员的认可。

7、提高考核执行力。

再完善的制度,假如没有得到严格的执行,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由于考核会触动某个人或一部分人的个人利益,在执行过程中必然会碰到阻力,假如考核结果因此不能得到完全执行,不仅考核的效力无法显现,还会带来长远的负面导向。只有建立起强有力的执行程序。有章必依,有令必行,才能将办公室绩效考核落到实处,确保行之有效。

四、结束语

总之,对企业办公室人员的绩效考核只是办公室管理的一种手段不是目的,绩效考核的终极目标是提高办公室人员的工作绩效,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要根据企业办公室实际情况,及时地、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当的方法做好办公室绩效考核管理工作,从而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作用,增强绩效考评的信度和效度,使工作绩效的“考和评”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双刃剑”作用。

〔作者单位:福建三钢(集团)三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周文 虞涛 《绩效考核》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2】彭剑峰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3】方振邦 《绩效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第三篇:我国绩效考核困境与对策研究(模版)

姜晓萍: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的困境及其对策分析

姜晓萍,马凯利

绩效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充分开发和利用每个成员的资源来提高组织绩效,公务员绩效考核便是适应刺激反映模式而采用的一种有效人力资源开发手段,即通过提高成员的绩效达到改善组织绩效的目的。

公务员绩效考核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按照法定权限,依据国家公务员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对所属公务员的工作成绩、能力、态度等进行的考察和评价的活动。与企业等私人部门的员工绩效考核相比,公务员绩效考核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一是考核的法定性。指对公务员的考核须以国家公务员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由法定考核主体依法定程序进行考核。《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第五章专门对公务员考核的主体、内容、方式、程序等做了详细的规定。例如,第二十三条规定了实施考核的主体,“国家行政机关在考核时设立非常设性的考核委员会或者考核小组,在部门负责人的领导下负责国家公务员考核工作。”再如,第二十四条对考核程序做了规定,“考核先由个人总结,再由主管领导人员在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写出评语、提出考核等次的意见,经考核委员会或者考核小组审核后,由部门负责人确定考核等次。”

二是考核标准的多样性。私营部门的绩效考核通常将效率、效益作为衡量员工工作业绩的主要标准,但这一原则在行政部门的公务员绩效考核中则行不通,也是不适当的。因为公共管理和服务的宗旨与私营组织的目标有着本质的不同。私营部门的目标是追求经济利益,公共部门的宗旨是维护公共秩序,促进公共福利,其绩效往往承担着政治统治、经济效益、社会公正、道德教化等多重责任,也导致了公务员绩效考核标准的多样性。人们往往不能简单就行政效率和成本一收益比率来判断公务员的绩效,通常的做法是根据考核对象的工作内容各有侧重,从政治效果、经济效果、社会效果等多角度进行综合衡量,以保障效率、效能、公平的有机统一。

三是考核过程的社会参与性。公共部门并非一个可以脱离公众而存在的封闭系统,它与公众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并时刻保持着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可以肯定的是:公众深受公共行政之影响,并经常处在与公共行政管理者的互动之中。”[1]同时,现代政治文明也日益将公众参与公共政治生活提到了新的高度,故公务员的绩效考核不能回避公众的参与。也就是要通过制度设计保障社会各界参与公务员绩效考核评价,实现公众的监督权。这种参与不仅体现了现代政治民主化理念,引导公务员由对领导负责转向对社会负责,对公众负责。同时也促使考核走向更加公开、公平的有效机制。

四是考核的公开性。虽然公务员绩效考核仅仅是行政机关内部管理行为,但政府行为的公共性以及透明政府的理念推动了考核向社会大众的公开化。作为私营组织的绩效考核则完全没有这样的义务。

一、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公务员绩效考核的特性决定了公务员绩效考核的难度,尽管目前我国学术界和各级地方政府都在探索政府绩效考核制度的创新,但具体在公务员绩效考核方面仍存在很多困惑和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激励功能失效

一般认为,公务员绩效考核主要有四种功能:评价功能、管理功能、激励功能和监督功能。[2]而激励功能被认为是其核心功能。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追求“以人为本”,即最大可能地挖掘人的潜力,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激励几乎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核心,它直接关系组织的生存与发展。“任何一种无绩效任命和晋升都会使有能力的雇员产生受挫折感,对于那些惯以恩赐或裙带关系方式任命人员的组织而言,想把优秀人员吸引进来是很困难的。”[3]因此,无论在私营部门还是公共部门,激励功能的失效也意味着个人绩效考核工作的失败。

我国当前各级政府的公务员绩效考核工作的最大问题即是激励功能的失效,也就是说,公务员的绩效考核走向了形式化,未能发挥其应有的激励公务员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其主要表现为:

其一,平均主义倾向。平均主义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是缺乏激励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我国当前的大部分政府部门中,奖惩不明显,“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等现象仍然比较严重,致使组织内部如同一潭死水,缺乏活泼的竞争局面。

其二,个人绩效等级与其对部门绩效的贡献率不对应。在人员绩效考核中,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致使考核结果不能真实反映被考核者对组织的贡献率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成绩显著的公务员在绩效考核结果中得不到有力的体现,这种状况很容易挫伤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

其三,人为因素左右考核。即考核结果缺乏权威性,容易受到领导意愿、人际关系等人为因素的干涉,不能确保考核结果的客观性。例如,考核对象的求情、上级领导的所谓“指示”等都有可能使考核的结果发生更改。如果采用这样的考核结果,将会严重影响工资分配、职位晋升等工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从而使绩效考核失去应有的激励效用,最易导致的结果就是助长“重视拉关系,轻视干实事”的反向激励现象。

2.考核主体与被考核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绩效考核是一种双向交流活动,它要求考核主体与被考核者之间保持信息的相对对称,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考核的公正性和可信度。但在我国的许多政府部门,人事部门对公务员的绩效考核通常都是在不公开、不沟通的情况下进行的,这样的考核就很容易产生考核主体与被考核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考核结果的失真。

现行的考核方式是人事部门将个人的绩效考核表下发到每位公务员手中,先由个人作出自我鉴定,然后交由直接领导作出综合评价,最后再将考核结果通知被考核人。这一过程并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信息交换,也缺乏信息的公开透明,被考核者仅仅作为一个被动的客体接受考核主体的单向评价。也就是说,在这种自上而下的考核模式中,考核主体掌握的信息量远远大于被考核者所知道的信息。这种沟通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不但容易造成对考核结果的误解和分歧,而且也容易导致考核的不公正和腐败的滋生。

3.考核指标的粗糙化

公务员绩效考核指标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考核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一般而言,考核指标应力求细致、量化、全面,避免粗枝大叶,因为那样容易给考核主体留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导致主观臆断成分加重。

长期以来,我国的公务员绩效考核指标一直沿用了建国初期的干部考核体系,即从“德、能、勤、绩”四个维度进行考核。但维度必须落实到具体的指标才有意义,否则,考核容易陷入“假、大、空”的困境。我国现行的这一考核指标体系的主要缺点就是指标设计的粗糙化,即缺乏细化的指标设计,定性有余,定量不足。我国的公务员队伍庞大,人数众多,职位种类繁多,职务层级复杂,所以公务员考核的标准要达到公正、合理、科学,如果不能对各个维度进行充分细化与具体化,以此适应各个层级的各类公务员,就会导致考核结果的粗糙、模糊。目前的公务员考核制度中规定的“德、能、勤、绩”四项标准只是原则性的规定,绩效测评标准过于笼统,虽然有的部门出台了一些细则,但由于工作性质、工作特点差异大,部门之间、被考核者之间缺乏可比性,考核者无所适从。过于笼统的考核标准往往导致考核结果的失真,严重损伤了考核的公正性与有效性。

4.考核手段的单

一、陈旧

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分化,现代公务员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如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办公自动化(OA)、现代交通与通讯手段等极大地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也改变了政府与社会的联系与沟通方式。这些变化都要求公务员绩效考核的手段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改进。然而,我国现在的绩效考核手段还处在很低的水平上,极大地影响了绩效考核的效率和质量。正如周志忍教授指出的:“我国的绩效评估还处在原始的手工业水平上”[4]。

二、影响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的原因分析

1.体制性障碍

制度往往被认为是绩效考核失败的深层次原因之一,这不无道理,因为它是构建各种人事工作的平台和基础。在我国,影响公务员绩效考核的体制性障碍主要是公务员管理权限的过分集中和政事统一的管理模式。

在我国,党管干部是公务员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由于党的一元领导,这就很容易产生一把手管人的权力过大。由于缺乏对领导干部用人权的制约和监督机制,人事管理工作不是通过合法、民主、科学的程序进行,而是凭着一句话、一个指示、一纸公文得到解决的。领导用人权的过分集中阻碍了竞争机制发生作用,有竞争才有活力,组织中的人才才能脱颖而出。但过分集中的权力打破了人才同台竞技的平台,任凭领导的意愿确定人才的优劣和功绩,形成了“人人跑关系,挣表现,忽视工作绩效”的现象,使组织的竞争机制瘫痪。

根据管理学原理,将表达政治意志的政务类公务员与执行政治意志的事务类公务员统一管理固然有诸多优点,如政治意图可以在社会事务管理中得到忠实贯彻,政令统一等。但不可否认,这种政事统一的管理模式也存在不利于公务员管理的因素,尤其给绩效考核带来一些困难。政务类公务员担负着政策制定,掌舵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向等战略任务和政治目标,而业务类公务员则从事微观层面的管理和技能工作,因此,他们的考核目标、内容、方式、标准都应区别对待。否则,就会给考核带来一定的混乱,达不到有效考核的目的。

2.公务员绩效的价值多元化

造成公务员绩效考核比较困难的主要原因还是政府组织本身的价值复杂化。公共组织与私人组织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与区别,政府组织具有多重目标,除了经济的发展外,贫困、道德、教育、文化、治安、社会公平、社会保障等方面都是政府组织所努力的目标,公共项目和服务的受益者与目标都是多重的,项目的结果可能对某些受益者是积极的,而对某些顾客却是消极的;或者目标的某一方面可能已被认识到,而另一方面没有被认识到,这就决定了政府组织以及公务员的绩效也是复杂的、多元化的。

公务员作为政府内部的工作人员,就要实现政府的多重目标,而政府绩效的复杂性也决定了公务员绩效的复杂性,公务员绩效既包括技术层面的技术绩效,也不能忽视政治上的正确性,必须注重政治绩效,又要保证良好的社会形象,不能无视社会绩效的存在。因此,公务员绩效自身的价值复杂化导致了公务员绩效标准制定的困难化,扩大了绩效定量分析的难度。

另外,对于政务类公务员来说,个人的绩效考核有更多的不可测变量。因为,政府机关是具有社会公共服务性的组织,其个体绩效的体现对政府群体和社会整体具有很强的依存性,且反映周期长而且不显著,测算甚为困难,考核工具与考核标准都很难确定。有时考核主体由于所处的环境以及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同一个官员的绩效往往有不同,甚至相反的评价,比如公众和官方就很容易产生判断上的冲突,这些都会给考核带来很大难度。

3.政治文化环境的影响

“在每一个活动着的政治体系里,都存在着一种有秩序的主观性的政治领域,它使政体有了内容,机构有了规矩,个人行为有了社会联系。”[5]政治文化对于推行现代绩效管理以及进行公务员绩效考核成效也是有极大的影响的。较之西方国家的法治社会、市民社会、民主理念,由于两千多年来传统的封建主义政治文化的影响,传统的专制思想、集权思想、人治思想等,以一种超常的历史惯性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以至我国的政治文化环境有着明显的人治管理、人情社会、感性等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是官本位风气;二是官利一体化。这也是不利于现代公务员绩效考核顺利进行的重要主观因素。

我国历来是个“人治”色彩比较浓厚的国家,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法治基础比较薄弱,这给我国政府部门实行绩效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阻力。当前政府中的官本位思想、机会主义、平均主义倾向就是“人治”观念盛行的表现。在“人治”浓厚的环境下,对公务员的绩效考核的影响是很大的,人情关系、主观臆断往往取代科学、客观的考核标准而成为左右考核的主要因素,而工作绩效、科学考核、公众评价、法治管理等现代绩效考核理念难以深入人心。这样一来,我国的公务员绩效考核工作一直徘徊在比较低的水平,难以有所突破。

4.公务员绩效的产品特性

根据公共产品理论,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具有非竞争性和排他性,这也是所有纯公共物品所具有的共性。而公务员的工作成果通常都是以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形式得以表达的,因此,基于公共产品的这种固有特性,对这种不具有可比性的工作绩效进行准确地评估变得困难重重。企业员工的工作由于具有可见性和可比性,能较容易地比较优劣;而政府公务员的工作则很少具有与其他公务员相比较的特点,从而给公务员的绩效考核带来了一定困难。

公务员绩效评估的另一个难点还在于其在组织绩效中的产品形态难以把握,公务员的绩效不像企业员工生产有形产品那样具有可见性和终端性,它们往往不具有独立价值和可见性。一个公共项目通常是以政府部门名义完成的集体行为,个人工作只是部门工作的一个无形的组成部分,通常离开整体无法准确测量具体个人在组织绩效中所发挥的作用与贡献率。例如,很难准确衡量某个公务员在一次扫黄打非行动或一次基层调查研究中所完成的工作绩效是多少,或者有他无他会是怎样的结果。

三、完善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的对策探讨

1.实行公开考核,促进考核主体与被考核者之间的信息互动

实行公开考核是建立民主考评机制的前提条件,要做到公开考核首先要在制度建设上建立公示制度、告知制度。即要求考核的过程和结果都要及时对内对外公示,整个考核过程应是在各方面的监督之下进行。比如考核主体的参与人是谁,考核的程序如何进行,考核的指标如何确定,考核结果怎样,考核的救济途径是什么等都应该向考核对象和社会作出详细的公布,以促进考核主体与被考核者之间的信息互动,保障考核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2.引入“360度考核”模型,建立民主考评机制

“360度考核”模型也被称为全方位考核或多重考核,是近些年来在企业中较为流行的一种员工绩效考核模式,它是指由被评价者上级、同事、下属和客户等对被评价对象了解、熟悉的人,不记名对被评价者进行评价,被评价者也进行自我评价,然后由专业人员向被评价者提供反馈,以帮助被评价者提高能力、水平和业绩的一种考核评价法。其本质就是在组织中实行多重考核,以全方位、多视角对组织中的员工进行评价,从更多的信息渠道增强信息的可靠性与可信度,使组织成员的绩效考核趋于科学、准确。

政府的公共性质及其承担的社会责任决定了其绩效评估不能仅由自身来进行,社会的反馈和政府工作的社会效果都需要来自政府外部的考核主体的参与,因此,引入“360度考核”模型,建立民主考评机制十分必要。这便要求考核主体不仅包括公务员的自我评估、上级领导的评估、同事的评估,还应当引进政府管理和服务对象即社会公众的评估,逐步实现官方评估与民间评估并重的考核制度。可以通过社会调查、民意测验等方法,定期了解社会公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程度,然后将其转化为公务员的工作绩效,最终以此作为对政府绩效评价的依据。对政务类公务员的工作评价主要以本届政府的政绩和人大的表决结果为依据。比如,公众对政府哪方面的工作较为满意,哪些不满意,都可以在政府相应部门和公务员个人的工作绩效上得到体现,这一点尤其适合于政务类公务员。这可以使公务员不仅对上级机关负责,更重要的是对人民负责,形成人民监督和上级监督相结合的绩效推动机制,从而建立让老百姓高兴和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业务类公务员则根据明确的职位规范,主要以完成本职位的工作实绩和上级与社会的评价为依据。

3.构建良好的法律和制度环境

评估不同于一般的研究活动,尤其是对政府行为的绩效评估,没有制度保障是很难进行下去的,制度化也是当前国际评估活动的趋势之一。我国的当务之急是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和做法,通过完善政策和立法使我国政府公务员绩效考核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

在我国,党管干部原则不应简单理解为执政党直接管理、任用政府公务员队伍中的各级干部。党管干部原则应体现为党确定人事管理的大政方针,党管高级干部,党管政务类公务员,党通过特定机构间接管理业务类公务员等方面。因此,我们应该加快制度创新,建立一种适合我国行政体制的、相对明晰的政务官和业务官分类制度,探索对不同类型公务员的管理模式。也就是说,通过制度的建立来保证政务官和业务官的分别管理,改变当前这种“政事一体”的混合管理所呈现出的种种弊端。例如,政务类公务员严格按照宪法和组织法进行管理,实行任期制,并接受社会公开监督;业务类公务员严格按照公务员法规进行管理,接受行政首长的领导和监督,实行常任制,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受免职或处罚。

当然,在制度设计中,我们应充分考虑到我国的政体实际,不能照搬西方的两官分途而治的公务员管理体制,我们应该在党的一元领导体制下,探索政务官与业务官的一种相对模糊的分离模式。比如,通过法律保障业务官的常任,使政务类官员不能随意干涉业务官的一部分权利,防止像嘉禾事件中那种地方政府一把手随意解雇数百公务员的一手遮天、为所欲为的霸权行为。

4.建立标准化的考核指标体系

首先应充分考虑政务类与事务类公务员之间的本质差异和管理需求差异,确立不同的考核维度。政务官的绩效主题以负责、公正、最大限度满足民众的利益要求等为核心;事务官则侧重工作效率、政策执行力、工作态度等维度的考察。

其次是建立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绩效考核体系。定量化的指标比较明确,便于比较,客观性强,更有说服力,所以应该在设计考核指标体系时以标准化的量化指标为主。与企业员工的考核不同,公务员的工作绩效由于目标多元,产品复杂而具有较大的伸缩性,难于进行完全的客观量化,所以一般采用主观与客观指标相结合的指标体系,但主观指标的设计并不意味着只要原则性的指标就可以了,主观指标同样应该进行标准化的设计和量化。例如对工作态度的考核,可以将其细化为工作纪律性、协作性、积极性和责任心等;对工作能力可从文化水平、业务知识熟悉程度、岗位经验、表达力、理解力等方面进行细致考察。

西方国家已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量化指标,且已形成了一套标准的指标模型,对我国的指标体系构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例如英国在公务员年终考核指标报告中明确列出了评价文官工作表现的十个考核项目;日本的考核的内容有四个大的方面:工作、性格、能力、适应力,每一项都有细化的指标。这种考核的标准化做法,有利于实现考核的科学化、现代化,减少主管人员的主观随意性。

5.采用现代考核手段

考核任务的繁重、复杂使得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心理学等手段进行公务员绩效考核变得越来越必要。例如利用Internet进行的民意测验,公众反馈就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政府部门可以利用网上调查的方式及时收集民众对本部门公务员的总体绩效的反馈信息,这些信息通常都可以作为公务员绩效考核的重要参考加以利用。再如,相对比较法也是在企业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考核手段。相对比较法是由评估者对每一被评估者与其他被评估者一一对比,两者之中优胜者为“+”,较差者为“-”,最后根据比较结果得出每个组织成绩状况,按“+”号的多少进行排序。

另外,一些西方国家所采用的一些使用成熟的考核方法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例如英国采用的因素三级法考核公务员,即事先制定考核报名表,依表内所列因素与标准分别加以考察,决定其优、中、劣。美国采用人员比较法,即预先设定几项因素,各项因素分为不同的等级尺度来对考核者作出判断。[6]还有一些国家采用因素臆断法、图表测度法、浦洛士考绩法等

第四篇:企业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的研究与探讨

企业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的研究与探讨

一.引言

随着我国企业从传统经验管理模式向现代企业制度管理模式的不断进步,企业对管理创新的要求也不断增强.各种管理模式和方法的应用在企业内部掀起了热潮。本文主要对我国大部分企业采用的目标管理理论进行了概述,并结合绩效考核与目标管理的关系.提出绩效考核体系构建.从而促进企业目标管理。

二、企业目标管理理论概况

企业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主要是指用系统的方法,使各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从而高效率地完成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企业目标管理理论体系的发展与完善经历了漫长的阶段.才得以有效地用于各企业的实际运转中。

1.企业目标管理理论的主要发展阶段954年,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目标管理(Manage-rent By Objectives.简称为MBO)思想+这在企业管理的发展史上是一件有着重要影响和意义的思想体系,并很快成为当代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那时起.很多经济学家就致力于该体系的逐步完善.从从整体上来说,目标管理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一是上个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的绩效评估阶段.60年代~70年代的规划及控制阶段和70年代至今的综合性管理利用阶段。

2.目标管理的基本特征

目标管理具体方法是企业科学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它在管理模式上有鲜明的特点,可以概括为:

(1)向制度管理的转变目标管理法的应用是企业从传统经验管理向现代制度管理思想转变的体现.使企业不再依靠经验,而是通过制度和科学的方法来进行管理.是一套系统化,理论化的管理方法。

(2)重视人的因素与工作因素的和谐统一:一方面目标管理强调人在组织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强调组织目标制定的人本思想,强调上下级共同协商分解和制定组织与个人的目标.旨在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结合起来,激发员工潜在的工作能力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另一方面摒弃了行为科学学派偏重以人为中心.忽视同工作结合的一面.把工作和人的需要统一起来。

(3)权.责.利明确.通过对组织目标的横向.纵向、斜向逐级分解.将组织总目标分解转换至各个部门、员工的分目标.同时对目标责任人赋予相应的权限.责任.义务.改善了企业传统组织结构带来的信息传递弊端,促使权力下放.使权责利更加明确,也有助于在保持有效控制的前提下,使组织内部更具有活力。

(4)重视成果:目标管理以制定目标为起点.以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易终结,工作成果是评定目标完成程度的标准,也是人事考核和奖评的依据。

三.企业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关系

目标管理的理论基础是科学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而在现代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另一个部分是绩效考核,它是指为了实现组织既定的目的.运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承担目标实现过程及结果的各级管理人员完成指定任务的工作实绩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企业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有着相互作用.不可分割,它们的关系可以具体表现为

1.绩效考评是现代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对一定时期内部门和员工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的考核.对员工的工作情况作总结和评价并奖励.由此对目标的进一步改进以及作为人力资源部门对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等的依据。

2目标管理让绩效考评工作更科学化.系统化.绩效考评可以根据目标管理制定的标准.任务进行考核,目标管理清楚地表明每个员工的行为来自于他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目标管理使得绩效评价工作更具有科学性和操作性。绩效考评方法的公正.公平.公开对企业下一时期的目标管理工作实施的影响是很大的.绩效考评是企业上一阶段目标任务的结束也是新阶段正确实施目标管理的开始。

四、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

绩效考评是激励组织改进和增强目标管理动态适应性的基础,企业通过绩效考评来检查部门和员工的目标完成情况,绩效考评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改善员工的工作表现、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来实现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并提高员工的满意程度和对未来的成就感。

1.评价方法的选择

目标绩效考评是企业目标管理实施的第三个阶段.企业目标绩效考核评价基本都是以年初签订的目标任务书为宗旨的.企业内组织或者个人目标任务书应当能够比较完善的将部门或者团队.个人的目标任务表现出来.指标内容比较全面.反映角度比较客观.有主有次.同时它是一组可预计量,并按照一定的反映测度进行说明,同时尽可能用定量指标来表示。定量指标,由于指标本身的特点.评价起来相对比较容易,对为一定值的数量指标可以直接按照是否完成该定值打分.而对于范围型的指标则需要按照完成的实际程度进行打分。

2.目标绩效考评结果的修正

目标管理绩效评价得分主要是根据目标任务书中的具体指标内容综合打分得到的.部门.团队或者个人的目标任务书能够比较完善说明其主要工作目标。然而,目标任务书却很难将一个组织或者个人的全面表现一点不差的反映出来.因此在绩效考评的过程中涉及到考核结果的修正问题。

(1)基于流程管理思想的部门协调工作绩效。在企业实际的管理工作中.缺乏流程运作的实际经验和意识仍然是众多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企业内部尤其是国有企业.很多员工会抱怨相关部门员工的工作不力导致自己的工作进展不顺利.部门之间工作存在的矛盾。而部门主管缺乏流程管理的意识,往往会只关注自己部门内部的工作流程,忽视外部流程:忽视流程管理,进而不重视企业工作流程描述,也就很难使工作流程制度化,创新和改进就更难。因此通过目标考核体系的修正指标一部门协作满意度指标来协调部门问的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

在企业进行部门目标管理绩效考评的时候建立部门目标体系评价之外的一个修正指标项目的方式来增进企业组织间的合作关系.即每个部门在年初制定目标任务书的时候.先绘制部门工作关系图,基于流程的角度找出本部门和其他部门的协调工作的部门目标,并互相协助开展工作考核期末时.由企业目标管理委员会或者目标管理小组成员编制部门协作满意度调查表.依据绘制的部门工作关系图.针对每一个被调查的部门向与其工作有联系的部门发放调查问卷.被调查者为与该部门工作有密切联系的员工以及该部门主管等,有的部门和多个部门有工作上的联系.如综合管理部门等,可以依据其工作性质,选取具有典型性的相关部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作为绩效考评的依据之一。

(2)基于组织柔性管理的绩效考评思想。企业对于部门的日常考评.主要是通过其直接上级主管、企业目标管理委员会以及人事部门来控制,其考评可以按照月份进行,具体内容可以举例如下:内部员工迟到或早退现象:部门或者其员工违反职工规范手册或日常制度者,部门工作被投诉经核实存在问题;需要奖励的项目如部门提供可行性建议并被采纳,部门受到总公司等嘉奖.表扬.全月部门无无故迟到者等等.部门日常考评应当制度化。

年底引入这些日常考评的汇总量是对部门全年工作努力程度的一个反映测度.奖励和惩罚都应当及时才有效果.这种和日常考核的双重控制可以保证部门工作的稳定性.而不是只有短暂的工作热情;同时这种也许是部门内某个员工的行为影响整个部门的绩效方式将部门内员工个人的利益和整个组织的利益联系到了一起.任何一个员工~旦被考核或者被奖励都会影响到部门的绩效,这种方式可以加强员工的集体责任感。

五、结语

随着我国企业对管理创新的要求也不断增强,作为企业综合管理方法之一的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的结合必然为提供了企业管理的一种思路,从而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将是企业保持可持续良性发展的基石。

第五篇:我国部分企业绩效考核实施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

目 录

目录„„„„„„„„„„„„„„„„„„„„„„„„„„„„„„„1

一、绩效考核„„„„„„„„„„„„„„„„„„„„„„„„„„„2

二、绩效考核在国企中实施现状和存在的问题„„„„„„„„„„„„„3

1、对绩效考核理解的偏差„„„„„„„„„„„„„„„„„„„3

2、绩效指标的确定缺乏科学性„„„„„„„„„„„„„„„„„3

3、考核周期设置不尽合理„„„„„„„„„„„„„„„„„„„4

4、考核过程不合理„„„„„„„„„„„„„„„„„„„„„„5

5、绩效考核与其相关的其他工作环节衔接不好„„„„„„„„„„5

三、提高绩效考核在企业中成效的对策„„„„„„„„„„„„„„„„6

(一)、从考核者的角度进行分析„„„„„„„„„„„„„„„„„„6

1、采取多种办法,保证考核者的相对独立性„„„„„„„„„„„6

2、考核者要准确定位并适时的转换角色„„„„„„„„„„„„„6

(二)、从考核规则角度进行分析„„„„„„„„„„„„„„„„„„8

1、以“怀柔”模式替代“高压”模式 „„„„„„„„„„„„„„8

2、建立以目标管理为导向的绩效评价流程,制定客观的评价标准和内容 „„„„„„„„„„„„„„„„„„„„„„„„„„„„„8

3、应用360度考核反馈法确立科学有效的考核方式„„„„„„„„9

(三)、从被考核者角度进行分析„„„„„„„„„„„„„„„„„„9

1、做好与被考核者所部门和分管领导的协调沟通工作„„„„„„„9

2、调动被考核者的积极性„„„„„„„„„„„„„„„„„„„9

四、结论„„„„„„„„„„„„„„„„„„„„„„„„„„„„„10 参考文献„„„„„„„„„„„„„„„„„„„„„„„„„„„„„11 我国部分企业绩效考核实施现状及改进措施研究

绩效考核是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保障并促进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有序运转,实现企业各项经营管理目标所必须的一种管理行为。为了满足市场经济对企业的需求,同时维系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企业内部的各项管理行为,包括绩效考核,必须以科学,规范和有序的方式运转。在当前国企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已认识到绩效考核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与此相伴的另外一个现象是部分国企经营者对绩效考核普遍存在困惑,包括绩效考核目标的设置,过程操作及结果应用等。因此,进一步增进对绩效考核工作的整体了解,客观分析并总结企业绩效考核工作存在的问题,已成为企业,尤其是国企经营管理工作中的当务之举。有鉴于此,本文对绩效考核在国企中的实施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国企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此给出了对策和改进办法。

一、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也称成绩或成果测评,绩效考核是企业为了实现生产经营目的,运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采取科学的方法,对承担生产经营过程及结果的各级管理人员完成指定任务的工作实绩和由此带来的诸多效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绩效考核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战略目标体系及其目标责任体系、指标评价体系、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等内容,其核心是促进企业获利能力的提高及综合实力的增强,其实质是做到人尽其才,使人力资源作用发挥到极致。

明确这个概念,可以明确绩效考核的目的及重点。企业制定了战略发展的目标,为了更好的完成这个目标需要把目标分阶段分解到各部门各人员身上,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任务。绩效考核就是对企业人员完成目标情况的一个跟踪、记录、考评。著名人力资源专家、清华大学职业经理人培训中心讲师李宏飞在她的《职业化-21世纪第一竞争力》书中提出了一个关于绩效考核的新观点:绩效考核是计算企业的合力的过程。通过一定的手段衡量出哪些因素推动企业发展,哪些因素制约企业发展。从而找到平衡点,以达到企业和谐发展的目的。

二、绩效考核在部分国企中实施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目前绩效考核的观念开始在国企中盛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总体上看,效果并不显著,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对绩效考核的理解偏差

考核的定位是绩效考核的核心问题,其实质就是通过绩效考核要解决什么问题,绩效考核工作的管理目标是什么。考核的定位直接影响到考核的实施,定位的不同必然带来实施方法上的差异。对绩效考核定位的模糊主要表现在考核缺乏明确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考核而进行考核,这样做的结果通常是考核流于形式,考核结束后,考核的结果不能充分利用起来,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结果不了了之。而考核定位的偏差主要体现在片面看待考核的管理目标,对考核目的的定位过于狭窄。例如,一些公司的考核目的主要是为了年底分奖金。

2、绩效指标的确定缺乏科学性

选择和确定什么样的绩效考核指标,是考核中的一个重要且比较难于解决的问题。许多公司所采用的绩效指标通常一方面是经营指标的完成情况,另一方面是工作态度、思想觉悟等系列因素。能够从这样两方面去考核是很好的,但是对于如何科学地确定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以及如何考核的指标具有可操作性,部分企业则考虑得很不周到。一般来说,员工的绩效,它可评价的指标部分应该是与其工作产出直接相关的,也就是直接对其工作结果的评价,国外有的管理学家将这部分绩效指标称为任务绩效;另一部分绩效指标是对工作结果造成影响的因素,但并不是以结果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一般为工作过程中的一些表现,通常被称为周边绩效。对任务绩效的评价通常可以用质量、数量时效、成本、他人的反应等指标来进行评价,对周边绩效的评价通常采用行为性的描述来进行评价。这样就使得绩效考核的指标形成了套体系,同时也可以操作化地评价。一些公司的绩效指标,在任务绩效方面仅仅从经营指标去衡量,过于单一化,很多指标没有囊括进去。在周边绩效中,所采用的评价指标多为评价性的描述,而不是行为性的描述,评价时多依赖评价者的主观感觉,缺乏客观性,如果是行为性的描述,则可以进行客观的评价。这样的标准,不仅模糊性大而且执行偏差也大。结果,评先进变成评“人缘”,选拔干部变成搞平衡,存在着轮流坐庄现象。并且,综合标准有千篇一律的倾向——不论是高级领导人还是初、中级员工,往往都用一个标准去评价,没有顾及人才有能级差异的客观现实。

3、考核周期的设置不尽合理

考核的周期是指多长时间进行一次考核。多数企业是一年进行一次考核。这与考核的目的有关系。如果考核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分奖金,那么自然就会使得考核的周期与奖金分配的周期保持致。事实上,从所考核的绩效指标来看,不同的绩效指标需要不同的考核周期。对于任务绩效的指标,一般需要较短的考核周期,例如一个月。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在较短的时间内,考核者对被考核者在这些方面的工科产出有较清楚的记录和印象,如果都等到年底再进行考核,恐怕就只能凭借主观的感觉了;另一方面,对工作的产出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有利于及时地改进工作,避免将问题积攒到年底来处理。对于周边绩效的指标,则适合于在相对较长的时期内进行考核,例如半年或一年,因为这些关于人的表现的指标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需较长时间才能得出结论,不过,在平时应进行简要的行为记录作为考核时的依据。

4、考核过程的不合理

企业的每层上级都有权修改员工的考评评语。尽管各层领导由于所看的角度不同,可能会产生意见分歧,但是,官大说了算,最终以最高领导人的评定为准。这样,一方面,被考评者的直接上级感到自己没有实权而丧失了责任感;另一方面,员工也会认为直接上级没有权威而不服从领导,走“上层路线”,使企业内的正常指挥秩序遭到破坏。此外,很多情况下,考评结果最终会送到最高领导人那里去审批。结果,实际上是把员工对考评结果可能存在的不满转嫁到最高领导人身上,现实中员工对企业领导人的不满人多数就是这样产生的。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方面,必然反映到考评系统中。比较典型的,诸如求同心理、官本位、人情、关系网等。求同心理反映到考评中,就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而拉不开差距;官本位反映到考评中,多表现为强调政治素养而且长官意识十分严重;人情和关系网反映到考评中,则是关系好或是网中人,考评结果就较好,反之则较差。

5、绩效考核与其相关的其他工作环节衔接不好

原有的人事考评主观色彩极浓,缺乏可以随时公开的客观资料,或者由于主管不愿与员工面对面地检讨,往往是将考评表格填完之后,就直接送到人事部门归档。这样,员工不知道自己业绩的好坏,不仅成为滋生“干多干少一个样”思想的温床,也无从改进绩效。从而,绩效考评也就没有起到其应有的激励和改进作用。要想做好绩效考核,还必须做好考核期开始时的工作目标和绩效指标确认和考核期结束时的结果反馈工作。这样做的前提是基于将绩效考核放在绩效管理的体系中考虑,这里要强调的是绩效考核是不同于绩效管理的。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是体格过程具有规划性有监督和控制的手段和方法,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的一个环节,是阶段的成果,绩效考核工作须与其他相关的其他工作良好衔接,才能够更加科学客观的为企业做出贡献。

三、提高绩效考核在国企中成效的对策

要想提高绩效考核在国企中的成效,需要在以下方面加强和改进:

(一)从考核者角度进行的分析

1、采取多种办法,保证考核者的相对独立性

要是考核者保持相对独立性,不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就必须做到如下几点:(1)要保证考核者与被考核者或被考核部门之间的相对独立性,杜绝出现考核者与被考核者之间存在隶属关系的情况。(2)要防止晕轮效应,在评定时,评定者每次只就一个评价维度对所有的被评价者进行评定,然后再进行第一评价维度的评定。(3)控制或消除评定中的宽松和严厉倾向,可以控制评定结果的分布状况,比如要求有一定比例的“优秀”,一定比例的“不合格”,这样迫使评定者评定标准较一致;也可以降低评定量表本身的含糊性,尽量遵循客观事实的评定标准,使评定遵循特定的明确要求。(4)减少评定中的趋中倾向,要让评定者认识到区分被评价者和评定结果的重要性。必要的时候,组织也可以明确要求评定者尽量减少选择中间等级的次数。(5)摆脱对比效应,采用诸如关键事件法之类的技术,全面考察被评价者在较长时期内的行为表现和工作业绩。

2、考核者要准确定位并适时转换角色 绩效考核千头万绪,人力资源部的重要使命就是用来理清绩效的程序和调理。人力资源部在绩效考核中主要应是允当组织协调者的角色,比如绩效考核管理体系的设计、绩效考核基本原则的确立、绩效考核结果的评估等,而不需具体承担所有的工作。在进行组织协调工作中,特别要注意在考核的重要环节上与各部门进行沟通。部门采用什么样的考核形式、什么岗位考核什么指标、谁来考核、考核的时间是多长、考核结果如何反馈等,人力资源部要与部门负责人进行认真讨论,弄清思路,达成共识找到解决难题的方法后,人力资源部就可以放手让部门“自制”来实施考核方案。

虽然这种沟通是很浪费时间的,但这种工作是人力资源部应当做的,而且也是值得做的。因为,充分的交流沟通,使人力资源部进一步了解各部门业务,发现关键问题,提出解决建议,为考核的具体实施创造良好条件,并大大减少了突发问题,使考核真正收到效果,也为下一年的考核打下基础。所以,人力资源部在绩效考核管理中要做大事(协调发动各部门),放小事(放手具体事务),抓两头(考核体系、原则及考核结果的兑现)。

人力资源部门在绩效管理考核中不仅要给自己准确定位,而且要扮演多重角色。首先是组织者。绩效考核管理要有有效的组织保障,人力资源部的任务是联合各个积能部门,对整个企业的绩效考核管理工作进行规划和组织,包括各部门及人力资源部等在绩效管理推进中的角色与积责。组织制定绩效考核计划.对绩效管理考核内容、原则、目标向员工进行宣传等。其次是高层顾问和参谋。人力资源部门要充当高层领导的参谋顾问,提供有意义的、有说服力的信息,使绩效管理考核体系及实施计划得到领导的认同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投入与支持。再次是教练。人力资源部要通过交流沟通,了解各团队、部门的业务情况,对他们的绩效考核工作提出积极的建议,进行及时的指导。最后是客服及分析人员。考核结果出来后,人力资源部要对其进行评估,并关注员工的投诉,兑现奖惩计划,做好后续工作。

(二)从考核规则角度进行的分析

1、以“怀柔”模式替代“高压”模式

管理者要认识到在员工“人文关怀”方面的投入,能够得到丰厚的回报。企业在以下诸方面给员工以更多的人文关怀:企业非常关注员工个人的积业生涯发展,将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基本推进因素;企业在关注员工外在薪酬的同时,也非常关注其内在薪酬(前者是员工获得的物质形式的薪酬,后者为员工的心理收入)。同时,管理者要为员工设计一系列的绩效考核“套餐”。例如,企业将绩效考核设计为对员工提供“自助式”帮助的一个环节:通过绩效考核,使员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岗位工作,更多地思考如何做好自己的工作,更为理性地做好自我设计工作。再如,企业将绩效考核设计为对员工提供援助的一个环节:通过绩效考核,发现员工更有价值的发展方向;发现员工需要提供援助的方式;发现可以为员工提供援助的切入点。

2、建立以目标管理为导向的绩效评价流程,制定客观的评价标准和内容

要建立目标管理体系,因为目标计划是全年考核的基础,目标计划必须符合5个标准,即:一要目标具体、明确;二要可衡量;三要考核方案可行;四要考核方案易于执行;五要有明确的考核时间表。要满足上述5个标准,考核部门就需要多跑、多问、多摸底、多思考,避免闭门造车现象的发生。比如目标计划的制定必须与企业、部门的目标一致,制定目标计划必须与员工反复沟通推敲,在执行时如发现有不妥之处,必须立即修正。对不同类型的部门分析设计不同的评价内容,如对业务部门应侧重于任务指标的完成情况,尽量做到量化考核;而对管理部门则要通过工作分析确定工作信息,建立高度客观的工作标准,侧重工作效率、完成结果等方面的考核,使评价过程的关注点从员工的工作态度转移到工作业绩上,以减弱考核过程中主观因素的消极影响。

3、应用360度考核反馈法确立科学有效的考核方式

考评一般有直接领导、同事、下属、考核小组、自我评价等多种方式,为全面、客观反映被考评人的综合情况,应采用360度考核反馈法,综合考虑各评价者的评价结果,使用加权业绩考核评估对各评价者的考评结果赋予不同的权数,对不同评价者的考核结果进行加权平均,以力争做到客观公正,并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保证其有效执行。

(三)从被考核者角度进行的分析

1、做好与被考核者所属部门和分管领导的协调沟通工作

在前文已经谈到,考核者要懂得“抓大放小”,也即是说有时候只需要制定考核规则、流程和监督统筹即可,具体的操作和执行可交由部门去执行;但有时候还需要亲自执行考核方案。无论是哪一种形式,都需要做好与被考核者所属部门和分管领导的协调沟通工作,这样才能使考核项目在执行时事半功倍。

2、调动被考核者的积极性

根据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考核实践来看,被考核者在考核中处于被动或弱势状态,因此,对大多数人而言,都不乐意被考核。因此,如何调动被考核者参与的积极性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对于被评价者抵制考核的问题,更多的是与考核的目的有关。国企传统的考核办法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过多地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比较,有时即使许多人的绩效都不错,但由手绩效评为优秀的总是那么几个人,这样考核就难以调动多数人的积极性,反而会由于评定方法的主观而引起许多人对考核产生抵触情绪。要改变这一状况,就需要把考核的目的从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比较更多地转向每个人的个人发展诊断。要注重每个被评价者自己与自己比,肯定成绩,找出差距,从而不断提高,这样对每个被评价者都有激励作用。对于国企的领导来说,有时他们之所以觉得考核没什么用处,往往在于他们没有把考核与人力资源管理结合起来。事实上,当我们把考核与人员培训、安置和晋升结合起来的时候,就会发现考核是不可或缺的。只要认真地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考核,就不会有没有用的考核方法,而只有不想利用或不会利用考核结果的人。

四、结论

任何最佳的绩效考核措施和方法,都是有时效性的,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绩效管理制度也不尽相同。客观地分析并把握当前国企改革进程中在绩效考核领域出现的种种问题,并做出合理的解释与规划,是提高国企管理平台的必备条件。企业在进行绩效考核时切实的从不同的方面改进考核方法。从考核者角度分析:(1)要保持考核者的相对独立性。(2)考核者能适时准确的转换角色。从考核规则角度分析:(1)以怀柔模式代替高压模式。(2)建立以目标管理为导向的绩效评价流程,制定客观的评价标准和内容(3)应用360度考核反馈法确立科学有效的考核方式。从被考核者角度进行分析:(1)做好与被考核者所属部门和分管领导的协调沟通工作。(2)调动被考核者的积极性。同时也应看到,绩效考核本身就是现代企业管理实践与理论研究的难题之一,不存在绝对完善的考核模式,企业在考核工作中面对难题时,只能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谋求对问题的逐步解决。参考文献:

1、吴久峰.国企绩效考核误区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8).2、韩峰.突破国企绩效考核的瓶颈[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6(1).3、胡树红.对国企绩效考核制度建设的几点探讨[J].兰州学刊.2001(3)

4、曾稳祥.国有企业绩效管理变革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重庆大学,2002年3月.5、温静宜.从传统文化看中国企业的绩效考核[J].甘肃科技纵横,2005(4).6、钱树刚.国企绩效考核误区[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1(4).

下载企业绩效考核的思路与对策研究(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企业绩效考核的思路与对策研究(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企业绩效考核模式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我国企业绩效考核模式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新经济时代,绩效考核在企业管理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大多数企业的绩效考核都流于形式,收效甚微。针对这一情况,本研究现阶段......

    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研究

    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研究 1、 什么是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 绩效考核(performance examine)是一项系统工程。绩效考核的定义为:企业在既定的战略目标下,运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对员工......

    绩效考核总体思路

    北京永泰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绩效管理办法总体思路 1.概述 企业战略是企业前进的方向和目标,基于战略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体系是企业战略实现的坚强保障基础。人力资源......

    某公司绩效考核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范文

    姓名:马子森学号: 087171463 某公司绩效考核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 (本文就某公司的绩效考核管理进行分析。) 1该公司的基本情况 1.1公司员工结构 1.2公司绩效考核管理......

    中小企业员工绩效考核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小企业员工绩效考核现状及对策研究 系别:工商管理系 专业班级:工商管理专业1223班 姓名:何怡梅 学号:20803122316 一、员工绩效考核的研究现状 许多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学者都......

    研究思路与方法

    选题内容: 江苏省苏州市镇湖镇刺绣产业发展状况调研,及深入苏州刺绣产业密集区镇湖镇,通过实地考察记录,对这项传统工艺现代化的过程进行合理评估,并初步判定发展前景,提出合理化......

    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2014-2015年度秋季学期期末(2015.3) 行政管理学 主讲教师:沈亚平学习中心:滨海学习中心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姓名:李静学号:14093001031743 成绩......

    基层国税机关绩效考核的现状与对策研究(范文大全)

    基层国税机关绩效考核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在介绍绩效考核的基本定义、目标和内容以及方法等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当前基层国税机关绩效考核的现状,指出了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