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弘扬荣辱观,共建道德思想新风尚
弘扬荣辱观,共建道德思想新风尚
——“八荣八耻”学习心得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提出的“八荣八耻”,导向鲜明,概括精辟,内涵深邃,振聋发聩,充分体现了新时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在我的脑海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似乎离我很远,开始还觉得是我们的上层建筑用来给大家讲大道理的,好像没有什么很实在的东西我们能够抓得住。但细细想来,却又不完全是那么回事。其实,要建设好我们的国家,需要“八荣八耻”的社会荣辱观,而培养“八荣八耻”的社会荣辱观,应从我们青少年开始。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把青少年培养成什么样的接班人,树立怎样的价值观、道德观,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这八句话及时明确地告诉我们青少年何为荣,何为耻;知荣则必为之,知辱则切不可为。将“八荣八耻”具体内容铭记在心,努力将“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作为人生准则。
当一个人以八荣八耻为镜子的时候就明白自己更多些;当一个人终身以八荣八耻为镜子的时候,他就能与世www.xiexiebang.com查看)就会做到;有的人团结互助,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为同学补习;有的人勤劳简朴,为班级劳动从来不抱怨……所以我觉得我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作到真正从心里热爱祖国,从而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我还年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祖国培养了我,是到了我该报答她的时候了。我要进一步加强“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觉悟,以期早日成材。
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们应当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在思想上积极追求上进,自觉向党组织靠拢;在学习上刻苦努力,精益求精;在生活上勤俭节约,节约水电,不盲目攀比;在工作上热心为同学服务,大胆创新;在行动上坚决反对有损民族形象的丑恶行为,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遵守社会公德和校规校纪。广大青年朋友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把“八荣八耻”作为心灵的准则和行动的指南,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共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新风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树立新时期的道德观,必须将“八荣八耻”走进内心,融化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作为高中生,我们要主动参与“希望工程”、“志愿者”、“手拉手”、“春蕾计划”、“扶困助残”等公益活动,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加强自身修养,加强人格锤炼,为弘扬社会新风、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尽职尽力。
第二篇:共建和谐新风尚民族团结
民族关系在宁夏主要是回汉关系。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民族政策,回汉关系走上了和谐发展轨道:实现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回汉关系的和谐发展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回汉关系发展有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认真贯彻党的宗教政策,回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得到切实尊重,宗教和睦稳定;重视对回族聚居的南部山区的扶贫开发,在政策、资金和技术上积极扶持,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进步;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形成了一支包含各方面人才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积极加强民族教育,不断提高民族素质。
2010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区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意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在全区上下开展得如火如荼,一大批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社区、模范乡村、模范学校、模范企业及“和谐寺观教堂”脱颖而出,“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人心,携手共建民族团结进步和谐区成为各族干部群众的共识。
自治区民委把开展民族团结创建活动作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抓手,2年来投入专项资金1678万元,重点扶持24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20个清真食品示范企业、5个少数民族人才培训基地、12个民族文化联系点、10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建设。帮助示范村进行了基础设施、特色养殖和文化设施建设,促进了农民增收,增进了民族团结,推动了团结、文明、和谐新风尚在基层普遍形成。
目前,宁夏回汉民族团结是历史上民族关系最好的时期,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正在初步形成。
第三篇: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主义新风尚
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
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八荣八耻”,概括精辟,寓意深刻,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坚持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使之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光辉旗帜,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正确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与实质
荣或辱不仅是指人们在进行自我评价时产生的自尊或自愧的心理体验,而且是指社会在对人们的思想行为进行评价时形成的褒奖或贬斥。凡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都有自己对于荣与辱的看法和理解。荣辱观是人们在依据一定的思想道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关于荣辱观念的总和。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批判地吸收了我国传统文化荣辱观的积极因素,同时又赋予社会主义荣辱观以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理论价值。
荣辱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同社会、不同阶级的褒贬尺度和荣辱观是不同的,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每个社会集团都有他自己的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回答的是,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胡锦涛同志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为“八荣八耻”,十分精辟,寓意深刻。
“八荣八耻”,贯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内容上看,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这“四荣四耻”体现的是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的“五爱”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个公民应当承担的义务。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这“三荣三耻”体现的是家庭生活、职业生活、社会公共生活中公民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一荣一耻”体现的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根本要求。由此可见,“八荣八耻”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应当遵守的基本思想道德规范的高度概括,也是从总体上对社会主义社会主导价值体系的生动表述。
“八荣八耻”,坚持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统一,体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结合。在我国传统道德中,荣辱观主要体现在对于辱的认识上,大多数思想家都是通过对耻辱的论述来阐释荣辱观的。孟子最早将“荣”和“辱”作为一对对立的概念来使用。他说:“仁则荣,不仁则辱”。在我国一些古代思想家那里,知耻乃做人之本。朱熹说,人只有“耻于不善”,才能“至于善”。管子更从关系国家兴亡的高度来看待“耻”,他说:国有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顾炎武进而指出:“四者之中,耻为尤要”。因此,我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尤为强调教人以知耻,传统道德中的这种以教民知耻为主要内容的荣辱观深深积淀在人们的心灵深处,融入在人们的道德实践之中。“八荣八耻”,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注入了时代的特点和实践的要求,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充满生机和活力,富有民族性、感染力和吸引力。在表现形式上,它突破了我国传统道德中主要以“耻”来阐述荣辱观的局限,把“荣”与“耻”这两个古老的传统道德概念切实对应了起来;在具体内涵上,它突破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把荣辱观仅仅作为道德范畴的局限,从社会主义价值观总体要求的高度,丰富、拓展了荣辱观的内涵和外延。
“八荣八耻”,弘扬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是对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正确荣辱观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毛泽东同志指出:“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自私自利,消极怠工,贪污腐化,风头主义等等,是最可鄙的;而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
第四篇: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 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
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 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 摘 要:社会主义荣辱观囊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具有很强的创新性、时代性和现实针对性。在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学习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关键是把它变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强大的精神力量,变成全国人民的自觉行动。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新风尚 倡导 树立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三月份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简明扼要、精辟深刻,囊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这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度出发,为提高全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社会主义“四有”公民而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它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规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我们每个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供了准绳,也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坚实的精神支柱。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具有创新性、时代性和现实针对性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具有很强的创新性、时代性和现实针对性。
1.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我国优良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前瞻性的理论创新。中国是知名的礼仪之邦,自古就有着仁义道德、荣辱廉耻的优良传统。孔子主张“为政以德”,“道之以德、齐之礼”;孟子有“仁则荣,不仁则辱”的荣辱观念;荀子说:“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是荣辱之大分也”;还有“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宁可毁人,不可毁誉”,“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等等。这些关于修身治国的格言名句都是古代的仁人志士对荣辱观的认识与看法,为统治者治国平天下提供了思想道德基础,而历史上所出现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都是统治者以德治国的表现。正是受传统美德的影响,有多少忠臣为了国家利益不顾个人得失,如贾谊、魏征、包拯,又有多少英雄豪杰为了维护国家利益牺牲生命,如岳飞、文天祥、史可法、刘胡兰、夏明翰等。他们“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宁可站着死,不可跪着生”,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光辉写照,从而流芳百世。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是非、辨善恶、别美丑,告诉我们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脉相承的,与毛泽东提倡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提倡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江泽民提倡的“以德治国”等思想建设理论是一脉相承的,是顺应时代要求、反映人民呼声、富有前瞻性的理论创新。
2.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一方面,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进入“十一五”时期,我国现在仍然处于“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二者同时存在的关键时期,为适时抓住机遇、正确应对挑战,顺利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宏伟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有良好的道德准绳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让我们明确了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为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思想道德体系指明了方向。另一方面,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的进一步提高。俗话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物质生活极度匮乏的年代,大家都是为了温饱而疲于奔命。现在就不同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富裕了的人们在注重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关心精神文明,对精神文化层面的发展要求越来越高,对人的品格素质、道德意识、法律意识、人际关系等都有了更高的标准。胡锦涛总书记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辟论述,正好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也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高层次精神文明建设的追求。
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 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 来自: 免费论文网
3.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助于规范社会行为、优化社会风气,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今年年初,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在群众最关注的社会问题中,有18.5%的被调查者认为社会风气最受关注,这也是所有调查问题中所占比例最高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一些不良社会风气也随之出现。一切向钱看、拜金主义、为了经济利益不择手段的风气盛行,许多人已不辨是非、善恶、美丑,违法乱纪、强取豪夺、贪污腐败的丑恶行径不断出现,自私自利、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现象在社会上屡见不鲜。正如晚清学者龚自珍所言“士皆知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这些不良社会风气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影响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秩序。正如卢汉龙院长所说:“如今的中国社会日趋多元,要成功走过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需要求得多元价值观在道德底线上的共识,为中国的持续发展积淀厚实的精神文明资本”。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
学习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关键是把它变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强大的精神力量,变成全国人民的自觉行动。
1.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首先要“造势”,使全国各族人民都深知“八荣八耻”的内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要充分发挥宣传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采取上报纸、入电视、开展文艺演出、知识竞赛等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从而使“八荣八耻”深入人心。要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发挥先进人物的“蝴蝶效应”,通过宣传典型的人和事,进而影响身边的人、激励身边的人。胶南市委成立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报告团”到许多单位进行宣讲,代表用真情打动听众,宣传教育效果突出。实践证明,在学习先进的过程中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知荣弃耻、扬荣抑耻,自我激励、自我约束,有助于社会主义新风尚的建立。
2.突出重点群体,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虽然人人都应该学习、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但要突出重点群体,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共产党是我们的执政党和领导者,不论何时何地,广大党员干部都应该始终走在最前列冲锋陷阵,始终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不仅如此,他们还是形象代言人,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老百姓的心目中都有很强的示范作用、有很大的影响力,正所谓“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今天,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广大党员干部仍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只有这样,全国才会实现“上梁正,下梁不歪”、“上好德则下无隐,上恶贪则下耻争”的良好局面。郑州大学学生设无人看管零售摊拷问诚信的事情,反映出学生是一个学习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群体。广大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能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未来。所以,学校不仅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给予他们文化知识的重任,还担负着培养国家栋梁给予他们思想道德教育的伟大使命。学校应该把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大事来抓,使学生真正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胶南市教体局结合教体系统实际,创新教育方式,在广大师生中深入开展了“六个一”(即学校组织一次以“八荣八耻”为主题的升国旗仪式;校长为全校师生上一次荣辱观教育课;在每个教室张贴一张“八荣八耻”铭牌或宣传画;班级举办一次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主题班队会和其他组织活动;在中小学、幼儿园中编写、传唱一批“八荣八耻”新童谣,并编入社会主义新农村校本教材;开展一次“寻找身边的荣辱——中小学生眼中的美与丑”征文活动)的“八荣八耻”宣传教育活动,营造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氛围。为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学校文化,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崇尚真善美,抵制假恶丑,不断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作出了有益探索。
3.构筑长效机制,务求持久性的成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形成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抓就灵、一蹴而就,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持久性上下工夫。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宣传与文字宣传上,也不能过于强调个人自觉,而是要把加强教育与健全机制结合起来,用政策措施褒扬和激励先进,用法律手段引导和规范社会道德生活,使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渗透到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职业规范、学生守则等具体行为准则和各项行业管理制度中,形成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长效机制。要充分发挥规章制度的激励约束作用,探索建立“单位考核与个人道德行为相结合的奖罚制度”,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更好地体现在单位的日常工作管理当中、体现在社会生活的角角落落。
4.选好实践载体,推进全民创建活动。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八荣八耻”所倡导的道德准则,变成公民的自觉行动。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渗透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去,融入到各种精神文明的创建活动中,让人们在实践中领悟“八荣八耻”的精神实质,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奉献的行动中,感受真情、领悟崇高、体验光荣,进而推动全社会文明风尚的形成。在这一个过程中,我们要从实际出发,选好载体,积极开展各种道德实践活动,引导人们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我们要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突出“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的内容,引导广大党员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从政理念。要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以创建“平安青岛”、“和谐青岛”为载体,在全市上下开展友爱互助教育,引导群众在日常社会生活中真诚相待、守望相助,促进全社会形成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要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现代公民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融入到“热爱祖国、建设青岛”,“学法守法、与法同行”,“共铸诚信、共创文明”,“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等实践活动之中,努力培育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知书达礼的现代公民。
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 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 来自: 免费论文网
第五篇: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 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
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
摘要:社会主义荣辱观囊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具有很强的创新性、时代性和现实针对性。在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学习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关键是把它变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强大的精神力量,变成全国人民的自觉行动。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新风尚倡导树立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三月份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简明扼要、精辟深刻,囊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这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度出发,为提高全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社会主义“四有”公民而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它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规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我们每个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供了准绳,也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坚实的精神支柱。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具有创新性、时代性和现实针对性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具有很强的创新性、时代性和现实针对性。
1.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我国优良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前瞻性的理论创新。中国是知名的礼仪之邦,自古就有着仁义道德、荣辱廉耻的优良传统。孔子主张“为政以德”,“道之以德、齐之礼”;孟子有“仁则荣,不仁则辱”的荣辱观念;荀子说:“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是荣辱之大分也”;还有“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宁可毁人,不可毁誉”,“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等等。这些关于修身治国的格言名句都是古代的仁人志士对荣辱观的认识与看法,为统治者治国平天下提供了思想道德基础,而历史上所出现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都是统治者以德治国的表现。正是受传统美德的影响,有多少忠臣为了国家利益不顾个人得失,如贾谊、魏征、包拯,又有多少英雄豪杰为了维护国家利益牺牲生命,如岳飞、文天祥、史可法、刘胡兰、夏明翰等。他们“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宁可站着死,不可跪着生”,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光辉写照,从而流芳百世。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是非、辨善恶、别美丑,告诉我们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脉相承的,与毛泽东提倡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提倡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江泽民提倡的“以德治国”等思想建设理论是一脉相承的,是顺应时代要求、反映人民呼声、富有前瞻性的理论创新。
2.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一方面,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进入“十一五”时期,我国现在仍然处于“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二者同时存在的关键时期,为适时抓住机遇、正确应对挑战,顺利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宏伟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有良好的道德准绳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让我们明确了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为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思想道德体系指明了方向。另一方面,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的进一步提高。俗话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物质生活极度匮乏的年代,大家都是为了温饱而疲于奔命。现在就不同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富裕了的人们在注重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关心精神文明,对精神文化层面的发展要求越来越高,对人的品格素质、道德意识、法律意识、人际关系等都有了更高的标准。胡锦涛总书记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辟论述,正好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也
1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高层次精神文明建设的追求。
3.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助于规范社会行为、优化社会风气,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今年年初,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在群众最关注的社会问题中,有18.5%的被调查者认为社会风气最受关注,这也是所有调查问题中所占比例最高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一些不良社会风气也随之出现。一切向钱看、拜金主义、为了经济利益不择手段的风气盛行,许多人已不辨是非、善恶、美丑,违法乱纪、强取豪夺、贪污腐败的丑恶行径不断出现,自私自利、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现象在社会上屡见不鲜。正如晚清学者龚自珍所言“士皆知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这些不良社会风气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影响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秩序。正如卢汉龙院长所说:“如今的中国社会日趋多元,要成功走过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需要求得多元价值观在道德底线上的共识,为中国的持续发展积淀厚实的精神文明资本”。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
学习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关键是把它变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强大的精神力量,变成全国人民的自觉行动。
1.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首先要“造势”,使全国各族人民都深知“八荣八耻”的内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要充分发挥宣传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采取上报纸、入电视、开展文艺演出、知识竞赛等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从而使“八荣八耻”深入人心。要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发挥先进人物的“蝴蝶效应”,通过宣传典型的人和事,进而影响身边的人、激励身边的人。胶南市委成立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报告团”到许多单位进行宣讲,代表用真情打动听众,宣传教育效果突出。实践证明,在学习先进的过程中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知荣弃耻、扬荣抑耻,自我激励、自我约束,有助于社会主义新风尚的建立。
2.突出重点群体,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虽然人人都应该学习、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但要突出重点群体,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共产党是我们的执政党和领导者,不论何时何地,广大党员干部都应该始终走在最前列冲锋陷阵,始终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不仅如此,他们还是形象代言人,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老百姓的心目中都有很强的示范作用、有很大的影响力,正所谓“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今天,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广大党员干部仍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只有这样,全国才会实现“上梁正,下梁不歪”、“上好德则下无隐,上恶贪则下耻争”的良好局面。郑州大学学生设无人看管零售摊拷问诚信的事情,反映出学生是一个学习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群体。广大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能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未来。所以,学校不仅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给予他们文化知识的重任,还担负着培养国家栋梁给予他们思想道德教育的伟大使命。学校应该把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大事来抓,使学生真正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胶南市教体局结合教体系统实际,创新教育方式,在广大师生中深入开展了“六个一”(即学校组织一次以“八荣八耻”为主题的升国旗仪式;校长为全校师生上一次荣辱观教育课;在每个教室张贴一张“八荣八耻”铭牌或宣传画;班级举办一次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主题班队会和其他组织活动;在中小学、幼儿园中编写、传唱一批“八荣八耻”新童谣,并编入社会主义新农村校本教材;开展一次“寻找身边的荣辱——中小学生眼中的美与丑”征文活动)的“八荣八耻”宣传教育活动,营造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氛围。为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学校文化,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崇尚真善美,抵制假恶丑,不断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作出了有益探索。
3.构筑长效机制,务求持久性的成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形成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不可能
一抓就灵、一蹴而就,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持久性上下工夫。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宣传与文字宣传上,也不能过于强调个人自觉,而是要把加强教育与健全机制结合起来,用政策措施褒扬和激励先进,用法律手段引导和规范社会道德生活,使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渗透到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职业规范、学生守则等具体行为准则和各项行业管理制度中,形成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长效机制。要充分发挥规章制度的激励约束作用,探索建立“单位考核与个人道德行为相结合的奖罚制度”,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更好地体现在单位的日常工作管理当中、体现在社会生活的角角落落。
4.选好实践载体,推进全民创建活动。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八荣八耻”所倡导的道德准则,变成公民的自觉行动。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渗透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去,融入到各种精神文明的创建活动中,让人们在实践中领悟“八荣八耻”的精神实质,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奉献的行动中,感受真情、领悟崇高、体验光荣,进而推动全社会文明风尚的形成。在这一个过程中,我们要从实际出发,选好载体,积极开展各种道德实践活动,引导人们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我们要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突出“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的内容,引导广大党员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从政理念。要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以创建“平安青岛”、“和谐青岛”为载体,在全市上下开展友爱互助教育,引导群众在日常社会生活中真诚相待、守望相助,促进全社会形成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要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现代公民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融入到“热爱祖国、建设青岛”,“学法守法、与法同行”,“共铸诚信、共创文明”,“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等实践活动之中,努力培育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知书达礼的现代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