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共管理复习资料
公共管理复习资料
1.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公共管理学是一个研究公共管理活动或公共管理实践的学科,可以将它界定为一门综合地运用各种科学知识和方法来研究公共管理组织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律性的学科。它的目标是促使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更有效地执行公共政策,提供公共物品和提高公共管理绩效。或者说,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组织如何有效的提供公共物品的学问。具体研究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和学科特征。
2.非营利组织对我国社会发展的作用:
公共管理的本质要求和公共管理不同层次或领域的存在,以及非营利组织所具有的特征,决定了非营利组织是公共管理主体必要的组成部分。
1.非营利组织是微观的社会服务和管理职能的主要承担者,非营利组织承担微观的社会服务和管理职能,既是社会自我管理的本质反映,也是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内在需求。
2.非营利组织能提高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非营利组织在市场基础上的活动及其相互间的竞争,提高了公共物品供给的效率和质量,在公共产品供给的操作、实施层面,非营利组织王万比政府部门具有更高的效率和灵活性,非营利组织已成为了公共管理主体并发挥了积极作用。
3.非营利组织是当代公共管理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所带来的公共物品的范围扩大,政府公共管理已出现了社会化和市场化模式,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由社会需求日益丰富和多样化给政府带来的财政压力和管理压力。总之,公共管理的社会化和市场化,就是要发挥社会力量在公共服务和管理中的作用。
3.中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代中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估还很不成熟,其主要问题是:
1.中国当前施行公共部门绩效评估还处于自发、半自发状态,缺乏全国统一的、相应的制度和法律作保障,缺乏系统的理论的理论作指导,表现出盲目性。
2.在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主体方面,中国海缺乏评估主体的具体制度建构。
3.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内容部全面,没有建立科学、综合的评估指标体系。
4.评估程序没有规范化、程序化,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评估过程具有封闭性、神秘性,缺乏透明度与公开性,缺乏应有的监督。
5.评估方法单一,没有实现现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的有机结合;评估方法不科学。
6.绩效评估的应有没有注重通过科学合理的绩效目标、绩效标准来规范行政行为。
7.公共管理部门及其领导者不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挥霍公共财政,刻意制造政绩工程。
4.公共管理的职能/功能与作用:
维持社会秩序、保护公共资源、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是任何一个国家公共管理的职责。具体的职能如下:建立法律基础;保持非扭曲型的政策环境,包括宏观经济的稳定;投资于基本的社会服务与基础设施;保护承受力差的阶层;保护环境。
各种理论的评述,正反两面:
1.泰勒的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效率,而最高的工作效率是雇主和雇员达到共同富裕的基础,使较高工资和较低的劳动成本统一起来,从而扩大再生产的发展。所以必须在工厂企业推行“科学管理”,包括实行预先计划,用科学的方法挑选工人,对工人进行科学教育和培训,使用标准化工具,在标准化的作业环境中完成工作定额等等。要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化的、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代替。泰勒的科学管理主要有两大贡献:一是管理要走向科学;二是劳资双方的精神革命。前者是有效管理的必要条件,后者是有效管理的必要心理。科学管理存在过于重视技术、强调个别作业效率、且对人的看法有偏、忽视了企业的整体功能等历史局限因素,所以,科学管理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科学管理却是万万不能的。
2.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思想不强调集权、加强责任制的方法来改善行政绩效,而是主张在政府管理中采纳企业的管理方法来提高管理效率,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强调公共管理以市场或顾客为导向,重新调整国家、社会、市场三者的关系。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倡以下主要观点:
第一,区分“掌舵”与“划桨”职能,实现管理主体多元化。
第二,政府应以顾客为导向。
第三,政府应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
第四,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
第五,政府职能的调整和优化。
它通过推进改革管理的整体的多元化和公共管理手段的企业化,促使政府不再担当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惟一提供者,而是担当公共事务的促进者和管理者,它有助于提高公共管理的有效性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但是,再好的经验也不能直接地照抄照搬,因为在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领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行政准则。在借鉴国外经验和做法时,必须牢记,我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学会立足于中国特殊的行政生态,并在此基础上对以往习惯了的思维方法和看问题的角度进行重新的审视,真正汲取西方好的做法并大胆进行管理创新。
3.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是一门介于经济学和政治学之间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是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研究政治决策机制如何运作的理论。将整个社会分为两大市场:政治市场和经济市场。代表人物詹姆斯·布坎南。
启示:
1.公共选择理论中的“经济人”假设,为我们的财政决策机制设计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思路。
2.公共选择理论揭示了“偏好显示机制”在公共决策中的重要性,这对我们完善这一机制,实现有效的财政决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公共选择理论对政治决策程序和规则的研究,对我国完善财政决策程序和规则有重要借鉴价值。
4.公共选择理论中的“特殊利益集团”理论,对于我们分析我国一些经济和财政现象,并制定相应的财政对策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
公共选择理论把分析政府行为效率以及促使政府最有效工作的规则制约体系作为其最高目标,认为市场常会失败,需要政府干预。但市场的缺陷或失灵并不是把问题转交给政府去处理的充分条件,市场解决不好的问题,政府未必解决得好。
案例一
近日,某地有关部门对市场上的猪肉和猪肝制品进行了检测,发现其中23%含有“瘦肉精”。记者追踪了该地猪肉从生产到上市的全过程,发现一头猪从养殖到走上百姓餐桌,要经过动检,质检,卫生,工商等多道关口,但每个环节都存在安全漏洞。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从猪肉的源头生猪养殖场,屠宰厂,到猪肉的流通地集贸市场,在这三个猪肉流通的关口中,由于管理部门没有严格把关,对猪肉的检查采取目测的检疫方法,为了地方利益,尽可能地保护本地屠宰厂的生存和利益,对一些屠宰厂的不法行为采取睁一只眼闭只眼的态度,同时对市场上的猪肉的安全检查不到位,导致“八个部门管不好一头猪”,从而使食品安全监管问题越来越引人关注。
问题:(1)从组织结构方面看,“八个部门管不好一头猪”的症结是什么?
答:从组织结构方面看,合理的组织结构应该做到使组织的设置与职能,任务相平衡,按照工作来设置单位和人员,使各个组织,职位之间比例协调,分工明确,合作良好。“八个部门管不好一头猪”的症结所在是中国食品安全监管漏洞太大。而造成这种监管漏洞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府行政部门齐抓不管,因此造成好管的、有好处的、有权力的,大家抢着管;而责任大、问题多、难管理的,各部门相互推诿。
(2)如果你是该市市长,你将采取哪些措施解决猪肉食品的安全问题?
答:如果我是该市市长,我会采取以下几点措施解决猪肉食品的安全问题。
① 保证食品安全加强立法是关键。通过立法强化企业食品安全责任,明确企业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② 在食品安全监管上必须克服政出多门,都管都管不好的现象,监管主体和主要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必须清晰和明确。③ 加强执法部门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执法力度,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案例二
2004年12月26日早上8时,在印尼苏门答腊岛西北部海域,大洋深处突发强烈9级地震,使几乎整个苏门答腊岛、马来半岛的很多地方以及震中附近的一些岛屿都震颤起来。根据科学知识,大地震可能引发海啸;而且,地震引起的海啸一定是发生在地震之后,并需要一段时间传播。因此,只要不是离地震源太近,就可以有时间逃避。然而,当海啸降临时,人们同样无以应对。
遭受地震和海啸袭击的印度洋沿岸各国官员承认,他们没能在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9级地震后及时向国民发出海啸预警,若非如此,定将挽救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印度内政部负责人说,从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发生强烈地震到海啸抵达印度海岸,需要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如果在这段时间内政府能够通知人们海潮可能抵达的地区,很多生命就可以获救。至此,特大地震海啸灾害先后殃及10余个国家,死亡约30万人,造成140亿美元的财产损失。
问题:(1)分析海啸造成生命财产损失与公共危机管理之间的关系。
答:地震、海啸是属于自然灾害类的突发事件,是案例中引发印尼苏门答腊岛重大伤亡、损失的公共危机的原因。
① 诱发海啸灾难的原因是大洋深处突发的强烈9级地震,地震的发生情况已被有关气象部门成功监测,对于海啸的发生也可作出明确的预见。
② 根据海啸的传播速度,从危机预警信号发出,至巨浪影响扩散到达附近各国的海岸线造成灾难性影响,政府和人们均有充足的准备和应变时间。
③ 海啸灾难爆发时,人们明显缺乏紧急避险和综合应对的措施,造成了人员的伤亡重大和财产的严重损失。
(2)结合案例,运用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有关理论分析预警机制,信息沟通机制的作用。
答:案例中的海啸影响到了多个国家,波及范围广,产生的灾情复杂,涉及的应变工作繁多。预警机制,信息沟通机制的建立和高速运作,在公共管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公共危机管理预警机制的功能作用主要包括:信息收集与分析,危机预报,危机检测,信息发布与媒体管理,信息沟通。(课本P350)
2.公共危机管理信息沟通机制的功能作用包括:
① 公共危机预警阶段的信息沟通。将危机预报的信息收集和分析,并通过快捷、高效的信息网络渠道,传送到公共危机的指挥系统和相关部门,是此阶段信息沟通机制运作的重点。
② 公共危机决策和响应环节的信息沟通。信息和参谋系统对于公共危机管理的决策和指挥系统的作用是重大的,担负着为其提供危机管理知识、危机管理经验、危机情景监测信息、危机管理资源等重要任务。
③ 公共危机处置及善后处理过程的信息沟通。及时公布信息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垄断和封锁信息则会导致公众对政府不信任,并且会影响政府危机管理系统的运行效能。
论述题:当代公共管理新方法
当代公共管理新方法,也称当代公共治理的新工具。市场化工具、工商管理技术和社会化手段三类的划分方法:
1.共管理方法。
(1)民营化,有利于缩小公共部门的规模,在短期内减轻财政支出,并获得出售股份的收入;有利于放松公共部门
对企业的管制,企业有了较大的自由权;有利于将竞争机制引入到公共部门,提高公共管理绩效。
(2)用者付费,有利于公众显示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真实需求,有效配置资源和提高服务质量;能够克服提供服务
中的资源浪费现象;可以使价格真正起到信号灯的作用;可以增加财政收入。
(3)合同外包,既能提高服务又能缩小政府规模的重要途径,是降低成本、节约开支的有效工具。
(4)特许经营,由公共部门授予死人企业经营和管理某项公用事业的权利,通过 特许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承担相应的风险,从而达到公共管理目的的一种工具。
(5)凭单制,是一种在崭新的理念和技术,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公共服务供给与消费的模式。
(6)分散决策,主要目的通过政治和执行的分离来赋予执行者更大的自主权,使被授权的下级组织或单位能够更加
独立,能够自主地与其他组织进行竞争。
(7)放松管制,在市场机制可以发挥作用的行业完全或部分取消价格和市场进入的管制,使企业在制定价格和选择
产品上有更多的自主权。
(8)产权交易
(9)内部市场,促使内部组织之间进行竞争,达到提高服务质量的效果。
2.工商管理技术,把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方式引入公共部门。
(1)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
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2)目标管理,以目标为基础,实行以成果为中心的认识考核制度,是提高组织绩效的有效方式。它能够激励工作
人员的积极性,加强组织内部的信息沟通,通过明确组织目标,并予以具体化,有利于整合组织内各种力量,改善各种关系,为实现组织的最终目标而努力。
(3)顾客服务,以顾客为中心,以追求顾客满意为基本精神,以社会和顾客的期待为理想目标。
(4)标杆管理,更注重借鉴,适应,采用他人的方法。公共部门对标杆管理的运作不仅可以改变其组织的运行节奏,而且可以促使它及时改进。
(5)流程再造,是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为满足用户需要而系统化地改进企业业务流程的一种管理
哲学。是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衡量和改善工作业绩,对业务流程进行的根本性再思考和彻底再设计。
3.(1)社区管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职能大部分需要社区来承担。社区质量是一种重要的政
策工具,优点在于:不花或者很少花政府的钱;调动公民的积极参与,收到广泛的支持和欢迎。
(2)志愿者服务,志愿者组织提供了大量的社会服务,尤其是公益服务。由志愿者提供社会服务还可以减少对政府
行动的需要或减轻政府的负担。
(3)公众参与及听证会,公众参与是衡量现代社会民主化程度和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听证制度是现代民主社会普
遍推行的用于保证各方利益主体平等参与公共决策过程,最终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公开化、科学化和公正的一种重要制度安排。听证会提高了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化,扩大了决策参与,增加了决策透明度和公开性。
第二篇:公共复习资料
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世界观人人都有,而哲学则是自觉地、系统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哲学的朴素形态,哲学是世界观的系统理论。
2、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体系。
4、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最主要特征。
5、所谓规律,就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与发展起着主要的作用、决定性作用。
6、实践有三种基本形式: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
7、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8、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9、人是历史过程的主体、历史过程是人的实践过程。
10、思想路线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他要解决的是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政党唯一正确的思想路线。
12、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有助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解放思想,敢于实践,大胆探索,利用一切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方式和手段,加快发展自己;有助于我们改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少说废话,多干实事,积极进取。
13、三个有利于是: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4、现代企业制度的形式是:个人业主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
15、市场体系的相互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
17、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
18、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的优越性表现为: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内外的资金和资源,发展经济,活跃市场,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和外汇收入,为现代化建设积累资金;有利于广开就业门路,充分利用城乡剩余劳动力,解决就业问题;有利于是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19、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个体经济是指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以个体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归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直接占有和支配的一种经济形式。
21、非按劳分配的方式:福利性分配、资产性分配、经营性分配。
22、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对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在劳动者和社会成员因年老、伤残、疾病二丧失劳动能力和就业机会,或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等原因而面临生活困难时,为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的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
21、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有,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社会互助和个人储蓄积累。
22、社会保障的途径是,在保障职工生活、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3、社会保障的功能:社会稳定功能、市场运行的保障功能、劳动力再生产功能、积极调节功能。
24、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指:一个国家自主的决定和处理本国事物不受外国的控制和干涉,主要依靠本国的力量来发展经济。
2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处理国家之间关系时,坚持“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
28、正确的把握住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趋势与要求,是我们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前提和基础。
29、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30、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1、树立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地区协调发展,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2、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多经、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33、协调发展,就是要(坚持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外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34、可持续发展,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
35、法是:由国家指定、认可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以权力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36、法律的本质是:法律是国家的意志,而国家是由统治阶级组成的,所有法律必然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37、法律的作用有:规范作用、社会作用。
38、法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有:法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法与政治、政策的关系。
39、法律实施监督的含义是:社会主体按照社会法律规定的权力和程序对于法制的各个环节的贯彻和执行情况予以检查和督促,从而保障法律得以实施的活动。
40、法律监督体系有: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社会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41、我国现行宪法指导思想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42、经济制度有: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经济体制、其他规定。
43、基本经济制度是: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44、国政权的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
45、行政法是指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行政法分为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
46、一般行政法是对一般的行政关系加以调整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7、特别行政法是对特别行政关系加以调整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8、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有,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应急性原则。
49、行政行为为是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管理活动、行驶行政职权过程中所做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
50、行政行为特征有,从属法律性、裁量性、单方意志性、效力先定性、强制性。
51、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处罚程序分为一般和简易程序。
52、行政裁决是行政主体依照法律授权,对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特定的民事纠纷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53、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程序法定原则、相对方参与原则、效率原则、程序公正原则。
54、行政程序的主要制度,资讯公开制度、公开调查制度、通知制度、说明理由制度、听证制度、时效制度、职能分离制度、辩论制度、回避制度、行政救济制度。
55、行政违法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侵犯受法律保护的行政法律关系,对社会造成一定程序的危害,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
56、行政责任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由于违反行政法律规范或不履行行政法律义务而依法应承担的行政法律后果。
57、刑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之一,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的总称。
58、刑法的基本原则是,罪刑法定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
59、刑法适用范围,称刑法的效力范围,就是指刑法在什么地方、对什么人和在什么时间内具有效力。60、正当防卫是《刑罚》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61、一国公民是指具有该国国籍的自然人。
62、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社会组织。
63、法人的种类分为企业法人和非企业法人。
64、债的担保是为督促债务人履行债务,保障债权得以实现的一种法律制度。
65、债的担保方式有:保证、抵押、定金、留置。66、经济法是关于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67、经济法基本原则有:资源优化配置原则、社会本为原则、经济民主原则、经济公平原则、经济效益原则。
68、经济法的体系是由多层次的、门类齐全的经济法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经济法的体系结构有,企业组织管理法、市场管理法、宏观调控法、社会保障法。
69、道德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以善恶为基本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维系的,用以调节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70、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原则是集体主义;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71、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72、社会公德的特点是,普遍性、传统性、简易性、群众性。
73、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守纪律。
74、职业道德是指与人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并且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或者说,职业道德是与人的职业角色和职业行为相联系的一种高度社会化的角色道德。特点是:职业性和具体性、历史继承性和连续性、多样性和实用性。
75、职业道德的作用:调整职业内部间的关系、调整职业之间的关系、调整职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
76、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77、党政干部职业道德实质上是一种政治道德,它直接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严。
78、干部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79、团队精神是指团队成员为了团队利益与目标而相互协作的作风。团队精神的基本要素是:在团队与成员之间的关系上、在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上、在团队成员对团队事物的态度上。
80、团队精神的影响因素,基础是挥洒个性、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团结一致、外在形式是奉献精神。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哪些?答:一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二是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三是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四是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答:邓小平理论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实践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特征的反应,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表现在那些方面?答:
一、我国具备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特征: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政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经济基础。
二、我国社会主义尚处于不发达阶段;物质生产力不发达;还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分配方式;商品经济和国内市场不发达;缺乏民主和法制传统;经济文化条件落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小生产的影响广泛存在。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上百年的较长历史阶段。
4、党的基本路线是什么?答: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5、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答:健康的经济发展应该建立在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
6、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基本经济制度体现在那些方面?答:
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二、我国正处于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7、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及其实现形式?答:
1、公有制;
2、国有经济;
3、集体经济。
8、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答:
1、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必须参加社会劳动:
2、社会在做了各项必要地扣除以后,根据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
3、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者不得。
9、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安劳分配的原则有哪些方面和不同的特点?答:三个方面
1、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2、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
3、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不同特点是
1、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的原则,还不可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
2、按劳分配的实现要采取商品、货币形式,而不是劳动证书;
3、按劳分配还不能以每个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为尺度,只能以劳动所实现的价值量为尺度;
4、按劳分配与多种分配形式所并存。
10、社会保障的主要途径是什么?答:
1、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的有关立法;
2、加速社会保障的社会化进程,建立统一健全的社会保障体制;
3、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4、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会保障筹资模式;
5、建立社会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机制;
6、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社会保障干部队伍。
11、为什么改革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答;
1、改革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之一,也是邓小平理论最具有特色的内容之一;
2、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1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是什么?答”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思想。
1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意义是什么?答: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进一步深化了党的性质、宗旨和任务的概括,揭示了执政党先进性的实质和内涵,提出执政党建设的基本规律,成为党在新时期的理论旗帜;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总结了我们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集中全党的智慧和创造,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有反应了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的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科学回答了“进入新世纪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党”的历史课题,是新时期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重大课题的认识,是全面经济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思想武器。
1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是什么?答:
1、坚持与时俱进、坚持执政为民、保持党的先进性;
2、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3、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4、必须以改革的精神建设党;
5、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6、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15、法律的特征有那些?答:
1、法律是一种概括、普遍、严谨的行为规范;
2、法律是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行为规范;
3、法律是国家确认权力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4、法律是以国家强制为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
16、宪法的特征主要有哪些?答:
1、在规定的的内容上,宪法规定的是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力和义务、国际机构的组织及其活动的原则;
2、在法律地位和法律效率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率;
3、在制度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的制度和修改都要经过区别于普通法律的特别的程序。
17、人民代表大会的适应性和优越性表现在?答: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斗争中创造出来的,因而是适应中国国情的;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比较全面的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3、人民代表大会便于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从政治上、组织上保障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权力;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既保证了国家权力的统一,又使各个国家机关更好的分工合作,既保证中央的统一领导,又便于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8、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力有哪些?答:
1、平等权利;
2、政治权力和自由;
3、宗教信仰和自由;
4、人身自由权力;
5、社会经济权力;
6、教育、科学、文化权力和自由;
7、特定人的权力;
8、监督权力。
19、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有那些?答:
1、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依法纳税。
20、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有哪些?答:
1、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有一个国家行政机关,在少数情况下是行政机关内部的某些行政结构或法律授权的某些社会组织;
2、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在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3、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力和义务都是由行政法律规范预先规定的,行政法律主体没有自由选择的余地;
4、选择法律关系是国家行政机关行使管理职能过程中产生的,与国际行政机关行使管理职能有关。
21、正当防卫必须具备下列条件?答:
1、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而实行防卫;
2、必须是对不法侵害行为实行防卫;
3、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实行防卫;
4、必须是针对进行不法侵害行为者本人实行防卫;
5、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22、我国刑罚规定的犯罪种类是?答:
1、危害国家安全罪;
2、危害公共安全罪;
3、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4、侵害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5、侵犯财产罪;
6、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7、危害国家利益最;
8、贪污受贿罪;
9、渎职罪;
10、军人违反职业罪。
23、民法的基本原则有?答:
1、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原则;
2、自愿原则;
3、公平原则;
4、等价有偿原则;
5、诚实信用原则;
6、合法民事权利受保护的原则;
7、权利不得滥用的原则。
24、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方针原则是?答:
1、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2、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宏时代精神相结合;
3、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
4、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
5、坚持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
6、坚持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相配合。
25、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主要途径是?答:
1、要坚持正确的道德价值导向;
2、要靠教育和自身的道德修养;
3、要辅之以法制建设和法制教育;
4、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和环境;
5、要从青少年抓起。
26、干部道德的基本规范是:答:
1、政治坚定,忠诚积极;
2、公道正派,实事求是;
3、清正廉洁,勤政为民;
4、开拓创新,勇于进取;
5、胸怀全局,团结协作;
6、遵纪守法,以身作则。
27、团队精神的养成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答:
1、明确提出团队目标;
2、健全团队管理体制;
3、创造良好沟通环境;
4、做好尊重每一个人;
5、引导成员参与管理;
6、增强成员全局观念。
第三篇:公共管理学科综合复习资料
一、公共基础部分(公共管理学)
1、第二章
(1)公共组织的含义。P22是指人们为了实现社会公共目标,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按照一定法律程序而建立起来的组织实体。
(2)公共组织的类型。P29(1)集权制与分权制;(2)完整制与分离制;(3)首长制与委员会制;(4)层级制与机能制。
(3)政府组织。P33广义的政府是指国家进行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组织,是国家表达意志、发布命令和处理事务的机构体系,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
(4)非政府公共组织。P35在地方、国家或国际级别上组织起来的,独立于政府和企业之外的,具有非营利性、费政治性的社会组织。
2、第三章
(1)公共事务的含义。P38指该社会的统治阶级为了把社会控制在“秩序”范围内,推动社会发展,所进行的满足社会成员共同需要与要求的一系列社会活动。
(2)公共事务的性质。P40公益性、非营利性、规模性、阶级性。
(3)公共事务的功能。P41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市场规划、宏观调控。
(4)宏观经济调控与市场监管。P43宏观调控包括:总量、结构、规范性;
(5)文化事业、教育事业、科技事业与卫生事业。P46--48
(6)社会治安。P51
(7)社会保障。P523、第四章
(1)公共政策含义的解释。P541、公共政策必须是用于解决公共问题;
2、只能是由公共权威制定的;
3、表现为合法的命令、方案等规范和具体的法律文件;
4、在一定历史时期和环境条件下,必须能够解决某种公共问题;
5、公共政策的共识。
(2)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P561、体现了主题的意志,具有法定的权威性
2、具有特定的价值取向,要实现特定的目的或目标;
3、是政府为解决特定社会问题以及调整相关利益关系二而采取的政治行动;
4、是一种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
(3)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P561、作为政治控制或阶级统治的根据;
2、作为公共管理的手段;
3、作为利益关系的调节器。
(4)政策评估的意义。P611、是检验政策的效果、效益和效率的基本途径;
2、是决定政策走向的重要依据;
3、是合理配置资源的有效手段。
4、第五章
(1)公共伦理的含义。P64 用以规范公共管理主体行为、以保证公益事业的公正性、合理有效的实现公益事业目标的准则体系。
(2)公共伦理的基本内容。P65 公共伦理观、公共伦理的基本原则、规范和范畴、道德修养及养成习惯、制度建设、公共行为的伦理选择。
(3)公共伦理的基本特征。P66非强制性、广泛渗透性、义务本位性、灵活性。
(4)公共责任制度。P71 无限责任制、无责任制、有限责任制。原则:服务、公正、效率
(5)公共管理者职业道德的含义与本质。P73 是指公共管理者在从事公共管理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职业道德行为准则。本质: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他律与自律的统一。
(6)公共管理者职业道德规范的作用。P73与法律规范一起共同规范、约束公共管理活动中的各种关系。
(7)公共管理者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P74公共管理者职业道德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依法执行公务、服务群众、奉献社 会为主要内容,树立良好的公仆形象,做人民满意的公共管理者。其内容有: 其内容有:(1)作为一个执行政治任务的特殊职业
群体,公共管理者必须有政治方面的职业道德要 求,即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清正廉洁,艰苦朴素;顾全大局,团结协作;忠诚老实,实事 求是。(2)作为一个公共服务的特殊职业群体,公共管理者必须有工作方面的职业道德要求,即遵纪守法,依法管理;忠于职守,勤奋工作;刻苦学习,精通业务;谦虚谨慎,文明礼貌。
5、第六章
(1)战略的含义。P76
(2)公共部门战略的含义。P76公共部门战略是公共部门在对自己所处的环境进行考察和审视的基础上,对组织的目的、长远发展目标、政策策略、实施步骤进行的谋划和安排,是对组织在社会中的位置进行的定 位。
(3)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特点。P77(1)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是前瞻性的面向未来的管理;
(2)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是着重于较长远的、总体的谋略;(3)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是组织寻求成长和发展机会及识别威胁的过程;(4)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是直觉和理性分析的结合;
(5)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是持续性与循环性的过程。
(4)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功能。P78(1)公共部门管理的战略导向,关系到公共组织的兴衰存亡;(2)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有助于应对现代社会公共管理更加复杂和不确定的环境;
(3)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有助于应对公共部门角色的变化。
(5)战略计划的内容。P79战略范围、资源部署、战略说明、最佳协调作用
(6)战略规划的步骤。P80开始制定战略计划过程并形成共识;明确组织权限和使命;分析组织的内外环境;SWOT分析;提出组织面对的战略性问题;制定与选择战略方案
(7)控制战略实施过程。P84 建立控制系统,确定控制关键因素和控制标准;检查战略实施环境和工作进展情况,发现问题,找出原因;研究采取措施,纠正偏差,保障战略方针实施和目标实现。
6、第七章
(1)公共管理绩效评估的含义。P86就是对广义的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以及公共企业等特定的社会组 织在履行公共责任的过程中,在讲求内部管理与外部效应、数量与质量、经济因素与伦理政 治因素、刚性规范与柔性机制相统一的基础上,获得的公共产出进行评审界定。
(2)公共管理绩效评估的特征。P86-内容方面的体征;要素方面的体征;程序方面的体征。
(3)绩效评估的功能。P87 是公共管理的必要手段,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有利于转变政府管理理念,提高公共部门的绩效;有利于监督公共部门的行为,改善公共部门的形象。
(4)公共管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原则。P89公平公正原则;系统全面原则;连续稳定原则;客观科学原则;操作简便原则;适用宽广原则。
(5)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建构的步骤。P90 明确目标、设计结构、拟定指标、设定权重
(6)公共管理绩效评估的程序。P92 评估管理机构的设立;评估主体的选择;具体的评估操作;
(7)公共管理绩效评估的方法。P95收集资料法;平衡计分卡法;
7、第八章
(1)公共管理改革的含义。P97公共管理改革是对利益关系、权力格局、组织结构进行重新调整和建立的一种政治行为,它涉及公共部门自身的改革和公共部门在整个社会的职能定位方面的改革两方面,其目的是 为了优化公共组织结构及其职能,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
(2)公共管理改革的基本内容。P97社会、市场管理与政府职能的优化;社会力量的利用和公共服务社会化;公共部门内部的管理体制改革。
(3)公共管理改革的意义。P981促使公共管理更富有创新、开拓精神;2促使公共管理更为经济,降低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3促使公共部门更有绩效,提高公共管理效能;4促使公共管理提高效率;5促使公共管理系统更具有适应性;6促使公共部门更为负责。
(4)当代西方公共管理改革的主要内容。P100 以提高效率为目标的改革;以小型化与分权为目标的改革;以追求卓越为目标的改革;以公共服务取向为目标的改革。
(5)当代西方公共管理改革的基本特点。P101(1)引入私人部门的管理方法,探索建立“企业型政府” ;(2)广泛推行合同制,实现公共管理的市场化;(3)分散公共管理职能,实施分权改革;(4)推动公共管理信息化改革,逐步推行电子政务。
二、专业知识部分(行政管理学)
1、第一章
(1)行政管理含义三种不同的解释。P122 1)政府的组织结构。从政府的组织结构来考察行政管理,有小政府和大政府两种观点。从小政府的观点看,行政管理就是政府组织中行政部门所进行的管理社会事务的活动。美国行政学者w.魏洛比是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他认为“行政是政府组织中行政机关所管辖的事务”。从大政府的观点看,行政管理则是政府组织中包括立法、行政和司法三大部门在内的机构管理社会事务的活动。美国行政学者菲利克斯·尼格罗认为,行政管理“包括所有三个部门——执行的、立法的和司法的——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2)从政治和行政的关系角度加以考察。美国行政学者古德诺认为,政治是政策的制定,行政是政策的执行。这一著名的政治、行政二分法是从这一角度分析的典范。
(3)从管理角度加以考察。从这一角度出发,行政管理被视作一种协调众人力量以达到共同目标的活动。美国公共行政学者古立克将这一活动过程具体分解为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和预算,即著名的“POSDCORB”七功能说。H.西蒙认为,“行政即为达到共同目的时合作的集体行动”。
(2)行政管理的精神。P124主权在民思想;法治精神;效率概念。
(3)行政管理的原则。P125法制原则、服务、效率、责任。
(4)行政管理学在中国的发展。P131必须处理好以下问题:政府定位问题、政府官员问题、制度建设和创新问题、依法行政问题、观念更新问题。
(5)研究的对象和范围。P132研究范围:人们把行政管理定义为国家行政机关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有效活动,行 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这一活动的规律。因此其研究范围就是构成这一活动因素:人、结 构和过程。这里的人指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人员,即政府公务员。
(6)研究的方法。P133规范方法、经验方法、案例方法、比较方法
2、第二章
(1)行政职能的特点。P134 执行性、整体性、多样性、动态性
(2)研究行政职能的意义。P135--136 对于合理地确定行政活动的方向和重点有主要意义;对行政组织建设;对于行政管理过程的科学化;对于促进行政效率和效能的提高。
(3)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P137政治(统治、民主、军事保卫与对外交往);经济;文化;社会(社会服务与控制、社会安全、环境保护)。
(4)行政管理的运行职能。P138决策职能、组织职能、协调职能、控制职能
(5)行政职能转变的必要性及其意义。P139--140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是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需要;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机构改革的动因和基础。
3、第三章
(1)行政领导活动的要素。P146 领导者、被领导者、领导目标、环境。
(2)行政领导者的失败与独特性。P149--150失败原因:体制的失败、能力、性格、人生独特性:等级性、权威性、综合性、服务性。
(3)行政领导的结构。P151
(4)正确处理正式领导与非正式领导的关系。P153应做到: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应该集正式领导与非正式领导于一身;注意协调同非正式领导者的关系,注意使他们的作用有助于组织目标的完成;改善正式领导,消除潜伏在登记体制中的对抗性因素;在必要情况下,对那些妨碍正式组织目标实现的非正式领导者加以取代,促使非正式组织的瓦解。
(5)行政领导的过程。P154
(6)艺术化过程。P155
(7)行政首长负责制的主要体现。P158 全局性、超前性、超脱性
(8)行政首长负责制和集体领导的关系。P159 集体领导不能代替首长负责制;首长负责制是一种组织领导制度,二领导集体的分工负责只是一种运作方式。
(9)行政首长的领导类型。P160 独断型的领导行为模式、放任型、民主型
(10)行政领导活动的内容。P161 计划活动、组织、指挥、控制与监督、协调
4、第四章
(1)行政决策枢纽系统的任务。P173 组织领导整个决策过程;确定决策目标;选择决策方案;监督决策的执行。
5、第五章
(1)沟通的特征。互动性(是人与人相互交往的过程)、媒介性(必须借助一定的媒介完成)、期待性(是一种期待行为,中希望获得对方的某种回应)、目的性(是一种有结果的行为)
(2)行政沟通的基础理论。P194民主参与理论、决策制定、动能组织、人格尊重
(3)行政管理的组织功能。P194--195收集功能、维持、个革新、监控、协调
(4)行政沟通的过程。P201发送者意愿的形成、选择发送意愿的媒介、将意愿转化为符号、决定意愿发送的途径和时间、接收者注意并接受信息、接收者对意愿的了解、接收者采取配合行动
(5)行政沟通的障碍。P202 心理障碍、语言符号、认识和理解、意识形态与身份地位、组织规模与层级与专业化、非语言符号的模糊性引起的障碍
(6)沟通障碍的克服。P203--204 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变:上行沟通、下行沟通、语言表达、沟通环境、沟通手段、沟通形式
(7)“良好沟通十诫”。P205 沟通前先澄清概念;明确沟通的真正目的;考虑沟通时的背景、环境及条件;在策划沟通时,应遵循他人意见;沟通时应注意语调;对信息接收者有帮助或有价值的事情,应把握时机,适时表达;追踪沟通的效果;沟通时不仅着眼现在,还应着眼未来;以实际行动支持沟通;不仅要使他人了解,也要了解他人。
6、第六章
(1)行政监督的功能。P207行政督察、行政纠错、行政防护
(2)行政监督的原则。P219合法性原则、行动统一原则、弹性原则、尊重下级原则、幅度原则、时效原则、经常性原则、公正原则
(3)西方国家的行政监察制度。P220议会监察制度、政府监察制度、监察院制度
(4)完善我国的行政监察制度。P223--224加强制度建设、构建行政监督网络(首先,我国的行政法制监督需要从体制上重新进行调整设计;第二,实行司法独立;第三,扩大监督范围;第四、建立广泛而普遍的一般行政监督;第五、完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第六,新闻监督的立法应提上议程;第七,建立渠道畅通的公民监督方式)
7、第七章
(1)人事行政的含义。P224人事行政 广义的人事行政是指国家人事行政机关依是指各级
政府、企事业单位的人事工作进行的 综合性管理活动,它包括对各类行政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机构编制工作进行的管理。狭义的人事行政是指各级政府的人事部门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制度和措施对政府公务员所 实施的管理活动,它包括对公务员的录用、考核、培训、交流、回避、工资、福利、保险等 进行的管理。
(2)人事行政的地位与作用。P225作用:(1)人事行政是政府行政管理的核心活动之一;
(2)人事行政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人事行政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人事行政是开发利用人力资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保证;人事行政是推动经济市场化 和政治民主化的重要途径。
(3)人事行政的基本原则。P226 公平竞争原则、功绩制原则、依法管理原则
(4)公务员的条件、义务与权利。P232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年满十八周岁;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具有良好的品行;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
8、第八章
(1)行政方法的主要特征。P242强制性、权威性、具体性、层次性、无偿性
(2)行政方法的利弊。P243利:运用行政指令方法实施行政管理,能够使国家的政策、法律和上级的意图快速地向下贯彻,有利于行政管理系统的集中统一。行政管理面广事杂,与之相适应,行政管理系统必然是多层次、多环节的。如果没有集中统一的意志、统一的指挥和统一的行动,一盘散沙,各自为政,根本不能完成国家任务,实现行政目标。而行政指令方法的运用,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使行政系统内层层直接控制,各个环节都围绕行政目标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保证政策、法令、决策指令得到迅速贯彻实施。另外,运用行政指令方法,上级可以针对下级的工作情况,及时地、灵活地发出各种指令,使行政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得到及时处理,尤其是对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更显示出这种方法的灵活快捷的优点。弊:但是,行政方法以强制性的指令、命令支配下级的行为,下级处在被动服从的状态,长此以往,会压抑下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造成下级对上级的过分依赖。另外,过分依赖这种方法,容易造成领导者个人专断,助长家长制、一言堂的不良作风,不利于参与式的民主管理。同时,行政指令是以垂直方向传达的,在指示、命令的下行传达过程中容易忽略横向的协调,有可能造成条块之间的矛盾,反过来制约了行政系统的高度统一。
(3)运用行政方法的原则。P244调查研究在先的原则;坚持具体指导的原则;思想政治工作领先的原则。
(4)经济方法的利弊。P246利:行政机关运用经济方法实施行政管理,可以充分发挥被管理者的自主性。经济方法是依靠经济杠杆为工具,以物质利益为核心实施管理,对被管理者发出的都是经济信息,被管理者对这些信息是极其敏感的,会很快接受并据此调整自己的行为,因而运用经济方法收效快。同时,由于经济方法触动的是人们最敏感的神经,人们必然会作出迅速反应,按行政机关发出的信号行动,因此,效果较为显著。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行政机关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弊:但是,经济方法仅以满足人们的物质利益为前提,因而作用范围仅集中在经济行政管理方面或与经济有连带关系的工作方面。因此,靠这种方法不能解决行政管理中的一切问题。同时,这种方法强调以物质利益为核心,掌握运用不当会对意识形态和政治生活产生副作用,如诱发“一切向钱看”的意识,置工作不顾而为蝇头小利向集体、国家讨价还价,只注重个人或小团体利益而损害国家利益等。严重的还会引起经济生活混乱,助长非正常经济行为的蔓延。
(5)电子政务的概念。P250就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6)电子政务的特点。P251
1、在电子政务的概念中,核心内容是政务,即政府的两大职能—管理和服务,电子政务只是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的手段;
2、电子政务是对政府组织结构和流程的优化和重组,而不是简单的流程电子化;
3、电子政务提供跨越空间、时间和部门限制的沟通和协作渠道,用于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4、电子政府必须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标准,它要求政府必须转变职能,符合WTO规范。
(7)电子政务的内容。P251政府间的电子政务(电子法规政策系统、电子公文系统、电子司法档案系统、电子财政管理系统、电子办公系统、电子培训系统、业绩评价系统);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电子采购与招标、电子税务、电子证照办理、信息咨询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电子服务);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教育培训服务、就业服务、电子医疗服务、社会保险网络服务、公民信息服务、交通管理服务、公民电子税务、电子证件服务)。
(8)电子政务的功能。P252实行电子政务,能够简化行政环节和程序,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实行电子政务,能够提高行政透明度,方便公众监督,有利于廉政、勤政建设;实行电子政务,有利于政府管理模式从集权管理型向集散管理型转变;电子政务有利于整合政务信息资源,发挥其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9)电子政务对行政方法现代化的意义。P253电子政务有助于改善现有行政管理方法的信息基础和信息通信手段;电子政务有助于创立全新的行政管理方法和行政措施;电子政务为全面实现行政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提供了技术手段。
请注意:行政管理、公共管理硕士两个专业的学员你们考试的内容是:公共基础部分(公共管理学)和专业知识部分(行政管理学)两个部分。其余的社会保障学、教育管理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土地资源管理学不是考试的范围。
第四篇:2012公共基础复习资料
公共基础考试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为社会提供公正数据的产品质量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的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2:(县级)以上地方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可以根据需要设臵检验机构。3:(县级)以上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在行政区域内也可以组织监督抽查。
4:国家监督抽查的产品,地方(不得)另行重复抽查,上级监督抽查的产品,下级(不得)另行重复抽查。
5:产品质量检验机构伪造检验结果出具虚假证明的,责令改正,对单位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责任人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6:进行监督抽查的产品质量不合格,逾期不予改正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予以公告,公告后经查仍不合格的(责令停业,限期整顿)
7:国务院发展计划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组织稽查特派员,对(国家出资的重大建设项目)实施监督检查。
8:(国务院经济贸易主管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对国家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实施监督检查。
9: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或授权)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建立行业认证机构进行质量认证工作。
10:地方检验机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级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规划审查。
1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根据需要设臵(计量监督员)。12:施工单位偷工减料,处工程合同价款(2%以上4%以下)的罚款。
13:在质检机构等级评定中,公路工程综合类与水运工程材料类各设(3)个等级。14:现场评审所抽查的试验项目,抽取的具体参数应当通过(抽签)决定。15:符合专家组评审组建的规定是(3)人。
16:评审专家(从质检机构建立的试验检测库专家库中)选取,有利害关系的不得进入。17:质检机构依据《现场评审报告》及(检测机构的等级标准)对申请人进行等级评定。18:质检机构的评定结果,公示期不得少于(7 天)。19:等级证书有效期为(5)年。
20:等级证书期满后,检测机构应该提前(3 个月)向原发证机构提出换证申请。21:换证的申请,复核程序按照本方法规定的等级判定程序进行,并可以适当简化,在申请等级评定时已经提交过并且没有发生变化的材料可以不再重复提交,两种说法(都正确)。
22:换证复核以(书面审查)为主。
23:换证复核不合格的,质检机构应该责令其限期(六个月)内进行整改。
24:检测机构名称地址,法人代表发生变更的,应该在(30 日)内向原发证机构办理变。25:检测机构停业时,应该在(15 日)日内办理注销手续。26:(1)质检机构依照本方法发放等级证书,并且不允许以任何名义收取工本费;(2)级证书遗失或者污损的,可以向原发证质检机构申请补发。上述说法正确的是(2)。
27:等级证书(不可以租借,不可以转让)。
28:取得等级证书,检测机构可以设立(工地临时实验室)。
29:检测机构依据合同承担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业务,不得(转包、违规分包)。30:检测机构的(技术负责人)应该由试验检测工程师担任。31:试验报告应该由(试验检测工程师)审核、签发。
32:质检机构对检测机构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33:质检总站(不定期)开展全国检测机构的比对试验。
34:实际能力达不到等级证书能力的检测机构,质检机构应该给于(整改期限)。
35:重新评定的等级低于评定等级的检测机构(1)年内不得申报升级。被注销等级的(2)年内不得再次申报。
36:因为违反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被注销考试合格证书的检测人员(2年)年内不得再次参加考试。
37:(质检总站)负责公路工程综合类甲级、公路专项类和水运类及结构类甲级评定。38:在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业务考试中,不由质检总站负责的(发布试验检测工程师和实验员考试通知,审查报名考试者资格)。
39:在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业务考试中,不由各省级质检机构负责的(建立并维护考试合格人员的管理数据库)。
40:公路工程和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设(公共基础科目和专业科目)试验检测员设(专业科目)。
41:在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业务考试中,(地基与基础)不是公路试验检测工程师和实验员考试的专业科目。
42:在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业考试中,试验检测工程师应该通过公共基础科目和(任意一门专业课)的考试。
43:在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业考试中,从事试验检测工作(两年以上)且具有相关的专业(高级职称)的考生可免除公共基础科目。
44:在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业考试中,每个考生可报考多个专业,单科考试成绩(2 年)内有效。
4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申请检测员考试的必须符合的条件的是(中级相当于中级(含高级技师)以上的工程专业技术任职资格)。
46:下面是关于申请试验检测工程师的考生,需要满足的相关专业学历的年限要求的几种说法,其中错误的有(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工程专业技术工作 7 年以上)。
47:(省质检站)根据当地报名的情况拟定考试计划在统一的时间内由(省质检站)组织集中考试。
48:考试作弊者取消当场考试成绩及后续考试资格并且在(1 年)年内不得再次报考。49:检测人员证书格式由(质检总站)制定,(省质检站)应将获得检测人员证书者纳入检测人员数据库进行动态管理。
50:采用计算机考试的应使用质检总站规定的专用程序,(当场随机抽取试题)组成试卷,当场确定考生成绩。
51:试验检测员应当通过(任意一门)专业科目的考试。52:中专毕业报考工程师,必须在(12)年以上。
53:双学士学位研究生申报工程师,需毕业(4 年)年以上。
54:实验室应该(每周)彻底清扫一次,空调应该(每季度)清扫一次。55:带电作业应有(2)人以上操作,并且采取地面绝缘。
56:技术负责人不在时,应该由(质量保证负责人)可以代替行使职权。57:质检机构人员配臵根据所进行的业务范围进行,各类工程技术人员工程师不得少于(20)% 58:对重要的检测项目岗位应该配臵(2)人。
59:凡使用精密贵重的大型的检测设备,必须取得(操作证书)。
60:取得等级证书的检测机构必须在每年的(12 月底)将当年的检测工作情况报告。61:计量基准以最高的(准确度)和稳定性建立起来用以规定保持和复现物理量计量单位的特殊量具或仪器装臵等。
62:工作基准经与主副基准校准,其目的是不使主副基准因频繁使用而丧失原有的(准确度)。63:计量器具定义为复现量值或被测量转换成可直接观测的指标(指示值)或等效信息的量具仪器。
64:检测事故发生(3)天内,由发生事故部门填写事故报告单,报告办公室。
65:计量标准器具的准确度(低于)计量标准,是用于检定或工作计量器具的计量器具。66:工作计量器具是工作岗位上使用的,不用于量值传递而是直接用于(测量)对象的量值的计量器。
67:计量是量值准确一致的(测量)。
68:实验室审查认可验收的评审标准为(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69:参考标准值在给定组织内,通常具有最高的计量学特性的(测量标准)。
70:现场评审是为了对(提出申请的实验室)是否符合认可准则进行验证所作的一种访问。71:能力验证是利用实验室间(比对)确定实验室的检测能力。
72:实验室间比对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有两个或多个实验室对(相同或类似)的被测物品进行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
73:质量手册是阐明一个组织的质量方针,并描述其(质量体系)和质量实践的文件。74:测量不确定度是与测量结果联系的参数,表示合理的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75:溯源性指任何一个测量结果或计量标准的值,都能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联系比较链与(计量基准)联系起来。
76:量值溯源等级图是一种等级顺序的框图,用以表明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与给定量的基准关系。
77:法定计量单位是政府以(法令)的形式,明确规要在全国范围内采用的计量单位。78:比对在规定条件下,对相同准确度等级的同类基准、标准或计量器具之间的量值进行比较,其目的是考核量值的(一致性)。
79:检定的目的是全面检测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是否(合格)。80:一般要求计量标准的准确度是被检者的(1/3---1/10)。81:一般来讲,检定与校准相比包括的内容(更多)。
82:校准也称检校,是在规定的条件下,为确定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与对应标准复现的量值之间的关系操作,即被校的计量器具与高一级的计量标准相比较,以确定被校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的全部工作。
83:CMA 是(中国计量认证)的英文缩写。
84:有 CMA 标志的检验报告可用于产品质量评价成果司法鉴定,具有(法律效力)。85:校准结果即可给出被测量的示值,又可以确定示值的(修正值)。
86:检验是按照规定的程序,为了确定给定的产品,材料,设备,生物体,物理现象,工艺过程或服务的一种或多种(特性或性能)的技术操作。
87:实验室应建立和维持程序构成其(质量体系)的所有文件。88:观察结果,数据和计算工程记录属于(技术)记录。89:实验室所有的记录应予以安全保护和(保密)。
90:实验室技术记录应包括负责抽样的人员、从事各项检测和校准的人员和结果校核人员的(标识)。
91:实验室应将原始观察记录、导出数据,开展跟踪审核的足够信息、校准记录、员工记录,以及发出的每份检测报告或校准证书的副本(按规定的时间保存)。
92:实验室内部审核的周期通常为(6个月)。
93:管理评审是实验室的执行管理层根据预定的日程和程序,定期的对实验室的质量体系检测和校准活动进行评审,典型的周期为(12 个月)。
94:在某些技术领域,如(无损检测)中要求从事某些工作的人员持有个人资格证书,实验室有责任满足这些专门人员的持证上岗要求。
95:实验室检测和校准方法的过程并指定(具有足够资源的有资格的)人员进行。96:检测和校准方法的确认通常是(成本)风险和技术可行性之间的一种平衡。97:校准实验室对所有的校准都应具有并应用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程序。
98:用于检测校准和抽样的设备及其软件应达到要求的(准确度)并符合检测和校准相应的规范要求。
99:用于检测和校准并对结果有影响的每一处设备和软件均应加以唯一性(标识)。
100:实验室应具有安全处臵、运输、存放、使用和有计划维护(测量设备)的程序,以确保其功能正常并防止污染或性能退化。
101:检测和校准设备(包括硬件和软件)应得到保护以避免发生致使检测和校准结果的(失效)调整。
102:实验室应具有质量控制程序以监控和校准的有效性,所得数据的记录方式便于发现其(发展趋势)如可行,应采用统计技术对结果进行审查。
103:检测结果通常应以检测报告或校准证书的形式出具,并且应包括客户要求的说明检测或校准结果所必须的和所用的方法要求的(全部信息)。
104:报告和证书的格式应设计为适用于所进行的各种检测和校准(类型)并尽量减小产生的误解或误用的可能性。
105:对于校准实验室设备校准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应该确保实验室所进行的校准和测量可溯源到(国际单位制 SI)。
106:校准实验室通过不间断的校准链与相应测量的 SI单位基准相连接,以建立测量标准和测量仪器对(SI)的溯源性。
107:实验室应有校准其参考标准的计划和程序,参考标准应由(能够提供溯源的机构)进行校准。
108:原始记录如果修改,作废数据应画(两条水平线),将正确的数据填在上方。109:原始数据应该集中保管,保管期不少于(2)年。
110:检测结果校核者必须在本领域具有(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的检测人员担任,且校核量不少于所检测的项目的(5%)。
111:长期不通电的电子仪器,每隔(三个月)应通电一次,每次通电并不少于(半小时)。112:a 为生产者风险,a=1-L(p0),β为消费者风险,一般aβ取值为(0.05;0.01)。113:绝对误差的定义为(测量结果一真值)。
114:当无数次重复性试验后,所获得的平均值为(真值+系统误差)。
115:相对误差是指绝对与被测真值的比值,通常被测真值采用(实际值)代替。116:如指定修约间隔为0.1,相当于将数值修约到
(一)位小数。117:42000,若有 3 个无效零则为 2 位有效位数,应写为(42*103)。118:将50.28修约到个位数的 0.5 个单位得(50.5)。119:实测值为16.5203,报出值为 16.5(+),要求修约到个数位后进行判断,则修约值为(17)。
120:四位数字12.8、3.25、2.153、0.0284相加,结果为(18.23)。121:计算 2162=(4665.6*10)。
122:下例(变异系数)特征更能反应样本数据的波动性。123:采用摆式仪测定沥青混凝土路面,甲、乙两段路的摩擦摆值的算术平均值为56.4、58.6,标准差分别为4.21、4.32,则抗滑稳定性(乙>甲)。
124:(标准差)反应样本的绝对波动情况。
125: 在n次重复试验中,事件A出现了m次,则mn称为事件A的(频率)。126:计量值的概率分布为(正太分布)。
127:对于单边臵信区间,在公路工程检测和评价中,u为(保证率系数),取值与公路等级有关。
128:(精密度)用于描述随机误差。129: 3倍标准差法又称为(拉依达法)。
130:当测量值与平均值之差大于2倍标准差时,则该测量值应(保留但需存疑)。131:采用3S法确定可疑数据取舍的判定公式({Xi-X平}>3S)。132:格拉布斯法根据(顺序统计量)确定可疑数据的取舍。
133:根据格拉布斯统计量的分布,计算出标准化统计量g在指定显著性水平B下,确定判别可疑的临界值(g≥g0(β,n))。
134:当相关系数r(=±1)时,x和y之间符合直线函数关系,称x与y完全相关。135:绘制直方图,当数据总数为50-100时,确定组数一般为(6-11)组。136: 在数据表达方法中(表格法)是基础。
137:采用图示法表达数据的最大优点是(直观)。
138:(试验检测数据记录)表包括的内容有试验检测项目,内容,试验日期,环境条件,试验仪器检测设备,原始数据,测量数据,结果分析,参加人员和负责人。139:采用图示法绘制曲线时,应顾及绘制的曲线与实测值之间的(误差的平方和)最小。140:采用经验公式表达数据在回归分析中称为(回归方程)。141:经验公式法表达数据的优点是(紧凑扼要)。
142:理论分析和工程实践表明(最小二乘法)确定的回归方程偏差最小。
143:最小二乘法的原理是,当所有的测量数据的(偏差的平方和)最小时,所拟合的直线最优。
144:检验所建立经验公式的准确性时,若发现代入的测量数据中的自变量所计算出的函数与实际测量值差别很大,说明(确定的公式基本类型可能有错)。
145:采用最小二乘法确定回归方程Y=ax+b的常数项,正确的计算公式是(b=Lxy/Lxx,a=y平-bx平)。
146: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是(r=Lxy/∫LxxLyy)。
147:相关系数的临界值可以依据(显著性水平β和测量组数 n-2)在表中查出。
实验室对30块混凝土试件进行强度试验,分别测定了其抗压强度R和回弹值N,现建立了R-N的线性回归方程,经计算Lxx=632.47,Lxy=998.46,Lyy=1788.36,相关系数的临界值r(0.05,28)=0.361,检验R-N是相关性(r=0.9388,r>0.361,R-N之间线性相关)。
149:引用误差是相对误差的简便实用形式,在多档或连续刻度的仪表中广泛使用,通常引用误差表示为(引用误差=绝对误差/仪表量程*100%)。
150:某仪表的精确度等级为R,则(引用误差为R%)。151:仪表一般尽可能在满刻度的量程(2/3)使用。152:抽样标准是指抽样检验采用(随机抽样)。
153:从批中抽取的(用于检查的单位产品)成为样本单位。154:样本的定义是(样本的单位全体)。
155: 抽样方案中N为批量,n为批量中随机抽取的样本数,d为抽出样本中不合格品数,c为合格判定数,若(d≤c),则认为该批产品合格。
156:批质量是单个提交检查批的质量,用(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品数)表示。
157: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品数的定义是批中所有不合格品数总数除以(批量)再乘以100。158:合格判定数定义做出批合格判定判断样本中所允许的(最大不合格品数)。159:抽样程序指使用(抽样方案)判断样批合格与否的过程。
160:某产品的批量 N=10,不合格率 P=0.3,抽检的方案为n=3,c=1 时,合格的接收概率 L(P)=(0.466)。
161:由于抽样检验的随机性,将本来合格的批判断为拒收的概率这是对(生产方)产生不利。162:本来不合格的批,也有可能误判为可接受,将对(使用方)产生不利,该概率称为第2类风险或使用方风险。
二、多项选择题
1:处理因计量器具准确度所引起的纠纷以(国家计量基准器具;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检定的数据为准。
2:生产者对抽查检验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检验结果之日 15 天内向(实施监督抽查的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其上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申请复检。
3:县级以上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根据已经取得的违法嫌疑证据或者举报,可以行使下列职权(向当事人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其他有关人员调查、了解销售活动的情况;对当事人违法的生产销售活动的现场实施检查;查阅、复制当事人的合同、发票、账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对不符人身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予以查封或者扣押)。
4: 产品质量认证机构应当依照国家规定对准许使用认证标志的产品进行认证后的跟踪检查,对不符合认证标准而使用认证标志的(要求其改正;取消其使用认证标志的资格)。
5:消费者有权就产品质量问题(向产品的生产者查询;向产品的销售者查询;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诉;向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申诉)。
6: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认证机构出具的检验结果证明不实,造成损失的(应该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可以撤销期检验资格认证资格)。7: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违反规定向社会推荐、监制、监销等方式参与产品经营活动的可以(由其上级机关或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消除影响;违法收入予以没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依法给于行政处分)
8:未经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建设单位不得拨付工程款;建设单位不得进行竣工验收)。9:监理工程师应该按照工程监理规范的要求采取(旁站;巡视;平行检验)等形式对建设工程实施监理。
10: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要求被检查的单位提供有关的工程质量的文件和资料;进入被检查单位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发现有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时责令改正)
11:检测机构等级 是依据(检测机构的公路水运试验检测水平;主要试验检测设备的配备情况;检测人员的配备情况;试验检测环境)等基本条件对检测机构进行的能力划分。
12:公路工程检测专业分为(综合类;专项类)。
13: 省质检总站负责(公路工程综合类乙、丙级;水运工程材料类乙、丙级;水运工程结构类乙级;水运工程结构类丙级)的等级评定工作。
14:检测机构可申报上一等级的评定的条件是(已被评为丙级、乙级;被评为丙级、乙级需满一年;具有相应的试验检测业绩)。
15:申 请 公 路 水 运 试 验 检 测 机 构 等 级 评 定,应 向 所 在 地 省 质 检 总 站 提 交 以 下 材 料(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等级评定申请书、申请人法人证书原件及复印件;通过计量认证的应提交计量认证的证书的副本的原件及复印件、检测人员考试合格证书和聘用关系证明文件原件及复印件;所申报的试验检测项目的典型报告(包括模拟报告)及业绩证明;质量保证体系文件)。
16: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等级评定工作分为(受理;资格审查;现场评审)。
17;专家评审组应当向质检机构出具现场评审报告,主要内容包括(现场考核评审意见;公路水运试验检测机构等级评分表;现场操作考核项目一览表;两份典型试验检测报告)。
18: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等级评定申请书和等级证书由质检总站统一规定格式,等级证书应当注明检测机构从事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的(专业;类别;等级;项目范围)。
19:换证复核的重点是(核查检测机构人员、仪器设备、试验检测项目、场所变动情况;试验检测工作开展情况;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执行的情况;违规与投诉情况)。
20:换证复核不合格的,质检机构应当责令其在6 个月内进行整改,整改后仍不能达到规定条件的检测机构(根据实际达到的试验检测能力条件重新做出评定;注销等级证书)。
21:公路工程质量事故鉴定、大型水运、高速公路项目验收、质量鉴定检测质检机构应当委托通过计量认证的并具有(甲级资质;或相应的专项检测能力)的检测机构承担。
22:检测机构应该建立健全档案制度保证(档案齐备;原始记录、检测报告内容清晰、完整、规范)。
23:质检机构实施监督检查时有权采取以下措施(查阅记录、录音、录像和复制与检查相关的事项和资料;发现有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规程和本办法规定试验检测行为时,责令即时改正或限期整改;进入检测机构的工作场地(包括施工现场)进行抽查)。
24:质检机构在监督检查中发现检测机构有违反本规范行为的(予以警告;限期整改;列入违规记录并予以公示;不再委托其承担检测业务)。
25:现场总体考核中,评审组成员分别进行专项考核,分为(材料初审时发现的问题;对环境安全防护有特殊要求的项目;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实验室总体布局、环境设备管理状况)。
26:按现场评审计划分工,评审组成员分别进行专项考核,分为(材料组;硬件环境组;技术考核组)。
27: 档案材料组通过对档案和内业资料的查阅考核申请人的业绩、检测能力、管理的规范性和人员状况,查阅内容包括(检测人员考试合格证书;所有强制性试验检测项目的原始记录和试验检测报告;试验检测项目适用的标准规范和规程现行有效;质量保证体系文件、收样、留样和盲样运转记录)。
29:硬件环境组通过现场符合性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逐项核查仪器设备的数量和运行使用状况申请材料是否符合;仪器设备管理状况,核查仪器设备的购货凭证,使用记录、维修记录、检定校准证书;试验检测场地是否便于集中有效管理;样品的管理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29:现场操作考核方式包括(考核检测人员的实际操作过程;通过提问和问卷,随机抽查检测人员)。
30:质检总站为通过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业务考试工作的组织和监管部门,负责(确定考试大纲建设和考试题库,指导监督各省的考试工作;确定考试合格分数线,组织对检测工程师的考卷评判,核发检测工程师证书;制定有关考试工作管理规定并监督落实,建立并维护考试合格人员的管理数据库)。
31:各省质检机构为本行政区区域内考试工作的组织和实施部门,负责(制定本行政区域内考试计划,报质检总站核备;发布试验工程师和试验检测员考试通知,审查报名考试者资格;组织实施考试,负责监考,承担相应的考务工作,组织对检测员的考卷评判;核发检测员证书,负责动态更新和维护考试合格检测人员的管理数据库)。
32;公路检测工程师和检测员考试专业科目包括(材料,公路;桥梁、隧道;交通安全设施、机电工程)。
33:水运检测工程师和检测员考试专业科目包括(材料,结构;地基,基础)。34: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业务考试的方式是(计算机考试;纸质试卷考试)。35:采用纸质考试试卷的应(题库中随机抽取;经专家审查后组成试卷;人工阅卷)。36:参加公路水运工程的考生应向省质检站提供以下材料(公路水运申请表;本人学历、职称及身份证原件;本人学历、职称身份证复印件;近期小两寸标准照片4张)。
37:下列正确说法(考试作弊者当场取消考试成绩,及后续考试资格,当年内不得再次报考;替考、扰乱考场秩序、提供假资料者,取消本次考试资格,两年内不得再次报考)。
38:对已经取得试验检测证书的人员,经查实有弄虚作假骗取考试资格的违规替考的人员(取消其证书资格;2 年内不得再次报考)。
39:实验室管理制度中规定,工作人员不得在恒温室内(喝水;用湿布擦地;吸烟;开启门窗)。
40:实验室需要专柜保管的有(操作手册;原始记录表;说明书)。
41:下列选项中是试验检测中心办公室的岗位职责是(负责安排检测计划,对外签订检测合同;文件的收发及保管;检测报告的发送及登记;样品的收发保管及验后处理)。
42:检测资料室的岗位职责有(保存抽样记录、样品发放记录及处理记录;保管产品技术资料、设计文件、图纸及其他资料;负责保管检测报告,原始记录;保存全部文件及有关产品质量检测的政策法令,法规)。
43:仪器设备室的岗位职责有(制定试验检测仪器设备周期表并付诸实践;计量标准器具的计量检定及日常维护保养;大型精密仪器值班及日常维护保养;全部实验检测仪器的设备及日常维护及保养等工作)。
44:试验检测中心主任的岗位职责有(主管中心的人事工作及人员培训、考核、提职、晋级;考核各类人员的工作质量;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使之纳入质量管理的轨道;批准经费使用计划,奖金发放计划)。
45:试验机构资质要求检测部门(人员;仪器设备;机构)均应有相应的资质等级证书。46:质检机构负责人应具备的资格(工程师以上职称;具有10年以上的专业工作经验;精通所管辖的业务)。
47:施工企业工地实验室分为(标段实验室;中心拌和站实验站;工点试验点)。
48:计量标准器具管理制度(是质检机构的最高实物标准,只能用于量值传递,必须使用时,须经检测中心领导批准;有仪器设备室专人管理;保存环境必须满足其说明书要求;操作人员必须持有操作证书,且使用后应做记录)。
49:计量检测中发现仪器设备损坏应进行维修,维修后的仪器设备应按检定结果贴上(合格(绿);准用(黄);停用(红))标志。
50: 计量认证与审查认可的评审依据是(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试行);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
51:认证是第三方依据程序对(产品;过程;服务)符合规定的要求给于书面保证(合格证书)。
52:认可是第三方依据程序对(某一机构;个人)有能力执行特定任务的正式承认。53: 实验室间比对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有两个或多个试验室对相同或类似的被测物品进行检测的(组织;实施;评价)。
54: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保证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使其实施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称为质量管理。
55:质量体系是指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机构;程序;过程;资源)。
56:管理体系应形成文件,阐明与质量有关的政策,包括(质量方针;目标;承诺)使相关的人员理解并有效实施。
57:标准物质,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的均匀和很好的确定了的特性,用以(校准测量装臵;评价测量方法;给材料赋值的材料和物质)。
58:计量基准是指当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工艺水平,以最高的准确度和稳定性建立的起来的专门用以(规定;保持;复现物理量计量单位)的特殊量具或仪器装臵。
59:根据计量基准的地位、性质和用途通常分(主基准(一级);副基准(二级);工作基准(三级))。
60:主基准也称原始基准或国家基准,用来(复现;保存)计量单位作为统一全国的计量值的最高依据。
61:计量器具定义为复现量值或测量转换成可直观的指标值或等效信息的(仪器;量具;装臵)。
62:计量标准器具的作用是(检定计量标准;工作计量器具的计量器具)。
63:计量器具按法律地位分类可分为(社会公用的计量标准;部门使用的计量标准;企事业单位使用的计量标准)。
64:计量是量值准确一致的测量概括起来,计量工作具有(准确性;一致性;溯源性;法制性)。
65: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而进行的(科技;法制;管理)活动。
66:标准不确定度的定义为,以标准偏差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有(A 类;B 类)不确定度评定。
67:溯源性概念中使测量结果或计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联系起来,参考标准通常是(国际计量基准;国家计量基准)。
68:量值溯源要求所有同一特性的测量应满足(测量单位必须一致;实现这个测量单位的科学原理,程序也必须一致)条件。
69:量值传递包括以下(比对;检定;校准)。
70:检定是由(法定计量部门;其他法定授权组织)为确定和保证计量器具是否完全满足检定规程的要求进行的工作。
71:检定及验证,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法定要求程序,包括(检查;加标记;出具鉴定证书)。
72:量值的传递指的是一个物理量单位的提高各级基准、标准及相应的辅助手段准确地传递到日常工作中所用的(测量仪器;量具)以确保量值统一的过程。
73:有 CMA 标记的检验报告可用于(产品质量评价;成果检定;产品性能分析),具有法律效力。
74:要取得CMA认证,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其(计量检定;能力测试;可靠性考核)合格者才能获得CMA认证。
75:检测机构计量认证的内容有(计量检定、测试设备性能;计量检定、测试设备的工作环境和人员的操作技能;保证量值统一、准确的措施;检测数据公正可靠的管理制度)。
76: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规定实验室应该依法设立或注册、能够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保证(客观;公正;独立)从事检测或校准活动。
77:实验室应建立实施和维持其活动范围相适应的质量体系,应将其(政策;制度;独立;程序)和指导书制定成文件。78:实验室质量体系的方针和目标应在质量手册中予以规定,总体目标应该以文件的形式写入质量方针,声明质量方针至少包括质量体系目标和(实验室管理层对良好的职业行为和客户提供检测和校准服务质量的承诺;管理层关于实验室服务标准的声明;要求实验室所有与检测和校准活动有关的人员熟悉与之相关的质量文件 并在作中执行这些这些政策和程序;实验室管理层对遵循本标准的承诺)。
79:建立识别质量体系中文件当前的修订状态和分发的控制清单或等同的文件控制程序的目的是(易于查阅;防止使用无效文件;防止使用作废文件)。
80: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所用程序文件应确保(在对实验室有效运作起重要作用的所有作业场所都能得到相应文件的授权版本;定期审查文件,必要时进行修正,以保证持续适用好满足使用的要求;及时地从所有使用和发布处撤除无效或作废的文件或使用其他方法确保防止误用;出于法律或知识保存目的而保留的无效文件,应有适当的标记)。
81:实验室制定的质量体系文件应有唯一性标识,该标识包括(发布日期和修订标识;页码;总页数或表示文件结束的标记;发布机构)
82:标书和合同的评审内容,除有要求实验室应建立和维持评审客户的要求标书合同的程序外,还有(应该保存包括任何重大的变化在内的评审记录;应包括被实验室分包出去的所有工作;对合同的任何偏离均应通知客户;工作开始后如果需要修改合同,应重复进行同样的合同评审,并将所有修改的内容通知所有受到影响的人员)的内容。
83:检测和校准的分包规定,当实验室由于未预料的或程序性的原因需将工作分包时,应分包给合格的分包商,以下属于未预料的或程序性的原因是(工作量;需要更多专业技术;暂不具备能力;通过长期分包代理或特殊协议)。
84:质量记录应包括(来自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报告;纠正措施的记录)。85:记录控制包括(质量记录;技术记录)程序。
86:如可能,实验室对每一项检测或校准的记录应包含足够的信息,其目的是(以便识别不确定的影响因素;保证该检测或校准在尽可能接近原条件的情况下能够复现)。
87:当记录中出现错误时,正确的处理(每一错误应该划改,不可擦除掉;将正确值写在旁边;对记录的所有改动应有改动人的签名或签名缩写;对电子存储的记录也应采取同样措施,以避免原始数据的丢失或改动)。
88:对实验室检测报告所含意见及解释负责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格培训经验以及所进行的检测方面的足够知识;制造被检测物品、材料、产品等所用的相应的技术知识已使用或使用方法的知识;法规和标准中阐明的通用要求知识;所发现的对有关的物品材料优先使用的偏离程度的了解)。
89:检测和校准的方法应该优先使用(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发布的最新的方法。90:实验室应对(非标准;实验室设计(制定)的;超出其预定范围使用标准;扩充和修改过的标准)方法进行确认,以证实该方法适应于预期的用途。
91:检测和校准方法的确认可以包括对(抽样;处臵;运输)程序的确认。
9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所需的严密程度取决于(检测方法的要求;客户的要求;据以作出满足某规范决定的窄线)。
93: 当利用计算机或自动设备对检测或校准数据控制时,实验室应确保(由使用者开发的计算机软件应被制成足够的详细的文件,并对其适用性进行验证 ;建立并实施数据保护的程序;维护计算机和自动软件以确保其功能正常,并提供保护检测和标准数据完整性所必须的环境和运行条件)。
94:实验室应配备正确进行的检测和校准所要求的所有(抽样;测量;检测)设备。95:出现以下情况的设备应停止使用(曾经过载或处臵不当;给出可疑结果;已显示出缺陷;超出规定限度)。
96: 实验室控制下的需要校准的所有设备,只要可行,应该使用标签、编码或其他标识表明其校准状态,包括(上次校准的日期;再次校准的日期;失效日期)。
97: 实验室对检测和校准物品的处臵应做到(实验室应有用于检测或校准物品的运输、接收、处臵、保护、存储、保留或清理的程序;实验室应该具有检测和校准物品的标识系统;在接收检测或校准物品时,应记录异常情况或对检测或校准方法所述正常条件的偏离;实验室应有程序和适当的设施避免检测或校准物品在存储处臵和准备过程中发生退化丢失或损坏)。
98: 实验室应有质量控制程序以监控检测和校准的有效性,这种监控应有计划并加以评审,包括的内容有定期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和次级标准物质进行内部质量控制及(参加实验室间的比对或能力验证计划;利用相同或不同的方法进行重复检测或校准;对存留物品进行再检测或再校准;分析一个物品不同特性结果的相关性)。
99:实验室应(准确;清晰;明确;客观)报告每一项检测校准或一系列的检测或校准的结果,并符合检测或校准方法中规定的要求。
100:结果通常应以(检测报告;校准证书)的形式出具,并且应包括客户要求的说明检测或校准结果所必须的和所用的方法中规定要求。
101:报告和证书的格式应设计为适用于所进行的各种检测或校准类型,并尽量减小产生或误用的可能性,需注意(检测报告或校准证书的编排尤其是检测校准数据的表达方式,并易于读者理解;表头需尽可能标准化)。
102:当需要对检测结果作出解释时,下列(当测量不确定度与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关;客户的指令中有要求;当不确定度影响到对规范限度的符合性)情况需要在检测报告中列出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声明。
103:如需要对校准结果进行解释时,除应至少列出的要求外,校准证书还应包含的内容有(校准活动中对测量结果有影响的条件;测量不确定度和符合确定的计量规范或条款的声明;测量可溯源证据)。
104:当包含意见和解释时,实验室应把意见和解释的依据制成文件与检测报告,意见和解释应被清楚标注,且包含的意见和解释可以包括下列(关于结果符合(或不符合)要求声明的意见;合同要求的履行情况;如何使用结果的建议;用于改进的指导意见)。
105: 对检测实验室,当测量无法溯源到 SI单位或与之无关时,与对校准实验室的要求一样,要求测量能够溯源到适当的测量标准,如(有证标准物质;约定方法;协议标准)。
106:下例(样品丢失或损坏;检测方法有误、造成检测结论错误;样品生产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丢失或失密;发生人身伤亡)情况属于检测责任事故。
107:检测事故按经济损失的大小,人身伤亡情况分成(小事故;重事故;重大事故)。108:真值有(理论真值;相对真值;标准真值)。
109:根据误差表示方法的不同,误差有(绝对误差;相对误差)。110:(系统误差;过失误差)的误差是可以消除的。
111:误差的来源有(装臵误差;环境误差;人员误差;方法误差)。112:按误差的性质分(系统误差;随机误差;过失误差)。
113:消除误差可以从以下(改进或选用适宜的测量方法来消除误差;用修正值消除;在测量过程中随时消除)方面来考虑。
114:固定系统误差消除或减弱的方法有(交换抵消法;代替消除法)。115:变化系统误差的消除方法有(对称测量法;半周期偶数测量法)。116:表示数据离散程度的特征量有(极差;标准偏差;变异系数)。117:表示数据的集中位臵的特征量有(平均值;中位数)。118:习惯上,通常采用字母(A;B)表示随机事件。119: 样本数据按其性质可分为(计量值;计数值)。
120:质量检测工作中,绘制直方图的目的是通过观察图的形状(判断质量是否稳定;质量分布状态是否正常;预测不合格率)。
121:直方图在质量控制中的用途主要有(估计可能出现的不合格率;考察工序能力;判断质量分布状态;判断施工能力)。
122:概率分布曲线的形式很多,在公路质量检测和评价中,常用的分布有(正态分布;t 分布)。
123:下列(强度;长度;质量)检测数据属于计量数据。
124:常用的可疑的数据的取舍方法主要有(3 倍标准差法;肖维纳特法;格拉布斯法)。125:可疑数据的取舍方法可采用(3 倍标准差法;肖维纳特法;格拉布斯法;狄克逊法)。126:测量数据常用的表达方法(表格法;图示法;经验公式法)。
127:如果某一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 r 小于临界值 r(β,n-2),下列说法(说明试验的误差可能很大;说明回归方程的函数类型可能不正确)成立。
128:肖维纳特法虽然改善了拉依达法,但存在着(当n--≦时,肖维纳特系数kn--≦,此时所有的异常值都无法舍弃;肖维纳特系数与臵信水平之间无明确的关系)问题。
129:格拉布斯法判定可疑数据取舍,需要从以下(标准化顺序统计量;判别可疑数据的临界值;显著性水平;测量组数)参数。
130:绘制直方图需要分析和整理数据,应确定与绘制直方图相关的(最大值;最小值;极差)特征值。
131:常用数据的表格有(试验检测数据记录表;试验检测结果表)。
132:图示法的基本要点是(在直角坐标系中绘制图形时,以横坐标为自变量,以纵坐标为相应的函数;坐标纸的大小与分度的选择应与测量数据的精度相适应;坐标轴应注明分度值的有效数字、名称单位,必要时要标明试验条件,文字书写的方向与相应的坐标轴平行;曲线应平滑,不能用折线绘制)。
133:将双曲线 1/y=a+b*1/x 化直,需要作(Y’=1/Y;X’= 1/X)变换。
134: 经验公式法中的常数,一般可以采用的方法有(端直法;最小二乘法;平均法;图解法)。
135:相对误差分为(相对真误差;示值误差;引用误差)。
136:引用误差在多档或连续刻度的仪表中广泛应用,其目的是(为减少误差计算麻烦;为划分正确度等级的方便)。
137:适用于公路工程的随机取样的方法有(分层抽样;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
138:路基路面现场随机取样的方法主要包括(测定区间(或断面)确定方法;测点位臵确定方法)。
139:路基路面现场确定测定区间或断面,首先需要选择检测的路段,它可以是(路线全程;一个作业段;一天完成的路段)。
140:一个抽样方案中应该有(样本大小;合格判定数)。
141:依据抽样检验评定原理,公路工程也按合格率计分,但对(压实度;弯沉值;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路面结构层厚度)应采用数理统计法计分。
142:质量检验按检验数量分类有(全数检验;抽样检验)。143:按检验人员分,质量检验可分为(自检;互检;专检)。
144:抽样检测可以按照(检验特性值的属性;抽样方案制定的原理;检验次数)进行分类。145:按抽样方案制定的原理分类,抽样检验可分为(标准型抽样方案;挑选型抽样方案;连续生产型方案;调整型抽样方案)。
146:按检验次数分类,抽样检验可分为(一次抽样方案;二次抽样方案;多次抽样方案)。147:一次抽样方案有(样本大小;不合格判定数;合格判定数)。
三、判断题
1: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经县级以上的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其检定、测试的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
2:国家监督抽查的产品,地方不得另行重复抽查,上级监督抽查的产品,下级可以另行复抽查。(×)
3:省级以上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需要设臵检验机构,或者授权其他单位的检验机构,对产品是否符合标准化进行检验。(√)
4: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认证机构伪造检验结果或者出具虚假证明的、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5: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组织稽查特派员,对国家出资的重大建设项目实施监督检查。(×)
6:县级以上地方产品质量监督在本行政区内可以组织监督检查。(√)7: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或授权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建立行业认证机构、进行产品质量认证工作(√)
8: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以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抽查的样品应当在市场上或者企业成品仓库内的待销产品中任意抽取(×)
9: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机构等级标准规定综合甲级持有试验检测人员证书的总人数不得少于 28 人,持有试验检测工程师的人数不得少于 12 人。(√)
10:评审专家由有质检机构从报名的专家库中抽签选取,与申请人有利害关系的不得进入专家评审组。(×)
1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根据需要设臵计量监督员。(√)
12:建设部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规定,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偷工减料的、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行为的责令改正,处工程合同价的 2%以上4%以下的罚款。(√)
13:检测机构等级评定:公路工程综合类与水运工程材料类各设 4 个等级。(×)14: 质检机构的评定结果,应当通过交通主管部门指定的报刊、信息网络等媒体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 天。(√)
15:等级证书有效期为10年。(×)
16:等级证书有效期满,检测机构应提前6个月向原发证机构提出换证申请(×)17: 在申请等级评定时,即使已经提交过并且没有发生变化的材料也必须重新提交。(×)18:换证复核以专家现场评审为主。(×)
19:现场评审所抽查的试验检测项目原则上应当覆盖申请人所申请的试验检测各大项目,抽取的具体参数应当通过抽签决定。(√)
20:换证复核合格的,予以换发新的等级证书,不合格的,质检机构应当责令其在6个月 内进行整改,整改期内不得承担质量评定和工程验收的试验检测业务(√)
21:检测机构名称、地址、法人代表或者机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等发生变更的,应当在变更之日起3个月内到原发证质检机构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22:等级证书遗失或者污损的,可以向原发证机构申请补发。(√)23:对于特殊情况,等级证书可以临时借用。(×)
24:取得等级证书的检测机构,可以设立工地临时实验室。(√)25: 检测机构依据合同承担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业务,当工作范围太大时可以按规定转包。(×)
26:试验检测报告可以由试验检测员审核,签发。(×)27: 实际能力达不到等级证书能力等级的检测机构,质检机构应当给予注销等级证书的处分。(×)
28:重新评定的等级低于原来评定等级的,检测机构一年内不得申报等级。(√)29:被注销等级的检测机构,2年内不得再次申报。(√)
30:违反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被注销考试合格证书的检测人员1年内不得再次参加考试。(×)
31:省级质检站负责公路工程综合类甲级,公路工程专项类和水运工程材料类及结构类甲级的等级评定工作。(×)
32:质监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活动监督检测制度,对检测机构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查处违反本规定的行为。(√)
33:质监总站不定期的开展全国检测机构的比对试验。(√)34:公路工程和水运工程检测员考试设有公共基础科目和专业科目。(×)
35:在公路工程和水运工程试验检测考试中,试验检测工程师应当通过公共基础和任意一门专业科目的考试(√)。
36:在公路工程和水运工程试验检测考试中,从事试验检测工作两年以上且具有相关专业的高级职称的考生可免试公共基础科目。(√)
37:省质监站根据当地报名的情况拟定考试计划,在统一的时间内组织集中考试。(√)38:考试作弊者取消当场考试成绩及后续考试资格,并且1年内不得再次报考。(×)39:省质监站将获得检测人员证书者纳入检测人员数据库进行动态管理。(√)40:要求试验检测员应当通过任意一门专业科目的考试。(√)41:带电作业应由3人以上操作,并且在地面采取绝缘措施。(×)
42:如果计量器具准确度引起纠纷,以国家计量基准器具或社会公用计量基准器具检定的数据为准。(√)
43:生产者、销售者对抽查的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检验结果之日30日内向实施监督抽查的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及其上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申请复检,由受理复检的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作出复检结论。(×)
44:产品质量认证机构应当依照国家规定对准许使用认证标志的产品进行认证后的跟踪检查,对不符合认证标准而使用认证标志的,应取消其使用资格,并要求其改正。(√)
45:对产品质量的问题,消费者只能向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申诉。(×)
46: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认证机构出具的检验结果或者不实的,造成重大损失的,撤销其检验资格、认证资格。(√)
47:未经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建设单位不得进行竣工验收。(√)
48:监理工程师应当按照监理规范要求,采取不定期抽查的形式对建设工程实施监理。(×)49: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履行检查职责时,有权要求被检查的单位提供有关工程质量的文件和资料。(√)
50:检测机构等级主要是依据试验检测设备的配备情况对检测机构进行的能力划分。(×)51:省质监站负责乙丙级的等级评定工作。(×)
52:检测机构可申报上一等级的评定的条件是:已被评为丙乙级;被评为丙乙级需满一年,具有相应的试验检测业绩。(√)
53: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等级评定工作分为初审和现场评审。(×)54:核查检测机构人员、仪器设备试验检测项目场所的变动情况是换证复核的重点内容。(×)
55:公路水运工程质量事故鉴定、大型水运工程项目和高速公路项目验收的质量鉴定检测,质监机构应当委托通过计量认证并且具有甲级资质的检测机构承担(×)
56:按现场评审计划分工,评审组人员分别进入材料组、硬件环境组、技术考核组。(√)57:按现场操作考核包括考核检测人员的实际操作过程和通过提问和问卷随机抽查检测人员两种方式。(√)
58:公路水运试验检测考试中对于考试作弊者,取消当场考试成绩及后续考试资格,当年内不得再次报考。(√)
59:对已经取得试验检测人员证书的人员,经查实有弄虚作假骗取考试资格的,违规替考等违反考试纪律的人员将取消其证书资格,并在 2 年内不得再次报考。(√)
60:实验室需要专柜保存的有:操作手册和原始记录。(×)
61:计量基准是利用当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工艺水平,以最高的准确度和稳定性建立起来的专门用以规定保持和复现物理量计量单位的特殊量具或仪器装臵等。(√)
62: 根据基准的地位,性质和用途,通常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4个基准。(×)63:副基准直接或间接与国家基准比对,地位仅次于国家基准,但不能代替国家基准使用。(×)
64:基准本身正好等于一个计量单位。(×)65:主基准,副基准和工作基准都必须经国家批准。(√)
66:工作基准的目的是不使主副基准因频繁使用而丧失原有的准确度。(√)67:计量标准器具按等级分类为 1 级、2 级、3 级标准砝码。(×)
68: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是指省级以上的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组织建立的作为统一本地区量值依据并对社会实施计量监督具有公正作用的各项计量标准。(×)
69:部门使用的计量标准是省级以上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组织建立的统一本地区量值的依据的各项计量标准。(√)
70:认证是权威机构对某一机构或个人有能力执行特定任务的正式承认。(×)71:实验室评审是为了评价、校准实验室是否符合规定的实验室认可准则而进行的一种检查。(√)72:现场评审是为了对提出申请的实验室是否符合认可准则进行现场验证所作的一种访问。(√)
73:能力验证是利用实验室间比对确定实验室的综合水平的一种方法。(×)74: 单个或一组人员,依据测量结果,知识经验文献和其他方面的信息提供见解和作出解释,称为质量控制。(×)
75:质量体系为实施质量管理的组织结构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
76:质量管理指确定质量方针,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77:质量保证是指为了提供足够的信任表明实体能够满足质量要求,而在质量体系中实施并根据需要进行证实的全部计划和有系统的活动。(√)
78:程序,即程序文件,为进行某项活动所规定的途径(√)79:纠正指返修,返工或调整,涉及对现有的不合格所进行的处臵。(√)80:程序也称为过程,是指为进行某项活动所规定的途径。(×)81:量值溯源指自上而下通过不间断的校准而构成的溯源体系。(×)82:SI 基本单位为:长度(米)、质量(千克)、时间(秒)、电流(安)、热力学温度(开)、物质的量(摩尔)、发光强度(坎)等7个单位。(√)
83: SI是国际单位的通用符号,目前国际单位制为 7 个基本单位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发光强度,其单位符号分别为m、kg、s、A、K、mol、cd。(√)
84:我国选定了若干非SI单位与SI单位在一起,作为国家的法定计量单位,他们具有不同的地位。(×)
85:溯源性是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计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这里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国家计量基准或国家计量标准。(√)
86:计量是现代度衡量,计量比度衡量更确切、更广泛、更科学。(√)
87:公认约定或法定的计量单位、计量器具、计量人员、计量检定系统、检定规程等是保证计量值准确一致的基础和依据。(√)
88:计量检定系统即量值传递系统。(√)89:溯源性是测量学的基本概念。(×)
90:比对在规定的条件下对相同准确度等级的同类基准、标准或计量工作、计量器具之间的量值所进行的比较,其目的是考核量值的误差。(×)
91:检定是在规定的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与对应标准复现的量值之间的关系操作,即被校的计量器具与高一等级的计量标准相比较,以确定被校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的全部工作。(×)
92:校准不具备法制性,是企业自愿溯源行为,检定具有法制性,属于计量管理范畴。(√)93:校准主要是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检定是对测量器具的计量特性及技术要求的全面评定,其结论是合格(或不合格)。(√)
94:校准的依据是校准规范,校准方法,可作统一规定也可以自行规定,检定的依据是检定规程,任何企业和其他实体是无权制定检定规程的。(√)
95:校准和检定一样,要对所检的测量器具作出合格与否的结论。(×)
96:校准结果通常是发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检定结果合格的发检定证书,不合格的发不合格通知。(√)
97:量值的跟踪是指测量仪器制造完毕,必须按规定等级的标准逐级进行校准,同样,在使用过程中也要按法定规程定期由上级计量部门进行检定,并发给检定证书。没有或失效的,该仪器的精度及测量结果只能作为参考。(√)
98:所有对社会出具公正数据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及其他各类实验室必须取得中国计量认证,即CMA 认证。(√)
99:凡属省级以上的检测机构,才能够从事检测检验工作,并允许在检验报告上使用CMA 标记。(×)100:实验室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评审准则有组织和管理,质量体系审核人员、设施,环境,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量值溯源和校准,检验方法,检验样品的处臵,记录证书和报告、检验的分包等 13 个要素组成。(√)
101:校准实验室即可以是从事实验室校准工作的实验室,也可以是从事检验工作的实验室。(×)
102:有证标准物质是附有证书的参考物质,其一种或多种特性值用建立的溯源性的程序确定,使之可溯源到准确复现的表示该特性值的测量单位。(√)
103:实验室应建立并保持文件编制、审核 批准、标识,发放、保管、修订和废止等的控制 程序,确保文件现行有效(√)
104:质量手册应该包括或注明含技术程序在内的支持性程序,并概述质量体系中所用文件的构架,应界定技术管理层和质量主管的作用和责任,包括确保遵循本标准的责任。(√)
105:实验室以控制其构成其质量体系的而建立和维持的程序文件必须由内部制定。(×)106:凡作为质量体系组成部分发给实验室人员所有的文件,在发布之前应由授权人员审查并批准使用。(√)
107:如果实验室的文件控制制度允许在文件再版之前对文件进行手写修改,则应该确定修改的程序和权限,修改之处应该有清晰的标注,签名缩写并注明日期,并尽快发布。(√)
108:对实验室能力的评审,应证实实验室具备了必要的物力,人力信息资源,且实验室人员对所从事的检测和校准具有必要的技能和专业技术,---为客户提供检测和校准服务的合同,可以是书面的或口头的协议。(×)
109:实验室由于某些原因需要将工作分包时,应就其所有分包方的工作对客户负责。(×)110:实验室应对纠正措施的结果进行监控,以确保所采取的纠正活动是有效的。(√)111:实验室应建立和维持识别收集索引存取,存放。维护和清理质量记录的程序。(×)112:实验室所有记录应清晰明了,并以书面文件存放好,保存在具有防止损坏,变质丢失等适宜环境的设施中,应规定记录的保存期。(×)
113:实验室应有程序来保护和备份所有存放形式存储的记录,并防止未经授权的浸入或修改。(√)
114:实验室开展跟踪审核的信息记录、校准记录、员工记录均属质量记录。(×)115:技术记录时进行检测和校准所得的数据和信息的积累,他们表明检测和校准是否达到了规定的质量或规定的过程参数。(√)
116:技术记录可包括:表格、合同、工作单、工作手册、核查表、工作笔记、控制图、外部和内部的检测报告及校准证书、客户信函,文件和反馈。(√)
117:当记录中出现错误时,每一错误应划改,不可擦涂掉、以免字迹模糊或消失,并将正确值写在旁边,对记录的所有改动应有改动人的签名或签名缩写。对电子存储的记录也应采取同等措施,以避免原始数据的丢失或改动。(√)
118:决定实验室检测和校准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人员、检测和校准方法及方法的确认、设备、检测和校准物品的处臵。(×)
119:实验室应使用适合的方法和程序进行所有检测和校准,包括被检测和校准物品的抽样、处理、运输、存储和准备。适当时还应包括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价和分析检测,和校准数据的统计技术。(√)
120:实验室选择检测和校准的方法,必须使用以国际、区域或国家标准发布最新的方法。(×)121:实验室应对非标准方法,实验室设计的方法,扩充和修改过的标准方法进行确认,以证实该方法适用于预期的用途。(×)
122:在某些情况下,检测方法性质会妨碍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严密的计量学和统计学上的有效计算,这种情况下,实验室至少应努力找出不确定度的所有分量且作出合理评定。并确保结果的表达方式不会对不确定度造成错觉。(√)
123:在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时,通常不考虑被检测和校准物品预计的长期性能。(√)124:构成不确定度的来源包括的方面有,所用的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方法和设备、环境条件、被检测或校准物品的性能和状态以及操作人员等。(√)125:应保存对检测物品或校准具有重要影响的每一设备软件的记录,所有校准报告和证书的日期结果及复印件设备调整验收准则和下次校准的预定日期设备维护计划以及已进行维护设备的任何损坏故障、改装或修理。(√)
126:对停止使用的设备应隔离以防止误用,或加帖标签标记以清楚的表明该设备已经停用,直至修复并通过校准或检测表明能正常工作为止。(√)
127:由于某些原因,若设备脱离了实验室的直接控制,返回后仍可以正常使用。(×)128:当校准产生了一组修正因子时,实验室应有程序确保其所有备份(例如计算机软件中的备份)得到正确的更新。(√)
129:实验室应具有检测和校准物品的标识系统,物品在实验室的整个期间应保留该标识。(√)
130:当对物品是否适合于检测或校准存在疑问时,或当物品不符合所提供的描述,或对所要检测或校准规定得不够详尽时,实验室应该在工作之前询问客户,得到进一步的说法,并记录下讨论的内容。(√)
131:检测结果只能以书面报告或校准证书的形式发布。(×)
132:除非实验室有充分的理由,否则每份报告或校准证书至少应包括下列信息:标题;实验室的名称或地址;检测报告或校准证书的唯一性标识等。(×)
133:当需要对检测结果作出解释时,除应至少列出的要求外,检测报告中还应包括下列内容:对检测方法偏离增添检测,或删节以及特殊检测条件的信息。(×)
134:检测报告和校准证书报告结果时应注意,检测报告和校准证书的硬拷贝也需有页码和总页数,实验室作出未经实验室书面批准、建议,不得部分复制和全文复制检测报告或校准证书的声明。(×)
135:当需要对检测结果作出解释时,对含抽样结果在内的检测报告,除应列出的要求外,还应包括下列内容:抽样日期、抽取的物质、材料或产品的清晰标识。(√)
136:许多情况下,实验室的检测报告通过与客户对话来传达意见和解释也许更为恰当,这种形式简单方便无需记录。(×)
137:当检测报告包含了有分包方所出具的检测结果时,这些结果应予清晰标明,分包方应以书面或电子方式报告结果。(√)
138:某些校准目前尚不能严格按照SI单位进行溯源,这种情况下校准应通过建立对适当测量标准的溯源来提供测量标准的可信度。(√)
139:实验室检测的参考标准在调整之后均应校准。(×)
140:检测事故发生后3天内,由中心负责人主持召开事故分析会,对事故的直接责任者作出处理。(×)
141:真值,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被测量客观存在的实际值,因此,通过精密的测量可以得到。(×)
142:测量数据误差的来源有系统误差、随机误差、过失误差。(×)143: 在误差分析中,样本平均值与总体平均值误差越大,则准确度越低。(√)
144:相对误差通常以百分数表示,虽然能够表示误差的大小和方向,但不能表示测量的精密程度,因此,通常采用绝对误差表示测量误差。(×)
145:当测量所得的绝对误差相同时,测量的量大者精度高。(√)
146:系统误差可以消除,过失误差明显的歪曲实验结果,可以利用一定的准则从测得数据中剔除,因此,在误差分析中只考虑随机误差即可。(×)
147:随机误差出现的误差数值和正负号没有明显的规律,但完全可以掌握这种误差的统计规律,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已获得可靠的测量结果。(√)
148:系统误差有一定的规律,容易识别并可通过试验或用分析方法掌握其变化规律在测量结果中加以修正。(√)
149:人们通常采用的消除误差的方法是用来消除系统误差。(√)150:将:830修约到百位数0.2单位,得820.(×)151:将:1158修约到百位数,得12*102。(√)152: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为5,而右面无数字或皆为0时,应进一。(×)
153:修约:13.465,修约间隔为1,正确的做法是13.465——13.46——13.5——14(×)154: 修约值报出值15.5(-),到个数位后进行判定,修约值为15。(√)155:在测量或计量中取有效数字的位数的准则是对不需要标明误差的数据,其有效位数应取到最末一位数字为可以数字,对需要标明误差的数据,其有效位数应取到与误差同一数量级。(√)
156:测量数据:0.005020的有效位数有2位。(×)157:在数据的修约规则中,0为多余数字。(×)158:三位数字:2.5、3.88、0.357 相加结果为 6.42,结果中第二位小数称为安全数字。(√)159:乘积 4.231*0.02*1.5672=0.13262。(×)160: 对数运算,结果所取对数位数应比真数的有效位数字位数多一位。(×)161:表示精度一般取一位有效数字已足够了,最多取两位有效数字。(√)
162:在所有的计算中,常数 e ∏和因子∫2 等数值的有效位数可认为无限制,需要几位就取几位。(√)
163: 在质量检验中,总体的标差一般不宜求得,通常采取样本的标准差。(√)
164:极差可以反应数据波动范围的大小,计算十分简单,但由于没有充分利用数据的信息,仅适用于样本的数量较小,一般n<10情况。(√)
165:样本的平均值即为真值。(×)
166:随机现象的每一种表现或结果称为随机事件。(√)167: 随机事件的频率和概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通常的情况下,通过大量的反复试验把其频率视作概率的近似值。(√)
168:一组样本数据的分散程度越大,标准差就越大,其均值与总体均值的偏差就越大。(×)169:绘制直方图的步骤为收集数据-数据分析与整理、确定组数、确定组界值-统计频率-绘制直方图。(×)
170:绘制直方图的过程中,确定的组界值应与原始数据的精度一样。(×)
171:正太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总体标准差δ愈大,曲线低而宽,随机变量在平均值 u 附近出现的密度愈小,总体偏差δ愈小。(√)
172:精密度、准确度和精确度是一个概念。(×)
173:如果测试数据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高,则其精确度高,这也是我们在检测工作中力求达到的目标。(√)
174:肖维纳特法是根据顺序统计量来确定可疑数据的取舍。(×)175:一元非线性回归可以用过坐标变换转化成线性回归问题来处理。(√)176:只要是规范给定的经验公式,就能广泛地适用于任何实体工程而无需怀疑。(×)177: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之前,应首先主观判断去掉那些不理想的数据。(×)178:采用3S进行数据的取舍,当测量值与平均值之差大于2S时,则该测量值保留,但需存疑,即使在生产,施工或试验中发现存疑数据变异时,仍不能舍弃。(×)
179:采用经验公式法建立公式的步骤,绘制曲线-分析曲线—确定公式的基本形式=曲线化直-确定公式中的常数-检验确定的公式的准确性。(√)
180:采用图书法绘制的曲线,应使曲线两边的点数接近与相等。(√)181:根据测点绘制曲线时,应将测定用折线连接成较光滑的曲线。(×)
182:相关系数r是描述回归方程线性关系密切程度的指标,r越接近1x和y之间的线性关系越好。(×)
183:在一般的工程测量中,真值也可以用测量值代替,这时,相对误差称为示值相对误差。(√)
184:引用误差=Δx/Xb,为基准值或基值,称为引用值,可以是仪表的量程也可以是测量的Xb下限或其他值。(√)
185:引用误差是相对误差的简便使用形式,在多档或连续刻度的仪表中广泛应用。(×)186:批量是指批中所包含的单位产品数,通常以 N 表示。(√)
187:按随机取样的方法确定被检测的路基横断面时,不用随机数表中C 列中的数。(√)188:从批中抽取的单位产品称为样本单位。(×)
189:样本中所包含的样本单位称为样本大小,通常用 n 表示。(×)
190:抽样方案中 N 为批量中随机抽取的样本数,d 为抽出样本中不合格的品数,c 为不合格判定,数若 d≥c 则认为该批产品不合格,应拒绝接受。(×)
191: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的单位产品,称为不合格品。(√)192:为判断每个提交检查批次的批质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所进行百分之百的检查,称为逐批检查。(×)
193:回归判定数和不合格的判定数,或合格判定数系列和不合格判定数系列 结合在一起,称为判定组数。(√)
194:样本大小系列和判定数组结合在一起,称为抽样方案。(√)195:质量检验按性质可分为验收检验和生产检验两大类。(√)
196:按检验特性值的属性分类,抽样检验分为计数抽样方案和计量抽样方案。(√)197:P0 为接收上限,P1 为拒绝下限,对 P≤P0的产品批次尽可能高的概率接收,对 P≥P1 的产品批次尽可能高的概率拒收,P0、P1可由供需双方协商。(√)
第五篇:公共关系学复习资料
管理学院专业课期末20 12 —2013 学年 2 学期
专业 物流、工商管理 年级
大三 考试科目 公共关系学 授课教师 张宝辉
没有填空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2分)
在美国享有“公共关系圣经”美誉的书是指(A) A.《有效的公共关系》 B 《公共第一广告第二》 C 《舆论》 D 《公共关系学》 斯科特·卡特里普等人在《有效的公共关系》中,提出的模式是(A) A 双向对称 B 循环沟通 C 双向合作 D 沟通管理 创建公共关系学科的是(B)
A 斯科特·卡特里普 B 爱德华·伯尼斯 C 艾维·李 D 巴纳姆 公共关系中的IMC是指(A)
整合营销传播 B.整合营销策划 C.创意新颖传播 D.创意新颖策划 CIS的核心是建立企业的(B)
生产式市场运作机制 B.文化式市场运作机制 C.经营式市场运作机制 D.管理式市场运作机制 在CIS的构成要素中,具有指导作用的是(A) MIS B.BIS C.VIS D.IMC 在CIS的构成要素中,表现为管理制度的是(D) A.IMC B.MIS C.VIS D.BIS
5、促销活动的对象包括(C)。 A.合作者B、竞争者 C、消费者
6、促销的英文简称为(D)。 A,CS B,POP C,CIS D,SP
7、虚拟促销工具主要表现为(A)。
A、活动
B、事件
C、宣传
D、媒体
8、危机事件调查,不同于一般调查,在方法上强调灵活性和(D)。 A.持续性 B.严谨性 C.系统性 D.快速性
9、事故性危机的实质是(C)。
A.传播不及时 B.遭遇自然灾害 C.侵害公众利益 D.他人违反经营
10、在日本,荷花用于(C)。
A.接待 B.拜访 C.祭奠 D.欢送 政府公众的特点是(D)
双重性 B.准自家人 C.跨文化性 D.权威性 下列公众中,公共关系的重点对象是(C)
非公众 B.潜在公众 C.知晓公众 D.行为公众 没有国界的媒体(B)
报纸 B.互联网 C.电视 D.杂志
11、“大象”在英国除了表示为一种动物外,其文化涵义是(D)。 A.智慧 B.力量 C.忠诚 D.蠢笨
12、就市场意义而言,企业开展公共关系服务具有特殊的(C)。 A.教育功能 B.精神文明功能 C.扩容功能 D.沟通功能
13、售中服务的理想境界是(D)。
A.随意服务 B.智能服务 C.适度服务 D.优质服务
14、把关人之所以选择不同的传播行为,主要是出自于自己的(C)A.职业身份B.职业道德C.预存立场D.政治觉悟
15、把公众视为信息加工主体的传播理论是(B)A.拉斯韦尔五W模式
B.公众选择三S理论 C.沉默螺旋理论
D.把关人理论
16、人际交往活动的基本动机是谋求(A)。
A、平等互利 B、自身利益 C、娱乐高兴 D、感情寄托
17、爱德华·霍尔认为适于朋友、熟人相处的交往间距是(C)
A.15厘米 B.15--20厘米 C.45--120厘米 D.120--210厘米
18、艾伯特美瑞指出,人际交往时,一条信息传递的全部效果中,体态语言所占的比重是(D)
A.25% B.35% C.45% D.55%
19、围绕公共关系活动核心概念,明确公共关系活动的中心思想、主题基调、核心内容的思维过程是(B)。
20、核心产品形象包括产品的功能形象和(B)。 质量形象 B.利益形象 C工艺形象 D.品味形象
21、臭名昭著的品牌,其基本情形是(B)。 知名度高、美誉度高、首选度高 B.知名度高、美誉度低、首选度低
C.知名度低、美誉度高、首选度高 D知名度高、美誉度高、首选度低.
22、政府公众的特点是(D)
双重性 B.准自家人 C.跨文化性 D.权威性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
1)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就是社会组织自觉的运用各种传播手段,有计划、有目标、持续地开展各种活动,使社会组织与公众相互了解、相互适应和互惠互利,以便塑造良好形象的管理工作。
2)受害性危机: 受害性危机是指他人未经许可假冒企业的包装式样、商标、名义推销伪劣产品,致使企业形象受到损害的危机。3)公共性危机公众: 公共性危机是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社会运行机制失灵而引发的,可能危及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的危机事件。4)公共关系文化元素: 5)公共关系文化品位 6)跨文化传播
7)品牌形象:是指公众对企业商品品牌和服务品牌的认知和评价状况,即企业品牌为多大范围内的公众所知晓和喜爱。
8)
语言感化策略:就是有意识地强化性运用友善、和蔼的体态语言和口头、书面语言,来感化公众,赢得公众的信任与好感。
9)
情感交流策略:就是公共关系人员主动投入情感,有意识地进行情感投资,积极开展情
感交流,并诱导公众给于情感回报,形成双向性的情感交流,从而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10)公共关系定位:公共关系定位就是运用市场营销的细分原理,根据商品特性和商品文化,在公众心目中为社会组织的品牌形象确定特定位置的过程。
11)公共关系礼仪:是公共关系人员在履行公共关系职责中应该遵循的礼敬对方的规范。12)把关人:把关人,又称守门人,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对信息的提供、制作、编辑和报道能够采取“疏导”和“抑制”行为的关键人物,一般只记者和编辑。
13)公共关系服务:公共关系服务具有特殊性,指的是社会组织为了塑造良好形象,基于道德文化和商业文化要求而为公众提供相关帮助的活动。14)公共关系危机;关公关系危机是指社会组织在经营管理中由于内外各种因素而引发的、对企业经营活动和商业形象产生否定性评价甚至带来批评性舆论的事件。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24分) CIS的基本要素包括(ACE)
MIS B.HIS C.BIS D.RIS E.VIS CIS的心理机制表现在(BD)
改善情绪 B.强化记忆 C.刺激需要 D.引发联想 E.引导动机 CIS的特点有(ABCDE)
A.差异性 B.规范性 C.一致性 D.美学性 E.文化性
4、在公共关系危机过程中,企业面临的问题有(ACDE) A.顾客利益问题 B.技术落后问题 C.心理矛盾问题 D.社会舆论问题 E.工作改进问题
5、处理公共关系危机的策略有(ABCD)
A.利益倾斜策略 B.情谊联谊策略 C.如实宣传策略 D.亡羊补牢策略 E.法律诉讼策略
6、根据时间,文化分为(DE)。
A.古代儒家文化 B.近代科技文化 C.现代网络文化 D.历史传统文化 E.现实大众文化
7、文化对公众行为的调控、规范效能表现(ACE)。
A.思维定势作用 B.理论教育作用 C.行为指令作用 D.经验共享作用 E.模式参照作用
8、公关关系服务的管理包括(ABCDE)。
A.服务教育B.服务规划C.服务管理D.服务培训E.服务竞赛
9、公众选择三S理论是指(BDE)
A.选择性体验B.选择性注意C.选择性消费D.选择性理解E.选择性记忆
现代公共关系的理论基础是(BC)
A 推销理论 B 市场营销理论 C 社会营销理论 D 促销理论 E 策划理论 大众传播媒体的特殊功效表现为(BE)
A 选择报道角度 B 授予地位 C 传递信息 D 制造舆论 E 确定议程
10、从运作角度看,整合营销传播的要求包括(ABDE)
A.目标一元化B.营销传播活动一体化C.全球价格一元化D.广告宣传一元化E.信息符号一元化
11、人际交往应该遵循的客观规律包括(ABCDE)。
A、吸引接近规律 B、趋同离异规律 C、互需互酬规律 D、交往深化规律 E、交互中和规律
12、做好公共关系接待工作应遵循的基本要求有(ABDE)
A.诚实和蔼 B.文明热情 C.亲疏有别 D.自然大方 E.情真意挚
13、公共关系人员的形体形象指标包括(ABCDE)A.容姿 B.站立 C.行走 D.坐姿 E.间距美 CIS的基本要素包括(ACE)
MIS B.HIS C.BIS D.RIS E.VIS CIS的心理机制表现在(BD)
改善情绪 B.强化记忆 C.刺激需要 D.引发联想 E.引导动机 CIS的特点有(ABCDE)
A.差异性 B.规范性 C.一致性 D.美学性 E.文化性
14、公共关系目标策划应该符合(ABCDE)。
A、企业发展战略策划 B、企业形象定位要求 C、产品定位 D、公众状况 E、企业发展的要求
15、产品形象包括(ABE)。
核心产品形象 B.形式产品形象 C.功能产品形象 D.外延产品形象 E.附加产品形象
16、知名度涉及的知晓对象包括企业(ABCDE)。
名称 B.地理位置 C.行业归属 D.领导者 E.典故
四、简答题(每题2.5分,共10分)1.简述品牌形象的价值效应。
答:资产增值效能、关系构建功能、激励功能、促销功能、扩张功能
2.如何提高公共关系宣传文案的鼓动性?
答:第一,文案立意准确鲜明,要切合公众需要的主题,从根本上引导公众产生强烈的参与欲望。
第二,宣传用词尤其是标题、标语、口号方面的用词,要富有动作色彩,借用祈使句的形式,直接诱发公众的参与心态和协作意识。第三,善于制造意境、梦想。
第四,善于运用心理策划技巧,借助人们的逆反心理、名人效应等,强化宣传文案的鼓动性和有效性。
3.赞美公众时应注意哪些要求? 答:①讲究赞美的针对性 ②讲究赞美的真诚性 ③注意赞美的可信性 ④注意赞美的流畅性
⑤注意赞美的亲切感 ⑥注意赞美的专注性 ⑦注意赞美的平凡性
4、简述整合营销传播的涵义
答:整合营销传播,即IMC理念。从本质上讲,IMC就是通过传播手段的整合,达到关系利益者的整合,进而实现企业内外关系的整合,最终进入企业与社会协调、互动发展的境界。从现实角度讲,IMC就是以顾客为中心,建立顾客资料库,分析顾客的特性,综合、协调的运用各种形式的传播手段,连续传递本质上一致的信息,积极与顾客沟通,建立顾客和品牌的互利关系,强化顾客的品牌忠诚度。从运作就角度看,整合营销传播就是将与市场营销有关的一切目标和活动一元化,包括目标、营销传播活动、广告宣传、信息符号的一元化。IMC 的核心内容就是顾客中心论、媒体组合化、信息一元化、符号特色化和品牌忠诚度,其目标就是建立良好互利的社会关系。
五、论述、应用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曲阜师范大学CIS分析(200字左右)答:
一、曲阜师范大学MI 1.校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校风:勤奋,朴实,团结,进取。3.师资力量:高水平的师资队伍,4.教学方针:学校坚持“质量为核心,特色创优势,创新求发展”的发展战略
5.企业目标 :同心同德、再接再厉加快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中国孔子大学!6.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形成了“‘全程化导师制’教学实践模式”和“‘实习与就业一体化’生产实践模式”。
二、曲师的BI(一)企业内部行为识别 1.组织结构:曲阜校区,日照校区
2.员工行为规范:对学生的严格管理包括军训、一日生活制度、内务卫生制度、学生风纪、会操检阅、升旗仪式、考勤等内容
3.教师培训体系:高校教育岗前培训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4.员工福利制度
(二)外部行为识别系统
1.公共关系:校企合作 资源共享 共同发展
2.文化性活动: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艺术节、宿舍(社区)文化艺术节、心理健康月等校园文化活动,实施了素质拓展系列活动、“挑战杯”系列大赛、公益活动:“一千零一夜”社会公益活动;“同呼吸,共奋斗”环保公益活动;“绿色梦,我先行”环保公益;等多项公益活动。
3.宣传方式: 曲阜师范大学宣传片;曲阜师范大学网站;曲阜师范大学学团工作信息宣传中心网站及人人网;曲阜师范大学招生办网站;曲阜师范大学教务处网站及其他知名网站。
三、曲师大的VI 1.校徽释义 【作者】:美术学院副教授宋润民
标志整体造型为圆形,圆形有三层寓意——“至善”“和谐”“学无止境”。标志中心图形是一个“木铎”的造型,元素的运用寓意曲阜师大将以夫子之道,仁者之心给学生以孜孜教诲。“木铎”上镌刻着二人对坐论学。寓意曲阜师大将秉承孔子的教育思想,以中国儒家优秀传统文化来浸润学生心灵。【1955】:为学校建校时间。
2.曲阜师范大学标准校名 【曲阜师范大学】:采用毛体集字。【整体设计】:色调庄重、古朴典雅,重点突出师范学校“木铎”和儒家“仁”等核心元素,不失为上乘之作。
3.曲师外刊设计
曲师学报,齐鲁学刊,中学数学杂志
4.曲师标志性建筑:
曲师大校门——曲阜校区,曲师大校门——日照校区,孔子雕像 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校徽,曲师校训
5.曲师用品设计:
毕业证书,录取通知书
2、试述公共关系发展的新态势。答:
1公共关系职责的发展
随着人们对公共关系理解的深入,公共关系的职责正在发生蜕变,由纯粹的接待应酬发展以协调关系、苏州形象为核心的系列职责,强调复合效应。2,公共关系理论的发展
当前,公共关系的理论基础正在由推销理论发展为市场营销,并向社会营销模式过渡,强调社会效应。
3,公共关系操作程式的发展
公共关系操作程式正在由早期的“小作坊式生产”发展为战略化,整体化,系列化策略,强调规模效应。
4,公共关系宣传中心内容的发展
公共关系宣传的中心内容由早期只注重商品信息而发展为突出企业形象,附加形象,强调形象效应。
5,公共关系策划模式的发展
公共关系策划正在由早期的“口号式”宣传而趋向于意境化,强调意境效应。
3、试述内部公共关系的目标定位。
(1)内部公共关系的对象是社会组织的成员和投资者,这是社会组织开展对外公共关系活动的基本依靠力量。
(2)针对内部公众开展公共关系活动,主要是为了增强成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3)搞好内部公共关系的实质是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问题,包括选人、育人、用人和留人。搞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做好选人、育人、用人、留人工作,这是搞好员工关系的根本。
4、应用题
某企业开展品牌形象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0000份,其中知晓该企业品牌的受访者为8000名,对企业持正面评价的受访者为2000名,将该企业产品列为首选消费对象的受访者为800名。
请您计算该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和首选度,并从公共关系角度指出其经营对策。
8000解答:(1)知名度 = 10000 = 80%; 2000(2)美誉度 = 8000 = 25%; 800(3)首选度 = 8000 = 10%;
(4)该企业的经营对策:加强科研改善产品质量、加强员工教育提高服务水平、加强管理提高企业信誉,在此基础上策划展示社会责任形象和优质服务形象的公共关系活动,提高美誉度和首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