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复习资料
第四章 收入管理
一、课后习题
1.论述公共组织收入内容及特点。公共组织收入,是指公共组织为开展业务活动以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公共组织收入有以下含义:
第一,公共组织收入是为开展业务活动和其他活动而取得的。第二,公共组织收入是依法取得的。第三,公共组织的收入是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取得的。第五,公共组织的收入具有支配的自主性。第四,公共组织收入是非偿还性资金。
由于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的性质和业务活动不同,所以收入的内容也不相同。
政府组织主要从四个方面取得资金:一是财政部门通过国库直接拨给预算单位的一般预算资金(不包括财政专户管理的非税收入拨款);二是财政部门通过国库从具有专项用途的政府性基金收入中拨付的基金预算资金;三是财政专户管理的非税收入拨款;四是其他来源形成的收入,包括零星杂项收入、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等。
事业单位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和其他收入。
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收入主要有三种分类:
(1)按照收入的来源,分为捐赠收入、会费收入、销售商品收入、提供服务收入、政府补助收入、投资收益和其他收入。
(2)按照收入的使用是否存在限制,分为限定性收入和非限定性收入。(3)按照收入的性质,分为交换交易收入和非交换交易收入。
2.简述财政拨款(补助)收入的管理要点:(1)年初认真编制经费预算;(2)编制季度分月用款计划;(3)按规定用途使用拨入经费;(4)定期核实拨款数;(5)年终检查全年拨款数。
3.说明事业收入管理应注意哪些问题?事业收入与经营收入有何区别? 事业收入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1、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积极组织事业收入
2、保证事业收入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3、必须将公共利益放在首位
4、严格执行资金的管理规定
事业收入与经营收入的区别:事业收入,是指事业单位通过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经营收入,是指非营利组织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二者区别:经营收入是开展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而不是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专业业务活动一般属于公益性活动,具有非营利的特点,而经营活动一般则属于营利性活动。因此,事业收入与经营收入属于两种不同性质的收入。例如,科研单位对社会开展咨询服务活动取得的收入属于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而科研单位为有关单位提供科研服务取得的收入,只能作为事业收入,而不能作为经营收入处理。
4.非营利组织应采取哪些途径自创收入? 非营利组织的自创收入,是指非营利组织通过提供产品或服务向消费者直接收取的收入以及通过投资而从受资方取得的收益。
非营利组织自创收入的途径:(1)非营利组织可以利用政府和志愿者提供的资金和人力服务社会大众,或协助企业从事教育、培训、医疗等活动,取得部分收入。(2)非营利组织可以利用其固定设施、资金雇佣部分人员成立营利部门,开展营利性活动。(3)图书馆、学校、剧院等公共场所可以出租场地或停车位,举行商品展销会、专家研讨会等活动取得部分收入。(4)非营利组织可以和企业进行联盟,实行部分资源共享,取得资金收入。
5.为什么说组织的公信力对非营利组织募集资金至关重要? 非营利组织募集资金的基础是组织的公信力。具有诚信形象和良好社会声誉的非营利组织才能够得到包括受益人、资助者及合作伙伴和公众的认可。捐赠者,无论是个人、企业、私立基金会还是政府部门,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机构,他们对一个非营利组织的捐赠意愿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该组织的内部管理和外部声誉。非营利组织提升其诚信、透明和公信力,并由此能提升其对潜在捐赠者的吸引力。很多组织已经意识到培养公信力的重要性,并且从公信力培养的过程中获益。非营利组织要通过实际行动来树立自己提供非营利服务、具有管理有效、财务负责和真诚承诺的形象。
6.如何制定公共关系策略,提高公众对非营利组织的认知?
第一,企业是非营利组织最大的潜在捐助者。第二,非营利组织应当重视与政府关系的建立和培养。第三,善于与媒体合作。
二、阅读材料分析
非营利组织为了筹集资金,要努力获取政府资金支持。此外,非营利组织应当重视与政府关系的建立和培养。政府不但可以提供经费及其他资源,还可以给予认同,给予道义上的支持。政府的认同及道义上的支持,能够使非营利组织获得社会的认同与支持,有利于非营利组织募集到更多的资金。第一则材料给出了非营利组织申请政府拨款的五个步骤,包括研究政府的关注点、明确申请程序和期限、递交申请材料、游说和宣传以及申请成功后表示感谢,了解这些步骤有利于非营利组织成功申请到政府拨款。
第二则材料表明了非营利组织对捐赠者表示感谢的重要意义。非营利组织在争取捐赠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对捐赠者的利益补偿。捐资不仅满足非营利组织的发展需要,也要满足捐赠者自身的需要,因此要加大对捐赠者的感情投入,例如表示感谢。向捐助人致谢,可以使捐助人的捐助行为得到肯定和认同,使捐助人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致谢行为可以大大提高捐助人对筹款机构的忠诚度,而且这种致谢行为还会引发捐助人不断增加的捐助次数。
第五章 支出管理
一、课后习题
1.公共组织支出如何进行分类?
(1)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要求进行的分类
公共组织支出可以分为: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基本建设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其他支出。(2)按照部门预算的要求进行的分类
公共组织支出可以分为:基本支出、项目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上缴上级支出。
(3)按照支出用途分类:公共组织支出可以分为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4)按支出性质分类:政府组织支出分为:经常性支出、专项支出、自筹基本建设支出。事业单位支出分为:事业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和自筹基本建设支出。
2.非营利组织成本核算与企业成本核算相比有何特点?
第一,从核算内容上看,它是不完全的成本核算;第二,从核算方法上看,它是不严格的成本核算;第三,从核算形式上看,它是内部的成本核算。3.公共组织支出管理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第一,遵守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批准的支出预算执行;第二,各项支出要全部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和管理;第三,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监督约束机制;第四,加强经费开支的计划性,优化支出结构;第五,做好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强化经费开支的日常管理;第六,加强资金使用效益的考核与检查,强化监督控制职能。
4.公共组织人员经费管理的重点是什么?
人员经费管理重点有两项:一是根据国家编制主管部门就行政事业单位的性质、职能、业务范围和工作任务所下达的人员配置标准,分析该单位有无人员编制超编或与本单位工作量不相适应的缺编;另一项是审核人员支出中的基本工资、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和其他费用以及对个人和家庭补助中的离退休费、住房补助、助学金等是否超过财政部门规定的指标额度。5.如何加强公务费的管理?公务卡制度有何优点?
费开支项目繁多,涉及面广,且具有节约潜力大、管理弹性较大的特点。按照国家“控制总量、保压结合”的要求,公共组织各单位应从严格控制公务费用规模入手,采取按比例压缩支出等措施,实行量化指标控制和预警管理。公务卡制度的优点一是有利于规范财政财务管理;二是有利于堵塞单位财务管理漏洞;三是有利于办理公务支付结算。
6.非营利组织的事业支出与经营支出的管理要点有哪些?
事业支出:一是要量人为出,统筹安排各项事业支出;二是要正确界定事业支出范围,如实反映事业发展规模和支出水平;三是要加强经济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四是要按照专款专用的原则,加强专项资金支出管理。
经营支出:一要正确归集实际发生的费用;二要实行经营支出与经营收入相配比的原则;三要实行成本核算,提高经济效益。
二、材料解析
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2011年公务车辆购置及运行费等支出原则上零增长,切实降低行政成本一系列的动作表明,中央已将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工作作为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目前我国公车制度中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的突出问题:意识公务用车费用高,财政负担沉重;二是公车私用现象严重;三是公车使用效率低下,浪费惊人;四是超编制标准配备使用轿车问题屡禁不止。目前我国公车改革主要有三种模式:货币化改革模式、半货币化改革模式及加强管理型模式。
公务用车费用支出是公务费用支出的重点管理之一,为了进一步规范公务用车费用管理,推行公务卡制度是一项有力的措施,一是有利于规范财政财务管理;二是有利于堵塞单位财务管理漏洞;三是有利于办理公务支付结算。
第六章 资产管理
一、课后习题
1. 什么是资产?不同类别的公共组织资产有何特点? 资产是指公共组织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公共组织资产,是指公共组织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等经济资源。政府组织资产来源于国家,从国家取得资产具有无偿性和非经营性,是国有资产;事业单位的资产,是以国有资产初始投入,并由国家财政资金不断补偿积累形成,因此属于国家所有;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资产,属于公益资产。
2.固定资产的管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如何进行管理?
(一)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首先,健全帐、卡设置,实行固定资产三级管理; 其次,明确职责,建立严格的资产管理责任制;再次,健全固定资产使用制度;最后,建立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制度
(二)固定资产配置的管理:资产配置是指公共组织根据单位履行职能的需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规定的程序,通过购置或者调剂等方式为单位配备资产的行为。要做好固定资产的配置管理要坚持资产配置原则;建立固定资产预算制度;遵守报批程序;执行政府采购制度;购置资产验收登记、账务处理。
(三)固定资产处置的管理:固定资产处置,是指公共组织对其占有和使用的固定资产进行产权转让及注销产权的行为。固定资产的处置是资产管理的重要环节,加强资产处置的管理,是保证国有资产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资产处置,对其进行重新的组合和配置,可以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有效保证公共组织职能的正常履行。
3.如何加强公共组织现金的收支管理?
公共组织现金,一般是指库存现金,主要用于单位的日常零星开支。现金管理,就是按照国家的方针、政策和现金管理的规定,对现金收入、支出和库存进行管理和监督,以控制现金的流向和流量,实现货币流通计划化。(一)遵守现金使用范围的有关规定;(二)核定库存现金限额;(三)不准坐支现金
(四)做好现金的日常管理;(五)建立健全现金内部控制制度
4.国家为什么要对公共组织固定资产的报废和转让的审批权进行规范?
报废,是指由于单位国有资产已达到使用年限而出现老化、损坏、市场型号淘汰等,经科学鉴定或按有关规定,已不能继续使用,必须进行产权注销的一种资产处置形式。
对公共组织固定资产的报废和转让采取审批权制度,是为了防止公共组织资产的流失。
5.公共组织如何建立资产共享、共用制度?
建立资产共享、共用制度是为了提高资产利用率,减少固定资产重复购置,节约资源。
建立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整合、共享、共用机制。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优化本部门事业资产配置,促进本部门事业资产共享共用;事业单位则负责本单位存量资产的有效利用,积极参与大型仪器、设备等资产的共享、共用和公共研究平台建设工作。
6.非政府组织在开展业务工作中如何才能发挥无形资产的效能?
其主要途径是:一是充分利用专利权、商标权等,积极发展横向联合;二是充分利用商誉等,在筹措资金、获取项目、取得收入等方面取得更多的实惠;三是充分利用非专利技术等,不断降低成本,提高非营利组织发展公共事业的经济实力。
7.公共组织的国有资产管理有哪些基础工作? 国有资产产权登记、产权纠纷处理、资产评估、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国有资产绩效管理考核。
二、材料解析
资产是公共组织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政府组织资产来源于国家,从国家取得资产具有无偿性和非经营性,是国有资产;事业单位的资产,是以国有资产初始投入,并由国家财政资金不断补偿积累形成,因此属于国家所有;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资产,属于公益资产。公共组织的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材料反映的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这一敏感问题,材料重点强调了资产管理的要求。公共组织的资产大多数属于国有资产,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是公共组织自身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应做好国有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包括产权登记、产权纠纷的处理、资产评估、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和资产管理绩效考核等工作。
第七章 负债管理
一、课后习题
1、比较公共组织负债与一般负债的概念与特征?
负债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泛指某一特定主体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该主体的现时义务。负债有如下特征:第一,负债是特定主体现在已经或可能存在的,由过去经济活动所产生,并由该主体承诺偿付的一种债务。第二,负债清偿代表着该主体未来经济利益的牺牲。第三,负债必须能确切地以货币计量,或能合理地估计。第四,负债有明确的债权人和偿还期。
公共组织负债是指单位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者劳务偿还的债务。有如下特征:第一,公共组织负债主体及形式具有多样性。第二,公共组织负债主要不由纯粹经济活动产生,而是来源于其自身的职能所致。第三,公共组织负债的强制性责任,除了来自法律、合同文件等要求之外,还来自于行政要求,具有较强的政策性。第四,政府组织的负债相对于非营利组织来说比较简单,政府组织就其行政职能而言,资金来源是财政拨款,运作经费有保障,一般不应该发生大量的债务。
2、应缴款项包括几种类型?怎样管理?
应缴款项包括:规费、罚没款项、公共产品使用费、政府性基金收费、附加费收入、应上缴财政的无主财物变价收入或无主认领的款项;执法部门和单位追回应上缴国库的各种款项、应缴税金。
管理要求:第一,依法收取;第二,及时、足额缴库;第三,要区分应缴款项与收入和暂存款的界限;第四,应缴款项的收取应当使用合法票据;第五,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3、应付款项包括几种类型?怎样管理?
应付款项,是指单位在业务活动中应当支付而尚未支付的各种款项。包括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和其他应付款。
管理要求: 一是加强日常管理及账务核对;二是建立健全一套可行有效的往来款项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往来款项的日常管理;三是强化财务人员责任意识,把好会计核算关。
4、对预收账款如何进行管理?
应划清预收账款与应收账款的界限:预收账款是单位的一项负债,而应收账款是单位的一项资产;不能挪用或坐支预收账款;应按合同约定,按时向对方单位或个人提供质量合格的商品或劳务,并尽快结清预收账款,解除债务。结余数应退还对方单位或个人。
5、暂存款项有哪几类?其管理要求是什么?
有临时暂存资金、委托代管经费、不明性质的资金。公共组织对暂存款项的管理,应划清暂存款与其他资金的界限,不得挪用。暂存款项按实际发生额记账并及时清理结账,原则上年终应全部结清。因特殊原因发生呆帐无法结算时,应说明原因后上报主管单位和财政部门研究处理。应划清暂存款与其他资金的界限,不得挪用。
6、怎样管理向金融机构的贷款? 第一,政府组织、事业单位借款必须经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批准。第二,要控制贷款规模。第三,将借款划分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遵循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把长期借款利息分摊到各期,加强管理,减少财务风险。
第四,统筹规划,合理使用。借款使用过程中要统筹规划,分别轻重缓急,效益高低,择优安排,加快资金周转速度,提高款项的使用效率。第五,必须遵守信用。第六,建立公共组织债务管理制度。
7、衡量公共组织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主要有哪些?
衡量长期偿债能力的主要指标:资产负债率和净资产负债率。
衡量短期偿债能力的主要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
二、材料解析
负债是公共组织财务活动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加强负债管理,对于维护公共组织财务及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促进事业计划和行政工作任务的完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公共组织负债是指单位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者劳务偿还的债务。地方政府原则上不存在负债,其本质是权力和责任的不对称。因为按照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政府组织不具备向银行贷款资格,地方政府无权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也不能为国内债务提供担保。但现实中各级地方政府由于铁路、机场、大型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水、电、气、保障性住房、轨道交通、道路桥梁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以及农村公路、桥梁、生态环保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以及为企业向银行贷款融资地方政府出面担保或提供变相担保等,事实上不仅都存在不同程度负债,有的甚至超财力举债。材料反映的就是这个问题。地方政府负债的主要形式是借入款项、提供担保和反担保形成的或有负债、拖欠款等。地方政府要按照负债管理的要求加强自身负债管理。管理要求如下:第一,保持适度的负债规模;第二,分门别类,加强债务管理;第三,划清界限,及时清理;第四,制定偿还计划,积极化解债务;第五,严肃担保行为,杜绝违法担保;第六,建立和完善偿债准备金制度;第七,建立债务管理动态实时报告制度,增加“新增债务率”预警指标。彻底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关键在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调动地方发展经济、做大做强税源的积极性。
第八章 投资管理
一、课后习题
1、为什么说资金时间价值是现代财务管理的重要价值观念?它对公共组织投资有哪些作用?
资金时间价值是现代财务管理的重要价值观念和基础,是客观存在的经济范畴。是指一定量资金在不同时间点上价值量的差额,是资金在周转使用中由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形成的价值增值。货币时间价值应用贯穿于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方方面面:在筹资管理中,货币价值让我们意识到资金的获取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这个代价就是资金成本。时间资金成本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是筹资决策需要考虑的一个首要问题;在项目投资决策中,项目投资的长期性决定了必须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净现值法、内涵报酬率法等都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投资决策方法;在证券投资管理中,收益现值法是证券估价的主要方法,同样要求考虑货币时间价值。
2、政府组织投资管理与非营利组织投资管理有何不同?
对政府组织投资要求对投资项目进行财务分析和国民经济评价及社会评价,以估计项目的获利能力,以及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贡献。当项目的财务分析结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评价结论冲突时,应以后者作为决策的主要依据。
非营利组织的对外投资管理更倾向于从组织内部考虑投资问题。非营利组织的对外投资必须以保证完成事业任务为前提,必须在财力可能的情况下进行,事业单位不得使用财政拨款及其结余进行对外投资。非营利组织对外的长期投资风险较大,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必须综合考虑投资项目和本单位具体的财务状况,衡量收益与风险,遵循科学的决策程序。
3、公共组织投资一般分为哪几类? 第一,从投资主体的角度,将公共组织投资分为政府组织投资和非营利组织投资;第二,从投资对象的角度,公共组织投资可分为实物投资和证券投资;第三,从投资的流动性角度,公共组织投资可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
4、什么叫静态分析法?其主要分析指标有哪些? 静态分析法,是一种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因素对项目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影响,只考虑正常生产年份项目的净现金流量一般情况或平均值(代表平均获利能力)的财务分析方法,又称简单法。其分析指标又称非贴现现金流量指标。
5、什么叫动态分析法?其主要分析指标有哪些?为什么要以动态分析法为主? 动态分析法,是一种考虑到资金时间价值因素对项目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影响,以及整个项目寿命期内现金流量变化情况及其经济效益的财务分析方法,又称现值法。其分析指标又称贴现现金流量指标。因为动态分析的净现值指标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能够真实地反映各种投资方案的净收益,所以被广泛地使用。
6、投资项目国民经济评价主要使用哪些指标
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经济外汇净现值、经济换汇成本、经济节汇成本。
7、投资项目社会评价的方法主要是什么?
定量分析法与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是通过对相关指标的设置和计算,来评价项目的社会效益。
二、材料解析
政府投资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手段,在社会投资和资源配置中起宏观导向作用。政府投资可以弥补市场失灵,协调全社会的重大投资比例关系,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和结构优化。政府投资项目多数是基础性项目和公益性项目,材料中反应的主要是政府投资社会效益。投资项目的社会评价是对由于项目的建设与实施,而产生社会经济、自然资源利用、自然与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社会效益与负面影响的分析。投资项目社会评价的内容与重点应根据项目特点与其所属部门的不同而异。材料充分体现了投资项目社会评价的主要内容和投资项目社会评价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第九章 净资产管理
一、课后习题
1、什么是公共组织净资产?它有什么特点?
答:公共组织的净资产,是指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即净资产 = 资产―负债。特点:1.净资产体现了资产所有者以及资产占有、使用者依法享有的权益; 2.净资产是单位无偿占有的经济资源;3.政府组织和事业单位净资产来源不完全一致。
2、事业单位事业基金的来源是什么?怎样对其进行管理?
答:事业基金中的一般基金,主要由事业单位的结余分配转入。事业基金中的投资基金,主要来源是事业单位的对外投资所占用的资金。1.要统筹安排一般基金;2.确保投资基金的保值增值
3、专用基金的特点是什么?对专用基金管理依据的原则有哪些?
答: 第一,专用基金具有专门的来源和用途。第二,专用基金要独立核算。第三,专用基金的使用,属于一次消耗,没有循环周转,不能通过专用基金支出直接取得补偿。原则: 1.先提后用2.专款专用3.专设账户4.计划安排。
4、怎样进行修购基金提取及管理?怎样进行职工福利基金提取及管理?
答:修购基金提取额 =(事业收入×提取比例)+(经营收入×提取比例)或提
1-残值率取修购基金 = 固定资产原值
预计使用年限实行计划管理;实行项目管理;按比例、定期提取。按结余提取职工福利基金的提取数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职工福利基金提取额 = 可计提职工福利基金的结余额×提取比例
按职工工资总额提取职工福利基金的提取数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职工福利基金提取额 = 单位职工工资总额×提取比例
职工福利基金要按规定开支;职工福利基金要实行计划管理。
5、什么是结余?不同类别的公共组织结余有何区别?
答: 结余,是指公共组织年度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包括需要结转下一年度继续使用的资金。结余 = Σ收入-Σ支出
不同类别的公共组织结余的在分类、管理、分配等各方面都不相同。政府组织的结余是指在预算年度内,按照财政部门批复的本单位预算,当年尚未列支出的财政拨款资金。政府组织的结余按支出性质划分为基本支出结余和项目支出结余。按形成时间划分为当年结余和累计结余。基本支出结余包括单位人员经费结余和公用经费结余。项目支出专项结余资金是指项目当年已执行但尚未完成而形成的结余,或项目因故当年未执行,需要推迟到下年执行形成的结余资金。政府组织的结余不提取专用基金,也不进行其他分配。
事业单位的结余是指事业单位年度财务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包括需要结转下一年度继续使用的资金。事业单位的结余按资金用途不同分为:财政拨款结余和非财政拨款结余。财政拨款结余按资金用途不同又分为经常性收支结余和专项资金收支结余。非财政拨款结余按资金获得渠道不同又分为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非财政拨款结余中除按照规定需要结转下一年度继续使用的资金外,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剩余部分作为事业基金用于弥补以后年度单位收支差额。
民间非营利组织结余分配,分为受限制营运资金结余分配和未限用营运资金结余分配。民间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为社会公益服务的组织。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因为出资而拥有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所有权,收支结余不得向出资者分配。
6、对公共组织的结余怎样进行管理?事业单位可供的分配结余该如何转入事业基金?
答:第一,认真清查年度收支活动;第二,按国家规定正确计算结余;第三,对结余进行合理分配。
首先,按当年的经营结余所确定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并缴纳所得税,其次,然后按当年事业结余和税后经营结余提取职工福利基金,最后,把分配的结余额全部转入事业基金。
6、计算题:
某医院2001年财政补助收入400万元(其中专项资金拨款 150万元),上级补助收人 60万元,事业收入为1040万元,经营收入600万元,附属单位上缴收入60万元,其他收入50万元;事业支出1550万元(其中专项资金支出100万元),经营支出440万元,自筹基本建设支出50万元,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15万元。假定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规定,非政府组织上缴所得税为30%,职工福利基金的提取比例为40%。试根据以上资料,计算该医院的事业结余、专项拨款结余、经营结余、年度收支结余、可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及本年度增加的事业基金。
事业结余 = 各项收入- 各项支出=(250+60+1040+60+50)-(1450十50+15)= 1460-1515=-55(万元)年度收支结余 =(400+60+1040+600+60+50)—(1550+440十50+15)= 2210
—2055=155(万元)
专项拨款结余 = 专项资金收入- 专项资金支出=150 -100 = 50(万元)经营结余 = 经营收入- 经营支出 =600 -440= 160(万元)年度收支结余 =-55+50+160= 155(万元)
经营所得税 = 160×30% = 48(万元)
税后经营结余 = 160-48 = 112(万元)第二步,计算可供分配结余
可供分配结余= 年度收支结余-专项拨款结余-经营所得税=事业结余+税后经营结余=155 – 50-48= 57(万元)
提取职工福利基金数额= 57×40%=22.8(万元)
第三步:将结余剩余部分结转事业基金
转入事业基金数额 = 可供分配的结余-职工福利基金 = 57-22.8= 34.2(万元)
本年度转入该校事业基金合计: 合计 = 专项拨款结余+结余分配转入的事业基金 = 50+34.2 = 84.2(万元)
二、阅读材料解析
专用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按照规定提取或者设置的具有专门用途的资金。专用基金是事业单位拥有的限定用途的净资产,主要包括修购基金、职工福利基金和其他基金。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专用基金管理办法》中,我们可以知道各项基金的提取比例和管理办法,必须依据国家的统一规定,依法依规执行;没有统一规定的,由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确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专用基金的合理、合规使用。
在对其他基金进行管理时,既要遵循专用基金管理的基本原则,又要依据其他基金的不同种类及其特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
第十章 财务清算
一、课后习题
1.什么是财务清算?为什么要进行财务清算?
答:公共组织财务清算,是指公共组织由于发生划转、撤销、合并、分立等原因,需要终止其业务活动时,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对一定时点上的单位的财产、债权和债务及有关遗留问题进行全面清理和处理的行为。
当公共组织发生划转、撤销、合并、分立时,应在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的监督指导下,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对其财产、债权、债务等进行全面清理,编制财产目录和债权、债务清单,提出财产作价依据和债权、债务处理办法,做好资产的移交、接收、划转和管理工作,并妥善处理各项遗留问题。2.财务清算的程序具体包括哪些步骤?
答:财务清算的程序包括:提出资产清查立项申请;成立清算机构;制定财务清算工作方案;实施清算;申报核实;验收及总结;财务清算结果的处理。3.财务清算的清查、清理工作包括什么内容?
答:财务清算的清查、清理工作包括:基本情况清理、资产清查、经费和收支状况清理等工作。
4.什么是财务清算中的核实申报?它包括什么内容?
答:财务清算中的核实申报,是指单位在对资产及负债进行清查登记和对收入、支出情况进行详细核对的基础上,对清查出的各项资产盘盈、财产损失和资金转账进行逐笔审核、清理核实,并依据有关规定和审批程序,确认单位占用的各项资产价值总额和净资产、收入支出的真实情况。
核实申报的内容包括:单位清查后的资产负债、收入支出状况,以及清理出的各项资产盘盈、财产损失和资金挂帐情况。
5、公共组织财务清算后的资产该如何处置? 答:
(一)因隶属关系改变,成建制划转的单位,全部资产应当无偿移交给所属的部门或上级主管单位,并相应调整、划转当年可用的各项经费指标。
(二)整体或者部分改建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及产权转让等的单位,其资产按照规定评估作价,扣除负债后,转作国家资本金,作为国家对转换后的企业的投资
(三)撤销的单位,其全部资产交由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准处理。
(四)合并的单位,其全部资产移交新组建的单位或接收单位,合并后多余的资产由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准,进行处理。
(五)部分合并的单位,合并处、室的固定资产原则上无偿划转新单位,房产等固定资产无法划转的,由新单位和原所在单位协商处理,并相应划转经费指标。
(六)分立的单位,资产按照有关规定移交分立后的单位,并相应划转经费指标。
(七)划出资产的单位,对划转的资产、负债进行初审,提出审核意见,并附上资产清查的有关资料,向同级财政部门提出申请。
(八)资产划出、划入单位,凭国有资产划转通知书办理国有资产交接手续。
二、阅读材料解析
事业单位财务清算是事业单位发生划转撤并时,对一定时点上的事业单位的财产、债权和债务进行清理和核算,为财务管理体制和行政隶属关系的变化奠定财务基础。
事业单位改制必然会牵涉到原单位的财务清算,事业单位财务清算期间,应当在财务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下成立财务清算机构。财务清算机构应当制定清算方案,对单位的财产、债权、债务等进行全面清理,编制财产目录和债权债务清单,提出财产作价依据和债权债务处理意见,做好国有资产的移交、接收和划转的准备工作。
财务清算事关企业的顺利转制,必须做到依法依规科学有效的处理。对在财务清算工作中要建立健全相应财务、资产管理制度,完善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责任,形成单位内部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单位财务资产管理工作。
第十一章 财务报告
一、课后习题
1.什么是公共组织财务报告?为什么要编制财务报告?
答:公共组织财务报告是反映公共组织一定时期财务状况、预算执行结果和事业成果。
公共组织财务状况,除了通过日常的会计核算或业务核算外,还必须通过财务报告的形式加以反映,并据此对公共组织的财务情况进行正确评价和分析,满足财务信息使用者和本单位管理和决策的需要。
2.财务报告体系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财务报表、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
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主体和核心,是财务报告的主要表现形式。财务报表附注是在保持报表正文简练的基础上披露与报表数据相关的信息,即对报告编制或合并的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及主要项目等所作的说明。报表附注主要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对财务报表各项目的补充说明;二是对那些财务报表中无法描述的其他财务信息的补充说明。财务情况说明书也是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情况说明书是对单位一定期间内收支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的书面文字报告。
3.编制公共组织财务报表的要求有哪些?答:格式统一、数字准确、内容完整、及时编报
4、公共组织的财务信息使用者有哪些?有何需求?
答:政府财务报告使用者主要有:立法机关;审计机关和其他监督机关;纳税人、投资者和其他资财提供者;公众。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使用者有:捐赠人、会员、服务对象、债权人、项目合作者、监管部门、单位管理层、社会公众等。必须保持对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及时性。公共组织应借助财务报告,通过各种渠道不间断地提供真实性的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以求达到提高组织的信誉,树立组织形象,以及吸收投资和增进相互了解、信任的目的。
5、公共组织的资产负债表反映出哪些财务信息?
答:资产负债表可以为报表使用者提供以下信息:单位所掌握的经济资源及这些资源的分布和结构;单位的负债状况;单位净资产情况。分析资产负债表,可以进一步获得关于单位财务实力、短期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等有关信息,并可据此预测单位资产负债及财务状况的发展趋势。
6、业务活动表和现金流量表对民间非营利组织有何作用?
答:业务活动表是民间非营利组织基本报表之一,通过业务活动表可以判断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业务活动成果,评价其业绩,预测未来公益事业发展趋势。
现金流量表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金流量表是反映民间非营利组织工作业绩的主要报表。
2、现金流量表有助于评价组织的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
3、现金流量表有助于分析收入抵减费用的余额与现金收付差异的原因。
4、现金流量表有助于预测未来获取现金的能力。
二、阅读材料解析
公共组织财务报告是反映公共组织一定时期财务状况、预算执行结果和事业成果。它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业务活动表等。公共组织财务状况,除了通过日常的会计核算或业务核算外,还必须通过财务报告的形式加以反映,并据此对公共组织的财务情况进行正确评价和分析,满足财务信息使用者和本单位管理和决策的需要。
必须保持对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及时性。公共组织应借助财务报告,通过各种渠道不间断地提供真实性的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以求达到提高组织的信誉,树立组织形象,以及吸收投资和增进相互了解、信任的目的。
一、《中国红十字基金会2009年度工作报告》主要阐述财务报告的作用、内容、编制要求、编制方法等。
二、我国在为推出政府年度财务报告做准备,主要是为了规范财务信息披露,有助于提高公共组织的透明度和公众信任度,从而促进组织的良性发展。
第十二章 财务分析
一、课后习题
1.什么是财务分析?简述财务分析类型。答:公共组织的财务分析,主要是指依据会计核算资料和其他有关信息资料,如会计报表、统计数据等,运用专门的方法,对其财务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方法。
分类:
(一)按照财务分析的内容划分1.全面分析2.专题分析3.典型分析
(二)按照财务分析的过程划分1.事前分析2.事中分析3.事后分析
(三)按照财务分析的阶段性划分
1、定期分析
2、定期分析 2.简述财务分析的程序。
答:财务分析的程序包括:确定分析对象、收集分析资料、开展分析研究、做出决策、提供建议。
3.政府组织和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主要指标有哪些?各有何含义?
答:预算收入和支出完成率、支出增长率、人均开支、专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人员经费占总支出比重、人车比例、经费自给率、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率。
4.什么是财务绩效分析?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绩效分析包括哪几方面? 答:财务绩效评价是以价值形式对组织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进行综合性的考察和剖析,并将活动成果和预先设定的标准或存在的状况进行比较,来判断其现状的优劣,并有效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的过程。
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绩效评价指标包括五个方面:非营利性;筹资能力;运营能力、发展能力和财务风险。
(1)非营利性指标(2)筹资能力指标(3)运营能力指标(4)发展能力指标(5)财务风险指标
5.财务分析方法常用的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答:财务分析的方法有:比较分析法:通过对比,确定成绩,发现差异,揭露问题,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比较分析法是财务分析工作中最基本、经常使用的技术方法。比率分析法:计算简便,计算结果容易判断。因素分析法:运用这一方法,可以分析某项指标的完成受哪些因素影响,预测各因素对该指标的影响程度。趋势分析法(比较指标必须是同质的)。
6.财务分析报告的种类有哪些?如何编写财务分析报告?
答:财务分析报告的种类主要有综合分析报告和专题分析报告。
财务分析报告的结构一般分为:标题、开头、正文、结尾四个部分。编写要求如下:
标题:一般直接指出进行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
开头:一般是概括地介绍财务活动的基本情况,提出问题和介绍分析的目的。
正文:主要根据财务分析的目的和分析报告的种类来安排正文内容。结尾:要针对正文所说明的情况,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和措施。意见应实事求是,措施要切实可行。
编写财务分析报告的总体写作要求是:内容完整,格式统一,数字准确,条理清楚,文字简练,重点突出,说理透彻,评价正确,建议合理,措施可行。
7.我国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现状如何?
答:国际社会逐步重视起了绩效评价,在公共财政支出领域,我国财政部门也进行了相应的实践和探索,但还没有有效地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体系,不能有效评价财政支出。
二、阅读材料解析
公共组织的财务分析,主要是指依据会计核算资料和其他有关信息资料,如会计报表、统计数据等,运用专门的方法,对其财务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方法。“云南省2010年高等教育发展专项绩效评价”从是按确定分析对象、收集分析资料、开展分析研究、做出决策、提供建议等财务分析程序编写而成,能比较全面准确的反应组织的财务状况。
我国公共部门也进行了相应的实践和探索,但还没有有效地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体系,不能有效评价财政支出。
第十三章 财务监督
一、课后习题
1、什么是财务监督?财务监督的作用是什么?
答:财务监督是指根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财务制度的规定,对公共组织的财务活动及相关的经济活动进行监察和督促,包括对它的全部收支活动或某一特定方面的监督。
(一)制约性作用:揭示差错和弊端、维护财务制度及财经法纪的严肃性
(二)促进性作用: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改善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工作、促进预算管理,保证公共组织收支预算的实现、促进增收节支,提高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促进公共组织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及财经纪律,增强法制观念。
2、财务监督的依据有哪些?财务监督的类型有哪些?
答:财务监督的依据:(1)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财务制度及财经纪律。(2)经国家批准的各项费用开支标准、人员编制和定额指标。(3)经有关部门批准的行政事业发展计划、业务工作的管理规定及办法。(4)公共组织的预算、决算资料和会计核算资料。(5)其他有关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数据和资料。
(一)按监督主体分类:内部监督、外部监督;
(二)按监督对象分类:财政财务监督、财经法纪监督、经济效益监督;
(三)按监督的内容范围分类:全面监督、专项监督;
(四)按监督实施时间分类: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
(五)按监督实施的时限分类:经常性监督、定期性监督、不定期监督。
3、公共组织财务监督应建立健全哪些制度?答:内部控制制度、经济责任制度、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等监督制度。
4、财务监督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主要包括对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结余管理、专用基金管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等的监督。
5、什么是财务检查,检查的程序如何安排?
答:账务检查,又称作会计检查,它是对公共组织的会计凭证、账簿和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进行检查的一种方法。
(一)准备阶段:拟定财务检查计划、熟悉有关财务制度和收集有关财务资料,做好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二)实施检查阶段:进行检查,做好检查记录、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
(三)终结阶段:写出检查报告,做出检查总结;妥善处理存在的问题。
6、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监督有何重要意义?监督主体有哪些?监督的内容有哪些?
答:建立健全民间非营利组织有效的财务监督机制,以利于其社会使命发挥和保障组织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监督由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两个部分组成,外部监督包括:政府、第三方评估审计监督、捐赠方监督、金融机构监督、社会公众和媒体监督;内部监督是组织内部的专门监督机构-监事会监督。
收入管理、支出管理、结余管理、财务信息披露等是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监督的主要内容。
二、阅读材料解析
财务监督是指根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财务制度的规定,对公共组织的财务活动及相关的经济活动进行监察和督促,包括对它的全部收支活动或某一特定方面的监督。《云南省财政厅关于组织开展2011年度全省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专项检查的通知》从检查的目的、内容、对象、时间等方面做了详细的安排部署,这样能保证财务监督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强化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对于规范公共组织的财务活动,严格财务制度及财经纪律,保证公共组织收支预算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财务监督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财政监督的基础。
第二篇:公共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
1、组织的含义:具有一致性目标的人们依照一定的原则所构建起来的相互协作并具有一定边界的社会群体。
2、组织的构成要素和特点:(1)组织是具有特定目标,承担特定功能的群体。(2)组织是按照一定的原则构建的(3)组织的本质是一个相互协作的关系体系(4)组织是有边界的。
3、公共组织的构成要素:(1)物质要素:人员、经费、物质设备(2)精神要素:目标、机构设置、权责体系、组织文化、运行秩序、制度规范
4、公共组织的特点(基本属性):(1)法制权威性(2)层次性(3)公益性
5、公共组织行为的基本属性;个体性、整体性、公益性、公共性。
第二章 知觉、归因与公共组织管理
1、知觉的特性: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
2、社会知觉的特点(1)社会知觉是一个寻找意义的过程(2)社会知觉遵循图形—背景原则(3)社会知觉需运用图式。
3、社会知觉偏差及其管理启示:(1)首因效应 管理启示:公共组织的管理者应该在第一印象的基础上长期、反复地考察一个人,这样才能获得较为准确的认识。(2)近因效应 管理启示:公共组织的管理者,在进行宣传教育时,要让自己的观点在最后得到重复和强调,使员工加深印象,形成符合管理者需要的思想观念和情感,以使员工在日后的工作中形成正确的社会知觉。(3)刻板效应 管理启示:管理者应抛弃陈旧的、古板的观念,以公正合理的视角去管理人。应该与不同的群体成员进行长期、深入、一对一的交往。这样才能真正改变对某类人的消极刻板印象,以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管理绩效。(4)晕轮效应 管理启示:作为公共组织的管理者,在管理时必须防止晕轮效应的出现。不能由一点便论及全部。认识员工,切记狂热;要注重内涵品质,不要注重外表;要持发展的观点,不要僵化、静止;要进行细致的分析,去捕捉现象背后的本质。(5)期望效应 管理启示:管理者如果对员工给予积极的期望,确认员工有较大的潜力和成功的可能,给予员工以鼓励和帮助,那么员工就有可能因管理者的所作所为而提高工作积极性,工作更加努力,工作绩效就会很快得到提高。
4、凯利的归因模式(1)三维理论即一个人的行为的原因可能归结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行为者(内部归因);二是行为者知觉的对象(外部归因);三是行为者与知觉对象的相互关系及情境(外部归因)。(2)决定归因的行为信息:1)特异性信息2)一贯性信息3)一致性信息
6、维纳的成就归因对成败的归因通常包含三个维度即内—外维度、稳定—不稳定维度、控制点维度
7、归因偏差的种类:基本归因错误、行动者与观察者偏差、自我服务归因偏差、过高估计偶发事件的代表性
8、如何克服归因偏差?(1)引导组织成员学习科学知识,尊重自然规律,进行科学归因,避免走向宿命论。(2)引导组织成员多进行个人倾向归因,克服总是归因于外界因素的偏差,以提高他们的成就动机对工作绩效的影响作用。(3)引导组织成员多从内在不确定因素(努力)归因,少从内在稳定因素(能力)归因,克服总是认为自己能力低的归因偏差,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第三章 个体心理特征与公共组织的管理
1、能力的个别差异在公共组织管理中的意义:研究个体能力问题,有助于公共组织管理者发现人才,选用人才,达到能力和工作的最佳匹配,提高公共组织的 1
活动绩效。为此,公共组织管理者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合理招聘人才,量才录用(2)根据能力特点,进行合理分工(3)适应公共组织需要,提高员工的能力。
2、气质类型差异在公共组织管理中的意义:(1)正确认识气质没有好换之分(2)应根据不同的气质类型安排不同的工作(3)应根据人的气质特征来合理调整领导班子结构,增强团体的战斗力(4)应根据人的气质特征采取不同的方式展开工作。
第四章 群体行为与公共
组织管理
1、正式群体的含义:有明文规定,有固定编制,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具体的权利和义务的群体
2、非正式群体的含义:不经官方规定由于在生活和工作中心理相容而自然结合在一起的群体。
3、非正式群体的特点:(1)自发性和不稳定性(2)凝聚力较强
4、非正式群体的作用 积极作用:(1)满足群体成员的需要(2)减轻群体成员的压力,保持群体成员的健康。(3)有利于增强正式群体的凝聚力(4)可以协助正式群体克服困难,解决难题。(5)在做促进转化工作上有特殊功效。消极作用:(1)与组织利益或目标冲突(2)与组织规范的冲突(3)与组织活动的冲突(4)与组织领导的冲突
5、如何对非正式群体进行管理;(1)正确认识非正式群体(2)正确分析非正式群体(3)努力加强正式群体的影响力(4)合理引导非正式群体(5)分化瓦解消极的非正式群体
6、群体的作用:(1)对组织的作用①能够完成组织交付的任务②是组织变革和发展的载体(2)对个体的作用:①满足了个体的安全需要②满足了个体的归属需要③满足了个体受尊重的需要④满足了个体的成就需要
7、群体压力的含义:群体大多数成员的意见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它使群体内每个成员自觉不自觉地保持着与大多数人的一致性,这个力量就是群体压力。
8、从众行为的含义:个体在群体的引导或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采取与大家一致的行为。
9、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1)个体因素①获得行为参照②对偏离的恐惧③性别差异④个性特征(2)群体因素①群体的一致性②群体成员的地位和成就③群体接纳个体的程度(3)文化差异
10、群体凝聚力对生产率的影响:凝聚力和生产效率并非正相关关系,仅仅靠全体的凝聚力不一定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只有加上积极诱导,才能有助于生产力的提高。
11、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1)群体内部因素①群体规模②群体的目标设置③奖励方式④领导方式⑤群体成员的相容性⑥群体的领导者与成员的关系⑦群体成员间思想与情感的沟通程度(2)群体外部因素①群体面临的压力和威胁②群体的地位
12、高群体士气应具有的特征:(1)群体内部凝聚力高,群体的团结并非源自外在的压力(2)群体内的成员无无分裂为相对敌对的小群体的倾向(3)群体有适应外部变化和处理内部矛盾的能力(4)群体成员对整个群体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5)群体成员都明确地掌握群体目标(6)群体成员对群体目标和领导者持肯定与支持的态度(7)群体成员承认群体存在的价值,并具有维护群体
继续存在的意向。
13、群体士气与效率的关系及其对管理的启示 关系:高昂的群体士气并不一定导致高的工作效率,但低落的群体士气终将使工作效率滑坡,群体士气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必要条件。启示:公共组织的管理者应该了解群体的士气状况,并潜心研究如何提高群体士气,从而获得较高的工作效率。
14、社会助长作用的含义:个人与他人在一起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激发了个人的工作动机,促使工作效率提高的现象。
15、社会抑制作用的含义:由于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时所带来的工作效率和绩效的下降。
16、社会堕化作用的含义:在与他人一起活动时,反而分散了精力,工作效率降低的现象。
17、团队的含义:由具有相互补充的技能的人们组成的群体,团队的成员彼此承诺为他们共同负有责任的绩效目标而努力。
18、团队区别于群体的特点(1)协同作用(2)相互承担责任(3)共同的业绩目标(4)技能的互补
18、创建高效团队的途径:(1)澄清团队的使命和目标(2)设定适当的绩效标准和奖酬体系.(3)选择合适的团队成员并对其进行培训
第五章 人际关系与公共组织管理
1、人际沟通的类型:(1)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2)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3)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2、五种基本的正式沟通网络 :(1)链式沟通网络 优点:信息传播的速度快,正确性较高;领导者的地位和作用较明显,权威性较强。缺点:群体不易适应变化的环境,适合解决简单问题。(2)环式沟通网络 优点:成员地位平等,具有较高的满意度,群体士气高昂。缺点:沟通的速度慢,效率低。(3)全渠道式沟通网络 优点:具有很强的民主气氛与合作精神,成员的士气很高,人际关系融洽,创造性容易发挥,适合解决复杂问题。(4)轮式沟通网络 优点:网络集中化程度高,领导的核心作用明显;信息传播速度快,准确性高,群体的工作效率高,适合解决常规性的简单问题。缺点:下属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群体士气低,凝聚力差。(5)Y式沟通网络 优点:解决简单的问题效率高,速度快 缺点:员工的满意度不高,士气低落。
3、影响有效人际沟通的障碍:(1)来自信息发送者的障碍(2)来自接受者的障碍(3)信息传递过程中的障碍(4)沟通双方的背景差异导致的障碍(5)沟通中的物理障碍
4、有效人际沟通的技巧:(1)信息的有效组织和发送①注意语言的表达②适当运用动作表情③尽量采用双向沟通方式④有效运用移情手段(2)信息的有效领会和反馈 注重倾听,有效地聆听,适当的反馈(3)沟通情境的改善①选择合适的沟通场合②安排合适的沟通时间③公共组织中应尽量减少管理层次④创造良好的沟通氛围
第六章 冲突与公共组织
管理
1、群体冲突与组织绩效的关系(三种情况)
图P155
A点是低失调的的功能失调性冲突 很少冲突,一团和气,此时组织状态对环境变化反应迟钝,极少创新整个组织停滞不前,组织绩效较差。
B点是高失调的功能失调性冲突 冲突激烈,分崩离析,组织受许多干扰,很难协调,一片混乱,组织内不合作,这种高冲突状况是破坏性的,组织绩效较差。C点是功能正常性冲突 有适度的冲突,此时组织内有思想交流,不断创新,组织对环境迅速调整适应,组织有自我批评能力,这是最佳的冲突状况,组织绩效较好。
2、群体冲突管理的基本原则:(1)倡导建设性冲突,避免破坏性冲突,把冲突控制在适当水平的原则(2)实行全面系统的冲突管理,而不是局限于事后的冲突控制和解决问题。(3)不走极端,采取中庸的处理原则(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随机制宜处理冲突的原则
3、激发建设性冲突的理论依据及方法 理论依据:相互作用观 方法:(1)改变冲突观念和组织文化(2)引进异质的群体成员(3)引入竞争机制(4)委任比较民主的领导者(5)组织的重新构建(6)运用检查者的角色
4、五中处理冲突的行为策略:(1)强迫,高度肯定而不合作(2)合作,高度肯定而合作(3)回避,既不肯定也不合作(4)妥协,不肯定但合作(5)折中,中等程度的肯定与合作
第七章公共组织领导
公共组织的管理者的素质结构:德(政治品德素质)、才(能力素质)、学(知识素质)、识(心理素质)、体(身体素质)
第八章 激励与公共组织管理
1、激励理论的类型(1)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①强化理论②挫折理论(2)认识激励理论①内容型激励理论a需要层次论(马斯洛)b双因素理论(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c ERG理论(克莱顿•奥尔德弗)d成就需要理论②过程型激励理论a期望理论(维克多•弗鲁姆)b公平理论(亚当斯)c目标设置理论(洛克)(2)综合型激励理论①波特——劳勒激励模式②罗伯特•豪斯综合激励力量理论③罗宾斯综合激励模式
2、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及其评价 内容: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评价——积极作用:(1)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对政治管理具有重要意义。(2)马斯洛从需要来研究人的行为,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3)需要层次性以及需要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趋势,反映了人的一般心理过程(4)为组织管理指出了调动积极性的方向和内容。局限性:(1)以个人的价值、利益为出发点,强调个人需要,而没有考虑个人对社会的责任(2)主要谈及个人自然本能需要,而没有涉及社会需要问题没有认识到社会意识和环境对人的需要的巨大影响(3)需要层次不够完善(4)把人的需要看成一个由低级到高级递升的过程,带有形而上学和机械论的倾向。
3、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1)内容:①激励因素——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导致满意的工作本身的因素。②保健因素——影响员工积极性的工作环境条件方面的、导致不满意的因素。
(2)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
(3)评价——局限性:①研究方法的可靠性令人质疑②没有使用满意尺度的概念③赫茨伯格认为满意与生产率的提高有必然联系的观点是不正确的④赫茨伯格将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截然分开是不妥的。
(4)贡献及启示①只有激励因素的需要得到满足,人们的积极性才能得到极大的调动 启示:创造条件满足组织成员对激励因素的需要。②满足各种需要所引
起的激励深度和效果是不一样的 启示:调动人的积极性要注意内外结合,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并且更注重内在的精神奖励。③保健因素不具备时,会使员工感到不能满意,从而降低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如果具备,就能够维持员工的已有现状 启示: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以保持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④应用双因素理论要结合实际,工资和奖金发放也可以成为激励因素。
4、奥尔德弗的ERG理论
(1)内容:生存需要、关系需要、成长需要
(2)启示:①管理者应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必须了解员工复杂的心理需要,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激励,避免激励手段的单一化。②管理者应该特别注重对员工较高层次需要的满足以防止“受挫——回归”现象的发生。③高层次需要如果一时不能得到满足,就应该从低层次需要着手,充分激励员工。
5、麦克里兰德成就需要理论
(1)内容: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归属需要
(2)理论贡献:①提出了高成就人的特点②认为高成就需要的人对组织对国家都是具有重要作用的③高成就需要的人可以通过教育来培养④在三种需要和管理的成功之间的关系上,他认为高成就需要与管理成功没有必然联系。
(3)启示:①在人员的选拔和安置上,应根据公共组织人员的需要和动机体系特征合理分配工作和安排职位。②根据公共组织人员的需要和动机体系特征合理建立激励机制。③他认为高成就需要的人对于组织和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5、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1)基本思想:激励力﹦效价*期望值
(2)应用:①管理者不要泛泛抓一般的激励措施,而应当抓住组织成员认为效价最大的激励措施。②设置某一激励目标时应尽可能加大其效价的综合性。③适当加大不同人实际所得效价的差值,加大组织期望行为与非期望行为之间的效价差值。
6、公平理论
(1)基本观点:员工有时更关注的不是他所获得报酬的绝对值,而是与别人比较的相对值,人们往往喜欢不断地与他人进行比较,并对公平与否的程度做出判断,从而对自己工作的积极向产生影响。
(2)应用:①要重视了解员工的公平感②建立赏罚分明的制度③实行量化管理,增加透明度④民主管理⑤战略为主,平衡为辅,加强对员工的教育。⑥加强对员工公平心理的疏导
7、目标设置理论
(1)内容:人的任何行为都是受某种目标驱使的。因此,通过给员工合适地设置目标,可以激励员工。
影响因素:目标难度、目标具体性、目标接受度、员工对目标的承诺、(2)启示:①管理者要善于给员工设定有挑战性的目标。②管理者给员工设定目标一定要有具体指标。③建立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关系。④设立的目标是有期限的。⑤管理者给员工及时的工作业绩考核和反馈。
8、综合性激励理论P25
第九章 公共组织文化与
公共组织变革
1、公共组织文化的含义:公共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本组织所特有的,且为组织多数成员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理信念和行
为规范的总和及其在组织活动中的反映。
2、组织文化结构: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
3、公共组织文化的类型:(1)查尔斯•汉迪的分类①权利导向型②角色导向型③任务导向型④人员导向型(2)杰弗里•桑南菲尔德的分类①学院型②俱乐部型③棒球队型④堡垒型(3)根据组织外在文化环境分类①美国式a注重能力b尊重知识c强调规章制度d崇尚竞争②日本式a民族精神b家族主义c以人为本③欧洲式a传统与现代结合b注重职业道德和员工素质c关心环保④中国式a强烈的政治色彩b注重伦理道德c注重人治d强调公平
4、公共组织变革的含义:公共组织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地对组织系统包括组织结构、职权层次、人员等方面进行革新,以适应客观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
5、公共组织变革的动力:(1)公共组织外部环境的变化①技术的不断进步②价值观的变化③具体制度结构的变化④服务对象和资源的变化;(2)公共组织内部环境的变化①决策失灵②沟通阻塞③机能失效④缺乏创新⑤成员的变化
第三篇:公共财务管理复习资料
公共财务管理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3’*5
填空题1’*20
判断分析题3’*5(判断对错,对的不管,错的要写出对的答案)简答题5’*6
论述题20’*1(联系实际展开论述)
名词解释、判断分析题
1.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对事业单位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考核等财务活动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对象就是事业单位资金运动的全过程。
2.行政单位财务管理:是依据国家规定的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采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对行政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管理的过程,其管理对象就是资金运动的全过程。
3.定员:是国家根据公共部门的性质、特点、规模大小、业务范围和工作任务量所规定的人员配置。
4.定额:是国家根据公共部门开展工作的客观需要,同时考虑其承担的业务量,结合国家
财力的可能,对公共部门财力、物力的配备、使用、消耗、补偿以及成果等方面所规定的指标额度。
5.事业单位预算:是指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财务收支计划,事业
单位预算反映了事业计划和工作任务的规模和方向,是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基本依据。
6.收入:收入是指单位为开展业务和完成工作任务及其他活动依法通过各种形式、各个渠
道获得的非偿还性资金。
7.支出:支出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发生的各项资金耗费和损失,由行政
单位支出和事业单位支出构成。
8.资产:资产是指行政事业单位控制、占有和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
资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9.负债:负债是指单位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清偿的债务。
10.固定资产:是指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
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
11.净资产:是公共部门持有的资产净值,即单位拥有的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也体现为
出资者对单位所拥有的产权。
12.财务报告:是公共部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产成品”。它是按照公共部门财务管理
与财务报告目标的要求,在完成了对财务管理对象的确认、计量和记录等一系列程序后编制而成的书面文件。
13.财务分析:是通过运用各种有关资料,对一定时期内单位财务活动所进行的研究、分析
和评价的一种方法,它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组成部分。
14.财务清算:是指法人机构宣告终止后,为结束债权、债务关系和其他各种法律关系,对
法人机构的财产、债权、债务进行查清并收取债权、清偿债务和分配剩余财产的行为。
15.财务监督:是指根据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财务制度的规定,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
活动所进行的监查和督促,它是保证财务活动有序进行的重要手段,也是财务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
填空题、判断分析题
1.事业单位业务活动经费来源的两个方面:
a)国家财政无偿拨款补助
b)事业单位按国家规定自己组织的收入
2.定员定额的特点:公平性、约束性、规律性、先进性
3.公共部门财务管理的特点:a)政策性强 b)涉及范围广 c)类型不同,管理办法多样
4.单位预算编制的原则:
a)政策性原则(体现国家政策)
b)可靠性原则(依据充分、资料确实、不得假定或估算)
c)合理性原则(全面平衡,妥善安排)
d)完整性原则(包括全部财政收支)
e)规范性原则(统一的预算科目、统一口径、程序计算填列)
5.单位预算的特点:全面性、综合性、规范性
6.预算外资金的特点:
a)征收方式具有分散性
b)使用方向具有专用性
c)存在方式具有依托性
d)具有分离性
e)管理方式具有自主性
7.银行存款账户的分类:a)基本存款账户 b)一般存款账户 c)专用存款账户 d)临时存款
8.财务分析的方法:a)对比分析法 b)比率分析法 c)因素分析法 d)结构分析法
e)量、本、利分析法
9.事业单位专用基金的管理原则:a)先提后用原则 b)专设账户原则 c)专款专用原则
10.固定资产的特点:
a)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
b)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
c)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要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
11.无形资产的特点:
a)无形资产没有独立的实物形态,但往往又必须依托于一定的实体。
b)无形资产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但这种价值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
c)无形资产具有较强的独占性。
12.事业单位营业收入的特点:
a)经营活动是从事经营性活动所取得的收入,不是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
得的收入。
b)经营收入是进行非独核算的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而不是开展独立核算的经营活动
取得收入。
13.财务分析的形式:
a)按财务分析的内容划分:全面分析、专题分析
b)按财务分析的主体划分:内部分析、外部分析
c)按财务活动的过程划分:事前分析、事中分析、事后分析
d)按财务分析的时间划分:定期分析、不定期分析
简答题、论述题
一、财务清算的程序:P412
1)成立财务清算机构
2)清查债务
3)清查财产和债权
在清查债务的同时,清算机构要对被清算单位的全部财产和债权进行清查,步骤:
1.编制清算前正常经营期间的财务报表
2.进行财产盘点,核实各项财产的数量及金额
3.对财产进行估价
4.将清算财产变现
5.清查和收取债权,核销坏账损失
6.编制清查后的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
7.制定清算方案并报经有关主管机关确认
4)清偿债务和分配剩余财产
5)编制清算报告
二、财务分析的要求:P378
1)确定财务分析的范围,充分收集有关财务资料
2)尊重客观事实,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公共部门必须做到:
1.会计核算的记录要真实、数据要准确、程序要规范,各个不同会计核算期间的核算方法要一致;
2.财务报表的内容要齐全,编制方法要统一,各个不同会计核算期间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要相对稳定;
3.会计核算和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有明显变化时,进行财务分析应对有关数据进
行调整,以利于正确评价。
3)根据不同分析目标,选择科学的分析方法
为了正确选择财务分析的方法,分析人员必须做到:
1.开展财务分析以前必须明确分析的目的。
2.熟悉财务分析的方法和适用范围。
4)全面分析评价公共部门的财务状况和业绩成果
分析人员应该做到:
1.在进行绝对指标比较分析的同时进行相对指标比较分析;
2.在进行横向比较分析的同时进行纵向比较分析;
3.在与目标标准进行比较分析的同时与公认标准进行比较分析。
三、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P380
1)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分析
2)收入情况分析
主要是对单位取得收入的来源渠道、收入总量、收入项目结构和创收潜力的分析。
3)支出情况分析
主要是对单位的支出总量、结构比重、运用渠道、开支标准和使用效益的分析。
4)定员定额情况分析
5)资产、负债情况分析
6)经营活动情况分析
7)财务制度建设与执行情况分析
四、财务监督的内容:P420
1)对单位预算的监督:包括对单位预算编制的监督和对预算执行全过程的监督。
2)对收入方面的监督,应把这部分作为财务监督的重点之一。
3)对支出方面的监督
4)对财产物资方面的监督
5)对资金方面的监督
6)对其他方面的监督
五、公共部门资产管理的意义:P251
1)有利于明晰产权关系,实施产权管理
2)有利于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3)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产利用效率
六、公共部门收入管理的要求P215
1)公共部门收入实行“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2)严格执行国家政策,落实有关法令、法规,保证收入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3)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4)利用现有资源积极组织收入,提高经费自给率,挖掘自我发展的潜力
七、如何加强事业支出管理P181
1)按支出预算办理支出,不得随意突破预算
2)建立经济核算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划清事业支出与经营支出的界限,如实反映事业规模和支出水平
4)加强专项资金支出管理,保证专款专用
八、现金日常管理的要求P264
1)不得坐支现金。
2)实行钱账分管,明确责任。
3)现金收支业务必须根据合法的原始凭证办理。
4)按规定程序提取现金。
5)特殊情况需经开户银行批准。
九、行政事业财务管理的内容P8
1)资金运动所体现的经济关系
1.与政府的经济关系
2.与社会有关方面的经济关系
3.单位内部的经济关系
2)行政事业财务管理的内容行政事业财务管理研究的是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等问题。包括:定员定额管理、单位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净资产管理、财务分析、财务监督。
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面临的新问题P7
1)事业单位仅仅依靠国家发展是很不够的,必须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现优胜劣汰,建立自我发展的新机制,实现效益最大化。
2)事业单位必须转变观念,摆脱依赖思想,建立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并形成良性循环。
3)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必须改变过去过分依靠行政手段,忽视经济手段,不重视资金使用效益的做法,建立一整天符合市场经济运作的管理方式。
十一、行政单位支出管理的原则P190
1)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制度,建立健全必要的支出管理制度和手续,要按照批准的预算和经费开支范围办理支出。
2)坚持勤俭,讲求经费使用效果。
3)要分清经费渠道,按规定的经费用途使用,不得相互挤占。
十二、行政单位资金运作与企业资金的区别P
41)资金取得的方式不同
2)资金使用的方式不同
十三、行政单位的拨款原则P220
1)按照预算计划领拨
2)按照工作(事业)进度领拨
3)按照核定的支出用途领拨
4)按照预算管理级次领拨
十四、财务报表的设计原则P334
1)适应性原则
2)全面性原则
3)明晰性原则
4)与国际接轨原则
第四篇:财务管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 总论
1、财务管理概念 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财务管理就是在特定整体目标下,对资金筹集、投放和分配的管理工作—书上)
2、4个财务活动;①筹资(借款 债券 商业信用)②企业内部投资③企业日常经营活动④利润分配(纳税 偿债 提取公积金 提取留存收益 利润分配)
3、7个财务关系;1直接投资 经营者与所有人的关系,2借款 与债权人之间的关系,3与受资人的关系,4与债务人之间的关系,5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关系,6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关系,7企业与税务部门之间的关系
4、财务管理的原则;1资源的合理配置原则,2收支平衡原则,3盈利与风险均衡原则,4成本效益原则,5弹性原则,6利益关系协调原则
5、财务管理的目标;1企业目标对财管的要求:①生存阶段 以收抵支,到期偿债②发展阶段 以多余资金获得投资机会③获利阶段 尽一切可能获取最大利润。2财务管理的最终目的:①利润总额最大化—最简洁的目标②资本利润率或每股利润最大化(书上:股东财富最大化—广为接受的目标)③股东(企业)价值最大化(目前企业管理目标)(书上:企业社会价值最大化—前卫的目标)
6、财务管理环境:法律环境(企业组织法律规范,税务法律法规,财务法律法规),经济环境(经济周期(复苏,繁荣,衰退,萧条),经济发展速度,经济政策(财政,货币,产业),金融环境(金融市场,金融工具(货币市场工具和资本市场工具),金融机构)第二章
1、时间价值:在剔除风险或通货膨胀条件下,资金经过一段时间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是扣除风险报酬和通货膨胀贴水后的真实报酬率)
2、年金:是一系列收付款项,收付的金额、间隔期相等。折旧、利息、租金、保险费均表现为年金的形式。根据付款方式不同,年金可分为:普通年金、预付年金、延期年金、永续年金。一次性收付款项的终值:FV=PV*FVIF=PV*(1+i)^n 现值PV=FV*PVIF=FV/(1+i)^n
年终现值:FVA=A*FVIFA年金现值:PVA=A*PVIFA
3、风险:是指企业遭各项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使企业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背离,从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分类:按风险的来源: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按风险是否可分散: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
4、报酬分为:必要报酬率、预期报酬率、实际报酬率。预期报酬的标准差越大,表明该变量取值偏离其期望值程度越大,报酬率的标准差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投资风险的大小。
标准离差率(变异系数)是标准差与期望值之比,其值越大说明风险越大。第三章 财务分析
1、财务分析:是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等资料为基础,采用专门的方法,借助于一系列财务评价指标,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评价,为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管理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掌握企业财务状况和进行经营决策提供财务信息的一项管理活动。
财务分析的作用:财务分析是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依据;是企业实现理财目标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实施经营决策的重要步骤。
2、财务分析的内容: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发展能力分析。
3、财务分析的基础是财务报表,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4、财务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连环替代法,差额分析法)
5、比率分析法19个指标;A偿债能力比率分析:短期偿债能力比率分析: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2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3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长期偿债能力比率分析:4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5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权益总额=资产总额/(资产总额—负债总额)=1/(1—资产负债率);6利息保障倍数=(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利息费用。B营运能力比率分析7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应收账款;8存货周转率 =销售产品成本/存货;9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流动资产;10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固定资产;11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资产总额。C盈利能力比率分析12销售利润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13资产报酬率=净利润/资产总额×100% ;14权益报酬率=净利润/权益总额×100% 15每股盈利=(净利润—优先股利)/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16市盈率=每股市场价格/每股盈利D发展能力比率分析17营业收入增长率=本年营业收入增长额/上年营业收入总额*100% ;18资本积累率=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100% ;19技术投入比率=本年科技支出/本年营业收入*100%
6、杜邦分析;(以权益报酬率为核心,又叫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报酬率=净利润/资产总额=(净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收入/资产总额)=销售利润率×资产周转率。企业要提高资产报酬率,基本上有两个途径:一是提高销售利润率,二是加快资产周转速度。提高销售利润率则意味着要做好成本控制,扩大销售。而改善资产周转率则要充分高效利用各项资产。
权益报酬率=净利润/权益总额=(净利润/资产总额)×(资产总额/权益总额)=资产报酬率×权益乘数。权益乘数反映公司对债务资金利用的程度,权益乘数越高,企业利用的债务越高。
7、财务综合分析:横向比较分析,纵向比较分析,与行业和竞争对手比较,杜邦分析。第四章 筹资管理
1、筹资:就是企业根据生产经营、对外投资等对资金的需要,通过对一定的筹资渠道,运用适当的筹资方式,经济有效地获取所需资金的行为。
2、筹资管理:是指企业作为筹资主体,根据其生产经营,对外投资和调整资本结构需要,通过筹资渠道和金融市场,运用筹资方式,经济有效的筹措和集中资本的活动。
3、企业筹资的动机:
一、设立性筹资。企业在设立时,要按照既定的生产经营规模确定资金需要量,并筹措所需要的资金。
二、扩张性筹资动机。是企业因生产经营规模或增加对外投资的需要而产生的的追加筹资动机。
三、偿还债务。
四、混合型筹资动机。指企业同时为了扩张规模和调整资本结构而产生的筹资动机。
五、调整型筹资动机,是企业因调整现有资本结构的需要而产生的筹资动机。
4、企业的筹资渠道:银行、个人(其他公司)、企业、国家、政府、外资、企业自身内部留存、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
5、企业的筹资方式:
一、吸收直接投资:企业以协议形式筹集政府,法人,自然人等直接投入的资本。
二、发行股票:股份公司按照公司章程依法发售股票直接筹资。
三、利用留存收益:企业将实现的净利润留存于企业,形成企业的资金能来源。
四、向银行借款:各类企业按照借款合同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借入各种款项的筹资方式。
五、发行债券: 企业按照债券发行的协议通过发行债券直接筹资。
六、利用商业信用:企业通过赊销商品预收贷款等商品交易行为筹集短期资本的一种筹资方式。
七、租赁筹资:企业按照租赁合同租入资产从而筹集资本的方式。
6、企业筹资的类型:权益资本,是企业依法取得并长期拥有,自己调配运用的资本。由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组成。债务资本:亦称介入资本,是企业依法取得并依约运行,按期偿还的资本。第四章
6普通股:公司发行的代表股东享有平等的权利,义务,不加特别限制,股利不固定的股票。特点:普通股股东享有公司的经营管理权;普通股股利分配在优先股之后进行;公司解散消算时,普通股股东对公司剩余财产的请求权位于优先股之后。;公司增发新股时,普通股股东具有认购优先权。普通股分类:有无记名:记名股票、无记名股票;是否表明金额:面值股票、无面值股票;投资主体: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发行时间:始发股、增发股;发行对象上市时间:A/B/H/N。
7股票的销售式:①自销方式:指股份公司自行直接将股票出售给投资者,而不经过证券经营机构承销。
②承销方式:指发行公司将股票销售业务委托给证券承销机构代理。
包销:由发行公司与证券经营机构签下承销协议,全权委托证券承销机构代理股票的发售业务。代销;证券经营机构代理股票发售业务。
8股票发行的价格确定:a等价:以股票面值为发行价格发行股票。
b市价:以公司原发行同种股票的现行市场价格为基准来选择增发新股的发行价格。
c中间价:以股票市场价格与面额的中间值作为股票的发行价格,股票发行不能折价,即低与票面金额。
普通股筹资的优点:没有固定利息负担;没有固定到期日,不用偿还;筹资风险小;能增加公司信誉;筹资限制少;缺点:资金成本高;容易分散控制权;引起股价下跌。
优先股:公司发行的优先于普通股股东分取股利和公司剩余财产的股票。
优先的股东权利表现在3个方面:优先分配股利权,优先分配公司剩余财产权,部分管理权。
分类:累积优先股和非累积优先股;参与优先股和非参与优先股;可转换优先股和不可转换优先股;可赎回优先股和不可赎回优先股。
优先股的优点:一般没有固定的到期日,不用偿付本金;股利的致富既固定又有一定的灵活性;保持普通股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提高借款能力。缺点:筹资成本高;筹资限制多;可能形成较重的财务负
担。
信用条件:信贷额度,周转信贷协议,补偿性余额,借款的抵押,利息的偿还。
9短期债务资本的筹集:a,商业信用:指商品交易中以延期付款或预收贷款进行购赊活动而形成的借贷关系。
b,银行借贷:企业根据借贷合同向银行介入的款项。短期借款的信用条件:信道额度,借款企业与银行间正式或非正式协议规定企业借款的最高额限。周转信贷协议:银行对周转信贷额度负有法律义务,并因此向企业收取一定的承诺费用。补偿性余额:银行要求企业将借款的10%—20%的平均存款余额留存银行。
10发行债券:a,负债是债务人为筹集债务资本而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内向债权人还本付息的有价债券。
b债券的种类:按是否记名分为记名债券和无记名债券,;按有无抵押担保分为抵押债券和信用债券;按利率的变动性分为固定利率债券和浮动利率债券;按是否可上市流通分为上市债券与非上市债券;按发行主体分为国债,地方债和政府债券。c债券的构成要素:债券面值,债券期限,票面利率,发行价格
d债券发行价格的确定:⑴决定因素:①债券面额,最基本因素②票面利率,即债券的名义利率,一般而言,债券的票面利率越高,发行价格越高,反之越低。③市场利率,是衡量债券票面利率高低的参照系,一般而言,债券的市场利率越高,债券的发行价格越低,反之就越高。④债券期限,债券的期限越长,债权人的风险越高,债券的发行价格越低,反之就越高。
⑵确定方法:债券发行价格=债券面额/(1+市场利
率)n+∑债券年息/(1+市场利率)t
;市场利率>票面利率——折价发行;市场利率<票面利率——溢价发行;市场利率=票面利率——等价发行
11租赁筹资:①种类:a,经营租赁:由出租人向承租企业提供租赁设备,并提供设备维修保养和人员培训等的服务型业务。特征:承租企业根据需要可随时向出租人提出租赁资产;租赁期较短;在设备租赁期间内,承租企业可按规定提前解除租赁合同;出租人提供专门服务;租赁期满或合同终止时,租赁设备由出租人收回。
b融资租赁:是有租赁公司按照承租企业的要求融资购买设备,并在契约或合同规定的较长期限内提供给承租企业使用的信用性业务。特点:⑴一般由承租企业向租赁企业提出正式申请,由租赁公司融资购进设备租给承租企业使用;⑵租赁期限较长,大多为设备耐用期限的一半以上;⑶租赁合同比较稳定,在规定的租期内非经双方同意,任何一方不得中途解约;⑷有成组企业负责设备的维修保养和保险,但无权自行拆卸改装;⑸租赁期满时,按事先约定的办法处置设备,一般有退还,续租和留购三种选择,通常由承租企业留购。
②租金的确定:a,决定租金的因素:租赁设备的购置成本;预计租赁设备的残值;利息(租赁公司为承租企业购置设备融资而应计的利息);租赁手续费;租赁期限;租金支付方式
b.计算方法:平均分摊法:A=(C-S)+I+F/NA=每次支付租金,C=租赁设备的购置成本,S=租赁设备预计残值,I=租赁期间利息,F=租赁期间手续费,N=租期
等额年金法:A=PVAN/(P/A,i,n)
A=每年支付租金,PVAN=等额租金现值,(P/A,i,n)=等额租金现值系数,n=支付租金期数,i=组费率 第五章投资管理
投资:是指特定经济主体(包括国家、企业、个人)为了在未来可预见的时期内获得收益或资金增值,在一定时机向一定领域的标的物投放足够数额的资金或实物等货币等价物的经济行为。
投资分类: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短期投资与长期投资;对内投资与对外投资;初创投资与后续投资。对内投资:是指把资金投向企业内部、购置各种生产经营资产的投资,其中购置固定资产的投资又叫项目投资。
项目投资是一种以特定项目为对象,直接与新建项目或更新改造项目有关的长期投资行为。
项目计算期的构成;建设期和生产经营期(n=s+p)投资资金构成;原始投资: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开办费投资)流动资金(垫付流动资金/营运资金投资)
·现金流量 项目投资决策中,现金流量是指投资项目在其计算期内各项现金流入量与流出量的统称。注:①现金 广义上的现金包括货币资源的变现价值,而不是账面成本。②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出量相抵,便是净现金流量,净现金流量可正可负,一般取正为流入,负为流出。·净现金流的确定。
根据定义直接计算:营业现金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根据税后净利推导计算:营业先进流量=税后净利+折扣;根据所得税推导计算:营业现金流量=营业收入*(1-税率)-付现成本*(1-税
率)+折旧*税率
①建设期净现金流量=—原始投资额 ②经营期净现金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该年利润+该年折旧+该年摊销+该年利息 ③终结现金=该年经营现金流量+回收额(残值+垫支流金)
投资决策,对各个可行方案进行分析和评价,并从中选出最优方案的过程。
评价指标:①不考虑时间价值:非贴现指标:静态投资回收期,投资报酬率 ②考虑时间价值:贴现指标:投资决策指标:①净现值②净现值率③获利指数④内含报酬率⑤静态投资回收期,动态投资回收期,会计收益率 投资评价基本方法
1净现值法。净现值(NPV),指投资项目未来净现金流量的现值与原投资客观值之间的差额。NPV=∑
(NCFt
t)/(1+i);NPV>0时,该项目偿还本息仍有余收益,项目可行;NPV=0时,该项目偿还本息仍有无余收益,项目无收获;NPV<0时,项目收益
不足偿还本息,项目不可行。
2净现值率法。净现值率(NPVR)=项目净现值/原始投资现值
3获利指数法。获利指数(PI)=投产后的净现金流
量现值合计/原始投资现值合计=∑n
t=s+1
NCFt÷∑nt
t/(1+i)t=sNCFt/(1+i)=1+净现值率=1+NPVR
获利指数含义:一元原始投资可望获得的现值收益。PI>1,可行;PI=1,不获利;PI<1,不可行。4内含报酬率法。(IRR)指项目可望达到的收益率。∑n/(1+IRR)t
t=0NCFt=0。IRR>行业基本折现率,可行;=行业基本折现率,不获利;<行业基本折现率,不可行。
5回收期:投资项目未来现金流量与原始投资相等时,所经历的时间。6投资报酬率法。投资报酬率=平均现金流量/原始投资额
7会计收益率=年平均利润/原始投资额*100% 评价投资项目财务可行性的要点
可行的条件①净现值NPV≧0②净现值率NPVR≧0③获利指数PI≧0④内部收益率IRR≧行业基准折现率⑤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PP
1固定资产更新决策 比较原设备的现值和更新设备的现值。注①旧设备的原值属沉没成本,不予考虑。②其变现价值属机会成本,可以看作继续使用旧设备的初始投资。2 资本限量决策3 投资开发时机决策 4 投资期决策 商业信用的形式:应付账款,商业票据,预收货款。对外投资:是企业在其主要经营业务以外,以现金、实物、无形资产或者以购买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形式向其他单位进行的投资。
分类:性质不同:直接投资、间接投资;时间长短:短期投资、长期投资;投资形式的产权关系:股权投资、债券投资。
目的:保值、增值;得到对方企业部分控股权; 原则: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整体性。
对外投资方式: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并购控股。(对外间接投资)证券投资含义:证券投资指投资者将资金投资于股票,债券,基金及衍生证券等资产,从而获得收益的一种投资行为。
2特点:流动性强,价值不稳定,交易成本低。3投资对象:国债是企业进行短期投资的主要对象。证券按其投资对象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a债券投资,b股票投资,c基金投资,指投资者通过购买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或受益凭证来获取收益的投资方式。d,期货投资,指投资者通过买卖期货合约躲避价格风险或赚取利润的一种投资方式。f,期权投资g,证券组合投资。4证券投资收益率的四个指标:①息票收益率=支付的年利息(股利)总额/证券的面值
②本期收益率=支付的年利息(股利)总额/证券的市场价格
③到期收益率:a,短期证券到期收益率=(证券利息收入+证券卖出价-证券买入价)/(证券买入价×到期年限×100﹪)b,长期证券到期收益率=P=F1/
(1+i)1+F23/(1+i)n
2/(1+i)+F3/(1+i)+…+Fn(i为到期收益率,ft为证券第七年的现金收入,n为期限,p为证券的当期市场价格)④持有其收益率:a短期持有收益率=(持有期间利息收入+证券卖出价-证劵买入价)/(证券买入价×持有年限×100﹪)。b,长期持有收益率= P=F1/
(1+i)1+F23n
2/(1+i)+F3/(1+i)+…+Fn/(1+i)
5债券投资特征:债券的安全性,债券的偿还性,债券的流动性,债券的收益性。6债券的收益率的计算:①票面收益率=债券年利息/债券面值×100﹪;②直接收益率=债券年利息/债券买入价×100﹪;③持有期收益率:a,息票债券持有期收益率常用的计算公式:持有期收益率=
﹝债券年利息+(债券卖出价-债券买入价)÷持有年限﹞/债券买入价×100﹪;b,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持有期收益率的计算公式:持有期收益率=〔(债券卖出价-债券买入价)÷持有年限〕/债券买入价×100﹪c,贴现债券持有期收益率的计算公式:贴现债券持有期收益率=(债券卖出价-债券买入价)÷持有年限/债券买入价×100%④到期收益率:a,短期债券到期收益率:到期收益率=(到期本息和-债券买入价)÷剩余到期年限/债券买入价×100% b,长期债券到期收益率:⑴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
y=(t
√m——+——n——×—
—i——/——P——V——)-1,PV为债券买入价,i为债券票面年利息,N为债券偿还期限,m为债券面值,t为债券剩余流通年限。⑵分期付款债券:
PV=I/(1+y)1+I/(1+y)2+…+I/(1+y)t+M/(1+y)t
(PV债券买入价,M债券面值,t剩余付息年数,I当期债券票面利息)
7债券的估价:①一般情况下估价模型:P=∑
i*m/(i+k)t+m/(1+k)n=∑I/(i+k)t+m/(1+k)n
(p为债券价格,i为债券票面利息率,m为债券面值,I为年利息,k为市场或投资人要求的必要收益率,n为付息期数)②一次还本付息且不计复利的估价:
P=(M+M*i*n)/(1+k)n
③零票面利率债券的估价
P=M/(1+k)n
8股票收益率计算:①本期收益率=年现金股利/本期股票价格×100%②持有期收益率={(出售价格-购买价格)÷持有年限+年现金股利}/本期股票价格×100%
9股票估价①短期持有,未来准本出售的股票V=∑
Dt/(1+k)t+Vn/(1+k)n
(V为股票内在价值,Vn为未来出售时预计的股票价格,K为投资者要求的必要资金收益率,Dt为第七期的预期股利,n位预计持有股票的期数)②长期持有股利稳定不变的股票v=D/K(D为每年固定股利)
③长期持有,股利固定增长的股票V=Do(1+g)/k-g=D1(K-g)(Do为上年股利,g为每年股利比上年增长)。10基金种类:①根据组织形态的不同,可分为契约型基金和公司型基金②根据变现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封闭型基金和开放型基金③根据投资标的的不同,可分为股票基金,债券基金,期贷基金,期权基金,认股权证基金,专门基金。11基金定义: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阻的集合投资方式,即通过发行基金股份或受益凭证等有价证券聚集众多的不确定投资者的出资,交由专业投资机构经营运作,以规避投资风险并谋取投资收益的证券投资工具。
12基金的投资策略①平均成本投资策略,指在均衡的时间间隔内按固定的金额分次投资于同一种证券。②固定比重投资策略,要数将资金按比例分配投资于各类证券,使持有的各类证券市价总额达到设定的比重。③分级定量投资策略,基本做法:设定投资对象的价格涨跌等级,价格每上升一个等级就抛售,价格每下降一个等级就买卖5万份证券。第六章 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存货。
1现金的持有成本:机会成本,短缺成本,管理成本。
2现金持有动机:交易需求、预防需求、投机需求。3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①成本分析模式,分析持有现金的相关成本,并使持有现金的相关总成本最低,在现金有关成本中,管理成本属于固定成本,机会成本与现金持有量成正比例变动,短缺成本与现金持有量呈负相关。②存货模式,最佳现金持有量:TC=T1+T2=QI/2+TF/Q(TC为存货分析模式下的相关总成本,T1为相关的机会成本,T2为相关的转换成本,Q为二次交易资金量,即最佳现金持有量,I为有价证券收益率,T为一个周期内货币资金总需求量,F为每次转换有价证券的固定成本),当TC的一阶导数为0时,TC取得极小值。3现金日常管理①加速收款速度:银行业务集中法;锁箱法;给予顾客适当的折扣2推迟现金支付:使用现金浮游量;推迟应付账款的支付;采用分期付款;采用汇票付款;利用信用;改进工资支付方式。4应收帐款成本①机会成本=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资金成本率;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年赊销量×平均收账次数/360;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销售收入②管理成本③坏账成本
5应收账款日常管理:①应收账款追踪分析②应收账款账龄分析③应收账款变现保证率分析=(当前所需资金总额-当前其他稳定收入现金总额)/当前预计应收账款总额④坏账准备制度 应收账款信用成本的确定:信用标准,信用条件(信用期限,现金折扣),收账政策.信用标准:是指客户获得企业商业信用所用具备的最低条件,通常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表示。
信用条件:是指企业接受客户信用定单时所提出的付款要求,主要包括信用期限、现金折扣及折扣期限。信用条件的基本表示如2/10,n/45,其含义为:客户如果能在发票开出10日内付款,可以享受2%的现金折扣,如果放弃折扣优惠,则全部款项必须在45日内付清。
收账政策:是指当客户违反信用条件,拖欠甚至拒付账款时企业采取的收账政策与措施。
6存货管理成本:取得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 7存货的日常管理:①存货的经济批量管理:能够使一定时期存货的相关总成本达到最低点的进货数量。存货的经济批量Q=√2DP/C.最小相关总成本TC=√2DPC(D为某种存货的全年需要量;P为平均次进货费用;C为单位存货平均储存成本)②存货ABC分类管理;ABC控制法是根据各种存货占全部存货的金额大小分ABC三类,A类物品是指品种数量少价值高的物资,成本金额约占全部存货的70%,这类物品需集中精力管理;C类指品种数量多且价值低的物品,其成本金额约占总金额的10%,一般集中采购,不必花大精力管理;B类成本金额约占全部金额的20%,应给予相当程度的重视,根据重要程度及采购难易程度有效管理。第七章利润分配管理
1企业利润的构成①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投资收益②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③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总额
2股利支付程序:股利宣告,股权登记,除息日,股利支付。
3股利分配政策的类型①剩余股利政策:是企业在保持其最佳资本结构的前提下,税后利润的分配首先满足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如果还有剩余,才将剩余的税后利润用于发放股利,如果没有剩余就不发放股利。②稳定股利额政策:是企业每年发放给股东的股利额是固定的,并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不变。只有当企业认为未来的盈余将有显著且稳定的增长时,或遇到较长时期的通货膨胀时,才考虑提高股利发放额。③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指企业先确定一个固定的股利支付率,每年按此固定的比率从税后利润中支付股利,④低正常的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指企业将正常发放的股利固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然后视经营状况在临时确定并支付一笔额外的增长股利。
4利润分配项目;①弥补亏损(政策性亏损,经营性亏损)②提取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金,任意盈余公积金)③提取其他项目的基金(如职工福利)④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支付优先股股利;提取任意公积金;支付普通股股利)
5.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法律因素(资本保全,公司积累,无力偿付债务的规定),股东因素(稳定的收入和税负,控制权的稀释),公司的因素(盈余的稳定性,资产的流动性,筹资能力,投资机会,——
资本成本,偿债需要),其他因素(债务合同约束,通货膨胀)。
6利润分配的顺序:弥补以前亏损,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提取法定公益金,支付优先股股利,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支付普通股股利。
7股利支付程序:股利宣告日,股权登记日,除息日,股利发放日,8股利支付方式:现金股利,财产股利,负债股利,股票股利
第五篇:公共复习资料
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世界观人人都有,而哲学则是自觉地、系统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哲学的朴素形态,哲学是世界观的系统理论。
2、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体系。
4、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最主要特征。
5、所谓规律,就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与发展起着主要的作用、决定性作用。
6、实践有三种基本形式: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
7、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8、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9、人是历史过程的主体、历史过程是人的实践过程。
10、思想路线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他要解决的是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政党唯一正确的思想路线。
12、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有助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解放思想,敢于实践,大胆探索,利用一切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方式和手段,加快发展自己;有助于我们改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少说废话,多干实事,积极进取。
13、三个有利于是: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4、现代企业制度的形式是:个人业主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
15、市场体系的相互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
17、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
18、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的优越性表现为: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内外的资金和资源,发展经济,活跃市场,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和外汇收入,为现代化建设积累资金;有利于广开就业门路,充分利用城乡剩余劳动力,解决就业问题;有利于是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19、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个体经济是指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以个体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归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直接占有和支配的一种经济形式。
21、非按劳分配的方式:福利性分配、资产性分配、经营性分配。
22、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对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在劳动者和社会成员因年老、伤残、疾病二丧失劳动能力和就业机会,或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等原因而面临生活困难时,为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的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
21、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有,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社会互助和个人储蓄积累。
22、社会保障的途径是,在保障职工生活、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3、社会保障的功能:社会稳定功能、市场运行的保障功能、劳动力再生产功能、积极调节功能。
24、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指:一个国家自主的决定和处理本国事物不受外国的控制和干涉,主要依靠本国的力量来发展经济。
2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处理国家之间关系时,坚持“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
28、正确的把握住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趋势与要求,是我们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前提和基础。
29、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30、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1、树立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地区协调发展,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2、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多经、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33、协调发展,就是要(坚持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外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34、可持续发展,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
35、法是:由国家指定、认可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以权力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36、法律的本质是:法律是国家的意志,而国家是由统治阶级组成的,所有法律必然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37、法律的作用有:规范作用、社会作用。
38、法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有:法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法与政治、政策的关系。
39、法律实施监督的含义是:社会主体按照社会法律规定的权力和程序对于法制的各个环节的贯彻和执行情况予以检查和督促,从而保障法律得以实施的活动。
40、法律监督体系有: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社会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41、我国现行宪法指导思想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42、经济制度有: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经济体制、其他规定。
43、基本经济制度是: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44、国政权的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
45、行政法是指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行政法分为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
46、一般行政法是对一般的行政关系加以调整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7、特别行政法是对特别行政关系加以调整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8、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有,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应急性原则。
49、行政行为为是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管理活动、行驶行政职权过程中所做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
50、行政行为特征有,从属法律性、裁量性、单方意志性、效力先定性、强制性。
51、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处罚程序分为一般和简易程序。
52、行政裁决是行政主体依照法律授权,对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特定的民事纠纷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53、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程序法定原则、相对方参与原则、效率原则、程序公正原则。
54、行政程序的主要制度,资讯公开制度、公开调查制度、通知制度、说明理由制度、听证制度、时效制度、职能分离制度、辩论制度、回避制度、行政救济制度。
55、行政违法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侵犯受法律保护的行政法律关系,对社会造成一定程序的危害,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
56、行政责任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由于违反行政法律规范或不履行行政法律义务而依法应承担的行政法律后果。
57、刑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之一,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的总称。
58、刑法的基本原则是,罪刑法定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
59、刑法适用范围,称刑法的效力范围,就是指刑法在什么地方、对什么人和在什么时间内具有效力。60、正当防卫是《刑罚》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61、一国公民是指具有该国国籍的自然人。
62、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社会组织。
63、法人的种类分为企业法人和非企业法人。
64、债的担保是为督促债务人履行债务,保障债权得以实现的一种法律制度。
65、债的担保方式有:保证、抵押、定金、留置。66、经济法是关于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67、经济法基本原则有:资源优化配置原则、社会本为原则、经济民主原则、经济公平原则、经济效益原则。
68、经济法的体系是由多层次的、门类齐全的经济法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经济法的体系结构有,企业组织管理法、市场管理法、宏观调控法、社会保障法。
69、道德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以善恶为基本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维系的,用以调节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70、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原则是集体主义;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71、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72、社会公德的特点是,普遍性、传统性、简易性、群众性。
73、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守纪律。
74、职业道德是指与人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并且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或者说,职业道德是与人的职业角色和职业行为相联系的一种高度社会化的角色道德。特点是:职业性和具体性、历史继承性和连续性、多样性和实用性。
75、职业道德的作用:调整职业内部间的关系、调整职业之间的关系、调整职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
76、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77、党政干部职业道德实质上是一种政治道德,它直接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严。
78、干部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79、团队精神是指团队成员为了团队利益与目标而相互协作的作风。团队精神的基本要素是:在团队与成员之间的关系上、在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上、在团队成员对团队事物的态度上。
80、团队精神的影响因素,基础是挥洒个性、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团结一致、外在形式是奉献精神。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哪些?答:一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二是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三是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四是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答:邓小平理论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实践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特征的反应,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表现在那些方面?答:
一、我国具备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特征: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政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经济基础。
二、我国社会主义尚处于不发达阶段;物质生产力不发达;还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分配方式;商品经济和国内市场不发达;缺乏民主和法制传统;经济文化条件落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小生产的影响广泛存在。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上百年的较长历史阶段。
4、党的基本路线是什么?答: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5、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答:健康的经济发展应该建立在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
6、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基本经济制度体现在那些方面?答:
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二、我国正处于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7、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及其实现形式?答:
1、公有制;
2、国有经济;
3、集体经济。
8、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答:
1、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必须参加社会劳动:
2、社会在做了各项必要地扣除以后,根据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
3、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者不得。
9、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安劳分配的原则有哪些方面和不同的特点?答:三个方面
1、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2、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
3、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不同特点是
1、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的原则,还不可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
2、按劳分配的实现要采取商品、货币形式,而不是劳动证书;
3、按劳分配还不能以每个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为尺度,只能以劳动所实现的价值量为尺度;
4、按劳分配与多种分配形式所并存。
10、社会保障的主要途径是什么?答:
1、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的有关立法;
2、加速社会保障的社会化进程,建立统一健全的社会保障体制;
3、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4、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会保障筹资模式;
5、建立社会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机制;
6、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社会保障干部队伍。
11、为什么改革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答;
1、改革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之一,也是邓小平理论最具有特色的内容之一;
2、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1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是什么?答”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思想。
1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意义是什么?答: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进一步深化了党的性质、宗旨和任务的概括,揭示了执政党先进性的实质和内涵,提出执政党建设的基本规律,成为党在新时期的理论旗帜;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总结了我们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集中全党的智慧和创造,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有反应了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的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科学回答了“进入新世纪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党”的历史课题,是新时期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重大课题的认识,是全面经济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思想武器。
1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是什么?答:
1、坚持与时俱进、坚持执政为民、保持党的先进性;
2、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3、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4、必须以改革的精神建设党;
5、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6、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15、法律的特征有那些?答:
1、法律是一种概括、普遍、严谨的行为规范;
2、法律是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行为规范;
3、法律是国家确认权力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4、法律是以国家强制为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
16、宪法的特征主要有哪些?答:
1、在规定的的内容上,宪法规定的是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力和义务、国际机构的组织及其活动的原则;
2、在法律地位和法律效率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率;
3、在制度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的制度和修改都要经过区别于普通法律的特别的程序。
17、人民代表大会的适应性和优越性表现在?答: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斗争中创造出来的,因而是适应中国国情的;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比较全面的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3、人民代表大会便于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从政治上、组织上保障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权力;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既保证了国家权力的统一,又使各个国家机关更好的分工合作,既保证中央的统一领导,又便于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8、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力有哪些?答:
1、平等权利;
2、政治权力和自由;
3、宗教信仰和自由;
4、人身自由权力;
5、社会经济权力;
6、教育、科学、文化权力和自由;
7、特定人的权力;
8、监督权力。
19、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有那些?答:
1、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依法纳税。
20、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有哪些?答:
1、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有一个国家行政机关,在少数情况下是行政机关内部的某些行政结构或法律授权的某些社会组织;
2、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在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3、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力和义务都是由行政法律规范预先规定的,行政法律主体没有自由选择的余地;
4、选择法律关系是国家行政机关行使管理职能过程中产生的,与国际行政机关行使管理职能有关。
21、正当防卫必须具备下列条件?答:
1、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而实行防卫;
2、必须是对不法侵害行为实行防卫;
3、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实行防卫;
4、必须是针对进行不法侵害行为者本人实行防卫;
5、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22、我国刑罚规定的犯罪种类是?答:
1、危害国家安全罪;
2、危害公共安全罪;
3、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4、侵害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5、侵犯财产罪;
6、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7、危害国家利益最;
8、贪污受贿罪;
9、渎职罪;
10、军人违反职业罪。
23、民法的基本原则有?答:
1、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原则;
2、自愿原则;
3、公平原则;
4、等价有偿原则;
5、诚实信用原则;
6、合法民事权利受保护的原则;
7、权利不得滥用的原则。
24、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方针原则是?答:
1、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2、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宏时代精神相结合;
3、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
4、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
5、坚持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
6、坚持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相配合。
25、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主要途径是?答:
1、要坚持正确的道德价值导向;
2、要靠教育和自身的道德修养;
3、要辅之以法制建设和法制教育;
4、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和环境;
5、要从青少年抓起。
26、干部道德的基本规范是:答:
1、政治坚定,忠诚积极;
2、公道正派,实事求是;
3、清正廉洁,勤政为民;
4、开拓创新,勇于进取;
5、胸怀全局,团结协作;
6、遵纪守法,以身作则。
27、团队精神的养成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答:
1、明确提出团队目标;
2、健全团队管理体制;
3、创造良好沟通环境;
4、做好尊重每一个人;
5、引导成员参与管理;
6、增强成员全局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