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党章 守纪律 谱写和谐富裕新宁夏建设新篇章
学党章 守纪律 谱写和谐富裕新宁夏建设新篇章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蔡国英
党的十八大修改通过的新党章,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十七大以来我们党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党的建设创新的成就与经验,体现了坚持与发展的辩证统一,是我们党始终坚持与时俱进,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政治自觉。全面学习领会党章精神,对于强化党性观念,严格遵守党章,不断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做好各项工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充分认识学党章守纪律的重大意义
党章是我们党的总章程、总规矩。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关系到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关系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兴衰成败。从当前形势来看,在世情、国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党所面临的形势越来越复杂,党所肩负的任务越来越艰巨,面临着“四个考验”“四个危险”,落实管党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党章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理论基础和政治主张,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整体意志和共同理想。只有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自觉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办事,才能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维护中央权威,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确保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令畅通,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考验。从党情来看,我们党目前已有8260多万党员,党员队伍结构也发生了变化,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党的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所在,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只有学习好党章、遵守好党章,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形成统一意志,自觉加强组织性、纪律性,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矢志不渝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才能站在党的事业全局的高度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做到“纪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不折不扣地坚决维护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严格执行党的制度和纪律,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为完成党的各项任务提供坚强保证。从区情来看,当前,我区正处于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发展不足仍然是宁夏的基本区情,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城乡居民收入偏低,扶贫攻坚和改善民生任务艰巨,社会管理和生态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任务繁重,一些干部思想不够解放、作风不实、领导发展能力不强等,迫切需要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形成共同理想和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因此,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章的基本精神,增强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用共产主义的理想形成共同意志,集中全党
智慧,凝聚全党人心,汇聚全党力量,带领全区各族人民正确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有效破解发展难题,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务实苦干,加快发展,就显得尤为紧迫。
二、学党章守纪律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
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了严明的纪律和钢铁般的意志,这是我们党坚强有力的重要体现和重要保证。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十分注重用铁的纪律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毛泽东指出,“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邓小平强调,“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这四条里面,理想和纪律特别重要”。江泽民指出,“从严治党,严肃党纪,最根本的就是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都要做到严格按党章办事,按党内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章办事。”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在新的形势下保持党的纯洁性,要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始终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在中纪委十八届二次全会上,总书记强调,“严明党的纪律,首要的就是严明政治纪律。”历史和实践一再表明,党的纪律是党的生命。革命战争年代,我们靠严明的纪律赢得了人民的拥护,推翻了“三座大山”,夺取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同样要靠铁的纪律来保障。
在新的形势下,学党章、守纪律,对于用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根本行为规范统一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思想,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具有关键作用。一是要强化政治意识。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分析和思考问题,从中把握事关方向、事关全局、事关根本的原则和要求,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时刻把党和人民放到心中最高位置,以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为重,摆正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二是要强化大局意识。注重从全局上思考、从整体上把握问题,在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重大决策部署的前提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立足宁夏区情,立足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牢记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回答和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性问题。深化“走转改”,下基层、解民忧、帮发展、促和谐,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地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树立勤政为民的良好形象。三是要强化纪律意识。充分认识严格执行党的纪律的极端重要性,强化党章意识,自觉用党章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始终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事业观和利益关,严格执行党的制度,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廉洁从政纪律和党的各项纪律,凡是党章规定的都要不折不扣执行,党章禁止的坚决不做。
三、学党章守纪律是谱写宁夏改革发展稳定新篇章的根本保障
党章是把握党的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准则,是从严治党方针的根本依据,是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我们学习遵守党章的目的在于为事业发展提供根本的思想保障、政治保障、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作为党员干部,重要的是要对照党章的要求,自觉用党的十八大和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统一思想、统领全局,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力量凝聚到中央对宁夏工作的新要求和自治区党委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要准确把握中央对当前形势的科学判断,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准确把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战略思想,准确把握中央对宁夏工作的新要求,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坚定的决心努力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区宣传思想文化系统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敏锐性,适应形势的新变化、新要求,用新理念、新作风、新气象迎接新的挑战。深化党的十八大、全国两会精神和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活动,创造性地做好工作,切实把学习贯彻的成效体现到推动科学发展、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和谐上。要按照自治区党委的统一部署,扎扎实实地开展好“学党章守纪律”集中教育活动,对照党章中党员的基本条件和义务,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和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抓落实,细化工作方案,倒排工作时限,逐项抓好落实,努力实现新的突破。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抓好实施文化强区战略各项任务的落实,为推动宁夏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和良好文化条件。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大对实施沿黄经济区发展战略和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两区”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以及其他事关全局的重点工作的宣传力度,引导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全力以赴抓落实,一心一意谋发展。深入研究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规律,制定完善、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推动工作思路、方法和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各项工作不断上台阶、上水平。认真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关规定,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切实改进学风、文风和会风,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大力开展新闻走基层,把镜头多对准生产一线,多对准基层群众。大力宣传艰苦奋斗精神,弘扬勤俭办事,反对奢侈浪费,树立党员干部勤政廉政的良好形象。要加强调查研究,全面了解掌握最鲜活、最真实、最全面的社情民意,为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在党和人民群众之间架起“连心桥”。
第二篇:谱写和谐征地新篇章
谱写和谐征地新篇章
2011年,曾都区国土资源局开发区分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宗旨,通过狠抓征地队伍建设,创新工作方法,强力推行“阳光征地”、“和谐征地”,取得了显著成效,累计征地1027余亩,为开发区15余家新进项目提供了土地支持,实现了依法征地、以情征地、文明征地,既成功推动了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也获得了群众的理解与支持,为曾都区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我局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一个前提、一个基础、一个关键”的工作思路,认真做好曾都开发区征地管理工作。
一、依法征地是前提。我局严格执行“二公告一登记”制度,坚持依法依规依程序实施征地。在实施之前,召开听证会,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确保群众在征拆中有广泛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极大限度地赢得了群众对征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二、乡村支持是基础。把准国土部门和乡镇村组的分工协作关系,国土资源局具体负责业务工作和政策把关,矛盾调处以乡、村为主,各部门配合。乡村干部经常与群众打交道,老百姓也比较信任他们,让他们协助做思想工作,往往能起到“以一当十”的效果。所以,以国土资源部门为主的征地拆迁工作离不开乡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村组干部的密切配合。
三、统一标准是关键。我局根据上级政策制订了符合曾都开发区实际的征地补偿标准性文件,并且严格执行,做到一视同仁,一律公平,避免了在征地中因补偿不合理、厚此薄彼、补偿不公而引发的矛盾和纠纷。
近年来,我局统一征地拆迁补偿标准,严格执行征拆工作程序,创新工作方法,确保依法行政,充分保障了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通讯员:杨和斌付文杰
第三篇:2010.04.07调查报告新农村建设谱写和谐新篇章
建设新农村 谱写和谐新篇章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周晓峰
“农业,农民,农村”三农问题,是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高度重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全面建设小康和现代化,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大部署,是我国贯彻落实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实施可持续发展观的必经之路,是时代的呼唤,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和心声。
一、调查背景和目的经过几年的新农村建设,如今的麻柳镇却是另一翻景象,这次对麻柳镇实施新农村建设以来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做了全面调查,了解到了新农村建设前后的变化,希望能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有关方面起到一点参考和借鉴作用。
二、基本情况
麻柳镇位于达县东南方,距县城38公里,幅圆面积49.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423亩,其中田16079亩。全镇辖24个行政村,2个社区,220个村(居)小组,共有4.5万人口(其中场镇常住人口1.2万余人),有37个党支部,137个党小组,1136名党员;辖区内共有村小3所、初级中学1所、中心小学2所。2010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8769万元,人均GDP63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60元,民营企业20余个,系达州市工业30强镇之一,被评为四川省十大创业乡镇;麻柳镇场镇建设发
-1-
展快,属省级重点小城镇;麻柳镇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日臻完善,社会治安秩序良好,形成了党风正、民心顺的良好社会风气。
三、总体经济状况
(一)经济发展:在2000年前农村仅靠农业生产和农副产品作为家庭收入的全部来源,但自从新农村建设开始后农民的思想观念不再保守,家中的剩余劳动生产力全部输出,到外地去打工,这样,农村家庭收入就从单一务农转到了打工务农双收入,使家庭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大改善。
(二)能源问题:新农村建设中沼气、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的出现逐渐代替了以前的木材、煤。这样,不仅仅提高了燃料利用率,还减少了空气污染源,提高人民的环保意识。
(三)物质生活:在上世纪90年代,农村里大多是住的土木结构的房屋,用的是煤油灯,蜡烛照明。走亲访友,上街赶集有85%的人只能靠步行,10%的人借助于自行车,只有5%的人用的是花销大,噪音大,污染大的摩托车代步。出门走的是泥泞路,家用电器设备也是少而又少,农村只有5%的人看过黑白电视。但是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在近几年里,农村的变化大,住的房屋全是钢筋水泥砖瓦房,房中的装饰和城里人不相上下,交通更是不用说,村村通的是水泥路,路上摩托车多了,摩托车也成了家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在农村,几乎95%的人家都有电视机、-2-
DVD、电冰箱等电气设备,特别是电话、手机家家都有,人人必备。新农村建设不愧突出一个“新”字。
(四)素质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文化思想教育又是一个重点,现在的农村,义务教育完成率达95%以上,文化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齐头并进,农民素质不断提高,思想观念更加开放,宗教迷信活动日益减少。
(五)生活保障:从新世纪以来,农村家家户户都参加了农村医疗合作保险,在农村中推行了多项社会福利制度,也享受了多项财政补贴,使农民生产、生活更加有了保障,在也不用看病担心付不起医疗费而发愁,生活再也不用愁温饱问题。
四、当前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产业化建设深度不够,农业产业效益不明显。一是产业发展不平衡。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多数村没有规模的支柱产业,产业结构也很单一。二是产业链条不完整。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尚未真正形成,缺乏稳定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生产资料供应、食品储藏、保鲜、运输、分割、精深加工、批发零售等诸环节链条不够完整,造成初级产品所占的市场份额比例越来越重。三是产业品牌意识不强。传统产品多,优质产品少,品牌不多,走出去的品牌没有,直接影响农民增收,严重制约了产业经济的发展。
问题二:受多种因素制约,农民增收空间不大。农资价格增长过快。农户反映最多的是希望政府从严打击一些不法商贩经营假冒伪劣农药、化
-3-
肥、种子等坑农行为;只要把农资价格降下来,国家给农民的补贴才算“到手”。
问题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民生产生活不方便。一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现有水利设施蓄水能力减少,病险多,因无资金整修和加固,使水利设施没有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二是交通设施建设滞后。在调查发现,虽然公路通村率达100%,甚至有的村已经修通了通组公路和院户路,但是路面狭窄,路况差,造成农村运输力下降,农民生产成本高,严重地影响着农民生产生活,制约了农村经济快速有效发展。
问题四:社会事业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一是农村教育负担仍然很重。一方面,教育布局调整不合理。因教育布局调整撤了村上的学校,学生只有到镇上读书,孩子上学的路太远,为此也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家长也因孩子太小只好实施“1+1”工程(即花一个劳动力去陪读)。一位家长给我们说:“国家虽然减免了学杂费,但现在要一个劳动力陪着,负担还是很重”。另一方面,教育成本过高。有位村民给我们算了一笔帐:送一个学生,每学期按400元计算,读完小学、初中9年需要7200元,读完高中要1万多元,读完大学要5~6万元,按目前我们人均收入计算,培养一个大学生要花费8年多的纯收入。二是公共卫生事业举步维艰。一方面,乡镇医院运转机制不完善。另一方面,看病难的问题仍然存在。在调查中发现,农村的“看病难”比想象严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虽然给农村看病难带来了福音,但仍存在许多弊端,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社会保障事业刚刚起步。目前,农村的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刚刚启动,-4-
社会救助体系还不完善,农村低保范围窄、金额少,真正的失地农民、弱势群体救助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
五、对新农村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一)强化组织领导,扎实推行农村建设新理念
1、成立领导小组,完善新农村建设工作机制。
2、明确部门责任,强化新农村建设监督考核。
3、作好建设规划,严格新农村建设操作程序。
(二)提高农民自主创新能力,切实注入农村建设新动力
1、转变思想观念,促进农民自主创新。
2、加强科技培训,推动农民自主创新。
3、推行典型示范,带动农民自主创新。
4、落实优惠政策,引导农民自主创新。
(三)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断拓展农民增收新途径
要实现农业增收,农民致富,就必须拓宽思路,走产业结构调整之路,利用本地资源优势,走科技致富,发展种养殖业;……
(四)对城乡发展要一视同仁,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工农和谐化 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在思想认识上要有长期打算,发展规划上要有长远眼光,制定目标上要立足实际,在开展工作上要有重点,同时通过全民动员,城乡互动,各部门上下协调,为促进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奋斗。
-5-
第四篇:发扬优良传统 谱写和谐新篇章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是由继承孙中山爱国,革命和不断进步精神的原中国国民党民主党派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创建的,民革从酝酿到成立,自始至终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帮助下进行的。民革一成立,就坚定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公开宣布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滚滚洪流。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中共中央的“五一”号召,立刻得到了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热烈拥护和响应,民革中央发表了《响应中共“五一”号召的声明》,明确表示,不仅同意中共中央这一建议,而且要“以此号召本党同志,全国人民、为新政协之实现,人民代表大会之召开,民主联合政府之成立而共同努力。”
响应中共“五一”号召,参加新政协运动,确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民革史上一个重大转折,是民革最终成为中国现代史上一支进步政治力量的标志,也是民革继续前进的重要政治基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确立以来,已历经了60年的发展,60年的实践证明,这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充分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本质,符合中国的国情,符合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根本利益,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予,有利于畅通社会利益的表达渠道,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强大的生命力。“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实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在中共常德市委的领导和支持下,常德民革从无到有。二十年来,已从当时的7人筹备小组,发展到了现在的17个支部,200多名党员,他们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围绕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工作重点,履行着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基本职能。
作为一个新时期,社会发展阶段的参政党,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当人均gdp达到1000到3000美元时,既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思想活跃的关健时期,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发扬老一辈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光荣传统。在社会发展多样化、社会结构复杂化、利益群体多元化的现实面前,始终坚定不移的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支持和帮助下,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科学发展观,真正把自己建设成为适应新世纪新阶段要求的高素质参政党。为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个历史性任务;为把常德建设成为工业强市、文化名城、和谐常德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优化水利发展,共建和谐富裕新宁夏
优化水利发展 共建和谐富裕新宁夏
悠久的历史、多样的地貌、特有的民俗、延绵不绝的贺兰山、磅礴雄姿的六盘山、浊流滚滚的九曲黄河、浩瀚无垠的沙漠和草原、有东方金字塔之称的西夏王陵、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须弥山石窟、以及独具特色的回族风情勾勒出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开放、富裕、和谐、美丽新宁夏。
宁夏是个十年九旱的地区,严重缺水是其基本区情。有限的水资源始终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我们只有按照党的十八大部署,坚持“民生优先、保护优先、节约优先和兴利除害、保障有力、顺应规律”的科学治水理念,不断深化“北部节水、中部调水和南部开源”的分区治水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工作,加快构建“水资源、水工程、水安全、水生态、水文化”五位一体的现代水利格局,在新的起点上奋力推进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严格管理水资源,支撑开放宁夏建设。
坚持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支撑开放宁夏建设的战略举措,实行全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指标控制,确定公布各市县用水总量指标,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示范省区建设,强化水功能区监管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对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实施统筹配置,促进全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建设开放宁夏,核心是解放思想,突破口是打造“两优”投资发展环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开放理念。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按市场规律办事,通过深化改革破除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用政府职能的转变换取市场活力的倍增效应。充分发挥企业在市场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首先各级领导干部要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树立先行先试的意识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摸着石头过河,大胆探索、大胆实践、大胆突破。其次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营造开放环境。要拓展开放合作平台,务求开放实效。推进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创新中阿博览会办会机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下大力气建设对外开放大通道。
着力保障水安全,护航富裕宁夏建设。
水利防洪减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做好河水综合治理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薄弱环节,建成标准较高、协调配套的全区防洪减灾工程体系,通过科学调度和社会化管理,提高洪水调控和安全保障能力,实现标准内洪水保安全,超标准洪水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为建设富裕宁夏保驾护航。
建设富裕宁夏关键是发展,要始终坚持狠抓第一要务不
放松,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坚持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全力打造宁夏经济升级版。突出重点、转型升级,做优做强工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深化改革和机制创新,大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做强一批优势产业,壮大一批新兴产业,改造一批传统产业,淘汰一批落后产能。要培育特色、提质增效,做特做精农业。以现代农业为方向,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改革创新,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突出特色,打响品牌,拓展市场,走“一特三高”发展路子,打造若干个在全国乃至世界上叫得响的农产品。要扩大总量、提升层次,做活做大服务业。突出发展金融、文化、旅游、物流、信息等产业,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水平提升,比重进一步提高。要抓好重大项目建设,注重发挥投资和项目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带动作用,谋划、储备、实施一批科技含量高、同行业领先、带动能力强、符合环保要求的大项目好项目。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要切实增强企业发展活力,真正把各类市场主体的能量释放出来,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局面。
大力改善水生态,助力和谐宁夏建设。
水是生态环境的核心制约因素,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充分发挥我区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优势,大力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脆弱湿地生态修复等工程,推进河湖渠沟水系连通,加大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力度,把沿黄经济区打造成西北最适宜人居的“新天府”,把中部干旱带打造成全国知名的“瓜果园”,把南部山区打造成美丽宁夏的“后花园”,构建宜居舒适的生活空间和山川秀美的生态空间,实现水生态体系完整、水生态环境优美,让广大群众生活在天蓝、地绿、水净、人富的和谐宁夏。
建设和谐宁夏,要坚持以百姓之心为心,以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为根本,以维护民族团结、宗教和顺为基础,以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保障。创新公共服务体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发展,大力促进创业就业,推进教育优先发展,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创新扶贫开发模式,打好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突出产业扶贫,加大培训力度,用活扶贫资金,推进扶贫开发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创新社会治理机制,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化解社会矛盾,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发挥好社会组织的作用,确保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创新工作理念,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生动局面。
积极弘扬水文化,丰富美丽宁夏建设。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之魂,水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现代水利发展,牢固树立人水和谐的思想,挖掘治水文脉,彰显亲水思想,依托水利博览馆和黄河坛、黄河楼等载体,进一步加大悠久厚重水文化保护力度,传承尊水美德,弘扬乐水智慧,倡导全社会爱水、惜水、护水、节水的理念和生产生活方式,以先进水文化引领水利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积极弘扬水文化,丰富美丽宁夏建设。
建设美丽宁夏,要保护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城市、美丽乡村,塑造美丽心灵,共创美好生活。要坚持规划引领,把宁夏作为一个城市规划建设,统筹抓好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要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控制好资源开采的节奏、进度、规模,促进资源有序开发,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走清洁生产、低碳节能、绿色环保的发展路子。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中国梦凝聚人心,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着力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大力弘扬宁夏精神,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努力构建全区人民美好的精神家园。
全面深化改革,建设开放、富裕、和谐、美丽宁夏,是进一步加快宁夏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行动指南和宏伟蓝图。全面深化改革,建设开放、富裕、和谐、美丽宁夏,不仅是一幅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宏伟蓝图,同时也是引领未来一
个历史时期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建设开放、富裕、和谐、美丽宁夏的战略目标,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对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形成的战略思路的进一步继承、创新和发展,很好地体现了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总之,确立开放、富裕、和谐、美丽宁夏的战略目标,集中体现了关系宁夏改革发展稳定的一系列根本问题,是推动宁夏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行动指南和宏伟蓝图。
全面深化改革,建设开放、富裕、和谐、美丽宁夏,必须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条件。全面深化改革,建设开放、富裕、和谐、美丽宁夏,既是宁夏各族群众的热切期盼,同时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离不开已有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条件。利用好现有的发展基础和条件,实现宁夏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建设开放、富裕、和谐、美丽宁夏,必须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难题。宁夏发展依然存在着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必须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和老百姓最期盼的事情。解放思想,创新工作,加快构建“水资源、水工程、水安全、水生态、水文化” 奋力推进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推进改革创新方面,能改的先改起来,能动的先动起来,能试的先试起来,从最容易的地方改起,从立竿见影的事项改起,力求在全面
深化改革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只要是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国家没有明令禁止的,我们就可以大胆地试,大胆地干,以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全面深化改革,建设开放、富裕、和谐、美丽宁夏,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当前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形势是好的。但宁夏经济基础薄弱,发展任务繁重,制约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社会事业历史欠账多、包袱重,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欠缺,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大等等。可以说,推进宁夏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困难和挑战并存,责任和使命共在。难题,只有在实干中才能破解;办法,只有在实干中才能见效。面对攻坚克难的艰巨任务,我们应该把一切心思和劲头放在实干上,以愿干努力提升实干境界,以敢干不断展示实干气魄,以会干切实增强实干绩效。实践证明,思想不解放,观念不超前,干事创业就缺乏气魄和思路。一个地区只有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发展才有动力和活力;一个领导干部只有把真抓实干作为一种崇高的事业来追求,作为一种良好的习惯来培养,工作才有魄力和起色。所以,我们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精神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在学习贯彻中央精神、深化区情认识、做好中央精神和宁夏实际有机结合方面求真务实,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推动科学发展。在工作中,无论是抓经济社会发展还是
抓保障和改善民生,无论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还是创新社会治理,都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和“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把创新的勇气和热情以及创新和实干的精神贯穿到各项工作中,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推动宁夏经济社会科学发展,造福各族人民群众。
全面深化改革,建设开放、富裕、和谐、美丽宁夏,必须推进经济社会和党的建设领域的重点工作。一要加快推进宁夏产业转型升级。要着眼于加快宁夏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导向作用,既抓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又抓新兴产业提速增量。要推进资源型产业优化升级,降低单位能耗,延长产业链条,坚持创新驱动,把现有的产业做大做强做优。二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核心动力,是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巨大引擎。三要着力构建内陆开放经济新格局。要充分发挥回族和阿拉伯国家信仰相同、习俗相近的人文优势,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政治优势,宁夏是国家清真产业最集中、潜力最大的产业优势,加强同阿拉伯国家及穆斯林地区的交流合作。四要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要抓住关键和突破口,这个关键和突破口就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就是大力减少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就是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五要深入实施文化强区战略。文化强区建设,是
建设开放、富裕、和谐、美丽宁夏的一个标志性战略举措。文化是开放、富裕、和谐、美丽的根基和动力,不仅是“软实力”,也是“硬实力”。必须通过实施文化强区战略,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六要推进社会事业和社会治理改革创新。着眼于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社会公平正义,推进社会事业和社会治理改革创新,全面改善民生,提高全社会法治化水平,让各族群众过上更幸福美好的生活。七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深化改革,建设开放、富裕、和谐、美丽宁夏,关键在党,关键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履行对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责任,引导广大党员和各族群众积极投身改革事业。在充分发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中流砥柱作用的同时,要集中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从而凝聚起全面建设开放宁夏、富裕宁夏、和谐宁夏、美丽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强大力量。
宁夏这片热土,是全区各族人民耕耘生活、酿造幸福的美好家园,也是我们服务人民、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作为一名企业的普通员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奋斗,开拓创新,为水利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为正在起步的 “建设开放宁夏、富裕宁夏、和谐宁夏、美丽宁夏”而保驾护航、增砖添瓦、从而达到共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