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党群关系的特点》

时间:2019-05-12 16:24: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新时期党群关系的特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新时期党群关系的特点》》。

第一篇:《浅谈新时期党群关系的特点》

(430079)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152号闫聪慧

电话:***

浅谈新时期党群关系的特点

闫聪慧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党群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一个永恒的话题。新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攻艰时期,建立和谐的党群关系就显得更为重要。总结新时期党群关系的经验、分析新形势下党群关系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对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形成新的马克思主义党群关系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新时期;党群关系;经验;挑战;对策

党群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一个永恒的话题。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新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攻艰时期,建立和谐的党群关系就显得更为重要。总结新时期党群关系的经验、分析新形势下党群关系面临的挑战,对于正确认识当前党群关系进而构建新的马克思主义党群关系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新时期党群关系建设的经验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篇章,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始终坚持“一切从群众中来,一切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重,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与人民群众建立了亲密的血肉联系。

(一)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经济快速发展,解决人民的物质生活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新时期建立和谐党群关系的物质基础。

新时期,各届党中央领导集体都把经济发展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提出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论断,将经济发展摆在一切工作的中心。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科学发展观,一心一意促发展,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总之,党实施一系列关于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使经济得到巨大发展,广大人民得到真正的实惠,物质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人民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积极支持和拥护党,为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让人民当家作主,这是新时期密切党群关系的政治基础。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认真探索和推进民主政治建设。1982年颁布了新时期的第一部根本大法,以法律形式确认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经过中共十二大、十三大,中国的民主法制不断发展完善。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为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奠定法律基础。2007年中共十七大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使人民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将人民当家作主真正落到实处。

(三)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深入群众,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这是新时期密切党群干部的实践基础。

新时期党之所以能够凝聚民心,汇聚民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深入群众,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他们牢记党的指示,身负全党重任,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始终保持着群众本色。“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的孔繁森不畏青藏高原恶劣的气候,默默地做着援藏事业,最终将自己年轻的生命贡献给国家和人民;党的好干部牛玉儒不畏风雨人生、利蔽得失,领导草原人民走上幸福之路,等等。这些先进的共产党员深入群众,为群众谋实实在在的幸福,与群众建立了血肉联系,他们是新时期党的先峰。

(四)大力发展教育,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这是新时期密切党群关系的思想基础。

新时期为了改变我国文化教育相对落后的面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积极发展教育事业。1982年中共十二大第一次把教育列为经济发展的战略

重点。1987年中共十三大明确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再次强调:“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又把发展教育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一系列教育方针的指导下,政府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此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人们的行动,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念,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为密切党群关系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二、新时期党群关系面临的挑战

密切的党群关系是党的生命之所在,是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然而,新时期是我国社会一个重要转型时期,党的执政环境、执政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党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对新时期的党群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使社会利益群体的矛盾复杂化,给新时期党群关系带来严重的影响。

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但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其他方面的变化也给党群关系带来了一些冲击。一是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分化出来,形成独立的社会力量,出现不同的利益群体。利益差异使这些群体、阶层之间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利益矛盾,从而影响党群关系的和谐。二是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扩大,引发群众对党的政策的怀疑和不满,甚至引发社会动荡,从而破坏党群关系。

(二)民主政治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人民的民主权利不能得到切实的落实,这也是党群关系面临的一个挑战。

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人们对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大政方针等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大大增强。然而,由于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相对不完善、不健全,人们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利并没有真正实现。在制度方面,党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并未真正落实,“权大于法”的现象时

有发生,严重影响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在体制方面,未能建立起有效的监督机制,部分党员干部滋生腐败情绪,破坏党风,伤害人民的感情;在民主机制方面,共产党要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利,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人民群众并没有充分享受到这些民主权利。

(三)党自身建设不够完善,部分党员存在的作风和腐败问题对党群关系产生严重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一些党员干部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抛弃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抵挡不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以权谋私、贪图享乐、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败现象多发。还有部分官员无视党的纪律,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盛行,弄虚作假、独断专行、组织涣散等现象蔓延,严重破坏党风、政风,降低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损坏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引发党群利益冲突。

(四)国际环境的深刻变化对党群关系带来挑战。

新时期国际环境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给党群关系带来极大的冲击。一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一方面为我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提供一个相对良好的国际经济环境;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经济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经济安全受到严重挑战。二是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大肆攻击我们党,极力破坏我们党和人民的关系。此外,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使有些群众对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信心不足,逐渐疏远了与党的关系。

三、新时期密切党群关系的对策

新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时期,也是我们党攻艰克难的关键时期。因此,党必须采取措施,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以有效应对前进中的挑战与挫折,使党在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越走越远。

(一)坚持发展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利益需要。

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必须始终把发展

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密切党群关系的关键。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牢牢抓住经济发展这个中心,同时兼顾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公正、社会秩序、社会管理、社会和谐、社会结构、社会领域体制和机制完善等方面,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全面发展。同时注重社会公平,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调动和凝聚一切积极因素,增强群众利益协调能力,减少党群关系利益冲突,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二)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建立健全与之有效的保障人民群众参政议政、利益表达的制度和机制,将人民当家作主真正落到实处。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必须扩大人民民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这是密切党群关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保障。新时期,广大人民的自主意识、平等意识、法制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对此,党建立健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决策的制度、决策议题提出制度、决策信息反馈制度、人民意志表达制度、决策论证和评估制度等,让最广大人民群众有条件、有可能通过正常渠道、健全的制度有序参与到决策中来,发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三)加强党自身建设,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能力,抓好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工作,树立良好的形象以取信于民。

党群关系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求我们党必须切实加强自身建设,解决好自身存在的问题,以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影响群众、感召群众,增强自身的执政能力和领导能力,不断带领人民群众完成新的历史任务,以更好地代表、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毫不动摇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在反腐败斗争中,一方面积极探索扩大群众参与反腐败的有效途径,建立健全反腐败的民主机制,提高反腐败工作的民主含量,保障人民群众在反腐败中的民主权利。另一方面增强反腐败工作的透明度,把反腐败工作的任务目标、方针政策、党纪法规、对策措施等公之于众,让群众监督反腐败工作的进程及其结果。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良好的党的形象,取信于民。

(四)以中国特色这会主义理论体系统一思想,引领全党的行动。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领全党,在全党开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等宣传教育,使党员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基本理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全心全意见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做到心中有群众、凡事想群众、工作为群众,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总之,中国共产党在执政的实践中,有先天的群众优势,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党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继续保持党的优势,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同时有效应对前进中的风险和挑战,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巩固自身的执政地位,不断领导人民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参考文献:

[1]赵士红:《当前困扰党群关系的突出问题及对策思考》[J],《中州学刊》,2005年7月,第4期

[2]周浩集:《改革开放以来党群关系的再思考》[J],聊城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3]孙鲁冀:《新时期党群关系问题[J],企业导报,2012年第10期

闫聪慧(1987.09——),女,河南省南阳市,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第二篇:浅谈新时期党群关系问题及对策思考

所谓党群关系,宏观上讲,就是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微观上讲,是指政党与组成社会的各个团体、公民、选民以及自治性组织的关系。党群关系是世界上所有政党都必须高度关注的内容,对于在野的选举型政党来说,处理好党群关系是获得政权的唯一通途;对于执政党来说,处理好党群关系是为了巩固执政基础,扩大执政资源,提高执政能力。

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实现途径

(一)实现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供强有力的发展保障。

第一,要防患于未然,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第二,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党要保障不同利益主体公平合理地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第三,坚持发展这个主题,使人民看到希望,树立信心。第四,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对执政党来说,抓这个工程、那个工程,大搞“形象工程”、“劳民工程”,其实重要的是要抓好“民心工程”。

(二)切实转变党员干部作风,提供稳定基础。

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需要转变党员干部作风。党员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领头雁。党员干部是否心里装着群众,坚持为群众服务,是党群关系是否和谐的关键。只有党员干部发扬好的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良好形象和实际行动取信于民,才能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

(三)完善权力运行机制,提供长久有效制度机制。

首先,转变党的执政方式和社会治理模式,重塑党的权威。执政党应当积极促使国家权力向社会回归,还权于民。随着党的权力从公共领域的退出,执政党应该积极培育新的健康力量,承担公共领域的管理责任,尤其应当鼓励各种公民组织的发展,通过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的相互作用,达到社会公平的目标。而党的权威则表现为对各种利益集团的调控和平衡,防止少数社会强势集团侵犯公共利益。其次,要完善权力的制约监督机制。一要限制权力。二要监督权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对权力实施有效监督,才能使权力运作真正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执政党也才能获得公众长久而积极的认可

浅谈新时期党群关系问题及对策思考

〔摘要〕 当前,我国党群关系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思想认识的隔阂疏远了党群关系;民生问题的处理不当影响了党群关系;贫富差距削弱了党群关系;贪污腐败现象损害了党群关系;基层民主发扬不到位制约了党群关系。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着力点有:加强思想教育,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理念;保障民生,加强利益调控;建立畅通有效的利益表达和政治参与机制;加强作风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树立党的良好形象;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开创群众工作新局面。

〔关键词〕 党群关系 制度建设 工作方法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的七一讲话中指出:“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良好的党群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巩固和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努力构建新时期和谐融洽的党群干群关系,对于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形势下党群关系存在的突出问题

当前,党群关系在总体改善的前提下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党的执政之基,亟需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

(一)思想认识的隔阂疏远了党群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血浓于水的党群关系在物欲横冲的潮流中也接受着挑战。党的政治意图与人民群众的愿望没有达成一致,党员干部不关注群众的所思所想,群众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所言所为也总是抱怀疑态度。诚信缺失,部分群众对党的信心有所动摇,甚至于仇官的社会心理较为普遍,党群之间思想隔阂问题在社会不同领域不同程度地存在,成为影响党群关系的首要问题。

(二)民生问题的处理不当影响了党群关系。

关注民生,坚持执政为民是党领导的根本所在,在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中,有的地方的党委政府,某些领域的党政干部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些重大问题——如农村征地补偿问题、城市居民房屋拆迁问题、改制破产企业的职工安置问题、城市管理中小商贩利益受损等等,制定政策欠科学,执行政策不平衡,工作措施不得当,一定程度上侵犯了群众的利益,伤害了群众的感情,引起群众的不满,消极影响不可低估。可以说,民生问题解决的好坏关系党的群众基础。

(三)贫富差距削弱了党群关系。

党群关系实质上也是一种利益关系,它包括政治、经济方面的利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过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社会不公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不仅削弱了党群关系,还会引发和加重其他一系列社会问题。贫富差距会弱化一部分社会群体,致使他们的社会、政治地位下降,生活水平下滑,这既与党的性质宗旨格格不入,又影响了群众对党的感情。

(四)贪污腐败现象损害了党群关系。

十七大报告指出: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当前,部分手握一定权力的领导干部,经受不住物欲诱惑,滋生了贪污腐败的思想和行为,在群众中造成了恶劣的负面影响,也引发了部分群众对党的信任危机,贪污腐败现象已成为密切党群关系的最大敌人。

(五)基层民主发扬不到位制约了党群关系。

随着我国法治社会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农民群众的民主意识逐渐增强,广大农民群众迫切要求落实“五权”(即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但是在具体实施中仍然存在着不到位的情况:少数基层干部素质不高、作风霸道、独断专行,集体重大事项一个人或个别人说了算;村务、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督缺位,村干部以权谋私、侵占集体资产;基层组织建设薄弱等一系列问题的存在,民主权利不能有效落实,致使广大群众对党产生了不满情绪。

二、党群干群关系存在突出问题的原因分析 当前党群干群关系面临的种种新问题,不是因为我们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出了问题,也不是因为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出了问题,而是工作方法不到位、沟通疏通不及时,利益照顾不周全,总体上来说是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少数领导干部群众观念淡薄,作风腐败堕落。

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党群关系的状况。党员领导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对群众的冷暖疾苦漠不关心,使党的群众工作效果大大折扣。少数数领导干部的腐败问题,为人民群众所深恶痛绝,腐败问题败坏了党的形象,降低了群众的信任,党群之间思想存在隔阂,感情逐渐疏远,有时甚至会直接引发党群矛盾,严重威胁党群关系。

(二)基层组织难以作为或无所作为。

当前,大量的党群干群矛盾集中在基层,其主要原因是基层直接面对群众,党的方针政策要靠基层组织去落实,许多政策在落实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定的矛盾。同时随着改革的深入,基层组织对群众的管理职能逐步淡化,而服务群众的职能却日益增多,这种“有职无权”的状况,不仅削弱了基层党员干部工作的积极性、能动性,也使他们感到“有心无力”,造成缺位失位。再加上少数干部宗旨意识淡薄,不关心民情民生,漠视群众疾苦的不作为行为,造成一些群众对基层党组织产生了信任危机。

(三)民主制度不健全,诉求渠道不够畅。

如农村基层“四个民主”中,由于民主选举的制度刚性较强,落实的相对较好,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制度弹性较大,各地落实的情况就存在较大差距,造成群众对基层组织、基层干部的不大信任。另外,解决诉求的机制不力,缺乏“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的工作机制,解决问题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从而导致一些地方出现“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现象,或要经过领导的层层批示才能得以解决,或是依靠权威新闻媒体曝光才能得以解决等等。这些不正常现象,反映了我们的诉求渠道不够畅通。

(四)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不适应。

造成当前党群干群之间矛盾的另一个重要成因,就是少数基层党组织未能根据党群关系面临的新情况、新变化、新特点,及时转变党领导群众的方式和做群众工作的方法。群众工作的领导体制、工作方法和考评机制都存在着很大的不适应,特别是现行的干部考核重虚轻实,重数字报表轻实际绩效。基层干部对此意见很大,认为现在上级更多看重的是显性政绩,那些走“正步”、踏踏实实做事的干部,却因为政绩“不显”而得不到认可;那些急功近利、摆花架子、会“作秀”的人,反而得到提拔重用。这都影响了干群关系。

三、密切党群关系,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对策建议

构建和谐融洽的党群干群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我们必须从执政的高度来重视这个问题,努力搞好新时期的党群、干群关系。具体来说:

(一)加强思想教育,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理念。思想是行动的向导,要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基本理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坚决反对脱离群众、以权谋私。只有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密切党群关系才能有牢固的思想基础,才能有正确的目标方向。

(二)保障民生,加强利益调控。首先,要切实关心群众的利益,把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作为工作的根本着力点。当前特别要在就业、社保、医疗、住房、环境、扶贫等重点领域,不断完善为民办实事的机制,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其次,要积极探索建立利益平衡和协调机制,妥善处理好社会各阶层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致力于形成合理的社会利益机制,把两极分化、社会差别控制在适度的范围,使各个社会成员都能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第三,要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在新农村建设、欠发达地区发展中实现公共财政倾斜,更好地发挥财政转移支付的“二次分配”和慈善事业“三次分配”的重要作用,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确保他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

(三)建立畅通有效的利益表达和政治参与机制。 在群众还不能直接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情况下,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表达是否充分,群众的意愿能否反映到决策机构,是关系到决策能否适合大多数人利益的大事情。如果人民群众不能进行充分的利益表达,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不能真实体现出来,执政党的政治协调与沟通就会失效,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信任度就会大打折扣,政党与群众之间就会出现不和谐的音符。因此,必须要尊重、维护和实现社会各阶层和社会群众正当的利益诉求。同时,不断拓宽人民群众意愿、呼声能够顺畅表达的渠道,这也正是和谐党群关系建立的重要渠道。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感和拥护度。

(四)加强作风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树立党的良好形象。

能否始终保持密切的党群关系,关键取决于党是否始终保持先进性。作风问题和腐败问题是我们党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持之以恒地抓好党的作风建设,坚定不移地开展反腐败工作。要按照中央提出的“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具体要求,下大力气解决党员干部的学风、思想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反腐败工作,要坚持教育为先,坚持注重预防,坚持标本兼治,坚持改革创新,以反腐败工作的扎实推进来取信于广大人民群众。

(五)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开创群众工作新局面。当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我们在继承、沿用好的做法的同时,还要努力改进方式方法,推动党的群众工作不断创新发展。一是要熟悉、用好新型交流载体。充分发挥好现代交流工具的功能作用,以网络为纽带,延伸触点,扩大与群众交流的多样性、广泛性;二是要改进交流方式。要不断探索党群之间交流的新形式,掌握与群众沟通的技巧,充分体现交流时的互动性、平等性,用新方式、新方法来进一步开创群众工作的新局面。

第三篇:浅谈新时期党群关系问题及对策思考

浅谈新时期党群关系问题及对策思考

〔摘要〕 当前,我国党群关系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思想认识的隔阂疏远了党群关系;民生问题的处理不当影响了党群关系;贫富差距削弱了党群关系;贪污腐败现象损害了党群关系;基层民主发扬不到位制约了党群关系。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着力点有:加强思想教育,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理念;保障民生,加强利益调控;建立畅通有效的利益表达和政治参与机制;加强作风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树立党的良好形象;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开创群众工作新局面。

〔关键词〕 党群关系制度建设工作方法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的七一讲话中指出:“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良好的党群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巩固和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努力构建新时期和谐融洽的党群干群关系,对于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形势下党群关系存在的突出问题

当前,党群关系在总体改善的前提下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党的执政之基,亟需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

(一)思想认识的隔阂疏远了党群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血浓于水的党群关系在物欲横冲的潮流中也接受着挑战。党的政治意图与人民群众的愿望没有达成一致,党员干部不关注群众的所思所想,群众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所言所为也总是抱怀疑态度。诚信缺失,部分群众对党的信心有所动摇,甚至于仇官的社会心理较为普遍,党群之间思想隔阂问题在社会不同领域不同程度地存在,成为影响党群关系的首要问题。

(二)民生问题的处理不当影响了党群关系。

关注民生,坚持执政为民是党领导的根本所在,在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中,有的地方的党委政府,某些领域的党政干部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些重大问题——如农村征地补偿问题、城市居民房屋拆迁问题、改制破产企业的职工安置问题、城市管理中小商贩利益受损等等,制定政策欠科学,执行政策不平衡,工作措施不得当,一定程度上侵犯了群众的利益,伤害了群众的感情,引起群众的不满,消极影响不可低估。可以说,民生问题解决的好坏关系党的群众基础。

(三)贫富差距削弱了党群关系。

党群关系实质上也是一种利益关系,它包括政治、经济方面的利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过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社会不公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不仅削弱了党群关系,还会引发和加重其他一系列社会问题。贫富差距会弱化一部分社会群体,致使他们的社会、政治地位下降,生活水平下滑,这既与党的性质宗旨格格不入,又影响了群众对党的感情。

(四)贪污腐败现象损害了党群关系。

十七大报告指出: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当前,部分手握一定权力的领导干部,经受不住物欲诱惑,滋生了贪污腐败的思想和行为,在群众中造成了恶劣的负面影响,也引发了部分群众对党的信任危机,贪污腐败现象已成为密切党群关系的最大敌人。

(五)基层民主发扬不到位制约了党群关系。

随着我国法治社会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农民群众的民主意识逐渐增强,广大农民群众迫切要求落实“五权”(即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但是在具体实施中仍然存在着不到位的情况:少数基层干部素质不高、作风霸道、独断专行,集体重大事项一个人或个别人说了算;村务、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督缺位,村干部以权谋私、侵占集体资产;基层组织建设薄弱等一系列问题的存在,民主权利不能有效落实,致使广大群众对党产生了不满情绪。

二、党群干群关系存在突出问题的原因分析

当前党群干群关系面临的种种新问题,不是因为我们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出了问题,也不是因为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出了问题,而是工作方法不到位、沟通疏通不及时,利益照顾不周全,总体上来说是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少数领导干部群众观念淡薄,作风腐败堕落。

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党群关系的状况。党员领导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对群众的冷暖疾苦漠不关心,使党的群众工作效果大大折扣。少数数领导干部的腐败问题,为人民群众所深恶痛绝,腐败问题败坏了党的形象,降低了群众的信任,党群之间思想存在隔阂,感情逐渐疏远,有时甚至会直接引发党群矛盾,严重威胁党群关系。

(二)基层组织难以作为或无所作为。

当前,大量的党群干群矛盾集中在基层,其主要原因是基层直接面对群众,党的方针政策要靠基层组织去落实,许多政策在落实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定的矛盾。同时随着改革的深入,基层组织对群众的管理职能逐步淡化,而服务群众的职能却日益增多,这种“有职无权”的状况,不仅削弱了基层党员

干部工作的积极性、能动性,也使他们感到“有心无力”,造成缺位失位。再加上少数干部宗旨意识淡薄,不关心民情民生,漠视群众疾苦的不作为行为,造成一些群众对基层党组织产生了信任危机。

(三)民主制度不健全,诉求渠道不够畅。

如农村基层“四个民主”中,由于民主选举的制度刚性较强,落实的相对较好,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制度弹性较大,各地落实的情况就存在较大差距,造成群众对基层组织、基层干部的不大信任。另外,解决诉求的机制不力,缺乏“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的工作机制,解决问题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从而导致一些地方出现“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现象,或要经过领导的层层批示才能得以解决,或是依靠权威新闻媒体曝光才能得以解决等等。这些不正常现象,反映了我们的诉求渠道不够畅通。

(四)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不适应。

造成当前党群干群之间矛盾的另一个重要成因,就是少数基层党组织未能根据党群关系面临的新情况、新变化、新特点,及时转变党领导群众的方式和做群众工作的方法。群众工作的领导体制、工作方法和考评机制都存在着很大的不适应,特别是现行的干部考核重虚轻实,重数字报表轻实际绩效。基层干部对此意见很大,认为现在上级更多看重的是显性政绩,那些走“正步”、踏踏实实做事的干部,却因为政绩“不显”而得不到认可;那些急功近利、摆花架子、会“作秀”的人,反而得到提拔重用。这都影响了干群关系。

三、密切党群关系,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对策建议

构建和谐融洽的党群干群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我们必须从执政的高度来重视这个问题,努力搞好新时期的党群、干群关系。具体来说:

(一)加强思想教育,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理念。思想是行动的向导,要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基本理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坚决反对脱离群众、以权谋私。只有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密切党群关系才能有牢固的思想基础,才能有正确的目标方向。

(二)保障民生,加强利益调控。首先,要切实关心群众的利益,把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作为工作的根本着力点。当前特别要在就业、社保、医疗、住房、环境、扶贫等重点领域,不断完善为民办实事的机制,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其次,要积极探索建立利益平衡和协调机制,妥善处理好社会各阶层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致力于形成合理的社会利益机制,把两极分化、社会差别控制在适度的范围,使各个社会成员都能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第三,要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在新农村建设、欠发达地区发展中实现公共财政倾斜,更好地发挥财政转移支付的“二次分配”和慈善事业“三次分配”的重要作用,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确保他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

(三)建立畅通有效的利益表达和政治参与机制。 在群众还不能直接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情况下,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表达是否充分,群众的意愿能否反映到决策机构,是关系到决策能否适合大多数人利益的大事情。如果人民群众不能进行充分的利益表达,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不能真实体现出来,执政党的政治协调与沟通就会失效,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信任度就会大打折扣,政党与群众之间就会出现不和谐的音符。因此,必须要尊重、维护和实现社会各阶层和社会群众正当的利益诉求。同时,不断拓宽人民群众意愿、呼声能够顺畅表达的渠道,这也正是和谐党群关系建立的重要渠道。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感和拥护度。

(四)加强作风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树立党的良好形象。

能否始终保持密切的党群关系,关键取决于党是否始终保持先进性。作风问题和腐败问题是我们党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持之以恒地抓好党的作风建设,坚定不移地开展反腐败工作。要按照中央提出的“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具体要求,下大力气解决党员干部的学风、思想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反腐败工作,要坚持教育为先,坚持注重预防,坚持标本兼治,坚持改革创新,以反腐败工作的扎实推进来取信于广大人民群众。

(五)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开创群众工作新局面。

当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我们在继承、沿用好的做法的同时,还要努力改进方式方法,推动党的群众工作不断创新发展。一是要熟悉、用好新型交流载体。充分发挥好现代交流工具的功能作用,以网络为纽带,延伸触点,扩大与群众交流的多样性、广泛性;二是要改进交流方式。要不断探索党群之间交流的新形式,掌握与群众沟通的技巧,充分体现交流时的互动性、平等性,用新方式、新方法来进一步开创群众工作的新局面。

第四篇:党群关系

党群关系:党的生命力之所在□黄苇町(红旗出版社原副总编辑)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表明,如何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动员群众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是党成败的关键。党成立后的第一件事,是组织党员深入工人区做教育发动工人群众的工作。从1922年2月至1923年3月,从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开滦五矿大罢工、香港海员罢工到京汉铁路工人总同盟罢工,党领导的工潮便达100多次,参加者超过30万人。无论对当时只有100多名党员的共产党来说,还是对总数仅有200万人的中国产业工人队伍来说,这种动员群众的能力和规模都是世所罕见的。党的组织也在群众工作中不断成长壮大。1924年末,共产党发展到900名党员,安源的工人党员就占了1/3。另外,从土地革命到农村抗日游击战争,中共始终与广大贫苦农民患难与共、生死相依。抗战胜利后,10万干部战士出关,3年后百万大军入关,一个重要原因是适时地开展了土地改革。在“保田参军”的口号下,仅东北解放区就有160多万人穿上军装。淮海战役表面上是60万我军与80万蒋军的对决,实际上各地踊跃支前的民工达543万人,平均每名战士背后就有9个民工。

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解放后,我们也不需要像苏俄那样搞余粮征集制,而是通过各级党组织,组织农民赶大车、拉小车、挑担子向城里送粮送菜送肉,击败了某些不法粮商囤积居奇、制造粮荒的阴谋。因此,群众工作不但是中共的“起家资本”、“看家本领”,还是新世纪、新形势下的“发家途径”——不过这不是指每个党员干部的小家,而是指要让13亿人跨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大家”。我们既要继承和发扬党的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也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群众工作的科学化。

“一切为了群众”是党的群众立场的根本体现。随着经济社会转型,现在社会上有什么成分,党内就有什么成分。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对共产党员党性的基本要求。我们还要正确把握群众的根本利益、现阶段共同利益、不同群体特殊利益的关系。不能以为了群众长远利益为借口,损害群众的现实利益;也不能以符合大多数群众的利益为借口,损害部分群众的具体利益。在某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上,简单地少数服从多数也是不行的,必须通过协商,尽量寻找大家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就是找到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否则少数人的合法权益就得不到保证,党的群众工作效果也会受到影响。

“一切依靠群众”的基础是坚持群众观点。一要相信群众,二要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三要摆正自己与群众的位置。我们党90年的历史证明,凡是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发展得比较好的时期,群众工作就开展得有声有色,事业发展就顺利;如果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受到破坏,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到挫折。从事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更要坚持群众观点。当前从中央到地方的民生投入,用的是纳税人的钱,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因此,各级党和政府在为群众办实事上,不能有居高临下的“恩赐”思想,更不能进行脱离监督的不规范操作。必须坚持“大家的事大家办”、“大家的事大家议”,才能兼顾最多人的利益,坚持社会公正,让有限资源发挥最大效用,实现民生工程惠民、利民的初衷。那些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劳民伤财的形式主义,耗资巨大的形象工程,多是少数人甚至 “个人说了算”的产物。

因此,一个堪当大任的领导者,首先要是个善于调动最多人的积极性,善于集中大家智慧的有凝聚力的领导者。与那些靠个人拍脑袋搞发展的人相比,前者才是“大聪明”、“大智慧”。他所领导的发展,必然是人们争议较少、群众获益最大、社会支持率高,因而也是较为平稳、上级也放心的发展。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面对群众,发现原来想法脱离实际的,要学会妥协让步;发现过去做错的,要勇于改过道歉。这样才能取得群众谅解,获得群众工作的主动权。有人看到个别干部面对媒体“祸从口出”,得出应“谨言慎行”的教训,这没有错,但治本之策还是真正树立公仆意识。那些说话“走火”的干部,无不和他们在骨子里就没有摆正自己与群众、与舆论监督的位置有关。只有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才能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而推进党务、政务公开,让公共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正是信息社会和网络时代的必然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深刻变化,群众工作的环境、对象、任务等都已发生很大变化。例如,过去职工个人和家庭的很多需求都靠所在单位解决,“一切听组织的” 是与“事事依靠组织”、“有困难找组织”相联系的。现在国有单位对职工不再大包大揽,民营经济更多是雇佣关系,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人们对家庭、亲戚、朋友、同学等私人生活圈的依赖度增高,对单位和基层组织的归属感减少。而每年600万大学毕业生走出校门后,很多都成为社会人,再见他们,多是在“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网络上。随着公民意识的增长,人们既关心衣食住行,也关注自己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在企业改制、城镇拆迁、农村征地等过程中矛盾尤为突出,而且触点多、燃点低,演化为群体性事件的可能性增大。这些都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挑战。而有的地方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一旦离开行政权力,就不知怎么与群众打交道;有的地方党组织,在流动人员已超过户籍人口的情况下,还在外地人与本地人之间划分“分内”和“分外”工作 ;还有的做群众工作只会给钱给物,缺乏对群众真实需求的洞察和与群众的感情交流,更不善于通过协商对话消解社会关系的紧张与断裂。

要改变这些状况,首先要加强和完善维护群众权益的机制,实现社会矛盾的源头治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这个基本事实,决定了我们的党和政府总体上是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的。但也要看到,部分党员干部存在对群众感情淡薄的现象,有的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就是老百姓找上门来反映问题,也官气十足。人前表态含糊,人一走就把事情扔在脑后。个别的甚至作风粗暴,造成干群矛盾激化。一些干部认为“眼睛向上才能上去,眼睛向下只能下来”、“领导喜欢的会进入领导层,群众喜欢的会留在群众中”。因此只怕上级批评,不怕群众反对,以作秀来代替做事,势必凉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心。对群众态度冷漠,群众也会对他离心离德。不会尊重群众的人,也不可能得到群众的尊重和信任,提高群众工作效果也无从谈起。

做好群众工作,要不断提高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水平,更重要的是做到理论和实践的高度一致。因为群众不仅会用耳朵听党员怎么说,更会用眼睛看党员怎么做,用心体会这位党员值不值得信任。

90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离不开共产党人榜样的力量。中共最早从事农民运动的几位领导者,大多出身于地主富农家庭。广州农讲所第一任所长彭湃家的佃户超过1500人,他留学回来已当到县教育局局长,却毫不犹豫地抛弃了荣华富贵,发动农民起来革命,甚至亲自带人分自家的土地,把父亲气个半死,却被农民呼为“彭菩萨”、“农民王”。当时的中国农村,文盲占90%以上,且绝大多数祖祖辈辈生活在闭塞的乡村,除了逃荒要饭外,很少有人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无论对他们讲马克思主义还是劳工权利,他们都很难听懂,更不要说理解和接受了,真正吸引他们的是共产党人极其“另类”的表现:他们家境优裕却无纨绔作风,身为富家子弟却为穷人谋解放,甚至不惜散尽家财、变卖祖产,直至为贫苦农民的翻身解放献出年轻的生命。是什么使他们变成如此与众不同的人?人们开始认真听他们讲道理,开始琢磨他们的“主义”为何有这么大的力量?如果说,在中国的城市,是先有马克思主义后有共产党人;那么在中国乡村,更大程度上是先有共产党人后有马克思主义。亿万没有文化甚至不识字的群众,正是从这些共产党员身上,从他们的所作所为中,第一次认识到共产党人是为他们的利益奋斗的,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穷人的真理”。这也是大革命失败后,尽管到处都是白色恐怖,但彭湃振臂一呼,就有成千上万农民响应的根本原因。也是广州起义失败后,海陆丰能够成为共产党人的栖身地和新的出发点的重要原因。

在建党90年后的今天,回顾这些往事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个领导干部,如果心里想的、口里说的、手中做的不一致,效果就会完全相反。原苏联高级外交官舍普琴科曾这样描述苏共一些领导干部:“他想把某些东西攫取到手,却企图把自己描绘成正在向这些东西斗争;他批判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而自己却一心一意地追求这种生活方式;他谴责消费主义是庸俗思想的反映,是西方影响毒害的结果,但享有特权者对于西方的消费品和物质享受却视为珍宝。”显然,这种言行的高度脱节,是人民抛弃苏共领导集团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党能开创中华民族和国际共运历史的新辉煌,是同绝大多数共产党人为民族、为人民牺牲奋斗、克己奉公、勤政廉政分不开的,是与我们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分不开的。但也不能否认确有这样一些领导干部,其特长就是用最冠冕堂皇的话来维护自身利益。明明是个人意见,却弄得仿佛是大家意见;明明为自己,偏说是为国家、为群众。他们对党的群众工作的破坏,是带有颠覆性的。因此,完善干部民主选拔和监督制度,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一步纯洁党员队伍和领导干部队伍,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措施,也是党带领全国人民,在未来10年即建党100周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党群关系不是一个新话题,但却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中的一个永恒的话题。新形势下我们党把营造和谐党群干群关系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不仅标志着我们党对党群关系认识的深化,也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战略把握。新的形势下营造和谐的党群关系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党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和支持,巩固执政地位的根本途径。新形势下党群关系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影响党群关系和谐的原因主要是: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相对落后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影响了人民群众对党的执政能力的期待;党员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尤其是党风不正、腐败现象屡禁不止,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和执政权威;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滞后,不能完全满足人民当家作主、参政议政、管理国家事务等民主权利发挥的期待;利益表达渠道不畅,人民群众无法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影响了群众对党的“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执政理念的认同;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安全感和公共需要,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大肆造谣中伤离间我们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影响了群众对党的深厚感情等。营造和谐党群关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营造”从技术层面上讲,强调的是一种主动性和创造性;从政治层面上讲,强调的是一种态度和责任意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营造和谐党群关系关键在党。关键在党,即党要在“营造”过程中明确主体责任,强化“营造”的意识,端正“营造”的科学态度,创建“营造”的载体,提高“营造”的综合能力,发挥“营造”的主导作用。新形势下营造和谐的党群关系的主要战略对策:一是不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使党永远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者。包括以下内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使党员真正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先进分子;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使各级党员干部成为名副其实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公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塑造和树立亲民爱民务实的形象;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坚决遏制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现象;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党的基层组织始终成为凝聚民心、促进和谐的桥梁和纽带。二是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始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键是:一要着力提高全党深入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的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快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二要着力提高党的利益整合能力,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新成果。三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四是加强责任型服务型政府建设,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过程中提高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五是健全联系群众制度,创新联系群众方式,在组织、宣传、教育群众的互动中,不断深化与人民群众的感情等。

第五篇:新时期秘书工作特点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论新世纪秘书工作的特点

中文系

指导教师

徐红妍

摘要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知识经济的崛起、经济全球化的加快、社会管理的复杂化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秘书工作无论内涵还是外延都表现出了一些新特点。秘书工作的作用和地位更加突出,社会对秘书的要求越来越高。审慎、稳健地驾驭复杂局势的能力已成为新世纪领导者的必备能力。一个事业心和发展意识都很强的领导,必然要求秘书部门是一个既灵敏又高效的机构,秘书班子是一个既有思想又有胆识的群体;要求他们能够站在全局的高度在大事、要事上提供情况、当好高参,能够围绕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为决策出高招、实招。与此同时,企事业单位对秘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层次、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在人才市场上,单一型秘书的推荐成功率仅为8%,而复合型秘书的推荐成功率达到25%,80%以上的现代企业需要具备多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说明新世纪秘书的角色已渐渐发生变化。

关键词:新世纪;秘书工作;工作特点

I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cretarial work in the new period

ABSTRACT

At present, with the maturing of the market economy system, the rise of knowledge-based economy, the acceleration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complexity of the social management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cretarial work, regardless of the connotation or the denotation show some new features.A more prominent role and status of the secretarial work, the society is increasingly high demand on the secretary.Financially sound and prudent manner the ability to cope with complicated situations has become the essential ability of the leader of the new century.Strong leadership of a sense of professionalism and development of consciousness inevitably require the Secretary of the department is a sensitive and efficient institutions, the Secretary of the team is a well-established thinking and courageous groups;they can stand in the overall height in the event, to things, when the high participation can focus on the key, difficult, hot issues for decision-making tactics, which are real.At the same time,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 of the Secretary of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high-level, high-quality compound talents more and more social attention.In the talent market, the success rate of single secretary recommended for 8, compound the recommendation of the Secretary of the success rate of more than 25,80 modern enterprise needs with a variety of compound talents.This shows that the new era secretary's role has gradually changed.KEY WORDS: New century;Secretarial;Work Characteristics

II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目 录

前 言..................................................1

一、新世纪秘书工作的重要性...............................2

(一)对领导辅助决策..................................2

(二)信息的收集处理..................................3

(三)协调关系.......................................3

(四)处理事务.......................................4

二、新世纪秘书工作的特点.................................6

(一)高层次、复合型才能需求日益呈现...................6

(二)秘书工作的职业化范围愈发广阔.....................6

(三)秘书工作向国际化、社会化发展的趋势...............6

(四)办公自动化已成秘书工作的重要手段.................7

(五)秘书工作参谋性特征的明显.........................7

三、新世纪秘书职业特点的发展趋势.........................9

(一)新世纪秘书工作的变化............................9

(二)新世纪秘书工作的发展方向........................10

(三)新世纪秘书工作的基本原则........................13 结 论.................................................15 谢 辞.................................................16 参考文献...............................................17

III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前 言

秘书作为一种古老的职业,自始到现在它的本质都是为个人和组织提供辅助,它是承上启下、沟通左右的桥梁和纽带。由于其工作的突出特点和地位,总是会对其服务的个人或群体产生重要的影响。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知识经济的崛起、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秘书这一古老的职业遇到了诸多挑战和困难。这如潮般的冲击要求秘书们必须具备更高地专业素质,同时由于秘书工作的社会联系日益广泛、服务的内容也在不断的增加,工作范围逐步拓宽对秘书的工作有了更宽泛的要求。秘书的工作特点也在随着这些要求发生着变化,复合型秘书的需求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青睐和重视;它所服务的对象和范围将越来越广泛,其职业化趋势更加明显。积极地认识这些变化能让秘书们更好地承担起其参与处理事务和做好领导左右手的本职工作。

秘书又是一项光荣有意义但又十分繁重的工作。介于秘书工作的这些特点要使秘书工作在经济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方面要按这些特点来培养秘书人才同时也要兼顾未来秘书工作特点的变化;另一方面作为秘书工作的个体来说,应根据这些特点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做到人尽其才,以期发挥更大作用。而在这些大形势变化下,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做好工作的重要保证。秘书在工作中要宽容大度,作风稳健,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一方面要有“海纳百川”的容量,另一方面要有淡泊名利的雅量。才能在秘书工作中出类拔萃,获得成功。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一、新世纪秘书工作的重要性

迄今为止,我国的秘书工作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直至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前,中国历史上的秘书工作都是为历代统治阶级服务的,与现代秘书工作有着根本的不同。但是如同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一样,秘书工作既有变革的一面,也有它继承的一面。了解秘书工作的起源和发展,探究其规律,批判地继承和借鉴秘书工作的历史经验,这既有助于弘扬中华文明,也能取其精华,古为今用,对于今天的秘书人员和秘书工作来说,仍很有必要。

(一)对领导辅助决策

首先,秘书部门应发现问题,提供决策的课题,协助领导系统确定要决策的目标和对象。确定决策目标是整个决策过程中的第一步,同时也是选择决策方案的前提。而决策目标是根据决策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所以,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是确定决策目标的基本条件。在整个辅助决策的过程中,秘书系统的首要任务就是发现、分析问题,主动地向领导系统提供决策的课题,帮助领导系统确定要解决的问题和决策的因由。无论是现代还是以前的管理中,领导者都是决策的主体,这也是领导者的智能和权力。而在现代化的管理中,任何一次重要的决策都离不开辅助力量的支持,若是失去这种支持就如同火箭缺少雷达的制导一样,导致管理系统信息失灵、出现决策的重大失误,从而导致目标失控。因此作为辅助决策的秘书部门提供的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秘书部门要收集相关的信息,为领导系统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在整个决策过程中,秘书系统需要围绕领导系统的决策意图、决策对象和决策目标,系统并且全面的收集和提供决策信息,当然,任何决策都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并且应与上级系统的有关精神相切合。在这方面上,秘书必须提供准确无误的信息,以保证领导决策系统做出合法性的决策。同时,秘书系统也要提供事实性信息,也就是决策对象和其所处的环境所具备的一切行者、属性、特点、原因、现状、趋势等方面的信息。在收集这些信息的同时要对这些信息做出客观的评价(即正面情况和反面情况)既要有质的描述同时也要量的说明情况。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最后回归到本质,秘书系统的任务是拟写和初审备择方案,对其他辅助决策部门提供的备择方案进行初审、修改,保证备择方案的质量,控制备择方案的数量抑或是依据领导的意图和目标直接拟写备择方案等。组织相关的专业人士对备择方案进行论证、分析和评估。反馈信息,检测偏差,提高决策的正确性。督促检查决策的执行情况。对整个决策过程进行总结备录。

(二)信息的收集处理

秘书系统辅助领导系统初稿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处理信息,推动信息的环流,这也是秘书系统的基本职能。一般情况下,划分为四个步骤。

1.信息收集

主要通过每天收到的文件、简报、报表以及电话、电报等等;利用纵向网络和横向的信息网络;通过电视、广播、杂志、报纸、书刊等新闻媒介;调查研究、参加会议、处理信访、接待来宾、查阅档案;与各种智囊机构以及其他相关信息机构建立联系;通过其他的非正式渠道来收集相关信息。而在现如今从网络上了解信息动态的变化已经成为信息收集的主要阵地,网络以其迅捷的信息速度成为秘书系统的好帮手。

2.信息的加工与处理

即把收集到的繁杂、琐碎的信息,通过汇总、筛选、研究和编写,处理成系统适用的信息。

3.信息的传递

在整个信息收集过程中,秘书系统相当于一个中介系统。系统收集、加工信息的最终目的,不是要自己用,而是提供给领导系统和其他系统享用。所以从秘书系统的位置来说,信息的传递是秘书系统处理信息的根本目的。

4.信息的存储和检索

将所收集的信息存入固定可长期保存的文件,同时在电脑上进行备份。同时,在需要时可在电脑上对其检索。

(三)协调关系

对于秘书系统来说协调是通过主体运用自己的影响力,调节或者是消除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协调对象之间的矛盾。一个企业只能过能有效地协调,才能形成整体合力,实现共同目标。它的主要方法有:

1.分工法

有些工作上的矛盾是因分工不明、职责不清造成的,对这类矛盾,可能通过分清责任、明确分工来解决。

2.统筹法

又称为计划安排法,即已计划的方式统筹安排各项工作和活动,使各项工作活动有序化、和谐化。比如组织大型活动和安排日常事务都要运用统筹法。

3.会议法

即充分运用会议的形式,召集有亲协调对象进行当面协商。4.书面法

即运用书面形式进行协调沟通,或把协调节器的结果用书面的形式记载下来,形成会议记录、会议记要、意向书、协议书,并由协调对象各方签字盖章,作为制约各方的依据。.谈话法

即采用个别谈话的方式了解情况,征求意见,劝说疏导。

(四)处理事务

电话事务、接待事务、信访事务、会议事务、文书事务以及现在非常普遍的网络信访等等事务都是秘书系统办理事务内容之一。它是辅助决策,处理信息和协调关系者三种职能的必要条件。即秘书系统的一切职能只有通过具体的事务活动才能实现。从秘书系统的四大职能中,我们可以看出秘书在企业的运转中处于什么位置。它是领导者的左右手,有着影响领导作出决定的能力,有时他的一句提示性的话语可能会关系到企业的命运。正因为如此,所以许多企业对秘书提出了高要求,不仅要有德、学、胆识等高水准,而且还要拥有才能和修养。人的修养从本质上说是个体对环境的积极适应。修养水平越高,对环境的适应和改造能力就越强。从这个意义上说,人都是需要随着环境的变化来提高自己的修养水平。而秘书主体对修养的要求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秘书这个特定的角色,是由秘书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性质以及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特点决定的。秘书的存在意义是为领导服务的,秘书活动的根本目的是辅助领导实施管理,这些决定了秘书在社会活动中主要是扮演配角。但是秘书又是秘书活动的主体,在辅助领导的过程中,会对领导的决策产生影响。而从这一点上,秘书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又扮演的主角。秘书要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工作定位是配角,但是潜在的主角特性又决定了秘书的职业活动必须是积极的。对领导能产生一定影响是成为一名好秘书的基本条件之一。在日常的社会活动中,秘书的修养代表了一个单位的形象和内涵。只有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处理好身边的事务,扮演好领导的左右手角色。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二、新世纪秘书工作的特点

(一)高层次、复合型才能需求日益呈现

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生产的复杂性日趋增大,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全球网络的运行,使世界范围变得越来越小,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而我国自从加入WTO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现代秘书工作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随着社会信息量的翻倍增长,社会的生产和管理工作愈发显得复杂,脑力劳动在社会生产的比重也随之越来越大。秘书作为社会生产管理基层中的一部分,其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对秘书的工作提出了更高地要求。秘书在帮助领导驾驭复杂形势中具有重要的参谋作用。现如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领导决策者如何获得可供选择的信息或是决策选项?高水平的秘书在这个时候就显得犹为重要。这些高素质的秘书在通过自己的强大的知识能力筛选出有用和有利的信息流,为决策者提供最需要的帮助。同时由于社会的复杂交融性,传统意义上得单一型秘书已经不适合社会的需求,复合型的秘书人才成为市场的主要需求,它满足了领导对秘书辅助工作的需求而且能够在一些棘手问题上做出准确地判断,帮助领导者规避风险,所以秘书的高水平和复合型才能将成为社会对秘书工作的最大需求。

(二)秘书工作的职业化范围愈发广阔

秘书工作作为一种为领导和他人服务和起辅助作用的职业,随着时代的变迁,它所服务的对象和范围将愈发广泛,它的职业化趋势更加明显。一是秘书工作渗透于一切行业之中;二是秘书工作的只能正在扩大;三是秘书工作的时空领域进一步拓展。高科技与办公自动化的发展,将使秘书人员“流动办公”变为现实,即使在家里也能为公司处理事务,并且包持密切的联系。

(三)秘书工作向国际化、社会化发展的趋势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尤其是加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入世贸组织后,秘书工作的社会化特点很明显。秘书工作只有同时代紧密结合,才能闪烁不灭的光彩,抗战时期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正是紧密结合党的八大召开前夕中国所处的时代特点,才能在为毛泽东起草的“开幕词”中写出了“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经典名句,并广为流传。秘书工作只有同所面临的现实任务紧密结合,才能不断产生亮点、创造佳绩。所谓同所处时代紧密结合、同所面临的现实任务紧密结合,就是要求我们的秘书工作:在革命战争年代同我国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形势和具体任务相结合,在建国后同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等形势和具体任务相结合,在新世纪新时期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地新形势和具体任务相结合;只有这种结合才能不断开创秘书工作新境界、新成就。在新时期,不仅很多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需要秘书,而有私人秘书、钟点秘书和各种文秘服务企业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十分走俏,它们提供信息咨询、文学写作、文稿翻译、文电处理、公关谈判等秘书服务。秘书的工作遍及社会构架的各个方面,无论是政府等国家单位还是私人企业都普遍设有秘书机构并拥有大量的秘书从业人员。今年来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社会知名人士、专家、学者等都会聘请私人秘书。秘书工作向社会化的趋势发展。秘书作为一种社会职业,在国际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今天,它的国际化趋势也必然加强。而且在我国具有相对较高的职业资格知名度。我国的秘书工作正走在加快向国际化发展的道路上。

(四)办公自动化已成秘书工作的重要手段

新时期的秘书工作推行办公自动化是信息社会、网络时代的需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秘书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基本要求。计算机控制技术及网络的应用使这类办公变得更方便、轻松、便捷,它使秘书工作实现了资源共享,节省了资金,提高了效率,使网络远程办公实现了可能。并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得提供决策建议时把更加准确和迅速地信息提供给决策者。

(五)秘书工作参谋性特征的明显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作效率和生活的快节奏,秘书作为一种服务社会的职业,其参谋性的特点更加明显,并且始终贯穿于秘书大量辅助性和事务性的工作中。

1.秘书的参谋性贯穿在领导者决策的全过程

从决策前信息资料理论法律依据的提供,到决策方案的可行性论证,再到决策的实施与反馈,秘书都必须提供全面的辅助工作。2.秘书的参谋性时刻体现在服务于领导的过程中

秘书需要把握领导的思想脉搏,努力地做到与领导的思想一致,力求吃透上情,摸清下情,上下结合,认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供领导参考。3.秘书的参谋性对领导的工作业绩要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在工作中,秘书要认真听取和记录领导的发言,对不明确的问题,要主动有意识地向领导询问或提出讨论,以便掌握领导在某一问题上已经形成的基本观点。同时,秘书也要调集其主观能动性,善于发现牵动全局的薄弱环节,并经过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向领导提出有理有据的建议,以引起重视。在一些重大问题上还可以进行超前研究,探索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规律,供领导及早遇见,做出决策,以促成领导做出更大的成绩。4.秘书的参谋性贯穿也日常办事文件中

秘书的参谋工作尽管千头万绪,归结到一点是“谋略”二字,要善于通过间接或直接的方式,把领导的所思所想、所筹所划弄清楚,做到既能按领导意图正确“发挥”,又不自作聪明,越俎代庖。在此基础上,以敏锐的观察力抓住工作中的关键环节,经过深思熟虑,形成有价值的参谋意见。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三、新世纪秘书职业特点的发展趋势

(一)新世纪秘书工作的变化

1.从技能性工作向智能性工作转化

新时期秘书处在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领导活动的日趋复杂化和科学化以及领导者的智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秘书智能的强化和扩大,客观上都要求秘书的素质有一个新的突破。从秘书的知识结构看,必须具备三个层次:一是基本知识。包括科学文化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法律法规基本知识;二是专业知识。包括秘书专业知识、行业专业知识;三是辅助知识。包括历史知识、管理知识等等。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大量的“三资”企业出现,它们有着先进的管理机制和成熟的秘书工作机制,所聘用的秘书是与我国传统意义上不同的新型秘书人才。作为涉外秘书从业人员,必须构建'“外向型”的专业知识结构,不仅要具备普通秘书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并且要协助管理,参与生产、贸易等经济活动,故必须学习和掌握以下知识:一是对外贸易知识。包括租赁以及与之相关的国际汇兑、各国税利、保险、仲裁等知识。二是涉外法规知识。包括国内的涉外法规和国际法规。三是财会与商务知识。总之,现代秘书不再是以往的传统技能型秘书,而是属于“智囊型”人物,是智能性的群体。2.从常规内向思维向外开放思维转化

我国已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加入WTO后更加速了与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这种状况客观上扩大了秘书的工作范围。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将出现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流。在此背景下,秘书要有强烈的立体型开放性思维,不仅关注本行业、本地区的发展,还要密切注视国内及世界的动向。就企业秘书来说,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企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市场需求这个轴心来运转,企业秘书的思维和观念必须按照国内外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来调整自身的行为。即作为辅助领导决策的企业秘书,不仅要掌握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过程以及各个阶段的薄弱环节,更要将自身思维不断变化和拓展,把握市场动向,收集有效信息,为领导及时把握市场形势提供最优决策方案,从而发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挥最好的参谋助手作用。

3.从事务性服务向信息化服务转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秘书工作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21世纪的秘书工作,将会是一个知识、信息高度集中地领域。秘书所从事的工作已不仅仅限于办公、办事等一般性的工作,而是以信息为载体,把做好信息工作作为参谋协调、催办、督办的基础和手段,将采集到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加工,提出预案,主动为领导决策降低风险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信息的参谋作用是领导科学决策必不可少的最经济有效的工具,秘书所提供的信息直接关系到领导决策的正误。因此,现代秘书必须具有很强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的服务能力。秘书的信息服务能力主要包括五方面内容:一是信息获取的能力。秘书除了充分利用好组织建立的内部信息网络以外,还应建立并且掌握常规的信息渠道,善于开发新信息资源,并及时、准确、全面地获取所需信息。二是信息选择能力。秘书需要学会对信息进行筛选和分类,能准确无误地识别、理解所采集到的信息的含义,正确判断信息的价值和意义,全面把握所获信息对领导决策产生的影响。三是信息预测能力。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信息服务能力,主要指秘书在现有的信息的基础上,对事物发展的理性判断,它对秘书辅导领导科学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四是信息处理能力。主要是对信息的加工、开发、传输、储存、吸收等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能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排序、归类整理。

4.从被动辅佐职能向主动配合职能转化

辅佐性是与主导性相对而言的。从管理系统来看,领导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属于决策管理的中心;秘书和秘书部门处于从属地位i,其活动都是为了给领导中枢和领导者的工作创造各种方便条件,都是为了保证领导者顺利地进行工作。也就是说,秘书和秘书部门不能脱离领导而单独存在,他具有明显的辅佐性功能。

(二)新世纪秘书工作的发展方向

对于全世界而言,秘书工作的发展趋势呈现职业化、年轻化、女性化。秘书工作不仅仅存在于国家机关,而已经遍布社会的各个角落。随着我国加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入WTO后,经济的发展使秘书的工作加速与国际接轨的进程,它的发展趋势是:

1.秘书工作的职业化

秘书职业化目前来说是世界的潮流,随着我国政治体制的不断改革,国家机构的精简,公务秘书人员相对减少,随着公务员制度的实行和新的行政晋级加薪办法的实施,逐渐脱离了官阶官位,出现了职业化的浪潮。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对商务秘书的成倍增长。在全国人才市场十大热门专业中,对商务秘书的需求量位居中上,再加上法律、科技、医务、教学、外事等行业的秘书,形成了一支社会不可缺少的大军。在这支队伍当中,公务秘书处于中心位置,它的举动制约和影响其他行业秘书,因而居于主导地位。近些年来,在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秘书事务所、商业秘书中心、信息咨询公司,市场调查公司等,这些名称不

一、规模不同、面向全社会的民营私营机构,以各种形势面向全社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这表明秘书工作职业多元化组合形式已逐渐形成。

2.秘书工作职能强化

我国传统秘书工作亿办文、办会、办事为主要任务,以上传下达、综合协调、督促检查、调研信息为基本职能,这种工作格局是与以往社会情况和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信息时代的到来,经济的飞速发展造就了诸多新兴产业和行业门类。各种社会组织的管理活动突破了以往以行政手段为主体的模式,在这里经济、法律等手段以及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被广泛地引入管理中。领导者在变革管理手段和领导方式时,秘书的工作要面对并且适应这种变化。秘书工作的领域随之得到扩展,其职能作用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其表现为:秘书工作在为领导机关提供决策服务时,更多地向智囊化参谋型的方向发展。比如在党政机关或是企事业单位中,特别是高层决策领导机构中纷纷设置了研究室或是调研室,负责政策的研究和为领导提供决策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及方案。一些大型的企业设立了策划部、研究室或咨询中心这类秘书机构。它们打破了以往按照事物分类设置的旧模式,实行了按职能设置的新模式,许多新任务如政策法律法规的顾问、工作的前瞻性研究、具体工作方案的设计、方案实施的运筹、公关活动的策划等等,秘书都是一智囊化的形式工作,这适应了新时期的发展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要求,也是新时期秘书工作的特色。

3.秘书工作科学化发展

伴随着科技迅速发展带来的巨大影响,秘书的工作也受到这一洪流的影响。过去秘书在搜集和整理信息资料时会从各个方面来获取,然后再编成文字,层层报送,这些琐碎的环节非常容易造成工作失误,进而可能会影响领导者的决策。现在,秘书在搜集信息时,只需打开电脑连上互联网,即可寻找自己所需的大部分信息,这些信息会以光速迅速地出现,这大大地增强了秘书工作的时效性。就目前来说,越来越多的秘书部门和人员已经在使用录音、录像、静电复印、电子文字处理与信息存储、电子传真等先进的办公设备,逐步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同时也逐步引入信息论和控制论、系统论等原理来对秘书进行科学管理。这对秘书的知识构成、智能要求和行为方式以及工作方法都提出了更高地要求,使得秘书工作向科学化发展。

4.秘书任职的资格化

1997年中国劳动部颁发了《秘书职业技能标准(试行)》以及《国家职业教育技能鉴定规范(秘书)》等文件。1998年国家劳动部和社会保障部向全国发布了《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试点工作方案》。文件指出:为提高我国秘书职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做好秘书的培训工作,逐步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决定从1998年开始,在全国开展试点工作。首批为北京、上海、重庆、四川、湖北、广东、河北、河南的等十个省市。这是我国秘书任职资格审查工作的开端,它标志着我国朝着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秘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同时,这也是与国际秘书人员资格鉴定接轨的开始。1998年9月,在全国10个省、市、自治区,统一标准、统一教材、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管理和统一证书管理的质量控制原则,举行了首次秘书资格统一鉴定工作。这一切都标志着我国秘书资格审核制度规范化的开始,在我国秘书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秘书任职的资格化,必将对秘书职业从业者提出更高、更全面的标准,这将激励广大秘书工作者努力学习并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同时具备更为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是自己在知识、智力和能力方面满足今后的社会对秘书提出的“高智能化”的全新要求。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三)新世纪秘书工作的基本原则

在现实中,秘书的工作往往事务繁杂,千头万绪,甚至可能会考虑到领导的衣食住行。这需要从事秘书的人员具有独立、敏捷、理性的思考能力和综合处理事务的能力。鉴于秘书工作突出的时代特点和突出的繁杂性、综合性特点,为了做好这个工作,必须坚持一下原则:

1.实事求是原则(即调查研究要唯实,信息共走要求实。)

真诚是相互信任的基础,体现在工作中就是实事求是,“不唯书,不唯上,只为实”。如向领导汇报工作、反映情况要真实准确、客观全面,有喜报喜,有忧报忧;向下级传达文件政策要如实、原本原样,既不夸大,也不缩小,更不“走调”;日常参谋服务工作,要注意研究调查,准确掌握了解情况。

2.同领导保持一致原则

秘书工作只有同领导保持一致,才能更好地为领导服务,这是一切公私部门始终不变的基本原则。但这一原则是由前提的,并不是完全成为领导的耳目,它要求秘书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这一根本组织制度和组织原则;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走群众路线。同时要在正确地信念、理念的指导下,有自己独立的人格、独立思考和正确决断的保持一致。

3.追求效率最大化的工作原则

秘书工作的效率与领导的工作效率息息相关。而提高效率的基础是秘书工作部门实行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以及保证秘书人员的素质。同时秘书也要提高主观能动性,悉心体察领导意图,同步协调、主动配合;准确工作、周密安排,最大限度减少差错,保证质量,努力克服懒散、疲沓等心理。

4.安全保密原则

这是秘书工作必须恪守的原则。在现在这个信息发达通彻的时代,做好保密工作尤其重要。由于市场竞争和国际政治斗争的需要,有很多涉及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科技领域的核心机密,这也是国内外敌对势力猎取的主要对象。秘书部门初在中枢核心位置,由于其职业特点,会经常接触到秘密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事项,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机密泄露,给单位、公司或是企业带来严重影响。这就要求秘书人员严格信守职业道德。

5.适应性原则

时代总是在变化,不同时期对秘书的工作要求也都不一样。这要求秘书们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及时跟上时代变迁。只有适应时代或企事业单位及公司不断变化的单位形势,秘书工作才能不断创造佳绩,促使所服务的单位更好地发展。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结 论

就目前而言,现代社会是一个人际关系非常重要的时代,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为个人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秘书的工作特点的发挥也和秘书的人际关系有很大的关联。在工作中秘书人员始终处于辅助的地位,必须找到自已的位置,不能越权,做好自已分内的事,能更好的为领导排忧解难,要充分发挥秘书人员在工作中应该具备的作用。秘书职业特点的变迁也需要秘书具备更为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是自己在知识、智力和能力方面满足今后的社会对秘书提出的“高智能化”的全新要求。秘书们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及时跟上时代变迁。只有适应时代或企事业单位及公司不断变化的单位形势,秘书工作才能不断创造佳绩,促使所服务的单位更好地发展。秘书人员应该做到淡泊名利,在拼搏面前前进、在功利面前退让。应该将名誉归功于领导,要勇于充当无名英雄,同时应该协调好与上司的关系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首先,我深深地感谢我的导师徐红妍老师。在学习过程中,徐老师给予我很多热情的鼓励和悉心的指导。本论文正是在她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的。在论文选题、搜集数据和理论研究方面,徐老师倾注了很多心血。她严谨的治学作风和渊博的学识将使我受益终生。

同时,我也要感谢我的同学们,在我写作时遇到的很多细节困难时,她们给我无私的援助,也为我提出了很多的宝贵的建议。若是没有你们在我身旁为我加油打气,我将很难完成论文的写作。然后,我还要谢谢我的父母,正是你们在我写作期间为我解决生活上得难题,我才能安心完成论文。

在此,我要对帮助完成这篇论文的可爱的同学们表达我最真挚的谢意,对我的导师徐红妍老师,我要为您鞠躬致敬。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参考文献

[1] 叶奕乾等.《普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 李勤叶.《浅谈非智力因素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2004.9.[3] 陈合宜.《秘书学》[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4] 袁维国等.《秘书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陆瑜芳.《秘书学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7.[6].褚江.《试论秘书的自我心理调节》[N].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7].向国敏.《现代秘书学与秘书实务》[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8].丁柏栓,丁昌晓.《中国当代使用秘书全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9].谭一平.《现代职业秘书实务》[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0].谭一平.《秘书工作案例分析与实训》[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下载《浅谈新时期党群关系的特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新时期党群关系的特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时期统计工作的特点

    一、新时期统计信息工作的特点  由于很多人对统计工作的认识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所以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统计工作的特点认识不足,因此造成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党群关系学习心得(范文大全)

    关于加强和改善党群关系的学习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靠群众工作起家的党,是一个把服务群众作为自己的宗旨、在扎实的群众工作中获得群众支持并不断发展进步的党。然而在......

    党群关系调查报告

    关于党群关系的调查报告电科二班 季鹏 080403227关于党群关系的调查报告 080403227季鹏 党群关系问题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党群关系好,就表明我们党......

    党群关系、鱼水情

    党群关系,鱼水情 -----观永恒、力量之心得体会 近几天,一直在学习党的群众路线,说实在的,有点抽象。因为对于我这个普通党员来说,有点遥远。 没想到,今晚的纪录片洗涤了我的灵魂,震......

    “社会管理创新与新时期党群关系”理论研讨会综述

    庆祝建党90周年暨“社会管理创新与新时期党群关系”理论研讨会综述 刘中起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城市社会研究所 上海200233) 日前,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上海市社会学学会、上海......

    论新时期中美关系的特点

    论新时期中美关系的特点 注会0902 郭萌 2009112356 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明显的成本优势,广阔的市场和无可限量的发展潜力;另一个是拥有......

    新时期新兵的特点五篇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快速的发展,给新时期部队管理工作注入了极大的活力,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给带兵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如何把握新时......

    新时期战士特点及管理对策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快速的发展,给新时期部队管理工作注入了极大的活力,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给带兵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如何把握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