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财政局职能
财政局职能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06-9-9 15:24:151、拟定和执行全县财政税收的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改革方案及有关政策;贯彻执行各项宏观经济政策;提出运用财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和综合平衡财力的建议;贯彻执行县与乡镇、国家与企业的分配政策。
2、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制定的财政、国有资产管理、财务、会计管理等方面的法规、条例和管理制度。
3、编制年度县级财政预决算草案并组织实施;受县政府委托,向县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全县预算及其执行情况,向县人大常委报告决算;管理县级各项财政收入、预算外资金和财政专户;管理有关县级政府性基金;会同有关部门办理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立项、审批及申报工作。
4、根据县级预算安排,会同有关部门确定财政税收收入计划;在国家规定的权限内,提出地方性税目税率调整和对全县财政影响较大的临时特案减免税的建议。
5、管理县级财政公共支出;管理行政机构、事业单位的支出;制定需要全县统一规定的开支标准和管理办法;贯彻执行政府采购政策,管理和监督全县政府采购活动;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负责县级财政全供,行政事业单位汽车定编工作。监督执行《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
6、负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7、负责全县企业财务制度的制定、监督和管理,监督执行《企业财务通则》;拟定和执行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政策;负责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指导财产评估业务;管理监督公物拍卖和国有资产产权交易市场;负责县属企业国有资产收益的收缴和使用。
8、负责全县农业税征收管理工作;指导全县乡镇财政建设工作。
9、拟定全县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制度,管理县级财政基本建设支出;负责小城镇建设资金与财务管理。
10、拟定和执行国家社会保障资金的财务管理制度,管理县级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组织实施对社会保障资金使用的财政监督。
11、执行国家政府国内、国外债务管理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和国债发行计划,拟定地方性有关政策及配套办法,参与政府债务的谈判和磋商,草签有关协议并管理政府债务。
12、参与全县住房制度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拟定并监督执行住房资金、国有土地出让金收益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办法,指导监督有关部门管理住房资金。
13、管理全县会计工作,监督执行会计规章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监督执行政府总预算、行政和事业单位及分行业的会计制度;依法监督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机构的业务活动,指导和管理社会审计。
14、监督财税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的执行情况;检查反映财政收支管理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加强财政管理的政策建议;负责对经中介机构审计的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的核查工作。
15、制定全县财政科学研究和教育规划,组织财政人才培训,负责财政信息和财政宣传工作
第二篇:白银财政局职能
白银市财政局
新华网甘肃频道 来源:
一、白银市财政局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财政、税收、国有资产管理的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组织拟订财政、税收、国有资产、财务会计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并监督实施。
(二)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制订全市财政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财政规划;参与制订全市宏观经济政策,提出运用财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和综合平衡社会财力的建议。
(三)编制财政预决算草案,组织财政预算的执行;向市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全市和市级财政预算及执行情况,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决算。
(四)制订财政预算收入计划;管理市级各项财政收入,监督各县区预算的执行,监缴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组织农(牧)业税收的征收管理;管理和监督农业综合开发资金。
(五)管理和监督各项财政支出;管理市级预算外资金和财政专户存储的政府性基金;管理政府贷款业务;管理预算内行政机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非贸易外汇;组织实施对社会保障资金使用的财政监督。
(六)制订和执行政府采购政策,管理市级政府采购;制订需要全市统一规定的开支标准和支出政策;负责建立和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监督企、事业单位贯彻执行《企业财务通则》及分行业企业财务制度、《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行政单位财务规则》;贯彻执行社会保障财务制度、基本建设财务制度和涉外企业财务制度。
(七)组织实施国有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清产核资、国有产权界定、登记、转让、授权经营等工作;组织编制国有资产经营预算;负责国有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财务会计报表)的统计、分析和评价。
(八)贯彻执行政府国内外债务管理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和管理
办法;承担外国政府贷款、世界银行贷款、亚洲开发银行和日本协力银行贷款等资金管理、信用评估及转贷工作。
(九)贯彻执行会计法规和制度,管理和指导全市会计工作;督导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指导和管理社会审计;负责会计委派制工作。
(十)统一管理资产评估业务;指导和监督评估机构和注册评估师的工作,办理涉及国家和集体产权权益的资产评估项目的核准和备案工作。
(十一)监督财税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检查反映财政收支管理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加强财政管理的政策建议。
(十二)贯彻执行国家彩票管理制度,监督彩票发行所得公益金的支配使用。
(十三)组织全市财政干部的培训;负责财政信息的上传下达和财政宣传工作。
(十四)承办市委、市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
(一)办公室
综合协调机关工作;负责有关重要会议的组织、重要文件的起草和修改;负责文电处理、保密、信访、档案管理和机关财务;负责组织和督办市人大代表有关财税方面的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负责局机关的编制、人事、工资、计划生育以及接待、安全保卫等工作;管理财政宣传、收集处理财政信息;负责局机关及本系统职工政治思想和业务技能培训工作。负责局属事业单位职称改革及专业技术职务考试、评审、聘任工作。
(二)综合科
分析预测宏观经济形势,研究区域财政发展战略,编制中长期财政规划;参与住房、物价、工资、国有土地使用制度以及其他方面改革;编制住房资金财务收支预决算;负责全市及市级各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
(政府性基金)立项审核及收费票据的管理;负责对财政行政处罚的监督检查工作;受理对财政行政处罚的申诉和检举,承担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应诉代理和国家赔偿;负责监管彩票的发行销售和销售所得公益金的管理工作。
(三)预算科
运用财政政策,提出实施宏观调控的建议;拟订财政体制和预算管理制度;编制市级财政预算草案,汇总全市预、决算;审批市级部门预算;研究制订本市财源建设中长期规划,负责和指导乡(镇)财政工作;研究制订市对县区的转移支付制度;规范对县区的专项补贴;负责对人大财经委员会的日常联络工作;管理上级下达的专项指标和市级部门预算指标;负责总预算会计工作;办理市级预算内外资金缴、拨款工作,统一管理市级财政性资金的银行开户;编制财政收支旬报、月报和季报,分析市级预算和全市预算执行中表现出来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汇总批复市级部门的决算,编制市级财政总决算和全市预算外资金决算;研究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负责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集中发放的相关工作;清理财政周转金。
(四)文行科
贯彻执行文教行政支出政策,提出财政支持教育、科学、文体广播等部门事业发展、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建议,参与分管部门行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的制订;会同分管部门研究提出经费开支标准、定额建议,审核提出专项资金支出预算建议;监督项目实施中资金的管理使用和配套到位情况,对专项资金进行追踪问效;管理文教行政部门的经费拨款和预算外资金;审核分管部门和单位的财务决算。
(五)经济建设科
参与市财政投资计划的安排,根据国家和省市财政投资计划,负责拨付财政投资;检查监督财政投资财务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参与全市财政投资体制改革,对财政投资进行追踪问效,监督项目实施中资金的管理使用和配套到位情况;办理委托财政投资评审项目,指导财政投资评审业务;负责管理粮、棉、糖等国家专项储备资金和风险基金以及价差补贴资金;管理对口部门的经费拨款和预算外资金;审核分管部门和单位的财务决算;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涉外财政政策,拟订外事活动及各类因公临时和长期出国人员费用、开支标准,管理非贸易外汇和党政干部出国用汇指标核批工作,管理外经和引智经费;负责外国政府和世界银行等机构在我市的贷款资金管理和信用评估及转贷业务;检查监督其资金及配套资金的使用情况,具体负责世行贷款项目的报帐、核帐和支付工作,研究和建立政府偿债基金,拟订政府统借统还、外债还本付息的预算。
(六)农业科
负责掌握农口部门业务的基本情况,参与农口部门行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制度的研究制订工作;参与管理和支配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财政扶贫资金和农业救灾防灾资金;拟订全市财政支农政策,协调确定财政支农资金重点支持的产业、区域及办法;会同分管部门研究提出经费开支标准、定额建议;审核提出专项资金支出预算建议;监督项目实施中资金的管理使用和配套到位情况,对专项资金进行追踪问效;管理归口部门的经费拨款和预算外资金,审核分管部门和单位的财务决算。
(七)税政农税科
负责全市农(牧)业类税收征收管理工作;协同有关部门制订财税规章制度及实施细则,检查监督税政法规的执行情况;开展税源调查,建立地方税源资料数据库;负责有关税收的减免和退库;协调各部门搞好农村的税费改革。
(八)社会保障科
负责掌握分管部门业务的基本情况,并参与分管部门行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制度的研究制订工作;管理离退休人员离退休金及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生育保险基金、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参与编制市级社会保障预、决算草案,汇总全市社会保障预、决算,指导各县区社会保障预算的执行;会同分管部门研究提出经费开支标准及定额建议;管理对口部门的经费拨款和预算外资金;审核提出专项资金支出预算建议,对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和配套到位情况进行监督和追踪问效;审核分管部门和单位财务决算。
(九)企业科(加挂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的牌子)
参与全市产业政策的研究制订工作,组织起草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规章制度;监督执行《企业财务通则》及相关的会计准则,督促企业建立和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负责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的收缴管理;分配科技三项费、挖潜改造等专项资金;归口管理和分配市属企业下岗职工补助金;组织实施国有资产的界定、登记、转让、纠纷调节及仲裁,参与国有企业的兼并重组及破产清算、股份制改造等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审批市属企业国有资产损失的核销;监督国有股权质押、托管、授权经营等行为;研究编制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和执行方案;负责资产评估项目的合规性审核,指导和监督中介机构执行企业财产评估政策、制度以及评估标准、方法、准则。
(十)统计评价科(加挂清产核资办公室的牌子)
贯彻国家国有资产统计评价政策,负责公共资源的统计、分析,建立公共资源数据库,汇总分析市属企业国有资产经营状况,提出国有资产结构调整方案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提高国有资产经营效率(益)的建议,拟订清产核资的有关制度、办法,负责市级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清产核资工作;负责建立全市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指标体系并组织考核,组织实施国有企业分类定级和绩效评价。
(十一)政府采购办公室
实行财政支出改革,会同有关单位和科室研究制订政府采购政策、规章;根据预算安排,编制市级政府采购计划,负责政府采购的统计分析;监督政府采购的运行和执行情况,指导各县区的政府采购工作。
(十二)会计科
管理全市会计工作,研究并制订加强会计工作的指导性措施;监督检查全国统一的会计法令、规章和准则的贯彻实施,指导、监督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工作;负责会计委派制工作;指导和监督全市会计电算化工作;协调组织全市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负责全市会计人员的培训及会计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指导中华会计函授学校以及市会计学会、珠算协会的有关工作。
纪检组(监察室)
监督检查财税政策、法令、制度及财经纪律的贯彻执行情况,会同有关科室监督财政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检查各项财政收入的征管和财政资金的分配、使用、效益情况;对社会审计机构审计的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财务决算情况进行检查;受理对违反财税政策、法令、制度的重大举报事宜,会同执法部门依法查处重大违反财经纪律案件;监督检查各科室及局机关所属事业单位执行财政财务政策、法律、法规情况和财务收支管理等事宜。
第三篇:阳江财政局各职能-阳江卫生学校
2016年部门决算基本情况说明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学校内设7个科室,分别是:
(1)办公室。主要负责综合处理日常校务和协调各职能部门关系的办事机构。
(2)教务科。主要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学校的教学工作。(3)招生就业科。主要负责招生、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实习、就业等工作。
(4)学生科。主要负责德育工作,具体组织落实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维护正常教学秩序。
(5)人力资源科。主要负责学校的人事、工资、职称、安保、计生等工作。
(6)总务科。主要负责学校财产、财务管理,维护正常水、电、暖供应及校园绿化、美化、净化等工作。
(7)继续教育科。主要负责学校的继续教育和大专、本科学生招生和管理工作。
(二)2016年人员构成情况。
2016年实有职工人数196人,其中事业人员165人,离退休人员31人。
(三)2016年主要工作任务。
阳江市卫生学校安排支出主要用于保障学校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以及承担教育事业发展等相关工作。
二、2016年收入决算
2016部门决算总收入18427千元,其中财政预算拨款11443
千元,政府性基金预算100千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0千元。与上一年相比增加320千元,主要是因为招生人数增加导致财政补助拨款增加。
三、2016年支出决算
2016部门决算支出18297千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支出11213千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00千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0千元。与上一年相比减少2389千元,主要是因为其他资本性支出减少。
2016年支出决算按用途划分,基本支出16104千元,占比88.01%,其中:工资福利支出8914千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825千元,商品和服务支出5459千元,其他资本性支出等906千元。
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2016本部门共组织对2个项目进行预算绩效评价,涉及项目金额2008千元,项目绩效情况:项目一:国家助学金658千元,惠及学生329人,帮助困难学生解决实际经济困难。项目二:现代职教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1350千元,共建设维护2个护理实训基地,增加一批多媒体电教配套设备,丰富教学多样化。
五、名词解释
(一)财政拨款收入:指单位本从本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拨款。
(二)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拨款:指单位本从本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专户管理的教育收费等资金的收入。
(三)事业收入: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所取
得的收入。
(四)事业单位经营收入: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五)上级补助收入:指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
(六)附属单位上缴收入:指事业单位附属独立核算单位按照有关规定上缴的收入。
(七)其他收入:指除上述“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上级补助收入”等以外的收入。
(八)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指事业单位在预计用当年的“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其他收入”等收入不足以安排当年支出的情况下,使用以前积累的事业基金(事业单位当年收支相抵后按国家规定提取、用于弥补以后收支差额的基金)弥补本收支缺口的资金。
(九)上年结转:指以前尚未完成、结转到本年仍按原规定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
(十)结转下年:指以前预算安排、因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无法按原计划实施,需延迟到以后按原规定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
(十一)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十二)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十三)上缴上级支出:指附属单位上缴上级的支出。
(十四)事业单位经营支出: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十五)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指对附属单位补助发生的支出。(十六)“三公”经费:是指部门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十七)机关运行经费:为保障行政单位(包括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资金,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十八)一般公共服务(类)财政事务(款)行政运行(项):指单位用于保障机构正常运行、开展日常工作的基本支出。……
注:从十八条开始,请各单位针对本单位实际使用的支出功能分类科目作名词解释。如财政局使用了2010601科目,则对2010601科目作名词解释。相关的功能分类科目解释可参考《201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书上的科目说明。
阳江市卫生学校 2017年 9月 18 日
第四篇:财政局
财政局
财政局负责地方的财政工作,贯彻执行财务制度,按照政 策组织财政收入,保证财政支出,管好用活地方的财政资金,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和各项事业发展;培训专职财会人员,提 高科学理财的素质和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严肃财经纪律,提高 经济效益;积极开发财源,为振兴地方经济服务。其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的财政税收方针、政策,财务会计方面的法令、条例及其它有关政策。
(二)根据地方经济发展计划,制定地方财政发展规划,制定预算和编制决算,执行地方人大批准的预算,综合平衡地方财力。
(三)管理地方各行政部门、政法部门、文化、教育、卫生、科学技术、广播电视等单位经费支出,监督指导行政、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严格执行财务制度。
(四)管理好地方的预算外资金,审查收支范围,对预算外资金实行统一征收管理,严审支出计划,杜绝乱收费行为。
(五)制定职工待业保险基金和职工退休养老基金的财务 制度;管理社会救灾,救济、医疗保险(含公费医疗)等财务和资金;加强对社会保障资金使用的宏观调控和监督。
(六)指导农口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严格把好支农资金的分配使用,保证农口事业发展。
(七)宣传贯彻国家财经税收政策,积极扶持和培植地方财源源。
(八)管理和指导会计工作,保障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经常宣传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准则;组织会计人员培训工作。
(九)监督、指导国营工业、商业、粮食、外贸、物资及交通运输企业财务工作,协调企业财务中的有关问题。
(十)管理基本建设的财务工作,审批政策性基建贷款,审查自筹基建项目的资金来源,并对投资使用效益进行监督检查。
(十一)监督和检查各单位执行财务制度的情况,查处违反财经纪律案件。
(十二)负责地方政府财政计划的制定,财政宣传、财政信息,组织财政系统干部培训工作。
(十三)管理地方的收费工作,严格审核政府各职能部门 和有关事业单位对企业的收费标准,管好收费和罚没票据,加强执收工作监督检查。
(十四)承办地方政府交办的其它财经事项。
(十五)协调管理国有资产全面工作。
财政所工作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财政税收方针政策,指导全镇财政工作;执行国家财政、预算、税收、财务会计方面的法令、条例、规定及有关实施细则;及时组织完成好税收入库工作。
二、组织、管理和监督镇预算内、预算外各项收支;编制镇财政收支预算草案和预算外收支预算;执行镇人代会批准的财政预算和预算的调整;监督镇单位预算的执行;编制镇财政收支决算和预算外收支决算。对镇财政资金进行综合平衡;向镇人代会报告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及决算。
三、负责镇企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管理,组织预算外资金全收支计划,执行好财务检查,搞好综合财政预算。具体实施“部门预算”,搞好预算外收支结算及财务处理。
四、努力发挥财政职能,坚持从经济到财政的方针,推动全镇经济实现“两个转变”,实现财政振兴。
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制定全镇财政发展计划,编制预算草案,执行镇人大批准的本级财政预算,监督预算执行情况,审编决算,对全镇财力进行综合平衡,并向镇人代会提交财政决算。
六、负责镇属范围内的会计工作和财政监督工作。制定本镇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实行预算管理,零户统管,专户存储,检查财政税收政策、法令和财务会计制度的执行情况,对违反财经纪律事项进行检查和处理。
七、参与全镇经济的管理与决策,加强资金使用的宏观调节和监督,实施对镇行政、事业单位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监督和管理,指导和帮助各项财务管理工作,对全镇经济运行和国民收入分配进行有效的调节,确保各项收入任务的完成。
八、依据《会计法》管理本镇企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提高全镇财务管理水平,服务经济建设。管理镇行政、事业单位、镇办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私营个体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的会计工作,研究和建立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会计工作运行机制;贯彻执行会计工作的各项法规,负责财会人员的后续教育。
九、管理和监督镇行政、事业单位、镇办企业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负责各项财政有偿资金的发放、管理和回收工作。管好用好各项支农资金,促进全镇农业综合开发,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十、贯彻“生财、聚财、用财”方针,大力组织财政收入及镇统筹收入,筹措资金、培植财源。科学合理安排预算支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改造,维护社会稳定,保证镇基层政权建设的需要。
十一、组织做好财政支持项目的调查论证、申报立项和项目库建设,监督管理财政专项资金。
十二、做好农村税费改革有关工作。
十三、完成好政府和上级部门交办的其它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主要职能
(一)拟订和执行财政、税收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中长期规划、改革方案及其他有关政策;参与制定各项宏观经济政策;提出运用财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和综合平衡社会财力的建议;拟订和执行中央与地方、国家与企业的分配政策。
(二)拟订财政、财务、会计管理的法律法规草案;制定和执行财政、财务、会计管理的规章制度;组织涉外财政、债务的国际谈判并草签有关协议、协定。
(三)编制中央预决算草案并组织执行;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中央、地方预算及其执行情况,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决算;管理中央各项财政收入,管理中央预算外资金和财政专户;管理有关政府性基金。
(四)提出税收立法计划,与国家税务总局共同审议上报税法和税收条例草案;根据国家预算安排,确定财政税收收入计划;提出税种增减、科目税率调整、减免税和对中央财政影响较大的临时特案减免税的建议;参加涉外税收和国际关税谈判,签订涉外税收协议、协定草案;制定国际税收协议和协定范本;承办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五)管理中央公共财政支出;拟订和执行政府并购政策;管理财政预算内行政机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非贸易外汇和财政预算内的国际收支;制定需要全国统一规定的开支标准和支出政策;拟订和执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行政单位财务规则》;制定基本建设财务制度。
(六)拟订和执行国家与企业的分配政策,管理中央财政支持企业的支出;拟订并组织实施《企业财务通则》;负责监管中央直管企业财务,管理国有资本收益;汇总分析全国企业财务决算;负责资产评估行业的行政管理。
(七)办理和监督中央财政的经济发展支出、中央投资项目的财政拨款、中央财政投入的挖潜改造资金和新产品试制费;负责农业综合开发;拟订并监督执行《企业财务通则》。
(八)管理中央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拟订社会保障资金的财务管理制度;组织实施对社会保障资金使用的财政监督。
(九)拟订和执行政府国内债务管理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编制国债发行计划;拟订政府外债管理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承担外国政府贷款、世界银行贷款、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和日本输出入银行贷款的对外谈判与磋商业务;代表中国政府参加国际财政组织。
(十)拟订和监督执行会计规章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制定和监督执行政府总预算、行政和事业单位及分行业的会计制度;指导和监督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指导和管理社会审计;审批外国会计公司驻华代表机构的设置。
(十一)监督财税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检查反映财政收支管理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加强财政管理的政策建议;管理财政监察专员办事机构。
(十二)制定财政科学研究和教育规划;组织财政人才培训;负责财政信息和财政宣传工作。
(十三)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五篇:财政局
市三届人大六次 会议文件(14)
关于延安市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在延安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的书面报告)
延安市财政局局长 康仲涛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延安市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0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经济工作全局,积极应对减收增支压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大力组织收入,不断优化支出结构,稳步推进财政改革,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全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责任考核指标和各项财政工作任务,促进了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2010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051895万元,占年初
中:税收收入182086万元,占年初预算的140.8%,增长58.8%,增收67405万元;非税收入108702万元,占年初预算的78.9%,下降12.2%,减收15125万元。另外,上划中、省收入1714967万元,增长41.1%。地方财政收入加上上划中、省收入,市本级财政总收入共计完成2005755万元,占年初预算的129.5%,增长38.0%。
2010年,市本级财政支出560168万元,比上年增长25.2%,增支112636万元。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86095万元,增长43.5%;教育43597万元,增长36.4%;科学技术2614万元,增长2.1%;农林水事务74098万元,增长49.2%;公共安全29537万元,增长63.1%;文化体育与传媒17793万元,同比增长23.9%;社会保障和就业68958万元,增长41.4%;医疗卫生29254万元,增长21.7%;环境保护29008万元,增长47.3%;城乡社区事务103623万元,增长56.8%;交通运输22678万元,同比增长24.5%;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8663万元,增长25.1%;粮油物资储备管理事务和商业服务业等事务8387万元,同比增长8.6%;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4501万元,同比增长19.3%。
2010年,市本级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90788万元,减去年初预算安排267200万元,当年可用超收23588万元,全部未予安排,结转今年用于地方津贴补贴兑现。
根据决算汇总结果,全市2个县有赤字,11个县区和市
征缴办法,既确保了2010年全市财政收入目标的全面完成,也为以后收益的顺利征缴提供了机制保障。
(二)切实强化支出管理,全力确保重点支出需要。坚持把公共财政思想贯彻到预算安排中,做到预算安排服从服务于全市发展和稳定大局。认真贯彻中央厉行节约要求,大力压缩行政事业经费,集中财力办大事、办好事。围绕保民生、保稳定、促发展构建预算格局。2010年,全市财政投入各项支农专项资金31.1亿元,较2009年增加5.4亿元,增长21.1%。其中市本级投入12.5亿元,较2009年增加3.4亿元,增长37.8%。全市社会保障和社会事业支出75.4亿元,较2009年增加13.8亿元,增长22.4%。全市财政安排民生八大工程配套资金9.6亿元,增长47.7%,高出省财政厅要求1.8亿元。市本级安排重点项目建设资金16.5亿元,较2009年增加1.7亿元。同时,尽力加快财政支出进度,对预算已安排项目,做到资金及时拨付,对重点支出,做到特事特办,使支出力度进一步加大,预算执行率显著提高。2010年,全市财政支出192.7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6%,其中市本级财政支出56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9.6%,分别比全省平均进度高出2.2个和5.8个百分点,支出预算执行是多年来最好的。
(三)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积极支持经济发展。2010年,为筹措更多资金支持经济发展,市本级财政在整合存量与增
业单位发放津贴补贴所需资金不予补助的情况下,将困难县津贴补贴纳入转移支付范围,并对与干部职工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住房公积金和医疗保险也一并补助到位,确保个人支出不留缺口。三是在保工资、保运转的基础上,对列入中、省、市重大项目计划的县区项目、民生工程、重点社会事业、中心工作等,纳入转移支付范围。四是对退出转移支付的县和收入增长较快的困难县给予奖励,以帮助和鼓励其稳定壮大财政实力。2010年,市对县转移支付补助规模达到12.2亿元,较上年增加2亿元,津贴补贴在全市范围内基本实现同职同待遇,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取得显著成效。
(五)切实加强财政管理,全面提升理财水平。2010年,围绕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深化了财政管理和改革。部门预算编制定员定额标准体系不断完善,项目支出进一步细化,市本级还对项目支出预算实行财政投资评审制度,提升预算编制的规范化、科学化程度。国库制度改革稳步推进,继2009年市本级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2010年又有6个县开展试点,支出管理更加规范。从规范公务消费行为、减少现金流量、确保资金安全出发,全面完成了市本级推行公务卡制度的各项准备工作。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在进一步扩大采购范围、提高采购规模的同时,重点围绕全面推行电子化政府采购制度积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全市已实现了网上发布政府采购信息、抽取评标专家、的4倍。医疗实现了全覆盖,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全面实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做到应保尽保,民生财政特征凸显,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到了经济发展成果和财政增收带来的实惠。四是高度关注“三农”。五年来,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全市财政“三农”投入119.6亿元,是“十五”期间的5.5倍。这些成绩的取得,为全市全面实施城乡统筹和在“十二五”新的起点上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认真分析总结全市“十一五”时期,特别是2010年财政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收入增长乏力、支出刚性需求趋旺、可持续发展能力受限的矛盾和问题仍然突出。一是财政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十分突出。长期以来形成的单一产业格局一时难以改变,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缺乏机制保障。“十一五”期间,受石油产量增加有限、收益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石油行业对地方财政增收的贡献率由98%下降为32%,而其他行业通过完善协税护税工作机制,强化征管措施等,增收的贡献率由2%提高到68%,但由于总量有限,增收乏力的问题仍然越来越突出。“十一五”期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8.5%,较“十五”增速下降近20个百分点,低于同期全省增幅近10个百分点。特别是2007年以来,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增幅一直处于全省末位,在全省地方财政收入中占比由15.3%下降为11%,占全市财政总收
认真贯彻市委三届十次全会精神,以统筹城乡发展统领财政经济工作全局,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支持延安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大好机遇,在争取项目和支持产业发展上寻求新突破,培育接续财源,奠定发展基础。统筹各级各类专项资金,在城乡统筹总体规划的框架下,重新研究确定支持重点和管理办法,建立有进有退、有上有下、有增有减的专项资金管理机制。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计其功、捆绑使用”的原则,统筹资金投放,减少资金分配和运行环节,提高县区资金分配的自主权。统筹预算内外资金安排,缓解预算内压力。加大向上、向外争取资金力度,明确要求,夯实责任,纳入考核,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大力调整支出结构,强化民生投入保障机制。坚持厉行节约,不断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全面落实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等零增长要求。重建部门预算,逐步推进预算公开,对专项预算安排中原有的各类事业发展支出进行清理、紧缩和调整,通过有保有压来保证重点支出需要,保证新增财力80%主要用于民生目标的实现。严格专项资金管理,硬化预算约束。年初财政预算安排的各种专项资金使用,既要和年初的工作计划相衔接,也要和中出现的新任务相结合,严格执行“一支笔”审批制度。开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对一次性、阶段性专项经费,及时予以调整,建
1物资管理事务12285万元,增长21.4%。
财政预算做上述安排,主要基于以下考虑:2011年,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资源类产品需求趋旺,产品价格继续高位运行,企业效益明显好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速;资源税从价计征办法出台、延长集团公司收益征缴标准提高等政策性增收较为可观;全市生产总值计划增长13%,一批重大项目启动实施,这些都是确保完成2011年财政收入任务的有利条件。但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从收入方面看,原油产量增长困难,主体税种增收主要依赖价格拉动,收入的风险较大;上年一次性清缴、青兰高速公路、水土流失补偿费等政策性减收,都给今年完成财政收入带来较大压力。从支出方面看,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津贴补贴所必需的增支及转移支付要保证;新增财力向民生和各项社会事业倾斜,财政调剂、平衡难度加大;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当年配套及消化以前欠账,财力缺口巨大;政府性债务还本付息水平居高不下,筹资能力受到制约;支持经济发展、培育接续财源,以及统筹城乡发展的资金需求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整合资金的办法来筹集,理财压力进一步增大,收支矛盾仍然突出。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并结合我市实际,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今年全市财政预算做了这样的安排。
3以及上年结转支出的拨付,到年底实际支出将超过预算安排的支出水平。
四、2011年财政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狠抓增收节支,提高财政保障能力。要始终把组织和增加收入放在各项财政工作首位,进一步强化征管,努力做到应收尽收,切实做大财政收入“蛋糕”,增强财政保障能力。一是强化抓收入责任制,层层落实全年预算收入任务,确保把年初收入预算落到实处。二是加强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密切关注经济运行走势,准确掌握重点行业、重点税源收入动态,及时跟进措施,化解矛盾和问题。三是继续强化征管。坚持大小税并重、国地税并重、重点税源与分散税源并重、加强征管与打击税收违法并重、税收与非税并重,确保应收尽收。四是继续坚持和完善协税护税工作机制。坚持财税库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协调配合,同心协力,共抓收入。健全收入监控机制,积极推进财税库收入电子缴库横向联网工作,切实做到依法征收,不漏不欠,确保全年收入任务完成。
在抓好组织收入工作的同时,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切实做到厉行节约。预算安排要精打细算,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吃饭”与“建设”的关系、加快发展与保持和谐的关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保障重点支出需要。建立健全预算执行与预算编制互动机制,明
5政工作全局,整合现有各类专项资金,统筹资源税增收等政策性增量。在总体规划框架下,支持重点镇建设、社区产业、现代农业发展及工业园区建设,大力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统筹各类财政支农资金,支持设施农业建设和有机农业产业,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扶持做大做强苹果、畜牧、核桃等特色产业,支持基层农技推广,完善农业保险体系。二是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水利设施建设投融资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农业灌溉设施、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和中小河流治理等的支持力度。三是支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以支持重点镇建设为突破口,以提升集聚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为基础,以消除城乡差异、工农差异为核心,以民生工程为载体,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和对困难群众的补贴政策,稳步推进津贴补贴改革,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继续加大对教育事业支持力度,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加快学前教育发展。大力支持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继续支持开发、购买公益性岗位和实施人人技能工程,努力促进就业和再就业。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和统一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医疗救助,实现养老、医疗保障制度城乡并轨。继续支持做好扶贫工作,不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认真落实农村居民进城落户的各项财税政策,切实做好资金保障,努力解决城镇
7编制管理和预算执行管理,不断强化财政监督管理,规范财政权力运行。积极推进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建设,夯实财政管理基础,构建财政运行新机制。二是强化基层建设。结合统筹城乡发展、乡镇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充实乡镇财政职能,积极做好规范化乡镇财政所创建工作,逐步建立以服务农村、农民为核心的乡镇财政服务工作新机制。三是提高基层保障能力。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办法,研究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强化激励约束导向功能。严格按体制要求,规范各级政府间的财政关系,明确各级的事权范围和支出责任,体现权责匹配的原则。建立规范有序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和财政资金运行规程,确保转移支付资金用于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完善财政奖励补助政策,在对财政类指标进行考核的同时,引入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建立覆盖财政、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综合考核指标体系,把市对县转移支付与县区经济增长、重大项目建设、政策性支出保障等挂钩,变“补困难”为“激励发展”,增强县域经济活力。四是突出改革创新。在资金管理上,建立有效协作机制,减少资金分配和运行环节,变部门单个投入为政府集合投入,变部门局部投入为政策集合投入,切实提升财政投入整体效应。在资金使用上,按照规划整合、板块整合、项目整合的思路,把中省与地方、存量与增量、预算内与预算外资金整合起来,发挥资金规模效应。五是提升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