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共事业管理第1章习题及答案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第二版)
第一章课件材料
概念和术语
公共性: 所谓公共或公共性,一般来说指的是在一定的社会或地区内,一种共同性而非私有性,一种共享性而非排他性,一种共同性而非差异性。
公共问题:所谓公共问题,通常是指具有广泛性、复合性和不可分性等特征的社会问题,是关系到一个社会或一个地区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和生活质量的问题,是属于公共领域的共同性的问题。
公共需要:公共需要是相区别于个人需要好群体需要的社会整体需要,是以社会共同体的利益为基本表现形式的普遍需要,本质上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生存发展所需要的条件和利益。
公共事务:所谓社会公共事务,是指涉及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那些社会事务,具体言之,在一个社会中,公共事务是企业和个人家庭所不愿做也不能做,但又是既对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对社会全体公民基本生活来说必不可少的事务。公共事业:所谓公共事业,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而正在形成发展的社会全体公众的事业,是面向社会,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基本目标,直接或间接为国民经济提供服务或创造条件,关系到社会全体公众基本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并且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活动。
公共产品:公共产品也称为公共商品、公共物品或公共品,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通俗地说,所谓公共产品,是指那些按照私人市场的观点来看待的公共事务,是与私人产品相对应,用于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物品或劳务。
准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理论总体上属于公共产品理论范畴,而所谓准公共产品,指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点中的一个,另一个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或者虽然两个特点都不完全具备但却具有较大的外部收益的产品。
公益性公共产品:指全国居民都受益的公共事务,如国防、外交、全国性立法、国家行政事务管理等。
互益性公共产品:后者指一定地区或社区居民受益的公共事务,如地方性行政管理、执法、道路、环卫、治安等。
事业:事业是我国特有的与全体人民整体利益有关的、以满足公众关于科、教、文、卫、体等特定公共需要为基本活动内容的社会活动,在本质上属于社会公共事务的范畴,涉及的主要是通常所说的非政治、非经济(非市场)的公共事务,即狭义的社会公共事务,从处理
1公共事务,解决公共问题以满足公共需要的角度看,事业所涉及的是特定的社会公共服务。
事业单位:一般认为它不具有行政职能,也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为了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保证和改善社会公众的基本生活,在国家的领导下,主要利用国家财政拨款,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活动的实体性社会组织,一个特定的公共服务机构。就事业单位所提供的产品的性质来看,事业活动具有服务性、公益性。
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指的是国家或政府通过财政支持建立事业单位,通过全面负责事业单位的运行,向社会提供一定形式的事业产品以满足公众需要的公共服务运行管理体制。
公共组织:所谓公共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致力于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服务社会大众,提高公共利益为宗旨的组织。
行政组织:通常也称政府组织。广义的政府组织包括立法、司法和行政机关,而狭义政府组织即指行政机关,即通常常所说的狭义的政府。
非营利组织或非政府组织:即非营利的以增进社会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且是非官方的,即组织本身并不具有行政权力的公共组织。与政府组织相较,非政府组织的最大特点是非强制性和服务性。
准行政组织:准行政组织是介于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一种过渡型公共组织,即非营利的以增进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但通过授权等行使一定的行政权力或通过所具有的公共权威,其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具有一定强制性的公共组织
公共权力:在现代民主社会,公共权力是通过特定的民主程序产生的,即在代议制民主制度下,公民通过选举代表参与包括对公共事业在内的整个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从而转让权力形成公共权力的。本质上仍然是源于社会的共同需要,而形式上则是因法而产生,是一种法定权力。
公共事业管理:所谓公共事业管理,就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凭借公共权力,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促进社会整体利益的协调发展,采取一定的方式对公共事业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
公共管理:公共管理的范围是广义的或一般的公共事务,即包括涉及社会整体利益的政治事务、经济事务和狭义的社会事务,公共管理就是由政务管理、经济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组成的。在现实中,政治类的公共事务管理表现为国防、国家安全、民族工作等等,经济类的公共事务表现为宏观经济调控、经济计划、市场监管等,社会类的公共事务则表现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中的诸多事务。而公共事业管理的对象是狭义的社会公共事务,即上述的最后一类事务。
行政管理:所谓行政管理,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直接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活动。这是通常所说的狭义行政管理的概念,由于通常所说的行政机关就是政府,因而行政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政府管理。
1、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管理、行政管理、企业管理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答:(1)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管理目的相同,在管理范围上有联系(在特定公共事务管理上的是重合的),在管理主体上有区别:A、从管理对象和范围来看,行政管理的管理对象和范围均广于公共事业管理B、从管理主体来看,行政管理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或政府部门,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则是公共组织乃至特定企业C、从管理方法和手段上来看,行政管理的手段较单一,而公共事业管理的手段较丰富。
(2)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公共管理包括公共事业管理。
区别:A、从管理对象来看,有宽窄之分。公共管理的范围是广义的一般的公共事务,公共事业管理的对象是狭义的社会公共事务。B、公共管理与政府职能、宏观调空职能、经济管理职能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相连,公共管理的范围主要是狭义的社会公共事务,主要与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相关。C、从管理手段来看,公共事业管理是刚性手段和柔性手段的并用,但在具体管理环节中柔性手段占主导地位。但公共管理二者都得到广泛应用。
(3)公共事业管理与企业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二者关系越来越来密切。
区别:A、目的不同
B、管理所依托的权力不同
C、管理的性质不同
D、管理的物质基础不同
E、管理的限制因素不同
F、对管理人员的管理要求不同
G、绩效评估不同。
2、公共事业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研究对象主要是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研究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具体内容有:公共事业和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概念、属性和特点,公共事业管理的环境,公共事业管理的模式与层次,公共事业管理的主客体系统,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政策的关系,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职能、基本方法和管理体制,公共事业管理部门的战略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的一般过程,公共事业管理机构和人员以及行为规范,公共事业分类管理的概述和公共事业管理的绩效评估等。
3、公共事业管理的学习和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各种方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学习和研究公共事业管理,应当以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从当前我国公共事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并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在相关公共事务的管理及相关管理的实践和理论中一切有用的经验和知识,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研究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事业管理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事业管理的管理学科体系,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方法:实践抽象法、实体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实验法。
4、当前学习和研究公共事业管理有什么意义?
答:公共事业管理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和学科,在我国刚刚起步,但目前,我国传统的事业管理体制与新型公共事业发展之间存在巨大的矛盾,因而加强公共事业管理的学习和研究,正确认识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职能,调整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事
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是深化改革的迫切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是当前改革的迫切需要
(2)学习和研究公共事业管理,能直接促进我国科学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形成,极大地
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课后选择题
1、公共事务的特征是()
A 公共性、政治性、劳务性、非营利性
B 公共性、劳务性、阶级性、非营利性
C 公共性、劳务性、发展性、非营利性
D 公共性、阶级性、劳务性、非营利性
2、下列事业产品都属于准公共产品的是()
A社会科学研究、教育、卫生、出版
B广播、教育、卫生、气象
C基础设施、医疗、体育、动植物检疫
D大型水利设施、社会科学研究、广播、出版
3、下列事业产品都属于纯公共产品性质的事业产品是()
A气象、基础设施、基础科学研究、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
B气象、基础科学研究、大型水利设施、社会科学研究
C教育、卫生、医疗、体育
D动植物检疫、广播、影视、基础设施
4、下面属于公共组织的是()
A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准行政组织或准政府组织
B团体组织、集体组织、社区组织
C私人集团、集体组织、社区组织
D政府组织、国际组织、专业性组织
5、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原则有()
A以公众为本原则、服务原则、社会效益优先原则、法制原则
B以公众为本原则、服务原则、效率公平原则、法制原则
C以人为本原则、兼顾公平原则、服务原则、法制原则
D以人为本原则、降低成本原则、服务原则、法制原则
6、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方法有()
A问卷调查法、实践抽象法、实体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
B问卷调查法、实践抽象法、实验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
C实践抽象法、实验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实体分析法
D田野调查法,实验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实体分析法
案例链接
阿根廷私有部门参与公共水事业管理制度
根据联合国统计的数字,2000年世界城市人口占到全部人口的47%,这一数字在50年前的1950年却只有30%。而且据预测,到2030年,城市人口的比例将达到60%。在新增加的“城市人”中,多数人属于低收入阶层,不具备获得诸如供水和卫生设施这些基本服务的条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于2000年预计的数字,世界上有11亿人口不能获得纯净的饮用水,有24亿人口不具备基本的卫生设施。为解决世界上的需水问题,大约需要8000亿美元的资金投入。为了满足如此巨大的资金需求,需要引入私人投资。在管理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引入私有部门参与公共水事业是可行的,但前提是需要较强的管理技巧、吸引投资的能力以及降低运行管理成本的能力。在公共水事业已经不能提供或不能持续提供一定质量的服务时,可以考虑引入私有部门参与提供服务。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私有部门参与可以为水事业带来效益,但另一方面,在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之前,仓促引入私有部门参与,会对水事业的效率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且,这种仓促引入私有部门参与的做法得到了以世界银行为代表的主要投资机构的反对。
私有部门参与水事业可以有许多方式,包括提供服务、特许权、租赁、管理、BOT合同等等。私有部门参与的最佳方式取决于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及政治特征等多种因素。阿根廷首都布依诺斯艾利斯公共水事业尽管有合格的并具实际经验的员工,但是却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员工超员,缺乏激励机制,收费低,成本得不到补偿,所有这些都影响着公共水事业的发展。阿根廷政府根据有关的管理机构提供的资料,决定在首都公共水事业中引入私有部门参与,以吸引投资并改善水服务的质量和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
阿根廷政府决定通过特许权转让将首都供水和污水系统私有化来解决这些问题。1992年6月,开始实施招标,有一家经营公司获取了特许权合同。在特许权合同开始时,预计有550万人(占所在区域人口的65%)连接到供水系统,460万人(占人口的54%)连接到污水系统。实施特许权合同后,到2001年,由于私有部门的参与,大约有780万人(占人口的82%)连接到供水系统,580万人(占人口的61%)连接到污水系统。该实例中采用的管理制度是合同管理,主要规定都写进了《转让合同》和《管理框架》中。政府专门设立了一个管理机构,来实施监督和管理。
信息管理
管理机构需要从经营单位获得有关信息,以便他们开展工作。《管理框架》第39条阐述了私有经营单位必须向管理机构提交关于所提供服务的记录,同时还要展示开展的活动和满足有关条款的能力;第40条是保证信息质量和准确性的条款,要求经营单位提供的信息必须经过独立的第三方技术和经济咨询机构的审核,咨询机构由经营单位提出,报管理机构批准;第41条强调了私有经营者要负责出版印刷关于最低的质量标准和所提供服务质量的信息,并使这些信息能够方便使用。
从中可以看出,《管理框架》确保了管理机构有获得相关信息的渠道。但一些专家认为,尽管有了这些措施,信息管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管理机构缺乏技术能力和经验,缺乏历史数据,从而使管理机构的管理效能不高。
价格管理
管理机构的收费评价体系主要是为了确保费用能反映提供服务的真实经济成本,同时也兼顾经营者与用户之间的沟通。
在招标过程中,费用系统采用价格指数模型,在提供服务和用户类型的基础上,建立价
格指数。用价格指数乘以调节系数,其中考虑了私人经营者的预估费用和投资。再根据模型,由经营者给予最大优惠,这家公司给出的优惠幅度为26.9%。
每五年对收费标准修订一次。管理机构负责进行相关评价。在特殊情况下,如经营者的费用波动超过7%,颁布新法规、税制改变等,评价的时间可以更早一些。
1994年9月,也就是在特许权协议签订一年后,进行了一次非正常的评价。当时经营者声称其运行费用已提高了7%,原因是政府提出了额外要求,让经营者为周围的贫困居民提供服务。
后来在1998年5月,在协议签订五年后,又进行了一次评价。管理机构决定将收费提高5.31%。这时的费用只比公共水事业低12.5%。
服务质量管理
服务质量的有效控制取决于管理机构实施监督管理的能力,应能监测到所有的不合理现象,并能采取有效的措施。
《特许权合同》和《管理框架》提供了一套监控服务质量的措施。这两个文件阐述了所需要的标准,如水质、水压和可靠性。还要求经营者,如果这些标准不能满足时,应正式报告管理机构,并提出不能满足的原因和将采取的达到最低服务标准的措施。经营者还为消费者和管理者提交服务质量年度报告。在印刷服务质量报告时,经营者应提供清晰的图表,并说明未来要达到的目标。如果存在不满足要求的情况,经营者还要被罚款。
《特许权合同》预先规定了罚款数额。如停止供水超过12h,罚款5000阿根廷比索,如超过48h,或污水网无特殊原因发生堵塞,罚款100000比索。罚款收入存入罚款基金,用于补偿消费者。这些机制对保证服务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王德清:《公共事业管理》,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3、陈振明:《公共管理学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参考文章
1、论中国公共事业管理的内涵价值与体制构建 单学勇.李冬.市场经济研究 2003年05期
2、公共事业管理的现状及前景展望梁俐.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3年06期
3、单学勇、李冬,论中国公共事业管理的内涵价值与体制构建,《市场经济研究》2003.5
第二篇:2014公共事业管理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公共事业管理》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公共事业 答:公共事业就是社会全体公众的事业,即关系到社会全体公众基本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从公共事务的角度看,公共事业所包含的公共事务,是由公共事务中的狭义的社会事务为基础和主要内容,并包括一定的经济事务所构成的一种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从公共物品的角度看,公共事业主要由公共物品和准公共产品构成,但主体是准公共产品。公共事业的基本范围,主要是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人口、资源与环境保护,以及通讯、邮电、铁路和公共交通、水、电、煤气组成的公用事业等。
2.政府
答:所谓政府,就是国家进行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机关,是国家表示意志、发布命令和处理事务的机关,实际上是国家代理组织和官吏的总称。阶级性和社会性是政府的基本属性。政府的基本职能是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
3.狭义的社会事务
答:所谓狭义的社会事务,即在社会公共事务层面非政治、非经济的事务。狭义社会事务的范围,主要包括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民政、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我国传统的事业包括的主要就是这种狭义的社会事务。
4.公益性研究
答:公益性研究主要是指一些涉及公众整体利益的技术研究,如关系到气象服务、灾害研究等方面的技术和研究等。公益性研究不可能市场化。
5.卫生事业
答:卫生事业也称医疗卫生事业,它是通过对疾病的诊治和预防,通过对公共环境卫生条件的改善,保证和提高公众基本健康水平的活动。
二、论述题(每题15分,共75分)
1.我国公共事业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答:第一、从理论上看,公共事业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属于社会公共事务的范畴,或者说属于社会公共产品的范畴,必须以不同于私人事务的方式进行经营和管理,或者说,企业和个人家庭不能管、不愿管也管不了的事务应该是公共事业的基本内容。
第二、从社会公共事务的角度看,公共事业作为社会全体公众所拥有的共同事业,因而在逻辑上,凡政治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公共事务,都可以在公共事业的范围中。但我国公共事业这一概念或提法,实际上是由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特有的“事业”发展而来的,“事业”的基本内涵主要是非政治非经济的事务,即狭义的社会事务。因此,狭义的社会公共事务应该是公共事业的基本内容,但不应包括政治性事务。
第三、公共事务的基本实现方式是公共服务。现代社会的公共事务日益丰富,这不仅表现在许多私人事务涉及公共利益,而且狭义的公共事务的实现也与经济密切相关。从公共产品理论对社会总产品的划分看,任何一种社会产品的提供都是一个生产过程,都是一个经济行为过程。因此,公共事业不再是传统的“非经济”事务,确定公共事业内涵基本标准之一不是与经济的关系,而应是是否与公众的日常基本生活相联,且企业和私人家庭能否操作。
第四、在公共产品理论尤其是准公共产品理论的视野中,我国传统事业所涉及的范围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属于纯公共产品的事业产品,在整个事业中占少数,如气象、基础科学研究、农业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大型水利设施、社会科学研究等。二是属于准公共产品的事业产品,在整个事业中占大多数,如教育、医疗、卫生、体育、动植物检疫、出版、广播、影视、文化等。综上所述,所谓公共事业,就是社会全体公众的事业,即关系到社会全体公众基本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从公共事务的角度看,公共事业所包含的公共事务,是由公共事务中的狭义的社会事务为基础和主要内容,并包括一定的经济事务所构成的一种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从公共物品的角度看,公共事业主要由公共物品和准公共产品构成,但主体是准公共产品。公共事业的基本范围,主要是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人口、资源与环境保护,以及通讯、邮电、铁路和公共交通、水、电、煤气组成的公用事业等。
2.谈谈你对事业单位社会化的理解。
答:社会化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改革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打破事业单位的条块分割;加强对民办事业单位的管理;建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另外,在其他一些改革政策中,还包括事业单位要积极推进后勤服务的社会化、人才的社会化、福利的社会化、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等内容。
政策层面的社会化要求没有涉及改革后事业单位的组织性质等关键问题,因而社会化在实践与理论探讨中呈现两种不同的认识:一是以市场化(产业化)替代社会化;一是用民间化(非营利组织化)诠释社会化。此外,一些人提出将事业单位定性为具有行政主体地位的“公务法人”、“公务组织”,这实际提出了行政化的改革方向。这样,关于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认识与实际操作形成了三种基本趋势:市场化、民间化、行政化。
从改革实践看,市场化改革肇始于1980年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放权让利”,转换事业单位经营机制,促使事业单位面向市场提供服务;更进一步,国家允许、鼓励部分事业单位自收自支、实行企业化管理,完全通过市场获取资源;市场化改革的极端形式是通过改制使部分事业单位变成营利企业,允许企业进入原来属于事业的领域以商业化运作方式提供事业产品。民间化的改革首先体现国家鼓励“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社会事业社会办的方针、发展民办事业单位方面;其次,国家在科研机构改革中提出将部分事业单位按非营利机构运行和管理,在医疗机构改革中将医疗机构分为非营利性与营利性两类的改革举措,上述改革举措虽并未直言非营利机构是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但却为事业单位的民间化从政策层面提供了一定的通路。行政化在事业单位改革中通常是作为改革对象出现的:政事不分被当作事业单位的主要弊端,政事分开则被作为事业单位的改革原则。但行政化一直与事业单位改革如影相随,主要表现为:有关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体现在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党政机构改革要求及方案中;将部分履行行政管理、行政执法的事业单位划转为政府机关;在政府职能定位方面,将公共服务作为政府职能的基本职能,这意味着代表政府直接行使公共服务职能的事业单位与政府在职能方面是一致的。
3.政府为什么要管理教育事业?
答:政府管理教育事业的必要性体现在:
1)教育产品的准公共性决定政府必须对其进行管理。教育产品市场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由私人产品市场而转化为特定的公共产品市场的。教育产品市场的准公共性决定了政府必须介入,一方面出资兴办教育事业,即某些阶段或类别的教育事业必须由公共财政承担,实现所有者职能;另一方面政府必须对教育事业进行管理,实现公共管理者职能。
2)教育产品市场的特殊性决定了政府必须加强对教育事业的管理。政府对教育产品的生产和提供的介入,主要是基于教育产品市场本身难以保证教育产品的形成并发挥出重要作用:第一,教育垄断性的存在会使学校失去质量压力和为学生服务的宗旨,缺乏竞争和改革的热情,从而降低教育效率,影响教育生产质量。为此,政府必须介入,管理教育市场;第二、教育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完全由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容易出现投资不足,政府代表社会接受教育的外部收益,也就必须代表社会按受益支付必须的经费;第三、教育就是培养人的过程,具有迟效性和风险性。第四、教育还要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政府也就必然要以一定的方式介入教育产品的生产,以保证教育培养结果在其思想道德方面符合自己统治的需
求。
4.现代公用事业主要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答:现代公用事业主要包括了下面这些基本内容:
(1)公共交通系统。
(2)城市供水和排水系统。
(3)城市能源系统。
(4)城市邮电通讯系统。
(5)城市防灾和救护系统。
(6)城市环境系统。
5.政府介入现代公用事业产品市场的必要性。
答:从理论上看,政府必须介入公用事业产品市场,其依据主要是:
(1)任何一个政府要巩固自己的统治,都必须保证社会成员基本的生活质量,而相当程度上,公用事业产品是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产品,也是保证公众基本生活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提高的产品。因而政府必须关注这类产品,通过一定的手段保证这类产品的生产和供给。
(2)公用事业产品外部收益突出,因此,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出发,政府必须保证这类产品的生产和供给。
(3)公用事业产品首先关系到的是公众的基本生活质量,因而虽然其有突出的外部性,但与教育产品的外部性等会导致公民投入不足不同,由于其垄断性的存在,通常会因垄断造成需求不足,从而影响到公众的基本生活,也影响到其外部收益的形成。因此,政府必须介入公用事业产品市场,打破市场垄断,保证公用事业产品的合理的生产和供给。
第三篇:公共事业管理 部分答案
公共事业管理的内容
科技事业
教育事业
文化事业
卫生事业
基础设施
公共住房
环境保护
4.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如何管理公共事业?
履行好职能,综合运用方法
1、谈谈如何借鉴西方经验推进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改革。
1积极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公共管理领域中,平衡市场与政府作用2在公共管理领域中,积极引入公共工商企业管理方式3借鉴新公共公共管理理念,遏止官僚腐败。4适应信息社会发展,建立新型的公共管理组织模式,思考模式
41.教育管理体制可以分成几种类型?各有什么利弊?
分类:1根据市场模式:分散型、集中型和混合型(市场经济严重影响下,可能会导致管理模式混乱)2根据不同国家性质欧洲模式:英国模式、美国模式、日本模式(比较符合国情)3根据组织管理模式:.集体制、分权制和混合制(高等教育在政府之中,分权制在于个人手中,而政府只能宏观控制。)
45.美国、日本、韩国的科技管理体制各有什么特点?美国:1组织的多元化,具体的科技政策和研究计划制定一般的管理工作由联邦政府各部门2计划管理与自由研究相协调3.重视通过合理划拔科研经费来实现有效管理。4企业是科技投资的主体日本:1科技管理集权于中央政府。2重视科技咨询机构作用3.企业界的科技力量强大,形成了科研生产独立体系4企官学三部分的科研内容各有侧重、相互协调。韩国:1强化政府对科技管理的统筹性与权威性2确定科技立国的战略目标3改善企业界的研究开发体制4调整产业结构,优先发展高科技技术产业。
46.简述美、日、韩各国科技管理体制变革的共同趋势.1.调整政府管理职能,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搞活微观自主经营。
2、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3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第四篇:公共事业管理
期末作业考核
《公共事业管理》
包括本科在内的各科复习资料及详细解析,可以联系屏幕右上的“文档贡献者”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公共事业
2.政府
3.狭义的社会事务
4.公益性研究
5.卫生事业
二、论述题(每题15分,共75分)
1.我国公共事业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谈谈你对事业单位社会化的理解。
3.政府为什么要管理教育事业?
4.现代公用事业主要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5.政府介入现代公用事业产品市场的必要性。
第五篇:公共事业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类)
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其它公益事业等公共事业管理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公共关系学、公共财务、应用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文秘、行政法等。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管理部门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