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法与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之比较

时间:2019-05-12 17:04: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公务员法与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之比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公务员法与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之比较》。

第一篇:公务员法与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之比较

《公务员法》与《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之比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自2006年1月1日起实施,原来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同时废止,它的颁布实施意义重大,标志着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这段时间我通过认真阅读这两个法律文本,总结出了《公务员法》与《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之间的一些区别,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公务员法》调整了公务员的范围,使公务员的范围扩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第一章第三条规定:“本条例适用于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即《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中的公务员仅指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而《公务员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按照上述规定,符合以下三个条件的才算是公务员:一是必须是依法履行公职,二是使用行政编制,三是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才是公务员。由此可见,公务员包括七大类机关工作人员:中国共产党机关的工作人员、人大机关的工作人员、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政协机关的工作人员、审判机关的工作人员、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民主党派机关的工作人员。把上述机关的工作人员纳入公务员范围,将有利于加强对机关干部队伍的统一领导和保持干部队伍的整体性。第二,完善了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虽然也规定了国家实行职位分类制度,但是却没有详细划分职务类别。而《公务员法》第三章第十四条规定:“国家实行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公务员职位类别按照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国务院根据本法,对于具有职位特殊性,需要单独管理的,可以增设其他职位类别。各职位类别的适用范围由国家另行规定。”国家根据公务员职位类别设置公务员职务序列。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非领导职务层次在厅局级以下设置。综合管理类的非领导职务分为:巡视员、副巡视员、调研员、副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

公务员的职务应当对应相应的级别。公务员的级别根据所任职务及其德才表现、工

作实绩和资历确定。公务员在同一职务上,可以按照国家规定晋升级别。国家根据人民警察以及海关、驻外外交机构公务员的工作特点,设置与其职务相对应的衔级。

第三,实行统一的工资制度。《公务员法》第十二章第七十三条规定:“公务员实行国 1

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公务员法》还规定了许多其他关于公务员工资福利的制度,如:“ 国家建立公务员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应当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社会进步相适应。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福利待遇。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公务员的福利待遇。” 此外公务员的工资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国家公务员的工资主要由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构成。”而《公务员法》则规定:“公务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在《公务员法》实施之前,由于没有规定统一的工资制,各地可以自行制定工资标准,导致不同地区的公务员工资水平不一样,甚至有很大的差距。而且,不规范的各种补贴、津贴在各地普遍存在,这样不但不利于全国公务员的规范化管理,同时也容易滋生腐败。实行统一的工资制度之后,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的水平都将由国家规定,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将趋于稳定,对公务员队伍的稳定和勤政廉政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四,健全了职位聘任制。《公务员法》第十六章第九十五条规定:“机关根据工作需要,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对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实行聘任制。”还详细规定了聘任公务员的程序、聘任制公务员的福利待遇、聘任期及争议解决机制等。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只是简单地描述,如第四十五条:“国家公务员职务实行委任制,部分职务实行聘任制。”

聘任制作为我国公务员选任制和委任制的补充形式,可拓宽机关选人、用人渠道,降低用人成本,改善公务员队伍结构,使公务员队伍更加具有生机和活力。一些专业技术人才和辅助性人才将可以通过这条途径进入公务员机关。

第五,公务员对上级的错误决定可以说“不”。《公务员法》第九章第五十四条:“公务员执行公务时,认为上级的决定或者命令有错误的,可以向上级提出改正或者撤销该决定或者命令的意见;上级不改变该决定或者命令,或者要求立即执行的,公务员应当执行该决定或者命令,执行的后果由上级负责,公务员不承担责任;但是,公务员执行明显违法的决定或者命令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是《公务员法》的一大创新。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此处“明显违法的决定或者命令”在某些情况下是很难判断的,在实际的应用和判定中将有一定的难度,在今后的法律实施过程中应健全判定机制。

第六,单独公开选拔初任法官、检察官。《公务员法》第四十五条规定:“确定初任法官、初任检察官的任职人选,可以面向社会,从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取得资格的人员中公开选拔。”而在《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法官、检察官都不属于公务员序列,当然谈不上公开选拔法官、检察官了。

第七,健全了干部人事管理的四大机制即新陈代谢、竞争择优、权益保障、监督约束四大机制。这四大机制的健全是通过许多条款的规定来实现的。

一是新陈代谢机制。《公务员法》完善了公务员考试录用、公开选拔、调任、转任和挂职锻炼等方面的制度,注意吸引优秀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同时认真落实正常退休、提前退休、辞去公职和辞退等方面的制度,从而能够保持队伍的合理流动和动态平衡。

二是竞争择优机制。《公务员法》第五条“公务员的管理,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依照法定的权限、条件、标准和程序进行。”在公务员的录用、职务晋升等环节,进一步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选拔优秀人才,从整体上不断提高公务员的素质。

三是权益保障机制。《公务员法》完善了各种权益保障措施:落实了工资福利保险以及退休养老制度,健全了公务员职务与级别制度以及申诉控告、争议仲裁等制度,使公务员的正当权益得到保障,充分调动了广大公务员的积极性。四是监督约束机制。对公务员实行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督促公务员履行义务、严守纪律,完善了公务员的考核机制、回避制度,限制公务员辞职、退休后的从业行为,从而保证公务员正确行使权力,忠于职守。

第八,《公务员法》突出了党管干部的原则。《公务员法》第四条规定:“公务员制度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干部路线和方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则无此类规定。

第九,《公务员法》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突出了对公务员合法权益的保障,更加人性化。如《公务员法》对于不得辞退公务员的情形作了列举;详细规定了公务员享受保险制度及公务员在意外情况下其和其亲属所享受的待遇;规定了公务员的申诉控告制度、人事争议仲裁制度和工资福利保险;机关因错误的具体人事处理对公务员造成名誉损害的,应当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赔偿等。

第十,不再实行男女退休的年龄差别制度。《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第七十八条规定“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国家公务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五周岁;

(二)丧失工作能力的。” 可见,原来的国家公务员制度在男女退休年龄上是实行差异制的。女性公务员在五十五岁就要退休,但其可能还有工作的热情和愿望,由此可见这是一项不合理的制度,男女不同龄退休也是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平等权相冲突的,所以《公务员法》便没有这样的规定。

第十一,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制被引入《公务员法》。第八十二条中有这样的规定“领导成员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的,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领导

责任的,应当引咎辞去领导职务。领导成员应当引咎辞职或者因其他原因不再适合担任现任领导职务,本人不提出辞职的,应当责令其辞去领导职务。”增加这样的规定,有利于增强领导干部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再为所欲为。

主要不同之处

2005年4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以下简称《公务员法》)与1993年8月14日国务院颁布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及其配套法规的主要不同之处是:

(一)立法层次升高。《公务员法》是法律,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国家主席签发主席令予以颁布;《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是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以国务院令发布。《公务员法》的立法层次高于《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二)调整了公务员的范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的公务员范围,是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公务员法》对公务员的范围进行了调整。《公务员法》第二条规定:“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这就是说只是同时符合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三个条件的人员就是公务员。按照这一规定,除国家行政机关外,党的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民主党派机关中符合上述三个条件的工作人员都是公务员。

(三)增加规定了公务员应当具备的条件。《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公务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2)年满十八周岁;(3)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具有良了的品行;(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6)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7)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无此规定。

(四)进一步完善了公务员的分类管理制度。《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第八条虽然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实行职位分类制度”,但没有对公务员职位要和进一步的分类。《公务员法》对公务员的分类管理制度作了明确规定,第十四条规定:“公务员职位类别按照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国务院根据本法,对于具有职位特殊性,需要单独管理的,可以增设其他职位类别。”同时还对各类职位公务员的职务设置作了规定。

(五)对录用公务员作了限制性规定。《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了报考国家公务员的条件,而没有规定哪些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而《公务员法》明确规定,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曾被开除公职的和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

(六)增加了选任制的有关规定。《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国家公务员职务实行委任制,部分职务实行聘任制。《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职务实行选任制和委任制。

(七)增加规定了竞争上岗、公开选拔等制度。《公务员法》吸收了近年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成果,规定了“机关内设机构厅局级正职以下领导职务出现空缺时,可以在本机关或者本系统内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产生任职人选”,“公务员晋升领导职务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实行任职前公示制度和任职试用期制度”。

(八)进一步完善了惩戒制度。(1)《公务员法》增加了公务员的一项纪律规定,即不得“矿

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2)《公务员法》对公务员在扫行公务时,认为上级的决定或者命令存在错误,对此如何处理也作了规定,即,“公务员执行公务时,认为上级的决定或者命令有错误的,可以向上级提出改正或者撤销该决定或者命令的意见;上级不改变该决定或者命令,或者要求立即执行的,公务员应当执行该决定或者命令,执行的后果由上级负责,公务员不承担责任;但是,公务员执行明显违法的决定或者命令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九)进一步完善了工资制度。(1)《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国家公务员实行职级工资制。”《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2)《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国家公务员的工资主要由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构成”;“国家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地区津贴和其他津贴。”《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地区附加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岗位津贴等津贴”;“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住房、医疗等补贴、补助”。(3)《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国家公务员的工资水平与企业相当人员的工资水平大体持平。”《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应当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十)对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辞职问题作了规定。《公务员法》规定,“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因工作变动依照法律规定需要辞去现任职务的,应当履行辞职手续”;“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因个人或者其他原因,可以自愿提出辞去领导职务”;“领导成员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的,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领导责任的,应当引咎辞去领导职务”;“领导成员应当引咎辞职或者因其他原因不再适合担任出任领导职务,本人提出辞职的,应当责令辞去领导职务”。《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没有这方面规定。

(十一)修改了公务员提前退休的有关内容。《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公务员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且工作年限满二十年的或者工作年限满三十年的,本人提出要求,经任免机关批准,可以提前退休。《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工作年限满三十或者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五年,且工作年限满二十年以及符合国家规定的可以提前退休的其他情形的,本人自愿提出申请,经任免机关批准,可以提前退休。

(十二)进一步完善了公务员申诉制度。(1)《公务员法》在《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基础上增加了公务员可以申请申诉控告的事项,即公务员对取消录用,免职,申请辞职、提前退休未予批准,未按规定确定或者扣减工资、福利、保险待遇等涉及本人的人事处理决定不服,可以提出申诉。扩大了提出申诉的事项范围。(2)《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国家公务员申诉控告暂行规定》(人核培发[1995]91号)没有公务员对处理机关作出的申诉处理决定不服,可以向上一级机关提出再申诉的规定;而《公务员法》则增加了这一规定,即,“对省级以下机关作出的申诉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处理决定的上一级机关提出再申诉。”

(十三)对职位聘任制做了具体规定。《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了部分职务实行聘任制,但一直没有推行。《公务员法》专列了“职位聘任”一章,对职位聘任制作了具体规定:(1)规定了实行聘任制的职位范围,即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2)规定了聘任办法,即可以参照公务员考试录用的程序进行公开招聘,也可以从符合条件的人员中直接选聘;(3)规定了管理办法,即实行聘任合同管理。(4)规定了聘任制公务员与所在机关之间因履行聘任合同发生争议的解决办法,即“可以自争议发生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篇:《公务员法》之见解

《公务员法》之见解

《公务员法》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干部人事管理的综合法律,它的颁布实施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对于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增强公务员责任意识,促进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而长远的意义。通过学习,让我了解到我国人事制度发展的过程,以及该法产生的背景,现在就谈谈我对学习公务员法各个章节的认识:

在讲解《公务员法》里的义务章,我明白了,并非像很多人所说那样,做公务员是又轻闲,压力小,待遇又好。其实,做一名好的公务员,做一名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着实很难。义务这章,整整八大条款,每一款都是对公务员的严格要求,每一款都是一名公务员必须积极主动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使我感到自己的责任和压力。但这些条款里面,无不处处体现着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

在讲解《公务员法》的权利、录用、任免、升降、辞退等章节,又让我觉得公务员法其实处处都体现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影子。公务员具有双面性,它本身是强者,同时也是弱者。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立法思想,和以法律形式进行规范,对于处理和解决在公务员管理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带来种种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无疑是非常有效的。

在讲解《公务员法》的惩戒、交流回避等章节,又使我深深认识到,做一名公务员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的行为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个人意愿或喜好用事,而是要理性的,按照法律规章和程序办事。要时刻按照国家的规章制度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要时刻牢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因此,作为公务员,要学法才能懂法,懂法才能用法,从而让自己少走弯路,少犯错误。

在讲解《公务员法》的职务任免、职务升降、考核、奖励、工资福利等章节。让我深深感到,公务员队伍是一个民主、文明、进步的队伍。党领导下的广大公务员队伍是一个锻炼人才的大熔炉,这个大熔炉是历练真金的地方,能成为这光荣队伍里的一个,我觉得非常自豪。

作为一名公务员,要以《公务员法》为基本准则,严格要求自己,坚持执政为民、服务大众的理念,迎接新时代的挑战,苦练基本功,扎根基层,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基层行政工作人员而努力

第三篇: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务员法试题及答案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务员法试题及答案

选择题(说明:每题答案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选少选都视为错误)

1、国家为提高管理效能和科学化水平,对公务员实行()(1)分类管理(2)等级管理(3)层次管理

2、非领导职务层次设置在()(1)省部级以下(2)厅局级以下(3)县处级以下

3、对公务员的考核,按照管理权限,全面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1)思想品德(2)工作能力(3)工作实绩(4)勤奋敬业

4、公务员职务实行()(1)选任制和委任制(2)委任制和任期制(3)任期制和选任制

5、厅局级正职以下领导职务或者副调研员以上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出现空缺()(1)可以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产生任职人选

(2)可以在本机关或者本系统内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产生任职人选(3)可以在机关或者本系统内民主选举,产生任职人选

6、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的按照规定程序实施()(1)降低一级工资(2)降低一个职务层次任职(3)降低一级级别

7、公务员执行公务时,认为上级的决定或者命令有错误的,可以向上级提出改正或者撤销该决定或者命令的意见;上级不改变该决定或者命令,或者要求立即执行的,公务员应如何处理。()(1)应当执行该决定或者命令(2)不应当执行该决定或者命令(3)应当向更高一级反映实际情况

8、公务员执行明显违法的决定或者命令的()(1)执行的后果由上级负责(2)公务员不承担责任

(3)公务员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9、公务员受记过处分几个月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1)六个月(2)十二个月(3)十八个月

10、公务员工资包括()(1)基本工资(2)津贴(3)补贴(4)奖金

11、公务员担任乡级机关主要领导职务的,是否实行地域回避()(1)应当实行(2)可以不实行(3)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12、国家根据什么情况提高公务员的福利待遇()(1)社会进步情况(2)经济社会发展水平(3)市场经济发展情况

13、公务员辞去公职,应当向哪级单位提出书面申请()(1)任免机关(2)主管领导(3)本单位主要领导

14、对领导成员辞去公职的申请,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多少日内予以审批。()(1)三十日(2)六十日(3)九十日

15、领导成员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的,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领导责任的,应当()(1)引咎辞去领导职务(2)责令其辞去领导职务(3)主动提出辞去领导职务

31、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应采取的办法()(1)公开考试(2)严格考察(3)平等竞争(4)择优录取(5)健康体检

32、下列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是()(1)曾因犯罪受过处罚的(2)曾被开除公职的(3)曾受过记过处分的(4)年满十八周岁的

33、录用公务员,招录机关依据(),提出拟录用人员名单,予以公示。(1)考试成绩(2)考察情况(3)体检结果(4)群众评议

34、对非领导成员公务员的定期考核的方式是()(1)先由个人按照职位职责和有关要求进行总结。(2)主管领导在听取群众意见后,提出考核等次建议。(3)由本机关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考核委员会确定考核等次。(4)定期考核要与平时考核相结合,定期考核以平时考核为基础。

35、公务员晋升职务,应当具备拟任职务所要求的条件和资格有()(1)思想政治素质(2)工作能力(3)文化程度(4)任职经历

36、公务员晋升领导职务,按照下列哪种程序办理()(1)民主推荐,确定考察对象

(2)组织考察,研究提出任职建议方案,并根据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酝酿(3)按照管理权限讨论决定(4)按照规定履行任职手续

37、公务员或公务员集体具备下列哪种情形之一的可给予奖励()(1)忠于职守,积极工作,成绩显著的

(2)爱护公共财产,节约国家资财有突出成绩的(3)同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有功绩的

(4)防止或者消除事故有功,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免受或者减少损失的

38、对公务员的处分,应当()(1)事实清楚、证据确凿(2)定性准确、处理恰当(3)程序合法(4)手续完备

39、公务员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其中受什么样处分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1)记过(2)记大过(3)降级(4)撤职

40、对有下列哪种情形之一的公务员不得辞退()(1)女性公务员在孕期、产假、哺乳期内的(2)因公致残,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工作能力的(3)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得辞退的情形

41、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由下列哪些人员组成()(1)公务员主管部门的代表(2)聘用机关的代表(3)聘任制公务员的代表(4)法律专家

42、下列违反《公务员法》规定情形的是()(1)不按编制限额、职数或者任职条件进行公务员录用、调任、转任、聘任和晋升的(2)不按规定条件进行公务员奖惩、回避和办理退休的

(3)不按规定程序进行公务员录用、调任、转任、聘任、晋升、竞争上岗、公开选拔以及考核、奖惩的

(4)违反国家规定,更改公务员工资、福利、保险待遇标准的

(5)在录用、竞争上岗、公开选拔中发生泄露试题、违反考场纪律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开、公正的 参考答案

1)1 2)2 3)3 4)1 5)1 6)2 7)1 8)3 9)2 10)1234 11)1 12)2 13)1 14)3 15)1 16)1 17)2 18)3 19)2 20)1 21)1 22)1 23)2 24)1 25)12345 26)12345 27)12345 28)123 29)12345 30)12345 31)1234 32)12 33)123 34)123 35)1234 36)1234 37)1234 38)1234 39)1234 40)1234 41)1234 42)12345

第四篇:行政执法与公务员法

1.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

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2.依法行政的基本内容

(1)行政机关实施的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不利的行政行为,都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2)行政机关职责和职权永远是统一的,行政机关必须尽一切力量保证完成自己的职责。(3)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时不仅要遵守或依据实体法,而且要遵守程序法。(4)所有违反法律的行政行为必须依法予以撤销或改变。

3.行政处罚的原则

(1)处罚法定原则;(2)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3)公正、公开原则;(4)处罚救济原则;(5)一事不再罚原则;(6)过罚相当原则。

4.当事人在行政处罚中的权利

(1)有权知道行政主体给予处罚的违法事实、证据以及法律依据的知情权;(2)陈述和包括要求举行听证在内的申辩权;(3)对行政处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权;(4)认为行政处罚违法损害自己合法权益而提出的行政赔偿权。

5.行政处罚法对执行罚款的规定

(1)作出罚款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与收缴罚款的机构分离。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一般情况下,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自行收缴罚款。(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①依法给予20元以下罚款的;②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③在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当事人向指定银行缴纳罚款确有困难,经当事人提出,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当场收缴罚款的,必须向当事人出具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否则,当事人有权拒绝缴纳罚款。

6.行政执法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必须具备的条件

(1)违法事实确凿;(2)有法定的依据;(3)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7.行政执法人员当场作出处罚决定应当遵循的程序

(1)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身份证件,表明身份;(2)填写有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并当场交付当事人;(3)将行政处罚决定报所属行政机关备案。

8.行政处罚“一事不再罚”原则

对违法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规定,主要适用于两种情况:一是同一个违法行为违反了一个法律规范,由一个行政机关实施处罚的,行政机关不得以任何理由给予违法当事人两次以上的处罚;二是一个违法行为违反了两个以上法律规范,依法分别由两个以上行政机关给予罚款处罚,一个机关已经给予了一次罚款,其他行政机关就不能给予罚款的行政处罚,即不能给当事人两次以上的罚款处罚,但依法可以给予其他种类的处罚。

9.《行政许可法》规定的批复期限

(1)除可以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外,行政机关应当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二十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十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但是,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2)行政许可采取统一办理或者联合办理、集中办理的,办理的时间不得超过四十五日;四十五日内不能办结的,经本级人民政府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十五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

10.《行政许可法》对行政许可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为的规定

(1)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不得向申请人提出购买指定商品、接受有偿服务等不正当要求。(2)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办理行政许可,不得索取或者收受申请人的财物,不得谋取其他利益。

11.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行政许可法》程序的法律责任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申请不予受理的;(2)不在办公场所公示依法应当公示的材料的;(3)在受理、审查、决定行政许可过程中,未向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履行法定告知义务的;(4)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不齐全、不符合法定形式,不一次告知申请人必须补正的全部内容的;(5)未依法说明不受理行政许可申请或者不予行政许可的理由的;(6)依法应当举行听证而不举行听证的。

12.《行政复议法》对申请及处理行政复议期限的规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但是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期限少于六十日的除外。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经行政复议机关的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并告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但是延长期限最多不超过三十日。

13.行政复议被申请人违反《行政复议法》规定的法律责任

(1)被申请人违反《行政复议法》规定,不提出书面答复或者不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材料,或者阻挠、变相阻挠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申请行政复议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的行政处分;进行报复陷害的,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被申请人不履行或者无正当理由拖延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的行政处分;经责令履行仍拒不履行的,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

14.公务员的范围、义务及权利 公务员的范围:下列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均列入公务员范围:(1)中国共产党各级机关;(2)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3)各级行政机关;(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机关;(5)各级审判机关;(6)各级检察机关;(7)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的各级机关。

公务员的义务:公务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1)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2)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4)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5)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6)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7)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8)清正廉洁,公道正派;(9)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公务员的权利:公务员享有下列权利:(1)获得履行职责应当具有的工作条件;(2)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3)获得工资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4)参加培训;(5)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6)提出申诉和控告;(7)申请辞职;(8)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15.公务员的奖励和处分

奖励分为:嘉奖、记三等功、记二等功、记一等功、授予荣誉称号。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16.公务员必须遵守的纪律

公务员必须遵守纪律,不得有下列行为:(1)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组织或者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2)组织或者参加非法组织,组织或者参加罢工;(3)玩忽职守,贻误工作;(4)拒绝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5)压制批评,打击报复;(6)弄虚作假,误导、欺骗领导和公众;(7)贪污、行贿、受贿,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8)违反财经纪律,浪费国家资财;(9)滥用职权,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10)泄露国家秘密或者工作秘密;(11)在对外交往中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12)参与或者支持色情、吸毒、赌博、迷信等活动;(13)违反职业道德、社会公德;(14)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15)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16)违反纪律的其他行为。

17.公务员执行公务的免责权 公务员执行公务时,认为上级的决定或者命令有错误的,可以向上级提出改正或者撤销该决定或者命令的意见;上级不改变该决定或者命令,或者要求立即执行的,公务员应当执行该决定或者命令,执行的后果由上级负责,公务员不承担责任;但是,公务员执行明显违法的决定或者命令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18.公务员的辞退规定

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辞退:(1)在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2)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3)因所在机关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4)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公务员纪律,经教育仍无转变,不适合继续在机关工作,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5)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

19.公务员离职从业限制规定

《公务员法》第一百零二条规定:公务员辞去公职或者退休的,原系领导成员的公务员在离职三年内,其他公务员在离职两年内,不得到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任职,不得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

20.公务员辞职限制规定 公务员辞去公职,应当向任免机关提出书面申请。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辞去公职:(1)未满国家规定的最低服务年限的;(2)在涉及国家秘密等特殊职位任职或者离开上述职位不满国家规定的脱密期限的;(3)重要公务尚未处理完毕,且须由本人继续处理的;(4)正在接受审计、纪律审查,或者涉嫌犯罪,司法程序尚未终结的;(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得辞去公职的情形。

21.《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主要内容

2007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主要内容:(1)行政机关公务员违纪行为情节轻微,经过批评教育后改正的,可以免予处分。(2)严重违反公务员职业道德,工作作风懈怠、工作态度恶劣,造成不良影响的,应当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3)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

22.信访接待要求

对信访人按照规定直接向政府有关行政机关提出的信访事项,有关行政机关应当予以登记;属于本机关法定职权范围的信访事项,应当受理,不得推诿、敷衍、拖延;对不属于本机关职权范围的信访事项,应当告知信访人向有权的机关提出。有关行政机关收到信访事项后,能够当场答复是否受理的,应当当场书面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自收到信访事项之日起15日内书面告知信访人。

23.信访处理原则

对信访事项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经调查核实,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处理,并书面答复信访人:(1)请求事实清楚,符合法律、法规、规章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予以支持;(2)请求事由合理但缺乏法律依据的,应当对信访人做好解释工作;(3)请求缺乏事实根据或者不符合法律、法规、规章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不予支持。

24.《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的情形的规定

(1)决策严重失误,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2)因工作失职,致使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或者本单位发生特别重大事故、事件、案件,或者在较短时间内连续发生重大事故、事件、案件,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3)政府职能部门管理、监督不力,在其职责范围内发生特别重大事故、事件、案件,或者在较短时间内连续发生重大事故、事件、案件,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4)在行政活动中滥用职权,强令、授意实施违法行政行为,或者不作为,引发群体性事件或者其他重大事件的;(5)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处置失当,导致事态恶化,造成恶劣影响的;(6)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规定,导致用人失察、失误,造成恶劣影响的;(7)其他给国家利益、人民生命财产、公共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等失职行为的。

若同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问责:(1)干扰、阻碍问责调查的;(2)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的;(3)对检举人、控告人打击、报复、陷害的;(4)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从重情节。

若同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问责:(1)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损失或者挽回影响的;(2)积极配合问责调查,并且主动承担责任的。

25.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的原则

严格要求、实事求是,权责一致、惩教结合,依靠群众、依法有序。26.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的方式

责令公开道歉、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27.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的程序

(1)对因检举、控告、处理重大事故事件、查办案件、审计或者其他方式发现的党政领导干部应当问责的线索,纪检监察机关按照权限和程序进行调查后,对需要实行问责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向问责决定机关提出问责建议;(2)对在干部监督工作中发现的党政领导干部应当问责的线索,组织人事部门按照权限和程序进行调查后,对需要实行问责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向问责决定机关提出问责建议;(3)问责决定机关可以根据纪检监察机关或者组织人事部门提出的问责建议作出问责决定;(4)问责决定机关作出问责决定后,由组织人事部门办理相关事宜,或者由问责决定机关责成有关部门办理相关事宜。28.被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对问责决定不服的有关申诉规定

可以自接到《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问责决定机关提出书面申诉。问责决定机关接到书面申诉后,应当在30日内作出申诉处理决定。申诉处理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诉人及其所在单位。

29.对受到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的处理方式 取消当年考核评优和评选各类先进的资格。

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的党政领导干部,一年内不得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

对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的党政领导干部,可以根据工作需要以及本人一贯表现、特长等情况,由党委(党组)、政府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酌情安排适当岗位或者相应工作任务。

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的党政领导干部,一年后如果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除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履行审批手续外,还应当征求上一级党委组织部门的意见。

第五篇:《公务员法与公务员制度》

《公务员法与公务员制度》

傅思明

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宪法与行政法博士后,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课程背景】

制定和实施公务员法,进一步健全公务员制度,是党中央着眼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进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求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现干部人事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重要举措,标志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入了法制化的新阶段,在干部人事工作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公务员是贯彻实施公务员法的主体,开展公务员法的学习培训,有利于保证公务员法的贯彻实施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此外,加强对公务员法和公务员制度的学习与培训,也有助于广大公务员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

【培训收益】

·了解《公务员法》出台的背后原因

·明确《公务员法》的指导思想

·掌握《公务员法》的基本原则

·探讨《公务员法》在制度上的创新

·认识公务员制度创新的重要意义

【授课时间】

【学员对象】

公务员

一、引言

(一)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公务员法》

(二)《公务员法》的诞生

二、《公务员法》要解决什么问题

(一)规范公务员的管理,加强对公务员的监督,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

(二)保障公务员的合法权益

三、《公务员法》的指导思想

(一)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二)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四、《公务员法》确立的基本原则

(一)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二)依法管理原则

(三)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原则

(四)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

五、《公务员法》的主要制度创新

(一)扩大公务员范围

(二)建立职务晋升与级别晋升的“双梯制”

(三)创新分类制度

(四)公务员职务实行选任制和委任制,部分职务实行聘任制

(五)创新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六)建立公务员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制度

(七)公务员中的领导成员实行任期制

一、引言

(一)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公务员法》

1、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

在总则中贯彻党的干部路线和方针,在具体制度中体现党对各类公务员的统一管理。

2、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制度。

与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相适应,从现阶段国情出发,着重解决公务员制度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3、保持公务员制度的连续性,同时吸收改革成果,完善公务员制度。

(二)《公务员法》的诞生:2005年4月27日。

二、《公务员法》要解决什么问题?

(一)为了规范公务员的管理,加强对公务员的监督,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

1、公务员与国家权力

(1)国家权力的特性。

公民从出生到死亡都要与公务员打交道。

【天使理论】

2、公务员行使权力必须受到法律约束,这是法治发展的规律。法律是用来干什么的?

【法学、医学和神学】

【案例】2003年4月,浙江大学毕业生周一超因“乙肝小三阳” 被拒公务员门外,愤怒之下举刀刺杀公务员,造成一死一重伤,周被判处死刑。

3、强化对公务员的依法监督和管理

【案例】某市市委书记李兴民刚上任,就决定耗资百万搞“阅兵式”,全市1万多干警和机关工作人员统一置装、演练三天、肃立街头,等待市委书记的“检阅”。

问题是:这么荒唐透顶的决策,谁来监督?

(二)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1、将党管干部原则确立为《公务员法》的另一指导思想,符合中国实际。

(1)党管干部原则是党领导国家政权的标志。

(2)我国公务员不分政务类与业务类。

2、如何正确地理解党管干部原则?

第一个问题:“党管干部原则”内涵的演变。

(1)从1953年起,我国建立起干部管理模式,即分部分级管理模式。

分部管理,就是由党委各个部门分管本领域内的干部。如文教干部由党委宣传部负责管理。

分级管理是指上级党委对下级单位干部管理的权限幅度。

长期以来,人们便约定俗成地把这种体制的内容视为党管干部的原则。

(2)1980年中组部发出《关于重新颁发<中共中央管理的干部职务名称表>的通知》。

《通知》对党管干部原则作了如下表述:“一切干部都是党的干部,都应根据他们担任的职务,分别由中央和各部门的党委、党组或所在单位的党组织负责管理。”

(3)1980年,中组部发文,对于党政机关,要下管两级机构中担任主要领导职务的干部,比

如中央对地方,管理到省和地(市)两级。

(4)1984年,中央决定将“下管两级”,改为“下管一级”。

(5)1989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通知》。

该《通知》强调:“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改进干部管理的方法。党要加强对干部管理工作的领导,制定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推荐和管理好重要干部,指导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做好对干部人事工作的宏观管理和监督。”

(6)1992年中共中央下发《关于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在改革和建设中的战斗力的意见》。

该《意见》指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通盘规划,分步实施,逐步配套。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逐步建立、健全科学的分类管理体制。”

(7)2000年8月,中央办公厅发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

《纲要》指出:“必须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同时适应新的情况积极改进党管干部的方法。坚持群众公认和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

第二个问题:党管干部原则在公务员制度中的具体体现。

1、党制定与公务员制度有关的路线、方针、标准和政策。

2、中国共产党通过各级党的组织对公务员中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和监督。

3、由党组织负责对公务员的部分管理事务。

①由中共中央和各级党委向人大推荐应由人大选举、决定的公务员人选。②按照党政分工,党的组织部门直接管理一定级别以上的公务员。

③政府各部门、法院、检察院的党组(党委)分别管理一定职务级别的干部。

(四)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

1、任人唯贤是党提出的干部路线。

2、德才兼备是党提出的干部标准。

(1)公开考试主要是笔试和面试,考察重点是报考者的“才”。

(2)严格考察主要是政审,考察重点是报考者的“德”。

(3)考核制度,则是对德、能、勤、绩、廉进行全面考核,但重点是工作实绩。

3、落实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需要注意的问题:

(1)谁来评判一个人?

(2)怎样评判?

【案例】2003年1月1日,某市召开人代会,会议应到代表432人,实到431人。会议进行换届选举。上一届市长罗某是惟一的市长候选人。但未得过半数选票。

1月3日该市再次开会,应到代表432人,实到416人。共发出选票416张,收回416张,其中有效票415张,废票1张。罗某得票335张,超过半数。当选为该市市长。

四、《公务员法》确立的基本原则

(一)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1、公开原则要求公务员管理的各个环节(如考录、考核、晋升、惩戒)要保持公开、透明。

2、平等原则要求公务员管理应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不同对待。

3、建立竞争机制的目的,就在于选择与激励优秀人才。

【案例】某市一位女副市长到离退休年龄时,发现国家规定了男女不同的离退休年龄。按照该规定,与她同岁的男性副市长仍可多工作三年。

她认为,对男女规定不同的离退休年龄违反宪法平等原则。于是她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了违宪审查的建议。

【案例】2003年4月,浙江大学毕业生周一超因“乙肝小三阳”被拒公务员门外,愤怒之下举刀刺杀公务员,造成一死一重伤,周被判处死刑。

【案例】2001年12月,人行成都分行人事处在报纸刊登《成都分行招录行员启事》。其中规定招录对象为“男性身高1.68米”。2002年1月7日蒋涛起诉成都分行,请求法院判令该行为违法,该案被媒体称为“中国平等权诉讼第一案”。成都分行于1月10日重新刊登广告,删除身高条件。法院以起诉原因消失,驳回起诉。

(七)公务员中的领导成员实行任期制

1、领导成员是指机关的领导人员,不包括机关内设机构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员。

2、1978年确立干部退休制解决了“活到老,干到老”的职务终身制问题,却存在“不到年龄不退休,不犯错误不下台”的“准终身制”问题。

3、任期制意味着:凡是任期已到的党政领导干部一律退出该领导职务。

目前吉林、浙江等地正在开展扩大任期制适用范围的试点工作,一般是五年一届,一个人在同一职位上任职不超过两届。

【实例】2005年8月,南京市委制定《南京市党政领导职务任期制暂行规定》。《规定》提出:选任制、委任制领导职务每届任期5年,可以连选连任,但在同一职位上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规定》同时提出:党政领导干部担任同一职级领导职务累计不得超过15年。

4、实行任期制的动因:

(1)从国家与公民关系看,提高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程度;

(2)从盘活人岗两种资源看,为了推进“能下能出”的更新机制;

(3)从公务员角度看,为了淡化人身依附色彩,为净化机关人际关系环境创造条件。

下载公务员法与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之比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务员法与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之比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外国家公务员管理制度之异同(样例5)

    中外国家公务员管理制度之异同公务员是指代表国家从事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行使国家权力、履行国家公务的人员。公务员管理制度就是对公务员的考录、考核、奖惩、待遇、培训、......

    国家公务员制度之财产申报与廉政建设

    国家公务员制度之财产申报与廉政建设(延安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各项社会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公务员制度也在逐渐的走向自我完善。一套完善的......

    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人际沟通之与同事

    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人际沟通之与同事 人际沟通是工作当中最重要的话题也是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重点内容,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可以让工作更加顺畅。其中良好的同事关系是做......

    公务员法的缺陷与完善

    公务员法的缺陷与完善 1993年,我国国务院签署颁发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这标志着适合中国国情的公务员制度的诞生。随后在2006 年1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以......

    公务员法的缺陷与完善

    《公务员法》的修改与完善K060841037李玉果摘要:公务员法是一个由宪法、国务院组织法、地方组织法、法官法、检察官法、警察法、监察法等国务院有关公务员管理的行政法规,以......

    公务员法的不足与进步

    公务员法的不足与进步我国公务员录用制度经历了从不成熟到逐渐完善的过程。《公务员法》是我国公务员录用的依据,它对公务员考试录用的原则、范围、具体要求作了相应的规定。......

    2018年国家公务员面试之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

    更多点击》》广东人事考试网 国家公务员面试主要测查考生的六大能力,为帮助大家有效备考,顺利突围面试,为大家详细讲解言语理解与表达能的相关知识点。 一、解码“言语理解与表......

    2014国家公务员之国家税务局职能介绍

    湖南省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必备职能介绍国家税务局系统的机构设置为四级,即:国家税务总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市、州、盟)国家税务局,县(市、旗)国家税务局。国家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