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成长性分析

时间:2019-05-12 17:17: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公司成长性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公司成长性分析》。

第一篇:公司成长性分析

公司成长性分析

公司成长性分析的目的在于观察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能力发展状况。一家公司即使收益很好,但如成长性不好,也不会很好地吸引投资者。成长性比率是衡量公司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也是比率分析法中经常使用的重要比率,这些指标主要有:

1、总资产增长率,即期末总资产减去期初总资产之差除以期初总资产的比值。公司所拥有的资产是公司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处于扩张时期公司的基本表现就是其规模的扩大。这种扩大一般来自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二是公司负债规模的扩大。对于前者,如果是由于公司发行股票而导致所有者权益大幅增加,投资者需关注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如果募集资金还处于货币形态或作为委托理财等使用,这样的总资产增长率反映出的成长性将大打折扣;对于后者,公司往往是在资金紧缺时向银行贷款或发行债券,资金闲臵的情况会比较少,但它受到资本结构的限制,当公司资产负债率较高时,负债规模的扩大空间有限。

2、固定资产增长率,即期末固定资产总额减去期初固定资产总额之差除以期初固定资产总额的比值。对于生产性企业而言,固定资产的增长反映了公司产能的扩张,特别是供给存在缺口的行业,像现在的电力、钢铁行业,产能的扩张直接意味着公司未来业绩的增长,像通宝能源、皖能电力、九龙电力等都是去年固定资产增长较大的公司,投资者可适当关注。在分析固定资产增长时,投资者需分析增长部分固定资产的构成,对于增长的固定资产大部分还处于在建工程状态,投资者需关注其预计竣工时间,待其竣工,必将对竣工当期利润产生重大影响;如果增长的固定资产在本年度较早月份已竣工,则其效应已基本反映在本期报表中,投资者希望其未来收益在此基础上再有大幅增长已不太现实。

3、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即本期的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上期的主营业务收入之差再除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通常具有成长性的公司多数都是主营业务突出、经营比较单一的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高,表明公司产品的市场需求大,业务扩张能力强。如果一家公司能连续几年保持30%以上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基本上可以认为这家公司具备成长性,像安徽合力就是这样不可多得的股票,投资者可适当关注。

4、主营利润增长率,即本期主营业务利润减去上期主营利润之差再除以上期主营业务利润的比值。一般来说,主营利润稳定增长且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呈增长趋势的公司正处在成长期。一些公司尽管年度内利润总额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主营业务利润却未相应增加,甚至大幅下降,这样的公司质量不高,投资这样的公司,尤其需要警惕。这里可能蕴藏着巨大的风险,也可能存在资产管理费用居高不下等问题。

5、净利润增长率,即本年净利润减去上年净利润之差再除以上期净利润的比值。净利润是公司经营业绩的最终结果。净利润的连续增长是公司成长性的基本特征,如其增幅较大,表明公司经营业绩突出,市场竞争能力强。反之,净利润增幅小甚至出现负增长也就谈不上具有成长性。

第二篇:企业成长性的定义

企业成长的定义

“成长”的定义最早来源于生物学的研究,生物学上的成长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体积或重量的由小到大;二是能力的由弱到强,生命力的由成熟到衰老的过 程。经济管理学中的成长是一种变化和趋势,在经济学中,成长表现在数量的增 加,往往用增长代替,如“国民经济增长”、“消费指数增长”等;管理学中的成 长表现了一种趋势或者过程,如“企业成长”、“成长战略”、“素质成长”等。企业成长是指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生存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生存的目的,企业只有在生存的条件下才能谈的上发展,企业只有发展了,才能创造更大的收 益,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国外有关企业成长的理论主要是对企业成长的动因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关于

企业成长定义的界定却很少。国内对企业成长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见表 2-1。表 2-1 关于企业成长的定

Tab.2-1 the definition of the enterprise growth

代表人物 定义

综合以往学者的研究,本文对成长性的定义如下:企业成长性是以持续经营 为前提,以企业价值增长为最终目标的过程,企业成长过程的外在表现是企业规 模的由小到大,内在表现是企业素质的提高,是企业生存能力的由弱到强、企业 素质的由低到高、企业竞争力的由弱到强。

企业成长是质和量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两者的有机统一,见图 2-1。企业在 义

成长过程中,质和量不可能脱离对方呈现单方面的增长。当企业的规模扩大,量 增长时,会促进质变的产生,因为质变的前提是量变,当量达到一定的基础必定 会引发企业质的提升。量的扩大会使企业拥有更多的资源,能够形成规模经济,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促进质的提高。同理,企业质的提高必定会促进量的增加,因为质的提高会促进企业的经营效率,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在既定资源的基础上产品的数量会增加,同时企业的收入、利润等都会增加。

国外有关企业成长的理论研究

(1)古典企业成长理论

在古典经济学中,亚当#斯密最先对企业成长问题进行研究“斯密(1860)在5国富论6中通过对制针广制针程序的描述,阐述了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巨大

效应及其原因,认为企业成长的关键因素是分工,不同行业因分工不同,企业成长的机会将会不同,他把企业的雇佣人数和分工程度作为度量企业成长的指标”

后来马歇尔(1890)引入了外部经济!企业家生命有限性和居于垄断的企业避免竞

争的困难性这三个因素,认为企业不可能无限的成长,但如果企业所有者能够认

识到个人的生命和能力的有限性,用一种更为有效的产权制度安排替代个人所有

者的管理,就可以突破企业盛衰循环周期,说明了企业制度影响企业的成长“

(2)现代企业成长理论

现代企业理论的创立者科斯(1937)从交易成本的角度阐述了企业扩张的动力

是为了减少市场交易费用,并认为/当追加的交易(它可以是通过价格机制协调的交易)由企业家来组织企业就变大;当企业家放弃对这些交易的组织时,企业就变

小0,把企业规模的大小看作企业成长的重要指标”与科斯的企业是对外部市场

价格机制的替代不同,彭罗斯(1959)从企业内部资源来考虑成长问题,认为:企

业的成长能力主要取决于能否更为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企业的人力资源是企业

扩张的引致性因素又是限制性因素“彭罗斯将企业成长概括为包括企业的量的增 长(谊creaseinamount)和质的提高(inereaseinquality),企业的成长性包含素质与结

构的改善”马瑞斯(1963)分析了决定企业成长的因素,认为企业的目标是成长率

最大化而非利润最大化;资源的供给增长要等于需求增长;企业成长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每年的增长速度不变“而企业的增长率包括产品需求增长率和资本增长 率,企业的目标就是将两种增长率同时最大化”可见在马瑞斯眼中企业的销售增

长率和净资产增长率可视为衡量企业成长的财务指标“

(3)近代企业成长理论

在20世纪80年代末,国外出现了一些专著,从企业成长的过程出发,着重考

察企业成长的发展阶段和路径,把企业看作一个活的生命体,动态地评价企业成长各阶段的特点及对策”如伊查克#爱迪思(Ichak.Adizes)的5企业生命周期6(1988 年),阿里#德赫斯(Ariede.Oeus)的5长寿企业6(l9%年)“伊查克#爱迪思

(1988)认为:如同生物体会经历出生!成长到死亡的生命历程一样,企业也有

一个产生!成长!老化!消亡的过程,但/规模和时间都不是引起成长和老化的原因0,企业的成长和老化主要是通过灵活性与可控性这两大因素之间的关系来

表现的,随着灵活性和可控性间关系的变化,企业可分为成长阶段!再生与成熟

阶段!老化阶段”并认为资本不足和以销售为导向是成长阶段企业的主要财务特

征“

2.1.2国内有关企业成长的理论研究

杨杜(1996)从企业经营资源的数量!性质!结构和支配主体特征四个侧面来考察企业的成长,指出企业成长包括量的成长和质的成长,即企业成长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数量扩张,还必须包括质的变化”企业一般是先追求规模扩张,再追求继续成长,然后会追求多样化“

吴世农、李常青和余玮(1999)提出,成长是一个上市企业在经营管理及发展趋势等多方面体现出来的一种综合特征;成长性的上市企业应该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股东权益报酬率高于其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这样的企业才有通过扩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并求得发展的机会或前提条件;二是企业的净利润与上期相比有一定的增幅,呈现出上升趋势,根据其成长的动力不同可分为外力型成长和内力型成长,根据其成长期限的长短可分为短期成长和长期成长” 朱和平(2003)企业的成长性是指企业持续挖掘内外资源潜力,在一定时期的整体发展和扩张态势“企业的成长过程是指企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不断变革的过程”企业的成长性由发展性!持续性和结构变革三方面内容组成“企业成长性是对企业成长能力的较长时期的总体概

括,它包括总结过去,鉴定现状和预测未来”可见,成长性不是仅仅指某一时点,而是要从连续的整体状态来考察“

马璐!胡江娴(2005)认为企业的成长性最根本的体现是企业能力的增强,包括企业的管理与整合能力!企业战略制定和实施能力!企业的学习能力!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和资本运营能力及人力资源管理和技术开发与创新能力”

高鹤(2006)认为企业的成长性就是企业在未来的较长一段时期内,能否维持现有的经营状况,甚至具备更大的潜力“说明了企业的成长既要看当前的成长性,又要包括未来的成长性”

王怡(2007)认为成长性具有以下的本质特征:表现在规模上,但不等同于规模的扩大,科学成长要求企业在规模由小变大的同时内在要素质量也要同步提高“科学成长应当是可以持续的”企业成长性

在当今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技术变革日益加快,企业经营环境更加复

杂,企业生存和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机遇和挑战“因此,维持和发展持久的成长能力和竞争优势,成为企业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企业成长没有固定的模式,也

不存在着统一的组织体制和成长道路,企业的制度结构和成长方式随着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是一种动态的演绎过程“然而,尽管企业成长千差万别,我们仍然可以对企业的成长过程和内在要素进行研究,从中发掘出一些共同的因

素及其组合”这种总结工作有利于减少企业成长过程中的曲折和起伏,为企业的持续成长提供一些支持“

由于人们对企业成长的理解及研究角度的差异,很难为企业成长下一个统一的定义”企业生产的产品不同!所属的行业不同,组织结构不同,其成长的内含

和外延会有相当大的差别“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等部门的报告中认为:/所谓

成长型中小企业,是指在较长时期(如5年以上)内,具有持续挖掘未利用资

源的能力,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整体扩张的态势,未来发展预期良好的中小企业”0

抛除企业的行业和组织结构的差异,从一般意义来看,企业的成长性是指企业持

续挖掘内外资源潜力,在一定时期的整体发展和扩张态势“企业的成长过程是指

企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不断变革的过程”企业的成长性由发展性!持续性和

结构变革三方面内容组成“发展性是指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和整体扩张的扩张态

势;持续性是指企业能够在较长的时期内持续成长;结构变革是指企业的技术创

新!制度创新!产权结构!组织运作机制的变革和发展等”其中动态持续性发展

轨迹是成长的外部延续标志;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整体扩张是企业成长的量的积累过程;创新机制的构建!产权形式的变革和组织结构的发展等结构变革是成长的内在支撑机制和状态指标“

企业成长性理论

3.1国外理论发展现状

国外学者对企业成长问题的研究始于18世纪,在这个领域中,最早的研

究是亚当斯密(1776),他在古典经济学中用分工的规模经济利益解释了企

业成长问题”之后,企业成长性研究领域经过快速的发展,先后经历了三个

发展阶段:古典经济的企业成长理论!现代企业理论!现代企业增长理论“

在古典经济的企业成长理论中,斯蒂格勒(王975)以企业的功能划分为

基础,根据产业寿命周期分析了企业成长的一般规律,重新解释了基于规模

经历利益的企业成长与稳定的竞争均衡条件相容的原因;在现代企业理论阶

段,科斯(1937)从交易成本的角度阐述了企业扩张的动力是为了减少市场

交易费用,并认为企业扩张的动力与企业的追加交易成本呈正向比例关系” 马瑞斯(1963)认为企业的目标是成长率最大化而非利润最大化“企业的增 长率应有产品需求增长率和资本增长率两方面组成,企业的目标就是将两方 面增长率同时最大化;在现代企业增长理论阶段,主要是考察企业成长的发 展阶段和方式,动态地评价企业成长各阶段的特点及对策”伊查克爱迪思认 为,企业与其他生命体一样,也要经历产生!成长!老化!消亡的生命周期,企业的成长和老化不是由时间和规模决定,而是通过灵活性与可控性这两大 因素之间的关系来表现的,随着灵活性和可控性间关系的变灰暗从而产生不 同的生长阶段“

分析国外企业成长理论的三个阶段,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从规模经济角度分析,企业成长是以科斯的企业与市场相互替代理论为 出发点,主要是观察企业的外部环境”

(2)从生命周期角度分析,企业成长的出发点是组织规模的扩张以及企业文 化的不和谐性,主要是在观察企业的动态成长观“

(3)从基因组合角度分析,企业成长的出发点是企业内部管理过程和管理职 能的相互关系,主要是观察企业内部微观运作机理”

创业板公司成长性研究一以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为例

3.2国内理论发展现状

与国外的企业成长理论相比较,国内的企业成长理论发展还处于探索阶 段,还未形成系统性理论“在此列举一些代表性的理论观点:

杨杜的企业成长论,基本观点是经营资源概念是理解企业成长的基础,未利用资源是企业成长的内在原动力;现实的企业成长那个,是在竞争和未 利用资源这两种动力推动下的增值和质变过程;能够同时享受由规模经济” 成长经济和多样化经济所构成的最大限度的复合经济效益,是现代大企业得 以成功的原因“

有效竞争与企业成长,傅红岩(1998)以/环境决定论0作为研究的逻

辑前提,强调企业成长所需要的竞争环境”提出应在中国建立企业成长的有 效竞争机制,从分利用专业化分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利益的企业分布格 局,以消除中国多年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

1企业成长性界定

对于企业成长性的定义,国内外学者们有不同的解释,在此列举一些较 具代表性的观点:科斯(1937)企业成长性是由企业功能的扩大来体现;彭 罗斯(1959)企业成长主要是由规模大小是否扩张,以及获取资源能力是 否增强来表现;斯达巴克(1965)成长主要是指组织规模的持续扩张,而 发展则是指组织历史的延伸;托斯(1976)成长主要体现在销售额!资产 规模!员工等的增长,而以上指标属于成长性指标;特瓦沙和纽波特(1979)成长是指一个组织在其所属环境中生存!同时其发展能力不断增强;钱德勒(1992)成长主要表现在企业组织能力的增强以及市场范围的扩大” 本文认为:企业成长意味着企业规模的扩张,企业结构的转换,及两者

间的互动过程“我们在认同企业也存在生命周期的同时,也需看到企业的成 长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而且不同成长阶段所 面临的影响因素不同或同一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因此,企业成长 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要素质量的基础上,使

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不断提升的一种能力和状态,它决定了企业发 展的可能性和发展程度“

(1)企业成长性可以于规模上体现”但是,它不等同于简单的规模扩大, 科学的成长要求企业在规模由小变大的同时,内在要素质量也同步提高“

(2)企业成长性是一个过程和发展趋势”研究企业的成长性要从企业过 去!现在和将来的变化趋势来研究,是一个动态研究“

(3)成长并不完全等同于发展”企业的发展是指企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

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既包括好的变化也包括不好的变化”企业的发展可能 表现为企业在行业内地位的提高,盈利能力的提高!生产规模的扩大!社会 影响的扩大,也可能是相反的表现“而企业的成长,是指随着时间的流逝, 企业规模扩大!盈利能力上升!在行业内的地位提高!社会影响扩大,也可 以理解为,成长属于正向的发展”

(4)财务指标能够直观的反映企业成长性的高低“我们可以通过各种财 务指标,如资产规模!盈利能力!现金流动能力等,与历史水平相比较,通 过分析这些财务指标的变化,来判断企业的成长性”

(5)对企业成长性高低的评价是相对的,这与公司的战略规划有关“比如 同样的标取得了同样的增长,某些企业制定的目标不高,那么这样的增长就 符合该企业成长性要求;但是某些企业制定的目标很高,那么同样的指标增 长却不能达到事先制定的目标,则该企业会认为成长性不足”因此,不同的 评价主体对成长性的结论也会不同"

第三篇:成长性国内外文献集合

创业板市场门槛较主板低,所以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大多成立时间较短,规模较小,业绩也不突出,但由于大多数从事高科技业务,因此一般拥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即成长性较高。对于投资者而言,投资创业板股票最看重的往往就是企业的成长性,这是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对于企业本身而言,外界对其成长性的评价也会很大程度上左右它市场的行情以及决定它在市场上的位置,因此,如何衡量企业的成长性成为创业板市场上的一个研究热点。

国内外研究综述

Robert Gilbrat(1936)最早研究中小企业成长性问题。AllanandJu认为, 成长性是企业所具有的不断挖掘未利用资源保障其未来持续发展的能力。Elizabeth表明成长不同于增长, 成长既包括量的增长又包括质的提高。Solvay等(1998)认为公司的成长取决于长期技术进步趋势和由于经济周期变化而导致的短期需求波动这两个方面的因素;Chen和Huang(2004)发现市场潜力、政府支持程度、技术水平、产业相关性、土地供应、基础设施等会影响企业的成长,且影响程度依次减弱;Firth和Mellor(2000)则认为公司的成长与组织的学习有着密切的联系;Kevin Lam等人(2002)发现技术领先产生竞争优势,导致较高的市场效率,进而又提高ROA水平,从而导致企业快速成长。Ghosh(2001)研究发现管理层责任心、抱负和能力、战略、能够识别和细分市场、增长能力和客户关系是决定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Bar-on和Markman(2003)的研究发现企业家的社会能力和社会适应性对其财务成功有积极影响。James、Gerry(2006)的研究结果表明公司治理对中小企业成长性有显著影响。:Coad(2007)研究发现公司成长性与公司盈利能力,现金流量能力和股本扩张能力存在相关关系。Delmar等人(2003)研究了企业取得高成长性的差异,总结出七种不同的企业成长模式。

我国大量优秀学者对企业的成长性研究也有不少接触成果,吴世农、李常青、余玮(1999)等人对上市公司的资产周转率销售毛利率等指标用判定模型对企业成长性进行评估。尚增健(2002)就发展状况、获利水平经济效率等采用GEP评估法对成长性进行评估。陈晓红,佘坚(2004)等对中小企业采用突变级数方法就成长能力进行研究。朱和平、王韬、颜节礼(2004)针对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成长性就财务潜力、人力资本、市场和公共关系能力,级数与创新能力采用AHP方法研究对成长性的影响。程海峰、吕道明(2005)以盈利能力等7个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研究成长性。薛惠峰、隋波(2005)外部环境,企业核心竞争力,技术进步趋势等对成长性发挥重要作用。

于此同时,深交于2009年创业板公司上市前夕发布了测量企业成长性的5个标准,他们分别是企业的成长潜力、企业的人、企业的特殊能力、发展历史以及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对投资者提供一定程度上的指引。

目前对于成长性的评估有许多不同的模型评价,但往往因素过多,选择标准不同,得出的模型也不尽相同。常用的成长性预测方法可分为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主要依靠预测人员的丰富实践经验以及主观的判断和分析能力对公司的成长情况进行判别,但主要问题是客观性不足,容易产生较大误差。定量分析法是依据统计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并用数学模型计算出分析对象的各项指标及其数值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分为两类:统计方法和机器学习。统计方法主要包括单变量模型、多元线性回归、判别分析、逻辑回归、概率比回归、因子分析等。机器学习主要包括决策树模型、神经网络模型、遗传算法、支持向量机等。

第四篇:成长性企业的管理变革

成长性企业的管理变革

经济转型催生成长性企业

今天,有很多企业都在谈转型,转型的英文(Transform)也有变革的意思。中国经济在不断转型,尤其加入WTO之后,应该说是在更加剧烈的转型。在这种情况下,一定会催生出许许多多高速成长的中国企业。

前不久IBM的CEO郭士纳到访中国,他特别提到中国经济的转型特点,转型给IBM带来了很多机会。由于经济结构调整,转型过程中会诞生很多新兴产业,也会迫使传统产业进行结构转变,这种转变会喷发大量商机,同时会催生出许多成长性企业。但成长性企业往往也最容易失败,因为在高速成长的过程中,如果内部管理不当,管理模式转变不及时,就会掉入鸿沟、摔下悬崖。这样的例子在国内已经有很多,像过去的三株药业、巨人集团、爱多VCD等,都是在高速扩张的过程中,没有及时针对转型做出预见性的管理变革,它们失败的主要原因其实是自己打败了自己!

如果成长性企业能够及时预知它下一阶段的即将来临和发展特征,并提前进行管理变革,就可以避免失败,也会使在转型过程中的企业真正能成长起来,真正使我们国家的企业能够发展壮大,长成参天大树,能够走出国门,直接参与全球化的市场竞争。

成长性企业发展的五个阶段

从该图可以看到成长性企业发展的普遍规律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创业阶段

在企业创业的初期有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更多地依靠创业者的个人创造性和英雄主义。由于此时的重点是强调研发,重视市场,第一重要是怎么把新产品迅速销售出去,因此不需要太复杂的管理,透过创业者本人就可以控制整个团队。

经过1-3年的发展,可能进入一个危险期,企业会出现剧烈振荡,振荡的原因是因为随着员工日益增加,更需要一个职业化的领导来进行科学的指导和管理控制,所以这个时候要么是创业者成长为职业化的领导,要么他委派代表进行控制,找到一个更职业化的经理人。这时比较困难的是,需要我们的创业者自我变革、有足够勇气放弃很多东西。同时他会发现,要继续监控这个企业还需要掌握更多的信息了。

这个阶段的鸿沟是需要一个职业化的领导,所以怎样建立一个良好的管理和信息基础平台去迎接这个变革是这一阶段的重点。

集体化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集体化阶段。所谓集体化,是指企业透过很多专业化的经理人去管理若干部门,建立一个管理团队去指导员工工作,引导员工执行决策层的决定。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又会出现一次振荡,主要原因是员工需要获得自主权,中、基层经理希望增加自主权。由于指导作用和员工的具体实践使其工作经验和水平不断提升,企业规模扩大、管理层次增加,都会刺激员工对自主权的渴求,从而导致企业发展出现新的鸿沟,此时就需要授权,并建立一个更为规范的管理体系,那么企业就能进入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即规范化阶段。

规范化阶段

第三个阶段的重点就是授权,通过授权使企业跨越了第二个发展鸿沟。这时大多数企业高速成长,产品由过去的利基市场,转向更为广泛的主流市场。随着员工人数迅速膨胀,部门快速分拆,销售地域和网络越来越分散,此时需要更多的授权。但企业经过1-3年的高速发展后,同样又会遇到新的问题,被新的危机所困扰,这个危机需要通过加强控制来解决,但依靠过去传统的控制手段不能解决危机,那用什么样的方法呢?授权过多就会导致自作主张,出现本位主义,控制过多就会出现不协调、合作困难的现象,因此协调是跨越第三个发展鸿沟的主要手段。

精细化阶段

跨越第三个鸿沟后,马上进入了企业发展的第四阶段,即精细化阶段,企业需要通过更规范、更全面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流程,或者说是更多、更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来支撑。但官僚主义的出现又会引发新的危机,管理层次过多,决策周期拉长,人员冗余,因此企业在面对新的鸿沟时,需要加强合作,这时要更多采用项目管理的手段,建立很多团队,通过按产品、地域设立适宜的部门和团队来增强市场竞争的快速应变能力。

合作阶段

这一阶段,企业的规模迅速壮大,也许已经进入国际市场,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司了。

但发展若干年后又会遇到新的麻烦,就是企业变得越来越大,反应也越来越迟缓,此时企业需要组织扁平化,需要恢复活力,因此要有小公司思维,通过适当拆分和多元化运作,并努力恢复创业阶段的创新意识和激情作风。

一个成长性企业一定会经历发展的若干阶段,每个阶段一般是1-3年,甚至更长。我们看到中国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没有跨越某个阶段的鸿沟,掉了下去,因此而失败。我认为中国的大多数企业都处在第二到第三阶段之间,正在跨越第二个发展鸿沟。

企业成长过程中的组织惯例

结合每个阶段的特征我们再来看看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一些组织惯例:

第一个阶段侧重生产和销售,组织结构是非正式的,高层管理风格崇尚个人主义和创业精神,管理控制体系以追求市场结果为导向,这时管理人员的报酬很简单,就是创业者拥有所有权。

第二个阶段管理的重点是强调经营的效率,组织结构一般是集中式或职能型,指导型风格成为高层管理的普遍特征,控制体系通过建立责任中心和成本中心来实现,管理人员报酬的重点是进行薪金和绩效的挂钩考核。

企业发展到规范化阶段,市场开始快速扩张,组织衍变成一种分散式和以地域为责任中心的结构,高层管理人员通过广泛授权,并采取定期述职报告和利润中心的手段来考核下属机构,此时管理人员报酬的重点是强调个人绩效奖金。

到了精细化运作的第四阶段,通过组织的重新整合,把基层人员分成若干产品组,按产品设立适宜的部门,高层管理者在广泛授权后,又重新开始强调监督,企业的控制体系是通过新型的计划中心、责任中心,利润中心、成本中心和投资中心来组成,管理人员更加融入到企业,参与利润分享,并拥有股票期权。这一阶段组织会越来越庞大,也越来越分散,企业需要有一种整体感,需要员工把自己当成企业的主人,所以我们看到,国外很多公司都是通过股票期权这种长期利益方式来增强员工主人翁意识的。

第五个阶段管理的重点是要解决复杂化问题和进行创新,要有小公司思维。组织结构更多强调团队和矩阵式管理,高层管理者的风格是参与式的,与下属共同制定目标,过程中不过多干预,合作的方式一般是充分协商,管理人员报酬的重点是团队奖金。

通过组织惯例分析,使我们更容易确定企业发展阶段的特征和变革的重点,并采取对症下药的管理模式。

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变革策略

管理模式

借助上面这个图,我们可以了解到成长性企业一般要经过四种管理模式变化的过程,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这些管理模式有时可以互相结合。

从纵坐标看,越往下走越来越强调灵活程度,体现了管理的柔性;越往上走控制力度越大,体现了管理的刚性。从横坐标看,越往右走就越强调管理的开放程度,往左走更偏重于内部管理。成长性企业发展第一阶段的管理模式,可以称之为“以人为本”,仅透过创业者本人就可驱动企业的发展,体现了最大程度的人性化和自由度;第二个阶段的重心是过程管理,需要有一个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和业务流程;第三和第四阶段,由于管理弹性增加、强调合作与开放,处在这两个阶段的管理模式可以统称为“开放体系模式”;第五个阶段,更是目前绝大多数中国企业远未达到的境界,就是以目标为导向的管理模式,简称目标管理。

成长性企业的发展要经历若干阶段,并要跨越五个鸿沟,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要创造适应它这个阶段发展的新型管理模式,管理模式并无好坏之分,关键在于是否适合企业自身的发展。

著名的管理学家Larry E.Greiner讲过这样一句话:在某一阶段有效的管理惯例,也许会导致下一阶段危机的出现。但我们看到很多中国企业的管理策略却是以不变应万变,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组织规模不断扩大,它还是拿过去这套管理惯例和办法来处理现在的问题,当然就会遇到挑战,甚至可能失败。所以,一个成长性企业必须根据企业组织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管理所处的崭新环境,提早在鸿沟发生前引导一场新的管理变革,并目标明确地来跨越这个鸿沟。

变革原则

我们所谓的变革策略一般有四个基本原则:首先是要组建一个合适的管理团队;第二个就是控制成本,毫无疑问,成本战略是企业最基本的策略之一,而且成本管理是永无止境的。第三需要有明确的定位,要着重于核心业务,寻求企业最大的差异化特征,正如中国民营企业首富刘永好先生所说,要做减法,把企业不能有助于核心能力形成的业务都统统砍掉。最后是要有一个很好的战略和远景目标,并给员工和管理层不断传达企业的发展意图。

这里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美国有一家成长性企业,在1998年聘请了一位名叫Albert.J.Dunlap的CEO,他在两年时间里,把企业从30亿美元的年营业额带到了90亿美元,做得非常成功,并获得了两亿美金的回报。他变革的手腕很强硬,一上台就把原来的主要管理者统统赶下去,找来一拨新的职业经理任队伍;他为了控制成本,把总部搬到与工厂很近的地方,并把原来非常漂亮的总部大楼卖掉,在员工心目中树立了一个控制成本的威严形象;为了使有限的资源高度集中,他把很多与核心业务无关的副业统统砍掉。Dunlap先生是一位军官出生的企业家,在贯彻执行变革决定方面是非常果断的,他有一句名言:做管理者不是为了做朋友!有人说,做管理者就是为了做朋友,他说,不是,商业就是商业,应该遵循利益最大化的天条,他认为如果要做朋友,就去买一条狗。

变革速度

此外,我们还可通过麦肯锡的7S模型来分析变革的要素和速度。Structure(结构)、Strategy(战略)、Systems(体系)属硬元素,通过对这些的调整,变革进行起来会快一些。而Skills(技能)、Style(风格)、Staff(员工)则属于软元素,变革起来要慢点。这些因素围绕Sperordinate Goals(超常目标)来进行优化组合,以实现变革效益的最大化。

硬元素和软元素按两种方式来体现变革的不同速度,一种是渐进式,另一种是快速式。渐进的方式是先动型的,即管理者主动实行变革,先从内部和基层员工开始,给他们做工作,采取至下而上的形式;而后动型的快速式变革一般是由外部环境引发的,从外面引进人才,通过外部压力来促进变革。渐进式的变革借助7S中的软性元素,作用于人,能影响到每一个员工,是广泛的变革,虽然慢一点,但它的变革是深远的。快速式强调结果导向,强行制定目标,它借助7S中的硬性因素,自上而下进行,但变革效果有限。

成长性企业的变革,因根据自身情况,最好采取软硬结合的方式。

信息技术创造变革的战略优势

那么,信息技术到底能够创造变革的什么优势呢?信息技术除了能使企业反应更为快速,创造时间的优势外,还能帮助企业创造低成本优先的优势,以及产品或者说是业务差异化的优势。通过低成本优势,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促进部门间协调,通过协调产生协同,实现协同效应,达到快速供货的目的。业务差异化的优势可以确保业务定位准确、锁定目标顾客,为顾客创造更好的服务,同时有助于企业开发出新产品,并在全新业务的拓展上创造出更大的优势,产品或者说业务差异化优势是一种更具竞争力的优势。

如果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得当就可以创造这两种主要优势,成长性企业要变革,就是为了获得更大的竞争能力。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信息系统随着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它为企业管理的层次,特别是为高层管理提供的服务就更有价值。在信息系统复杂程度较低的时候,它一般处理一些事务性交易,目的是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这是成长性企业在第一、二阶段特别需要解决的问题。企业发展到第三、第四阶段,需要把信息系统当作一种商业资源,尤其需要管理信息系统方面的东西,如ERP、CRM、EIS等,因为企业跨越第二个发展鸿沟后,客户会越来越多,面对一个更为庞大的主流市场,需要运用客户关系管理的手段,并创造业务差异化的最大优势。当企业发展到第四或者更高阶段之后,就需要一套战略管理系统,这时的信息系统应该变成一种战略武器。所以信息系统随着复杂性地不断衍进,能够帮助成长性企业不断创造出变革的优势。

对应成长性企业发展的五个阶段,我们可以较为具体地看到信息技术是怎样帮助成长性企业创造变革优势的。

第一个阶段,我认为企业有财务软件,有办公自动化系统就可以了,能实现简单的关键性事务的处理,能收发Email即可。

到发展的第二阶段,需要有一套面向基础管理的ERP,因为企业的人员增多、部门增多、组织变得庞大,就需要把这些资源进行更加有效的计划和利用。

进入第三个阶段,企业需要一套更为完整的ERP。因为需要拥有更多的商业资源,组织变得越来越大,在充分授权后,需要把企业的流程更好地进行优化,并借助商业智能系统,初步为高层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如果能顺利跨越第三个发展鸿沟,进入精细化阶段,企业就需要采用电子商务系统,如SCM、CRM等,有助于实现敏捷制造和敏捷经营,为全球化发展做好准备。这个阶段的企业需要更多的商业资源,并要把分散的组织更为有效地连接起来,把客户、供应商和企业紧密连接,真正形成一个供应链。这时候的信息系统更要有助于企业消除组织沉积,使官僚主义降到最低。最后,通过广泛合作,帮助企业实现全球化经营。

当然,这只是一个概要的模型,成长性企业要跨越发展的五个阶段还有更详细的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来配合。

我们知道,成长性企业面临的管理烦恼是众多中国企业存在的普遍问题,成功的企业经营就如同攀越一座座险峰,困难重重。面对困难,我们是继续前进,还是停滞不前?

因此无论规模多大的企业,在管理方面都必须进行持续变革以增强竞争力,满足成长性企业不断创新的需要。

金蝶通过这种模式,针对成长性企业发展各阶段的特点,开发的面向中国成长性企业的管理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已成功促成了大量明珠企业的诞生,帮助它们实现了管理变革,这样的案例有很多,如科龙、珠海祥乐、TCL、希望集团、新华制药、建设银行等等。但我们深知,客户的成功是我们获得成功的前提,我们的知识和力量来自于广大客户,我们每走一步都离不开客户的关注和支持。“跨越发展鸿沟”是中国许许多多成长性企业需要面对的共同难题,而金蝶希望在这个进程中,成为“引导管理变革”先行者。

第五篇:黑龙江省林业产业成长性报告

黑龙江省林业产业成长性报告

一、产业基本情况

黑龙江省是全国重点林区之一。全省有林地面积20180.3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45.8%,约占全国有林地面积的10.8%,活立木总蓄积量17.6亿立方米,占全国或厘米总蓄积量12%,森里覆盖率45.7%。全省湿地面积884万公顷,居全国第一,其中天然湿地面积556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1.8%,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1/7。丰富的森林和湿地资源,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天然生态屏障,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国土安全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我省林业产业快速发展,并被列入全省终点推进的十大产业之一。林下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森林得以休养生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次产业比重逐渐减小,二、三次产业比重增大,逐步形成了森林培育、木材加工、森林绿色食品和医药、森林生态旅游、林化产业等多业并举的林业产业发展格局。

2012年,全省林业总产值实现1203亿元,较2011年增长19.8%,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10.0%。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产业链各环节运转,促进了生态建设,拉动了经济增长,增加了职工和林区农民收入,为林区社会和谐稳定及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一是木材加工业稳步推进。截至去年底,全省已建立各类木材加工园区39处,年加工能力960立方米,有规模以上木材加工企业1950家,主要产品有实木家具、木制门窗、地板、集成材、刨花板、纤维板、以及木制工艺品等。一批国内外知名木业企业如大亚集团中密度纤维板、瑞典宜家木业、广东百诺家具、广东盈彬大自然木业、大连科冕木业、台湾信富木业、香港嘉汉集团等都相继入驻我省。省内伊春光明、齐齐哈尔华鹤、哈尔滨森鹰、七台河双叶等加工企业也相继形成规模,2012年全省木材加工实现产值560.5亿元,完成税收30多亿元,拉动相关就业60余万人。

二是林菌产业基础雄厚。2012年全省森林食用菌总产量33.3万干吨。其中黑木耳产量27万吨,约占全国的60%以上;猴头菇、松茸、榛蘑等产量约占全国的80%以上。涌现出黑森、绿源、巨龙等一大批。龙头企业,创出“元宝耳”、“黄金耳”等十几个知名品牌,初步形成了以东宁绥阳、尚志苇河为龙头的两大林菌产业园区,产品远销港澳台、日本、韩国、东南亚及俄罗斯、乌克兰、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年交易额达到140亿元,带动相关就业和半就业50余万人。

三是北药产业逐步向好,势头好。目前,全省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超过100万亩,产量超过1万吨。依托北方寒地气候和林区良好生态环境,、我省种植的人参、刺五加、五味子、黄芪、板蓝根、防风、龙胆草等道地药材在国际国内市场上长盛不衰。全国各大制药企业均在黑龙江投资,全省中药材饮片厂已发展到53家,出产的刺五加注射液、双黄连口服液、护肝片等一些中药材制品也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成为我省畅销全国市场的拳头产品。2012年,全省北药产业实现总产值25亿元,带动相关就业10余万人。

四是林果产业空间巨大。去年全省经济林种植面积达到220万亩,苹果、梨、葡萄、李子等水果产量15.8万吨,红松籽、榛子、核桃等坚果产量9400干吨,蓝莓、沙棘等浆果产量3450吨。全省现有水果生产加工企业2000多家,坚果加工企业400多家,蓝莓加工企业2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加工企业127家,年加工量1.8万吨,主要生产干果、烘培食品、蓝莓果酒、果汁饮料、罐头、果酱、生物制剂等9大系列,200多个品种,年加工产值近20

亿元,带动相关就业15万人。因为农林产品多数免税,仅加工可生成一点税收,我省恰恰缺少加工环节,上交的也是微税。大兴安岭超越、百盛蓝莓、北极冰蓝莓酒业、富林山珍科技、林格贝;伊春兴安红酒业、森野实业、忠芝大山王酒业;黑河长乐山大果沙棘等加工骨干企业日趋壮大,生产的果酒、饮料产品销往国内大中城市,速冻果、花青素及部分产品出口到日本、美国、捷克、韩国等国家。

五是林下养殖热色突出。我省林下驯化繁殖和经营利用的动物品种主要是东北虎、丹顶鹤、白鹤、黑熊、梅花鹿、马鹿、林蛙、野猪、狍子等,全省现有重点野生动物饲养场(点)500多处,其中鹿场400多家,分布在全省各地市县。据不完全统计,全省驯养梅花鹿和马鹿8.5万头;驯养各类毛皮动物300万只,年产毛皮230万张;林蛙养殖户6000家,承包林地面积200万公顷;熊类驯养单位11家,驯养熊类2883头。2012年,林下养殖业年总产值实现25.5亿元,带动相关就业25万人。

六是生态旅游日渐繁荣。2012年全省森林公园总数已达106个,其中国家级58个,省级48个;各类保护区212个,其中国家级28个、省级85个、市县级99个。有湿地类型保护区78个,其中国家级18个(含7处国际重要湿地),省级60个。随着人们亲近自然、珍爱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生态休闲旅游产品逐步受人所爱,2012年仅森工统计,各森林湿地公园和保护区接待游客947.9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78亿元,带动相关就业和半就业55万人。全省旅游业总收入1300亿元,70%与林业相关。

七是对俄林业合作前景看好。近年来,我省林业企业大量“走出去”,热别是依托毗邻俄罗斯远东森林资源富集,森林覆盖率高,木材蓄积量多,树种齐全,材质优良的优势,建立了原材料基地和木材加工园区。从俄罗斯年进口木材(包括纸浆等折合原木)1000万立方米上下浮动,产值60亿元左右,增加省内人员境外就业约15万人。

二、产业发展的优势和潜力

1.优势

一是资源基础。全省2080万公顷的林地,556万公顷的湿地,蕴藏了大量野生动植物资源,而且天然无污染,发展森林食品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是产业基础。全省发展林业产业历史悠久,有近万家林业企业,几十万产业工人,从事生产经验丰富,能力较强。

三是科研基础。省内有东林、东农、林科院、林研所等十多家林业科研机构,每年都有新的攻关成果。

四是工作基础,全省三年产业建设形成了一定的基础。新一届省委、省政府对产业发展抓得更紧,抓得更实,各地也积极响应,产业发展热情空前高涨。

五是政策基础。国家新近出台了林下经济发展意见,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了足够的政治保障。

2.潜力

我省林区有林下植物2200余种,分属186科、737属。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果实植物有猕猴桃、黑豆果、刺玫果、蓝靛果、笃斯、越桔、山葡萄、山楂、草莓、托盘、灯笼果、野梨、榛子、橡子、山核桃、松子,以及引进的沙棘、欧洲花楸、等30余种;有可食植物80余种,常见的山野菜有刺老芽、刺五加、小叶芹、蒲公英、黄花菜、柳蒿、老山芹、蕨菜、薇菜、木耳、菇类等30余种,蕴藏量在数亿吨以上,经济价值较高的在1亿公斤以上。林下产品“原始”、“生态”特征鲜明。我省有完整的大森林、大草原、大平原、大水域、大湿地等生态系统,构成了特色鲜明的生态优势。光、热、水与植物生长期同季,适宜植物的生长;开发建设时间晚,污染小,生态环境好,是想、理想的绿色植物生长基地。这里的种植品和产成品是绿色的、有机的、是最受市场欢迎的。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野生植物、森林

景观、水面、湿地、草地、地下矿产等资源。这些资源很多均处于开发初始阶段,大有文章可做。

(1)木材加工和家具制造业

截至去年底,全省有木材加工和家具制造企业2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311家,有七台河双叶、伊春光明、齐齐哈尔华鹤、哈尔滨森鹰等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年加工能力960万立方米,主要产品有实木家具、木制门窗、地板、集成材、刨花板、纤维板以及木制工艺品等。但是,随着我省大、小兴安岭和森工系统国家天保二期工程的深入实施,从2011年开始,全省林区木材产量开始调减,到2013年由几年前每年800万立方米左右调减到每年295.9万立方米,年调减幅度为59.9%。其中,大兴安岭林区由2010年的214.4万立方米调减到56.6立方米,减幅73.6%;龙江森工由2010年的419万立方米调减到89.4万立方米,减幅78.7%;地方林业有2010年的180万立方米调减到150万立方米,减幅16.7%。全省木材资源产量骤降,给省内原靠资源优势寻求发展的木材加工企业带来严重冲击。加之我省木材加工企业技术相对落后,生产成本较高,品牌效应差,产品市场占有率一直不高。特别是随着全国房地产市场的变化,木制板材、家具等产品销量大幅下降,企业效益收到严重冲击,企业扩大生产的积极性不高,就整个产业来讲,只能平稳运行,很难实现高速发展。以不变价格计算,按平均每年12%的增长速度,预计到2020年,木材加工产业主管业务收入可在2012年基础上翻一番,达到1000亿元以上。

(2)森林食品加工产业

一是以黑木耳为代表的食用菌产业。黑龙江省是全国乃至全球最著名的黑木耳主产区,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独特的地理气候、丰富的森林资源,以及多年黑木耳栽培技术和经验,黑龙江林下生产的黑木耳品质上乘,明显优于全国其他产区,纯天然、无污染,无任何农药添加,是真正的森林绿色有机食品。2012年黑龙江省黑木耳产量27万干吨,约占全球总销售的42%,全国60%。全省除西部平原地区外,有30多个市县发展黑木耳产业。现有黑木耳生产基地142个,专业村1340个,从业农民15.8万户。发展黑木耳“不与民争时、不与粮争地”,被誉为“绿色产品”中的“黑色产业”,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林业多种经营的支柱产业。全省依托牡丹江东宁县和哈尔滨尚志市两个主产区,重点开展科技攻关和新技术培训,不断完善上下游配套服务,延伸产业链条,行程两大食用菌产业集群。去年东宁绥阳黑木耳大市场,年干品交易量达10万吨,实现交易额突破50亿元;尚志苇河黑木耳交易市场,年食用菌干品交易量达6.5万吨,实现交易额32.5亿元。并创出了“元宝耳”、“黄金耳”等十几个知名品牌,产品远销港澳台、日本、韩国、东南亚及俄罗斯、乌克兰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基本实现了买全国卖全球。

黑木耳是可循环再生资源,市场空间广阔,产业潜力巨大。黑木耳在国际商场上价格昂贵,优新木耳可买到2.5万美元/吨。德国鲜(水发)黑木耳售价达40马克/公斤,美国鲜(水发)黑木耳8-10美元/磅。目前全球黑木耳产量不足60万吨,世界人均占有黑木耳每人每年不足10克,按照美国乔治 华盛顿大学研究报告“每人每天吃5克黑木耳即能延年益寿”的提法,目前世界黑木耳总产量仅不足供应10天。黑木耳在其他国家,受技术、资源、气候、劳动力价格等多方面因素限制,难以发展。

黑木耳产业具有生产周期短、成本低、污染少,剩余物可循环利用等特点,适合北方大规模种植,产业链额无限延长,具有产业化发展的潜质。产品除直接食用外,还可发展精深加工,目前已开发出黑木耳粉,黑木耳脯,黑木耳茶,黑木耳脆片,黑木耳饮料,黑木耳滋补稠酒,黑木耳酱等五大类,几十个品种的黑木耳产品。废菌料可发展菇类生产,提高菌类生物转化率,也可转化为燃料和有机肥,实现“吃干榨尽”。以黑木耳废菌料为原料生产的木屑颗粒具有灰分小,发热量大,燃烧时间长的优点,在比利时、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市场深受欢迎。随着生物保鲜技术的不断提高,黑木耳鲜品已经走向市场,已经有企业把鲜

品木耳直接供应国内外精品超市,效益也十分明显。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黑木耳产业发展,制定出台了全省林下经济产业规划和黑木耳产业规划,投入大量资金勇于技术攻关和市场建设,推动黑木耳产业纵深发展。目前,全省黑木耳产业生产基地、市场体系、服务功能不断健全完善,形成了“一县一品、错位发展、各具特色”的良性发展格局。一批生产加工基地得到国家挂牌,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被授予“中国食用菌之城”;伊春市被称为“中国原生态食用菌基地”;东宁县成为“中国黑木耳第一县”;海林市成为“中国食用菌之乡”;林口县成为“全国食(药)用菌优秀基地县”。全省初步形成了十个企业+合作社+职工的黑木耳产业示范区,在政策鼓励和企业带动下,从事生产的农民越来越多。预计2020年,全省以黑木耳为代表的食用菌产量可达40万吨,实现产值400亿元。

二是坚果产业。黑龙江省是著名珍贵经济树木红松的盛产地(全球只有三大产地,黑龙江、俄罗斯、北美,黑龙江质量全球最好),也是全球最重要的红松籽产区,全省现有红松坚果林8.4万公顷,2012年,全省红松籽产量4933吨。现有红松果仁加工厂200余家,年产松子仁1000吨黑龙江同时也是全国重要的榛子主产区之一,全市那个现在野生和人工终止榛子林1万公顷,2012年,全省大榛子产量1804吨。全省现有大榛子加工企业150多家,年加工量500吨以上,主要生产榛子果仁、即食品、食用精品油等产品。目前红松籽和大榛子等坚果在欧美等国际市场价格昂贵,每市斤约为60欧元左右。而我省仅为60元人民币,黑龙江产品投入市场多年,国内外市场反馈效果较好,省内经营红松籽进出口企业50余家,平均每年红松籽仁出口创汇约3亿美元左右。据专家测算,坚果深加工综合利用后与出售初级原料产品对比,附加值可增加60倍以上,可释放更大的资源优势和产品价值。特别是由深加工形成的坚果油、坚果酒等系列高附加值产品则因具有潮流性、资源独特、工艺领先、项目先进的特性,几经成为诸多保健品、滋补品及天然药物原料的替代品,坚果壳等生产剩余物,还可生产活性炭和车辆轮胎防滑添加剂,国际国内市场空间巨大。

黑龙江省以红松籽和大榛子为代表的坚果产业已初具规模,从业人员过万,形成了从坚果种植、采集、加工、销售、剩余物综合利用的完全产业链条,形成了多系列坚果产品,在全省诸多产地形成了规模不小的加工企业购销平台和多元化的专业批发市场,并在东宁、绥芬河等口岸也建立了进出口基地,产业发展势头正旺。2013年,黑龙江省把坚果产业列为林业重要的主打产业之一,制定了详细的产业发展规划,突出大榛子种植,不断扩大坚果林种植面积,预计到2020年,全省红松籽产量将达到1.5万吨,产值达到150亿元。

三是坚果产业。我省是全球著名的黑寒地黑土带,野生蓝莓、蓝靛果等高端坚果的主要产区,多年从事野生浆果生产加工经验丰富,技术领先。去年全省经济林种植面积达到220万亩,苹果、梨、葡萄、李子等水果产量15.8万吨,蓝莓、沙棘等坚果产量3450吨。全省现有坚果加工企业200多家,年加工量1.8万吨,主要生产干果、烘培食品、蓝莓果酒、果汁饮料、罐头、果酱、生物药剂等9大系列,200多个品种,年加工产值近20亿元,拉动相关就业15万人。大兴安岭超越、百盛蓝莓、北极冰蓝莓酒业、富林山珍科技、林格贝;伊春兴安红酒业、鑫野实业、忠芝大山王酒业;黑河长乐山大果沙棘等加工骨干企业日趋壮大,生产的果酒、饮料产品销往国内大中城市,速冻果、花青素及部分产品出口到日本、美国、捷克、韩国等国家。现全省野生浆果大多集中在大小兴安岭和黑河地区,随着人们对保健野生天然食品的认识提高,浆果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我省各地采用新技术和引进品种开展的人工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浆果产量也大幅上升,下步重点是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深度开发利用,整合全省浆果特色品牌,形成拳头产品,不断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提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并适度开发以李子、葡萄、梨、沙果为主的使用果品的种植力度,不断满足人们对食用水果的需求。力争到2020年,全省浆果产业产值达200亿元。

(3)造纸产业

我省现有造纸企业74户,其中规模以上50户,现已形成以齐齐哈尔大庆海达纸业、牡

丹江恒丰纸业、佳木斯龙江福纸业为核心的三大产业集群。2012年完成工业总产值74.5亿元,实现税5.9亿元。

我省发簪造纸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全省现有林地面积2080.3万公顷,森林蓄积17.61亿立方米;年采伐和抚育木材产量达500万立方米;每年进口俄罗斯木材和纸浆折合1000万立方米;全省556万公顷湿地,年产紫花苇、白花苇等优质原料50万吨,造纸产业基础原料充足。此外,黑龙江淡水资源丰富,双鸭山、鹤岗、七台河、鸡西等四大煤城,年产煤炭一亿吨,可为发展造纸产业提供充足的生产配套要素支撑。

2011年以来,全省重点推进十大产业建设,造纸产业作为林业产业之一,项目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其中列入2013年省重点推进林业产业项目中,就有牡丹江恒丰纸业有限公司特种纸扩建项目、龙江福浆纸有限公司硫酸盐针叶浆生产线改扩建项目、林甸海达纸业有限公司纸浆记起制品扩建项目初具规模,山东泉林纸业有限责任公司佳木斯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等9个造纸产业项目,项目建设总投资95.5亿元,2012年计划投资26.5亿元。

根据纸板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国内纸张及纸板年消费量和增长量与GDP增长率基本保持一个非常相似的增长趋势。国内纸张消费从2002年开始一直都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水平,2012奶牛国内纸张消费突破8000万吨,预计2020年将达到或超过1一吨,全国纸张及纸板消费量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造纸行业在目前工业行业中属于少数需求拉动型、市场潜力巨大的行业,进口纸和纸浆的用汇总额仅次于石油和钢材。国家已将造纸行业列入国债支持技术改造的重点行业之一。随着全球木材资源的逐年减少,造纸业市场空间的不断扩大,世界纸业巨头的目光也都看好了资源丰富的黑龙江,大量国际资金正在源源不断注入我省,一批大的建设项目相继获得批准开工建设,未来5-10年,我省造纸产业将面临一次大的跨越式发展,预计到2020年,全省造纸产业产值突破200亿元。

(4)北药产业

自2000年我省“北药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我省医药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北药”品牌叫响了全国。利用采集的野生药材种子种植在我省已经具备一定规模,人参、平贝、水飞蓟、板蓝根、防风、龙胆草、甘草等中药材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已经超过10万亩,年生产药材产值25亿元,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富民强省做出了贡献。“关防风”、“北五昧”、“关龙胆”、“宁古塔黄民”等一些“原”字号地道药材成为全国知名品牌,在各大中药材市场上长盛不衰。刺五加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护肝片等一些中药材制品也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成为我省畅销全国市场的拳头产品。全省中药材饮片厂已有53家,在国内比较知名的生产中成药、中药制剂药厂就有哈药、哈中药二厂、哈制药三厂、葵花药业、世一堂、圣泰药业等10多家。

黑龙江的山地、林地资源和特殊气候条件十分适合种植药材。全国42个国家级一、二、三类重点保护动植物中药材,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资源在我省。加之黑龙江拥有一批规模效益较好的大型亦要龙头企业,可带动林下药材种植业项目的实施。初步形成了以哈药集团为龙头、利民医药园和哈尔滨开发区医药园区为侧翼的“品”字阵容。全省已形成十多个企业+基地+农户林药生产基地,种植和加工数量逐年增加。黑龙江省作为全国医药工业基地,人才优势明显。哈尔滨市医药工业企业、医药市场流通领域及医药研究机构从业人员达17万人、北药开发的人才优势突出。开发北药产品和药材种植的各项技术成熟,多数企业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农民从事北药药材采集、种植历史悠久,生产积极性高,部分地区已形成北药药材种植、采集、加工、收购等规模产业链条。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北药综合开发,已把北药开发作为发展市县经济的重要措施,当作培植市县级财源的重要途径,这为北药药材种植开发和流通营造了良好的外部发展条件。目前全省已经做出规划,鼓励各地从事北药种植和开发,全省林下种植面积不

断扩大,预计到2010年北药产业产值将达到250亿元。

(5)森林湿地旅游产业

2012年全省森林公园总数已达106个,其中国家级58个,省级48个;各类保护区212个,其中国家级28个、省级85个、市县级99个。有湿地类型保护区78个,其中国家级18个(含7处国际重要湿地),省级60个。随着人们亲近自然、珍爱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生态休闲旅游产品逐步受人所爱,2012年仅森工总局统计,各森林湿地公园和保护区接待游客947.9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78亿元,带动相关就业和半就业55万人。鉴于当前发展的良好形势,我们计划请国际知名专家高端设计,突出黑龙江原始、自然、狂野、幽深的特色,积极与国际国内大的旅游公司接触,争取引入大的战略投资者,合力开发森林湿地景观,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发挥国家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的冰雪、界江、湖泊、沼泽、火山等特色优势,力争创出黑龙江生态旅游品牌。到2020年预计全省森林湿地旅游收入将达到1100亿元。

此外,我省种苗花卉产业、森林经营产业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预计到2020年,可实现产值200亿元。境外资源开发、原木进口、境外加工园区建设等,可为全省林业产业带来100亿左右的产值效益。

预计到2020年全省林业总产值将突破4000亿,增加值突破1100亿元,促进林农年人均增收2000元,并逐年增加税收,拉动社会就业和半就业600万人。

三、产业招商重点

一是引进有自主品牌和市场高科技型木材加工企业,改变过去大量消耗资源,经济效益的现状,提高我省加工企业产品科技含量,市场营销和利润税收。

二是引进战略投资者,整合现有森林食品生产企业和市场,形成巨企业和垄断,提高产业集中度,并在产业链延伸上,引进一批环保型企业,使整个产业从种植、采集、生产、加工、再加工到剩余物利用、还田,实现全产业循环。

三是引进药品加工大企业,以企业+基地+农户的形式,带动和引导当地开展北药种植,增加就业,提高原料加工利用率,提高总产值和利税收入。

四是引进国际知名旅游企业,依托全省丰富的森林湿地旅游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突出自然、原始、四季分明特色,打造北方旅游名省。

下载公司成长性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司成长性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业板成长性判断-李量(最终版)

    创业板企业成长性的质量内涵及风险判断:推动形成创业板公司真实、可持续、有质量内涵的成长能力。结合审核,如何判断是独立、规范、可持续性成长性企业?1、发行人成长性背后存......

    2012四川最具成长性工程造价咨询企业

    2012年四川最具成长性工程造价咨询企业1、 四川明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2、 四川同兴达城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3、 四川明华建设项目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4、 四川京......

    公司分析报告[范文模版]

    中铁二十局集团陕西物资有限公司 2016 年一季度提质增效报告 根据股份公司提质增效动员部署会议精神及《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提质增效工作方案》(中国铁建经管[2016]42......

    百事可乐公司分析

    百事可乐公司分析 一、公司概况简介 百事可乐公司于1902年成立。原名为洛夫特公司,1941年改名为百事可乐股份公司,1965年改为百事可乐公司。公司系采用北卡罗来纳州纽伯恩一......

    公司考勤制度分析

    公司考勤管理制度分析 一公司考勤管理制度简介 公司考勤管理制度的实施是为了规范考勤管理制度,严肃工作纪律,保持正常的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而实施的具体措施。目前公司考......

    公司优劣势分析

    优劣势分析与建议 (个人见解供参考) 进入公司将近一个月时间,对公司现有的运作模式和经营状况、发展规划大致己有了初步的了解。根据个人了解的情况对公司现状分析如下: 一、公......

    联想公司分析

    《联想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策略分析》一.联想企业背景联想集团成立于1984年,由中科院计算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11名科技人员创办,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在信息产业内多元化发......

    海航公司分析

    海南航空公司分析 某某基金姓名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一、 基本信息 ·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设在海南省海口市的中国第一家A股和B股同时上市的航空公司,是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