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一个员工的考评述职报告看南方证券的企业文化
尊敬的各位领导,现在此为大家汇报本人的考评述职报告,希望您根据本人的具体情况给予评议。
一、公司行政接管以来个人所做的具体工作
自公司行政接管以来,我一直在XXXX业务总部,XXX部,根据XX副总经理的部署,从事证券XXXX的市场推广工作,具体的说,一、二月是深圳地区的网上交易的推广,三月起,整个工作重点转变为对银证通业务的推广,和对“银行存管”业务中银行培训方面工作的策划和落实。
具体工作有:因涉及具体业务,省略
二、对公司行政接管的认识,结合自身工作的情况的总结反思
做为公司员工,我认为政府对公司的行政接管是及时、有效、正确的。面对南方证券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行政接管是最有效的危机处理方式,这充分显示了政府对证券市场的重视和对市场上各种各样问题的敏锐和果断,并且,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在潜在的风险没有造成对市场和社会的破坏之前,由政府主导果断介入,变被动为主动,扭转乾坤、力挽狂澜。同时,亡羊补牢,引以为戒,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反思,这将是中国证券市场上最具有革命性的举动,对于整个市场的短期的风险化解和长期的健康发展具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做为公司员工,我表示最大的理解和支持,并真切的期望公司能够从此走出一片新的天地。
公司被行政接管,说明公司的业务、管理、运行以至于企业文化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作为公司的员工,南方证券队伍的一分子,我也一定有着不可推谢的责任,于是我静心思过,认真反省自己的12年以来的一切所作所为,并重新认识我自己和我一直工作的南方证券。行政接管之前,我对公司的实际状况并不十分了解,只知道公司遇到了一些业务困境,主要是过去投资所产生的一些不良资产,加上整个市场的交易畏缩,市值缩水,致使公司的赢利能力下降,财务成本增加,运做出现了困难。但情况有多严重,问题的根源在哪里,一直没有清晰的认识。作为公司的员工,没有认真的去思考这个问题是很不应该的,甚至是不负责任的,我当时只是朦胧的认为,好象这是所有证券公司的、甚至是整个行业的共同问题,而南方证券没有象君安、万国那样,能够维持到现在没有出什么事情,已经是做的相当好的了,有时还以此为荣,认为南方要比其它的证券公司稳健。对公司的一些传言,多是从社会上听到的,自己无法考证,也无从相信,公司领导经常出来澄清:外界的传闻多是子虚乌有的捏造(证券市场上本来传言就特别多,从来名利地、皆起是非心),是行业竞争的相互攻击的手段,是国际上一些别有用心的机构、组织对中国证券市场、甚至是中国经济体系的蓄意破坏,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受骗上当,成为别人的工具。同时,我们要保持三个相信:
1、相信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
2、相信证券行业的发展和逐步完善
3、相信公司通过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公司曾流传这样一首诗,是公司领导在新年团拜会上讲的:
年年难过年年过
年年过的都不错
虽然今年更难过
相信今年更不错
所以我们南方的发展都是在看似困难的环境中迅速发展的,公司的业务实际是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我也一直认为中国的证券市场的发展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公司领导还引用过一首诗:
手把青秧插野田
低头便是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福,退步原来是向前。
说公司现在的看似退步其实是公司发展的一种状态,我们要辨证的来看待这一切,“退步原来是向前”。
我虽然在南方12年了,但一直身谦位卑,从来没有接触过公司如财务、自营、资产管理那样的核心业务,对公司的实际状况缺乏了解的途径,又不喜欢到处打听,怕有是非之嫌,现在看来,这是一个典型“息事宁人又胆小怕事“心态。从93年筹建华联营业部到柜台管理,从拉客户到做股评,从深圳分公司到总公司,从一线营业部到经纪业务管理总部,又到电子商务业务总部,从网站策划到市场营销------,我一直本着“在其位、谋其政”的专业打工原则,认真做着领导布置的最具体的工作,总相信总有一天公司能够发现我的所长,并抱着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对公司的前景一直充满期待。但“位卑未敢忘忧国”,我一直对证券市场的发展有着隐隐的担心,毕竟我也是对中国证券市场有过深入了解的人,出席一些社会活动和媒体活动时也算是证券市场资深人士了。
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够对公司业务的发展,甚至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做出我最大的努力,总想做些事情,不希望过的太平淡,如果目前没有什么机会,也应是“君子自修其身、以待天时”,或者更积极一些,自己去争取机会,但身为普通员工面对公司的特殊的企业文化。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无所适从,进总公司的时候,就有人告诉我:“总公司关系很复杂(我现在也还不知道到底是怎么个复杂法),不要乱说话、有时一句话就把人给得罪了,被整都不知道是为什么,公司的事情不要乱讲,同事间尽量少说和公司、工作有关系的话,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该管的、不该说的坚决不要乱说乱打听----”。在总公司,我一直是少说话、多做事,尽心的做好自己的工作,后来公司领导提出南方证券四种人的说法,我对号入座,还庆幸自己属于“在南方实干”的人。
其实我对南方证券企业文化的了解,更多的是从互联网媒体上了解的,比如有文章(自新浪的BBS)说南方证券弥漫着一种很压抑的企业文化,业务上很懒散、关系方面却很紧张,没有个性,没有敬业精神,只有派系和势力、只有关系和后台。我不知道这些话的依据在哪里,至少我所感受到的南方不是这样的。文章还说南方证券有几种人:
一是有背景、有办法、有路子的人、他们不靠南方吃饭,待遇不高就走人,他们的利益是在南方的最高层,甚至南方系统之外获取的,有其它收入,包括炒股票的收入,是最潇洒的南证人------
二是象陈水扁那样虚伪、狡诈、热衷于权力和斗争的人,在他们眼里,什么都是斗争,任何人在他们面前,不是他们的奴隶、就是他们的对手,他们将南方从内部制造出不同的派系和永恒的运动------
三是依附于某一方势力的既得利益着,他们没有独立的人格,为各种内斗推波助澜,并把这种斗争内化到南方各种业务的方方面面,业务往往成了彼此攻击的靶子------
四是一大批随波逐流的人,他们愿意好好工作,却没有什么机会,所以没有几个真正愿意钻研业务的------,在一个庞大的官僚体系中,都不敢有什么想法,有不满也不敢表达,随波逐流,慢慢的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不知道其他人在做什么,就是失去自我了,简单的工作被复杂化,想保持中立,又怕被各个势力所排斥,不愿意加入其中任何一方的组织,但不属于某个圈子的人总是受排挤的,他们大都表现的没有什么观点,随时迎合尽可能多的大多数,以保障自己在社群中的被接受和被认可,自己说任何话也要格外小心,因为随时会被人断章取义,作为大家孤立、排斥、甚至攻击的对象,他们不敢和谁走的太近,怕随时会受到牵连,又不敢和大家走的太远,怕被孤立,他们没有利益去和别人结盟,或者说没有和其他人结盟的资本,只是小心的“混”着----------
我想媒体总是为了媚俗而言过其实,互联网媒体尤其如此,我只所以引用,是想说明我对公司的企业文化是极其关注的,不管外界对南方证券的企业文化如何看待,我作为南方的一个12年司龄的老员工,作为南方的一分子都是责无旁贷的,在不知不觉中,我也许已经卷入了随波逐流的大潮,并也用同样的氛围影响着别人,虽然我不知道媒体文章的话有没有根据,但的确有人和我讲过:“在南方,你如果是流氓,谁都不敢把你怎么样,如果你不是流氓,谁都可以欺负你”,虽然我也不认可这样的说法,但我实在是既不想做流氓又不想被人欺负,又不甘心变成一个失去自我、无所事事、随波逐流的人,不甘心“混”下去。南方对于我来说就是“事业的舞台、生活的依靠”,所以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工作之余自己努力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我曾多次利用假期自己去香港的银行(他们是混业经营)和其它投资机构考察、自费实习,同时自己有计划的做些证券和经济方面的课题研究(如:行为金融学、股市的波粒二项性、股市悖论、电子商务模式等)。在资格考试中,我四项全部通过,取得了三项从业资格,还通过了证券投资基金资格考试(有成绩单),力求让自己有更完善的知识结构能为公司服务,其实我现在还不是很清楚我这样的做法到底是积极?软弱?还是逃避?但我非常坚信这次对公司的行政接管会为南方证券带来崭新的生机,也非常相信自己是一个认真、有能力、并愿意实干的人,工作之外也经常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现在还是深圳广播电台中社会、经济类问题的长期嘉宾,并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思想理论体系,有相当多的长期支持者,希望这样的资源也能为公司带来效益。
三、对做好下一步工作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虽然我坚信证券电子商务是证券经纪业务发展的方向,但公司现在的证券电子商务工作其实是遇到了很多困难,主要包括:
1、证券公司之间同质化、无差别的竞争,没有服务(真正有针对性的服务、投资者真正需要的服务)、没有品牌,价格成了唯一的手段,形成行业的恶性竞争。
2、市场已经被充分挖掘、分割,要打破现有的市场占有率格局,用传统的手段成本太高,甚至是不经济的。
3、经纪业务手续费收入少、利润低不足以运作一个有效的营销体系,不能形成一个象保险、直销那样有效的市场推广体系,所以经纪人队伍在证券行业一直没有有效的建立起来。
4、新的商务模式没有出现,个性化服务没有真正出现,但这也为我们的业务创新提供了最好的环境。
5、长期投资的氛围和条件都不具备,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波动性比较大,固定的营销模式难以长期有效。
针对这些,我冒昧的提出一些我自己关于发展公司证券电子商务营销工作的新的措施和建议,仅供参考。
1、发展公司证券电子商务营销和服务工作,应该从公司整体发展证券经纪业务的大战略上全盘的、系统的考虑。
2、当证券保证金“银行存管”业务顺利完成以后,市场营销的重点将主要是通过建设银行的网络进行的,营销的核心将是建立一套有效的制度,把建设银行的所有资源尽可能多的调动起来,只要让每一个建行员工都能在对南方的经纪业务的贡献中得到应有的收益,并有制度去保障实施,我们的业务就可以随着建行员工的不断参与而得到空前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讲,这次的行政接管为公司的业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转机。
3、营业部、网上交易、银证通、手机等所有的交易手段依旧都要发展,以后的投资者队伍会越来越复杂、多元。同时交易方式一定是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呈现多元化的、不断进步式的发展。市场细分工作也是一个动态的工作,比较难做。但只要我们要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就容易扩大我们的市场份额。比如,我认为3G手机将是未来3-5年内发展最快的交易手段,比如,现有的QQ、MSN、BBS、音频、视频聊天等交流手段都会成为客户服务和客户间交流的手段,比如,娱乐化、互动化、游戏化将是证券咨询服务的一大趋势。
4、根据大趋势,建立与时具进的营销模式。现在的一切社会活动都充满了表演化、娱乐化、互动化、游戏化、高度参与化、炒作化,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创造出新的投资文化,并用文化营销来丰富传统的市场营销,经营出一种大家容易接受的业务模式和服务模式,比如:营业部放录象、卖彩票;用调侃、漫画、聊天、辩论的方式做股评;在社会上竞选公司电子商务的形象代言人,并进行炒作;选举我们的服务明星,制造我们的英雄,激发员工的英雄主义和奉献精神,激发道德快感;同时组织股民进行大规模的市场系统研究(现在的股民有一大批高素质人士),增加投资者的认同感和参与性,同时也能丰富我们的信息来源。我们只要进行好科学的分工和组织就可以团结一大批人,比如:在网站上开论坛,进行板主竞争上岗,设计类似于“点股杀庄”、“请你做股评”这样的栏目,激化行情对投资者的刺激----总之,创造一个游戏让人来参与,我们来定标准和规则,就可以加强投资者的投入情绪和参与感,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有好的策划。
5、建立系统的文化营销攻势,现在证券市场的营销新概念非常缺乏,我们还没有在对手如林的竞争中找到一个足以打动我们目标客户的卖点,所以我们要创造新的有文化感召力的概念,组织一些有新闻价值的活动,比如:南方证券组织员工、股民登上钓鱼岛,激发最广大人群的爱国激情,比如:穿越西部贫困地区,比如:举办“买股票、中宝马”这样的抽奖活动,比如:举办南方证券杯“欧洲生活---生存大挑战”------
6、充分运用新技术,运用现有的QQ、MSN、BBS、视频聊天等交流手段,充分运用社会的参与,充分运用媒体渲染,可以制造很多营销的新概念,做到事半功倍。由于篇幅所限,对具体的营销策划就不一一展开了。
7、我们的服务要迎合市场。其实投资者最关心的就是个股,就是热点,现在我们的各种信息服务几乎没有针对性,信息没有经过深加工,也没有要动员群体的力量,制造大参与性的信息,所以不能在营业部里和网上制造人气,制造吸引力,仅仅是把我们所能找到的信息在进行一个很粗浅的分类和堆积,也没有漫画、FLASH、图片等吸引人的因素,也没有对经纪人进行信息支持的资料库,我认为这是根本无法参与市场竞争的。
尊敬的各位领导,我热切的期盼并相信南方证券能够在接管组和诸位的带领下,能够爆发出新的生机,我只是这个世界上最普通的人,在国家经历巨大变革的今天,我最大的能力只是“适应国情”,而各位领导们,我知道您正在“创造国情”。
第二篇:从一个员工的考评述职报告看南方证券的企业文化
从一个员工的考评述职报告看南方
证券的企业文化
“>从一个员工的考评述职报告看南方证券的企业文化2007-02-09 07:40:40
尊敬的各位领导,现在此为大家汇报本人的考评述职报告,希望您根据本人的具体情况给予评议。
一、公司行政接管以来个人所做的具体工作
自公司行政接管以来,我一直在××××业务总部,×××部,根据××副总经
理的部署,从事证券××××的市场推广工作,具体的说,一、二月是深圳地区的网上交易的推广,三月起,整个工作重点转变为对银证通业务的推广,和对“银行存管”业务中银行培训方面工作的策划和落实。
具体工作有:因涉及具体业务,省略
二、对公司行政接管的认识,结合自身工作的情况的总结反思
做为公司员工,我认为政府对公司的行政接管是及时、有效、正确的。面对南方证券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行政接管是最有效的危机处理方式,这充分显示了政府对证券市场的重视和对市场上各种各样问题的敏锐和果断,并且,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在潜在的风险没有造成对市场和社会的破坏之前,由政府主导果断介入,变被动为主动,扭转乾坤、力挽狂澜。同时,亡羊补牢,引
以为戒,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反思,这将是中国证券市场上最具有革命性的举动,对于整个市场的短期的风险化解和长期的健康发展具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做为公司员工,我表示最大的理解和支持,并真切的期望公司能够从此走出一片新的天地。
公司被行政接管,说明公司的业务、管理、运行以至于企业文化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作为公司的员工,南方证券队伍的一分子,我也一定有着不可推谢的责任,于是我静心思过,认真反省自己的年以来的一切所作所为,并重新认识我自己和我一直工作的南方证券。行政接管之前,我对公司的实际状况并不十分了解,只知道公司遇到了一些业务困境,主要是过去投资所产生的一些不良资产,加上整个市场的交易畏缩,市值缩水,致使公司的赢利能力下降,财务成本增加,运做出现了困难。但情况有多严重,问题的根源在哪里,一直没有清晰的认识。作为公司的员工,没有认真的去思考这个问题是很不应该的,甚至是不负责任的,我当时只是朦胧的认为,好象这是所有证券公司的、甚至是整个行业的共同问题,而南方证券没有象君安、万国那样,能够维持到现在没有出什么事情,已经是做的相当好的了,有时还以此为荣,认为南方要比其它的证券公司稳健。对公司的一些传言,多是从社会上听到的,自己无法考证,也无从相信,公司领导经常出来澄清:外界的传闻多是子虚乌有的捏造(证券市场上本来传言就特别多,从来名利地、皆起是非心),是行业竞争的相互攻击的手段,是国际上一些别有用心的机构、组织对中国证券市场、甚至是中国经济体系的蓄意破坏,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受骗上当,成为别人的工具。同时,我们要保持三个相信:
⒈相信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
⒉相信证券行业的发展和逐步完
善
⒊相信公司通过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公司曾流传这样一首诗,是公司领导在新年团拜会上讲的:
年年难过年年过
年年过的都不错
虽然今年更难过
相信今年更不错
所以我们南方的发展都是在看似困难的环境中迅速发展的,公司的业务实际是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我也一直认为中国的证券市场的发展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公司领导还引用过一首诗:
手把青秧插野田
六根清净方为福,退步原来是向前。
第三篇:从一个案例看企业文化实质
作为一名从事多年企业管理与咨询的人士,笔者一直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企业文化的实质到底是什么?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是什么?或者说,企业文化如何真正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在此,笔者想从一个著名的企业文化案例——科龙集团“万龙耕心”文化塑造工程谈起,通过这一个案例来解答企业文化的实质到底是什么这一问题。
一、科龙:文化塑造活动案例获金奖后的巨亏
1、案例简介
科龙集团是位于广东顺德的大型企业集团,中国最大的家电企业之一。自1984年创业后的十多年里,科龙集团以务实、锐意进取的拼搏精神取得极大成功,从一家乡镇企业发展成为大型家电企业集团。科龙集团是国内第一家同时在香港、深圳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邓小平、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曾亲临视察,由此可见其当年的辉煌。
随着市场形势的不断发展,科龙集团所在的家电行业逐渐呈现严重供过于求的竞争态势,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遭遇极大的经营压力。
在此背景下,1998年,科龙聘请以CI策划而闻名的台湾某策划专家及某大学教授为顾问,实施一项命名为“万龙耕心”的企业文化塑造工程,希望借助这一“耕心”工程能够进一步凝聚人心,提高士气,以适应家电市场日益惨烈的竞争。
下面是“万龙耕心”工程及相关的重要事件回放:
1998年8月18日,项目启动;
实施了样本数为5000人的内部文化问卷调查;
召开了3000人的新闻发布会;
12000名员工在10面“万龙耕心”旗帜上亲笔签名;
举办一场集团高层参加的,为时三天两夜的文化研讨营;
形成了文辞精美的“科龙文化纲领”;
“万龙耕心”文化塑造工程获得第四届中国最佳公关案例大赛金奖;
2000年,科龙公告亏损7亿元;
2001年,科龙再次公告亏损15.7亿元;
2001年底,科龙被民营企业格林柯尔收购,成为民营企业;
2002年,科龙集团在顾雏军的领导下,通过严格的成本控制实现扭亏为盈;
2003年,顾雏军通过成本+资本的运作,占据了冰箱市场的半壁江山,重塑冰箱格局。
2、问题思考
通过对科龙“万龙耕心”文化塑造工程重大事件的回顾,我们可以大致了解科龙这一文化活动的过程。当年科龙的“万龙耕心”文化工程声势浩大,外部反响热烈。从文字结果来看,其企业理念、奋斗目标非常具有振奋性,没有理由说不好,要不怎么会得到一个“金奖”呢?
然而,文化工程金奖与业绩巨亏这两幅图像似乎组合成了一道令人啼笑皆非的“风景线”,科龙2000、2001年的经营业绩表现及后来被收购的结局又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下面两个最基本的问题:
第一,科龙的“万龙耕心”文化工程是否真正成功?
第二,如果说“万龙耕心”工程是成功的,那科龙为什么会巨亏?
3、案例分析
众所周知,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的经营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对科龙“万龙耕心”文化工程,大家毫不怀疑是按照这一思维逻辑去预想的,也就是说,通过这一工程,大家的心理预期是:科龙应该会更上一个台阶。因为科龙是国内非常著名的大型企业,知名度非常高,其产品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拥有极高的地位,在过去十多年里科龙集团也一直是先进管理的典型。在这样的光环下,加之科龙集团在“万龙耕心”文化工程活动本身的宣传造势比较到位,使得这一案例影响巨大。
当外界还不知道科龙巨亏的时候,其影响是正面的,甚至可以说,科龙通过这一活动推进了中国企业文化的建设。但后来的事实无情地将人们的愿望打破。科龙“万龙耕心”文化塑造工程在金奖与巨亏之间,使很多人对企业文化产生了极大的疑惑。但必须认清的是,企业文化本身并没有错,而是当时的科龙做错了。
让我们继续对科龙这一文化案例进行分析。
早在1981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特伦斯•迪尔和麦肯锡顾问阿伦•肯尼迪在其著名的《企业文化》一书就提出,企业环境是塑造企业文化最重要的因素,企业文化的塑造必须以外部环境的变化为基本的考虑依据。进入21世纪,中国家电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后,已经成为市场竞争程度最高的行业。技术成熟、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供过于求成为家电产业的明显特征。在这样的产业状况下,品牌与价格已经成为竞争的最关键手段。
价格的后面是成本,成本的高低成为企业竞争胜利、能够获利的根本性问题。而科龙的致命问题是,缺乏对这一竞争形势的根本性判断,并据此进行真正的文化变革,建立以成本管理为核心要求的企业文化。这才是科龙最后失败的本质性。因此,科龙最终的结局,要么继续亏损直至被淘汰;要么被收购兼并,让新主人来完成适应新形势的文化变革。
当然,现在来说,科龙是幸运的,因为它被格林柯尔顾雏军收购了。顾雏军入主科龙,彻底改变了科龙的旧文化,把成本降低作为其最根本、最核心的工作,从根本上适应家电竞争环境的要求。而科龙也在被收购后的2002年实现了扭亏为盈,经营业绩得到完全改观。过去的2003年,顾雏军通过资本+成本的运作,成功地占领了中国冰箱市场的半壁江山。
二、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什么
科龙的“万龙耕心”文化塑造工程案例被不断地被一些文化专家们拿来作典型案例,请注意,不是失败典型而是成功典型,这是有点可笑的。这说明,在中国,企业文化已经被一些所谓的专家们给空洞化、片面化、表面化了。对事实已经证明失败了的科龙“万龙耕心”文化塑造工程大肆引用为成功经典就是一例。这当然让很多企业管理才特别是从事企业文化建设的人士感到困惑。因此当谈到此话题时,笔者不得不要先从企业的本质说起,以便为企业文化正本清源。
1、认清企业文化建设的本源
企业是一个经济实体,它生来就是为实现利润这一目标而存在的,实现经济利益是企业的根本目标,它只有一个恒等的公式,即:
企业利润=企业销售收入—成本费用
更进一步地,企业经营的目的,就是让公式左边的利润最大化,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又需要努力促进销售收入的最大化和成本费用最小化。因此扩大销售收入和降低成本费用就成为企业经营的根本性目标任务。企业的一切活动为此而来,为此而去。企业文化及其活动莫不如此。当然,我们谈企业经营目的的时候,是建立在一个基本的符合社会道德、法规的前提之下的。
思考企业文化问题,只有基于上述思维,才不至于被一些所谓的“专家”们拖入“庸俗”的、只做表面化文章的危险之地。就如当年科龙“万龙耕心”文化塑造工程已经被后来的巨亏无情地宣告彻底失败后,还有所谓的文化专家将该案例列入优秀企业文化建设案例一样,这对企业文化来说是多么的悲哀。如何增加企业的利润、销售,降低企业的成本费用是企业文化的本源问题,企业文化的建设必须围绕这一本源才具有现实的意义。
2、企业文化的实质
根据一般的解释,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所坚持的价值观、理念及其具体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规范等,包含了精神、制度、物质三个层面的内容。但是,这样的解释似乎过于中性,很难让人懂得企业文化应该怎么去做,怎么实现优秀文化的塑造,或者进行文化上的变革。科龙集团 “万龙耕心”文化工程及后来的变化,让我们对企业文化建设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企业必须能够有效地整合资源,以达到对外部的适应性,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进而实现持续发展。打造持续、有效的内部资源整合能力,以达到持续的外部适应性,这才是企业文化的要义所在。经过长期的思考与研究之后,笔者得出这样的结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寻求最适合自己的生存、发展道路上所逐渐形成的生存方式。例如,惠普是世界公认的优秀企业,它的“惠普之道”其实就是惠普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所形成的生存方式。而“惠普之道”其实也就是惠普的核心企业文化表现。
因此,作者对企业文化给出这样的解释: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市场竞争环境中,为保证企业获得持续发展而选择或努力去营造的适应外部竞争的生存方式。这才是企业文化的实质所在。由此,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是,让企业适应竞争。当我们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企业文化的时候,也就给企业文化建设即企业开展文化管理指出了一个明确的方向: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建立能够对外部竞争环境具有高度适应性,并能根据环境变化作出迅速反应的行为方式的能力,这种能力其实也就是企业所拥有的根据外部竞争环境需要而对内部资源进行整合运用的能力。企业文化建设应促进这一能力系统的形成并维持好这一能力系统。
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约翰•科特所著的《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一书中,将企业文化的建设归纳为两个基本方面,一是企业的价值观,二是企业的行为方式。根据科特的观点,企业文化的实质应是指适应外部竞争环境的企业价值观及其价值观指导下的行为方式。企业拥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包括愿景、理念等,将决定你可能走多远,爬多高;企业所建立的行为方式将最终决定你能走多远,能爬到什么样的高度。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力量!
第四篇:我从一个交通事故案例看[推荐]
我从一个交通事故案例看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八条
指导老师
2008年7月15日至8月30日,在人民法院我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在这期间我参与了一个交通事故现场清理引起的诉讼案件,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我对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执法与处理谈一谈自己的见解:
国务院《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八条规定“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应当立即派员赶赴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勘查现场,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交通.”这一规定赋予了交通管理机关处理交通事故现场的职权,也明确了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清理事故现场的原则是抢救伤者和财产,尽快恢复交通.下面就交通执法工作中这一原则的适用和把握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一、案情主要内容如下:2008年4月的一天,甘肃省天水市秦城区广源贸易货栈(以下简称广源货栈)雇佣司机尹某驾驶载有文具、小百货、小电器等货物的东风牌大货车由南向北行驶至我县省道(泾川-甘谷)线庄浪段南河大桥上时,由于该车右后轮螺丝断裂发生侧翻,占用了两条机动车道(该路有三条机动车道)和紧急停车带.庄浪交通大队接报案后派事故科民警赶赴事故地点,清理现场,疏导交通.为保证道路畅通,需要迅速清理货物.现场民警紧急调来吊车和拖板车,试将事故车辆连同货物整体吊装到拖板车上,但试了几次均不成功,加之货车翻在桥上,从桥上整体吊装,货物一旦散落到桥下非常危险.只能先卸下货物,车,货分别吊装清运.尹某及随车装卸工将捆绑货物的绳子锯断卸下货物.由于现场系省道(泾川-甘谷)线主路,车流量大,并且以大型货车居多,故民警拒绝了尹某提出的人工清运方式.先后调集,拦截了1辆铲车,5辆自卸车,耗时6个多小时,清运7车次,至清晨8时30分将现场清理完毕,恢复交通.事故车及所载货物运至密云县事故停车场,由尹某及随车人员保管.在清运过程中,该车部分货物发生损坏,后由于尹某等人保管不善和天气下雨,存放在停车场的货物也有部分丢失,受损.3天以后,广源货栈在庄浪县公证处见证下,与平凉货主共同对存放在停车场的货物进行清点,后将所有货物拉回天水市.2008年4月,广源货栈向庄浪交通大队申请国家赔偿。庄浪交通大队于当月作出事故科行为不违法确认书.2008年4月,广源货栈向庄浪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确认事故科的清理行为违法,赔偿损失75000余元.二、争议焦点:事故科民警在依法履行清理事故现场职责中有无滥用职权行为,是否应当承担国家赔偿责任
原告提出,被告清理现场时,调来铲车和翻斗车象铲砂石一样将货物铲装到翻斗车上,翻卸到密云事故停车场,致使货物绝大部分损坏,部分丢失,给原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5000余元,被告的行为违反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八条,公安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六条的规定,属违法行为,请求法院依法确认被告的行为违法.交通大队事故科答辩认为,原告单位的车辆在南河桥上发生故障,造成省道(泾川-甘谷)线主路南河桥由南向北一带主路严重堵塞;交通民警及时赶到现场,为保证勤务和交通畅通,采取措施清理了现场,履行了公 1
安机关的法定职责,不构成违法行为,请求法院依法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三、诉讼经过:
庄浪县人民法院经开庭审理后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不仅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章的明文规定,亦应符合法律原则.《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八条规定:“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应当立即派员赶赴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勘查现场,收集证据,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交通.”这一规定赋予了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处理事故现场的职权,也明确了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清理事故现场的原则是抢救伤者和财产,尽快恢复交通.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依法正当履行上述职权.交通民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专业警察,在处理现场时,应当考虑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车辆的型号,损坏程度,货物的种类,数量等相关因素,采取适当措施以抢救伤者和财产,尽快恢复交通,在这一过程中应当避免因行使职权造成财产损失.由于被告没有考虑应当考虑的因素,只是采取了严重不当的清理方式清理事故现场,使相对人的合法财产受到了严重损坏,违反了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在清理交通事故现场过程中应当遵循的法律原则,已构成滥用职权的违法行为.被告因为违法清理事故现场,致使货物严重受损,应当承担主要赔偿责任.2008年6月作出(2008)庄行初字第74号行政判决,确认交通大队事故科2008年4月在省道(泾川-甘谷)线南河桥段清理事故现场的行为方式违法;同时作出(2008)庄行初字第53号行政赔偿判决,判决交通大队事故科赔偿原告经济损失23000余元,诉讼费649.50元亦由交通大队事故科承担.交通大队事故科和原告分别上诉.平凉市中级人民法院于同年8月分别作出(2008)中行终字第177,180号终审判决,维持原判.四、调查分析
分析此案,我认为:
(一)交通大队事故科交通民警清理现场的行为的合法性
该东风大货车在省道(泾川-甘谷)304线主路发生的交通事故,经查是由于该车右后轮两条螺丝陈旧性断裂致使车辆失控导致侧翻,车上货物随车厢一同翻倒并损坏,事故原因完全是大货车司机行车前对车况疏于检查,没有及时发现车辆存在隐患造成的.事故发生后,尹某等人无能力自行搬运货物,只能由交通民警组织清运.当时正值深夜,现场无法组织人工清运,交通堵塞也不允许事故车辆在此地长时间停留.现场民警紧急调来吊车和拖板车,试将事故车辆连同货物整体吊装到拖板车上,为的是保证车载货物少受损失.但试了几次均不成功,加之货车翻在桥上,从桥上整体吊装,货物一旦散落到桥下对辅路的车辆,行人会带来极大危险.只能先卸下货物,车,货分别吊装清运.尹某及随车装卸工将捆绑货物的绳子锯断卸下货物,车上装载的7600只箱子随即散落在道路上.当时现场的紧急情况不允许,也没有条件组织人工搬运.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八条规定,赶赴现场的交通民警在查明事故没有人员伤亡的情况下,“抢救财产”和“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交通”的法定职责对他们来说就同等重要.尤其在此案中,现场是省道(泾川-甘谷)线,这条路是连接天水、平凉两市的重要通道.经我局指挥调度中心测算,当时机动车日平均流量三千辆,平均每小时的车流量123辆,每天七至八时的高峰时段,每小时的车流量二三百两.当日又赶周末,如果该事故车辆造成长时间的交通堵塞,会给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带来更大的损失.在当时情况下,“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交通”比“抢救财产”更为重要.交通大队事故科在时间紧急,车,货整体吊装又失败的不得已情况下,紧急征用车辆,用了四个多小时,运了七车次,才恢复交通,兼顾了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因此,这种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是合法的.(二)交通大队事故科交通民警在特定情形下所采取的清理现场的行为方式也并无不当
交通民警清理事故现场的行为是行政事实行为,是依行政职权作出的,对当事人不具有法律的约束力.因此这种行为的具体方式在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均没有规定.实施这种行为的行政机关应当根据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危急情况,受事故直接影响的道路状况和车辆通行情况及所具备的人力物力条件,来决定所应采取的必要方式.由于整个清理过程是在动态变化之中,其间也常常会发生事先不能预料的情况,从而使这种方式也会随之变化,以适应客观需要.对这种行为方式的客观评价,不能仅仅以结果定论,而更应当实事求是地评价其选用的方式,所要追求的目的与其依法应当履行的职责是否相一致.在此案中,负责清理事故现场的交通民警在车货整体吊装不能的情况下,紧急征用,调用铲车和自卸车,用了四个多小时,运了七车次,才完成了清理工作.其采用的方式在当时的特定时间,地点和情况下是唯一的,而不是事后人们坐在房间里可以设想若干个最佳方案可以实现的.经验和教训是事后总结的,指挥和决策是现场最需要的.现实的交通执法活动中,交通民警在现场处理交通事故,经常是为了抢救伤者,不得已而采取二次损坏事故车辆的方式来实现;也常常为了清理因违章超高被卡在桥下阻断交通的大货车,经常采取切割车辆的方式以实现恢复交通的目的.如果都以行为的结果来评价行为方式的正确与否,那么将会出现交通民警履行了清理现场的法定职责后,其所属的交通管理机关确因其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给当事人造成损失而要承担国家赔偿责任.二审法院的判决结果从当事人角度看是维护了其合法权益,但对行政机关依法正确行使行政管理权造成一定的误导,也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行政诉讼法的立法本意.因此,法院司法审判对行政机关执法的行为方式应当有统一,客观的评判标准,这种标准应当是法治层面的,即衡量它是否做到了在法定职权范围内行事,正当地履行了法定职责,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人利益免受损害.(三)对清理现场过程中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重大财物损失,根据公平,合理原则,国家可以给予适当行政补偿
《国家赔偿法》第二条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中无违法行使职权的行为,就不应当承担国家赔偿义务.行政侵权通常起源于行政机关或公务员的违法或不当行为,行政机关适用法律行为不产生行政侵权.在此种情况下,国家给予受损失的公民或法人的补偿属于行政职责或义务范畴,不属于国家赔偿范围.行政机关在职权范围内出于正当目的和理由的行为属于合法行为,不应当确认为滥用职权.“滥用职权只限于那些出于不正当目的和理由的行为”.交通民警处置交通事故现场,为了抢救伤者有时会造成事故车辆的二次损坏;有时为了道路畅通,不得不采取解体事故车辆的等方法,这当中都不可避免会给当事人的财产带来损失.对这种损失,交通管理机关不应承担国家赔偿责任.据了解,我国即将出台的行政强制措施法,将这种由于当事人的过错造成公共利益受损,行政机关依法进行清理的,有过错的当事人还要承担清理费用.如果当事人无过错,行政机关对其遭受的损失,可以给予适当行政补偿.此案中,原告由于自身过错致使车辆发生故障造成侧翻,使其车载财物遭受损失,清理的过程中再次造
成损坏,如前所述是不可避免的;清理后的货物存放在停车场,由于原告方的保管不善和下雨,又使货物发生部分丢失和雨淋,因此,原告所遭受的损失是多因一果.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交通管理机关可以承担适当行政补偿.在当今依法行政,国家强调最大限度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权益的法治大环境下,如何在处理交通事故中调动最快捷,最科学的人力,物力资源清理事故现场,减少事故当事人的损失,更合理地兼顾公共利益和公民,法人利益,追求最大社会效益,是交通管理机关不断思考和总结的一个重要课题.
第五篇:从一个大学新生看国防
从一个大学新生看国防
随着中国的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相应的军事实力也在不断增强。从一个大学生来看国防,是外行人看热闹,但随着我们大学生对于国家国防事业的了解的深入,我们应该从外行人看热闹变为内行人看门道。我对中国国防的理解分为以下几点。
一. 要培养大学生国防意识,就必须要了解和认识当代大学生国防意识的现状。目前中国面临的形势堪忧,国际上局部军事冲突不断发生,我国内部的台湾问题,西藏问题,东突问题,东海问题,中印边界问题,南沙问题等都可能引发军事冲突,党和国家正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当代大学生,究竟具有怎样的“国防意识”,这是一个值得我们高度关注的问题。
就我们在国防教育课教学工作中和平时在大学生里了解的情况看,可以豪不虚夸地说,当代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已滑落二十世纪以来的谷底,大学生生活在象牙塔里,“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军事,国事,天下事,关我啥事”等消极思想在高校中还具有一定的市场,很多大学生缺乏起码的国防安全意识和常识,对国家的安全形势和国防政策了解不够、理解不足,国防这样的大事好像都只是看热闹,有了什么事情只会说“怕什么,有解放军,有党和国家在呢”,幸好他们还知道有国家,但他们在说这些话的时候似乎忘了自已也是国家的一员,国家大事也应该是自已的事,是每个公民的事。我们认为现在的大学生的国家意识,国防意识严重缺失。事关国家安全、民族安危的大事在他们心中都已变成了党的事情,国家的事情,就是不关自已的事,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但造成目前这种情况,不能仅仅怪大学生,而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长期和平的国家环境造成了整个社会国防意识观念普遍低下,大家都已没有了战争年代的忧患意识。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支没有忧患意识的军队是注定要被消灭的,一个没有忧患意识的民族是注定要被侵略的,而一个没有忧患意识的高校大学生更是不适应二十一世纪经济社会竞争和中国国防安全需要的。作为当代高校大学生同样在国防安全上有着不可推卸的义务。权利和义务从来相辅相成,准备战争就是高校大学生的国防义务,而享受有着强大国防力量保卫的经济建设成果则是高校大学生的权利。在过去的三十年中,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人们对经济高速发展的追求已经凌驾于国防现代化之上了,但国防现代化是经济安全稳定发展的前提,失去了国防现代化,经济发展的成果是随时都有可能被别人剥夺的。因此,加强全体人民特别是作为国防后备力量的当代大学的国防教育就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二、要培养大学生国防意识,就必须要让大学生了解和认识现阶段我国的国防形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根据国际形势的不断缓和,特别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观点,从而使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和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实行了战略性转变。在这一正确指导思想的指引下,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军队现代条件下的作战能力和威慑能力有了新的提高,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已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近年来,我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对外关系,特别是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得到全面发展,与所有亚洲国家都建立了外交关系。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世界战略格局的不断发展变化,现阶段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也增加了许多新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再加上我国与周边国家还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领土、边界、海域、岛屿划分及归属方面的争议,国际上一些敌对势力更是借机推波助澜,因此,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中存在的不利因素不能掉以轻心。
面对国内外越来越严峻的形势,我们作为一个新中国的大学生,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对我们国家的国防多一点关注,不说为国防事业做些什么,但也要在心中培养对国防知识去主动了解的意识。
谭雨亭 100101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