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民银行在反腐败工作中其社会作用的思考(精选5篇)

时间:2019-05-12 17:03: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人民银行在反腐败工作中其社会作用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人民银行在反腐败工作中其社会作用的思考》。

第一篇:关于人民银行在反腐败工作中其社会作用的思考

人民银行依法履行中央银行职能,是国家重要公共管理部门,在金融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承担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的使命,不仅对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和保障作用,而且在构建全社会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方面成为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环。作为中央银行的分支机构,基层人民银行按照总行工作部署,在经济金融一线履行央行职

责,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利用职能优势来预防和打击腐败分子利用金融从事腐败活动,最大限度减少金融腐败,净化金融环境和社会环境,是人民银行承担社会反腐义务、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的重要方面和具体举措。

一、创新金融服务 推广公务卡 利用现代支付手段预防和控制腐败

公务卡,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持有的、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的信用卡。公务卡具有一般银行卡所具有的授信消费、循环信用等共同属性,持卡人能够方便快捷地办理支付结算业务;同时又具有财政财务管理的独特属性,在防范腐败和节省政府开支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在我国,传统的公务小额支付采取现金支付的方式,大量借用、携带、使用现金,对财务管理和公务人员带来极大不便,同时,由于现金支付难于监管,这部分公务支出透明度低,不利于管理和监督,甚至发生财务报销环节出现凑票报销或多开、虚开报销发票的现象,一些单位还通过各种方式套取现金,设置账外账,规避监管。实施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后,绝大部分行政事业预算单位的支付行为都纳入了财政部门的有效监控。但是行政事业单位小额支出中大量使用现金的情况仍然没有解决。银行卡作为一种现代化支付结算工具,不仅携带方便,使用便捷,而且透明度高,所有的支付行为都有据可查、有迹可寻,是当前规范现金管理最有效的工具和手段。作为一种通过银行卡实现财政财务管理公开和消费透明的新型产品和制度创新,公务卡制度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以银行卡为载体的现代财政支付管理制度被认为是防堵公款消费漏洞、预防腐败行为的“阳光”。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不断健全,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推进,财政财务管理透明度逐步提高,同时银行卡产业快速发展,银行卡受理环境明显改善,这些均为全面推行公务卡制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推行公务卡制度的时机已经成熟。

2008年1月,中央纪委、财政部、人民银行联合召开了全国公务卡改革试点电视电话会议,全面动员和部署了公务卡应用推广工作。公务卡制度的推行是我国财政预算制度的一项重大突破。推行公务卡,建立财政部门和金融部门的联动机制,扩大国库集中支付信息系统的信息范围,改变对现金提取后使用范围和路径缺乏监控的状况,实现对财政资金的动态监控,有利于加强对公务消费行为合规性、真实性的监督管理,促进公务消费的透明化,避免通过虚开发票套取现金、私设“小金库”等违法违规行为。通过推行公务卡,保证预算资金安全,提高预算执行效果,有效预防和控制腐败,是人民银行履行社会反腐败职能的新要求。

二、推动金融体制改革 优化金融企业治理结构 健全金融机构惩防体系

人民银行应积极促进商业银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内控体系,加快转变经营机制,实施全面风险管理,为深化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改革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应进一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逐步化解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稳步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按照“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新的内部管理体制框架和运行机制。首先,应密切关注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对辖区分支机构的影响,了解和掌握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改革动向;重点分析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后,其分支机构在运营和内部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变化及存在问题,及时向上级行报告改革运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以及辖区各金融机构突发的一些群体性事件,维护辖区金融稳定。其次,应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农业银行、政策性银行改革的相关部署,对辖区农业银行的经营情况进行深入研究。根据本地实际对农业银行经营管理情况、开展农村金融服务的情况,进行调查和了解,为农业银行的改革工作做好信息储备。在农业银行改革启动后,配合上级行做好辖区农业银行不良资产调查及处置工作。第三,应掌握辖区内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情况,分析排查风险隐患;了解存款人对存款保险问题的认识和看法,组织开展与构建存款保险制度相关问题的调研活动,对存款保险制度可能对辖区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第四,扎实开展农信社央行票据兑付考核工作。认真落实《云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资金支持方案实施与考核细则》,加强对农信社改革情况的动态监测,严格执行人民银行专项票据发行兑付条件,监测农村信用社新增贷款投向,督促建立健全授权授信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促进农村信用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约束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推动金融体制改革、健全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从组织结构、制度设计、业务经营、队伍素质、内部管理等

第二篇:对人民银行履行社会反腐败职能的思考

对人民银行履行社会反腐败职能的思考

人民银行承担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等职能,对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人民银行根据自身业务的特点,将社会反腐倡廉工作贯穿于履行职责的全过程,通过建立支付监管体系、落实金融账户实名制、完善账户管理系统、反洗钱机制以及征信系统等为社会反腐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一、人民银行履行社会反腐职能的途径

(一)实施银行账户实名制。2000年3月31日《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正式实施,2007年6月会同公安部建成了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银行账户以及以银行账户为基础的其他业务有效识别客户身份提供了权威、便捷的技术手段。2009按照银行账户实名制的要求,人民银行组织银行机构对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的相关公民身份信息真实性进行核实和甄别,在防范和打击利用假名、匿名账户从事诈骗、偷逃骗税、贪污受贿、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推行国库业务信息化。近年来,人民银行围绕国库业务集中支付改革,积极推动国库业务流程再造,加快国库信息化建设,先后开发建设了国库信息处理系统、国库会计核算系统、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以及国库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支付系统办理的支出、退库等业务,都将完整地记录在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中心;通过系统对账控制,有效杜绝了手工缴税方式下商业银行延压税款现象;通过银行卡刷卡缴税,大幅度减少缴税过程中现金交易量,避免税收征管人员挤占、挪用、贪污税款;通过预先设置的预算指标或用款额度,自动审核财政支出是否控制在预算范围内,及时堵住违规调库、混库、截留上级收入和违规拨款、退库业务发生,保证预算支出的正确执行。

(三)全面开展反洗钱工作。国家《反洗钱法》的出台,从法律层面上确立了我国反洗钱监管体制和人民银行履行反洗钱工作职责及任务。人民银行会同公安部、监察部等23个部门建立了反洗钱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分别就成员单位职责、反洗钱国际合作、贯彻《反洗钱法》等进行协调。出台了《反洗钱信息查询规定(试行)》、《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金融机构报告涉嫌恐怖融资的可疑交易管理办法》、《支付清算组织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指引》等规章,反洗钱法律制度体系初步形成。同时专门成立了接收、分析大额和可疑资金交易的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目前资金监测范围已基本扩大到所有类型的金融机构。人民银行的反洗钱已经成为打击洗钱犯罪的开展重要线索来源,在配合国家反腐败、扫黑除恶、禁毒、反恐等专项斗争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四)加强征信系统建设。1993年人民银行颁布了《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和《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管理办法》,现已建立了全国统一的企业与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凡是和银行打交道的信息,信用报告上均有记录,只要提供个人有效身份证件并提出申请,就可以在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查询到自己的个人信用报告,查询信息包括个人身份信息、居住信息、职业信息、信用卡还款状态记录、贷款明细信息等。同时,征信系统还采集了税务信息、社保和公积金信息、法院民事判决和执行信息、环保信息等非银行信息,征信系统成为了信用信息有效传播、共享的重要平台,为公安、检察、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查处案件,特别是大案要案提供了及时有效的信息。

二、人民银行履行社会反腐职能的问题

(一)实名制执行不到位。《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的配套制度不够完善,银行在实施“实名制”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没有具体明确。“实名制”仅限于客户办理存取款业务,不包括主体对象从事的全部金融活动。金融机构因业务竞争激烈等原因,执行“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时不按规定识别客户身份,导致冒名、借名开立存款账户时有发生,容易给腐败分子造成可乘之机。

(二)现金管理政策滞后。1988年出台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及《现金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已长达23年,现金使用管理、监督检查已不适应金融监管的需要。现金结算对于资金去向具有隐匿作用,各种违规违法交易利用多种方式大量提现、违规套现,一定程度上为腐败创造了可乘之机。

(三)银行卡发案率较大。银行卡管理措施不够完善,办理银行卡已成产业化趋势,一人可向多家银行申领信用卡,使用他人身份证骗领信用卡,虚构和伪造企业名称或注册空壳企业办理信用卡的情况时有发生;信用卡恶意透支、诈骗犯罪,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犯罪,境外不法分子实施诈骗活动等逐渐增多。

(四)反洗钱工作力度不够。反洗钱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对反洗钱工作的认识不高,协调机制形同虚设。对可疑资金交易进行监测分析工作不够,基层人民银行主要依靠举报或专项检查发现可疑线索。人民银行和金融机构依法采取的反洗钱措施追溯上游犯罪活动困难。

三、人民银行履行社会反腐职能的建议

(一)进一步落实银行账户实名制管理。一是进一步完善配套制度。制定相应的保密实施细则,明确为客户保密的内容,解密的限制性条款以及违背保密规定的处罚措施等。二是拓展账户实名制范围。认真执行个人存款、银行卡业务、个人股票交易、个人保险实行实名制外,对于个人与金融机构的其他业务往来也应严格实行实名制。三是进一步改进公民身份信息联网核查工作。依托联网核查系统,积极稳妥地开展存量银行账户信息清理核实工作,督促各金融机构严格执行人民银行关于做好联网核查工作的有关规定,完善信息反馈核实机制,为金融实名制提供更为先进的技术保障。

(二)进一步创新银行卡服务与管理。一是加强银行卡发卡管理。按照谁发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对发卡机构的责任追究制度,利用现有的银行卡发行、受理和清算网络及服务体系,建立标准统一、资源共享、跨行业和区域的支付体系。二是加强银行卡交易监测和使用管理。建立健全对特约商户的实名审核、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控制度,完善收单协议,抑制不法分子利用终端机具实施伪卡盗刷、套现、欺诈案件的发案率。三是加强对银行卡市场的检查、监督和处罚。人民银行要会同银监会加强银行卡业务管理,会同公安部门加强对银行卡违法犯罪行为的侦破和打击,会同工商部门加强对信用卡及贷款咨询类广告的规范管理,严厉打击不法中介活动。四是认真落实商业预付卡管理规定。近日,国务院转发了人民银行、监察部等7部门《关于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意见》,新出台的购卡实名登记、非现金购卡、限额发行等一系列制度,达到源头治理的目的,对于防范金融风险、促进反腐倡廉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进一步履行反洗钱职责。一是广泛开展《反洗钱法》等法规的宣传活动,提高金融机构及全社会反洗钱意识。二是加强反洗钱工作人员培训,提高可疑交易报告上报质量。三是从规范和完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入手,建立反洗钱激励与约束并重的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沟通、协作的作用。四是尽快出台《现金管理条例》,建立和完善大额现金管理体系,促进大额现金存取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四)进一步完善征信系统建设。一是积极开展征信和金融知识宣传教育,积极培育信用市场,将征信及相关金融知识带进百姓生活,增强社会成员牢固树立诚信守法意识,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信用环境。二是提高政府相关部门对征信信用的认识,使社会各界对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三是进一步加快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充分发挥数据库的功能,不断提高数据库的应用水平。通过完善征信系统建设,营造廉洁自律的社会环境。

第三篇:质量管理在优化社会救助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摘要:发展社会救助事业为困难群体提供及时有效的救助契合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一步完善规范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和改进社会救助制度的重大决策。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救助范围的拓宽,广大人民群众对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救助管理提出越来越多要求,政府迫切需要更新工作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因此,将国际通行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导入社会救助工作既必要又可行。

关键词:质量管理;标准化;社会救助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一、当前社会救助工作的发展现状

2012年国务院对我国社会救助的发展情况做了报告,报告指出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的社会救助工作已经得到了迅猛发展。不仅在城市实现了普遍的社会低保救助,建立了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孤儿保障制度,并且健全了自然灾害救助机制,流浪未成年人保障政策,同时临时救助机制也在不断发展。当前我国社会救助的发展呈良性发展,但仍有很多问题需要思考,其中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制度发展不够平衡,体系不够完善,需要进行改革与创新。

二、社会救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些年来社会救助工作的发展很快,涉及的相关部门和救助范围也进一步扩大到了城乡社会救助,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救助管理制度及发展模式,但社会救助工作仍处于发展阶段,并有诸多问题亟需解决。为此,迫切需要建立适应中国社会救助发展的社会救助体系,并且建立健全与社会救助体系相适应的支持保障体系。从体系上来看,社会救助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救助工作涉及的职能部门过于分散

当前实施的社会救助制度分别由民政、教育、司法、劳动等多个部门按照职能进行划分,并且分别形成了各自的社会救助制度和流程,如此引发了两个明显问题:一是涉及到的救助部门过多,救助形式多样,造成了分散性进行救助模式,由此造成了救助资源无法整合,能力无法得到最大发挥。二是由于没有明确的责任主体,救助工作出现交叉重叠,这就造成了救助资源的浪费。

2.救助工作运行机制繁杂

各救助部门分别向不同的救助对象进行施救,由于救助方式、标准、内容的不同,容易出现应救未救或救非所求的现象,影响救助工作及时有效的展开。救助工作存在着分散性、无持久性、单一性、遗漏性等诸多问题。部门之间也存职责不清晰、沟通不及时等情况,直接影响救助资源的有效利用。

3.社会救助联动机制不够顺畅

低保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紧急救助等各项救助工作分属于不同的部门管理。由于职责部门的分离,导致社会救助缺乏联动机制。各部门单位都按照各自的工作对象展开,缺乏统一的协调和协作,在实施救助工作中容易造成无人救助、交叉救助、救助间断等方面的救助工作偏差。

4.社会救助缺乏监督管理机制

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监督体制和系统的管理机制,各政府部门只能从自身和利益出发,分别设立救助机构和配备人员,各自颁布政策,各自筹集和使用资金。这种局面不利于各部门沟通协调,增加了社会救助的环节和成本。

三、以质量管理建立社会救助标准化体系

质量管理的应用主要解决的是规范社会救助流程,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建立社会救助长效机制

社会救助制度的建设最重要的是保持其持久性、稳定性及长期性。标准化管理强调持续改进、不断完善,通过不断的修正和改进将管理制度推向精细化、科学化发展。

2.有利于调整和规范操作流程

目前关于社会救助方面的国家性、地方性政策法规已经出台了很多,但仍旧存在了很多问题,主要的原因就是政策法规的跟进措施不到位,造成政策无法得到有效实施。质量管理的引入讲细化操作流程,将涉及到的方方面面考虑周全,对过程进行控制,对结果进行监管,分析利弊,促使政策得到贯彻落实。

3.有利于统一救助标准、促进各项制度有机整合由于救助制度的分散性造成群众难以掌握准确的救助政策,了解及时有效的救助信息,政府难以统管,容易使救助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偏低。各地区在制定社会救助的标准时通常缺乏统一的依据,存在过于原则、随意性大等突出问题。质量管理的引入可以从根本上统一救助标准及救助制度,使各地区可结合自身特点在统一的救助标准下进行发展。

4.有利于强化部门配合,整合救助资源

由于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涉及到多项工作、多个部门、多个层次,而各单位部门都根据自身特点各自为政,因此就容易造成部门间因差别和体系的不同造成沟通不及时、配合不到位等问题。质量管理的引入将提升社会救助的综合救助能力,形成社会救助的“无缝隙”衔接,充分整合社会救助的多方面资源,使社会救助的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

5.有利于提升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遵循“以顾客为中心”、“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等八大核心管理原则并强调全面质量管理,与社会救助彰显人本价值、规范工作流程、增强社会效益的时代要求相一致,强化为民服务、为民解困的工作理念,不断提升社会救助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和服务意识,使每个工作人员将努力为困难群众提供优质规范的救助服务作为自己的工作理念。

四、将质量管理体系导入社会救助体系的构想

在将国际管理标准引入救助工作的过程中规范内在管理体制是整个体系建立成败的关键。为此,我们需着力开展五方面工作。

1.组织基层标准化培训。举办标准化知识、ISO体系认证等专题培训,组织社会救助工作相关基层工作人员全员参训。通过培训,广大社会救助工作者了解标准化管理的理念,树立了标准化意识,认识到ISO理念是社会救助需要的理念,是社会救助向科学化、精细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2.建立标准化社会救助体系。以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为依据进行社会救助体系的建立,结合救助工作的职能特点,针对各部门规章制度、管理职责、服务标准、考核办法、工作效率、承诺信誉、顾客满意率等方面制定社会救助工作《质量手册》与《程序文件》等标准化救助文件。

3.梳理救助程序,细化工作流程。制定社会救助管理的《工作程序》、《管理职责》、《救助流程图》等标准化规章制度。通过制度建设,将所有管理流程具体细化,使救助工作管理制度化,审批规范化,资金发及时化,审批公开化,资料标准化,服务人性化。

4.持续改进,提升服务质量。通过标准化的建立促使社会救助制度体系更加精细、公平、公开。随着救助工作的不断推进,随时对救助体系进行完善及改进,PDCA循环可通过对成功经验的推广及失败的总结使社会救助工作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中。

5.强化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沟通协调。依据标准化的流程明确职权划分,减少工作交叉,并强调各个环节之间协作配合与相互监督,确保各部门、各岗位保持畅通,形成合力,实现整体有序互动,推动社会救助工作与时俱进。

目前我国已有多家社会救助单位尝试将标准化引入工作中,并感受到了标准化带来的益处。社会救助体系的标准化发展是社会救助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质量管理的引入将从体制上对社会救助工作进行改进,有助于梳理救助工作流程,促进各部门单位的沟通协调,提升救助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工作水平,增强后续工作监管力度等。

参考文献:

[1]古怀璞.高标准推进社会救助公平公正[J].中国社会报,2013-3-15.[2]马俊达.推进社会管理标准化建设[J].学习时报,2012,8.[3]陈芷汀.当前我国社会救助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J].法制与社会,2012(08)下.[4]何平,张远凤.论我国的社会救助标准[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9,6.基金项目:河北行政学院2013院级课题(课题编号:2013XYKT014)。

第四篇:对纪委加强反腐败组织协调作用的思考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党的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增加了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协助党委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内容。这是党的最高法规对纪委反腐败组织协调工作职能进行的权威性确认,是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有

力措施。但在工作实践中,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纪委的“组织协调”作用发挥得并不够充分,越到基层纪委该作用发挥越为有限,因此需进一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一、纪委在组织协调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组织协调的内容不明确。党章对纪委的组织协调作用虽然予以了明确规定,但目前仍没有任何条例、规定、文件对组织协调的范围、内容、方式、程序进行规定,什么工作需纪委牵头组织,什么工作仅需纪委配合协调,比较难把握,往往是根据当地党政主要领导的指示或纪委自身的理解来实施,缺乏可操作的规范性做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组织协调的作用和效果。

2、纪委自身思想认识不到位。表现在:一是组织协调的主体意识不够强。纪委作为协助党委抓党风廉政建设的主要工作部门,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起着主体地位的作用,但有的认为上面有党委的统一领导指挥,有党委政府的齐抓共管,纪委只需配合好工作而不需主动牵头主动协调,有时积极性、主动性不太高,造成工作上的“缺位”。二是认识上存在偏差。有的认为反腐败组织协调主要是对查办大要案的组织协调,对宣传教育、专项治理、执法监察、廉政检查、落实责任制等诸多方面工作协调的重要性认识还有差距。三是工作有畏难情绪。基层纪委工作人员少,精力有限,除了信访调查、案件查处等主要职能,还担负着执法监察、廉政文化宣传、干部廉洁自律教育、惩防体系建设等专项职能,工作中有时存在管人与管事相脱节,职责与权力不对称等问题,人员匹配与所担负的重任难相适应,造成“小马拉大车”的现象,导致基层纪委有畏难情绪。

3、部门协作不太得力。有的部门没有正确认识各自在党风廉政建设总体工作中所承担的职责,把开展和协助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视为帮纪委干事,少数部门工作配合比较被动,协作不太得力,缺少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以反腐败案件协调为例,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之间联系沟通较少,尤其是对大案要案的查处情况较少互通信息,案件线索相互移送制度不健全,案件处理结果不反馈或反馈不及时等,都影响反腐败的总体效果。

4、党政主要领导过分依赖。有的党政主要领导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都推给纪委去做,由纪委大包大揽。有时涉及相关职能部门的问题也明确要求纪检监察组织参加处理,过分相信与依赖纪委,认识上缺乏一定的高度,存在一定的误区。

二、对策思考

除去客观外在因素,纪委要发挥好新党章赋予的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职能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提高组织协调的主动性,切实做到“愿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方方面面,又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次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牵涉面广,工作量大,仅靠纪委一个部门的力量远远不够,必须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因此,在凝聚力量、形成合力过程中,纪检监察组织责无旁贷要担当起组织协调重要职能,自觉增强主体地位意识,强化组织协调的主动性、积极性,当仁不让当好主体,唱好主角。工作中要及时、主动向党委请示汇报,强化党委“统领”的作用,争取党委对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要主动加强学习,提升专业素质,切实提高组织协调工作能力。对属于纪委职责范围内的问题,要积极主动牵头组织,敢于承担职责,不推诿、不缺位;对需要其他职能部门配合的工作,要主动督促有关部门履行职责,加强协调,做到牵头不过头,主动不越位。

2、完善组织协调的规范性,切实做到“会为”。纪委开展组织协调工作要依据有关的政策规定实施,严格操作,加强规范。

(1)要明确组织协调的内容。从工作实践来看,纪委组织协调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是协助党委抓好反腐败工作的部署。根据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关于反腐败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本地实际,定期分析本地反腐败斗争形势,向党委提出贯彻落实的具体意见、建议和措施,协助党委抓好反腐败工作的部署、分工、落实。二是组织协调反腐败三项基本工作。协调解决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三项工作中遇到的重要问题,在推进反腐败三项工作过程中,特别是查处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案件中,针对容易滋生腐败的环节和部位,有重点地进行体制机制制度改革,清本正源,加大源头治腐力度。三是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监督检查。组织开展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

检查考核;对反腐败协调小组研究的事项或作出的决定进行专项检查、全面督查和具体指导,及时协调解决反腐败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向党委综合反馈一定时期落实反腐败任务、措施、要求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四是协调指导下级纪检监察组织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帮助下级纪委协调解决反腐败斗争中的具体问题,对一些重要工作组织力量进行帮助指导,对

一些疑难案件主动派人参与,协助查处,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阻力,主动与所在地区、部门、单位取得联系,会商解决。

(2)要健全组织协调的制度、规定。建立健全协调小组议事规则,协调事项落实结果考核办法,成员单位履行组织协调职责情况专题报告制度,协同办案制度、联合检查制度、情况通报制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相关制度。

(3)要完善组织协调的方式。主要以联席会议的形式开展组织协调,如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制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会议制度、反腐败协调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党风廉政宣传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等,并在贯彻执行协调小组议事规则、协同办案制度等各项组织协调制度、规定的过程中发挥和强化组织协调职能。

3、注重组织协调的全面性,切实做到“善为”。组织协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组织,二是协调,组织是前提,协调是保证。纪委既要善于组织,又要善于协调,根据工作需要从宏观方面把握好组织协调的全面性,从微观方面注重组织协调的权威性,防止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提高组织协调的实际效果。

首先,对反腐倡廉整体工作纪委要组织有力。纪委要按照党章的规定站在全局的高度,从更高层次上谋划、部署和开展工作,要始终坚持党委“统领”,党政“共管”,纪委具体组织负责。要积极围绕当地经济建设中心,着眼本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紧贴党委、政府的中心任务,正确分析反腐败形势,针对全局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向党委提出建议,主动为党委政府谋划部署、建言献策,当好“参谋”;要努力将各方面、各部门的认识、行动统一到同级党委的部署上来,把反腐败工作“统起来、分下去、多督导、抓落实”,当好党委政府的有力“助手”;要在组织协调反腐败大要案的查处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当好反腐败“先锋”。

其次,对反腐败具体工作纪委要协调有方。要改变以往一些人将组织协调的内容仅仅理解为查办大案要案工作协调的错误认识,在廉政宣传、干部教育、纠风治乱、执法监察、专项治理、工作调研、信访调查等单项工作中都充分发挥好组织协调作用,借助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具体来讲要抓好以下工作的协调:一是加强反腐败案件查处工作协调。对查办腐败案件,特别是大案要案,纪委作为反腐败协调小组的牵头单位,要精心组织,协调各方。要注重上下协调,争取党委、政府对查案工作的支持。要注重左右协调,加强与检察、法院、公安、审计等部门的联系沟通,强化部门协作配合,加强线索移送管理,互通信息,共享资源,优势互补,促进案件顺利圆满查处。要注重内部协调,统一办案人员的思想,统一调度办案力量、调配办案工具,合理进行业务分工,做好后勤保障等工作。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协调。要协调好与组织、人事、宣传、文化、党校、新闻单位的工作关系,不断拓宽党风廉政教育形式、内容、阵地,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墙报、宣传栏、报刊等媒体,广泛借助各种力量加强干部廉洁教育,使党风廉政教育内容在荧屏、舞台、机关、家庭、学校、社会公共场所随时随地可见可闻,全面覆盖,在全社会形成大宣传、大教育的良好氛围,变纪委“独唱”为大家“合唱”。三是加强党员干部廉政监督工作协调。要加强与人大、政协、组织、新闻媒体等部门的协调,延伸监督点线,扩大监督范围,对干部“工作圈”、“生活圈”和“社交圈”进行监督,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人大监督、政协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有机结合,促进干部自律清廉。四是加强纠风治乱和执法监察工作协调。对一些政策性、专业性强的工作,纪委要协调好与政府各职能部门间的工作关系,由部门唱主角,纪委加强协调,平等协商,督促各职能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权限去开展工作,职能部门之间的事由纪委来联系协调,纪委不能越俎代庖干预部门的业务,不能事必躬亲去代行部门的职责,做到既各负其责,各尽其职又相互支持、积极配合,既要发挥纪委在反腐败斗争中的组织协调作用,又调动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使各项监督检查工作更专业、规范、有效进行。

五要加强选人用人工作协调。要协调好与党委、组织、人事部门与拟选用干部所在单位和上级部门的关系,搞好廉政鉴定,协助把好干部使用关。严格区分违纪与工作失误的关系,对被错告、诬告的同志澄清是非,消除不良影响;对因坚持原则、改革创新而得罪人的干部加以保护、支持;防止举报人受打击报复;积极向组织人事部门推荐廉政典型,保护廉政干部的积极性。

各级纪委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的组织协调职能已经新党章进行权威确认,这是新形势下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一项有力措施,目前关键是要在实践工作中充分运用,狠抓落实。我们各级纪检监察组织要增强组织协调反腐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用好、用足、用活组织协调职能,进一步提高组织协调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坚定信心,与时俱进,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持续有效开展。

第五篇: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中

1、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中,同其他两委干部和村民代表做好村民宣传工作,鼓励村民参加农村养老保险。2012年全村参加新农保的有732户,60岁以上,目前已享受基础养老金的有154名,做到应保全保。

2、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申请入党积极分子的情况,并负责培养教育和考察,按照党员发展工作的方针和原则,有计划地提出发展党员的意见,按入党程序办理、接受党员和预备党员的转正手续。经常对党员惊醒党风党性、党纪的教育。

3、配合上级部门做好村级组织换届工作,对我镇6村2居进行走访摸底,发放调查问卷一百余份,约谈两委干部及村民代表15人次,对主要干部之间关系、村两委之间关系、干群关系以及影响换届选举的重难点问题等综合情况进行分析、分类,有针对性地制订了应急预案。

4、整理推广“文建明工作法”迎检材料。

下载关于人民银行在反腐败工作中其社会作用的思考(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人民银行在反腐败工作中其社会作用的思考(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发挥党外人士在意识形态工作中作用的思考(共5篇)

    发挥党外人士在意识形态工作中作用的思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意识形态领域面临更加......

    浅谈秘书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浅谈秘书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前言:秘书,作为行政部门的关键职位。之所以关键,主要是从它的作用和意义层面上来讲的。要做好秘书工作,并非一件易事,这其中涉及到的,除了丰富广泛的......

    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心理沟通不仅是当前社会管理、行政管理、经济管理中的一门重要课题,也是医疗护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且日益重要。护患之间的沟通,其实只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沟通过程。能否准确地......

    办公自动化在秘书工作中的作用

    摘要办公自动化,英文 Office Automation,简称OA,是办公信息处理的自动化,它利用先进的技术,使人的各种办公业务活动逐步由各种设备、各种人机信息系统来协助完成,达到充分利用信息......

    语言艺术在秘书工作中的作用[大全]

    语言艺术在秘书工作中的作用 摘要 秘书懂得并掌握一定的公关语言艺术是非常必要的。所谓公关语言艺术是指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借助语言媒介来使组织与公众、组织与组织之间相互......

    浅谈公安法制在公安工作中的作用

    浅谈公安法制在公安工作中的作用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公安法制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为社会的发展与和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新时期,研究公安法制工作在公安工作中的作用,......

    沟通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作用

    有效沟通——班主任工作获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沟通 主要论点:沟通,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重视沟通,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一、与学生进行有效沟......

    浅谈传统文化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浅谈传统文化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关键词: 传统文化德育工作 中心环节 作用开拓创新内容摘要:纵观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再看古今中外德育教育,时至今日依然是学校德育教育的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