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乡村公路建设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推荐)

时间:2019-05-12 17:58: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抓好乡村公路建设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抓好乡村公路建设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推荐)》。

第一篇:抓好乡村公路建设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推荐)

镇位于乐昌市西北部,三面与湖南省接壤,一面与坪石镇相连。地处山区,总面积113.3平方公里,辖8个村委会,93个自然村,总人口1.2万人左右。近几年来,该镇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改善民生、为民办实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头戏来抓,举全镇之力,大力实施通村公路建设,农村公路建设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初步构建起以镇为中心、以村委公路为骨架、以自然村道路为辐射的农村公路网,为该镇的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定的基础。目前,该镇全镇镇通村公路路面水泥硬化里程达到46.76公里,100%行政村实现了通水泥路,按额定计划全面完成村村通任务。乡村公路建设包括路面硬化工程及新开公路建设总计投入1190万元,其中上级公路部门拨款约800万元,镇自筹资金约320万元,村民自筹60万元,驻镇单位捐款10万元。新开土石方公路9条,全镇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20公里,覆盖86个自然村,受益总人口11200人左右,实现了全镇行政村全部通水泥路,自然村通公路的工作目标。

三溪镇地理位置复杂,自然条件恶劣,村庄分布小、偏、散,人员居住分散,给该镇的公路建设造成很大困难,为了确保农村公路建设任务圆满完成,确实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镇党委、政府每年都提早安排,认真研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将乡村公路建设列为年度重点工作来抓。一是提早制定年度乡村公路建设计划。组织分管领导、工作技术人员提前做好项目储备工作,为项目实施打牢基础。二是积极向上争取,按时向上级部门做好公路建设项目申报工作,为公路建设创造有利条件。三是及时制定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将群众的思想统一到修路谋发展、修路求发展、修路创发展中来。四是多方联系,积极协调,发动驻地单位捐资修路,努力形成“共驻、共建、共营、共创”的公路建设工作格局。

多方筹措资金 解决重点难题 破解建设瓶颈

作为乐昌经济较为落后的乡镇,三溪镇在乡村公路建设上想方设法,破解难题,多方筹措资金,通过“上级拨一点,政府筹一点,村民集一点,企业助一点”的工作方式,很好的破解了建设中的资金瓶颈。一是树立借力发展的思想理念,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通过早宣传、早发动、早立项,早申报,加强与上级部门沟通联系,最大限度争取资金支持。几年来,累计对上争取资金约800万元,占工程总投资的75%以上,极大地缓解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紧张的状况。二是加大政府投入,解决公路建设配套资金缺口问题。镇政府每年除拿出项目配套资金外,还想方设法筹措部分资金,专门用于全镇农村公路建设基础项目资金储备。几年来,镇政府投入农村公路建设资金达320万元,为乡村道路建设倾尽全镇之力。三是提高群众热情,积极发动群众参与。“要想富,先修路”,修路是村民发展的根本之路。镇党委、政府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发动,号召农民积极投入到本村的修路工程。向村民提出“谁先筹集资金,谁先申报动工”,极大的提高了村民修路筑路的热情。到目前为止,村一级共筹款60万元,有效的弥补了乡村公路建设的资金缺口。四是挖掘潜力,动员驻镇企业及社会力量捐资为民修路。镇党委、政府按照修路中所提出的“四个一点”工作思路,采取企业出资,社会捐赠,政府组织实施等方式筹集资金,近年来,企业及社会共捐助公路建设资金达10万元。五是整合资金,高效利用。整合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扶贫开发资金、以及小城镇建设帮扶资金,将其捆绑使用,有效的解决了建设资金短缺问题。通过各项资金的捆绑使用及各项项目的整合建设,不但加快了农村公路建设速度,同时也拉动了小城镇建设步伐,实现了一举多赢。

认真履行职责 提高准入门槛 严把质量关口

乡村公路建设是造福于民的千秋工程,同时也是群众梦寐以求的脱贫奔富之路。镇党委、政府从思想上、行动上均高度重视公路工程建设,将其做为年度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一是提高门槛,严把准入关。要求所有施工单位必须达到具备公路三级以上资质、具备雄厚的资金垫付能力、具备齐全的机械设备的“三具备”条件,才能参与工程招投标,在招投标过程中,严格审查施工单位资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制,实行工程建设履约保证金和工程质量保证金制度,要求所有施工单位必须按规定交纳“两金”才能进行工作施工。二是认真履行职责,严把材料关口。在施工过程中,组织技术监管人员对水泥、河沙、碎石等大宗建筑材进行抽检,按照公路建设标准,统一水泥标号,统一河沙、碎石规格,从而杜绝了水泥标号小、砂子含土量大、用风化碎石等不合格材料进场,从源头上保证了工程材料质量。三是全程跟踪监管,严把检查验收关口。镇党委、政府在严格把住

材料关口的同时,经常性的安排在职干部深入施工现场,跟踪监督,加强工程监管。镇与市交通局主要领导及专业技术人员,不定期的深入一线督促检查,各村都确定一批有责任心、公道正派的干部和村民代表,全程跟踪监管。工程完工后,市交通部门与镇政府组织人员,严格按照《公路检验评定标准》对工程进行检查验收,确保了农村公路高标准、高质量建设。

明确工作职责 强化管理养护 完善配套工程

公路建设是基础,配套工程完善是重点,养护是核心。镇村公路工程建设完工后,镇党委、政府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加强管理养护,及时完善配套工程,为推动公路管护建设上水平作出种种努力。一是认真做好配套工程的完善工作。路面主体工程完工后,迅速组织力量培筑路肩土,完善边沟排水、挡土墙及路崖路庄建设,力求达到压实平整、宽窄一致、坡度适宜的标准,确保建设一条,成功一条,发挥效益一条。目前,所有通村公路路肩都完成了培土建设,铺设了排水沟,修筑了路崖、路桩,部分公路还设置了减速带,确保了行车安全。二是明确工作职责,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制度保障。按照市交通部门关于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实施办法,结合农村公路管养实际,进一步明确了“统一领导、以市为主、分级管理、镇村配合”的管养责任,细化了管养内容,形成了权责明确、事权明晰的养护管理体制,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轨道。三是抓住重点,严格执法,加大管理力度。三溪镇紧邻湖南省宜章县的梅田镇,每天有许多运送煤炭的卡车经过,为严厉打击违规侵犯路权行为,净化公路交通环境,镇党委、政府加大了道路管理力度,在每个村设置了1—2名道路看护员,负责道路看管,道路养护,道路卫生,从而形成了农村公路有专人抓、有专人管的长效机制。

三溪镇党委、政府在近几年工作中,紧紧依靠上级交通部门,本着为民办实事的原则,解民忧、化民愁,举全镇之力大搞农村公路建设,乡村公路建设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三溪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硬件基础,同时也赢得了群众的交口称赞。

第二篇:加强农村党建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组织基础

加强农村党建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组织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是关键。只有不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的战斗堡垒,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按照“建强一个领导班

子、发展一批党员、培育一批农村经济亮点、确保一方稳定”的工作思路,对于融洽干群关系、加强乡村班子建设、发展农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将起到积极作用。

一、我市农村基层党组织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市党建工作的建设取得了明显提高,但是,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致使我市农村基层党组织现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

1、整个农村党员队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目前,我市农村党员23183名,55岁以上的11098名,竟占到总数的一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竟达18023名。农村大多青年外出务工,新党员新鲜血液无法补充进来,致使党的基层组织的领导班子和整个党员队伍年龄老化,生机和活力不足。

2、党员外出多,具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农村党员有6000余名外出流动,活动性大,管理松散。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劳动力转移步伐越来越快,党员是村民中素质较高、经济活动能力较强的群体,他们的流转更加频繁。农村党员大量外出,他们有的在外打工经商,有的长年在外务工,党员流动性大,增加了平常教育管理的难度,一些村开支部大会人数通常一半都不到,一些重要的事情很难形成决议。组织生活不正常一定程度影响了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些村党组织不开展经常性的活动,放松了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党内生活制度流于形式;有的党员党性观念淡薄,不愿过组织生活,甚至参加组织活动还讲价钱;有的村一年开一二次党员大会,也到不齐。

3、村级无积累,集体经济薄弱,无钱办事,影响组织威信。许多村的村集体经济没有固定收入来源,甚至多数村的集体流动资产处于空壳状态。村里的公共设施建设举步艰难,经济是基础,是村级组织发挥作用、凝聚民心的依托。无钱办事,就会变得无所事事,久而久之,就会影响村党组织在群众心中的威信。

4、工作理念不新、工作方式陈旧。随着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的发育和民主建设的推进,农民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政治参与热情增强。但有些基层党组织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方式,一是习惯于发号施令实施领导。没有让农民群众真正成为农村社会管理的主人,村民对于集体事务的热情和积极性受到影响。二是凭个人经验办事。有的村支书已经干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施政经验丰富。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意识不强,缺乏改革精神。三是“大事小事一把抓”。整天忙于事务性工作,不能做到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村民自治组织和中介组织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四是工作作风简单生硬,不愿意做耐心细致的群众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干群关系紧张、信访案件增多。

5、部分党员宗旨观念淡化,价值观、人生观扭曲。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一些负面影响对农村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形成巨大冲击。农村党员的理想信念、价值观、人生观呈现多样化趋势。有的宗旨观念退化,丧失了政治热情和前进动力;有的淡化了对党的朴素情感,认为当党员吃亏,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起不到模范带头作用;有的党员精神空虚,参与当地宗教和封建迷信活动;有的忘了共产党员的政治责任,只愿自己富,不愿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有的不能正确认识和看待社会,把社会一些消极现象扩大化,误把现象当本质,在群众中起不到正面引导作用。

6、领导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农村党组织眼界不够宽广、信息渠道单一,缺乏机遇意识,领导发展和创新能力不强。增加农民收入思路不清,点子不多,错失了许多发展良机。相当一部分基层干部自我发展的能力不足,更不用说去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了。先富起来的个别干部,有的带富意识不强,主动性不够,有的甚至担心参与的人多了会影响自己受益,造成带富能力发挥不突出。

7、做群众工作的本领不高。随着农村改革的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利益关系的调整,必然引发出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有些是过去从未有过的,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提高自己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但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不能或不会运用民主和法治的方法来解决群众工作中的问题,缺乏解决群众问题的本领,使农村中的矛盾升级,引发上访,甚至发生群体性事件。

二、新农村建设对基层党组织的内在要求

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要求内涵深刻,涉及到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四个方面的建设,是一个四位一体的系统工程。基层党组织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战斗保垒,作为各项

工作任务的承接载体,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新农村建设对基层党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概括而言,基层党组织亟需提升以下三方面的能力:

1、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能力。新农村建设,首先是要发展农村经济,只有物质基础坚实了,才有条件实现其他的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就是要求基层党组织要把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作为工作中心,把强村富民作为

第一职责。一方面,由于山区资源较匮乏,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各村可针对本村具体情况,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鼓励一些素质相对较高的村民或山区富余劳动力外出经商打工,实现劳动力合理转移。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拓宽村民的收入渠道。另一方面,各村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立足本村实际,挖掘内部潜力,谋划发展。在尊重和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开发使用本地资源,大力发展高山种植业、养殖业,因地制宜,努力开辟致富门路。村党组织要帮助和引导农民积极上项目,切实帮助群众解决选项目难、上项目难的问题。

2、对村民自治的领导能力。进一步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管理民主,就是要培养农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形成农民合理有序地参与村务决策、村务监督的机制。现阶段由于大多数农民民主素质不高,基层民主的实现需要党组织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村党组织对村民自治的领导能力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政策的能力。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对农村社会治理越来越重视,解决“三农”问题的紧迫感越来越强,有关方面陆续出台了许多关于农村的政策法规。但是,这些政策法规真正落实到位的却不多,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地方没有很好地组织实施,监督实施。二是对村两委工作的驾驭能力。党章规定“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这从根本上界定了村党组织的领导主要是方向性、政策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而事务性、功能性,经济社会和民间的事务管理交给农村自治组织,即村民委员会来管理。然而现实当中很多村是两委职责不清、任务不明,少数村支部甚至丧失对两委工作的主导权。三是协调处理农村矛盾的能力。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些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就会埋下隐患,酿成大的祸端,造成农村社会的不稳定。近几年,农民上访不断增多,群体性事件不断出现,反映了基层组织应对复杂局面、协调处理矛盾纠纷的能力有所欠缺。

3、引领农村文明新风尚的能力。贫困山区的落后不仅表出在经济上,更体现在观念和文化上。事实表明越贫穷的山村,封建迷信越盛行。实现乡风文明,就是要在农村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尚。作为先进性群体的代表,倡导文明新风尚党员干部要从自身做起,身教重于言传,党员干部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带动周围的群众。党员干部要努力做破除陈规陋习、移风易俗的榜样,做传承民间优良文化传统、扬弃腐朽落后封建习俗的榜样,做学科学、用科学方面的榜样,做自觉遵守法规法纪的榜样。

三、夯实农村党组织基础,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改进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当前,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要经常化、制度化、正规化,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首先要对党员实行科学的组织领导和管理,按党章要求开展正常的、多种形式的活动。其次要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做到决策符合村情,办事顺乎民意,避免个人说了算,凭老经验办事情。其次要抓好党内生活制度的建立和执行。行之有效的制度要坚持,已订的制度要落实,缺少的制度要补建。村党支部成员特别是主要领导要带头执行制度,做出表率。通过完善制度并严格执行,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增强支部一班人的事业心、进取心及责任感,以便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党支部真正建成政治坚定、富民有方、团结战斗、务实创新的坚强战斗堡垒。

2、加大发展党员工作的力度,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

继续深化“三培三带”工程。着力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优秀的农村党员培养成村组干部。要及时吸收政治素质好、能力强的优秀青年入党,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不断增加新鲜血液,逐步解决农村党员队伍老化、党的力量薄弱的问题。工作中要注意“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排除宗族势力的干扰。

3、选好配强农村党支部班领导子.。

“农村要进步,关键在支部。”一个村建设的好与坏,关键要有一个一心为公,甘于奉献,开拓进取,团结战斗的领导班子,特别要注重选配好一个党性强、作风正、懂经营、善管理、热爱集体、立志创业、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好书记。大量实践证明,选配好一个带头人,就能够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群众,保一方平安。必须改进选人办法,更新用人观念,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德才兼备的标准,采取多种形式选准配好合格的农村党支部班子。选配村党支部班子的渠道要拓宽。既可以从乡镇党政机关及所属部门选派,也可从县市所属部门或先进村中选派,既可公开向社会招聘,也可以从大中专毕业生中选拔,让有能力的中青年出来挑大梁。对选任的党支部书记,一要工作上支持,二要保证他们的基本收入。对有问题的支部成员,要本着保证稳定,“多换思想少换人,不换思想再换人”的原则,采取措施帮助教育他们,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切加强村干部的规范化管理,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村级干部队伍,以适应农村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的要求,建立起现任、后备、离任于一体,选、育、管相结合,绩、奖、惩相统一的农村干部规范化管理新机制。同时,为解决村级组织适应社会经济现代化发展的要求,继续实施完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大中专毕业生是我市宝贵的人才资源,引导和鼓励他们到村工作,可以为村干部队伍补充新的血液,传送新的思想,带去新的观念,送去新的知识,增添新的活力,对改善村干部队伍结构、提高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增强基层组织工作将发挥重要作用。2005年,我市加大了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力度,非师范类毕业生,安排到村工作二年。通过法定程序,安排他们担任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相应职务,给他们提供锻炼成长的舞台。

4、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解决有钱办事的问题。

“有钱办事”,就是村级集体经济要有实力,要有活动阵地,要有党员思想交流的活动场所,没有集体经济实力,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就通通谈不上。发展集体经济,不仅是重要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只有集体经济发展起来,农村才能解决有钱办事、集中资金办大事的问题,从而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也只有通过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壮大,才能强化村级社会化服务,帮助农民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也办不好的事,真正为农民排忧解难。因此,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突破口,抓紧、抓好。同时,强调以村党支部为龙头作用,继续整合完善农村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不断提高村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因村制宜、多措并举、多业兴村的方针,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坚持创业富民,引导农村党员干部按照自我投资、单独创业,股份合作、联合创业,土地入股加盟、借力致富的方式发展富民优势新产业,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带领农村党员创办致富项目,并通过项目带动、技术示范、市场服务等方式,带领和帮助群众共同致富。同时,坚持就业富民,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帮助农民掌握就业技能。

5、加强培训教育,提高农村党员特别是支部成员政治思想素质和发展经济的能力。要以提高素质,增强党性为目标,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来丰富他们的头脑,用先进的经验启发他们的思路,用党章约束他们的言行,增强他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本领,不断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培训教育要结合实际,注重实效,方式方法要灵活多样,比如“开培训班,进农广校、远程教育、流动党校”等培训方式进行。要健全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加强农村党员政治理论、党性观念和法律法规教育,建立党员电教中心户制度,大力开展科技素质和职业技能培训,中青年党员普遍掌握1—2门实用技术,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带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改进党员教育方法,把分类教育、集中教育、经常性教育和典型示范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农村“网络党建”,把农村党建工作与信息网络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完善村远程教育设备和可上网电脑,开设党员教育有线电视专门频道,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和信息网络教育,实现农村党建在工作领域、工作手段和工作方式上的创新。健全“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党员议事、党员参加组织活动登记等制度,督促引导党员履行义务,增强党员党性观念。加强农村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严格处置不合格党员,建立健全党员队伍自我纯洁机制。

6、整顿“软、弱、散”党支部,尽快改变其落后面貌。

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一个重要而又十分紧迫的任务就是要花大气力搞好后进支部的整顿。整顿工作要结合全市第三批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契机,首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摸清现状、找准原因,区别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组织、作风整顿,该充实的充实,该调整的调整。整顿成果的大小,就要看这些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党支部是否提高了威信和增强了号召力,大多数群众是否满意。

7、不断推进民主管理,提高构建和谐农村的能力。

建设文明乡风,努力形成农民群众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构建和谐农村,实行民主管理是基础,维护社会稳定是关键。紧紧以村党支部为核心,不断完善村级事务管理规范化建设。一要提高民主管理能力,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下的农村基层自治制度。要完善村“两委”班子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正确处理村党组织与村委会的关系。要积极推行“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党政兼职,精简职数,提高效率。要建立健全党组织与村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定期召开支委(党委)会、党员大会和村民会议,凡属村里的重大事项以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都应先召集党员大会讨论,再分别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坚决防止不顾群众意愿而由几个干部自行其是的做法。要完善村务公开制度,规范村务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间和程序,落实群众对重大事项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8、乡镇党委要重视和切实加强领导,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能否得到改进和加强,关键在于各级党委重视和切实加强领导。特别是处在农村第一线的乡(镇)党委,对于搞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负有直接的责任。乡镇党委书记不抓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就是失职,抓不好的就是不称职。要把抓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成效,作为考核党委书记实绩的重要内容。必须切实提高对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要性、艰巨性的认识,真正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关键性、长期性的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大措施,狠抓落实,做到思想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切实整顿好、建设好,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第三篇:加强农村党建,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组织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是关键。只有不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的战斗堡垒,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按照“建强一个领导班子、发展一批党员、培育一批农村经济亮点、确保一方稳定”的工作思路,对于融洽干群关系、加强乡村班子建设、发展农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将起到积极作用。

一、我市农村基层党组织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市党建工作的建设取得了明显提高,但是,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致使我市农村基层党组织现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

1、整个农村党员队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目前,我市农村党员23183名,55岁以上的11098名,竟占到总数的一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竟达18023名。农村大多青年外出务工,新党员新鲜血液无法补充进来,致使党的基层组织的领导班子和整个党员队伍年龄老化,生机和活力不足。

2、党员外出多,具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农村党员有6000余名外出流动,活动性大,管理松散。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劳动力转移步伐越来越快,党员是村民中素质较高、经济活动能力较强的群体,他们的流转更加频繁。农村党员大量外出,他们有的在外打工经商,有的长年在外务工,党员流动性大,增加了平常教育管理的难度,一些村开支部大会人数通常一半都不到,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一些重要的事情很难形成决议。组织生活不正常一定程度影响了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些村党组织不开展经常性的活动,放松了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党内生活制度流于形式;有的党员党性观念淡薄,不愿过组织生活,甚至参加组织活动还讲价钱;有的村一年开一二次党员大会,也到不齐。

3、村级无积累,集体经济薄弱,无钱办事,影响组织威信。许多村的村集体经济没有固定收入来源,甚至多数村的集体流动资产处于空壳状态。村里的公共设施建设举步艰难,经济是基础,是村级组织发挥作用、凝聚民心的依托。无钱办事,就会变得无所事事,久而久之,就会影响村党组织在群众心中的威信。

4、工作理念不新、工作方式陈旧。随着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的发育和民主建设的推进,农民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政治参与热情增强。但有些基层党组织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方式,一是习惯于发号施令实施领导。没有让农民群众真正成为农村社会管理的主人,村民对于集体事务的热情和积极性受到影响。二是凭个人经验办事。有的村支书已经干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施政经验丰富。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意识不强,缺乏改革精神。三是“大事小事一把抓”。整天忙于事务性工作,不能做到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村民自治组织和中介组织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四是工作作风简单生硬,不愿意做耐心细致的群众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干群关系紧张、信访案件增多。

5、部分党员宗旨观念淡化,价值观、人生观扭曲。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一些负面影响对农村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形成巨大冲击。农村党员的理想信念、价值观、人生观呈现多样化趋势。有的宗旨观念退化,丧失了政治热情和前进动力;有的淡化了对党的朴素情感,认为当党员吃亏,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起不到模范带头作用;有的党员精神空虚,参与当地**和封建迷信活动;有的忘了共产党员的政治责任,只愿自己富,不愿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有的不能正确认识和看待社会,把社会一些消极现象扩大化,误把现象当本质,在群众中起不到正面引导作用。

6、领导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农村党组织眼界不够宽广、信息渠道单一,缺乏机遇意识,领导发展和创新能力不强。增加农民收入思路不清,点子不多,错失了许多发展良机。相当一部分基层干部自我发展的能力不足,更不用说去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了。先富起来的个别干部,有的带富意识不强,主动性不够,有的甚至担心参与的人多了会影响自己受益,造成带富能力发挥不突出。

7、做群众工作的本领不高。随着农村改革的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利益关系的调整,必然引发出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有些是过去从未有过的,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提高自己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但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不能或不会运用民主和法治的方法来解决群众工作中的问题,缺乏解决群众问题的本领,使农村中的矛盾升级,引发上访,甚至发生群体性事件。

二、新农村建设对基层党组织的内在要求

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要求内涵深刻,涉及到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四个方面的建设,是一个四位一体的系统工程。基层党组织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战斗保垒,作为各项工作任务的承接载体,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新农村建设对基层党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概括而言,基层党组织亟需提升以下三方面的能力:

1、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能力。新农村建设,首先是要发展农村经济,只有物质基础坚实了,才有条件实现其他的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就是要求基层党组织要把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作为工作中心,把强村富民作为第一职责。一方面,由于山区资源较匮乏,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各村可针对本村具体情况,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鼓励一些素质相对较高的村民或山区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富余劳动力外出经商打工,实现劳动力合理转移。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拓宽村民的收入渠道。另一方面,各村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立足本村实际,挖掘内部潜力,谋划发展。在尊重和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开发使用本地资源,大力发展高山种植业、养殖业,因地制宜,努力开辟致富门路。村党组织要帮助和引导农民积极上项目,切实帮助群众解决选项目难、上项目难的问题。

;

2、对村民自治的领导能力。进一步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管理民主,就是要培养农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形成农民合理有序地参与村务决策、村务监督的机制。现阶段由于大多数农民民主素质不高,基层民主的实现需要党组织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村党组织对村民自治的领导能力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政策的能力。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对农村社会治理越来越重视,解决“三农”问题的紧迫感越来越强,有关方面陆续出台了许多关于农村的政策法规。但是,这些政策法规真正落实到位的却不多,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地方没有很好地组织实施,监督实施。二是对村两委工作的驾驭能力。党章规定“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这从根本上界定了村党组织的领导主要是方向性、政策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而事务性、功能性,经济社会和民间的事务管理交给农村自治组织,即村民委员会来管理。然而现实当中很多村是两委职责不清、任务不明,少数村支部甚至丧失对两委工作的主导权。三是协调处理农村矛盾的能力。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些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就会埋下隐患,酿成大的祸端,造成农村社会的不稳定。近几年,农民上访不断增多,群体性事件不断出现,反映了基层组织应对复杂局面、协调处理矛盾纠纷的能力有所欠缺。

3、引领农村文明新风尚的能力。贫困山区的落后不仅表出在经济上,更体现在观念和文化上。事实表明越贫穷的山村,封建迷信越盛行。实现乡风文明,就是要在农村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尚。作为先进性群体的代表,倡导文明新风尚党员干部要从自身做起,身教重于言传,党员干部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带动周围的群众。党员干部要努力做破除陈规陋习、移风易俗的榜样,做传承民间优良文化传统、扬弃腐朽落后封建习俗的榜样,做学科学、用科学方面的榜样,做自觉遵守法规法纪的榜样。

三、夯实农村党组织基础,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改进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当前,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要经常化、制度化、正规化,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首先要对党员实行科学的组织领导和管理,按党章要求开展正常的、多种形式的活动。其次要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做到决策符合村情,办事顺乎民意,避免个人说了算,凭老经验办事情。其次要抓好党内生活制度的建立和执行。行之有效的制度要坚持,已订的制度要落实,缺少的制度要补建。村党支部成员特别是主要领导要带头执行制度,做出表率。通过完善制度并严格执行,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增强支部一班人的事业心、进取心及责任感,以便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党支部真正建成政治坚定、富民有方、团结战斗、务实创新的坚强战斗堡垒。

2、加大发展党员工作的力度,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

继续深化“三培三带”工程。着力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优秀的农村党员培养成村组干部。要及时吸收政治素质好、能力强的优秀青年入党,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不断增加新鲜血液,逐步解决农村党员队伍老化、党的力量薄弱的问题。工作中要注意“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排除宗族势力的干扰。

3、选好配强农村党支部班领导子.。

“农村要进步,关键在支部。”一个村建设的好与坏,关键要有一个一心为公,甘于奉献,开拓进取,团结战斗的领导班子,特别要注重选配好一个党性强、作风正、懂经营、善管理、热爱集体、立志创业、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好书记。大量实践证明,选配好一个带头人,就能够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群众,保一方平安。必须改进选人办法,更新用人观念,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德才兼备的标准,采取多种形式选准配好合格的农村党支部班子。选配村党支部班子的渠道要拓宽。既可以从乡镇党政机关及所属部门选派,也可从县市所属部门或先进村中选派,既可公开向社会招聘,也可以从大中专毕业生中选拔,让有能力的中青年出来挑大梁。对选任的党支部书记,一要工作上支持,二要保证他们的基本收入。对有问题的支部成员,要本着保证稳定,“多换思想少换人,不换思想再换人”的原则,采取措施帮助教育他们,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切加强村干部的规范化管理,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村级干部队伍,以适应农村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的要求,建立起现任、后备、离任于一体,选、育、管相结合,绩、奖、惩相统一的农村干部规范化管理新机制。同时,为解决村级组织适应社会经济现代化发展的要求,继续实施完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大中专毕业生是我市宝贵的人才资源,引导和鼓励他们到村工作,可以为村干部队伍补充新的血液,传送新的思想,带去新的观念,送去新的知识,增添新的活力,对改善村干部队伍结构、提高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增强基层组织工作将发挥重要作用。2005年,我市加大了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力度,非师范类毕业生,安排到村工作二年。通过法定程序,安排他们担任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相应职务,给他们提供锻炼成长的舞台。

4、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解决有钱办事的问题。

“有钱办事”,就是村级集体经济要有实力,要有活动阵地,要有党员思想交流的活动场所,没有集体经济实力,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就通通谈不上。发展集体经济,不仅是重要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只有集体经济发展起来,农村才能解决有钱办事、集中资金办大事的问题,从而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也只有通过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壮大,才能强化村级社会化服务,帮助农民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也办不好的事,真正为农民排忧解难。因此,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突破口,抓紧、抓好。同时,强调以村党支部 为龙头作用,继续整合完善农村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不断提高村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因村制宜、多措并举、多业兴村的方针,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坚持创业富民,引导农村党员干部按照自我投资、单独创业,股份合作、联合创业,土地入股加盟、借力致富的方式发展富民优势新产业,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带领农村党员创办致富项目,并通过项目带动、技术示范、市场服务等方式,带领和帮助群众共同致富。同时,坚持就业富民,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帮助农民掌握就业技能。

5、加强培训教育,提高农村党员特别是支部成员政治思想素质和发展经济的能力。要以提高素质,增强党性为目标,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来丰富他们的头脑,用先进的经验启发他们的思路,用党章约束他们的言行,增强他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本领,不断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培训教育要结合实际,注重实效,方式方法要灵活多样,比如“开培训班,进农广校、远程教育、流动党校”等培训方式进行。要健全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加强农村党员政治理论、党性观念和法律法规教育,建立党员电教中心户制度,大力开展科技素质和职业技能培训,中青年党员普遍掌握1—2门实用技术,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带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改进党员教育方法,把分类教育、集中教育、经常性教育和典型示范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农村“网络党建”,把农村党建工作与信息网络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完善村远程教育设备和可上网电脑,开设党员教育有线电视专门频道,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和信息网络教育,实现农村党建在工作领域、工作手段和工作方式上的创新。健全“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党员议事、党员参加组织活动登记等制度,督促引导党员履行义务,增强党员党性观念。加强农村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严格处置不合格党员,建立健全党员队伍自我纯洁机制。

6、整顿“软、弱、散”党支部,尽快改变其落后面貌。

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一个重要而又十分紧迫的任务就是要花大气力搞好后进支部的整顿。整顿工作要结合全市第三批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契机,首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摸清现状、找准原因,区别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组织、作风整顿,该充实的充实,该调整的调整。整顿成果的大小,就要看这些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党支部是否提高了威信和增强了号召力,大多数群众是否满意。

7、不断推进民主管理,提高构建和谐农村的能力。

建设文明乡风,努力形成农民群众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构建和谐农村,实行民主管理是基础,维护社会稳定是关键。紧紧以村党支部为核心,不断完善村级事务管理规范化建设。一要提高民主管理能力,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下的农村基层自治制度。要完善村“两委”班子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正确处理村党组织与村委会的关系。要积极推行“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党政兼职,精简职数,提高效率。要建立健全党组织与村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定期召开支委(党委)会、党员大会和村民会议,凡属村里的重大事项以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都应先召集党员大会讨论,再分别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坚决防止不顾群众意愿而由几个干部自行其是的做法。要完善村务公开制度,规范村务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间和程序,落实群众对重大事项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8、乡镇党委要重视和切实加强领导,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能否得到改进和加强,关键在于各级党委重视和切实加强领导。特别是处在农村第一线的乡(镇)党委,对于搞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负有直接的责任。乡镇党委书记不抓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就是失职,抓不好的就是不称职。要把抓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成效,作为考核党委书记实绩的重要内容。必须切实提高对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要性、艰巨性的认识,真正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关键性、长期性的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大措施,狠抓落实,做到思想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切实整顿好、建设好,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第四篇: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加强劳务输出,既可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群众收入,使群众生活宽裕起来,又可以使群众学到技术,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养成文明卫生习惯,促进乡风文明。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把劳务输出作为兴县富民的重要产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扶风是一个农业大县,全县农业人口42.2万

人,占总人口的92.2,富余劳动力近15万人。近年来,我们采取多种措施强化就业服务、促进劳务输出,努力把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取得了明显成效。去年全县在外务工人数达到11.3万人,实现劳务经济收入4.6亿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684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5,劳务经济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政府的重要职责。2006年,我们决心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提升劳务输出的质量和效果,进一步做大做强劳务经济,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搭建劳务输出平台

一是健全行政推动体系。县上成立由县级领导担任组长,各乡镇乡镇长、有关县级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劳务输出领导小组,对劳务输出工作全程服务、全程指导、全程督查。坚持把劳务输出工作纳入乡镇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与各乡镇签订劳务输出目标责任书,进一步落实领导责任,强化各级组织的支持、服务、组织、协调功能。对劳务输出工作成绩突出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和个人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级干部抓劳务输出的积极性。二是完善就业培训体系。完善以县职教中心、县就业培训中心、胜利技校为支撑,23所民办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抓特色,乡镇农业技术培训学校搞普及的劳务输出培训体系,实施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扩大劳务输出培训的覆盖面。坚持先培训、后输出,订单培训和就业能力培训相结合,实用技术培训和从业素质培训相结合,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相结合,开展多行业、多等级、多技术的培训,年内培训农民1.5万人,培训输出率达到80以上,使外出务工人员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提高“培训、职介、就业”一体化服务水平。三是强化支持服务体系。充实加强县劳动就业管理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的工作力量,每个劳动保障服务机构至少确定1名专职工作人员,每个村至少配备1名劳动保障信息员,做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责任五落实,进一步提升三级劳务输出网络服务水平。强化公共中介机构的服务职能,充分发挥县劳动力市场、县职介所、县人才交流中心等公办职介服务机构的作用,抓好12个劳务输入基地建设,在广东、上海、苏州等劳务输出目的地设立劳务输出办事机构,有效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对民办中介机构实施规范化管理,统一指导,统一考核,统一奖惩,使之成为组织劳务输出的重要力量。通过各方努力,形成政府引导、职业培训、中介连接、基地输出的就业服务体系,搭建劳务输出的良好平台。

二、广泛开辟就业渠道,扩大劳务输出规模

一是强化宣传引导就业。采取举行劳务输出启动仪式、外出务工人员送行仪式、开展劳务输出街头咨询活动、举办劳务输出电视专栏,以及召开外出务工人员座谈会、让外出务工者现身说法等形式,广泛宣传中央、省、市有关劳务输出的政策措施,及时提供劳务输出信息,转变农民就业观念,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在此基础上,树立典型,鼓励创业,策划创业项目,提供创业资金,帮助有能力、有胆识的外出务工人员创业发展。<r>二是政府服务组织就业。通过在春节等重大节庆时召开返乡人士恳谈会,县级领导带队前往劳务输出目的地组织召开“乡党会”,举办现场招工会,及时发布劳务信息,为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提供优质服务,确保农村劳动力输得出、留得住。同时,开展“春风行动”,坚持把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基层,为外出务工人员办理旅途平安保险,对困难务工人员提供援助资金。在农忙季节,各村成立帮扶小组,帮助劳力少、收种困难的家庭及时收种,使外出务工人员在外地能够安心工作。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群众工作优势,组织妇女赴新疆拾棉花、到本地及周边地区拾辣椒、摘苹果,通过短平快项目增加农民收入。<r>三是加快小城镇建设和项目建设转移就业。坚持把小城镇建设和项目建设作为促进就业的载体,加快以法门寺景区、县城新区和绛帐工业基地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步伐,吸纳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通过实施法门寺综合开发项目和县城新区建设项目,引进建设一批大项目,抓好法门寺纸业、震华棉纺、汇凯纺织、建忠离子水等重点项目,千方百计促进就业。

三、着力打造劳务品牌,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水平

扶风建筑业比较发达,全县建筑企业有430多家,从业人员达3万多人,经过培训的建筑技工达到30,其中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就有926人。农民从建筑业得到的收入占到了全县农民现金收

入的20,建筑业已成为扶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主要产业领域。围绕这一优势,我们将着力打造“扶风建筑”品牌,努力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水平。一是强化服务,把品牌做实。依托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加大对建筑技工的培训力度,提高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乡镇建筑劳务基地建设,建立富余劳动力档案,收集建筑劳务信息,为输出奠定基础。发挥

各类职介机构的作用,实现和建筑企业的有效对接,大力发展订单劳务,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形成规模,打响品牌。二是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把品牌做响。对“扶风建筑”进行商标注册,扩大品牌效应,带动就业。教育建筑业从业人员遵纪守法,明礼诚信,维护“扶风建筑”品牌的良好形象。三是支持龙头企业发展,把品牌做大。全力支持以县建总公司为龙头的总承包、专业承包企业带动劳务企业向外开拓,巩固老阵地、占领新市场,努力做大“扶风建筑”劳务品牌。在此基础上,以初、高中应届毕业生为重点,发挥胜利技校的国有企业技术优势,打造“胜利技工”品牌,培养劳务输出新亮点。

四、整顿规范劳务市场,切实维护务工者权益

一是加强劳务市场清理整顿。坚持把日常管理与集中整顿结合起来,严肃查处违法案件,严厉打击非法中介机构,规范职介行为,净化劳务市场。二是搞好输出前、输出后的管理和服务。对输出人员,外出前及时进行职业道德、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教育,要求他们遵守合同,努力工作,学好技术。输出后,对用工单位履约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对违反合同、克扣务工人员工资待遇、侵犯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等问题及时处理,保障外出务工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和劳动权利。三是认真清理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加强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的力量,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加大清欠力度。对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快查、快诉、快审、快结,帮助农民工追回被拖欠工资,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第五篇:抓好读写结合奠定习作基础(反思)

抓好读写结合奠定习作基础

《梅花魂》教学反思

读写结合是行之有效的传统作文教学经验,著名作文教学专家丁有宽说:“读写结合事半功倍。”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解读教材,挖掘教材中写的素材让学生在课堂上随文练笔,它不仅为练笔提供了现成的“下锅之米”,使学生有说可说,有材料可写,更重要的是随文练笔大大提高了阅读教学的密度,从而也极大地提高了语言文字的强度。这种真正焕发迷人光彩的小练笔,成为了课程实施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最近,我们听了一位老师执教的《梅花魂》,在本课的教学的教学中,当讲到母亲和我准备回国时,“我”兴奋地跑去问外公:“外公,您也回祖国去吧!”想不到外祖父竟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教师适时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讨论省略号后面可能省略了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的闸门被打开。有的说省略了外公说的话,有的说省略了外公的神态描写;有的说省略了外公的动作„„教师顺水推舟进行练笔。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把外公的表情、语言、动作等具体写下来。

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领悟了外祖父深深的爱国之情,更激发了学生习作的欲望、兴趣。我想,读中有写,写中有读,读写结合是提高习作能力激发习作兴趣的一条捷径。教师要善于发现阅读教学中写的因素,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下载抓好乡村公路建设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抓好乡村公路建设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王儒林:全力抓好春耕生产 奠定农业丰收基础

    王儒林:全力抓好春耕生产 奠定农业丰 收基础 来源:.和.讯.网发布时间:2011-04-20 10:28:05全省春耕生产已进入关键阶段。19日,吉林省长王儒林在长春市调研春耕生产工作时强调,各......

    抓好扶贫和新农村建设

    1. 抓好扶贫和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 按照市“十二五”扶贫攻坚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要深入扶贫点和新农村联系点实地调研,切实了解和掌握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进一步完善......

    水为人类文明发展奠定了基础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十一年级的学生高朗文。很荣幸能再一次站在这里,在“水”的研讨会中讲讲水这一课题,水与人类密不可分,在生活中,方方面面都需要水,人类的工业农业和经济方面......

    学播音主持为孩子发展奠定基础

    学播音主持为孩子发展奠定基础 来源:青少儿播音主持考级网 在当今社会,人才之间的竞争不再是单一的智力比拼了,其核心已是人的综合素质的对决。为培养综合素质人才,家庭、学校、......

    为切实抓好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精选五篇)

    为切实抓好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和省、市、县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按照县委、县政府......

    通过整改,为建设高水平本科教学体系奠定基础

    通过整改,为建设高水平本科教学体系奠定基础 李 延 保 2006年7月16日 各位同志:每所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结束后,根据专家组考察意见及学校在评建工作中自己感受到的不足,都要......

    抓好典型示范助推新农村建设

    抓好典型示范助推新农村建设近日,浦北县召开2011年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表彰了2010年度新农村建设工作13个先进后盾单位、23名优秀指导员和19名先进工作者,并精心安排了4个先......

    乡村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

    乡村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为策应旅游景区景观带建设,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夯实扩权强镇基础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本村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基本现状__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