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展高职特色的公寓文化实践探讨
开展高职特色的公寓文化实践探讨
中等职业教育学院文江峰
【摘要】学生公寓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开展具有高职特色的文化活动,通过活动,培养高职学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道德品质、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以公寓文化建设为载体,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关键词】高职;公寓文化活动;实践;
学生公寓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是课堂教育之外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现今,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是新时期大学学生工作的新要求,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紧密结合工作实践,努力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进学生公寓的方式和途径。
一、思想政治工作进学生公寓的必要性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学生大约每天有 60%的时间在公寓生活和学习,公寓建设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影响学校的稳定发展。然而现今大学生在多方面尚欠成熟,在公寓中的自控、自理能力较差,公寓的学习环境、卫生环境都无法保持在一个理想的状态。与此同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网络、报纸、广播等已经成为学生拓展知识面的又一重要途径,由于当今信息缺乏有效管理,极易使得鉴别能力较差的大学生群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因此,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进学生公寓,用正确的思想道德文化教育引导学生,弥补现有缺陷,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公寓环境尤为重要。目前,思想政治工作进学生公寓在各大高校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 现有的教育管理机构在具体运转中注重实际利益,缺乏与学生必要的沟通,没能找准思想政治工作进学生公寓的最佳切入点和突破口,存在很深的隔阂。② 公寓内部现代化教育设施不齐,且学生使用限制太多。公寓周边环境较乱,缺少育人氛围,如商业网点管理不到位,活动场所、宣传栏缺少,广播、报栏、专刊等宣传舆论阵地建设不尽如人意。③ 公寓大学生中存在独生子女、特困生和心理障碍三种特殊群体,存在着学习目的不明确、动力不足、认知能力差、团队意识差等现象。高校公寓教育管理体系缺乏对特殊群体的关注,使得群体人际关系不适,社交不良,不能很好地适应公寓环境,不利于寝室和谐发展。
二、高职特色公寓文化活动背景
高职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岗位群需要的人才。但是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因此,我们应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探索出了以公寓文化建设为载体,通过五进宿舍等文化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疏导学生的心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思想性与实效性相结合。
三、高职特色公寓文化文化活动的实施方案
1.养成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活动
高职学生素质低大多是没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开展教育管理工作。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大力营造公寓文化建设氛围。新生入学教育,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能发挥舆论导向作用。虽然职教学生本身在纪律意识、主动学习方面的意识较淡薄,但新生刚进校门,对大学生活充满期待 各种行为习惯还没有彻底养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从新生入学开始,利用新生入学教育进行公寓文化建设的宣讲,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建设氛围。
2.以党员为示范,打造示范公寓文化建设
学生是宿舍的主人,是宿舍文化建设的主体。因此,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具体的做法是,发挥学生党员、团员的先进示范性,在校、系、班党团组织体系的基础上,在每栋宿舍建立团总支,每层楼设团支部,以宿舍为单位建立团小组,通
过建立完善的学生自我管理组织,充分发挥学生的“ 三 自” 功能,让学生参与宿舍管理。
3.完善寝室文化建设规章制度
科学合理、规范的规章制度能够引导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合理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在高职学生公寓文化的建设中,必须有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这些硬性规定才能从制度层面保证学生做好最基本的基础文明。
4.对学生在寝室的表现,计入量化考核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
将高职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清洁卫生评比纳入考核办法,在综合素质测评中,对于在寝室文化建设和文明寝室评比中获奖的寝室成员实行加分政策:对寝室室长双倍积分、对受到校级批评的寝室成员进行扣分、通过这一考核办法,最后的综合积分纳入学生成绩单,载入学生学籍档案,并将学生所在寝室是否受表扬,以及在寝室的表现作为评优、评定奖学金、入党等的重要依据之一。此测评办法一定程度上对职教学生的行为起到了约束以及督促和激励作用。
5.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提升公寓文化软实力
公寓文化建设应依托各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提升公寓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如:开展以寝室为参赛单位的文体活动例如寝室魅力展示、寝室才艺表演、安全知识竞赛等。让寝室成员当主角、自编、自导、自演、这样的活动不仅展示了寝室成员的才能,更在这样的集体行为中,增加了寝室成员的相互了解,增进了感情,展现了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公寓文化活动使学生在高雅、健康、融洽 活泼的文化氛围中健康成长,更使他们在其中陶冶了情操、锻炼了意志品质、培养了健康人格、学会了交往、学习、合作。
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的开展一定要紧密围绕学校总体战略,在传承中发展,创建品牌活动。同时也应当结合时代特征,与时俱进,深入了解公寓学生日益提高的要求,有针对的选取思想政治教育方向,发挥现有团学组织优势,建设高品位的公寓。这样才能紧跟时代潮流,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培养 21世纪的新型大学生。总之,思想政治工作进学生公寓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要树立长期努力、持之以恒、长抓不懈的观念。在现阶段 ,我们要发挥各级领导和各级组织的作用 ,不断向已形成规模的大学生公寓补充新内容 ,增添新形式 ,强化指导与管理 ,使其成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渠道,成为学校发展与稳定的积极力量。
参考文献:
[1]高嗣超.浅析高职院校公寓文化建设.考试周刊.2009年.第8期.[2]张晓鹏 葛素霞.浅谈高校公寓文化建设.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3]于英 刘洋.和谐公寓文化构建中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研究.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第17期.[4]江波 高华波.公寓文化建设探析.文化纵横.2010年.第288期.[5]李东 胡涛.新形势下公寓文化建设的新途径.文化艺术研究.2010年.第5期.
第二篇:开展特色汽训文化
开展特色汽训文化,助推保障力的生成济南军区某汽车技工训练大队:乔振严键伟
济南军区某汽车技工训练大队坚持把建设特色汽训文化作为提升保障力的重要途径,紧贴军事训练需要,科学筹划,精心组织。他们按照“开展特色汽训文化,促进保障能力提升”的思路,挖掘特色文化资源,每年开训有“团结杯”教员学兵拔河赛、“五四”大团日开展“保障尖兵”技艺大比拼、“八一”消夏晚会上军民同乐,“铁马杯”篮球联赛激战正酣·· ·他们还鼓励官兵自编自演群体性文艺节目,并经常邀请地方共建单位到部队与官兵同台献艺,既丰富活跃了军营文化,也为保障能力的提升提供了精神动力。近日,他们又以“文化助力跃升,汽修保障打赢”为主题的第一届“汽车文化节”,有连接汽车线路、更换滤清器、拆装轮胎等多个课目的技能大比拼,有地方高校知名专家来队举办汽车文化知识讲座,还有汽车知识竞赛和主题文艺晚会等各种内容。该大队政委乔振介绍说,通过文化节,不仅可以展示单位官兵的精神风貌,也深化了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效果,营造了人人学汽修、懂汽修、爱汽修的浓厚氛围,有力地促进了保障力的生成。
第三篇:高职院校特色文化构建的哲学思考
高职院校特色文化构建的哲学思考*
浦爱东1 沈慧
2(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江苏盐城224005)
摘要:“什么是高职院校特色文化,怎样构建高职院校特色文化?”是高职院校特色文化构建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文章从发展道路和方向、发展阶段、发展战略、发展动力、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外部影响因素等九个方面,初步的比较系统的回答了高职院校特色文化构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关键词:高职院校特色文化哲学思考
我国高职教育经过十多年蓬勃发展,在规模上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但高职教育的质量问题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内涵发展成为当今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主题。过去,众多的高职院校把扩大规模、改善办学条件作为建设和发展的主要目标,过于追求硬件建设,或者片面理解能力本位思想,带来了我国高职院校文化特色、个性、魅力的淡化和缺失,有高楼没有“文化”的现象成为制约和困扰各高职院校深层次发展、内涵建设的又一瓶颈。为此,自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战略高度研究和探索具有高职特色的学校文化建设道路,从而以特色文化立校、兴校,已成为各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与质量提升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院校特色文化的内涵
从分类学的角度看,高职院校文化具有“类”的概念与“个体”的概念两层含义。“类”的概念是指关于高职院校的文化,是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大学文化相区别的,它离不开高职院校这个主体,只能生存并适用于高职院校这个活动区间,也可简称为高职文化;“个体”的概念是指某一高职院个体的文化,是高职院校文化个性化的一面,是此高职院区别于彼高职院的重要文化特征。因此,高职院校文化是一个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概念。高职院校文化所涵盖的内涵分类,学界有不同的看法。有认为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环境)文化、行为文化;有认为包括制度(组织)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环境文化;也有认为包括课程文化、组织文化、环境文化、管理文化等。
“特色”,《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特色,高职院校特色文化,就是高职院校独特的文化色彩、文化风格。就是“不同于一般,不是平平庸庸,而是要有所创新,具有个性,而且这种个性能够形成学校的传统,代代相传,与时俱进。”[1] 也就是说,学校在与其他同类学校相比较中,既具有同类学校文化的共性,更彰显着自己鲜明的文化个性。
——————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2009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课题《高职院校学校文化特色构建研究》(编号:09SJB880065),盐城纺织学院2009年重点课题《我院学校文化与地方企业文化互动研究》(编号:yfy0901)
在企业界流传这样一句话:“三流企业竞争靠产品,二流企业竞争靠服务,一流企业竞争靠文化”。的确,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竞争。同理,高职院校如果没有一流的或特色鲜明的学校文化,就不会有一流的高职教育。“学校文化”这个词发源于“企业文化”,是个经济学概念, 建设学校文化首先是为了学校的市场竞争力。世界级战略大师迈克·波特在《竞争战略》一书中说:“一个企业如果要生存、发展,只能选择两种战略:一个是差异化战略,另一个是成本领先战略。”因此,学校文化建设也应当注重差异性策划,要从本校历史和环境特点出发,认真分析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找准学校文化建设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有所为有所不为,努力形成本校独有的文化特色。
那么,高职院校的特色文化怎么构建?高职院校可以向普通高校学习大学文化建设的经验,但由于高职院校在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和培养模式等方面的特殊性,因此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也应当有自己的选择和创新。选择的是共性的规律,创新的是个性的形态。高职院校只有重视发展独具特色的个性文化,才能避免文化发展的趋同化。
二、高职院校文化特色的类型分析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办学层次,但更主要的,是高等教育的一种办学类型。在办学定位上既要突出一个“高”字,更要突出一个“职”字。由于高职院校大多为区域办学或行业办学,其存在和发展受区域经济、人文历史和行业发展的影响明显,因而,不同历史积淀、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高职院校因自身历史与地域差别、所依托行业不同而使其文化呈现出相应的差异性或独特性。
(一)地域文化特色
“区域性”是我国高职教育的独特性,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高等职业院校重要目标定位,也是高职院校生存之本。“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每一个地域都有自己独特之处,独特的历史人文环境从物质、制度和精神等层面影响着学校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赋予学校文化强烈的区域色彩。因此,高职院校应认真分析所处区域的文化特征,将地域文化特色融入学校文化建设, 努力创建符合区域文化发展方向与要求的特色文化,烙上地域文化的印记,借以提高学校的文化实力、品位和知名度。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原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地处革命老区新四军重建军部所在地——江苏盐城,在几十年的办学实践中,自觉把盐阜老区精神融入自己的血脉之中,并将其烙印为学校的文化名片,逐步凝练成“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学院精神。我院精神是在盐阜老区精神的土壤中萌生的,而盐阜老区精神是盐阜人民“海盐精神”与新四军“铁军精神”的融合,它的核心就是吃苦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传承与弘扬盐阜老区精神,抢抓与策应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紧贴地方经济文化特色,推动我院事业的大发展。2011年,我院成为盐城地区唯一一所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二)行业文化特色
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曾服务于某些特定的行业企业,这些高职院校由于其办学的行业
指向性,学校文化具有强烈的行业性色彩。《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指出“建立教育与行业对接协作机制”是高职院校重要的发展方向。由此可见,“行业”是高职院校赖以生存、发展壮大的沃土。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应当以学校所属行业为背景,以区域产业为依托,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中,引入行业特色文化,传承行业风范,形成具有行业特色的高职文化。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作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在文化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三维文化育人体系”:在高度上致力于职业精神文化(诚信文化)的构建;在深度上致力于职业能力文化“金融文化”的构建;在广度上致力于职业生态文化(校友文化)的构建,使学生的人格走向、从业素养和求学环境在一个切实的育人目标下达到了和谐统一。2
(三)企业文化特色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企业是高职院校教育服务的需求主体。高职教育要想办出特色,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企业的需要,要求高职教育必须更多地融入职业要素、实践要素和企业要素,努力使毕业生达到“零适应期”,这决定了高职院校文化必须与企业文化互动、融合,从而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高职文化。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省最早创立的高职院校之一。在教学中强化工学结合和生产性实训,并提出了“三个示范”的建设目标:发挥温州民营经济优势,实现校企合作共赢,使学院与民营企业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模式成为全国示范:弘扬“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的温州人精神,使学院以创业教育为特色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成为全国示范;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突出生产性实训功能,使学院“三个合一”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训基地成为全国示范。[3]
三、构建高职院校特色文化的哲学思考
“什么是高职院校特色文化,怎样构建高职院校特色文化”,是高职院校特色文化建设必须弄清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如何从哲学的高度,回答高职院校特色文化构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指导方针
党的十五大把“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正式确定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的战略方针,“三个面向”方针也为新时期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时空视野。面向现代化,表明高职院校文化应具有现代性,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面向世界,表明高职院校文化应具有开放性,要有放眼全球的视野,兼容并蓄的胸怀,海纳百川的气度;面向未来,表明高职院校文化应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善要于把握文化发展的趋势,掌握文化发展规律,增强文化创新能力,开拓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2.发展道路
“真正的社会进步,是为自己具有内在生机的文化所引领,而不是模仿别人,更不能把
自己的命运纳入别人的既定轨道。”[4] 高职院校在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一切从学校实际出发,不盲从,不照搬,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高职院校文化建设道路,在此基础上,沉淀自我的文化含量,提升自我的文化品位,成就自我的文化特色。
3.发展阶段
从历史的角度看,学校文化不是一朝一夕铸成的,都有一个长期的历史积淀、选择、凝聚、发展过程。每一所高职院校都必须正视现实,立足当下,既不固步自封,又不盲目冒进,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文化建设,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自然就会发生质的飞跃。
4.战略重点
文化即人化。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所有的学校都必须回答“你的学校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这就是培养目标,这就是学校的根本问题;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就是课程,有什么样的培养目标就有什么样的课程系统,所有的课程都是为培养目标服务的。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独有的文化状态,主要表现为个性化的培养目标、校本化的课程体系。校本课程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质量与学校特色[J].基础教育参考,2009(6).[2]王琦 龚宏富 唐林伟.高职文化要实现三个“对接”[N].光明日报,2011-01-07.[3]丁金昌.温州特色高职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4(8):70.[4]姚国华.文化立国[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2:13.-------------------
作者简介:
1.浦爱东(1968-),男,江苏盐城人,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副教授,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德育、民商法学,兴趣研究: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战略。
2.沈慧(1983-),女,江苏东台人,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讲师,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通讯地址:江苏省盐城市解放南路265号,邮编:224005;
联系电话:***(手机),05***(办公室);
E-mail:ycfypad@126.com
第四篇:高职院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高职院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陈小波,刘东风(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发布时间: 2008-7-1
5【摘要】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目标、教学方式等各方面都有着自身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使得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特点更加鲜明。文章通过对高职教育特点的认识,结合高职院校实际,阐述了高职特色业文化的内涵。
【关键词】高职院校;文化建设;高职教育
大学文化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精神和大学品牌的重要体现。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建设有自身传统和特色的校园文化。大学文化是个性文化,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目标、教学方式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区别,这决定着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应体现鲜明的高职特色。这种特色就是要彰显职业教育特点,打造职业教育文化。
一、结合高职实际,把握高职教育特色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这既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概括地说,高职教育具备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一)人才培养的就业导向性
“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是高职教育重要的指导思想。职业和就业导向性不仅是高职办学指导思想的要求,也是高职院校的生命力所在。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面向岗位(群)的实际需要培养人才,不仅要在专业设置上贴近企业和社会需要,也要在课程设置和具体培养措施上符合岗位的实际,培养人才不仅要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职业知识,具备大学专科的学历层次,更重要的是掌握职业技能,获得就业岗位(群)的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正因此,我院形成了“围绕市场办学校、依托行业设专业、根据目标定课程、强化素质育人才”的办学理念。
(二)知识、能力培养的职业性
高职人才应具备与高等本科教育相适应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掌握相应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同时以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人才。高职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生产和管理能力的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水平为目的。高职教学应以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制定教学计划,在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组织和实施教学,对学生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着眼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注重知识的横向扩展和结合,体现知识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掌握新设备、新技术的能力,使高职毕业生具有上手快、操作强、适应性好的特点。
(三)人才类型的技术应用型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毕业生不仅懂得某一门专业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而且要具有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生产操作技术和组织管理能力,善于将技术意图和工程设计图纸变为现实生产,并能在生产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善于利用信息和使用信息,进行设备、工艺和产品的改进。简而言之,就是说高职培养出来的人才应是专业理论知识够用、生产技术操作熟练、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1(四)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
由于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是面向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毕业生到企业能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因此,高职学生毕业就业去向具有很强的基层性。例如我校作为电子信息类的工科高职院校,毕业生主要在电子产品制造业、软件企业或者信息服务业的第一线从事生产、检测、维护、服务和管理工作。事实上,高职毕业生基层性既是职业教育的特色,也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必然要求,是高职教育的生命力所在。
二、突出高职教育特色,打造职业教育文化
高职院校的各项工作要想取得实效,必须紧密结合高职教育的特色。高校文化是个性和特色的文化,在高职院校的各项工作中,文化的建设更应该紧密结合高职教育特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企业、社会区域为依托,融入更多的职业特征、职业能力、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人文素质等因素。
(一)加强职业意识教育,突出职业特色
倡导职业教育理念,树立“能力为本”的思想,坚持职业价值导向,尊重职业价值,是高职院文化建设的核心,也是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在文化建设上的不同之所在。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要更加突出职业的实用性,让师生树立强烈的“为职业教学”的意识,企业需要什么,就教给学生什么,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就把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高职院校应更加注重培养高职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一线工作态度,达到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目的,同时也要结合企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突出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素质,把爱岗敬业、艰苦奋斗、诚实守信、团结协作、遵纪守法等思想观念注入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注入师生群体的价值观念中。
(二)结合地方实际,突出区域特色
高职院校的发展与所在地区经济建设密切相关,高职院校的办学方针是面向地区经济建设、为地区经济建设服务的。因此,在坚持职业价值导向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际开展具有地区特色的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获取发展动力的根本所在。这就要求,首先,各高职院校在文化建设中必须突出区域特色,高职院校生源大部分来自于所在的省份,所以在打造“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过程中,高职院校必须紧密结合区域的历史发展、人文特色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才能激发学生的文化共鸣,激发他们爱家乡、爱校、爱国的热情。其次,高职院校要积极倡导地方的先进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先进理念。再者,高职院校必须高举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大旗,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和扶持,赢得地方企业和地方人民的欢迎和认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招生和就业两旺的局面。我校地处江苏省省会——素有“博爱之都”美称的历史文化名城南京,我们十分注重利用和发挥地方资源为办学服务,并在师生中积极倡导南京的“博爱”精神和新时期江苏省提出的“三创精神”,高举为江苏实现“两个率先”服务的大旗,赢得了地方政府和百姓的认可和支持,形成了地方高职教育品牌,连续11年就业率超过98%,连续5年招生录取分数处于全省高职院校首位。
(三)注重企业参与,突出行业特色
走产学研合作的道路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实践证明,高职院校是依托和服务行业、企业办学的,带有很强的专业偏向和行业烙印,在特色文化建设也必然具备明显的行业属性和行业特征,如我校作为电子信息类的高职院,在文化建设上就明显有别于卫生类高职院校。此外,文化最重要的作用是对人的影响,特别是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高职院校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校园文化也应该对学生的就业和未来职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文化建设上要注重企业参与,尤其是将校园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出更加符合企业文化实际需求的毕业生。一是要强化自身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联系,通过直接进企业,对企业厂景、厂貌、产品、企业精神、制度建设等真实案例与企业文化进行零距离接触,还可将企业的文化成果在学院进行展示,把企业文化引入校园;二是将企业文化的学习纳入到课堂教学,加深学生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同时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实习、实训的机会亲身体验和理解
企业文化;三是以邀请企业文化工作者到学校开设专题讲座的形式,宣讲企业文化。
(四)坚持能力本位,突出实践特色
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是面向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与普通本科教育相比,高职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有很强的实践性。这要求,高职院校在文化建设上,必须要突出实践特色,注重校企合作,加大实践教学投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积极实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长期的实践中,我校提出“以能力为本位,面向学生职业生涯”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原则,并确定了“岗位主导、德能并重、产教结合、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逐年加大对实践性环节的软硬件建设,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积极建设校外实训基地,构建了从“基础训练”到“仿真训练”再到“实战训练”的相对独立的实践课程体系。“工学结合、学做一体”已成为我院办学的鲜明特色,也成为我院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高职院校特色文化的内容和内涵很广,建设特色文化也是个系统工程。然而,围绕职业教育特点,打造职业教育文化是高职院校特色文化建设中最鲜明、最关键的部分,也是高职院校管理者和文化工作者需要认真探究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张利,金锦华.关于加强高校新区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2).
[2]钟建宁.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色研究[J].学校党建设与思想教育,2008,(1).
[3]张旭翔,等.关于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几点思考[J].江苏高教,2008,(1).
[4]刘登明.构建有职业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
[5]秦承敏,郭传金.略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创新[J].学校党建设与思想教育,2007,(10).
【作者简介】陈小波(1982-),男,江苏兴化人,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政治辅导员,助教,研究方向:学生教育管理。
第五篇:公寓文化月策划书
宿舍文化月策划书
公寓文化月
一、活动概述
一)、活动目的:
寝室是学生主要的学习和生活场所,为进一步提高我院学生的文明素质以及促进寝室内部成员的团结友爱,我们将组织开展以“协作、团结”为主题的公寓文化月之趣味体育比赛活动,以此促进宿舍成员的团结协作的能力,增进舍员之间的感情。与此同时丰富同学的业余文化生活,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为学校的文化建设服务。
二)、主办单位:大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
三)、参与对象: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全体11级新生。(以寝室为单位)
四)、活动地点:三食堂旁边篮球场
五)、活动时间:2011年10月15日周六
二、前期准备
一)、联系楼委:与楼委联合决定好比赛时间,并且请楼委在楼内进行比赛宣传。
二)、道具准备:借、购买道具,准备奖金。
三、活动内容
一)、准备、评分
将所有参赛组抽签决定每五组一个队,依次进行比赛。由工作人员介绍规则,布置现场。每一队第一名的三分,第二名得二分,第三名得一分。
第1页
二)、活动
初赛
1、企鹅漫步
比赛规则:一个人两腿夹着一个排球、两手臂各夹着一个气球成企鹅装在规定路线、规定位置分别进行跳、转、走等动作。球掉下来在原位置继续,每组人轮流进行。每队取前三名。(气球爆破淘汰)
2、自行车慢行
场地上有固定窄车道,每组有三个代表依次进行骑自行车慢行。压线或者脚落地则在总时间上减两秒,在最后以三个代表时间之和作为总成绩。用时最多的获胜,每队取三名。
3、托球跑
球拍脱乒乓球来回跑动,每组接力。球掉者从起点开始,路线固定。取三名。
决赛
从初赛中按分数取10组,同时进行三个比赛。
三)、活动宣传
1、张贴决赛海报,吸引全校学生关注决赛。
2、请楼委进行楼内宣传。
四)、奖项设置:每个楼
一等奖1组100元舍费
二等奖2组50元舍费
三等奖3组30元舍费
优胜奖1组
注:获奖选手颁发有学生处盖章的荣誉证书及相关奖品。
五)、后期宣传及成果展示
1、通过彩报、各楼前宣传栏的打印通知,对获奖名单进行公示
2、撰写与发送活动通讯,确认媒体报道事宜
四、整理与总结
1.整理活动中的图片、书面资料、媒体报道的相关资料,并妥善保存。
2.召开总结会议,干事做好个人总结,主任部长做好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