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公文用语“常见病”
公文语言有别于其它文体的语言,它具有自己的特点:语言精炼、文风质朴、讲究程式的规范等。由于公文语言运用有其特殊的风格和要求,因此在起草时,一定要注意语言的运用。现就公文用语的“常见病”简析如下:
一、书写不规范
公文用语的一词一句、一个概念都必须准确无误,不容产生歧义。汉语中,形近字、同音字特别多,起草公文应特别注意字词的书写,消除错别字。由于疏忽大意或对其词语内涵不清楚.容易造成公文语言中错别字的产生。如“升国旗”写成“开国旗”;“苦干、实干、加巧干”写成“苦干、实干、加23干”;“启事”写成“启示”;“务必”写成“勿必”;“反映”写成“反应”;“消除”写成“消灭”等。
二、语义辨析不当
汉语言中,表达同一个意思,有时可有几个甚至几十个近百个意义相近的近义词语,在选择时要注意它们语义的细微差别,准确恰当地运用。如:关于“死”的词语就有“逝世”、“亡”“英年早逝”“寿终正寝”“牺牲”、“殉职”“老了”等,运用时要注意其细微的区别。
三、词语外延限定有误
公文中往往因一字一词之误导致种种歧义,给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和损失。“公司决定,从一九九九年一月起,适当增加在岗职员的工资”。这里的“从……起”至关重要,起到了准确界定的作用。这里特别指出要避免语义过分地夸大或贬低,防止诸如“特大”、“最”、“最最”“首创”“第一”等“特大调”的误差。
四、简缩词语欠规范
人名、地名、年月日等不能滥用简称。年份写法应概用全数,不得省略。简称应规范化。如“全国人大”不能写成“全人大会”,也不能用作“国大”。“两个文明”、“三个代表”、“四有新人”等都不能随意增删。并且要注意的是,公文中简称词语不能过多,多则滥,滥则有损文风。
五、词语搭配失当
公文写作中语言要互相搭配,以使语句通顺、表意清晰。否则,就会出现语病。如“我们要继承革命优良传统和作风”。动宾搭配失当:不能“继承”“作风”。
六、句子成分残缺
句子缺少某些成分,也会使语句不畅,表意不清。如“在社会实践中,使大学生们了解了社会”。这就缺少主语,应将“使”去掉。
七、指代不明
公文写作中使用代词,要使句子连续、结构紧凑,还要保持代词的前后一致。否则就会指代不明。如“我厂经过治理整顿,面貌一新,该厂领导班子对未来充满信心,对这个厂制定了十年发展规划”。这里“我厂”、“该厂”、“这个厂”前后不统一。
八、套话、空话连篇
公文旨在实用,切忌套话、空话。如“在……大好形势下”、“在……指引下”、“时间飞逝,日月如梭”等等。千篇一律,反将公文写得死板生硬,没了生气。
九、滥用文学语言
公文用语要精确、庄重、简洁。即要实事求是,不能过分修饰、渲染。如“罪犯张某,在我公安人员的追捕下,抱头鼠窜……”。其中“抱头鼠窜”就是文学语言,在此应用欠妥。
十、逻辑混乱
公文语言也要符合逻辑,符合逻辑就是符合思维规律,否则就会出现语病。如“不生产出东西来,拿什么去消费?所以必须多积累,少消费”。应该说“生产消费一起抓”;“全体党员都投人抗洪队伍中,只有少数党员还躲在家中”。“全部加人”就不应有“少数党员还躲在家中”。
十一、语句重复又叠用
公文以简明为佳,忌用语上的重复、叠用的余赘。如“全体师生们”、“反映了情况和问题”、“截止三月底为止”等,都是用语的重复、叠用。
十二、数字使用不规范
数字往往是最有说服力的论证材料,因此使用时要准确无误,并力争规范。如“80年代中期以前,多数新闻单位实行的是全额预算管理。……从八十年代初,北京首次举行了大规模读者调查后,受众调查逐渐被各级新闻单位所重视”。这里的“80”与“八十”应当统一起来。
十三、语序混乱
词语在句子里,句子在段落中的安排是有一定的次序的,这是汉语在长期语言实践中形成的一个规律。违背了这个规律,就会出现表意不清,甚至错误现象。如“艺术创作的题材,要反复仔细地到生活中去检验和推敲”。显然,状语“反复仔细地”是修饰“检验和推敲”的,应当与它*近;“紧密地围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个中心任务,积极开展工作”。是两种说法混用在一起,造成了语序混乱,应改为“紧密地围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的把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个中心任务,积极开展工作”。
十四、标点符号误用
标点符号是“无声的语言”,同样也具有表情达意、传播信息之功效。标点符号的误用,同样影响公文的写作质量。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这句话中,书名号常常误用做引号等。
现代公文用语“常见病”
第二篇:现代公文标题写作技巧及其“常见病”
现代公文标题写作技巧及其“常见病” 赵忠山(齐齐哈尔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黑龙江 齐齐哈尔161006)
发表于《应用写作》2001年第11期
[关键词]公文;标题;“常见病” [摘 要]在现代公文写作中,标题往往直接或间接揭示主题和内容。它是公文的“眼睛”、“门户”,是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避免其“常见病”,可以提高公文写作的质量。[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号] [文章编号]
标题是文章的名字,也是文章的门面。在现代公文写作中,标题往往直接或间接揭示主 题和内容。标题是公文的“眼睛”、“门户”,透过它可以使读者把握公文的总的思想,了 解公文的主要内容。因此,标题写作要严肃认真,力争准确、简明、结构完整。公文标题的构成要素比较固定,一般说来,一个完整的公文标题是由三个要素组成:作 者、事由和文种。例如,《国家旅游局关于加强旅游业管理若干问题的请示》(一九九一年六 月九日),其中“国家旅游局”为制发文件机关,即“作者”;“关于加强旅游业管理若干 问题”为事由;“请示”为公文名称,即为文种。
一、“作者”写作技巧 所谓“作者”指的是制文机关或个人,也就是发文名义。一般写在标题的开头,就写全 称或者通用的简称,切不可滥用缩略语。如“中国共产党北京市委员会党校”,也可用其通 用的简称“中共北京市委党校”。但如果用“北京党校”就是不规范的标法。公文制作如果 是三、四个单位的,应该一一标出,不得遗漏。如: 《中共哈尔滨市南岗、道里、动力区党 校关于招收学员的报告》 等。如果公文制作机关较多,不便一一标出时,不能用“各机关”、“各有关部门”等笼统的标法,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概括: 制文机关是同一地区或同一系统 的,对全部机关就可以总概括。如: 《××局所属各厂关于企业改革的报告》 ;如果同一地区
或同一系统的全部机关中还缺一两个机关的,应该予以注明。《××局所属各厂 如:(缺×× 厂、××厂)关于企业改革的报告》 ;有时同一地区或同一系统的相当一部分机关,常常是5 个以下的可以全部标出,5个以上的可以列举主要机关名称并标出数量。如: 《××局所属第 一纺织机械厂等六厂关于企业改革的报告》 ;公文作者如果是个人,还要标出所属机关的名 称及其个人职务。如:“中共××省委书记×××”;有些公文的制发属于某个机关的特定 职能的,或者有些以地区等特征形成的公文,也可以不用标明作者。如: 《××省2001年财 政收支预算》等。
二、“事由”写作技巧 所谓事由,就是对公文行文内容加以集
中和概括的部分。这一部分一般标在标题的中间,是公文标题的核心部分。事由的集中和概括,往往不是理论性的集中和概括,而是公务性的 集中和概括,即要说明要办一件什么实质性的事情。所以要求拟写要确切、客观。这就需要 我们认真地推敲、斟酌。通常说来,对于单一问题,可以直接标出。如: 《××局关于干部 任免问题的决定》 ;对于多个问题的,就尽量分别标出。如: 《××局关于干部任免、聘用、推荐的决定、通知》 ;对问题多,且属于同类性质的,可以加以概括。如:“学生毕业论文 选题”、“学生毕业论文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答辩”等,就可以概括为“学生毕业论文 工作”;当问题多得不能一一标出时,可以标明主要问题,其他的用“等”代替。《××大 学关于教师教学、毕业论文指导等工作量计算的规定、通知》。对于会议公文的标法,如是 会议名称即能反映其内容的会议,标明会议名称就标明了内容。如: 《××大学关于召开职 工代表大会的通知》 ;对于讨论综合性问题的办公会,通常不标会议内容。如: 《××大学校 长办公会会议纪要》等;综合性的工作计划、总结、情况报告等,内容涉及的问题较多,具 体内容可以不用标明。如: 《××公司2001年工作计划》 ;机关名称已体现公文内容的,就省 略事由。如: 《××市综合治理办公室关于综合治理工作的报告》,就应改为《××市综合治 理办公室工作报告》 ;公安、检察、法院等单位的案件材料,必须确切地标出问题。如: 《关 于处理王××挪用公款的情况报告》,就不能写成《关于处理王××案件的情况报告》 ;有些 问题,内容过多,文字表述过长,可以用通用的规范化简缩,如“四个现代化”、“一个中 心,两个基本点”等,切忌随意生造。事由的用词,一般都用介词“关于”“对”“对于”和表述主要内容的词语组成介词结构,作公文名称的定语,以使事物更加具体、突出、鲜明。只要是属于概括特定的事由,就应用
“关于”这个介词,以表示涉及到的人、事物、范围。如: 《××关于加强课程建设的决定》 等。在运用“关于”这个介词时,还要注意动词的搭配,否则,介词“关于”就无着落,事 由也表述不清。《关于×××同志离休的请示》 就应该在“关于”后加上动词“同意”,如:,以表明呈报单位的意见。“对”和“对于”在使用时也要认真区别,一般说来能用“对于” 的地方均可用“对”;反过来,能用“对”的地方未必能用得“对于”。
三、“文种”写作技巧 公文的文种,就是公文的名称。一般处于标题的
的最后。由于文种也能够反映出公文的性 质和价值,因此,也是公文标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文名称单一,往往直接标明;公文名称 不多的,可以按重要程度一一标明;如果一份公文名称较多,可选用两三个很重要的文种,其余的用“等”字省略。公文名称的性质基本类同或相似的,可标出代表性的名称。总之,公文的标题是由三部分组成的,由于它在公文中起到“眼睛”、“标识”、“索 引”等作用,就成为公文写作的一项重要工作。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也可以根据行文 的需要和具体情况,可以省略公文的“作者”,如机关中在公文专用纸上已印有制文机关的 名称版头,就可以省略公文的“作者”。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制发的公 文,可以省略公文的“事由”。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有时,公文 的事由不是很重要,或者知照性的公文、极简单的公文在行文时,我们甚至可以同时省略公 文的“作者”和“事由”。如: 《通知》《布告》等。、由于公文种类繁多,应用广泛,加之作者的事务性地制作,常常出现诸多不尽人意的地 方,甚至于出现了种种错误。在公文标题写作过程中,“常见病”主要有:
1、套用标题 公文标题虽然定型化、惯用化,但是不能一级一级地套用。否则,势 必是“„„通知的通知的通知”、“„„决定的决定的决定”。
2、词不达意 拟定公文标题时,对公文内容把握不准,甚至不对,曲解、误解了公 文内容,或者是由于用语不当造成了这种错误。如: 《××局党委对××同志所犯错误的处 理决定》,写成了《××局党委对××同志错误的处理决定》。
3、滥用简化 简化、省略过于随意,造成了含义不明,甚至表意错误。《中共×× 如:
市委宣传部关于开展五四三活动的通知》,这里将“五讲四美三热爱”省缩为“五四三活 动”让人理解起来容易产生错误。
4、结构混乱 语句结构具有一定的语法性、逻辑性,一旦用混乱,就要影响语义的 表达。如: 《2001××大学工作计划》,应该改为《××大学2001工作计划》。
5、语句残缺 缺少句子成份,也严重影响着公文的内容表述。如: 《××局关于技术引 进问题的报告》,就应改为《××局与××研究所关于技术引进问题的报告》。
6、事由不一 公文讲究一文一事,如果一文多事,就太杂了。如: 《××局关于体制改
革的报告以及改革后加强生产管理工作的通知》,就是两个事由。
7、文种漏误 一般说来,公文可以无标题,也可以省略“作者”和“事由”,但是不
能省略文种而只标
明事由。如: 《××局关于职工的奖金问题》,就缺少了文种“决定”;公 文标题中的一个事由不能同时有两个文种。如: 《关于××局申请厂房二期工程款项的批复 的通知》,就有“批复”和“通知”两个文种;有时文种还会误用,如“请示”误用为“报 告”;“决定”误用为“通知”等。
8、标题冗长 公文的标题写得过长,繁琐、冗长,会直接影响公文的效率。如: 《×× 大学关于干部轮训、干部培训、岗位培训、青年干部团校学习的计划》,就应改为《××大 学关于干部培训的计划》。
9、时效不当 公文讲究时效性,在公文标题拟定时就要特别重视时间的正确应用,否
则就会出现问题。如要标全数,季度、月份不要随意遗漏; 不能使用“前年”、“明年” 等不定时间代词来表达时间。如: 《××市龙沙区旧区改造三年发展规划》就缺少时间的限 定,就不如《××市龙沙区人民政府关于1999—2001年旧区改造三年发展规划》确切。
10、介词误用 公文的标题常常用到介词“关于”、“对”、“对于”等。在应用时,要仔细研究,不可误用。《××局关于对××科的请示的批复》 其中介词就是重复运用,如:,应当去掉“关于”;同样,在使用“对”和“对于”两个介词时,也要认真区别:“对”的 含义、使用范围比“对于”广,凡使用“对于”的都可使用“对”,而“对”不能用“对于” 来代替。如: 《××局对于××科的请示的批复》,这里的“对于”应改为“对”等。
第三篇:常用公文用语
一、应用文书语言的基本特征
(一)实用性
人类的语言分为实用语言和文学语言两大基本类型。
实用语言只传达“实用”的内容。文学语言经过了作家“扭曲”或“施加暴力”,讲究审美、意在言外
(二)无歧义性
应用文书语言严格遵照其词典意义;严格遵循语法规则;
应用文书只适当运用比喻、对偶、排比等常规修辞格,一般不采用夸张、通感、暗示等修辞格。
应用文书的叙述则多用直叙,证明则多是直接证明,应用文书内容观点不能曲折隐晦、含糊其辞、模棱两可,(三)模式性
如“特此函复”这一模式化说法,如果换
用别的语言表达,不可能如此简练明白。应用文书语言有相当一部分是沿用旧语、套语,如“来函收悉”、“敬请批复”等惯用语。公文具有模式化的体式
(四)概说性
应用文书不追求不追求纤毫毕现的细节展示。
应用文书的表述,只求抓住关键、抓住要点,实行概括述说。
叙述多是概叙;说明多是概说;议论是“说理”而非“论理”。一般是直接地、明白地提出观点与主张 概说性的作用:使信息更精要,对读者更尊重,更好地达到行文目的。
(五)得体性
得体性即是恰当地使用语言。
应用文书文种丰富,各类文种的用语风格也有明显的区别:
指挥性公文的命令、决议、决定注重庄重严肃;
法规、规章和管理规章文书讲求严谨、确切、利落;
计划性文书必须实在、周密、可行; 会议报告应富于鼓动性等。
上行文的语言,应尊重而不阿谀讨好; 下行文的语言,应谦和但又不失度; 与平行机关往来函件的语言,则应以诚以礼相待,多商量,互相尊重。
惩戒坏人坏事的通报,语言应言之凿凿,义正辞严。
表彰好人好事的决定,语言则应热情、稳实。
对上级的情况报告,不必有过多的宣传议
论。
对下级布置工作的通知,又不可过于原则、空洞,应实实在在,切实可行,有可操作性。
有选择地使用模糊词语、委婉用语,有时反使应用文书的语言更得体。
从总的方面看,应用文书语言大都比较庄重、通俗,是大众化的书面语言,较少用口头语言和方言。
二、对公文用语的要求
公文语言特点可概括为8个字: 明晰、准确、简朴、庄重
为了体现公文语言这特有的特点,在具体用语行文时,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一)使用书面语,一般不使用口语。、文学作品,为了追求特定的表达效果,常用口语(包括方言、歇后语等),公文一般
不能使用口语,只使用合乎规范的书面词语,以免口语破坏公文的语体风格。
(二)适当使用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公文应当适当使用诸如:
“业经”、“悉”、“兹”、“兹有”、“特”、“拟”、“者”、“为荷”、“于”、“为”、“依”、“逾”、“其”、“亦”、“以”、“尚”、“之”、“该”、“予”、“此”、“凡„„者”等文字。例如,“鉴于目前出版物在涉及数字(如时间、长度、重量、面积、容积和其他量值)时,使用汉字和阿拉伯数字没有统一的体例,情况比较混乱,根据有关方面的建议,我们会同部分新闻出版单位,经过多次讨论、修订,制定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现予公布,要求新闻出版有关单位试行。” 上段文字中,“鉴于”、“予”等便是文言词语。
适当使用文言文词语和文言句式,有利于增强公文的庄重性。
(三)恰当使用公文特定专用语
公文特定用语,含义确定,使用频率很高。
它在准确、严谨地表述公文内容及格式的同时,还能有效地增强简明、庄重的语体风格。
(四)适当使用模糊词语,以使公文内容得到恰当的表达
公文在某些特定的语境中,需要使用模糊词语。
模糊语言:是指外延不确定、作者有意不作详细交代或内涵无确定的弹性语言。
模糊语言能适应特定语境,是为了更周密严谨,简练得体,准确恰当地表意的需要。
例如:
“按有关文件规定”,这句话中的“有关文件”本是存在的,但或限于文章篇幅,或有意不写,因而,“有关文件”便有了模糊性。
模糊词语常被用来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程度、范围等。
例如:
1.表时间:
近来、最近、当今、当前、过去、往日、原先、前不久、不日、不时、将来、届时、今年以来、今冬明春、长期、最初阶段、晚期、临时、有时、及时、一贯、一度、一段时间、偶尔、许久、限期、如期、一朝一夕等。
2.表方位:
附近、周围、远方、前方、后方、南方、北方、上边、下边、前面、后面、外地、本地、这里、那里、所在、就地、处处等。
3.表数量:
多数、少数、一些、许多、不少、不乏、一系列、一伙、多次、屡次、一再、再三、三令五申、三番五次、个别、绝大多数等。
4.表程度:
稍、较、很、最、极、重大、巨大、特大、莫大、一定、显著、稍微、普遍、差不多、基本上、大抵、大体上、充分、足够、较为、极端、丝毫、十分等。
5.表范围:
广大、广泛、所有、有的、有些、有关、左右、以上、以下、以内、以外等。
模糊语言要用得恰当得体,该用才用,如果随意滥用,将有损公文的明晰性和严肃性。
三、公文常用特定用语简表
1、开端用语:主要用于文章开头,表示发语、引据。
“为、为了、为着、查、接、顷接、根
据、据、遵照、依照、按照、按、鉴于、关 于、兹、兹定于、今、随着、由于。”
2、称谓用语:用于表示人称或对单位的称谓:第一人称:”我、我单位、本人、本公司、我们、敝单位。”
第二人称:”你、你局、贵公司、贵方。” 第三人称:”他、该公司、该项目”
3、递送用语:用于表示文、物递 送方向:上行:报、呈。平行:送。
下行:发、颁发、颁布、发布、印发、下达。
4、引叙用语:用于复文引据;”悉、接、顷接、据、收悉。”
5、拟办用语:用于审批、拟办;“拟办、责成、交办、试办、办理、执行”
6、经办用语:用于表明进程;“经、业经、已经、兹经”。
7、过渡用语:用于承上启下;“鉴于、为此、对此、为使、对于、关于、如下”。
8、期请用语:用于表示期望请求; “上行:请、恳请、拟请、特请、报请。平行:请、拟请、特请、务请、如蒙、即请、切盼。
下行:希、望、尚望、切望、请、希予、勿误。”
9、结尾用语:用于结尾表示收束; 上行:当否,请批示;可否,请指示;如无不当,请批转;如无不妥,请批准;特此报告;以上报告,请批转;以上报告,请审核。平行:此致敬礼;为盼;为荷;特此函达;特此证明;尚望函复。
下行:为要;为宜;为妥;希遵照执行;特此通知;
此复;为„„而努力;„„现予公布。
10、谦敬用语:用于表示谦敬:承蒙惠允、不胜感激、鼎力相助、蒙、承蒙。
11、批转用语:用于上级对下级来文的批转处理;批转、转发
12、征询用语:用于征请、询问对有关事项的意见、态度;当否、妥否、可否、是否妥当、是否同意、如无不当、如无不妥、如果可行等。
四、改写题
按公文用语要求,改写下列句子中带下划线的词语。
1.如果贵公司同意。
2.切望出力相助。3.出于以上原因。
4.此事确定由子公司办理。
5.《××条例》已由国务院第四次会议通过,现公布实行。
6.得到贵局大力支援,特表谢意。7.你厅×公政(20××)161号请示已收到。
8.现在报告如下。
9.特此拟函作复。
10.请你局将严某20××年拘留情况用函告诉我处。
11.由于该案追究时效已过,故不予上报。
12.我们打算今年5月份开课。13.该人切实为精神病患者。
14.你局是否收到,请速调查后答复。15.现在就关于财经工作改革等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16.此次火灾,确实是坏人纵火造成。
第四篇:公文常见病文解析
一、行文方面的问题
(一)党政不分
1、纯属行政主抓的工作错误地由党委包揽行文;
2、党的机关公文主送行政部门或单位;
3、行政机关公文主送党组织;
4、非党政机关联合行文而党政混杂一并主送。
(二)随意请报
1、主送领导者个人;
2、多头主送;
3、越级上报。
(三)乱抄滥送
1、不分有无关系、有无必要,随意抄送上下左右诸多机关、部门和单位;
2、把“请示”抄送下级机关;
3、把向下级机关的一般性公文,无必要地抄送上级机关;
4、对受文单位领导一一抄送。
(四)违规行文
1、包揽部门行文;
2、错误联合行文;
3、超越职权行文。
二、公文标题方面的问题
(一)残缺不全
1、无发文机关:如《关于“秘书工作”的通知》。
2、无事由:如《××某地人民政府的通知》。
3、无文种:如《××关于批转××的报告》——介词“关于”后面的述宾词组仅仅反映了事由,等于文种未出现。
4、无行文单位和文种:如《××报告团在××产生强烈反响》。
5、无行文单位和事由:如《通知》。
(二)文种不伦不类
1、并用文种:如《××关于“秘书工作”的请示报告》,《××关于××同志任职批复的通知》。
2、混用文种:《××关于命名某某级文明单位的申请》;
3、生造文种:如《××关于给××资助活动经费的批文》,1989年12月13日由国家人事部、国家计委、国家财政部给国务院的一份联合行文《1989年调整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的实施方案》等。
(三)不合语法规范
1、搭配不当:《××关于开展会计工作标准化技术考核制度的通知》;
此题错误有三种改法:一是将“开展”改为“实行”;二是将“开展”改为“坚持”,“技术”前加“实行”;三是在“标准化”后加“活动实行”。
2、语序不当:《关于加强发布公众天气预报归口管理的报告》,应改为《关于发布公众天气预报加强管理归口管理的报告》。
3、成分残缺:《关于切实做好接受安置灾民的通知》,应改为:《××关于切实做好灾民接受安置工作的通知》。
4、成分多余:《××关于做好春耕生产各项准备工作问题的通知》,“做好……工作”是完整的述宾词组,“问题”多余,应删去。
5、句子杂糅:《关于召开××某某第×届党员代表大会有关事宜的通知》,应改为《……关于召开××某某第×届党员代表大会的通知》,或《……关于××某某第×届党员代表大会有关事宜的通知》,视情况选其一。
(四)“关于”使用不当
放错位置:如《关于××某某财经学校向××大学联系临时住房问题的函》,标题应改为《××某某财经学校关于向××大学联系临时住房问题的函》。如《××总厂召开关于转制会议》,应改为《××总厂关于召开转制会议的通知》。
(五)缺少必要虚词
1、缺少介词“关于”:《××大学关于自学考试报告通知》应改为《××大学关于自学考试报名事宜的通知》。
2、缺少“助词”:如前面举过的例子《××航运管理所航行通知》、《××大学自学考试报名通知》、再如《××某地人大常委会关于五个月的工作总结报告》,均应在文种前加“的”。
(六)事由与正文不符
《关于张××受贿案的调查报告》,此标题可修改为:《关于赵××揭发张××受贿案调查情况的报告》。
(七)语言文字方面的问题
1、语法毛病
(i)搭配不当
(1)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
a、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增加了。
b、这个先进集体就在深入开展的反腐败斗争中涌现出来了。
a句“生活水平”不能说增加了,应改为“提高了”,涌现指(人和事物)大量出现,而b句的主语仅仅是个单独事物,因此不相搭配,可将“涌现出来了”改为“产生了”。
(2)述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a、……要努力实现这一伟大任务。
b……要加强自身改革和建设的步伐.a句“实现”和“任务”不搭配,可将“实现”改为“完成”。
b句“加强”和“步伐”不搭配,可将“加强”改为“加快”。(也可将“的步伐”去掉)
(3)定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a、勤奋的工作换来了丰厚的成果。
b、全体干部、党员、群众积极努力……终于打了一个漂亮仗。
a句修饰中心语的形容词“丰厚”和“成果”不搭配,可将“丰厚”改为“丰硕”。b句“漂亮丈”指计划生育工作取得很大的成绩,“全体”和“群众”搭配不当且不合实际,可修改为“广大党员、非党干部和群众……”。
(4)状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厂是一家专业生产化工产品的企业。
在此句中,“生产“是动词,和“化工产品”组成述宾词组,其前面的词应该是状语,而“专业”是名词不能做状语,可将其改为“专门”。
如:凡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的企业,一概追究领导责任。此句“一概”应改为“一律”,“一概”和“一律”均有“表示适用于全体,没有例外”的意思,但用法略有不同,“一概”用于动词前仅限于对事物的概括。“一律”则对人事均可。
(5)补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会议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句子“打扫”和“整整齐齐”不搭配,可删掉“整整齐齐”或把“干干净净”后面的顿号,在“整整齐齐”前面补上,与之相搭配的中心语(如加布置得或收拾的)。
(6)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如:在培训班最后三天的学习,是我们收获最大的三天。
此句主语“学习”和宾语“三天”不是同一事物,因而不搭配,“最后三天的学习”可改为“最后学习的三天”。
(7)状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某地政府曾将清理露天乱放易燃物当成防止火灾发生的一大隐患》。
此句“清理露天乱放易燃”和“一大隐患”搭配明显错误。可改为:“某地政府曾将露天乱放的易燃物视为发生火灾的一大隐患,下决心认真清理”。或保留状语,可改为:“某地政府曾将清理露天乱放的易燃物当成消除火灾隐患和防止火灾发生的一大措举。
(8)状语和补语搭配不当
……请认真贯彻执行,把我某地某某工作向前大大推进一步。
此句后一分句是“把”字结构做状语的无主句,“向前”和“大大”都是中心语,“推进”是状语;数量词“一步”属动量词,因而是“推进”的补语,“大大推进”和“推进一步”是矛盾的,可删去“大大”。
(9)“前宾语”和“后宾语”搭配不当
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排满了前来敬献花圈的队伍,有刚下夜班的工人;有从郊区来的农民;有机关干部;有解放军战士;有青年学生;还有戴红领巾的孩子们。
此句“队伍”(指有组织的群众行列,是前分句的宾语,也应该是后分句(承前某某略)的主语,然而它和后面的宾语“工人”、“农民”、“干部”、战士“、“学生”和“孩子们”都不搭配。一是将“队伍”改成“人”或者“人群”;二是将“队伍”后面的逗号变成句号,接着加上“队伍中”。
(10)语序不当
(1)定语和中心语错位
如:今年底无法实现某地政府要求的排污达标。
此句可修改为“今年底无法实现某地政府有关排污达标的要求。”
(2)状语中心错位
如:那时多数居民对城某地大搞绿化。
可改为“那时多数居民对城某地大搞绿化不理解。”
(3)定语和状语错位
如:会议期间,某地领导亲切地向英模代表表示慰问。
改为:“会议期间,某地领导向英模代表表示了亲切地慰问。
(4)状语和主语错位
a、往往有些人不呢感依法办事。
a句应改为:“有些人往往不能依法办事。”
(5)状语和补语错位
今春广交会以来,国际某地场迅速好转,涤棉布需求量趋增,原安排的××年出口涤棉数量,被外商签订已完。
句中的副词“已”本应做谓语的状语,却防错了位置,“被外商签订已完”可改为“已被外商签订完”。
(6)定语和补语错位
拟用1990年全厂超额利润的10%一次性为全厂职工每人增发奖金平均100元。
可改为“……为全厂职工平均每人增发奖金100元。”(当然也可以改为“……为全厂职工增发奖金平均每人100元.”
(九)成分多余
(1)重复同一主语
如:如果这件事还没有到法院的话,这件事应该由工商部门来管。
此句可删除后面的“这件事”并将前面的“这件事”移到“如果”前;也可将后面的“这件事”改为“那么”。
(2)异词指同一主语
如:××经过踩点,他窜到这座居民楼。
“××和他是全同关系的概念,属主语重复,多余,可将“他”去掉。
(3)主语叠床架屋
如:群众反映情况和问题,引起某地领导的高度重视。
此句联合词组做主语,“情况”外延大,包括“问题”,故“情况”和“问题”可视情删去一个。
(4)主语重复宾语
……人民币的作应将会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而发挥更大的作用。
此句中“人民币”后面“的作用”三个字应删去。
(5)谓语多余
如:全某地副处级以上干部有××%左右的人在党校或干部管理学院进修学习过。
此句“进修”和“学习”词义相同,应删去一个。
(6)宾语多余
如:受益最大的是××自己本人。
此句“自己”和“本人”应删去一个。
(7)定语多余
如:一个极平常而普通的人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此句“普通”即“平常”的意思,两者词义重复,一贯删去一个(保留“普通”好一些)。
(8)状语多余
如:有关部门同志在一起多次反复地进行研究,终于找到了妥善地解决问题的办法。
此句“多次”和“反复”词义重复,应删去一个。
(9)补语多余
如:这些劳模的事迹都十分生动得很。
此句谓语中心前面有状语“十分”,且语句表达了完整的意思,后面无须赘加个补语“得很”。
(10)句式杂糅
如:今年来城某地公文规范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根本原因是由于我们认真宣传、贯彻执行了公文管理法规。
此句是“……根本原因是我们认真宣传……”和“……有了很大的提高,是由于我们认真宣传……”糅到了一起,可去掉“由于”或者去掉“根本原因”。
第五篇:浅析行政机关公文标题八种常见病
浅析行政机关公文标题八种常见病
公文标题是公文的眼睛。俗话说“看文先看题”,公文标题规范与否,直接影响到公文的效力和阅读者的感受。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公文标题时常出现一些毛病,本文试举例浅析。
一、标题不全。完整、规范的公文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内容)+文种(公文种类)构成,即人们常说的公文标题“三要素”。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三章第十条第六款明确规定:“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并标明公文种类,一般应当标明发文机关”。常见的问题有三种:一是随意省略发文机关。如:《关于上报2004年办公室工作要点的报告》,这份文件是基层部门报送的,没有版头,也没有发文机关,上级只能从落款处判断文件是从哪里发出的,既不庄重,也不严肃,更不利于公文有效运转和办理。要注意传达重大决策事项的下行文和没有版头的下行文、上行文均不得省略发文机关;但有版头的,为避免公文标题累赘,也可不标明发文机关。二是随意省略事由。如《××旗人民政府决定》,由于省略事由,受文者从标题中看不出文件的主要内容、事项和基本观点,不利于学习贯彻文件精神。应注意:除一些不是十分重要的、极其简短的通知、通告和特殊机关发出的特定公文外,一般情况下不得省略公文事由。三是随意省略文种。使受文者不得要领,影响了公文的严肃性。如《××局关于召开全市水土保持工作会议的有关事宜》。
二、事由有误。“ 事由” 是公文标题的核心,标题的好与不好主要看事由写得是否正确、清楚。这方面常见问题如下:一是介词“关于”应用未用。如《××局××局××局优先提高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带头人生活待遇的通知》,标题在发文机关和事由之间缺少了介词“关于”,容易让人产生歧义。是三个机关联合发文,面向当地所有单位,还是只面向三个发文单位呢?所以应补上介词“关于”。二是动宾搭配不当。如《××局关于进一步搞活集体企业有关政策的试行办法》,这一标题的中心词为“ 试行办法”,其限定部分为“进一步搞活集体企业有关政策”,但“搞活”的宾语应是“企业”而不能是“有关政策”,故此题有误,可改为《××局关于进一步搞活集体企业的试行办法》。三是内容不完整。如《关于出国考察的请示》,标题中因缺少主语而让人费解,到底是谁要出国考察?完整的标题应在“关于”后面加上“××同志”或“××代表团”。再如《××政府关于认真做好表彰2004先进工作者的通知》,此标题是缺少宾语,标题动词是“做好”,而后面缺少宾语“工作”,补上才比较完整。
三、乱用文种。这里文种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的种类。文种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生造文种。有些单位自作主张,随意生造文种,如《××局关于解决办公室用房的申请》。很显然,“申请”不在《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13个公文种类之内,纯属生造。二是混用文种。如《××局关于购买办公设备的请示报告》。“请示”和“报告”是两个不同的文种,混在一起会让人分不清到底是“请示”还是“报告”,不好处理。文种是用以表明公文的性质和要求的,一份文件只能用一个文种,两种文种不可混用。三是错用文种。拟制公文标题时,应根据具体内容选择相应的文种。可有些机关因搞不清楚文种的含义,该用请示的用了报告,该用报告的又用了请示。如《××局关于解决项目前期经费的报告》。“请示”和“报告”是有严格区别的:“请示”是办件,是需要批复的;“报告”是阅件,不需要批复。如果错将“请示”用成了“报告”,会导致自己请示的事项得不到及时答复或得不到答复,从而影响事情的办理。
四、隶属不清。这类问题常出现在转文性通知当中。根据被转文件发文机关的不同,转文性通知可分为三类,即批转、转发、印发。不少文秘工作者经常用错,出现了不该用“印发”的,用了“印发”;该用“印发”的却用了“转发”、“批转”。如1.《××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基层民兵工作的意见的通知》,2.《××区政府办公室关于批转××市××区长在××会议上讲话的通知》,例1当中的“印发”使用不当,对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及不相隶属机关的文件应该使用“转发”。例2当中的“批转”使用不当,应该使用“印发”。下级对上级机关的文件和上级领导同志的讲话、批示等不可使用“批转”,否则就混淆了上下级的隶属关系。
五、标题不精。公文标题要主旨鲜明、重点突出、文字简洁尽量避免使用长句。如《××局关于认真做好汛期水库防汛和淤地坝防汛工作及进行汛前安全大检查的通知》,此标题比较冗长哕唆,生怕别人看不明白,可修改为《××局关于认真做好汛前安全大检查的通知》。
六、题不达意。这类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事由不清。如《××局关于××河流改造的请示》,从题意上看,是请示开展改造河流,而此文实际上是请求上级解决“治河经费”的问题。因为事由不够清楚,往往使一些请示事项不能及时得到办理。此标题应改为《××局关于解决××河流治理经费的请示》;再如《××旗人民政府关于粮食问题的通知》,其中就缺少“价格”、“收购”等词语来限制中心词“问题”,造成事由过于笼统,不能准确表达公文的主要内容。
七、用词重叠。如1.《××局关于申请解决淤地坝工程建设前期经费的请示》,2.《××县人民政府关于转发××市人民政府关于转发××省人民政府关于转发国务院关于坚决制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等行为的紧急通知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在例1中出现了两个“请”字,使得标题事由内容出现重复,应去掉“申请”两字,因为“请示”这一文种本身包含了“申请”的意思。例2中用词重叠比较明显,这里介词“关于”、动词“转发”、助词“的”、文种“通知”反复出现,在一个标题内重复使用,造成标题冗长,令人不知所云。应注意解决用词重叠问题,使转文性通知的标题简洁精炼。(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请参见本刊第2期《转发类通知起草中的三个怎么办》一文——编者)
八、滥用标点符号。《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明确规定“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但是好多机关在印发文件时经常在公文标题中出现标点符号,如《××区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区长在××会议上讲话>的通知》,其中的“<>”就不应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