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环保系统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环保系统政
务公开工作的意见
渝环发〔2010〕88号
各区县(自治县)环保局,市环保局北部新区分局,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环境政府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等法规、规章,全面落实全国环保系统政务公开工作会议、全市政务公开工作经验交流会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强全市环保系统政务公开工作通知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政务公开是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是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有效形式;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各区县(自治县)环保局要加强政务公开有关法律法规及会议精神的宣贯,主要领导要定期研究政务公开工作,在机构、人员、资金、技术等方面为政务公开工作提供保障,要建立和完善政务公开工作机制,要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年度考核范围。
二、完善行政决策的规则和程序,促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按照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要求,完善行政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制定并向社会公开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规范行政权力的自由裁量。按照职权法定、权责一致的要求,继续清理审核行政职权,依法合理确定职责范围和行政权限。
加强对政务服务大厅(窗口)建设的指导,努力在规范行政审批、提升服务效率、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加强行政审批行为监督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行政权力公开透明程度,发挥电子政务和网络技术的优势,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所有行政权力以及权力行使的各个环节固化上网,实行网上操作,使权力运行流程清晰,职责明确,减少环节,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考核。认真查找行政许可、执法监督、政府采购项目管理等权力运行过程中的风险点,通过建立跟踪回访制度、监督员制度、电子监察制度、公众参与制度等全方位的监督考核体系,形成完善的权力运行监控机制。
三、继续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
各区县(自治县)环保局要增强信息公开的自觉性,让全社会及时了解环境保护新举措、新成果和新任务。要围绕社会广泛关注的环境热点、焦点问题,增强工作主动性,超前考虑,提前布局。要围绕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环境问题,增强工作积极性,及时公开空气质量、饮用水水源地等监测信息,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围绕政府信息的不同类型,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公开目录,增强
公开的有效性,方便群众查询和使用信息。围绕信息公开的有效方式,不断拓宽信息公开渠道,增强信息公开的深度和广度,通过主动公开信息减少依申请公开的数量,积极树立阳光政府的形象。
要完善依申请公开受理机制,规范工作流程,明确申请的受理、审查、处理、答复等各环节的具体要求,杜绝因依申请公开处理不当引发投诉、负面报道、信访、群体事件等。
四、积极开展环保公共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工作
《环境保护公共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已于2010年10月1日起施行。各区县(自治县)环保局要建立健全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大对所属公共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工作的指导和帮助,尽快纳入法制化和规范化轨道。要确定开展信息公开的公共事业单位名录,并向社会发布。全市环保系统各公共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在2010年年底前编制实施方案,要通过网站、媒体、新闻发布会、出版物等多种形式主动公开环境信息,认真受理依法申请公开环境信息的申请。编制好办事公开目录,规范办事公开程序。要突出环保公共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重点,按照“行为规范、公开透明、优质高效、便民利民”的原则,建立完善环保公共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制度,加大办事公开力度,重点公开服务承诺、收费项目和标准、岗位职责、工作规范、办事纪律等内容,有行政处罚职能的单位要将行政处罚全过程予以公开。
五、不断提高环保政务公开创新能力
要加强公开平台建设。以环境信息化二期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提
高信息技术支撑政务公开的能力,探索信息技术对实现决策民主化、公开化、科学化的支撑保障途径。各区县(自治县)环保局要强化门户网站建设,要将网站建设成为政务公开的主平台。已建成网站的,要根据政务公开要求进一步范围和完善,并于2010年内实现与市局网站的链接。在网站建设的基础上,各地方可结合当地特点,创新思维,因地制宜地通过其他平台开展政务公开工作。
要切实推动辖区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对企业环境信息行为作出了明确规定。各级环保部门要严格执行,制定实施方案,督促辖区内企业做好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对不按规定及时有效公开环境信息的企业予以惩罚。
要切实开展绩效考核。要将信息公开工作与环保中心工作目标相结合,建立科学的信息公开工作绩效考核机制,促进信息公开工作顺利开展。把政务公开工作职责履行情况与“创先争优”工作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
要加强学习提升能力。通过学习,妥善处理好政务公开与业务工作的关系、主动公开与依申请公开的关系、公开与保密的关系、内部公开与社会公开的关系。
各级环保部门要继承和发展已有成功经验做法,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创新公开形式,不断提高政务公开水平。
二○一○年十月二十日
主题词:环保政务公开通知
抄送:环保部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重庆市推行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办公室2010年10月20日印发
第二篇:卫生系统政务公开工作意见
一、主要任务
(一)深入贯彻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1、加大政(院)务信息主动公开工作力度。各单位要按照《条例》规定,结合实际,按统一格式编制或修订《政务信息公开指南》和《政务信息公开目录》,于4月底报县卫生局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在本单位网站或者政务公开栏公开发布;进一步完善政(院)务信息发布机制,绘制信息发布流程,明确信息发布责任,解决政府信息发布随意性大、程序不规范的问题。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2、规范依申请公开工作。进一步完善依申请公开制度,在受理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过程中,对于需要或者可以让社会广泛知晓的政府信息,在答复申请人的同时,还应通过本单位网站或者政务公开栏等渠道主动公开,避免将公共性政(院)务信息只向个别申请人公开,对于申请事项不属于政(院)务工作范畴或无法按申请提供政(院)务信息的,应主动与申请人沟通,尽量取得申请人的理解。
3、加强、完善政(院)务信息公开的保密审查工作。根据县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的通知》(政办发〔2012〕3号)文件精神,按照“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基本要求,各单位要建立信息发布保密审查机制,明确审查的责任和程序,认真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对公开的政(院)务信息进行保密审查,审核批准后再对外公开,切实处理好公开与保密的关系,既不得以保密为借口应公开却不公开,又不能出现因公开造成失泄密的问题。
(二)深化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1、进一步增强权力运行透明度。按照职权法定,责权一致的要求,继续清理行政权力,编制职权目录,绘制行政职权流程图,及时向社会公布。依托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平台,把行政权力运行过程设定为必须执行的程序,完善电子监察系统,促进行政权力运行过程动态公开,并建立健全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配套制度,完善监督检查、考核评议及责任追究制度,逐步建立长效机制。
2、进一步规范自由裁量权。各行政执法部门要对本部门自由裁量权的范围、标准、依据、程序、具体处罚标准和结果进行统一梳理,完善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规范,严格设定自由裁量权行使程序,压缩自由裁量空间,对裁量幅度分档设限,细化标准,并通过本单位网站或者政务公开栏进行公开。各委托执法单位都要对行政处罚结果予以公开。
3、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县卫生监督局、县妇幼保健院等有行政审批职能的单位要按照《关于继续实施行政许可及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和实施机关的决定》(县政府令〔 〕6号),对所有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前置条件、办理时限等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公开。县卫生监督局要加强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建设,加大行政审批“三集中”改革力度,全面落实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AB岗工作制等制度。加大对窗口工作人员的授权,实现“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不断改进行政审批服务方式,推行并联审批,建立健全服务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绿色通道”。按要求通过行政审批系统办理审批服务业务,接受电子监察。
(三)切实做好化解社会矛盾和解决重大事故事件的政务公开工作
完善政务公开和人民群众的互动机制。各单位要进一步畅通人民群众表达诉求、反映意见、解决问题的法定渠道,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引导群众理性合法地表达利益诉求,认真做好化解社会矛盾和解决社会重大事故事件的政务公开工作,主动及时公开办理过程和处理结果,提高处理问题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对新农合基金和其它涉及民生的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和有关规定进行公开,保证中央保民生保稳定措施的落实。
(四)加强扩大内需项目和工程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政务公开工作
加强工程项目规划、立项的公开,搞好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和前期准备,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建立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公示制度,加强工程项目审批和建设过程中的公开工作,公开招标工程项目,严防个人决定大额资金使用和重大项目安排,严防滞留、挤占、截留和挪用项目资金,及时主动公开项目资金的种类、数量和使用情况等,确保投资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使用的公开透明。
(五)深入开展对内公开工作
各单位要将干部职工普遍关注的重大决策、干部选拔任用、单位预决算、政府采购、基建工程、资产状况等情况以及单位财务收支、招待费、评先定优、车辆维修、职工福利待遇等,制定公开制度,编制公开目录,通过不同形式对单位所有干部职工公开,促进机关各项工作的公开、透明、规范,同时便于群众参与监督。
(六)全面推进事业单位事务公开
要进一步健全办事公开工作制度和工作规范,按照行业要求,规范编制办事公开目录,抓好办事公开载体建设,及时将办事收费、办事程序、办事纪律和办理时限、办事承诺等向社会公开,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政(院)务公开网络建设,不断充实和完善公开内容,及时更新相关内容,为联系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信息互动平台。
二、工作要求
(一)进一步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领导
各单位要制定全年政务公开工作计划,把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全年工作计划,与其他工作统筹安排,统一部署,一并考核。要发挥好政务公开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的职能作用,加强人员配备和队伍建设,落实好政务公开各项工作任务。
(二)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工作制度
各单位要在贯彻落实长政办发〔 〕8号和长政办发〔 〕95号文件的基础上,注重创新,进一步加大制度建设力度,从公开内容、形式、程序、监督、考核等方面,不断完善制度规定,探索规范政务公开运作机制,保障政务公开工作深入健康发展。
第三篇:海口市环境保护局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政务公开是行政体制改革和加强对行政权力监督,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提高行政工作效率,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依法行政的一项重要内容。几年来,我局认真按照国家、省和市有关推行政务公开的要求和部署,把政务公开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按照公开、公正、规范、高效、便民、廉政、勤政的基本要求,以依法公开、真实公开、规范高效、强化监督为原则,结合我局工作的实际,把排污收费和建设项目环保审批验收作为试点,以点带面,内外并进,逐步深化,积极推进我局环境保护政务公开工作。
一、加强领导 提高认识几年来,我局加强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贯彻中纪委五次全会,中央政务公开电视电话会议,以及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推行政务公开工作的部署,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抓落实。2001年中旬为了更好地开展环境保护政务公开工作,成立海口市环境保护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该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和领导,由局长任组长,各科室、站、支队和中心的主要领导为成员,局办公室具体负责督查。同时制定我局政务公开实施方案和工作思路,做到机构落实,责任落实和检查落实。局领导还召开专门会议,提高对政务公开工作的认识,克服被动“奉命”公开的思想,增强推行政务公开工作的自觉性。强调对环保核心业务要做到公开透明、规范运作,对传统的政务公开项目要不断调整充实、完善,围绕事关大局的“重点、难点、热点、焦点”问题,要把事关干部职工切身利益的事,把群众特别关心关注的事,把群众反映最强烈、最不满意的事,一定要纳入政务公开的范畴,并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和发展,不断拓展和深化政务公开的内容。
二、试点先行 积累经验2001年按照省厅要求,我局把排污收费、建设项目审批验收作为重点内容,进行环境保护政务公开试点。在试点阶段做到“六公开”:(1)公开排污费和建设项目审批验收的政策法规依据,包括排污收费、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制度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2)公开排污收费和建设项目审批验收的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工作标准、审批验收权限、审批验收所需材料、排污收费标准及排污费测算方法。(3)公开排污费和建设项目审批验收的工作机构、办事人员、工作职权、职责。(4)公开排污收费的征收、使用计划、完成时限、执行情况,包括污染治理项目补助资金的使用情况;公开建设项目审批验收的审批时限、进展情况及其审批验收结果。(5)公开本单位及其职能部门的工作守则、廉政准则、工作纪律;公开举报电话,监督复议办法与措施。(6)公开在排污收费和建设项目审批验收中对违反规定的处罚意见、处罚依据、处罚程序和处罚结果。在环保大院和缴费办公室分别设置了三个公示栏进行“六公开”。同时在局域网上公开常规实施的项目:
(一)排污收费具体征收情况;
(二)排污收费的使用情况;
(三)建设项目环保审批情况。(1、项目选址批复;
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
3、建设项目试生产、验收批复;
4、建筑工程审查。)每季度首月公开上季度的环境保护政务情况,试点项目每季度拷盘报送市政府政务网登录向社会公开。
三、内外结合 上下联动 整体推进几年来,我局对外政务公开和对内政务公开相互结合,相互进行。机关的政务公开主要在项目的审批验收上,基层监察支队的政务公开主要在排污收费方面,通过抓好机关带基层,抓基层促机关,内外结合,上下努力,不断推动我局政务公开工作向前发展。我局建设项目审批在市规划局联合审批大厅设立一窗口,推行“三制”(窗口服务制、直接办理制、社会承诺制)。对业主发放有关审批资料,告知审批事项,公开审批依据、审批程序、审批时限和审批内容。阳光作业,让办事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热情为投资者服务。在办公楼前设置政务公开告示栏。监察支队在办公室墙上设置两块政务公开栏。与此同时,积极推进内部政务公开,将排污收费使用情况做内部政务公开,各种财务开支、公车的使用以及提拔干部等事项都向全体职工公开。2000年老局长周经汉带头公开了因私事借公车回老家交油费和局B—1扩项目改装费用情况的内容,财务室公开每月份局各车辆用油情况等内容。各局下属单位也陆续公开群众敏感的政务内容,如监察支队公开各季度汽油费报销一览表、排污费日常管理季报表、排污费日报表;信息中心也公布了信息中心每月份电话一览表、信息中心每月份考勤情况、有关(办公费)事项公开情况;监测站公布考勤情况及向社会公布环境空气质量日报和海水质量周报。同时局里公开选拔一名科长、一名办公室主任和两名副科长。
四、典型引路 不断深化 纵深发展几年来,我局围绕政务公开“排污收费和建设项目环保审批验收”重点内容,树立典型,总结经验,巩固已有成果,逐步扩展公开的方式、内容、范围等,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的工作。(1)少数试点向全面铺开转变,部分公开向全面公开转变。在巩固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机关铺开的范围延伸到办理施工噪音许可证、排污许可证以及污染治理补助项目情况,同时实行两牌办公:即机关公务人员佩带工作牌上岗,并在办公桌上摆放有姓名职务的桌牌。基层监察支队对信访投诉处理情况进行公开,以及实行着装上岗,亮证执法,在报纸上公开环境污染投诉电话12369。与有关新闻媒体一起,对移动投诉热线转来的污染投诉案件实行现场受理、现场办公,自觉接受市民监督。局其他下属单位也按照局里的统一安排,在办事程序、时限、财务支出和用人等方面进行公开。(2)公开形式由单一向多样转变,由被动向主动的形式转变。以前业主来办事,通过咨询,工作人员才进行解释,发放办事资料,显得被动公开,工作效率不高。如今,在环保大楼和缴费办公室的显著位置设置公开栏,公开办事程序及其他事项,一目了然,方便群众。同时,积极利用先进的办公手段,在局域网公开建设项目审批情况、海口市污染治理项目补助情况、排污收费情况以及信访处理情况等,并与党政办公网联网,公开我局的主要工作职能、建设项目审批及环保设施验收审批事项办理指南、违反排污收费管理办法、违反环境影响评价法、“三同时”制度行政处罚以及局长的电子信箱等内容。今年九月,局下文“关于完善网站建设工作方案”要求各部门加大公开力度,充实公开内容,加强和完善网页建设,更好地推动政务公开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
5、检查督促,建章立制,巩固成效 政务公开是伴随国家政权机关行政管理活动长期存在的一项制度性工作,为此,负责督查的局办公室每月对政务公开工作进行检查,制定各种规章制度,使之制度化、经常化,认真开展政务公开工作回头看活动,对政务公开工作从认识上、组织上、运作上和管理上进行检查,不断调整、充实和完善政务公开的内容,注重实效,保障政务公开工作不流于形式,不断完善政务公开,增强政务公开效果,提高政务公开质量,便以群众监督,防腐倡廉,进一步把政务公开工作推向深入。(1)加强督察,完善政务公开。对公开的内容须经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审核,由组长签名后公开。每次公开后及时听取、收集群众的意见,对群众提出的合理建议积极采纳,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或做出说明解释工作。进行试点工作的科室、单位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出相应的措施,并逐项抓落实。同时通过检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政务公开工作。如某次检查中发现基层单位能按要求设立了政务公开栏,并公开了广大职工关心的问题,但有的单位只公开考勤一项,达不到政务公开的目的和效果。针对这个问题,局领导作了指示,每个月要公布考勤,车辆用油情况,办公费三项内容,各单位还要根据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公开职务比较敏感的问题。通过检查,各基层单位统一认识,不断完善政务公开,增强了政务公开的效果。(2)建章立制,巩固成果。结合规范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工作,组织相关人员编制《海口市环境保护局规范行政执法工作手册》,其中含有政务公开一章,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组织全体职工进行学习,并进行考核。局机关在明显位置设置了群众举报箱,在各公示栏都公布监督电话号码,以便社会公众对公务人员的执法行为进行监督。监察支队建立了12369投诉热线专人值班制度,12369投诉热线24小时开通,白天有两名监理人员专门值班,夜间由值夜班人员兼顾,并制定了投诉登记和查处反馈制度。以上措施和制度保障我局政务工作的顺利进行。几年来,我局的政务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效果,工作是扎实的,进展是明显的。但是全面检讨,工作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其主要表现是有些工作面还没完全到位,已铺开的工作有些抓不到位,究其根源是认识不到位,监督制约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督办督查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完善。今后我们将对政务公开的各相关环节进行全面检查,对环保的各项核心业务进行规范的阳光作业,公开、公平、公正,加强队伍建设,加强管理教育力度,健全和完善制约监督机制,开创政务公开工作新局面。
第四篇:18年环境保护局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2018年环境保护局政务公开工作总
结
2006年环境保护局政务公开工作总结2007-02-01 11:07:4
42006年,我局把政务公开工作作为加强行风、党风廉政建设,促进依法行政,密切党、干群关系的重要措施来抓,做到了以公开促廉政,以公开增合力,以公开树形象,从而有力地推进了环保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
为使政务公开工作有领导、有步骤地进行,我局成立了由局长雷石清任组长,纪检组长长为副组长,各科、室、站长为成员的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确定了具体工作人员,制定了实施方案,实行了目标责任制,并召开全局干部职工大会进行了步署,做到了领导、认识、组织、人员四到位,为政务公开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注重质量、措施落实
实行政务公开既有利于广大群众对环保工作的了解,也有利于对环保工作的支持和监督,同时还有利于加强环保干部职工队伍的思想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为此,我们在政务公开工作中,十分重视注重质量,对全局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范围进行了认真研究,确定和规范了对内和对外政务的重点内容。
㈠公开的主要内容
对外公开的内容:一是公开局领导、各科室负责人及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小组、监督小组成员名单;二是公开局《工作责任追究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制》;三是公开聘请的监督员成员名单;四是公开环保局主要执法依据,如:《环保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条文;五是公开环保局
为群众办实事计划;六是公开环保收费项目、标准和依据;七是公开群众举报问题的办理结果等。
对内公开的内容:一是机关干部职工关注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以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办理程序和办事结果;二是容易引发矛盾和滋生消极腐败问题的环节和事项;三是目标考核结果;四是廉政建设落实情况;五是各项费用开支情况;六是其它热点问题。
在公开的时间上,机关工作职责、各科、室、站及办事人员职能、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及办事纪律等长期固定公开;局内内部各项事务公开采取固定公开和临时公开相结合的方式。
㈡公开的形式和程序
政务公开形式主要是以公开栏为载体,本着既美观、醒目,又便于群众观看、监督的原则,在局办公楼一楼门厅和大会议室设立全局永久性公开栏;在各科、室、站设立各科内部政务公开栏;其次是结合我局工作特点,对排污
费收入情况进行及时公开。政务公开的程序是由工作小组将收集的公开资料整理后,分门另类报分管领导审核,经局政务领导小组会审议通过后,报劳动人事局政务公开办公室审批。
㈢强化监督制约机制
为了确保政务公开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我局健全了监督体系,完善了监督制度,强化了监督措施,加强了监督检查。一是政务公开监督小组负责对公开内容的审核和监督。二是从市人大、政务以及社会各界聘请了25名特邀监督员,建立了定期联系制度,及时听取广大群众对环保工作的反映和意见。三是设立了举报电话、举报箱,随时接受群众对政务公开工作投诉和举报。
㈣建立政务公开档案
政务公开是一项长期的经常性的工作,按照文书档案的要求和标准,对政务公开工作中上级印发的有关文件、会议材料;本单位政务公开组织人员名单、有关会议记录、工作计划、公开制
度、每次公开的内容;检查考核的原始材料、总结报告;群众所提意见及对意见的答复和处理结果等资料,责成专人负责收集整理,年终统一装订归档。
三、运作规范,效果明显
在政务公开工作中,我们主要做到了四个结合,一是把政务公开与目标考核相结合。二是把政务公开与社会服务承诺相结合。三是把政务公开与开展行风评议相结合。四是把政务公开与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有力地推进了政务公开工作的开展,收到了明显成效。
1、深化了“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意识,提高了人员素质。概括起来讲,是“三个一”,即形成了一个“共识”。班子成员普遍认为,树立良好行风体现了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抓紧、抓实。通过抓行风建设,使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强化了一个“中心”。全局干部职工“发展是第一要务”、“企业是环保的衣食父母”的思想得到强化,进一步确立了围绕经济抓环保,抓
好环保促经济这个中心意识,从而树立了为发展这个大局搞好服务的新思想、新观念。明确了一个“目标”。即环保工作要为全市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2、提高了办事效率,增强了服务意识。在严格落实环保第一审批和一票否决,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的同时,坚持以便捷、快速、高效的优质服务,推进全市的项目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截止目前,已完成项目审批和报批110个,其中上报省、唐山市环保局审批建设项目11个,自行审批建设项目99个;生产性建设项目24个,非生产性建设项目88个,总投资亿元。电厂二期、恒威钢铁公司45mw综合利用煤气发电工程、年产200万吨热轧薄板配套技改工程已通过省级环保立项,建龙焦化、恒威钢铁公司焦化厂工程环评大纲已经过唐山市评审,唐山建龙实业有限公司冷轧带钢技术改造、投资万元的粒化高炉矿渣粉工程和唐山裕丰企业集团日产1000吨新型干法熟料生产项
目已上报唐山市局立项。唐山裕丰企业集团新型干法熟料生产项目的立项和投产,将实现废物综合利用,既消减了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又扶持了企业发展,达到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的目的。
3、加大了执法力度,改善了环境质量。通过加强现场监理,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遏制污染反弹,全市总体上实现了工业污染达标排放。重点区域(即:黎河沿岸,国道、省道沿线,长城旅游公路沿线和城区、清东陵旅游区)重点企业(即:建龙钢铁公司、恒威钢铁公司、啤酒厂、黎河化肥厂、大路水泥厂、裕丰水泥厂)的污染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大。目前全市已累计投入治理资金近亿元,其中建龙钢铁公司已投入资金5050万元,对粉尘、废水污染进行深度治理。大路水泥厂、裕丰水泥厂也加大了投入力度,改进和完善治污设施。全年共出现场6700多人次,检查设备710台套,运转率达到98%以上。通过
调整和改善能源结构,发展集中供热,淘汰治理小锅炉,城市建成区、风景名胜区、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可视范围内基本消灭了烟囱冒黑烟现象。通过加大执法力度,结合有关乡镇强化铁选厂尾矿砂的治理。河流沿岸45家企业投入治理资金330多万元,清运尾矿256万立方米,使包括黎河、沙河在内的主要河系的污染状况得到缓解和改善,“头顶库”等汛险隐患被排除。对位于新店子镇、东旧寨镇25座土法石灰窑全部责令停产,限期拆除。目前,25座土法石灰窑已全部停产,强制拆除13座,自行拆除12座,广大群众拍手称快。按照国家、省、市要求,我市认真谋划,精心组织,积极推进全国生态示范区的创建工作。目前,创建方案已经以市委、市政府名义下发实施。畜禽养殖逐渐走上规范化管理轨道。今年8月份,唐山市局在我市召开了现场会,推广了建明镇和东新庄镇生态建设的经验。新《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理》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强化污染治理赢得时间,通过挖掘潜力、拓展费源,实现了用半年时间完成全年征费任务。截止目前,已征收排污费308万元,比市下达的255万元超收148万元。同时经过精心准备于10月16日举办了由全市400多家企业的厂长、经理参加的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培训班,为新条例的贯彻实施和下一年排污费征收管理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夏季秸杆禁烧工作进一步加强,今年夏季全市未出现大规模焚烧秸杆现象。全年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事故,没有查处不力现象,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监测数据表明,我市大气环境质量较上同期有明显好转,大气总悬浮颗粒物年均值比去年同期下降5%以上。市内沙河、黎河、淋河三条主要河流水环境质量达到了三类水源地标准。
虽然我局狠抓了政务公开工作,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但距上级要求还有不小差距,主要是公开的深度和广度
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内部公开还不够经常;监督还缺乏力度等,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认真加以解决,把我局的政务公开工作不断地引向深入。
第五篇:关于进一步推动政务公开意见
(2005年3月24日)
中办发〔2005〕12号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就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对推行政务公开重要意义的认识
推行政务公开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体现;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举措;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
党中央、国务院对推行政务公开十分重视。党的十五大、十六大都明确提出要推行政务公开。2000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在全国乡镇政权机关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的通知》(中办发〔2000〕25号),对乡(镇)政务公开作出部署,对县(市)级以上政务公开提出了要求。2004年3月,国务院印发《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国发〔2004〕10号),把行政决策、行政管理和政府信息的公开作为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2005年1月,党中央印发《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发〔2005〕3号),明确提出“健全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制度”。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的要求,结合实际,狠抓落实,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政务公开稳步推行,发展势头良好。政务公开的推行,拓宽了群众参政议政的渠道,加强了对政府行政行为的监督,推进了依法行政,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勤政廉政建设,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当前,政务公开工作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要求在一些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主要是:有的领导干部对政务公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推行政务公开的力度不够;一些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政务公开的意识还比较淡薄,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有的地区和部门政务公开制度不健全,程序不规范,工作不落实,甚至存在形式主义倾向。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务公开工作的落实,妨碍了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行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和依法行政的全面推进,对政务公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要切实提高对进一步推
行政务公开重要意义的认识,以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进一步把政务公开工作抓紧抓好。
二、明确推行政务公开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推行政务公开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精神,以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的透明度和办事效率,切实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依法行政,更好地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
推行政务公开要坚持严格依法、全面真实、及时便民的原则。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对各类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之外,都要如实公开。要按照规定的制度和程序,对应该公开的事项,采用方便、快捷的方式及时公开。
推行政务公开的工作目标,要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和进程相一致。经过不懈努力,使政务公开成为各级政府施政的一项基本制度,政府工作透明度不断提高,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渠道更加畅通,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
三、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主要任务、重点内容和形式
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切合实际,稳步实施。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要求,明确政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增强政务公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确定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主要任务。乡(镇)要继续贯彻中办发〔2000〕25号文件精神,切实把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县(市)和市(地)级行政机关要规范和完善政务公开的内容、程序、形式和监督保障措施,全面推行政务公开;省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和国务院各部门要明确政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并加强对本地区本系统政务公开工作的规划和指导。
要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内容,围绕行政主体基本情况和行政决策、执行、监督的程序、方法、结果等事项,不断拓展政务公开的内容。乡(镇)要重点公开其贯彻落实中央有关农村工作政策,以及财政、财务收支,各类专项资金、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筹资筹劳等情况。县(市)、市(地)要重点公开本地区城乡发展规划,财政预决算报告,重大项目审批和实施,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政府采购,征地拆迁和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税费征收和减免政策的执行,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报、发生和处置等情况。省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要重点公开本地区本部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相关政策与总体规划,财政预决算报告,行政许可事项的设定、调整、取消以及行政许可事项办理,国有企业重组改制、产权交易等情况。国务院各部门要结合实际,确定公开的重点内容。各地区各部门要编制本地区本系统政务公开内容的详细目录,分类向社会或在单位内部公开。
要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通过政府新闻发布会定期发布政务信息;继续通过政府公报、政务公开栏、公开办事指南和其他形式公开政务;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发挥其在政务公开中的作用;积极探索通过社会公示、听证和专家咨询、论证以及邀请人民群众旁听政府有关会议等形式,对行政决策的过程和结果予以公开;通过各类综合或专项行政服务中心,对行政许可、公共服务等事项予以公开;加强政府网站建设,推进电子政务,逐步扩大网上审批、查询、交费、办证、咨询、投诉、求助等服务项目的范围,为人民群众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
四、建立健全政务公开的法规制度
要加强制度建设,严格按制度办事,保障政务公开规范运行。要积极探索和推进政务公开的立法工作,抓紧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条件成熟的地区和部门要研究制定地方性法规或规章,逐步把政务公开纳入法制化轨道。
要建立健全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制度。对于应当让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参与的事项,要及时主动向社会公开。暂时不宜公开或不能公开的,要报上级主管机关备案。公开事项如变更、撤销或终止,要及时公布并做出说明。对于只涉及部分人和事的事项,要按照规定程序,向申请人公开,确实不能公开的要及时做好解释说明工作。
要建立健全政务公开评议制度。把政务公开纳入社会评议政风、行风的范围,组织人民群众对政务公开的内容是否真实、准确、全面,时间是否及时,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制度是否落实到位等进行评议。
要建立健全政务公开责任追究制度,明确政务公开工作各部门和单位的责任。对工作不力、搞形式主义的,要严肃批评,限期整改;对弄虚作假、侵犯群众民主权利、损害群众合法利益、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查处。
五、切实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切实加强领导,把政务公开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研究和解决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各地区各部门要设立政务公开工作领
导机构及其办事机构,指导、协调政务公开的各项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部门以及法律法规授权或行政机关依法委托行使行政权力的组织,是实施政务公开的责任主体。实行垂直领导和双重领导的部门,要按照本系统的要求,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展政务公开工作。要加强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培训,为推行政务公开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要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推行政务公开的氛围,引导人民群众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参与政务公开的实践活动。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部门要自觉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和政协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监督;认真听取群众团体和人民群众对政务公开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上级行政机关要加强对下级行政机关政务公开工作的层级监督。监察、审计等机关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对政务公开工作实行专门监督。要把政务公开作为行政机关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各地区各部门要制定具体考核办法,明确考核标准,定期考评检查,促进政务公开工作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