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的安全”与“动的安全”——关于表见代理的构成及其法律适用

时间:2019-05-12 17:10: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静的安全”与“动的安全”——关于表见代理的构成及其法律适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静的安全”与“动的安全”——关于表见代理的构成及其法律适用》。

第一篇:“静的安全”与“动的安全”——关于表见代理的构成及其法律适用

主讲人: 索通律师事务所 张晓鸣律师

一、案件回放——案情简介

1997年7月30日,合利公司以东方公司名义与庐州信用社签订一份抵押借款合同,约定:庐州信用社向东方公司贷款3000万元,期限半年。合同还约定东方公司用“翠竹园”小区土地使用权为3000万元贷款提供担保,并在合同签订10日后办理抵押登记。同日,双方又签订一份500万元借款合同。合利公司在收到贷款后主要用于归还债务1900万、归还华侨公司(其关联企业)欠桐城路分理处贷款利息500万、完善小区建设等705万。借款合同到期后,合利公司未能还款。桐城路分理处遂起诉,请求法院判令东方公司偿还贷款本息,并承担诉讼费。

一、案件回放——当事人情况

庐州信用社:原系独立法人,1998年1月变更为中国银行合肥市分行桐城路分理处。

东方公司:中外合资企业,董事长为香港某公司法定代表人陈冠乐,副董事长兼总经理为合肥某公司法定代表人宋芦生。该公司“翠竹园”小区的开发经营业务均由宋芦生负责。

合利公司:原法定代表人丁华俊,副总丁华荣,华侨公司(法定代表人丁华俊)系其关联公司。

一、案件回放——其他情况之一

1997年6月6日东方公司与合利公司签订协议,东方公司将“翠竹园”小区整体转让,全权委托合利公司经营管理该小区。移交后的债权债务由合利公司负责。上述协议在贷款时已向庐州信用社提交;

东方公司向合利公司移交了全权委托书、公司公章、财务章、贷款证、土地使用权等证照;

1997年7月2日,丁华荣收到上述移交文书和物品后以个人名义出具收条“即日起如发生有关一切问题由我负责全权处理,并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一、案件回放——其他情况之二

最高法审理的另一案中查明:

(1)1997年7月15日,东方公司致函丁华俊并丁华荣称:“你方与我公司于同年6月6日签订的翠竹园小区整体转让协议,鉴于你方没有履行完毕协议内容,同时我司获悉你方利用我司印鉴和土地证在银行签订抵押贷款合同。故我司研究决定,从即日起收回东方公司印章,并取消同年6月24日对丁华荣的委托书”。

(2)当月19日,华侨公司回函:“贵公司15日来函收悉,我方所拿贵公司印章仅为办理土地变更之用,在办完手续后印章完好交还贵公司”。

(3)陈冠乐个人印章系在未征得其本人同意的情况下由宋芦生、丁华荣刻制。

二、一审法院裁判要旨——法院认定

庐州信用社发放3500万贷款时知悉实际借款人并非东方公司;

合利公司在没有东方公司授权,违背其真实意思表示的情况下,以东方公司名义签合同,并加盖私自刻制的陈冠乐个人印章,故《抵押借款合同》、《借款合同》均为无效合同;

上述合同对东方公司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二、一审法院裁判要旨——法院判决

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判决:

原告与被告签订的借款合同、抵押合同均为无效合同;

第三人合利公司偿还桐城分理处借款本金3500万元及利息;

驳回原告对被告的诉讼请求。

三、上诉与答辩之一

桐城分理处上诉称:

一审判决对案件定性错误,使用法律不当,本案应定性为表见代理;

即使不适用“表见代理”制度,一审判决仍违反当时和现有的法律规定;

一审判决严重偏袒被上诉人,对部分事实认定不清,对责任人认定错误;

一审法院援引最高法判决中的部分认定也不是恰当的。

三、上诉与答辩之二

东方公司答辩称:

一审判决根据证据认定丁华荣不具有借款代理权,上诉人在没有对此做出否定前,就以授权委托书要求东方公司承担责任没有法律依据;

本案事实不能构成表见代理;

《借款合同》中法定代表人的印章系非法盗用,就法律层面来说,协议至今仍未生效。

三、上诉与答辩之三

第三人合利公司辩称:

庐州信用社对合利公司、东方公司、华侨公司的情况及关系都是清楚的;

办理贷款中信用社对认为需要查明的情况及土地登记也都核实;

对于500万贷款是信用社要求用于归还华侨公司贷款主动提出并进行操作的;

信用社要求500万贷款归还华侨公司贷款应为无效贷款,合利公司不应承担。

四、二审法院裁判要旨——法院认定

东方公司出具委托书移交证照的真实意思表示为办理小区转让过户手续之用而非申请贷款;

庐州信用社在审查贷款时存在疏忽和懈怠,接受存在权利瑕疵的抵押物,存在重大过失;

违反《贷款通则》关于“不得发放贷款用于收取利息”的禁止性规定,且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上诉人与丁华荣存在主观上恶意串通的行为;

东方公司关于合利公司无权代理的行为不够成表见代理;

东方公司对于借款合同归于无效的后果是否存在过错系侵权关系,可另案起诉。

四、二审法院裁判要旨——法院判决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五、法律适用与分析——本案关键问题

请思考:

合利公司的代理行为是否为无权代理?

合利公司的代理行为是否构成表见代理?

如果东方公司存在过错,其责任的性质是什么?

五、法律适用与分析——是否无权代理

无权代理:一方当事人在没有他人代理授权的情形下,以他人的名义与第三人从事民事行为。

无权代理行为属于效力未定的民事法律行为,其效力取决于本人是否追认。

五、法律适用与分析——是否无权代理之二

“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的行为,只有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被代理人才承担民事责任。未经追认的行为,由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同意”

——《民法通则》第66条第1款

“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由行为人承担责任”

——《合同法》第48条

五、法律适用与分析——是否表见代理

表见代理:在无权代理情形中由于被代理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关系,使善意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该代理人有代理权并与其发生民事法律关系,从而由该被代理人承担代理法律关系后果的代理。

五、法律适用与分析——是否表见代理之二

表见代理的基本构成要件:

无权代理人并没有获得本人的授权;

无权代理人同相对人之间的民事行为,具备民事法律行为的一般有效要件和代理行为的表面特征;

相对人主观上善意无过失。

五、法律适用与分析——是否表见代理之三

在无权代理前提下,欲构成合同法规定的表见代理,至少应满足:

客观上存在使相对人相信无权代理人具有代理权的客观表象;

主观上相对人需善意无过失。

“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

——《合同法》第49条

五、法律适用与分析——法律责任

在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无权代理的情形下,合同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由行为人对相对人承担责任,该责任为合同无效的责任,即返还财产、恢复原状等责任;

若本人与相对人均无过错的,则应当由无权代理人负责赔偿相对人以及本人的损失,该责任为合同责任;

在无权代理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而损害本人利益的情形下,无权代理人与相对人对本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该责任为侵权责任。

六、给我们的启示——律师建议

判断是不是有权代理,在审核代理权限时需要具备哪些手续?

发现无权代理情况下如何适用表见代理?

“静的安全”——所有权的安全

“动的安全”——交易安全

在我国合同法制度体系中,在兼顾和权衡“所有权的安全”和“交易安全”的基础上,通过牺牲真正权利人的利益来保护善意无过失交易人的利益的典型代表制度——表见代理制度

第二篇:动与静教案

动与静

一、教学目标

1、探索目标:使学生能利用参照物判断某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2、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1)学生愿意对物体“运动和静止”的问题进行小组探究。

(2)学生能意识到对一些物体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

3、知识目标:学生能举例说明物体的位置和运动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二、重点难点: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关键就是参照物的选择,所以如何选择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的动与静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准备:课件,电风扇

四、教学过程:

动与静教学

教师:现在上课,同学们,大家都坐过汽车吧,你观察过车内车外的景物变化吗?请大家置身其中,充当一个观察者,观察一下会发现什么现象?请看大屏幕

生:我发现道路两旁的高山在往后退

生:我发现树往后退

生:我发现原来不动的物体在往后走

师:是啊,老师也发现过你们所说的现象,可是为什么呢?

生(1):我问过爸爸,爸爸说因为汽车在行驶,我随车动,所以会感觉到路边的小树,房子在动。

生(2):我想因为车动吧 师:假如站在路边呢?又是怎样呢? 生(1):站在路边观察树和房子是静止不动的 生(2):它们还在原地

师:为什么同样是房子和树,我们坐在行驶的汽车上看到它们,就是运动的,而站在路旁看他们,就是静止的呢?

师:人是运动还是静止?要揭示这个问题,必须上好这节课,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讲的:动与静

教师板书:动与静

师:请大家观看两张图(这是一个荡秋千的场面)

师:假如你是那个正在荡秋千的女同学,你认为男同学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生:静止的 师:怎么判断的呢? 生(1):始终在旁边

生(2):因为我和南同学的位置不变

师:假如你是观看的女同学,你认为男孩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生:运动的

生:因为位置发生了变化

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我们怎样判断一个人或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生:看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发生了就动,没发生就精

师:好,这就是: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位置发生了变化,它就是运动的,反之,它就是静止的。(课件文字)

师:大家一齐读一遍

师:那么老实更深一分的问大家:你是怎样判断位置发生了变化呢? 生:先假定一个不动的人或物体,再观察和它的距离有无变化,还有方位 师:好,你们知道这个假设不动的物体科学上叫什么吗?——参照物 课件:在研究物体运动状态时,假设一个不动的物体,这个物体叫参照物 师:大家齐读一遍

师:谁说一下荡秋千的两个女孩是以什么为参照物的? 生:各有自己不同的参照物

两女孩对男孩的运动状态判断为什么不一样?

1、讨论

课件:以车为参照物,人是怎么样的,以车厢为参照物,人是怎么样的 师:通过以上两个例子,你呢鞥看出为什么做出的判断不一样吗?他们的观点对吗?

生:参照物不同

师:对,参照物的选择很重要,参照物不同,结果不一样(课件)师;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分析一下这个男孩的运动情况,分组讨论,并汇报

生:(1)坐电梯的男孩相对于扶手是静止的,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2)乘坐公共汽车的男孩相对于汽车是静止的,相对于路旁的树静止的。(3)旋转餐厅的男孩相对于椅子是静止的,相对于旁边的树是运动的

师:请大家看一下电扇的运动情况,并说明它的运动情况 演示风扇实验

师:如果选择扇叶为参照物,保护网是运动的。相对于扇叶,保护网是运动的,如果以底座为参照物,保护网是静止的。

演示飞行员抓子弹的课件 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飞行,他发现窗外始终有一个像昆虫一样的物体,就好奇抓过来,哇,却是一颗子弹!请同学们思考;子弹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各以什么为参照物?保护网是静止还是运动的?

课件:运动和静止时相对的

师:好,这节课同学们都很认真,能不能告诉老师学到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怎样判断运动和静止,就是选定一个不动的物体看位置是否变化,有变化就是运动的,否则就是静止的

生(2):我知道了什么叫参照物

生(3):我知道选择合适的参照物很重要,参照物不同,结果不同 生(4):我知道了运动和静止是相对而言的

师:说的好,说明同学们听的非常认真,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老师奖励你们一首歌,这首歌优美,有感染力,曾伴随着几代人成长,就是电影《闪闪的红星》主题曲,红星照我去战斗,不过老师要提一个小小的要求,就是从歌词中找出关于动与静的问题,并说明各以什么为参照物。

请欣赏:

生(1):小小组拍江中游,以两岸为参照物,竹排在运动,河岸和竹排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生(2):巍巍青山两岸走,以竹排和人为参照物,青山在运动,因为它的位置在改变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课下完成以下作业,(1)找出自行车各部件的运动情况,观察时注意安全,(2)找出关于动与静的成语(3)了解关于动与静的成语。

第三篇:《动与静》教案

动与静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

(2)理解参照物的概念;

(3)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自然、生活现象体会到世界是运动的;

(2)通过观察和判断来感受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视频等激发学生关注自然,崇尚科学以及对于自然科学的探索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运动的概念、参照物的选取和运动静止的判断 教学难点:1.参照物的正确选取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

课前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让学生举出一些认为运动的例子。(上学的学生、下班的工人、飞翔的小鸟、游动的金鱼、飞驰的汽车、奔跑的骏马、流动的空气甚至地壳运动等等)

师:除了上面举的例子,还有什么东西在运动呢?(展示图片宇宙星系并解释:大爆炸形成的成千上亿个星系,科学家通过观测发现,许多星系正远离我们而去。)

(展示flash:八大行星绕着太阳转,地球公转,地球自转)师:同学们知道地震时怎样产生的吗? 生:大陆板块的相互挤压。(展示图片:大陆板块相互挤压)

师: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就是由于大陆板块的相互挤压所产生的,说明我们脚下的土地也是在运动着的。

(展示图片:兔子、马在跳动)师:动物也在运动当中,那么呢?(展示图片:跑步、游泳)

师:百米赛跑的世界记录是谁创造的呢?获得过北京奥运会8枚金牌的游泳健将又是谁呢? 生:博尔特、菲尔普斯!师:下面请观赏一下视频。推进新课: 运动的世界:

利用多媒体视频展示《运动的世界》,自然界的人,动物甚至植物等等都在运动,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生活的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我们就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

运动的描述:

师:世界处在运动之中,而人们又是怎样来描述这个运动着的世界的呢?(1)诗人用优美的语言和意境描述运动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登鹳鹊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城楼.诗人通过诗句表达了对于山川河流的运动的赞美。(2)音乐家用旋律和节奏描述运动 学生通过曲子的旋律体会细水长流的感觉。(3)画家用形态和色彩描述运动(展示梵高的《星夜》)

师:诗人、音乐家、画家,分别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运动,那么科学家呢?物理学中又是怎样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的呢?

师:科学家用特定的概念、数学工具及实验方法来描述与研究运动。

师:在物理学中,我们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展示flash:红球靠近白球,并标注红球的起始位置和末位置)

师:可以看到,相对于白球来说,红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我们可以说红球相对于白球运动了。而这边的白球便是我们所选定的参照物。

生:(观察并体会)

师:事先被选定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下面请看一段视频。【视频:参照物】通过参照物的几个实际例子进行分析和讲解。

师: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出参照物的选择对于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参照物其实就是我们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而静止则是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

(展示flash:空中加油机的加油过程)生:(观察并思考,分析)

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如果选择云作为参照物,即事先假定云是不动的,则加油机和战斗机都在运动,如果选择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与加油机的距离也就是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战斗机是静止的,选择战斗机为参照物则加油机是静止的。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师:下面请观察老师的运动。(拿着书从讲台走到教室后头)并提出问题:以黑板为参照物,和以书为参照物老师的运动情况相同吗?

生:思考并回答:不同,以黑板为参照物老师是运动的,因为老师与黑板的位置发生了变化,选择书为参照物,老师是静止的,因为老师与书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师:(展示flash:滑雪运动)

教练要求运动员从斜坡做下滑运动时以地面或树为参照物; 教练要求运动员在滑雪板上保持不动又是以滑雪板为参照物。

师:(展示flash:列车中的女孩,窗外景物在后退,女孩对面坐着一位老人)对该flash进行分析,指出以什么为参照物女孩是运动的,以什么为参照物女孩是静止的。并指出若以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可忽略不提。

师:那么生活中人们又是怎样运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来为我们服务的呢?

(展示图片:同步卫星)介绍同步卫星的同步的含义,并指出相对于地面来说,同步卫星是静止的。

【视频:两辆列车并行行驶,警察从另一辆车上面搭救乘客】 提出问题:为什么警察能救到人?他们又是利用什么原理? 生:(思考讨论,指出以警车为参照物,公车是静止的)巩固练习:

1.一位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在向上运动,直升飞机相对地面的运动是 [ ] A.一定上升 B.一定下降 C.一定静止 D.无法判定

2.乘客坐在“女王”号游轮中,游轮沿长江顺流行驶,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 ] A.江岸的码头 B.游轮的船舱 C.迎面驶来的汽艇 D.油轮上奔跑的小孩

3:诗句“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一句以______为参照物。后一句以_____为参照物。

4:“月在云中穿梭,云从月旁擦过。”前一句是以____为参照物,后一句是以____为参照物。

5、某同学在公路旁由东向西行走,一辆汽车从它后面向西疾驰而过,则这个同学相对于汽车的运动情况是()

A、静止的 B、由东向西运动 C、由西向东运动 D、无法判断

6、如图2-1所示,由于风的缘故,河岸上的旗帜如图飘扬。在河面上的两艘船上旗帜如图状态,则关于两条船的运动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

A、乙船肯定是向左运动的 B、甲船肯定是静止的 C、甲船肯定是向右运动的 D、乙船肯定是静止的

第四篇:《动与静》学案

《动与静》学案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从学生身边的事情入手,设计了两个活动:“荡秋千”、“分析电扇工作时各部分的运动情况”。先让学生明确如何判断运动与静止,然后再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他们充分分析、讨论有关“相对运动”的问题,从而对运动的认识进一步提升,明白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相对而言的,并能用这一知识解释生活中的运动或静止的现象。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利用参照物判断某一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愿意对物体“运动和静止”的问题进行探究。

2.能意识到对一些物体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

三、科学知识目标

能举例说明物体的位置和运动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能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判断实际生活、环境中物体的运动情况,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如何选择参照物判断物体的动与静。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

材料与用具:电扇,多媒体。

课时建议: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让两组同学来模拟运动和静止两种状态,并分析对两组学生来说,哪一种算运动?哪一种算静止?

同学演示:第一组行走,第二组不动。

提问:哪位同学愿意发表意见?(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如:“为什么你会这样想?你认

为这两种状态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是什么动了?什么没动?)

引导学生归纳出:当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时是运动,否则就是静止。2.想象:夜晚,月亮走我也走的情景。3.观看荡秋千的图片。

教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一定会见到很多运动和静止的物体!例如:我们坐在行驶的车上观察车外的景物,会有什么发现呢?秋千上的人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二)新课教学

.举例探讨

教师:关于运动与静止,我曾经听到过一段有趣的对话。有一次,我坐火车,旁边有一对母子,小男孩大约3~4岁,可能第一次坐火车,什么都感到新鲜,火车开了以后,他还在东瞧瞧,西看看。突然,他注意到窗外的景物,然后就像发现什么新大陆似得叫了起来:“妈妈,房子和树都在往后跑。”他妈妈就笑了:“傻孩子,不是房子和树在跑,而是火车在动。”

教师:现在我要求四人一组,同学之间对此问题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你同意谁的话?为什么?归纳小组的意见,等会派代表来汇报。

各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旁听。

小组汇报与交流。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发现和观点进行解释和交流。(其中,重点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小男孩的话,如:“你们坐火车或汽车时,有没有这种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假如小男孩站在路旁,他还会认为房屋和树木在动吗?”“为什么坐在车里会有这种感觉?他有把自己看成是动的吗?”“当他把自己看成是不动的,然后比较房屋、树木与自己的位置,他发现了什么?”等等)

归纳:科学上判断物体的动与静,一般会先假设一个不动的物体,我们称为参照物,然后会拿要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进行比较,看它们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有,则这个物体就是运动的;否则,就是静止的。

2.运用多媒体演示孩子“荡秋千”的片段。

提问:请四人小组的同学一起分析,根据上面所学的知识,如果要研究秋千上男孩的运动情况,我们可以选择哪些物体做参照物?分别和这些参照物比较,秋千上的男孩的运动情况有没有不同?有什么不同?

各小组同学分析讨论,教师巡视旁听。

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同学相互交流质疑。

提问:为什么同一个人,既可以说他是运动的,又可以说他是静止的呢?让学生交流得出: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参照物的选择很重要。

3.引导学生用参照物、位置改变等科学用语,讨论课本插图中,不同情景下戴帽子同学的运动情况。

拓展活动:分析电扇工作时各部分的运动情况。

引导学生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判断例子中物体的运动情况,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课堂练习

师生共同完成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秋千上的人静止地面上的人运动

秋千上的人运动地面上的人静止

2.研究的物体乘客乘客参照物地面、树司机、汽车位置是否改变改变没改变动或静

第五篇:《动与静》教案[推荐]

《动与静》教案

教学目标: 1.能举例说明物体的位置和运动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2.能意识到对一些物体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

3.能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判断实际生活、环境中的运动情况,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教学重点: 选择参照物判断物体的动与静。教学难点: 选择参照物判断物体的动与静。

课前准备: 制作PPT课件 教学方法:

谈话法、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乘车的经验,讨论分析:自己坐在汽车上静止不动,对于自己来说,汽车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汽车对于地面上的房屋或树木来说,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由于站在不同的角度,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判断,得出的答案是不同的。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并一定要说明理由,即以什么为参照物来判断,被判断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关系。

引起学生探究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兴趣。

二、授新

1.教师:我们通常所说的运动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称之为静止。

观察教材23页插图,分析:若你是秋千上的那位男(女)同学,说说自己看到的与你一起荡秋千的另一位同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你看到的秋千下面的同学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为什么?

请分析为什么你看到的秋千上的同学和秋千下的同学运动情况不同。引导学生说明理由,即以什么作为参照物来判断的,被判断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关系。

2.结合实际,描述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特别要说明什么为参照物。

分析1:在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中,以什么为参照物时,说“竹排”是运动的?又是以什么为参照物时,说“青山”是运动的? 学生活动:充分讨论交流,能说出“竹排相对于两岸或岸上的树的位置改变了,所以说竹排是运动的;青山相对于 竹排或潘冬子的位置改变了,所以青山是运动的。”

教师:如果以竹排的人为参照物,竹排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分析2:若一个男孩向女孩走来。问:男孩是运动还是静止的,为什么? 引导学生用参照物,位置改变等概念去描述: 以女孩为参照物,男孩和她之间的位置在不断改变,所以说男孩在运动。

顺着提出:如果男孩来观察女孩,以男孩为参照物,女孩和他之间的位置在变化吗?可不可以说在男孩看来女孩是运动的。

引导学生说出:看来说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是对于一个参照物来说,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了就说 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反之,就是静止的。因此,我们描述物体运动或静止时都要特别说明是以什么为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结论常常会不一样。

3.分析戴帽子的同学在自动扶梯上、公共汽车上、旋转餐厅里的运动情况。

三、练习:

1.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的选择是很重要的。2.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的。

3.当舞台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随时间发生变化时,物体是()的;位置随时间没有发生变化时,物体是()的。

4.如果选择扇叶作为参照物,电扇的保护网是()的;如果选择底座作为参照物,电扇的保护网是()的。

5.在观察电扇时,()将手伸入保护网。

四、作业:

分析电扇工作时各部分的运动情况。(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另外需要选择参照物,来判断同一物体中某一部分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五、总结:

说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是相对于一个参照物来说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了,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反之,就是静止的。

六、板书:

动与静

1.我们通常所说的运动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称之为静止。

2.实例分析

下载“静的安全”与“动的安全”——关于表见代理的构成及其法律适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静的安全”与“动的安全”——关于表见代理的构成及其法律适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7 动与静》教案

    《7 动与静》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举例说明物体的位置和运动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2、能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判断实际生活、环境中的运动情况......

    动与静教学设计

    《动与静》教学设计 夏运库 教学目标 知识:能举例说明物体的位置和运动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能力:能够利用参照物判断某一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情感态度......

    八年级物理教案 动与静

    第一节 动与静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能举例说明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与运动的关系。 2、知道科学描述物体的运动、静......

    2.1动与静 教案

    课题:沪科版 2.1动与静 课标要求 1、知道机械运动,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2、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课时:1课时学情分析: 1.......

    动与静教学设计

    《动与静》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运动与静止的概念;理解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能在具体情境中以不同的参照物判断人或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2、 过程与......

    动与静教学设计

    《动与静》教学设计 郝业红 设计分析: 本课是河北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位置与运动》单元中的第三课。在这一课中,将向学生解释什么是运动,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

    商事案件中表见代理构成的解析与重塑

    商事案件中表见代理构成的解析与重塑 2014-03-28 法律资讯 商事案件中表见代理构成的解析与重塑 【摘要】《合同法》第49条关于表见代理的构成只提到“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

    动车组操纵与安全文档

    动车组操纵与安全 1. 动车组司机作业程序与机车乘务员作业程序大体相同,主要由出勤、接车、出库、发车、运行、终到、入库、退勤、出勤等环节组成 2. 出勤及接车作业20分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