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

时间:2019-05-12 17:43: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

第一篇:论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

论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

加快实施科技强警战略是实现公安工作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特别是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信息迅速更新的现代经济社会,科技化、信息化是检验一个组织有没有战斗力的重要标志。近几年,随着“金盾工程”的正式实施,公安信息化建设已经在全国公安系统中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几年来的建设实践,使我们深刻地领会到,公安信息化对于提升整个公安工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简要谈几点我对公安信息化建设肤浅的认识。

一、公安信息化建设必须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

公安事业要有更快更新的发展,必须要有公安信息化作支撑,特别是在加强刑事技术、网侦技术和视频监控技术等侦查破案支柱建设上要有新突破。当前,公安事业发展面临的两大难题决定了我们必须用公安信息化来破解。一个是警力严重不足问题。信息化是解决警力不足的现实之路,我们能够向信息化要警力、要素质、要战斗力。另一个是经费严重不足问题。公安事业发展与经费瓶颈制约的矛盾相对突出并将长期存在,这就决定了必须探索实践低投入高产出,省力、省钱又省时的办法。信息化是解决经费不足的现实之路。过去,我们因为受信息化建设不足的制约,在案件线索摸排、追缉逃犯等方面,往往使用“人海”战术,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效果还不好。有了信息化,我们就能在网上串、并案,就能在网上直接破案,就能在网上追逃,从而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极大增强警务效能。

1想控制治安、压制刑案,只有走信息化强警之路,把公安工作信息化置于优先发展地位。

二、将信息化融入公安工作是公安信息化建设得以发展的突破口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我们面对一个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公安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要妥善应对问题,实现与时俱进,公安工作需要有新的突破,而公安信息化是实现公安工作新的突破的重要方向,两者紧密结合,甚至互为因果。公安工作为信息化提供了需求,提供了推动力,而信息化成为推进公安工作的强大引擎。

信息化要解决公安工作的什么问题?至少有这么几方面的问题要解决:一是解决信息的数字化。以往公安机关掌握的信息被形象地称为“口袋信息”、“纸袋信息”和“脑袋信息”,事实上,从信息论的角度讲,我们以往掌握的大多数“信息”只能称为“消息”,“信息”是需要通过对“消息”的加工来获取的。传统的信息承载方式使得“信息”不准确,难以加工,难以共享。信息的数字化才使我们有可能流畅地、精确地、整体地组织公安工作。二是解决公安工作的精确、高效化。无论是打防控工作,还是服务人民群众,都需要精确、高效,而这必须在信息化的前提下才能做到。三是解决公安工作的一体化。当我们掌握的信息是准确的、可共享的、可深加工的,公安工作一体化才真正成为可能。站在更高的层面看公安工作一体化,是公安体制与机制的问题。但信息化无疑是重要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载体。当然,公安信息化要解决的问题不只上述三点。但可以肯定的是,公安

信息化需要承载公安工作的理念。因此,公安信息化发展的前提在于公安工作本身的进步。公安机关需要从研究公安工作本身着手,去解决公安信息化的应用对象、服务目标的定位问题。公安信息化要实现突破,公安工作本身首先需要突破。只有树立起正确的信息化应用理念,找准了切入点,才能走活信息化应用的整盘棋,提高打击的精确性、防范的强度和服务的效率。

三、强化应用意识是提高公安信息化建设成效的关键

在公安信息化建设中必须将通过应用出成效作为首要目标。在公安信息化建设卓有成效的地方,应用理念、工作机制与强烈的应用意识相辅相成,为信息化效益的产出提供保证,是一条重要经验。什么叫应用意识?就是要围绕公安工作,主动找应用手段、找信息。应用意识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应用意识的目的性,即要清楚为什么要用信息化。应用目的可大可小,大到局长关心的全局工作,小到具体的一项业务。二是应用意识的可实现性。想用信息化解决实际问题,是否可行,有没有现成的系统,如果没有,是否有能力建设?

应用意识的形成需要遵循科学技术自身的规律,遵循信息化的规律。要强化应用意识,一是需要对应用群体的引导和培训。需要告知应用群体,如何结合工作收集信息?网上有什么信息可用?怎么用?能产生什么效益?二是需要工作机制的约束。信息化不是简单的工具应用,管理理念、工作模式等以信息化为载体发挥作用,配套的工作机制是保证这种作用正常发挥必不可少的。三是需要实效来促进。要让应用产生成效,很关键的一点是让应用者获得实效,无论是采集、查询还是事务处理,必须让应用者确实感觉到信息化提高了他的工作效率,提升了他的工作成就感,只有这样,才能使应用者有应用的积极性、主动性。

第二篇:论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

摘要: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一种食品从农田到餐桌,要经过生产、加工、贮藏、运输和销售等诸多环节,食品的供给体系趋于复杂化和国际化。在如此长的产业链条中,每一个环节都有污染食品的可能,不采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手段,要实现全程的食品安全控制是不可能实现的。实施信息化管理手段,可以起到信息跟踪和预警等作用,切实有效的将食品安全风险降到最低,甚至零风险。在信息化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通过网络向广大消费者提供食品安全信息,有快捷、方便、更新及时等特点,对社会提供食品安全网络服务,将有助于促进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发展和食品安全现状的改善,可以说食品安全信息化是构成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的建立和完善有效地保障了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的健全。而目前的食品安全信息化工作却有些滞后,部分企业信用严重缺失。广大人民群众获得食品安全信息的渠道有限,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与公众之间缺少及时的信息交流,造成了公众面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困惑和行政管理部门威信的有所下降。目睹此种情况我们要深刻认识到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是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今后工作中应特别注意的一个方面:要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综合利用,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以信息化加快食品放心工程体系的建设步伐。由此才能更好地完成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并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笔者就对加快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之对策所需注意的问题发表几点拙见。

一是建立完善制度。制度是保证信息工作正常运转的关键因素。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应由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发布,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的发布程序,各级食品药品监管系统要对食品安全信息工作建立定期研究制和工作责任制。要定期研究食品安全信息工作,督促指导食品安全信息工作,要制定食品安全信息收集与发布管理制度,要建设食品安全信息沟通报送网络,要建立部门间的食品安全信息联络员制度和食品安全信息通报制度。有关部门要能及时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送食品安全信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负责信息的处理,做到信息收集全面、汇总及时、传递迅速、分析整理高效。各级食品药品监管系统要不定期地向上级人民政府、同级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通报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动态及工作部署、食品安全信息采编和报送要点,上报信息被采用的情况等。

二是要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综合服务平台。食品从生产到消费、从土地到餐桌的整体链条中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责,涉及到多个部门。所以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必须要做到有效的统筹规划、协调和协作,来保证各地方和部门间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各部门食品质量监督检查的信息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等信息均通过此平台向社会发布,相关部门要将与食品卫生质量安全有关的信息收集汇总、分析整理、及时传递、定期向社会发布。各部门所发布的信息必须与食品安全(或与日常生活安全)相关。信息的来源遵循科学的原则,保证准确、及时、客观、公正。信息发布人对所发布的信息承担责任。同时要建立畅通的信息监测和通报网络体系,逐步形成统一、科学的食品安全信息评估和预警体系,及时研究分析食品安全形势,对食品安全问题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整治、早解决。

三是加快建立和完善各级食品安全信息网。食品安全信息网--是代表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与市民互动和信息发布的唯一官方通道,也是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综合服务平台最好的展示渠道。食品安全信息网代表了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积极形象和坚定决心。也是代表政府食品安全监管情况的永久窗口,并能引导放心消费、营造放心消费环境,是每个地方食品安全建设必需的建设内容。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建设(1)搭建食品安全信息网络服务平台的硬件和网络环境;(2)开发食品安全检测监管信息管理软件;(3)初步建立食品检测信息库、食品经营主体备案信息库和食品安全标准信息库;(4)开发信息处理、发布、查询软件,通过电话、短信和互联网等多种渠道,实现市民与食品安全信息网络服务平台互动;(5)建立一支既精通电脑网络知识又熟悉食品安全监管各方面情况的复合型信息技术人才队伍;(6)组织食品安全信息化教育培训、交流和合作工作。

四是要及时采集、更新食品安全信息网站信息,同时要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网站运维工作。高度重视网络与信息安全网站的生命力在于信息,在于互动。网站要办好,好的信息非常重要。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要把能够公开的静态信息完整的公开,如单位介绍、办事指南、法规文件等等。同时要及时更新动态信息,提高网站的点击率和单位的服务水平。食品安全网络与信息安全不仅关系到食品安全信息化的健康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安全及社会稳定。信息化水平越高越要重视网络与信息安全,否则,一旦出现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将会造成重大的网络安全事故。一定要坚持一手抓信息化,一手抓网络与信息安全。

五是突出工作重点。正确处理重点突破与全面推进的关系,明确不同阶段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工作重点,集中力量,有所为,有所不为。当前食品安全信息系统的建设重点是加强和完善食品安全信息系统,建立一个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食品安全信息网络,收集和发布食品安全的相关信息,并及时向生产、加工、经营和消费者提供有关质量、安全、标准、品牌、市场等方面的信息。

第三篇:论档案信息化建设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论档案信息化建设

作者:周丽

来源:《北方经贸》2012年第08期

摘要:档案信息化是新时期档案部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提高档案信息化服务水平的必由之路。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可以给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及公司带来显而易现的效果和收益。档案管理如果实行信息化后,档案管理更多的是体现在自动化、实时化、网络化。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9-0194-01

档案信息化建设日益成为档案界的热门话题。多年来,档案界同仁较多集中于档案信息化具体技术、方法等微观层面的探索,对档案信息化建设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是,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宏观研究同样甚至更为重要,因为在社会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档案信息化建设从来没有像今天那样更加需要依托政策导向、加强统筹组织、明确工作走向,以求有序、健康、快速发展,由此,宏观研究和指导尤显迫切。

一、档案信息化建设现实意义

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可以给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带来显而意见的效果和收益。一是档案管理不再费时费力。档案管理人员手工收集、整编、管理、提供单位利用,工作量大,效率很低,费时费力。实行信息化后,档案管理达到自动化、实时化、网络化。数据只需一次录入可以多次利用,即可在档案管理内部进行数据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数据录入后,可以方便地打印出相关的收发文单据、汇总表,打印出档案的背脊、封面、案卷目录、文件目录、备考表等。档案库中的信息需要统计,并形成报表,由计算机处理,可以极大地提高管理人员的效率。

二是检索查询方便。传统的检索方式,档案管理人员从一本一本的目录中找出所需的档案来,然后根据记录到库房中查找,费时、费力。档案管理信息化后,可以实现即时查询,管理人员从模糊查询、组合查询、分类查询中选取最佳的查询方式,在档案库中检索出需要的档案信息。极大的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

三是档案查借工作可控。档案管理实现信息化后,查借阅采用计算机管理,操作方便,可以自动产生催还记录,对过期不还的借阅者进行有效的催还。

二、档案信息化建设

(一)大力加强定标工作

从现状看,制约高校档案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瓶颈因素是标准不健全、完备,工作缺乏有效依据。加快制定出台标准,形成配套的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已十分紧迫。一是基本条件层面,即档案信息化建设相关方面的软、硬件设施的配置及建设的技术标准,旨在科学创建档案信息化运行必需的平台条件;二是信息资源建设层面,主要针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形成、保护和利用,满足档案信息生成、传递、勾链、保存、共享等功能需求,如电子文件格式、信息存储格式、数据交换格式等标准等;

(二)信息化人力资源建设

提高认识,引进和培养信息化建设人才,要拓宽知识领域,在提高信息化水平方面多进行一些培训工作,改变现有的知识结构,以适应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从目前高校档案人员学历上看,硕士毕业的人员比例偏少,对档案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十分不利。要改变这种状况,比较简捷的办法就是调入硕士毕业生,改变队伍素质结构,以适应新的工作需要。对有发展前途的年轻同志,要进行业务培训,培养懂得计算机知识与档案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促进这项工作的健康发展,加强培训,提高素质,不断加强档案业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档案队伍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增强档案人员信息化应用水平和信息安全防范意识,提高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综合效益,为档案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努力造就一批既懂档案管理又懂计算机应用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各地要把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需要的档案著录、计算机、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等知识,以及有关标准规范列入业务学习计划,普及信息化技术知识,不断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提高总体信息化应用水平。补充具有计算机、信息化等学历背景的技术人员,逐步改变现有业务人员队伍专业结构,满足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需要。

(三)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信息化整体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发展。各级领导要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重视和支持档案信息化建设,加大领导力度,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各级档案管理机构要高度重视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保证这项工作的正常开展。要配备需要的技术人员,建立和完善信息化建设工作经费渠道。

2.加强城建档案扫描设备、计算机软硬件、网络网站等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利用计算机管理软件辅助完成各类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保管和检索利用。积极创建各类专题信息数据库和馆藏档案目录数据库。对纸质档案、声像档案特别是使用率较高及珍贵档案有序进行数字化处理。开展建设电子档案接收。推进档案信息化,以电子档案接收为突破口。加强对电子档案制作、接收、保存的指导和监督,保证电子档案的真实性、有效性、完整性以及长期可

读。在此基础上,加强电子档案和重要城建档案异地备份工作的研究,积极、稳妥、有序地开展异地备份工作。

3.提高信息安全意识,加强上网信息的审查与管理,防止失密、泄密的发生。各级档案部门要严格遵守安全保密制度,非公开的档案信息一律不得在互联网上公开,上网的档案目录和全文信息必须经过严格鉴定。

参考文献:

[1] 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J].2009(5).[2] 孙兆伟.关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两点宏观思考[J].2011(8).

第四篇:加强基层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精选)

加强基层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作者:湖州市公安局科技处 徐华

【摘 要】当前,全国各级公安机关为推进公安信息化,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正在落实“基础信息化,信息基础化”战略措施。本文在阐述加强公安机关基层基础信息化工作必要性的基础上,从信息化应用意识和能力、基层基础信息资源利用、信息化应用效益、信息化建设保障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加强公安机关基层基础信息化工作的难点,最后提出了加强公安机关基层基础信息化工作的四点措施。

【关键词】基层 基础 信息化 建设

公安部把2006年确定为“基层基础建设年”,着重提出了要在“推进一项改革、破解两个难点、提升三化水平”上下功夫,其中在“提升三化水平”的要求中,把“提升信息化水平”放在了首位,明确了“信息基础化、基础信息化”的工作目标。如何加强基层信息化建设,如何提高基层民警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水平是加强基层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因素。以信息化带动规范化,以规范化促进现代化,以现代化推进队伍建设,积极加快基层基础信息化的建设,是实现“科技强警”、转变警务模式、提高警务效能的重要手段。

一、加强公安机关基层基础信息化工作的必要性

1、传统的警务模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治安的发展变化

长期以来,公安机关特别是基层部门一直沿袭着传统的警务工作模式。而这种以案事件驱使依靠警令驱动和人海战术来完成任务的警务模式也影响到决策部署、警力调度、案件查破等各个层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流动的日益频繁、治安形势的急剧变化以及警务功能的不断细化与拓展,传统的警务模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治安的发展变化,越来越难以掌握当代社会治安的主动权。现实要求公安机关必须转变观念,改变传统警务模式,建立与当前治安形势、队伍现状、技术水平相适应的现代警务机制,可以说,信息化是公安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未来方向所在,是现代警务机制的灵魂。

2、信息化技术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向科技要警力提供了方便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及其在公安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深刻改变着传统工作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公安机关的战斗力,是公安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支持和应用,信息化技术是增加警力、提高效力的有效途径。应用到具体工作中,信息化又发挥着人力所无法达到的巨大作用,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可事半功倍。公安机关应大力推广和应用各类使用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更直接有效地渗透到公安工作的各个层面和环节,解决很多传统手段无法解决的问题。

3、多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了公安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重要性

随着公安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公安基层基础警务信息化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以我市为例,近三年来投入4000多万用于信息化建设,由局部推进转变为整体推进,由技术驱动转变为业务驱动,由重网络建设转变为重应用、重信息,由领导推动转变为民警迫切需要,信息化技术已广泛应用到基层业务工作中,并在实战中发挥了良好的成效。近几年来,全市公安机关利用信息破案数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递增。

二、加强公安机关基层基础信息化工作的难点

我国公安部门自1998年实施“金盾工程”以来,以公安业务信息共享为目标,加快公安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实效。特别是近几年来公安基层基础信息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为基层基础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但是,目前取得的成效只能证明公安机关已进入信息化初级阶段,而综观公安“信息警务”特别是基层单位“信息警务”工作,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和困难:

1、部分基层领导和民警信息化应用意识和能力还不够强

由于公安工作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特点,部分基层领导对信息化重要意义认识不深,传统的经验思维在头脑中根深蒂固,习惯用原有的工作方式去处理问题,对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因为陌生而敬而远之,放着现成信息不用,宁可采用费时费力的人海战术。有的领导认为公安信息化只要资金落实和信息化设备具备就算完成了。现实中,相当一部分民警的计算机应用仅局限于网页浏览、信息上报,查看通知、通报和上级文件,在业务查询、使用上较少。部分年龄偏大的民警在较长工作时间内无法适应新型警务模式,无法将信息化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应用到业务工作中。受传统警务模式的影响,部分基层民警更乐于接受既得的经验共享,而不愿对“信息警务”进行摸索与实践,许多在日常工作中该采集的信息漏登或不登,致使一些有价值的信息流失。同时,由于传统的警务模式,基层民警在工作中掌握的大量书面信息、口袋信息、脑袋信息,随着民警岗位变动而丢失,新的接替人员又要重新开始,没有形成正常传承的信息流。

2、基层基础信息资源未被充分利用,信息采集质量有待提高

近年来,我国社会发生急剧变化,人口流动加剧,大量的人口流动,造成了庞大的信息流,在越来越动态化的社会,基层公安管理模式也必须由计划经济静态化社会管理向市场经济动态化社会管理转变,由单一社会管理向数字轨迹管理转化。但是,当前基层公安传统入户访查、办理暂住证、社区走访等对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的信息控制手段在面对现代社会人、财、物大流动格局时显得力不从心,基层公安又不具有全盘整合的能力和实力,信息收集无法跟上庞大信息流步伐。目前基层公安在信息源的采集上存在着信息单

一、滞后、断点、失真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警务”的实战应用。

3、信息化应用效益不够明显,信息汇总研判机制不够完善

信息化讲求的是一种规模效益,既体现在装备数量上,也体现在应用群体上。只有信息化理念和应用实战方式为每一位民警所接受、所掌握,公安信息化才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部分基层部门简单的把“信息警务”理解为基层公安收集、信息部门整合、刑侦部门运用。信息的运用往往简单的停留在人口、车辆等基础性信息查询运用层面,较少应用收集到的有效信息进行网上比对、网上排摸等,民警更多的是从传统情报体系中获取线索、查破案件,使信息不能真正面向实战。

同时,大量信息的采集、录入,只是原始的数据积累,由于统一信息汇总与研判机制不够,各孤立信息难以形成合力,导致信息应用不畅,各环节之间不能有效衔接。基层民警特别是社区民警所要求的底数清、情况明从根本上讲就是一种信息掌控程度,然而目前基层民警工作考核机制很难对其正常衡量,干多干少一个样,工作积极性难以提高,信息搜集的重要性也大打折扣。更重要的是还没有建立起一套与信息警务相匹配的勤务机制,影响了信息的采集和应用,不仅挫伤了情报信息分析研判部门的积极性,同时也挫伤了广大民警收集情报信息的积极性。

4、一些基层部门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投入不合理

基层单位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部分投入不合理,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部分基层单位连日常开支都难以保障,更谈不上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同时,部分基层单位领导的信息化意识淡薄也影响基层信息化工作的开展,部分基层领导有了资金愿意添置汽车等工具,开展信息化建设兴趣不大,对硬件设备的配制存在等、靠、要的思想。部分单位基础工作信息化使用的大部分硬件设备已经老化、陈旧,无法满足当前工作需要。同时,部分单位的信息化经费投入上还存在着结构不合理的现象,过分注重硬件设备配置的高档,而不讲究其性能价格比;只关心硬件设备的购买,对日常维护经费投入不足;对计算机设备投入经费较多,对其它信息化设备投入较少。

三、加强公安机关基层基础信息化工作的措施

1、加强宣传培训,提升民警素质

民警科技素质是公安科技强警工作的基石,它为各种科技手段在公安机关的应用提供基础人力支撑。从目前情况看,基层公安机关整体科技意识仍较淡薄,除了用高科技的装备武装民警、增大高科技的投入外,更主要的是要强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抓好科技知识的普及教育,让广大基层民警充分认识到科技在公安工作中的重要性。同时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民警信息应用技能培训机制,以“信息基础化、基础信息化”为目标,根据不同岗位所必须达到的层次要求,通过开展在职培训、警官学校、练兵比武、脱产培训等多种形式,大力加强基层信息化应用技能练兵工作。要把计算机操作应用等技能培训与民警晋衔晋职、提拔任用挂钩,并纳入考核程序,形成领导带头学、民警主动学、工作任务逼着学的学习氛围,提高民警获取、处理、运用信息和使用相关信息装备、工具、手段的能力,掌握实施信息警务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在全员培训的基础上,还要在每个基层单位至少培养一名技术骨干,以专业技术人才建设推动基层技术科技工作不断提高。

2、整合信息资源,强化综合应用

要加强基层公安信息化综合平台建设,积极开展内外网接入平台建设,进一步整合信息资源,通过利用多种数据实时抽取、关联、调用工具建立综合数据库,促进信息的深层次利用,使信息化建设真正为一线基层民警服务。要紧紧围绕“信息基础化、基础信息化”这个中心,以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为载体,按照当前社区警务工作信息化的需求,积极调查研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利用各种手段推动公安内网向社区警务室延伸,积极探索暂住人口管理信息系统前台向企业和社区(村、居委会)延伸,推进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社会化。各级公安机关科技部门要加强对基层单位在网络支撑、技术保障、日常维护的支持和指导,大力推广应用公安身份认证系统(PKI/PMI),充分利用公安信息查询服务中心、警务通、公安网站等方式,为基层民警在路面及社区执勤中提供快速信息查询服务和信息支撑。坚持以应用为核心,以实战促建设,建立情报信息网络,拓展信息渠道,实现各项基层基础工作的计算机管理和网上办公,把“工作流”与“信息流”融为一体,实现信息的高度共享和高效应用。

3、完善工作机制,健全信息研判

要在信息主导警务的大框架下,建立打击、防范、控制、管理、服务的长效机制。在打击工作机制方面,要运用实时、准确的信息精确制导破案追逃工作,提高网上作战效能;在控制工作机制方面,要充分运用信息的动态性、实时性,对可疑的人、事、物、场所实行动态控制,及时打击查处;在防范工作机制方面,要通过对信息的综合分析研判,对治安动向和犯罪态势作出及时、准确预警,指导做好超前防范工作;在管理服务工作机制方面,要运用信息系统规范业务流程,增强管理、办案、办事、办证的透明度,促进公安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要健全情报信息研判应用机制,实现信息基础化。基层民警牢固树立主动意识和运用意识,改变以往重采集、轻应用的习惯做法。只有加强对信息的分析研判,并将结果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才能实现打击有目标、防范有重点、控制有成效,才能实现警务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工作措施由经验决策向科学决策转变。

4、保障科技经费,调剂科技资源

经费问题是长期困扰基层的突出问题,各级公安机关要在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的同时,紧紧抓住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创建和“金盾工程”建设的大好时机,多为基层着想,不截留专项经费,不摊派罚款指标,为基层基础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物质保障。各基层单位要克服等、靠、要和依赖上级部门配备硬件设备的思想,拓宽思路,多方寻求支持,加大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并坚持做到“开源”与“节流”并重,从实际出发,积极推广实用性强、使用周期长、技术含量高、价格易接受的技术装备,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同时,各级公安机关应调剂更多的科技资源向基层倾斜。在科技投入和建设时,应充分考虑基层的现实斗争需要,为基层提供更加实用的应用技术和装备。对属于共享性的信息化资源,应为基层提供更多的应用权限和便利。要鼓励基层单位尽可能多地利用包括检验技术、侦查技术以及各类专业装备器材等公安内部现有资源。在实行统筹发展的同时,倡导创新发展,尽可能多地为基层提供技术指导和人才支持,要从基层选送业务骨干到科技部门熟悉运作和了解各类技术应用,或从科技部门抽调技术民警到基层锻炼,通过人力资源互动达到工作上的互动互促。

四、结束语

信息化是加强公安基层基础的有效支撑和保障,是夯实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必要条件。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公安工作已离不开信息化的有效支撑和保障,信息化已成为整个公安工作基础中的基础。加强基层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而是一项需不断探索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的系统工程,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注入新的内容。信息化向基层延伸,是必然的趋势和方向,是基层公安摆脱警力不足、财力不足的困难,提高工作效率和提高打防控精确度的有效途径,是公安机关走科技强警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科技强警强什么,怎么强”获奖征文选集----公安部宣传局、公安部科技局、人民公安报社2005年12月

第五篇:加强基层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加强基层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湖州市公安局科技处徐华)

【摘要】当前,全国各级公安机关为推进公安信息化,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正在落实“基础信息化,信息基础化”战略措施。本文在阐述加强公安机关基层基础信息化工作必要性的基础上,从信息化应用意识和能力、基层基础信息资源利用、信息化应用效益、信息化建设保障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加强公安机关基层基础信息化工作的难点,最后提出了加强公安机关基层基础信息化工作的四点措施。

【关键词】基层基础信息化建设

公安部把2006年 确定为“基层基础建设年”,着重提出了要在“推进一项改革、破解两个难点、提升三化水平”上下功夫,其中在“提升三化水平”的要求中,把“提升信息化水平”放在了首位,明确了“信息基础化、基础信息化”的工作目标。如何加强基层信息化建设,如何提高基层民警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水平是加强基层公安机关信息化 建设的重要因素。以信息化带动规范化,以规范化促进现代化,以现代化推进队伍建设,积极加快基层基础信息化的建设,是实现“科技强警”、转变警务模式、提 高警务效能的重要手段。

一、加强公安机关基层基础信息化工作的必要性

1、传统的警务模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治安的发展变化

长 期以来,公安机关特别是基层部门一直沿袭着传统的警务工作模式。而这种以案事件驱使依靠警令驱动和人海战术来完成任务的警务模式也影响到决策部署、警力调 度、案件查破等各个层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流动的日益频繁、治安形势的急剧变化以及警务功能的不断细化与拓展,传统的警务模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治 安的发展变化,越来越难以掌握当代社会治安的主动权。现实要求公安机关必须转变观念,改变传统警务模式,建立与当前治安形势、队伍现状、技术水平相适应的 现代警务机制,可以说,信息化是公安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未来方向所在,是现代警务机制的灵魂。

2、信息化技术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向科技要警力提供了方便

现 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及其在公安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深刻改变着传统工作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公安机关的战斗力,是公安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 和重要支撑,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支持和应用,信息化技术是增加警力、提高效力的有效途径。应用到具体工作中,信息化又发

挥着人力所无法达 到的巨大作用,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可事半功倍。公安机关应大力推广和应用各类使用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更直接有效地渗透到公安工作的各个层面和环节,解决 很多传统手段无法解决的问题。

3、多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了公安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重要性

随着公安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公安基层基础警务信息化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以我市为例,近三年来投入4000多万用于信息化建设,由局部推进转变为整体推进,由技术驱动转变为业务驱动,由重网络建设转变为重应用、重信息,由领导推动转变为民警迫切需要,信息化技术已广泛应用到基层业务工作中,并在实战中发挥了良好的成效。近几年来,全市公安机关利用信息破案数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递增。

二、加强公安机关基层基础信息化工作的难点

我国公安部门自1998年 实施“金盾工程”以来,以公安业务信息共享为目标,加快公安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实效。特别是近几年来公安基层基础信息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为基层基础 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但是,目前取得的成效只能证明公安机关已进入信息化初级阶段,而综观公安“信息警务”特别是基层单位“信息警务”工作,仍然 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和困难:

1、部分基层领导和民警信息化应用意识和能力还不够强

由 于公安工作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特点,部分基层领导对信息化重要意义认识不深,传统的经验思维在头脑中根深蒂固,习惯用原有的工作方式去处理问题,对现代化的 科学技术因为陌生而敬而远之,放着现成信息不用,宁可采用费时费力的人海战术。有的领导认为公安信息化只要资金落实和信息化设备具备就算完成了。现实中,相当一部分民警的计算机应用仅局限于网页浏览、信息上报,查看通知、通报和上级文件,在业务查询、使用上较少。部分年龄偏大的民警在较长工作时间内无法适 应新型警务模式,无法将信息化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应用到业务工作中。受传统警务模式的影响,部分基层民警更乐于接受既得的经验共享,而不愿对“信息警务” 进行摸索与实践,许多在日常工作中该采集的信息漏登或不登,致使一些有价值的信息流失。同时,由于传统的警务模式,基层民警在工作中掌握的大量书面信息、口袋信息、脑袋信息,随着民警岗位变动而丢失,新的接替人员又要重新开始,没有形成正常传承的信息流。

2、基层基础信息资源未被充分利用,信息采集质量有待提高

近年来,我国社会发生急剧变化,人口流动加剧,大量的人口流动,造成了庞大的信息流,在越来越动态化的社会,基层公安管理模式也必须由计划经济静态化社会管 理向市场经济动态化社会管理转变,由单一社会管理向数字轨迹管理转化。但是,当前基层公安传统入户访查、办理暂住证、社区走访等对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的信 息控制手段在面对现代社会人、财、物大流动格局时显得

力不从心,基层公安又不具有全盘整合的能力和实力,信息收集无法跟上庞大信息流步伐。目前基层公安在 信息源的采集上存在着信息单

一、滞后、断点、失真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警务”的实战应用。

3、信息化应用效益不够明显,信息汇总研判机制不够完善

信 息化讲求的是一种规模效益,既体现在装备数量上,也体现在应用群体上。只有信息化理念和应用实战方式为每一位民警所接受、所掌握,公安信息化才会显示出强 大的生命力。部分基层部门简单的把“信息警务”理解为基层公安收集、信息部门整合、刑侦部门运用。信息的运用往往简单的停留在人口、车辆等基础性信息查询 运用层面,较少应用收集到的有效信息进行网上比对、网上排摸等,民警更多的是从传统情报体系中获取线索、查破案件,使信息不能真正面向实战。

同 时,大量信息的采集、录入,只是原始的数据积累,由于统一信息汇总与研判机制不够,各孤立信息难以形成合力,导致信息应用不畅,各环节之间不能有效衔接。基层民警特别是社区民警所要求的底数清、情况明从根本上讲就是一种信息掌控程度,然而目前基层民警工作考核机制很难对其正常衡量,干多干少一个样,工作积 极性难以提高,信息搜集的重要性也大打折扣。更重要的是还没有建立起一套与信息警务相匹配的勤务机制,影响了信息的采集和应用,不仅挫伤了情报信息分析研 判部门的积极性,同时也挫伤了广大民警收集情报信息的积极性。

4、一些基层部门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投入不合理

基 层单位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部分投入不合理,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部分基层单位连日常开支都难以保障,更谈不上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同时,部分基层单位领导的信息化意识淡薄也影响基层信息化工作的开展,部分基层领导有了资金愿意添置汽车等工具,开展信息化建设兴趣不大,对硬件设备的配 制存在等、靠、要的思想。部分单位基础工作信息化使用的大部分硬件设备已经老化、陈旧,无法满足当前工作需要。同时,部分单位的信息化经费投入上还存在着 结构不合理的现象,过分注重硬件设备配置的高档,而不讲究其性能价格比;只关心硬件设备的购买,对日常维护经费投入不足;对计算机设备投入经费较多,对其 它信息化设备投入较少。

三、加强公安机关基层基础信息化工作的措施

1、加强宣传培训,提升民警素质

民 警科技素质是公安科技强警工作的基石,它为各种科技手段在公安机关的应用提供基础人力支撑。从目前情况看,基层公安机关整体科技意识仍较淡薄,除了用高科 技的装备武装民警、增大高科技的投入外,更主要的是要强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抓好科技知识的普及教育,让广大基层民警充分认识到科

技在公安工作中的 重要性。同时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民警信息应用技能培训机制,以“信息基础化、基础信息化”为目标,根据不同岗位所必须达到的层次要求,通过开展在职培训、警 官学校、练兵比武、脱产培训等多种形式,大力加强基层信息化应用技能练兵工作。要把计算机操作应用等技能培训与民警晋衔晋职、提拔任用挂钩,并纳入考核程 序,形成领导带头学、民警主动学、工作任务逼着学的学习氛围,提高民警获取、处理、运用信息和使用相关信息装备、工具、手段的能力,掌握实施信息警务所需 要的基本技能。在全员培训的基础上,还要在每个基层单位至少培养一名技术骨干,以专业技术人才建设推动基层技术科技工作不断提高。

2、整合信息资源,强化综合应用

要 加强基层公安信息化综合平台建设,积极开展内外网接入平台建设,进一步整合信息资源,通过利用多种数据实时抽取、关联、调用工具建立综合数据库,促进信息 的深层次利用,使信息化建设真正为一线基层民警服务。要紧紧围绕“信息基础化、基础信息化”这个中心,以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为载体,按照当前社区警务工 作信息化的需求,积极调查研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利用各种手段推动公安内网向社区警务室延伸,积极探索暂住人口管理信息系统前台向企业和社区(村、居 委会)延伸,推进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社会化。各级公安机关科技部门要加强对基层单位在网络支撑、技术保障、日常维护的支持和指导,大力推广应用公安身份认证 系统(PKI/PMI),充分利用公安信息查询服务中心、警务通、公安网站等方式,为基层民警在路 面及社区执勤中提供快速信息查询服务和信息支撑。坚持以应用为核心,以实战促建设,建立情报信息网络,拓展信息渠道,实现各项基层基础工作的计算机管理和 网上办公,把“工作流”与“信息流”融为一体,实现信息的高度共享和高效应用。

3、完善工作机制,健全信息研判

要 在信息主导警务的大框架下,建立打击、防范、控制、管理、服务的长效机制。在打击工作机制方面,要运用实时、准确的信息精确制导破案追逃工作,提高网上作 战效能;在控制工作机制方面,要充分运用信息的动态性、实时性,对可疑的人、事、物、场所实行动态控制,及时打击查处;在防范工作机制方面,要通过对信息 的综合分析研判,对治安动向和犯罪态势作出及时、准确预警,指导做好超前防范工作;在管理服务工作机制方面,要运用信息系统规范业务流程,增强管理、办 案、办事、办证的透明度,促进公安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要 健全情报信息研判应用机制,实现信息基础化。基层民警牢固树立主动意识和运用意识,改变以往重采集、轻应用的习惯做法。只有加强对信息的分析研判,并将结 果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才能实现打击有目标、防范有重点、控制有成效,才能实现警务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工作措施由经验决策向科学决策转变。

4、保障科技经费,调剂科技资源

经费问题是长期困扰基层的突出问题,各级公安机关要在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的同时,紧紧抓住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创建和“金盾工程”建设的大好时机,多 为基层着想,不截留专项经费,不摊派罚款指标,为基层基础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物质保障。各基层单位要克服等、靠、要和依赖上级部门配备硬件设备的思 想,拓宽思路,多方寻求支持,加大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并坚持做到“开源”与“节流”并重,从实际出发,积极推广实用性强、使用周期长、技术含量高、价格 易接受的技术装备,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同时,各级公安机关应调剂更多的科技资源向基层倾斜。在科技投入和建设时,应充分考虑基层的现实斗争需要,为基层 提供更加实用的应用技术和装备。对属于共享性的信息化资源,应为基层提供更多的应用权限和便利。要鼓励基层单位尽可能多地利用包括检验技术、侦查技术以及 各类专业装备器材等公安内部现有资源。在实行统筹发展的同时,倡导创新发展,尽可能多地为基层提供技术指导和人才支持,要从基层选送业务骨干到科技部门熟 悉运作和了解各类技术应用,或从科技部门抽调技术民警到基层锻炼,通过人力资源互动达到工作上的互动互促。

四、结束语

信息化是加强公安基层基础的有效支撑和保障,是夯实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必要条 件。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公安工作已离不开信息化的有效支撑和保障,信息化已成为整个公安工作基础中的基础。加强基层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 就能完成的事,而是一项需不断探索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的系统工程,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注入新的内容。信息化向基层延伸,是必 然的趋势和方向,是基层公安摆脱警力不足、财力不足的困难,提高工作效率和提高打防控精确度的有效途径,是公安机关走科技强警的必由之路。

下载论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全国公安机关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范文模版)

    全国公安机关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 由拉网式摸底排查、满天飞追捕抓人、长时间高强度审讯“三板斧”侦察向网上排查、网上串并、网上追逃破案转变■ 由“民警下班、小偷上岗......

    论监狱工作信息化建设

    论监狱工作信息化建设 当今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及一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新成果,特别是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都为监狱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监狱作为国家的刑罚执行......

    论民航空管信息化建设

    论民航空管信息化建设 http://2005-8-16 15:32信息来源:空管在线前言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已成为衡量民航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现代空管系统是一个高度依......

    论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5篇

    当时代的脚步全面跨入“e”时代的时候,作为市场监管和政府行政执法职能部门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就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真正从思维、体制和理念......

    论监狱工作信息化建设[大全]

    论监狱工作信息化建设 当今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及一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新成果,非凡是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都为监狱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监狱作为国家的刑罚执行......

    公安机关信息化应用先进事迹范文

    巡特警一大队*** 信息化应用先进事迹 ***,男,现年33岁,本科学历,中共党员,1995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市公安局交巡警特勤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 参加工作以来,***副大队长怀着对事业......

    公安机关人口信息化管理

    人口管理信息化研究 【内容摘要】人口信息化管理是一种有别于现行人口管理体制的管理模式,它是在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对现行人口管理过程进行优化的同时,也强调管理体制上的创新,......

    论公安机关激励机制 2

    论公安机关激励机制激励机制,也称激励制度.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激励机制的内涵就是构成这套制度的几个方面的要素。激机制中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