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交通运输部公路局李华局长讲话
交通运输部公路局李华局长
解读《公路安全保护条例》
2011年3月7日,国务院第593号令颁布了《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将于2011年7月1日起施行。《条例》的颁布施行,在我国公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我国公路安全保护工作迈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新台阶。● 制定《条例》的基本原则
(一)立足全面保护。从保护主体看,《条例》不仅明确了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公路管理机构的保护职责,而且还动员各级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以及社会公众等各方力量广泛参与公路安全保护工作。从保护对象看,既明确了公路、桥梁、隧道、渡口、公路附属设施等公路主体线路的保护,又加强了对公路用地、建筑控制区、集镇规划控制区、桥梁采砂区、桥隧爆破区等立体空间的管理。
(二)重点强化治超。违法超限运输危害极大,是最为严重的公路“杀手”。为此,《条例》将建立超限治理长效机制作为重中之重,从管理手段上强化超限治理措施,在管理环节和管理力量上突出了综合治理,从车辆的生产、改装、注册登记、货运装载、站点检测、责任追究等环节入手,对超限治理作了详细规定。
(三)坚持依法行政。坚持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是建设法治政府的核心所在。《条例》严格遵循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确定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不仅明确了公路管理机构的执法主体资格,赋予了必要的执法手段,又规定了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实现公路执法的权责统一,有利于建立“层次清晰、事权明确、权责一致、运转高效”的地方公路管理体制,进一步促进公路管理机构的职能转变。
(四)突出服务便民。维护公路的完好、安全、畅通是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其公路管理机构的职责,做好公路安全保护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安全的出行条件。因此,《条例》始终坚持以执政为民、服务群众为指导思想,不断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宗旨。如,明确了公路管理机构和有关部门对公路养护工程的及时公告和保畅义务,防止施工区域路段堵塞;建立了跨省大件运输联合审批机制,提高行政许可效率;加强路网运行监测,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发布公路出行信息等。
● 《条例》的主要思路
《条例》共6章77条,各章分别是总则、公路线路、公路通行、公路养护、法律责任、附则。总体内容贯穿了公路安全保护这一主线,通过对公路进行静态保护和动态保护相结合,通过加强养护管理和提升公路应急处置能力,全面保障公路的完好、安全和畅通。具体来讲,就是以《公路法》为主要依据,以保护公路设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规范执法行
为、改善公路服务水平为出发点,进一步明确有关部门、单位、个人等在公路安全保护工作中的职责和义务;适应实际工作需求,细化《公路法》部分条款的内容,对非法占用、挖掘、穿跨越、损坏、破坏公路设施的行为和处罚措施作出具体规定;总结集中治超经验,着力健全治超长效机制,加强车辆生产、销售、注册以及货运场站装载等环节的源头监管;加大公路保护力度,强化执法手段和措施,对各种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进行明确;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公路交通网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规定。
● 《条例》的主要制度
(一)关于车辆超限治理制度。作为车辆超限治理的一项重要措施,《条例》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在源头治理方面加强了监管,包括强化车辆生产、销售、登记以及货运场站装载等环节的源头管理,明确了相关主体的责任或义务,确保源头治理的效果。同时,加强了路面监控网络的建设,对固定超限检测站点建设和管理等作了进一步的明确,并加大了对车辆超限的责任追究力度。总的来说,《条例》通过一系列规定对近年来超限治理的有益经验进行了巩固,力求治超制度环环相扣,取得长效,为进一步开展车辆超限治理提供了牢固的法制基础。
(二)关于行政许可制度。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依法对社会、经济事务实行事前监督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在行政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条例》针对影响公路完好、安全和畅通的情况并结合《公路法》的相关规定,对修建铁路、机场、供电、通信、水利等建设工程需要占用、挖掘、跨越、穿越公路设施的涉路施工活动,不可解体的超限物品运输活动,护路林更新采伐等方面规定了行政许可制度。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创新了行政许可的方式。比如,加强了涉路行为行政许可的“前、中、后”三个环节管理,一是要求建设单位在提交涉路施工许可申请前对涉路施工行为进行安全评价,二是要求涉路工程设施必须经过许可机关验收方可投入使用,三是明确了涉路工程设施建成后的维护和管理责任。再如,为解决近年来各地反映跨省大件运输中存在不便民的问题,《条例》建立了跨省大件运输联合审批机制,即由起运地省级公路管理机构受理并协调沿线各省级公路管理机构联合审批跨省超限运输许可,实行“一站式审批”,极大地便利了申请人。
(三)关于保障公路安全的区域范围。《条例》在《公路法》的基础上,对保障公路安全的区域范围作出了细化规定,明确了对相关区域的保护义务。具体包括:一是公路建筑控制区制度,明确了建筑控制区的划定标准并规定了一系列的保护性制度;二是集镇规划控制区制度,《条例》规定新建村镇、货物集散地、农贸市场等公共场所,应当与公路保持一定距离,并尽可能在公路一侧建设,通过对规划、建设等源头环节实行有效管控,防止造成公路街道化,降低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标准;三是其他保护区域,如桥梁周边一定范围内禁止采砂,严格限制进行抽取地下水、架设浮桥等危害性活动,公路周边一定区域严格监管采石、取土、爆破等活动。
(四)关于公路养护管理模式。近年来,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养护工作
正在从粗放型向集约化、专业化方向转变,管理工作正在从经验型向科学化、法制化方向转变,通行保障工作正在从被动应对型向主动化、人性化方向转变。《条例》在总结各地探索公路养护运行机制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明确了公路养护单位的资质条件,提出了公路养护的专业化、社会化发展方向,强调了公路养护的作业标准和操作规程。这些规定,将进一步促进公路养护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提高公路养护的质量和效率,缓解养护施工与通行保畅的矛盾,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良好的出行条件。
(五)关于农村公路保护。近年来,我国乡道和村级公路里程迅速增加,特别是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后,农村公路得到快速发展。到2010年底,全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达345万公里。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保护工作,《条例》一方面在行政法规层面首次引入了村道的概念,明确村道的管理和养护工作,由乡级人民政府参照本条例的规定执行,对《公路法》作了补充;另一方面,为了防止超限运输车辆损坏农村公路,《条例》规定县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者乡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保护乡道、村道的需要,在乡道、村道的出入口设置必要的限高、限宽设施。通过调研,实践中,农村群众对这一规定非常支持,对“家门口的路”很有感情,责任心很强,保护热情很高。
(六)关于公路安全保护的措施和手段。公路具有开放性,承载着高速运行的车流,公路执法具有较高危险性,为保障《条例》规定的公路安全保护制度落实到位,《条例》从两个方面明确了公路安全保护的措施和手段。一是细化了行政处罚规定。主要是根据不同类型的违法行为及其违法情节规定了幅度不同或者性质不同的处罚,增强行政处罚的规范性和操作性。二是完善了行政强制规定。主要是对扰乱超限检测秩序、损害公路且拒不接受调查处理等危害较大的行为规定了责令改正、扣留工具或车辆等行政强制措施。当然,公路管理机构采取行政强制措施,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避免侵害相对人合法权益。
(七)关于公路突发事件应对制度。《条例》总结了近年来应对雨雪冰冻灾害、地震、泥石流等公路突发事件成功经验,作了相应规定。一是要求建立国家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制度,确保关键时刻能够迅速调集物资抢通修复公路。二是明确了公路管理机构、公路经营企业在出现公路突发事件时应当及时修复公路、恢复通行,并要求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修复公路、恢复通行的需要,及时调集抢修力量,统筹安排有关作业计划,下达路网调度指令,配合有关部门组织绕行、分流。三是规定中国人民武装警察交通部队按照国家有关要求承担公路、公路桥梁、公路隧道等设施的抢修任务,将武警部队力量纳入公路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四是为了便于社会公众及时知晓公路状况,提前安排出行计划妥善应对公路突发事件,尽量减少由于公路突发事件给出行带来的不便,《条例》还规定设区的市级以上公路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规定收集、汇总公路损毁、公路交通流量等信息,开展公路突发事件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并利用多种方式及时向社会发布公路出行信息。
第二篇:交通运输部公路局解读《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公平公开、诚信择优,构建公路工程招标投标新秩序
12月8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简称《办法》),自2016年2月1日起施行。《办法》出台有何背景?主要从哪些方面完善现有的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制度?为此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对《办法》进行了解读。
一、招标投标工作面临新形势、新问题,亟待完善制度设计
公路建设行业是最早全面开放建设市场,最先实行招标投标制度的行业之一。1989年,原交通部首次发布了《公路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自2000年1月1日起《招标投标法》实施以来,先后制订颁发了一系列规范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涵盖了公路工程施工、勘察设计、监理、设备材料招标、评标专家管理等内容,对于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公路建设市场竞争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工作面临新形势和新问题迫切需要完善相关制度,规范管理,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国务院于2011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需要结合公路行业特点对其中的条款进行补充细化,使其更加具备可操作性。二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简政放权”、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等改革措施,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在招标投标监管中应发挥的作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三是交通运输部深化公路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对规范招标投标提出了新思路,要求充分考虑“择优导向”、“加强信用评价结果在招标投标中的应用”、“坚持信息公开”等。四是目前公路建设市场招标投标领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也迫切需要创新监管方式,创新制度设计,规范招标投标行为。如招标人通过故意提高对投标人的资格条件要求等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排斥某些单位参与投标;一些招标投标活动当事人相互串通、围标串标;评标过程中的不公平、不公正问题;领导非法干预、暗箱操作、权钱交易问题等等。
二、立法过程
正是由于这些外部环境和内在要素的变化,亟待对有关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的现有规章制度进行修订完善。自2012年起,交通运输部组织力量先后开展了公路工程施工、勘察设计、监理三个管理办法的修订工作,多次征求有关纪检监察、法制、规划、发改、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建设管理单位、从业企业等数十家单位意见,共收到意见数百条。根据上述意见,进行了修改,本着精简、实用、合法等原则,结合公路建设管理体制改革,针对公路建设行业有关招标投标的新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改革创新,进一步对《办法》进行了修改,并对三个管理办法进行统一整合成一个管理办法,同时一次性清理和废止了以前发布的已不再适用的与公路工程招标投标相关的13个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避免了规范性文件的效力长期处于不确定状态,完善了公路建设招标投标法规体系。
《办法》修订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一)明确了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监管职责,突出事中事后监管。
按照国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明确了交通运输部和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对于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督管理职责,依法行使监督权利,全面落实监督义务;对招标工作实行备案制度,要求招标人将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招标投标情况的书面报告报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备案,以利于监管部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按照简政放权、有利监管的原则,将公路工程招标备案权限下放至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具体备案的部门、备案程序由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确定。
(二)实行“五公开”制度,广泛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为进一步提高招标投标信息的公开程度,确保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的每一步均在阳光下运行,借鉴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办法》首次在工程建设领域提出对资格预审文件和招标文件的关键内容、中标候选人关键信息、评标信息、投诉处理决定、不良行为信息的“五公开”要求,鼓励招标投标活动的当事人和社会公众对其中可能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投诉举报,全面接受社会监督,从而进一步规范招标人、投标人、评标专家等招标投标当事人的相关行为:
一是资格预审文件和招标文件的关键内容要公开。公开内容包括项目概况、对申请人或者投标人的资格条件要求、资格审查办法、评标办法、招标人联系方式等,避免招标人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进一步规范招标人的招标行为;
二是中标候选人在投标文件中的关键信息要公示。除中标候选人排序、名称、投标报价等常规公示信息外,中标候选人在投标文件中承诺的主要人员姓名、个人业绩、相关证书编号,中标候选人在投标文件中填报的项目业绩等也纳入公示的范围,增强投标单位之间的互相监督,进一步规范投标人的投标行为;
三是评标信息要公示。在中标候选人公示过程中,同时公示被否决投标的投标人名称、否决依据和原因,实行资格预审的招标项目,要向未通过资格预审的申请人告知其未通过资格预审的依据和原因,进一步规范评标专家的评标行为;
四是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投诉处理决定要公告。包括投诉的事由、调查结果、处理决定、处罚依据以及处罚意见等内容,加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依法行政的透明性;
五是招标投标当事人的不良行为信息要公告。对于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投标人以及评标委员会成员等当事人在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中出现的违法违规或者恶意投诉等行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公告处理决定并将其作为不良行为信息记入相应当事人的信用档案。
(三)实行“三记录”制度,防止非法干预招标评标工作。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开标环节直接关系到投标人的投标文件能否被接收、参与评标,评标环节则直接关系到投标人能否被推荐为中标候选人,因此这两个环节尤其是评标活动成为了所有投标人关注的焦点,也是最易受到人为因素干预、引起投标人投诉的关键环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在处理投诉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开标评标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无法重复的特点,调查取证非常困难,行业监管难度很大。
根据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标实践来看,对评标活动的人为干预因素有可能来自招标人代表、评标专家和监管部门。因此,借鉴司法改革的经验,开标评标活动实行“三记录”制度,并在参与评标活动的人员之间建立相互监督机制。
《办法》在以下三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是明确要求招标人要对资格审查、开标以及评标全过程录音录像,加强对招标人代表、评标专家、评标监督人员的行为约束,防止参加资格审查或评标的人员发布倾向性言论,同时使得“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做到有据可循;
二是强调招标人应当对评标专家在评标活动中的职责履行情况予以记录,并在招标投标情况的书面报告中载明,这样既有利于增强评标专家“客观、公正、独立、审慎”的责任意识,又便于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时了解评标专家行为,对评标专家进行信用管理。
三是强调评标委员会对参与评标工作其他人员的间接监督作用,如评标监督人员或者招标人代表干预正常评标活动,或者有其他不正当言行,评标委员会应当在评标报告中如实记录,以此加强对评标监督人员、招标人代表的行为约束。
(四)优化资格预审方法和评标方法,增加“择优”的导向性。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实行招标投标制度是为了选择最优的参建队伍,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降低公路建设成本,促进市场公平竞争。交通运输部在去年进行的公路建设管理体制改革调研中发现,由于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一些省份招标投标程序和制度设计出现了偏差,未充分考虑工程特点和技术要求,简单的以“抓阄”方式定标,没有将投标人的业务专长和建设能力作为重点考量因素,偏离了择优的基本价值导向,不利于公平竞争、良性竞争,没有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交通运输部关于深化公路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指出,坚持依法择优导向,遵循公平、公正、公开、诚信和择优原则,尊重项目建设管理法人依法选择参建单位的自主权。
《办法》在以下三个方面提高“择优”的导向性:
一是加强信用评价结果在资格审查和评标工作中的应用,鼓励和支持招标人优先选择信用等级高的从业企业。对于信用等级高的单位,可以给予增加参与投标的标段数量,减免投标保证金,减少履约保证金、质量保证金等优惠措施;可以将信用评价结果作为资格审查或者评标中履约信誉项的评分因素。
二是公路工程施工招标评标新增技术评分最低标价法,对通过初步评审的投标人的施工组织设计、项目管理机构、技术能力等因素进行评分,按照得分由高到低排序,对排名在招标文件规定数量以内的投标人的报价文件进行评审,按照评标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推荐中标候选人。该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市场上现存的围标串标问题,并增加了综合实力强、实行现代企业管理的投标人中标机率,有利于体现公平、公正、公开、诚信和择优的招标投标原则;同时在公路工程施工招标中增加“技术能力”作为评标时的评分因素,也有利于招标人选择到综合实力强的企业。
三是明确禁止采用抽签、摇号等博彩性方式直接确定中标候选人。
(五)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重拳打击围标串标、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
近年来,投标人围标串标、弄虚作假现象在我国成为各行业招标投标过程中最令人头痛的顽疾,不仅严重扰乱了正常的招标投标市场秩序,而且侵害了招标人和其他投标人的合法权益,甚至损害到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曾采取种种措施打击上述违法违规行为,但并未从根本上消除上述顽疾,部分投标人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需求仍不惜铤而走险,而且相比以往更具有隐蔽性。
同时,投标人围标串标的表现形式也趋于多元化,包括投标人之间相互串通投标、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投标人与评标专家串通投标、投标人与招标代理机构串通投标等多种形式。要想从根本上杜绝围标串标、弄虚作假行为,必须要在制度设计上下猛药。
《办法》拟在以下四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是通过招标投标程序的设置削弱招标投标当事人形成利益集团的可能性。明确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原则上采用资格后审方式进行招标,采用资格预审方式进行招标的,原则上采用合格制而不是有限数量制进行资格审查,采用资格后审方式进行招标的,无论采用何种评标方法,投标文件必须采用双信封形式密封,这样规定既有效避免了投标人与招标人的串通投标行为,使得招标人无法通过采用有限数量制的资格预审圈定参与投标的投标人名单,又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了投标人之间的相互串通行为,使得投标人无法确定能够通过投标文件第一信封“商务文件和技术文件”的名单,无法再形成围“评标基准价”的利益团体。
二是增加评标环节,对围标串标行为进行重点评审。要求评标委员会对在评标过程中发现的投标人与投标人之间、投标人与招标人之间存在的串通投标的情形进行评审和认定,切实发挥评标专家在打击围标串标活动中的作用。
三是充分利用电子化信息和社会监督手段遏制投标人的弄虚作假行为。投标人在投标文件中填报的资质、业绩、主要人员资历和目前在岗情况、信用等级等信息,可以通过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建立的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核实,如发布的相关信息存在不一致,使得投标人的资格条件不符合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委员会应当否决其投标;通过公示中标候选人在投标文件中的关键信息,充分利用社会公众的力量进行监督。
四是在法律责任中增加了对投标人围标串标、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的处罚条款,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外,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还可以扣减其信用评价分数或者降低信用评价等级,提高了处罚措施的可操作性。同时,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对投标人不良行为的行政处理决定进行公告并记入其信用档案。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将采取倍数递增的处罚措施;对于屡教不改、执意碰触招标投标道德底线的投标人,坚决将其清除出公路建设市场;通过对投标人不良信息的公告,营造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市场氛围,促使投标人回归到正常的竞争轨道。
(六)解决公路建设过程中违法分包、工程变更等突出问题
一是规范招标文件中的分包条款,招标人不得在招标文件中设置对分包的歧视性条款,包括以分包的工作量规模作为否决投标的条件,对投标人符合法律法规以及招标文件规定的分包计划设定扣分条款,或者按照分包的工作量规模对投标人进行区别评分等行为;二是严格限制招标条件,将公路工程施工招标条件修改为施工图设计批复,有利于保证招标质量,减少后期工程变更。考虑到资格预审阶段不涉及工程量清单的编制问题,在初步设计批准后,招标人可进行资格预审,有利于项目推进;三是注重主要人员的选择。针对以往项目对监理提出过多、过高要求而履约率低的实际情况,考虑在招标文件中仅对主要监理人员的数量和资格条件作出要求,投标人在投标文件中仅需填报总监理工程师。
(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保护企业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一是《办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范了各类保证金的收取和退还程序,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将规范各类保证金收取行为作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监管内容;除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外,招标人不得以任何名义增设或者变相增设保证金或者随意更改招标文件载明的保证金收取形式、金额以及返还时间。招标人不得在资格预审期间收取任何形式的保证金。明确了投标保证金的最高收取比例。
二是对招标人以不合理条件限制、排斥投标人的情形进行细化,招标人不得强制要求投标人的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等特定人员亲自购买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或者参与开标活动,不得通过设置备案、登记、注册、设立分支机构等无法律、行政法规依据的不合理条件,限制投标人进入项目所在地进行投标。
三是强调合同风险合理分担制度,招标人应当在招标文件中合理划分合同双方风险,不得设置将应由发包人承担的风险转嫁给施工、勘察设计、监理单位的不合理条款,确保合同双方主体地位平等。
(八)深入推进电子招标投标和进入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场交易,提高招标投标活动透明度。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推进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电子招标投标工作。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扩大招标投标活动信息公开范围和深度,接收社会公众监督。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推进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进入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目前,全国具有省级交易平台的21个省(区、直辖市)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已全部进入省级资源交易平台招标投标。
第三篇:2012交通运输部新闻发布会
2012交通运输部新闻发布会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何建中】03-22 10:01:00
大家上午好!前一段时间大家跑“两会”,各位都辛苦了。欢迎大家今天来参加交通运输部例行的新闻发布会。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三个信息。
【何建中】03-22 10:04:00
一、有关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扶贫的相关信息。
大家知道,去年11月29号,中央召开了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之前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把六盘山区、大别山区等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作为新阶段扶贫攻坚主战场。
交通运输部党组高度重视,认真学习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并贯彻中央部署,根据10年扶贫纲要研究提出了交通扶贫工作总的方针和具体目标,总的方针是五句话、二十个字:“服务全局、统筹协调、突出重点、因地制宜、政策引领”,同时提出了目标要求,四句话、十六个字:“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班车到村、安全便捷”。
【何建中】03-22 10:05:00
据统计,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总面积39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大约41%,但公路总里程只有113万公里,仅为全国的28%。因此,路网密度明显不足,而且公路的技术等级也总体偏低。在113万总量当中,二级及以上公路只占5.7%,这个比例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51%。目前,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还有4100多个建制村不通公路,1100多个乡镇、6.8万多个建制村没有通沥青(水泥)路。因此说交通仍然是制约该地区发展的瓶颈因素。
【何建中】03-22 10:07:00
近阶段,交通运输部重点开展了三个方面工作:一是专门成立了扶贫工作机构,落实了具体的工作人员。二是启动了交通扶贫开发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这个规划预计今年6月份完成,而且针对11个集中连片的特困地区分别制定了交通的专项规划。三是认真做好定点扶贫的联系工作。按照中央的要求,交通运输部负责联系六盘山区,这个片区跨四个省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涉及到60多个县,六盘山区的交通扶贫规划最近也将编制完成。【何建中】03-22 10:09:00
交通扶贫的具体目标可以从五个方面落实:一是全面提高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对外通道的运输能力;二是完善片区内部公路网络,特别是省际之间、重点县级之间的断头路要打通;三是重点推进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的建设以及危桥改造工程;四是大力推进建制村通班车,发展客货运输,促进农村的物流发展;五是加强水运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通航河流的高等级航道建设。这是跟大家通报的第一个信息。
【何建中】03-22 10:12:00
二、有关全国农村公路建设与管理养护现场会的有关信息。
交通运输部决定3月29日至30日,在湖北省黄冈市召开全国农村公路建设与管理养护现场会,交通运输部李盛霖部长、翁孟勇、冯正霖副部长将参加这次现场会。黄冈位于大别山区,也是中央确定的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我们选择这个点也有特殊的意义。
【何建中】03-22 10:14:00
这次会议值得关注的有以下几点:
一是这次会议将总结交通运输部近10年来全国农村公路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并且将部署下一个阶段或者说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养护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可能跑交通时间长一点的媒体朋友都知道,交通运输部是从2003年年初开始全方位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在这次会议上将总结近10年来建设总体工作情况。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二是这次会议将明确从今年开始农村公路建设的重点或者说主战场将逐步转移到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农村公路建设上,并进一步明确中央对农村公路建设投资仍将稳中有升。
三是这次会议将重点部署开展为期三年的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的活动,从今年开始连续抓三年,要在全国交通系统开展“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活动。到去年年底,我国农村公路里程已经达到350万公里。但是保证农村公路的建设质量,加强养护责任主体的落实,维持一个好的通行环境,确实需要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强调做好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工作。
【何建中】03-22 10:16:00
四是通过现场会的形式,这次会议特点是现场会。因此,与会代表可以亲身体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运输的现况,特别是农村公路的发展情况,湖北黄冈位于大别山区,在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方面,有特点。因此,通过这个现场会,可以发现一些实际的典型和状况,便于去探索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的经验、思路,特别是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公路的建设和管理究竟怎么去抓落实。所以通过这个现场会,也可以去做一些体验。因此,欢迎大家去参加这个会议,进行采访、报道,也可以去做一些典型事例的解剖和分析。
【何建中】03-22 10:19:00
三、有关今年前两个月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情况的信息。
1到2月份,从总体来看,交通运输经济运行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不少,特别是航运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具体数据也表明:一是公路水路客货运输仍然保持较快增长。1至2月份,全社会完成公路客运量和周转量分别为59.7亿人次和3130.9亿人公里,同比分别增长9.4%和10.9%;完成水路客运量和周转量分别为3165万人次和10.5亿人公里,同比增长7.3%和3.3%。
【何建中】03-22 10:21:00
1至2月份,全社会完成公路货运量和周转量分别为45.2亿吨公里和8077.1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13.2%和14.4%;完成水路货运量和周转量分别为6.5亿吨和12284.7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10.6%和17.1%。
二是港口生产增速整体趋缓,国际航运市场持续低迷。1至2月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4.5亿吨,同比增长7%,增速与去年同期相比放缓7.1个百分点。其中,受欧债危机等影响,欧美主要干线集装箱吞吐量增速均出现明显下滑。波罗的海干散货综合运价指数(BDI)持续走低,1月份最低点还低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开始时的最低点。
三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有所下降。1至2月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00.7亿元,同比下降7%,其中公路建设投资降幅较大,达到12.2%。
【何建中】03-22 10:24:00
四是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特别是水上的交通安全。1至2月份,水上共发生运输船舶交通事故31.5起,同比减少14.5起,死亡人数42人,同比增加17人,沉船19艘,同比减少5艘,直接经济损失4936万元,同比下降50.6%。1至2月份共组织海上搜救行动272次,协调派出救助船舶1327艘次、飞机52架次,成功救助遇险船舶220艘、遇险人员3491人。
我想跟大家通报的就是这么三个方面的信息。下面,大家可以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
【光明日报记者】03-22 10:25:00
我是光明日报的记者。本周发改委再次上调成品油价格,您介绍一下下一步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工作的重点在哪里?会给百姓减少哪些负担?
【何建中】03-22 10:26:00
经国务院同意,去年6月份开始,五个部委: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监察部、交通运输部、国务院纠风办,联合组织开展了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工作。时间是为期一年左右。从去年6月份开展以来,应该说按照专项清理的工作方案,在有序的推进和实施之中。目前,对收费公路的总体情况基本摸清,各地按照要求,也分别公布了调查摸底情况。同时,也进行了自查自纠的整改工作。
【何建中】03-22 10:27:00
据统计,全国各地在专项清理工作当中,共排查发现有771个项目和问题。截止到目前,已经完成和即将完成的整改项目有522个,占总量的68%。五部委专门成立了联合工作组,正在分类研究各地在自查报告中所提出的一些问题和整改落实的情况,并且将逐一对这些问题和整改落实的情况提出指导意见和措施。
【何建中】03-22 10:29:00
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一是要督促各地加快落实整改措施,并且将整改的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布,加强监督检查。二是组织力量,对各地自查自纠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特别是对一些整改不及时或者是纠正不到位的,要进行重点督导,必要时还要进行通报并指出进一步的整改要求。三是要加强对收费公路管理的政策研究,特别是要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进一步规范收费公路的管理。有关专项清理工作的详细情况和最新情况,联合工作组将在汇总梳理各地情况的基础上,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布。谢谢。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记者】03-22 10:30:00
谢谢何司长。我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记者。想问您一个大部制改革的问题,我们知道实行大部制改革,交通运输部是大部制改革的一个试点,总结一下四年来交通运输部在构建大部制体系上做了什么工作?下一步有什么打算,当这样一些计划实现之后,能够给老百姓带来什么便利?
【何建中】03-22 10:32:00
大部制改革,实际上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对交通运输部来讲,就是要推进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应该说这也是中央赋予交通运输部的重要职责,也是交通运输部门很重要的任务。自从大部制改革近四年,我们也从几个方面做了一些推进工作。
第一,做了统筹规划衔接,建立综合运输的规划体系。大家可能也知道,昨天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上通过了《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这个规划也是国家综合部门牵头,交通运输部门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这是从总体上为今后一个时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确定了一个蓝图、目标和具体任务。
【何建中】03-22 10:34:00
第二,我们力求合理的配置资源,调整优化通道建设和通道资源,来促进综合运输的枢纽合理布局以及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互补,逐步地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比如说这几年我们在一些大的城市所进行的综合枢纽的建设,像上海的虹桥、北京的南站,这些都应该说属于各种运输方式的综合枢纽的建设和衔接的示范典型。
第三,加强多式联运等综合运输的政策和标准规范的研究、制定和推广应用工作。比如去年我们跟铁道部开展的铁水联运,在推进集装箱铁水联运方面尝试这两种运输方式在技术、标准、规范、政策这些方面怎么去做好衔接。
【何建中】03-22 10:36:00
第四,推进综合运输管理和公共信息服务的平台建设。整合几种运输方式的信息资源,形成一个共同的平台,这样来提升综合运输的服务水平,方便老百姓便捷查询和提高我们的服务内涵。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国务院刚刚通过的《“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规划体系规划》,继续推进和落实好规划的目标、要求,特别是规划当中提出的五纵五横的通道建设。加快推进体制和机制的改革,进一步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综合优势,进一步强化客货运输的枢纽建设,积极推进综合运输服务一体化,切实提高交通运输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的安全和应急保障能力的提升。我想这些方面都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和主要任务。谢谢。
【经济日报记者】03-22 10:37:00
谢谢何司长。我是经济日报的记者。每年两会期间,有关高速公路的问题都会是一个热点,今年又有人提出来高速公路这几年发展建设速度太快,规模也太大,有必要给高速公路建设降温。您对降温这个问题怎么看?第二个问题,有人说现在高速公路,包括收费公路也是负债率太高,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对这块您怎么看?谢谢。【何建中】03-22 10:39:00
高速公路的建设,从总体上说,我个人判断,我觉得仍然处在一个大建设和大发展的时期。尤其高速公路建设还正处在一个联网、成网的关键时期。当然社会上有这样一些看法,我觉得要具体分析。我个人认为,第一,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来交通运输要适度超前发展。目前从总体上说,交通运输的紧张状况虽然总体上缓解了,瓶颈制约的因素基本消除。但是与当前扩大内需、发展实体经济以及改善民生的需求相比,我觉得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总量规模仍然还是不足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更高品质的需求相比,我觉得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从总体上判断目前高速公路的建设,是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在有序、健康地推进和发展。这是我的一个看法。
【何建中】03-22 10:41:00
第二,我们国家确定的国高网,目前还有将近40%的路段还没有建成。国家批准的86000公里的国家高速公路网,就是俗称“7918”,在公路规划网当中,目前只完成了5.87万公里,规划的34条主线,就是刚才说的“7918”这样一个网线当中,目前仅仅只有京哈、京港澳等七条线实现了全线贯通,省际之间的断头路还有6000多公里。所以从发展需求来看,我个人觉得至少还需要10年左右的集中建设的时期,才能够比较好地适应适度超前的原则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第三,目前已经建成的高速公路,还是发挥了比较好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据评估,目前占全国公路总里程1.9%的高速公路,承担了约三分之一的全社会的营运性客、货运输周转量。这是一个数据。承载同样的行驶量,修建高速公路与二级公路相比,可节约土地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高速公路完成了将近超过30%的全社会的公路运输量,但是交通事故数仅仅占公路交通事故总数的不到7%,高速公路万车公里事故率远远低于普通公路。因此,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无论是承担全社会的客货周转量,还是同样行驶量所节约的土地资源以及在安全上看,高速公路质量水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还是比较高的。而且高速公路还具有比较显著的社会、政治、国防以及应急安全保障等等这些方面的综合效益。
【何建中】03-22 10:43:00
再一个,高速公路现有的交通量,总体上我认为还是符合项目设计的要求。有人说有一些新建的高速公路交通流量很少,是不是有一些过度的超前,我个人认为,第一,高速公路建设的初期,交通量少,我觉得是比较正常的,因为我们对高速公路建设交通量的预测其适应的年限是20年。而目前高速公路流量较小的一些路段,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但是我们在西部地区建设高速公路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国防、民族和区域协调发展的这样一些因素。因此,西部地区适度超前地发展高速公路,我个人觉得还是合理的。
现在我们一些早期修建的高速公路,已经出现了交通饱和和阻塞现象,还有一些路段频繁出现了拥堵现象。因此,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改、扩建的压力。这个也正说明适度超前的原则是非常正确和必需的。我们也经过一些统计,近10年来,全国高速公路的交通量的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年均增长率达到9.5%。我想从这些方面来看,我个人总体上认为,高速公路的建设还应该保持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它仍然处在一个全国高速公路成网、联网的关键时期。应该说它还是一个大建设、大发展的时期。
【何建中】03-22 10:45:00
第二个关于收费公路负债的问题,最近两会期间也有一些代表、委员提出一些看法。我个人觉得,虽然我国收费公路的负债率较高,但是从总体上看,收费公路的债务总量与建设情况还是基本适应的。虽然各地区偿债能力并不是完全均衡,但是债务风险,从总体上看还是可控的。即便有一些地区偿债能力差一些,但是也还是处在一个还息的水平。五部委办在收费公路专项清理的时候,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曾经统计过一个数字,全国的收费公路债务总余额是2.32万亿元,这是一个负债的总额。累计投资的总额是3.65万亿元。我刚才说负债总额与建设的情况,总体上基本适应。2.32与3.65相比,总体资产的负债率为64%,应该说低于国内银行业控制放贷的警戒线80%,这是总体上一个判断。
第二,应该看到我们国家收费公路主要是采取贷款修路的政策。我们说它是“中央投资、地方筹资、社会融资、利用外资”的这样一个政策,而且是集中一个时间来大规模的建设高速公路,我看国外也是这样的方法。因此,这样一个政策所形成一定规模的债务,我个人认为还是合理的。一方面,公路形成的基础设施的资产,或者说公路基础设施所形成的资产,它对社会的贡献是一个长期的,所以它不是一个十年、二十年的,是一个较长时期的。在财政资金相对比较困难的情况下,用贷款修路的政策来建设公路基础设施,它能够比较快地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交通的需求。
第四篇:交通运输部主要职能
交通运输部、民航局等有关部门要立即启动应急机制,积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并进一步加强民用航空领域的安全检查,确保民用航空运行绝对安全。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救援善后工作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与马方民航部门加强沟通联系,督促加大搜寻力度,尽快核实机上中国乘客具体情况,与外方共同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及时妥善做好乘客家属工作。
外交部、交通运输部、民航局等部门和我驻马来西亚、越南使馆已启动应急机制,全力做好处置工作。
第五篇:交通运输部主要职责
交通运输部主要职责
(一)承担涉及综合运输体系的规划协调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综合运输体系规划,指导交通运输枢纽规划和管理。
(二)组织拟订并监督实施公路、水路、民航等行业规划、政策和标准。组织起草法律法规草案,制定部门规章。参与拟订物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拟订有关政策和标准并监督实施。指导公路、水路行业有关体制改革工作。
(三)承担道路、水路运输市场监管责任。组织制定道路、水路运输有关政策、准入制度、技术标准和运营规范并监督实施。指导城乡客运及有关设施规划和管理工作,指导出租汽车行业管理工作。负责汽车出入境运输、国际和国境河流运输及航道有关管理工作。
(四)承担水上交通安全监管责任。负责水上交通管制、船舶及相关水上设施检验、登记和防止污染、水上消防、航海保障、救助打捞、通信导航、船舶与港口设施保安及危险品运输监督管理等工作。负责船员管理有关工作。负责中央管理水域水上交通安全事故、船舶及相关水上设施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依法组织或参与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指导地方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工作。
(五)负责提出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方向、国家财政性资金安排意见,按国务院规定权限审批、核准国家规划内和计划规模内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拟订公路、水路有关规费政策并监督实施,提出有关财政、土地、价格等政策建议。
(六)承担公路、水路建设市场监管责任。拟订公路、水路工程建设相关政策、制度和技术标准并监督实施。组织协调公路、水路有关重点工程建设和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指导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管理和维护,承担有关重要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按规定负责港口规划和岸线使用管理工作。
(七)指导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按规定组织协调国家重点物资和紧急客货运输,负责国家高速公路及重点干线路网运行监测和协调,承担国防动员有关工作。
(八)指导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监测分析运行情况,开展相关统计工作,发布有关信息。指导公路、水路行业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
(九)负责公路、水路国际合作与外事工作, 开展与港澳台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十)指导航运、海事、港口公安工作,管理交通直属公安队伍。
(十一)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