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共事业管理(期末考点)
复习提纲
第一章
一、基本概念
1、事业单位P22、公共事务、准公共事务、企业事务(公共物品、私人物品、准公共物品)P3~43、公共事业的含义与特征P54、公共事业组织与特征P6~7
5社会团体P66、公共事业组织与政府的区别公共事业组织与企业的区别P10~117、公共事业管理P128、公共事业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区别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区别P14~159、公共事业管理学(内涵)P1710、公共事业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P19~20
第二章
1、市场体制的职能优势与局限性P23~24
信息传递效率高、激发生产社会财富的创造力强、能够有效地组织社会经济活动
2、现代国家体制的职能优势与局限性P27~283、公共事业体制的职能优势与局限性(如何克服志愿失灵)P30~32
第三章
1、公共事业管理领导权力的种类P41~42
职务权力与个人权力之间的关系P422、什么是公共事业领导者素质P423、公共事业组织领导者的特征(综合性(重点)、层次性(记))P42~434、素质的基本内容(具体记)P43~445、最合理的领导体制(原因)
6、什么是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沟通P467、沟通的作用、原则P47P49~508、提高公共事业管理沟通的方法
9、公共事业管理中激励的含义P5110、激励的原则、方法P52~53P5511、控制的含义、方式P56P57~59
(如何把各种方式有效地整合起来进行有效控制)
12、效率的含义P5913、提高效率的措施P62~6
5第四章
1、公共责任的含义P68~692、监督机制的组成P693、监督的原则P79~804、完善监督机制的措施P81~84
第五章
1、MAE法的内容P902、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立法的特点P97~993、如何完善公共事业组织法律制度P100~1064、事业单位成立的条件、步骤P1095、事业单位的收入、支出P110~1116、社会团体登记的条件与程序P113~1147、社会团体管理体制P1138、社会团体要提交的文件P1149、对社会团体行政管理的方式P11810、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概念P12211、民办非企业单位成立的程序P12412、基金会的概念P12813、基金会设立的条件P13014、基金会资助的领域P1
32第六章
1、公共事业伦理的内容P1392、伦理建设的原则P1393、加强伦理建设的途径P1434、公共事业道德的内容P1455、道德的养成机制(公共事业良心)P148
第七章
1、财务管理的任务、内容P152~1532、财务管理的含义P1583、财务管理的种类P159~1614、财务监督的含义P158
第八章
1、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素质要求P171~174
第十章
1、科技行政管理的内容P222~2232、教育行政管理的内容P2273、教育行政管理的内容P227~2284、教育事业的公共事业管理只要包括方面P2285、文化事业的行政管理P2316、文化事业的公共事业管理模式P2317、教育事业的行政管理P2348、卫生行政管理的基本内容P236
第十一章
1、目标管理的含义P2502、制定目标的依据P251~2523、人力资源测评的含义P2554、绩效分析的方法P2575、素质测评的方法、原则P260~26
1第十二章
1、社区的含义P2752、社区的功能P276~2773、社区管理的内容P278~2794、社区管理组织的类型P2835、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P2846、我国社区管理的模式P287~2897、社区服务P2908、社区服务的种类(服务方式)P290~293
第二篇:公共事业管理考点复习与整理
公共事业管理考点复习与整理
名词解释
公共事业:特指那些面向全社会,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基本目标,直接或间接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提供服务或创造条件,并且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社会活动。与公共事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公共需要:指满足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诸如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国防建设等等。不是个人需要的简单累加,具有不可分割性。公共产品
事业组织:依照一定规则、以独立、公正为原则,并凭借其特有的功能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的公共组织。政府以外的非营利组织
志愿失灵:公共事业组织内在的局限性
人力资源: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劳动人口的总和。事业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它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单位依法组织的事业收入(含预算外收入)和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等。
事业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资金耗费和损失。事业单位收入管理和支出管理都是公共事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公共事业项目管理:公共事业组织为公共事业组织实现其满足公共需要、维护公共利益的宗旨,通过项目申请的形式获得资金、人力等社会资源,对项目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实施和评价,从而达到预定目标的管理活动。
项目控制:监视和测量项目进展情况,若发现实际情况偏离目标,应找出原因并判断这种偏离是否会最终影响目标的实现,必要时应采取措施使过程回到计划的轨道上来。
公共责任:公共管理主体在行使公共权力、维护公民权利、增进公共利益的过程中对国家权力主体应承担的各种责任
公益失灵:公共事业组织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失范现象,出现了公益失灵。私有化:让私人、私营机构和私人企业购买部分公营事业,或把原先由政府管理的公共事业项目转包给私人企业或公司。
地方化:公共事业的责任属地化,发挥地方政府在公共事业供给中的作用 政事分开: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
教育管理:广义的教育管理包含教育行政和学校管理;狭义的教育管理是指学校管理 科技管理:依照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运用管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各项科学技术活动进行组织和筹划;以求在时间和经济上最合理、最有效地达到预定的科学技术发展目标。
卫生管理:运用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对卫生事业进行合理计划、实施、评价的过程。
主观题
1.政府组织有何特征和体制优势?
特征:
1.公共性 2.强制性 3.普遍性 4.执行性 5.规模性
优势:
1.为社会提供有效的制度
2.提供公共物品,解决外部性问题、信息不对称问题和垄断问题 3.解决社会问题,促进和保障社会公平4.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5.应对应急事件
二、事业组织有何体制优势和局限性? 优势:
1.相对独立性:独立的治理结构;经济独立核算;独立的法人,承担相应的民事法律责任 2.非营利性:弥补公共产品的不足;美誉度较高 3.低成本、高质量:供给过程简单 4.专业性:科研部门 5.接近性:更好收集民意;
6.灵活性:对社会需求反应及时,回应性强
7.培养互助精神、维护良好的社会价值等方面更具优势 局限性:1.筹款不足 2.狭隘性 3.家长作风 4.业余性
三、政府体制、事业体制和市场体制在公共事业管理中如何实现互补?
政府组织:作为宏观管理者,通过制定法律、法规、规章、政策来规范社会活动各主体(组织和个人)的行为。对于市场机制和事业机制的正常运行,政府通过建立规则、制度、政策、法律和进行基本设施建设,为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从事私人性的经济活动与公共性的社会活动创造软硬环境和条件。此外,对市场组织而言,政府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完善基本的公共设施、保护守法经营的企业的合法权益等,促进企业的发展;对事业组织而言,政府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委办公共事务、资金补助和税租优惠等,促进公共事业的发展。
事业组织:作为为社会提供公益性产品的专业化组织,通过事业机制的专业性、独立性、互助性优势,为社会提供各类服务。对政府而言,事业组织的作用是通过提供服务、输送服务、影响政策、倡导议题等,为政府管理提供后备支持和政策建议;对市场组织而言,事业组织的作用是协助市场组织达成公益使命与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人性化与人道精神,提供人力资源
市场组织:作为市场经济运行的主体,通过各类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对政府而言,市场组织的作用是通过市场机制的规律性变化为政府提供劳务、纳税、输送服务等,保证政府的正常运行;对事业组织而言,市场组织的作用是通过市场机制为事业组织的运行提供经济基础、财务赞助、组织支撑等,保证各类公共事业的正常运行。
四、简述加强公共事业监督的必要性? 1.公共事业存在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1)公共事业的外部性 ◆公共事业的正外部性 ◆公共事业的负外部性
(2)公共事业的信息不对称
教育领域、文化领域、医疗卫生领域都存在的信息的不对称 2.确保公共事业组织履行公共责任的需要 3.治理公益失灵的客观要求 ◆商业化和逐利化现象严重
◆财务管理混乱,滋生腐败现象 ◆事业组织官僚化日趋严重 ◆服务品质问题突出 ◆出现“道德滑坡”
五、简述公共事业监管的主要内容? 1.进行进退监管,把好进出关
进入监管:注册登记
(1)明确准入范围和领域:垄断领域;非垄断(2)设立准入资格条件。
(3)设定准入程序。申请——核对与受理-颁发证书(4)确定监管手段。特许经营权、注册制度 退出监管:清算和注销登记
2.对事业组织服务信息透明度的监管
政府对公共事业组织服务信息的生成、披露、使用过程的干预。(1)监管内容,明确信息公开和信息安全的边界(2)监管的工具和方法(3)行政处罚
3.进行价格监管,提高公共事业产品与服务的分配效率
公用事业产品多是生活必需品和“上游产品”,产业关联度高,价格浮动对百姓生活和产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政府定价,目标是保持公共事业产品的高稳定性和连续性
4.加强财务和产权监管,防止财务违法违规和浪费
财务监管:目标是创收节支、开源节流,提高资金保障能力和资金的使用效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预算监督(预算形式化)、收入监管(收入合法性和合理性)、支出监管(支出膨胀)、财务报告监管(财务信息披露不透明)等是重中之重。
产权监管:建立公私一体化的产权保护制度;解决事业组织产权制度缺失问题;健全国家非经营性资产监督管理体制
5.加强质量监管,确保公共事业服务品质
政府制定服务质量标准、建立服务质量监管体系;建立服务补救措施,改善公众形象 数量监管:避免供需失衡,导致财政资源浪费,如控制高校招生规模等
6、对不分配政策执行能力的监管
避免事业单位商业化和逐利化的倾向
7、针对具体服务领域或内容进行监管,解决特定事业问题
8、加强事业组织和人事监管
9、加强法制建设,促进公共事业的规范化发展
六、当代西方政府为何要进行公共事业管理改革?
1.缓解财政压力
财政压力源自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20世纪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困境;另一方面,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不断拓展的政府公共事业管理职能对财政的需求有增无减。二者形成了尖锐的矛盾,迫使政府寻求出路。2.因应公众舆论的变化和要求
3.面对信息技术革命的挑战
(1)信息技术对传统官僚制提出了挑战,公民的自助能力大大增强,政府能办的事公民也能办,甚至有些事公民能办得更好,掌握现代技术的公务员的服务能力也相对增强,客观上要求放松对公务员的规制,以便提高其创造性、应变能力,从而提高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公共需求。
(2)信息技术时代要求政府职能作适当的损益。政府的作用正发生着变化,由“直接建设者和提供者”变为“管理者”和“发包人”,放松对市场的直接管制,致力于规则制定和政策引导。
(3)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成熟提高了政府管理的技术含量。
七、当代西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改革有哪些基本内容?
1.科技事业
基本职能:负责制定并贯彻科技发展战略和计划;制定推动科技进步和发明的法规、政策和措施;协调全国的科技工作;主管国际科技合作,培训科技人员;编制科技预算和监督科研经费使用
2.教育事业
基本职能:制定教育管理的法规、政策和措施,并监督实施;分配和拨付教育经费;制定教育标准,指导教育工作;提供咨询和培训服务;促进国际教育合作等。3.文化事业
4.卫生事业
一是政府财政中公共卫生支出是最重要的一个支出项目。
二是政府除了大量投资公共卫生设施和卫生事业发展项目外,还广泛介入卫生事业的管理,如制定有关医疗卫生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和规范化;大量兴办医院,提供大量的医疗卫生服务;严格管理,确保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和质量;严格管理医药市场、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预防各种传染病;发展医药科技事业等。
八、谈谈如何借鉴西方经验推进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改革?
1.从本国实际出发
(1)西方政府从早期涉及公共事业较少,到后来全面介入,直至当代推行私有化、市场化、社会化、地方化改革,昭示着这样一个道理:动态的处理好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2)每个国家公共事业管理改革的具体路径偏好是不同的,这是基于本国的实际情况。(3)中国公共事业领域的改革在借鉴其他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必须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2.进行大胆创新
在坚持公共事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要敢于并善于在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上进行创新。
(1)改革公共事业管理体制:行政隶属关系转变为行政监管关系(2)更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私有化、市场化和社会力量引入
3.将管理制度、法规的完善和管理技术、绩效的提高结合起来
(1)首先要完善公共事业管理制度法规体系建设。制定专门的公共组织法、行业协会法、商会法等等。
(2)再者认真学习西方公共事业管理改革的成功经验,将工商企业管理的一些方法引进到公共事业管理领域:效率目标;顾客导向
4.培育市场,发展社会中介组织
(1)要重视培育市场,重点要提供并严格执行市场竞争的公平规则,培育市场制度,维护市场秩序;
(2)扶持并逐步规范社会中介组织
九、我国传统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高度行政化。(1)政事一体化
政府充当着事业举办者或所有者、事业行政管理者、事业经营者或运行管理者等多种角色,扩大了政府的事业职能范围。
(2)公共事业机构行政化
事业行政管理部门主要是采取行政管理方式来管理各类事业单位。事业单位的目标、任务、人员编制、活动经费、岗位设置、人事任免等,均由上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3)非法制化
公共事业的地位及其作用得不到法律确认,经费预算没有法律上的保证,运行没有必要的法律监督,其发展主要取决于国家和政府领导人的重视程度。
2.主体单一化
(1)国家成为唯一的事业主体,包办一切事业。国家通过政府的事业职能部门及其所附属的事业单位来完成国家的事业计划,而各类研究院所、学校、医院、演出团体等事业单位则完全按照国家的计划安排运作。
(2)国家财政统包供给各项事业经费。国家不仅为事业单位提供一切事业经费的来源,而且为事业单位制定了统一的事业财务制度
3.资源配置非社会化
(1)计划化。国家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制定了发展规划,并为各事业单位下达指令性计划,各事业部门和单位的任务就是要完成国家事业计划。
(2)事出多门。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都纷纷建立各自所属的事业体系和事业单位要事业人员编制,争事业发展经费,形成了“政出多门”、“事出多门”的事业发展格局。(3)事业单位的相对封闭、重复建设和效率低下。
事业单位实际上变成了“政府所有”、“部门所有”、“地方所有”乃至“单位所有”,各事业部门和单位之间相互分割、相互封闭、互不开放、资源不能共享,降低各类事业资源的利用效率,造成事业资源的大量浪费。
十、为什么要深化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
(1)为了有效地解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深层次矛盾与问题(2)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为了促进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全民族的整体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中国各项改革,必须加速推进中国现行事业管理体制改革
十一、21世纪应如何深化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 1.科学分类、逐步分流 分类:
(1)按照公共事业单位的公益性程序来分类。即从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社会功能,使用价值属性来分类。我们可以将事业单位分为纯公益性、准公益性、半公益性三大类。
(2)按照事业单位的社会化程度来分类。即从举办体制来分类,可以分为官办事业单位和民办事业单位两大类。
分流:
(1)将部分公共事业单位分流出去,减少官办性质的公共事业单位,改善政府对公共事业的管理。(2)对仍确定为公共事业单位的人员要进行分流。(3)严格确定公共事业单位机构和人员的编制
2、发展社会中介组织
中介组织发育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市场经济和社会管理现代化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1)理顺政府与社会中介组织的关系 社会中介组织是独立的法人实体;(2)大力扶持中介组织发展:
经费支持、人才引智、政策优惠
(3)强化监督管理:政府市场管理;行政审批,资格认证和行业准入(4)行业自律:内部管理制度;行业自律机制、人员自律机制
大家好好复习,考出好成绩!若有错误之处,请及时指出!
第三篇:公共事业管理学考点
公共事业管理学
名词解释:
1、公共事业:社会的一些组织和部门为满足社会群体需要,为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和公众生活创造有利条件而从事准公共事务、提供准公共物品的活动。
2、公共事业组织:公共事业组织是依照一定的规则,以独立公正为原则,并凭借其特有的功能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的社会公共组织。
3、公共事业管理:公共事业组织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采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方式对公共事业组织内部提供准公共物品的活动进行管理,提高活动效率,并进而保证社会公众利益实现的过程。
4、公共事业领导者素质:就是公共事业领导在一定先天禀赋的生理素质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实践锻炼和学习所形成的并在领导活动中经常发挥作用的基本要素。
5、公共事业管理效率:公共事业管理活动所获得的成果与所消耗的公共事业管理资源之间的比率。
6、“分机登记,双重管理”:即由民政部门和业务主管单位共同管理,并且按照社会团体的活动范围由不同级别行政区域的相应机关进行登记和管理。
7、公共事业伦理:是公共事业管理领域中的角色伦理,是以公共事业组织为主体对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化角色的伦理原则规范。
8、目标管理:是通过参与式的目标设置、实施和评价等活动来管理组织的一种方法。
9、人力资源测评:对员工的综合素质与工作绩效进行评价。
10、社区服务:是指在政府的统一规划和倡导下,以社区组织为依托,以生活在一定社区地域内的全体成员为对象,通过社区成员间的互助性服务,解决本社区的社会问题。
11、公共事业管理发展:公共事业组织为适应环境的变化,采用科学方法,健全公共事业管理体系,改善公共事业管理活动方式,提高公共事业管理效率,以便更好地进行公共事业管理的过程。
小题:
1、公共事业组织的特征:(1)非政府性(2)服务性(3)沟通性(4)非营利性(5)自主性(6)专业性
2、公共事业组织按经费来源分类:(1)自给自足型(2)部分收费型(3)无偿提供型
3、公共事业领导的权力基础:(1)合法权(2)惩罚权(3)奖励权(4)模范圈(5)专长权
4、公共事业管理中沟通的基本方式:(1)正式沟通①向下沟通②向上沟通③横向沟通(2)非正式沟通
5、公共事业管理激励方式:(1)内容型激励(2)过程型激励(3)行为改造型激励
6、非强制性社会控制方式:(1)道德(2)舆论
7、英国“公共事业组织监督模式”:(1)大法官制(2)慈善制(3)监督专员制
8、美国非管制模式:(1)胡萝卜政策(2)大棒政策
9、公共事业组织的社会监督:主要包括社会公众的监督、新闻媒体的监督和社会组织的监督。
10、“观念缺失”:从监督机制的角度来看,“观念缺失”主要表现为公众监督公共事业组织意识的薄弱。
11、登记时限的限制:日本,一年左右。韩国,20天。菲律宾,24小时。
12、《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公布实施,确立了公共事业组织双重分层管理体制。
13、归口登记并不是把审批权完全集中到登记管理机关,而是先经过业务主管部门的审
核同意,在归口民政部门登记把关。
14、事业单位的收入:(1)财政补助收入(2)上级补助收入(3)事业收入(4)经营
收入(5)附属单位上缴收入(6)其他收入
15、事业单位的支出包括:(1)事业支出(2)经营支出(3)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4)
上缴上级的支出
16、社会团体由多数会员组成,50个以上的个人会员,30个以上的单位会员
17、受理登记申请后30天内,登记机关应当以书面形式作出核准登记或者不予登记的答复。
18、分支机构,指社会团体因开展业务活动的需要,按照其业务范围科学划分而设立的从事业务活动的内部机构。
19、全国性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800万元,地方性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
于400万元,非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200万元。
20、公共事业伦理构成:(1)公共事业伦理意识(2)公共事业伦理实践(3)公共事业
伦理评价
21、公共事业管理伦理的价值:(1)导向作用(2)选择作用(3)规范作用
22、加强公共事业管理伦理建设的途径,从道德驱动的自律到制度化自律
23、公共事业道德的特征:(1)整体性(2)稳定性(3)转换系
24、财务监督的种类:按监督对象分类1.财政财务监督2.财经法纪监督3.经济效益监督
按监督实施的时限分类1.经常性监督2.定期性监督3.不定期性监督
25、创造性思维:指的是产生各种有用、有价值的新观念、新思想的认识过程
26、校际间联合培养:1.高校合并2.宽泛式校际合作3.两校共同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人才
27、“小政府,大社会”逐渐被确立为新的社会管理体制的目标模式
28、公共事业管理发展的原则:1.良性互动原则2.稳定性原则3.制度化原则4.适度化原
则
29、科技管理模式:1.行政管理模式2.公共事业管理模式3.企业管理模式
30、中国社团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可以用“三个不足”来概括:社团总量不足,经费不足,能力不足
31、社团能力是指社团动用多种资源,实现自身宗旨的能力
32、目标管理是以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理论为基础形成的一套管理制度。
33、绩效测评标准:(1)行为(2)完成任务情况(3)特质
34、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包括抽样调查方法、问卷法、观察法、文献调查法、访谈法等。
35、随机抽样的方式与方法:1.简单随机抽样2.等距抽样3.分层随机抽样4.整群抽样5.多阶段抽样
36、社区的功能:(1)政治功能(2)文化功能(3)维系功能(4)服务功能
37、社区管理的内容:(1)社区组织管理(2)社区党建管理(3)社区服务管理(4)
社区文化、教育管理(5)社区环境管理(6)社区治安管理
38、我国的社区管理模式可分成企业主导型社区管理模式、政府主导型社区管理模式、市场主导型社区管理模式、社会主导型社区管理模式四种类型。
39、社区服务的分类,从服务对象来划分(1)社区养老服务(2)便民服务
简答题
1、什么是政府失灵?表现在哪些方面(局限性)?
政府失灵:政府行为不能增进效率或政府把收入再分配给那些不应当获得这种收入的人。局限性:(1)国家的主观发展同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要求有距离
(2)政府有不少发张努力是低效的(3)国家也可能是不公正的(4)决策时滞
2、什么是市场失灵?表现在哪些方面(局限性)?
市场失灵:市场无法有效的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
局限性:(1)市场竞争的不完全
(2)市场体制有时难以实现社会公平
(3)市场体制有时难以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
(4)市场体制有时难以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
3、什么是志愿失灵?表现在哪些方面(局限性)?
志愿失灵:在公共物品提供过程中,非政府组织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也有其固有的局限
性,这种局限性被称为“志愿失灵”。
局限性:(1)志愿失灵最突出的表现是筹款不足
(2)志愿活动的狭隘性
(3)志愿组织的家长作风
(4)志愿组织的业余性
(5)志愿活动产出的质与量难以测定和量度
4、提高公共事业管理沟通效果的方法
(1)进行信息沟通网络检查
(2)尽可能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组织层次
(3)创造良好的沟通氛围
(4)提高沟通的心理水平
(5)讲究沟通的技巧
(6)利用例外原则和须知原则
(7)确保正式沟通渠道的主体地位,同时充分利用非正式沟通的辅助作用
5、公共事业管理效率的特点
(1)不存在的利润指标
在企业中,利润的高低可以同时用来衡量组织的效益和效率,而公共事业管理组织通常缺少一个这样的整体指标,这就严重的妨碍了管理的系统性。表现为:①难于决策②难于量化分析③难于在不同单位之间进行比较
(2)对目标与战略有更大的制约
一般情况下,企业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竞争战略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从而获取更多的利润。
(3)顾客不是主要的资金来源
企业通过销售产品和服务,从顾客那里获取主要的资金。如果产品不适销,企业会出现入不敷出,严重将破产。
(4)缺乏竞争
竞争为明智的使用资源提够了强有力的动因。
(5)大多数员工是专业人员
许多公共事业组织机构的业务骨干都是专业人员。
6、提高公共事业管理效率的措施
(1)牢固树立效率观念
要提高公共事业管理效率,首先要解决思想观念的问题,树立新的效率观念。
(2)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
公共服务机构排斥竞争,极易逃避监督和约束,而垄断又使这种可能性演化成现实性。所以,为了提高公共事业管理效率必须打破垄断。
(3)建立公共事业组织承担责任的机制
建立公共事业组织承担责任的制度是公共事业组织改善绩效的重要条件。
(4)分权
公共事业组织领导必须充分认识到在公共事业组织中,人们受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各个层级的领导必须都养该学会分权。
(5)委员会的合理使用
委员会的最大好处是可以集思广益,减少决策的失误。
(6)电子化建设
一是为了顺英网络时代的要求,改善公共事业组织形象,促进公共事业管理民主化建设 二是顺应了网络时代的要求,适应了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
三是提高办事效率,节约公共事业管理资源,降低办公费用
四是促建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
(7)加强对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考核
对公共事业领导进行考核,应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每一方面又包含若干评价指标。
7、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立法的特点
(1)归口登记和双重管理体制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组织要同时接受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部门的双重管理。
(2)分级管理体制
公共事业单位的业务主管部门和登记机关的管辖范围,必须与公共事业单位的活动范围相一致。
(3)限制竞争原则
在同一行政区域内,不允许成立相同或相似的公益性公共事业单位。
(4)检查制度
包括执行法律、法规情况;开展业务活动情况;开展经营活动情况;办公地点情况等。
(5)财务监督
①非营利性的约束②受赠财产支出比例约束③财务公开制度
(6)对公共事业组织的财政优惠
鉴于公共事业组织的特殊性,我国对公共事业组织实施一定程度的税收和财政方面的优惠。
8、事业单位的成立条件
(1)经审批机关批准设立
(2)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3)有与其业务活动形式应的从业人员
(4)有与其业务活动形式应的经费来源
(5)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9、公共事业伦理的特点
(1)公共事业伦理伦理规范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公共事业伦理规范在本质上也是这种主客观因素统一而形成的。
(2)公共事业伦理规范是他律与自律的统一
公共事业伦理规范的与自律的统一,是其区别于其他类型的规范最突出的特征,也是当代公共事业伦理建设学要特别强调的。
(3)公共事业伦理是公共事业组织的伦理道德
公共事业伦理的基本法则不是以盈利为目的,其伦理法则是为社会服务。
10、公共事业管理的社会化的主要标志
(1)社会力量成为举办公共事业的主体
举办公共事业的社会力量包括社会上的集体和个人的财力物力,也包括吸收的海外资金。
(2)市场化运营成为公共事业发展的一种机制
市场化运营与社会发展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
(3)多元约束成为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特征
把公共事业放到开放的社会大环境中运作经营,不仅要完善自我约束,还必须加强社会各方面的约束。
11、业制度的基本框架与主要特征
(1)健全的事业法人制度
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还没有专门的事业法人规定,因此,必须进一步在法律上加以完善。
(2)多样化的事业组织模式
组织模式是各种组织要素相互联系的组合方式,包括组织部门结构、组织层次结构及其相互沟通、控制、协调的组织制度等。
(3)多元化的事业投资与经营补偿制度
用有必要的独立财产或经费是现代事业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其正常开展事业经营活动的经济基础。
(4)科学民主的事业领导制度
事业组织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是事业组织管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5)新型的事业人事管理制度
人事制度改革是整个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6)新型的事业财务管理制度
事业财务管理制度是事业组织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7)多元化的事业监督管理制度
事业组织成为自主运营的独立法人之后,对其进行监督管理就更为重要。
12、理与街道管理的区别
(1)管理主体不同
街道管理体制是行政管理,管理主体唯一,街道党工委和教导办事处。
社区管理的主体多样化,除了起主导作用的街道党工委和教导办事处外,还有职能部门向社区延伸的机构,以及社区内的单位和社区居民。
(2)管理目标的设定方式不同
街道办事处的工作目标基本由上级行政机关来设定。
社区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发现群众的需要,满足群众的需要。
(3)管理对象不同
街道:街道属下的企事业单位和依附程度较大的居民委员会。
社区:各种机构单位和居民在内的所有社区成员的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
(4)管理方式不同
街道:上下级之间命令与服从。
社区:各管理主体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以协商讨论的方式,加强沟通,达成共识并采取共同行动进行管理。
(5)管理机制不同
街道:单一的行政机制,以上下级的行政隶属关系存在为前提,以人员编制、职务权利,经费投入为保障,以行政命令为手段的一种管理机制。
社区:除了作为管理主体的街道机构对其属下的企事业单位和向居委会下派的专职干部以及社区工作者利用行政机制进行管理外,还可利用社区的约束要素和社会心理要素,用法律机制、社团机制和伦理道德机制来进行管理,对提供有偿服务的单位,实行市场机制进行管理。
(6)管理内容不同
街道:上级单位交派的任务
社区:地区性事务、社会性事务、群众性事务、公益性事务。
第四篇:《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期末复习材料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期末复习资料——池生金【大题P1、7、9章】
第一章:导论第1节 公共事业的内涵和特征
1、公共事务
2、【大题】公共事务的特征:公共性;劳务性;非营利性;阶级性;规模性。
3、公共事业: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而正在形成、发展的社会全体公众的事业,是面向社会,以满足社会公众需求为基本目标,直接或间接为国民经济提供服务或创造条件,关系到社会全体公众基本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并且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活动。特征:公共性;非营利性;规模性
4、公共产品:用于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物品或劳务。
5、公共产品的特征:(1)非排他性:指一个人在消费公共产品时,无法排除其他人也同时消费这类产品,而且即使你不愿意消费这一产品,你也没有办法排斥。虽然有些产品在技术上可以排斥他人的消费,但这样做是不经济的,或者是与公众的共同利益相违背的,因而是不允许的。(2)非竞争性:是相对于私人产品所具有的竞争性来说的,这里所说的竞争性是指消费上的竞争性,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有两层基本含义:边际生产成本为0;编辑拥挤成本为0.纯公共产品
准公共产品
6、社会总产品俱乐部产品
纯私人产品
7、准公共产品:是指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点中的一个,另一个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或者虽然两个特点都不完全具备但却具有较大的外部收益的产品。准公共产品是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的公共产品。
8、准公共产品的特征:(1)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点的不充分;(2)外部性:指一个人的行为对第三者的福利的影响。生产的正外部性:生产的社会成本小于私人成本,表现为生产成本的下降。消费的正外部性:消费的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表现为社会对该商品需求的下降。注:公共产品也具有负外部性,如行政处罚。
9、准公共产品特点: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点的不充分;外部性(具体分析)
10、【选择题】公共事业产品基本性质:(1)纯公共产品性质(气象、基础科学研究、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大型水利设施、社会科学研究);(2)准公共产品(教育、医疗、卫生、体育、动植物检疫、出版、广播、影视以及基础设施)。
第2节 公共事业管理界定
11、公共组织(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指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致力于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与服务社会大众,提高公共利益为宗旨的组织,可以分为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准政府组织(技监局、消协、商检局、行业协会残联、经济仲裁委员会)。
12、【大题】公共组织的特征:(1)以增进社会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2)活动受到法律的明确限制并具有权威性;(3)受到高度的公众监督;(4)活动具有政治性;(5)目标形式上清楚但实际中模糊,且组织行为结果评判较苦难;(6)具有一定的独占性。
13、公共权力:用于处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
14、公共权力的形成15、【大题】公共权力(强制性权力、非强制性权力)的特征:(1)社会性;(2)政治性;(3)综合性;(4)约束性。
16、公共事业管理:在一定的环境中,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凭借公共权力,为满足社会公众需要,促进社会整体利益的协调发展,采取一定的方式对公共事业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
17、【大题】现代中国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特征:(1)具有公共性;(2)具有强制性;(3)具有非营利性;(4)具有服务性。
18、【大题】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原则:(1)以公众为本原则;(2)服务原则;(3)社会效益优先原则;(4)法治原则。
第3节公共事业管理与其他相关管理的关系
19、【大题】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管理:(1)联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包含、重要组成部分和分支学科。
(2)区别:A、管理对象,前者是狭义的,后者是广义的公共管理;B、政府职能的角度,前者主要与社会管理职能相关,后者与政务管理、宏观调控等职能相关;C、管理手段,前者偏重于柔性管理,后者刚性手段和柔性手段得到广泛的使用。
20、【大题】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1)联系:A维持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B、管理范围上有联系,管理公共事业是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C、管理主体上,并不完全一致,但却有密切联系。(2)区别:A、管理对象上,前者是特定的公共事务,后者是广义的公共事务;B、管理主体上,前者是整个的社会公共组织,后者是国家行政机关或政府部门;C、管理方法和手段上,前者手段丰富,后者较单一。
21、【大题】公共事业管理与企业管理:区别:(12前者是公共权力,后者主要是私有权中的财产所有权;(3)管理的性质不同,前者是社会管理,后者是经济管理;(4)管理的物质基础不同,前者是税收,后者是“内部事务”;(5)管理的限制因素不同,前者主要是法律,后者主要是利润;(6)对管理人员的管理要求不同,前者遵守公共伦理和公共管理规范,遵守公务员相关管理的规定,职业化、终身化的倾向;(7)绩效评估标准不同,前者是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并重公平,后者经济效益是首要指标。
第4节: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的研究对象、方法及意义
22、【大题】意义:(1)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是当前改革的迫切需要;(2)学习和研究公共事业管理,能直接促进我国科学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形成,极大的推进政府体制改革,促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名词解释、选择题】第二章: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第1节: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基本问题
1、【重要】概念:指外部环境,即公共管理主体系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的总和。
2、【比较重要】特征:(1)广泛性;(2)复杂性;(3)差异性
3、分类:(1)以层次为标准:宏观、中观、微观公共事业管理环境。(2)以国别区域为标准:国际、国内公共事业管理环境。(3)以作用和影响为标准:积极、消极公共事业管理环境。(4)以内容为标准: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
4、和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关系:(1)辩证关系: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决定、制约公共事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对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利用和改造。(2)相互作用:通过特定资源和信息的交换,公共事业管理满足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需求。
第2节:公共事业管理的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
5、【重要】公共事业管理的文化环境:和观念形态的总和,它是一定区域内社会成员在社会化过程中长期积淀而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意识形态。
6、文化环境影响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形式:(1)文化环境影响着公共事业管理机构和公共事业管理人员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和解释;(2)文化环境决定着公共事业管理机构的管理价值取向;(3)文化环境规定着公共事业管理方式方法的选择。
7、【重要】公共管理文化:
8、公共管理文化的基本内容:(1)公共管理的价值观;(2)公共管理的实践经验。
9、【重要】公众政治文化:总和。
10、公共政治文化的内容:(1)政治意识形态;(2)社会政治思想或政治思潮;(3)社会政治心理。
第3节:公共事业管理的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
11、【重要】公共事业管理的政治环境:指在一定政治体系中与公共组织并列且对公共组织产生作用的诸
种政治因素之总和。
12、影响公共事业管理的政治因素及其影响方式:(1)政治制度和政治结构的影响;(2)政治关系的影响;(3)公共事业管理主体所拥有的权力的影响。
13、【重要】公共事业管理的经济环境:是公共事业管理所处的经济背景,是制约和影响公共事业管理一切经济因素的总和。构成因素为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成分、经济体制。
14、经济环境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影响:(1)生产力发展方面影响着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能力、水平和效率;(2)经济成分方面决定着政府要有相应的经济职能、经济管理方式和经济政策;(3)经济体制方面决定着公共事业管理的形态特征和制度特征,影响着公共事业管理的行为特征和运行。
15、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对不同层次公共事业管理的影响:对高层次的影响是直接的,对中低层是间接地、迂回的,且相对小一些。
第4节:公共事业管理的公共关系环境和国际环境
16、【重要】公共关系环境:影响和和制约公共事业管理的各种公共关系因素的总和。
17、公共环境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影响:(1)公共事业主体与社区的公共关系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决策和实施上;(2)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系统之间的公共关系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实施上。
8、【重要】国际环境:是以国别区域作为标准来对影响和制约公共事业管理的因素进行分类的,它是指影响和制约国内公共事业管理的全球性的各种因素的总和。由国际政治环境、国际经济环境和国际文化环境构成。
9、国际环境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影响:(1)对公共事业管理基本政策的影响;(2)对公共事业管理的方法、手段等产生影响;(3)本国国际地位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影响。
【名词解释、选择题】第四章:公共事业管理中的组织第1节:政府与公共事业管理
1、政府的基本属性:阶级性和社会性
2、【重要】:整体性;适应性;差异性;统一性。
3、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认识应确立在政府与市场良性互动的基本观念,一方面政府能够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以及各种经济政策,改善和扩大市场的作用,另一方面,市场力量在改善政府功能上有其重要作用,在国家控制的公共领域引入市场竞争,有利于改善其低效率运转形态。
4、【重要】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1)提供公共产品;(2)消除外部效应;(3)调节收入及财产的再分配;(4)维护社会与市场秩序。概括为以下职能:政务管理职能;经济管理职能;社会事务管理职能。
5、【重要】政府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地位:(1)政府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2)政府是公共事业管理的核心:政府在一定的公共事业管理模式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政府决定着整个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范围、基本性质和基本方向;政府决定着整个公共事业管理的体制和运行;政府是公共事业管理中其他管理主体的管理者。
第2节:非政府组织与公共事业管理
6、【重要】非政府组织:依靠社会权力,以增进社会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的非官方的非营利的社会组织,显然,社会组织中从事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和服务的非营利的社会中介组织,就是非政府组织。
7、【重要】非政府组织的特征:(1)组织性或正规性;(2)民间性或非政府性;(3)非营利性;(4)自治性;(5)自愿性;(6)非政治性;(7)非宗教性。
8、非政府组织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地位:非政府组织是当代社会公共事业管理市场模式中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
9、【比较重要】非政府组织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作用:(1)非政府组织是微观的社会服务和管理职能的主要承担者,也就是公共事业管理的必然主体;(2)非政府组织能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3)非政府组织能较好地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求;(4)扩大就业渠道;(5)增加社会保障制度能力;(6)提高公民民主意识;(7)增加社会公民化程度等。
9、基金会案例:P141非政府组织:社会再分配的工具,社会的减压阀,公共或私人组织的公关工具。
10、事业单位的类别:P14
4第七章:公共事业管理的一般过程第1节:公共事业管理问题及其确认
1、公共事业管理问题的界定:一定时期内产生的社会问题,只有属于公共事业管理职责范围内、与其公共目的相符合的情况下,而且在当时情况下公共部门有资源和能力能够予以解决的,才能进入公共事业产品政策的讨论范围,最终通过计划的制定成为公共事业管理的对象。
2、公共事业管理问题成立的前提条件:(1)它首先是必须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状态;(2)必须是公共事业管理决策者所察觉的、所认知的;(3)必须具有公共性;(4)它是一种有必要在当前加以解决的公共性问题。
3、公共事业管理问题的特点:(1)公共性(最基本);(2)可变性;(3)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4、公共事业管理问题的形成:(1)自然灾害;(2)经济的较显著变化;(3)技术的发展;(4)国际交往和关系的变化和发展。
5、公共事业管理问题的提出:(1)政治领袖或政治领导人;(2)政党组织和利益集团;(3)大众传媒;(4)智库。
6、调查公共事业问题的基本方法:(1)直接调查法:观察法【无结构的参与观察法、无结构的非参与观察法、有结构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2)间接调查法。
第2节:公共事业中的公共项目管理
7、公共项目:根据政策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及其过程。
8、确立公共项目的基本要求:(1)划分必要的行为步骤或阶段;(2)考虑每个步骤之间的关系;(3)明确每一步的实施者和责任者;(4)有明确的时间表;(5)经常检查资源分配与预先计划是否相符合。
9、目标确立:根据公共政策或一定的公共事业管理战略,针对具体的公共问题或需求,选择一个公共事业管理行为所要达到的具体目的和所期望的实施效果。
10、目标确立中中低层管理人员考虑的因素:(1)公共政策、公共事业管理战略、有关本机构及其管理权限和职责的法律规定;(2)本机构管辖范围内的社会需求和现实条件;(3)本社区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并考虑总和人们利益的最佳方法;(4)进行那个效果预测,包括对目标实现障碍的估计。
10、计划的形成:(1)阐述目标;(2)对客观的环境和各种主观条件进行分析和评估;(3)列出尽可能的运作方案,经过比较后选择适当的运作方案;(4)确定实施这一项目管理的方法,以达到管理的高效率和资源的节省。
11、时间预算法:乐观、中性、保守。
12、目标管理:以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理论为基础形成的一套管理制度,其基本内涵是将一个项目的总目标,分解为若干与总目标相关联的具体目标,即一种树状的目标体系,并以目标即具体的管理结果为依据,明确每个具体目标的负责人、完成时间和资源配置等。
13、目标管理的优点:(1)有利于管理人员的责任明确化,减少盲目性,节省资源,提高管理的效率;(2)目标的制定者也是实现者,促进了对管理的参与;(3)使管理人员能够控制自己的成绩,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4)有利于对整个管理里过程进行控制、监督和评估。
14、目标管理的不足:(1)容易造成总目标就是小目标的简单相加的认识误区;(2)对整个公共项目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5、公共项目运作方案的决策:方案的拟定+方案的选择P23216、拟定方案的基本原则:可行性原则(限制因素分析、潜在问题分析、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详尽性原则;互不兼容原则
17、公共项目运作方案选择的基本步骤:(1)综合分析:从必须要达到的目标和希望达到的目标进行分析;从成本和效果的对比进行分析;从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的对比进行分析。对方案本身进行分析和对实施方案的环境进行分析。(2)运作方案的选择:多种选一;合多为一;重新拟定;暂缓抉择。
15、公共事业管理运作方案的实施:(1)实施的准备阶段:制定实施方案;思想准备;组织与人力准备;财务准备。(2)实施的落实阶段:设立指挥中心,做好沟通、协调工作,控制失效(早期失效;偶然失效
—中期;耗损失效—后期)。
(3)评估阶段:效果检验和绩效考核。
【选择、名词解释】第八章:公共事业管理费用及配置效率分析
第1节:公共事业产品的生产方式和提供方式的及其价值
1、当代公共产品的生产方式和提供方式的组合:
生产方式提供方式产品性质
公共提供纯公共产品
混合提供准公共产品
市场提供私人产品或接近
于私人产品的准公共产品
第2节:不同类别的公共事业管理经费分析
2、公共支出:财政支出或政府支出,政府进行公共事务管理的成本。
3、公共支出的分类:(1)消耗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2)预防性支出和创造性支出;(3)一般利益支出和特殊利益之处。
4、公共消耗性支出:公共消费支出(服务,国防、教育、公共保健)+公共投资支出(资产,水电煤气通信)
5、公共转移性支出:单方面的无偿转移,包括各种财政补贴、补助、养老金、失业救济金、债务利息等。
6、公共支出的原则:公平;效益;稳定。
7、非政府组织投入:
(1)非公共支出的内涵包括:溢余(净资产的增加);社会捐赠;政府拨款;
(2)非政府组织的支出原则:非营利性原则;安全原则;
8、企业资金投入:
(1)投资于公共事业产品的生产企业;
(2)通过项目融资的方式进行公共事业产品的生产:BOT(建设—经营—转让)、BOOT(建设—拥有—经营—转让)、BOO(建设—拥有—经营)、凭单、产权交易、合资或兼并。
第九章:公共事业管理的责任和伦理第1:公共事业管理中的责任和责任机制
1、公共事业管理责任: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在管理过程中必须承担和履行的职责。
2、公共事业管理责任的性质:公共性以及以这一公共行为基础的效率标准时期最基本的特征。
3、公共事业管理责任的基本内涵:
主观责任: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对所从事的公共事业的忠诚、良心以及认同。
客观责任:有关公共事业管理的法律要求,以及上级交付的客观应尽的责任,只要是指负责和义务。
4、公共事业管理责任分为:(1)回应;(2)弹性;(3)胜任能力;(4)依据正当的法律程序行为并负责;
(5)廉洁。
第2节:公共事业管理责任控制机制
5、概念:指运用一定的行政手段或通过一定的行政层级,对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履行责任进行的监督和控制。
6、包含:(1)公共组织自身的责任机制;(2)行政监督和检查:对具有隶属关系的组织行使行政监督权;对具有无直接隶属关系的组织行使行政监督权;(3)行政监察;(4)审计;(5)行政复议。
6、科层制的特点:高度的专业化分工;明确的额权责分配;完备的规则和程序;层级节制;重视文件的处理和保存。
7、公共事业管理责任的立法控制机制、司法控制机制
8、公民参与控制机制:
(1)作用:A、可以反应公众的需求和偏好,提高政府的代表能力和回应能力;B、可以使公共事业管理者清楚公众对公共事业管理机构绩效评估的意见;C、可以向公民提供有关公共事业产品生产和提供的信息;D、促进公共事业管理机构服务效率的提高,进而增强公众对公共政策的认同和支持。
(2)条件:要有必须的制度设计;要有相应的公共管理文化;公众必须具备参与能力和信息。
(3)基本方式:公开听证;民意调查;咨询委员会;利益群体。
第3节:公共事业管理伦理
9、公共事业伦理的构成(1)政府组织伦理和非政府组织伦理
(2)公共事业管理伦理的内容构成:公共事业管理伦理意识;公共事业管理实践伦理;公共事业管理角色管理。
10、公共事业管理伦理的具体内涵:(1)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2)以公众为本提供服务;(3)严格遵守和执行法律;(4)勇于承担公共责任;(5)高尚的敬业精神。
11、公共事业管理伦理价值的功能:
(1)导向作用:提高公共事业管理人员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2)规范作用:通过伦理规范限定公共事业管理组织活动的范围、行为模式,使公共事业管理全过程程序化和规范化。
(3)选择作用: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在一定的伦理意识支配下,以社会和公众的利益为标准,在不同的价值准则或善恶冲突之间做出的自觉、自主、自控、的抉择,是对自己行为动机、意图、目的和行为方式、过程、结果的选择。
12、公共事业管理伦理的建设:(1)建立完善的法律框架;(2)公共事业管理的责任履行机制;(3)行为守则;(4)公民参与。
第五篇:公共事业管理
期末作业考核
《公共事业管理》
包括本科在内的各科复习资料及详细解析,可以联系屏幕右上的“文档贡献者”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公共事业
2.政府
3.狭义的社会事务
4.公益性研究
5.卫生事业
二、论述题(每题15分,共75分)
1.我国公共事业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谈谈你对事业单位社会化的理解。
3.政府为什么要管理教育事业?
4.现代公用事业主要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5.政府介入现代公用事业产品市场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