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兰市土地资源可利用资源(推荐5篇)

时间:2019-05-12 17:59: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舒兰市土地资源可利用资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舒兰市土地资源可利用资源》。

第一篇:舒兰市土地资源可利用资源

土地与可利用土地资源

1、土地

我市土地资源十分丰富,现有耕地12.4万公顷,其中水田4.9万公顷,旱田7.5万公顷。有林地14.85万公顷,还有近1.7万公顷的荒地资源有待开发利用。这些荒地资源可用于发展生态经济林、发展畜牧养殖业和建设工业厂房。

2、可利用土地资源

(1)荒地

我市域内现有荒地16795公顷,其中舒郊乡2500公顷,二道乡1500公顷,朝阳镇1300公顷,小城镇1160公顷,天德乡1200公顷,吉舒镇1030公顷,平安镇970公顷,水曲柳镇950公顷,环城街930公顷,亮甲山乡940公顷,开原镇700公顷,上营镇530公顷,溪河镇520公顷,白旗镇340公顷,金马镇240公顷,七里乡580公顷,新安乡565公顷,庆丰乡560公顷,莲花乡180公顷,青松乡100公顷。

(2)舒兰市区至吉舒段一级路两侧土地

长24公里,两侧各80米内总面积384公顷,其中水田1五桦线一级路舒兰至吉舒段,22.6公顷,旱田152.6公顷,山地18公顷,林地50.4公顷,建筑占地面积40.4公顷。一级路北至五常,南至桦甸,途经吉林市,与瑷大公路相接。该路建成通车后,我市至吉林市行车时间缩短为45分钟,交通十分便利。我市政府正着手在舒兰市至吉舒经济开发区一级路两侧规划建设集工业生产、商贸、餐饮、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经济走廊,来此投资将享受最优惠的待遇。

第二篇:写作:可利用小说中丰富而优质的资源

写作:可利用小说中丰富而优质的资源

我曾经不止一次地询问刚到我班来的学生,写作文能否运用小说中的片断,作为我们引出话题或观点的材料,他们普遍认为可以;但当我问能否作为论据,来为我们的观点或立意提供支撑,学生普遍认为不行。问什么原因,说那是小说,虚构的,怎么能作为论据呢?我说,小说作为文学作品,不是来源于生活吗?难道不是生活的真实反映吗?学生仍将信将疑。于是,我说,你们对《胡同文化》还有印象吗?作者汪曾祺为了说明北京人的心理,用的是什么论据呢?学生想到了那两个典型的片断: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老舍《茶馆》里的王利发说,“我当一辈子的顺民”,是大部分北京市民的心态。

我的小说《八月骄阳》里写到“文化大革命”,有这样一段对话: “还有个章法没有?我可是当了一辈子安善良民,从来奉公守法。这会儿,全乱了。我这眼面前就跟‘下黄土’似的,简直的。分不清东西南北了。”

“您多余操这份儿心。粮店还卖不卖棒子面” “卖!”

“还是的。有棒子面就行……”

让我一直记忆犹新。里面两个年轻的恋人在艰窘的生活中依然保持着奋斗的勇气,保持着对于未来的信心。最后的那段对话今天看来虽然天真,却还有力量:“再见,明天不见了,我们还得用功。我们要一个又一个地考上研究生。”“那很有可能。而且我们总归会有房子,什么都有。“祝你好梦!”“梦见什么呢?””“梦见一个——风筝”

这个关于风筝的梦,也就是我们的“中国梦”,是对国家和个人充满信心和力量的梦。我们还需要用这样的梦激励年轻人向前。

学生不敢使用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中的精彩片断作为作文材料,实在出乎我的意料,当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学生利用作品中的话题资源来作文的仍是非常的稀少。原因何在?经过询问、分析,我们发现语文教师对小说、戏剧作品的教学脱离生活是关键性的因素。小说是生活,因此对小说中的生活的感受,应是我们安排教学的首要考虑,其次才是分析、概括。但实际情况是老师总是忽略这些,甚而走向反面。老师的分析概括,耽误了学生对艺术化生活的感受,让学生极其被动地接受那些所谓的深刻性的分析。而这些分析,往往又着力一点,不及其余。如学习《项链》,竟将路瓦栽夫人简单地归为虚荣女子,大加挞伐。对于其身上的那些美好的品质视而不见。

语文生活化,其中一点,就是注意并感受作品中的生活,因为它是生活中一种艺术的记录,因其典型性而耐人寻味。

因此,我们呼吁,将课文回归生活,感受其五彩缤纷的美,感受其中人物的各种况味。

-走到茶几边,我认出了外婆的杯子,但是哪一个才是妈妈的杯子呢?突然之间,我觉得,自己真得太不了解父母了。当妈妈为我倒水时,我却不知她的杯子是什么样的;当妈妈为我夹我喜欢吃的菜时,我却没想过他们是爱吃淡一点,还是浓一点。。。2009年到了,意味着过去一年的逝去和新的一年的到来。妈妈为我操劳了一整年,仔细想想,现在的我也应该为她做一点点事了。

于是,我决定先将茶沏好再找杯子。学着爸爸平时沏茶的顺序,我先从茶柜里找出了一罐普洱茶,再往烧水的壶里加入水放在电茶炉上烧,接着,我将爸爸已经掰好的普洱茶片拿了两片放在盖碗里,等了一会,水开了,我小心地将水注入盖碗,将盖盖上,把盖碗里第一遍的茶水滤掉,然后再次注水,盖上盖,焖一会才两手并用地将茶水倒入茶海里,因为第一次自己动手,盖碗的烫手是我所没想到的,手忙脚乱的我弄得茶几上一片片的水渍。重复几次这样的程序后,我先帮外婆倒了一杯茶,因为外婆特别喜欢喝茶。当外婆从厨房走出来的时候我已经把茶都给倒好了,这时,外婆才告诉我哪一个是妈妈的杯子。

妈妈起床了,我双手捧着水杯送到她的面前,就像捧着一颗温热的心。妈妈一愣,随即脸上露出了微笑,她一手接过水杯,伸出另一只手将我拉进了她的怀里,那手轻轻柔柔地在我的头上抚摸着,接着妈妈在我的脸上深深地亲了一口。虽然妈妈经常亲我,但这一刻的亲吻却最让我感到幸福。我抬起头对妈妈说:“妈妈快喝吧,要不茶要凉了。”妈妈仰起了脖子,张着嘴巴,“咕咚,咕咚”地喝了几大口。看她那甜蜜蜜的样子,仿佛微苦的普洱茶也是蜜一般甜。

我记得在我小学的时侯,就读过一首曹值的七步诗:“煮豆持作梗,辘毂以为汁;秸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那时只知其大意,只 4 知道曹操的长子曹丕继位,他在一些奸臣的影响下,担心他的同胞弟弟曹值篡位,便逼迫曹值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来,否则处死;结果他的弟弟就在七步之内写出了流传至今的“七步诗”。当时这首诗对曹丕也是一种极大的潮讽。

几个世纪过去了,社会和生活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应该说人的素质也应有所提高;一个人生活在世上,是离不开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有人说:打架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但是,兄弟姐妹的团结并不是真对与他人打架斗殴,在生活上,事业上应是不可或缺的照应;俗话说“一根筷子容易断,十双筷子断就难”;可见,团结是一种力量,只有团结才有攻不破的堡垒。

然而,就在生活优越的今天,兄弟姐妹往往因为一点小事,一点利益而你争我斗,反目成仇,甚而相残;我和我的朋友在聊天时有时聊及这个问题,有人这样评论:一个人生活在世上,如果不顾亲情,对兄弟姐妹甚至父母于不顾,那他在这个社会上和任何人都不要谈“情”字,特别是友情。

树大分枝,各自成立家庭后,在生活中一些小事是难免发生的,但要看你怎样去对待,把金钱和利益看的太重,那麽,你就会值亲情于不顾;看淡名利,注重亲情才是做人的底线;争则不足,让则有余,在利益和金钱面前,我们何不礼让一点,做一个有道德、有素质、有亲情的人呢?

家和万事兴,团结是一种力量,让我们团结友爱,和睦共处,为个人的事业、为家庭的生活、为国家的兴盛而看重亲情、友情、爱情;把金钱和利益看淡一些吧!人过留名,雁去留声,希望在几十年之后,当你离开这个世界的时侯,留给后人的不是唾泣,而是美愉。

今天是她父亲的生日,她要回家和父亲一起过生日.我很理解她的想法,更理解她的思念之情.是的,她父亲已经六十多岁了,为了子女的成长与幸福,含辛茹苦,真的的 5 不容易.话说过来,人一辈子真的很不容易.人年老时非常希望能够和子女在一起,即使不能在一起,哪怕一个电话甚至一个短信,父母也已经很知足了.我由于长期在外,很想念爸爸妈妈.想起过去,心里真的很辛酸,父母亲为了我们的成长真的付出了很多,然而他们现在又生活得怎么样呢?想起过去的一幕一幕,我心里很难受!我很希望做做子女的我们,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不让父母担忧,这是最基本的我们应当做的事情.谈到这里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一部电影《我的兄弟姐妹》,这是一部关于亲情的影片,暂且不管故事的真实性,主要考究它的内涵.主人公齐思甜和哥哥齐忆苦、妹妹奇妙、弟弟齐天生活在一个不富裕却充满温馨和爱的家。然而在一个暴风雪的夜晚,他们的母亲旧病复发,咳得吐血了。父亲背她去医院,却出了意外,他们俩都亡故了。次日,另一家人搬进了四个孩子的家。性格刚强的哥哥无法忍受这个新家庭的种种,无奈地带着弟弟妹妹离开了家。他们开始四处奔波,寻找落脚之处。当实在没有能力照顾弟弟妹妹的时候,他把妹妹齐思甜送给一对正要出国的夫妇;把弟弟送给他的舅妈一家;又把小妹妹带到一对老人家中请他们收养。他自己和弟弟妹妹们便各奔东西……20年后,齐忆苦在北京当上了出租车司机;齐思甜出国受到良好的教育,成了音乐家;齐天成为东北大学学生;齐妙却当上了舞厅小姐。在北京的音乐会上,思甜蓦然回首的瞬间,音乐霎时凝固了。他们四人拥抱在一起,泪水顺着另一支悠扬的乐曲落下,听众的掌声久久不息……终于,他们有了一次永久的重逢。

齐思甜的父亲是一个音乐教师,他们一家人都生活在音乐的天堂里,这也为后来思甜成为音乐家打好了基础。父亲说:“人生路上有许多困难的事情,只要有音乐在,你的灵魂便不再寂寞。”这位父亲是伟大的,他乐观开朗,以身作则。尽管 6 他和蔼可亲,但同时又是一个严厉的父亲。有一回,齐忆苦偷邻居家的鸡蛋,是为了满足妹妹小小的心愿。而他却因此挨了父亲的鞭子,还罚他站在雪地里很久。在父亲被分配到别的地方边劳动边教音乐时,他对这“莫须有的罪名”并没有悲愤倒下,而是瞒着家人当搬运工挨家挨户送木材,还干各种各样的粗活。他也没有一丝怨言,还对孩子说:“我没事。”懂事的孩子们也拿起了工具,帮父亲干活。他哼着小调,阳光幸福地洒在他们脸上。

可见,这位父亲是多么伟大,他以他的行动告诉了孩子们音乐的重要性及如何面对生活的苦难。

那么,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使后来的四个孩子重逢,使他们欢聚,使他们接受心灵的洗礼?

毋庸置疑,是亲情。

寒冷的冬天,四个孩子依偎在车站。他们在为下一餐饭而担心着。“哥,我饿。”、“哥,我冷。”、“哥,我想回家……”弟妹们的话刺痛了哥哥。他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不让你们受委屈。”事实上他也这么做了。如果不是亲情,他又何必活得如此累呢?他又怎能忘记,那一晚,父母临走时对他的嘱咐:“你是哥哥,要照顾好弟弟妹妹。”

生活改变了许多人和事,也改变了他们。但是,亲情是始终不渝的。

最小的妹妹齐妙长大后竟成了舞厅小姐!她离开原来的家后,养父母去世得早,加上无人看管,就开始堕落下去了。她在20年后与齐思甜相遇时,大言不惭地对她说她满足于当前腐朽昏暗的生活方式。但是自那以后,她回忆起以前的一点一滴,又不免伤感和懊悔。她发现自己对不起所有爱她的人,她的良心受到了谴责。于是,亲情的归来使她的精神方面的巨人复活了!她的灵魂才得以解放。

亲情给人以新生,亲情又犹如一支镇心剂。

亲情是心中的太阳,照耀着我们;亲情是温柔的春风,抚摸着我们;亲情如绵绵的春雨,滋润着我们。

亲情是雪,晶莹剔透;亲情也可以是雷,惊天撼地。

亲情可以是灯,温暖柔和;亲情也可以是微弱的烛光,不亮却很辉煌。不管怎么说,亲情一定是无价的宝藏。

没有了亲情,世界变得荒芜、凄凉;没有了亲情,生命则无法繁衍后代;没有了亲情,生活就单调枯燥;没有了亲情,人间也成了地狱。

亲情是沟通两代之间思想交流的桥梁,是一条连结两颗心的纽带。

“兄弟姐妹原是天上掉下的水花,谁也不认得谁。但落在地下后,结成一体,结成冰,化成水,就永远也分不开了。”

“临行密密封,意恐迟迟归”,是亲情。“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也是亲情。

无价的亲情呵,愿我们在你的鼓舞下,驶向美好灿烂的明天。关于亲情的影片..我看这部影片时,心情很沉重,流泪了.我想,不论一个人的出身是多么卑微,只要我们能够记住亲情的鼓舞与期待,只要我们我们去刻苦努力,只要我们在心理上能够战胜自己,那么我们就是生活的强者!

第三篇:写作:可利用小说中丰富而优质的资源

写作:可利用小说中丰富而优质的资源

城关中学:陈隆军

我曾经不止一次地询问刚到我班来的学生,写作文能否运用小说中的片断,作为我们引出话题或观点的材料,他们普遍认为可以;但当我问能否作为论据,来为我们的观点或立意提供支撑,学生普遍认为不行。问什么原因,说那是小说,虚构的,怎么能作为论据呢?我说,小说作为文学作品,不是来源于生活吗?难道不是生活的真实反映吗?学生仍将信将疑。于是,我说,你们对《胡同文化》还有印象吗?作者汪曾祺为了说明北京人的心理,用的是什么论据呢?学生想到了那两个典型的片断: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老舍《茶馆》里的王利发说,‚我当一辈子的顺民‛,是大部分北京市民的心态。

我的小说《八月骄阳》里写到‚文化大革命‛,有这样一段对话:

‚还有个章法没有?我可是当了一辈子安善良民,从来奉公守法。这会儿,全乱了。我这眼面前就跟‘下黄土’似的,简直的。分不清东西南北了。‛

‚您多余操这份儿心。粮店还卖不卖棒子面‛

‚卖!‛

‚还是的。有棒子面就行……‛

汪先生用小说中的精彩片断阐释北京市民的“忍”,可谓入木三分。学生能像汪先生这样,使用作品中的片断,生动地阐明观点,那该多好啊。当然,汪先生在上述阐释证明的基础上,信手拈来下面这样鲜活的材料,使文章更显说服力。学生倘能如此,也同样能收到这样的表达效果。

我们楼里有个小伙子,为一点事,打了开电梯的小姑娘一个嘴巴。我们都很生气,怎么可以打一个女孩子呢!我跟两个上了岁数的老北京(他们是‚搬迁户‛,原来是住在胡同里的)说,大家应该主持正义,让小伙子当众向小姑娘认错,这二位同声说:‚叫他认错?门儿也没有!忍着吧!——‘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睡不着眯着‛这话实在太精彩了!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以上是我们课本上的例子,在一些报刊时文里,利用小说中的片断,来佐证自己文中的观点,也是常有的事。这里是《人民日报》2004年9月24日发表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熙武的《珍重三十年来的“基本价值”》一文中的一个文段:

前不久,人们纪念高考30年。这其实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迁的真切肯定,也是尝试重新认识和发掘改革开放以来新的价值观的努力。虽然,这方面的努力还比较朦胧,有很多感性色彩,但毕竟是一个社会对自己走过的道路的珍重。没有这种珍重,我们就不可能更好地向前走。

作家王蒙上世纪80年代初有一篇小说《风筝飘带》,它的结尾

让我一直记忆犹新。里面两个年轻的恋人在艰窘的生活中依然保持着奋斗的勇气,保持着对于未来的信心。最后的那段对话今天看来虽然天真,却还有力量:‚再见,明天不见了,我们还得用功。我们要一个又一个地考上研究生。‛‚那很有可能。而且我们总归会有房子,什么都有。‛‚祝你好梦!‛‚梦见什么呢?‛‚梦见一个——风筝‛

这个关于风筝的梦,也就是我们的‚中国梦‛,是对国家和个人充满信心和力量的梦。我们还需要用这样的梦激励年轻人向前。

学生不敢使用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中的精彩片断作为作文材料,实在出乎我的意料,当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学生利用作品中的话题资源来作文的仍是非常的稀少。原因何在?经过询问、分析,我们发现语文教师对小说、戏剧作品的教学脱离生活是关键性的因素。小说是生活,因此对小说中的生活的感受,应是我们安排教学的首要考虑,其次才是分析、概括。但实际情况是老师总是忽略这些,甚而走向反面。老师的分析概括,耽误了学生对艺术化生活的感受,让学生极其被动地接受那些所谓的深刻性的分析。而这些分析,往往又着力一点,不及其余。如学习《项链》,竟将路瓦栽夫人简单地归为虚荣女子,大加挞伐。对于其身上的那些美好的品质视而不见。

语文生活化,其中一点,就是注意并感受作品中的生活,因为它是生活中一种艺术的记录,因其典型性而耐人寻味。

因此,我们呼吁,将课文回归生活,感受其五彩缤纷的美,感受其中人物的各种况味。

第四篇:舒兰市第十六中学

舒兰市第十六中学

《落实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施方案

依据舒兰市教育局2012年61号文件关于转发《吉林市教育局关于转发省教育厅〈关于贯彻落实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我校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通知》内容,明确通知要求,制定《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是贯彻实施国家和省《教育规划纲要》,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

是有效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革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品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和质量有效途径。

二、工作目标:

1、、通过业务讲座、校内教师论坛、课例观摩、交流研讨、购买课程标准及课标解读、新课程书籍等方式,提高广大教师对课标的认识和理解,更新教学理念,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

2、、加强对&;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的研究,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形成&;关注课堂,讲究效益,提高质量&;的价值取向,整合校内一切资源,推动学科教学研究的深入开展。

三、实施原则:

1、理论实践相结合原则:将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努力在教学研究中发现问题并将学习研究的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中领悟,在领悟中升华。

2、互助学习原则: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以教研组教学活动为平台,组织教师形成学习共同体,积极营造学习、听课、评课、平等研讨的氛围,构建互动的学习研究方式,在思维碰撞中形成共识。

3、自我评价反思原则:教师个体通过学习笔记、学习感悟、随笔、反思(学习反思、教学反思)、论文、教后感、听后感等形式,提高学习、反思能力,总结问题,找出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四、活动内容:

1.开展教师讲坛活动:

主讲人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内容涉及学习体会、教育教学、经验交流、读书体会、新书介绍等多个方面。

2.业务讲座:学科领导、骨干教师等联系教学实际,做课标培训的业务讲座。

3、开展课标考核活动。

4、开展&;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构建‘有效教学、高效课堂’&;课例观摩活动 1

五、组织实施:

为保障各项内容的顺利实施,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任副组长,教务处等职能处室负责人组成的舒兰十六中落实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整个活动的管理、组织、规划和推进工作。

舒兰十六中落实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陈宪君

副组长:孔朝晖 王晶

成员:田凤艳 王清贤 于宝杰 周艳霞 张海春 兼职教研员

六、2012年活动安排:

发动宣传阶段

(9月上旬)

1、建立活动领导小组,制定方案、计划。

2、召开兼职教研员会议,提出活动要求,明确个人责任。

3、、组织全校教师学习吉林省教育厅《关于贯彻落实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通知》,使广大教师进一步明确文件精神,把要求与自己的教学行为相结合,找问题,定目标,改方法。

4、召开启动会议,同时选出学科骨干教师谈课程标准培训收获。

5、购买课程标准及解读,教师人手一册。

组织实施阶段

(9月中旬~11月末)

1、课标培训业务讲座

2、课标考核

3、课例观摩(说课比赛、教学设计评比、教学反思评比)

4、教学案例评比、学习感悟、教学论文评比

5、教师论坛

6、交流研讨

总结评价阶段

(12月)

1、根据活动参与质和量,作为评选优秀学科组的重要条件。

2、评选活动优秀个人,并作为星级教师评选条件之一。

第五篇:舒兰市教师进修学校

舒 兰 市 教 师 进 修 学 校

工 作 简 报

2009-2010学第6期

教师进修学校编印 二○一○年三月三日

本 期 要 目

◆学习贯彻《吉林省义务教育教学常规(试行)》

◆ 继教办组织全市“特岗教师”培训

◆ 留学博士到我市义务送教

◆ 音体美教研部对中学体育教师开展“太极拳”、“太极扇”培训

◆ 小学非专业音乐、美术教师技能培训

◆ 小教部组织村小英语教师集中培训

◆ 幼教部开展村小学前教师主题培训

1.学习贯彻《吉林省义务教育教学常规(试行)》。为落实2010年寒假校长会议精神,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研指导的科学性和实效性,2月25日,进修学校组织全体研培人员召开了学习贯彻《吉林省义务教育教学常规》工作会。于学波副校长结合舒兰教育教学的实际从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备课、上课、作业与辅导、教学评价、执行与监督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会后,以教研部为单位针对《常规》中的各项要求进行了专题研讨,教研员对以往的工作进行了反思,进一步明确了研究和指导的方向。各部调整和完善了本学期工作计划,为下一步深入学校指导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教务处供稿)

2.继教办组织全市“特岗教师”培训。

“特岗教师”是我市教育发展的后备军,是推进教育改革的新生力量。为使“特岗教师”更快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工作,根据教育局要求,继教办在2010年1月6日至8日、2月26日至27日,分别组织两期“特岗教师”培训。采取“集中听视频”和“分组研讨交流”的形式,学习了张红的《教师职业新境界》、钱志亮的《有效教学哪里来》、丁榕老师的《了解学生是做好班主任的基础》和张文的《校园学生安全事故的处理办法》等专题讲座。

全市共有105人参加培训,104人做到随听随记,及时

完成学习笔记,并在研讨后撰写个人感悟、心得和体会。

(继教办供稿)

3.留学博士到我市义务送教。

2月23日、24日,吉林大学英语语言学博士杨梅和北华大学英语语言学硕士杨玉英两位女士在留学英国刚刚回国后,应教师进修学校邀请,来我市义务送教。从听说训练、文化输入、初中英语教学法、教师终身学习发展模式建构四个方面,采取讲座和互动交流的形式对全市150余名中小学英语教师进行了培训。两位教授为促进农村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而无私奉献的精神和精深的专业素质,让参培教师们钦佩不已。通过学习,教师们也感到自己专业上的不足,体会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中小教研部供稿)

4.对中学体育教师开展“太极拳”、“太极扇”培训。为丰富校园文化,增强学生体质,推进阳光体育活动,2月25日-26日,音体美教研部聘请专业教练以 “中国太极功夫扇”第一套和“陈氏精要太极拳”十八式作为讲授内容。对初、高中体育教师进行集训。“太极拳”的开合有序、行云流水、刚柔相济和“太极扇”的缠绕折叠、松活弹抖、古韵浓郁的风格,引起了广大教师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在教练指导下,全体参培教师一丝不苟,刻苦训练,在短短的两

天时间里掌握了太极拳18式和太极扇6节52个动作要领。为下一步全市初、高中开展“大课间”活动的全面铺开打下了基础。

(音体美部供稿)

5.小学非专业音乐、美术教师技能培训。

为提高我市小学音乐、美术教师的教学技能,本着“缺啥补啥,急用先补,服务于教学”的原则,教师进修学校音体美教研部按照“音体美教师技能培训总体规划”,于1月6日至9日,以点名培训的形式对全市小学23名音乐教师和25名美术教师进行了为期4天的培训。

音乐学科教研员韩亚芹、杨金玲围绕着电子琴弹奏方法、下学期的教材歌曲弹奏、儿童歌曲配和弦伴奏以及电子琴、电钢琴的功能与使用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指导;美术学科教研员王喜堂、杨雪松(兼职教研员)。从色彩基础技能、色彩基本理论和风景写生等方面进行了理论与实践培训。培训结束时对参培教师逐一进行了过关考核,对技能不过关的教师进行单独培训,保证了培训效果。

(音体美部供稿)

6.小教部组织村小英语教师集中培训。

为有效提高村小英语教师的口语水平和执教能力,促进英语城乡教学的均衡发展,1月7日至9日,小教部英语教研

员和兼职教研员组织村小英语教师采取理论研究和实践练习相结合、专题讲座与互动交流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培训。内容包括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如何更好地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怎样正确使用教材教参、基础英语教法、语法、如何提高英语阅读和听说能力等专题。为新学期村小英语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基础。

全市有57名英语教师参加了培训,且通过结业考核。

(小教部供稿)

7.幼教部开展村小学前教师主题培训。

1月11日,幼教部教研员梁艳以 《村小学前教师如何规范教学行为,克服小学化倾向》为专题对目前幼儿园教学小学化倾向问题,从实践到理论进行了分析,结合《幼儿教育指导纲要》和《舒兰市幼儿园一日活常规要求》对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克服小学化倾向、如何规范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研员孙红云以《数字及拼音教学中的指导策略》为题,采取参与式、互动式、直观演示式等培训模式,在数字教学、拼音教学、室内外游戏三方面进行教学策略指导。调动了教师参培热情,得到参培教师的一致好评。

各村小共有50人按时参加了本次培训,为提高培训效果,激发教师的研究热情,培训结束后,幼教部围绕着培训内容布臵了书面作业。

(幼教部供稿)

(此页无正文)

报:吉林市教育局师资培训处、吉林市教育学院刘院长、曾院长、金院长、宋院长、舒兰市教育局范局长、王局长 发:进修学校各部室

送:全市各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

下载舒兰市土地资源可利用资源(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舒兰市土地资源可利用资源(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二节土地资源

    第二节、土地资源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主要的土地类型及其特点:知道我国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 2.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3.通过本......

    土地资源学论文

    土地资源学课程论文 课程论文题目 我国土壤污染问题的法律分析和立法建议 院系 农业生命科学系专业 农业资源与环境 学号 2010011823 姓名 陈栋 班级 101 日期 2012年5月17......

    土地资源学复习资料

    1、土地的概念:土地是地球表面某一区域,它的性质包括这一区域之上和其下组成生物圈的气候、土壤、地形、地质、水文、动植物的特性以及人类过去和当前的活动结果,它的性质对土......

    土地资源管理学[★]

    09年1.土地2.土地监察3.土地使用权出让4.地理信息系统5.土地分等定级6.土地制度1.试述土地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2.试述土地登记及其内容3.试述土地用途管制的实施管理4.试述我国土地行政......

    土地资源学复习资料

    1土地: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自然要素和人类过去、当前以及今后活动结果所 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2土地资源:广义:泛指人类社会各种各样的生产、建设和生活所利用的......

    《土地资源》教案

    《土地资源》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2、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种类及分布状况。 3、理解为什么要珍惜每一寸土地。 (二)过程与方法 1......

    土地资源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职工,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土地资源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

    土地资源调查

    土地资源调查是对土地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特征、1984年的土地利用分类系统。1984年的《土地利用应点位。有了这些相应点位,就可以在图上描绘出相渔场、居民点以外的厂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