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安监管所管理执法规范与强化公安监所基层基础建设全书
公安监管所管理执法规范与强化公安监所基层基础建设全书
作 者:编委会
出版社:中国知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9月出版
开 本:16开精装
册 数:全三卷
光盘数:0
定价:828元
优惠价:410元
进入20世纪,书籍已成为传播知识、科学技术和保存文化的主要工具。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传播知识信息手段,除了书籍、报刊外,其他工具也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但书籍的作用,是其他传播工具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在当代, 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书籍仍然是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传播工具。
详细介绍: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公安监所概述
第二章 最新司法监所管理政策、会议精神及工作动态
第三章 “八荣八耻”与公安监所领导的管理
第四章 以“八荣八耻”荣辱观促进公安监所全体领导执法 第二篇 加强荣辱观促进公安干警整体素质建设
第一章 公安监所整体政治思想指导
第二章 公安监所领导应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三章 树立新形象加强公安监所领导总体素质
第四章 “八荣八耻”与公安监所领导执勤执法的基本原则
第五章 加强公安监所的领导力
第六章 建设新型的监狱人民警察队伍
第三篇 新时期公安监所的安全与新任务
第一章 完善监狱机制加强经费保障
第二章 人权保障与监狱的生产
第三章 完善快速反应机制,积极妥善处置监所事件
第四章 推行监所警务机制,驾驭监狱局势
第五章 监所防控体系的建设
第六章 建立健全新型公安监所工作运行机制
第四篇 和谐时期公安监所领导力的加强
第一章 加强法制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第二章 立警为公执政为民注重实践
第三章 加强公安领导的政治思想建设
第四章 领导干部应坚持终身学匀
第五章 新型的公安组织
第六章 警察公共关系与新形象的建设
第五篇 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监所管理的规范执法
第一章 倡导“八荣八耻”提高服刑人员文明程度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第二章 社会主义的荣辱观与监所执法
第三章 监所执法与人权保障的统一
第四章 在监所警察执法活动中加强人权保障的途径
第五章 监所管理执法依据
第六章 看守所管理执法规范
第七章 拘役所执法规范
第八章 治安拘留所执法规范
第九章 收容教育所执法规范
第十章 强制戒毒所执法规范
第十一章 安康医院管理执法规范
第十二章 监所检察
第十三章 公安监所执法的刑事赔偿
第六篇 强化公安监所基层基础建设
第一章 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与公安监所基层基础工作
第二章 公安监所基层基础工作的指导
第三章 提高公安监所基层警务的战斗力
第四章 以人为本科学整合警力资源
第五章 切实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建设
第六章 推进监所警务战略完善工作机制
第七篇 用科技强化公安监所的战斗力
第一章 现代科学技术与监所管理的加强
第二章 现代文明技术与公安监所管理战斗力的加强
第三章 监控、警戒技术与公安监所管理战斗力的加强
第四章 计算机技术公安监所管理战斗力的加强
第五章 电化教学公安监所管理战斗力的加强
第六章 技术装备公安监所管理战斗力的加强
第七章 监所改革及其未来走向
第八篇 相关法律法规
公安监管所管理执法规范与强化公安监所基层基础建设全书 公安监管所管理执法规范与强化公安监所基层基础建设全书
公安监管所管理执法规范与强化公安监所基层基础建设全书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公安监所概述
第二章 最新司法监所管理政策、会议精神及工作动态
第三章 “八荣八耻”与公安监所领导的管理
第四章 以“八荣八耻”荣辱观促进公安监所全体领导执法 第二篇 加强荣辱观促进公安干警整体素质建设
第一章 公安监所整体政治思想指导
第二章 公安监所领导应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三章 树立新形象加强公安监所领导总体素质
第四章 “八荣八耻”与公安监所领导执勤执法的基本原则
第五章 加强公安监所的领导力
第六章 建设新型的监狱人民警察队伍
第三篇 新时期公安监所的安全与新任务
第一章 完善监狱机制加强经费保障
第二章 人权保障与监狱的生产
第三章 完善快速反应机制,积极妥善处置监所事件
第四章 推行监所警务机制,驾驭监狱局势
第五章 监所防控体系的建设
第六章 建立健全新型公安监所工作运行机制
第四篇 和谐时期公安监所领导力的加强
第一章 加强法制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第二章 立警为公执政为民注重实践
第三章 加强公安领导的政治思想建设
第四章 领导干部应坚持终身学匀
第五章 新型的公安组织
第六章 警察公共关系与新形象的建设
第五篇 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监所管理的规范执法
第一章 倡导“八荣八耻”提高服刑人员文明程度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第二章 社会主义的荣辱观与监所执法
第三章 监所执法与人权保障的统一
第四章 在监所警察执法活动中加强人权保障的途径
第五章 监所管理执法依据
第六章 看守所管理执法规范
第七章 拘役所执法规范
第八章 治安拘留所执法规范
第九章 收容教育所执法规范
第十章 强制戒毒所执法规范
第十一章 安康医院管理执法规范
第十二章 监所检察
第十三章 公安监所执法的刑事赔偿
第六篇 强化公安监所基层基础建设
第一章 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与公安监所基层基础工作
第二章 公安监所基层基础工作的指导
第三章 提高公安监所基层警务的战斗力
第四章 以人为本科学整合警力资源
第五章 切实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建设
第六章 推进监所警务战略完善工作机制
第七篇 用科技强化公安监所的战斗力
第一章 现代科学技术与监所管理的加强
第二章 现代文明技术与公安监所管理战斗力的加强
第三章 监控、警戒技术与公安监所管理战斗力的加强
第四章 计算机技术公安监所管理战斗力的加强
第五章 电化教学公安监所管理战斗力的加强
第六章 技术装备公安监所管理战斗力的加强
第七章 监所改革及其未来走向
第八篇 相关法律法规
作 者:编委会
出版社:中国知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9月出版
开 本:16开精装
册 数:全三卷
光盘数:0
定价:828元
优惠价:410元
本店订购简单方便,可以选择货到付款、汇款发货、当地自取等方式
全国货到付款,满200元免运费,更多请登陆文成图书。
第二篇:浅谈公安基层所队反腐倡廉工作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也是党的建设新的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立警为公,热法为民,服务群众,清正廉洁,惩恶扬善,是党和人民赋予人民公安的神圣职责。公安机关的基层所队又是公安机关最基层的综合性战斗实体,是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对于公安工作来说,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定和社会稳定,同样也影响
到党和国家的形象。因此,加强公安机关基层所队党风廉政和反腐倡廉工作,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能力,有利于我们公安机关完成好担负起党和人民交给“三大历史使命和政治社会责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新形势、新时期下由于党内腐败现象不断滋生,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形象,影响到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因此,党的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表现也尤为重要。就公安基层所队腐败现象不断滋生和蔓延,也给公安工作带来诸多影响。公安基层所队腐败问题现状主要有:一是领导职务上腐败。这主要表现在公安基层所队领导上,有的利用行政职权涉足公共娱乐场所经营,干一些百姓不能干自身违法乱纪事情,充当保护伞;有的利用职务之便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索取钱物;有的违反“五条禁令”,用公款大吃大喝,酒后驾车伤害无辜。二是民警执法上腐败。这主要表现在基层民警上,有的民警不认真工作,而是整天跑关系买官要官;有的执法犯法,参与黑社会黑势力的违法犯罪活动;有的不按法律程序办案,刑讯逼供,伤害无辜;有的利用法律敲诈财物。三是单位财物腐败。有的由于公安基层所队的公安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下达“罚款指标”,利用法律搞创收,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有的违反“收支两条线”制度,坐收坐支,私设“小金库。公安基层所队存在这些腐败问题,影响了公安机关形象,损害了党和政府的信誉,拉大了警民之间关系,引起了人民群众极大不满。
公安基层所队之所以存在这些腐败现象,原因有四:一是缺乏对公安基层民警思想腐败的教育。“千腐败,万腐败,都是思想先腐败”,思想腐败是根源,是造成腐败的根基,然而对公安基层民警思想教育,总是认为不如工作重要,存在着“重工作,轻教育”思想观念;二是缺乏对公安基层领导监督机制。强调“一把手”,忽视“集体领导”,搞“一言堂”,忘“集体合议”,形成了行政审批、人事任用、资金支配“一把手”自己说了算,监督不利或没人监督;三是缺乏执法为民意识。存在“重实体,轻程序”老观念,特权思想较严重,没有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宗旨观念淡薄;四是缺乏对公安基层所队经费保障,保障机制不健全。公安经费保障问题制约是公安基层所队产生腐败重要原因之一,造成公安利用法律搞创收,下罚款指标,从而使基层民警“打法律擦边球”,甚至严重违法乱纪,损害老百姓的根本利益。如有不及时解决这些腐败问题,势必给我们公安工作带来负面作用,同时这些腐败现象,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失去了人民群众支持,那就无法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们公安机关的“三大历史使命和政治社会责任”。
因此,在新形势新时期下公安基层所队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要根本上抓起,笔者认为主要有抓好“四个强化一个建设”:
一、强化公安基层民警的思想教育
现阶段公安基层所队腐败的滋长蔓延,根源之一在于公安基层民警自身思想道德防线的失守。我们首先要加强公安基层民警的政治理论素养教育,就是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来武装我们的思想,使公安基层民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从根本上增强政治免疫力,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的侵袭,经得住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长期执政的考验。其次要坚定公安基层民警理想信念、增强宗旨观念。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增强宗旨观念,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真正做到廉政、勤政、优政。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和克服以权谋私的错误思想和行为,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再次培养公安基层领导和民警要有严于律己,乐于奉献的思想观念,要深知参加革命是为什么?在领导岗位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该留点什么?随时随地都能严于律己,慎于小节,管住自己。不要因小失大,因为自己一时而失去一世,从而失去家庭,失去社会。
二、强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现阶段,在我们公安机关,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健全,作用发挥不大,存在着公安基层党组织建设只是一个形式上存在,没有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只强调公安行政工作,没有组织好党员进行学习,没有发挥好公安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没有真正调动党员积极性和模范带头,“三会一课”学习制度没有落实,从而淡化了党对公安工作绝对领导。因此,我们公安基层党组织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领导、组织、教育党员干部,开展理想信念、思想道德、行为规范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拒腐防变,清正廉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作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三、强化对公安基层领导干部和民警监督机制
我们党多年来已经形成了不少党内监督的好制度和经验。但是,监督体制还不够完善,没有形成具有足够约束力的监督体系,是目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特别是对掌握着公安基层所队的“一把手”,由谁监督,监督什么,如何监督没有明确的规定,更缺乏经常有效的具体监督
措施,导致对他们的监督“失控”,违法违纪的比例上升。针对这些监督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强化监督机制的建设:一是强化党内监督。要通过加强民主集中制,加强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民主评议制度等,强化基层党组织内部的监督和上级党委纪检的监督。二是我们的公安工作要始终不渝接受各级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来保证公安机关及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维护公安机关的形象。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实行“警务公开”,公开办案的法律依据、法律程序和处理结果,改变过去的“暗箱操作”为“阳光作业”,让老百姓看在眼里,心里明白,时时刻刻接受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和大力支持;三是要充分发挥我们公安机关内部的监督力度,把公安内部的纪检、法制、督察、政工、审计、信访等监督部门联合起来,形成合力,发挥整体效能,特别是警务督察部门,要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及时发现和纠正公安机关及民警在执勤、行政和队伍建设方面的问题,严警纪,维警权,同时也要发挥好“110”警务监督作用,以高度的责任心维护我们公安机关的形象和荣誉,保障我们公安机关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健康发展。
四、建立以“iso政府机关认证标准”为主体管理体系
要吸取国外政府在管理体系上好经验和作法,把公安基层所队管理以iso认证标准来程序化,防止管理上漏洞而出现腐败问题,把公安基层领导管理、民警执法,财物管理程序化、标准化、正规化,建立行之效监督管理体系,使公安基层所队从每一个环节进行规范序列,公开透明,从而达到我们公安机关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用较好的机制来把我们公安基层所队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推上一新的台阶,让人民群众满意。
第三篇:浅议公安基层所队信息化建设 定稿
江苏警官学院毕业论文
浅议公安基层所队信息化建设
张荣
摘要:公安信息化的普及和应用, 引发了新的警务革命, 使信息警务成为公安机关的发展方向和主流。基层所队是公安机关一线实战单位, 是警务信息的源头。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 社会治安日益复杂的形势下, 公安基层所队应以信息警务战略为指导, 加强各方面建设, 确保在实战中发挥实效。
关键词:公安机关 基层所队 信息化
在当今国家法治化、社会信息化、治安动态化的大背景下,以信息技术与公安业务工作融合的公安信息化正逐步解构传统警务理念、模式与方法,成为公安工作发展的拐点。公安信息化是公安工作摆脱被动落后局面、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破解警务改革难题的必然选择。基层所队是公安机关的第一线, 是警务信息的源头,担负着及时、准确、全面、高质量完成源头数据的采集录入任务, 它的信息化建设在基层基础建设中占有主导地位, 是推动公安基础工作向前发展的依托和保障。
一、对公安基层所队实现信息警务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人流、物流和信息流流量激增、速度加快,犯罪活动国际化、智能化、动态化趋势日益突出,这不仅使公安工作范围不断拓展,任务不断加重,而且对传统警务理念和方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一定意义上说, 公安机关正面临一场新的警务革命。在新形势下, 公安机关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 就必须从历史的角度和战略的高度, 敏锐地把握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 主动与信息化水平接轨, 确立并实施信息警务战略, 努力提高整个公安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不断提高公安机关打击犯罪、治安管控、行政管理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当今世界, 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高新技术革命正在引发社会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 信息技术的进步及其在维护稳定、打击犯罪、治安管理、队伍建设、服务社会等各项警务工作中广泛应用, 极大地提高了公安队伍的战斗力, 同时也对传统的警务运作方式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此同时,繁重的公安工作任务与警力相对不足的矛盾还难以在短期内从根本上解决。以江苏省如皋市为例,2008年~2010年底,全市刑事案件增长了37.4%,但是警力只增长了6.39%。显然,公安工作如果沿袭过去那种高人力投入、高资源消耗的粗放式工作态势,必将导致步履维艰,工作效率无法得到切实提高,广大基层民警也将被困于大量繁杂的人力性工作以及在低效运作中承受超负荷的压力。这已成为制约公安工作发展的现实瓶颈之一。而深化公安信息化建设、构建信息化警务机制是适应社会信息化、治安动态化的新形势,实现警力无增长改善、提升公安机关战斗力的战略举措,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必施之策。只有牢固树立科技强警的战略思想,加快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进程,才能以信息化提升战斗力,盘活公安工作大旗,为公安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江苏警官学院毕业论文
全面进人建设阶段。各地各级“金盾办”在“金盾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典型示范指导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工作,在这个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科学的公安机关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按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全面性、可比性、主导性、综合性、可行性,选取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制度规范化建设、信息安全性、数据资源库建设以及公安机关干警信息化素质状态为评价指标构成要素。”[2]
(一)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是公安机关信息化的物质基础,也是发挥信息资源作用的前提。现阶段,我国公安机关信息化还处在初级阶段,处于信息网络设备投人建设的一期工程阶段。因此,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前进行公安机关信息化评价的重要标准。评价指标包括:每百人计算机拥有量、派出所联网率、网络性能水平、公安专业软件系统使用状况等。
(二)管理制度规范化建设
公安机关信息化是一场新的警务工作革命.涉及制度、组织、业务流程等各方面变革。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与正常运行,需要规范化的管理组织制度保证。评价指标包括:信息化建设经费保证状况、业务流程制度规范化、计算机网络使用制度规范化等。
(三)信息安全性
信息化是一柄双刃剑,既是公安机关提高战斗力的重要武器,也可能成为犯罪份子的高科技工具,时刻可能会受到恶意攻击。公安工作又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保密性。因此,公安机关数据资源库和网络系统平台需要有极强的安全自我保护功能。评价指标包括:网络安全技术与措施、数据库安全技术与措施等。
(四)数据资源库建设
信息的载体是数据资源,信息化需要有大量数据资源作为支撑。公安机关由于业务特殊性,需要大力加强数据库建设。评价指标包括:人口管理信息数据库建设、指纹信息数据库建设、机动车辆信息数据库建设、犯罪信息数据库建设等。
(五)公安机关干警信息化素质状态
人是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参与者和主体,包括机关的领导和一般干警。而领导的信息化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与“一把手”紧密相关。同时,公安机关信息化的目的是开发和利用警务信息资源,而其大量使用者是一般干警,因此他们的信息化素质也直接关系到公安机关信息化的水平。评价指标包括:领导对信息化支持力度、一般干警对信息化认识与支持程度、专业信息技术人员素质与比率等。
三、对基层所队信息化建设现状的分析
我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展公安信息化建设, 历经四个阶段, 并随着“金盾工程”的推进, 公安信息化应用转化为公安战斗力的优势已经开始凸显, 这为构建信息警务体系, 提高公安工作的主动性、及时性和科学性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以情报信息主导警务, 全面增强
江苏警官学院毕业论文
建设重要意义理解不深入、信息化作战方法不善用、不愿用等问题,信息化应用仍显被动。部分干警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应用。部分领导还存在畏生怕难情绪,习惯用老方法处理问题,对新知识、新技术不想学、不会用。大部分老民警对计算机运用已经基本失去兴趣。
3.基层警务实战信息化程度不深。目前江苏省范围内在基层所队绝大多数民警办公室配备了电脑,人人拥有数字身份证,但是基层民警计算机运用能力和水平相对较低,加之部分民警不爱钻研,信息搜集各自为政,分散零乱,对信息化的应用仅停留在录入、查询环节,综合运用各种信息系统的能力不强。当前,社会动态化、人财物流动性的日益增强,使得入户走访、办理暂住证等传统信息收集手段无法跟上庞大信息流步伐,信息采集存在单
一、滞后、断点、失真等问题。再者,少数民警信息意识欠缺,许多工作中采集到的信息漏登、缓登、不登,导致信息流失。此外,工作中没有形成严格信息登记规范,存在大量的书面信息、口袋信息、脑袋信息,随着民警岗位变动而丢失。
4.专业人才匮乏。目前而言,绝大多数民警都没有受过正规、系统的信息化培训,受限于公安工作艰辛和工资待遇偏低,基层公安机关很难招收到高水平计算机专业人才。即使有,也要忙于日常管理、维护,很少有时间进行深层研究、开发,碰到技术性难题不得不求助于上级或他人。
5.信息化建设应用效果不佳。系统装备建设上,少数系统实战应用性差,不被基层民警认可,难以广泛推广;少数系统、装备后期更新、维护不到位,功能落后、设备常坏,难以发挥应有功能。信息系统应用上,没有形成与信息警务相匹配的勤务机制,采集、录入的信息缺乏统一汇总、研判,难以形成合力,导致应用不畅;少数系统之间人为设置障碍,难以实现资源共享;部分民警应用信息被动,“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局面时常出现;部分民警信息应用模式简单,仅仅停留在人口、车辆等基础性信息查询、运用层面,较少应用于网上比对、排摸。
6.信息化建设局限于公安机关内部,缺乏社会性。基层所队的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工程中的一部分,又为社会信息化整体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基层所队作为公安机关的一线单位,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信息,这部分内容能为社会信息化提供先导,加快社会信息化的建设。而目前,各地公安机关只是根据自己的工作内容建立了相关的资源系统等,将信息化建设局限于公安机关内部,缺乏与社会上他职能部门的链接,形成信息壁垒,从而影响了社会信息化建设的长足发展。[3]
四、推进公安基层所队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公安信息化建设是一场深刻的警务改革,是推动公安工作迅速发展的强劲动力,是把基层民警从繁琐的劳动中解放出来,由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换,由人工劳动向智能劳动过渡,努力实现信息工作全警参与、全警共享,全警应用。
江苏警官学院毕业论文
(四)增强基层所队民警信息收集处理能力。基层所队是公安机关的触角, 是警务信息的源头。数据是公安信息建设的灵魂, 每个基层民警要及时将工作中产生各类信息转换为“平台信息”, 全面实现各类警务信息的日常积累、多方共享和整合利用, 必须做到“五个必录入”, 确保警务资源不流失。要实现“基础资料信息化”, 建立健全信息采集机制, 坚持数量、质量和时效性并重, 落实各部门特别是一线实战部门和民警的采集责任, 避免重信息查询运用、轻信息采集更新, 造成信息采集渠道不畅, 信息流程呆滞的问题。要按照既定的工作程序及时、准确地采集, 归档存储, 把信息警务的基础夯实。[6]通过基层民警多层次、多领域、全方位地信息收集, 畅通了信息采集渠道, 激活了信息流程, 警务信息资源就越全面、质量就越高、时效性和共享度也就越强, 服务现实斗争的成效就越明显。
(五)推进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规范与创新相结合。公安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严格按照“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的原则,正确处理好规范与创新的关系。所谓规范,主要是指:一方面在各大平台和系统建设上要坚决按照省厅确定的建设业务需求和总体框架进行规划建设和整合,强调上下对口;另一方面各地公安机关因地理环境、治安状况相近,要在警务模式、信息化战法等方面进行统一。[7]所谓创新,就是运用多种手段,鼓励广大民警以实现警务实战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拓展警务需求,推动信息化发展。创新应重点突出三个方面:要围绕“警务综合管理平台”功能要求,从实战出发,主动改进警务模式,探索战术战法,创新工作机制,使警务工作最大限度地适应平台运行需求,提高平台系统运行效能;要在应用平台系统的前提下,立足实战需求,不断研究开发适应警种、部门职能特点的应用软件,弥补平台系统覆盖空白,力争使信息化建设更加完善,功能更加强大;要坚持与时俱进,善于将较为成熟的高端科技产品引入警务实战,完善高科技产品与平台系统的联通对接,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服务实战的能力和水平。[6]
参考文献
[1] 黄滨.对公安基层所队实现信息警务有关问题的思考[ J ].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 2009,(4)[2] 杨捍文,邵祖峰.公安机关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J ].价值工程,2006(7)[4] 陆勇华.以公安信息化推动现代警务机制发展创新[ J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6)[5] 蔡志英.信息化警务战略在推进公安基层基础建设中的实践意义[ J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5).[6] 公安信息化标准汇编[ Z].北京: 公安部科技局, 2008.[3] 王锐锋, 韩强.公安信息化条件下现代警务机制创新的实践探索[ J ].公安研究, 2008,(11)The Brief Analysis on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of Public
Security Grass-roots Units
江苏警官学院毕业论文
致 谢
这次的毕业论文是在我的指导老师杨在建老师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毕业论文选题到论文完成,杨老师给予了我耐心指导与细心关怀,有了杨老师耐心指导与细心关怀我才不会在写作的过程中迷失方向,失去前进动力。杨老师有十分负责的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这些都是我所需要学习的,感谢杨老师给予了我这样一个学习机会,此致敬礼!
第四篇:公安法制办自我强化规范执法先进事迹
公安法制办自我强化规范执法先进事迹
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没有可歌可泣的丰功,他们只是**市公安大厦的一块基石,他们只是**公安橄榄林中的一片绿荫,他们就是**市公安局法制办。
近年来他们大力加强法制建设,以规范执法为目标,以提升执法质量为重点,用法制工作统揽全局,严格执法、依法行政,有效地推动和促进了全市公安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市局法制办相继被评为全市标准化党支部;全省行政执法先进单位;全省公安系统执法标兵单位;全市严打整治先进单位;市局严打有功单位,两次荣立集体三等功,局党委把法制办工作事迹拍成专题片《宝剑锋自磨砺出》,推荐市委组织部在全市播出。XX年5月份,市政法委在**县公安局召开了全市政法系统参加的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质量现场会,对公安机关执法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一、以“三基”工程建设为主线,做到“四法”,为全局法制规范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们把执法规范化作为“三基”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把规范执法贯穿于执法工作的全过程,采取多种方式,使民警“重执法、会执法、敢执法、严执法”,为全局法制 规范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强化宣传引导,使民警在思想认识上做到“重执法”。为了使广大民警树立正确的执法观念,懂得为谁执法,怎样执法,如何才能执好法的问题,他们坚持不懈地在民警队伍中大力开展“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教育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不断深化执法质量年活动,引导民警正确认识和把握“三种关系”,提高对执法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一是明确执法与履职的关系。把执法作为履行公安职能作用的重要途径,把执法水平和效果作为体现自身素质水平和价值的一个重要标准,使民警树立“有作为才有地位”,“不执法”就是“不作为”,就是对工作极端不负责任的理念,增强执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认清执法与为民的关系。使民警切实认识到严格执法就是打击惩治犯罪,就是保护旅客群众合法权益,就是最大的爱民,把执法融入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工作中,从思想上消除民警对执法工作的距离和偏差。三是摆正管理与服务的关系。通过宣传教育,纠正部分民警片面追求服务而放松甚至放弃管理的思想和表现,增强民警主动管理、依法管理的意识。
强化教育教训,使民警在自身素质上做到“会执法”。不断引深深苦练基本功活动,将法制教育与大练兵活动紧密结合,作为一项长期性、战略性的基础性任务来抓,通过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育培训,提高民警执法素质能力水平。一是学习制度经常化。建立和完善了民警法律学习培训制度,通过组织开展法律讲座、现场咨询、案例点评、网上法律解答、编发购置法规资料、举办法律培训班、建立法律资料库等形式,将学法、用法贯穿到日常公安工作中,全面强化执法能力培训。二是学习对象重点化。将身处执法办案第一线的基层所队领导干部和民警特别是“窗口”单位重点岗位的民警作为执法培训的主要对象,做到“两必训”:即“首任必训”和“岗位调整必训”。对刚入警参加工作的新民警和岗位变动的民警,结合工作环境和特点进行专门培训。特别是对于警种变化,执法培训工作及时跟进,使执法素质适应岗位要求。三是学习内容全面化。坚持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培训,在培训执法基本功如法律条款的运用、文书、案卷等制作的同时,拓展培训思路,强化对民警执法语言、行为的规范和养成,强化对民警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的锻炼和学习,使民警真正能办案、会办案,办铁案。
强化干部带头,使民警在执法过程中做到“敢执法”。基层所队领导干部是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中坚力量,也应该成为执法工作的有生力量,所队领导干部必须做到会执法、敢执法、严执法,执好法,为广大民警树好榜样,做好示范。因此,要求基层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到“四会”。一是会法律条款。在法律法规及办案程序规定等学习上,领导干部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步,做到民警会的,领导会,民警不会的,领导也会,民警咨询的,领导能解释出来,成为学法用法的“行家里手”。二是会实际办案。各级领导干部不断提高自身实际办案能力,带领民警亲自办案,亲自参与到执法环节中,杜绝“甩手掌柜”、“纸上谈兵”的现象,不仅起到了有效的监督作用,而且使民警产生强烈的依靠感,更能放开手脚,大胆执法,严格办案。三是会审核把关。在执法问题上,所队领导主动当好“显微镜”,严格执行办理案件审核把关制度规定,认真检查审核每一起案件,及时发现问题,跟进补强措施,将问题解决在一线,消除在萌芽状态。四是会调解矛盾。民警在执法办案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诸如行为人不予配合,以及由于民警语言、态度等不好等引发的矛盾纠纷。为避免矛盾产生,各级领导干部杜绝了“求稳怕乱”、“敷衍塞责”的思想,坚持正理,敢于主持公道,站在法律的角度,大局的角度,民警关系和谐的角度去处理问题,调解纠纷,将矛盾纠纷化解消除在萌芽状态。
强化制度建设,使民警在执法成效上达到“严执法”。我们坚持多管齐下,齐抓共管,把执法质量建设作为一项系统性、战略性的任务体系,从制度建设、监督管理、考核考评等方面予以规范和加强,狠抓日常管理,通过严管理,提高了执法质量和水平。一是规范执法工作领导责任制。从市局到分县局确立了执法工作一把手负责制,把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质量工作同各级公安机关一把手责任挂钩,层 层鉴定了执法责任状,对执法工作出了问题的严肃追究相关领导把关不严的责任,对个案中发现的问题逐案加以纠正,对出现问题较多的单位限期予以整改并进行跟踪检查,对于在执法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加强制度建设,一制度作保证,堵塞执法漏洞。二是推行执法工作目标管理。对接报案—受案—确定主办民警—办理—结案—自查—审核—归档等流程进行了统一规范,各级法制部门对执法全过程进行跟踪管理;推行案件承办责任制,建立民警执法档案,明确谁主管谁负责,谁办案谁负责,严把执法质量基础关。三是建立科学的奖惩机制。将民警办案质量纳入民警日常业绩考核范畴,将执法检查情况作为民警执法档案的重要内容,严格错案追究制,实行错案一票否决;定期评选样板案卷,对优质案卷主办民警给予必要精神和物质奖励,并作为推荐立功嘉奖的优先条件。
二、强化考评监督,做到“三个注重”,将考评监督的触角在延伸至全部执法领域
坚持实行平时考评、阶段考评与考评相结合,实现了执法质量考评监督工作的动态化、常态化。
注重考评方式,落实监督主体。法制部门改变了以往 “例行公事”式的考评方式,做到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全面检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基层单位完善了执法办案的内部监督机制,改变了过去仅靠案后执法质量检查的现状,突 出办案部门自我监督,实行主办民警办案自我评判、监督,基层领导结案归档前的审核监督,基层法制部门月考评、月通报的检查监督体制。同时,大力实行警务公开,推行“阳光执法”,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
注重考评内容,实现全程监督。从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案件中的不作为、违反法定程序、侵犯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执法问题大多出现在案件的办理初期,如不依法受理、立案,受理、立案后不依法开展调(侦)查活动,应当及时提取的证据不及时提取、不依法告知当事人法定的权利义务、插手经济纠纷、挪用扣押物品、降格处理等。这些案件如果没有对相关人员采取强制措施或者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诉、控告的话,极少会进入考评范围,类似问题在抽查的案件中也是很难发现的。为有效地提前发现和制止执法问题的发生,市局法制部门、督察部门、统计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地到被考评单位,直接在《接处警登记表》中对接处警案件进行抽查或普查,发现问题立即纠正并按照既定的标准进行扣分,并按一定的比例计入年终考评。同时,对基层执法单位呈报审核裁决的案件,采取“一案一评”的方法,加大对各类案件的监督和整改力度,最大限度地把各单位的执法活动纳入考评范围,压缩集中考评时的随机空间,从而使考评结果更加客观真实可信,减少了执法问题的发生,实现了执法质量考评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和规定化。
注重考评方法,堵塞监督死角。一是加强对执法基础台帐的考评。在执法台帐考评方面,采取明察与暗访相结合、顺查与倒查相结合,内查与外评相结合等方法,努力做到五个对应:刑事、行政案件与执法基础台帐相对应;立案监督与检察机关提供的情况相对应;复议案件与复议机关的案件登记相对应;行政诉讼案件与法院判决裁定相对应;民警执法违法案件和纪检监察与检察机关的办案情况相对应。二是建立多部门联合考评机制。由法制部门牵头,建立了与政工、纪检、监察、督察、控申、统计等监督部门联系机制,将各部门查处的执法问题及时纳入考评范围,形成监督合力。三是扩大监督范围。将一些容易侵犯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行为纳入监督范围,包括对明显不涉嫌犯罪的人实施的传唤、未经审批实施的传唤、违反案件管辖分工规定所办理的案件、超过办案时限办理的案件等。
二、选树执法典型,严把“三个环节”,带动和促进全局规范执法工作的健康发展
我们选择了近年来执法工作开展较好的**县公安局、鹤东公安分局以及执法任务较重、压力较大、问题较多的工农分局作为执法质量年活动的重点单位,由市局主要领导和执法部门领导分别承包,帮助他们研究规范执法工作,提升执法质量的方法和措施,主动为他们提供指导和服务。通过培育执法典型,这三个局短期内法制规范化建设取得了较好的 成效。XX年3月和6月份,市公安局、市委政法委相继在**县公安局组织召开了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质量现场会。**县公安局、鹤东公安分局均在会上做了典型经验发言,他们做法受到了省政法委的肯定。在抓典型、推广典型单位经验做法基础上,我们采取了规范执法样板卷宗评比、重大疑难案件研讨、基础法律知识培训、复议应诉诉辩比赛和执法质量查评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使执法民警从中找到了执法方面存在的不足和教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进一步促进了全局执法质量的提高。为了巩固成果,我们从市局法制、刑侦、治安几个重要执法部门抽调得力人员组成基层执法服务队,深入执法问题相对突出、执法质量不高的派出所,面对面地提供咨询和服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了使公安执法达到规范化、法制化的要求,我们紧紧抓住三个关键环节:一是严把执法环节。针对基层公安机关在执法活动中经常存在的不如实立案、调查取证不及时以及采取强制措施不当、法律文书不规范等问题进行大力整治,完善充实了基础台帐核对制度,建立了强制措施审核审批责任制度,案件卷宗移交、装订、归档保存规范制度、变更强制措施集体研究制度。通过制度保障,执法民警的行为得以规范,随意执法或执法不作为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二是严把监督环节。我们成立了市公安局执法工作监督委员会,由市局主要领导,纪检、政工和重点执法单位负责人组成,负责组织研究解决疑难复 杂的执法问题,对严重执法过错责任予以确认和追究等。充实调整了劳教审批委员会成员,把纪委、刑侦、治安等部门主要负责人补充到劳教审批委员会,参与对劳教审批工作的监督,确保了劳教案件的质量。三是严把质量环节。由各级公安法制部门负责对每一起案件的质量进行测评,经过初评、总评,对民警办理的每一起案件质量打分评议,并把结果装入民警个人执法档案,年终同个人目标挂钩兑现奖惩,使民警提高执法质量的主动性显著增强。
四、以苦练基本功为载体,加强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民警的执法能力
针对民警的整体素质不高,相当一部分民警又不注重对业务知识的学习和更新,凭经验、凭感觉执法,以致执法中错漏百出,已经成为当前制约公安机关执法质量提高的一大瓶颈问题我们严格执行“三个必训”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培训流于形式、培训内容千篇一律、达不到培训效果等问题的发生,着力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找准症结。在培训之前先对基层执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的调研,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及民警业务知识的薄弱环节,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培训内容,确保培训工作有的放矢。二是对症下药。本着“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立足岗位学业务,根据不同警种之间工作内容的特殊要求,采用集中培训与分散教学相结合、理论培训与执法实践活动相结合 等多种方式,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三是互通有无。在充分发挥市警校教学基地培训作用的基础上,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教育培训方针,应不同警种执法工作的需要,由市局聘请专家学者对民警进行培训,同时,挑选有一定工作基础、有一定执法经验、有一定培养前途的民警到高校对口专业定向培训,为公安机关培养急需的专业人才。四是持证上岗。在全局普遍实行了执法资格认证制度,凡是承担执法任务的民警,必须经过统一严格考试取得执法资格后方能持证上岗;对于执法岗位发生变化的民警,必须在通过新的考试后才能取得新的执法资格;凡是考试不合格的民警一律离岗进行培训,培训合格的重新取得执法资格,不合格的予以停止执行职务、调离执法岗位、推迟警衔的晋升、扣发津贴。这些措施有效增强了民警提高业务水平的自觉性。
第五篇:孙子兵法与公安基层基础建设之研讨
文章标题:孙子兵法与公安基层基础建设之研讨
《孙子兵法》是一部兵书,素来享有“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兵学圣典”之美誉,其核心是力求以智谋取胜,内容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其社会功能早已突破了兵法的限制,被当今世界诸多领域广泛应用,备受青睐。在全国公安系统大力开展基层基础工作的今天,《孙子兵法》可供借鉴的管理原则和管理思想亦
是十分丰富的,它对于我们在基层基础建设中,运用兵法阐释的各条战略战术,借以摆脱低水平循环,充分发挥基层基础优势,为维护和保障我国政治与社会治安秩序稳定,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一、不战而屈人之兵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兵法·谋攻》)这段几千年来脍炙人口的军事名言,其核心就是进攻战略的非攻原则,强调不通过武力交锋而达到战略目的,是战略家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和最完善的境界。
“不战而屈人之兵”突出了孙子的“全胜”主题思想,他认为,战争的目的是迫使敌人服从我方的意志,“战胜”只能理解为一种最后的手段、一种达到目的的方法,虽然有效,但不是最佳。孙子的“全胜”思想包含两层内容:一是通过不战的方式达到目的,这是孙子追求的理想目标。二是不战不能达到目的时,要力争以最小的代价求得目的实现。达到一个目标的可能途径有许多,损失最小的那一条总应该是第一选择。“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孙子兵法·谋攻》)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曾创造性地运用了孙子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谋略思想,以强大的军事实力和有效的军事打击为基础,结合强有力的政治攻势,运用高超的谋略艺术,创造了许多令人叹服的范例。仅在四年的解放战争中,就先后争取了东北地区的郑洞国、曾泽生,中南地区的程潜、陈明仁,西南地区的卢汉、刘文辉,西北地区的陶峙岳等国民党高级将领率部起义,并且兵不血刃地拿下了北平、长春等30余城,迫敌起义、投城,改编了177万国民党军队。
公安工作是依据国家的法律维护国家的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的一项专门工作。基层则是公安机关打击敌人、保护人民、惩治犯罪、服务群众的最基本的战斗实体,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驾国家经济建设的第一道防线,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夯实基础工作,加大“打防结合、以防为主”的力度,以期付出最低的成本“不战而屈人之兵”,最终达到控制犯罪、维护社会政治治安稳定的目的。由此可见,打牢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与孙子的“全胜”思想的指导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谋攻篇》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即在军事纷争中,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失败;不了解敌人而只了解自己,胜败的可能性各半;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就只有每战必败的份了。结合我们公安工作的基层基础建设管理,所谓“己”,主要是基层基础在建设过程中所属的各种因素,以及基层应对辖区治安管理的能力,它涵盖了基层基础管理的每一环节;所谓“彼”,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就是基层基础所属的外在条件,从狭义的角度来说,“彼”亦特指基层基础工作中打击与监控、服务和保护的对象。
今天,公安工作正面临历史性转轨,基层基础要在变幻莫测、日趋激烈的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大局中占有主导地位,充分掌握维护社会稳定的主动权,就不能仅凭过去的主观经验和直觉判断行事,而必须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知己知彼,将社会治安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和处置在始发阶段,坚持“露头就打,不留后患”,从源头上预防犯罪的有效途径。
必须明确,当前公安基层基础面临的许多工作规律都是与战争规律相通的。在此,笔者不妨将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之规律称之为“警战”,同“兵战”相比,“兵战”的运行是战场,而“警战”的运行则在社会。最本质的区别是:“兵战”中,两军对垒以击垮乃至击毙对方为胜;而“警战”中,公安基层基础则以能否拉得出、打得赢,能否取得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支持来决定胜负。虽然两者性质不同,进行的场地不同,但其求胜的要求与途径也有极多类似之处,都是为了决定胜负这一目标。因此,作为公安工作管理者而言,在抓好基层基础工作过程中,应深入领会与运用兵战的克敌制胜艺术,对“警战”而言有许多可资借鉴与得益之处。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做到知已知彼,不仅要熟悉掌握基层基础的现状,同时还必须注重分析客观条件,尊重客观规律。当前,尤其是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深入研究国家颁布的新的法律法规。既要看到它为公安工作发展提供了哪些新的机遇,又要看到它对公安工作的制约。特别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