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第十册第七单元测试卷范文
第七单元检测卷
一、知识积累:
1、把词语、句子补充完整。
()天()地夜()()日心()胆()()耳()聋()山()岭 千()一()()头()气兴致()()()山()岭不()不(),须上高峰八百盘。
燕雀不知天地之高大。水有源,;木有根。,往来成古今。知人者智。圣人千虑,;愚人千虑。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⑴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十分: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好像在向战友借火。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⑵将军了,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了。他吸了一口气,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⑶将军什么话也没说,大步走进的风雪中。他听见无数而的脚步声。那声音在似乎告诉人们:如果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⑷二连担任突击队,22位英雄短枪,马刀,手榴弹,敌人密集的枪弹,铁链向对岸冲去。
⑸向桥下看,真叫人,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里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起三米多高的浪花,涛声。
二、课内阅读:
(一)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飞夺泸定桥
泸定桥离水面有十多米高,是由13根铁链组成: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huǎnghuàng),就像荡秋千似(sìshì)的。现在()木板()被敌人抽掉了,()剩(shângshân)下铁链。向桥下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起三米多高的浪花,涛声震耳欲聋。桥对岸的泸定城背(bâi bēi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1.选择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打上“√”。2.给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加上标点符号。3.根据原文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并说说加上这三个字有没有必要,为什么?
4.“荡”共有()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荡”有以下几种解释:①清除;②洗涤;③摇动;④不受约束或行为不检点;⑤浅水湖。在“荡秋千”一词里应取第种解释。
5.用“”在文中画出一个比喻句。6.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心惊胆寒:震耳欲聋:
7.用“||”给这段话划分层次。
(二)读《丰碑》一文,完成练习:
1、给短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恶(âwù)劣袭(xī xí)击倚(yīyǐ)靠
单薄(bóbáo)湿润(rùngrùn)无数(shǔshùsù)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丰碑——晶莹——
3、查字典填空。
“覆盖”的“覆”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再查画。给“覆盖”一词找两个相近的词是:、。
4、“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这一句是句。这句话的答案是:。
5、“将军愣住了,久久地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①用“——”画出将军神情的句子,用“~~~~~”画出将军动作的句子。②将军为什么愣住了?
③将军为什么庄严地向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④读这段话应该用的语气读(沉痛深情悲壮)语调应是的;(平静低沉激昂)语速应是的(快速缓慢渐慢)(请在后面括号里选择一种正确的答案)
6、为什么说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从“形象”和“精神”两方面回答)
7、军需处长为了战友们有棉衣穿,自己却被活活冻死,牺牲时神态是十分镇定,十分安详的,“他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象在向战友借火。”还好象在向战友们说着什么,说什么呢?(说出一种可能给1分)
8、在清明时节,我们如果了解了军需处长的感人事迹还瞻仰了他的塑像后,你会说些什么呢?请把它写出来。
第二篇:语文第十册第八单元测试卷
第八单元检测卷
一、知识积累: 1.词语积累:
()尽()力精妙()()不()而()()云()水()乎其()()不()身()不()心()不()劲()在()进气喘()()一()一()()()以求无()以()日()()日激()雄()2.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请写出五个表示时间短的词语:
4.写出五个源于故事的成语:
5.请选择恰当模拟声音的词语填空:
毕毕剥剥扑踏扑踏叮咚叮咚咯吱咯吱嗡嗡呼呼笃笃哗哗汪汪呱呱 蜜蜂地叫啄木鸟地啄着树干 北风地吹火烧枯草地响 青蛙地叫踏踩积雪地响
河水地流动泉水滴入水潭地响 狗地叫一群大象地走来
二、课内阅读:
(一)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放弃射门
我不是狂热的球迷,却被一种人性美深深地震撼了。那时1997年3月24日一场英国足球联赛,由利物浦队对阿森纳队。此场的胜者将暂居联赛积分的第二名,有望在后面几轮比赛中争夺冠军,败者将与冠军无缘。这场比赛的重要性①不必说就很明白了。
当比赛进行到63分钟时,利物浦队前锋22岁的世界级球星福勒带球突破,②像行动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不受拘束般晃过几名后卫,直插对方禁区。这时禁区里只有守门员西曼一个人。即使,也。福勒将球向右前方轻轻一拨,想让射门的角度刁一些,离对方球门更近一些,命中的把握更大些,同时也为了避免射门时与西曼冲撞(zhuàngchuàng)。③说时迟,那时快,守门员西曼简直疯了一般,在福勒出脚的瞬间,不顾一切扑出球门,他要用身体.
堵住势在必进的足球。西曼十分清楚,这一扑有极大的危球而不接触福勒身体的可能微乎其微,一旦扑到对方身上,自己必然受伤,还可能被.
(wēiwâi)险。只扑住足罚点球。西曼明知后果,却还是④勇往直前,不顾个人安危地扑了上去。就在福勒已经完成百分之九十的破门动作,只差他的脚前。如果此时福勒出脚踢中了西曼,责任都在西曼,他没有犯规。就在这一刹.
(chàchā)最后一击时,西曼已经闪电般扑到那间,福勒猛地将脚收了回来。由于出脚太猛,又收得太⑤疾,身体失去平衡摔倒在地。为了避免对方受伤,他放弃了一次成功的辉煌(huīfánghuīháung)1.读第一自然段,用“”画出强调比赛重要性的句子,说说为什么这样写?..。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3.将文中最能表现西曼在赛场上拼搏精神的词找出来,写在下面。
4.将文中画“~~”的地方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5.将文中画横线处补充完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6.给第二自然段拟个小标题: 7.福勒放弃射门,你认为这样做对吗?请说出理由。
(二)读《小音乐家扬科》一文,完成练习。1.将下列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①他太小了,几乎站不稳,还用送到监狱吗? ②他哪里知道人家要把他怎么样? 2.读句子,按要求填空:
①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果园里,麻雀为他歌唱。②扬科觉得每一根柱子都在颤抖,都在歌唱,都在演奏。
联想往往跟实在事物联系在一起,我们要仔细分辨。从上面两句话都是作者由实在的声音引起的联想。第一句中,作者用联想到的演奏,代替了实在的。从麻雀的鸣叫联想到了。第二句中从联想到。3.读句子完成练习:
扬科的母亲是个短工,过了今天不知道明天在哪里,好像寄居在人家房檐下的燕子。为什么说扬科的母亲像寄居在人家房檐下的燕子?这个比喻说明了什么?
4.课文有四处地方描写扬科的眼睛,把他们找出来,联系上下文说说这些描写说明了什么?
①闪闪发光的眼睛,说明他聪明可爱;②说明他;③说明他;④说明他。5.“他望了很久很久,他怕,他不敢动,但是有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在推着他往前走,推着他那柔和、瘦小的身子悄悄地向门口移动。”这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是什么力量?
6.扬科只想看看摸摸那把小提琴,为什么会遭到如此悲惨的命运?
7.你对“白桦树哗哗地响,在扬科头上不住的号叫。”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8.从扬科的悲惨命运中,你想到了什么?
第三篇:五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测试卷
五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测试卷
班别:姓名:座号:得分: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一、看拼音,写汉字。(5分)
sǔnhónglóngtī
()失()伟玲()()透
guīwùqíqūchóuhân
()宝任()()()
二、用“√”为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1、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liànɡliánɡ)的损失。.
2、班长马宝玉沉着(zháozhuózhe)地指挥战斗。.
3、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qiāoqiǎo)然落地。.
4、最后一分钟是旗杆(ɡānɡǎn)——挺直的中国人的脊梁。.
三、下列各组四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不可估量众星拱月举世闻名天南海北
B、奇珍异宝满腔怒火全神贯注横七竖八
C、斩钉截铁居高临下粉身醉骨昂首庭胸
D、惊天动地气壮山河悬崖绝壁热血沸腾
四、请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2分)
A、我们讨论并听取了这次报告。B、诚实、谦虚是李刚同学的好表现。
C、大地被朝霞染得一片金黄。D、我们要关怀集体,热爱国家财产。
五、判断。(4分)
1、圆明园是被英法联军烧毁的。()
2、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一直激励青少年成长。()
3、圆明园是由万春园、迎春园、长春园组成的。()
4、“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烧掉。”从这句中人们看到了强盗的罪行。()
六、选词填空。(4分)
屹立耸立眺望仰望
1、我们的祖国像巨人一样()在世界的东方。
2、我站在山顶上()着远方。
不但„„而且„„如果„„就„„
虽然„„但是„„无论„„都„„
1、这件事()过去很久了,()还常常在我的心里翻腾不已。
2、()怎样的生活环境,仙人掌()顽强地生长着。
七、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3分)
1、夜幕笼罩了房屋、树木、大街、小巷。
改把字句:改被字句:
2、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改为陈述句:
八、将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后归类(填序号),再写一个同类的词语。(6分)1
①()()图治②()危不()③众志()()④同()敌()⑤奋发()()⑥舍()取()
1、有关发愤图强的:、2、有关团结一心的:、3、有关勇敢顽强的:、九、语文实践。(2分)
在本组课文学习当中,你搜集到了哪些资料?是通过什么途径搜集到的?。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阅读《圆明园的毁灭》选段,回答问题。(12分)
圆明园中,有()的殿堂 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各种()。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
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成了灰烬。
1、“侵”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1分)
2、在文中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语。(3分)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损坏()雄伟()宝贵()吵闹()
4、用“”画出文中的过渡句。再找出与“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相呼应的一句话,用“~~”画出来。(2分)
5、上文最后一句话该用()的语气来读(2分)。
6、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最想说什么?(2分)。
二、阅读片段,回答问题。(18分)
一个初冬的夜晚,解放军某部奉命追击一股(①)的敌人,眼看快要追上敌人了,却被一条河挡住了去路。这条河有十米宽,水流湍急,河上没有桥,我军过不去,连长命令三班架桥,二班负责掩护。
三班战士立即行动,没有架桥的器材,他们就利用仅有的两架木梯架桥。班长和战士们跳进冰冷的急流中,把木梯扛在肩膀上,人身当桥腿,木梯当桥面,一班长看到“桥”还不稳,说:“还缺桥腿,我们来当!”战士们纷纷跳进急流。有的用胳膊抬,有的用肩膀扛,一座平稳的人桥架成了。架桥的战士们向岸上的战士喊:“放心过吧!同志们,过吧!”
机枪连迅速踏上人桥。有的同志滑倒了,架桥的同志就用头把他顶住;有的同志踩着架桥同志的肩膀了,架桥的同志就咬紧牙顶着;有的同志滑到河里了,架桥的同志就赶紧把他扶上去。同志
们(②)在十一月的寒流里,冻得牙齿咯咯地响,桥面渐渐低下去了,一班长大喊:“同志们,咬紧牙,挺起胸,保证完成任务!”有的战士唱起来:“野战军什么也不怕,艰苦和困难吓不倒咱„„”大家也跟着唱起来。
进攻的部队踏着这座人桥,冲上对岸,消灭了敌人。
1、请给短文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2分)
2、“湍”字是()结构,音序是(),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共()笔。(2
分)
3、用“√”给文中标有①②的地方选择最恰当的词。(2分)
① A、逃跑B、逃窜C、逃脱
②A、浸B、站C、走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个小标题(3分)
追击敌人→()→()→()
5、用“”画出文中的排比句。这句话表现了战士们(3分)
6、这是一座什么桥?是怎样架起来的?(3分)
7、读完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请联系实际简要说说。(3分)
第三部分:习作。(40分)
一、小练笔(5分)
1860年10月18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圆明园内放火,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就这样化成了灰烬。你认为现在该不该要重建圆明园呢?为什么?请用80-100字说说你的理由。(5分)
二、习作。(35分)
读了课外阅读这篇文章,你一定有了自己的体会或感受吧,请你结合短文或本单元的四篇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字数在400字以上。
第四篇:六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测试卷
六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积累运用。
1、汉字有它独特的美,请读准字音,把字写规范、美观。4分 jiǎn lòu kā fēi lào yìn xióng yīng()()()()yāo he wú gōng tǎng ruò wēi yī()()()()
2、火眼金睛。3分
翘(qiáo qiào)首 膝(xī qī)盖 眷(juàn quàn)恋 教诲(huǐ huì)烙(lào luò)印 炽(zhì chì)热
3、细心是良好的品质,请认真辨析,根据字的音、形、义组词。(4分)tiě()澜()嘶()①脚()帖 足
tiâ()斓()撕()②值得()
3、选择最恰当的动词填入句中,体会它们的意思。3分
(1)当春风()绿了大地的时候,人们的身心一齐苏醒。(染 映 吹 变)(2)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枴,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着风筝。(擎 举 托 拿)(3)他不断抻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直()入云霄。(飞 升 飘 窜)
4、既能理解又能活用的语言才是积极的语言,请按要求写出相应的成语。(5分)漫步在熟悉的校园,回想着六年的学习生活,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六年,一晃而过,时光易逝啊,真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六年中,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结下了深厚情谊,我们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如今,当年的雏鹰已成长为展翅欲飞的小鸟,个个初步崭露头角,有的能说会道,说起话来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有的练得一手好字,可说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有的擅长写作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5、根据要求写句子。
(1)仿写一句赞美老师的话。在我们心目中,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
溪流、湖泊、山泉是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有了水而有了水的灵性,水是有灵魂的。水的灵魂如少女一般韵味十足,如____________ ____,如________ _________。2分
6、仿照前面的样子,在后面几段的横线上填上适合的文字,将这篇短文写完整。6分
还是人有办法
(1)弟弟看见马跑得快,他说:“人比不上马。”
哥哥说:“人能够造火车造汽车。火车和汽车比马跑得快。” 弟弟说:“对,还是人有办法。”
(2)弟弟看见鱼在水里游,他说:“人比不上鱼。”
哥哥说:“人能够造轮船造潜艇。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弟弟说:“对,还是人有办法。”
(3)弟弟看见鸟在天上飞,他说:“人比不上鸟。”
哥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弟弟说:“对,还是人有办法。”
(4)弟弟看见__________________,他说:“________________”
哥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弟弟说:“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法国作家______________ 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它的_____________是脍炙人口的名篇。(2)“大自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广袤的大地是她______________,茂盛的森林是她____________________,茂密的森林是她______________,温暖的太阳是她___________________,和煦的轻风是她______________ „„”写得真美!这里的“她”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省略号表示______________。请你再接着写两句:____ __ __ __,__________ ________。
(3)“三人行,_________________。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______。”“敏而好学,________________。”“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______。”都是孔子说过的话,对我们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请列举他的两位弟子_________和__________。
(4)我们认识了身体残疾但却十分乐观的刘老师,你能回忆一些赞美老师的名言名句吗?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欣赏。(4+2+5+3+2+2+4=22分)
老 师 的 腰 围
在一所小学听数学课。女老师40来岁,胖胖的。讲完厘米、分米和米的概念后,她让学生们测量桌子、铅笔和手臂的长度。两分钟后,被点名的同学报出答案,都得到了表扬,张张小脸涨得红红的,嘴巴笑成了一朵朵花。
老师说,我们再找找别的东西测量一下。老师的话刚说完,我旁边的那个一直没得到机会的瘦个子男孩“噌”地站起来:“老师,我想测测你的腰围。”
教室里一下静了,同学们都转过头或侧过身看着这个男孩,而后又把目光对着老师。老师低头看了一下自己的腰,然后静静地看着那个学生,笑道:“好啊,你来量吧!”
小男孩拿着尺子,飞快地跑到老师跟前。他用手按住尺子的一端,让尺子在老师的肚皮上翻着跟头,翻了好几趟,他说出了一个答案:“87厘米。”“不错,他量得很认真,答案也比较接近。但是,其他同学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测得更准确一些?”她的话音刚落,一个胖乎乎的女孩站起来说:“老师,我有,我用手。”
老师问:“你用手怎么量呢?” 小女孩说:“我一掌是11厘米,我看是几掌就知道了。”老师笑了。小女孩的手在老师的腰上爬了一圈后,她就报出了答案:“89厘米。”
“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笑容在老师的脸上绽放。片刻之后,前排的一个小孩站起来:“老师,你把裤腰带解下来,我们一量就知道了。”
老师听后开怀大笑,一边笑,一边真的解下了裤腰带。
小同学量出的是90厘米,这当然是最准确的一个答案。老实说,这位老师并不漂亮,但这节课却是我听过的最漂亮的一节课。
1、细读短文,将“学生测量老师腰围”过程中学生的动作表现及老师的态度表现分别列成表。
2、“老实说,这位老师并不漂亮,但这节课却是我听过的最漂亮的一节课。”这句话中,前一个“漂亮”的意思是,后一个“漂亮”的意思是。
3、请你评析这节“最漂亮”的课,逐点写出你认为“漂亮”的理由。
①,②,③,④,⑤ „„
4、如果说,学生提出“老师,我想测测你的腰围。”老师当着听课老师的面,接受让学生量腰围是出于无奈,而在第一个学生测量后,老师问“其他同学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测得更准确一些?”,继而又问“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请想一想,这是怎样的老师?
5、你能从这节课上学生的表现想象得出平时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吗?
6、根据短文最后一句话的意思,请你写一段赞美这位老师的话。
7、说说你心目中好老师的标准和一堂好课的标准。
八、临别赠言。
写给学校老师: 写给全班同学:
第五篇:五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测试卷
第七单元测试卷
一、读拼音,写词语。
ɡūliánɡxiāohuǐzhuǎnyízhuìluò
()()()()
ɡuībǎoyǎnhùháomàijìnfàn
()()()()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再接()()任重()()舍生()()
众志()()披荆()()力挽()()
三、用直线搭配词语。
不屈不挠的 精神 感情 软弱
不可磨灭的 障碍 性格虚弱
不可逾越的 功绩 身体 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