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大学生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人多地广,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而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的帮助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共同富裕的实现前提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坚持社会主义,防止两极分化,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牢固的政治保障。
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曾说过:“可以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这个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的战略构想,是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创新,是共同富裕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一项大政策。怎样把握时机用好这项大政策?邓小平同志又进一步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成为我国在达到小康时实施先富带后富战略的重要指导思想。在分配中,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但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只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的帮助后富的,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自实施改革开放的政策以来,我们身边出现了令普通老百姓望洋兴叹的一些新贵,他们往往住豪宅、开跑车。他们的一席豪宴可能是普通农民家庭一年的口粮;他们一晚上娱乐的花销是普通学生一年甚至几年的学费;然而我们还有的家庭仅仅只能满足温饱甚至还不能,我们还有不少孩子因等同于新贵们一晚上的用度而无法进入课堂学习。我不禁要问:共同富裕在哪里?
如此大的贫富差距估计也最起码到达了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中国的富人与西方的富人也不无不同。马克思曾经说过:解救为我们无产阶级的只能是我们自己。
关于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几个步骤 记得曾经有人提过,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再实现所谓的共同富裕,现在,一部分先富起来的目的达到,接下来,该如何实现共同富裕呢? 该如何调节,应从大的方面着手,即是全民性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医疗问题,首先实现看病不用钱,现在外国,有些国家已经达到了这种程度,按中国现在的情况,如果多加重视。
2、教育问题,实现全民教育不用钱。
3。养老问题,每个达到法定离职年龄的人,都应享受养老费。
身为新一代的学子,一名大学生,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实现共同富裕。
1、努力学习课本知识,珍惜在大学的时光。扬长避短,完善自身。
2、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爱好、潜力等方面,磨练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严格要求自己,尽量以成人的姿态看待市区,勇于承担责任,做一个好公民。
真正的实现共同富裕,但那是永远也不可能,作为大学生,应做好以上的几点,为社会出点力,渐断的缩小差距,这是我们唯一能做的。共同富裕,实现这种美好的理想。
第二篇:实现共同富裕之我见
实现共同富裕之我见
班级:工商1303姓名:陈婷婷 学号:1301110326
摘要:共同富裕是社会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因此我们必须明白共同富裕的含义以及意义,探讨实现共同富裕的对策,从而付诸实践,以实现共同富裕。就如何实现共同富裕,本文着重叙述了如何实现共同富裕中的促进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处理好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关系、加大中等收入比重等方面。
关键词:共同富裕含义 意义 实现共同富的裕对策。
共同富裕的含义 共同富裕是指全体人民共同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是社会公平的具体体现。1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结合上赋予共同富裕以科学的内涵。在共同富裕这个概念中,“富裕”反映了社会对财富的拥有,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共同”则反映了社会成员对财富的占有方式,是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集中体现。共同富裕包含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方面的特质,从质的规定性上确定了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地位,使之成为社会本质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共同富裕是普遍富裕基础上的差别富裕。共同富裕是共同和富裕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共同用以说明富裕实现的范围,它是相对于私有制所导致的两极分化现象而言的;富裕则是用来表征生活丰裕的程度,它是相对于贫穷而言的。总之,共同富裕就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之上的普遍富裕。
共同富裕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富裕。共同富裕是以物质的共同富裕为基础的,这是共同富裕的最重要的内容。然而,仅有物质生活的富裕,这种1 《共同富裕经济学》李炳炎,7页。
富裕与现代文明是相背离的。
同时,共同富裕又是部分到整体的逐步富裕。邓小平在谈到共同富裕时、多次强调“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里“逐步”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从社会历史发展纵向看,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客观的物质积累过程,需要分步骤有秩序地进行。二是从某一历史发展阶段的横断面看,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帮助和带动更多乃至全国各族人民富裕起来。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的手段,由此可见,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非同时富裕的过程。
而且,共同富裕也是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过程富裕。把共同富裕界定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目标时,并不意味着将来有一天实现了共同富裕,人类就不再前进、社会就至此停滞了。共同富裕并不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终极目标细枝末节上的描述,而是对社会主义公平和理想的一种形象概括。共同富裕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而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充实新内容的动态过程,是一个从贫穷到富裕再到高层次富裕的过程富裕。今天所谓的共同富裕只是相对于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普遍贫穷而言的。
具体来说,共同富裕的内涵包括如下:(1)共同富裕是人们的一种理想和道义要求。(2)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3)共同富裕即是社会主义的目标,又是社会主义的原则。(4)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2。
实现共同富裕的意义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内在要求,是创建社会主义社会的目的。共同2 《共同富裕经济学》李炳炎,8,9,10页。
富裕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共同富裕可以建立完善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使我国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加有效率、更加公平、可持续发展。可以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国家成为一个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同时国家有国家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实现共同富裕,可以使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更加健全。使社会出现文化发展的大繁荣。同时,可以确保社会的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也可以促进国土空间的合理开发、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生态的保护。而且共同富裕既体现公平,又是发展的动力,能够激发各种积极因素。
实现共同富裕的对策
就如何实现共同富裕,李炳炎教授提出了1注重社会公平,探索共同富裕途径。2通过利益分享实现共同富裕3通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实现共同富裕。4通过国有企业改革模式创新与共同富裕。5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实现区域共同富裕。6消除二元结构以实现城乡共同富裕7通过构建和谐社会以达到共同富裕。8通过重新构建共同富裕实现机制。3同时在《共同富裕经济学》一书中,李教授提出的中等收入者对共同富裕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是十分赞同的。在此有必要着重说明他的这个方面的三个观点。(1)在一个社会中,扩大中等收入水平比重有利于减少我国的贫困人口,实现共同富裕。(2)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有利于扩大内需,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经济快速增长。(3)同时中等收入阶层的快速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而且全国代表大会上不3 《共同富裕经济学》李炳炎著
止一次报告指出要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4。由此可见中等收入者在实现共同富裕中的重要性。
在《论共同富裕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一书中作者的主要观点是:实现共同富裕,早期观点是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是重大的经济问题,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早期认为只有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才能逐步达到共同富裕。但是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改革形势及其发展问题的认识的深化,应该形成先后两代的发展观及其发展战略。第一代发展观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主题是:加快发展,不平衡发展,倡导先富论。第二代的发展战略是十六大以后提出的: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倡导共富论。所以要实现共同富裕,我们需要迫切解决的就是从原来的发展观念,转移到现在的发展观念。
如果出现两极分化,成果不能共享,广大群众怎么会有发展的积极性?若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社会消费又怎能上得去?最终必然导致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净出口)”失衡,继而使发展难以持续。为什么现在共同富裕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提及,正是因为共同富裕是十三亿人的期盼,既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也是发展与民生良性互动的科学途径。
实现共同富裕,同时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靠科技的力量,关键是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方面要保持“中国制造”的产业比较优势通过创新大幅提升创造业水平;另一方面,又要大力培育发展新兴战略产业,抢占世界经济发展制高点。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在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江泽民
然而目前,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威胁已不是经济危机,而是生态危机,据此我们若要实现共同富裕就应该在绿色革命潮流中创造一个为世人所认可的知识体系和发展模式。因此我们应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然而最根本的是靠科技的力量,关键是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方面要保持“中国制造”的产业比较优势通过创新大幅提升创造业水平;另一方面,又要大力培育发展新兴战略产业,抢占世界经济发展制高点。目前,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威胁已不是经济危机,而是生态危机,所以我们应该在绿色革命潮流中创造一个为世人所认可的知识体系和发展模式。综合以上我们应抓住当前绿色革命的契机,围绕绿色经济培育和发展中国新兴战略产业。
在十八大三中全会的会议公报中有提到,要紧紧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经济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紧急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会议还表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根基,要实现共同富裕,应该毫不动摇地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以及影响力。会议再次强调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要实现共同富裕,应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性。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用地市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在此,处理好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关系是十分紧要迫切的,应该把加
强对资本消极行为的约束作为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市场机制通过供求、价格、竞争等杠杆可以把资源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去,但这种作用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对经济发展也有破坏作用。市场机制作用的这
种两重性,实质是由资本的两重性决定的。资本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一方面促进了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其逐利动机又会带来诸多负面效应。例如,把企业成本推向社会,导致资源环境破坏;用利润挤占工资,导致初次分配中收入差距过大,以致形成社会有效需求不足;推动物价上涨或制造假冒伪劣产品,侵蚀消费者利益等。这说明,我们不能只注重资本的积极作用,还必须通过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加强宏观调控,约束资本的消极作用。只有如此,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才有保障。
参考文献:1 《共同富裕经济学》李炳炎著经济科学出版社
2《论共同富裕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陈映著 人民出版社《共同富裕-全面建设小康中的收入差距》常兴华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4《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2013年
11月
第三篇: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优质课教案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教学详案
班级:三(1)班
课时:1课时
执教人:杨琴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共同富裕的含义,理解共富与先富的关系;识记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特点,理解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理解“三步走”战略,识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关键的目标。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使学生对小康社会和共同富裕有一个全面和理性的认识;通过学生的讨论与自主探究,使学生能客观全面的看待现实,保持清醒的头脑;同时,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时事政治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道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认同社会主旋律,保持高度的爱国热情和主人翁意识,增强历史使命感。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各自的特点 2.如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三. 教学过程 1.图片导入:
①多媒体展示华西村图片,在学生第一单元讲集体经济时所了解的华西村的基础上,从另一个侧面来进一步探寻华西村的传奇之处。②从华西村的大手笔投资入手,展现华西村的风采,得出华西村富起来的结论。
③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后,分析华西村的致富观,引出今天要学习的课题。
2.新课学习:
①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②共同富裕的含义,理解先富与后富的关系。举例说明先富帮带后富,如华西村援建省外华西村,西部大开发等。
③ “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到1990年,解决温饱;第二步,到2000年,实现总体小康;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④图片引导学生理解目前的小康水平是低水平,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即总体小康的特点)⑤全面小康的特点:6个更加
⑥全面建设小康最关键的目标:力争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3.时事连线:本月我们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十八大的召开,根据十八大的相关内容,加深对本课学习的理解。
四. 课堂小结: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共同富裕的含义;“三步走”战略;总体小康的特点;全面小康的特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关键的目标
五. 板书设计:共同富裕的含义:三方面
总体小康的特点: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
全面小康的特点:6个更加 六. 作业
第四篇: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共同富裕发言材料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共同发展
努力建设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农民工之家”
鄂尔多斯市东方控股集团工会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金秋九月是收获的季节,东方控股集团更是硕果累累,喜事连连。9月15日,集团获得了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双强百佳党组织”荣誉、受到李源潮部长的亲切接见;9月20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全国劳动模范丁新民被授予“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今天,集团又获得全国工商联、全国总工会的联合表彰,再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接见和鼓励,我们深感荣幸,同时也坚定了继续关爱农民工、做好工会各项工作的信心。
东方控股集团是以路桥建设、公路经营、房地产开发、文化产业发展等四个产业为主体的民营企业集团,现有固定员工1600多人,另外每年平均季节性招用农民工5000多人,高峰时近万人,农民工来自全国20个省(区、市)。集团2002年成立,集团成立之初就建立了工会组织。集团把维护农民工的权益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通过将党支部和工会建在农民工联队上、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工会作用、设立农民工维权电话、农民工入股分红等各种制度和措施,实现了农民 1
工政治上平等、待遇上改善、技能上提高、经济上增收,使农民工得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从根本上调动了广大农民工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凸显了农民工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
一、政治上同等对待,共商企业大计
2002年,集团从党建、工建、管理、技术等方面进行农民工联队建设。集团党委组建了12个农民工联队临时党支部,23个党小组,在各工程公司党支部的培养下,至今已有20名优秀农民工加入了党组织,申请入党的农民工也越来越多。集团工会建立了集团、公司、项目部(班组)三级工会组织机构,最大限度地把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实现了集团员工入会率100%,农民工入会率90%以上。集团工会每年召开一次农民工联队负责人和农民工代表参加的农民工联队代表大会,组织农民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研究讨论涉及农民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积极为企业献计献策,共商企业发展大计。这此举措,体现了农民工在企业中拥有平等的政治权利和民主权利,强烈提升了农民工的主人翁意识。
二、经济上一视同仁,坚持共同富裕
“让无产者变为有产者”是企业的核心理念。为了让企业职工共享企业成果,集团实施了“企业效益与员工收入同步增长机制”,连续5年以年平均增长20%的比例大幅度增加
员工工资,使员工工资翻了两番。今年7月份以来,集团为员工平均增涨工资23%。在农民工联队推行定额管理办法,按劳取酬,农民工的日工资由平均25元增加到平均80元,有的能达到200多元,大大提高了农民工的经济收入。在工资之外,还重奖农民工联队,有季度奖、月进度奖、大干奖等,2001年到现在,集团累计为农民工发奖金5800万元。另外,集团还为农民工缴纳了各项社会保险,农民工投保4000多人次。
为确保农民工经济利益不受侵犯,每年农民工联队进场时,集团工会统一与联队签订集体合同,规定绝不允许集团所属各企业克扣农民工的薪酬,绝不允许联队长克扣农民工薪酬,对克扣农民工的联队长,下不再雇用。集团工会设立并公布了农民工维权电话,随时受理农民工的政策咨询和求助。集团专门成立民工联队建设办公室,推行了“绿卡联队”制度,“绿卡联队”享受工程优先等优惠制度,而评定的标准之一就是农民工联队是否克扣农民工工资以及农民工收入是否增长。集团工会每年在开工时深入各农民工联队,向联队农民工发放维权宣传材料,并将农民工维权电话张贴到每个农民工联队驻地。由于基础工作做得好,集团所属公司和联队从未出现过农民工拿不到工资的现象。在东方控股集团打工,农民工们有着一种共同的感受:他们干的是“放心活”,吃的是“舒心饭”,挣的是“安心钱”。
三、发展上机遇平等,加强培训激励
集团不仅注重农民工增收,还时刻关注农民工的发展。集团工会结合实际工作,开展多种多样的技能培训活动,如安排农民工协助测量、辅助试验、参加技术培训、现场技术示范指导等等,使农民工联队的整体技能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许多农民工从无一技之长的壮工,成长为熟练的钢筋工、架子工、混凝土工等。集团工会还还利用冬闲时间聘请专业老师,集中组织农民工进行技能鉴定和培训,截止目前,已有587名农民工取得国家统发的安全作业操作证书,352名农民工取得国家劳动部门统发的劳动技能职称证书。集团工会积极组织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活动,引导职工不断提高职业技能,将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公司员工通过劳动竞赛每年为企业节能降耗实现效益达1200万元。员工每年实现合理化建议、小改造、小革新项目达120余项。公司两级工会先后奖励节能降耗、技术攻关先进个人达100余人次。
集团建立激励机制,加大奖励力度,使员工的收入与技能、业绩相结合。2005年以来,集团召开的三届农民工联队代表大会上,先后给“十佳农民工联队”奖励摩托车、农用车、韩国现代圣达菲越野车30多辆,并组织获奖农民工代表出国旅游。农民工中的佼佼者,有的因为掌握熟练技术而成为拿到高工资的技工,有的由“下岗工人”成为联队队长
和经理。农民工联队长白进勤激动地说:“我是个打工近20年的农民,又是一名残疾人,万万没想到在东方路桥干出了成绩,成为“十佳农民工联队长’,奖励了韩国现代越野车,还免费带我们农民工出国旅游,这在以前根本想也不敢想。”
四、生活上真情关爱,实现体面劳动
集团用心改善农民工的生活条件,让他们体面劳动。集团为新来的大学生建了100套公租房,为员工、部分农民工骨干购置94套住房,集团工会及各分公司工会为农民工发放伙食补贴近180万元。路桥施工工地一般在远离城市的偏僻乡村戈壁,生活居住条件很差,集团工会为农民工联队雇用了清洁工,免费为农民工洗衣物、打扫住房及环境卫生。一些公司还为农民工建起了活动室,在工地上建起关爱农民工志愿者服务站、流动图书馆、澡堂等设施,农民工的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为了改善农民工伙食,集团工会还在每个联队成立了由企业代表和农民工代表组成的伙食监督委员会,对伙食补贴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每到“五一”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节假日,集团工会都拿出资金或食品对农民工进行节日慰问。实践证明,对农民工的关爱收到了农民工、企业、社会多赢的效果。企业由于充分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10年时间内实现了从400万元起家到资产超过80亿元的飞跃。集团将继续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努力建设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农民工之家”
第五篇:【说课稿】第二单元第一课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说课稿 教材分析: ㈠课程标准依据
[1]感受身边得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改革开发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
[2].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 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
㈡教学具体内容:
⑴主要阐述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初步建立;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⑵党的“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⑶了解现阶段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及意义;理解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了解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本课包括“主题词”、“探究园”、“国情导读”、“实践与评价”、“阅读与感悟”五个板块。“主题词”揭示了本课主要内容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小康社会、共同富裕。
“探究园” 个案探讨讲述海尔从一个亏损的小厂发展成为世界百强企业的变迁史,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探讨海尔这样的企业成功的原因。“国情导读”共安排了三个子栏目。第一目;“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二目;“让一切财富充分涌流”第三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实践与评价”设置了一个调查与分析的活动让学生对照全面小康的“1项具体指标”,调查自己所在区的情况,找一找还有哪些差距。
“阅读与感悟”提供两个材料:一个是“苏州实践:小康概念的萌生”;另一个材料是“‘共同富裕’造就大华西”。二 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全面小康社会的表现;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我国已经进入市场经济国家的行列;“三步走”战略。
理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四个尊重”方针;共富与先富的关系;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区别;我国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2.能力目标
增强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阅读理解本课基本内容;提高收集、分析、研讨相关经济案例的能力;提高正确表达能力,特别是关于“三步走”、“共富”与“先富”、“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等问题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对时事政治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我国目前的小康社会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在保持高度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同时能客观看待现实,保持清醒的头脑。知道我国正处在全面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认同社会主旋律,保持高度的爱国热情和主人翁意识,增强历史使命感。认同“四个尊重”方针,确立劳动光荣的观点,培养创新意识,努力学习,立志成才。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⑴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⑵“如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 ⑶ “总体富裕”和“全面小康”; ⑷“让一切财富源泉充分涌流”。2.教学难点:
⑴“让一切财富源泉充分涌流”; ⑵“先富”和“后富”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调查研究、教师引导
二、学生分析: 针对的问题:
1对“市场经济、小康社会、共同富裕”的理解,学生在思维水平上有一定难度,他们的知识背景过于单薄,也需要布置他们去收集和了解一些相关情况。
2当今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教育人才劳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初中生对事物的认识很不成熟,感性而又片面。
2、学生的需要:
⑴中学生生活在社会中 认清国情是树立公民意识的需要这有利于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和自觉关心社会责任感。
⑵九年级学生比较关心国家大事,忌讳理论说教,灌输,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特点,以学生喜见乐闻的形式呈现,加深对国情的了解。
⑶加强科技教育重要性方面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它们的作用,正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种积极追求,是学生的需要,有助于他们珍惜受教育的机会,认真完成学业,把思想具体落实到行动中,这对于学生健康成长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