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内蒙古“8337”发展思路-------详细解读
2013年内蒙古“8337”发展思路-------详细解读 2013年3月19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在全区传达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干部大会上,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扎实做好我区各项工作,提出了“8337”的发展思路。“8337”发展思路,贵在“实”上,亮在“新”上,无论是发展定位、发展路径,还是工作重点、主要任务,既切合实情,又提出实招;既体现了形势任务的新变化,又回应了入民群众的新期待。“8337”发展思路,符合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符合中央对内蒙古的—贯要求,符合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的总体部署,保持了发展战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8337”发展思路,着眼于在我国西部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立足于内蒙古欠发达的基本区情,抓住了内蒙古推动科学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是内蒙古当前和今后—个时期发展的目标方向和重要遵循。
本报从3月11日起,已陆续推出8个整版对内蒙古发展定位进行了解读报道。为了让读者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内蒙古的发展定位,在综合前8个版内容的基础上,今天本报从“内蒙古何以选择‘8337’”、“‘8337’将给内蒙古带来什么”、“‘8337’对内蒙古意味着什么”三个设问出发,对“8337”发展思路进行解读———
特殊的时间,常因特定的事件而让人难以忘怀。
对于内蒙古人而言,2013年3月就是这样—个月份。就在这个月,与区情实际进—步接轨的内蒙古发展定位高调推出。
把内蒙古建成保障首都、服务华北、面向全国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建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建成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和现代装备制造等新型产业基地;建成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建成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建成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充满活力的沿边经济带。
与八个发展定位形成呼应的是“三个着力”、“三个更加注重”:着力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壮大县域经济,着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更加注重民生改善和社会管理,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更加注重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
与发展定位息息相关的是七项重点工作: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做好“三农三牧”工作;推进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体化;改善民生和社会管理创新;深化改革开放和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发展思路关乎行动,行动关乎前途与命运。
沿着“8337”这—凝聚着科学发展智慧的思路,事关内蒙古发展前途的三大命题发人深省———
【主题词】内蒙古何以选择“8337”?
“8337”将给内蒙古带来什么?“8337”对内蒙古意味着什么?
发展愿景召唤发展目标,发展目标催生发展思路。
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富民强区。———这是内蒙古的发展愿景。
在西部地区率先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内蒙古的发展目标。
而实现目标,必然要有深谋远虑的发展思路。
从五个基地、两个屏障到一个桥头堡和沿边经济带,从“三个着力”、“三个更加注重”到七项重点工作,“8337”发展思路既立足于内蒙古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富民强区的愿景,又着眼于在西部地区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回应了全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朱晓俊说:“‘8337’发展思路,既切合实际,又提出实招,既体现了形势任务的新变化,又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符合党的十八大精神、全国两会精神和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保持了发展战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抓住了内蒙古科学发展的突破口,是符合区情实际的发展思路。”
这里的区情主要指:
我区资源型产业已形成规模,但初级产品居多。
我区传统产业基础扎实,但产业低端化特征明显。
我区城、乡居民收入连年位居西部第一,但两项收入均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我区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民生改善、社会管理创新任务艰巨。
我区生态建设已见实效,但生态脆弱的现状没有改变。我区草原文化内涵厚重,但体现文化特色的旅游业却亟待做大。
我区已拥有1.6万亿元的经济总量,但外贸依存度只有4.4%。
我区非资源型产业、新型产业发展刚刚起步,产业结构单一的瓶颈亟待突破。
我区的县域国内生产总值虽已占全区总量的59%,但全区还有约一半左右旗县的经济总量未达到百亿元,旗县财政收入不到10亿元的还有52个,全区尚有31个国家级贫困县和26个自治区贫困县。
我区东西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成为实现区域协调和城乡一体化的最大障碍,县域经济、非公经济亟待发展壮大。
„„„„
毫无疑问,欠发达是内蒙古的最大区情。
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的话语重心长:“必须立足欠发达的基本区情,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不动摇,紧紧扭住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不松劲,进一步找准发展定位。”
当前,中国已进入深度转型期与改革深水区。而转型与改革靠的是思路的不断创新与
完善。于是,“8337”发展思路沸腾出炉。但是我们更应该考量清楚:“8337”出炉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
选择“8337”,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有效缓解国家能源供需矛盾和提高我区资源利用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选择“8337”,是内蒙古借助科技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和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迫切要求。
选择“8337”,是保障国家粮食和农畜产品安全供应、促进我区产业结构调整和改善民生的客观需要。
选择“8337”,是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和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深化改革开放、发挥“三驾马车”协调拉动作用的迫切要求。
选择“8337”,是保障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良好局面的现实需要„„ 无疑,只有选择与时俱进的发展思路,才能推开发展机遇之门,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对于欠发达的内蒙古而言,这比什么都重要。
【主题词】“8337”将给内蒙古带来什么?
内蒙古选择“8337”,凭的是什么?
沿着“8337”思路所划定的方位,我们不难找到答案。
内蒙古煤炭、天然气、有色金属储量丰富,风电装机容量、外送电量、牛奶产量均居全国第一,粮食实现连年丰产,牲畜存栏量稳定在了1亿头(只)以上,这是我区确定“8337”发展思路的资源保障。
内蒙古内连八省,外接俄蒙,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与此同时,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中原崛起战略、中俄蒙经贸合作战略的深入实施,为内蒙古产品走出区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舞台,我区通过取长补短优化资本结构的时代已经到来,这是内蒙古确定“8337”发展思路的市场保障。
内蒙古已形成能源、冶金机械制造、农畜产品加工、化工等六大主导产业,煤电一体化深入推进的格局初步形成,并掌握100多项煤炭加工专利技术,拥有五大类国家重要的煤化工战略储备项目,我区已具备大规模产业化发展的条件,这是内蒙古确定“8337”发展思路的产业基础与保障。
随着富民强区进程的加快和国家转移支付力度的加大,内蒙古正在突破城乡居民收入结构单一的制约,惠民增收、减负增收、产业化增收的格局初步形成,全区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信心倍增,这是内蒙古确定“8337”发展思路的群众基础。
“这些基础与保障充分证明,内蒙古的‘8337’思路是继往开来的科学谋划。”自治区统计局科研所所长张晶说。
而继往开来的思路,必然伴随远大的发展抱负。“8337”发展思路将给内蒙古带来什
么?
点击与“8337”思路密切相关的内容,一句句承载着全区人民梦想的“内蒙古承诺”为我们作答:
“协调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实体经济,着力增强综合经济实力。”
“改善发展的条件和环境,激发发展的动力活力,进一步夯实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基础。”
“推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持续取得新进展,保障好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
“努力在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迈出新步伐。”
“努力促进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不断加快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
“8337”发展思路直指一个目标:把内蒙古建设得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
【主题词】“8337”对内蒙古意味着什么?
经过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后,2012年,我区人均GDP已突破1万美元,内蒙古迎来一个转变发展方式的新阶段。
先行工业化地区的发展经验表明:进入这一阶段,一个地区往往处于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
也正因为如此,在今年的自治区两会上,内蒙古发出这样的声音:“发展不足仍是主要矛盾,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
“毫无疑问,正因为内蒙古的决策者们早已敏锐地洞察到了新阶段的发展特征,‘8337’发展思路才最终走向前台。”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杭栓柱说。
为了让发展思路更具可操作性,在3月19日召开的自治区传达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干部大会上,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作出的部署鼓舞人心。
———建设清洁能源输出基地,一要围绕“清洁”搞好资源转化;二要围绕“输出”加强通道建设;三要围绕“基地”做大产业规模。
———建设现代煤化工示范基地,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试验示范,争取让更多的试验示范技术在内蒙古“生根发芽”;一手抓产业化发展,防止试验示范项目“只开花不结果”。
———建设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和现代装备制造等新型产业基地,有色金属加工业要着力在产业延伸升级上下功夫,装备制造业要主攻煤机、矿机、风机、化机、重型机械等特
色领域。
———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重点要抓好龙头企业带动、知名品牌创建、产品质量监管,最大限度地发挥好我区农畜产品绿色无污染这一优势。
———建设特色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既要着力推出一批精品旅游项目,又要着力培育一批大型旅游集团,还要着力培养一批优秀旅游人才,多措并举推动草原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要自觉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
———建设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首要的是维护民族团结,基础在于化解社会矛盾,根本要靠创新社会管理。
———建设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充满活力的沿边经济带,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坚持扩大对外经贸合作与深化国内区域合作相结合,坚持加强经济合作和开展各方面交流相结合。
踏浪而行,高歌猛进。
对内蒙古而言,“8337”发展思路意味着新的责任与使命,是引领内蒙古走向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的号角。在这铿锵有力的号角声中,我们期待着内蒙古的新崛起!
第二篇:内蒙古发展定位解读内蒙古发展定位解读
内蒙古发展定位解读⑨
编者按:3月19日,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在全区传达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干部大会上,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扎实做好内蒙古各项工作,提出了“8337”的发展思路。“8337”发展思路,贵在“实”上,亮在“新”上,无论是发展定位、发展路径,还是工作重点、主要任务,既切合实情,又提出实招;既体现了形势任务的新变化,又回应了入民群众的新期待。“8337”发展思路,符合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符合中央对内蒙古的—贯要求,符合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的总体部署,保持了发展战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8337”发展思路,着眼于在我国西部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立足于内蒙古欠发达的基本区情,抓住了内蒙古推动科学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是内蒙古当前和今后—个时期发展的目标方向和重要遵循。
特殊的时间,常因特定的事件而让人难以忘怀。
对于内蒙古人而言,2013年3月就是这样—个月份。就在这个月,与区情实际进—步接轨的内蒙古发展定位高调推出。
把内蒙古建成保障首都、服务华北、面向全国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建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建成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和现代装备制造等新型产业基地;建成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建成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建成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充满活力的沿边经济带。
与八个发展定位形成呼应的是“三个着力”、“三个更加注重”:着力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壮大县域经济,着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更加注重民生改善和社会管理,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更加注重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
与发展定位息息相关的是七项重点工作: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做好“三农三牧”工作;推进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体化;改善民生和社会管理创新;深化改革开放和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发展思路关乎行动,行动关乎前途与命运。
沿着“8337”这—凝聚着科学发展智慧的思路,事关内蒙古发展前途的三大命题发人深省———
【主题词】内蒙古何以选择“8337”?
“8337”将给内蒙古带来什么?“8337”对内蒙古意味着什么?
发展愿景召唤发展目标,发展目标催生发展思路。
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富民强区。———这是内蒙古的发展愿景。
在西部地区率先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内蒙古的发展目标。
而实现目标,必然要有深谋远虑的发展思路。
从五个基地、两个屏障到一个桥头堡和沿边经济带,从“三个着力”、“三个更加注重”到七项重点工作,“8337”发展思路既立足于内蒙古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富民强区的愿景,又着眼于在西部地区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回应了全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朱晓俊说:“‘8337’发展思路,既切合实际,又提出实招,既体现了形势任务的新变化,又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符合党的十八大精神、全国两会精神和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保持了发展战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抓住了内蒙古科学发展的突破口,是符合区情实际的发展思路。”
这里的区情主要指:
我区资源型产业已形成规模,但初级产品居多。
我区传统产业基础扎实,但产业低端化特征明显。
我区城、乡居民收入连年位居西部第一,但两项收入均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我区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民生改善、社会管理创新任务艰巨。
我区生态建设已见实效,但生态脆弱的现状没有改变。我区草原文化内涵厚重,但体现文化特色的旅游业却亟待做大。
我区已拥有1.6万亿元的经济总量,但外贸依存度只有4.4%。
我区非资源型产业、新型产业发展刚刚起步,产业结构单一的瓶颈亟待突破。
我区的县域国内生产总值虽已占全区总量的59%,但全区还有约一半左右旗县的经济总量未达到百亿元,旗县财政收入不到10亿元的还有52个,全区尚有31个国家级贫困县和26个自治区贫困县。
我区东西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成为实现区域协调和城乡一体化的最大障碍,县域经济、非公经济亟待发展壮大。
„„„„
毫无疑问,欠发达是内蒙古的最大区情。
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的话语重心长:“必须立足欠发达的基本区情,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不动摇,紧紧扭住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不松劲,进一步找准发展定位。”
当前,中国已进入深度转型期与改革深水区。而转型与改革靠的是思路的不断创新与完善。于是,“8337”发展思路沸腾出炉。但是我们更应该考量清楚:“8337”出炉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
选择“8337”,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有效缓解国家能源供需矛盾和提高我区资源利用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选择“8337”,是内蒙古借助科技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和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迫切要求。
选择“8337”,是保障国家粮食和农畜产品安全供应、促进我区产业结构调整和改善民生的客观需要。
选择“8337”,是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和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深化改革开放、发挥“三驾马车”协调拉动作用的迫切要求。
选择“8337”,是保障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良好局面的现实需要„„
无疑,只有选择与时俱进的发展思路,才能推开发展机遇之门,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对于欠发达的内蒙古而言,这比什么都重要。内蒙古选择“8337”,凭的是什么?
沿着“8337”思路所划定的方位,我们不难找到答案。
内蒙古煤炭、天然气、有色金属储量丰富,风电装机容量、外送电量、牛奶产量均居全国第一,粮食实现连年丰产,牲畜存栏量稳定在了1亿头(只)以上,这是我区确定“8337”发展思路的资源保障。
内蒙古内连八省,外接俄蒙,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与此同时,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中原崛起战略、中俄蒙经贸合作战略的深入实施,为内蒙古产品走出区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舞台,我区通过取长补短优化资本结构的时代已经到来,这是内蒙古确定“8337”发展思路的市场保障。
内蒙古已形成能源、冶金机械制造、农畜产品加工、化工等六大主导产业,煤电一体化深入推进的格局初步形成,并掌握100多项煤炭加工专利技术,拥有五大类国家重要的煤化工战略储备项目,我区已具备大规模产业化发展的条件,这是内蒙古确定“8337”发展思路的产业基础与保障。
随着富民强区进程的加快和国家转移支付力度的加大,内蒙古正在突破城乡居民收入结构单一的制约,惠民增收、减负增收、产业化增收的格局初步形成,全区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信心倍增,这是内蒙古确定“8337”发展思路的群众基础。
“这些基础与保障充分证明,内蒙古的‘8337’思路是继往开来的科学谋划。”自治区统计局科研所所长张晶说。
而继往开来的思路,必然伴随远大的发展抱负。“8337”发展思路将给内蒙古带来什么?
点击与“8337”思路密切相关的内容,一句句承载着全区人民梦想的“内蒙古承诺”为我们作答:
“协调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实体经济,着力增强综合经济实力。”
“改善发展的条件和环境,激发发展的动力活力,进一步夯实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基础。”
“推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持续取得新进展,保障好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
“努力在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迈出新步伐。”
“努力促进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不断加快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
“8337”发展思路直指一个目标:把内蒙古建设得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8337”对内蒙古意味着什么?
经过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后,2012年,我区人均GDP已突破1万美元,内蒙古迎来一个转变发展方式的新阶段。
先行工业化地区的发展经验表明:进入这一阶段,一个地区往往处于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
也正因为如此,在今年的自治区两会上,内蒙古发出这样的声音:“发展不足仍是主要矛盾,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
“毫无疑问,正因为内蒙古的决策者们早已敏锐地洞察到了新阶段的发展特征,‘8337’发展思路才最终走向前台。”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杭栓柱说。
为了让发展思路更具可操作性,在3月19日召开的自治区传达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干部大会上,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作出的部署鼓舞人心。
——建设清洁能源输出基地,一要围绕“清洁”搞好资源转化;二要围绕“输出”加强通道建设;三要围绕“基地”做大产业规模。
——建设现代煤化工示范基地,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试验示范,争取让更多的试验示范技术在内蒙古“生根发芽”;一手抓产业化发展,防止试验示范项目“只开花不结果”。
——建设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和现代装备制造等新型产业基地,有色金属加工业要着力在产业延伸升级上下功夫,装备制造业要主攻煤机、矿机、风机、化机、重型机械等特色领域。
——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重点要抓好龙头企业带动、知名品牌创建、产品质量监管,最大限度地发挥好我区农畜产品绿色无污染这一优势。
——建设特色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既要着力推出一批精品旅游项目,又要着力培育一批大型旅游集团,还要着力培养一批优秀旅游人才,多措并举推动草原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要自觉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
——建设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首要的是维护民族团结,基础在于化解社会矛盾,根本要靠创新社会管理。
——建设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充满活力的沿边经济带,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坚持扩大对外经贸合作与深化国内区域合作相结合,坚持加强经济合作和开展各方面交流相结合。
踏浪而行,高歌猛进。
对内蒙古而言,“8337”发展思路意味着新的责任与使命,是引领内蒙古走向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的号角。在这铿锵有力的号角声中,我们期待着内蒙古的新崛起!(文/杨帆)
第三篇:内蒙古8337发展思路及具体内容
内蒙古8337发展思路及具体内容
八个发展定位
把内蒙古建成保障首都、服务华北、面向全国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 建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
建成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和现代装备制造等新型产业基地 建成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
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 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建成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建成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充满活力的沿边经济带 三个着力
着力调整产业结构
着力壮大县域经济
着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三个更加注重
更加注重民生改善和社会管理
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更加注重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
七项重点工作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做好“三农三牧”工作
推进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体化
改善民生和社会管理创新
深化改革开放和推动科技进步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第四篇:内蒙古发展定位解读:8337
【内蒙古发展定位解读】“8337”:承前启后的新谋略
编者按:3月19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在全区传达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干部大会上,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扎实做好我区各项工作,提出了“8337”的发展思路。“8337”发展思路,贵在“实”上,亮在“新”上,无论是发展定位、发展路径,还是工作重点、主要任务,既切合实情,又提出实招;既体现了形势任务的新变化,又回应了入民群众的新期待。“8337”发展思路,符合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符合中央对内蒙古的—贯要求,符合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的总体部署,保持了发展战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8337”发展思路,着眼于在我国西部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立足于内蒙古欠发达的基本区情,抓住了内蒙古推动科学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是内蒙古当前和今后—个时期发展的目标方向和重要遵循。
本报从3月11日起,已陆续推出8个整版对内蒙古发展定位进行了解读报道。为了让读者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内蒙古的发展定位,在综合前8个版内容的基础上,今天本报从“内蒙古何以选择‘8337’”、“‘8337’将给内蒙古带来什么”、“‘8337’对内蒙古意味着什么”三个设问出发,对“8337”发展思路进行解读———
特殊的时间,常因特定的事件而让人难以忘怀。
对于内蒙古人而言,2013年3月就是这样—个月份。就在这个月,与区情实际进—步接轨的内蒙古发展定位高调推出。
把内蒙古建成保障首都、服务华北、面向全国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建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建成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和现代装备制造等新型产业基地;建成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建成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建成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充满活力的沿边经济带。
与八个发展定位形成呼应的是“三个着力”、“三个更加注重”:着力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壮大县域经济,着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更加注重民生改善和社会管理,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更加注重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
与发展定位息息相关的是七项重点工作: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做好“三农三牧”工作;推进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体化;改善民生和社会管理创新;深化改革开放和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发展思路关乎行动,行动关乎前途与命运。
沿着“8337”这—凝聚着科学发展智慧的思路,事关内蒙古发展前途的三大命题发人深省——— 【主题词】内蒙古何以选择“8337”?
“8337”将给内蒙古带来什么?“8337”对内蒙古意味着什么? 发展愿景召唤发展目标,发展目标催生发展思路。
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富民强区。———这是内蒙古的发展愿景。在西部地区率先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内蒙古的发展目标。而实现目标,必然要有深谋远虑的发展思路。
从五个基地、两个屏障到一个桥头堡和沿边经济带,从“三个着力”、“三个更加注重”到七项重点工作,“8337”发展思路既立足于内蒙古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富民强区的愿景,又着眼于在西部地区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回应了全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朱晓俊说:“‘8337’发展思路,既切合实际,又提出实招,既体现了形势任务的新变化,又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符合党的十八大精神、全国两会精神和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保持了发展战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抓住了内蒙古科学发展的突破口,是符合区情实际的发展思路。”
这里的区情主要指: 我区资源型产业已形成规模,但初级产品居多。我区传统产业基础扎实,但产业低端化特征明显。
我区城、乡居民收入连年位居西部第一,但两项收入均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我区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民生改善、社会管理创新任务艰巨。
我区生态建设已见实效,但生态脆弱的现状没有改变。我区草原文化内涵厚重,但体现文化特色的旅游业却亟待做大。
我区已拥有1.6万亿元的经济总量,但外贸依存度只有4.4%。我区非资源型产业、新型产业发展刚刚起步,产业结构单一的瓶颈亟待突破。
我区的县域国内生产总值虽已占全区总量的59%,但全区还有约一半左右旗县的经济总量未达到百亿元,旗县财政收入不到10亿元的还有52个,全区尚有31个国家级贫困县和26个自治区贫困县。
我区东西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成为实现区域协调和城乡一体化的最大障碍,县域经济、非公经济亟待发展壮大。
„„„„
毫无疑问,欠发达是内蒙古的最大区情。
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的话语重心长:“必须立足欠发达的基本区情,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不动摇,紧紧扭住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不松劲,进一步找准发展定位。”
当前,中国已进入深度转型期与改革深水区。而转型与改革靠的是思路的不断创新与完善。于是,“8337”发展思路沸腾出炉。但是我们更应该考量清楚:“8337”出炉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 选择“8337”,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有效缓解国家能源供需矛盾和提高我区资源利用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选择“8337”,是内蒙古借助科技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和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迫切要求。
选择“8337”,是保障国家粮食和农畜产品安全供应、促进我区产业结构调整和改善民生的客观需要。选择“8337”,是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和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深化改革开放、发挥“三驾马车”协调拉动作用的迫切要求。
选择“8337”,是保障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良好局面的现实需要„„
无疑,只有选择与时俱进的发展思路,才能推开发展机遇之门,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对于欠发达的内蒙古而言,这比什么都重要。
【主题词】“8337”将给内蒙古带来什么? 内蒙古选择“8337”,凭的是什么? 沿着“8337”思路所划定的方位,我们不难找到答案。
内蒙古煤炭、天然气、有色金属储量丰富,风电装机容量、外送电量、牛奶产量均居全国第一,粮食实现连年丰产,牲畜存栏量稳定在了1亿头(只)以上,这是我区确定“8337”发展思路的资源保障。
内蒙古内连八省,外接俄蒙,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与此同时,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中原崛起战略、中俄蒙经贸合作战略的深入实施,为内蒙古产品走出区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舞台,我区通过取长补短优化资本结构的时代已经到来,这是内蒙古确定“8337”发展思路的市场保障。
内蒙古已形成能源、冶金机械制造、农畜产品加工、化工等六大主导产业,煤电一体化深入推进的格局初步形成,并掌握100多项煤炭加工专利技术,拥有五大类国家重要的煤化工战略储备项目,我区已具备大规模产业化发展的条件,这是内蒙古确定“8337”发展思路的产业基础与保障。
随着富民强区进程的加快和国家转移支付力度的加大,内蒙古正在突破城乡居民收入结构单一的制约,惠民增收、减负增收、产业化增收的格局初步形成,全区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信心倍增,这是内蒙古确定“8337”发展思路的群众基础。
“这些基础与保障充分证明,内蒙古的‘8337’思路是继往开来的科学谋划。”自治区统计局科研所所长张晶说。
而继往开来的思路,必然伴随远大的发展抱负。“8337”发展思路将给内蒙古带来什么? 点击与“8337”思路密切相关的内容,一句句承载着全区人民梦想的“内蒙古承诺”为我们作答: “协调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实体经济,着力增强综合经济实力。”
“改善发展的条件和环境,激发发展的动力活力,进一步夯实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基础。”
“推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持续取得新进展,保障好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
“努力在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迈出新步伐。”
“努力促进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不断加快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
“8337”发展思路直指一个目标:把内蒙古建设得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主题词】“8337”对内蒙古意味着什么?
经过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后,2012年,我区人均GDP已突破1万美元,内蒙古迎来一个转变发展方式的新阶段。
先行工业化地区的发展经验表明:进入这一阶段,一个地区往往处于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
也正因为如此,在今年的自治区两会上,内蒙古发出这样的声音:“发展不足仍是主要矛盾,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
“毫无疑问,正因为内蒙古的决策者们早已敏锐地洞察到了新阶段的发展特征,‘8337’发展思路才最终走向前台。”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杭栓柱说。
为了让发展思路更具可操作性,在3月19日召开的自治区传达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干部大会上,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作出的部署鼓舞人心。
———建设清洁能源输出基地,一要围绕“清洁”搞好资源转化;二要围绕“输出”加强通道建设;三要围绕“基地”做大产业规模。
———建设现代煤化工示范基地,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试验示范,争取让更多的试验示范技术在内蒙古“生根发芽”;一手抓产业化发展,防止试验示范项目“只开花不结果”。
———建设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和现代装备制造等新型产业基地,有色金属加工业要着力在产业延伸升级上下功夫,装备制造业要主攻煤机、矿机、风机、化机、重型机械等特色领域。
———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重点要抓好龙头企业带动、知名品牌创建、产品质量监管,最大限度地发挥好我区农畜产品绿色无污染这一优势。
———建设特色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既要着力推出一批精品旅游项目,又要着力培育一批大型旅游集团,还要着力培养一批优秀旅游人才,多措并举推动草原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要自觉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
———建设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首要的是维护民族团结,基础在于化解社会矛盾,根本要靠创新社会管理。
———建设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充满活力的沿边经济带,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坚持扩大对外经贸合作与深化国内区域合作相结合,坚持加强经济合作和开展各方面交流相结合。
踏浪而行,高歌猛进。
对内蒙古而言,“8337”发展思路意味着新的责任与使命,是引领内蒙古走向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的号角。在这铿锵有力的号角声中,我们期待着内蒙古的新崛起!(记者杨帆)
第五篇:内蒙古草原旅游的发展思路
内蒙古草原旅游的发展思路
□范业正杨萍芳
一、现状问题
内蒙古自治区拥有我国温带草原的主体部分,素以“大草原”以及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民族闻名于世,现有草原13.2亿亩,占全国草原面积的22%,占自治区土地总面积的76.5%,居全国5大牧区草原之首,是全国畜牧业生产的主要基地。草原资源是内蒙古自治区特色和主体旅游资源,草原旅游是自治区旅游业的重要板块和内容,也是自治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开发和利用草原旅游资源不仅是发展旅游产业的重中之重,也是提升自治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经过多年的努力,内蒙古草原旅游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草原旅游开发仍处于低水平开发阶段,草原旅游存在一系列问题。
(一)产品类型单一,内容不丰富,文化挖掘浅,开发层次偏低
目前,内蒙古草原旅游产品较为单
一、产品体系不丰富、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开发层次偏低。依托草原生态旅游资源、民族文化开发的草原旅游产品大多为草场观光、民族风情观光,但草原旅游资源与旅游文化的开发深度和广度不够,草原旅游产品出现大区域的同质化,缺乏明显的特色和突出的优势。旅游接待设施和服务档次低,活动内容不丰富,文化含量少,草原旅游就是先看看草原,到度假村去吃一顿手扒肉,旅游产品内容显得单调,结构单一,缺乏层次感,地域之间的差异不明显。
(二)开发方式简单,以观光为主,活动内容雷同,接待档次偏低
在开发方式、活动组织和规模上严重雷同,没有形成产品的规模等级,造成游客逗留时间短。
主要是因为:各地、各景区(点)各自为政,以资源为导向展开,忽略了游客深层次需求,忽略了区域草原旅游开发的整体性,没有分级、分类进行,致使草原旅游产品组合开发处于低水平状态。
在全国乃至世界上有一定知名度的景点和线路还不是很多,草原旅游资源也还有待进一步开发,旅游产业化不够,对相关产业带动不大,旅游企业规模小,效益低,经营方式粗放,市场竞争能力差,没有形成旅游龙头企业。
旅游市场企业行为少,政府行为多,接待型旅游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旅游市场营销的手段较少,能力较弱,旅游季节性影响相对较大,旅游对外宣传力度不大,缺少地区整体形象和旅游产品品牌效应。
不同的旅游发展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当地的未来旅游发展方向、旅游收益率和环保目标等。目前主要有两类旅游发展方式,即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内蒙古的旅游发展方式目前以观光旅游为主,休闲度假较少。
二、发展思路
草场资源是草原旅游的重要依托,水资源既是影响牧草长势的重要环境因子,也是发展旅游业不可或缺的保障资源。当前,必须对内蒙古的草场资源和水资源分布现状进行合理评估,根据水资源和草原环境承载力来控制草原旅游开发强度,优化布局草原旅游开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从内蒙古草原旅游开发现状与日益增强的休闲度假市场需求两方面来看,内蒙古草原旅游正处于转型发展阶段,亟待转型升级。
(一)发展草原度假,优化产品结构布局,支持蒙医特色疗养产品
旅游产品由单一的观光型向观光、度假相结合的模式转变,发展草原度假旅游。
依据内蒙古各个草原所处环境和依附的资源状况等条件,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宜的发展模式,整个内蒙古草原地区根据水资源供应和草场资源丰度在空间上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线路串联”格局,各个点的开发选择合适的开发规模和接待方式。
1.优先发展高档草原度假区。水资源丰富,旅游资源优越,对外交通方便的景区,可以发展度假旅游。建设高档度假村、开发主题活动,充实草原旅游内容,吸引高消费群体游客,具体可借鉴国外度假牧场的开发方式。
2.积极引导和发展牧民客栈。资源条件一般,交通条件便利、规模较小的草原可以发展牧民客栈。
3.优化布局度假村与牧民客栈。根据内蒙古草场资源和环境,考虑交通区位,因地制宜开发。合理设置高档度假村,优化配套草原牧民接待客栈,在接待档次与空间组合上,形成功能错位,市场补充的整合发展态势。
4.积极抓好草原避暑旅游度假。内蒙古草原地处温带,具有空间开阔、空气干爽,地势起伏不大等优势,具备调理身心和避暑休闲的良好条件,应该积极发展草原避暑度假旅游。
5.重点支持蒙医特色疗养产品。蒙药与中药相似,以草药为主,是多种草药研成药末制成的。蒙古族医学家和药学家还写出一批医药著作,如《饮膳正要》、《方海》、《蒙药正典》、《蒙医药选编》、《普济杂方》,这是中华传统医学中的奇葩。蒙药已经开发出了饮食疗、炙疗、罨疗、瑟博素疗、皮疗、温泉疗、针刺放血疗、按摩疗等康体疗养方法。这些是内蒙古民族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与草原度假疗养结合起来,积极支持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蒙医疗养度假旅游。内蒙古草原不仅具有优越的草原度假环境条件,蒙医休疗养产品应该重点支持和积极开发,其独特的疗养功效可以与国内其它地区的中医药疗养度假区别开来,树立内蒙古自身在休疗养度假上的特色。
(二)顺应自驾车旅行趋势,规划草原自驾车线路,引导草原汽车营地建设
内蒙古毗邻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环渤海城市圈,该城市圈工业化水平较高,城市居民生活已进入休闲时代,居民旅游休闲意识、度假理念较为超前,城市居民中拥有自驾车的数量居于全国之首,因此该地区自驾车游客越来越多,自驾游逐渐普及,自驾车旅游市场广大,这些因素决定了自驾车游客市场是内蒙古草原旅游将来主打市场之一。草原旅游线路中,景点和接待设施之间的距离相差很远,应该合理规划优化自驾车行程线路和汽车接待营地,进一步规范和指导汽车营地建设,引导自驾车旅游发展。
(三)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条件,提升接待能力,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发展草原度假旅游,必须改善交通、水、电、厕所等基础设施,特别是旅游景区所在城镇的基础设施条件,应达到起码的交通便利与整洁卫生的要求。牧场客栈应该在有特色的前提下,通过模范带动、人员培训、星级评定等措施,达到干净、整齐的要求。针对中高档游客的需求,提升度假接待设施和接待服务档次。硬件上从度假村建筑风格、造型艺术上突出草原特色,达到度假区的有关标准;软件上,贯彻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突出蒙古族草原牧民热情好客的民俗风情。使游客在轻松的环境下尽情地游玩和休闲度假,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三、借鉴国外经营模式
草原度假旅游在国外主要为牧场度假旅游,目前内蒙古也发展了牧场度假旅游,主要形式为牧人之家和家庭生态牧场。
(一)内蒙古草原旅游经营模
式
目前内蒙古草原度假旅游经营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家庭经营为单位的“草原人家”和“家庭牧场”,另一种是以酒店、度假村为主的度假旅游。
1.草原人家。“草原人家”即“牧人之家”或“牧户游”,是以单个或多个牧民家庭为接待单位,利用草原风光和民俗风情资源,以牧区牧民生产生活为主要载体,参与牧民生产活动,体验牧民生活特色,为旅游者提供具有民族特色的观光、娱乐、住宿、餐饮、购物等旅游服务。游客在这里品味大草原风光,体验古老游牧民族传统的娱乐、竞技和生活文化,感受特色民俗风情的乐趣,寻找回归自然的感觉。目前内蒙古“牧人之家”旅游做得较为成熟、较为规范的为锡林郭勒草原和呼伦贝尔盟。
2.家庭牧场。家庭生态牧场以“舍登模式”的草原牧场为典型。“舍登模式”是乌拉特中旗新型牧民的代表,他以“经营草原”的理念,建成了生态保护、草原建设、引种入牧、科学养殖、草原旅游为一体的家庭生态牧场,实现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与畜牧业发展“双赢”的目标。在此基础上设立牧场度假村,是“草原牧场产业链的延伸”。
3.草原度假酒店、度假村。内蒙古由于草原环境脆弱,大部分度假酒店集中在城镇中,如呼和浩特、包头等大城市中。且草原度假接待类型主要是度假酒店,度假村较少,而度假酒店主要包括避暑休闲度假养生、商务接待、旅游观光点、大型企业度假中心、连锁企业养殖基地等项目。
根据目前内蒙古草原旅游的经营模式和现状,有必要通过借鉴国外牧场的经营模式来促进内蒙古的牧场旅游发展。
(二)国外牧场旅游经营模式借鉴
1.私人经营和管理。国外土地实行私有制,私人可购买大片牧场进行开发和经营,目前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均有私人经营和管理的度假牧场。私人可聘请专业旅游咨询顾问来策划和设计高质量的度假牧场旅游产品,面向高端小众市场招徕客人,或者把私人牧场的生产和旅游结合起来,在生产的同时兼做旅游,此类度假牧场主要面向国内城市客源市场。典型度假村是美国的黑莓牧场。
黑莓牧场是美国最奢华的私人牧场酒店之一,坐落在美国田纳西洲大烟山脚下,总占地面积为4200英亩。它有70多年历史,1940年建成,1976年转卖到了Kreis和SandyBeall手中,并开始接待休闲度假的客人,客源市场主要为高端休闲客人。经营的项目包括飞钓、徒步旅行、骑马、独木舟等。
2.私人负责牧场生产,公司经营管理牧场旅游。牧场的拥有者不变,生产状态保持原貌,只是出于旅游开发的需要,由一家专业公司来统一管理。专业公司负责组合旅游产品,统一旅游接待标准,开拓客源市场,管理和培训牧场接待游客的家庭成员,解决游客在牧场发生的意外状况。目前在美国和澳大利亚此种模式均有,且反映很好。典型农场有澳大利亚墨尔本家庭农场。墨尔本家庭农场离墨尔本1或1.5个小时路程,农场规模各异,从几英亩到6500英亩不等。
澳洲农场住宿公司自1994年以来为国际游客安排农场住宿活动。住宿公司提供的服务:(1)负责为游客安排合适的度假农场、安排游客在农场的活动以及处理相关问题。(2)农场住宿公司为家庭和客人提供12页的“日常日文/中文用语”材料,内容为全部农场家庭提供的英语及日语/中文有用词语和词组。(3)所有的农场家庭均能运送客人行李箱,在必要时,农场住宿公司还可为客人提供医疗协助服务。
3.专业公司投资开发和经营旅游。专业公司购买大片牧场后,策划和开发旅游产品,并负责牧场的运营和管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牧场房车露营地就是此种模式运营,专门针对高端客源市场。典型案例有加利福尼亚大牧场房车露营地,该露营地是加利福尼亚州最富盛名的地点之一,周围有Pal-omar山壮观的风景,目前由美国户外胜有限公司经营和管理,属于高端露营地。
4.国外牧场旅游经营模式经验启示。(1)实行专业化经营管理。内蒙古牧场大部分都是家庭经营,初期经营无序、自发、较为混乱,经过几年的发展慢慢走向有序、有组织的发展,距离国外的经营管理水平有很大差距。应该吸取国外专业化经营管理经验,统一开发,专业化管理牧场旅游度假设施。(2)制定设施和服务标准。统一家庭牧场接待设施标准,提升牧场接待设施水平。培训牧场接待和服务人员,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开展标准化培训,建立示范点,发挥示范带动作用。(3)实行品牌化管理营销。内蒙古的度假村和牧场客栈多数仍然没有打出名气,市场知名度不高。自治区应该积极引导和支持牧场旅游和草原度假集团化和品牌化开发建设,辅助建立一些有知名度的草原度假村和牧场客栈品牌,并推广连锁化经营。(4)构建草原度假俱乐部。在连锁店的基础上,建立度假会员制,实行会员管理。会员可以凭借会员身份在内蒙古草原同一俱乐部下多个度假村或者牧民客栈享受度假优惠,从而培育游客和会员的忠诚度,有利于市场的进一步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