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毕业生进行兽医人才培养模式调查总结
对我院兽医专业毕业生回访
进行兽医人才培养模式调查总结
2011年3月到5月通,兽医教研室对07级、08级毕业生进行了回访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是进入工作岗位后回过头来看三年的专业学习,他们对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上、实训安排上有什么样的体会和建议。
我们回访了30名学生,他们当中有5名同学在饲料企业做销售,3名同学在兽医企业做销售,3名同学被县聘用村级动物防疫员,其余18名都在养殖场,有的新五丰,有的在温氏,有的在嘉和农牧,都是上规模的养殖场.,大部分学生做的都不错。当我们和这些学习交流人才培养模式时候,学生都很积极,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我现在归纳总结如下
一-拓宽专业口径,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
有几个女生提出,她们想往宠物医院发展,但在课程学习中没学习过小动物诊疗,希望以后的课程设置中能够增加小动物诊疗的课程。从事销售的学生感慨专业知识很重要,但学习的选修课程‘药品营销’也让他们受益非浅。
从近两届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除了去养殖场站外,有的到了宠物门诊、水产养殖场、乳品加工厂、饲料和兽药销售等等。这让我们思考应该专业口径的展宽或业务范围的扩大,为增强人才的适应性创造了十分重要的条件,从而达到专业面宽和一专多能的培养要求。在课程改革中,我们应该根据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的兴趣,从科学发展变化着眼,应该加大了专业选修课的比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将来的就业意向等,有针对性地自主选修课程,比如11级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就考虑加开《宠物诊疗技术》的课程,满足学生学习个性化的要求,培养的学生具有知识通融与迁移能力,为新增长点拓宽了专业口径,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学生的就业渠道。
二.突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回访的学生不约而同提到非常感谢学校给予了他们生产实习环节(为期间3-4个月)和顶岗实习环节,这让他们在企业深受领导的好评。我们通过企业的反馈信息也颇感觉欣慰,近几年,不少的大型养殖企业连续到校招聘兽医专业的毕业生,比如:新五丰公司连续2年来校要人,每年要10多人。公司老总说:“相对其他职业院校,甚至是湖南农大的兽医专业毕业生,邵阳职院兽医专业的学生是最好的”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肯定,就是我们重视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改革的成效。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一如既往的更好的搞好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
但也有学生提出,我们学院没能充分发挥校内实训的作用,比如上《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这门课程,因为实训条件不足实训开设不够,感觉理论和实践脱节了。希望以后的教学中能够改善校内实训条件,统一理论和实践。
我们也体会高职教育是一种职业特征明显的“应用型”教育。在教学中,应突出实践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技术应用的能力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在以后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我们要多渠道的想办法改善校内实训条件,争取课内教学实验(实训)能够基本完成。
三、与时俱进,开发课程资源
有些同学从专业角度提出书本上的有些知识和实际应用的不一样,这就让我们思考兽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开发要反映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满足经济和企业发展的需求,否则会“用昨天的知识,培养今天的人才”。而且兽医专业是一个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老师对所任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取舍,对于课程的一些理论性强的内容,教学中做到少讲甚至于不讲,而对一些在生产实际中日显重要,而教材中介绍较少或没有的内容,则予以加强或增加,做到一切从生产实际出发.在课程开发中剔除过深的理论知识以及实际工作岗位中应用不多的知识,把握体现实际、实用、实效原则。增加实践教学,可以提高了学生的技能素质,提高实践能力。
我们对兽医专业进行的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教育在向前发展,教育对象的素质结构在不断变化,养殖行业在日益发展,用人市场也在不断变化,所以对课程进行改革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课程结构和内涵只有不断地改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和行业的发展.
第二篇:高职畜牧兽医专业“2+1”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
高职畜牧兽医专业“2+1”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动科系王清艳 涂国众 钱锦铭涂宜强赵燕)
摘 要:
“2+1”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畜牧兽医专业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实现畜牧兽医人才培养的前提条件,是进行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保障。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动物科学系本着结合岗位强化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生存线,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改革线,以“学科导向、课堂中心模式”向“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模式”的转轨线,依靠行业、企业共办职业教育的发展线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路线,以“双证制”为辅助,构建了具有人文素质与专业技能相融合的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经过三年多的不断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影响。
关键词:高职;畜牧兽医;“2+1”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
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发展,浙江省畜牧业在“畜禽生产、一体化经营、经营主体和组织模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浙江省畜牧业在继续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1.总量水平及对农业的贡献份额偏小;2.区域发展不平衡;
3.畜牧业发展受土地资源制约;4.环境污染与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凸现。浙江省畜牧兽医局明确提出浙江今后畜牧业的发展要以“高效、低耗、生态、优质”作为总体目标,按照“构建自然环境和谐、区域布局协调、特色优势明显、产品生态安全、比较效益显著并具有鲜明浙江特色的现代畜牧产业”的发展思路,加快发展,做大做强。
为发展浙江省现代畜牧业,需要大批具有技术水平高、应用能力强的畜牧兽医专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是培养这类人才的孵化器和重要实施单位。由于种种原因,浙江省43所高职院校中仅有3所开设畜牧兽医专业,且各兄弟院校该专业的发展良莠不齐。因此,为了尽快培养出高职畜牧兽医专业高素质应用型、能满足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优秀人才,适合今后浙江省畜牧发展的新要求,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动物科学系畜牧兽医专业从2007年第一批学生开始,对2+1”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
一、高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课程体系是职业教育教学计划的核心部分,课程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畜牧兽医专业是我院动物科学系的主干专业,我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与行业、企业互为依托,以培养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以就业为导向,以适应社会人才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将职业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采用‘2+1”人才培养模式,“2+1”模式中的“2”和“1”不完全是时间概念,“2+1”
模式的教学设计包括“2”阶段教学设计和“1”阶段教学设计两部分,课程体系主要从专业课程体系与实践体系两方面进行改革,加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完善 “产学研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此种模式培养的毕业生,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学生就业基本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1.根据畜牧兽医专业行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动物科学系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包括畜禽养殖场、动物医院、畜牧兽医站、兽医卫生监督所、饲料和兽药企业等处就业,也可自主创业,基于以上岗位需求,本专业制定了以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学生为目标,积极适应浙江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面向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培养具备家畜繁育、科学饲养和管理及动物疾病防治能力,面向社会主义新农村畜牧业基层建设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课程体系整体架构
“2+1”人才培养模式下得课程体系构建,一方面按照畜牧兽医工作岗位需求设置课程体系,即前两个学年完成公共基础课、职业基础课与职业技术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专业相关职业素质、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为学生提供走向社会与职业岗位的基本发展能力;第三学年进行毕业实践,即第一学期定点牧场实习,学生按照自己的就业方向选择实习单位(猪场或禽场)进行生产综合实践,在干中学、学中干,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及职业技能;第二学期拟就业单位顶岗实习,学生在工作单位进行毕业顶岗实践并完成毕业论文设计,解决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3.根据企业岗位需要设置专业课程体系,突出核心课程
按照高职教育要理论适度够用,重在技能培养的基本原则,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根据畜牧兽医行业的工作过程,不断调整和修订课程体系,最终形成以动物饲养与管理能力、动物疾病诊治为主线的专业课程体系。动物饲养与管理能力要求学生掌握不同家畜的营养构成及饲料配制技术;能够科学饲养、合理管理不同畜禽,主要课程包括: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禽类生产、猪生产、牛羊生产;动物疾病诊治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对发病动物进行诊断并进行及时治疗,主要课程包括:预防兽医、临床兽医。
4.根据岗位工作技能需要设置工作任务,突出课程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以“学科导向、课堂中心模式”向“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模式”转轨,“2”阶段专业基础课,突出课程实践教学,为“1”阶段的实践检验工作奠定基础,实践教学学时比例不得低于总学时的40%。课程设置包括畜禽三理基础和畜禽临床诊疗技能,其中畜禽三理基础掌握动物机体正常的生理状态及其发病的机理和用药原理的相关基础知识,主要课程包括:
动物解剖与生理、动物病理、动物药理;畜禽临床诊疗技能要求学生掌握畜禽常用诊断、治疗的技术和外产科基本技能,主要课程包括:兽医临床诊疗技术、动物内科学、动物外产科。
5.以“双证制”作为课程体系的辅助
系部专门对中级兽医师、中级检验检疫员等专业资格证的考取进行培训与鉴定,使学生在完成学历教育,获取毕业证书的同时,也应取得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学生持多证毕业在企业各工作岗位的应聘时增加了竞争筹码。
三、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的保障和实施
高等职业教育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成功与否,除了课程设置要围绕社会需求、岗位需要、学生学习可持续性等,还应充分考虑实施课程教学体系所具备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在实习(训)基地、“双师素质”型教师队伍和教材的建设、开发等方面的建设尤为重要。
1.校内外实训基地是确保课程实习(训)环节高质量完成的根本保障
“产学研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把院所下属的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动物医院和温州市各大畜牧公司引入教学之中,其业务与畜牧兽医专业有很强的相关性并具有设备先进、技术力量强,且与养殖场、兽药厂、饲料厂等企业有广泛联系的特点。将动物科学系和动物所所及各大公司在畜牧兽医高技能人才培养上融为一体,以学习专业技术技能为主体,以生产性实习和适宜研究项目导入教学为两翼,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2.师资队伍建设
“2+1”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设置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有较高的教学教研能力,又要有实践动手能力。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较高的操作技能水平和丰富的实际教学经验,在课堂上是教师,在实训中是实训指导老师,既能讲授理论课,又能操作演示传授技艺,还能解决现场技术问题。系部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培养“双师素质教师”、研究建立师资下企业锻炼与进修制度的运行机制及考评体系并聘请知名企业与行业高技能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做为有益补充。
3.制定毕业综合实践质量监督与评价体系
为保证第三学年学生毕业实践的有效性,使学生真正能够学有所用、用有所思、思有所进,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做好:
(1)建立校企长期合作运行保障机制:确保定点牧场够用、能用。
(2)制定校内-校外老师联合指导制度:校外指导老师主要针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及时解答,并且针对常见的经常发生的问题进行集中性、阶段性归纳总结;校内指导
老师主要针对学生阶段实习结束后回校进行系统性辅导。
(3)建立前期-中期-后期考核评价体系:严格做到前期有任务,中期有检查,后期有考核,前期主要由校内指导老师根据学生实习岗位制定实习目标与任务;中期由校内校外老师联合对学生进行突击检查及现场实操考核;后期主要由校内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目标考核。
四、结语
课程体系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是高职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必须紧紧围绕岗位能力主线构建其课程体系才能实现其培养目标,紧密围绕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的培养目标进行课程体系设计,使课程体系符合人才培养需求,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不断更新和完善,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柳坤文,石蔚彬,关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2+1”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J].2008(01).[2] 文晓璋,邱萍,高职“2+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职业教育研究,[J].2007(03).[3] 谭玉华,视彬,崔超.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与研究[J].农机使用与维修,2008,(3).[4]杜芳,我国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湖南师范大学,[D].2008.
第三篇:畜牧兽医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
畜牧兽医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
畜牧兽医专业始建于1975年,前身商丘农学院畜牧兽医系,与商丘市畜牧局两中心合作,创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畜牧兽医专业与商丘市畜牧局两中心校企合作四年来,专业得到长足的发展。一是规模的扩大:优势互补,充分利用畜牧局两中心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设施进行教学与实训,2006年为完善学校实习就业基地,便于推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又投资480万元人民币在学校实验楼建立了20多个实习实训室,形成了前校后厂的办学格局。二是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具体表现在学生的实践技能与动手能力等到显著增强,畜牧兽医专业成为学校的骨干专业、国家示范性专业、河南省试点专业。三是办学水平提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是畜牧兽医专业的特色之一。
一、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认识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好形式,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好方法,既是促进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有效途径,又是职业教育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好举措。党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工学结合是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体现,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建设与完善,产业结构的调整,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职业教育已被推上了教育产业的大市场。当前经济社会对人的就业要求,以及自我提高的需求方面都强化了对职业教育的要求,职业教育不仅是要培养就业的人,还要培养高素质的有创新精神、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来培养人才,是职业教育最好的办学模式,是工学结合的最有效的形式。因此,我校把办职业教育“要服务当地经济建设”的思想统一到“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面向企业需求的办学方向上来,统一到培养社会紧缺的技能型人才上来。紧紧围绕市场、企业发展的需要,主动与企业厂(场)家携手合作,建立工学结合、产教结合、实习就业结合、特色鲜明的“产学一体”职业教育新模式,改变了“黑板上教学,教室里养殖”的局面,让育人、用人两张皮变成企业与学校一条心,真正把学校办成企业式的学校,办成市场型的学校。
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做法
经过四年的实践和探索,成功的作法有如下几点:
1、建立工学结合的管理机制,促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发展。
现代的职业教育离不开企业行业的参与,企业行业也离不开职业教育,企业参与办学,是实行工学结合,实施“基于工作过程和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关键,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也是学校与企业双方取长补短、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增强各自发展活力的重要途径。
为了让企业参与共建职业教育,畜牧兽医专业于2006年成功地与商丘市畜牧局两中心、台湾正源牧业集团、商丘森澳达动物药业公司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大与企业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与企业共同制定了《教学与学生实习实训管理办法》,开展工学结合、产学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并成立了工学结合的教学团队组织机构,每学期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共同制定、修改培训计划,总结经验解决问题。以上组织机构和制度的建立,密切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使双方围绕培养合格人才达成了共识,统一了思想,从而为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提供了保障。
2、以集团化合作办学为主,联合多家企业参与,形式多样。
我专业与多家企业合作,学校向企业提供培训场地,职业技能鉴定,智力和技术咨询及培训服务,同时企业提供实训设备与一线技术人员,做到人、财物双向流动与合作,拓展合作领域。我们与多个企业加强校企合作,推行工学结合,定向培养学生,实行订单教育。
3、围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全面深化教学改革。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我们始终坚持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宽的专业知识和扎实操作技能从事一线生产,管理、服务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打破了传统的“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的传授模式,推行案例教学法与模块实训教学法。一是以专业建设为龙头,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依靠市场和企业需求,瞄准产业建专业,围绕专业联产业,学科链对接产业链,专业链对接岗位链。二是以课程设置为核心,和企业共同设立课程改革指导小组,设计和规划课程设置,建立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既体现了国家规定的专业课的共性,又体现了我专业的特色。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和聘请合作企业的技术专家或企业技师到学校任教,或者直接由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上课或担任实习指导老师,强化专业课教师到企业跟班实践的制度,增强教师“双师型”素质。四是以实训基地为保障,与企业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基本以企业为主,创建了融教学、生产、研发、培训、鉴定于一体,多功能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五是以教材改革为抓手,借助企业之力,开发编写具有职业和企业岗位特点的教材,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融合学科体系和职业资格证书标准,吸收企业新技术、新方法,体现模块化、直观性。六是以实践教学为重点,全面推行“行动导向教学法”和单元模块实验。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感知体验、教学训练、岗位实习、顶岗实践,实现与企业“0”距离对接。采取工学交替、工学并行、半工半读,分阶段完成学业。七是以企业评价为导向,改变学校和教师的单一评价模式,以市场、企业、用人单位的人才标准检验办学水平。八是以学生成才为目的,在校企合作中,强化精神文化的相互认同和渗透,学生体验企业的环境和文化内涵,这种教育效果是校园内不能达到的。
4、探索工学结合新模式。
在工学结合的实践中,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我们除开设“正源班”、“森澳达班”外,又尝试开设专业技能培训班,长短结合、适时办班,在工学结合的广度上有了新的拓展,其效果如何有待实践检验。
5、以行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结合 “行动导向教学法”开展案例教学与模块实训。“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以小组形收集信息,经过消化过滤后交换意见、制定计划,完成课题,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技能,培养了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个人能力、方法能力、学习能力,体现了“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的职教新模式。切实让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让学生经历确定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实施工作计划、进行质量检测、评估反馈的整个过程。
6、顶岗实习
(1)顶岗实习模式的基本概念
顶岗实习是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实践性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顶岗实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将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与生产实际结合起来,更重要的是可以培
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临近毕业近一年时间,学校借助于校外企业行业或实习基地,安排学生顶岗实习,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就业培训,使学生全方位熟悉相关岗位能力群的工作要求,使学生在专业知识、职业素质和技能诸方面达到预期的要求,在培养锻炼学生的综合技能的同时,让他们去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素质。
(2)顶岗实习模式
① 学生顶岗实习的要求。要求学生在指导教师和企业专家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所承担工作岗位的全部工作要求,同时,撰写顶岗实习报告。
② 确保指导教师职责到位,认真做好顶岗实习的准备工作。顶岗实习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习的准备工作,每次实习前均须选派指导教师先期赴实习厂落实实习安排和实习内容,并根据实习基地的情况修订实习任务书。
③ 严格顶岗实习的过程考核。学生必须按教学计划学完全部课程并考核合格后才能安排顶岗实习。对顶岗实习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确保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效果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不仅使学校和企业做到优势互补,资源互通、利益共享,而且取得了“多赢”的效果,获得多方认可。一是企业获得人力资源储备,获得了学校培训服务、咨询服务和文化资源。二是推动了专业课程改革,改善了教师队伍结构,创新了师资培训模式,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完善了实践教学的条件,拓展了教育和培训服务领域,提升了教学质量,推进了“双证书”制度实施,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三是学生学习有了目标,毕业有业可就,专业能够对口,无后顾之忧。企业感知克服了学生的自卑心理,企业实习增强了学生的职业技能,企业文化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四是对社会解决了上学和就业两大难题,为家庭特别是弱势群体分忧解困,促进了社会稳定。五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能够健康持续发展,实现了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目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下步打算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认识上、政策上、条件上、运行中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必须完善。一是拓宽企业在学校办班的规模,不仅在专业上要拓展,在规模上要扩大,加大定向培养,“订单式”教育力度。二是完善“企业班”的管理,使之制度化、规范化。要不断探索半工半读、工学交替有效方法和分阶段完成学业的学分制。三是要完善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和教学手段,使其能茁壮成长。四是精心打造品牌,融入职业教育大环境,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化、国际化,在培养人才的规格上与国际接轨。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职业教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党和国家引领职业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落定点。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勇于探索,不断完善,为学院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1
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教学论坛』『加入时间』:2005-5-26 16:29:06『访问量』:2059 相关
新闻
陈 彦凌 云
(湖南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湖南 长沙410128)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着重大机遇,挖掘高职人才培养中的问题,探索出高职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只有培养出素质过硬、市场需求、企业满意的高级技术人才,才能使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立于不败之地。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21世纪是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纪,高等职业教育如何面向市场,适应竞争,是高职教育的重要问题。因此,办出高职特色,研究与探索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新世纪发展的高职人才,成为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热点与难点。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教育发展空间巨增,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规模迅速扩大,办学模式逐步趋向多元化,但人才培养模式至今尚未完善,人才培养质量很难保证,这既严重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也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因此积极探索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势在必行。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主体是高等职业教育,因为我国目前大量缺乏的不是学术型人才,而是高级技术人才。根据劳动就业培训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2001年对全国2084个企业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的初步分析,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在企业人才结构中所占比例仍然最高,今后一段时期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仍然很大[1]。而目前全国高级技工人数只占到工人总数的5-6%,我国高级技术工人还大量缺乏。我国高职院校应如何培养出高级技工?高职院校现行实施的课程设置、管理模式、实验室设备等等又能否培养出社会所需求的高级技工?这些都还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现行人才培养体制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1、生源质量难以保证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类型比较复杂,包括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普通初中毕业生、普通高中毕业生等,而绝大部分来自普通高中。这几年高等院校一再扩招,高等职业教育的新生录取线一降再降,几乎已经是无线可以控制。生源的素质下降,但教学质量不能下降,从而提高了教育成本,增加了教育难度。
2、过于强调“做事”教育
高职教育不仅是“做事”教育,目前来说更应该是“做人”教育。由于受传统“就业至上”价值观念的影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忽视学习人文课程、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状况。原有的高职课程体系过于强调 “专业对口”,强调“做事”教育,强调学生对科学知识、专业技能的掌握,忽视对学生“做人”教育、合作精神以及与人共事的能力的培养;追求所学课程的完整性,忽视了课程之间的联合与融会贯通,学生学到的往往只是一门门具体课程知识的堆砌,不会举一反三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2],高职教育所培养的学生普遍存在着技能单
一、知识面狭窄的状况,缺乏为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服务的后劲,难于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
3、高职特色没有体现
高等职业教育既有高等教育的属性,又有职业教育的属性,所以既要遵循普通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更要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殊要求,办出高职特色。然而许多高职在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管理方式甚至在教材使用上较多地沿袭了本科教育或是以往中专教育的模式,没有很好的理解高等职业教育在技术与实践上对学生的要求,强调课程本位忽视能力本位,素质教育抓得不力,使高职教育发展成了“本科压缩型”或者“中专增补型教育”,很多学生和家长也把“专升本”作为选择来高职学习的主要目的之一。专业设置的特色也不明显,许多地方性高职院校为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扩大办学规模,专业设置纷纷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大而全、小而全;课程设置重复率高,造成了高职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类型,而不是一个教育层次,它在专业设置、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实践环节等方面应该都有自己的要求与特色。要真正与普通高等教育齐头并进,高职院校必须构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高职教育“培养什么样人才”和“怎样培养的人才”这两个根本性的问题[3]。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浅析
中国要在“入世”后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且立于不败之地,高职院校必须培养出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术型专门人才。职业教育必须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既要为就业做准备,也要为其终身发展做准备,为其成为合格的公民做准备。
1、素质过硬:思想道德素质是所有素质中最重要的,首先必须加强诚信教育,使高职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使其具有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与合作能力,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加强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高职不能培养“工具化”的人,盲目追求工厂的“模具”效应,这样不仅压抑学生的创造性与智能发展,而且也将造成社会生机与活力的缺乏,经济活动竞争力的丧失。
2、知识扎实:当前很多人认为职业教育不必上文化课,要充分强调技术的培养,实现零距离上岗。实际上对于高职人才来说,具备中高级专门人才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是胜任当前技术密级型岗位的需要,也是实现知识迁移、进一步学习和将来岗位转换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不同领域的科技知识出现了更多的渗透与融合,社会上出现了许多跨学科的职业岗位,这就要求高职人才必须具备与专业相关的多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和知识迁移能力,为将来转换岗位做准备。
3、能力全面:高职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以学科为中心”的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必须坚持“以能力为中心”培养学生,这里讲的“能力”不仅仅是操作技能(Ability),而是一种职业能力(Competence),它不仅包括动手操作能力,还包括任何行业都必须的基本能力,这些是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完成职业任务所需的综合素质。
三、抓观念、抓改革、抓条件、抓特色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四个根本环节
1、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高职院校实现培养目标的先导
首先要认真学习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系列文件、方针、政策,学习先进高职院校的改革经验,端正办学方向、明确办学思想、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以市场需求、社会需要为目标培养人才。同时要掌握学生的个性发展方向,现代社会中人的发展,归根到底是职业的发展,选定合适的职业方向,通过职业的发展来达到促进个人的发展的目的。高职院校应该为不同类型的个体提供发展的选择性,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定职业方向,这样才有利于扬其所长,避其所短。高职院校中存在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并不感兴趣的情况,原因之一是因为他们当初只是为了考上大学成为科学家,并未过多的考虑兴趣爱好与就业成为技师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平平的现象。因此新时期必须遵循人文主义原则,采用多元智力理论教育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使学生的学习有更大的选择余地,提高学生的信心,为他们个性化学习创造更大的空间。高职院校必须十分注重教师教育观念的改变,引导教师在观念上逐渐消除“师道尊严”的思想,确立尊重学生、主动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学生与教师真正实现学习互动、教学相长,从根本上改变“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教师满堂灌”的授课方式。
2、加强专业建设,改革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模式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措施
高职院校必须搞好专业建设,这是关系到培养出的人才有用与否的关键。必须加强经济技术发展趋势对劳动力市场需求规律的研究,做好市场调研,搞好人才需求预测,使专业设置尽可能符合市场的需求。因为如果专业不对口,毕业生不能“适销对路”,那么即使引进先进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损失和人才的浪费,所以势必弄清楚各专业的发展前途,力求做到以需定产、人才供需对路。同时要做到“厚基础,宽口径”,以便在强调对口就业的同时,解决可能出现的相对对口就业和职业迁移。建立适合高职教育的课程模式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课程模式要从学科结构转变为工作活
动结构,以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构建适应用人单位和个人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实现理论能力与实践能力并重提高;重视自身教材建设,能优先选用省部级以上获奖的高职教材,尽量选用近三年出版的高职教材;教学内容要反映当前社会技术先进水平和最新岗位资格要求,有创新特色。教学模式要从照本宣科到活动管理,在教学方法上通过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方法突出训练性,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让学生接触实践,培养其动手能力。
3、提高高职院校软硬件设施条件建设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有力保证
培养模式改革能否深入开展关键在于教师教育观念的改变、业务水平、教学能力的增强。教师具有“双师”资格是高等职业教育对专业课教师的一项特殊要求,“双师型”教师是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集于一身的教师[4],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是落实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应加大教师队伍能力建设,使之既具备系统的学科理论知识,又具有必要的现场生产及管理经验;采取灵活开放的教师聘任制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竞争意识;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申报科研项目或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实现高职院校教学与科研互动;聘请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使实践教学环节更加富有成效。高等职业教育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还要靠先进的教学手段,因此在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广泛运用实物、现场等直观教学手段的同时,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采用多媒体技术,有效实施电化教学。
4、充分挖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色是实现培养目标的生命线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有别于普通教育的一类教育,要提高自身的质量,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具有特色。
采用学研产训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与产业、培训、科研部门合作共同培养人才是当今世界上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一方面学校为企业培养所需要的毕业生,为企业解决生产实践过程中的难题;企业也向学校提出人才培养的要求,给学校提供实训场地,为学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供实地保障。另一方面,社会企业、行业部门参与培养计划的制定有利于学校依据企业和社会的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与教学计划,这也是高职教育主动适应社会的充分表现。校企合作、教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理所当然应当承担科研成果转化的职能。高职院校同企业共同进行科技开发,在企业中实现成果转化,同时将技术前沿知识及时反映到教学当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学研产训结合可以实现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学生不仅应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也应具备从事某个职业或技术领域实际工作所要求的能力和资格,因而高职教育应强调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得,调动学生参加鉴定和获取与本专业相近劳动岗位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竞争能力。针对高职学生去向基层化的特点,开展对学生创业和就业的指导,使学生清楚地把握自我定位与社会需求,增加就业
信心和能力;给学生提供就业信息,使人才能够尽其所能;教育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我国的合资企业与中小企业还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高职毕业生若能放开眼光,不因为目前的收入和眼前的利益,在这些企业从基层做起,一样可以成为有用之才。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和发展的要求,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更新,这既是应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挑战,也是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普通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参考文献:
[1]程方平.中国教育问题报告[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1
[2]王前新.高等职业教育学[M].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
[3]冯晓光.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J].教育发展研究,2002.9
[4]王前新.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学[M].红旗出版社,2003
第五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阶段性成果总结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阶段性成果总结
发布时间:2012/6/15 10:50:44 阅读60次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阶段性成果总结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
学校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中职教育的特点就是突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技能水平。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了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提出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具体目标。
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深化,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长期以来,学校非常重视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质量被视为学校的生命线,是立校之本、发展之基。计算机系深入调研兄弟院校人才培养经验,积极展开校内试点,结合学校教师教育办学特色,经过广泛论证,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改革创新学生成绩考核与管理:
1.主要内容:改进学生成绩评价方式,进一步发挥评价在教学中的引导、激励作用。
2.主要措施
采取阶段化、过程化、技能化考试。以课程论文、艺术设计、作品、平日作业、实习产品、计算机仿真等多样化考试形式,避免一张试卷定成败。期末教务处进行执行情况大检查,以原始资料作为评价标准。在15-17周教务处安排期末大检查。
3.主要目标:(1)形成贯穿教学过程的考试制度,(2)建立相应考试制度的质量监控体系。
(2)创建“优质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主要内容:优化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方式、方法。
2.主要措施:按理论课、实验实训课分类制定“以效率为目标” 的课堂评价标准,实施校、系、学生分级评教。精品课程主持人、任课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骨干要带头创建“优质课堂”。开展优质课堂教研活动,举办公开课、示范课,优质教案展评、优质课堂观摩、竞赛,优质课教师经验交流等活动。
(3)加大示范专业与精品课程建设力度,提升学校知名度
1.主要内容:培育省级精品课程,打造省级示范专业和特色专业。
2.主要措施:
以“立体化”教材(教师教的教材、学生学的教材、教学的参考书、电子教案、助教课件、学习指导、训练自测;一些素材如动画、图象、标本、影视频等;一些知识点、案例、技能点等的集合)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提高现有校级精品课程的品位。各系开展“立体化”教材研讨活动,加大精品课程建设力度。通过对系级精品课程的评估,选出第一批校级精品课程。4月中旬进行校级第一批精品课程申报,遴选推荐校级、省级精品课程,进行重点建设。按照一流的师资、一流的课程体系、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材、一流的设备实训条件、一流的培养模式、一流的教学管理、一流的教学成果的要求遴选和重点建设4个以上校级精品课程。校级精品课程四月份申报,11月份精品课程进行审查评估。
3.主要目标:(1)力争打造一门以上省级精品课程、四门以上校级精品课程。(2)建设好2个以上校级示范专业,推荐一个参加省级示范专业评选。
(4)进一步拓展校内实践实训空间,扎实开展技能竞赛活动
1.主要内容:进一步开放实验实训场所,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开展技能竞赛活动。
2.主要措施:
各系制定本学期学生专业技能训练考核方案。扎实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省、校级专业技能大赛的训练。3至4月份组织好省技能大赛的比赛项目的选拔推荐,进行重点训练。实施“项目导师制”,师生共同开展创新实践活动,进行实用性实践性项目研究,并以此推动校内实训场所的开放。
3.主要目标:省级技能大赛力争取得比去年更好的成绩。每个系至少确定一个项目化教学改革课题,并力争取得阶段性成果。实验实训资源和人才资源得到比较充分的利用。每学期组织了五个专业技能兴趣小组,共100余人参加,由于部分指导教师多次带队参加技能比赛,有丰富的训练经验,至使有些技能小组学生整体水平较高。
(5)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1.主要内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校企双方合作,利用企业生产与经营的资源建立的用于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考核签定的实践教学场所
2.主要措施:
主动寻找与企业合作的机会,建立起紧密合作关系。校企共同优化实践教学设计和共同开发实训课程与教材。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使校企双方的合作能从体制和制度上得到保障。
3.主要目标
通过校外实践便宜学生直接参加实际生产服务工作,并接受现场指导,促进学生巩固技能、接触行业前沿技术并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职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