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授粉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环节[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2 18:24: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蜜蜂授粉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环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蜜蜂授粉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环节》。

第一篇:蜜蜂授粉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环节

蜜蜂授粉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环节

《农民日报‚科教周刊‛》我国是世界第一养蜂大国,同时也是蜂资源大国。但是,目前我国蜂业发挥的作用却与世界各国不同,‚流动放蜂、追花夺蜜‛是其主要特点,国际上非常重视的蜜蜂授粉功能却被忽视。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党委书记王勇的文章让我们重新认识养蜂业对现代农业的重要作用。

重新认识养蜂业在农业生产中的位臵

养蜂业的发展首先是蜂资源的保护和科学利用。当今国际上均把蜜蜂授粉作为蜂业发展的重要标志,蜜蜂在农业生态、农作物增产技术领域占有相当位臵,其提高农作物产量、品质,维持生物多样性的作用均得到广泛认可。

我国养蜂业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大力倡导和培育起来的新兴事业,如今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养蜂大国。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养蜂业与国际养蜂业差距较大,养蜂发挥的作用相对单一,其首要关注的是蜂产品,对于国际养蜂业广泛共识的蜜蜂授粉功能的研究、利用十分欠缺。

目前我国养蜂业首要关注的是蜂产品,其生产的基本方式是‚追花夺蜜‛。由于蜂群配臵主要为蜂产品生产服务,造成的负面效应相当突出:养蜂业与农业生产基本脱节,蜜蜂授粉增产措施基本搁臵,养蜂业真正的作用得不到发挥,整个行业趋于农业生产边缘化;而单纯生产蜂产品‚追花夺蜜‛的习惯做法,放蜂路线长、风险大、时效差、产能低,基础非常脆弱。

面对上述问题,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去年9月3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向中央有关部门提出了‚蜜蜂授粉作为一项农业增产措施亟待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的建议,得到中央有关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蜜蜂授粉的‘月下老人’作用,对农业的生态、增产

效果似应刮目相看‛;‚我国是世界第一养蜂大国,蜂资源丰富,应采取有力举措,充分发挥蜂业的作用‛等重要指示为养蜂业践行科学发展观、理清发展思路增添了动力。

今年初,农业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相继制定并出台了《农业部关于加快蜜蜂授粉技术推广促进养蜂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和《蜜蜂授粉技术规程(试行)》两个文件,明确提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养蜂生产和推进农作物授粉并举,加快推动蜜蜂授粉产业发展‛等指导思想,揭开了我国养蜂业发展的新篇章。

蜜蜂授粉是农业增产不可或缺的技术体系

蜜蜂授粉‚月下老人‛的提法来自朱德同志,作为综合性学科,在完善现有学科建设的同时,必须从人类自我保护的高度重新开辟新的领域,研究的重点应当是蜜蜂授粉生态效应评价、授粉增产机理探究、蜜蜂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的关联、蜜蜂生物指示及预警作用的运用、设施农业授粉昆虫繁育技术的研究等,要大量引进高科技人才,运用现代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等高新技术完成上述研究任务,争取在‚十二五‛期间有所突破。

国内养蜂产业大有可为

养蜂业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产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维持生态平衡不可缺少的链环,同时又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它不仅能够提供大量营养丰富、滋补保健的蜂产品,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人民身体健康,而且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发展养蜂业是促进农作物增产的重要手段。实践证明,利用蜜蜂授粉可使水稻增产5%、棉花增产12%、油菜增产18%,部分果蔬作物产量成倍增长,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并大幅减少化学坐果激素的使用。目前每年我国蜜蜂授粉促进农作物增产产值

超过500亿元。按蜜蜂为水果、设施蔬菜授粉率提高到30%测算,全国农作物年新增经济效益就可达160多亿元,蜜蜂为农作物增产的潜力十分巨大。

发展养蜂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2008年全国蜂群数量820万群,蜂蜜产量超过40万吨,养蜂业总产值达40多亿元。发展养蜂业不与种植业争地、争肥、争水,也不与养殖业争饲料,具有投资小、见效快、用工省、无污染、回报率高的特点,按照一个家庭蜂场饲养100群蜂,正常年份每群蜂纯收入300元计算,每年养蜂年收益可达3万元,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明显。

发展养蜂业是满足蜂产品市场需要的重要保障。2008年全国蜂产品人均消费量仅0.3公斤,部分城市居民和大多数农村居民基本上还没有消费蜂产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蜂产品保健功效认识的不断加深,蜂产品消费量将持续增长,对蜂产品质量安全要求也将越来越高。

发展养蜂业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蜜蜂授粉对保护植物的多样性和改善生态环境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世界上已知有16万种由昆虫授粉的显花植物,其中依靠蜜蜂授粉的占85%。蜜蜂授粉能够帮助植物顺利繁育,增加籽种数量和活力,从而修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

同时,我国养蜂业也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和基础。首先是消费需求增长空间很大。依照2000年-2008年蜂产品消费年均增长4%推算,2015年人均蜂产品潜在消费量将达到0.35公斤,蜂产品生产量需要在目前的基础上增加30%。其次是蜜蜂授粉具有的巨大市场潜力和广阔前景。美国240万群蜂,用于授粉的超过200万群,蜂农的主要收入来自出租蜜蜂为农作物授粉,蜂产品只是蜜蜂授粉的副产品;但在我国,蜂农的收入主要来自蜂产品,2009年全国有偿授粉的蜂群比例不到蜂群总数的5%,蜜蜂为农作物授粉增产的潜

力很大。第三是蜜源植物的承载量也完全能满足我国养蜂业发展的需要。据国家统计局及国家林业局的统计,2008年我国主要的农业类蜜源植物约为28.5万平方公里,林业区经济林种植面积约为20.2万平方公里,理论可承载1.2亿群蜜蜂,即使按照实际利用率10%计算,我国现有的蜜源植物也完全能够承载1000万群以上的蜜蜂。

在面临难得发展机遇的情况下,我们必须看到,当前养蜂业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一是标准化规模生产程度低。我国养蜂业还属于小农经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养蜂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蜂场规模小,蜜蜂良种覆盖率不高,蜂群健康状况和生产水平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二是养蜂授粉增产的意识不强。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蜜蜂授粉的重要性认识还不足,专业性授粉蜂群数量很少,养蜂为农作物授粉增产技术普及率不高。目前,粮食、水果、蔬菜等农作物流蜜期喷洒农药现象普遍,造成蜜蜂大批死亡,给养蜂业造成巨大损失。三是养蜂业组织化程度低。近年来,各地养蜂管理机构逐渐削减弱化,蜂业行业组织发展还比较滞后,其技术推广、维权服务、产销衔接等职能没有充分发挥,蜂农的合法权益难以保障。

因此,既要看到我国发展养蜂业的有利条件,也要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转变养蜂业发展方式,提高标准化规模生产水平和蜂农的组织化程度,一方面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蜂产品质量和数量的需求,一方面大力推广普及蜜蜂授粉技术,促进我国养蜂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我国养蜂业现状及前景

目前我国生产商品蜂产品的蜂群近500万群,年产商品蜜20余万吨,王浆近千吨,居世界之冠。在国际蜂产品贸易中,我国蜂蜜年出口量达七万余吨,王浆区年出口量达三四百吨,分别占世界贸易量的1/3和4/5。

据记载,早在3000年前我国人们已开始取食蜂蜜。随着农业的发展,养蜂业和农业密切结合起来,蜜蜂授粉使农业大幅度增产,而且是增产潜力最大的措施。如蜜蜂为草莓授粉,不仅提高了坐果率,同时果实个大、饱满,畸形果少,产量高,口感好,特别是头茬果,仅头茬果收入就占全生产期收入的30%,而且成熟期集中,提早上市3~5天,亩增产700千克,亩增收2000多元。

蜜蜂外激素的应用,在控制分蜂、预防盗蜂、预防农药中毒、提高采集效率和授粉效率,以及生产王浆技术等方面,都有突破性发展。养蜂业的发展,养蜂技术的提高,将成为农业持续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为人类提供大量的天然营养食品和保健医药品,部分产品还是化工工业的原料;它为农作物授粉,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又有维持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

目前我国养蜂生产极不稳定。其主要原因首先是养蜂是野外流动作业,机械装备程序差,基本靠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其二是运输蜂群受交通条件的制约,偏远地区的蜜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加之蜜源资源受制于自然因素,流蜜量难以预测,致使养蜂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其三是产销分割,养蜂业社会化服务程度低,蜂产品流通受限,加上蜂产品价格不尽合理,比较效益偏低,资金积累较慢,在经济发展地区不少蜂农已转向二、三产业,从而影响到养蜂业的持续协调发展。

同国外养蜂业相比,我国养蜂业有很大优势,因为养蜂业是我国的一项传统产业,分布广、潜力大,生产能力强,但又存在差距,主要是机械程度低,生产手段落后,劳动生产率不高,单位蜜源面积容蜂量少。每个养蜂劳力负担的蜂群,国外较高水平是百群至几

百群,我国平均仅30多群。单位农地面积每平方公里载蜂量,世界先进水平是3~4群,我国只有0.7群。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养蜂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现代化养蜂、科学化养蜂,从根本上改变养蜂生产落后面貌,逐渐缩小我国养蜂业和国内农业、国外养蜂业的差距。现代化养蜂的标志是根据养蜂生产的特点和规律用先进的工业机械配套装备养蜂业;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密集型武装养蜂业,实现科学养蜂;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经营方式管理养蜂业,大力发展专业化养蜂,促进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形成;实行农、林、草、蜂相结合,综合发展,积极推广蜜蜂授粉,提高养蜂商品经济水平,推进生产、加工、经营一体化;大幅度地提高各种蜂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实现高产、优质、高效,满足出口和国内的消费需要,增加蜂农的经济收入。

第二篇:什么是现代农业

什么是现代农业――科学化·商品化·集约化·产业化

党的十六大报告就曾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2006年颁布的“十一五”规划《纲要》更是把“发展现代农业”单列一章。本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推进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

什么是现代农业?简而言之,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专家指出,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与传统农业相比,它具有四大特点: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

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我国农业的内在基础正逐渐强化。目前,农业科技进步率已达到48%,农业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物质装备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农业部负责人表示,在政策、投入、体制、机制以及发展基础等方面,我国已具备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条件。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各级领导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着力点,使新农村建设方向更加明确,重点更加突出,把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到发展生产上来,把大家的积极性引导到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上来。

农业现代化与现代农业

——《农业现代化问题研究综述》之一

武文、赵长保

农业现代化一词派生于现代农业的提法,如果没有现代农业的概念,就不会有农业现代化的说法。

那么何为现代农业?最笼统的说法是,发达国家的发达农业就是现代农业。这种说法表面上看起来很有道理,但实际上由于缺乏历史的观点,容易导致现代农业内涵的混乱。因为发达国家的农业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地发展变化的,这就使得现代农业成为了一个永无止境、不可捉摸的东西。其结果必将是在思想上陷入不可知论,在实践上停步不前。正因为如此,所以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属于少数,且经常受到其他学者的攻击。

学术界较为一致的看法是,现代农业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它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为了研究的方便,学者们依据一定的标准把世界农业的整个发展历程人为地划分为几个阶段。

就国内而言,盛行的是“三分法”和“四分法”,两种方法的根本差异在于所选择的分期标志不同。

“三分法”又可分为两派。主流派认为,农业发展史可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原始农业出现在新石器时期,这一时期的人类使用简陋粗糙的工具,采用刀耕火种和轮垦种植的耕作制度,依靠长期休耕的方法去自然恢复地力,而不是靠人工的栽培耕作技术去提高土壤肥力。传统农业是农业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阶段,它的基本特征有二:一是使用的生产工具有了进步,人类在冶铁术和畜力使用的基础上发明了耕犁,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二是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有了进步,改变了在原始农业阶段只靠自然力去恢复地力的状况,创造了利用人工施用有机肥来提高土壤肥力的办法,发明了用选择农作物和牲畜良种来改善农作物和牲畜性状的技术,此外还创立了间作、套种等复种制度。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最新阶段,它是用工业技术装备的、受实验科学指导的、以商品生产为主的一种农业。非主流派认为,农业发展史可划分为古代农业、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古代农业指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农业中出现之前的农业。它使用的生产工具简单,以人、畜力为动力,靠单纯的经验积累起来的生产技能,进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营的生产,经营规模狭小,没有多少分工。近代农业指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出现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段时期的农业。表现为作业实现了半机械化,较为复杂的畜力农机具得到广泛运用,自然科学也开始应用于农业,经营规模和商品生产逐渐扩大,生产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现代农业指的是20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各发达国家所出现的高度发达的农业。它实现了全面机械化,各种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中广泛应用,生产经营达到高度社会化、集约化、专业化和企业化,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农业劳动生产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四分法”即是将农业发展史划分为原始农业、古代农业、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四个阶段。原始农业大体上指石器时代以来的农业。古代农业大体上相当于奴隶社会直至封建社会、殖民地社会时期的农业,其特征有四:一是以人畜力为主要动力;二是以传统的生产经验积累为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内容;三是在经济形态上处于自给自足状态;四是大多数人口从事农业生产。近代农业大体上是指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 40年代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农业,其基本特征是,半机械化和机械化的农机具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其他各种农用生产资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增多,农业技术开始采用近代自然科学的成果,农业生产由自给自足为主转化为商品化、社会化的生产,农业的发展速度大为加快,而农业产值与农民数量在国民经济和总就业人数中的比重开始下降。现代农业是指二战以来的农业,此时发达国家的农业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普遍采用现代化工业成果来装备农业,以机械作业替代手工操作并广泛使用化工产品和大型农业设施,这些国家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和发展农业,用现代经济、管理科学来经营和管理农业.提高了农业的专业化、集约化和市场化水平,农业生产的效率空前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大幅度增加,农业与农村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由此可以推断:既然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史上的最新阶段,且有着其他发展阶段所没有的优点,那么由其他阶段向现代农业转化就成为了顺理成章的事情。这个过程就是所谓的农业现代化。从各国情况来看,由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正处于传统农业阶段,所以这个转化实际上就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变迁过程,或者说是用现代技术对传统农业的改造过程。这种理论在学术界被称为“过程论”。与此相对应的是“目标论”。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认为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后者认为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过程论”者指出,“化”就是“转化”,农业现代化就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显然只能是一个过程。“目标论”者反驳认为,中央政策号召全国人民“要实现农业现代化”、“要向四个现代化进军”,那么现代化就只能是一个可以实现、可以为之奋斗的目标,而绝不可能是一个无休止的过程;换言之,它必须有所指,否则,农业现代化将是一个永远都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事业”。应该说,这两种说法各有各的道理,“过程论”是从语义学角度分析问题,而“目标论”则是从政策层面去理解问题。不过,多数学者认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只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提法,其本质含义还是要完成现代技术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当然,有时很难把一个学者简单地划分为“过程论”者或是“目标论”者,因为他在不同的场合采用不同的观点)。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目标论”者所指的“农业现代化”这个目标并不必然就是“过程论”者所指的现代农业。

“过程论”者侧重于定性分析。他们认为,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有着与其他发展阶段相区别的特征。但究竟哪些可以算作现代农业的特征,学术界也是有分歧的。有的学者认为,现代农业有三个特征:一是使用现代机械技术,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二是应用现代农艺成果,有较高的单产和商品率;三是利用科学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有的学者认为,现代农业有五个特征:一是强大的技术支撑和驱动;二是向生产领域的拓展;三是高生产率和高效益;四是生产组织的规模化、管理的企业化和生产的专业化、区域化;五是可持续发展。也有的学者认为,现代农业具有六个特征:一是一整套建立在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科学技术的形成和推广,使得农业生产技术由经验转向科学;二是农业机械化和电气化,借助于现代工业基础,发展农机和电力工业,以机器设备替代人力、畜力以及传统的简单手工工具;三是农业化学化,借助于现代化工业基础,发展农用化学工业,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地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和农用塑料制品等;四是作物和畜禽品种良种化;五是农田水利化,大力兴修农田水利工程和设施,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六是组织管理科学化。还有的学者认为,现代农业应当具备七个特征:一是广泛采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手段和具有较高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二是广泛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化学技术和具有较高的土地生产率;三是广泛采用现代经营管理方式和具有较高的农产品商品率;四是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使农民的收入水平接近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五是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使之成为具有经营管理才能的现代商品生产者;六是通过农业产业化,形成较高的农产品加工增值率;七是有良好的资源生态环境,并有较高的资源转化率。比较后可以发现,这几种看法实际上大同小异,有的侧重于生产资料尤其是生产工具的革新,有的侧重于实际的社会经济效果,有的侧重于农业产业与现代工业的结合。

“目标论”者侧重于定量分析。他们指出,农业现代化应当是一个具体的、有所指的事物,因而也必然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一种较为典型的说法是,在50年代我国开始现代化建设的初期,农业现代化指的就是农业机械化、农业化学化、农业水利化和农业电气化。在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初期,农业现代化包括农业基本建设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和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这三个方面。而在90年代中后期,农业现代化则是被理解为农民生活消费现代化、农业经济结构现代化、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和农业资源环境现代化。另有一种说法认为,农村改革之前,农业现代化指的是农业的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和电气化;农村改革之后,农业现代化指的是农业的科学化、集约化、社会化和商品化。至于衡量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标志是什么,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认为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一种认为是土地生产率;一种认为是一个由生产效率、食物质量、环境建设和经济结构等方面构成的指标体系。值得一提的是,第三种观点逐渐为大多数学者所认可。学者们认为,需要利用一系列指标体系的辅助来研判农业现代化的程度和水平。

第三篇:什么是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定义

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在按农业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是最新发展阶段的农业。主要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其基本特征是:技术经济性能优良的现代农业机器体系广泛应用,因而机器作业基本上替代了人畜力作业;有完整的高质量的农业基础设施,如良好的道路和仓储设备;在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化学、物理学等学科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一整套先进的科学技术,并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无机能的投入日益增长;生物工程、材料科学、原子能、激光、遥感技术等最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开始运用;农业生产高度社会化、专门化;经济数学方法、电子计算机等在农业经营管理中的运用越来越广。现代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大幅度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也使农业生产和农村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

现代农业(modern agriculture):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的社会化农业。在按农业生产力性质和水平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属于农业的最新阶段。其基本特征是:

一整套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科学技术的形成和推广,使农业生产技术由经验转向科学,如在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物理学、化学等科学发展的基础上,育种、栽培、饲养、土壤改良、植保畜保等农业科学技术迅速提高和广泛应用。现代机器体系的形成和农业机器的的广泛应用,使农业由手工畜力农具生产转变为机器生产,如技术经济性能优良的拖拉机、耕耘机、联合收割机、农用汽车、农用飞机以及林、牧、渔业中的各种机器,成为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使投入农业的能源显著增加,电子、原子能、激光、遥感技术以及人造卫星等也开始运用于农业;良好的、高效能的生态系统逐步形成。

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有很大提高,如农业企业规模的扩大,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工、企业分工日益发达,“小而全”的自给自足生产被高度专业化、商品化的生产所代替,农业生产过程同加工、销售以及生产资料的制造和供应紧密结合,产生了农工商一体化。

经济数学方法、电子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在现代农业企业管理和宏观管理中运用越来越广,管理方法显著改进。

现代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使农业生产、农村面貌和农户行为发生了重大变化。

第四篇:什么是现代农业

什么是现代农业

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科学化·商品化·集约化·产业化

什么是现代农业?简而言之,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专家指出,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与传统农业相比,它具有四大特点: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

第五篇:人才培养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人才培养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明阳天下拓展培训

企业在占领市场后如何保持下去需要对企业发展有整体规划和长远打算,一个企业长远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人才,因此企业发展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对人才的培养。

第一;是建立和完善公司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制定有效地人才培养与开发计划,合理的挖掘、开发、培养公司战略后备人才队伍,建立我们公司的人才梯队,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企业要给员工一定的学习培训机会,并制定激励制度,学习培训是员工成长进步的摇篮。可以结合企业与员工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企业的拓展培训方案,将听课式培训和体验式培训相结合。

第三,企业应该尽可能的培养现有员工而不是一味的引进人才。企业可以筛选出忠诚度高、心态积极、品德优秀的员工逐步培养,根据他们不同的性格特征、成长经历和个人规划进行合理的定位、开发和培养。当人才成型后,企业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人才进行岗位分配,发挥他们的智慧与才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企业创造最大价值,最终实现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的双赢。

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明阳天下拓展培训网站!

下载蜜蜂授粉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环节[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蜜蜂授粉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环节[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设备润滑是设备保养的重要环节

    设备润滑是设备保养的重要环节,作好设备润滑保养,并能在摩擦面之间形成良好的油模,是减少设备润滑故障、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持设备精度的关键。在多次下现场检查设备保养时我......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一堂课导入的成与败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效果。因此,能否在上课的一开始就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即刻转移到本节课......

    求真务实是抓好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求真务实是抓好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听了袁志勇老师的课,感触很深。不要做花边修饰,要切实搞清楚叫什么,怎样教,搞清楚学生要学什么,如何学的问题,打造有内容,有方法,激发兴趣,正确引......

    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构建和谐社会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合集]

    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汉中市胥惠渠管理局党支部通过学习、研讨党在构建和谐社会上的理论、观点,结合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更深刻的理解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什么是校本教研,它包括哪些重要环节[5篇材料]

    什么是校本教研,它包括哪些重要环节? 答:校本教研是指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内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学校管理和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所开展的......

    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与其他教学环节一样,不可小觑。所谓课堂小结,是在完成某项教学任务的终了阶段,教师对课内教学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

    作文讲评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文讲评探究 讲评是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和鉴赏,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讲评得好,可以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增强写作的欲望,激发再创作的热情。讲评要以表扬为主,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