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9年部分省市养老服务经验做法汇总
2009年部分省市养老服务经验做法汇总
来源:
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时间:
2009-07-29 15:46
一、北京市
1.北京市2009年以来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情况点击查看附件
二、天津市
1.创新服务方式 推进事业发展——2009年天津上半年养老服务工作情况汇报
2.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 加快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在市政协视察居家养老建设情况座谈会上的汇报(程怀金2009年7月7日)
3.解放思想 加大扶持 推动养老机构快速发展 ——在市政协调研养老机构发展情况座谈会上的汇报(程怀金2009年7月7日)
4.天津和平区居家养老服务经验介绍
5.适应老龄化发展趋势 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天津河东区民政局)
6.突出抓好三个重点 推进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站)建设(天津河西区民政局)
7.坚持政府主导 发展日间照料 打造和谐温馨的老年人之家(天津塘沽区民政局)
8.在天津市居家养老日间照料服务工作现场推动会上的讲话(程怀金2009年6月25日)点击查看附件
三、河北省
1.河北省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情况报告
点击查看附件
四、内蒙古
1.内蒙古民政厅关于养老服务有关材料的报告点击查看附件
五、黑龙江
1.黑龙江省黑河市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情况汇报
2.关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情况的报告
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民政局关于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进展情况
4.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关于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
5.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情况的汇报
6.黑龙江省绥化市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情况材料点击查看附件
六、上海市
1.养老服务需求评估体系建设(上海民政局社会福利处)点击查看附件
七、浙江省
1.2009年浙江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2.转变观念 开拓创新 努力拓展养老服务工作新局面(浙江省杭州市民政局)
3.宁波市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1%抽样调查研究报告
4.浙江省绍兴市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5.浙江省舟山市2009年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点击查看附件
八、江西省
1.江西省养老服务事业现状及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
2.江西省吉安市养老服务情况的汇报
3.江西省九江市养老服务工作情况的汇报
4.健全体系 创新模式 全面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江西省南昌市民政局)
5.政府“搭台” 民间“唱戏”推进民办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实践与体会(江西省萍乡民政局)
6.招商引资 大力推进民办社会福利机构建设(江西省上饶市民政局)
7.江西省新余市养老服务工作的报告点击查看附件
九、湖北省
1.湖北省关于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情况的报告点击查看附件
十、广东省
1.广东省2009年民政工作情况报告点击查看附件
十一、海南省
1.海南省关于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相关情况的报告点击查看附件
十二、云南省
1.云南省开展养老服务工作情况报告点击查看附件
十三、陕西省
1.坚持政府主导 动员社会参与 加快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陕西省西安市)
2.加大政府投入 凝聚社会力量 不断提升全区养老服务社会化水平(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点击查看附件
十四、甘肃省
1.做好规划 加大投入 努力推进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建设(甘肃省民政厅)
2.提高认识 统筹兼顾 推动养老服务健康发展(甘肃省白银市民政局)点击查看附件
第二篇:第三部分 各地养老服务典型经验和做法汇总
第三部分 各地养老服务典型经验和做法汇总
(一)、部分省市养老服务典型经验
创新机制 整合资源 全力打造普惠型为老服务体系
(广州市民政局 2008年12月24日)我市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103.15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3.4%。近年来,面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广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老年福利事业发展,强化政策保障力度,加快改革创新步伐,积极引导社会参与,我市各级民政部门坚决贯彻落实民政部、省民政厅决策部署,着力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形成了政策经费到位、服务保障优质、发展模式多样、社会参与广泛、全市老人共享的普惠型为老服务新局面,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一、党委政府推动,构建普惠型为老服务新格局
市委、市政府以构建普惠型为老服务新格局为目标,努力为养老服务发展提供组织保障、政策支持、资金保证,确保为老服务的健康协调发展。
领导带头推动。市委、市政府把养老福利事业纳入了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至2010年形成广州特色的养老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目标。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朱小丹,市长张广宁等领导带头深入老人院、老人家庭调查研究,慰问困难老人和高龄老人,解决为老服务的重大问题,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进一步促进我市老年福利事业发展。
强化政策推动。为了促进养老事业发展,我市先后出台了《广州市老年人优待办法》、《广州市民办社会福利事业机构管理办法》、《广州市城镇老年居民
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广州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行办法》等办法,制定了《关于加强老年人社区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奠定了我市为老服务体系的政策基础。2007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切实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若干问题的决定》,将社会福利事业逐步实现从救助型、补缺型福利向普惠型福利转变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加以推进,成为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重要政策支撑。
部门合力推动。政府各部门积极履行职责,加强沟通,密切协调,合力推进为老服务工作。财政部门把工作经费纳入部门预算,并及时、足额地下拨。劳动保障部门为4050人员从事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提供了岗位培训和资助,实现了再就业工作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紧密结合。卫生部门积极利用社区卫生服务资源,拓展社区为老卫生服务工作,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家庭病床、家庭出诊、社区护理、社区康复等服务。公安部门加大对诈骗老年人犯罪的打击力度,法院、仲裁委等部门优先、方便老年人办案。司法部门进一步健全网络,建立了一支拥有600多人的老年维权工作队伍,及时受理法律援助案件,热心为老年人服务。我市从2001年实施老年人优待,60周岁以上户籍老人均持广州市老年人优待证,在出行、公园游览、医疗门诊、法律援助等方面享受减免优惠。我市老龄工作目标责任考核连续四年获广东省第一。
加大资金推动。我市各级财政在安排资金促进国办养老机构发展的同时,通过资金、政策等方式,积极扶持民办福利机构的发展,在用地、用房、水电、税务等方面给予减免优惠。近三年来,市本级福利彩票公益金积极支持为老服务,立项资助近2亿元;穗港民间慈善团体和个人主动资助养老服务事业,通过市慈善会向各类养老服务机构投入慈善捐款近3000万元;我市各级财政近三年共投入为老服务经费5亿多元。
加强舆论推动。在推进为老服务社会化过程中,我市注意发挥舆论引导和推动作用,形成全社会关注、关心养老事业的浓厚氛围。把每年9月确定为“敬老月”,广泛开展敬老爱老和慰问活动。在广州电视台开办了老年人专题栏目《情满夕阳》,编办了《广州老人报》,广州电台和所有平面媒体,也都设立了老年人养老专栏和板块。国家、省级新闻媒体多次报道我市的养老事业,营造了良好氛围。
二、创新养老模式,探索全覆盖养老服务新平台
近年来,我市为老服务工作以机构养老创品牌、社区养老创特色、农村养老辟新径为要求,较好地满足了不同老人的不同养老需求。
打造机构养老新品牌。我市各养老机构注重在硬件建设、规范管理、服务质量、社会信誉等方面下功夫、做文章,用一流的服务、良好的口碑吸引老人入住。广州市老人院引入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拥有完善的生活服务保障设施和现代化的医疗康复设备,建有全国首座、具有国际专业水平的痴呆老人康复服务大楼和临终老人关怀大楼,为老人提供休养、护理、康复、痴呆疗养和临终关怀服务,示范和引领作用凸显。广州友好老年公寓是集养护、托管、娱乐、康复和医疗等服务于一体的大型老年人民办社会福利机构,运用现代管理理念,以人为本、尊老扶弱、诚信敬业、奉献爱心,全方位满足老人的各种需求。
创建社区养老新亮点。从2005年开始,我市大力倡导社区居家养老,创新发展了借助民办养老机构承办服务、以社区“星光老年之家”为载体打造服务平台、以社区服务中心为依托引入社会组织开展服务、依托物业管理公司开展服务等模式,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服务载体多元化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格局。为确保“星光老年之家”的正常运作,我市每年都安排专项资金更新设备和补贴必要工作经费。2008年,我市借鉴香港先进养老服务经验,提出建设“一站式”服务平台。越秀区先行先试,以现有资源为核心,以“10分钟”
路程为半径,打造“十分钟”为老服务圈(机构养老、居家养老、信息养老、助老员帮扶、健康关怀、邻里互助、文化活动、法律援助、老年协会、便利生活等十个服务圈),受到社区老人的欢迎。荔湾区逢源街耀华社区本着“社区照顾”理念, 组建了广州市第一支长者义工队,成立了首个社区邻里援助站,建设了社区老年之家,鼓励长者积极参与群体生活及社区活动,互相帮助,敬老、助老和为老服务氛围浓厚。
推进农村养老新举措。我市在全面推进城镇养老服务的同时,根据农村老人尤其是孤寡、困难老人养老需求,积极推进农村“五保村”建设,加快敬老院改造。同时,配备医生、配套建设活动设施、安排养老员等,并确保五保老人的供养标准高于低保标准30%以上,大大提高了农村老人的养老水平。目前,全市建有“五保村”33个,敬老院57间,五保老人集中供养2100多人,入住敬老院1671人。
三、扩大社会参与,促进为老服务社会化新发展
近年来,我市十分注重倡导全社会共同关心老年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社会化养老格局基本形成。
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为老服务主体多元化。我市通过政策引导、财力支持、工作指导,鼓励社会力量采取独资、合资、合作、股份制、个人承包等形式,投资兴办养老福利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健康、半护理、护理多层次服务,形成了服务主体多元化新格局。目前,我市各类老年福利机构161间,床位数22817张,其中民办老年人福利机构76间,床位数13702张,超过全市养老床位总数的60%。
积极引导社会资金资助为老服务,夯实社会养老设施。我市社会各界主动捐款捐物,资助老年人机构的建设、老年人活动的举办等,促进了为老服务的发展。
如近年来,仅广州市老人院就接受社会捐赠款3400多万元,其中广州富力地产集团在捐赠1508万元建设富力慈恩楼的同时,每月还捐资5万元,以改善该院政府供养老人的生活。
积极深化福利机构转制改革,为老服务机制市场化。近年来,通过不断深化改革,采用市场化运营模式,盘活公办养老机构存量。越秀区大力推广街道托老中心采取“公建民营”的管理模式,把建成的街道托老中心向社会招标,由街道与承办的中介服务组织签订合同,区民政局、街道负责共同监督指导托老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实行民营化管理,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市90%以上区、县级市福利院也都实行市场化运营。
积极培育非营利性社区服务中介社团,为老服务形式多样化。我市积极探索“社会福利社会办,老人设施老人管”的社会化管理模式,成立和培育了不同形式的老年人社区社会组织,其中越秀区在2004年成立了“星光长者联谊会”,由40多名热心社会工作的退休干部、退休党员,在区老龄办的指导下,巡检各社区星光老年之家,保证建成的福利设施和公益活动场所充分利用和正常运转,有效发挥为老服务的功能。各级慈善会与医疗部门合作,在全市开展“慈善医疗进社区”活动,为居家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体检和送医送药活动。各社区长者义工队和青年志愿者已成为我市为老服务的新亮点,进一步整合了我市为老服务资源。
四、更新服务理念,搭建为老服务专业化新网络
近年来,我市注重加强为老服务设施建设,提高为老服务人员素质,加快为老服务网络化建设,不断提高为老服务水平。
拓展为老服务功能。采用企业出资建设和运营管理、政府监管和购买服务的模式,建设开通了“平安通”呼援服务系统,为老人提供及时有效的救助关怀服务。把“平安通”平台与120、119、110服务系统相互兼容,支持、配合,为老
人搭建了社区医疗应急救援服务网络、社区护理服务网络、社区家政服务网络、义务服务网络等四个“联动服务网”。此外,还开通“96909”长者心声热线、“12348”法律咨询专线电话,为老人解疑释难,提供各种咨询服务。
完善为老服务网络。建立了上下联动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网络,市、区、街道、居委会成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及居家养老服务部(站、点),加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领导、协调、监督评估;形成了上门服务、日托、康复站、星光老年之家等多形式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完善了非赢利性的小区医疗保健体系,全市130个街道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为主体,各级医院为依托的老年医疗保健服务网络;健全了市、区、街、居委会四级老年人维权服务网络,全市共建立遍布城乡的法律援助机构184个,为老年人提供方便快捷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服务。
壮大为老服务队伍。我市利用毗邻港澳的优势,积极引进香港社会工作先进理念和方法,探索完善专业化、多样化为老服务。荔湾区选定8条街道作为试点,引入了社会工作的管理理念和服务模式,组织开展居家养老、特困家庭、残疾人士、长者平安钟等服务。广州市老人院2005年成立了社工部,聘请了香港圣公会资深社工定期提供专业督导,用社工理念开展为老服务,服务专业化水平上了新台阶。市、区还不定期举办居家养老护理员培训班,邀请香港等地的专业人士讲课,不断提高服务人员综合素质,提高为老服务水平。
建立和完善扶持优惠政策 构建首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
(北京市民政局)
北京市是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发展速度较快的城市。目前,全市共有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243万,占常住总人口的14.9%。预计2020年将达到349万,占总人口的19.4%。面对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新形势,北京市确定了“9064”养老发展战略,即到2020年实现90%的老年人家庭养老,6%的老年人社区养老,4%的老年人机构养老。为此,我们坚持以社会化改革为动力,以养老服务均等化为目标,不断完善老年服务发展政策,着力构建首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主要做法是:
一、完善制度,实现养老服务保障全覆盖
为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近年来,我们制定出台了多项针对老年人的惠民政策,加大了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力度,养老服务的惠及群体和保障水平大幅度提高。
(一)实施养老服务补贴。2008年,我市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在10个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统一试点工作。为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出台了《北京市特殊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办法》,试点区内具有北京市
户口、年满60周岁、符合高龄、低收入、纯老年户等条件的老年人,可享受50元--250元的养老服务补贴,此项政策将惠及18万老年人。
(二)制定出台老年优待办法。今年,在综合考虑公交承载压力、公园接待能力、资金投入压力等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加强老年人优待工作的办法》,对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实行11项优待政策,包括:65岁以上老年人可免费乘坐公交或游览公园;60岁以上老年人可免费游览博物馆、文化馆;明确要求社区服务中心、公共体育场馆、社会法律服务机构、大、中型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优先或优惠服务。
(三)切实解决无社会保障老年人养老保障问题。从2008年开始,本市年满60周岁以上的无社会保障老年人每月将获得200元福利养老金,解决了70万无社会保障老年人的老有所养问题,标志着城乡养老保障体系在制度上实现了全覆盖。同时,参加农村养老保险并达到制度规定条件的农民,每月新增280元基础养老金。
二、加大投入,实现养老服务设施快速增长
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统筹养老服务设施协调发展,努力构建设施完善、运行良好、服务一流的养老服务体系。
(一)加快城乡养老服务机构发展。为解决农村老年福利设施简陋、功能单
一、服务水平较低等问题,从2001年开始,投入资金近3.45亿元,将171所乡镇敬老院改造成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农村社会福利中心,新增床位13776张。2005年-2007年,实施了街道敬老院改造工程。2008年,又建立了街道乡镇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资助长效机制。
(二)加快社区为老服务设施建设步伐。在民政部的统一部署下,全面实施了城区“星光计划”,建设了2335个城区“星光老年之家”,并将其拓展到农村
地区。在完成1255个村“星光老年之家”建设的基础上,用两年时间再资助2700个,逐步实现城乡社区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全覆盖。
(三)确立每年至少新增1万张养老床位的发展计划。为实现2020年百名老年人拥有4张养老床位的目标,每年需新增养老床位不少于1万张,并重点发展养护型、普通档次的养老服务机构,着力满足社会公众养老服务需求。2009年新增1.5万张养老床位,已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四)不断提高养老服务管理水平。在加快设施建设的同时,我们加强了养老服务规范管理,相继出台《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规范》等8个地方标准,初步建立起了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对养老服务涉及的主要事项制定了统一的合同范本,促进了养老服务机构健康发展。
三、加强引导,实现养老服务发展多元化
在政府主导下,从建设资金、运营补贴、土地使用等方面入手,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事业,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发展格局。
(一)加大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资金扶持力度。经民政部门批准的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符合资助条件的,按照每张床位8000元—16000元给予一次性建设资金支持。
(二)完善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运营补贴政策。提高资金补贴标准,按照每收住1名老年人每月100元-200元的标准给予资助,并建立科学增长机制。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64所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获得资助,资助金额达2635万元。
(三)完善政府建设项目资金配套政策。区县级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市、区政府按照1:1比例负担,财政困难区县,市政府给予适度倾斜;街道和乡镇级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及设备购臵,市福利彩票公益金按照一定比例给予资助;居住区配套养老服务设施,征地拆迁费由开发公司负担,基本建设费由区县政府承担,市福利彩票公益金按照30%比例予以资助。
(四)建立有效的土地供给政策。按照每张床位不低于40平方米占地面积,预留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用地。政府投资建设的基础性、保障型养老服务机构及具有示范作用的一般性、舒适型养老服务机构,采取划拨方式供地,其他类型养老服务机构按照协议出让方式供地。
创新思路 城乡统筹
加快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浙江民政厅)
我省老年人口达700万,占总人口的15%。面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将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政策扶持,加快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全省共有各类养老机构1600余所,床位数约16万张;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率分别达到95%和99%。主要做法如下:
一、完善政策,从制度上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老年福利事业,把它作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2006年,我省率先制订了《社会福利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十一五”期间建立和完善以老年福利为重点的新型社会福利体系。2006年省政府办公厅制发了《关于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通知》,明确了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具体政策和措施。今年,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
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到2012年,全省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现基本覆盖,机构养老服务床位数保持年均增长10%以上,享受机构养老服务人数达到老年人口总数的3%以上。并进一步明确了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优先供地等扶持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多形式、多渠道参与养老服务事业发展。
二、搭建平台,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
各级政府和民政部门及时转变理念,创新思路,以实现老有所养和提高城乡老年群体生活质量为目标,搭建市、县(市、区)、街道(乡镇)三级养老服务平台,建立覆盖城乡、适度普惠的养老服务体系。以建设“星光老年之家”为抓手,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建立多形式、广覆盖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点,为社区居家老人提供生活服务、文化教育、休闲健身等活动场所、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街道(乡镇)改善、提升敬老院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实现敬老院向区域性社会养老服务中心转型,拓展服务对象,扩大服务范围,向农村社会老人提供寄养代养、日间托养、家庭护理、配送餐等服务;市、县(区)公办养老机构在确保“三无”人员集中供养的基础上,重点向最低生活保障老人、生活困难老人、高龄老人以及重度残疾老人等特殊困难老人提供养老和护理服务。以此为依托,建立具有组织、指导、服务、培训等功能的社会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强化对居家养老服务和养老服务机构的行业管理和指导。
三、政策扶持,加快推进民办养老机构发展
立足浙江民营经济相对发达,民间资本较为充裕的实际,大力推动养老服务投资主体多元化。各级政府积极支持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方式,以及实施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社会资金兴办养老服务机构。今年,省政府专门出台政策,对用房自建、床位数达到50张以上的非营利性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省财政给予每个床位3000元补助,对租房且租期5年以
上、床位数达到50张以上的非营利性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省财政给予每个床位2500元补助。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省民办养老机构不断发展壮大。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全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的资金达9亿元,目前,全省民办养老机构床位数达4万张,约占床位总数的30%,宁波、温州等地床位数已经接近或超过50%。同时,温州市鹿城区“品牌服务连锁经营”的发展模式、诸暨市乡镇敬老院委托企业集团养老中心实行统一连锁管理的模式及东阳市探索建立公、民办混合型养老机构等做法,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民办养老机构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四、创新方式,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
以建设城乡社区“星光老年之家”为抓手,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十五”期间,我省启动实施了城市社区“星光计划”,共投入资金7.68亿元,建立城市社区“星光老年之家”1400多个;2006年将“星光计划”向农村延伸,结合农村社区建设,新建了4000多个具有生活服务、文化活动、老年教育、日间托管等基本养老服务功能的农村“星光老年之家”。计划到2012年,全省城市社区普遍建立“星光老年之家”,农村社区建立15000个。省财政给予每个“星光老年之家”1至2万元建设资金补助,市、县(区)给予相应的配套补助。城乡“星光老年之家”有场地、有队伍、有制度、有经费,实行非营利性运作,根据不同对象、不同类别的老人,实行无偿、低偿的福利化服务,对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经济困难、无子女、或子女不能实施有效照顾的特殊困难老人,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提供基本生活照料服务。各地还积极发挥社区老年协会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建立城乡社区服务志愿者注册制度,鼓励和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社区党员、爱心人士、老人邻里参与居家养老服务,探索完善“义工银行”等新型志愿者登记和管理制度。如嘉善县实行养老服务职业资格管理制度和持证上岗
制度,设立社区志愿者管理服务站,积极鼓励引导志愿者加入为老服务队伍,探索“服务今天、享受明天”的社区志愿者阶梯式服务模式。同时,依托“96345”或 “81890”等信息平台,在社区建立为老服务热线和“一键通”紧急呼叫系统,使居家养老服务主体、服务对象有机联系,形成网络。目前,城乡社区初步建立了以“星光老年之家”为依托,以社区服务为平台,以信息服务系统为纽带,专业队伍与志愿者队伍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强化政府主导作用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谋求养老事业健康发展
(沈阳市民政局)
沈阳市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加速振兴、加快发展的同时,养老事业也获得了快速发展。沈阳市现有人口740万,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09.2万,占总人口的14.8%。从2005年开展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以来,我市共投入资金50亿元,出台与养老事业相关的政策 21项,极大地促进了沈阳市养老事业的发展。
一、坚持政府统筹主导地位,推进养老机构发展
近三年来,市政府不断加大投入推进养老机构发展。市、区两级投入2亿元,建设了铁西区社会福利院等一批标准较高、具有示范性的,集养老、医疗、康复、娱乐为一体的高档老年公寓,建筑面积增加2.56万平方米,增加床位1810张。按照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原则,制定了《沈阳市农村区域性中心敬老院改造建设发展规划》,从2007年起,用3年时间,将全市119所农村敬老院整合为45所农村中心敬老院。两年来共投入资金1.4 亿元,改造农村区域性中心敬老院 20所,新增床位4240张,使集中供养五保对象告别了简陋的旧居,住进现代化、高标准的中心敬老院。同时,市政府按照民办公助的模式,在建设立项、税费减免、床位补助等多方面给予扶持,共投入资金1.4亿元,建设多档次的民办养老机构54家,为老年人提供了多重选择的养老服务。目前,全市共有养老机构175家,床位14821张,养员10542人。民办机构比2005年增加22家,床位增长2696张。明年全市规划在每个城区各建设一所中、高档的养老服务中心,并投资3000万元,扩建市级养老院。在农村将全面完成45所中心敬老院整合改造任务。
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2008年下发《关于进一步落实<沈阳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意见》,积极落实民办养老机构有关用地、水、电等优惠政策;市民政、财政还共同出台了《关于资助民办福利机构的实施意见》,规定从2008年起新建或改扩建的福利机构,按新增床位20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补贴,极大地调动了民营资本投入养老服务业的积极性。在资金、政策扶持的基础上,我市今年成立的养老服务协会在全市养老机构中开展星级评定,并指导市养老院等机构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通过协会积极引导养老机构规范、科学发展。
二、加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为老服务功能
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是养老事业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过渡的根本途径。我们充分利用区、街道、社区各种养老服务资源,加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以“星光老年之家”、“日间照料站”等为老服务设施为载体,为老年人提供康复护理、体育健身、日间休息、午间餐饮等十种服务。近年来,全市共投入5.64亿元,在区、街道、社区建设为老服务中心达到1043个,社区星光老年之家、日间照料站等各种为老服务设施发展到666个,日均服务量达到8万多人次。今年市政府又投资1000万元,建设了100个示范性社区日间照料站,明年还将继续投入1000万,再建设100个示范性日间照料站,实现社区日间照料站全覆盖的总体发展目标。
在加大社区基础设施投入的同时,我们还积极引导中介组织兴办养老服务设施,利用其资源,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性社区老年服务中心。目前沈河社区老年服务中心、德济老年健康俱乐部等中介服务机构已投入使用。其中沈阳德济老年健康俱乐部的事迹于十七大期间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予以专题报道。
三、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实现养老服务全覆盖
2005年以来,我们不断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采取政府出资开发购买公益岗位等形式,为不同生活条件的老年群体以无偿、低偿和有偿方式提供不同档次的居家养老服务,4.8万老年人受益。市政府投入3300余万元开发养老服务公益性岗位2779个,为三无、低保、特困空巢老人上门提供无偿服务,市内五个中心区对符合无偿照料服务标准的特困空巢老人基本实现全覆盖服务;对生活不能自理且有一定经济收入的老劳模、老优抚对象,由 “大管家”服务中心等中介组织提供低偿服务,仅“大管家”在全市就已设立了20个连锁机构,配臵了70名工作人员;对有支付能力的社会公众老人,通过“管婆”家政连锁店和汪姐家政等中介服务机构,采取与区民政局签署框架协议,与社区签订服务合同的形式,提供有偿服务。
2008年市政府与援通公司一起建设并启动了“一号通老年人应急呼叫系统”。政府投资160万元为6800户三无、低保、特困空巢老人免费安装应急呼叫器。
目前,“一号通”共受理求救呼叫400余次,并通过120成功生命救助145人;受理生活呼叫5655次,快捷、有效地满足了老年人的多方服务需求。
四、出台为老服务优待政策,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
近年来,沈阳市在高龄老人补贴等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今年市政府将248名百岁老人高龄补贴标准由每人每月100元提高到200元,各区、县(市)在此基础上也相应地增发了100至500元,并为10600名90-99岁老人发放每人每月100至200元的高龄补贴。在农村贫困老人建房方面,市政府每年都为农村贫困老年人新建住房,建房补贴标准由1万元提高到2万元,共解决了5100户农村贫困老人的住房困难,总投资达1.2亿元。在退休老人医疗保险方面,近年来政府累计投入32.6亿元,使老年医疗保险覆盖率由2005年的76%提高到2008年的99.87%,基本实现全覆盖。同时在老年人交通、就医、文体娱乐、健康保健等方面给予了全方位的政策优待,累计投入3.1亿元,使老年人在各方面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加强养老机构资助与管理 大力推进养老事业发展
(南京市民政局 2008年12月)
近年来,我市积极应对老龄化进程加快的趋势,发挥政府、社会、企业在养老设施建设与服务中的不同作用,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扶持与监管并重,民办机构的发展环境得到优化
2006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全市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建设的会议纪要》和《关于动员社会加快发展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的意见》。我们与相关部门制订了《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新增床位资助暂行办法》、《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运营补贴暂行办法》、《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服务收费管理规定》、《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等级评定办法》,形成了福利机构发展的扶持管理体系。
1、资助方面
一是新增床位的一次性资助。对新建机构,按城、郊、县每张床位分别给予4000、3000、2000元的一次性资助,改扩建的减半资助。
二是正常运营的长期性补贴。对非政府组织和个人运营的福利机构,每收住一名本市户籍60周岁以上的老人,每月补贴60元。
同时,鼓楼、玄武、秦淮、白下等区出台了区级资助政策,标准从1000元到10000元不等,运营补贴标准从50元到200元不等。
此外,还对规费减免政策进行了梳理,一改过去只定性不定量的模糊做法,对运营过程中涉及的11项规费减免中的9项做出了明确的定量规定。养老机构在公共产品的接入和使用过程中,一律执行民用标准。同时,我市社会福利福利协会办公场所和主要设施均为政府无偿提供,运行经费主要靠财政补贴,降低了机构的负担。
2、行业管理方面
从管理主体来看,一是推进行业自律。成立了市社会福利服务协会。首先为会员单位提供管理和服务,如信息搜集,行业维权,组织培训等;其次是政府授权的事务。如资助补贴的评审,政府规章的调研等。不仅如此,协会还在政府和机构之间,起到了缓冲区和减压阀的作用。二是强化机构资质。首先是机构必须具有法人资格,其次明确规定注册资金,平均床位注册资金从2500元-4000元不等。
从管理手段来看,重点通过分级管理等手段,理顺行业秩序,规范行业行为,保持福利属性。一是行业准入方面。做到安全设施到位。如房屋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无障碍设施等;床位面积到位。每张床位的建筑面积和使用面积均有明确规定。三是培训工作到位。目前,小学以下文化的上岗培训已经超过80%;
初中以上的等级资格培训达70%。二是等级评定方面。11月,我们出台了《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等级评定办法》,将机构分为4个等级,以便机构找准自己在行业中的位臵,为机构提档升级提供一个相对完整、客观和明确的参照体系,为实行差异化的优惠政策创造条件,便于规划中档次布局的设定。三是收费管理方面。政府给民办机构相对宽松,又简单易行的收费规定,更容易得到市民认可,有利于减少行业发展的不平衡,确保政府的优惠转移给老人,实现社会福利的初衷。我们2003年开始实行收费管理,今年11月又进行了修订,执行情况良好。
二、数量与质量兼顾,民办机构的发展局面得到改善 经过几年的努力,民办机构的发展局面大为改观。
1、社会参与度空前提高。近两年完成福利机构建设项目82个,其中社会办项目78家,占总数的95%;提供的床位数5064张,占总数的92%。
2、行业凝聚力明显增强。共同的优惠政策和共同的规章制度强化了机构之间交流与联系,行业概念逐步深入人心。共同的行业责任和行业利益使得机构共同关注的问题逐渐增多,行业凝聚力明显增强,政府的号召力和权威性得到加强。
3、社会满意度逐渐提高。连续三年行风评议中,老人、家属以及社会各界对民办机构的满意率达98%。
三、机遇与挑战并存,民办机构的发展思路值得探索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政府在直接投资兴办机构承担兜底职能的同时,必须加大对民办机构的扶持:
1、大力扶持民办机构是福利事业扩大供给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 一是社会需求旺盛而政府供给不足。社会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在政府不足以包揽养老供给的现实面前,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成为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是赢利能力低下而机构改变乏力。养老机构的服务对象是相对弱势的群体。养老行业属于典型的微利行业,在没有持续的非赢利性投入的情况下,民办机构以自身有限的赢利能力,难以实现快速发展。
三是资源配臵不均而市场调节滞后。公共资源只对公办机构分配背离了市场调节的原则。公营机构往往成本高而效率低,民办机构往往效率高而发展难。
在当前及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应该加强对公办机构运营模式的探索和民办机构扶持政策的研究,回归公办民营和民办公助的正道。
2、严格管理民办机构是福利事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证 一是民办机构在行业内的分量越来越重。福利事业的投资主体从单一的政府投资转变为政府和社会共同投资;服务对象从民政对象为主转变为民政对象和社会寄养老人并重;运营方式从政府直接运营为主转变为社会运营为主。放松对民办机构的管理,就意味着放松对多数机构的管理,容易出现行业管理的盲区。
二是民办机构在社会上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民办机构服务范围和领域不断拓展,正反两面的影响不断出现。放松对民办机构的管理,就意味着放松对高风险领域的管理,容易形成行业管理的软肋。
三是民办机构在性质上的争议越来越多。对于民办机构,社会上一直有赢利与非赢利,福利与非福利的争议。放松对民办机构的管理,就意味着放松对未来趋势的把握,容易失去行业管理的先机。
突出青岛特色 进一步推进和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工作
(青岛市民政局 2008年12月24日)
青岛市于1987年进入老龄化城市,目前,全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有119.3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5.9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养老服务压力较大。近年来,青岛市委、市政府把依托社区平台推进养老服务工作作为和谐社会
建设、城市文明建设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采取多种举措,力求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让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惠及老年群体。
一、针对青岛地处沿海开放城市、老年人观念新、需求变化快的特点,在满足多样化养老需求上下功夫
青岛市作为对外开放城市,老年人对养老服务需求的特点是多样化、层次高、变化快。为准确掌握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动态,我们通过定期开展专题调研、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市民月“金点子” 征集活动、市民政114便民服务热线、社区管理服务信息系统、民生评估体系、以及局长信箱、局长公开电话、“行风在线”栏目等多种渠道获得养老服务需求信息100多万条,经过统计分析,全面掌握养老服务需求层次和需求动态,把不断满足老年人需求作为养老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步形成了多层次养老结构和多样化服务模式。同时,我们也通过这些平台和途径为广大老年人提供服务信息。例如青岛民政114便民服务热线开通以来,接到了48万个求助电话,其中80%以上是老年人的求助,我们通过这条热线予以解答,或协调各方协作为老年朋友解决了若干实际问题。青岛市出台的《困难家庭老年人生活补助制度》、《关于进一步做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通知》等政策,就源于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市北区免费为2300名独居的困难老人安装了“和谐通”,接收终端24小时有人值班,老人只要按下一个按钮就可得到及时的帮助。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市基本形成了追踪老人的需求提供比较满意的服务的工作局面,实现了服务方式由单一化服务向多样化服务拓展、服务对象由传统救济对象向全体老人拓展、服务内容由物质供给型向精神关注型拓展、服务项目由单一的生活护理照料逐步向医疗康复、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多样化服务拓展。形成了国办机构供养、民办公助、居家养老、集中照料、社区互助、社会关爱、临终关怀等七种养老服务模式。据青岛市统计局对老人们进行的访问调查显示,老人满
意率达96%以上。
二、针对青岛所辖区市经济发展较快、城乡差距较小的特点,在推进社区养老城乡一体化上见成效
青岛辖七个区五个县级市,五个县级市都是全国百强县,就青岛自身而言,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差距相对较小。我们充分发挥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优势,探索把城市社区养老向农村延伸,积极推进养老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如:连续三年将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作为市政府改善民生重点办好的实事,投入1.2亿元,新增城区养老床位3000多张,新增居家养老的困难老年人4500人;新建社区养老互助点800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老年人娱乐室200处。目前全市有养老机构118家,城乡共有养老床位2.1万张,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17张,其中城市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5张。今年我们以城带乡,在莱西市开展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试点,探索社区养老服务由城市向农村的延伸。我们从06年起建立并坚持为城乡80岁以上老人发放体检补助制度,每年为每人发放体检补助150元,三年合计发放体检补助金1.03亿元。这项制度的建立,惠及一人,温暖一家,调动了几代人关心长辈的积极性,在全社会营造了关爱老年人的良好氛围。同时,投资1000多万元对全市1500户在乡“三老”优抚对象的危漏住房进行了全面修缮,改善了革命功臣的养老生活环境。完善了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提高了供养标准。2007年市、区(市)、镇三级共投入资金1.2亿元,新建、改扩建农村敬老院59处,达到了“镇镇都有敬老院”,将近9000名农村五保老人受惠,集中供养率达到80.5%。
三、针对青岛民间组织机构健全、管理规范的特点,在引导社区民间组织从事养老服务上动脑筋
青岛作为首批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市,较早地培育了一批社区民间组织,在社
区养老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2001年对社区各类草根组织进行调查摸底中发现,80%以上是公益性的老年活动组织或为老服务组织。为此,我们在全国率先开展了社区民间组织备案制创新试点,对这些在为老服务中不可或缺的组织进行备案并加大培育发展力度。目前青岛市有正式登记和备案的社区民间组织3000多家,其中老年活动和为老服务组织2100家,占70 %。市南区普遍建立社区养老服务社或服务站等社区公益性组织;市北区建立起居家养老服务社、社区养老院、居家养老协会三者相互补充的社会力量养老服务体系;四方区在社区层面努力打造专业养老服务、专职养老服务、志愿者养老服务三支队伍。这些组织出自社区、融入社区,既满足了社区老年人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又为老年人奉献社会搭建了平台。我们连续三年从福彩公益金中先后拨款 240多万元,资助社区组织开展的“七彩华龄进社区活动”、“百场京剧进老年公寓活动”、老年体协活动等,丰富了社区老年人的文化生活。老年人合唱团2006年获得第四届国际奥林匹克合唱比赛金奖,07年获得首届国际合唱比赛两项金奖一项银奖,老年人舞蹈队08年获得国际中老年“泰王杯”大赛最高奖和组织金奖。据统计,近三年全市各种老年文体组织共获得全国性的和省级各类奖励300多项。社区里还活跃着100多支“银发城管队”、300多支“银发社区治安队”,为建设平安青岛、文明青岛、和谐青岛做出了重要贡献。
整合资源 构建成都特色的养老服务新模式
(成都市民政局)
成都市早在1992年就进入老龄化社会,是一个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的城市。
全市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181.66万,占总人口的16.3%。现有各类养老福利机构218家,其中:城乡国办福利机构191家,民办养老机构27家,共有养老床位2.8万张,每百名老年人现有养老床位数约1.6张。近年来,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将其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构建和谐成都的重要举措,创新思路,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加大投入,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形式丰富、多元助老”的具有成都特色的养老服务新模式。
一、强化政府主导,促进城乡老年福利服务均等化
近年来,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市委、市政府将城乡国办福利机构的建设列入十大“民生工程”目标任务,按照城乡一体、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的思路,市、县两级政府共投入7个多亿元对4所市级国办福利机构和93所农村敬老院进行了提档升级,集中对全市农村敬老院进行了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改造。总投资超过2亿元的市一福利院、市精神病院整体迁建工程现已完成投入使用,两院占地面积达到100亩,成为西部规模最大的国办城市福利机构;建成了金堂县黄桷桠敬老院、温江区寿安敬老院、大邑县王泗敬老院等一批高水平的农村敬老院。目前,全市城乡“三无”老年人集中入住率达到80%以上,人均供养标准达到或超过当地老年人的平均生活水平。同时不断完善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各级政府先后投入5000多万元,在社区(村)建立了设备齐全、功能完善的老年福利服务设施,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让3万多城乡“空巢”老年人摆脱了过去无人照料、缺少关爱的状况,满足了多数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
二、鼓励社会参与,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新方式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有越来越多的民间资金希望投入“老年银发产业”中来,我市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紧紧抓住成都市被国务院列为全国城乡综合
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契机,充分用好用活各方面的优惠政策,积极探索养老机构投资多元化、运营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在全省率先将民办福利机构纳入城乡统筹发展建设总体规划,拨给专门建设用地指标,由民间企业家合股投资2000万元,在闻名世界的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旁,修建了占地150亩、床位1000余个的遐龄居怡养中心,各类生活设施高档齐全,绿化率达到70%。老年人们每天在公园般的院子里享受着惬意的生活,“中心”采取公司加农户的方式,让周边农户通过从事护工和入股分红的方式,每家农户每年多增加收入3000元。目前,我市引入民间资金先后建成了27家高、中、低档的老年福利机构,床位总数达到5000多张。政府为此节约了大量硬件投入和服务人员开支,也吸纳了大量社会老年人入住。我市还与高等院校合作,率先在国内建立了“大学生义工助老实践基地”,向大学生开放城乡福利机构,学校采取志愿服务进行课外教学,大学生向受助老年人提供“菜单式”家政服务,该项活动得到了团中央的充分肯定,四川省教育厅向全省高校进行了推广。
三、整合有效资源,不断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
受传统观念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多数老年人只能在社区和家庭养老。我市通过整合各类资源优势,不断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一是通过与成都市城乡一体化救助平台的有机整合,投资1000多万元,建立了全市城乡老年救助信息网,将城乡“三无”老年人、空巢老年人的基本信息录入系统,为城乡老年人生活救助、医疗救助、法律援助、居家养老服务等各项服务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养老服务信息资源共享。二是通过与电信、卫生、公安等部门资源的有机整合,开通了社区“一键通”老年求救求助呼叫系统,使老年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在第一时间就能得到最快捷的救援。三是通过与驻地单位资源的有机整合,利用闲臵土地和厂房,建立起数百个小型分散、方便适用的老年福利
服务设施,因地制宜地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文化娱乐、康复医疗、体育健身等多方面服务。四是通过与社会专业组织资源的有机整合,为老人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武侯区针对辖区内的孤老以及经济困难、生活不能自理的空巢老年人等,区政府每年出资200余万元,向专业家政公司购买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关怀和服务,着力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成华区建立了全省第一家彩霞助老服务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民间企业冠名参与等方式,招聘下岗、失业(失地)、低保等人员,为全区“三无”老年人、贫困空巢老年人开展“钟点工”式服务,实现了“一个岗位,两种关爱”。
目前,我市正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大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投入,积极研究出台鼓励社会化养老的政策法规,完善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加快养老专业机构和队伍建设,不断将推动我市养老服务工作迈上新台阶。
加大投入 加速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进程
(西安市民政局 2008年12月18日)
目前,全市60岁以上老人已达123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4.8%,西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社会化,不断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的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城乡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近年来,西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机构建设,市本级先后投资4100万元,用于老年福利机构设施建设。在市政府加大资金投入的带动下,各区县政府也加大了对养老服务机构的投入。全市13个区县共投入资金2710万元用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极大地改善了我市养老服务设施相对滞后的局面。未央区政府投入885万元,新建、改建各类养老机构13家,拥有床位1610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达25张,走在了全市各区县的前面。
城市社区基础服务设施是为老服务的重要平台。今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要在社区工作中,“大力开展针对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等特殊群体的社区照料和居家养老服务”,把社区养老服务与社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还明确了加大投入,切实改善社区基础设施的具体措施:一是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建设;二是市级福彩、体彩公益金每年安排一定资金支持;三是区县要履行投入主体责任;四是单位型社区由原单位负责解决。2008年,市、区县投入2221万元,对全市102个社区的服务设施进行改建扩建,这些项目的建成,将大大提升我市养老服务的工作水平。
为了改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2008年,我市新建、改扩建了12所区县中心敬老院和乡镇区域性敬老院,省、市、区县三级投入达3800万元。目前,12所敬老院已全部开工建设,建成后可新增床位1100张,将大大改善我市农村老人,特别是五保老人的养老服务状况。为了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市、区县每年拿出625万元用于五保老人的供养补贴。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社会办养老机构发展
2008年3月,市政府出台了《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实施意见》,结合西安实际,重点加大了政府对社会办养老机构扶持的力度。《实施意见》明确规定,对新建的养老服务机构,城6区范围内每张床位给予一次性补贴3000元,城6区范围外每张床位给予一次性补贴2000元;对已运营的社会力量兴办的养老服务机构实行奖励制度。每年年底,由市民政局组织对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设施、服务内容、服务质量等进行综合评比并进行奖励。为了贯彻落实好《实施意见》,我们动员驻西安地区的所有媒体对《实施意见》进行了广泛宣传,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西安市资助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机构实施细则》和《西安市社会福利机构奖励评审办法》两个配套文件,及《西安市社会福利机构等级评审标准》。同时,专门成立奖励等级评审小组,历时近一个月对全市46家养老服务机构逐一进行了奖励等级评审,评出一、二、三等奖,受奖面达93.5%。《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的积极性。截止目前,社会力量新申办养老服务机构25家,总投资达2.4亿元,新增养老床位6866张,比历年来累计养老床位之和还多。同时也极大地调动了已运营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争先创优的积极性,提升了我市养老服务机构的规范化建设水平。
三、政府“埋单”,推动为老服务形式多样化
在政府加大资金扶持的推动下,近几年我市的居家养老、社区照料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各区县由政府“埋单”,招用有志于居家养老的工作人员、特别是“4050”人员,组成关爱老人服务队伍,为老人提供送时服务、上门服务。未
央区投入61万元,为1200多名老人提供有偿和无偿居家养老服务,为240多名高龄老人、困难老人提供88000多小时的免费送时服务。未央区、新城区、碑林区政府兴建了呼叫系统,为“空巢”老人、单身老人、高龄老人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立体式的服务,使这些老人足不出户便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服务。莲湖区为每个社区托老中心投资3万元用于改造服务设施,为入托老人提供舒适的服务,这个区还协调帮助托老服务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姻,为老人提供了便捷的医疗服务。雁塔区由政府“埋单”,设立“连心卡”,为300多名需要帮助的老人提供服务;为110户单身老人、特困老人免费安装了电话,并由区民政局每月补助20元话费。碑林区从今年7月正式启动“夕阳关爱工程”助老服务项目,由政府出资为辖区300多名单身老人、高龄老人、贫困老人提供每人每年1000元的家政辅助服务,到12月上旬,已为受助老人提供免费服务13000多小时。
四、强化财政保障措施,全力落实面向全社会老人的优惠政策
为了贯彻落实《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全面实施一系列惠及老年人的优惠政策。每年拿出3000万元用于7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车,直接拨付市公交总公司;每年拿出380多万元用于对90岁以上高龄老人的保健补贴;对全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按每人每年0.5元的标准核拨老年发展基金,今年拨付61.5万元。为了保证这些资金按时拨付到位,市政府要求发改委、财政局将上述所需资金纳入计划、列入预算,确保这些资金落实到位。每年市政府都要在财力紧缺的情况下,拿出3500万元以上资金用于落实面向全社会老年人的优惠政策
(二)、各地养老服务做法汇总
一、政府重视
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各地有的成立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领导小组,有的将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有的将养老机构建设、养老服务体系完善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和目标考核责任内容,同时,出台优惠政策,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使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强势推进,蓬勃开展。
1、成立领导小组或者工作小组
北京市东城区成立了全区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主管副区长任组长、区民政局局长、老龄办主任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区委宣传部、财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卫生局、文委、体育局及各街道办事处等单位的主要领导,负责全区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的宏观管理、综合协调、统筹规划。房山区高度重视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区创建活动,成立了由主管副区长为组长、民政局局长为副组长、区直各有关部门参加的区养老服务社会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民政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丰台区成立了由主管副区长吕仕杰任组长的丰台区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领导小组,加强了部门配合协作力度,形成了工作合力。
天津市南开区构建了完备的组织领导体系,成立了南开区创建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工作领导小组,由副区长、区老龄委主任段金英同志任组长,区民政局、劳动局、卫生局、司法局等有关单位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塘沽区成立了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民政、老龄、劳动、财政、卫生、物价、司法、街道办、残联、退管会和各街道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居家养老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养老保障、医疗卫生、生活照料、文化教育、司法维权等五个指导组。
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成立了由区委副书记刘卓雄任组长,政府副区长党惠建任副组长,民政、社保、教育、卫生、残联、共青团等12部门主要领导及各街道办事处主任组成的长安区养老服务社会化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民政局主抓此工作,各部门统力协作。河北省鹿泉市专门成立了鹿泉市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分别由分管的书记、市长担任,成员由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局、市建设局、市民政局和市财政局等25个市直部门领导担任。
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成立了以分管副区长为组长、有关职能部门领导和街道分管领导参加的工作领导小组。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成立了由区政府副区长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区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领导小组。通辽市科尔沁区政府成立了由民政、发改委、经贸委、工商、地税、国税、城建、卫生、教育和各镇、街道等26个相关部门单位组成的科尔沁区养老服务社会化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区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的统筹协调,日常管理与协调工作由民政局专门科室负责。
辽宁省北票市成立了由常务副市长任组长,相关单位为成员的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领导小组,将社会化养老工作作为管理区年终考评的重要内容。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由主管民政工作的副区长宋驰亲自挂帅成立朝阳区养老服务社会化领导小组,成员由区民政局、区老龄委、区劳动局、区卫生局、区
文体局、区残联、区财政局和各街道办事处一把手组成。长春市绿园区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主管书记、副区长任副组长,民政、卫生、财政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领导小组。
黑龙江省哈尔滨道里区成立了由分管副区长为组长,民政、老龄、卫生、司法、残联、团委和各街道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养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养老保障、医疗卫生、生活照料、文化教育、司法维权等五个指导中心,为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和全方位的指导服务。
上海市长宁区在2004年底专门成立了区养老机构社会化推进工作组,由分管区长挂帅,民政局局长、副局长任正副组长,全力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成立了由分管区长为组长,区民政、财政、卫生等九个相关部门组成的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领导小组。太仓市2006年11月成立由市分管领导、市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各镇(区)分管领导组成的养老服务社会化领导小组,协调和落实全市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的重大事项,为养老服务社会化提供指导和保障。
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成立了以政府区长为组长、分管民政工作的副书记、副区长为副组长,由民政、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教育、司法、城建、卫生、文化体育等相关部门和各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区创建示范工作领导小组。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成立了以分管副书记为组长,分管副区长为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的领导。
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成立了由分管副区长为组长,民政、人劳、老龄、卫生和各街道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了养老服
务社会化工作的领导。
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区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区委副书记、主管副区长任副组长,区民政、宣传、发改、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卫生等相关职能部门一把手和各街道行政正职任成员的解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领导小组。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区成立了以分管副区长为组长、区政府办公室主任和区民政局局长为副组长、有关职能部门和街道办事处领导为成员的黄石港区创建全省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做到机构组织落实。荆州市沙市区成立了以常务副区长为组长,区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成立由分管民政工作的领导任组长,区委宣传部、教育局、民政局、卫生局、财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妇联、共青团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养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民政局,负责组织协调和检查指导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开展。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成立了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区长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区老龄委、民政局、财政局、公安局、建设局、劳动社保局等单位,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力度。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民政局,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落实和实施。达州市通川区成立了由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民政、组织、宣传等部门为成员的“通川区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民政局长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组织协调各方面工作。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成立了以主管领导为组长,民政局等7个区级机关部门为成员的创建“全国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咸阳市秦都区专
门成立了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领导小组,主管民政工作的副区长担任组长,宣传部、团委、妇联、工会、民政、财政、卫生、教育、劳动保障、公安等部门为成员,各镇办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成立了“城关区创建全国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为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新疆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成立了区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的管理和指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全区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的协调、指导和监督。库尔勒市成立了以市委组织部部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民政局、老干局、老龄办、财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司法局、建设局、文体局、卫生局、工会、残联、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等十几个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由各相关部门具体负责人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
2、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或者制定养老事业发展规划
北京市东城区将养老服务工作分别纳入了《东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东城区“十一五”时期就业和社会保障发展规划》以及《东城区“十一五”时期和谐社区建设发展规划》。房山区将示范区活动纳入全区国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丰台区将发展老年福利事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写进《丰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丰台区民政事业“十一五”规划》、《丰台区社区建设“十一五”规划》。顺义区将养老服务社会化列入《顺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顺义区民政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顺义区老龄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等重要文件中。
天津市和平区坚持把“探索建立区域性养老服务体系”纳入区老龄工作的“十五”、“十一五”计划发展纲要中。南开区坚持抓好居家养老工作是地方政府 的重要职责,把此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塘沽区从解决涉及老人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将养老服务社会化事业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总体规划。
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把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纳入“十一五”规划。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青山区加大政府推动力,把养老服务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规划。
辽宁省北票市将养老服务社会化摆在突出的位臵,纳入全市“十一〃五”发展规划。大连市中山区将养老福利事业发展纳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在科学规划、提供财政支持、创新推进机制等方面为养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鞍山市2005年决定将养老服务工作纳入“十一五”规划,并责成有关部门编写“十一五”养老服务规划。鞍山市铁东区将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纳入《铁东区国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同时制定了《铁东区老年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并将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纳入各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年终考核目标。营口市将养老福利事业的发展纳入社会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之中,并将该项工作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把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摆上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并将发展老年福利事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全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社区服务业发展规划中。哈尔滨市南岗区把发展老年福利服务事业纳入“十一五”规划中。
上海市长宁区先后制定了区老年事业发展十五规划、十一五规划、区养老机构床位建设三年实施规划、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三年实施规划,有效地推动老年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
江苏省太仓市把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江苏省把发展适度普惠型的养老福利服务作为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列入《江苏省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并制定了《社会福利事业发展专项子规划》,把示范养老机构建设、社会养老机构建设、“爱心护理院”建设、“关爱工程”即农村敬老院建设建设作为重点项目。
浙江省杭州市将养老事业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它摆上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列入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并将发展老年福利事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写进“十一五”规划。嵊州市出台政策,明确将养老服务业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落实国家对福利性、非营利性老年服务机构的税费、财政扶持政策。
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专门制定了老年福利服务事业发展规划,并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禹会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纳入社区建设总体发展计划之和政府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
江西省南昌市把老年工作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将社会养老事业列入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了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建立了领导责任制。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区从解决老年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将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纳入全区“十一五”发展规划,作为和谐城区发展目标之一。荆州市沙市区将养老服务建设列进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湖北省研究养老问题,将养老服务事业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全省各地高度重视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都将这项事业列入当地“十一五”发展规划。
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把养老服务社会化作为全区“民心工程”、“德政工
程”纳入到全区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当中,列为政府工作报告。
海南省文昌市制定了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的三年发展规划。
四川省成都市将发展老年福利事业和加快城乡福利设施建设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出台《渭滨区养老事业发展规划》,把发展养老事业纳入社会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规划之中。
甘肃省兰州市把老年福利服务工作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重点责任目标计划和考核范围。甘肃省把发展老年福利事业纳入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白银市将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列为全市老龄工作的重要内容,编入老龄工作“十一五”发展规划。
宁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制定了养老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了养老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具体任务和保障措施,形成了较为健全的养老服务社会化政策体系。宁夏将养老服务社会化列入“十一五”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新疆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将养老服务工作列入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新疆将发展老年福利事业列入自治区民政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了2006-2010年工作目标。乌鲁木齐市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的工作思路,立足实际,大胆探索,做到了“三个纳入”,即将养老服务工作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重要目标任务。
3、列入政府重点工作或者为民办实事项目
北京市房山区把发展老年福利事业列为乡镇政府一把手工程。
天津市根据广大群众的意愿,把增加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列入新20项民
心工程。
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把解决“三无”老人、低保对象等困难老人的养老服务作为工作重点,并列为07年为民所办“十项民心工程”之一。
吉林省长春市将养老服务社会化建设作为“十一五”民政工作重要内容,2008年将养老服务社会化建设列为全市民生工作重点。
上海市闵行区连续5年将新增养老床位和居家养老服务作为政府实事项目和民生指标,成立由分管区长牵头,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实事项目领导小组,做好目标分解、落实资金,职责到人。
江苏省苏州市金闾区在区“十一五”计划、区委全委会工作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次次都有明确要求,年年列入实事工程。无锡市把实施“星光计划”、“新增养老床位”、“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实施薄弱敬老院改造”等养老福利事业作为关注民生的“民心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考核目标。江苏省2008年把“提高养老保障”、“全面启动建设示范性养老机构”、60%的县(市)建有一所示范性养老机构列为2008年改善民生的十件实事之一。
浙江省宁波市2007年把居家养老服务列入政府实事工程;2008年把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列入政府实事工程。各地党委、政府也都把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作为“解难创优、爱心帮扶”活动和为民办实事的具体举措,列入当地政府的议事日程。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2006年区委、区政府把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
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把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每年都落实20万元工作经费,支持开展社会化养老服务活动。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把建设福利机构、增加养老床位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
项目。
4、出台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政策措施
北京市顺义区政府出台新政策、制定奖励办法刺激市场发育,对投资额在500万元的给予200万元的三年贴息奖励,对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给予500万元的三年贴息奖励。
天津市和平区制定出台《和平区鼓励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的意见》,明确了监督管理办法和表彰激励机制,形成科学准确的操作规范。塘沽区制定了《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的意见》。
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在财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普遍加大投资力度,出台了《长安区资助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机构暂行办法》、《长安区资助养老服务机构管理办法》,明确了对民办社会福利机构的资助、补贴标准。河北省鹿泉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我市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实施意见》和《鹿泉市民办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规定》,为民营福利机构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发展环境和政策依据。
山西省太原市政府出台《关于扶持资助老年服务机构的实施意见》规定,社会力量办老年福利服务机构建设用地,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可予以划拨供地,优惠供地,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费给予减免,建成的老年福利服务机构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挤占。老年福利机构使用的电、水、暖气、煤气,按居民生活收费价格标准收费,生活用车减免养路费,建设施工、配套工程和安装按成本价收费。老年福利机构所办医疗机构符合条件的,可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还可委托老年福利机构代办养老金发放。对老年福利机构及其提供的福利性服务和兴办的第三产业,单位和个人对老年福利机构的捐赠,国家给予税收优惠。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结合实际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一
是对养老服务机构免征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二是减免城市建设管理费;三是养老服务机构使用自来水、电、暖、煤气和电话,按照居民最低标准收费;三是养老服务机构的工作用车减免有关交通管理费用;四是养老服务机构入住的老年人在城区及各镇办医院就医时,对部分医药费进行适当减免;四是全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乘座公交车时享受半价优惠,免费参观辖区内各旅游景点;五是养老服务机构在卫生、文化、体育等事业中优先享受优惠政策;六是将养老服务设施纳入公共设施统一规划,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用地,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应当采用划拨方式供地的,国土资源部门优先划拨供地,并在地价上给予适当优惠;七是对集体和民办社会养老服务机构收住的特困老年人全部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八是对进入养老服务机构养老并享受社会保险的人员,可由社会保险部门委托社会养老机构代办其养老金发放等优惠政策。通辽市科尔沁区制定下发了《关于大力扶持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意见》,规定社会办养老机构存续期间内享受减免税政策,免交排水设施费,优惠征收配电贴费、供电贴费、电力增容费,按照当地居民生活和行政事业分类价格择低征收自来水、煤气和电费,优惠电话安装、使用通信设施费,减免征收养路费等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以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投资兴办养老机构,引导养老事业的社会化发展。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决定在该区登记的非营利性的养老服务机构可享受建设用地划拨、免征企业所得税、减免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免缴卫生监测费和卫生许可证工本费以及养老服务机构的用水、用电,按当地居民生活用水、用电价格收费等八项优惠政策。长春市出台了《长春市养老服务机构管理办法》,明确了各项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和引导集体、民营、个人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实体兴办不同经济成分和不同服务层次的养老机构。凡在辖区内登记的非营利性养老服务
机构可享受建设用地划拨、免征企业所得税、减免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免缴卫生监测费和卫生许可证工本费以及养老服务机构的用水、用电按当地居民生活用水、用电价格收费等八项优惠政策;对现有养老服务机构给予床位费补贴,每张床位每年补贴600-800元;对新办的各类养老服务机构调整登记管理制度,缩短登记周期、减化审批环节、放宽部分条件,有力地促进了养老机构的多元化发展。
上海市普陀区2005年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本区养老机构建设若干意见的通知》,规定养老机构除享受市政府文件规定的优惠政策外,另行配套9条扶持措施。如养老机构在办理立项设臵审批后,按每床5000元标准给予床位补贴;凡节约能源,符合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系统的新建养老机构,由政府资助一套不超过15万元的太阳能设备;失业、协保人员投资兴办公益性养老机构,可视为创办小企业享受劳动部门鼓励和促进就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等。
江苏省苏州市金阊区出台了8项优惠政策措施,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兴办和社会力量投入、投资养老服务事业。无锡市2006年制定了《无锡市社会办养老机构资金资助暂行办法》。
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以承包、租赁、托管、股份制等形式,参与经营养老服务机构。江西省下发的《关于加快实现我省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决定》,在土地使用、用水用电、税收减免等七个方面对社会福利机构给予政策优惠。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区出台了《关于社会力量兴办福利机构享受优惠政策待遇的若干规定》。一是免交费税,减轻负担。建立社会民间养老机构时,免交办证费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费,免缴营业税和所得税。二是优先贷款,政府补息。需申请贷款的,政府优先办理,银行优先放贷,并且政府承担贷款者所贷款额的全部利息。三是多措并举,促进发展。社会民间养老机构需要征地的,按当
地当时市场价位优惠50%,免交征地税,免费发放土地使用证;需购房的(用于养老服务),免交办证费,免缴营业税。需购设备,政府按每万元设备补贴3000元标准给予扶持;需招聘员工,劳动部门优先安排、免费培训。
广东省1998年颁布了《广东省民办社会福利机构管理办法》;1999年,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我省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2000年,民政厅与15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扶持我省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通知》;近期内即将出台修订的《广东省民办社会福利机构管理办法》。这些政策的出台明确的体现了促进养老服务社会化的导向和措施,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广西自治区2007年10月印发了《关于扶持我区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的通知》(桂民发[2007]162号),规定了民办养老服务机构享受福利彩票公益金扶持的条件、扶持对象、资助标准、申请程序等,把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扶持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甘肃省兰州市出台政策文件,从资金投入、设施建设、优惠减免等十多个方面制定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发展的政策依据和法规保障。全市社会福利机构供养的“三无”老人持民政部门的证明在省内县级以上(含县级)各医院就医时,减免10%的床位费、护理费和20%的手术费,并实行挂号、交费、化验、取药四优先;社会养老机构使用电话等电信业务享受了减免优惠和照顾;养老福利机构用水均按居民生活用水价格收费。南京市于2006年下发了《关于动员社会加快发展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的意见》,明确了规划立项、资质审批、税收规费、培训用工、社会捐赠及政府资助6个方面22条优惠政策。
宁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为调动民营资本参与养老产业的积极性,制定了发展民办养老机构的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民办养老机构及时审批,加强管理。
新疆自治区提出了《关于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老年福利服务设施的意见》,在财政补贴(开办经费补贴、运营经费补贴)、信贷、注册立项、土地划拨、市政费用减免、生活费用减免、税收减免、取暖补贴、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接受捐赠、物业费减免、医疗服务、收养“三无”老人费用、从业人员培训等14个方面提出了支持优惠措施,目前《意见》已经过10个厅局的会签,争取在12月份出台。
二、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是指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服务形式。它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是我国发展社区服务,建立养老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的过程中,部分地区从出台政策、建立机构、明确任务入手,大力推进居家养老,确立了居家养老在养老服务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
1、出台推动居家养老政策措施
北京市东城区研究制定了《东城区关于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的意见》以及《东城区居家养老服务政府补贴实施办法》,着重围绕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组织架构、补贴服务内容和标准、服务模式、支撑网络、运作流程、评估监督、表彰奖励、资金保障等方面进行养老服务政策的制度化设计。房山区出台了《房山区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顺义区出台了《关于加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意见》,给予月平均服务量在20户以上的居家养老服务组织每年1万元的资助,给予月平均服务量在40户以上的给予每年2万元的资助,对服务对象中有完全不能自理人员的居家养老服务组织,按完全不能自理人员实有人数给予每人每年1000元的资助。西城区出台了《关于推进居家养老服务试点
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明确了居家养老服务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职责分工及补贴服务对象、补贴标准、资金保障等。
天津市塘沽区拟定了《关于三无、低保对象中困难老人居家服务的实施方案》,对补贴对象进行调整,扩大服务面,向10个街道的1291名“三无”、“低保”以及优抚、救济对象发放调查表,在自愿的原则下确定了856人为重点服务对象,招聘了90名服务员,开展政府购买入户服务,此项服务工作自2006年开始结止到目前累计投入资金150万元。
辽宁省鞍山市出台了《关于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鞍民发[2005]74号)和《关于规范居家养老服务资金管理和使用的通知》(鞍民发[2005] 87号),近几年较好地完成了为5000名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目标。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出台了《关于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
浙江省宁波市先后下发了《关于促进居家养老服务规范运作的指导意见》(甬民发[2007]46号)、《关于加快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通知》(甬民发[2007]92号)和《关于推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甬民发„2007‟137号),对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目标、阶段任务、设施建设、规范运作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居家养老工作操作方案》,明确了居家养老工作的指导思想,责任目标,组织建设,服务队伍建设,服务对象范围,服务内容和标准,工作流程,工作制度和要求,为加快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提供了政策指导。
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先后出台了《东湖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的试行办法》、《东湖区关于全面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研究制定了《推广使用居家养老服务券的试行办法》。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积极探索居家养老新模式,2006年制定出台了《关于全面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制定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规章制度》、《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守则》、《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及责任分工》等各项制度。
重庆市渝中区制定出台了《关于在全区开展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的实施意见(试行)》(渝中府发[2006]55号),规划了长远目标,将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无子女或享受低保的贫困老人全部纳入居家养老服务范围,不断满足社会老人居家养老的需求。重庆市2006年制发了《重庆市民政局关于开展城镇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全市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服务对象、服务形式、服务内容及工作措施做了明确的规定,促进了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工作在全市逐步开展。
广西省柳州市在实践中结合具体情况,制定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管理制度》、《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范围》、《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居家养老的服务内容,以个性化管理、柔情性服务为居家养老对象服务。
2、建立居家养老指导或者服务机构
北京市房山区在居委会成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站,由中介组织承担服务项目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活动。顺义区成立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搭建区级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在城市社区成立了6个居家养老服务站,在农村成立了10家民办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积极开展日间照料、代购物品、送餐服务、健康咨询等为老服务
项目。西城区在区和街分别成立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区152个社区居委会都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站。
天津市塘沽区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对全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进行宏观调控、政策指导,严格审批程序,实时对服务质量做出评估;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组织综合服务项目,因地制宜地为居家老人提供服务;养老服务站对困难老年人家庭状况开展调查、核实,对服务质量进行反馈。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居家养老组织共分三层基本单位:一是“街道居家养老院”,院长由街道主管民政工作副主任担任,主要负责研究制定居家养老工作的计划、实施措施;制定相关制度;负责双方签订协议以及对养护员调配、考核培训等工作。二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站长由社区居委会主任兼任,主要负责采集相关信息,对养护员进行管理及征求意见等工作,并负责各项制度的落实和对日常工作的监督检查。三是“家庭养老院”,设在老人的家中,由养护员和养护对象组成。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成立了居家养老指导组,各街道在老年服务中心指定了居家养老服务指导员,各社区居委会在社区老年服务站明确了具体服务,并在社区老年服务站的具体安排下入户服务。
辽宁省大连市甘子井区在区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指导中心(设在社会事务科),对各街道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进行指导;在15个街道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并组建居家养老服务社(托老中心),具体实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在120个社区按照社区养老体系建设要求,设臵了 “两站一所”(居家养老服务站、医疗服务站、托老服务所)。大连市沙河口区在区成立居家养老管理办公室。主要职责是制定相应政策和管理制度,组织协调居家养老管理服务、审批养老和公益岗位资金发放。并把居家养老与社会机构养老等同,予以重点指导服务。在街道
成立居家养老管理服务中心。主要职责是居家养老的入户调查、养护对象审核报批、培训管理养护人员等日常管理工作和组织养老服务义工和志愿者队伍开展活动。在社区居委会成立居家养老服务站。由辖区老党员、退休职工、居民代表组成居家养老“检查小组”,依据居家养老管理办法和养护员职责,入户了解服务情况,定期检查由养护员每月填写并由养护对象签字的《家庭收支明细账》和《服务日记》等,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07年初依托社区公共服务用房在各社区建立了社区养老服务站。服务站站长由社区居民委员会副主任或委员担任,各社区低保专干负责信息采集、服务对接、质量监管等工作,服务对象以居住在朝阳区的“三无”、“空巢”、特困、优抚对象、残疾、无自理能力、高龄(80以上)老人为主。长春市以市政府办公厅文件形式出台了《关于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实施意见》,各区制定了《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及管理暂行办法》。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成立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民政局,主要是对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进行综合协调、指导、监督、检查以及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资金的筹措与使用。街道办事处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负责整合辖区内养老资源,组织各种文体活动,协调志愿者队伍的义务服务,反馈为老服务需求。社区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站,负责组织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上海市浦东新区2002年成立了民非性质的区级居家养老指导中心,并逐步在街道、镇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居家养老服务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积极开展政社合作,委托居家养老指导中心负责指导全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评估、服务管理等具体事务,积极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化发展。
江苏省苏州市金闾区2006年成立了区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站三级养老服务管理和服务网络。无锡市
构建了上下结合三位一体的的居家养老服务组织网络。市、区民政部门作为领导机构,负责制定政策和宏观监控;街道(镇)作为组织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和服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等管理;街道(镇)、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养老机构、日托站等作为服务机构,主要提供各类具体服务需求。到2008年底,全市共建立了132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现了城区居家养老机构全覆盖,居家养老服务组织网络基本建立。苏州市区(市)建立居家养老指导中心、街道(镇)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村)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三级联网为居家老人提供服务。
浙江省杭州市建立了区、街、社区三级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并实现联网。区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设在民政局,主要承担全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宏观指导、政策制定、综合协调以及居家养老专项资金的调配和使用;街道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负责整合辖区内养老资源和居家养老服务的日常管理、服务工作,举办各种大型文体活动和教育培训,维护老年人的权益;社区则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站,具体负责落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组织实施,为本社区老年人提供信息联络和具体服务。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区提供资金25万元,建成20个居家养老服务站,扶持居家养老服务。武汉市江汉区设立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对全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进行宏观调控、政策指导,负责全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具体指导、服务审批、监督管理、评比评估。湖北省打造三级机构平台。一是县级民政部门成立养老服务指导机构。对养老服务工作进行宏观调控、政策指导、综合协调等。二是街道成立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依托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设立养老服务窗口,负责掌握整合辖区内养老资源、培训服务人员、宣传以及评估监督等工作。三是社区成立养老服务站。在社区居委会的指导和监督下,由社会中介组织以市场化方式运作,负责建立和管理社区老年人服务需求档案、招聘服务人员等工作。
甘肃省兰州市重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各区都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城关区政府制定了《城关区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民政、财政、劳动、卫生、体育、文化等各有关部门和街道的职责。各社区成立了以社区主任为组长,社区民政专干、残联专干及服务人员为成员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站。柳北区政府成立了社区居家养老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民政工作的副区长担任,成员由区机关相关职能部门及街道办事处主任担任。各试点社区成立了社区主任为站长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下设五个服务小组,即:特别服务组、帮扶服务组、日常服务组、文化娱乐组、综合服务组,每个组都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形成了网络化的工作服务体系。
新疆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在街道成立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负责属地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的组织推进;在社区成立了社区助老服务所,负责落实各项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广泛发动社区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慰藉等服务,初步形成了社会化的组织服务网络。
三、社区服务
社区是社会与家庭的中间纽带,老年人居住在社区、生活在社区,加强社区服务网络建设,对于改善老年人居家养老的支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在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的进程中,各地通过建设和整合社区服务设施、培育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中介组织、建立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等,极大提升了社区为老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1、建设社区服务设施
北京市丰台区成立社区助老服务中心。具体工作是:负责开展对“低保”“三无”困难老人认定和实施政府补贴认定,补贴资金的申请、管理、使用;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培训,安排其社区弹性就业和实施政府补贴;指导社区文化站开展丰富多
彩的文体活动等。成立社区助老服务站。主要职责是:组织社区需求、供给调查,综合分析。建立需求供给人员档案,组织志愿者服务队伍,并向需求者提供必要的志愿服务;根据需求制定服务规划进行服务项目设计,对服务需求进行发包、招标、派遣;对专业化服务队伍服务质量进行监督、评估、收集反馈服务质量信息等。房山区组建了一批便民综合服务站、家庭劳务服务站,基本形成了社区福利服务网络。
天津市和平区结合“星级达标社区创建活动”,协调卫生、文化、体育等部门,指导全区总面积为12500平米的 33个“星光老年之家”和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朝着基本功能齐全、项目搭配合理、服务简便快捷、侧重“社会效益”、满足老年人基本需求的方向调整完善。南开区自2001年以来,建成46个星光老年之家,总面积达11350平方米。2007年,投资500万元,各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及企事业单位筹措1500万元,又建成了45个社区养老服务站,投资100万元增添为老服务设施,投资1320万元建设小五个阵地设施,投资300万元用于区老年公寓改造,全面改善为老服务条件,提升为老服务工作水平。塘沽区对街道开办的日间照料机构,按照实际使用面积给予一次性3—5万元补贴。天津市2001年至2005年,先后投入福利彩票公益金、市财政资金以及各区县资金和资源,共折合资金2.46亿元,建设了532个“星光老年之家”,有效改善了老年人文化活动条件。同时,到今年年底,全市完成20个示范性社区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在100个居住人口超过6000人的社区配建社区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站)和老年活动室等养老服务设施。依托这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为老年人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养老服务。
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先后争取“星光计划”资金230万元,国家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国债资金550万元,市区财政投入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725万元,总投资达到1305万元,按照“三个100”(即每个社区办公用房、社区服务用房、室外活动场地分别都要达到100平方米)的建设标准,“五室一校”(即阅览室、健身
第三篇:部分省市进一步推进招商引资的经验做法
部分省市进一步推进招商引资的经验做法
一、重庆市招商引资工作的经验做法
(一)环境创优,打造招商平台的第一抓手。重庆市以加快“宜居重庆、森林重庆、畅通重庆、健康重庆、平安重庆”建设为抓手,着力谋划开放招商的大平台,营造以人为本、安商助商的综合环境。特别是在畅通重庆建设中,构建了联接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的“一江两翼”国际贸易大通道,实现了重庆市由内陆城市向国际贸易型城市的重大转变。直达鹿特丹国际贸易大通道的开通,成为惠普公司入驻重庆的最关键因素。
(二)高位推动,招大引强成功的秘诀。重庆市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一把手工程”,每年都确定若干重大招商项目,明确招商方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亲历亲为。政府职能部门围绕重大项目履行职责,全力服务,形成强大合力,推动了重大项目的引进,以惠普为龙头,相继引进了宏碁、思科、加拿大丰业银行、美国利宝互助、三井住友银行、微软、爱立信、富士通等世界500强,成为亚洲最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西部的金融中心、西部重要的票据结算中心。
(三)创新模式,垂直一体化招商的支撑。重庆市坚持以规划引导产业园区布局,把引进龙头企业作为园区招商的主攻目标,构建了“垂直整合一体化”的产业链招商模式。该市针对身处内陆、运输成本严重制约等现状,抢抓全球笔记本电脑大发展的机遇,创新思路,走出了一条不同于沿海的加工贸易发展道路,变零部件、销售、结算“三头在外”,为零部件、结算“两头在内”、销售“一头在外”的招商新模式。正是由于世界最大的笔记本电脑制造商惠普公司的成功引进,带动了世界重要的电脑品牌和世界最重要的电脑制造商成功入驻,引来260多个电脑零部件的制造商、供应商,形成了亚洲最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这一产业链招商新模式,重庆可实现笔记本电脑产能8000万到1亿台,且80%的零部件在重庆本地制造。
(四)机制创新,凝聚招商合力的源泉。重庆市注重发挥市直职能部门的作用,明确招商责任,促进职能部门主动服务,形成了合力招商的工作机制。市国资委负责引进跨国企业集团、市工信部门负责信息产业招商、市土地部门负责境外房地产招商、市金融部门负责境外上市和募集资金、市外侨办负责引进港澳企业等。市政府对引进的每一个重大项目,都建立专门的指挥部,相关职能部门按照“全方位、高效率、无遗漏、零缺陷”的目标要求,建立服务项目的绿色通道,采取并联审批、先放后验等特殊措施,缩短办事时间,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二、南京今年招商引资转换思路实施“百团大战”
2012年,南京的招商引资工作将展开“百团大战”。日前,在该市重大项目建设暨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上,市长表示,今年不主张大规模出外招商,而是以小分队“作战”“百团大战”的方式出外招商引资,而招商引资项目排出来后,将点对点实行专人负责。2012年全市计划安排重大项目221个。
对于今年4月即将举行的重洽会,该市提出要“开出新意”,今年的重洽会上将同时推出南京打造的几大功能板块。不仅要紧盯新加坡、韩国、日本等招商“金矿”,同时还要瞄准欧美市场,用热情、激情和真情展开今年的招商工作。
三、广西柳州市招商引资工作做法
(一)建立大体制,创新招商方法模式。在原来九大专业招商组的基础上,把中介、企业纳入招商体制当中,形成政府、中介、企业各司其职,良性互动的格局。有重点、有选择地加强与国家和自治区有关部门的联系,为招商引资工作获取高质量、高水平的信息、人才、项目、技术、管理、资金支持。
(二)优化大环境,增强投资“洼地”效应。通过培训、任用、管理、引进,大力造就具备爱岗敬业奉献精神、严谨科学实干精神,追求卓越创新精神、协作互助团队精神和了解市情区情国情世情、熟悉经济科技法律政策、富有人格魅力、善长对接谈判的专业化、高水平招商队伍。强化外资审批管理,提高服务外资企业水平,进一步致力于营造开放透明的政策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稳定有序的经营环境、便捷高效的服务环境。争取成为世界银行评选的“中国内陆投资环境标杆城市。
(三)构建大平台,统筹做好全市招商。各地根据实际对经济发展作出不同的定位,定位要特色鲜明,定位不同又密切关联、相互支撑,从产业承载、研发设计、配套服务、外贸进出口等方面系统化、立体化推动要素集聚,使综合型大项目组团引进有较大的空间承载和产业支撑。瞄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新契机,紧扣大企业集团转型升级中项目投资额大、内在关联度强、战略布局明显的新动向,跳出单个项目引进的老模式,着力实施“管理+制造+研发+配套”四位一体的“复合平台”招商,以区域功能复合的综合优势促进产业融合,以招商功能复合的整体平台促进企业入驻,实现从承接产业项目到承接产业系统的跃升。(四)举办大会议,拓展推介层次实效。通过举办层次高、影响大的会议来提高宣传推介和产业对接实效。(五)合作大项目,全面提升招商水平。根据市委“十二·五”规划和区域发展的趋势特点,逐步重点考虑综合性、战略性的优、大项目的合作。主要是:
1、大力发展绿色、环保、智能、柔性的先进制造技术及其产业,大力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和战略调整;
2、创建承接产业转移和东西部互动产业合作示范园区;
3、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并在规划布局、技术改造、承担科技重大专项和资金安排等方面获得重要指导和支持;
4、以建设商会大厦为契机,大力发展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销售中心、结算中心、利润中心等多种形式的总部经济;
5、在欧洲选择对华友好、经济科技发达的国家(比如德国、瑞士、瑞典)合办科技产业城;
6、以创意设计、科技研发、信息传输、配套服务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
7、创办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8、与国内外一流大学联合创办有特色、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
9、参加国家粮食主产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大城市郊区农业区、农垦经济区建设。
(六)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健全优质服务体系。继续实行领导招商特别是“一把手”招商,实行大项目领导负责制,打造诚信政府,以服务换投资。营造“便捷、高效、联动、诚信”的服务环境和“宽松、灵活”的政策环境,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发挥“绿色通道”的作用,坚持项目并联审批机制。
第四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经验材料
社区位于街道南面,土地面积2.5平方公里,社区总人口934人,分为2个居民小组。社区共有老年人164人,占全社区总人口的17%,其中60到69周岁的老人94人,70到79周岁的老人53人,80周岁以上的老人17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社会的发展不可避免带来家庭规模日趋缩小,核心家庭、空巢老人家庭
日益增多,使得家庭对老年人的照料功能日趋弱化,迫切要求社会不断强化对居家老年人的服务功能。社区事物与老年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老龄工作是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社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贯彻市政府《关于开展居家养老工作的意见》和《洛江区关于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施意见》,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关爱老年人助老服务为重点。在区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在街道有关部门的领导下,我们于7月正式挂牌成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在以社区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带领下,大力整合社区服务资源,建立一支6人的兼职助老管理队伍,一支14人以上的志愿者服务队伍,与社区9家助老服务机构签订了服务协议书。
服务站下设医疗保健、日间照料、代买代购、居家卫生、文化娱乐等服务。积极开发利用环境资源,拓展社区多元化服务工作网络,不断扩大居家养老服务空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占地150平方米,内设书报阅览室、日间照料室、厨房、全方位为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日托照料、代购代买、配餐送餐、居家卫生、法律咨询、医疗保健等服务,使老年人在舒适的环境中有所依托,愉快生活。
服务站共有2名兼职助老服务员,一人专门负责日间照料室,一人专门负责上门入户为老年人服务。目前辖区内享受政府购买无偿服务的老人有1人,有偿服务的老人2人,独居老人5人。每月安排一名助老服务员为无偿老人提供居家卫生、助浴、入户巡视、代购等服务,为2位有偿老人提供居家卫生、代购代买、代洗衣被等服务。组织志愿者为社区独居老人一对一的电话、入户探视。服务站坚持每月一次管理员安全管理例会,适时反映社区老人的需求和服务质量,不断改进服务方式。
社区以归侨小区为活动中心,室外活动场所总面积1200平方米,有一个羽毛球场,一个老年健身场所,一个灯光球场,每周的二、四、六日组织社区的老年人在灯光球场跳舞健身。社区的舞蹈兴趣小组多次参加街道、社区主办的文艺活动表演,泉州市老年艺术节第四套秧歌舞表演,不断丰富了老年人的文化娱乐活动,让老年人在和睦舒心的家居氛围中安享晚年。
社区养老服务站充分利用辖区资源,通过各种行业的志愿者上门为老年人提供各项免费或低收费服务。与辖区内服务站签订协议的2家医疗诊所,免费为社区60岁及以上的老人测血糖,量血压、各项常规检查。3家杂货店开展送货、代购服务,2家理发店开展上门理发、修面、烫发、染发服务,1家居家维修点开展上门维修服务,达到资源共享,全方位为老年人提供人性化的服务。自从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以来,由社区老人协会牵头,社区主办,在实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过程中,我们形成了以社区居委会为核心,社区居家养老为依托,社会化专业服务与非专业化服务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社区志愿者服务队的优势,上门为老年人提供各项免费或低收费服务,帮助老年人度过健康安乐的晚年生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社区将进一步整合社区为老服务资源,不断完善为老服务体系,改进服务方式,真正做到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逐步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夯实基础。
第五篇:2012年全国部分省市高考状元谈学习经验
2012年全国部分省市高考状元谈学习经验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放榜日。尽管社会各界对其争议不断,全国各地的高考状元们仍旧被媒体高调地捧出“水面”,牢牢牵扯住大众的视线。在这里,我们不讨论媒体对“状元”的报道是否是刻意炒作,是否是偏离了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我们只将这些凭自己的实力得到荣耀的学子,他们在学习上的一些心得体会,整理出来,以供那些将为高考奋战的孩子们参考,希望能助他们一臂之力。【四川】 理科状元:高蕊馨高考分数:682分
学习心得:
(1)从小养成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做事有条理,效率高,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2)重视细节,注意归纳。
A 字可以不漂亮,但一定要工整。高考改卷时,老师速度非常快,字迹工整会有一定的印象分。B 生活中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如清洁工边打扫卫生边跳舞,这些都可以用在作文当中。
C 数学,一定要注意方法的归纳,每个知识点的题型和解法,都需要归纳出来,做到心中有数。D 英语,没有太多的诀窍,就是多记多读。
E 物理,书上的东西一定要搞清楚,答题时要有文字叙述;化学则需要注意一些小的细节以及做题的技巧,要对知识点做出整理,如各种物质的来源和用途,仪器的作用等等;生物则要注意答题术语,使答题语言更接近于标准答案,“做实验题时,要用等量且适量,不能用‘一样’这个词。”
文科状元:周小琪 高考分数:636分
学习心得:
(1)如何让第一名的成绩常年“稳坐江山”?养成有计划性的学习习惯。每一个阶段,都会有具体的学习计划。比如,每一学科的重点是什么?每一天的学习任务是什么?(2)在答题技巧方面,重点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来,不要慌张。如果遇难题,就给自己一个时间限制,在一定的时间内如果确实做不下来,就换一个题。
【重庆】 理科状元:李智 高考分数:709分(裸分)
学习心得:
(1)上课认真听讲
(2)晚自习后不再看书,该休息就休息,保证课堂上的听课效率;(3)考前深呼吸,想象考试之外的其他事能放松;(4)数学做题不一定多,认真思考才最重要。每一道题弄透彻,并举一反三。文科状元:李翔 高考分数:681分
学习心得:
(1)注重基础知识,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不放过任何知识点,紧跟着老师走。(2)早晚作息有规律。
(3)平时多关注时事,喜欢看历史书。
【云南】 理科状元:赖仪高考分数:706分
学习心得:
(1)心态很重要,不要因为一次考试就沉沦,要有坚定的决心和意志,方法因人而论,考试前最好能做点题“预热”一下大脑。(2)认真刻苦和执着。“其实我一直都在做题,大量地做题。晚上有时间我都会做试卷。” 理科状元:韩启辰 高考分数:706分(含加分)学习心得:
(1)最在意的对自己思维的培养,只要思维缜密、灵活,学习任何一门科目都不成问题。高中前两年,尤其注重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在高二上学期的时候已经把高中3年的课程全都学完。到了高三,知道自己哪部分内容需要加强,有针对性地自学。
(2)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兼顾各科的学习,做题时给自己思考的时间限定在8分钟内。如果实在想不出来,就先跳过,事后询问老师。文科状元:陈曦格娇 高考分数:689分
学习心得:
实力+心态,是陈曦格娇的成功秘诀。班主任戴瑜老师说,陈曦格娇非常善于调整心态,不骄不躁,可以说是“得意淡然,失意坦然”。每次考试后都会分析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然后逐一解决,从不急功近利。
文科状元:王子元 高考分数:文科692分(含加分)学习心得:
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高效的方法。【贵州】 理科状元:张思伟高考分数:711分
学习心得:
(1)取得这样好的成绩,与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坚持分不开。
(2)认真听讲,做好老师布置的作业。不搞什么题海战术,吃透老师讲的,万变不离其宗,碰到类似的都可以做好。但是也不能偷懒,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是必须要做完的,这样可以检验自己学习的效果。(3)按时作息,该玩的时候就玩,该学的时候就学。文科状元:王浩 高考分数:691分
学习心得:
文科生嘛,在做大题的时候多总结。
【安徽】 理科状元:丁雅琦高考分数:704分
学习心得:(1)作息有规律
(2)在学习上要注意总结。
(3)记笔记,在看一些课外教辅材料后,发现好的题目,重点记下,每次考试前翻翻,将教辅材料上的好东西转化为自己的东西。(4)不死记硬背,先理解后记忆。遇到不会做的题目,不钻牛角尖,向老师求教。文科状元:倪慧 高考分数:671分
学习心得:
(1)反对“开夜车”,除非作业非常多,否则保证在晚上12点之前睡觉。
(2)上课的时候要非常认真地听讲、跟老师多交流,主要还是从老师那里获得知识和启发。【黑龙江】 理科状元:蒋胜千 高考分数:705分
学习心得: 研究枯燥的数字对蒋胜千来说是种享受,他乐于享受无休止的演算推理。而从小养成的看书的好习惯,让他在高考中作为理科生语文成绩同样出色。
文科状元:李佳楠 高考分数:667分
学习心得:
多动脑,培养思维模式,主动找老师交流学习方法,听老师的话,只要是老师的学习意见跟任务,一定认真完成。【江苏】 理科状元:华天韵高考分数:444分
学习心得:
(1)平衡最重要,各科都要喜欢,都要学好。
(2)心态:在万事俱备时,就需要保持好一颗平常心,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3)喜欢一样东西是学好这样东西的前提。
文科状元:许琪 高考分数:417分
学习心得: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每年都写了一大本的学习计划,是许琪在高中阶段学习的秘诀。文科状元:高珏 高考分数:417分
学习心得:
(1)学习中最好的方法就是多问老师,不仅问自己的老师也问别的班老师。每位老师都有不同的见解,问得多了,得到的建议也就多了,对学习很有帮助。
(2)平时不能为了提高成绩,看书只看作文书,要多看一些,杂七杂八什么书都可以看,虽然不会立竿见影,但可以积累知识。文科状元:顾心怡 高考分数:417分
学习心得:
备考是一个不断找出自己问题的过程。与其浪费时间消沉,不如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认定的事情从不放弃。【河南】 理科状元:陈威高考分数:716分(含20分加分)
学习心得:
喜欢学习,少开夜车,爱看课外书。文科状元:于成亮 高考分数:673分
学习心得:
(1)注重用错题本纠错。如何不让错题再错,或尽量减少差错,是学习不断进步的诀窍之一。而错题本,就是打开这个诀窍的一把“金钥匙”。(2)平日善于总结反思。每次考试都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找出不足,努力将薄弱环节变成强项。(3)考试时保持平稳心态。
【河北】 理科状元:张士欣高考分数:712分
学习心得:
(1)在学校抓紧时间学,回家就是休息。
(2)想要成绩好,基本功最重要,把每一堂课都扎实学好。把知识学透,不要留下疑惑,有问题马上向老师请教。(3)做题贵在精而不在多,多做高考真题,保持做题手感。文科状元:何思雨 高考分数:677分 学习心得:
(1)记好课堂笔记。要详细记下知识的重点、难点。最好用不同的标记标注出自己的理解程度,不懂的或者掌握得不牢的,课下记得立即吃透,这样复习时会轻松很多。
(2)为提高效率,做题在精不在多,对于错题一定要勤于总结思考,彻底吃透。(3)制定好学习目标,集中精力先把作业做完再休息。【江西】 理科状元:张旭琛高考分数:693分
学习心得:
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不一样,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要有效率地学习,不打疲劳战。理科状元:杜京良 高考分数:693分
学习心得:
(1)好学,且善于学习,学习效率要高。
(2)高考前一般都会很紧张,但进入考场就要摆正心态了,只要怀着平稳的心态去答题,就能发挥得和平时一样好。文科状元:周碧瑶 高考分数:662分
学习心得:
自己在学校算是比较刻苦的类型,平时花在学习上的时间算是比较多的。对待文综的学习,还是要紧抓课本,平时多做足读书笔记,注意总结,考试的时候就不用拿着一大摞书本咬了。
文科状元:陈瑒 高考分数:662分
学习心得:
学会制订一个好的计划,是成功的一半。在有限的时间內,要注重效率,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北京】 理科状元:李泽高考分数:712分 学习心得:
轻松地学习。学会找到适当的方式释放自己的学习压力。文科状元:韩牧岑 高考分数:670分
学习心得:
按时作息,不“读死书”。平时注意浏览一些新闻消息。【浙江】 理科状元:翁凯浩高考分数:757分
学习心得:“听说他很猛的,书都翻破了。每一页上面的知识点,都记得一清二楚。如果老师讲课内容与书上有偏差,他能第一时间提出来,和老师进行讨论。”
文科状元:杨纯子 高考分数:733分
学习心得:带着平常心,不要强求什么,不要非得让自己怎么样,就会有好心态。【吉林】 理科状元:耿天毅高考成绩:706分
学习心得:
(1)“我喜欢研究教材,提前预习好将要学习的内容,这样听课就不会吃力。每次考试之后,我都会注意总结错题,不会就问,绝对不让错误再次发生。”
(2)高考也不过是一次考试,一定要用正确的心态对待,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文科状元:刘伊恬 高考成绩:664分
学习心得:
(1)少“开夜车”,保持充足的睡眠。
(2)文科学习不仅仅是简单的背诵,应当是在头脑中掌握知识的主框架和体系,依附着主干添枝加叶,即使在答题过程中落下一点,也会拿到高分。“比如拿过一本书,你要先掌握书的‘骨架’,也就是框架,然后在逐步丰富细节,这样就不会感到知识零散,便于记忆。” 【广西】 理科状元:黄崇俊高考分数:722分
学习心得:
自主学习能力很强,每天都有合理的学习计划和目标,效率很高,从来不会熬夜或者抱佛脚。文科状元:谭思颖 高考分数:679分
学习心得:保持平常心更重要。
【甘肃】 理科状元:唐博高考分数:685分
学习心得:
(1)语文和英语是语言类功课,课外词汇量的积累和阅读量的拓展自然就成了学好这两门功课的关键。
(2)“踏踏实实、步步为营”。学习上从不含糊,紧扣课堂45分钟,把一些知识点和难点力争在课堂上消化掉,并分门别类做一些有特点的题,以拓展知识面,但并不主张题海战术,而是侧重题类,要多总结,多思考,这样知识点就会呈线性分布在脑海中,到那时学习思路不清晰都难。(3)平时学习主动,执行能力超强是成绩优异的关键所在。文科状元:郑苇如 高考分数:637分
学习心得:
(1)虽然文科生需要记忆的东西很多,但背诵绝不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对于文科生而言,理解是关键的,在对知识点理解的基础上,形成一个整体的思路,然后把知识点串起来,这样有利于对知识的吸收和消化。
(2)平时很注意对学到的东西进行及时消化,如果对学到的新东西有不理解的地方,应该及时找老师进行交流沟通。不要让不理解或疑惑堆积起来。
(3)以一个平和的心态去面对高考。文科状元:郭崯堡 高考分数:637分
学习心得:
(1)学习要随性,从不强迫自己,心情好、精力足的时候,一头扎在书堆、题堆里不出来;实在没有状态的时候,也绝不强迫自己。(2)紧紧抓住课堂时间专心听讲、认真做好笔记很关键。(3)保持着平静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
“不学习的女人只有两个下场:逛不完的菜市场,穿不完的地摊货。不学习的男人只有两个下场:穿不完的阿迪吊丝,捡不完的破瓶烂罐。” 这是平顶山某高中高三学生上传的“班级励志标语”,“丁灏轩”是该校高三(3)班的学生。据他在微博评论中的介绍,“(标语)是两个人写的,其中我是一个,关于男人的标语是我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