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军理论文
太原理工大学军事技能训练课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调查
普通高校大学生军事训练中的国防教育是我国普通高校教育的一部分,是大学生开始大学生涯的入门必修课程。然而,部分大学生在接受军训教育时却表现得消极,甚至逃避。我国大学生军训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军训工作预期目标的实现。此次调查分析了太原理工大学新生军训和国防教育的现状,探讨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就如何促使高校新生军训和国防教育能达到预期目标并使其成果长效化,提出了对策思考。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份,对太原理工大学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调查共收回问卷48份,有效回收率96%。其中,女生占43.75%,男生占56.25%,大一学生占62.5%,大二学生占29.17%,大三学生占8.33%。现就结果进行如下分析:
一、太原理工大学军训基本情况
太原理工大学前身是创立于1902年的国立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三所国立大学之一。经过百余年的传承与发展,学校业已建设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府,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该校军事理论课教学时间为36学时,军事技能课训练时间为2-3周。
该校军训的组织领导与职责
1、学校成立军训领导组,全面领导学生军训工作,具体工作由武装部负责。武装部侧重军事训练和国防教育。
2、各学院由副书记、学公办主任挂帅,成立相应的军训工作领导机构,派出教师担任军训辅导员,协助教官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和日常管理工作。
该校军训内容及重点科目如下:
(一)军事训练科目
1、队列训练
⑴单个军人队列动作:立正、稍息、跨立;停止间转法;步伐的行进与立定;敬礼;蹲下、起立;坐下、起立。
⑵班、排、连队列动作:整齐报数;队形变换;方向变换;步伐变换。
⑶阅兵:阅兵式、分列式(重点科目)
2、内务条令、纪律条令、队列条令相关内容的学习。
(二)国防教育内容
⑴军训动员、军训意义。
⑵国防知识教育。
⑶军队传统教育
二、大学生军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军训时间有限,短期效果明显,长期效果较差
目前该校军训的基本模式是新生入校后集中分批短期军事训练,训练时间、训练内容和训练方式集中,在有限的时间内必须完成规定的训练课目,严格按照军队的条令化要求进行活动。这种强化性的国防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且成效显著。但问题是大学生一旦将身上的军装脱下时,就认为自己已经完成了军训任务,开始出现“松口气、歇歇脚”的现象,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最为显著的是宿舍日常内务管理迅速下滑。这种现象表明,强化性的国防教育产生的“短期效果”非常明显,但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往往出现反复,对今后良好的军人素质养成作用有限,长期效果较差。
(二)军训内容简单,训练手段单一,重复性时间太长
目前该校军训的重要内容是队列训练、内务整理与军事理论课,这种单一的训练内容与学生高中军训内容相仿,甚至还没有在高中时丰富多彩。单调枯燥的内容,单一古板的训练手段使学生在一种高强度的重复性简单队列训练中感到身体酸痛。缺少充满乐趣的现代化军事项
目,如参观军事科技展览、模拟打靶、实地射击、现代通信和军事旗语等。在军事理论课堂上,教官或教师只是将书上的内容完整地复述一遍,没有通过多媒体的手段来讲述当今世界军事概况,内容枯燥,甚至没有自己的特色见解。高等学校的学生军训过于注重对学生队列的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现代化军事素质养成和个性军事兴趣的多样化培养。
(三)军训资源不足,设施设备短缺,影响军事教学效果
军事科技教师是向广大学生传授军事科技知识的桥梁和纽带,目前该校军训的军事理论主讲教师有些是军队士官,有些是高等学校教师,很少有专职军事教官给学生上课。教官在队列训练等项目上有自己的擅长之处,但是从事军事理论课教学就明显感觉理论修养不够、教学经验不足。高校教师在这方面更是经验不足,往往是短期学习一些简单的军事理论知识,或是观看一些军事科技片就算完成了军事理论课。总体上来说,军事教学设备、教学模型和教学设施明显短缺,很大程度地影响了军事理论课的效果和水平。
三、改善大学生军训的对策及建议
(一)军训中要注重对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
大学生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国家的兴衰至关重要,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21世纪大学生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军训是培养大学生正确三观的有效途径。军训组织学生学习军事思想、军事战略、现代军事科技和我党我军光荣传统,使大学生在了解军队史的基础上,明确当今安定、祥和的社会局面是几代人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军训期间可以举办国际、国内形势报告会,使大学生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世界和国家不稳定的因素仍然存在,从而肩负起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在这种特殊的课堂上,让大学生系统地接受革命老前辈在战争年代里的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熏陶,以及和平时期人民解放军的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表现出来的大无畏与无私奉献精神等教育,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分析和比较,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丰富军训内容,提高教官水平,购置并充分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
军训不能只是简单地进行队列训练、内务整理和单纯的军事理论课。在今后的军训当中要增加参观军事科技展览、野外生存训练、旗语等内容;如果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可以让教官增设学生感兴趣、有积极性的军训科目。高校军训的教官通常是军队中业务素质好的优秀官兵,能够从实际中解决大学生的操练问题。但这些教官年龄偏小,学历低,在进行军训军事理论教学过程中会造成本末倒置的情况。建议大学生平常的军训操练由士兵管理,但在军事理论课时,可由学历相对较高、口才较好的军官具体讲授。同时,军事理论课一定购置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增进大学生学习军事理论的兴趣,将生动的军事电教片与当今国内、国际军事科技结合起来,避免生搬硬套的教学模式。
(三)坚持用军训成果,加强和提升大学生自我的日常管理水平
大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一般通过潜移默化教育和强制管理两种方式。军训对大学生而言,在某种意义上更侧重于强制管理。高校应当经常组织开展宿舍内务和宿舍文化检查评比活动,时刻提醒学生保持军训成果的必要性;同时活动要避免简单地给寝室打分的情况,增加人文气息,发扬奋发向上、求知进取的精神。军训中强调大学生从零开始和友好竞争,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使学生养成一种“比学赶超”的竞争意识。为了使这种精神长期保持下去,在军训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可通过举办活动,调动学生的求知热情和竞争意识,通过各职能部门的齐抓共管,营造奋发向上的优良校风和学风。要发扬严于律己的精神,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工作习惯和组织纪律观念。军训强调内务整齐划一,强调一切行动听指挥,并通过一系列的评比竞赛,培养了学生严于律己的习惯。在日常的校园文明建设活动中,不论是起床、用餐、就寝、上课、集体活动都要使学生增强军训当中所培养的严于律己精神,做到有组织、有纪律。
(四)树立国家安全意识,发扬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当前,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战争的根源并没有消除,战争的威胁仍然存在用。大学生应当清醒认识到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不等于战争因素的消亡,因领土争议、海洋资源争夺而引起的纠纷和冲突时有发生,台独活动日益猖獗,钓鱼岛、南沙海域之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军训就应当使每位当代大学生树立国家安全意识,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紧张的军训生活,严格的军事管理,你追我赶的竞赛场面,培养了大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在军训结束后,要进一步巩固和发扬军训成果,通过举办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讲座等一系列教育活动,增进学生对党和国家的了解,增强集体主义精神。以学校、学院运动会等大型活动为契机,营造积极向上、勇于拼搏、为集体增光的氛围,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大学生军事训练是国家人才培养的长远战略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在培养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中发挥着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开展大学生军训是高等学校加强国防教育的重要措施,是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是促进高等学校学风、班风和校风建设的重要载体。但大学生军训存在短期效果明显,长期效果较差;军训内容简单,训练手段单一,重复性时间太长;军训师资不足,设施设备短缺,影响军事教学的深入开展等主要问题。因此,建议大学生军训要注重对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丰富军训内容,提高教官水平,购置先进的电化教学设备;坚持用军训成果,加强和提升大学生自我管理水平;要树立国家安全意识,发扬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4]杨大伟,胡立宏.高校新生集中军训的质量问题[j].航海教育研究,2006,(2).【2】任宏权高等学校学生军训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4】胡移山.关于加强大学生国防素质教育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2,(10)
【7】徐思光.高等学校国防教育亟待加强与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03,(1)[2]范金兵.高校学生军训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6,(4).[3]胡亚军.浅析高校学生军训工作中的薄弱环节[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5,(2).
第二篇:军理论文
浅析中印边界问题现状及未来发展预测
摘要:2013中印边界再起争端,一度出现“帐篷对峙”的紧张局面。2009年,印度总理访问中印有领土争议的藏南地区。据报道,近年来印度政府大量向藏南地区移民,企图深化行政管辖。印度方面动作不断,中印边界问题现状究竟如何?随着中国的逐渐崛起,中印问题未来将如何发展,边界之争能否得到妥善解决?
关键词:中国 印度 边界 领土争端 未来发展
中印边界问题现状
中印边界全长约2000公里,习惯上被分为东、中、西三段,虽然从未正式划定,但是千百年来双方之间存在着一条由行政管辖所及的传统习惯线。由于西方殖民主义者在对我国西南边疆进行侵略时留下了不少纠纷,中印在确定边界的具体走向方面产生了争议和分歧。
东段:东段是指从不丹以东起,至中、印、缅三国交界处止,全长约650公里,是双方争议最大的地区,它牵扯到在实际控制线与传统习惯线之间的9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归属问题。在东段经常提到的有三条线,即传统习惯线,所谓的“麦克马洪线”和实际控制线。在中印边界东段,中国主张的边界在喜马拉雅山南麓,而印度主张的边界则是沿喜马拉雅山山脊的“麦克马洪线”
传统习惯线是沿着喜马拉雅山南麓和布拉马普特河北岸平原交接线而行,历来受中印两国人民的尊重。
麦克马洪线是一条由英国探险家为印度测量时划的一条位于英属印度和西藏的边界。其走向起自不丹和西藏交界地图,沿分水岭和山脊线至云南的尖高山,将传统上西藏当局享有管辖权、税收权和放牧权的约9万平方公里领土都划进印度去。英属印度政府和印度都声称这条边界就是正式疆界。对于这条“边界线”,历届中国政府都不予承认。
实际控制线:实际控制线是英国和印度长期侵入传统习惯线北侧,蚕食我国西藏领土的结果。1959年8月和10月,印度先后两次挑起武装冲突,打破了边境地区历来的平静。为避免再次发生冲突,周恩来总理于1959年11月7日向印度政府建议,双方从这一天的实际控制线各后撤20公里。此后我国即把这一天双方实际控制线算作“实际控制线”,在东、中、西三段都适用。
东段目前现状:目前我国的实际控制线大体与麦克马洪线重合,也就意味着大约9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目前由印度实际控制。且近几十年来印度动作不断,如设“邦”强化行政管辖,向边境地区大批移民,强化军事占领,大肆公关谋求国际支持等等。
中段:中段是指尼泊尔和印控克什米尔之间的中印边界,全长约450公里。中段的实际控制线与传统习惯线之间的地区面积为2000平方公里,有四块争议地区,现主要为印度所占。
西段:西段是指我国新疆和西藏同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拉达克接壤的一段边界,从喀喇昆仑山口往南,至我国西藏阿里地区同印度管辖的拉达克和印度的喜马偕尔邦三地接壤处为止。目前这段边界的双方实际控制线与传统习惯线基本相符,只是沿传统习惯线和我方一侧面积约450平方公里的巴里加斯地区在1954年被印度侵占,至今未撤。印度在西段对我国提出的领土要求越有3.35万平方公里,其中最大的一块是阿克赛钦地区,面积为2.72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新藏公路所经之地。
中印边界问题未来发展预测
“边界问题的早日解决符合两国的基本利益,因而应将其视为战略目标。”“在边界问题解决以前,双方将根据1993年、1996年和2005年的协议规定,保持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这段宣言表明了边界问题的尽早和平解决对于中印两国的重要性。1993年9月,中印两国签署的《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保持和平和安宁的协定》,将一直以来抑制着中印双边关系发展的边界问题分离开来,为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驱除了障碍。时至今日,中印两国已经发展到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水平,但边界问题仍是一个敏感问题,如2013年发生的中印边界“帐篷对峙”事件,一度引起中印两国民众的极大关注。边界问题如果不能尽快解决,可能会被敌对势力利用,进而影响整个中印关系。但领土问题的和平解决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中印之间的争议地区及其复杂和敏感,面积总计又达数十万平方公里。
有争议的边界地区,分别为东中西三段。其中在中印边界西段,中方目前居守的只是传统习惯线以北原来属于中国的领土,这片领土印度从没有管辖过。在中印边界中段,双方的分歧不大,比较容易达成协议。
最关键的问题在于东段,双方争议面积达到9万平方公里。其中一部分在英国统治时期已为英属印度所占领,剩下的一部分是在印度独立后武力强行占领中国西藏地方实际管辖的领土,对此印方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对于这部分被独立后印度强占的领土,我认为中国政府是不能够让步的,而这也可能是边界问题的核心,如果印度政府做出这一实质性让步,可能整个边界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了。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印方在短期内是不可能作出这样的举动的,原因主要是印度国内一般群众甚至中高级军政官员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1962年边界战争的起源依然缺乏正确的认识,对1962年边界冲突的认识仍是黑白颠倒和是非不清的,因而直到今天,很多印度人对中国的误解依然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印度政府必然顶不住在做出实质性让步后来自民众和军政界人士的压力。这种情况是印度自身对国民的“片面的历史教育”产生的,只有印度当局对民众进行一场“再教育”,坦率的说明真相,澄清是非,才能为两国和平解决边界问题打好群众基础和铺垫,也是为巩固和进一步发展中印两国政府乃至人民之间友好关系创造条件。1
12007年11月21日《中印联合宣言》 若印度并不打算做出实质性让步,也不想对其民众进行“再教育”,而是想要维持现状乃至通过不断的政治、军事动作来加强对其控制的争议地区的管辖和控制,就目前10到20年情况来看,我方可能在边界问题上确实也难有所作为。原因主要有几下几点:就目前来看,不断地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所释放的红利使得未来10到20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发展。因而我国更需要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而不是在边界线上贸然的展开一场大国之间的战争。而这种情况恰恰又是美日等西方国家最想要看到的局面。其次,我国面临着多个领土争端问题,今年乃至未来十几年,我们最亟需解决的领土问题可能是钓鱼岛和南海问题,与印度的争端相比之下并不是那么紧急。并且我们需要看到,印度海军近年实力在不断发展壮大,企图控制整个印度洋,而目前我国快速发展的所需的能源交通要道又必须穿过印度洋,可以想象,如果石油一天运不进中国,将会给我们造成多大的损失。因此在我国的海军没有强大到可以远航到印度洋上战胜印度海军并扼守我们的海上运输要道之前,与印度因边界争端开战显然是不明智的。最后,我们应该看到,中印两国人口加起来高达25亿,且两个国家均为发展中国家,边界问题和平解决将是最有利于两国长久发展的策略。目前或许解决边界问题的条件还不够成熟,对于这些一时解决不了的分歧,可以先搁置,不要使它妨碍两国正常关系的发展。作为两个最具发展潜力的金砖国家,中印需要的是更多的合作而不是相互对抗,作为两个接壤的且都拥有者千年古老文明的国家,中印之间并没有根本的厉害冲突,而且在很多国际问题上,有着很多休戚与共的厉害关系,中印之间加强合作与理解,不仅将造福两国人民,也将造福世界。同时广泛的政府与民间合作,也为边界问题的最终解决创造了条件。相信印度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我认为,中印边界问题未来最佳也是最有可能的解决方案仍是谈判协商,和平解决,结果可能是在目前实际控制线基础上,印方做出相对较大让步,我方也做出相应的让步(不要求收回全部的藏南领土,但必须收回印度独立后占领的中国领土,其他部分协商决定)。
在边界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之前,中印应按照2006年签署的《中印联合宣言》的各项指导方针加强各方面合作,只要努力朝这个方向奋斗,同时严格遵守双方早在1954年即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印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必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乃至最终和平解决边界问题,这将是我们所共同期待的结果。
参考文献
《当代中印关系评述》,王宏伟著,中国藏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试析中印边界问题的历史与现状》,康明军 文章编号1004-1508(2006)01-0055-06
第三篇:军理论文
大学生军事理论教育论文
哲学社会学院 劳动与社会保障 焦扬 01150528 进行了为期几周的军事理论教育,大家都受益匪浅,老师们讲课认真,上课激情澎湃,同学们受老师影响,上课格外认真。这几节课让我们成熟了很多,对军事的理解的深入,有助于我们树立坚定的信念,和养成不屈的品格。所以我认为大学生进行军事理论教育十分有必要。
军理课教给学生大量的军事理论知识,让学生对国家,国防军事的理解加深。军理课的第一节就介绍了何为国防,让学生对国防有了明确的定义,学会区分国防类型和如何构建现代国防体系。这让原本对国防并无多少认知的大学生,清晰的认识到国防的重要性。从古至今,从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没有国防,依然可以繁荣强大,由此可见国防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国防。即国家的防务,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可以说国防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安全保障。维护国家安全利益是国防的职能,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防止外来侵略、颠覆,是国防的主要任务。一个国家要想稳定的发展,必须要有与其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防实力。
大学生对国防重要性的理解让他们更好的理解作为一个公民国防的权利和义务。根据我国《国防法》规定:居民有国防建设建议权、制止危害国防行为权和损失补偿权这三个权利和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的义务、履行兵役的义务、支持国防建设的义务、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支前参战的义务、保护国家设施的义务和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这七个义务。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主人,国家未来发展的动力源泉,对国防义务的了解和支持,使我国社会得以稳定前行,经济可以健康发展,国防力量得以进一步强化,使我国的国际地位得以上升。
继国防之后第二章又讲了什么是军事思想,包括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及最新的总书记的军队建设思想,其中重点介绍了毛泽东军事思想。老师带领我们学习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初步建立,一步步走向成熟的过程,带我们重温了那一段历史。让我们感受到了老一辈人的战斗智慧和不屈的斗争精神。那一段历史是我们炎黄子孙的屈辱史,也是一段建立在被无数战士鲜血浸染的土地上的光荣史。那一段历史让我们懂得了落后就要挨打,不团结,不爱国就要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正是有那么一批,如毛泽东一般的爱国青年,他们把生命献给祖国,用热血谱写了一曲高歌,将我们的祖国从灭亡的边缘挽救回来。曾有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如今正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我们应该满怀对我们祖国的爱,好好学习,用功读书,在未来可以为我们祖国的建设和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纵观历史之后,我们又进一步学习了何为军事高技术。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展,如今的战争已经不是曾经的真刀真枪的硬拼,各种高科技武器的加入,让如今的战争变得更加有破坏力,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在科技的面前,人力变得何其渺小。那么什么才是高技术?目前还没有一致公认的定义。我国科技界的一种较有代表性的看法认为,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的,对提高生产力、促进社会文明、增强国防实力起先导作用的技术群。从总体上讲,当代高技术主要包括相互支撑、相互联系的六大技术群,即信息技术群、新材料技术群、新能源技术群、生物技术群、海洋技术群和航天技术群。所谓的军事高技术,简而言之,就是应用于军事领域的高技术。具体地说,军事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对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的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那部分高技术的总称。老师上课带我们分析了我国目前掌握的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优势和目前我国哪些方面做的还不足,这让我们对国家目前所处形式有具体的了解,并且在了解的同时也极大地增加了我们对国家的信心。
不光是单纯的技术,理论,军理课也带着学生分析了中国目前的国情和目前的国际战略环境。国际战略环境是指一个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在矛盾斗争或合作共处中的全局状况和总体趋势。它是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形势的综合体现,关系到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影响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斗争的对象、任务和目标。国际战略环境是一个国家制定安全战略必须首先考虑和关注的重要环境和条件。在对外的交往中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人一直以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对待外国,我们一直希望能够与世界的其他国家保持和谐友好的关系,能够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在面对外国一些企图危害我国社会安定的组织,我国并非是只是一味的忍让,我们采取一些必要的手段来对付这些企图不良的人。只有强有力的外交才能保持我国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对我国外交政策的理解和我国与外国的交往关系,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不是一味的亲近某些国家或者仇视他国,在这个全球化的世界中,全球 的政治、经济等都是密切联系的,良好的外交关系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经济对一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只有一个国家的经济力量强大才能有足够的资金来建设社会,稳定社会的发展并谋求综合国力的发展,使中国在国际中拥有较高地位,所以中国只有与其他国家建立友好的外交关系,才能立足世界,并谋求发展。
经过七周的军事理论课学习,令大家受益匪浅,我认为军理课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强化了爱国热情,增强了国防观念
国防教育是以国防为目的、教育为手段的一种影响人、培养人的活动,就其本质来说,是一个国家未来捍卫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抵御外来侵略,对全体公民进行教育的活动。国防教育在对象上的广泛性、内容上的综合性、时间上的长期性,以及形式上的多样性,也决定了它对国防建设事业的重要作用。通过国防形式和现状,国防法规的产生、发展、特征,世界军事的形势,国际战略环境等知识,深刻地认识到了国防与国家安危存亡、民族荣辱兴衰的密切关系,提高了我们队国防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树立了牢固的国防观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虽平,忘战必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些千古名训告诉我们:越是在和平条件下越要居安思危,保持冷静的头脑,强化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国防意识。
(二)有利于完善我们大学生的知识结构
大学生大多都是经过高中几年刻苦学习的生活考上大学,大多学生平时都只与书本接触,大多数时间都花在了语、数、英等主课上,很少有时间去接触军事知识,所以在军事知识上大多有着不同程度上的空缺,所以大学的军事理论教育课程一定程度上的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让每个大学生更加全面,不只是会学习。而且每一个国家和民族从自身的安全出发,都把自己的最新科技成果运用到国防上,大学生通过学习现代的军事科学知识,可以亲身感受到自己所学专业和知识在军事领域的运用,从而极大激发他们刻苦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增强勇于向困难挑战的勇气,攀登科学高峰的意识。同时通过对伟人军事思想的讲解,革命历史脉络的分析,更使同学们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去感谢为我们流血流汗的革命先驱,感谢能让我们平静的坐在教室学习的报卫国家安全的战士,感谢我们伟大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共产党。
(三)培养大学生对军事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些大学生对军事不是很了解,但通过几周的和军事的接触,发现其中的乐趣,并愿意为之奉献一生。往往这种怀着理想和兴趣的人才投身祖国的建设事业,往往会在某个领域发挥出别人所没有的光芒。他在发挥自己才智的过程中,往往会领导祖国的科技往前迈上一大步,带动了国家力量的增长,强化祖国的国防力量。在渐渐的去潜移默化中会有更多的人投身其中,那国家的进步速度将会是惊人的。(四)培养坚韧品格
大学军事理论课中,老师不乏会加入点军人的作风和一些军人的事迹,这些都是我们大学生应该学习的榜样。军人的坚毅,顽强,危难面前不动如山,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这些品质可以让我们在以后的人生路上走得更远,更快,这些都是成就人生,取得事业辉煌和美满家庭的重要品质,是适应社会积极的人生宝贵品质。这些都会在老师的潜移默化中,慢慢被学生所接受和学习。
以上的一些观点无疑证明了大学生军事理论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相信这样的教育会一直持续下去,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前进,会渐渐衍生出更多的形式,未来这样的课将不会仅仅局限于课堂,可能以后将会走出教室,这样学生将会得到更多,并且对军事的理解将会加深。这样的经验也会成为他们一生难忘的经历和值得珍藏一生的宝贵财富。
第四篇:军理论文
中国航母的发展之必要
相对于我国的国情而言,我觉得我国航母的战略威慑,要远远的大于战术应用。关于航母的问题,个人认为,我国航母是一定要有并且要大力发展的!为什么呢!
一.先看两个实例
(1).钓鱼岛列岛由钓鱼岛、黄尾岛、赤尾岛、南小岛、北小岛、大南小岛、大北小岛等岛屿组成,总面积约7平方公里。中国比日本早76年发现钓鱼岛,自古以来钓鱼岛都属于中国领土中日之间关于钓鱼岛领土主权争议问题,本来是可以通过政府间坦诚、冷静、务实的协商加以处理的,而日本方面一再制造事端,试图将中国领土并入日本,这是中国人民坚决不能接受的。中国坚决捍卫钓鱼岛神圣主权强力反击日本政府非法侵吞图谋。日本政府10日宣布“购买”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对其实施非法“国有化”后,中国政府第一时间提出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发表外交部声明全面阐述中方立场。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各民主党派、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全国青联、全国学联等纷纷发表声明表示抗议,国防部新闻发言人也发表谈话,谴责日政府的恶劣行径。
(2).随着国家海洋意识的增强,随着对南海的认识加深,随着陆地资源逐渐枯竭,南中国海沿岸国家纷纷对我国南海提出领土要求,70年代以后,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开始占岛。80年代,印度尼西亚、文莱也趁火打劫,混水摸鱼,向我国南海提出领土要求,并且,利用东盟组织联合起来向我国政府施加压力,促使南沙群岛国际化,使我国南海及南沙群岛问题的解决越来越困难,越来越被动。
近日“华盛顿邮报”借中日“撞船事件”大肆宣染,“中国威胁论”再度死灰复燃,似乎越吹越神乎,大有狼来了之势?不难看出,西方媒体惯用一叶障目、别有用心、挑起事端、唯恐天下不乱之手法昭然若揭!不过,稍了解中国国情、明白事理之人却嗤之以鼻。在世界上,相比起美国人屡试屡爽的“炮舰外交政策”早已经是臭名昭著,令人深恶痛绝!拿所谓的“中国威胁论”本末倒置,无疑是掩耳盗铃、贼喊捉贼、恶人先告状作法。
中国曾经屡遭外敌入侵,经历了百余年被欺凌、被殖民的历史,并且今日中国的领土与主权还在被窥视,面临被侵犯、被侵占的危险。中国的经济在继续发展,中国不断扩大的海外利益需要切实地维护,防止被非法的无理的侵害。历史与现实,都要求中国应当部署航母,防范任何的侵略者,满足保家卫国的需要。只有真正的国力强盛,才不会被人欺负,所以我们必须建造航母,甚至更高级的武器。
而我们建航母的目的,最有可能的就是对南海和东海的侵占我国岛礁的国家进行威慑。众所周知,为什么现在南海的周边国家敢于侵占属于我国的岛礁,那是因为他们知道,以现在我国海军的实力与力量,还不能够对他们产生完全的威胁。看看海图我们就会明白,那些岛礁都是远离我国大陆的,距离都是在1200公里之外,而我国现在的海军虽然军舰可以抵达那里,但是我们缺少空中支援,稍微懂得一点军事常识的人就会知道,一只没有空中支援,仅靠舰队自身防空的海军无洋舰队来说,后果是可想而知的。而我国空军和航空兵现役的主要作战飞机的航程,都不足以对对海军舰队进行有效的保护,有的飞机根本就飞不到哪里,有的飞机就算是飞到那里了,转了一圈,就得往回返了,不能长时间的滞空。而那些国家就是看准了这一点,所以才敢这么的猖狂的。而一旦,我国有了航母,这可就不一样了,我们可以把航母停在我国大陆与南海的中间地带,依靠航母上搭载的舰载机对舰队进行空中支援。就可以长时间的进行滞空战斗了,而且,在往返的距离短了,对敌方的有效打击也提高了不少。
二.中国作为五大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长期以来都是唯一一个没有航空母舰的国家,这显然说不过去。为了更加公平地体现五大常任理事国的平起平坐,为了与中国的国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为了中国所处的地位与肩负的世界责任的需要,中国都应该、都必须拥有航母。
中国部署航母的必要性,是为了捍卫和平。世界需要和平,中国呼唤和平。中国部署航母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战争,部署航母的最理想目标,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依靠航母部署的威慑力、震慑力,让心怀不轨者不敢轻举妄动。当然中国也不怕面对战争,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自然有航母。中国部署航母,中国发展军力,有利于多极世界的平衡发展,有利于遏制霸道国家搞世界霸权、强权,约束霸道国家不要动不动动用军队干涉别国内政。近年来世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越来越猖狂,只有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才有说话的权利。
虽然我们已经装备了“辽宁号”航空母舰,但我们也要清楚的认识到我们的不足。要理性看待中国的首艘航母。首先,它并不是中国自己建造的,而是从乌克兰引进后再进行现代化改装,性能上也只是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与美国等国的航母相差二三十年。其次,这艘航母采用的仍是滑跃式起飞,而美国航母已经是蒸汽弹射式,而且正向着电磁弹射式发展,中国与之差距非常大。第三,中国的第一艘航母并非执行作战任务的航母,主要用于训练和试验,从航母下水到形成战斗平台,还有很长一段距离。美国的航母已经是核动力水平的我们的离核动力还差一代,一般一代要10年,估计要在过15年我们才能达到美国现在的水平,但美国还在发展,要20多年才能拉平。三.制海权与航母 1.制海权的价值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一万八千里海岸线的国家,其海权问题更是紧密联系于其政治和经济安全,在海权问题上实现发展,对中国的政治地位提升、经济发展也必要有重大意义 从世界地图上我们不难发现,在地缘政治方面中国属于典型的陆海复合国家,海陆的双重易受伤害性构成了中国的地缘政治弱点,决定了中国必须努力在海陆发展上保持平衡,并在国家大战略上选择真正有益于国家的发展道路。
长期以来,我们的海防边疆虽然如此辽阔,却只有中小型舰艇和短程岸基航空兵,一旦海上发生战事,有时只能望洋兴叹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0%左右,在当今国际环境下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完全的脱离海洋而独立于世界之上,即便内陆国家依然如此。海权紧密的联系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具体如下:
(1).政治方面:实际上一百多个濒临海洋的国家,而其中、国与国的地缘政治又以海洋、海权为最终代表,对于重要的深水良港、关键的海上交通要道、战略意义重大的海峡、海湾,哪个国家掌握了实际的控制权力,哪个国家就掌握了发言的话语权,当然也就提升了政治资本和政治身价,因此海洋的地缘战略就决定了一个海权国家的政治力量。
(2).经济方面: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大部分物资的输送、特别是重要的能源战略物资的运输,都要通过海洋来实现,比如海上石油交通要道、海面以下的管网输送等,都要牵扯海洋本身的资源占有,要想经济发展必须海洋发展,推动海洋的发展必然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因此海权的确立和争夺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想经济长远发展,必须确保海权的掌握。
(3)安全方面:“制空权是制海权的基础,制海权是陆地安全的基础,陆地安全才是国家安全的基础!”这一句话深刻反映了海洋对于一个国家安全的构建是多么重要的一个环节,小的战术战役可以使制海权抗拒敌方的登陆,大的战略制海权可以消除敌方的长期威胁和构建安全、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因此可以说制海权掌握多少、国家安全就会掌握多少。海权观念淡漠是近代中国吃亏的重要原因
2.航母在制海权中扮演的角色
没有海权的大国,其发展是没有前途的。海军关乎中国的海权,海权关乎中国的未来发展。中国宣布利用一艘废旧航母平台进行改造,用于科研试验和训练,这标志着中国海权事业的一个很大进步。航母体现的是国家捍卫海洋利益的战略能力,从这个角度说,中国航母是和平性质的,将它理解为“威胁”是不对的。它是中国的海上技术以及对海洋安全观念的大飞跃,也是中国的海权、制海权建设的大幅提升。
航空母舰仍是实现制海权的最重要工具。航空母舰是制空权、制海权,从某种意义上还包含一部分制陆权的作战力量三位一体的统一。航空母舰不应被理解为一支战舰,而应被理解为一个最具机动性质的国家海上作战大平台。航空母舰可以比陆地运输更快的速度,根据战争需要,将集海陆空一体的作战力量及时推进到作战海 航空母舰不是一般的战舰,它也不仅仅属于海军,它是一个集海陆空及一切最先进军事技术为一身并在全球范围具最机动性质的作战平台。它本质上是国家作战力量而不仅仅是海军作战力量的标志。恩格斯在1877年回顾欧洲舰船发展历史时说过:“现代的军舰不仅是现代大工业的产物,而且同时还是现代大工业的缩影。”航空母舰就是这样一个与经济发展概念相联系的因而具有攻势性的军事工具,而发展本身就是一种攻势社会运动。
中国航母建设既是当代中国发展到今天的必然要求。没有航空母舰,或没有与航空母舰同等效力的海上机动作战平台,我们在国际上任何重大涉外事件中,就不会有实质性的发言权力;就不能对影响我国海外安全的行为,在其初始阶段实行制止,最后,中国日益卷入世界的巨大的海外利益就不会有实质性的保障,从而中国国内经济就会因资源进口和利润回流中断而发生危机并由此阻碍中国的和平发展。随着近年来中国航天航空事业的大步前进,目前的中国已是飞龙在天,但对于未来的中国而言,这还远远不够;中国还需要在西太平洋区域潜龙在渊,非此中国则不能实现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也是军事方面的爱好者,我感觉中国首先是个核大国,我在考虑一个问题,我们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比如像东海的油,日本人说油田是他们的,我们说油田是我们的,显然为了这么一桩事情,我相信美国不会扔原子弹,中国也不会扔原子弹,那比什么东西?实际上比的是常规的军事实力,就是说我们打一个局部的有限的战争究竟有多大把握。所以鉴于现在的意识形态和整体,鉴于现在国与国之间资源可能挨得比较近,鉴于以后未来不可替代的资源都会成为资源,那就存在谁是老大谁是老二的问题,所以我认为咱们先把中国的意识形态问题抛开,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来讲,安全还是重要的,因为这里牵涉到具体利益的问题,也牵涉到我跟你发生贸易摩擦究竟是退让还是不退让的问题,所以我倒是建议中国还是要发展制海权,发展强大的海军,发展航母。所以我认为发展远程的强大的军事实力对于未来中国的安全和利益来讲还是必要的,我觉得迟早要走到那步的。
第五篇:军理论文
过去、现在、未来——纺织中国梦
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 专业:包装工程
班级:122 姓名:刘欣 学号:2012090300208 古今中外,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没有国防,而能够安然无虞地存在下去,国防即使国家的防务,也是全民族的防务。在我国各大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组成部分。《国防教育法》指出:“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国防教育让我们每一个高校生懂得了在将来国防事业当中的角色,同时能够维护国家的安全、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国防是国家的防务,国防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所以说,国家的安危与国防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觉得大学生要自觉接受国防教育,认真参加军训,树立爱国主义信念,并切对国家军事有一定的熟悉,了解对国家与邻国,在国际上的军事关系,以便能积极的响应国防动员同时要认真学习现代科技文化知识,掌握过硬本领,强身健体,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贡献力量。再者,大学生正是科技方面的高素质人才,所以生应是国防事业中的第一担当者;同时国防教育可以启发大学生们的忧患意识,使之有动力学好专业课程,让其有对国家无私奉献精神。军事理论课虽然上的时间不长,但让我对中国军事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有了一定了解,可谓受益匪浅。
易中天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提出,传统社会的中国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天下梦,国家梦,个人梦。
天下梦就是大同梦,国家梦就是强国梦,个人梦就是幸福梦。
我们也从个体、国家和天下三个层次来论述中国梦的内容、实现途径、实现程度。个体层次中国梦的实现途径。一是通过极度勤俭的自我努力,发家致富,由贫农而富农而地主。在任不寐看来,中国农民的勤劳、俭朴不完全是本性使然,而是天灾人祸交织之下为生存和继续生存而不得不的“自虐”和“自我盘剥”,以对冲频繁的天灾人祸,生活的艰难造就了一个“勤劳”的民族。
二是通过科举,十年寒窗之后一朝登科,“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一人中第,全家鸡犬升天,地位立变。三是从军、钻营或事领域的深刻变革,使人民战争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现在的人民战争与过去相比表现形式也不相同。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对进行人民战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概括起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战争形态上看,战争主要表现为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在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坚持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由于战争的面貌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因而战略指导、战争动员、作战形式、作战方法等也将随之发生重大变化。正确处理全面动员与局部动员、人力支前与技术支前、直接参战与间接参战的关系,成为指导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的重要内容。由直接参加转向更多地间接参战,由突出人力、物力支援转为突出技术支援,参战人员主要是具有较高技术素质和军事素质的后备力量。
第二,从作战力量上看,技术密集的精兵对抗在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占据突出地位,在现代条件下,两军决胜更多地表现为技术的较量。现代战争集中优势兵力的本质,是集中优势的火力,依靠科学技术综合形成的优势作战效能。如何在技术密集的精兵对抗中,把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发挥出来,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从作战空间上看,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直接交战战场范围相对狭小,未来中国面临的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将主要在陆地边境、近海区域和相关空域的局部地区进行。一方面,两军直接交战的战场范围相对狭小,对目标的打击高度精确,使用的力量高度集中,这就难以大规模组织人民群众利用广阔的国土空间分散、疲惫和消耗敌人。另一方面,战争已扩展为陆、海、空、天、电多维空间,战争难分前线和后方,战争的相关空间空前扩大。
第四,从作战时间上看,高技术局部战争突出表现为节奏紧凑的速战速决,以战略上持久作战扭换战局的作战方式面临挑战。高技术局部战争有限的政 治目的,要求缩短战争进程和作战持续时间,加快战争节奏;武器装备的远程精确打击力、快速投送力、超常毁伤力等,则为迅速达成战争目的提供了有效手段。
现代战争形态的深刻变化和高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既对人民战争提出了严峻挑战,也给人民战争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活力。首先,现代高技术的发展,为积聚雄厚的人民战争潜力,提供了新的增长点。这一切都为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人民战争奠定了坚实基础,并创造了使军队战斗力实现质的飞跃的前提。
其次,现代发达的信息技术,为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进行战争,提供了新的有效手段。人民战争的最显著特点,是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先进的思想舆论与先进的信息技术相结合,就会产生神奇的效应。
论过去,《孙子兵法》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军事伦理文精华,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清朝时期开始,我们中国就开始签署了许许多多的不平等条约,这一切的一切就是我国的军事力量落后,国防动员工作没有做到位,而恰恰国防动员是夺取战争主动权的可靠保障,所以在过去的中国,我们往往失去的是战争的主动权。孙子是我国古代兵家之大成者,其所著《孙子兵法》家喻户晓,名扬海外。一>古代军事思想与现代战争,《孙子兵法》对现代战争和现代军事思想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其文字苍古雄劲,内容博大精深,揭示了故争的最一般规律,在中国军事史和军事学术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舍事而言理”,采用”抽象法”论述军事领域内部联系和规律。它从战略高度来论述军事问题,具有高屋建瓴的气势,详备富赡的内容。《孙子兵法》的问世,标志着独立的军事理论著作从此诞生,因而在世界军事史上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与国外的一些军事理论著作相比,它不仅成书时间要早,学术性要强,而且有其独特新颖的思想体系。它几乎涉及了军事学中理论科学的各个门类,各个分支学科。它在军事学本上的理论意义,不仅跨出了奴隶制时代,也跨出了封建时代。《孙子兵法》传到国外以后,对世界各国军事学术思想产生了极其积极的影响,受到很高评价和赞誉。然而,更引人注目的是,西方的战略家竟把中国古代兵法家孙子请到今天这个核时代的世界上来,对《孙子兵法》作了新的解释,制定出了所谓孙子的核战略”。
论现在,不得不承认“东突”问题、台湾问题等等困扰着我们,对自身处在安全和平之中的我们无疑是敲了一击响亮的警钟。东突,这以名词出现与19世纪末期。斯坦原为地方区域之意,但东突厥斯坦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概念,而某些老殖民主义者为肢解中国提出的一个政治概念。为了达到分裂和控制新疆的目的。这些人编造了所谓新疆是东突厥人的家园的谬论。他们恐怖实力策划实施了一系列血腥事件,留下了一片片血淋淋的记录。自从二战出现电子干扰以来,在不同的战争中,不同的国家在电子战中各领风骚,但最领先的干扰技术基本上由发达国家掌握。从电子战的战争了历史可看出,谁取得了技术领先,便往往能攻其不备,取得有利的局势。军事乃国家大事,而电子对抗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关键。许许多多的现代战例表明,只有掌握最先进的电子对抗技术,才能避免在战争中处于被动局势。
论未来,中国的未来必定是发展,向世界、向更广阔的地域,但过程中必定有阻力,如台湾问题,美国利用台湾问题大做文章,操控日本联合制定所谓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企图把我国的台湾划入防御体系之内等等事迹。通过课堂我知道了更多自己原本不清楚的事,对于过去自己的无知感到羞耻。但我们更明白了只有自身的强大才是冲破一切的窗口,才是民族振兴的大道。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当今世界高科技的发展不但对整个科技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导致了战争军事技术日益走向了技术化,信息化。军事高技术化对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的发展起到了难以估量的推动作用。
其对战争带来的影响有以下五点:
一、高科技使观察捉到了不怕火力威胁,不怕地形限制,真正做到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侦查的立体化使战争前的准备得到最完美的完成。
二、是高科技使得战争武器装备得到了质的提高,精确的制导系统带来了打击的精确性。
三是反应的高速化,高技术武器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的成果,战争方做到机动快,反应快,打击快,转移快。
四、战争永远包括打击与防护两个面,高技术使得防护的手段越开越多,越来越隐秘,防护的综合化可以有效的在现代战争中最大可能的保存自己的实力。
五、也是最重要的,指挥。指挥控制系统是现代战争的中心枢纽,在高科技 战争中交战时,双方之间的差距,很大程度取决于指挥与控制的水平上。只有借助与课操控的巨大的指挥网络,才能真正的打赢一场复杂的现代战争,而这种可操控性是战争与政治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高科技技术在飞速发展,战争的方式业随之改变。非接触、非线式的作战成为现代的战争的主要作战方式。战场的将变的更加不规则,代之以全纵深。大范围的非线性机动作战。这种作战方式由于指挥中心的有力控制密切相关,形成了一个整体,而在不远的将来走向技术的主义,人民可以创造技术,运用技术,也可以改进技术。
最后才,现代高科技对整体后方的高度依赖性,为广泛开展人民战争,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对策。高科技局部战争是系统与系统的整体对抗,先进的武装更加依赖作战系统,远距离战略投送兵力更加依赖后方。要善于从人民群众进行的战争准备和战争实践中,发现和总结克敌制胜的战法。在革命战争年代,人民群众创造了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破袭战等战法,使敌人闻风丧胆。
战争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人民群众在战争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为了国防事业,我们要坚持把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土壤之中,把国防动员各个方面的工作统筹起来,把各方面的力量协调起来,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打牢人民战争的基础,积蓄人民战争的强大力量;创新发展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紧跟时代变化、技术进步和军事发展步伐,不断研究人民战争的新内涵、新要求,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新特点、新规律,不断积极创造参战支前和动员保障的新途径、新方法,使人民战争思想在信息化条件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而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对我们更要加强国防教育。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军事训练对于综合素质的提高可以分为显著的与潜在的两种。最明显的就是提高了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军训的纪律是不可违抗的,每天早上凌晨到日暮的严格训练也是每个人都必须完成的。每天长时间地站军姿提高了我们的耐力;整天的队列训练也提高了我们的力量(每天不停地踢腿,腿力提高了)。经过这么严格的训练,谁还敢说我们是“手无缚鸡之力的现代书生”?潜在的方面以道德素质的提高为代表。我说它是“潜在的”是由于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但是它却潜移默化地形成了。军事训练始终贯彻的是国防观念与爱国主义,从道德意义上讲:保卫国家安全,是一个公民最高的社会公德。因此,在接受军事训练的过程中,道德素质会潜在的提高。
军事,是与战争、军队、军人有关事务的总称,主要包括战争准备与战争实施、国防与军队建设、国际军事安全与合作等活动。从上述解释可以看出,国防的主体是国家,所涵盖的内容更广泛一些;军事的主体是军队,所涵盖的内容相对狭窄一些。因此,在中国当代史研究领域,使用中国当代国防史的概念比较准确和恰当,也可以涵盖和包容中国当代军事史的内容。
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其军事力量能否坚固到捍卫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站在一个中国人的角度看中国的国防有时会感觉很放心,觉得祖国很安全,有时却非常担心,看着强大的世界压力而感到害怕以中国目前的军事实力能否控制住这股强大的压力等等的问题依然存在我的心中。总的来说,对大学生集中进行军事技能训练与军事理论教育,是国家的一项重要决策,也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决策。我们作为大学生,不仅要上好这门课,还要将这门课的精神贯彻到底,为祖国的美好未来贡倾尽自己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