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枝特区牛场乡“三部曲”战略强化村级班子建设
六枝特区牛场乡: “三部曲”战略强化村级班子建设为进一步强化基层班子建设,六枝特区牛场乡以创建“五个好”基层党组织为抓手,在抓好乡党委班子自身建设的同时,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思路,着力谱就村级班子建设管理“三部曲”。
一是抓先进,树示范典型。通过强支书、抓班子,不断增强云盘、兴隆等先进村“两委”班子成员的致富带富能力,以双强班子、双强支书为典型,总结宣传先进经验,在全乡党组织中营造出学双强、赶双强、争当双强的良好氛围; 二是推中间,理发展思路。针对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的尖岩、黄坪等村,通过派驻指导员,把一批思想好、作风扎实、有敬业进取精神的年轻干部增强到驻村工作指导组,帮助村查找薄弱环节,分析发展形势,理清发展思路,不断激发中间班子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促后进,抓班子发展。采取结对帮扶等方式,对大箐等后进“难点村”开展了集中治理工作,帮助村干部和党员查问题、找难点、定措施、促转化。同时,借助村“两委”换届的时机,对部分村级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了专项整顿,全乡各村都配齐强配了“两委”班子,并结合村情配备了驻村工作组。一年多来,共培养村级后备干部38名,村民组后备干部128名,为村组干部队伍建设储备了充沛的能量。(通联:553410六枝特区牛场乡党委龙翔)
第二篇:牛场乡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牛场布依族乡2013年经济和社会事业
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牛场平安牛场三大目标,进一步提升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进一步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发展社会事业,进一步解决民生问题,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团结拼搏,开拓创新,努力推动全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牛场经济社会历史性的跨越发展。
二、基本思路
(一)统筹兼顾,科学发展。坚持环境建设、经济建设、城镇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特别是要坚持将乡镇传统风貌、民族风貌与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科学地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注重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二)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紧密结合上级党委、政府的发展思路,针对牛场乡的地理位置、环境特征、功能定位,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合理确定牛场乡的产业结构和发展规模,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现代农业、特色农业,充分利用蓬莱现代生态农业展示园的契机,全力促进牛场旅游业的跨越发展。
(三)真抓实干,推动跨越。要继续推进招商引资工作,走出去引进来,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营造浓厚 1
氛围,创造优良环境,构造创业平台,努力打造投资洼地,把乡生态农业、现代农业、旅游业产业链建设作为招商引资主战场,真正使符合产业政策项目能进得来、留得住、早投产,促进经济社会事业腾飞。
(四)关注民生,注重公平。坚持以人为本,更加关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关注民生,更加关注社会公平和民主法制建设,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机统一,努力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城镇,为实现跨越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奋斗目标
1、经济发展目标。到2013年,全乡财政收入稳定保持1000万元以上,比2012年递增15%,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在2012年的基础上有一定提升。
2、社会发展目标。2013,城镇化率有进一步提升,新增城镇人口500人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健全,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力争达到100%,社会保险费征缴达到95%以上,基本养老金、失业救济金社会化发放面达到100%;失地农民基本受到就业和社会保障;教育事业有进一步发展,中、小学办学质量有进一步提升;饮用水合格率达100%。
3、人民生活目标。2013年,农民人均收入有大幅提升,达到白云区农民人均收入水平;确保每一个村至少建成一个文化休闲广场,为村民提供文体活动场所。
四、重点任务和战略举措
(一)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争取2013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实施好农村饮用水安全全覆盖工作,彻底解决
全乡人畜饮水困难。全面完成2012祁山土地整理项目、牛场(阿所、蓬莱)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黄官(落刀)标准化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力争启动大山土地整理项目。全力对接盐沙路至牛场城市干道道路、贵阳市快速通道等关系牛场经济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力促符合牛场乡情的项目尽早实施,为牛场乡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发展夯实基础。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生态产业。一是建设现代农业展示基地。举全乡之力积极配合贵州省现代农业展示区的建设,搭建一个展示现代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新工艺、新模式的综合平台;二是建设食用菌基地。以贵州聚特工贸有限公司和贵州海曼高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分别以阿所、牛场为核心,辐射带动全乡。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推动珍稀食用菌种植规模的扩大和品质的提升;三是建设苗木种植基地。承接白云区万亩花卉苗木基地转移,大力发展花卉苗木产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在全乡范围内推广苗木种植,积极支持配合云南洪尧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沿公路沿线构建“桂花走廊”,着力打造休闲观光旅游带。四是建设蔬菜种植基地。大力发展蔬菜种植,打造贵阳市蔬菜供应基地。抓紧黑石头香葱基地的转移及贵州健德蔬菜食品有限公司的入驻的时机,分区域、有计划的在各村发展香葱、晚蕃茄、辣椒种植基地。五是建设特设养殖基地。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结合政府开展的微型企业扶持项目,在各村开展农产品深加工、特色民间文化产品生产、能繁母猪饲养和大鲵养殖,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的产业格局。
(三)着力“筑巢引凤”,不断提高二、三产业在全乡经济中的比重。一是全力做好以道路为主的基础项目对接,力争早日形成交通优势,结合牛场地缘优势,努力在贵阳经济圈中的运输、仓储、物流业等产业中占据一席之地;二是不断丰富、完善家庭开心农场旅游模式并扩大规模,吸引城市消费群体到农村体验回味乡村生活,增加村集体和农户个人收益;三是结合“蓬莱仙界”的打造,推进牛场乡村旅游业发展;四是全力推介黄官、瓦窑温泉项目,打破牛场旅游业发展僵局,以此为载体,开创产业发展新局面,形成牛场经济发展增长极。
(四)加强项目建设,提升乡域经济发展活力。一是积极支持贵州省物质储备局一五八处改扩建项目以及项目的实施。有效利用一五八处的资源,支持其扩大油品批发业务,促进仓储业、物流业的发展。二是大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结合乡自身实际,积极引进实力强、带动好、效益高、影响大的企业入驻牛场,实现“企业发财、地方发展”,在带动乡发展的同时,解决好我乡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从而实现“地企双盈”。
(五)努力改善民生,加快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统筹协调,突出“保障民生”,全面推进社会公共事业发展。大力发展科教文卫等事业。切实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义务教育办学水平,继续落实“三免两补”政策,确保每个适龄儿童不因贫困而辍学。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实现“两降一升”为主要任务,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建立控违、打非等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扎实推进新农保工作。重视特困户、残疾人、老年人等困难群体利益,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关心、帮助困难群体的良好风尚。切实做好救灾和安全生产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抓好整脏治乱工作,强化目标责任,强化日常管理,改善农村卫生水平,提升农村文明程度。
(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强化政府服务职责。坚持稳定
压倒一切,推进“平安牛场”建设,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扫除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全面提高我乡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建立健全防范突发事件、重大自然灾害及社会风险的预警和应对机制。深入开展平安乡镇创建活动。以“稳定压倒一切”为宗旨,以解决信访突出问题为重点,以完善信访工作长效机制为基础,切实解决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严厉打击了偷盗、抢劫等不法行为,集中办理办结一大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使遗难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继续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加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消除安全隐患,严厉开展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行动,杜绝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
中共牛场布依族乡委员会牛场布依族乡人民政府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十九日
第三篇:牛场乡村级档案管理规定
村级档案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村委会档案的规范化管理,防止村级档案史料毁失,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国家档案局、民政部、农业部《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意见》,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村委会档案,是指村委会在其政治、经济、文教卫生、科学技术及村民重大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集体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实物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 乡档案室人员具体负责各村委会档案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第四条 村委会档案以村为单位集中统一管理,确保档案完整、安全和有效利用。
第五条 村级档案工作应在村党支部、村委会领导下,由村文书具体负责收集管理本村各类档案,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村文书一般应
1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并经过档案业务知识培训。
第二章 收集与整理
第六条 村委会应当建立文件材料收集、整理、归档制度,凡是反映本村工作、生产经营以及其他具有查考价值的各种文件材料,均应交给村文书集中整理,归档保存,任何个人不得据为已有。
第七条 村委会所形成的全部档案作为一个全宗管理。全宗名称由乡和村委会名称组成。各村的全宗号由特区档案管理机构确定。
第八条 文书档案按、保管期限分类整理,于次年六月底前完成归档任务,归档范围为:
(一)村级组织建设: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共青团、妇联、民兵等组织在换届选举、组织建设、工作会议、组织活动、工作请示、报告等各项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及组织名册、人员登记表等。
(二)村民自治:村民会议记录;村民代表会议文件材料;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
(三)村级事务管理:村委会工作计划和总结、村委会基本情况、农民家庭情况调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计划生育、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社会保障、人口统计、户籍管理、村务公开、优抚救济、民事调解、防疫、抗灾救灾、老龄、低保、五保、退耕还林、征地拆迁、农民就业、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农民工权益保障等村委会事务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
(四)村级资产债务管理:村委会财务会计材料;村集体土地征用、租赁合同及相关文件;土地、房屋、山林、池塘等集体资源分配承包合同、方案、台帐、表册等资料;村集体资产、债务、权益分配等材料;村债务清理化解、农村合作基金等材料。
(五)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村农业生产规划、实施方案;农村经济收益分配、林业、畜牧、水产品统计;农产品生产、销售活动;种养殖业、产业经营;现代农业、特色农业、农业科技等材料。
(六)基础设施建设:村级道路、电视、水库、池塘等公用设施和大型工程建设文件材料;农业生产发展重点工程项目文件材料;中心村集体规划和村级学校、卫生室、办公楼等村委会集体房屋建设文件材料;村容整治、文明生态村建设文件材料等。
(七)村办企业事业单位管理:村办集体企业文件材料、企业利润上缴分配等文件材料;村级幼儿园、学校等机构管理文件材料。
(八)村级文化建设:村委会文化活动设施设备材料;村级图书、资料、信息、网络等文化资源建设材料;文明村组、文明家庭建设材料;村级文艺团体、民间艺人、民俗民乐、地方戏曲或曲艺资料;村规民约;家谱族谱;村委会组织重大文化活动;农村历史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保护与开发文件材料等。
(九)村级历史沿革:村行政区划调整、名称变更、撤并文件材料;村历史沿革、大事记、村史材料;村历史名人、文化名人、历任领导人文件材料;村重要史实、重大事件记录材料。
(十)上级机关文件:上级机关对本村制发的文件材料;需要本村执行的普发性文件材料。
第九条 电子声像实物档案按载体形式分别整理保存,归档范围为:
(一)村委会重要活动,重大事件等方面形成的照片、录音带、录像带等。
(二)农业生产科技信息活动中形成的电子光盘、移动硬盘等。
(三)各种奖状、奖杯、奖牌、锦旗、证书、印章等有纪念意义和凭证性的实物等。
第十条 归档文件材料应遵循各自形成规律和特点,保持文件材
料之间的有机联系,区分不同价值,便于保管和利用。各类档案的保管期限,由市档案局另行制定。
第三章 保管与利用
第十一条 村委会应加强档案管理基础设施建设,配备必备的档案装具,保证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第十二条 村委会应当按照国家档案局关于档案移交的规定,定期向乡档案室移交档案。
第十三条 村委会应建立健全档案保管、鉴定、销毁、利用、登记等各项制度。
第十四条 工农业生产中属于保密和控制使用的新工艺、新材料、名优特产品生产配方等档案,应按照国家保密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档案管理人员不得擅自提供和泄露其内容。
第十五条 鼓励村民将个人珍藏的历代各种史志、圣旨、诏书、嘉奖令、家史、家谱、族谱及国家领导人和著名人物的手迹、手搞、信札、日记、照片等档案资料,向乡及以上各级档案机构捐赠或寄存。
第十六条 村委会档案的提供利用,要以维护村集体和村民个人利益为原则,在保证档案安全的前提下,采取多种形式满足本村村民对档案信息的需求。
第十七条 村民捐赠或寄存的档案资料,捐赠或寄存者可优先无偿利用。其他单位和个人利用村民个人寄存的档案资料,须经寄存者同意。
第十八条 村委会应按照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定期对档案进行鉴定。档案鉴定工作,由村民委员会主任、档案管理人员及有关专业人员负责,对经鉴定需要销毁的档案,应编制销毁清册,报乡政府批准后,由2名以上人员监销。
第十九条 档案人员(村文书)工作变动时,应在村民委员会主任的监督下,办理档案交接手续,确保档案安全。
第四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条 对执行本规定有下列事迹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市档案局或镇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一)档案管理和提供利用做出贡献的;
(二)重要或珍贵的档案资料捐赠给国家或集体的;
(三)同违反档案法律法规行为作斗争表现突出的。
第二十一条 村委会要防止档案损毁丢失,严禁出卖、涂改、伪造档案。对发生上述情况的,要及时上报特区档案局查处。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规定在具体执行中的问题由市档案局负责解释。第二十三条 本规定自2012年3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牛场乡召开建设发展型党组织动员部署大会
牛场乡召开建设发展型党组织动员部署大会
8月9日,牛场乡党委书记肖道文主持召开了全乡建设发展型党组织动员部署大会,对全乡建设发展型党组织工作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和部署。
会议指出,建设发展型党组织,是地委主要领导紧扣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主旋律,创新性提出的一个新课题;是推进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主要动力;是试验区精神“作示范探路子”的课题延伸;是打造发展型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干部队伍、人才队伍的客观需要;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的必然要求和科学探索。
会议强调,建设发展型党组织,必须突出科学发展这一主题,涵盖“学习型”、“服务型”、“效能型”、“创新型”等基本要义,着力打造发展型的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形成发展型的思路、举措和工作机制,力争在年底建成乐公、德克、立新等发展型党组织示范点。
会议要求,建设发展型党组织,没有现成的经验模式,只有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全乡各单位、各党支部要深入贯彻落实县委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建设发展型党组织工作实施方案;各职能部门要通过建立健全便民利民服务机制及帮促联系制度,完善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工作制度,不断健全服务网络,拓展服务功能,优化服务体系,为群众、为企业、为基层、为项目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优质服务;各党支部一定要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把发展型党组织建设工作与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结合起来,与抓好创先争优、四帮四促及三个建设年等活动结合起来,与每个阶段的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切实增强发展型党组织建设的动力、活力和持久力。
第五篇:牛场乡移民工作交流发言材料
牛场乡移民工作交流发言材料
执笔人:龙翔、代晔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安排,我就牛场乡移民工作开展情况在会上作个发言,不足之处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黔中水利枢纽工程是我省有史以来最大的一项水利枢纽工程,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程和标志性工程,具有灌溉、供水和发电等综合功能。水库正常蓄水位1331m,总库容10.84亿m,最大坝高162.7m,电站总装机14.02kw〃h。一期工程包括水源工程,灌区及安顺、贵阳供水工程。水源工程坝址位于我乡与织金县鸡场乡交界处的平寨河段,我乡黔中村部分村民组处于枢纽工程库区和施工区,涉及移民大数300人。根据各级各部门要求,对淹没区的51户195人必须于2010年3月底前搬迁结束,施工区的27户105人,须于2010年年底搬迁结束。为确保移民按时按要求搬迁,以推进水利枢纽工程顺利实施,乡党委、政府在特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特区人大、政协的监督下,同时得到特区移民局及有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截至2010年12月,我乡库区移民全部搬出,并得到妥善安臵,整个搬迁过程实现了零上访。
二、主要做法
工作中,我们主要以“四强”措施为抓手,扎实开展移民工作,并认真抓好落实,确保工作效果。1
(一)宣传教育强基础
一是强化干部职工素质。通过召开会议以会代训、政治理论学习、举办专题培训班等形式,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尤其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臵条例》、《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水源工程区建设征地移民政策宣传提纲》等有关法律、法规及《贵州省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库淹没处理及移民安臵规划报告》等重要文件,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在开展移民工作中的综合素质,明确工作方向,不做“外行人”,不讲“外行话”,懂法律,讲政策,依法办事,依法处事,为顺利做好移民群众工作奠定了坚实的人力基础。
二是强化移民群众素质。通过召开村、组专题会议和赶乡场天集中宣传,党员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宣传等形式,加强库区移民群众对移民政策法规的了解。同时充分利用广播、宣传专栏、发放宣传资料等宣传作用,进一步提高广大移民群众对移民政策、法律法规及黔中水利枢纽工程重大意义的认识的知晓率,争取移民群众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为按期完成搬迁任务,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创造了有利的先决条件。
(二)“四支队伍”强保障
一是督导队伍。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工作督导组,全面督促检查移民工作,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和工作人员进行通报和曝光,并限期落实整改,整改不力及未按期进行整改的将按规定实行责任追究;二是协调队伍。成立了以政府乡长任组长的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主抓搬迁工作的全面领导和协调,强化行政效能,确保移民工作顺利 2 开展,保障工程顺利进行;三是宣传队伍。成立了以党委副书记任组长的工作宣传领导小组,巡回宣传移民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制作宣传标语、碑牌,向上级有关部门报送工作信息,营造工作氛围;四是维稳队伍。成立了以政法委书记为组长的工作维稳领导小组,组织乡派出所和民兵力量,昼夜巡逻值班,排查各种纠纷,处理好突发事件,消化各种社会矛盾。抓好社会治安,维护移民搬迁工作的稳定。
(三)真抓实干强落实
鉴于库区及施工区涉及乡境内村组多(共6个村10余个村民组,其中黔中村、大箐村属施工区主战场,涉及搬迁人口),内容复杂,工作具体、任务繁重、时间紧迫等情况,为在短时间内完成实物指标测量、移民搬迁等工作任务,在实行工期倒排、强化责任的基础上,全乡干部职工紧紧围绕“四个字”迅速展开工作,确保工作落实并取得成效。
1、以“准”字和“细”字为基准点,确保实物指标测量不出差错 2008年底至2009年初,由贵阳水利工程设计院、特区移民局、牛场乡政府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对全乡涉及搬迁人口和实物指标进行测量认定,在此工作中,我乡结合工作实际,以“准确无误”和“耐心细致”为开展工作的最高原则和标准,将移民工作站、国土资源所、水利水保站、林业站、派出所等单位工作人员及驻村人员、村干部、组干部纳入一期工程调查组。在测量和核定工作中,实物指标实在性、准确性是整个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性工作,也是涉及社会稳定的关键所在。为此,调查组每到一个村民组开展工作之前,首先要做的是开好群众会。一是宣传政策和工作内容;二是测量时要求户主必须参与,并签字认可;三是发动群众监管,杜绝弄虚作假现象。在测量(调查)3 工作中,严肃工作纪律,严格工作制度,所有工作人员充分发扬了吃苦耐劳精神,不分严寒酷署,每一寸土地都要认真测量,每一棵林木都要集中多人在场论证。在统计工作中切实做到实事求是。争议不大的实物指标,现场请原任组干部和寨老进一步核实,坚持公平、公正原则,让涉及农户心服口服。要求当天测量(调查)的指标当天进入微机管理,涉及的表、卡、册实行专人负责。同时,在涉及农户的村组和自然村寨进行一、二、三榜公示,有疑问或争议的问题进行复核,直至消化问题为此。
2、以“情”字和“责”字为支撑点,确保移民群众搬得出,安得下
移民搬迁不是按实物补偿标准兑现资金、修葺房屋就搬迁了事。针对移民搬迁工作的重、难和具体特性,全乡干部职工齐行动,主要领导身先士卒,乡、村两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作用,以“情”动人,以“责”促干,在短期内完成了库区移民群众的搬迁任务。
移民对祖祖辈辈所居住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有着深厚的感情,说搬就搬,这不是一件轻容易的事。在搬迁之前,乡主要领导不分白天黑夜带队进组入户宣传移民搬迁政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苦口婆心地对移民群众讲政策,讲感情,谈发展,做思想工作,希望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向他们阐述舍小家为大家的正确涵义,每每开会至深夜,给每户移民作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不少于5次。
牛场乡移民搬迁主要是以分散后靠安臵为主,其他搬迁为辅,要使搬迁工作顺利开展,又要坚持移民“搬得出、安得下、稳得住、能致富”的原则搬迁,制定了黔中水利枢纽工程牛场乡移民搬迁工作实 4 施方案,落实包保搬迁责任,以驻村工作组和未驻村站所为包保单位,以移民为包保对象。
包保内容为:入户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督促搬迁时限、建房进度,根据建房进度。组织包保对象按照取款程序领取建房款,严把移民建房质量关,组织包保对象按规定时间搬入新居。同时规定,所包保的移民户因已购房、租房、借房、修老房等居住或在外乡、外县、外省等居住而不建房的,或暂不建房的,包保单位要与包保对象办理好承诺手续(交移民站存档),保证移民户不找本乡政府和相关单位解决住房事宜等问题,并且在规定时间内搬迁。
为使搬迁工作扎实有效,制定如下奖惩措施:每户移民户未按时落实宅基地、平整基础、砌好基脚、砌好四平墙、打好房盖、修好门窗、或者的,拖一天暂扣每个包保工作人员工资100元,暂扣单位领导工资30元。同时规定:移民户未按时搬迁的,拖一天扣每个包保工资300元,扣单位领导工资100元,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在移民工作中不作为或乱作为的,报特区党委、政府进行处理,干部职工在移民工作中不作为或乱作为的,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包保工作落实到位,积极认真,与包保对象经常联系、沟通,为移民户的建房、购房、修房、租房、借房等工作作相应的协调服务,促使移民户提前搬迁的,搬迁一户奖包保单位800元,促使移民按时搬迁的,搬迁一户奖包保单位100元。
为保证移民建房进度按时限,成立了以国土、水利水保、林业、建设、交管、派出所等为成员单位的服务小组,负责宅基地手续审批,建房办证、林业采伐、火工物资协调,水、电输送、建房款支付等服务工作。
在搬迁包保工作中,要求干部职工要与移民打成一片、交心谈心、做知心朋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多给予关心支持,让移民感受到党的温暖。据统计,整个工作中,采取各种慰问和发放物资共计人民币16万元,搬迁奖励人均1200元。用好用活与移民是亲戚、朋友等 资源使得工作开展卓有成效,动员思想觉悟高的移民和干部职工的移民家属带头搬迁。
目前78户移民中,有12户是购房,余下的66户是建新房,已全部搬进新居。寨老李加付、二女结扎户李再岗带头搬迁,乡党员干部曹伦、张云斌等家属带头搬迁,并利用晚上休息时间作其他移民的动员工作。新居面积增大、造型美观、交通便利。如果黔中水利枢纽工程不实施,部分移民是一生没有条件修建新居的。如李加付、李从友、李学进、刘远江、林科权、林科文、林启云、刘国敏等户都是无房、困难移民群众。
(四)以人为本强服务
移民工作不是移民搬迁新居后就结束,而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关系着移民的生产、生活、生存环境、子女入学教育和发展等。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站在讲大局的高度,在服务好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大项目建设的同时,举全乡之力服务好搬迁移民。一是抓培训,解决收入问题。开展农技、科技、劳务知识培训3期360人次,共计培训费1.2万元,户均2-3人掌握相关的种植、养殖和劳务技术。大部分移民通过养殖、种植在给黔中工程施工队伍提供蔬菜、肉类食品的同时亦增加了家庭收入。青壮年移民在施工区参加劳动,每天每人收入在60-120元左右,月收入为2000-3000元。二是抓保障,创造生活条件。每户移民都是新搬迁户,虽然解决 6 “三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和地基平整)费用8891元,但所有新建房移民选择的宅基地均为公路沿线两旁,光地基调整费都是2万元以上,每户移民实物指标兑现资金光是修建新房,大部分所剩无几。乡政府想移民之所想,急移民之所急,特别是在2009年干旱期间,投资3万余元,千方百计引水和运水给移民建房和饮用,与供电部门密切配合,基本解决移民建房用电和照明用电,但由于乡财力紧张,投入少,水、电供给难以满足搬迁移民现状需要。三是抓规划,作好长远打算。2010年,为移民的生产、生活、生存和发展拟订了15个项目纳入全乡“十二五”规划,涉及养殖、种植、基础建设、环境建设、教育等等。四是抓协调,解决具体难题。除66户在本村居住外,其余11户移民群众分别在梭嘎乡、六枝城区、贵阳郊区、水城双水等地方居住,其子女转学和入学是个大难题。为此,特区领导、乡领导出面协调服务,使外迁移民子女按时转学、入学。特区分管移民工作的领导特区党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肖建军同志,利用双休日,带领司法、公安、信访等职能部门领导,多次和移民群众谈心,了解移民思想动态,移民搬迁出来后,又利用春节期间走访慰问困难移民,并多次深入调研移民的后期发展需求。特区分管教育的副区长李用凯同志,多次为搬迁到六枝的移民户钟志权等子女协调读书。五是抓基建,营造良好环境。在开展“三个建设年”和“四帮四促”活动中,乡党委、政府积极向各级各部门领导报告,得到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管理局的大力支持,由建管局牵头,特区水利局具体组织实施,负责牛场至黔中移民搬迁点和有关村民组自来水的拉通,该项工程正在启动阶段。特区地电公司已到移民集中安臵点测设线路和安装设备,为移民生产、生活及加工用电提供服务。区移民局和乡政府正在向有关部门请示,7 争取把移民集中安臵点纳入新农村示范点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树造新农村形象。六是抓服务,切实便民利民。以移民办事服务中心为平台,专门为移民的实物指标资金兑现、建房申请、办证、落户、政策及事务咨询等提供服务。我乡原副乡长(现为特区民政局副局长)罗涛同志,利用自己国大代表的特殊身份,多次为搬迁在贵阳的移民协调宅基地、落户等事宜,得到了移民户的一致好评。七是抓重点,加大纠纷调解。通过现场调解和部门协调处理,及时消化处理各种矛盾纠纷,截至目前,共化解纠纷12起,其中涉及耕地的6起,林地的3起,荒山3起。消化争议事项6起,涉及耕地的有2起,林地的有1起,人口2起,房屋2起等,现暴露出来的5起纠纷正在调查处理之中。
三、几点体会
(一)领导重视是关键。在整个移民搬迁工作中,始终得到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和支持,乡主要领导对移民工作高度重视,将移民工作作为全乡首要任务和政治任务来抓好落实,为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二)先锋作用是旗臶。无论是在调查规划阶段,还是在搬迁实施阶段,我们全乡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都积极行动起来,充分发挥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组织积极发动,教育号召党员,凝聚群众。广大党员尤其党员干部,从自身做起,模范带头落实工作责任,移民党员带头执行国家政策,带头支持党委政府工作,使整个工作顺利推进,并在规定时限内达到预期目标。
(三)落实责任是保障。责任是工作的动力。乡党委、政府从抓责任着手,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工作全面展开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四)以人为本是核心。农民群众的感情是最纯朴的。只要我们能 8 以一个公仆的心,做他们的贴心人,急他们所急,想他们所想,多为他们做好事、办实事,做到公正廉洁,用自己的真心和诚心去感动他们,他们就会成为你的朋友,支持你,理解你。这是我们一切工作能够真正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