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原创】加强制度改革,探索“多元化”养老服务
【原创】加强制度改革,探索“多元化”养老服务
“农村养老服务应多元化”提出,相对城市而言,农村养老服务业缺口更大。因此,培育和发展农村养老服务业,刻不容缓。发展农村养老服务业,应走多元化、社会化之路。
首先,要着力加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和服务体系建设,政府、社会、家庭都应该真正重视农村养老问题,推动城乡老龄事业协调发展。政府应把公共资源配置的重点放在农村,公共财政应增加对农民养老保障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养老基础设施建设,尽早实现免费为农村空巢、留守、独居老人提供养老场所和服务;同时要逐年逐步提高农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消除农村老人的后顾之忧。
其次,要探索多元化、社会化兴办农村养老机构。可按照“村级主办、互动服务、群众参与、政府支持”的模式,加快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多方鼓励、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大力培养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发展互助式养老服务,提供包括日间照料、卫生服务等多种养老服务,实现从基层生活照料向医疗康复、专业护理、精神慰藉、心里疏导等发面延伸,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农村老人的养老需求。
另外,要加强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加快推进和完善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和福利制度,为农村老人的基本生活、医疗等提供保障,尤其是要加强对失能、高龄老人等特殊群体的生活照料和各项服务。同时,政府要通过适度加大对重大疾病和慢性病的报销比例等举措,让农村老人能看得起病,正真拥有一个幸福健康的晚年。
第二篇:社区养老服务之探索
社区养老服务之探索
陈志平
1999年10月,在举国欢庆共和国50华诞的时候,新华社发出消息,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1.26亿人,占总人口的10%左右,并以每年平均3%的速度递增,人口年龄结构已进入老龄化阶段。据专家预测,到2030年,我国的老龄人口将起过总人口的20%,从而进入高度的老龄化阶段。
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在养老问题上,虽然单一的家庭养老方式作为传统的优良美德,繁衍养育了泱泱中华民族,其基础地位和作用不可低估,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平均寿命得到延长。家庭养老已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各种需求。因此,发展社区养老服务的潜力很大。
一、发展社区养老服务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已逐步形成了以家庭养老服务和保障为基础,以老年社会福利机构为补充,以社区老年福利服务为依托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老年福利机构服务体系的雏形。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农村城市化和消费结构多元化趋势的发展,传统家庭的养老服务功能日益弱化,老年人特别是高龄的老年人企盼获得“精神瞻养”,对社会福利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对社会福利事业造成巨大的压力。据调查,全国现有1400万左右的老年人要求进入福利机构养老,占11%之多,而各类福利机构中能够提供的老年人床位只有104.2万张,不到全国老年总数的0.8%,远低于发达国家5%-7%的机构供养比例。同时,有关专家还指出:我国在养老制度方面同样存在着不完善的问题。一是基础差,积累不足。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的是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积累明显不足,而且为了偿还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欠帐,使得养老保险基金的积累额很有限,难以应付未来养老金的给付。二是没有覆盖农村老年人口。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主要在城镇实行,对农村则实行自愿参与的原则。因此,80%的农村老年人问题将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三是服务保障跟不上。日前,我国的家庭养老仍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特别是老年人的服务保障对家庭的依赖程度更大。根据《中国老年人供养体系》的调查,全国有98.1%的老年人依靠家庭养老,只有1.9%的老年人由社会养老。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多和家庭结构的变化,老人所需的服务便很难保障。四是经济水平低。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问题都是在经济发展到高水平阶段才出现的,如日本在1970年成为人口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年收入已达1689美元,而我国到2000年时,人均年收入才约800美元,如此低的经济发展水平,却要承担如此高程度的人口老龄化,决定我们不能像西方国家那样由政府包办社会福利事业。同时,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老年人的收入状况则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特点,即真正的“三无”对象和收入较高的老年人数量较少,而依靠家庭和退休金的中低收入的老年人数量庞大,这部分老人中绝大部分无力支持其所需服务的成本费用。因此,只能走一条符合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特点的、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养老服务新路子——养老服务社会化。社区服务建设是我国“十五”计划的重要内容,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而开展社区养老服务不仅可以弥补主干家庭、核心家庭、空床家庭、独居老人家庭养老功能的不足,解决子女对老人生活照料的困难,从而对家庭养老为主的模式起支撑作用;同时,较之入院养老,具有投资少、成本低、服务广、受益大、收费廉、见效快的特点,可减轻入院养老服务的压力。因此,社区养老服务需要大力、重点发展。
二、如何构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我国社区养老必须突出社区照护,使之配合家庭养老为主的模式,确立全体老人为服务对象,建立并不断完善为在家养老的老人提供各种社区养老服务项目和措施,以形成完整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养老福利事业。我国社区养老服务自80年代末期开展以来,建立了各种设施,开展了各项活动,但总的来说,点小、面窄、功能小,末形成规模,发展不平衡,更没有形成科学、规范的服务体系。那么,社区服务应如何快速发展,予以实施呢?
首先,逐步建立众多的老人服务中心。
我国各地已建立的老人活动中心、老干部活动室、老年俱乐部,与我们所说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相距甚远,无法担当社区照护的重任。原因在于:一则功能单一,只着重于文娱活动,而社区养老服务涉及生活、健康、康复、咨询、教育、文体、社交等多方面的服务;二则规模过小,幅射能力弱,影响力低;三则服务被动,内虽设茶室、图书室、电视机室、棋类、麻将娱乐器具,但每天地开放服务较为被动,缺乏服务活动的主动策划、组织与评估;四则社会化程度低。
有鉴于此,需尽快逐步建立众多的老人服务中心,重点发展老年人综合性服务中心,以发挥社区养老服务的中枢作用,对家庭养老为主的模式予以强力支撑。
其次,逐步完善社区养老服务项目。
家庭规模缩小,家庭照顾功能必定削弱。而上述已表明,解决我国养老问题必须坚持家庭养老为模式。为此,家庭养老需要外间支持,需要社区通过中心建立与完善专为老人而设的服务,来给予家庭养老的老人以各种帮助。但完善社区养老服务项目需要一个过程,这就是必须从老人实际需要出发,坚持如下几个原则:
1、服务内容由易到难。就服务内容来说,应解决那些投资少、成本低、见效快,容易先建立起来的服务项目,如中心集中的就餐、洗衣,康复运动等服务,然后再解决分散的上门送饭、家居清洁、看护老人、护送病人就诊以及购物服务等相对较难的服务。
2、服务顺序由急到缓。应先解决迫切需要照顾的老人、某一方面或几方面严重丧失自理能力的老人。桂世勋教授在上海组织的调查表明,目前中国一般老人在某一方面需要依靠别人帮忙,按比重由高到低依次是:洗澡、穿衣、走路、视觉、会话、听觉、排泄控制、饮食。这表明了,无自理能力、行动不便的老人,急切所需的服务项目。
3、服务项目由少到多。近期国家不可能拿出巨额资金,采取大量补贴的办法去建立老人需要的各类服务项目。所以服务网络的完善需要有一个过程。
4、服务对象由窄到宽。鉴于财力、人力所限,社会对老人的服务面肯定只能由窄到宽,逐步扩展。如送饭上门服务,首先应对那些独居无人照顾的老人,然后才扩展到有家庭照顾的老人。
再次,逐步实现服务人员主动接触受助者,实施上门服务
社区养老服务需要有个基地,以吸引大批老人来中心参加各种活动,实施较大面积的集中式服务。但服务人员又不能固守基地,应走出去主动接触受助者,实施上门服务。这种服务在香港被称为“外展服务”,它是对社区照顾的拓展和提升,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以社区需要为依归,确保老人需要和资源存量的准确度,确保社区资源利用率的量大化。针对老人不知、无力或不愿接受服务的原因,香港社工采用了多种策略,包括主动的面对面的接触,如家访以消除老人对服务的抵触情绪;通过展览、讲座、传媒,使社区人士认识社区养老服务,关注老人需要;就近或选择老人熟悉的环境提供服务,以减轻老人的忧虑;提供符合老人需要的服务;降低服务费用等,值得我们研究借鉴。
为尽快解决上述三个问题,加速社区养老服务,应该做到:
第一、加速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一是资金投入的社会化。服务资金的投入不能依赖国家,而要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团体、单位或个人等方面的积极性,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实现多层次发展,国家在其中以较少的投入,引导社会的广泛参与。二是服务设施与项目管理主体社会化。目前我国虽拥有一些老人社区服务场所,但相当一部分是单位拥有、单位管理、服务对象为单位职工,如老干科、退休职工活动室、老人之家等。这种各自为政的“单位”服务,既不利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单位管理、单位服务功能的有效释放、单位管理的快速发展,更难以做到服务设施及项目利用率的最大化,因而有必要将单位服务功能外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区服务。
第二,宏观规划。服务设施应予以宏观规划,以使设施分布结构合理,同时应满足老人就近参加活动和接受服务的需求。香港是按照每25000人的规模建立一所老人综合服务中心,也可考虑以街道为依托兴建老人综合中心,也可考虑以街道为主,同时兼顾中心辐射的老人数来进行规划。
第三,国家应承担一定的责任。国家的责任重在两点:通过制定相关政策、优惠措施,引导社会的积极参与;通过一定的奖金量的投入,以较快的启动老人中心的开办,扩展老人急需的生活服务项目,满足部分低薪老人收费低廉服务的需求,促进服务社会化的健康发展。
第四,充分利用现有的闲置资源。即有效地利用已经或即将倒闭的企业、商场的厂房、车间、营业场所、空间等,兴建、改建老人中心。
第五,加速老年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社区养老服务需要专业人才,以增强中心活动开展的活力,提高服务质量,实施对老人的生理、心理、经济、社交、日常起居等方面的全面照顾。
第六,兴建、改建的老人服务中心应加强与社会特别是周边其它机构或团体的合作。中心不能自我封闭,必须增强与外界的联系,吸引社会资金、利用单位设施、欢迎志愿服务、诚邀专家讲座、擅用社区资源、维持长期合作。如此才能使中心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人口老龄化虽然给社会带来巨大压力,但只要我们采取相应的对策,大力发展经济,积极推进社区养老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我国的老龄事业必将得到持续、健康地发展,为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第三篇:社区养老服务的探索
社区养老服务的探索
三十团五连 张亚良
社会建设是指社会主体根据社会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改善民生和推进社会进步的社会行为与过程。社会建设的内涵很广,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实体建设,诸如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建设、社会事业建设、社会环境建设等;二是制度建设,诸如社会结构的调整与构建、社会流动机制建设、社会利益关系协调机制建设、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社会安全体制建设、社会管理体制建设等。社会实体建设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社会制度建设则使社会更加有序与和谐。作为进入社会分析和实际操作领域的“社区”概念,正在通过丰富其理论内涵,加强其解释力度,深化其实际操作意义,为构建基于中国经验的社会建设理论作着探索。目前,社区发展的实际操作仍然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社区及社区发展研究中为政府的社会管理和控制出谋划策的实际操作研究多。透过这些经验,则是结构和机制所带来的理论问题。在社会建设总体布局中,社区在制度、功能、管理和服务的方式等方面,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本文将社区建设置于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对社会化养老服务重心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作一探讨。
《中国老龄事业白皮书》显示:2006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49亿,约占人口总数11.3%。预计,2015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1.94亿,约占人口总数的13.8%;2025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8亿人,约占人口总数的 18%;204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3.74亿,占总人口的18%左右;205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左右,约占总人口的25%。城市人口老龄化每年以3.1%的速度递增。老龄化问题己日渐成为中国社会面临的一大挑战。一方面,社会转型、政府职能转变、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为老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另一方面,发展迅速、数量庞大的老年人群,特别是迅速增长的空巢老人、高龄老人和带病老人的服务需求难以满足。兼顾了家庭赡养、政府福利和社区服务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成为了政府极力推行的未来养老模式的首选。
一、以社区为依托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在社区建立一个支持家庭养老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即老人分散在家居住,社区服务机构提供非营利的公共服务,来解决老人的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慰藉。居家养老是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的有机结合,是依托社区、以社区服务为保障,把社区养老服务延伸到家庭的一种社会养老模式。与之相对的是机构养老。由于短期内我国不可能建立大量社会福利设施来安置大批老年人,即使是以后社会保障有了很大发展,考虑到大多数老年人在家居住的愿望。因此,以社区-居家养老为基础、机构养老为补充是我国养老模式的一大特色和主流养老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是社区服务。
1、社区服务直接、成本低、覆盖广、服务方式灵活,成为国际社会解决老龄问题的共识。西方发达国家解决老龄问题大致经历了这三个阶段:老龄化初期,政府大规模办机构进行养老;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养老回归社区;最后回到家庭,形成居家养老为主的养老体系。国外养老福利服务的经验表明,单纯依靠政府举办大中型老年福利机构解决养老问题的做法是行不通的。上世纪80年
代以来,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根据老年人的心理和实际需求纷纷进行养老福利服务的战略调整,把大量的养老经费用于居家养老服务,并且制定了促进居家养老服务的法规政策。社区层面的居家养老成为国际社会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全球共识,并进行了各国的实践探索。20世纪90年代,英国将养老纳入社区,采取社区照顾方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法国设立了老年人专业社区。美国、德国、荷兰等,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比例都超过90%。瑞典的社区服务方案鼓励老人在家生活。澳大利亚目前有提供居家养老照料的服务机构3000多个,接受服务老人50多万,住在养老院的老人不足老年人口的5%。在推行了几年西方式的养老院养老模式不成功的情况下,80年代末,日本逐渐构建起了居家养老、居家看护为发展方向的具有日本特色的居家养老体制。现在,日本有96.9%的老人居家养老。香港采取社区照顾的原则,强调老人在熟悉的环境中安享晚年,政府为生活在社区中的老人发展一系列的服务支援,包括家务助理服务、老人日间护理服务等
[2]。2004年中国国家统计局调查结果,按照60岁以上老年人口平均不能自理
8.81%计算,2005年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规模为1289万人,2010年增加为1531万人,2020年达到2184万人,2030年超过3000万人。80岁以上高龄老人,假设按照10%需要入住养老院计算,仅高龄老人所需要的养老床位,2005年为150万张,2010年为213万张,2020年为307万张,2030年则需要424万张。目前,社会能提供的养老床位数只有约60---70万张;大约有6%-8%的老年人口愿意到养老机构去养老,85%以上的老年人有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意愿。因此,通过健全与完善社区照料服务体系,构建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满足老年人对设施、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经济供给由国家承担,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在家庭进行;把社区服务引入家庭,国家将居家养老省下来的公共养老设施费用,补贴给居家养老和发展社区服务,以法规形式规范化,成为一定历史阶段下老龄社会稳定的养老模式。
2、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最具有地缘和亲缘优势。中华民族家庭养老源远流长,主要是三方面:经济赡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形成了“百善孝为先”的中华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老年群体作为社区服务的重点对象,符合老年人“恋家”(把“小家庭”扩展到了社区这一“大家庭”)的心理需求,同时也是老年人子女的需要和社会需要。社区“一老一小”的生活环境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其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以其经济、文化、社会等特性最具有地缘和亲缘优势。正如今年“两会”期间,一位全国政协委员所说,“社区养老是目前缓解我国养老机构不足、城区土地有限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许多家庭两代人都能接受的,既可延续赡养老人的传统,又能减轻子女压力的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
3、居家养老服务充分考虑了老年群体自身的需求。据我国九大城市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显示,城市老年人一年中经常在住地附近活动的占50.1%,在市内活动的占15.6%,去外地活动占有1.4%。这说明,绝大多数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空间除了家庭就是社区。社区成为最重要的养老环境和条件,对社区服务要求最多、需求最迫切、最实际的是老年群体。居家养老的目标就是在社区环境中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服务,建立老年人之间的互助网络,协助老年人融入社区。在社区熟悉的环境中,保持原有的生活习惯,亲朋好友、熟人也能使老人精神愉悦。这些有利于恢复老年人正常的生活能力,使他们在社区里建立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关系。这些正体现了社会工作“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和“助人自助”的工作目标。作为我国社会工作率先探索并取得一定经验的社区养老服务,能够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二、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践探索
我国的社区服务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初具规模。20世纪80年代,民政部明确提出“社会福利社会办”的城市社会福利事业改革思路。1987年提出了城镇社区服务,其中,为老服务是重要内容。这时的养老服务重点在物质供给,缺少精神慰藉内容。90年代以后,随着计划生育政策效果的显现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得人们对于机构养老方式的认可程度和需求程度得到提高,集中新建了大批养老院。1998年前后,全国很多城市和地区开始了社会福利社会化的系统探索。90年代末,在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城市,如上海、北京、大连等地出现了居家养老的实践。2000年,全国社会福利社会化工作会议指出,建设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福利机构为补充的老年人福利体系。2001年民政部在全国社区实施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决定用全国福利彩票总额的80%,靠政府投入、社区参与,建立社区老年福利服务网络。星光计划强调为普通老人提供方便周到、价廉质优的福利服务。在此背景下,依托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模式开始在全国各地推行。2005年7月,民政部在青岛召开了全国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启动工作会议,确定了全国60个试点单位,其中城市市辖区(县级市)48个,福利机构12个,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展开。《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指出,“以满足”三无“老人、低保老人、残疾老人、高龄老人和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需求为出发点,在鼓励家庭成员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同时,加快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老年人社会福利服务体系。”为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开展,2008年2月,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发展改革委、教育部、民政部等10个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要以人为本、依托社区、因地制宜和社会化方向。今年“两会”期间,老龄问题被列入人大11类重点建议之一,其中,社会养老服务问题占25.5%,与前相比呈上升趋势。这些建议提案要求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业,设置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增加为老服务专业人员等。目前,大部分大中城市初步建立起以设施服务、定点服务和上门服务为主要形式,以日常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心理保健、文化娱乐、参与社会和权益保护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养老服务格局。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社区养老社会化服务水平较低,社会化程度低、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经济比较好、比较发达的地方,居家养老开始从城市向农村推行。像北京、浙江、天津、江苏、上海、杭州、宁波、青岛、大连这样一些城市,基本上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的网络,并着手向农村推广;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像江西、甘肃、宁夏、新疆、贵州才在一些城市的街道和社区开展居家养老的社区试点行动。各地的的具体化实践多种多样。综观各地实践,可以将目前的居家养老探索大致分为两种。
(一)政府购买服务,民间组织提供服务或街道、社区承办的模式
这一模式大连首创,宁波海曙区创立的“海曙模式”最为典型,上海、北京南京、广州、青岛等城市较为领先。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城市采用此做法。目前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政府补贴资金直接拨付给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由其向享受政府购买服务政策的老人提供特定时间和特定服务的服务;第二类是采用居家养老代币券、服务券的形式,由享受政府购买服务政策的老人根据自己的需求,到中心或特定机构自主选择服务时间和服务内容。
1、“政府直接购买”形式
2002年9月,大连沙河口区开始实行居家养老模式试点,首创了“居家养老院”;北京西城区在区和街道分别成立民办非企业性质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成立居家养老服务站,以这些组织为依托,开展专业化养老服务;南京推出“以公共服务为前提、民间组织为载体、公共财政为后盾”,实行“居家养老服务网”;宁波海曙区创立了“走进去、走出来”的“海曙模式”,即“走进去”就是由服务人员上门为老人服务。2004年3月,海曙区出台政策,试行为高龄、独居的困难老人出资向星光敬老协会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走出来”就是政府在一些街道社区建设一批具有日托功能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让老人走出家门享受社区“日托中心”和社会组织提供的服务;青岛南区“社区福利居家养老标准化服务”;“苏州模式”的做法是,在街道设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设立居家养老服务站,服务站负责采集老人信息,把老人信息传到中心,中心负责服务配对,直接面对老人提供一对一服务,服务站跟踪中心的服务,对服务质量进行服务ISO认定。总的来看,我国东部地区和沿海发达地区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建立了财政资金购买服务,服务组织提供服务,
第四篇:构建多元化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构建多元化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来源: 金华日报
关键字:养老 养老产业发表时间:2011-05-04 09:48
浙江省副省长陈加元在东阳调研养老服务时强调:构建多元化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金华日报消息(通讯员 史莹 报道组 刘小红)4月14日下午,副省长陈加元带领省有关部门负责人到东阳调研养老服务工作。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徐加爱,市委常委、东阳市委书记张仲灿,市政府秘书长傅利常参加相关活动或陪同调研。
近年来,东阳市按照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的原则,引导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业,创新养老服务形式,加快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2003年至2010年,该市新建、改造、扩建福利院、敬老院16所,其中市财政投入2385万元,镇乡街道投入910万元,民间投资达3.59亿元。目前东阳市共有25个养老机构,床位5021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5.6张,提前三年实现省政府确定的养老机构建设目标。
陈加元一行首先来到歌山镇林头夕阳红乐园。这里有106个房间,可入住老人200名左右。来自千祥镇的83岁老人卢峰登和老伴入住夕阳红乐园已经3年,两位老人告诉陈加元,居住在这里比家里还舒适,子女们也很放心。随后,陈加元一行来到南市街道亲乐园公寓,这里一期工程约6万平方米,总投资超过2亿元,可容纳1500名老年客人。自2009年11月交付使用以来,已入住老人200多名。陈加元先后察看了这里的居住、护理、医疗、娱乐、健身设施,对该中心按照现代养老的国际标准进行配套设施建设表示赞赏。陈加元一行还考察了位于江北街道的喜洋洋康乐中心,这里入住老人360多名。陈加元与入住老人和护理人员亲切交谈,并详细了解了中心的运营情况。
陈加元说,东阳市养老服务机构、特别是民办福利机构在投入、规模、档次上走在了金华市乃至全省前列。东阳市在增加财政投入的同时,坚持理念创新、思路创新、模式创新,多途径、多形式引民资、聚民力,引导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业,大胆探索公、民混合型养老机构建设的路子,其经验和做法值得推广。
陈加元要求,进一步强化政策扶持、规划引领和法制保障,吸引更多民间资本投入养老服务业,努力构建多元化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养老服务发展新路子,进一步推进东阳养老服务上新台阶。
第五篇:多元化养老保障改革思考
摘 要:人口老龄化“银色浪潮”在席卷发达国家之后,正迅速向发展中国家袭来。由于它关系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关系包括老年人在内生活问题,因而世界各国对老龄化问题十分重视,使得养老保险在整个社会保障中占有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我国目前虽然还未进入老龄化社会,但人口老龄化速度很快,预计到200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0.6%,65岁以上人口也将占总人口的7.5%,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将日益突出。与此同时,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到来的,也就是说,在我国经济尚未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的时候,人口老龄化程度却接近了发达国家的比例。人口结构的变化给社会保障事业带来许多新的难题,也会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因此,根据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尽快地寻求切实可行的对策,对于推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拟从养老保障筹资方式的选择、养老保障储备基金的管理与使用和养老保险金的发放与分配等方面来探讨如何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
关键词:老龄化 养老保险制度 发放与分配 多元化 改革设想
一、养老保障筹资方式的基本模式及其选择
一般来说,筹集养老保障基金有一个“收支平衡”的基本原则,否则,养老保障制度就会因失去经济上的保证而无法维持。对这个平衡原则,可以从短期与长期两种不同时间的角度去理解:一是“横向平衡”,即当年(或近几年)内提取的基金总和应与其所需支付的费用总和保持平衡。二是“纵向平衡”,即对某个参加养老保障的职工,其在全部缴纳养老保险费期间所提取的养老保障基金总和应与其在全部享受养老保障待遇期间所需支付的费用总和保持平衡。
目前国际上对养老保障基金有三种筹集模式:(1)现收现付式的筹资方式。它是根据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收支平衡的原则筹集资金,即本期养老保障收入仅用来满足本期的支出需要。政府通过对在职职工征收当年保险费,用来支付当年的养老保障费用开支,不为以后时期提供储备资金。西方各国大多采用现收现付为养老保障的筹资方式,我国现阶段养老保险金的筹集也主要采用这种方式。(2)完全积累式的筹资方式。它是以养老者在退休养老前自我积累的养老基金,根据长时期收支总平衡的原则确定收费率,即在预测未来时期养老保障支出需求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可以保证在养老期内收支平衡的总平均收费率进行先期积累的一种方式。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中央公积金制就是这种完全积累式,我国目前对合同工建立的养老保险办法,大体上也采用这种方式。(3)部分积累式的筹资方式。“现收现付式”和“完全积累式”虽各有特点,但分别采用都有难以克服的困难,目前许多国家采用“混合式”筹资方式,即部分积累式。它是根据分阶段收支平衡(以支定收,略有结余)的原则确定收费率,即在满足一定时期(通常为5——10年)支出需要的前提下,留有一定的储备基金。这部分储备基金的数额应是一个变量,在人口老龄化高峰到来之前,是储备基金的积累期;老龄化高峰到来之后,则进入储备基金的消耗期;当养老金的供求矛盾得到缓解时,再进入储备基金的积累期。这种方式的最大优点是:兼容前两种方式的长处,具有一定的弹性,收费率分阶段调整,在收费率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储备基金既可为以后时期养老金支出的需求作准备,也可在积累过程中为经济发展提供长期投资。
从各国改革的趋势来看,养老保障的筹资方式只能是从现收现付式向部分积累式再向完全积累式过渡,用完全积累式简单代替现收现付式是难以实现的。因为在转变的过渡时期,在职人员除了要为上一代老年人支付养老金以外,还要为自己的未来积累养老金,这种双重负担使缴费者难堪重负。
从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如果继续采取现收现付式的筹资方式,尽管目前的提取率(养老保险费占工资总额的比率)在18%左右,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和退休人员的增多,这一比例将逐年上升,到2025年可能超过30%,2050年将超过50%。如果采用完全积累式,则提取率一开始就将提高达50%,因为在这种方式下,不仅要为已经退休的老人缴费,而且还要为将来要退休的在职人员缴费。这种高水平的提取将持续20年左右,然后逐步降低到15%左右。这种方式的提取率正好和现收现付式相反。显然,无论从短期来看,还是从长期来看,这两种方式都是国家和企业所无法接受的。由此看来,部分积累式将是我国当前阶段养老保障筹资方式的明智选择。
考虑到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建国以来已经实行了40多年养老保障制度的实际情况,今后我国的养老保障筹资方式只能采取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式。如上所述,部分积累是现收现付式和完全积累式两种方式的结合,一方面对已经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继续实行现收现付式的筹资方式,另一方面对在职职工建立一定比例的积累基金,为渡过老龄化高峰期作准备。部分积累式有两种操作方式:一种是社会统筹部分积累方式,实行“以支定收,略有结余,留有部分积累”原则,统一筹集调剂使用养老基金。这种办法易于与现收现付社会统筹办法衔接。但能否顺利渡过老龄化退休高峰期很难预料。另一种是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方式,单位缴纳的大部分保险费纳入社会统筹调剂使用,支付已退休人员的费用,职工个人缴纳的全部和单位缴纳的一部分保险费记入个人帐户。积累率开始时可以控制在工资总额的3%左右。目前负担较轻的企事业单位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地提高积累率。这样,我们就能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逐步提高积累率,平稳地过渡到人口老龄化和退休人员高峰时期。最终使提取率保持和稳定在25%左右。建立养老基金个人帐户,有利于确定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方式,吸取了完全积累个人帐户制和现收现付统筹制两者的优点,防止了两者可能出现的问题。当然,采取部分积累式的做法要求对积累基金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安全、有效的运营,以便充分发挥积累基金的效益,实现基金的保值和增值。
二、养老保障储备基金的管理与使用
(一)养老保障储备基金投资的国际考察。
养老保险机构在保证支付届时所需退休费用的前提下,有义务将暂时结存和积累的养老保障储备基金投入经济活动,使其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作用以保持或超过其原有实际货币价值。由于养老保障储备基金的投资不仅可以保证基金本身的增值,而且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要保证养老保障制度健康地发展和保障老年人的利益,必须十分重视其基金的投资管理。
各国养老保障储备基金的投资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1)购买政府发行的有价证券,如国家发行的国库券、特种国债、国家经济建设债券等。它是通过获取高额的债券利息来实现养老保障储备基金的保值和增值。这种投资方式具有相当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养老保障储备基金投资最普遍的一个项目,为世界各国所选择,尤其是发达国家,养老保障储备基金几乎全部投资于政府债券。一些国家还通过立法明确规定养老保障基金只能用于这种投资方式。(2)购买公司股票和债券。它是养老基金经营管理机构,将部分养老保障储备基金通过购买公司发行的股票和债券,对购买公司进行投资,获取一定的投资收益。股票投资具有投机性、风险性大、变现性强、收益高等特点。债券具有承诺偿还本金,可自由出售或转让,承诺支付利息,利率低,风险不大等特点。(3)委托投资。它是将养老保障储备基金转化为商业借贷资本,如委托中央银行、国家信托投资公司进行投资。养老基金经营管理机构通过收取一定的贷款利率为养老保障储备基金保值和增值。这种投资方式的特点在于投资风险小,利息收入高且相对稳定,投资回收期弹性强,基金商业化程度高。(4)购买房地产。它是将养老保障储备基金用于购买房产、地产,通过出租或出售转让来获取收益的投资方式。房地产投资是一种投资回收期长、资金需求量大、投资风险大的投资方式,受国家政策影响大,技术性要求高,必须做长期的投资前期工作准备。因此绝大多数国爱将养老保障储备基金用于购买房地产的比重都比较低,只有个别拉丁美洲国家为了避免高通货膨胀率对养老保障储备基金的不利影响,才将养老保障储备基金的一半左右用于购买房地产。(5)现金和银行存款。以现金和银行存款形式保存养老保障储备基金的国家并不是很多,因为银行存款的利率很低,有时候甚至跟不上物价的上涨水平,从而出现养老保障储备基金在数量上保值和增值,实际上即贬值的现象。另外,严格来讲,银行存款不能算是真正的养老保障储备基金投资方式,只能说是养老保障储备基金消极保值的办法。但采用银行存款方式,可以大大减少养老保障储备基金经营管理机构的日常工作,运营风险几乎不存在,相对来说是最安全的。
如上所述,由于各国的社会制度不尽相同,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各国养老保障储备基金的投资方向也不完全一致。但是,保证养老保障储备基金的不断增值,将养老保障储备基金用于发展本国经济,则是各国进行养老保障储备基金投资的共同目的。养老保障储备基金投资的基本原则是安全性和盈利性,即以养老保障储备基金的保值为投资运用的首要目标,在此基础上争取增值,力避风险型投资,可采取分散化、多元化的投资策略,包括投资方向的多元化和投资期限的多元化,而且以间接投资为主(如购买政府债券、金融债券等有价证券),直接投资为辅(如直接投资或参股兴办各工矿、商店等实业)。总之,在保证养老保险费用能够按时支付的前提下还要使养老保障储备基金得到充分地运用。
(二)我国养老保障储备基金的管理与使用
具体到我国的实际情况,在现阶段,我国养老保障储备基金的投资不应以银行存款和国债为唯一投资方式,而要拓宽养老保障储备基金的投资渠道。要实现基金保值增值,必须采取证券投资组合方式,将养老保障储备基金按不同比例投资于银行存款、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基金权证等,才能取得最佳投资收益率。条件成熟时,可以发展到直接投资的投资组合,这当然需要一个过程和必要的条件。
养老保障储备基金进行有效投资运营的可行性取决于三方面的条件:一是社会保险机构是否有投资决策和投资管理能力;二是宏观的经济形势是否稳定和是否存在投资机会;三是经济中是否存在利率、期限、种类上相对应的金融市埸、金融工具。目前第一个条件已经具备,表现在从中央到地方普遍建立了基金管理机构,形成了4万多人的管理队伍,一些地区已开展了基金投资运营的试验,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不足之处在于缺乏精算人才和权威性的智囊团。第二个条件也已比较充分,尤其是国内经济建设中庞大的资金缺口为基金的投资运营在客观上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第三个条件还在逐步具备,不断发展,完善的国内金融市场为基金投资运营提供了场所和条件。
此外,从养老保障储备基金的结构去分析,也初步具备组合投资运营的条件。我国的养老保障储备基金是采用“以支定收、略有结余,留有部分积累”的部分积累式,既有现收现付式的特点,又有完全积累式的特点。因此,从结构上可将其分为三个层次:即具有高度流动性的部分,用于支付三个月以内的养老保险金,称为第一支付准备金;具有相当流动性的部分,用于支付三个月以上,一年以下的养老保险金,称为第二支付准备金;具有中长期可作储备和投资的部分,用于应付即将到来的老龄化社会的支付金,称为第三支付准备金。这里可以用于中长期储备性投资的只有第三支付准备金。这一部分基金是养老保障储备基金保值增值的关键。这是因为,这部分投资的效益决定了养老保障储备基金投资的效益,而且期限较长,回报率高。因此,可以选择向国家重点工程、长期国债、金融长期债券、股票、投资基金、企业长期债券、房地产等领域中投放。但必须遵循“高收益、低风险、高流动性”的基本原则。
为了保证养老保障储备基金的保值与增值,国家对养老保障储备的投资加强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主要是:(1)对养老保障储备基金的投资制订相应的法规和政策加以指导,以保证国家的宏观调节和控制。其内容包括:规定养老保障储备基金的投资方式;规定各种投资对象在资金数量上的限制,即对各种投资渠道占总投资的资金比例进行限制;协调养老保障储备基金的运用与国家信贷资金运用的关系等。(2)通过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进行管理与监督。如经济计划部门可以对养老保障储备基金的投资提出指导性计划和建议,以促使其发挥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审计、银行部门则可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投资经营状况,以保障养老保障储备基金运用的安全性、盈利性、社会性和合法性等得到实现。
三、养老保险金的发放与分配
对于一个国家的养老保障支出总规模来说,其发放与分配水平的高低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说,决定养老保障支出总规模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项目构成;二是养老保障的受保人数;三是发放与分配水平。养老保障项目构成确定以后,在较长的时期内一般不会出现大的变化。在养老保障项目构成确定的条件下,养老保障受保人数的多少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的人口政策和人均寿命。在养老保障项目构成和人数为一定的条件下,发放与分配水平高,养老保障支出总规模就大,反之,总规模就小。因此,如何合理地确定养老保险金的发放与分配水平,就成为控制养老保障支出总规模的关键性问题。
(一)我国养老保险金发放与分配的基本原则。
养老金的发放与分配会涉及到职工最敏感的切身利益,因此要严格发放纪律,制定发放原则。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国情,看来至少要有以下几项:(1)义务与权利相一致的原则。职工在企业辛勤工作一辈子,为国家和社会创造了财富,当他们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离开工作岗位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养老金,这是宪法赋予的基本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但是,享受权利应先尽义务,权利与义务是相一致的。在市埸经济条件下,这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劳动者要想老有所养,其前提条件是履行养老保险缴费义务,享受养老金待遇权利与其缴费义务相等同。(2)公平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养老金的发放与分配是一项社会性的工作,应体现养老保障社会性的特点,制定统一的发放标准和比例,社会性养老金不能因地区、单位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充分体现社会保障公平的原则。另一方面,养老金的发放与分配还应和本人缴费多少、缴费时间长短、工作贡献以及所在单位的经济效益相结合。(3)改革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随着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迫切需要养老金的发放与分配工作相适应。养老金的发放与分配应保证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与社会工资的增长、物价的上涨相适应,保证退休人员分享社会发展成果、基本生活水平能逐步提高,才能为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切实的保障。
(二)我国养老保险发放与分配的设想
养老保险金的发放与分配包括养老金本金的发放和养老金保值金的分配。养老金本金,也称基本养老金。它可由社会性养老金和缴费性养老金两部分组成。前者侧重公平,后者侧重贡献。社会性养老金以职工退休时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上一年的职工平均月工资为基数,按照职工本人的缴费情况分比例计算发放。缴费性养老金以职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按照职工本人缴费年限的一定比例计算发放。月职工平均工资计算公式如下:月职工平均工资=某一地区职工每年工资总额/(职工人数×12)。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计算公式如下: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职工历年缴费工资占当年社会平均工资比重的平均值×上月社会平均工资。
社会性养老金的发放标准可以设想,按上在职职工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计算发放。这种发放标准还要考虑工龄的长短,即贡献多少划分不同档次,依不同比例计发,以提高养老金促进效率的作用。缴费性养老金的发放标准可以采用,按受保人缴费年限,分档次发给职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一定比例的养老金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若干个月的生活补助费。职工离退后领取的基本养老金,根据经济发展和养老保险基金的收缴情况,从离退休的下一年起,每年7月1日按照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当地一年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的50%——80%调整一次。职工平均工资负增长时,不作调整。
养老金保值金的分配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保值金形成的分配阶段。根据期末所形成的可供分配的投资收益,将其分成保值金、经营管理机构发展基金和奖励基金等三部分进行合理分配。其中,保值金的分配比例不应低于60%,其他两项基金的留成比例可考虑分别为24%和16%较为合适。二是保值金实发额确定的分配阶段。劳动者享受养老金待遇的年限,一般规定为15年左右。15年中领取的养老金只是与退休月职工平均工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以及以后的工资增长率的50%——80%挂钩,没有考虑到物价上涨指数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物价上涨指数与工资增长经常处于不协调状态,当前者大于后者时,劳动者所领到手的养老金并不能实现保值和增值;当前者小于或等工资增长率的50%——80%时,不需要考虑物价上涨指数的影响。但现实生活中,物价上涨指数经常会超过工资增长率的。因此,每年发放养老金本金时,还应额外分配一笔保值金。保值金实发额,应以养老金本金实发额的基数,按一定比例进行计算。这一比例,根据物价上涨指数与工资增长率的50%——80%的差额确定。养老保值金实发额计算公式为:本年养老保值金实发额=本年养老金实发额×[物价上涨综合指数一(0.5—0.8)×工资增长率]。根据公式计算结果确定养老保值金实发额。倘若计算结果为正数,表明应随着养老金本金一同发放养老保值金;如果计算结果为负数,表明不需发放养老保值金。
(三)养老保险金发放与分配的途径。
按照养老基金统一筹集、统一运营、统一发放的原则,养老金和保值金应由养老基金经营管理机构直接发放或委托银行间接发放或两种方式共举。养老金本金,指养老基金经营管理机构按规定比例计算出的,应支付给养老保险者的那部分养老金。养老金保值金,指养老基金经营管理机构在支付养老金本金以外额外支付的那部分养老金。其目的是保证养老金的保值和增值,养老金保值金来源于前述部分的投资收益。对于养老金领取对象较集中的城镇,养老基金经营管理机构可分区、镇设立固定的养老金发放窗口,按规定时间定点发放养老金;对于养老金领取对象较分散的社区、农村,养老基金经营管理机构可委托银行下属的支行、办事处或信用社发放养老金;对于零星散户,可采用邮寄、信汇等方式进行养老金的发放工作。养老基金经营管理机构在发放养老金之前,应先稽核养老金领取对象工资总额,离退休费用、退休人员花名册和分配应支付的养老金总额。
四、多元化养老保障制度的总体构思
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从短期、中期的发展趋势来看,大致同时实行三种制度较为合适。
第一种,建立和实施城镇职工养老保障制度。城镇职工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新体制。所谓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指建立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这是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体现了职工平等的养老保险权利,采用以支定收、略有结余、留有部分积累的办法筹集基金。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因企业经济效益、个人收入不同而有所差别,体现效率原则,采用完全积累办法,设立个人帐户,所有款项及利息归个人所有。
我认为,我国当前的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只能是建立低标准的基本保障制度。所谓低标准,就是参照国际惯例,在职工退休后,只发给相当于本人在职时工资总额60%左右的基本养老金(这里说的工资总额是包括档案工资及其以外的制度政策规定的工资性收入),作为对其基本生活的保障。这个水平比较接近我国的实际,在国际上也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据测算,当基本养老金替代率(养老金占退休前工资总额的比例)超过80%时,2011年我国养老保障基金就会出现赤字;当基本养老金替代离为80%时,2015年以前,养老保障基金尚能自求平衡,但2016年后便开始也现入不敷出,赤字逐年增大;当基本养老金替化率为70%时,虽然维持收支平衡的时间略长一些,然而从2022年起又出现收不抵支问题。当基本养老金替代率为60%时,2036年以前基本上可以维持基金的自求平衡,虽然以后仍呈现基金不足的趋势,但考虑到那时人口老龄化高峰已逐步下降,在经济仍保持增长的情况下,依靠基金的滚存结余弥补当年收支还是可能的。因此,从总体上看,只有将基本养老金替代率控制在60%左右时,才有可能避免或缓解养老保障基金入不敷出的困难现象。
当然,这其中有一个现已退休或即将退休人员的养老基金来源问题。如果这部分人养老金的发放不是完全依赖现有的在职人员的积累,则即使替代率再高一些,也不至于到30年后出现养老基金收支不平衡问题。因此,我们在考虑保障水平时,绝不应单纯算替人率的帐,而应从保障老年人必要生活出发,多方面考虑筹集养老基金办法,否则将陷入单纯算帐越算越困难的境地。目前我们还属于低工资国家,压低替代率虽然有利于养老基金收支平衡,但压得过低,不仅难以保障退休人员必要的生活水平,还影响其家庭生活水平。因为压行过低,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下降甚至难以维持,势必增加家庭中在职人员的负担,这将会被迫增加在职人员工资,否则也会影响在职人员的劳动积极性。所有,替代率过高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样过低也会妨碍经济社会的发展。此外,保障老年人必要的生活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决定的,养老问题决不仅仅是生活问题,它也是一个政治问题。
实行上述方案后,年轻一代的养老保险由个人帐户上积累的资金来解决。对于已经退休或即将退休而个人帐户上没有积累的老年人,由社会统筹来提供养老保障。将来随着这部分人的自然消亡,国家将逐步摆脱重担。
第二种,建立和完善行政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职员的养老保障制度,实行以社会保险养老方式为主。思路是通过改革,改变退休费用由国家、单位统包的状况,实现国家、单位、个人共同负担;把养老保险费用从行政、事业费中分离出来,形成专项养老保障储备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形成既有统筹互济功能,又有激励竞争机制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此同时,相应改革养老金计发和调节办法,在国家法定基本养老保险金的基础上,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并鼓励各类人员进行个人养老保险储蓄。总之,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形成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具有机关、事业单位特点的养老金发放机制,基本保险待遇与工资、物价适当挂钩的调节机制;保险基金管理与退休人员管理相统一的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需要指出的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障制度作为整个养老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行改革,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具体改革方案的设计,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第三种,建立和实施农村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农民养老以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为主,与社区扶持相结合。条件允许的地方,根据农民自愿,也可以实行个人储蓄积累养老保障方式。当然,在现阶段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从养老保障方式上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要采取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供养为辅的模式。与此同时,相应加大社会供养的比重,逐步过渡到以社会供养为主,以家庭养老为辅的模式。但无论是哪个阶段,作为养老的载体,家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2)从资金来源上看,由于我国农业人口众多,加之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国家和集体不可能大包大揽,补充也是有限的,养老保障从一开始起,就要立足于建立以个人交费、自我保障为主的机制。国家应在宏观政策上予以扶持,集体则应在微观上予以补助。(3)从筹资方式上看,由于农民一般无固定数量的收入,而且目前农民的收入相对较低,不宜采取现收现付式或部分积累式,可供选择的模式是完全积累式。因为农民担心统筹后个人吃亏,把自己的钱用到别人头上,因而必须采取自我保障为主,互助为辅的原则,设立个人帐户,交费和领取的标准透明度要高,资金落实到每个人头。多交多领,少交少领,不能吃大锅饭。(4)从资金管理上看,由政府监督,具体业务由隶属民政部门的非盈利机构经办。在县(市、区)建立农村养老保障的专门机构,负责收取和发放养老金工作。要以县为单位进行平衡核算,接受同级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另外,可将农村养老保障储备基金存入银行或购买政府债券,一方面能得到利息,使基金保值或增值,另一方面作为积累和投资,支持国民经济的发展。总之,我国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将是区别于国外现收现付和我国城市“两个帐户”相结合的模式。新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将采取政府组织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全的办法,实行个人交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扶持的政策,建立自助为主、互济为辅、储备积累的机制,以保证农民年老后的基本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