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共青团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研究
共青团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研究
内容摘要
本课题运用问卷调查、实践研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复旦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政治文明内涵的探讨,分析其对共青团在政治意识文明、制度文明和行为文明上提出的要求,同时结合实证分析,探讨共青团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共青团应该在阵地建设、民主建设和凝聚力建设上进一步加强,以回应政治文明建设提出的要求。
关键词
政治文明 共青团建设
一、研究的背景与概况
(一)研究背景
所谓政治文明,简单地说,就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从静态的角度看,它是人类社会政治进程中取得的全部进步政治成果;从动态的角度看,它是人类社会政治进化发展的具体过程。政治文明包括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三个组成部分,是一个有机整体。从政治文明的定义看其实质性内涵包括:第一,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历史上野蛮的、腐朽的和落后的政治垃圾要排除在政治文明之外。第二,政治文明分为静态的进步成果和动态的进化过程两个层面,不能仅仅将政治文明视为过去的政治成果。第三,政治文明有三个组成部分,不能单纯地将政治意识文明或政治制度文明视为政治文明的整体。第四,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的进化过程,是逐步发展完善的,不能绝对化地看待政治文明。总之,只有能够真正促进人类政治生活进化发展的政治意识、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才称得上是政治文明。
政治文明建设是一个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的体系建设。从静态角度分析,也就是在制度层面上,建设先进的政治文明包括完善民主政治制度和与之相配套的政治运行机制、监督机制以及确保这种制度和机制理性运行的规范程序。从动态角度分析,也就是在现实层面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政治文明的三大支点,其核心是民主政治,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是关键。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研以全球化市场经济的宏观环境下当代青年重大价值判断以及发展倾向为背景,以青年政治意识与政治行为能力现状为立足点,以共青团与青年的作用关系为主线,考察新时期共青团的工作对象以及与对象间关系的新变化与新发展,科学地、针对性地为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的新趋势提供建设性依据。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了以调研为主的量化研究,同时结合个案访谈,也参考了新近相关调研的成果和结论。
在问卷调查方面,本次调查研究对象是复旦大学在校学生,年级跨度为本科03级新生到在读博士研究生,分析单位为个人,方式为抽样调查法,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20份(有效回收率为84%),其样本分布基本与实际整体分布吻合。
在个案研究方面,于2003年12月抽样采访了一些处于不同的学习阶段、不同的学科领域的在校青年,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提供了有益的尝试。此外,本次研究采取横向比较、纵向借鉴的原则,力图补充调研过程中样本面的局限性。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一)政治文明建设对共青团的要求
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政治文明的提出对新时期共青团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共青团要进一步加强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的建设,以满足党、社会和青年对团的要求。
1、政治意识文明与青年价值观引导
党领导下的共青团对人们价值选择的社会目标是强调爱心奉献,倾向于塑造人格的道德内涵与政治意识。在各个高校,培养团员大学生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是共青团思想教育工作的重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追求倾向于物质利益,政治意识文明的提出要求共青团组织要引导团员青年去正确分析和对待这种利益,理性地选择自己的价值取向。共青团组织的动力机制来自强烈的精神信仰与爱心奉献,这一非物质利益刺激的动力机制主要表现为注重共青团员的人格塑造,以正确的理念和信仰对他们加以引导,从而使团员青年在认识与分析现实问题时以理性方式去思考。
2、政治制度文明与团的组织和制度建设
共青团和党的组织原则、组织架构是一致的。在提倡团内民主的同时,共青团有着严格的组织纪律,与党有着相同的组织原则。政治制度文明建设要求团在组织、制度建设上紧跟时代的步伐,向科学化、文明化方向发展。要求团的组织设置由单
一、垂直的直线式结构逐步向横向、开放、动态、网络化的组织结构转型,以团工作社会化作为目标指向,全方位地改造和重构现存的制度运作机制,包括现存的管理方式、工作方式和工作体系,使之适应团工作发展的需要。
3、政治行为文明与主人翁精神的发挥
共青团是青年的核心组织,青年是共青团的主人翁,也是共青团服务的对象。团的建设以青年为基础、适应青年需求、服务青年利益,而青年的主人翁意识和创造性、能动性直接体现了共青团建设的成效。团组织贴近青年,青年参与团组织是共青团活动有所作为的重要保障。青年是共青团建设的基础,是实践活动的主人。共青团在活动中,让青年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开拓其创造性和能动性,使共青团不仅仅在组织上,更在意识上和行动中成为团员青年活动、成长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开放世界中青年的价值观与发展倾向
1、市场导向作用明显
当代社会给予了青年在规划自身未来发展上极大的主动性与自由度,市场理性意识在青年行为的价值判断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体现得十分明显。首先,当代青年在择业观上有着更加理性和成熟的考虑,收入已经不是唯一的考虑因素,青年更多地关注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其次,当代青年在择业过程中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大多数青年能够把握自身职业的发展方向;再次,纯粹的理想主义情节在当代青年决定自身现实发展问题上已明显淡出,调研中发现仅有1%的学生选择了“国家需要”。
调研中发现相当大的一部分团员青年对于自身未来发展规划呈现出个体选择多向性。这一趋势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首先,从外部客观环境来看,当代青年身处多元文化、多元价值并存的时代,这一背景给青年营造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带来了较之以往更多的选择可能;其次,从青年的自身特点来看,与以往相比,当代青年在考虑与自身相关的重大的现实问题时更倾向于稳重的多方面思考,在选择上更加灵活机动。
2、规则意识和法制观念逐渐提升
从访谈情况可以看出,当代青年的法制观念与规则意识在逐渐提升,虽然在严格遵守规则和方便自身利益实现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游移性。大多数青年能够较好地遵守社会公德,如遵守交通法规,礼貌待人接物。在问及“当过马路时遇到红灯而恰巧马路上又没有车的时候,您通常会怎样做?”,90%以上的人选择了“一般情况下不会闯红灯”,这反映出在青年团员中规则意识已经比较强烈。另外,在关于考试时遇到有人作弊的情况会怎么办的调查中发现,75%的同学不会配合作弊行为,说明大多数团员青年遵守规则的意愿比较强烈,而愿意配合的原因大都是因为“同学一场,视交情决定”。
在遇到“假如你是国家公职人员,而您的子女在高考考分离理想的大学仅差1分”的情况时,选择“试图用孩子其他方面的过人之处说服学校,希望能够破格录取”的比例为36.9%,其次是选择“我感到遗憾,但既然录取底线已经产生,就应该遵守竞争规则”,比例为34%。由此可以看出,在规则和法制意识增强的同时,传统的人情伦理观在青年中还是有着相当的作用。青年在面对规则选择时存在有限理性,即在面对密切关系自身利益的问题时,规则意识不一定能占据主导地位。
(三)青年对共青团组织的参与度及认同感
1、青年对组织的参与存在“差序格局”
从青年参加共青团以及其他组织的活动比较,可以看到青年在参与组织活动时存在“差序格局”,共青团在这一格局中所处的层次体现了青年对共青团组织的认同感,决定了它在青年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调查中发现,受访青年对于自己所直接从属的团体(包括基层的团组织、班级、自己熟悉的同学和朋友圈等)有着明显的心理上和行为上的亲近,比较关注和热衷于这些团体组织的活动。如同投石入水推出波纹,越推越远也越推越薄,青年对组织活动的参与度也因组织的远近而定。调查中发现,在高校内,55%的青年倾向于经常参加院系、班级的活动,20%选择了团委、学生会以及社团活动。共青团如何采取多样的活动形式和组织方式吸引青年的积极参与,改变现存的“近亲关系”带来的“差序格局”是需要探讨的方面。
调查中还发现,青年学生对于共青团组织的各类活动计划的关切程度存在不足,普通同学对于青年志愿者、科技创新、社团活动等只是知道大概,缺乏细致全面的了解,对活动的评价也无法深入。可以推断,在这样的“差序格局”中,青年和团组织之间存在沟通不足的问题,共青团需要建立网格化的联络沟通体系,改变现有格局,使学校的各种活动在团员青年中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2、基层联结纽带作用仍需加强
尽管青年在活动参与上更加亲近基层组织,但是调研数据显示,基层团组织活动频率不高以及活动的内容不够丰富,是造成团组织与青年的逐渐疏离的原因之一。
班级团组织生活“每月一次、偶尔两次”,“两到三个月一次”,“频率低于每学期一次”的现象分别占到29.9%、21.1%和22.4%,可见班级团组织的活动频率不高,随意性较大,需要提高活动的频率和质量,切实有效地发挥联系青年的纽带作用,增强青年的凝聚力。
基层团组织的工作多数仍停留“理论学习和精神传达”上,比率高达47.7%,“把组织活动作为一种民主渠道”的比率仅为28.6%。由此可见,团组织的工作仅仅停留在尊重、引导青年上是不够的,发挥服务青年、凝聚青年的全方位作用才能保证基层团组织在广大团员中的形象和影响力。因此,强化组织职能可以说是目前基层团组织的当务之急。
尽管不少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不能令人满意,影响力也有所欠缺,但是广大团员青年还是愿意在共青团的集体中成长,愿意以自己的行动支持团组织的工作。青年对团组织工作的核心地位持肯定态度,75%的青年认为团组织在青年的学习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此基础上,青年希望团组织“多了解团员青年的思想动态和需求”,对团的工作和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表明团组织的群众基础还相当广泛,若能改进团的活动方式,加强引导和管理,必定能使基层共青团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四)青年政治素质及社会责任意识与团的建设
1、青年政治素质培养与团的组织工作有着密切关联
对于青年政治素质的测评,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是对于党的重大理论的认知情况——青年的认知程度有多少,以及他们是在何种情境中获得认知。
在涉及到党的十六大主题认知度的题目中,共获有效问卷413份,答对的有112份,占有效问卷的27.1%,只相当于关于“三个代表”内容认知的比例(52%)的一半左右。在对“十六大”和“三个代表”的认知途径的调查中,我们发现结果的分布比例极为相似:几乎都是25%通过党团组织生活认知;65%左右通过时事新闻认知,其他的通过课堂教学或者专题学习认知。在认知途径相似的前提下,效果不同,说明宣传途径是畅通的,但是宣传的时间长短,强度大小以及辅助活动的开展影响了效果的达成。
另外,在关于“是否了解学校一些关系重大政治事件的活动”的调查中发现,有超过了四分之三的人了解,有一半左右的人参与,并且有64%的人表示参与的动机是“关心并乐于参与”。这说明青年在政治意识、政治参与中是持积极态度的。数据中也发现,主观上愿意参与和客观上能否参与存在差距,20%的青年客观上参与了活动,却是“被点名分派”,被动参与的。如何最大程度的满足青年的政治参与诉求,再一次向团组织工作的沟通渠道、动员机制、活动方式提出了挑战。
2、社会责任意识加强与团的阵地建设相互促进
当代大学生有着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绝大多数具有奉献社会的意愿,这一点从团员青年对参与志愿者活动的态度和实际情况可以看得出来。
志愿者活动是团员青年社会责任意识的有力表现,是团员青年关注社会、回报社会、体现自身价值的最好途径。在课余时间从事“志愿者活动”的人数占到学生总人数的36.1%,次于选择“娱乐活动(48.9%)”、“体育活动(45.4%)”、“组织生活(41.1%)”,名列第四位。志愿者活动已经成为团员青年日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95.7%的同学对西部支教持肯定态度,有67.7%的同学愿意参加本项活动。这说明绝大多数团员青年是关注社会的,并且愿意为社会做出贡献。志愿者活动是团组织主要建设阵地之一,它直接引导青年服务社会、服务他人,在增强青年社会责任意识方面成效显著;反过来,青年社会责任意识的增强也促进了志愿者活动的蓬勃开展。
但是通过数据分析也看出,很多同学主观上愿意参与志愿者活动,但是在各种情况的限制下未能实现。究其原因,一是志愿者活动与个人学业相冲突,主要体现在时间冲突上;二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使许多有心参加志愿者活动的同学未能获得志愿者活动的信息。改变这一状况需要共青团进一步拓展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畅通信息渠道,开拓阵地建设,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团的活动中来,在实践中获得自我的成长和成熟,同时也促进共青团自身的建设和发展。
三、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提出政治文明建设是我党针对新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所作出的重大战略,而当代的青年则是实现这一战略的生力军,因此,青年的政治素质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政治文明建设未来的前景。共青团应当紧跟党的步伐,充分发挥青年先锋队的作用,在青年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有效发挥主导功能;应当积极主动地加强阵地建设、民主建设和凝聚力建设,在制度上、思路上、方法上开拓创新,力求将共青团组织打造成为政治上具有号召力,组织上具有亲和力,活动上具有吸引力的,符合当代潮流的新型社会组织,有效地回应新时期政治文明建设的要求。
(一)开阔工作思路,拓展阵地,加强意识文明创新
在工作思路上,共青团应当时刻把广大青年的实际利益和需求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以服务凝聚青年,加强对广大团员青年的服务引导。实践表明,青年 志愿者、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作为共青团优秀的活动平台,在增强青年对于团组织的认同感方面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以我校团委为例,经过数年的努力,团委精心打造了科技创新、青年志愿者、团校及社会实践、素质拓展、基层团建等优秀的共青团活动平台,并通过这些平台培养、发掘了一批又一批青年人才。然而不可否认,共青团现有的活动平台无论在活动的丰富度上、还是参与的广度上,仍然与当代青年强烈的发展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团组织需要积极创新,引导组织架构以及职能的转变,不断丰富共青团工作的抓手和活动平台,弥补这一差距,满足团员青年的发展诉求。
(二)发展组织职能,加强团内民主建设和制度文明建设
团内民主是保障共青团作为青年中最为广泛的群众组织代表最广大青年利益的基本手段,是增强共青团组织凝聚力的根本前提。只有不断加强民主建设,共青团组织才能在与青年的互动之中最大程度地体现青年的意愿,使共青团成为党的领导下的广大团员青年自己的组织。要推进团内民主,关键就要加强制度建设和发展团的组织职能。
首先,共青团组织架构设置应逐步向横向、开放、动态、网络化的现代社会组织结构转型,为广大青年提供丰富的民主参与途径。组织架构的设置要保证信息流的畅通和沟通的便捷和准确,以弥补信息不对称的不足,更好的服务青年。
其次,共青团应加强自身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力求建设一支设置精干、职能完备、规范健全、工作高效的团组织队伍。团校是培养和选拔团干部的重要基地,抓好这一阵地的建设既是青年素质教育的需求也是共青团自身发展的需求。
第三,要加强基层团建。基层是维系共青团与广大青年之间联系的纽带,是共青团在青年中广泛群众基础的根本体现,是共青团走进青年、贴近青年,获得青年接受和认同的基本抓手。活跃的基层是团组织生命力的源泉,加强基层建设是防止组织僵化、培育组织内民主的有效手段。
(三)加强团员责任意识,增强凝聚力,引导行为文明建设
增强团的凝聚力,积极引导青年政治行为文明建设首先应从增进青年对共青团组织的责任感与归属感着手。
对于团的工作来说,“贴近”和“参与”是共青团一切活动的组织原则和基本出发点。凝聚力是共青团在广大青年中得以积极响应的基本保障,是团组织在青年中无穷活力的根本来源。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共青团正处于形形色色的社会组织的大环境之中,团员青年的凝聚力建设面临各种挑战。新时期共青团的凝聚力建设要求共青团对自身职能与功能定位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共青团应当切实开展一系列青年喜闻乐见的活动,充分发挥团员青年的主人翁精神,使得共青团真正发挥尊重青年、凝聚青年、引导青年和服务青年的作用。
第二篇:高校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高校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更新时间:2005-12-13 文章来源:校工会
左可明 浏览次数:3433
校工会
左可明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高校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具有哪些作用,如何发挥工会的工作优势,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促进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主题词】高校工会 校园文化建设 地位 作用 研究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要求,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高校工会如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与工会在高校中心工作中的地位有着密切的联系。高校工会只有准确把握自己的定位,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工会工作的全局,充分发挥工会工作优势,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才能不断促进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一、校园文化的涵义
对校园文化的理解,其涵义是什么,诸多学者、专家有各自不同的见解。笔者认为,高校校园文化的涵义是指高校在长期的自主办学过程中,为实现自身的办学目标和理念,自我建设、自我发展而形成的反映学校特色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所谓人文精神,强调的是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它追求知识和道德的完美,人格的高尚。高校在实现高等教育的过程中,无法脱离人文精神而存在,因为高校的本身就是人文精神的一种体现。所谓科学精神,就是勇于探索未知,在实践的基础上勇于突破陈规,探索和发现新的科学,创造新知识,也就是创新精神。
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为:一是课程教学活动;二是第二课堂活动;三是宣传教育活动;四是社会实践活动;五是组织管理活动;六是后勤服务活动。
校园文化是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校园文化的形成与传播,直接地影响着教风、学风和校风,以及所培养的各种人才。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而教师的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政治导向、人品导向、思维导向、文化品位导向等几个方面。
二、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整体性、全局性的工作,需要党、政、工、团各部门的密切配合,相互支持。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参与者有两大群体:一个是教职工群体,另一个是青年大学生群体。在这两大群体中,教职工群体是一个特殊群体,学历层次、技术职称比较高,相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讲,处于主导地位。笔者认为,工会是广大教职工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主要表现为:
(一)法律地位。《中国工会章程》在总则中明确规定:“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会员和职工利益的代表。”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规定的范围内依法开展各种活动,从而说明了工会参与学校的各种管理活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服务于学校中心工作的合法性。
(二)基础地位。广大教职工虽然是学校办学的主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处于主导地位,但由于工会工作在新时期的定位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履行各项社会职能,突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决定了高校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所以,高校工会只有准确把握自己的定位,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工会工作的全局,充分发挥工会工作优势,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宣传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宣传教职工在学校办学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主人翁精神,自觉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才能在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高校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除了具有桥梁和纽带、组织动员和群策睿智等诸多作用外,还具有精神调剂、宣传教育、拓展知识和团结凝聚等作用。主要体现在:
(一)精神调剂作用。是指工会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来调剂参与活动的教职工的思维和一般心理状态,从而产生良好的精神效能。一是娱乐休息效能。高校教职工中专家、学者和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较多,繁重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使这些教职工的思想压力增大,由于忙于工作,缺少必要的身体锻炼,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使教职工在工作之余,得到轻松愉快的休息,调剂和丰富了教职工的业余活动,为教职工身心健康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二是情感宣泄效能。人的情感需要宣泄,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广大教职工的情感宣泄提供了表现方式和途径。可以培养教职工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正常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既能使教职工交流信息、联络感情,又能使关系双方相互激励,促人自新,还能形成互补,产生合力,实现人的自身价值。三是审美熏陶效能。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活动场所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魅力的、无声的教科书,是校园文化所衬托出的人文精神的化身,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明朗、幽静、舒适的校园环境和活动场所,能够增进教职工的身心健康,更能潜移默化地对教职工进行审美观念熏陶、塑造。
(二)宣传教育作用。是指工会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将教职工汇聚在一起,充分发挥工会这块阵地,宣传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宣传广大教职工在自主办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宣传学校改革与发展所取得的各项成就,加深对工人阶级的新的认识和正确理解,使广大教职工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工作中去,从而产生良好的宣传教育作用。一是信息传播效能。校园文化活动是现代信息传播的媒体和载体,有利于各种信息的有效传播。二是陶冶情操效能。校园文化活动为广大教职工陶冶情操提供了精神环境和物质条件。三是规范行为效能。校园文化活动为广大教职工规范道德行为、体现道德水准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平台。
(三)拓展知识作用。校园文化具有广泛性、自主性和实践性的基本特征。一是表现为知识来源广泛,有利于开拓视野,扩展知识面,增加信息量。二是表现为校园文化的内容与形式丰富多彩。三是表现为教职工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范围和规模较广。四是为广大教职工大显身手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活动平台。能够使广大教职工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产生传授知识、交流经验、实现娱中求乐,乐中求智,充分发挥了拓展知识的作用。
(四)团结凝聚作用。高校办学目标和理念的实现,需要团队精神、合作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而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开展各种有益的竞赛活动,能够培养和激发教职工的这些精神,强化教职工的集体荣誉感,从而发挥团结凝聚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一是沟通效能。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教职工进行心理沟通、交流思想,成为促进社会和谐、增强团结的桥梁与纽带。二是吸引效能。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激发教职工的兴趣,吸引注意力,增强感染力。三是激励效能。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实现对教职工的目标激励、信任激励和关心激励。
四、发挥工会工作优势,不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如何发挥高校工会的工作优势,不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笔者认为,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俱有时代特色的校园文化主题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需要努力抓好队伍建设、组织建设、设施建设和制度建设等四个方面的建设。
(一)努力抓好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校园文化队伍,是抓好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校园文化队伍建设包括教职工文化队伍建设和学生文化队伍建设,其中教职工文化队伍建设在校园文化队伍建设中既是主体,又是主导,直接影响着学生文化队伍建设的质量,能够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作用,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如:工会干部队伍的自身素质建设、教职工中各种文体骨干队伍建设等等。
(二)努力抓好组织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不仅需要良好的队伍,还需要一定的组织作依托。高校工会所属的各种协会组织,专业性强,技术水平高,指导性也相对强,能够有效的指导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的开展。如:戏曲协会、合唱协会、书画协会、摄影协会、集邮协会、乒乓球协会、网球协会、桥牌协会、象棋协会等等。
(三)努力抓好设施建设。有好良好的队伍和优秀的组织,如果没有健全的活动设备作保障,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就很难开展起来。因此,校园文化设施是否健全,先进程度如何,直接影响着校园所接受文化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如:教职工活动中心、技能训练中心、科技文化馆等等。
(四)努力抓好制度建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就必须抓好校园文化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能够有力的保障俱有时代特色的校园文化主题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的顺利开展,使校园文化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保证校园文化建设有序、健康、连续、有效地向前发展。
除了需要抓好队伍建设、组织建设、设施建设和制度建设等四个方面的工作,还应努力在教职工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常规性教育和劳模、先进的评先工作。
一是发挥工会的教育职能,努力抓好教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例如:开展新教工岗前职业道德教育、制度培训、观摩教学、参观校园和重点实验室、撰写心得体会等形式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二是配合学校的主题教育抓好常规性教育。如:开展职业道德主题征文竞赛、邀请专家学者做学术报告、举办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比赛、主题演讲比赛、专题调研、经验交流会和理论研讨会等。
三是开展劳模、先进的评先活动。如:在教职工中开展评选优秀教师、师德标兵、教学能手、“五好家庭”等活动,培养广大教职工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以及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四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如:教职工歌咏比赛、各种球类比赛(如乒乓球、网球、篮球、排球等)、各种棋牌类比赛(象棋、跳棋、军棋、扑克牌、中国牌等)、书画比赛、摄影比赛和休闲旅游等。同时,积极发挥各协会组织的作用,开展学术研究和理论研究,拓展人文知识,提高人文素质,彰显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第三篇:高校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高校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更新时间:2005-12-13 文章来源:校工会左可明 浏览次数:3433
校工会左可明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高校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具有哪些作用,如何发挥工会的工作优势,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促进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主题词】高校工会 校园文化建设 地位 作用 研究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要求,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高校工会如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与工会在高校中心工作中的地位有着密切的联系。高校工会只有准确把握自己的定位,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工会工作的全局,充分发挥工会工作优势,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才能不断促进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一、校园文化的涵义
对校园文化的理解,其涵义是什么,诸多学者、专家有各自不同的见解。笔者认为,高校校园文化的涵义是指高校在长期的自主办学过程中,为实现自身的办学目标和理念,自我建设、自我发展而形成的反映学校特色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所谓人文精神,强调的是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它追求知识和道德的完美,人格的高尚。高校在实现高等教育的过程中,无法脱离人文精神而存在,因为高校的本身就是人文精神的一种体现。所谓科学精神,就是勇于探索未知,在实践的基础上勇于突破陈规,探索和发现新的科学,创造新知识,也就是创新精神。
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为:一是课程教学活动;二是第二课堂活动;三是宣传教育活动;四是社会实践活动;五是组织管理活动;六是后勤服务活动。
校园文化是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校园文化的形成与传播,直接地影响着教风、学风和校风,以及所培养的各种人才。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而教师的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政治导向、人品导向、思维导向、文化品位导向等几个方面。
二、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整体性、全局性的工作,需要党、政、工、团各部门的密切配合,相互支持。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参与者有两大群体:一个是教职工群体,另一个是青年大学生群体。在这两大群体中,教职工群体是一个特殊群体,学历层次、技术职称比较高,相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讲,处于主导地位。笔者认为,工会是广大教职工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主要表现为:
(一)法律地位。《中国工会章程》在总则中明确规定:“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会员和职工利益的代表。”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规定的范围内依法开展各种活动,从而说明了工会参与学校的各种管理活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服务于学校中心工作的合法性。
(二)基础地位。广大教职工虽然是学校办学的主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处于主导地位,但由于工会工作在新时期的定位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履行各项社会职能,突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决定了高校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所以,高校工会只有准确把握自己的定位,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工会工作的全局,充分发挥工会工作优势,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宣传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宣传教职工在学校办学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主人
翁精神,自觉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才能在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高校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除了具有桥梁和纽带、组织动员和群策睿智等诸多作用外,还具有精神调剂、宣传教育、拓展知识和团结凝聚等作用。主要体现在:
(一)精神调剂作用。是指工会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来调剂参与活动的教职工的思维和一般心理状态,从而产生良好的精神效能。一是娱乐休息效能。高校教职工中专家、学者和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较多,繁重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使这些教职工的思想压力增大,由于忙于工作,缺少必要的身体锻炼,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使教职工在工作之余,得到轻松愉快的休息,调剂和丰富了教职工的业余活动,为教职工身心健康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二是情感宣泄效能。人的情感需要宣泄,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广大教职工的情感宣泄提供了表现方式和途径。可以培养教职工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正常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既能使教职工交流信息、联络感情,又能使关系双方相互激励,促人自新,还能形成互补,产生合力,实现人的自身价值。三是审美熏陶效能。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活动场所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魅力的、无声的教科书,是校园文化所衬托出的人文精神的化身,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明朗、幽静、舒适的校园环境和活动场所,能够增进教职工的身心健康,更能潜移默化地对教职工进行审美观念熏陶、塑造。
(二)宣传教育作用。是指工会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将教职工汇聚在一起,充分发挥工会这块阵地,宣传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宣传广大教职工在自主办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宣传学校改革与发展所取得的各项成就,加深对工人阶级的新的认识和正确理解,使广大教职工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工作中去,从而产生良好的宣传教育作用。一是信息传播效能。校园文化
活动是现代信息传播的媒体和载体,有利于各种信息的有效传播。二是陶冶情操效能。校园文化活动为广大教职工陶冶情操提供了精神环境和物质条件。三是规范行为效能。校园文化活动为广大教职工规范道德行为、体现道德水准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平台。
(三)拓展知识作用。校园文化具有广泛性、自主性和实践性的基本特征。一是表现为知识来源广泛,有利于开拓视野,扩展知识面,增加信息量。二是表现为校园文化的内容与形式丰富多彩。三是表现为教职工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范围和规模较广。四是为广大教职工大显身手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活动平台。能够使广大教职工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产生传授知识、交流经验、实现娱中求乐,乐中求智,充分发挥了拓展知识的作用。
(四)团结凝聚作用。高校办学目标和理念的实现,需要团队精神、合作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而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开展各种有益的竞赛活动,能够培养和激发教职工的这些精神,强化教职工的集体荣誉感,从而发挥团结凝聚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一是沟通效能。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教职工进行心理沟通、交流思想,成为促进社会和谐、增强团结的桥梁与纽带。二是吸引效能。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激发教职工的兴趣,吸引注意力,增强感染力。三是激励效能。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实现对教职工的目标激励、信任激励和关心激励。
四、发挥工会工作优势,不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如何发挥高校工会的工作优势,不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笔者认为,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俱有时代特色的校园文化主题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需要努力抓好队伍建设、组织建设、设施建设和制度建设等四个方面的建设。
(一)努力抓好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校园文化队伍,是抓好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校园文化队伍建设包括教职工文化队伍建设和学生文化队伍建设,其中教职工文化队伍建设在校园文化队伍建设中
既是主体,又是主导,直接影响着学生文化队伍建设的质量,能够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作用,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如:工会干部队伍的自身素质建设、教职工中各种文体骨干队伍建设等等。
(二)努力抓好组织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不仅需要良好的队伍,还需要一定的组织作依托。高校工会所属的各种协会组织,专业性强,技术水平高,指导性也相对强,能够有效的指导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的开展。如:戏曲协会、合唱协会、书画协会、摄影协会、集邮协会、乒乓球协会、网球协会、桥牌协会、象棋协会等等。
(三)努力抓好设施建设。有好良好的队伍和优秀的组织,如果没有健全的活动设备作保障,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就很难开展起来。因此,校园文化设施是否健全,先进程度如何,直接影响着校园所接受文化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如:教职工活动中心、技能训练中心、科技文化馆等等。
(四)努力抓好制度建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就必须抓好校园文化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能够有力的保障俱有时代特色的校园文化主题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的顺利开展,使校园文化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保证校园文化建设有序、健康、连续、有效地向前发展。
除了需要抓好队伍建设、组织建设、设施建设和制度建设等四个方面的工作,还应努力在教职工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常规性教育和劳模、先进的评先工作。
一是发挥工会的教育职能,努力抓好教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例如:开展新教工岗前职业道德教育、制度培训、观摩教学、参观校园和重点实验室、撰写心得体会等形式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二是配合学校的主题教育抓好常规性教育。如:开展职业道德主题征文竞赛、邀请专家学者做学术报告、举办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比赛、主题演讲比赛、专题调研、经验交流会和理论研讨会等。
三是开展劳模、先进的评先活动。如:在教职工中开展评选优秀教师、师德标兵、教学能手、“五好家庭”等活动,培养广大教职工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以及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四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如:教职工歌咏比赛、各种球类比赛(如乒乓球、网球、篮球、排球等)、各种棋牌类比赛(象棋、跳棋、军棋、扑克牌、中国牌等)、书画比赛、摄影比赛和休闲旅游等。同时,积极发挥各协会组织的作用,开展学术研究和理论研究,拓展人文知识,提高人文素质,彰显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第四篇:浅谈工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浅谈工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北京邮区中心局 郝滨
众所周知,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 成并为全体职工所认可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经营理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及职工行为规范等因素的总和。它贯穿于企业发展战略、生产经营管理之中,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一定企业文化背景下,将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经营策略、企业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的企业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
随着邮政体制改革的深入,公司化管理已势在必行。工会是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团结职工,反映群众心声,具体维护职工合法利益的机构。那么,如何引导职工在全面推进邮政发展的进程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引导职工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以及弘扬企业精神,维护职工具体利益中发挥作用呢?我认为,工会组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应采取如下措施和对策。
一、工会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找准自己位臵。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也涉及到企业各级组织和职能部门。我们深知,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把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有机的结合起来,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建设富有特色、个性鲜明的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党政工分工负责,密切配合,不仅负有重要责任,而且各自的作用是不可代替的,各自都必须发挥优势,主动参与,各司其职,共同推进。就如同孕育一个人一样:搭建‘骨胳’、‘肌肉’和‘皮肤’,这样的人才能‘活’起来。换言之,成立了有精髓部分、机制与制度部分和外观表现部分的企业文化才能使企业有活力,企业才能长期生存。
那么工会组织代表广大职工的利益,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它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1、积极参与共同努力。在实际工作中,工会负责企业文化建设具体工作,既要积极参与,发挥作用,但又不能全盘包揽,需要党政工团有关部门共同努力。比如:中心局提出把加强工会工作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来抓,形成了‚党统一领导、行政支持、部门配合、工会运作‛的工会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汽运处党总支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就注重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实行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筹安排,时刻把握正确的方向(党政负责企业标识设计,丰富、提炼企业价值观念);行政领导在企业文化的倡导、设计和实施上负责(企业‚基本管理制度‛的订立、完善、充实、提高企业服务品牌);而工会负责具体工作,组织群众性文体活动的开展和骨干队伍的培训(在评选劳模先进、开展‚创争‛活动、编辑出版画册、组织文艺节目演出、书法摄影比赛等工作中发挥作用)。中心局工会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把企业文化作为凝聚员工思想、增强团队活力和凝聚力,实施了‚以人为本‛工程。通过‚外塑形象,内聚人心‛职工的精神面貌、敬业精神、团队精神有了新的提升,为邮政经营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07年中心局被集团公司评为‚四保两提高‛先进单位,工会组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党政工团有机的结合,做到了‚三个一同‛:工作一同研究部署、工作一同督促检查、工作一同考核表彰,有效调动了工会干部和各部门参与、支持工会工作的工作积极性。
2、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工会要善于把工会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开展,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发挥工会组织群众的优势,主动配合,工作到位,这样才能互相促进,才能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找出发挥作用的着力点,维护职工的最大利益。多年来的实现告诉我们,工会许多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内容是一致的。如:中心局工会本着畅想环境、陶冶生活激情和职工亲情三部曲开展了大量工作,以大家庭的企业文化方式,不断提升了职工以基层工会为单位建家的幸福指数,寻找了‚趣‛的融合点,把塑造职工形象、打造邮政品牌等与评选劳模、业务标兵有机的结合起来,既找出二者的融合点,又没有割裂开来。先后开展了劳模访谈、劳动竟赛、技能大赛、职工书屋、绘画摄影展、文艺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突出了工会的特色,又把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取得了较好的实效。特别是在08年搭建劳模与职工互动的平台方面,中心局工会搞了一台主题为‚弘扬劳模精神,争当奥运先锋‛劳模先进访谈会,产生强有力的震撼作用;‚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建立,更好地发挥劳模先进的榜样作用,为推进企业发展作出了贡献;这种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中心局生存发展的巨大无形资产和重要条件。
3、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工会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一定要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来开展,要从企业的中心工作来考虑安排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企业文化建设并不是终身不变的,它是与企业的发展状况,外部环境联系起来,与时俱进,不断地建设和改进,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企业发展进程中的积极促进作用。随着改革的深入,职工意识和观念的不断改变,职工不在那么在乎那点钱,但更多的是很在乎名誉,这一点是不言而遇的。中心局工会在注入‚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就尝试了‚激赏式管理‛的新方式,这种方法在不经意间已被更多的职工所认同,改变了传统的‚严刑重罚‛管理模式,渐渐被‚赏识管理‛所取代。奥运期间开展了‚奥运服务之星‛‚奥运文明之星‛‚奥运立功之星‛‚奥运安全之星‛的评比活动,我们四十多职工走上了领奖台,鼓舞和弘扬了职工爱岗敬业的热情,也激发了职工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营造了和谐、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二、工会参与企业文化建设能够加强和改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的一大政治优势,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延伸和具体化,工会工作在一定意义上融合了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两方面内容。
1、提高素质共同推进。企业的发展在于职工素质的提高,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一支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职工队伍。多年来中心局工会强调对人的管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坚持在工作思路上求实,在工作方法上要求新,在工作成果上求效。汽运处是中心局下属的一个生产部门,拥有长途邮路38条,业务覆盖13个省、两个直辖市。市内运输横跨六大城区,日占用公路运营时间长达24小时。由于特殊性,职工长年吃住在外面,是个高峰险
团队(一个人、一辆车、一条路),为确保整体素质的提高,在注重日常学习正面引导的同时,为了让职工学深、学透、记牢,工会注重细节的管理,开展‚汲取知识力量 读一本好书‛活动,向干部职工推荐《责任胜于能力》、《没有任何借口》两本好书,并将‚奥运承诺服务书‛‚市公司十六条禁令‛‚亲情短信寄语‛等制成小册子发放给职工,人手一本便于职工携带和学习;生活上关心慰问职工,生日送短信祝福、‚两节‛送真情,让职工感受到企业的关爱;工作上积极解决职工难点、热点问题。通过不同形式的教育引导,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巧妙结合,实践证明,通过这种共同推进,有效推动了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2、贴近职工尊重人格。突出‚以人为本‛,注重对职工人格的尊重,运用企业精神、企业道德等人文思想和寓教于乐等手段来团结稳定职工队伍,给人以施展才华的机会,造就职工的成就感,并使职工对自己、对企业充满信心。中心局工会用寓教于乐的形式,发挥职工特长,关心职工疾苦,维护职工权益等方法来增强职工与企业的凝聚力。先后开通了职工维权热线,职工可直接通过热线,表达自己对局、处、科务等公开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和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并做到及时回复,使职工的意见有人听,职工的要求有人管,职工的建议有人采纳,职工想知道的事有人通报,真正搭建了企业与职工和谐共赢的平台。这样既尊重了职工各种意见和建议,鼓励职工建言建策,又在公开的同时,探索企业与职工的利益互动机制,实现企业与职工双赢。
3、寓教于乐形式灵活。工会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塑造企业形象,除了对职工正面引导教育外,更多的采取组织开展文体活动、劳动竞赛等形式吸引员工积极参与。每年生产淡季,工会组织职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体现工会特色,丰富职工文化生活,为职工营造家的氛围;炎热的夏季,工会为一线驾驾驶员送清凉饮料、保温杯、水杯架、座椅套、药箱、送防暑降温用品;生产旺季,职工加班加点工会就送去可口的饭菜;奥运期间、工会巾帼志愿者服务队慰问涉澳服务人员;‚三八‛节,为女工购买节日礼品,组织女工进行观影、卡拉OK、羽毛球文体娱乐活动,向女会员发放节日礼物等。局工会从细微之处无不
体现对职工的关爱,活动贴近了职工,增加职工凝聚力,不仅活跃了企业文化生活,进而提高了职工的整体素质,构建了和谐企业的亲情文化。同时也将思想政治工作、人生观、价值观融于其中,职工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不自觉的受到了教育,这样做比直接说教更有优势,职工更容易接受,同时也是对思想政治工作形式的一种补充。
三、工会参与企业文化建设能够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
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具有组织优势和广泛的号召力,可以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组织发动起来。工会组织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发挥自己的特长,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
1、强化建会机制。工会是职工利益的表达者和维护者。随着改革的深刻变化和新的社会群体的产生,职工队伍的结构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中心局是个用工形式最多的单位,多年来把创新工会工作作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工会从巩固群众基础,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高度出发,大胆探索工会组织建设和工会作用发挥的新思路、新机制、新方法,探索实施了‚组建、攻坚、规范‛三部曲,促进基层工会更好的发挥了作用。为此,我们各基层工会把工会建立与规范,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注重吸收同力达、信力强职工的入会,注重做好会员的档案管理,还把会员的档案增添一些劳动技能及工作履历的内容,这为我局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制定劳动合同管理制度提供很好的帮助;其次是始终坚持哪里有生产科、队,哪里就有班组,那里有职工哪里就在组建工会的组建原则,使工会基层组织更深入班组职工。
2、广泛发动造舆论。工会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注意广泛发动群众,配合行政做好工作。工会在中心局报刊、中心局网站等其他企业媒体上开办企业文化建设专栏,报道和刊登有关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信息文章,特别是在制定《职工手册》、《企业管理制度》、《企业奖惩规定》等规章制度时,通过各种渠道尽可能的多给予报道,以引起职工重视,听取职工意见;奥运前夕,市公司将邮政服务专用车全部更换为新型的环保车,车上悬挂的‚中国邮政‛标志,绿色的标志车、邮政标志服等都表达了邮政服务千家万户的企业理念,以及快捷、准确、安全的企业形象。
也让人对邮政服务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值得一提的是,08年初南方突发性遭遇几十年未见的冰雪灾害时,邮区中心局北京发至武汉、新乡、郑州、徐州等多条汽车邮路出现严重路堵,有近30部长途车辆被堵在途中,工会得知后,从关心职工生活入手,领导多次慰问一线职工。一方面在合理安排邮运运输的同时,另一方面工会注重发挥语论导向作用,配合宣传中心做好信息报道工作,在第一时间进行跟踪采访,取得了较好的实效,其中一篇‚冰雪邮路显赤诚 ‛‚冰雪中的绿色信使‛等在全国刊物上多次发表,不仅鼓舞了职工势气,也在社会人们心目中树立了邮政人不畏艰险、视邮件如生命的忠诚职业形象,赢得人们对邮政职工的尊重。
3、组织职工学习严要求。工会参与企业文化建设要负责组织职工学习,对职工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教育,向职工灌输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理念,规范职工的行为、仪容仪表、文明用语等。中心局突出抓好职工学习力的提高,建立了职工思想教育新机制,制定‚职工五年教育培训计划‛;开展‚职工读书‛‚职工生日送书‛活动;特别是每年在职工生日之际,不间断的为每名职工送上一条读书求知的箴言,生日短信祝福、同时赠送购书卡,注重从小事抓起,把企业文化的基本知识渗透到职工的工作与生活之中,得到了职工认同。通过班组学习会,多角度开展的‚拜师学艺‛‚巡回讲演‛‚老带新‛‚互相交流服务经验和工作心得‛等系列主题活动,把树立职工形象、宣传先进事迹、增强企业凝聚力与企业的发展巧妙的结合起来,得到了职工的好评,也扩大了企业的影响,收到了良好的效益。
4、调动基层骨干积极性。工会参与企业文化建设要组织发动基层宣传骨干,为他们创造机会和条件,调动积极性,做到人尽其才,才其所用,让他们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如:中心局职工顾军的快板、郑继伟的长短跑、民乐队(二胡、中阮、柳琴、古筝)等,工会将这些有特长的人组织起来,定时进行汇演,不仅搭建了施展才华的平台,也调动基层其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凝聚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工会参与企业文化建设能够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工会是群众组织,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容易反映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开展各项活动容易得到职工的理解和支持。
1、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多年来,中心局工会组织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活动。如职工文艺汇演、美术书法摄影展、征文比赛、演讲比赛、体育比赛等,既促进了职工身心健康,活跃了职工文化生活,又增强了企业凝聚力、向心力,培育了团队精神,展示了企业文化建设中职工的精神风貌。
2、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等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工会工作也和其它工作一样,必须认清形势,审时度势,更新观念,不断创新,使思想认识跟上发展的形势。多年来,中心局工会紧紧围绕深入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本着向创新要效益,努力挖掘创新潜力的思路,积极开展‚合理化建议‛‚创新杯‛‚安康杯‛劳动竞赛活动。在‚四创新‛‚献计献策‛活动中得到了职工的广泛参与,职工参与率达到95%以上,有效推进了创新工作。特别是在扩大示范效应上,坚持典型示范,把‚文明示范岗‛‚争优创先个人‛‚奥模之星‛‚岗位明星‛‚劳模先进‛的考核评选作为推进建功立业的主体活动,积极引导司机驾驭人员立足岗位、积极进取、岗位争先、创立新业。大力宣传造势,放大了示范效应,大大激发了职工的积极性,培养了职工的竞争意识,提高了职工的整体素质,形成了一个人人学先进,人人争先进的良好氛围。
3、开展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工作。工会通过职代会组织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局务公开、处务公开等工作,能使企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又能让职工维权议政,即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又增强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队伍相对稳定,企业内部相对和谐。工会每年至少召开二次职代会,遇有重大问题时随时召开;坚持党政工联席会议制度;推行局务、处务、科务公开制度,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签订《集体合同》;工会配合组织部门,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民主评议领导干部的工作会议;层层设立了群众意见箱……通过不同途径反映职工意见、建议和要求,‚下情上递‛,拉近了干群关系,让职工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发挥企业主人翁 的作用。
五、工会参与企业文化建设,能够更好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市场经济是辆双轮车,如果工会缺位,或‚不作为‛,车子就缺了一个轮子。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工会的角色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工会更多的使命是在劳动关系中扮演劳动者的代言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不仅包括维护职工的经济利益,保障职工的民主权力,也包括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维护职工的学习权、发展权,不断满足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
1、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竞争能力。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就是通过企业文化这种导向作用激励职工坚持正确的企业价值不动摇,以优秀的质量和优质的服务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在提高素质上,中心局推出“首席职工制”‚技能人才库‛,搭建了职工中级工、高级工、主任业务师等信息资料库,并与职工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术培训、拜师学艺和传承绝招绝技活动结合起来,不仅为职工搭建了岗位建功成才平台,也确立和完善了职工职业技能竞赛长效机制,为职工提供施展才能、成就个人理想的舞台。
2、坚持以人为本,发挥维护职能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维护已成为了工会的最首要、最基本的职能。工会各项工作必须围绕职工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开展落实。为此,中心局工会始终按照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竭诚为职工服务放在首要位臵,只要是涉及职工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会努力办好。工会始终把职工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职工群众的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职工群众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先后建立了‚特困档案‛和‚劳模档案‛‚爱心基金‛实行跟踪管理;职工健康体检、送温暖工程等都是抓紧抓实,工会‚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形式多样有声有色。
3、突出以人为本,完善激励机制。‚以人为本‛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观,也是我们做好一切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中心局结合企业的特点和发展的走势,把企业文化建设溶于各项活动之中,使职工在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层面,都能汲取企业文化所带来的营养,为构筑一流的中心局,雕塑凝聚力极强的战斗群。多年来坚持以人为本,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依
靠全体职工创造和建设我们中心局的文化,同时使全体职工的综合素质在建设中心局文化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提高和增强,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工会坚持做到惟才是举,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构建一个人才成长的平台。坚持‚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培养人、成就人,提出为职工设计职业生涯的设想。并根据市公司发展需要,抓好人员结构调整,实行分类分级的岗位管理制度,建立了符合管理新要求的绩效考评体系,完善分配制度和职工培训制度,采取多种措施吸引人;开展‚优秀驾驶员‛‚十万公里特殊贡献奖‛活动;为优秀职工和特殊贡献人员提供奖励、休假、疗休机会;招贤纳士,采取科长助理以上干部竟争上岗;提练企业精神,将其精炼成口号形式鼓励全体职工遵从、实践,树立企业良好声誉和形象;特别是每年‚金点子‛征集建议活动,都形成警句格言,并将形象语句制成手册,征集活动鼓舞了人心,增强了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激发每位职工的创造活力,营造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团结和谐、心情舒畅的良好环境。
综上所述,我认为,企业文化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将不会有美好的发展远景,企业文化并非高不可攀,它就体现在每一个邮政人身上,体现在我们每天的每一个工作细节上。工会要想更好发挥作用,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只有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难,谋职工之所求,办职工之所盼,只有把维护职工的权益落到实处,只有满腔热情的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帮助职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才能增加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工会组织才能更好发挥作用。
第五篇:共青团学生组织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共青团学生组织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简称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得力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是由青年中的先进分子所组成的,是先进性和统一性的有机统一体。
共青团学生组织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主力军,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为新一代的共产主义建设者提供学习,锻炼的机会,为培养优秀的共产党员作出了重要的铺垫作用。共青团学生组织跟随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纲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团结全国各族青年,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共青团学生组织工作的主要任务:一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引导学生树立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奋发成才的远大理想,初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逐步确立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二是以思想品德教育为基础,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锤炼意志品格,增强法制意识,明确社会责任,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三是以提高综合素质为导向,帮助学生掌握表达、交流、沟通和组织、协调、合作等技能,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观察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共青团在中学和大学中都有完善的组织和许多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优秀团员,特别是共青团学生组织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共青团学生组织领导学生自发的在校园中学习课本以外的知识,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思想。这种让学生自我组织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形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强调了学生之间的精神沟通,学业上的开拓,学生之间的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处理,顺应了教育发展的潮流,丰富了教育的多元性。共青团学生组织已经不再是原来的简单的学生群体,而是越来越趋近校园文化中心,也不再是校园文化的附属品,而成为其建设的主力军。其自我教育的功能在校园文化中凸现出来,越来越成为学生自我教育,适应竞争社会,迎接未来挑战的重要载体。具体来说,共青团学生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具有下列作用。
一、熏陶文化艺术,增加美育的作用。学校教育的本质,是文化知识的传递,使广大学生通过对文化知识、文化价值的不断摄取,逐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在此过程中,校园文化的功效是绝不能忽视的。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浓厚的学术氛围,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崇高的校园精神,使学生置身其中,耳濡目染如沐春风,陶冶自己的性情,净化自己的灵魂,逐渐体验出人生意蕴,努力培养自己良好习惯和崇高的情操。共青团学生组织在这方面注重知识积累,锻炼学生才干等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组织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
二、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建设作用。加强对学生共青团学生组织目标的调控,特别是引导学生共青团学生组织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学校育人这一目标来定位,在丰富多彩的共青团学生组织活动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比如学校开展的励志讲坛之类讲座,同学们通过参加提高了思想认知,同时也让校园文化更加全面丰富。这类讲座引导学生读健康书籍,做爱心大使,志愿者,绿色环保等,教育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劳动,讲正气,树新风,做个对社会负责任的人。
三、丰富同学的业余生活。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学生开始减负,不再唯书本知识,应试为主要内容,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范围选择自己的去向,或做自己喜欢的事,学校共青团学生组织大大地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学校有文学共青团学生组织,这些共青团学生组织,同学们都自愿参加,参与率比较高,他们在共青团学生组织活动中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又能学到一技之长,何乐不为。像我参加了学校杏林文学社,从开展的许多活动中我学到了不少东西,例如参加诗文征集大赛,去其他学校与该校文学社交流,我们还举办了读书节、艺术节、歌咏比赛等等活动,我还参加了团学组织的很多志愿者活动,比如去火车站卖报,到公共产所义务募捐等等,这些参加活动让我感受到共青团的先进性,既陶冶了情操又丰富了自己。共青团组织的活动,学生的参与面广,积极性之高都是少见的。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们不但学习不少东西,还加强了自身教育,提高了自身修养和思想境界。
四、在建设和谐文化和谐人际关系方面的作用。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没有文化,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文化因素深深地渗入其间,它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支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没有和谐的文化,就没有和谐社会的根基,没有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有没有和谐文化,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尺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包含着和谐文化建设内容,同时更需要和谐文化的引导和支撑。和谐社会越发展,和谐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越明显。
共青团学生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个优秀而庞大的团体,它在校园文化中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共青团学生组织在积极的引导学生和组织学生创建美好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得到大大的提升和发展,其和谐校园和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正日新月异地发展变化,而同学在参加共青团学生组织时互相了解更多,思想交流更多,人际关系越来越和谐,共同的兴趣、爱好把他们凝聚在一起,心里有说不出的快乐,在同学身上发现他们的长处、优点,使他们更加懂得合作、关怀、宽容,这正是建设和谐校园、和谐文化表现和载体。
我觉得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共青团学生组织,因为学生自发的组织和开展健康积极的活动能让自己从中受到教育和锻炼,同时让校园文化更加人性化,更加符合校园风采和更加具有学生时代的特色。共青团学生组织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