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经济与基础,政治与包容——《论十大关系》读书报告
经济与基础,政治与包容
——《论十大关系》读书报告
在一个国家的发展历程中,总有许多历史性的转折点,《论十大关系》的发表算一个。尤其是在社会建设方面,它标志着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我国的社会建设不再是苏联模式的重复。也就是从这时开始,中国的一批领导人开始把建设自己的中国这一想法付诸现实。中国此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均始于《论十大关系》中的方针与政策。
那么《论十大关系》是怎么提出来的呢?1956年初,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一五计划给了中国宝贵的3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而中共领导人对苏联经济建设的缺陷已有所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套指导中国建设自己的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便被迫切需求。1955年2月,毛泽东用一个半月的时间,找了34个中央部委同志谈话,再和中央政治局多次讨论,于4月25日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5月2日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又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论十大关系》主要指导经济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不外乎“基础”二字,政治建设则可用“包容”来总括。十大关系就是:
(一)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二)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三)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四)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五)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六)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七)党和非党的关系;
(八)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九)是非关系;
(十)中国和外国的关系。前四个是关于经济建设的,后六个则与政治建设有关。
下面我们来看看经济建设中的基础性。
首先在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上,毛泽东说“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这说明当时的中国领导高层对作为基础的农业、轻工业与重工业的辩证关系还是很清楚的,不被当时国际环境对中国重工业的迫切要求所困扰。《论十大关系》中讲到,发展重工业的两种办法:一种是少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一种是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从长远看后者由于保障了人民生活的需要,重工业会发展得多、快且稳固。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领导阶层是把目光放得很长远的,他们更注重基础,农业关系到民众的温饱问题,手工业关乎日用需求,只有这些发展好了,才能承载起一个更大更稳的重工业王国。没有农业和手工业的基础,就没有重工业的万丈高楼!
然后是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沿海工业是基础,它们发展的好,内地工业方有发展的希望。内地工业想从一穷二白起步,是十分艰难的,而有了较发达的沿海工业的支援,便容易多了。所以,发展工业不能急于求成,沿海工业的发展不能忽视。用《论十大关系》中的话说就是,新的侵华战争和世界大战,短时期内打不起来,要利用战前的时间在沿海投资办厂,充分利用沿海工业的设备能力和技术力量;认为原子弹就要从我们头上掉下而对沿海工业采取消极态度是不对的。毛泽东他们也知道沿海工业基础的重要性,不会因为紧张的国际形势而忽视这一点。
其次是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降低军政费用的比重,多搞
经济建设。经济是国防建设的基础,这点毋庸置疑!
最后是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对国家来说,生产单位是基础,要给单位放权,让他们有更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工人调整工资,保障他们的生活。对国家和合作社来说,农民是基础,不能像苏联的义务交售制那样害惨农民,要低税收,合理收购农产品,供应工业品时薄利多销。国家和工厂,国家和工人,工厂和工人,国家和合作社,国家和农民,合作社和农民,后者是基础,都必须兼顾。《论十大关系》中一句话很精辟,“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对啊,不管基础,又想上层建筑高大,哪有这样的道理?
不难看出,基础性是贯穿毛泽东经济建设论述的始终的。根深才会叶茂,十大关系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对基础的强调,在探索建设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上迈出了漂亮的一步。
接下来再看看政治工作中的包容性。第五点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包容地方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注意地方的利益,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第六点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上,汉族要包容少数民族,反对大汉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搞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巩固各民族的团结,来共同努力于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第七点党和非党的关系上,共产党要包容民主党派和一切善意地向共产党提意见的民主人士,让他们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即使是骂,只要有理就接受,继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第八点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包容反革命分子,机关、学校、部队里面的反革命,一个不杀,大部不捉,给以生活出路,使他们有自新的机会。第九点是非关系上,包容犯错误的同志,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允许他们继续革命。第十点中国和外国的关系上,包容世界各个国家民族,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批判地学,尤其是自然科学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党在政治建设上的包容性,正体现了其逐渐成熟的过程,也是中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起点上值得赞叹的一点。
无论是经济建设中的注重基础还是政治工作中的包容性,都脱离不了一个基本方针: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很可惜,这个方针后来没有始终贯彻到底,“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一度让中国陷入巨大的危机之中,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走上错误的轨道。但不管怎么说,《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等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尝试,很多思想到现在依然具有指导性作用。
第二篇:论政治与经济的关系(精选)
论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货币战争》读后感
我们经常听到‘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保障’这句话,可是刚开始我还是觉得他们的联系不是很大,可是自从看过货币战争这本书,我总算明白了,政治经济真的是密不可分.你听罗斯柴尔德家族吗?
我想大多数人对这个名字一定很陌生,我想也就是对经济有一定研究的学者知道吧。可是他们的影响力确实你无法想象的!
他们整个家族几乎控制着世界大部分的金融组织,你可能会问:为什么我从来没听说过?这个问题想必很多人想要知道,而这恰恰是他们的厉害之处,他们极力隐藏着自己的巨额财富,外人对此几乎无人知晓。你可能无法想像,包括洛克菲勒这个世界首富都是他们家族一手提拔起来的,仅仅是一个棋子般的存在。
言归正传,说说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吧。
谈到这个,我想从美联储说起,它虽然是美国发行货币的机关,可是它却是被几个大银行家所控制的,其中就包括罗斯柴尔德家族,摩根等.他们通过货币的发行,紧紧地控制着美国的政治决策,在美国刚刚掌控世界霸权时,为了建立属于银行家的私有银行,他们曾纪刺杀了7任美国总统,可想而知他们的权利,任何一个人想坐上总统的宝座,都必须的到这几位银行家的支持.再说一下德国,希特勒你一定耳熟能详吧,可是你一定不知道他和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密切关系,他本人就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继承人之一的义子,由于此人膝下无子,又对希特勒倍加赏识,所以给与他财政上极大的帮助.甚至可以说没有罗斯柴尔德,就没有希特勒.国际银行家最酷爱的就是战争,在他们心中没有国家利益,只有家族利益,为了自己的私利,他们不知道制造了多少起战争,因为打仗就要花钱,而国家是支付不起巨额费用的,这个时候就是银行家中饱私囊的时候了,几乎每一场战争都离不开国际银行家的支持,包括一战时法国的赔款,就是银行家包办的,他们从中赚取手续费,50亿法郎的代理费用足以是个天价.战争是可怕的,可是国际银行家们却可以为了利益去制造一场战争,包括一战.说出来你难以置信,一直以为经济危机是一种必然想象,可是看了书中的介绍触目惊心,竟然连1929-1931年的经济危机都是银行家制造出来的,他们真的是可以为所欲为的.本以为只有政治主宰着社会,军事就是强权,可是读了货币战争我明白了,经济竟然可以凌驾政治之上,甚至去操纵政治,改变国际格局.梅耶.罗斯柴尔德曾经说过,只要我能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我不在乎谁制定法律.多么狂傲的一句话阿,可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他,真的有这个实力.罗斯柴尔德家族到底拥有多少财富?这是一个世界之谜,保守估计50万亿美元.看到这个天文数字,我想你懂了.我不清楚宋鸿兵的材料真实度有多少,但是我却真正懂得了货币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第三篇:论十大关系读书报告
新时代下对十大关系的解读
——《论十大关系》读后感
毛主席在《论十大关系》中围绕一个基本方针——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用诙谐的语言论述了十大问题。结合建国初期的时代背景来说,这十大关系的提出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为我国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建国初期的中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一方面是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十分落后、各地发展极不平衡;另一方面则是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毛主席通过研究和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的问题和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大关系:(1)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2)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3)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4)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5)中央和地方的关系;(6)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7)党和非党的关系;
(8)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9)是非关系;(10)中国和外国的关系。这十大关系也就是中国所面临的十大矛盾,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它的提出让中国在社会主义探索道路上少走了一些弯路,使中国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我们知道,任何真理都有其时间或空间的局限性,即使是伟人的观点也一样,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对现今的中国仍然适用,只是我们需要结合时代的背景提炼出对我们解决现代中国的问题有启发性的部分。
产业建设中的问题:
毛主席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到“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这个观点延续至今仍然适用。关乎民生最基本的东西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在当今时代,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问题仍不能得到解决。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其他产业的比重都有所下降。农业上的问题越来越尖锐。虽然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农业产值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农业的产业结构有大幅度的调整,但是越来越多的农民背井离乡,外出务工,导致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日益减少。由于土地的限制,我国很难像美国那样实行规模性、集中性的机械化农业生产。面对这样的状况,国家对农业采取了一系列的鼓励政策,如取消农业税,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减少的问题。农民工问题的归根结底还是钱的问题。试想,如果农民能通过务农得到良好的生活,那么谁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和孩子呢?因此改善这种状况的关键是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在此,又衍生出一个新的问题,是否要抬高粮价来提高农民收入?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们都知道,提高粮价必然引起更多的矛盾,因此这是不必的。国家应给农民提供一定的补贴和生产指导、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这才是稳定提高农民积极性的措施。
此外,各产业分布不均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要缩小沿海与内陆的差距,其实就是像毛主席提出的要调整产业的分布。我们不能压制沿海地区的工业发展,而是要大力发展;至于内陆的产业发展,毛主席建议把大部分新工厂建在大陆,以促进工业布局的平衡发展。其实多年来,这一措施已逐步落实,一些沿海地区甚至已成功转型为第三产业。但产业发展的不平衡仍旧继续,贫富差距仍在逐步加大,国家至今更需关注这个问题。
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不协调问题:
经济建设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发展的重中之重,其实未等到邓小平在十一届三/
3中全会中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毛主席已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要加强经济建设的问题。但是由于时代背景不同,当时提出的经济建设是为了通过经济建设带动加强国防建设,而今我国的国防实力在国际上已能占有一席之地,经济建设的目的更多地落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面。然而,在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效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与政治、文化不协调。
经济与政治的不协调主要表现为腐败问题。腐败是从古至今一直存在的,然而到了现代中国,腐败问题成为了让政府和百姓都十分揪心的大问题。虽然许多百姓都像等待看戏似的期待着下一个贪官落马,并没有表现出极大的愤怒,但是一次次的贪官落马其实都在无形中动摇着老百姓的心。日益严重的腐败问题将会使百姓对政府、对党失去信心。不仅在国内,我国的腐败问题导致我国在政治上受到一些国家的歧视,严重影响我国的国际形象。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政府必须正视这个问题。习近平的上台给了我国人民一丝新的希望,人民都在期待其在反腐上的新举措,都期待着中国政治出现崭新的局面。
过往我们一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文化的发展。在国际上,中国人在很多的外国人眼里表现为有钱没素质。素质的缺乏根本上来说是文化的缺乏。当今的教育制度基本是适应国情的,但其存在的弊端日益明显。强硬的应试制度使很多学生不堪重负,甚至丧失了学习兴趣,于是,没经济能力而且学习成绩不够突出的学生选择了早日踏进社会;家庭条件好或者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选择了出国。文化的不发达导致大量人才的外流,削弱了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而制约经济的发展。所以文化的不发达将导致一个个恶性循环,大力发展文化至关重要。但是,我们也不能丢掉经济,经济与文化是互为动力的,因此我们要协调发展这两个方面。
民族之间的矛盾与冲突问题:
《论十大关系》中提到的两大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和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对正确处理现代中国的民族关系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借鉴作用。中国的民族矛盾一直存在,尽管国家采取了建立自治区的方式扩大了少数民族的自主权,少数民族的权利得到了尊重与维护,但仍无法避免民族间的矛盾。民族矛盾主要出现在汉族与藏族和维吾尔族两个少数民族之间。
藏独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处理民族关系中的一块最大的心病。前不久西藏出现的打砸抢烧事件,根源就是一些藏独分子为了个人利益而叫嚣。西藏问题久久不能解决根本还是没有正确处理好中央与地方政府以及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在计划生育、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政策方面,包括藏族同胞在内的少数民族,享受着更加优惠的政策和待遇,这使西藏社会和经济飞速发展,然而**集团却以民族不平等一次又一次地企图宣布独立。历史一次次地表明,姑息只能养奸,政府必须对西藏问题采取强硬的态度和措施。
然而藏独问题才平息不久,又出现了最近引起网民热议的湖南岳阳的天价切糕事件。切糕事件之所以引起网民的热议是因为政府在处理民族矛盾上采取了屈服的态度。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但这一退,另一个民族的尊严将受到践踏。毛主席说我们不能搞大汉族主义,但似乎现在情况是反了,开始搞“小汉族主义”。各民族都是平等的,我们不能俯视其他少数民族,也不应仰视他们。真正做到公平公正才是化解民族矛盾与冲突的最好方式。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必须处理好,政府给了新疆自治权,不代表失去了对其管辖的权力。政府在民族矛盾的面前应表现得公平公正,民族自治不代表可以侵犯其他民族的利益。若然政府再次在民族矛盾面前表现得如此懦弱,将引起人民更大的不满,将使民族矛盾越演越烈。
要正确处理好这两大关系,才能促进民族团结,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总而言之,《论十大关系》的历史意义与时代意义都不能抹杀。
历史上,这十大关系的提出犹如我国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盏明灯,它指引着我国的前进方向。几十年来,这些关系,或者说矛盾贯穿了中国发展的整个进程。毛主席说:“科学技术水平高的国家,就骄傲得很。我们是一张白纸,正好写字。”我想,这张白纸的开篇便是这十大关系。在这十大关系的启发下,中国的发展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奇迹。
在现代,中国面临的许多重大矛盾都与这十大关系的处理脱不了干系。《论十大关系》中透出的思想与哲理仍在指导着中国解决日益暴露出来的矛盾,它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化,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存在着,体现着。我相信,这些实事求是、遵循着马克思普遍真理的思想将不会腐化,将警醒和启发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第四篇: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写写帮整理)
经济与政治发展
一、经济与政治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政治上层建筑则是整个上层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写道:“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里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综合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马克思的这一论述深刻地揭示了经济发展水平与政治发展之间的关系,即政治上层建筑的发展过程是受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即经济发展的水平制约和决定的。政治发展,从根本上是由经济的改革和发展所推动的。
因此,恩格斯在论述唯物史观原理时,明确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经济是人类社会为了生存发展、为了追逐财富而进行的物质生产、交换活动,它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展开。政治是随着国家的诞生而出现的,它是各种利益集团为了争夺与维护国家统治权而展开的斗争。随着国家的产生,经济的发展就一直受政治的制约与调控,当政治较稳定、开明时,经济的发展也就顺畅;反之,经济就会出现停滞、倒退。
从根本上而言,经济对政治的影响作用是以教育为媒介的,当经济较落后、单薄时,必然影响了社会教育的普及、深入,而教育资源的紧缺必然造成知识被少数富有人垄断的局面,在社会大多数人都处于愚昧保守、狭隘懦弱的情形下,专制政治的产生也就势在必然;当经济发展至相当程度时,必然带动、促进社会教育的普及、深入,当大多数人都拥有一定的思想觉悟与独立人格时,民主政治也就随之而来。经济的发展程度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
与经济对政治的决定性作用相比较,政治对经济的影响只是局部短暂的表象,只能对经济的发展起促进或阻碍作用,而不能改变经济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专制政体对经济的发展只能起阻碍作用,这是由于专制统治者将个人私利凌驾于全社会整体利益之上,为维护其统治利益,就必须制造等级、禁锢思想、控制言行,在这种封闭、不公的社会环境下,人民失去了独立性、创造性和积极性,也就使经济的发展失去了动力;同时,在专制政体下独裁者不是根据市场规律来调节经济活动,而是凭借指令性计划去规范各种经济活动,不是依据科学管理去决策,而是任由掌权者的个人意志来定夺„„这一系列违背客观规律性的主观随意性必然导致社会经济的混乱、倒退,当经济崩溃之际也就是专制王朝改朝换代之时。
只有民主法治政体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这是因为平等、自由、公正已成为社会规则,没有任何个人或团体可以将国家作为其私产而肆意妄为,每个公民都可以根据自身的志向、才能选择自己所喜爱的职业,人们各尽所能、各司其职、各食其果,思想的独立开放、阶层的自由流动、规则的公正透明激发了人民的创造性与积极性,从而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的稳定增长又促进了政治文明的发展。
在民主政体下,政治是为经济服务的,政府也就是服务于社会公众的公益机构,政治功能已大幅弱化,不再注重意识形态的对立,树立以人为本的政治理念,促进了社会稳定发展;而专制政体下,经济却是为政治服务的,各级官僚机构便是搜刮民脂民膏的设施,财富多被专制统治阶层以及具有特权背景的奸商所把持,他们为了满足自己贪婪的欲壑,不断地压榨人民,当民众走投无路时,揭竿而起也就势在必然了。
二、经济发展对政治发展的内在要求
经济发展对政治发展的内在要求主要表现为政治一体化、政治结构化、政治功能化、政治民主化、政治秩序稳态化、政治开放扩大化、政治变革自主性等。
1.政治一体化。经济发展按照自身的逻辑向国内外急速扩展.结果把越来越广泛的地域.越来越多的人口,越来越复杂的生产活动、社会活动、文化活动等结合在一个十分紧密的体系之中。这种经济发展的社会化要求政治结构本身也要作相应的扩充。形成政治范围内完备的一体化。简言之,政治权力的触角应该随着经济生活的扩张而延伸,以此建立一体化的公共权威体制,从而使国家政治权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能够有效地实现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
2.政治结构化。在人类历史上。经济发展由原先的简单形式形成多样化的各个方面.诸如农业、工业、商业、金融、生态环境等等,这样的经济发展必然以多样化的各个方面向政治体系提出挑战。“当政治体系现存的结构和文化非经过进一步分化和世俗化就不能对付所面临的问题或挑战时.发展就会来临了。”应对这一挑战,就要求政治体系有科学的分工和专业化,形成层次分明、权责明确、协调统一、运转自如的合理结构。如果仍然保留传统的政治体系,那么,它将在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面前束手无策.调度失灵,甚至会产生内部紊乱和衰败,最终可能会阻碍经济的发展。
3.政治功能化。经济发展总是从简单到复杂地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动向和格局.从而要求政治功能的发展也有一个逐步完备的过程。当经济活动更多地局限于商品市场时,管理经济的功能政治自然比较单一。当市场扩展到金融、技术、信息、房地产等领域,经济发展提出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等新要求时。指导和管理经济的政治功能必然更加复杂。这时,政治体系要做出十分灵敏有效的反应,能够及时、迅速、准确、有效地驾驭经济社会活动中与日俱增的行政能量.在经济活动中承担着越来越多的协调、计划和干预的责任。政治功能化意味着迅速有效的政治反应、高度的行政能量、准确适度的政治活力和高度敏感的政治自我变革。
4.政治民主化。经济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逻辑只能是:经济的平等走向政治的平等,经济的自主走向政治的自主,有主体意识的经济人转变为有民主意识的政治人,追求经济利益的生产者或消费者转变成维护政治权利和政治利益的公民”。⋯瞄,经济的发展塑造着人们的政治意识.也给每个社会个体带来切身的经济利益。为了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他们积极地进行利益表达。参与政治生活.特别关心政治体系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将会给他们带来怎样的结果。经济越发展。人们的政治意识也就越强.试图通过政治参与影响社会价值分配的愿望也就越强烈。而政治民主化意味着广泛的政治参与,充分体现公民权利,使政治体系立足于对经济发展和社会成员利益表达的基础之上。
5.政治秩序稳态化。亨廷顿认为:“经济增长率和政治**之间的关系因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变化。经济发展水平低,两者之间成正比关系.经济发展水平中等。两者之间无明显关系,经济发展水平高,两者之间成反比关系。”【4J(㈣经济的发展需要在稳态化的政治秩序中才能进行,以政治稳定作为经济发展的保障。政治稳定并不是政治体系像死水一样处于僵化状态,而是一种动态的稳定。一方面经济发展必然带来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贫富差距的扩大.并由此产生不满和矛盾.以及产生政治参与要求高涨等问题.而政治体系应该及时调整以适应这种挑战,使整个社会处于稳态化的运行当中。另一方面政治体系自身的结构功能协调发展、良性运作.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政治秩序的稳态化意味着一个社会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策稳定。政治权力配置科学合理,政治体制运作高效。社会有序,政局稳定.民众的政治认同感较强,政府能够顺势应变,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
6.政治开放扩大化。本质上来说,现代经济是一种开放的经济,这种开放的经济决定了政治的开放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它要求政治的开放性也不断扩大。首先,经济发展培育着人们的主体意识和参与精神,它支配着人们通过广泛的政治参与来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为此,政治体系要积极建立健全公民的参政机制,使他们能够充分地进行利益表达。其次,经济发展必然带来传统政治文化、主流政治文化、外来政治文化错综交织的多元化。这要求政治体系更具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扩大开放的包容性。因为多元政治文化能够培育人们开放的政治胸怀和广阔的政治视野,从而能为政治的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最后,经济总是以其自身的逻辑向前发展。它要求打破封锁,消灭特权,越过地域和疆界,在越来越大的时空范围里展示自己的雄姿。因此,开放的政治要求人们立足于全球去认识和处理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政治关系,对世界政治局势和国际风云的变幻作出灵敏的反应。
7.政治变革自主性。政治体系应该借助政治一体化获得强有力的公共权威体制.及时地进行自主变革,以适应经济发展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灵活性,使其保持生命的活力。经济发展引发的利益矛盾的发展也会对政治体系提出新的要求.在这些要求面前,政治体系常常暴露出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这又严重地阻碍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甚至威胁到国家政权的稳定。政治变革是政治体系的自我完善与调整,政治体系通过自身结构与功能的改进,把对政治体系与日俱增的输入流转化成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动力流.从而革除政治弊病,提高政治管理效率,保持政治秩序,使政治体系在适应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能够健康地运行。
三、政治发展对经济发展的服务功能
就政治发展对经济发展服务功能而言,阿尔蒙德是从西方先进工业化民主国家的政治发展的历程来分析政治发展对经济发展的服务功能的。他把西方国家政治发展分为三个典型的阶段:(1)权力集中的专制主义时代。(2)公民参政的民主化时代。(3)财富分享的福利时代。其基本逻辑是:通过第一阶段的集权,加强政治控制,获得稳定的政治秩序,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仅为政治发展提供可汲取的资源.而且还促进社会集团通过参政来获得利益保护和利益分享. 从而导致第二、三两个阶段的到来。
从过程性描述来论述权力集中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亨廷顿和熊彼特与阿尔蒙德如出一辙.亨廷顿认为政治现代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权威的合理化;(2)结构的分化;(3)参与的扩大化。他认为权威的合理化是指政治权威能够给经济发展提供积极保障的政治体系.这种政治体系一方面要摆脱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另一方面要结束以邻为壑、分裂割据状态,实现国家的统一。在权威合理化的基础上,一个政治体系应该是能够适应经济发展而充满活力的。因此,他认为随着经济发展,政治结构将进一步分化,政治体系向越来越多的阶层开放.政治参与进一步扩大。可见。亨廷顿强调政治发展中权力集中的重要性.“权力的集中对于铲除旧秩序,摧毁封建特权和封建束缚,并为新社会集团的崛起和新的经济活动的发展都是必要的”。熊彼特也认识到政治集权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不过他更强调两者之间的双向性。他在论及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时指出,一方面,代表经济发展的新兴资产阶级依靠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的保护.另一方面.君主集权又依赖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发展中创造的财富和税收。因此,在论及资本主义发展的初始条件时,他说:“这个结构的钢铁框架仍然是用封建社会的人的材料构成的.而这些材料仍在按前资本主义模式办事。它充斥在国家机关里,充当军官、制定政策。——它作为统治阶级而活跃着。这一切不光是返祖遗传,这是两个阶层的积极共生,其中一个阶层无疑在经济上支持了另一个阶层,但在政治上反过来受到另一个阶层的支持。”
具体来说.一方面,政治发展能保持宏观的经济稳定与克服市场失灵。在经济发展中常常会出现经济波动,周期性的经济波动往往影响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政治体系来说。它提供的一个重要的公共产品就是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政治发展能够促进社会公平。经济发展必然会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化,形成社会分层。使社会阶层的分布状况趋于不稳定甚至会导致两极分化。由于不同的社会阶层具有不同的利益要求。因此。长期的社会分层变化必然对政治体系提出挑战.影响政治稳定.因为任何政治不稳定都无法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而政府可以通过转移支付的形式来实现社会财富的再分配,使不同的社会阶层得其所应得并获得本阶层的认同,这样就能实现政府秩序的稳定并促进社会公平。
四、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的价值统一性
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的价值是否具有统一性呢?人们普遍认为经济发展追求的是以效率为中心的价值体系,而政治发展追求的是以公平为中心的价值体系。因此。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的价值表现为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而效率与公平是一个二律背反的悖论性命题。这样看来,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似乎不存在价值的统一性了。事实上,我们要探讨的问题是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在终极价值上的统一性。
就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在终极价值的统一性上而言.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公共权力在初民时期已经存在.当时的公共权力不是用来统治而是用来管理的.是用来保护每个社会成员的利益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逐渐步入政治社会。从而出现了阶级分裂。阶级的分裂使国家成为从社会中产生而又高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脱离的力量.于是就出现了与公共利益相对立的政治权力。尽管国家在一开始就有执行某种社会管理的职能,但国家是以执行统治为主要职能。而经济发展总是表现为生产力不断地突破生产关系所容纳的可能性.推动着社会政治形态的更
替。在人类这一漫长的时序中,政治发展表现为政治统治的阶级强制性逐渐萎缩,而政治管理服务性日益扩张,这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公共权力的阶级基础由最初的少数人转变为多数人,被统治阶级的权利也随着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而不断增长.人类社会的治理形式也在这一过程中发生深刻的变化。从行政管理的角度来看,由最初的政治主导并且政治与行政一体到政治与行政司职的分离,由统治行政到管理行政。再到服务行政,最终实现社会的自治。在这一历史变迁中,公共权力由最初从人类社会中异化出去的力量将再次消融在人类社会中。至此,政治的发展已经走过了否定之否定的历程.完成了它的使命,社会也将摆脱国家的强制,国家将被“放到它应该去的地方。即放到古物陈列馆去,同纺车和青铜斧陈列在一起”。而社会只剩下发展经济的任务.它将带来人类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可见.在人类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的终极价值都是使得人的自由不断增长,使人最终从政治的压抑下解放出来,成为获得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2][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3]蔡拓,吴志成.市场经济与政治发展——转型时期的中国政治[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 [4][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 [5][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M].绛枫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印]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8]李元书.政治发展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第五篇: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
简述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
教育受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所制约,同时教育也反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
1.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一、经济(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
(3)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改革
二、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1)教育是使可能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力的基本途径
(2)现代教育是使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的一种重要途径
(3)现代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素的重要因素
(4)教育可生产新科学知识
2.教育和政治的关系
一、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性质制约教育的性质
(2)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宗旨和目的(3)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领导权
(4)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受教育权
(5)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
二、教育对政治的促进作用
(1)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2)教育通过造就政治管理人才,促进政治体制的变革与完善
(3)教育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
(4)教育还是形成社会舆论、影响政治时局的重要力量
3.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一、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1)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
(2)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A文化模式为教育提供特定的背景;B文化模式还从多方面制约教育模式。
(3)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二、教育对文化的促进作用
(1)教育对文化的传递
(2)教育对文化的选择
(3)教育对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