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团中央书记陆昊同志讲话精神
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
在全国中学共青团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11月24日,参加电视电话会议摘要记录)
一、共青团组织面临的三大挑战:
(一)党的历史方位发生了重大变化。
我们党已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执政党转变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执政党。
(二)现代青年的政治意识表达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青年的政治意识在常态下可能有所淡化,但出现重大历史问题时也可能会有极端化的表达,这对我们这一思想性,政治性都很强的青年群众组织提出了新挑战。
(三)科技进步为社会带来的挑战。
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对青年的组织行为,传播行为,消费行为,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带来了深刻影响。例如针对青年人政治意识淡薄,有调查显示有30%的学生基本感觉不到团组织的存在。
陆昊书记提出了引领青年的的几点路径:
(1)由先进的思想引导。
能够影响人的行动的逻辑有三条:一是信仰,二是利益,三是情感。要将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学生的接受能力相结合,引导青年实现信仰、利益、情感之间的合理平衡,不能“唯利益化”。
(2)兴趣。
(3)对青年人合理利益诉求的尊重和服务。
(4)基层的共青团干部发自内心的对工作的热爱。
二、中学共青团工作为什么还是重要的?
1、政体引发,国情决定。
由我国政体和国情决定的(要特别注意党团队的组织意识衔接)
共青团作为执政党的先进青年组织,要始终确保工作目标与方向与党保持高度一致,“学党史,跟党走”。要做好党团队的组织意识衔接工作,要在广大青少年中发挥应有作用。
2、中学社会教育体系决定(有别于西方教育体系)。
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决定的。作为团的干部要做好广大青年团员的组织、引导、服务工作。
3、共青团的基本职责(思想引领和中学生成长成才)在中学教育阶段的体现。
4、团队衔接环节仍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三、怎样围绕中学育人目标找到共青团工作的切入点
怎样围绕“育人”目标把握好中学共青团工作的切入点
中学的根本任务从根本上来讲就是育人。“育人”效果大体有四个层面的目标,且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一是必需的学科知识.二是综合素质.三是良好的道德品格.四是初步形成理想信念(其理论依据是“少年儿童政治社会化”理论、“政党依赖”理论)。
学习是学生的根本任务,中学团组织要注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在培养
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团组织要融在学生中,不要为活动而活动,从配合学校的教学目的和考虑学生的安全出发,多创造一些人数少、时间短活动。德是立身之本.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社会,德才兼备都是对人才的共同要求。中学生应该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努力养成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胡锦涛在“七一”讲话中对青少年提出“一个深刻理解,三个永远热爱”,特别是“热爱人民”,这是共青团组织必须研究并对青少年进行的教育。
面对共青团事业面临的挑战,团组织开展工作应当把握哪些原则,对中学共青团来讲,有两条很重要.1.要紧紧围绕社会中存在的各类组织的根本任务和功能来找我们的工作切入点,来表达,渗透我们的思想性和政治性主张。
如少先队工作要达到两个层面的目标:
(1)培养少年儿童有爱心、良好的行为习惯等;
(2)灌输培养少年儿童对祖国的朴素感情。
2.要根据青年喜欢的沟通,交流,联络和聚集的新方式来探索我们新的组织和工作载体。
工作方式方法就包括了刊物、小册子、个人谈话、晚会、讲故事、娱乐、讲演、辩论会、讨论会、游艺会、公众旅行、体育运动会等等。今天的青年,从个人到群体,从思想方式、行为方式到生活方式,都日益发生着广泛、深刻的变化,甚至有人说,相差几年就是“一代”。尊重青年,就要尊重青年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深入研究、准确把握当代青年的新特点新变化,从青年的思想实际和基本特征出发,善于运用青年人喜欢的沟通、联络、交流、聚集方式,善于运用青年人喜欢的语言风格和逻辑与青年交流,善于用真理的力量去影响青年。
但是反对动不动就大规模的活动,中学生的学习任务重,不能过多的占据学生的学习和休息时间,尤其涉及到安全问题,所以提倡短时间、人数少的活动。
最后必须要强调道德底线问题。党中央把“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作为一个课题研究交给团中央和教育部。针对当今社会政治腐败、食品安全问题等现象,共青团在青少年先进思想引领工作的重要性尤为体现。做法之一是弘扬中国社会的道德模范,而社会中涌现的伟大道德模范典型人物所包含的基本道德元素无非就是善良、责任、义务、诚实等等。因此,中学共青团工作必须引导青少年成为德才兼备的人,并且以德为先。有才无德,滋生腐败,危害性更大。所以必须从学生时代开始就教育学生不能把作弊、弄虚作假当成价值观,加强诚信教育,把当今“地沟油”、“染色馒头”等问题遏制在萌芽状态中。
3、努力探索创新新形势下的引导青少年初步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
西方政党通过研究发现,如果从儿童时期开始培养、青少年初步形成政党理念,则绝大部分青少年会终身支持自己的政党,并且把政党的认同传于下一代,祖父辈支持的党派会直接影响到后辈一代。
学生时期是青少年树立正确思想观念的关键时期,学校又具有组织化程度高、团队组织健全的特点和优势。我们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从儿童到青少年的时间实施有效引导,就能够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打下共产党、共青团、少先队的深刻烙印,为他们步入社会后乃至一生的健康成长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这样的目标,关键是要遵循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使团队组织在每一个层级的任务既各有侧重、又有效衔接,构建团队一体化分层教育体系。在实
践中,要注重把握以下两个方面:
(1)准确把握不同层级青少年思想引导的不同侧重。从儿童、少年到青年,是人的思想意识和心理急剧发展变化的时期,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思想和心理特点具有显著差异,与之相适应,思想引导工作也必须体现层级上的差异性。对于少年儿童,要遵循少年儿童意识、情感形成的基本规律,着重灌输培养他们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引导他们有爱心、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增强国家意识、科学意识、劳动意识和审美意识。对于中学生,要根据他们自我意识初步觉醒并逐渐增强、抽象思维逐渐形成的特点,培养他们对党、社会主义更加清晰的认识,初步形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学习的理想,树立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形成将个人成长发展融入国家发展进程的意识。对大学生,在分类引导青年中已经讲到了,要坚持社会实践与社会观察相结合,注重探索系统的、有理论说服力的、有实践支持的结合方式,引导他们始终坚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的高度统一,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个人成就和社会责任相结合,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2)实现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在思想引导上的一体化衔接。人的思想认识需要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简单到深刻的不断积累和提升的过程。小时候有了对党和社会主义的朴素感情,就能为长大后更好地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打下基础;小时候有了深厚的国家意识,就能为长大后更好地坚持爱国主义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打下基础。在小学、中学到大学的不同阶段,共青团、少先队的工作内容和方法固然要有不同侧重,但是爱国主义、道德品质、理想信念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要贯穿始终。要按照“系统规划、有效衔接、分层实施”的要求,使共青团、少先队在不同层级的引导目标和内容既体现层次上的差异性,又体现灵魂上的连贯性、一致性。
四、中学生共青团工作在当前怎么开展?
(一)掌握中学生身心特点,特别是思想意识的形成规律
比如,青春期前的灌输比较容易接受,进入青春期以后,价值分析的方法比灌输更有效。实践表明,灌输有四种可能的结果:一是意识的持续强化,二是意识的持续淡化,三是形成逆反,四是无效灌输。这就要求我们掌握灌输的有效时机,注重运用科学有效的灌输方式。比如,在思想传播和思想引导的过程中,思想理论本身的正确性固然重要,但传播者之间的友谊、情感和信任等因素同样起着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既要旗帜鲜明、坚持不懈地用科学的理论和正确的思想引导青年,还要通过组织化覆盖,通过各级组织及其骨干成员与青年形成的友谊、情感和信任影响青年的思想和行动。比如,青年最容易受到那些与自身经历和背景相似的榜样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注重从青少年生活中挖掘可亲、可信、可学的各级各类典型。需要注意的是,青年思想意识的形成规律并非一成不变,对规律的运用也要与时俱进。
(二)紧密结合课程改革的内容
(三)注意创新共青团工作的载体
1、注意新媒体的运用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手机等各种新媒体不断涌现,发展速度之快、变化频率之高、影响范围之广都远远超过了传统媒体,对青少年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思维方式、动员方式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网站、网络跟帖、博客、播客等,已经成为青年发表思想言论的重要园地,成为影响青年思想意识的重要渠道,成为不同意识形态与我们争夺青年的重
要场所。与互联网影响青年的广泛、激烈和深刻程度相比,共青团在利用新媒体引导青年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各级团组织和团属传媒机构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思考,深入研究,加快步伐,高度重视网络游戏、短视频等重要载体,大力运用网络即时通讯、博客、手机媒体等新工具,逐步建立起传统手段和新媒体充分融合,多层次、广覆盖的引导动员体系,更加主动和有效地运用新媒体做好新形势下的引导青年工作。
2、考虑艺术、时尚、情感元素在真理传播途径中的作用。
3、在设计活动时注重碎片化;
4、在设计活动时注重分散化(由于学校要考虑学生安全问题)。
五、关于如何加强中学生共青团的工作
中学共青团自身建设和如何加强管理(陆昊书记简略地提出)
(一)团员管理:
1、团员人数占学校总人数的基本比例——初中是45%,高中为85%。
2、发展团员不能唯学习为标准。吸收新团员首要条件是思想好,其次是助人为乐,最后才是学习好。
(二)中学团委书记的配备。
陆昊书记强调中学团委书记不好做,既要年轻,又要有思想,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善于与青年沟通。因此建议选拨中学团委书记时采用以下标准:
1、有曾经担任过班主任工作的经验。
2、在教学上有一定成绩,在同龄人中有优势,且懂学校的发展方向。
3、真正热爱该岗位。(有公共理想和对自身职业生涯的良好设计)
(三)加强对中学共青团工作的领导和支持
1、学校领导和制度的支持:一是校长的支持;二是党组织的领导。
2、上级团组织要加强对中学团组织的指导和支持。
“指导”指团组织要与教育行政部门多沟通,使学校团组织的工作与学校整体工作有“共鸣”。
“支持”指上级团组织要对中学团委书记给予资源上的支持,将团外围的社会资源引入学校共青团,帮助学校团委书记开展工作。同时要给予其提升技能的支持,一年至少开展一次培训。
3、团中央、团省委要提供优秀的培训教材给基层团组织。
在培训上要遵循实用、有新意2个原则。如:用活动案例、与教育结合的课题研究成果、青少年成长规律、教学规律。
第二篇:共青团中央书记陆昊同志讲话
陆昊同志在全国企业共青团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2010 年 3 月 18 日, 根据录音整理)
今天, 我们召开全国企业共青团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党中央书记处重要指示精神, 分析研究企业共青团工作取得的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 进一步推动企业团的组织建设、活跃企业团的工作。下面,我主要与大家交流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当前企业共青团工作面临的重要挑战
企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重要的经济组织, 是市场经济的主体, 也是共青团的重要工作领域。长期以来, 企业共青团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革, 锐意进取, 开拓创新, 广泛开展了青年岗位能手、青年文明号、青年技能大赛、青年创新创效等具有重要影响的品牌工作, 为推动共青团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我们也要看到,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 以及共青团组织自身遇到了一些重要挑战, 企业共青团工作总体上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
我们感到, 企业共青团工作当前面临的突出挑战, 从表面上看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非公企业团建工作与非公企业快速发展的现状相比严重滞后。据国家统计局 2008年底的数据, 规模以上非公企业有47.2万家。据中央组织部的数据, 从业人员 100 人以上以及 50 到 99 人, 并且年营业额超过 500 万元的非公企业有18.4万家, 其中已经建立党组织的有 17.5万家。据全团今年1月份的初步统计, 已经建立团组织的非公企业只有7.8万家左右。二是一些国有企业团组织活力不够, 尽管有组织存在, 但是工作开展得不够充分, 不能紧扣企业的生产经营, 对企业青年的吸引力有待提高。
进一步讲, 我们要认真思考, 共青团是一个思想性、政治性组织,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是在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追求利润的经济组织, 两者之间在功能实现上如何相互融合。从企业的角度讲, 只有明确团组织对于促进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才能从内心里认同并积极创造条件支持企业团建并开展工作;从团组织的角度来看, 只有找到自身在企业发展中发挥作用的合适切入点, 才能真正覆盖和影响数量庞大的企业青年。尽管近年来企业共青团组织和团干部付出了艰苦努力, 在“点”上创造了许多宝贵经验, 但是在“面”上还需要我们切实找准共青团组织的根本属性、根本任务与企业的根本功能相融合的有效路径。从本质上看, 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最重要挑战, 也是企业团建工作必须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
二、如何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本质特征
企业发展到今天, 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社会组织形态, 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近30 年来, 主流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发展就是现代企业理论, 目前已经有几位经济学家由此或与之相关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已经形成了许多重要的理论成果, 人们对企业本质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化。下面, 我先介绍现代企业理论的发展, 这不是为了和大家探讨学术问题, 而是因为了解主流经济学的重要成果有助于我们理解企业的本质和一系列重要特征, 从而更好地把握企业开展共青团工作的基本逻辑和基本前提。
第一, 关于现代企业理论的概述。
现代企业理论起源于 1776 年亚当·斯密在 《国富论》中提出的 “分工创造效率”的重要论述。他认为, 分工的细化导致工种比较多, 需要组织来协调, 因此产生企业, 而企业的规模决定于市场的规模。
第二个重要人物是马克思。他对于现代企业理论的重要贡献有两个方面。一是《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企业内部关系的分析非常经典和深刻。二是在某些方面完全继承了亚当·斯密对企业理论的观点。他认为, 分工和协作是资本主义历史和逻辑的起点;企业的产生取决于协作关系, 企业的规模决定于生产的技术条件。
新古典学说认为, 企业是一个生产单位, 它把土地、劳动、资本等各种要素的投入转化为一定的产出, 是在既定技术条件下的生产函数。它还假定企业作为生产函数,追求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而现代企业理论的核心观点强调, 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有机组合, 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易关系。企业行为是所有企业成员和不同企业之间共同博弈的结果, 企业成员的目标函数不是利润最大化, 而是个人效用最大化。
现代企业理论关心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存在企业,企业的本质是什么, 企业与市场的边界如何界定;二是什么是企业的所有权和委托权的最优安排, 企业内部谁应是委托人, 谁应是代理人;三是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契约如何安排, 委托人如何监督代理人。
现代企业理论有两个主要分支: 一是交易成本理论,关心的是企业和市场的结构关系;二是委托代理理论, 关心的是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和企业成员之间的代理关系。也有学者认为还有第三个分支, 就是企业的企业家理论。
第二, 几种重要的现代企业理论学说。
一是团队生产理论。阿尔钦和德姆塞茨在 1972年《生产、信息费用与经济组织》的文章中认为, 企业本质是一种团队生产方式。产品由若干个团队协同生产, 成员之间互相影响生产效率, 最终产出物是一种共同努力结果, 每个成员的贡献不可能精确进行分解和观测, 因此无法按每个人真实贡献去支付报酬, 从而产生偷懒问题, 团队成员缺乏努力工作的积极性。为避免出现偷懒问题, 需要有人专门监督。为了使监督有效, 需要给监督者积极性, 即给监督者剩余索取权。这也是股权激励思想的根源。
二是委托代理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是解释委托人(股东/管理者)如何通过设计一项有意义的合约达到控制代理人(管理者/工人)的目的。它有两个基本假设:第一, 委托人对随机的产出没有直接的贡献;第二, 代理人的行为不易直接地被委托人观察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存在三个问题, 即信息不对称、激励不相容、责任不对等。
三是企业的企业家理论。对企业家理论作出最大贡献的是奈特教授, 1921 年他在有名的著作——《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中把不确定性和风险做了适当划分, 并说明了企业家获得利润的本质是什么。他认为, 利润是对那些完全不能预计和不能估算的风险的回报。这类风险被奈特定义为不确定性。因为有不确定性和风险, 就产生了一个特殊阶层, 他们按合约向他人支付有保证的工资, 而自己承担经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这样使得敢于或愿意承担风险的人承担风险, 并得到相应的回报, 而不敢冒风险的人只能得到固定的工资。因此风险的不确定性导致了企业的产生。第二位贡献比较大的是熊彼特教授, 他认为企业家是所有创新当中最重要的因素, 企业家的作用是“创造性破坏”。他还提出了创新的五个方面: 新的生产方法、新的产品、新的原料、新的市场和新的工业组织形式。
四是企业的管理者理论。这一理论研究和分析了 3 个著名的管理者行为模型。一是 1959 年鲍莫尔的销售收入最大化模型。他认为, 企业是管理者在最小利润约束条件下, 追求销售收入最大化。二是 1963—1964 年马力斯的增长率最大化模型。他认为, 企业是管理者在最小股票价值的约束条件下, 不是谋求企业规模, 而是谋求企业规模增长率的最大化。三是 1963 年威廉姆森模型。他认为,管理者是在最小利润约束条件下, 谋求效用函数(包括雇佣职员、获取报酬)的最大化。
从这些重要的理论成果可以看出,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本质特征集中表现在9个方面。第一,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 在全球范围内主要存在着业主制、合伙制、公司制三种基本企业制度。公司制度产生于16、17 世纪之交, 而现代公司的产生只有 100 多年的历史。第二, 企业的根本任务在于创造财富, 提供满足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第三, 企业创造财富的过程靠的是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相互不可替代的要素组合。第四, 企业中存在着一系列重要的合约关系, 其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第五, 企业中存在着不同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 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激励不相容、责任不对等的问题。第六, 企业采取的是团队生产的组合方式。第七,在企业内部存在科层关系, 上下级之间是计划、命令和服从的纵向关系。第八,企业的发展需要特别提倡创新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效率意识、严格管理意识。第九, 企业需要建立一些与其他社会组织名称相同但内容不同的重要的机制, 比如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决策和执行机制、用人机制。
三、切实把握企业共青团的主要任务, 努力探索共青团组织根本属性、根本任务与企业根本功能相融合的工作切入点
基于对当前企业共青团工作面临挑战的判断, 结合共青团的根本属性和任务要求, 我们要切实把握当前企业共青团工作最重要的两项任务: 一是要在企业特别是企业的青年员工中传播党和团的重要思想主张;二是要以服务企业的生产经营为前提, 找准共青团组织根本属性、根本任务与企业根本功能相融合的工作切入点。具体来讲, 要把握好 6 个方面的结合点。.辅助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是企业战略性资源, 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具有一定生产技能的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1960 年首次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 认为人力资本是指个人具备的才干、知识、技能和资历, 经济增长率高于总投入增长就是源于人力资本的形成。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加里·贝克尔进一步把人力资本与时间因素联系起来, 认为人力资本不仅意味着才干、知识和技能, 而且还意味着时间、健康和寿命。伴随人力资本的各种创新, 才会有科技不断进步和生产效率迅速增长, 无论是国家经济增长还是企业发展, 其产出总是大于投入的物质资源, 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力资本提升带来的效率。
据有关研究统计,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 30.3% , 其中, 直接贡献率为 26.4% , 间接贡献率为 3.89%;发达国家的这一比率大体为70% 以上, 这说明我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当前, 我国正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在这一新形势下, 加强对企业员工的技能培训, 使企业员工适应产业发展对技术变革的新要求, 对于企业的发展尤为迫切。
青年是企业员工的主体, 青年员工的职业精神、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当前和未来竞争力的强弱。长期以来, 企业共青团组织始终注重加强对企业青年员工的培训, 开展了培养青年岗位能手、技能大赛、导师带徒等丰富有效的活动。可以说, 辅助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一直是共青团组织在促进企业发展方面最重要、最成功的工作切入点和贡献所在。因此, 企业共青团要更加积极地辅助企业人力资源开发, 进一步强化对青年员工职业精神、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努力做到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互相补充、特色鲜明、务实有效。具体来讲, 一方面要在企业青年中不断深化青工技能振兴计划、青年岗位能手等培训项目, 着力提高青年技术工人的技术能力、创新能力、操作能力, 努力为企业培养更多的知识型、技能型和复合型青年人才。另一方面要努力完善具有共青团特色、体现共青团优势的培训体系, 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企业生产岗位规范要求制定培训计划, 加强与劳动部门、职业技术学校、职业培训部门保持良好的合作, 提高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科学性、规范性。.辅助企业增强内在凝聚力。企业内部的凝聚力是企业提高效率、实现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按照莱宾斯坦的 X 效率理论, 企业的产量与效率不仅取决于投入的生产要素量, 而且还取决于企业内部的协调性与工人的努力程度。新古典模型认为, 企业是劳动、土地、资本、技术的生产函数, 在资本和劳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 通过改变经理与雇员之间的关系, 或是改变激励机制, 就可以得到劳动生产率的显著变化。这充分说明企业内在的凝聚力对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极端重要意义。同时, 根据团队生产理论, 由于现代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 每个成员的贡献不可能精确进行分解和观测, 从而产生偷懒问题, 因此仅靠管理者的监督难以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近年来, 企业文化普遍受到重视, 实质上也是以此来增强员工对于企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从而降低监督成本、提高企业效率。
这两种理论在实践中也得到充分应用和体现。从上个世纪 80 年代末至今, 美国已有包括宾州在内的 29 个州修改公司法, 要求公司经理既要对股东负责, 又要对公司的利益相关者负责。这一变革突破了股东是 “所
有者” , 经理以及员工等必须并且仅仅为股东的利润最大化服务的私有制逻辑, 充分说明人们越来越重视企业内部凝聚力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共青团作为以吸引凝聚青年、服务青年为重要职能的组织, 能够在增强企业内在凝聚力特别是青年员工凝聚力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是开展娱乐性活动, 帮助青年员工放松身心, 缓解压力, 精神愉悦地投入工作。二是开展关注员工生活小事的服务性工作, 营造理解人、尊重人、关爱人的企业氛围, 使小服务产生大作用。比如, 在广东的一个私营企业, 公司老板每年给员工家里写一封信, 公司还设有一个减压室供员工发泄情绪, 这些具体工作都由团委来做, 从管理者角度和辅助体系角度都实现了对员工的有效激励。三是开展思想性工作, 引导青年员工理解岗位的重要性, 珍惜工作岗位;理解企业的管理目标, 支持严格管理;理解企业阶段性遇到的重大问题, 共同克服困难。无论是娱乐性、服务性, 还是思想性工作, 归根结底是要在当前社会高速变革、不少人心态较为浮躁的情况下, 解决青年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问题。.帮助企业青年员工理解和支持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所必需的正确思想意识。通过对近现代以来经济发展史的回顾性研究, 经济学家得出一个重要结论, 就是意识形态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作用。比如,马克斯·韦伯对古罗马帝国和 14—16 世纪意大利的研究发现, 当时并不缺乏经济发展的全部要素条件和市场条件, 但由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出现了问题, 导致经济没有发展起来。比如,美国加州大学萨克森尼安教授对美国硅谷和 128 号公路地区的比较研究告诉我们, 硅谷和 128 号公路地区在 70 年代都是美国电子工业的中心, 而且 128 号公路附近的波士顿地区有哈佛、麻省理工等许多名牌大学, 人才较多, 离市场中心也比硅谷近, 但由于两地的文化差异, 导致高技术产业先从硅谷发展起来。比如, 我研究改革开放前期中国温州人和马克思·韦伯分析的促进美国早期经济发展的新教徒精神现象有不少相似之处, 一是温州人敢冒险, 一句外语都不会, 在全球范围内开饭馆, 而且还挣钱;二是肯吃苦, 百万富翁啃着馒头和别人谈判;三是已经积累的财富不主要用于消费, 而用于再生产, 这种精神和意识成就了温州人的事业。再比如, 1992 年的中国经济发展的要素条件没有变化, 市场条件也没有变化, 但南方谈话之后经济发展出现了巨大跃升, 这显然是意识形态起到了重要作用。
对于企业来讲, 企业的发展同样需要正确思想意识的支撑, 主要包括四种意识。
一是创新意识。这是最重要的意识。创新意识的重要意义最先反映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西方学者罗森堡和小伯泽尔在 《西方致富之路》中对东方和西方社会 15 世纪之后的变化所做的原因分析跟主流学者不一样。大家都知道 15 世纪之前的中国是很强的,为什么之后不行了呢? 主流学者认为, 中国是封建社会比较长, 而西方进步是自由市场经济发展和产权带来的变化。而他们研究认为, 由于中国社会创新意识的落后, 使得 15 世纪之后的中国社会出现了这样的退步, 而西方社会却在发展。可见创新意识是何等的重要。对于企业发展来讲, 创新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熊彼特用 “创造性破坏”的创新概念对企业发展进行了深入阐述。他认为,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没有创新就没有企业的发展。企业员工处在生产经营的第一线, 最先感受和体验创新技术成果, 也最具有参与创新的条件和机会, 因此, 要实现企业发展, 企业员工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二是风险意识。奈特的风险理论认为, 如果没有不确定性就可以不要企业家, 也就没有企业存在的必要。这是因为企业是一种社会组织, 各种不确定性使企业发展时时面临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 比如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投资风险等。因此, 企业共青团组织要帮助企业青年员工增强风险意识, 理解企业可能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 正确理解企业为克服困难和不确定性所作出的各种经营决策,支持和帮助企业经营管理者坚定信心、克服风险带来的挑战, 甚至理解企业经营管理者可能出现的决策失误。
三是竞争意识。国内外一些经济学家在研究世界社会整体财富创造历史进程中发现, 市场机制产生几百年创造的财富大概占到有史以来财富总量的 90% 以上。这一高比例除了技术进步的因素之外, 很重要的是与竞争这一市场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有关。竞争的鲜明表现有两个方面: 第一, 产品好坏由别人评价, 根本上是由消费者决定, 所有企业的产品和劳务最终的评价权力不在自己;第二, 在高度充分的竞争体系当中, 好一点的企业产品就会供不应求, 差一点的就卖不出去, 在每一个收入层级里都会竞争性地选择那些“更好一点”的产品和服务。同时,新的产业组织理论里面有一个重要的结论, 就是很多行业当中只有位居最前列的几个企业和厂商才能保持持久的盈利能力, 这也说明竞争的残酷性和具备竞争意识的极端重要性。因此, 企业团组织要给青年员工反复灌输竞争意识, 引导他们理解企业为了应对竞争有可能采取的阶段性极端方式。
四是效率意识。效率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指标, 反映了企业生产经营和竞争力水平。萨缪尔森把经济学中的效率等同于“利润最大化”来加以强调。制度经济学家康芒斯认为, 企业的效率与劳动者态度、性格和习惯等密切相关。因此, 要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必须把提高员工的效率意识作为重要任务。
总之, 我们要看到, 培养企业员工特别是青年员工的创新意识、风险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 对于企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共青团作为思想性、政治性组织,在企业中开展思想工作不能抽象, 要在传播党团重要主张的同时, 主动结合实际参与传播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思想意识。我们还要认识到, 尽管企业的其他部门也在努力培养员工的这些意识, 但是正确的思想意识传播, 不怕重复,而且从多个角度来宣传更有利于受众接受。.帮助青年员工理解和支持企业的严格管理, 辅助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决策和决策执行机制。企业是分工协作极其严密的组织体系, 其生产流程是高强度的组织化过程。因此, 为保证企业的有序运转, 必须进行严格的管理, 把分工协作的具体内容, 通过一系列正式和非正式的合约形式予以规定, 并在员工的生产性活动中予以体现。问题在于, 按照委托代理理论, 企业组织内部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激励不相容、责任不对等的情况, 企业员工在许多情况下并不能完全自觉接受企业的管理。对于如何引导企业员工认同并接受管理、管理的具体路径是什么等问题, 经济学家提出的激励约束以及决策和决策执行理论对此进行了阐释。激励约束理论认为, 对于员工要做到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不能忽视或否认人的价值, 因为企业中有一些岗位是不宜监督的, 有一些岗位是比较好监督的, 可监督的要多强调约束, 同时也要激励;不宜监督的岗位要多强调激励, 同时也要约束。企业共青团组织要引导青年员工充分认识企业组织体系的运行机理, 了解企业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的意义, 树立起奖惩严明的企业管理意识, 自觉服从和遵守企业生产经营的各项制度和措施, 自觉落实执行企业的各项决策, 按照企业要求努力争做一流, 保证企业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的有效协作, 促进企业协调发展。
第三篇:团中央陆昊书记安徽调研讲话学习心得
团中央陆昊书记安徽调研讲话学习心得
11月8日至10日,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就共青团组织如何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切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广大青少年,进一步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等课题在安徽调研。
陆昊强调,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对文化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共青团组织要认真学习领会,在把握核心内容的同时,更善于用文化元素来创造吸引凝聚青少年的路径、引导青少年的载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主张传播给青年人。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认为陆昊书记的讲话值得每一名高校学子去学习,去深思。
在刚刚结束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会议讨论了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问题。从文化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来看,十七届六中全会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有很深的意味。在这个多元化与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大力进行文化建设,高举“文化兴党,文化兴国”旗帜,是统一全国各族人民思想,共同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思想基础。陆昊书记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越来越成为我们综合国力竞争的因素”。陆昊书记认为,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关键是要在抓好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把握好核心价值体系与传播路径之间的关系,把文化产业作为载体和路径,来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使之在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中深入人心。
陆昊书记来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进行调研,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思想情况,并指出,学习永远是大学生的第一位的任务。他同时要求,学校共青团组织应当鼓励广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引导他们把学习兴趣、热情集中在追求个人成长进步与国家社会的共同发展进步之中。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认为我们大学生应该谨遵陆昊书记的要求,把学习作为第一要务,踏实苦干,用知识将自己武装起来,为将来服务祖国发展与文化繁荣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对陆昊书记讲话的学习,我认为,在学习好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应该追求自己的文化修养。同时作为一名大学生,要时刻关注党的最新思想动态,领会党的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把握好自己的工作和努力方向;树立学习为先的意识,踏实学习,锐意进取;在学习之余积极实践,积极投身于社会之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新时期的文化发展赋予积极向上的新的内容。我们当代大学生应当用先进的文化武装自己,这样才能在将来服务祖国的过程中不走弯路,才能让祖国的发展步伐走得更加稳定,更加坚实。
第四篇:团中央陆昊书记一篇讲话(精炼但富有哲理)
陆昊同志在中央国家机关青年“百村调研”实践
活动总结汇报会上的讲话
(2011年8月22日,根据录音整理)
尊敬的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各部委的领导同志,青年朋友们、同志们:
我很高兴能够来参加这次“百村调研”实践活动汇报会。听了大家的汇报,我和在座的青年干部们一样,很受教育,也很受鼓舞。刚才,几位同志从不同角度汇报了自己在“百村调研”中的难忘经历和感受。从这些经历和感受之中,我们看到了大家的真情实感和深入思考,充分体现出中央国家机关年轻干部有理想、有追求、关注基层、关注普通百姓的可贵精神。
这次“百村调研”活动非常有意义。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在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和各部委党组织的直接支持、关注和推动下,成功承办了这次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其最重要的价值,在于能够帮助中央国家机关年轻干部全面把握国情,培养与人民群众的朴素感情,促进对自己人生的思考。全面把握国情,对于在地方工作的同志是重要的,但对于在中央国家机关工作的同志来讲,更具有战略角度的重要性。只有全面准确地把握国情,才能在参与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过程中、在关系到国计民生重要问
题的顶层设计过程中,做到客观、准确,既有理想主义追求,又不完全理想化,使得制定的方针、政策更加符合实际。培养与人民群众的朴素感情,对于我们真正理解我国的政体、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逻辑、理解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都是非常重要的。对自己的人生做一点思考,对于年轻干部在高速变革的社会当中,在职业生涯选择路径多元的社会当中,想明白为什么要当干部,有重要帮助。这个问题不想清楚,就很难有一种思想自觉来支持我们在工作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精神和心态。
长期以来,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和各部委的党组织站在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高度重视青年干部的成长和青年工作,对各部委的共青团工作给予了有力的指导和支持。今年,中央国家机关工委还专门出台了《中央国家机关青年干部成长计划》,这对于共青团组织更好地开展机关青年工作,促进青年干部队伍更好地成长,都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借此机会,我代表团中央向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各部委的党政领导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刚才听了几位同志的发言,我也很想在这里跟大家交流一些我的感受与体会。
第一,要全面准确把握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我们既要看到中国共产党带领我们在改革开放30多年中取得翻天覆地的巨大成就、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国情,同时又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国家收入分配差距较大、贫困落后地区很多、还有很多困难群众
需要帮助的国情。比如,我们在北京就能很清晰地看到沿长安街向南或北延伸两公里处就有很典型的发展中国家痕迹,就能很清晰地看到北京儿童医院从早到晚到处都是孩子、每天6000多人,其中3000多是外地来的病人的现象。我也经常和外国朋友们讲,如果到中国来,只在星级酒店里见客人、吃饭、参加研讨会,不仅不能准确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也很难理解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社会治理的政治结构设计。现代政治理论认为政治发展有四个目标:自由、安全、繁荣、社会公正。不同国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政治发展目标总体上没有离开这四个方面,但由于各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会有所侧重。因此,全面准确把握基本国情的目的,既要让年轻干部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又要保持清醒头脑和合理预期,保持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第二,要培养与人民群众的朴素感情。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明确要求全国广大青年要深刻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历程,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我们要深入思考“三个永远热爱”的实现路径。目前,爱国主义教育总体上是非常成功的,中国青年对国家充满信心。同时,从当前曝光的地沟油、不少危害公众安全的造假、达芬奇等一系列事件来看,热爱人民的教育还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去不断探索、强化。每个人如果在年轻的时候真正能够形成理性的对人民的热
爱,怎么还会有这些事件呢?对于年轻干部来讲,真正领会和做到了热爱人民,就会形成对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深刻理解。我非常高兴地看到,这次“百村调研”虽然时间不长,了解的情况也不一定全面,但是很多年轻同志都在自己的思想深处增强了对普通群众的朴素感情。这是非常可贵的。
第三,要深入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刚才,很多同志谈到,通过短短六七天的调研,很有思想触动,进一步理解了幸福、理解了为人民服务。我也想和大家交流在新疆建设兵团调研时的感受。当看到青年知识分子在那里开展从事西部计划志愿服务工作、努力拼搏、努力工作的时候,我想到了三句话:人归根结底要活在真诚的而不是虚假的情感关系当中,活在对自己喜欢的那份事业的追求当中,活在别人对你内心里而不是表面上的尊重和认同当中。在现代社会,权力不会带来别人对我们内心里的那份尊重,而只有人的精神品质和真实情感及真正的本领,才会受到别人内心里的尊重。作为一名党的干部、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当让自己在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实践中体现价值、赢得尊重。
中央国家机关在整个国家政权结构当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央国家机关的年轻干部学历高,专业水平高,基本素质好。但在基本素质与工作素质之间,还有一个转化过程。在这里,我想对中央国家机关的年轻干部提三点希望。
一是希望中央国家机关的年轻干部成为有精神追求、有理想信仰的表率。我们既要承认物质财富创造对社会进步的巨大促进作用,又要看到无论物质财富如何丰富,终究不能替代精神的力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改变人的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三条:一是信仰,二是利益,三是感情。我们的社会必须要实现信仰、利益和感情三者的合理平衡。我们尊重利益,但不能没有信仰和追求。所以,我希望中央国家机关的年轻干部能够成为有精神追求和信仰的表率。二是希望中央国家机关的年轻干部成为践行党为人民服务宗旨、对人民群众有朴素感情的表率。三是希望中央国家机关的年轻干部成为具有时代性与历史感相结合的表率。我们正处在一个高速变革的社会当中,年轻干部必须要有鲜明的时代性,同时,要真正成熟理性起来,离不开厚重的历史感。历史感并不仅仅是历史知识和史实再现,而是要有历史的逻辑、历史的视角和历史的思维,在历史的跨度和合理的历史比较中,正确看待和把握重大问题。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西方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进程中渐次出现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比如城市新移民的生活单调化问题、社会成员的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障碍问题、绝对贫困存在和相对贫困持久性问题、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和权益维护问题等等,都被压缩在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尤其是近20多年的进程之中。这就需要中央国家机关的年轻干部充分发挥处在改革和全局工作设计的顶层、具有较好的理论知识和工作素养的优势,以理性平和的心态,引导年轻人坚定信念,正确看待社会矛盾和问题,又能以应有的正义感,追求和推进社
会公平正义。
最后,希望中央国家机关的年轻干部在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和各部委领导同志的关心指导支持下,坚定信念,锐意进取,不断树立正确的成长观,找到正确的成长路径,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五篇:XXX认真学习陆昊同志讲话
XX镇认真学习陆昊同志讲话
按照县团委的安排部署,2011年11月29日上午XX镇团委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在镇机关会议室就陆昊同志在安徽调研时的讲话进行了学习,镇团委全体人员认真听取了讲话内容。会上,镇团委书记XXX对陆昊同志的讲话进行了传达,与会同志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对照讲话精神,结合本镇组织建设和工作状况,进行了深入地学习、讨论和交流。大家一致认为陆昊书记的讲话虽然时间不长,但是站位高,思想性和指导性强,对全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状况的判断准确,谈到团的基层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时一针见血,谈到解决未问题的方法时能切中要害,真正反映了基层团组织的心声,说进了每个基层同志的心坎里,使人豁然开朗。讲话使广大团干部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更加坚定了广大团干从事团工作的热情。在谈到非公企业团建中所遇到的问题时,陆书记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大家所面临的困境,并通过实例告诉大家一些解决困境的方法,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大家纷纷表示,今后要坚定地把工作重心放在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上,就贯彻落实讲话精神做好以下三点:一是要紧密围绕“两个全体青年”的目标,全面活跃共青团各项工作;二是重心下移,扩大范围,共青团工作要深入广大普通青年;三是要认清时代发展对青年人思想造成的冲击,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力争做到哪里有青年,哪里有青年人活动就在哪里建组织,使团建步伐紧跟党的步伐,紧跟时代步伐,紧跟青年人的步伐;四是要加强团干部作风建设,坚持在工作中锻炼本领,增长才干。
学习讨论会最后,镇团委书记XXX就进一步学习贯彻陆昊同志讲话精神,以实际行动抓好工作落实提出了明确要求。他指出陆书记的讲话非常重要,击中了我们在抓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问题的要害,也指明了镇团委今后努力的方向,切实把陆书记讲话精神落到实处,他强调抓好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阶层工作是镇团委工作的重中之重,要认清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统一思想,持之以恒,调动资源,拿出韧劲和耐心做好这项工作,切实起到桥头堡的作用,不断加强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推动全团的基层建设和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