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议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提纲
浅议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
引 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间竞争的日益加剧,内部控制在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量的企业经营失败等案例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缘由企业内部控制的缺失或失效,正所谓“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建立并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是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本文从内部控制的概念、基本特征、目标、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入手,提出了建立健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内部控制概述
(一)内部控制的定义
(二)内部控制的基本特征
1、全面性
2、经常性
3、潜在性
4、关联性
(三)内部控制的目标
按照COSO报告,内部控制目标包括:取得经营效果和效率;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保证遵循适当的法规。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对内部控制普遍重视不足,内部控制意识淡薄
(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设计不合理,没有形成内部控制的整体框架
(三)内部控制的监督机制不健全、内部控制执行不力
(四)企业管理层内部控制风险意识淡薄
三、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
(一)企业没有形成良好的控制环境
(二)企业风险意识差,内部压力不足
(三)没有完善的内部控制评价机制
(四)外部监督乏力
(五)产权关系不明、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四、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一)提高企业业主及管理层的素质,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
(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改善内部控制环境
(三)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意识
(四)建立内部控制的监督与评审机制
(五)建设高素质的内控人才队伍
结束语:总的来说,我国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虽然企业的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和方法,但是还是缺乏对内部控制的总体研究,内部控制机制和制度都很不完善。现实中存在着大量的企业经营失败、会计信息失真及不守法经营的情况,这在很大程度上都可归结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缺乏或失效。加入WTO后,面对经济全球呼和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我国企业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持续发展,以实现其经营目标。因此建立全方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当前的一项紧要任务。
第二篇: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许多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非常突出,企业经营管理者在组织机构、业务程序等方面上尝试制定新的管理控制方法,来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通过制定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规范,强化关键控制点及重点环节的监督,全面提升信息质量,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因此企业做好内部控制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不变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内部控制基本理论入手,分析探讨了企业当前内部控制的部份不足,结合行业经验提出了相对改进控制管理的方案与措施。
关键词: 内部控制
监督治理 内部管理
Abstract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long with our country market economy system constantly improve, in today's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many enterprises internal control problem is very outstanding, the enterprise operators and managers in such aspects as organization structure, business process to try the new method of management control,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by making a scientific and perfect internal control standard,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of critical control points and the key link, improve information quality, promote enterprises to implement development strategy, so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of internal control is an effective way of constant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Based on the basic theory of internal control,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internal control of enterprise is discussed part, combined with.Key words: internal control
supervision
internal management 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问题研究
目录
一、内部控制基本内容„„„„„„„„„„„„„„„„„„„1
(一)内部控制的定义与构成„„„„„„„„„„„„„„„„1
(二)内部控制作用„„„„„„„„„„„„„„„„„„„„1
二、现行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2
(一)监督治理机制不健全„„„„„„„„„„„„„„„„„2
(二)制度体系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3
(三)企业对业务开展失去控制„„„„„„„„„„„„„„„3
三、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4
(一)加强内部控制的监督与评审„„„„„„„„„„„„„„4
(二)建立规范的制度制定程序„„„„„„„„„„„„„„„4
(三)建立统一的客户档案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5
四、总结„„„„„„„„„„„„„„„„„„„„„„„„„5
六、参考文献„„„„„„„„„„„„„„„„„„„„„„„6
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问题研究
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问题研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许多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非常突出,进而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做好内部控制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不变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内部控制基本理论内容
(一)内部控制的定义
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护其经济资源的安全与完整、防范管理漏洞、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利用企业内部分工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具有控制职能的方式、措施及程序,并予以规范化和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新的准则将企业的内部控制定义为:“内部控制是指经济单位和各个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建立的一种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它是加强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完善的。内部控制是有效执行组织策略的必备工具,是现代化企业重要的任务及管理方式与手段,是实现高效化、专业化、规范化和自动化的最基本条件。
(二)内部控制作用
1、保证生产和经管活动顺利进行
内部控制系统通过确定职责分工,严格各种手续、制度、工艺流程、审批程序、检查监督手段等.可以有效地控制本单位生产和经营活动顺利进行、防止出现偏差,纠正失误和弊端,保证实现单位的经营目标。
2、保证企业既定方针的贯彻执行
企业决策层不但要制定管理经营方针、政策、制度,而且要狠抓贯沏执行。内部控制则可以通过袱定办法,审核批准,监督检查等手段促使全体职工贯彻和执行既定的方针、政策和制度,同时,可以促使企业领导和有关人员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遵守国家法规纪律的前提下认真贯彻企业的既定方针。
3、为审计工作提供良好基础 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问题研究
审计监督必须以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为依据,检查错误,揭露弊端,评价经济责任和经济效益,而只有具备了完备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保证信息的准确,资料的真实.并为审计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
二、现行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与原因分析
虽然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规范性的指导意见,也正准备出台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规范,但是,很大一部分经济企业内部控制还 是很不完善,致使管理松懈,财务失控,企业的损失浪费、财产流失现象严重,会计资料不真实、经济信息失真,也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贪污、舞弊行为频频发生。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监督治理机制不健全
虽然很多企业能够按规定制定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但是对制度的实施却缺乏有效监管,企业管理层往往会更多考虑成本方面的因素,如为了节约人力成本及提高办事效率,往往倡导员工身兼数职,造成部门人员工作职责不明确,违反了内部控制要求的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与不相容职务的制衡机制,没有明确有关人员的职责分工。决策人员与经办人员没有很好的分离制约,存在管理职能、保管职能、会计职能、监督职能兼容现象,为以后内部舞弊埋下祸根。典型的案例是会计兼任出纳工作,采购人员兼任仓库保管员等,容易人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钻管理漏洞的空子,发生舞弊行为;有很多企业监督评审主要依靠内部审计部门来实现,而有些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隶属于财务部门,或与财务部同属一人领导,内部审计在形式上就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另外,在内审的职能上,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仅仅是审核账目,而在内部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业内各组织机构执行职能的效率等方面,却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一部分企业虽设立了审计部门,但由于体制不顺,使企业经营活动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监督执行不力,权利缺乏制衡和监督,决策者只有权利而没有明确的责任。这些现象将会导致公司资金周转失去灵活性,更严重的还会使公司破产。案例:某公司出纳员李X,给人印象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待人热情、工作中积极肯干,不论分内分外的事,她都主动去做,受到领导的器重、同事的信任。而事实上,李X在其工作的一年半期间,先后利用22张现金支票编造各种理由提取现金98.96万元,均未记入现金日记账,构成贪污罪。其具体手段如下:
1)隐匿3笔结汇收入和7笔会计开好的收汇转账单(记账联),共计10笔销售收入98.96万元,将其提现的金额与其隐匿的收入相抵,使32笔收支业务均未在银行存款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问题研究
日记账和银行余额调节表中反映; 2)由于公司财务印鉴和行政印鉴合并,统一由行政人员保管,李X利用行政人员疏于监督开具现金支票; 3)伪造银行对账单,将提现的整数金额改成带尾数的金额,并将提现的银行代码“11”改成托收的代码“88”。公司在清理逾期未收汇时曾经发现有3笔结汇收入未在银行日记账和余额调节表中反映,但当时由于人手较少未能对此进行专项清查。李X之所以能在一年半的时间内作案22次,贪污巨款98.96万元,主要原因在于公司缺乏一套相互牵制的、有效的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从而使李X敏截留收入贪污得心应手,猖狂作案。
(二)制度体系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都是在发展中逐步建立起来,经常是发现管理中出现了某种问题,于是相应地出台一个制度来规范。例如今天发现电话费高了,就制定一个通讯费管理办法,明天发现办公用品浪费严重,就拟定出办公用品采购与使用办法,这样的制度体系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没有科学合理的分类,甚至不同制度之间存在矛盾或重叠的现象。有的单位还有不同部门根据自身需要制定制度现象。政出多门,相互打架。例如,某些金融保险公司,制定业务佣金制度按要求是跟据保监局规定进行规范调控的,但保险公司经常是各自为政、渗入个人主意,经理人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同一地域不同的分支机构佣金制度不同,甚至同一时期不同制度、同一产品不同的佣金比例制度。这种分配不均的程况下造成市场人员竞争性对比往往是恶性循环,甚至造成公司内部经济利益相互斗争等等,这都是因为企业没有一套规范的佣金制度制定程序和形式规范,包括制度的编号、格式、分类、内容、适用范围与时限、审批程序、执行及其他应注意事项进行统一的规范化管理,并以书面形式予以约束。
(三)企业对业务开展失去控制
企业业务资源集中掌握在少数业务员手里,蕴藏着很大的经营风险,因为业务员掌握着客户资源,公司依赖其开展业务,现实中经常可以看到,不少企业的业务员一旦跳槽或离职,原有的客户和业务关系也被随之带走,形成企业对业务人员过于依赖的局面。更有甚者,有的企业业务员明地里使用单位各项资源,暗地里为自己或亲友开拓业务、谋取私利,严重损害了企业利益。严重影响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部分企业业务过于分散, 放松了对客户信用背景调查,增加企业的收帐风险,如旅客运输行业,若对业务风险管理控制不好,其面对的客户群体可能是个人或是小型的单位,数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问题研究
目众多,且普遍是先服务后付款的经营模式,若客户违约,将使企业处于被动局面。例如,目前很多财产保险公司他们的业务员都是手拿着客户资源在保险市场比价,他们不是为客户比价而是为自己能获得多少佣金做价格选择,业务员往往是手里拿着客户资源向自己公司索要高额佣金,同时在市查访对比有没有更理想的佣金制度进行转卖客户等等。公司不能清楚统计业务员到底有多少客户向外发,业务员又理想当然地经营中价角色为自己牟利,企业非常被动。这样下来既不能保证公司发展利益,也不能保证消费者的售后服务,是一个非常不健康的经济交易。这都是因为企业过份依赖业务员,没有及时建立统一的客户档案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同一笔业务有两人以上共同参与、适当进行工作轮换和加强财务对业务过程的控制等措施,将业务员手中的客户资源转化为企业资源,企业对业务开展失去控制。
三、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一)加强内部控制的监督与评审
监督与评审是经营管理部门对内控的管理监督和内审监察部门对内控的再监督与再评价活动的总称。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被切实地执行且效果良好,内部控制过程就必须被施以恰当的监督。监督是一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评估执行质量的过程。监督评审可以是持续性的或分别单独的,也可以是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的。主要应关注监督评审程序的合理性、对内控缺陷的报告和对政策程序的调整等等。对内控系统应当进行有效和全面的内部审计。内审要独立进行,应得到适合的培训,并配备称职和得力的人员。内审作为内控系统监督评审的一部分,应当向董事会或其审计委员会直接报告工作。不论是经营层或是其他控制人员发现了内控的缺陷,都应当及时地向适当的管理层报告,并使其得到果断处理,要树立全员控制意识,帮助企业更有效地实现预期控制目标,促进企业控制环境的建立,为改进内控制度提供建设性建议,实现组织预期达到的内控水平。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纳入管理制度及活动实现的。因此,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被切实地执行,且执行效果良好,其必须被监督。
(二)建立规范的制度制定程序
针对内部控制制度“救火式”的较多,制度体系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甚至政出多门,相互打架。企业应有一套规范的制度制定程序和形式规范,包括制度的编号、格式、分类、内容、审批程序、执行及其他应注意事项进行统一的规范化管理,并以书面形式予以约束。让所有流程规范化、制度化,减少人的主观差异和自由裁量,减少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问题研究
人为干扰因素,杜绝腐败产生,使制度制定程序化、科学化、规范化,保证文件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三)建立统一的客户档案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针对过于依赖业务人员,企业资源掌握在个人手中,企业对业务开展失去控制,企业应通过完善制度设计,例如采取建立统一的客户档案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同一笔业务有两人以上共同参与、适当进行工作轮换和加强财务对业务过程的控制等措施,将业务员手中的客户资源转化为企业资源,让客户认的是企业本身而不是认个人,这样企业的业务就不会依赖于某一两个人,从而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2003年初,花旗银行台湾区总经理陈圣德率领二十多位主管集体跳槽,但在经历短暂的人事地震以后,花旗银行在短短两三个月内就基本恢复了业务正常开展,当年业绩并未受到大的影响,盈利反而创下历史新高,靠的就是花旗银行内部已经形成完整的制度和流程,用制度来保障业务开展,而不是依赖于某个业务人员或主管。
四、总结
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一套设计严密、执行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使企业经营管理更科学,推动企业实现经营目标。要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要不断完善的控制制度管理,练好内功,提高业务能力与风险判断能力,加强监督与评审,深入解决内部管理问题。例如对资金保护机制实行银行账户收支两线分开维护监控防止财务舞弊,对敏感岗位安排多人互换建立反向制衡机制防止个人主意行为,对客户资源管理建立统一的客户档案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控制业务客户稳定,对于制度定制要多部门共同按规范提议与审理控制制度统一性,对企业所有部门进行定期审计保证数据完整性与真实性等等,这都是一系列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样板。正所谓“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企业按自身需求通过反复研究,严格执行管理,定期检讨与评价,不断更新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企业要持之以恒,将自己推向更长远更辉煌的发展道路上,使企业达到更好的经营效果。
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国盛:内部控制的现状、成因、对策及建议[J],四川会计,2001,2。
[2]张俊民: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构造及其分层设计[J],会计研究,2001,5。[3]王纬:COSO模型在会计控制中的应用[J],江苏财会,2002,2。[4]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货币资金[Z] [5]邓春华.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发展建议.审计研究,2005,3.[6]杨雄胜.内部控制理论研究新视野.会计研究,2005,7.[7]杨雄胜.内部控制理论面临的困境及其出路.会计研究.2006,2.[8]程新生.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组织结构互动关系研究.会计研究,2004,4.[9]杨有空、胡艳.试论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对接.会计研究,2004,10
第三篇: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一、现金的日常管理
(一)出纳人员负责公司的现金收支与保管、银行存款的结算与核对工作、现金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工作。
(二)当天发生的现金收支,必须及时入账,不得无故拖延。
(三)库存现金实行限额管理。即按3天的日常开支核定,初定为20000元。日现金结存数不得超过核定限额,超过部分应及时送存银行,以保证现金安全;也不得低于限额,不足部分应及时补足。
(四)库存现金应做到日清月结,由财务主管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并记录,做到账实相符。
(五)出纳人员对银行存款余额应做到心中有数,不得签发空头支票或签发与预留印鉴不符的支票。
(六)银行存款要及时对账,尽量做到账账相符;月底按时与银行对账,打印对账单。
二、现金的收入管理
(一)各种收入都应由出纳集中办理,其他任何部门和个人,均不得出具收款凭证。
(二)收款开具,一式三联,其中一联给客户,一联留存,另一联交会计入账。
(三)凡属于公司的所有现金收入,都要入账。
(四)收到现金或支票应及时交存银行。
(五)收到货款,约定时间给销售内勤和财务相关人员,及时记录往来明细账。
三、现金支出管理
(一)支付款项按公司财务制度执行,分现金支付和银行转账两种方式,银行转账分对公和对私两种方式,要求无论对私或者对公,必须要有最后一手领导签字,可过后补签字。
(二)付款应从库存现金中支付或从开户银行提取,原则上不得从当天的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即坐支。
(三)支票签发应有出纳员、会计负责人、公司领导三人签章,不得签发空白支票;支票签发后,除登记银行帐外,还要登记支票领用簿,以便查询。
(四)出纳人员应根据手续齐全、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支付款项;如无正当理由不得无故拒付、延付;款项支付后,应在付款凭证上加盖“现金付讫”或“转账付讫”,并打印“回单”通知相关部门,以免重复付款。
四、现金盘点制度
(一)盘点前,应由出纳将现金集中起来存入柜。
(二)盘点金额与现金日记账金额进行核对,如有差异,应查明原因,并做出记录或适当调整。
(三)若有冲抵现金的借条、未做报销的原始单据,应在约定时间内及时冲帐、报账。
五、检查与监督
(一)每天下班之前,主管人员负责监督清点现金余额工作,包括带走现金数量,并做好记录。
(二)主管人员定期安排监督检查账实是否相符,每周一次,并做好记录。
(三)主管人员定期检查对公或者对私汇款凭据,并且做好记录,检查时存款回单与短信提醒结合起来,做到零漏洞,保证现金真实入账。
六、奖罚规定
(一)盘点工作按期执行,如未执行或执行不好,第一次警告,第二次罚款10-50元。如月度执行较好,给予1-5级奖励。
(二)如发现现金丢失或者漏记,根据情节严重情况,罚款10-5000元。如季度执行较好,给予3-5级奖励。
第四篇:《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摘要】内部控制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企业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目的在于保证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转,确保企业资产的合理、有效运用,从而达到利益最大化。本论文试从内部控制的内容、作用、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做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企业: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必然产物,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有效的内部控制不仅能使企业的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更能防范和发现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欺诈行为。但是现今,有相当一部分且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秩序混乱,违纪违法现象的发生,管理失控,资金得不到有效的运用,企业运营的失败。因此,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当前企业管理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概述
(一)内部控制的含义
内部控制是是指单位为保证各项经济活动的效率和效果,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保证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防范、规避经营风险,防止欺诈舞弊的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业务操作程序、管理方法与控制措施的总称。
(二)内部控制的特征
内部控制制度是以一个独立核算的经济单位为主体建立的、以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为控制对象的综合性的管理制度,主要有以下特征:
全面性。即内部控制是对企业组织一切业务活动的全面控制,而不是局部性控制。它不仅要控制考核财务、会计、资产、人事等政策计划执行情况,还要进行各种工作分析和作业研究,并及时提出改善措施。
经常性。即内部控制不是阶段性和突击性工作,它涉及各种业务的日常作业与各种管理职能的经常性检查考核。
潜在性。即内部控制行为与日常业务与管理活动并不是明显的割裂开来,而是隐藏与融汇在其中。不论采取何种管理方式,执行何种业务,均有潜在的控制意识与控制行为。
关联性。即企业的任何内部控制,彼此之间都是相互管联的,一种控制行
为成功与否均会影响到另一种控制行为。一种控制行为的建立,均可能会导致另一种控制的加强、减弱或取消。
二、内部控制的作用
(一)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
企业管理者在对企业经营管理时,必须及时掌握各种信息,确保决策的正确性。使企业在高深莫测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效的地位。因此,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二)提高生产经营的效率
内部控制制度通过确立职责分工严格各种制度、工艺流程、审批程序、监督检查手段等。可以有效的控制本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并通过适当方法对资金的流入、支出加以控制,防止盗窃、贪污、滥用等不法行为的发生,确保的财务财产的安全,提高的生产经营的效率。
(三)为审计工作提供良好基础
企业的审计监督以真实可靠地会计信息为依据,检查对错,揭露弊端,确定经济效益。只有具备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使审计工作得以顺利实施。
所以,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有效的防止资源浪费和错漏舞弊发生,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效率,降低企业成本费用,使企业利益最大化。
三、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企业的生存发展,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然而,所有的事物都有其弊端。内部控制制度有很多因素离不开人的主观意识,所有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有下三个因素
(一)管理越权因素
如果一个企业存在管理人员滥用职权进行舞弊,那么这个企业无论在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做得多么好,它也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在企业经营的管理中,内部控制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管理人员的决策在内部控制的实施中起主导作用,或多的就会出现管理者利用自己的职权越权控制,造成内部控制的实效。
(二)串通舞弊因素
在内部控制中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职责的分离不相容。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出现了有关人员利用职权上下串通舞弊,使得内部控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人为错误因素
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也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存在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不高,不能适应岗位的需求。使得在专业技术上达不到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导
致在实施过程中出现错误断,影响内部控制作用的充分发挥。
四、内部控制面临的问题
(一)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足,存在一定的偏差
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和传统管理思想、方法、手段的影响,很多的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理论学习不够,知识掌握不多,认识上还存在差距。没有建立正确的、规范化的内部控制程序。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重视不足,即使制订了一些相关制度,但基本上为会计管理或财务管理的部门性制度,甚至和业务脱离,和具体实施差距较大,使得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
(二)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乏力,人员素质不高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及有效运行,有赖于内部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管理范围增大,管理层次增多,管理职能分解,客观上需要一个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内部控制,以保障所有者、债权人等的合法权益。但是,我国有许多企业受利益驱动,重经营轻管理,自我防范自我约束机制尚未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另外,企业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出现会计信息失真、专权独断、贪污腐败等现象,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影响了经济秩序。
(三)企业的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内部控制重在执行,有的单位虽然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得较为完善,但由于外部监督环境不到位,内部控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以至于很多企业出现会计造假行为。如有的单位内部各职能部门都开设银行账户和私设小金库,资金管理严重失控;有的单位甚至发生负责人卷巨额公款外逃的现象。另外,在内审的职能下,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仅仅是审核账目,而在内部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业各组织机构职能的效率等方面,未充分发挥应有作用。虽然设立了审计部门,但由于体制的不完善,使企业经营活动的管制制度监督执行不力,决策者只有权利而没有明确的责任。
五、如何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一)正确的认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的负责人要深刻认识到实施内部控制不仅是会计管理部门的要求,也是规范经营、降低企业风险、提高管理效率、保证企业经营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举措。必须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相关人员责任制,将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好坏与主要负责人的业绩考核结合起来,把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落实。
(二)明确控制目标
企业应着眼于全局,建立全面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由于企业所处的行业类型、规模、地域等方面的不同,各企业的特征不同,甚至同一个企业在不同的时期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为此,企业要首先确定内部管理体制和管理目标,包括管理模式、内部核算体系、机构设置及职能划分等,以明确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和建设的方向。因此,在设计时必须明确控制目标,充分考虑其控制制度是否符合基本原则,检查关键控制点是否进行有效控制,所有的控制目标时候达到。
(三)完善内部控制环境
企业会计造假屡禁不止,归根到底是因为会计造假存在巨大的需求。虽然造假有风险,但会计造假带来的收益可能是几何级数放大,与造假被查后的违法违规成本相比,前者依然诱惑难挡。因此,企业内部控制应当建立在共同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加强各层次间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消除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隔阂,积极调动企业成员的积极性。只有企业成员发挥团队精神的力量时,才能使成员的工作目标明确,最终利益相同,促使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四)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会计人员素质是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关键,企业要通过科学的培训、考核、轮岗、奖励、晋升、淘汰等办法,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不仅要选择业务能力强的人,还要注重具有良好道德观、价值观的新一辈人才。在工作的安排上,要实施岗位轮换制,及时发现问题,抑制部分人员的不良动机。建立奖励、晋升、淘汰机制,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道德培养,专业技能的扩充。
(五)强化外部监督,督促企业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从传统意义上说,对内部控制体系的监督主要应依赖于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但种种原因使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较差,因此须借助外部力量来实现。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应统一协调,合理分工,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应注重对企业内部控制的了解、检查和监督,加大执法力度,增强威慑力。同时,要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事业,充分发挥其独立超然的特性,履行社会公正和监督职能。
参考文献
[1] 田朝阳.内部会计控制有效性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 2008,(07)
[2] 祝伯红.推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绿色财会 , 2006,(07)
[3] 朱红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浅议[J].河南农业 , 2006,(08)
[4] 罗红.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建设[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 2007,(06)
[5] 孙丽娜.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探讨[J].现代农业 , 2008,(09)
[6] 翟志华:建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J].资产与产权,2003(3).
第五篇: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摘要】本文简明扼要地讲述了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问题。文中表达的基本观念是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有效控制,通过内部控制流程对企业财务工作进行全方位再认识;通过制定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规范,强化关键控制点及重点环节的监督,全面提升会计信息质量,以便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趋利弊害,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关键词】企业财务 内部控制 完善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由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2008年6月28日财会[2008]7号发布,自2009年7月1日起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必然,其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内部控制的核心是有效地控制风险,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核心是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财务风险主要的控制点应该在三个位置上:一是资金管理,对资金的筹集、32使用、分配、调度等实行严格控制,防止资金体外循环,造成企业失血,所涉及到的业务流程有“筹资业务管理”、“货币资金管理”、“资金收拨款管理”、“承兑汇票管理”、“资本支出”、“应收账款”、“担保业务”等;二是成本费用管理,对支出项目及金额严格监督,防止循私舞弊,所涉及到的业务流程有“采购业务”、“生产成本”、“修理费”、“人工成本”、“科技开发费”、“管理费用”、“销售费用”、“销售业务”、“存货管理”、“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等;三是权力使用,防止滥用职权,造成经济损失,制订《权限指引》落实分级授权制度,分层分级自上而下延伸权限,须按照“更严、更细、更具体”的原则设置权限,让员工明确该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有什么责任、有什么提升机会。
有效控制以上三个主要风险的方法一般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绩效考核控制。
一、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
所谓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又可能掩盖其错误和弊端行为的职务。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核心是“内部牵制 ”,它要求每项经济业务都要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或人员的处理,使得单个人或部门的工作必须与其他人或部门的工作相一致或相联系,并受其监督和制约。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二十九条规定要求企业全面系统地分析、梳理业务流程中所涉及的不相容职务,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一般情况下,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通常可以划分为授权、签发、核准、执行和记录五个步骤。如果上述每一步都有相对独立的人员或部门分别实施或执行,就能够保证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从而便于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企业要对各项经济业务进行梳理并按业务类型归类,使各项经济业务都有相应的业务流程来控制,然后把每项业务流程分解成数个或几十个可控制的步骤,每一步骤都由相对独立的人员或部门分别实施或执行,使责任落实到责任人或责任部门。企业在经济活动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离的不相容职务:
1.授权进行某项经济业务和执行该项业务的人员、职务要分离。如决定或审批采购物资的人员与执行采购物资的人员要由不同职务的人员处理;货币资金的收付及保管应由被授权批准的专职出纳人员负责,其他人员不得接触现金。
2.执行某项经济业务的人员和审核这些经济业务的人员要分离。如经济业务的经办人不能兼任审核人员。
3.执行某项经济业务和记录该项业务的人员、职务要分离。如业务经办人不能同时兼任会计记账工作;会计记账人员不能同时兼任审核人员。
4.保管财产物资和对其进行记录的人员、职务要分离,如出纳员不能兼任会计记账员。
5.保管财产物资和核对实存数与账存数的人员、职务要分离。现金盘点要由非出纳人员进行核实,银行对账单要由非出纳人员进行核对确认。
6.记录明细账和记录总账的职务要分离,登记日记账和登记总账的职务要分离。出纳人员不能同时负责总分类账的登记工作。
7.出纳人员应与货币资金审批人员相分离,实施严格的审批制度。
8.货币资金的收付和控制货币资金收支的专用印章不得由一个人兼管。
二、授权审批控制
授权审批是指企业的每个部门或每个岗位的人员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必须经过授权批准,以便进行内部控制。《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三十条规定要求企业根据常规授权和特别授权的规定,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应责任。企业对于重大的业务和事项,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
授权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权限要清晰。授权人和被授权人双方都必须清楚授权的内容和范围,被授权人必须了解自己的权力限制。授权必须明确授权的内容是什么、授权的范围多大、谁来授权、授权给谁。二是授权大小应与授权人的级别相适应,高层管理人员可以进行重大的、非同寻常的经营业务和交易事项方面的授权,而一般管理人员,只能进行较小的经营和交易方面的授权。三是权责要对应,“权”、”与“责”要相联系,机构或个人被授予了权力,就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制定相应岗位责任制,切实履行岗位职责。四是执行要严格,各分(子)公司和各级人员要按所授的权限办事,不得随意超越权限,定期对经济业务的行权进行审查,对违反授权制度超越权限的要给予相应惩罚。五是要建立反馈控制机制。被授权人要定期给授权人汇报执行情况,仅有授权而不实施反馈控制会影响授权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可能出现下属滥用权限的情况。六是记录要完整。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授权和批准形式,均应有文件记录,用书面授权为主。
三、会计系统控制
会计系统控制是指企业依据《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度,建立适合本单位的会计制度。如公司财务制度、会计工作操作流程和会计岗位工作手册等,明确会计凭证、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建立和完善会计档案保管和会计工作交接办法,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会计的控制职能,并针对各个风险控制点建立严密的会计系统控制。会计系统控制主要包括:
1.财务报告:建立完善的财务报告管理体系,包括会计报表、成本报表、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对账单、经营信息快报等,并制定财务报告编制奖惩管理机制,确保财务报告信息真实、完整,按照规定的时间与方法编制及报送财务报告,对外的报表必须有单位负责人、总会计师以会计主管人签名并盖章,并加盖公章。
2.会计政策:公司要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选择适合企业的会计政策,并在公司中统一颁布实施,严格要求会计人员统一使用会计科目,防止企业调控经营业绩,确保会计政策统一和企业经营业绩真实。
3.会计核算:公司应当建立账务处理体系,正确使用会计凭证控制、会计账簿控制、会计复核控制等手段,有效控制会计记账程序。在国家统一的科目基础上,结合企业经营管理需要,统一设置明细科目、部门核算、项目核算等,确保口径统一,核算办法统一,以提高会计报表合并的时效性和准确性。通过凭证设计、记录、传递、审核、归档等一系列凭证管理制度,确保正确记载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
4.人事管理:财务人员包括仓库人员和车间统计人员,他们都是内部控制信息管理人员(使用ERP的用户相关性更紧密),为确保内部控制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和安全性,按照内部控制原则要求,财务人员人事管理应该执行垂直管理机制。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向心力、创造力和综合素质。注重财务人员的进出、培训、激励、轮岗等工作。
5.会计档案:会计档案主要包括财务报告、会计账簿、会计凭证、对账资料、各种备查台帐等,必须建立会计档案信息审核机制,特别是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表相关勾稽数据的审核,确保账账相符、账证相符、账表相符。
四、财产保护控制
财产保护是指为了确保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所采取的方法和措施。包括物资收发、保管制度、定期盘点制度、资产处置制度等。《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三十二条规定要求企业建立财产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制度,采取财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等措施,确保财产安全。财务财产实物保护控制的内容主要有:
1.大型企业集团可以建立内部银行或资金结算中心,对分(子)公司的银行存款和长、短期投资进行统一管理,由企业统一开设银行账户,各二级单位实行内部结算制度,加强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资金可在企业二级单位间有效调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节约财务费用。
2.建立盘点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盘点(具体指年、季、月度终了后数日内)所进行的财产清查,包括货币、有价证券、存货、固定资产等的清查,核对账存和实存,做到账账、账实相符。
3.应收账款催收制度,根据应收账款的账龄进行账龄分析,并根据合同,建立谁经办谁负责与工资奖金挂钩的催款措施,防止发生坏帐。
五、全面预算控制
全面预算控制涵盖企业活动的全过程,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企业人、才、物等各项资源落实经营战略方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反映企业在未来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是现代财务管理的重要标志。《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三十三条规定要求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明确各责任单位在预算管理中的职责权限,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强化预算约束。
1.明确责任:成立预算委员会,企业负责人为预算责任人;全面预算方案上报董事会审批;全面预算方案审批后,各单位(利润中心)、部门(成本中心)具体负责执行和控制,财务部门负责监控和反馈,预算管理委员会在经过授权批准情况下对预算进行调整,企业负责人负责总指挥和总协调。
2.预算统筹图:明确预算编制时间、预算上报时间、预算审核审批时间、预算调节时间和预算执行结果信息反馈时间;全面预算采取自上而下下达指标和自下而上上报方案两种方法相结合,并根据实际情况在季度终了进行预算调节。
3.明确权限:在预算额度内,各单位(利润中心)、各部门(成本中心)具有管理主动权,但应当按照企业内部相关的管理流程进行运作,而不是任由个人行使权利。
六、运营分析控制
运营分析控制是通过企业营销、生产、仓储、运输、融投资等运营活动的信息加以分析,查找发现偏离目标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控制。通过业务统计分析模型的设计及运用,定期编制各类分析报告,供高层决策参考,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及运营模块的日常管理,做好行业相关信息分析、汇总。
七、绩效考评控制
绩效考评是运用科学方法,对企业或其分(子)公司一定经营期间内的生产经营状况、资本运营效益、经营者业绩等进行定量与定性的考核、分析,作出客观、公正的综合评价,绩效考评作为一个反馈控制手段在内部控制中作用显著。以人为本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体系,对企业内部各责任单位和全体员工的业绩进行定期考核和客观评价,将考评结果作为确定员工薪酬以及职务晋升、评优、降级、调岗、辞退等的依据,形成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机制。
总之,建立与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是创建现代企业的根基,是有效控制财务各类风险的防火墙,是企业进行现代化管理的客观要求和可靠保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维护资产安全、完整,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使企业在新的经济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最终实现“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