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发展经验对中国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科技发展的启示(共5篇)

时间:2019-05-12 18:59: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发展经验对中国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科技发展的启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发展经验对中国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科技发展的启示》。

第一篇: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发展经验对中国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科技发展的启示

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发展经验对中国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科技发展的启示

2011-12-04 08:42:49|分类: 社会探讨|字号 订阅

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发展经验对中国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科技发展的启示

发布:2011年11月15日 浏览:

摘要: 以美国、日本、韩国为例,分析和总结了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发展的成功实践经验,结合中国农村科技发展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关于中国新农村建设科技发展的若干建议 强调在资源日益短缺的刚性约束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广大农村,尤其是落后地区的农村,迫切需要依靠科学技术解决其面临的生活问题以及农村社区发展存在的共性问题.

关键词:农业科技政策;新农村建设;启示

当今世界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为整个农业科技的进步注入了新的、强大的活力,农业科技对中国农业的高速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面对市场经济和金融危机后复苏的国际贸易争端的新挑战,在资源日益短缺的刚性约束下,农业科技既要保障食物安全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又要适应未来工农互补和城乡统筹需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广大农村,尤其是落后地区的农村,迫切需要依靠科学技术解决目前所面临的生活问题以及农村社区发展存在的共性问题,农业科技将在开发农村生产技术、产业化高新技术、生态环境等关键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为建立和谐富裕的新型农村提供技术支持。

一、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国外发达地区在农业科技发展方面的经验表明:农业科技的发展应注重于实施农业保护和农业科技发展的政策保障,以农业科研、教育、推广的有机结合来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以科技为先导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专业化、标准化,并以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重视对农业的投入。

1.美国美国政府颁布了大量的农业发展和支持政策,包括补贴政策、农业保险、农业教育科研投入政策、农业科技推广政策、法律法规建设等。美国政府对农业发展的支持主要表现在:①政府对农产品实行各种补贴。美国政府每年给予农产品大量的补贴,其主要用途是提高农产品生产和促进农产品市场销售。②通过政府力量为农产品打开国际贸易渠道。多年来,美国政府凭借其在国际组织中的重要作用和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影响力,以提倡自由贸易为由,要求他国提供市场准入方便,以便其农产品进入该国市场。

美国农业研究、教育和推广有着可靠的法律保障。农业发展的3个基础法律分别是:1862年的 曾地大学法》、1872年的《史密斯一利佛法》。赠地大学农学院有责任向农民免费推广农业技术,相关经费则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各承担一半。1914年的《哈奇法》责成农业部等有关部门为各赠地大学农学院拨款建立农业试验站,就所在地农业发展进行农业研究,源源不断地为农业推广提供新技术和成果。美国由此形成了联邦和州政府支持、以州立法学农学院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体制,并且长期保持稳定。

美国政府把农业科技人才的教育培养、农业科技的基础研究和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等职能集中于农学院,建立起了以各州农学院为纽带,由各州农学院、农业试验站和推广站3个系统组成的教育、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的农业科技体制。这种农业科技体制对农业科技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乃至美国农业的快速发展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2.日本 日本长期以来始终以国家财政扶持农业发展,对主要农产品,尤其是大米实行了极为严格的保护。这样的农业保护政策造成严重的贸易扭曲,遭到很多国家的反对。为了适应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及WTO农业规则的要求,日本从1995年起开始修改本国的农业政策,逐步扩大了市场的开发度,减少对粮食的直接价格补贴,但却在农业资源环境养护、培养农业人才、基础设施投入、种植结构调整、乡村建设等方面不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日本农业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还通过立法确保农业研究和推广的公益性事业地位。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改良资金促成法》,目标是政府拨款以大力推进围绕农业技术改革的农业研究和推广;到60年代,又有 捉业现代化资金助成法》,以政府拨款推动包括农业机械化在内的各项现代农业研究。作为当今世界的经济发达国家,日本的农业产业服务组织建设规范,管理手段先进,服务质量一流。不仅社会化服务比较健全,且农户还有自己的服务组织。在服务组织中,无论是决策层还是管理层,都要在体制、机制和利益等方面受广大农户的制约。各层次的农协都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贸易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得科技成果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到农民手中翻。

为改变农业的落后状况,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力,日本从20世纪5O年代初开始就以种种方式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主要是以提高劳动效率为先导—— 向农业机械要效益;以发展工业为核心— — 吸收劳动力和支援农业的双重效果;以规范“兼业” 为手段— —创造工业与农业的“互动区间”;以政府力量为后盾— —指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方向;以发展农村教育为根本——培养高素质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人才;以推进城镇化为目标— — 把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向现代农业生产。在这一系列措施的推动下,日本于20世纪70年代就实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日本农业生产标准化包括农产品的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和工艺以及农产品的标准化等3个方面 对于特定的农产品来说,其生产环境是有一定标准的,如农田水利、道路及坡度的绿化和建设标准等。具有特色的农产品的生产地都必须按照标准进行认证,符合有关标准并得到认证地区生产的农产品,才能使用某种标志,取得进入市场的资格。日本的生产过程和工艺有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农作物从新品种选育的区域试验和特性试验方法与方案,到品种育成后新品种的栽培技术工艺规程,以及农产品的收获、加工、储藏方法等,都有非常具体的规定。所有在市场上流通的农产品,都要按一定的标准进行严格的筛选和分级,市场销售优级优价。

3.韩国韩国从战后开始一直重视农业科技发展,制定了促进农业科技发展的法规。1962年3月废除了殖民统治时期的《农业研究教导法》,同时制定了《农业振兴法》,以促进国家农业发展、农业科技振兴,以及人员福利、训练等走上法制轨道。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农协在韩国现代农业发展中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支撑作用,它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农业和农村社区福利,开展包括资金存贷、生产要素购买、农产品仓储、运输、加工、营销、保险以及与农业有关的研究、出版和教育等支持性活动,深受农民欢迎。韩国第一个民选政府执政以后,针对国民经济和农村的新情况,又提出一项发展农业的新举措—— 产、学、管、研一体化,即通过农民、学校、政府、科研机构的通力合作,逐步形成了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内外贸、经科教一体化生产经营体系,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韩国农业的竞争力,使农业成为自主、自立、持续发展的经济部门。

由于地少人多,韩国25%~30%的农产品靠进口,为了提高农产品自给率、缩小城乡差距,韩国自1970年开展新农村运动以来,一直实行以工补农、向农业倾斜的政策,政府对业和商

业流通所获得的收入加5%的工业特别税,将此资金投入到农业中去,支持农业现代化。这些资金一部分补贴农民,用于修路、修建温室大棚等;另一部分用于农业科研和教育,除有利可图的种苗、农用物资等私人经营外,非营利的农业科研、推广和农民培训均由国家负责,由国家级的农村振兴厅、省级农村振兴院及地方的农民指导所分级实施,有关科研成果均无偿转让给农民和有关企业。经过20多年的努力,韩国已由大米进口国变为出口国,城乡差别已不明显。

二、中国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生产发展、环境保护、产业开发等科技力量不足(1)农业生产发展方面。需要创新的和实用的农业生产技术,稳定和提高土地综合生产力,解决高投入、低效益的矛盾,大力发展优质、高效、高产、生态、安全的新技术。加强重点研究领域的科技攻关和突破:研究开发环境友好型、节本高效的动植物新品种配套的规模化和标准化种植、养殖技术、快速繁育技术和检测技术;开发大米、薯类粮油制品及畜禽类肉制品、茶叶、奶制品、棉花、果蔬等主要农产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开发畜禽屠宰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果蔬无废弃加工技术、鲜活农产品保鲜与物流配送及相应冷链运输系统技术。

(2)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农业已经成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行业,正制约着自身的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科技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仍然很大,这既有开发能力和水平问题,也有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和普及问题,大量的新农艺、新农技、新农药难以普及,使生态环境问题迟迟不能得到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污染和浪费现象急需节约和环保型新技术的发明和推广。倡导清洁生产,彻底节约和消除农业生产中的污染问题,从食品质量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实现食品安全。

(3)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

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中国的农产品品种不断丰富,优势农业产业带趋向明显,农业产、加、销一体化进程加快,这就需要研究建立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如何为农业结构调整注入科技因素和科技含量已成为困扰农业发展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农业信息服务、农产品后加工水平提升、高效经济作物的科技投入等领域,急需进一步拓展并最终实现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化发展。

2.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发展滞后发达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农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加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对解决好“三农” 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至今还远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主要问题在于:农技人员精力不到位,到岗率低;农技人员年龄老化,后备队伍建设严重滞后;农技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综合业务素质较低,农技服务方法和手段滞后,缺少试验基地、必要的服务设施和信息网络;科研试验和推广经费严重不足。由于经费投入得不到保证,农业科技的公益性体现不出来,部分精简下来的推广机构被完全推向市场,甚至被拍卖或私有化,造成人员流失和离岗,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反复出现“线断、网破、人散”的局面。

3.农民科技素质急需提升农民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的受体作用。

农民科技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业科技向农业和农村的转化,决定着农民对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的接受程度。现代农业发展要依靠科技,必然要求农业劳动者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但大部分农民没有受过系统、正规的农业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较低的科技素质使其根本不能有效地掌握农业新技术和新方法,更不用说有效地将科学技术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而农业新技术、新方法得不到应用又严重影响了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影响农业科技的创新速度。同时,农村科技服务部门的不断萎缩,既加重了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缺乏的状况,又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农村科技陷人了“两难”境地,即农业发展需要科技而农业科技却得不到实际应用。

4.科技区域发展不均衡 中国农业地域资源差异很大,加之受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东、中、西农业产业布局差异,而且这种差异越来越大,极不利于农业的全面推进,特别是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很难适应市场经济规则。面对复杂国际贸易争端的挑战,这种经济发展差距难以在短期内缩小,区域农业与农村科技能力的悬殊使得区域农业生产协调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三 启示与建议

1.加强对农业发展重点领域的科技支持力度

(1)提升育种技术.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目标出发,需要不断提高粮食科技水平,而提高单产水平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出路。要满足中国粮食需求的增加,必须主要依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ljol。到2030年前后,中国人口将增加近3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村人口继续向城镇的转移,中国粮食总需求量将达到6.5亿~7.0亿t,单产将增加40%以上。因此,必须依靠常规技术和生物技术结合的新途径,发掘优异农作物基因资源,培育高产优质抗逆品种,加强与之配套的栽培耕作技术、农业机械化技术等研究,稳定提升粮食增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

(2)提升食品安全技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农产品的品质不仅是人们关注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制约农产品进人国际市场的关键因素。近年来,中国由于农用化学物残留、环境污染等技术原因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日趋严重,加入WTO后,国外的绿色贸易壁垒又给中国农产品带来巨大的贸易损失。为此,只有加强农产品品质提升技术、环境友好型新肥料与新农药的研制,加强植物保护技术、动物养殖技术和防疫技术的研究,推动农业清洁生产,才能有效提高农产品整体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提升农田基本建设关键技术. 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从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需求出发,面对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日趋严重的自然灾害,迫切需要加强重大灾害防控关键技术研究,显着提高农业防灾减灾技术保障水平。目前,中国有灌溉设施的水田和水浇地为0.52亿hm,仅占全国耕地面积1.30亿hm 的40.50% ;没有灌溉设施的土地为0.77亿hm,占全国耕地面积的59.5%。高产稳产土地的缺乏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就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直接危及未来中国l6亿人口的粮食安全、食物质量的提高以及社会的安定。

(4)提升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技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目前,中国是世界上农业废弃物产出量最大的国家,每年大约有40多亿t。根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l5亿,按全面实现小康水平需求,依据中国经济发展和农业废弃物产生量的关系得知中国的农业废弃物产生量:秸秆将为9.50亿~1 1.00亿t,畜禽粪便为41.00亿t,农业废弃物是一块最大的可再生资源。要达到农村村容整洁,遏制资源环境恶化的趋势,实现清洁生产和零污染,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迫切需要开发紧缺资源、替代技术和环境改良技术。加大规模化养殖废弃物的处理与资源化力度;通过沼气复兴计划,把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纳入农村能源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的轨道;建立中国农业废弃物污染与资源利用状况的监测、监管体系。

(5)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农产品基本满足了社会粮需要和商品率增长的条件下,农业由初级农产品生产向相关领域的拓展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应优先

发展食品和农产品加科技,重视农产品的储藏、保鲜和加,同时发展生物质能源科技、生物质材料。在有条件的地方,与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农产品加工相结合,发展商品能源和材料,开拓经营门路,增加农民收人,提供就业岗位,推动小城镇建设。

2.力口快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1)加快农业科技体系创新服务 .当前,以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程技术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新科技革命已在全球展开,这给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中国作为世界农业大国,尽管拥有千余所国家、省级和地方的农业科研机构,但是农业科研资源分散,定位重叠,持续创新能力薄弱,至今还没有一所国际着名的农业科研机构。冈此,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全国性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势在必行。同时,应积极探索并建立国家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生产力技术促进中心、技术推广转移中心等。

(2)加快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圈科技人员的绝对数量已近百万,但万名农业人口中的农业科技人员仅6名,尚不足美国、日本等发达农业国家同一指标的1/6。目前的农业人才状况与中国的农业大国地位和发展现代农业的人才需求极不相称。要迅速提高中国的农业综合竞争力,迫切需要加速对农业人才的培养。①优化学科结构,重点建设资源与环境、食品科学与农产品加工、生物质能源和材料等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兴学科。②重点建设区域分工明确、特色鲜明的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科技园。充分发挥农业大学的科研、人才和平台优势,进一步强化农业科技中介服务功能,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探索适合中国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特色的科技产业化开发体系。③重点建设以农业大学为依托的区域性农业教育与农业科技信息网络中心。依托农业大学建设农业教育、科技信息网络中心,进一步加强数字化农业信息资源平台建设,为农业生产者与管理者提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信息,同时也为农业经营者提供适时的市场信息和远程技术服务。④重点建设农学学科基地和重点实验室。科技必须为农业生产服务,鼓励科研创新,实验室、试验田和农村基点相结合,研究、示范和推广相结合,生产、科研和教育相结合,培养与新农村建设、农业生产实践、农民科技需求相适应的农业科技人才和掌握一定农业科技的新型农民科技人员㈣。

(3)推进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村科技信息网络服务。① 积极推进教育、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的体制改革。根据当前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存在的体制弊端,改革的重点是取消其行政职能,优化推广队伍,从国家财政上保证推广服务体系必要的事业经费,长期稳定和加强以县为单元的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完善与试验、示范、推广、培训、信息服务相结合的机制。② 积极支持以农民专业技术协会为代表的非政府技术推广组织。坚持“民办、民有、民管、民享”的原则。支持有条件的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兴办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成为走向市场的经营实体。鼓励城乡社会中的企业、社团、个人(包括国外)兴办非政府组织的农业科技推广与信息服务机构,发挥供销社、信用社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积极作用。③建立农村数字化信息服务网络。建立各种形式的知识传播系统、农情信息发布系统、农资和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等,使数字化技术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得到广泛应用,实现农业生产、农业科研、农业教育、农业推广、农业市场经营和农村社区信息服务的数字化。④ 完善农业科研、教育、推广等政策的引导服务。当前,围绕农业科研、教学、科技推广与服务等技术创新和服务领域的政策法规体系很不健全,农业科研机构的运作不规范,在许多领域,如非营利机构和事业单位的定位、税收、劳动人事、法人责权利文章来自中国学术论文网,本论文网专业从事科技论文发表业务,如有需要请联系本站客服咨询洽谈!如需转载请保留一个链接:等方面存在管理混乱、法律界限不清等问题,急需改革和完善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政策法规环境。尽快制(修)订《农业科技进步,明确从事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和服务机构的社会公益性定位,规范行为,提供法制保障。⑤加强农民的科技培训服务。提高农民科技素质要采取引导和扶持的政策,通过专项立法,推进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

3.协调区域科技均衡发展推动区域研究与开发活动,将东、中、西部经济协调发展的重点放在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中部和东北粮食主产区、贫困地区,建立不同类型的综合性农业现代化试验示范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以及中低产田综合治理的研究开发与试验区,带动这些地区农业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

(1)东部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要加强优质化、特色化农产品新品种研究,研究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出率的关键技术,开发生态型规模化生产技术,推动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生产,把农业培植成为强劲市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

(2)中部粮食主产区。要加强粮、棉、油等大宗产品优质、专用品种系列化开发与应用,加强农作物规范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多熟种植、精量播种、机械化技术研究,显着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同时,加快农产品储藏保鲜加工技术的创新,带动主要农产品的加工增值,提高农产品综合利用效率和整体经济效益。

(3)西部地区和生态脆弱区。要大力研究集水、节水与高效利用和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研究开发高效畜牧业与保护草地生态技术系统,培育保温栽培、养殖技术与耐寒动植物品种,走节水农业、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

第二篇:中国的农业发展与农业科技

中国的农业发展与农业科技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科学技术发展迅猛,于是科技实力的竞争便自然而然地成了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其中农业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目前我国的农业发展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发展瓶颈。首先,农业保险的发展与农业的发展极不平衡,不利于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其次,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缺少相应的标准。最后则是,土地的人口承载量低以及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效益低。从以上的问题中,我们必须要意识到,农业科技创新才是解决我国农业发展问题的根本。只有加快农业科技的进步与创新,才能有效地真正地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要充分发挥科技对农业的推动作用,一方面,我们需要以现代信息技术、科学技术装备、改造传统农业,并造就出一代能运用科学技术经营和管理农业的新农民;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深化农村体制改革,通过建立新型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一支高效精干的、富于创新精神的农业科技队伍,把我国的农业发展不断推向新高度。而具体的战略政策则有以下几点:1.加大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力度,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新型农业科技体制。2.切实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根据农业科技周期长、公益性强和区域性强的特点,对面向市场能力的服务类农业科技机构和基础性、公益性为主的农业科技机构采用不同的支持方式进行改革。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改革,大力调动农民、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逐步形成国家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实行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多元化、推广行为社会化、推广方式多样化,制定政策和相关措施,促进农业专业技术协会的健康稳定的发展。3.抓好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例如着力加强现代农业装备关键技术成果的中试和熟化,促进农业生产的精准化、设施化、信息化和规模化发展,加快增强我国农机装备行业竞争力。重点支持农作物、牧草、林果收获、清选、加工设备,农产品产后减损、精选分级和节能仓储技术与装备;水稻育插秧等新型农田作业机械、设施栽培技术装备与高效、精量施肥、施药及秸秆还田等技术装备、机械;新型畜禽和水产规模化养殖机械和技术装备,以及牧草、饲料加工、林产机械和技术装备等。4.切实提高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能力。5.建立一个宏大的、高质量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幅度地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贯彻九年制义务教育;通过农业技术讲座、培训、函授、夜校等多种形式,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农业科技水平。在县乡通过职业中学或农技推广机构举办免费或低费职业教育班,为农民讲授农村实用技术知识、管理知识,提高农村劳动力转化科技成果的能力。6.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发展保障体系。加强科技立法,用法律形式保障科技的重要地位。尽管我国已在《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农业科技进步法》等法律法规中作了一些规定,但总体来说,我国的农业科技法律体系还不完善、不具体,可以借鉴其它国家的一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加以完善,以切实促进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并尽快转化为生产力。7.增加科教兴农的投入。各级农业部门对科研教育单位的基建投资要继续予以重点支持,并逐步增加对仪器设施的投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单位的建设,除了正常基建投资外,在商品基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资金安排上,给予一定比例的支持,加快推广体系建设。

第三篇:农业科技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农业科技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为促进转型跨越发展,全面落实全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提升我市农业科技发展的层次和水平,按照xx市农业局要求,我于2月1日对我市农业科技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xx市农业科技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坚持以“抓产业,建基地、上龙头、求高效、重生态、保安全”的发展理念,实施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全力推进科技兴农战略,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粮食生产能力持续增强,特色产品规模化生产趋势凸显。

我们活用国家惠农政策,加大良种推广力度,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强化机械作业等关键技术措施,使全市粮食总产稳步增长。同时,加快推进了农业种植业优势区域发展,现基本形成了西部水稻、东部玉米、中部水稻、玉米、杂粮混合种植的粮食生产优势板块,连续三年实施了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和粮油高产创建示范田建设,提升了全市粮食生产能力和水平。

特色农业也呈现出规模化发展态势,“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以上营、新安等为主的食用菌种植;以平安镇为主的绿色水稻种植;以溪河、白旗为主的肉鸡养殖;以法特、亮甲山为主的生猪养殖;以朝阳、舒郊、二道等为主的绿色蔬菜种植等等一批特色农业专业村、示范村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

截至现在,我市本着早认识、早部署、早准备、早安排、早行动、早落实、早出成果七个方面,在行动上坚持认识到位、组织到位、宣传到位、培训到位、服务到位、督导到位、落实到位,坚持农业科技攻关不动摇、坚持农业技术推广能力不动摇、坚持大力培养农业科技人不动摇、坚持扎实农民科技培训不动摇、坚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不动摇、坚持千方百计推动农民增收不动摇、坚持惠农政策农民致富不动摇。在工作上重点完成七项工作:完成农村沼气池建设工程、“双通”工程、安全饮水工程、环境整治工程、农村文化建设工程、农村科技创新工程。

(三)农业科技推广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示范辐射效应正在逐步扩大。

近年来,我市农业新技术推广步伐不断加快,立体间作套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先玉“335”玉米良种推广,优质玉米地膜覆盖,玉米新品种种植示范,土地深松旱作农业技术等一大批新技术、新品种得到重点应用,农业产出效益明显增加,特别是我市今年取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辉煌成绩:被国务院评为国家级产粮大县。

二、当前xx市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优势与存在问题

我市农业科技发展已经迈开了可喜一步,部分资源优势、人文优势、政策优势得到了发挥,但仍蕴藏的巨大可挖掘潜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理优势得天独厚

我市幅员辽阔,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适宜于水稻、玉米、小杂粮、药材等多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生长,发展特色农业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

(二)政府政策有力推动

市委政府“十二五”期间提出实施“五大战略”的宏伟构想,其中在农业富民战略中对今后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特色农业提升提出了明确的思路和目标,为加快农业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了良好契机。

(三)特色农业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在科技为先导引领,政策为主导推动,利益为根本驱动的前提下,全市17个乡镇都具有产业基础,且初具“一村一品”雏形的特色产业显露端倪,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农业新技术运用与推广势头强劲

到目前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已从体制上、规划上有了较好基础,开局良好,广大农民群众已经认知,产业发展中科技贡献份额逐年加大,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然而我市农业科技发展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现代农业发展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对农业产业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着眼点和立足点没有完全找准,农业部门协调配合需要更加统一。

虽然近年来,政府对“三农”十分重视,每年投入逐步加大,但在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科技、兴农方面没有制定出完整的现代农业发展统一规划,投入只偏重基础建设开发,各乡镇对本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和目标不够清晰,涉农部门之间缺乏统一的协调和配合,资金难以整合,各自为战突出,因此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没有统一规划目标,形不成合力,限制了全市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投入不足,举步维艰,基础脆弱,难以抵御市场风险。

我老秘网县农业项目长期以来重基础建设,轻产业发展,重传统产业生产,轻科技提升,使农业产业化规模层次不高,规模不大,基础薄弱,加之各类服务组织和服务体系不够健全。难以增收增效。全县10万亩沟坝地,可谓旱涝保收,但种植单一,传统耕作方式占主导地位,产业发展滞后,难以产生经济效益,龙头企业只能维持现状,扩大再生产能力较弱,小型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技术设备落后,生存困难。

(三)农业生产组织经营程度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不尽人意。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层次较低,目前我老秘网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多以生产资料的采购服务和组织农产品统一销售等初级合作为主,而入农产品加工、技术培训、市场信息等农民企盼的,对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作用更大的合作,开展的较少。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运作还很不规范,建立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合作社内部控制制度、建立民主管理制度、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的比例仍然偏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力度不够,各级财政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资金较少,有关部门对合作社的扶持没有完全形成合力。

(四)农技推广体系与服务水平不高,农业科技人才严重缺乏。

在乡镇机构改革后,乡镇农技推广部门,被“转、并、撤”,乡级农技推广“网破线断”状态,农业科技人才流失严重,没有形成新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影响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和普及,不能充分发挥科技对农业的贡献作用,县直涉农部门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短缺乏、老化、青黄不接,政治生活待遇不高,缺乏激励机制,其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五)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不完善,门槛高,农业企业和农民融资困难。

一是小额贷款公司少,农民创业缺乏启动资金,商业贷款程序繁,利息高,担保困难,不能适应农业季节性所需的企业资金需求。二是门槛高,贷款数额少,由于农业企业多数为民营企业,土地使用权证、房产证等不完善。企业经营管理条件不能满足贷款要求。

(六)农业生产规模普遍偏小,土地流转渠道不畅。

现代农业要求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要求土地集中连片开发,现行土地政策是承包到户,土地经营权可以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进行流转。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农民小农经济意识淡薄,存在恋土情结和“红眼病”现象,加之土地流转费相对较低,农民担心今后的保障问题,而不愿进行土地流转,从而使土地难以有效的集中,形不成规模经营,限制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七)农产品附加值偏低,产业链延伸不长

农产品加工领域,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物流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等完整产业链系统没有建立,产品流通领域也缺乏完善的物流系统。

三、推动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发展,加强各部门之间统筹协调

各级领导应该充分重视全县现代农业的发展,把农业的现代化科技化摆在重要的位置,加强城乡统筹发展,统筹协调全县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二)制定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长期规划,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应该抓紧组织农业各相关部门充分调研全市的农业发展的现状,借鉴现代农业发展先进地区的经验,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我市资源优势,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使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合理、有序、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加大农业科技发展投入,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发展。

围绕粮食、蔬菜、药材、食用菌、特色养殖等优势产业,进一步加大推进基地建设,提高基地标准、打牢产业基础,在此基础上,强力推进农业招商,以招商为载体,紧盯大型龙头企业,主动对接,力争在引进龙头企业上实现新突破。准确把握国家新的投资重点,完善项目储备,进一步加快跑省跑部力度,争取更多对农业发展具有支撑性的项目落户我市,适时举行和参加名优产品展示展销会,做大做强产品品牌,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主打品牌效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着力扶持一批前景好、市场带动强的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促其扩规模、提档次、升水平,提高其辐射带动力。

(四)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水平

进一步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能力,出台并落实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步伐,建立完善网络服务平台,创建农产品产加销和信息化服务新机制,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能力,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

(五)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着力培育农业科技人才

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乡镇站、区域站建设,建立激励引导机制,大力推行农技人员联合作经济组织,联企业、联基地、联专业大户制度。健全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和植保专业化防治体系,提高社会化水平。加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做好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工作,进一步扩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认真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和农民创业培训,不断增强农民科学生产和就业创业能力。

第四篇:发展农业科技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农业科技建设现代农业

——绥德县农业科技发展调研报告

□ 杨崎筠

为了促进我县经济跨越发展,全面落实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以及省、市、县关于发展农业科技的精神,提升我县农业科技发展的层次和水平,按照县委的要求和指示,我和县政协一些委员,于今年7月份开展了为期15天的关于绥德县农业科技发展的专题调研。在听取农业、林业、水利、畜牧、科技、老区等涉农部门情况介绍的基础上,我们深入16个乡镇、16个村、13个专业户、4家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集中座谈、个别走访、现场观察等方式,形成了以下调研报告。

一、我县农业科技发展态势强劲

近年来,绥德县委、县政府一直把农业科技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不断优化发展战略,完善政策措施;各乡镇、各部门依托项目,争取资金,增加科技投入;全县的各级农技单位、农技人员转变方式,拓宽渠道,推广实用技术,传递科技信息,帮助农民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经过全县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我县的农业科技取得了显著成绩,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科技项目为支撑,不断增加农业科技的占有率,引领现代特色农业快速发展近年来,为了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培植主导产业,壮大特色产业,有序引导农业产业化进程,县上按照“三化同步”的要求,围绕“立足优势,突出特色,面向市场,形成品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兴县富民”这一目标,将全县现代特色农业规划为“一带两园三区四产”布局,推动全县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县苹果产业种植面积达到了8万亩,年产值8亿元,全县红枣面积达到14万亩,年产值达到了1.2亿元;全县畜牧业年产值达3.1亿元;马铃薯和小杂粮,种植面积分别稳定在16万亩和10万亩左右,年产值分别达到1.8亿元和0.5亿元。区域内的千亩山旱地马铃薯平均单产达3261公斤,创全市山旱地最高纪录,千亩高产示范谷子平均亩产达到368.7公斤,单产创全国最高纪录;全县以蔬菜为主的高效设施农业达到2万亩,年产值达到1.14亿元。其中日光温室1600棚,棚均产值1.5万元,年产值0.24亿,大拱棚、小弓棚1.8万亩,年产值0.9亿元。我县的棚室芝麻蜜甜瓜,创造了全市五项纪录:创全市上市时间最早、产量最高、效益最好、设施面积最大、品质最佳等五项全市第一;百亩川地花生,平均产量606.52公斤,创全国百亩单产最高纪录。同时县上也加大了农业加工的集群化、品牌化、流通化建设。全县已发展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3个,有近3500名农村经纪人活跃在农产品流通市场,建立了661个农业信息化行政村,实现农业信息全县100%覆盖,新建农业产业化生产企业31个,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个,市级9个,农业产业化企业总资产达到了11872万元,年商品销售收入11197万元,注册了“兰花花”、“绥德汉”等一大批叫得响的特色品牌,提升了农业科技占有率,农业优质品种的占有率由过去的68%提高到现在的75%,提高了7个百分点。

(二)以科技推广为目的,不断增强农业科技的成果转化率,全面提升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水平

近年来,通过推行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建立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开通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热线,搭建了农业科技研究、示范、推广、培训和产业开发的平台,实现了科技人员与农民、科技与经济、生产与市场的有机结合,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由过去的57%提高到现在的65%,促使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

在新品种引进推广力度方面,紧紧围绕我县特色产业的发展,全面加强优质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和推广普及,推动农业内部结构的优化调整,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几年来引进推广各类农林牧新品种158个,其中,粮食作物52个,果树8个,红枣24个,瓜菜38个、畜禽37个,推广应用率达到了90%以上,平均增产幅度10—30%,发挥了优良品种的抗病、优质、增产的效果。以马铃薯为例,主要引进紫花白品种,全县新品种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了15万亩,占到全县马铃薯总面积的90%以上,平均亩产达到了1500公斤右右,比传统的老品种每亩增产在300公斤以上。

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全县共试验示范各类科技项目20多项。其中,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地膜覆盖旱作农业等关键技术和新技术6项;示范推广红枣高接换头技术、节水灌溉技术、丰产园科学施肥、红枣加工贮藏技术等6项;建立猪人工授精站l个;示范推广小拱棚种植技术3项;示范推广苹果整行修剪、套袋等科学管理技术4项;在设施蔬菜方面,推广了工厂化蔬菜育苗技术、有机型无土栽培技术,使大棚里的芝麻蜜甜瓜亩产达10万元以上;日光温室高温消毒土壤改良技术,使根结线虫防治率达到了95%。新建省级科技示范园两个,市级1个,县级16个,建立科技示范点58个、科技示范户130个、示范村35个。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全县农业产业化水平,提升了农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在提升民营科技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专利、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近几年来,我县共组织申报省市科技创新项目4个,实施技改项目8项,自主研发和引进新技术6项,开发新产品4个,从2008年开始,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项,大大地提升了我县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转化的推动力,展示了我县农业科技的对外新形象。

(三)以农业科技体系建设为支撑,不断增加农业科技的贡献率,增强现代特色农业的综合能力

近几年来,我县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开搞活经营性服务职能的要求,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的原则,大力推进农村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科技贡献率明显增加,科技的覆盖率明显提高,分别达到了48%和80%,基本建立起政府公益性职能服务和主体多元化的社会化服务格局。一是拓宽科技推广网络。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技术服务。鼓励种养大户、科技带头人、专业技术协会或专业合作社,积极向会员及广大群众开展技术服务,促进科技由点向面的辐射推广。鼓励涉农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如绥德县农业科技协会充分发挥技术优势,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向农户推广种养技术,相继与4300多个农户直接开展了生产合作,建立基地28个、种植芝麻密甜瓜0.3万亩。二是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整合农业、科技、劳动、人事、扶贫、农民素质教育办等部门的培训资源,建立了全县统一的农民素质教育科技培训协调机制,研究制定农民科技培训“十二五规划”。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共培训农民13912人次。三是加强科技推广队伍建设,整合县乡科技人才。县科技局积极开展“科技特派员下乡服务”活动,水利、畜牧、农业、农机等单位常年选派技术人员50人深入16个乡镇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累计培育科技致富典型96个。同时积极加强村级科技队伍建设,积极发挥和利用好农村土专家、科技示范户的科技推广作用。目前,全县拥有农业技术人员1231人,农村土专家2103人。

二、我县农业科技存在的问题尖锐突出

我县农业科技的运用和推广虽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农业科技推广还面临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二差三缺失”。

(一)农业科技的推广能力较差

我县在农业科技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树立起了很多典型,创造了二项全国纪录、八项省市纪录,但是都没有全面推广。从农民的角度来看,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农资价格上涨,农业投入加大,比较效益低;二是农产品价格低,销售不畅,且劳动强度和风险性大,挫伤了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从政府角度来看,存在着干部的短期行为和偏悖的政绩观,影响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县、乡干部多数愿意搞基础工程建设,既有利于突显政绩,又有利于改变农村现状,还能赢得群众的口碑。而农技推广难度系数大、周期长、加之自然灾害、市场经济等作用,有时会给农业科技推广带来风险,影响了干部的推广热情。另外干部考核中未将农业科技的推广列入其中,况且农业科技推广是个软指标,难以制定考核标准。从农技干部的角度来看,我县没有出台农技人员推广工作的激励政策和考核机制,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没有把工资待遇、职称和个人提拔与农技推广的工作实绩结合起来,再加上农技人员待遇低微,严重影响了农技人员推广工作的积极性。

(二)农业科技推广的投入较差

农业科技推广是一项具有较强公益性的工作,需要政府大力投资,才能保证各项农业实用技术的有效供给。按国家规定,每年科技三项经费的投入占同级财政支出的0.5-1.0%,也就是说我县年投入要在1600万元以上。可事实上,我县由于财政困难,每年三项经费的投入资金不足20万元,根本无法安排农业科技项目,其它涉农部门项目资金也很有限。即便在有限的资金投入上,县上也在宏观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三大“缺”:缺规划、缺整合、缺连续。相当一部分重大农业科技项目,缺乏科学规划和合理统筹,加上投入很分散,不连续,造成“统筹性”不够、“集中性”不足,“连续性”不强。从微观上看,我县的农业科技投入资金主要依靠项目,而我县项目管理又十分乏力,使项目上本来十分紧缺的资金没有用在点子上,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例如集雨窖项目,近年来全县投入6000多万元,分别由老区、水利、林业、农业、农发等部门实施,但是使用情况不容乐观,有的只能看不能用,大大地浪费了资金。再如红枣加工,今年我县大部分进行了旧式烤炉改造,旧式烤炉改造了,工艺还是落后的,加工产品质量仍然很差,如果重点投资,建一些新式烤炉,则随着科技含量的提高,经济效益会成倍增长。

(三)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缺失

目前,我县农业技术体系有严重缺失。深层次的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乡镇农技推广站可以说是网破线断人散,机构改革使乡镇在编的农技人员围着行政工作转,造成农科人员职能错位,没有时间和精力搞农技推广工作。二是县上的农技推广单位没有推广经费,技术设备和服务手段落后,农业科技所必需的培训设施、实验仪器、检测设备等残缺不全,现有的科技人员不能外出学习掌握最新科技成果,农业科技知识得不到及时更新,农技人员很难真正“沉下身子”到基层开展农技推广活动。三是农业科技人员严重短缺,出现了断层现象,近十年来,农业系统没有分进一个专业人员,农业科技人员严重不足,年龄老化。县种苗管理站在编人员26名,技术人员仅4名;县种子站,在编人员27名,有专业技术人员4名,50岁以上的占到50%,40岁以上占到了100%,40岁以下的没有1名专业技术人员。

(四)农业科技推广对象的缺失

作为农业劳动力的资源大县,近年来,我县劳务产业开发不断深化,劳务输出逐渐由短期性转移方式向长期性转移方式转变,务工人员就业岗位类型增多,劳务输出的效益和质量都有了很大进步。全县661个行政村,其中三分之一人口常年外出的村有262个,二分之一人口常年外出的村有151个,三分之二人口常年外出的村有111个,分别占39.6%、22.8%和16.8%。全县农户数为8.04万户,其中举家外出户数有3.19万户,占39.7%,足已可见劳务经济已经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多为青壮年劳力和农村中的精英分子,留在农村经营土地的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出现了较多的“空心村”,这种现象在我县极为普遍,如定仙焉镇井焉村有110多人,现在只留7人。我县劳力外出的主要原因一是农业的效益太差,二是农村撤并学校对举家外出有很大影响,三是农村的就业难、成家难,生产、生活、生存的质量低、环境差,年轻人凭自己的努力在城市安家落户,离开农村。

(五)农业科技经营载体的缺失

我县农村技术推广、经营、生产、融资四个体系存在着严重缺失,虽然注册了103家专业合作组织和31家龙头企业,但是发挥作用的占不到总量的5%。在服务方式上,无论是龙头企业还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都主要还是在产品的销售上为农户提供服务,或者是简单的技术指导和物资采购等服务,没有起到连接农业科技研发单位和农户之间桥梁的作用。

三、推进我县农业科技发展的对策建议(一)完善和建立农业科技推广的长效机制

1、要以县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为主导,围绕我县果、畜、薯、菜四大主导产业,出台农业科技的整体规划、扶持措施、宏观决策、项目的确定、资金的整合、技术的支撑、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等相关政策,确保农业科技科学发展,步入良性轨道。

2、要加大投入,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信贷为支撑,社会团体投入为补充的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机制。在投入方面,政府一要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司其职、各记其功、各负其责”的原则,对性质相同、用途相近的各类涉农资金进行整合和统筹安排,集中投入,连续支持,板块推进,提高农业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率,决不能撒胡淑面;二要紧紧围绕我县的主导产业,科学界定农业科技的投资范围,明确投资方向和重点领域,长期和连续投资决不能盲目和跟风;三要管理好项目,我县财力十分紧张,农业科技的投入基本依靠项目支撑,因此要出台政策,鼓励部门单位向上争取项目,同时在项目申报时,县上要按规划,宏观把握,为实施好项目作好基础,在项目实施时,县上也要优化环境,规范管理,确保项目能顺利实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3、围绕农业科技,着力加强以公共服务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要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改变农民的生活状态,优化投资创业环境,加强市场流通设施建设,构建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平台,加强生产、流通与消费对接,强化贮藏库建设,延伸我县主导产业产后链条。

(二)建立农业科技的人才培养体系

建设现代农业,深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必须全力加强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

1、采用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培训现有的农业技术人员,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县政府要建立专项基金,专款用于农技推广人员的培训和推广经费,保障农技培训和推广经费不紧缺,同时要清理占有农技推广人员编制却没有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人员,空出编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聘农学专业的大学生加入农技推广队伍。

2、要充分发挥农村乡土人才的作用。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我县农广校、农机校、职教中心等培训机构,着力培养一大批种养业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等新型农民。同时,要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人、农产品经纪人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组织带动、专业服务和市场营销能力。另一方面,县上要给政策给项目,让现有的土专家直接参与和实施农业科技项目,以此引导和鼓励现有的土专家、田秀才发挥作用,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3、县上每年应召开一次科技工作会议,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农技人员披红戴花,给予重奖,对长期工作在农业生产一线又成绩突出者,也要做出奖励规定,晋级晋职。对在农技推广工作中有贡献的“土专家”、种养能手、能工巧匠,都应给予表彰和奖励,以此激励农业科技者的工作热情。

(三)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在推广体系建设上,要鼓励农民、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逐步形成国家扶持与市场引导、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

在农业科技干部服务方式上,要逐步变过去的无偿服务为有偿服务。要鼓励、支持我县的农技人员下乡搞技术承包、技术入股或领办农业科技产业、创办经济实体。对从事上述活动的农技人员,单位要保证工资,所得效益或公私分成、或全部归承包者;对从事新品种、新技术示范的,县上应给予一定的风险保证金。通过制定激励政策、设立奖励基金,量化补贴奖励标准,鼓励农技人员,走出机关,到农户、到田间地头开展工作,鼓励他们向产业化一线流动。

在农业科技推广路径上,要以我县的果、畜、薯、菜四大主导产业为切入点,以示范园的建设为载体,围绕主导产业,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确定一批农业科技的主推项目和主推技术,建立省级、市级、县级、乡村级不同类型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实施好“万、千、百”工程(万亩主导产业基地建设,千亩主导产业丰产示范建设,百亩科技攻关试验田建设),集聚科技要素,彰显示范引领作用。

在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上,目前省农业厅推广的是“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平利模式,省科技厅推广的是“政府引导,群众点菜,企业埋单,科技送餐”的大荔模式。我县要结合实际,解决目前存在的“农技单位有人才,缺经费,技术进村入户难;民营企业有资金,想服务,缺技术支撑;农技人员有技术,缺平台,深入实际难;农民群众想致富,缺技术,产业效益提升难”这四大农技推广难题,逐步探索一个以政府推广组织为主体,推广队伍多元化,技术服务社会化,推广形式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的适合我县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

(四)构建多元化农业科技经营主体体系

按照构建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目标,推进经营主体和技术推广主体相结合的步伐,发展我县各类社会化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培育多元化农业科技经营主体,不断满足农民的多样化技术需求。一是鼓励和支持科研单位,县上的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组织、专业协会等开展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培训、技物结合、技术咨询等服务。二是提高现有龙头企业对农户的带动能力,以企业为龙头,以项目为载体,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能力强的科技型龙头企业和企业示范基地,示范推广一批适合于我县农产品加工的重大关键技术,使其成为最重要的经营主体。三是县政府在涉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招标中,应允许各类农业科技经营组织享有平等权力,公平竞争,参与政府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竞标,打破行政事业单位一统天下的格局,以利于农业科技的快速推广。

(作者系绥德县农业局副局长)

第五篇:全县农业科技发展状况汇报

按照县人大常委会《关于调查全县农业科技发展状况的活动方案》要求,县政府对全县农业科技发展状况进行了认真梳理和总结,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县农业科技发展情况

近年来,县政府为了更好地提高我县农业科技水平,加强了全县农业技术的引进推广和全县农民科技素质提高等项工作,始终把推动全县农业科技进步作为服

务“三农”的重要工作来抓,不断提高科技对农业的支撑能力,使全县农业科技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并步入全省农业科技进步先进先列。

一是农业新技术的应用推广普及率高。按照良种良法相结合,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政、技、物相结合的“三结合”原则,针对全县农业技术需求,引进了具有国际专利的尖端技术产品——硫包膜缓(控)释bb肥,全县推广应用面积达1万亩以上;测土配方施肥年化验土样8000个,配方施肥面积每村100亩;引进生物防螟技术,全县年推广应用80万亩;引进主要用于蔬菜、花生等农作物的保护地栽培技术,全县推广应用面积10万亩以上;引进黄牛冷配技术,至如今,基本实现了这一先进技术在我县的普及应用。据统计,目前,全县农业新技术、新方法、新品种综合普及率达到80%以上,其中,机械旋耕、施肥起垅、复式作业应用面积已上升至30%,玉米精量点播普及率已达85%以上,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普及率近100%。

二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提高幅度大。我县主要采取送科技下乡、冬春农闲季节科技培训、农业信息平台服务、专家电视讲座、发放农业技术资料等方式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平均每年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5次、开展冬春科技培训近20场、聘请农业技术专家开展农业技术普及的电视讲座6场、发放农业技术资料50万份、利用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每年为农民提供全面丰富的农业适时技术信息达5000余条。通过以上措施,培养起了一大批土生土长的农民科技骨干,这些科技骨干在各自所在的乡镇村屯发挥科技带头人的作用,有力、有效地带动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基本上达到了“四会”,即:良种会应用、施肥全配方、生防会操作、化控会应用,全县农民学技术、用技术热情愈来愈高涨,促进了全县农业科技水平的整体提高。

二、全县农业科技开展情况

全县农业科技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实施玉米高产课题项目,全县玉米生产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我县是农业生产大县,玉米在县域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不断提高我县玉米产量和生产水平,我县连续5年实施了玉米高产课题项目,取得了玉米产量的连续增长,不但实现了一年恢复灾前水平,而且玉米产量达到历史新高,全县粮食总产量达240万吨,在全国排行榜上名列第四。今年,在确保课题项目顺利实施上,我们在春播前及时召开了全县课题项目落实工作会议,对各项工作进行了指标分解和责任落实,明确了承担任务乡镇及部门间的工作任务、目标和要求。在全县突出抓了“三区、两方、一田”建设,核心区面积亩;示范区面积16万亩;辐射区面积达150万亩。在弓棚子镇弓棚子村抓了千亩方,在肖家乡白面铺抓了百亩方。在三岔河镇东九号村抓了高产攻关田

(二)推进全县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作用。

几年来,在推进信息化建设上,我们狠抓了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不断丰富了平台功能,使平台集自动语音查询信息、农业专家答疑、远程教育培训、子系统智能触摸等多种功能于一身,方便了农民查询信息。在春季备耕、播种阶段及秋季农产品销售阶段发挥了很好的信息服务、信息咨询功能。

(三)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搞好专家大院建设

几年来,不断扩大科技特派员队伍,选派了三批科技特派员,科技特派员队伍已达52人,在扩大特派员队伍规模的同时,我们注重从完善制度、加强引导、强化服务三方面提高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效果。目前,下派的科技特派员共承办领办各类项目40多个,幅射带动全县6万余农户。

截止目前,我县已建设国家级专家大院1个,即永平乡玉米新品种示范与推广专家大院;省级专家大院1个,即弓棚子苜蓿草产业化示范专家大院;市级专家大院4个,即扶余玉米大豆科技专家大院、玉米超标准良种化工程专家大院、四粒红花生专家大院和利民种业优质玉米品种研繁项目专家大院。

(四)加大防震减灾的科技投入,提高防震减灾能力

在二中院内建设强震动数字化监测站一处,在永平农科站院内建设打宏观数字化地下水观测井一眼,对地下水温水位等异常变化进行自动化观测,并通过地震监测仪把数据直接传输到国家和省地震系统数据库,有效提高了我县防震减灾预警和防范能力。

上述科技工作成绩的取得,应该肯定地说是,与科技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分不开的。自以来,县科技局连续5年被省科技厅评为“科技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可

下载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发展经验对中国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科技发展的启示(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发展经验对中国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科技发展的启示(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业科技发展调研情况汇报

    农业科技发展调研情况汇报根据市政府研究室和区政府相关领导的指示,7月下旬,鹤城区政府经调室组织相关人员,对鹤城区的农业科技发展情况进行了一次深入调研。通过调研发现,经过......

    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经验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经验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摘要]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是借助于制度、市场和科技三者来实现的。本文讨论了美国、日本和西欧三种农业现代化模式,结合对我国......

    白云农业科技公司发展策划书

    白云农业科技公司发展策划书 一、面向未来,力求全面,完整的生产娱乐回收一体 化。 二、扎实基础,从根本出发,稳步发展,打造自己的 主体产业。 三、团结创业团队加深兄弟情感与商......

    新农业科技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为促进转型跨越发展,全面落实全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提升我市农业科技发展的层次和水平, 按照xx市农业局要求,于xx月xx日对我市农业科技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

    农业科技讲师团服务新农村建设经验汇报材料

    近年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中,澧县县委组织部认真履行职责,创新思路,牵头建立农业科技讲师团,组织高水平的农业科技专家、涉农专业技术人员和农业产业化实践中涌现出来的本......

    农业科技讲师团服务新农村建设经验汇报材料

    文章标题:农业科技讲师团服务新农村建设经验汇报材料近年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中,澧县县委组织部认真履行职责,创新思路,牵头建立农业科技讲师团,组织高水平的农业科技专家......

    创新是发展农业科技的核心范文大全

    创新是发展农业科技的核心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基础,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繁荣稳定。没......

    琵琶山村农业科技协会发展情况汇报(最终定稿)

    抢抓机遇谋发展、创先争优谱新篇 琵琶山村农业科技协会成立于2008年,现有会员120名,分布20个村组,分别从事种养殖业。目前已发展养殖户70多户,良种猪繁育场2个,年出栏良种猪15000......